佐欽 宫渤仁波切 講座:普賢上師言教 康祖法王-祇園寺-尊勝佛母聚資淨業千供 利生中心 活動通啟 最新消息 共修時間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敦博本《六祖坛经》的禅学思想研究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09/12/24 02:43:37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09/12/24 02:05:42   编辑部 报导

敦博本《六祖坛经》的禅学思想研究  指导教授:释依空
摘 要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中国佛教的共识,它鼓舞着修行者迈向成佛之道,坚定不动摇的修道意志。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扮演着由般若空性转向佛性妙有的核心人物,当推举被後世美誉为「涅盘圣」的道生法师。


本文从自他平等的本具佛性出发,以《大般涅盘经》为佛性思想教证,运用道生法师被收於《大般涅盘经集解》的注疏为理论根据,思辩论证道生法师空前不绝後的佛性创见,具体可行的成佛方法,与如磁吸铁的诸佛感应力,以趣入常乐我净的究竟涅盘为目标。


从因监果,众生的因地中隐藏着如来果德的究竟常乐,发显众生性即佛性的本质,自信在未来世於我身成就三宝。由果说因,佛果的成就来自无明烦恼的断灭,唯佛了了见佛性,是大顿悟。诸佛如来从法身出应化身,千江有水千江月,随缘应感。众生以本具大慈大悲的佛性精进修道,亲证佛性,不求应感而功德圆成,与诸佛心心相印,诸佛功德力契众生感应力,这就是感通诸佛的方法。


具体可行的成佛方法从最根本的五戒十善与不得食肉作起,由自律护他的慈悲心持清净戒。进一步更要慧解佛性,供养三宝,不舍一毫的善行,而达到众德淳厚的出世之善。除八倒之惑的圣谛能体证真实,理无二实,方便随俗,说为胜义与世俗,要先见不空,然後见空。观照十二因缘的智慧为中道佛性,中道正观能破无尽的生死轮廻,能够显明众生本有的佛性。最後由发菩提心成就三无漏学,广行六度万行,庄严无上菩提。


本文的研究结果证成了道生法师的佛性论具有理论、方法与目标,分别为平等性、可证性与真实性三种理路,并标举出道生法师孤明先发的「一阐提也能成佛」,树立中国真常佛性的肇始,是遵循「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与「对治悉檀」的得意象忘之谈,更为行者的修道之路拓展无穷的信心与希望。 电子全文电子全文

关键词:佛性 ; 阐提成佛 ; 大顿悟 ; 依义不依语 ;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 对治悉檀 ; 常乐我净 ; 第一义空 ; 圣谛 ; 缘起支 ; 三学 ; 六度 ; 诸佛感应 ; 涅盘 ; 法身 简易查询  进阶查询  

南华大学/文学研究所/93/硕士/研究生:陈明圣   指导教授:释依空  





「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融合/应用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研究动机与目的 (1)
第二节研究资料与方法 (5)
 
第二章《六祖坛经》的版本分析 (8)
第一节坛经祖本 (8)
第二节敦煌本与敦博本 (9)
第三节惠昕本 (10)
第四节契嵩本 (11)
第五节德异本 (12)
第六节宗宝本 (14)
 
第三章《六祖坛经》中的大乘思想 (30)
第一节《坛经》中《金刚经》的般若空思想 (30)
一、般若空 (32)
二、先立後破 (35)
第二节《坛经》中《楞伽经》与《涅盘经》的佛性论思想 (38)
一、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41)
二、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44)
第三节《坛经》中《维摩经》顿悟法门思想 (47)
一、不二法门 (51)
二、禅非坐 (53)
第四节《坛经》中的《大乘起信论》思想 (58)
一、一心开二门 (62)
二、无念与四信 (64)
第五节小结 (68)
 
第四章慧能禅的思想特色 (69)
第一节定慧等 (69)
第二节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75)
一、无念无宗 (75)
二、无相为体 (80)
三、无住为本 (84)
第三节无相戒 (89)
第四节顿悟法门 (95)
 
第五章《六祖坛经》的价值与影响 (101)
第一节《坛经》的价值 (102)
一、唯一非佛说的「经」 (102)
二、见性成佛的思想 (103)
第二节《坛经》的影响 (107)
一、荷泽宗的传经 (108)
二、五家禅法传承探源 (112)
(一)、临济宗 (113)
(二)、沩仰宗 (114)
(三)、曹洞宗 (117)
(四)、云门宗 (119)
(五)、法眼宗 (122)
 
第六章结论 (125)
 


延伸阅读:【数位佛学院】【利美知识




《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大正新大藏经 - 佛学数位图书馆暨博物馆*Buddhist Digital Library ...
 
