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阿彌陀佛度亡.七祿除障 昂嘎仁波切千手千眼觀音灌頂及供奉龍王寶瓶 6月15日佛陀成道殊勝日放生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如来藏学研究小史--如来藏学书目与导读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19 23:52:41
學習次第 : 进阶

来藏学研究小史--如来藏学书目简介与导读(上)

本文依如来藏学研究史,介绍相关佛学书目为经;依书目及研究方法,介绍如来藏学及思想史为纬。

【摘要】:本文拟依如来藏学书目说明如来藏学的研究发展情况,一方面介绍如来藏学研究的相关文献与书目,一方面介绍如来藏学开展史。并且在书目的介绍过程中,简介如来藏学的内涵。同时以列表方式,呈现整体如来藏学的研究史观。本文以书目的格式,从如来藏相关的经、论、古德注疏谈起,进而在今人论着中介绍当代如来藏学的起源,及欧、美、日本的如来藏学研究情形,并简说近代中国如来藏学研究概况。最後,则对近年来影响如来藏教义甚深的「批判佛教」(Critical Buddhism)做一反省。

关键词:如来藏;佛性;批判佛教;书目;网路检索
    Tathagatagarbha;Buddha Nature;Critical Buddhism;Bibliography;
    Internet Retrieval

前言

  研读如来藏学文献资料可分为两类,一为相关的经、论与古德的注疏。另一为当代学者依经、论及古德之作,而有所发挥的论着。所以研究如来藏学,可以下列二种方式进行:一为按照思想史的开展阅读;亦即,依如来藏学史,按照经典的发展、论典的开展、古德的注疏等情形研究如来藏学。另一种方式,为按照今人的研究,进行阅读;亦即,依现代如来藏学研究发展,循序探讨与阅读,以理解当代如来藏学研究近况与研究方法。是以,本文拟纵描如来藏学思想史的相关典籍,并横述当代如来藏学研究近况与研究方法。

  今先以一系统表,综合古、今、中、外与如来藏学有关的着作,藉此展现如来藏学的全貌:

 

如来藏教义


(梵文、汉译、藏译)


(梵文、汉译、藏译)

古德注疏
(汉文、藏文)

近代如来藏学
起源
(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

近代如来藏学的
开展
┌──┴──┐
西方    东方
(欧、美) (中、日)
└─────┘

批判佛教
(Critical Buddhism)

当代如来藏学书目导读

 

  本文爰就上表,依经典、论典、古德注疏及今人着述等主题,介绍如来藏学相关书目。首依经典语文区分为梵文、汉译、藏译等,此中因汉译经典较完善,所以本文以汉译经典为主,藏译为辅。其次,以同样的经典语文系列,讨论如来藏相关的论典。至於古德论疏的部分则以中国与藏传文献为主。今人着述,则以近代如来藏学的起源、东西方如来藏学研究近况,分别讨论欧洲与美国的研究近况、日本及中国的研究情形与书目导读等。最後,则以近年新兴的批判佛教与如来藏研究做结语。依此分类法进行介绍,可约略看出如来藏学的整体发展,及近代如来藏学的研究方法, 相信对如来藏学的研读应有所助益。

  事实上,本文乃是笔者以多年来收集的书目资料,将学界少有的如来藏文献重新整理排比,并公诸於世,以期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学界先进提供更新、更多的如来藏学书目,笔者当会将之整理,并置於台大佛学研究中心的「佛学网路资料库」上(http://ccbs.ntu.edu.tw/),以供读者做网路检索与下载使用。(注1)

  今依既定分类,进行研讨。首先,讨论与如来藏教义有关的经典。

一、如来藏学相关的经论与注疏

  如来藏经典的研读,可以下列方式进行:

1. 依如来藏学形成期分类

  可分为如来藏学形成前的相关经典、如来藏学形成初期的经典、如来藏学主要经典等。

(1) 如来藏学形成前的相关经典:如《般若经》、《华严经》等。
(2) 如来藏学形成初期的经典:如《大般泥洹经》、《大云经》、《大法鼓经》、《
  央掘魔罗经》等。
(3) 如来藏学主要经典:如《大方等如来藏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不增不减经》等。

2. 依经典语言分类

  按经典语言分类,可分为巴利文资料、梵文原典、藏文译本与汉文译本等类。

(1) 巴利文资料:以如来藏学形成前的文献资料为主,如「心性本净」的研讨等。
(2) 梵文的部分:因大部分的梵文文献资料都佚失,所以只能介绍少数已寻获的资料
  。
(3) 藏传佛教文献:藏传的文献藏有很丰富的资料,也是一值得探讨的领域,所以列
  出相关文献及其出处,以便读者参阅。
(4) 汉译文献:研究如来藏学,首要的参考资料以相关经典为主,其中保存最完整,
  自是汉译的经典,因此,本文先介绍汉译经典及其参考书目。

3. 依汉译年代分类

  丰硕的汉译文献,如依翻译年代分期,则可掌握如来藏学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故本文以印顺导师的汉译经目为主,并参考其他书籍资料(注2)整理於下,经目部分则依翻译年代排序,并列出梵文名称、汉译本、藏译本的出处,以利读者运用。

(一)如来藏经典

  如来藏学在印度的兴起较晚,大约在西元二五○至三○○年间,从初期大乘进入後期大乘佛教的阶段。而西元三世纪以下,正是印度梵文学复兴的时代,印度大乘佛教,也就适应此一思潮,而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的「如来之藏」。(注3)

  因此,中国佛教经典的译出,虽早有後汉明帝时,迦叶摩腾与竺法兰於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的传说。然依译经史,则谓译经第一人为安世高,其於汉桓帝(147-167在位)时,译出「禅观」与「法数」的相关经典後(注4),经汉魏多位译经师的努力传译佛典,历经一百多年,至西晋时,中国始有如来藏系经典的译出。

