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成佛涅盤日法會 緊急通告─賈傑康楚仁波切長壽放生法會 ★噶南卓in Taiwan12年弘法回顧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空·大自在的微笑·第四次第 中观应成派禅修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噶举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1/17 07:27:59
學習次第 : 进阶

·大自在的微笑·第四次第 中观应成派禅修

 

竹清嘉措仁波切

所谓中观应成派禅修,
即是将我们的心安住在究竟的本性中,
而这究竟本性远离一切的心的造作,
诸如存在、不存在、显现或空性等等,
也就是将我们的心安住在超越所有概念造作,
及超越所有思维觉知的状态中。

如何分析

中观应成派,之所以称为[应成],意思就是,他们用逻辑上必然的结果,来推翻所有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他们用逻辑上方式,来反击其他学派的辩论,而使对方的主张无法成立,但是他们本身,却不设立任何的主张。(译注:所谓逻辑上的必然结果,就是用逻辑证实对方的论点是没有条理、不可主张的。)
这意思是说,他们对现象的究竟本质,并不建立任何见解,因为任何此类的主张企图,都包含在概念化的心里面。因此根据中观应成派的看法,所谓的[究竟],并不是概念化心所经验到的对境。

中观应成派,用[一切现象并无真实生起]的论点,来推翻一切现象的[真实存在]。如果一切事物,在一开始就没有生起,那它就没有所谓的中间停留阶段和最後的止灭了,因此它也就不可能真实存在。
寂天菩萨及月称法师,是中观应成派的二位伟大拥护者,在他们的论着中,也都用了此一论点,他们主张所有内在与外在一切事物,从来就没有生起过。
他们主张所有内在与外在的事物都是:
1、不自生:不由它们自身而生
2、不它生:不从它们自身以外的事物而生
3、不共生:不从它们自身及自身以外事物二者共同而生
4、不无因生:不会无缘无故而生
(译注:自生、它生、共生、无因生,又称四生或四种极端见解)

在梦中,如果我们梦到被火烧或被水淹,而产生痛苦,当时如果没有认出是在做梦,那麽会认为梦中的痛苦,是刚刚才新生起的。
同样的,一般众生往往都会将[痛苦的生起],视为真实的。他们会想:从前我没有痛苦,而现在我有痛苦,所以这个痛苦,是现在才新产生的。

假使痛苦的显现,在根本上就是真实存在的,那麽它就确实有生起。然而,事实上它只是因为我们的迷惑概念,才会将这个[痛苦]和[痛苦的生起],误以为是真实的。但是,从真实本性的究竟观点来看,痛苦并没有所谓的真实生起,它们就如同[梦中苦]的生起一般。

为什麽是[无生]呢?

首先,让我们拿梦来做例子:

1、不自生

在梦中被火烧,所形成的痛苦,并不由痛苦本身所生起,也就是不自生。

如果,痛苦由痛苦本身所生起,那麽痛苦应该在生起之前,便已经存在。而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没有所谓[真实的生起]。应成派用许多不同的逻辑论点,来推翻这种[生起]的观点;在此,我们只简单地摘要其重点。
而在这中间最主要的理由是:如果一件事物,是由自己本身所生起,那麽它必定在生起之前,就已经存在。同样地,如果这是事实,那麽生起前与生起後,这中间应该没有任何的差别。但显然地,这种情况并非事实。

因此,我们可以说:梦中被火烧的这个痛苦,并不由[痛苦本身]所生起。

2、不它生

另外可能会有人辩说,梦中痛苦的生起,是由痛苦以外的事物所产生。换句话说,就是由火所产生。但是这梦中的火,仅仅也只是一种显相,并没有任何的实质,而且在梦中,也没有任何的[火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真实的痛苦,只可能由真实的成因所生起。而这梦中火本身,并不是真实的火;所以,它不可能产生真实的痛苦。因此,痛苦就如同梦中火的例子,并不由痛苦以外的事物所产生,也就是不它生。

在梦中被火烧的痛苦,并不单靠[火]一个因素就能产生,而是需要许多不同的因缘条件,完整聚合才能产生。
当我们在梦中被火烧时,其中必须有火,以及被火烧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身体的显现。而且火与身体之间,也需要有些许的空间(译注:这表示两者是不同的事物),否则火和身体,将是同一件的事物,但是这根本是不可能。
然後,火与身体必须接触,并且诸如[哇!现在我被烧到了]此类想法必须产生。