杨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大陆,宗教文化出版社| 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全文
 
邓文宽、荣新江,《敦博本禅籍录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
 
柳田圣山主编,《六祖坛经诸本集成》,日本,株式会社中文出版社,1976年7月出版Kanseki Database
 
潘重规校定,《敦煌坛经新书》,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5年7月出版
 
《敦煌坛经新书附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5年11月出版
 
《六祖坛经流行本敦煌本合刊》,台北,慧炬出版社,1971年出版
 
李申释译,《六祖坛经》,台北,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印行,1997年4月出版
 
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10月20日第一版第二次印行 
 
许鹤龄,《六祖慧能的禅学思想》,台北,云龙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心印法师编辑,《六祖坛经禅学基本教材》,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2003年10月出版
 
印顺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新竹,正闻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新竹,正闻出版社,1998年出版
 
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6月出版
 
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徵》,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6月出版
 
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6月出版
 
宋•释道原编纂,《景德传灯录》,台北,真善美出版社,1970年2月3版
 
杜继文等,《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
 
邢东风释译,《神会语录》,台北,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印行,1996年8月出版
 
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高雄,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7月出版
 
忽滑谷快天撰,朱谦之译、杨曾文导读,《中国襌学思想史》上、下两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竺摩法师,《维摩经讲话》,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79年4月出版
 
柳田圣山着、毛丹青译,《禅与中国》,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5月出版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1年10月出版
 
洪修平、吴永和着,《禅学与玄学》,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7月出版
 
孙昌武,《诗与禅》,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8月出版
 
高柏园,《禅学与中国佛学》,台北,里仁书局,2001年3月31日出版
 
高振农释译,《大般涅盘经》,台北,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印行,1996年8月出版
 
张华释译,《景德传灯录》,台北,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印行,1997年4月出版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北京,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
 
蒋义斌,《宋儒与佛教》,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9月出版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0年12月出版
 
赖永海,《佛学与儒学》,台北,扬智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
 
赖永海释译,《楞伽经》,台北,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印行,1996年8月出版
 
韩廷杰注译,《新译大乘起信论》,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出版
 
理学专书:
 
古清美,《宋明理学概述》,台北,台湾书店,1996年11月出版
 
吴怡,《中国哲学发展史》,台北,三民书局出版,1996年11月出版
 
李日章,《宋明理学研究》,台北,复文图书出版社,1985年1月出版
 
林继平,《陆象山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5月出版
 
侯外庐等编着,《宋明理学史》上、下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二版
 
姜广辉,《理学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
 
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大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陈荣捷,《王阳明与禅》,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11月出版
 
陆九渊,《象山全集》,台北,中华书局,1979年7月3版
 
曾春海,《陆象山》,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7月出版
 
蒙培元,《理学的演变---从朱熹到王夫之戴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月出版
 
邓克铭,《宋代理概念之开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
 
期刊论文:
 
金荣华,<敦煌本《坛经》所述五祖六祖事蹟考辨>,《杨家骆教授九十冥诞纪念论文集》,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1年出版
 
王柏寿,<六祖坛经的哲学及其道德思想之研究>,《嘉义师院学报》第6期,1992年出版
 
王为理,<论襌宗对人的观照的东方品格>,大陆,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何照清,<《六祖坛经》初探---自性与无住无念无相>,《辅大中研所学刊》第六期,1996年出版
 
杜保瑞,<慧能无念功夫的实践方法>,台北,《哲学杂志》第36期慧能无念功夫的实践方法
 
辛旗,<慧能与禅宗思想的奠基>台北,《中国文化月刊》第189期,1995年出版
 
张立文,<儒佛之辩与宋明理学>,大陆,《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2期
 
陈平坤,<慧能《坛经》顿教禅法论义>,台北,《中华佛学研究》第六期,2002年出版
 
冯焕珍,<说「无念为宗」>,台北,《中华佛学研究》第六期,2002年出版说「无念为宗
 
杨曾文,<《六祖坛经》诸本的演变和慧能的禅法思想>,台北《中国文化》第六期
 
光碟与网路资料:
 
CBETA电子佛典系列,台湾,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佛学数位图书馆暨博物馆,佛学数位图书馆暨博物馆*Buddhist Digital Library & Museum
 
汉文电子大藏经系列,汉文电子大藏经系列 -






上一篇(《六祖坛经》的禅学思想研) 回目錄 下一篇(顿悟与超越--《六祖坛经)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四谛讲修佛学会-网志- yam天空部落 09/03/06
摄类学
为什麽要闭关?
声空不二音乐禅--明就多杰仁波切 2009/2/28 编辑部慈慧报导
法王中文翻译之一--朗望扎熙的部落格

赞助网站
TOEIC多益英語測驗-
台北生技網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相關網站
佛教导航-佛教123-佛教
佛教導航網 .... 佛學智慧網 • 解脫之路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