  中国最早翻译如来藏相关经典的祖师应是竺法护(Dharmaraksa),他於晋太康八年(西元二八七年)所译的《如来兴显经》,可说是中国第一部与如来藏有关的经典。其次,则为他於晋元康元年(西元二九一年)所译出的八卷本《大哀经》,本经为《宝性论》造论之主要依据,经中以无垢宝珠喻如来藏。再者,为现已佚失的晋惠、怀帝时(西元二九○至三一一年间)法炬所译「以九种譬喻说明如来藏」的《大方等如来藏经》,现存本为佛陀跋陀罗於晋元熙二年(西元四○六年)的译本。至此,如来藏系经典在中国并不太被重视,直到刘宋时,竺道生依《大般涅盘经》北 凉译本说「一阐提亦有佛性」後,佛性思想或如来藏教义,在中国才开始兴盛,始有六朝涅盘诸师的各种佛性教说出现。《大般涅盘经》译者昙无谶,除於玄始十年(西元四二一年)在姑臧译出《大般涅盘经》四十卷,及《大般涅盘经》後分等经外,也译出如来藏系的《大云经》,提倡「常乐我净」与「佛性」说。接着,则由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於宋元嘉年间(西元四四○年前後)译出一系列的如来藏经典如《大法鼓经》、《央掘魔罗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等重要的如来藏系经典,「一切众生有如来藏」的教义,从此落实於中 国佛教中。元魏间,菩提流支(Bodhiruci)重译十卷本《入楞伽经》及《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及孝昌元年(西元五二五年)译出的《不增不减经》等,对中国如来藏教义有很大的影响。真谛(Paramartha)於陈永定二年(西元五五八年)所译的《无上依经》也是一重要的文献。至此,主要的如来藏系经典皆已译出,其他尚有《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及《大乘密严经》等与如来藏学有关的经典也陆续译出(注5),兹附汉译经典书目如下:

1. 《如来兴显经》 梵文:Tathagatotpattisambhavanirdesa
(1) 竺法护(Dharmaraksa)译《如来兴显经》三卷,大正藏 卷十 No.291。
(2) 东晋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
  十二>,大正藏 卷九 No.278(32)。
(3) 唐实叉难陀(Siksananda)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大
  正藏 卷十 No.279(37)。
(4) 西藏大藏经第二十六卷(藏译北京版P.761〔43〕)

2. 《大哀经》 梵文:Tathagatamahakarunanirdesa
(1) 竺法护译《大哀经》八卷,大正藏 卷十三 No.398。
(2) 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璎珞品>,大正藏 卷十三 No.397(1)。
(3) 同本异译:昙无谶译《大集经》<陀罗尼自在王品>,大正藏 卷十三 No.397(
  2)。 (4) 西藏大藏经第三十二卷(藏译北京版P.814)

3. 《大方等如来藏经》 梵文:Tathagatagarbhasutra
(1) 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译《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正藏 卷十六 No.666。
(2) 唐不空(Amoghavajra)译《大方广如来藏经》,大正藏 卷十六 No.667。
(3) 西藏大藏经第三十六卷(藏译北京版P.924)

4. 《大般涅盘经》 梵文:Mahaparinirvanasutra
(1)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四十卷(北本),大正藏 卷十二 No.374。
(2) 慧严、谢灵运译《大般涅盘经》(南本),大正藏 卷十二 No.375。
(3) 法显译《大般泥洹经》六卷,大正藏 卷十二 No.376。
(4) 若那跋陀罗(Jnanabhadra)译《大般涅盘经》(後分)大正藏 卷十二 No.377
  。
(5) 西藏大藏经第三十卷(藏译北京版P.787)从汉文译
(6) 西藏大藏经第三十一卷(藏译北京版P.788)从梵文本译

5. 《大云经》 梵文:Mahameghasutra
(1) 昙无谶译《大云经》,现存《大方等无想经》六卷,大正藏 卷十二 No.387。
(2) 西藏大藏经第三十五卷(藏译北京版P.898)

6. 《大法鼓经》 梵文:Mahabheriharakasutra
(1) 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译《大法鼓经》二卷,大正藏 卷九 No.270。
(2) 西藏大藏经第三十五卷(藏译北京版P.888)

7. 《央掘魔罗经》 梵文:Avgulimaliyasutra
(1) 求那跋陀罗译《央掘魔罗经》四卷,大正藏 卷二 No.120。
(2) 西藏大藏经第三十四卷 (藏译北京版P.879)

8.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梵文:Aryasrimalasutra
(1) 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二卷,大正藏 卷十二 No.353。
(2) 菩提流支(Bodhiruci)译《大宝积经》「胜鬘夫人会」,大正藏 卷十二 No.
  310(48)。
(3) 西藏大藏经第三十二卷(藏译北京版P.800)

9.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梵文:Lankavatarasutra
(1) 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大正藏 卷十六 No.670。
(2) 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十卷,大正藏 卷十六 No.671。
(3) 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四卷,大正藏 卷十六 No.672。
(4) 西藏大藏经第二十九卷(藏译北京版P.775)从梵文本译
(5) 西藏大藏经第二十九卷(藏译北京版P.776)从汉译本译(求那跋陀罗译本)

10. 《入法界体性经》 梵文:Ratnakutasutra
 隋闍那崛多(Jnanagupta)译《入法界体性经》一卷,大正藏 卷十二 No.355。

11.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梵文:
  Sarvabuddhavisayavatarajnanalokalamkarasutra
(1) 昙摩流支(Dharmaruci)译《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二卷,大正藏
  卷十二 No.357。
(2) 梁僧伽婆罗(Samghabara)译《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一卷,大正藏 卷十二
  No.358。
(3) 赵宋法护(Dharmapala)等译《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五卷,大正
  藏 卷十二 No.359。
(4) 西藏大藏经第二十八卷(藏译北京版P.768)