只要我们无法认清它是一场梦,我们就会把只是因缘条件的聚合,当成真实的成因,而形成所谓的真实痛苦;但是这些都是迷惑的概念,并且也从来没有任何痛苦的成因生起过。

就如同梦中痛苦的道理,也适用于白天的痛苦,如果只从[迷惑的想法]的观点来看,是有痛苦的,但是真实上,痛苦却从未生起。

另外也有其他正统的论证,证实痛苦不可能它生。当我们定义所谓的[它],意思就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假设如此,事物发生的结果,是导源於本质不同的[它];这意谓着,因与果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这即暗指任何的[因],可以导致本质完全不同的[果],像是种稻米,却长出香蕉树,或快乐的因素却造成痛苦。但显然不是这麽一回事。

3、不共生

此外痛苦由共同而生,即共生的说法,也是不合逻辑的。我们已经证实不自生,也证实不它生;既然自、它都不成立,所以很容易理解,痛苦也不依自、它两者组合共同生起,就是不共生。(译注:此[共生]并非指因缘和合而生)

4、不无因生
另外一种想法,则是痛苦的生起,没有任何的成因。换句话说,就是痛苦的产生,并不依赖任何的因缘或条件。但是,如果不需要任何的因缘条件,就能生起,那麽痛苦要不就持续不断的生起,要不就从未生起。

然而事实上,我们有时痛苦,有时却没有,这是因为痛苦需要依赖相关的因缘条件,在适当的搭配下才能产生。如果这些成因都聚集起来,我们就产生痛苦;如果没有种种条件配合,我们便不会产生痛苦。
但是如果不需要任何因缘条件的配合,那麽我们要不就持续不断地痛苦,要不就从未产生任何痛苦,但这也是不可能的,就是不无因生。

仁波切在此造了一首偈:

所有的痛苦就犹如梦中被火烧的痛苦,
因为它们不由四生而起,
因此痛苦并未生起,
执着於生起的念头本身,
是迷惑的。

由梦的例子,很容易了解到,被火烧所产生的痛苦从未生起。它既不由自生,也不由它生,也不由自与它而共生,更不会无因而生。所以,它并不由四生中的任何一个所生起。

如果痛苦无生起的,那麽为何我们还会有痛苦呢?
这只是因为我们将痛苦的生起视为真实存在,所导致的一种迷惑想法。我们只是想:[噢,现在痛苦刚刚生起],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迷惑的想法。 
所以痛苦的生起,是源於我们自己本身的缺点,而这个缺点就是[迷惑的概念]。

所以应成派以[四不生]的说法,推翻其他学派认为[真实的生起源於四生]的说法。为了反对其他的错误观点,应成派才推翻这生起的说法。 
除此之外,属於这个宗派且圆满此观点者,也没有任何[无生起]的主张。
既然,他们完全没有任何的主张,所以也就没有主张[无生起]的说法;推翻生起的现象,只是为了反对其他学派的说法,但是并不设立任何属於自己的主张。

中观应成派观点的总结论是:

在胜义上:是远离所有一切心的造作。
在世俗上:包含所有的显相,而这些显相只是因为相关的因缘条件聚合,才显现出来。这些显相如梦如幻,所有的一切现象,均是显相与空性不可分的。(译注:即显空不二)

中观自续派与中观应成派的差别

在胜义谛见解的差别:

中观自续派:反对真实性而主张真实,而且反对生起,并主张不生起等等。
中观应成派:完全没有任何的主张。在胜义谛上,没有任何空性上的主张,因为它超越所有的传统及思维造作。任何有关於存在、不存在、显相、空性、有、无等等的思索,都涉及在此类心的造作之中。

寂天菩萨说:

胜义谛并不是概念的心
所经验到的对境,
概念的心就是所谓的世俗谛。

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的心处在世俗层次上,便无法体会到胜义谛。因为在胜义谛里,没有任何的事物可以被概念性地捕捉。所有关於存在、不存在等等的主张,都还是属於世俗层次的。
因为[胜义]是超越所有心的造作,它并不是这世俗的心,所能经验到的对境,而这世俗的心的经验,只是一种概念性的运作。

在世俗谛见解的差别:

中观自续派:梦中的显相,是属於[错误世俗]或[迷惑世俗]。然而,我们用不迷惑的感官,所见到的非梦显相,是属於[真实的世俗]。依此中观自续派将世俗谛区分为上述二个层次。
中观应成派:梦与非梦时(译注:清醒的时候)的显相,并无差别。

禅修方法

依照 蒋贡罗卓泰耶在《知识宝藏》所敍述:

中观应成派禅修方法:

对於一个应成派的修行者,
我们所要习惯的物件是法界,
习惯者即是心,
就如同水倒入水中一般,
二者是不可分的。

在应成派里,修行者必须习惯或禅修的,就是法界、法性、或空性。
而要变得习惯或进行禅修的,就是我们的心。 
当我们在安住时,法界和心应该是不可分的。
我们所要禅修的法界,是远离一切心的造作,在进行禅修的心,也是远离所有心的造作。因此,禅修的物件和禅修者,两者是不可分的。

假使我们将水倒入水中,它们两者将混合,并且变得无法区分。同理,禅修的物件与禅修者,也必须无法区分。既然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两者都是远离心的造作,那麽它们应该就如同水混合水一般,两者融合为一,无二无别。

仁波切对此禅修,作了一首祈愿文:

在法性中
远离诸如存在或不存在的一切造作,
当执着於[这是……]或[这不是……]的心
完全净除时,
经由熟练地安住在毫无起心造作的状态下,
愿你了悟实证这远离心的造作的真实本性。

我们应该安住在法性之中,换句话说,就是安住在心无造作的状态中。在这状态之下,没有任何关於[存在或不存在]等等问题的思维。

然後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安住呢?
我们的心不应该有任何攀附,不该去想着[这是……]或[这不是……]之类的想法。并且当我们安住在既没有任何方向性,又没有任何焦点时(译注:即安住于无所安住时),所有一切心的造作,都应该净除。

一旦心的造作都净除了,接下来应该如何继续进一步禅修呢?
我们应在心无造作虚饰下安住。任何心念的生起都是造作,我们应该熟练地安住在毫无任何造作的状态之中。然後,我们就会了悟到,这远离心的造作的真实本性。
祈愿行者依照心无造作的安住技巧,直接了悟心无造作的真实本性。

因此,在禅修的物件,也就是法性之中,没有任何的造作;而禅修者的心,亦净除了诸如[这是……]或[这不是……]等所有的攀附。在此无造作的状态中,轻松地安住即可!

仁波切在此造了两首偈:

失去敏锐的知觉,就是昏沉;
远离清明经验,就是昏昧;
昏昏欲睡,就是昏睡。
若有这些现象,应挺起身来,凝视着虚空,
有时起身做运动或瑜伽。
受外界显相干扰,就是涣散;
丝毫无法安住,就是掉举;
受所有不同对境干扰,就是散乱;
当我们绕着[我正在安住]的这个念头打转,
却没有发觉到这个造作,就是潜藏的危机闪现;
当我们安住时,却紧抓住这个安住的状态,
就是自我偏执。
若有这些现象,应放松身体,将意识集中在肚脐上,
然後轻松的安住於毫无造作中。

下座後,我们应该保持[如幻三摩地]。也就是说,当我们完成练习後,无论我们在做任何事,当你休息时,应该一次再一次的,确定所有一切事物的显相,都是幻象。

无论你在做任何的工作,都可以保持如幻三摩地。例如运动或打太极拳时,甚至和他人一起散步等等,不管任何时间,都应该保持所有的显相都是[如幻象一般]的信念。

(译注:仁波切在此补述:[所谓三摩地,即禅定。如幻三摩地就是不管我们在做任何事,纵使是在禅修之後,我们应该谨记日常所经历的万事万物,都如同幻象一样,以这样的心态来禅修如幻三摩地。当万物显现时,是空性的;虽是空性,它也能显现。一切如梦、如幻、如水中月。])










相關文章:
空·大自在的微笑·序
空·大自在的微笑·咸成怙主 观世音 重要性
空·大自在的微笑·佛子行三十七颂 附录
空·大自在的微笑·第五次第 中观他空见禅修
空·大自在的微笑·第三次第 中观自续派禅修
空·大自在的微笑·中观 远离有无断与常
空·大自在的微笑·中观 远离有无断与常
空·大自在的微笑·第二次第 唯识禅修
空·大自在的微笑·第一次第 无我禅修
空·大自在的微笑·五次第提要了悟的阶梯
空·大自在的微笑·上师祈请文 传承的加持
空·大自在的微笑·发菩提心 证悟的心态
空·大自在的微笑·如何使用《空性禅修次第》 建议

上一篇(空·大自在的微笑·第五次) 回目錄 下一篇(空·大自在的微笑·第三次)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贝玛林巴伏藏
台中释迦牟尼佛中心:Xuite日志
大手印闭关课程及开示~第二不共加行~金刚萨埵
台湾色拉杰佛学会- 网志- yam天空部落
八蚌智慧林大手印教授~2009/4/1~4/22

赞助网站
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學術資源網站。
可樂旅遊~康福旅行社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法鼓佛修研習院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