12.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梵文:
  Bodhisattvagocaropayavisayavikurvananirdesa
 元魏菩提流支译《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十卷,大正藏 卷九 No.272。

13. 《不增不减经》 梵文:Anunatvapurnatvanirdesa
(1) 菩提流支译《不增不减经》一卷,大正藏 卷十六 No.668。
(2) 西藏大藏经第三十六卷(藏译北京版P.924)

14. 《无上依经》 梵文:Anuttarasrayasutra
 真谛(Paramartha)译《无上依经》二卷,大正藏 卷十六 No.669。

15.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Devarajapravaraprajnaparamita
(1) 月婆首那(Upasunya)译《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七卷,大正藏 卷八 No.231。
(2) 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六分>八卷,大正藏 卷七 No.220。

16. 《大乘密严经》 梵文:Ghanavyuhasutra
(1) 地婆诃罗(Divakara)译《大乘密严经》三卷,大正藏 卷十六 No.681。
(2) 不空(Amoghavajra)译《大乘密严经》三卷,大正藏 卷十六 No.682。
(3) 西藏大藏经第二十九卷(藏译北京版P.778)

(二)如来藏论典

  论典的研究,学界多以《宝性论》为主要的研究标的,加上如来藏学的不重视论着,所以论典相对的就比经典的数量少许多。(注6)

  第一本汉译如来藏论典,则为元魏正始五年(西元五○八年)来华的勒那摩提(Ratnamati)所译出的《究竟一乘宝性论》。此论是如来藏学最重要的论典,现存有梵文本与藏译本及汉译本,汉译本则分为偈颂的「本论」与长行的「释论」二部分,全论分为教化、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无量烦恼所缠、为何义说、身转清净成菩提、如来功德、自然不休息佛业及校量信功德等十一品。《宝性论》从「佛的法身遍满一切众生身中」、「众生与佛的真如无差别」、「一切众生实有」来证成「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并依《胜鬘经》立「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二说:以「不空如来藏」乃本具「无上佛法」之如来藏,无始来不增不减,清净体性不变,如实知见,即能证得「不空智」;「空如来藏」乃指如来藏虽有客尘烦恼,但因烦恼的「本来自性空」,故「自性本来清净」,如实知见,就能证得「空智」。进而,本论以「转依」,说明从生死烦恼到解脱的过程,提出「显如来性」之去染以显现本具的清净性。最後,为达至果佛性的圆成,必须对如来藏有完全的信心,所以《宝性论》为强调信受如来藏说的重要性,而将「校量信功德」作为最後一品。

  其他的两部论典,则为陈代真谛所译的《佛性论》,及坚意菩萨造,唐提云般若所译的《大乘法界无差别论》,此二论亦为重要的如来藏论典,与《宝性论》「意义都非常接近」(注7),故不再累述。兹附汉译论典书目如下:

1. 《究竟一乘宝性论》 梵文:Ratnagotravibhaga Mahayanottaratantrasastra
  (Uttaratantra)
(1) 元魏勒那摩提(Ratnamati)译《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大正藏 卷三一 No.
  1611。
(2) 西藏大藏经北京版P.5525弥勒颂sastra
(3) 西藏大藏经北京版P.5526无着释vyakhya

2. 《佛性论》 梵文:Buddhatavasastra
 陈真谛(Paramartha)译《佛性论》四卷,大正藏 卷三一 No.1610。

3.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梵文:Mahayanadharmadhatunirvisesasastra
 唐提云般若(Devaprajna)译《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二卷,大正藏 卷三一 No.
  1626与1627。

(三)古德注疏

  古德的注疏,对於中国佛教的教判与佛性思想有很大的影响,甚而对整个中国佛教亦有很大的影响。(注8)是以,分别进行讨论之:

  佛法传入中国之後,即与本土儒道抗辩,而有「法性论」、「真神论」与「本无说」等之论争,接着因竺道生的「一阐提成佛说」及六朝涅盘诸师之诠释佛性,如十一家正因佛性说及佛性本有、始有说等,因而纷争不断论说不一。至隋唐时期,净影慧远的「理心佛性说」、嘉祥吉藏的「五种佛性说」及天台智顗的「三因佛性说」、唐贤首法藏的「约位五性说」等,对佛性提出了不同角度的诠释,圆满解说佛性。进而确立了三论等宗的「中道佛性」说、天台宗的「性具」说、华严宗的「性起」说等中国佛性教说。唐宋的禅宗,可说是佛性说的大本营,从初期六祖的「即心即佛」至後期的「无情有性」,皆是以佛性教说为主。甚而,发展至後来的禅净双修,亦不脱佛性的教说。由此,可看出整个中国佛教史与佛性说有相当的关系,因而相关的注疏良多,故今只简录部分古德注疏,以资参考。

  从上述古德文献,可看出根据古德论着的发挥,其实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实为如来藏学入门的好材料。(注9)兹列举汉传古德注疏书目如下:

梁 宝亮等集《大般涅盘经集解》,大正藏 卷三七 No.1763。
陈 慧思《大乘止观法门》,大正藏 卷四六 No.1924。
隋 智顗《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 卷三三 No.1716。
隋 智顗《妙法莲华经文句》,大正藏 卷三四 No.1718。
隋 智顗《摩诃止观》,大正藏 卷四六 No.1911。
隋 慧远《大般涅盘经义记》,大正藏 卷三七 No.1764。
隋 慧远《大乘起信论义疏》,大正藏 卷四四 No.1843。
隋 慧远《大乘义章》,大正藏 卷四四 No.1851。
隋 吉藏《胜鬘宝窟》,大正藏 卷三七 No.1744。
隋 吉藏《涅盘经游意》,大正藏 卷三八 No.1768。
隋 吉藏《大乘玄论》,大正藏 卷四五 No.1853。
隋 灌顶《大般涅盘经玄义》,大正藏 卷三八 No.1765。
隋 灌顶《大般涅盘经疏》,大正藏 卷三八 No.1767。
新罗 元晓《涅盘宗要》,大正藏 卷三八 No.1769。
新罗 元晓《起信论疏》,大正藏 卷四四 No.1844。
新罗 元晓《大乘起信论别记》,大正藏 卷四四 No.1845。
唐 法藏《入楞伽心玄义》,大正藏 卷三九 No. 1790。
唐 法藏《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并序》,大正藏 卷四四 No.1838。
唐 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大正藏 卷四四 No.1846。
唐 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大正藏 卷四四 No.1847。
唐 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大正藏 卷四五 No.1866。
唐 湛然《金刚錍》,大正藏 卷四六 No.1932。
宋 智圆《涅盘玄义发源机要》,大正藏 卷三八 No.1766。
宋 道原《景德传灯录》流通本。
宋 普济《五灯会元》流通本。

二、当代如来藏学起源与西方的发展

  对上述如来藏学相关经论的开展史、翻译过程与影响有所了解,并对古德佛性教说的诠释与论疏等有所掌握之後,於如来学藏的基本研究文献与如来藏学史观,就会有些概念。紧接着,即是对近代如来藏学书目的体会,藉此以了解当代如来藏学的研究情形与研究方法。因此,本文将「今人着述」的部分分为四单元:首先,在本单元的「当代如来藏学起源与西方的发展」中,介绍当代如来藏学起源的年代与事由等,及欧美地区如来藏学的开展情形。在下一单元的「日本近代如来藏学研究」中,将介绍近代日本研究如来藏学的情形与书目简述。其次,则为介绍近代中国如来藏学研究概况的「中国近代如来藏学研究」,并於各单元中至少简介一本重要且具代表性的如来藏学书籍,以便读者参考。最後,则对近年来影响如来藏教义甚深的「批判佛教」(Critical Buddhism )做一反省及书目介绍。

(一)Obermiller的始传与如来藏学的开展

  由於早期西方的学者大都是依印度佛教与藏传佛教的传承,认为大乘佛教只有中观与瑜伽两系而已。直到1931年,俄国学者E. Obermiller将藏文本《宝性论》(Uttaratantra)英译出版,及E. H. Johnston与H. W. Bailey於1935年在中亚发现的《宝性论》梵文残卷,与1950年Johnston校订出版的完整版《宝性论》梵文写本,因上述三文献的发行,才开始引起西方学者的注意,而有各种有关如来藏学的论着出现。从五○年代起,在西方有Frauwallner(1956)的论证佛学除中观、瑜伽之外,应有第三系--如来藏说的确立。在东方,则有Jikido Takasaki(高崎直道)及其他几位日本学者有关如来藏学的英文作品出版。六○年代,则有在欧洲的藏传如来藏学者David Seyfort Ruegg数篇相关论着发行等。至七○年代之後,始有美国学者的论着出版,如1974年Alex Wayman的《胜鬘经:佛教的如来藏经典》出版,及同年Diana Paul 通过其博士论文《胜鬘经与如来藏教理》。继而有Whalen Lai, Robert Gimello, Aaron Koseki, William Grosnick, Peter Gregory, Sallie King等新一代美国学者,皆直接或间接的以如来藏为其博士论文。此後,西方有关如来藏学的论着,即如雨後春笋般的发行。

  近代美国学界的如来藏学不同於欧洲,已开创出其他方面的研究,且美国学者研究的多样性,可以从其书目看出端倪。因此,笔者将所蒐集的资料重新研究整理後,读者可清楚的看出近代美国学者如来藏学研究的蛛丝马迹。另关於美国近代如来藏学研究分类的部分,请见文後「附论」。

(二)Ruegg的藏传如来藏学研究简介

  谈及如来藏学的藏传文献,则以欧洲David Seyfort Ruegg 的La theorie du Tathagatagarbha et du Gotra(1969)、Le traite du Tathagatagarbha de Bu ston Rin chen grub(1973)(注10)两书,及以下几篇论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1963) "The Jo-nang-pas : a school of Buddhist ontologists according to the Grub-mtha oshel-gyi me-lo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83, p. 73-91.
 (1976)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Gotra and the Textual History of Ratnagotravibhaga," Bulletin of School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p.341-344.
 (1977) "The Gotra , Ekayana and Tathagatagarbha Theories of Prajnaparamita According to Dharmamitra and Abhayakaragupta," in Prajnaparamita and Related System, ed. by Lewis Lancaster, p.283-317.
 (1992) Buddha nature, mind and the problem of gradualism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 on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Tibet. New Delhi : Heritage Publishers(in arrangement with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idies, London).

  「因为梵文资料的流失,所以必须参考藏文文献」,因此他以藏译《宝性论》(Uttaratantra)及其注疏(Vyakhya)为主,对《宝性论》与如来藏学做精辟的研讨。今试以其法文本《如来藏与种性理论》(La theorie du Tathagatagarbha et du Gotra,1969)作为研究对象,对Ruegg的研究做简单介绍:

  首先,Ruegg分别从瑜伽行派与中观学派的文献,及其他相关经典中,解说大乘「种性」(gotra)的教义与理论:探讨瑜伽行派《大乘庄严经论》的种性义、「菩萨地」与「声闻地」的种性义、《摄大乘论》的种性义、《中边分别论》的界与种性及宗喀巴对「唯识学派」种性义的批判等。 然後,他从中观学派文献中,探讨种性的譬喻,及藏传《现观庄严论》的种性教义等。

  其次,他则从《现观庄严论》及其注释,探讨藏传佛教「菩提与一乘」的问题,进而研讨《宝性论》的一乘教义。然後,在「如来藏教义」中,他则以《宝性论》及注疏(Vyakhya)为主,分析种性、界、如来藏的教义及《宝性论》与注疏中如来藏与法身、如来、种性、佛之智与悲的关系等,及不可思、不可议的「第一义谛」(La Realite absolu ; paramartha)之本质,以理解如来藏与空性的关系,再讨论《宝性论》及其相关经典中的第一义--空性的问题及佛德的不可分割性等。进而从「第一义谛」的确立,以讨论藏传佛教的如来藏与种性理论。

  最後,在「自性清净心」(La luminosite naturelle de la Pensee本性明净)中探讨:经典中有关「明净」(prabhasvara)的教说,《宝性论》与注疏(Vyakhya)中「明净」的思想,唯识学派与中观教义中有关「明净」的思想,陈那与法称的「明净」思想与无垢识、阿摩罗识及心的「明净」等研究。从上述简介,读者当可清楚的了解Ruegg对如来藏学研究之用心。

  《宝性论》藏传经典的英译、梵文原典的出土,再加上汉译佛典的比对,及Frauwallner提出的三系说,并经由东方学者高崎直道与西方学者Ruegg的努力,使得学界对整个如藏思想来有较完整的理解,并成为後来学者的研究基础。当代的论着,可说是根基於前面几位学者的研究,而有所突破。

杜正民

佛教图书馆馆讯
第10/11期 (1997.9)
pp. 32-52  

如来藏学研究小史(上)


--如来藏学书目简介与导读(下)

中华佛学研究所 杜正民


三、日本如来藏学研究书目简介

(一)常盘大定--开启日本当代如来藏学的先锋

  日本学者常盘大定,早在1930年就有《佛性?研究》一书的出版,此书以汉译典籍为主,对印度、中国、日本的佛性教义,有整体性的论述,是很好的概论性书籍。作者先从绪论「佛性问题概说」中,提出印度、中国及日本等佛教学派对佛性的论诤与问题所在。接着,从上篇「印度佛性问题」中,依汉译经论讨论《大般涅盘经》与《楞伽经》的一阐提思想,进而与《大般若经》、《华严经》与《胜鬘经》的四乘做比较,并就唯识学派的《瑜伽师地论》、《显扬论》、《庄严论》、《成唯识论》与《佛地经论》等论典讨论之。其次,在中篇「支那佛性问题」中,就中国古德的论点讨论佛性问题,文中从竺道生的「一阐提成佛说」与六朝的佛性说开始谈起,接者就隋净影慧远的「理心佛性说」、隋天台智顗的「三因佛性说」、隋嘉祥吉藏的「五种佛性说」、唐灵润的「十四门义」、唐神泰对灵润的反驳、新罗义荣对神泰的反驳、唐慈恩窥基的「理佛性说」、唐法宝的「一乘佛性究竟论」、唐慧沼的「能显中边慧日论」及唐贤首法藏的「约位五性说」等论点,讨论中国的佛性观。并在下篇「日本佛性问题」中,详尽讨论日本古德对「三乘五性」、「一乘一性」等论题的看法,最後并就所提出的佛性问题依「一乘家」与「三乘家」的论点做结论。从上述的介绍,可看出本书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从印度如来藏的开展至中国对佛性的解说、日本的乘性论难,无不包含,所以本书可作为入门的概论书。

  从常盘大定之後,日本有月轮贤隆、胜又俊教、宇井伯寿、中村瑞隆及小川一乘等学者,就Obermiller及Johnston所发行的如来藏资料作回应,并进行文献比对与讨论,从1936年至1966年间,就发行了多篇重要的论文,如〈究竟一乘宝性论?就?〉、〈如来藏思想?发达?就??一考察〉、《宝性论研究》、《梵汉对照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等相当重要的如来藏参考文献,(注25)对学界的贡献很大。

(二)高崎直道--集当代如来藏学研究之大成

  在前述几位学者的铺陈下,对如来藏学从事部分及片段的研究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前东京大学高崎直道教授1966年的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aga(注26)及1974年《如来藏思想?形成:???大乘佛教思想研究》(注27)的出版,才使得当代的如来藏学研究明朗化与体系化。尤其是後者《如来藏思想?形成》一书,可说是如来藏学的集大成,书中对如来藏学有完整的研究与介绍,如「序文」所言,因为本书是继其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aga而完成的,所以其章节之分法,并不太适合初学者阅读,且本书厚达900余页,不易从头读起,但此书又为研究如来藏学之重要参考资料。因此,笔者试将《如来藏思想?形成》重新排列,以适合初入门者阅读:(注28)

  首先,从「序论」中了解作者对如来藏的「定义」,及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等有一概括性认识。接者,可跳至本书的「结论」,於此部分,作者除对如来藏思想的形成史有整体的介绍之外,并且对如来藏系经典的译经史也有完整的解说。了解历史背景之後,可继续进入介绍思想层面的「如来藏诸概念的开展史」,以理解如来藏学的基本概念。於阅读此文时,可同时对照 769页所附的「如来藏系经论系统图」,及780页的附表「如来藏相关的汉译经论」与「如来藏说关系诸概念展开表」。如果读者对於参考书目有兴趣,则可参阅其「如来藏思想关系?研究文献目录」部分,高崎直道几乎网罗了1974年之前有关如来藏研究的所有文献资料。研究过上述这些资料,读者对於如来藏学有一完整的体系架构之後,即可进入内文的阅读。但是,为了体会如来藏学开展的前後顺序,建议先读本书第二篇的「如来藏思想前史」,对如来藏思想形成之前的《般若经》、《法华经》及其他经品中关於菩萨、如来种性、法身、如来业、自性清净心等相关教义有一体会之後,再回过头来阅读其第一篇「如来藏思想的形成」,先从《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胜鬘经》的「如来藏系三部经」做基本理解,其次从《央掘魔罗经》、《大法鼓经》、《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等《涅盘经》系统以了解「如来藏与佛性」的教义,进而从《大云经》、《大乘十法经》理解「如来藏与种性」,最後则从《金光明经分别三身品》及《胜鬘经》以理解「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关系。由以上的阅读,可了解如来藏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目标及参考书目等,并将对如来藏学有较完整的掌握!

  至於如来藏开展史,除了本书外,由高崎直道主编的《如来藏思想》,(注29)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本书由多位日本学者合作撰写而成,不但有印度的如来藏学,也有中国及藏传的如来藏学资料。本书由「如来藏思想的历史与文献」的介绍开始,对如来藏的思想背景与经典发展做基础介绍,接着是《宝性论》的概观与如来藏体系简介,然後是各家就如来藏思想形成的重要概念分别讨论,如「佛性与一阐提」、「如来藏与信」、「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等论题的研究,最後,介绍西藏的如来藏思想,与讨论中国对如来藏的融受及其影响等专章。

  为文至此,(注30)读者对於当代如来藏学研究应有一简单的理解--从文献的发现出土、勘正校订、版本比对、语文应用及至教史探讨、思想背景、经典开展、教理诠释等,无一不是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也就是说,读者对如来藏学的简史、研究如来藏学的目的、如来藏学的范围等现代佛学研究方法应已有些概念。

(三)日文如来藏学书目

  (由於有关如来藏学的日文资料很多,今只依年度列出较具代表性的着作)

1. 常盘大定,《佛性?研究》,东京:丙午出版社,1930。
2. 月轮贤隆,〈究竟一乘宝性论?就?〉,《日本佛教学协会年报》第七年,1936
  ,页121-139。
3. 山口益,〈如来藏思想〉,《般若思想史》,京都:法藏馆,1951,页84-125。
4. 胜又俊教,〈如来藏思想?发达?就??一考察〉,《宇井博士还历纪念论文集
  》,1951,页143-161。
5. 佛教文化研究所编,《汉藏三译对照如来藏经》,京都:佛教文化研究所,
  1958。
6. 宇井伯寿,《宝性论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79(1959)。
7. 中村瑞隆,《梵汉对照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东京:山喜房,1961。
8. 中村瑞隆,《梵和对照究竟一乘宝性论研究》,东京:铃木学术财团,1967。
9. 小川一乘,《???大乘佛教????如来藏、佛性?研究》,京都:文荣堂,
  1969。
10. 常盘大定,《佛性?研究》,东京:国书刊行会,再刊,1973。
11.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形成:???大乘佛教思想研究》,东京:春秋社,
  1974。
12. 高崎直道,《大乘佛典. 12:如来藏系经典》,东京:中央公论社,1975。
13. 武邑尚邦,《佛性论研究》,京都:百华苑,1977。
14. 长尾雅人,山雄一监修,《如来藏系经典》,东京:中央公论社,1980。
15. 小川一乘,《佛性思想》,京都:文荣堂,1982。
16. 平川彰等编,《讲座大乘佛教. 6:如来藏思想》,东京:春秋社,1982。
17. 久下陞,《一乘佛性权实论?研究. 上》,东京:隆文馆,1985。
18. 高崎直道,《佛性??何?》,京都:法藏馆,1985。
19. 吉津宜英,《华严?思想史的研究》,东京:大东,1985。
20. 内山兴正,《佛性?味??:正法眼藏》,东京:柏树社,1987。
21. 富贵原章信,《中国日本佛性思想史》,东京:国书刊行会,1988。
22. 望月良晃,《大乘涅盘经?研究》,东京:春秋社,1988。
23. 横超慧日,《涅盘经:如来常住?悉有佛性》,京都:平乐寺书店,1988。
24.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I》,京都:法藏馆,1988。
25.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Ⅱ》,京都:法藏馆,1989。
26. 高崎直道,《宝性论》,东京:讲谈社,1989。
27. 平川彰编,《如来藏?大乘起信论》,东京:春秋社,1990。
28. 水谷幸正编,《如来藏思想?净土教:讲义》,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1。
29. 吉津宜英,《华严一乘思想?研究》,东京:大东,1991。
30. 下田正弘,《涅盘经?研究》,东京:春秋社,1997。
31. 高崎直道,《增补新版 佛性??何?》,京都:法藏馆,1997。

  (1974年之前的详细日文书目,请参阅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形成:???大乘佛教思想研究》「研究文献目录」页76-97。1989年之後的书目,请参阅「批判佛教」参考书目部分。)

四、中国如来藏学近况

前言

  承续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的中国佛教,在清朝时虽曾沈寂一时,然清光绪年间杨文会传介欧洲与日本的佛学文献及研究方法回国後,则开启中国近代佛教研究史之钥,中国如来藏学研究因而有不同於「古德论疏」的当代论着出版。

  於清末民初时,经由近代学人的努力,如太虚大师、欧阳竟无等的研究,中国如来藏学有了新的论着与方向。尤其是民国初期,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与支那内学院间多次就如来藏与唯识的论诤,使得中国如来藏学研究有了新的批判与发展。如欧阳竟无在〈唯识抉择谈〉以唯识学的论点批判如来藏说,而太虚大师则在〈佛法总抉择谈〉确立如来藏思想的地位,进而印顺导师的《印度之佛教》与吕澂的〈起信与楞伽〉等文中,则对如来藏学的定位与批判有进一步的探讨。

  民国三十八年之後,如来藏学的研究在台湾与大陆开始有了分野。台湾的佛学研究虽也沈寂了一段时间,然而到了佛学研究蓬勃发展的现时,则可看出如来藏学的发展情况,如印顺导师的《如来藏之研究》、牟宗三的《佛性与般若》、释恒清的《佛性思想》等书的出版。而大陆经过马列主义及文革的摧残之後的如来藏学研究,则有不同於台湾的新面貌出现,如赖永海的《佛性论》及方立天〈心性论研探〉等文章出版。

  其中,影响最大的应是印顺导师於《如来藏之研究》一书中对如来藏教义的观点。是以本段在对上述整体的如来藏教义,有了较完整的掌握後,进一步介绍几本重要的中文书目,首先介绍印顺导师在台湾写的《如来藏之研究》,以期了解印度如来藏学。接着是简介大陆赖永海的《佛性论》,以期了解中国佛性思想史,进而介绍近代华语如来藏学研究近况,如香港地区霍韬晦、廖明活等学者的有关作品。

  最後,则简介新一代留美学僧释恒清等学者,应用当代佛学研究方法所着的有关如来藏研究的中英文作品。

(一)印顺导师的印度如来藏学简介

  前述文章中我们对於国际间如欧洲、美国与日本如来藏学的研究、发展,作一简单的介绍之後,现在可进而了解国内的情况,国内虽有一些专门探讨如来藏学的文章,然专书则很少。今以印顺导师《如来藏之研究》一书,就导师对如来藏教义的观点解说之。

  导师於第一章「序说」中,先说明如来藏学在佛教中的地位,并介绍与如来藏有关的经论及界定如来藏的名称与意义等。文中特别提出印度神教的常住不变的,妙乐的「我」,是众生的生命自体;转迷妄而达「梵我一如」,得真解脱,是印度神教思想的主流。而佛教的教说则是有别於此,他说「释教(原始佛教):释尊为人类说法,从众生的蕴界处中,观一切为缘所生法,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所;依空无我得解脱,显出了不共世间,超越世间的佛法。」立基於此,导师开始第二章的「如来藏思想探源」,文中就如来与法身、如来与界、如来与我及佛子与佛种性等子题讨论,而认为「如来藏的原始说,是真我。」(注31)

  接者,导师认为在如来藏说的开展中,与《阿含经》说的「心清净,为客尘所染」相结合。是以,在第三章「心性本净说之发展」中,就声闻经论的心净说及初期大乘的心性本净说等文献做探讨。在初期大乘的开展中,从多方面露出「法身遍在」、「涅盘常住」这一信仰的端倪。因此,导师在第四章「如来藏说之孕育与完成」中就以《般若经》、《华严经》、《如来藏经》等经讨论「法法平等与事事无碍」、「心?菩提心?菩提?众生界」的概念,而认为「从部派到初期大乘佛教,说明上有无边的方便不同,而依空无我得解脱,还是被公认的。」接者,导师认为在龙树的大乘论中,还没有明确的说到如来藏与佛性,所以他认为如来藏思想是属於後期大乘开展出来的教说:「龙树的大乘论中,还没有明确的说到如来藏与佛性,所以这(如来藏说)是後期大乘(形成的)。」关於如来藏教说的经论,他则在第五章提出了「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分别介绍《大方等如来藏经》、《大般泥洹经》、《大方等无想经(大云经)》、《大法鼓经》、《央掘魔罗经》、《胜鬘经》、《不增不减经》等初期如来藏经典,以介绍「初期圣典与弘传者的风格」及「如来与如来藏」、「如来藏我」、「如来藏不空」等教说。并在第六章「如来藏学之主流」中介绍主要的论典,如《宝性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论。

  进而,在第七章「瑜伽学派之如来藏说」中,就「瑜伽唯识学的如来藏说」与「真谛所传的如来藏说」做分别。最後,就《楞伽经》的如来藏说、《涅盘经》续译部分的佛性说,在第八章的「如来藏佛性之抉择」做一检讨。

  从上述简介,可看出导师很有系统的从如来藏学在佛教中的地位、如来藏有关的经论及意义等立说与探源,并探讨如来藏说与「心清净,为客尘所染」的结合。进而讨论如来藏说在初期大乘、中期大乘的开展,确立如来藏说的形成应是在龙树之後的後期大乘佛教等。因此,如能确实掌握导师的文献资料,对於整体的印度如来藏教义将会有很大的助益,是以导师的《如来藏之研究》为一本值得推荐、研究的书籍。

(二)赖永海的中国佛性论简介

  对印度如来藏学有一清楚概念之後,即可进入中国佛性论的研究。虽然,在印度或藏传的佛教中「如来藏」并非主流,但是到了中国,如来藏或佛性的「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思想,与中国「人人皆可成尧舜」的说法很贴近,「佛性」因而成为重要的教说。因此,「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我」,在中国佛教界,从来不曾感到意外,只是信受赞叹,与在印度佛教的地位完全不同!至於开展於中国的佛性论又如何呢?今试以赖永海的《中国佛性论》来解说之。

  赖永海於「绪论」中先说明:由於受到不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各个国家的佛性思想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在印度,「五种种性说」是重要的教义,但是,这种思想在中土却长期得不到流行,相反,「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思想,自道生首倡,特别是《北本涅盘经》传来之後,一直成为中国佛性思想的主流。在谈及中国佛性论之前,赖永海在第一章「印度佛性义略览与中土佛性论概观」中,以印度佛性与中国佛性思想之发展及比较开始其研究,并对印度与中国佛性论之异同做了区别。紧接着,以中国的佛性思想分期,陆续探讨其开展,他将此开展分为六大期:

(1) 初传:法性与真神
(2) 差异:众生有性与一分无性
(3) 分歧:本有、始有
(4) 中国化:性具、性起
(5) 中国禅:即心即佛、无情有性
      顿悟与渐修--修行方法
(6) 净 土:自力与他力--解脱理论

  在初传时期,他就慧远的〈法性论〉与梁武帝的〈真神说〉,以探讨比对中国如何领受外来的教说,接着於差异时期,他则以众生有性与一分无性的不同,探讨竺道生的「阐提成佛说」与法相唯识宗的「一分无性」。赖永海认为佛性在各部经论中,不但释名不同而且定义不一;如果要清楚佛性思想及其发展过程,首先就必须把握佛性在各部经论中的不同含义及其历史衍变。

  因此,在下述各分期中,他则探讨各经论中有关的论点。在分歧时期,他以南北朝「本有、始有」的争论探讨佛性义。於中国化时期,则以「性具、性起」探讨天台与华严的教说。在中国禅时期,则探讨六祖的「即心即佛」与禅宗後期的「无情有性」说,进而讨论顿悟与渐修的修行方法。在净土时期,则以「自力与他力」比较禅宗的自度自悟与净土宗的慈悲普救的解脱理论。最後,则以「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与儒释道三教归一」做结论。(注32)

  本书如原作者所说「试图把佛教史上的佛性思想作为一个整体的考察,从而把中土佛性思想的各种内在联系及其历史发展揭示出来...」。然而,对於广博的中国佛性论,学者往往有不同的看法,是以应多参考其他文献,如牟宗三的《佛性与般若》(注33)、方立天与其他大陆作者的着作(注34),及「中国近代如来藏学研究书目」等部分。

(三)释恒清及近代学者对东西洋文献的运用

  最後,则介绍受当代国际佛学研究方法影响诸学者,有关如来藏研究的中英文资料。如台湾留美学僧恒清法师,及香港地区留日的霍韬晦、留美的廖明活等。今分别列出其主要参考书目:

1. 释恒清关於佛性的着作

  Shih Heng-ch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athagatagarbha : A Positive
   Expression of Sunyata(论如来藏之空性义)",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11, 1988, pp.227-246.
  释恒清,〈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哲学论评》,12期,1989,页233-255。
  释恒清,〈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内明》,212期,香港新界:内明杂志社,
   1989,页3-15。
  Shih Heng-ching, "The Theory of Evil in Buddhaature(智顗的性恶说)",
   Philosophical Review, Vol.13, 1990, pp.333-362.
  Shih Heng-ching, "Tien-T'ai : Chih-I's Theory of Buddha Nature -- A
   Realistic and Hum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Buddha", in Buddha
   Nature, edited by Paul Griffiths and John Keenan, Tokyo : Buddhist
   Books International, 1990, pp.153-169.
  释恒清,〈初唐佛性论诤--灵润与神泰为主〉,《佛教的思想与文化--印顺导师
   八秩晋六寿庆论文集》,台北:法光出版社,1991,页17-34。
  释恒清,〈佛性论研究〉,《中印佛学泛论--傅伟勳教授六十大寿祝寿论文集》
   ,台北:东大图书,1993,页45-100。
  释恒清,〈宝性论之研究〉,《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
   文集》,台北:东大图书,1995,页169-229。
  释恒清,〈草木有性与深层生态学〉,《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南县:财团法人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6,页15-42。
  释恒清,〈大般涅盘经的佛性论〉,《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期,台北:台湾大
   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1996,页31-88。
  释恒清,〈《大乘义经》的佛性说〉,《佛学研究中心学报》,2期,台北:台湾
   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1997,页25-52。
  释恒清,《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1997。(注35)


2. 霍韬晦有关佛性的着作

  霍韬晦,〈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从思想史上考察〉,《中国学人》,6期,香港新
   亚研究所出版,页39-54。
  霍韬晦,〈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从思想史上考察〉,《鹅湖》,44/45期,台北:
   鹅湖月刊社。
  霍韬晦,〈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绝对与圆融--佛教思想论集》,台北:东大
   图书,1986,页250-275。
  霍韬晦,〈佛性与如来藏〉,《佛教的现代智慧》,香港:佛教法住学会,1982
   ,页47-57。
  霍韬晦,〈霍韬晦选集〉,《现代佛学大系. 第54册》,台北县:弥勒出版社,
   1983,页393-503。


3. 廖明活有关佛性的着作

  廖明活,〈吉藏的佛性观〉,《东方文化》,19卷1期,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
   中心,1981,页44-72。
  廖明活,《嘉祥吉藏学说》,台北:学生书局,1985。(注36)
  廖明活,〈净影寺慧远的心识思想〉,《中国文哲研究集刊》,3期,台北:中央
   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3,页391-415。
  廖明活,〈净影寺慧远的佛性学说〉,《中国文哲研究集刊》,4期,台北:中央
   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4,页263-286。
  廖明活,〈中国佛教徒和反对佛教者之间的神灭神不灭论争〉,《哲学与文化》
   ,21卷4期,台北:哲学与文化杂志社,1994,页329-346。
  廖明活,〈华严宗性起思想的形成〉,《中国文哲研究集刊》,6期,台北:中央
   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5,页31-56。
  廖明活,〈净影寺慧远的涅盘观〉,《正观》,2期,南投:正观杂志社,1997,
   页223-230。
  Liu, Ming-wood, "The Doctrine of the Buddha-Nature in the Mahayana
   Mahaparinirvana Sutra",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5, no.2, 1982, pp.63-94等。(注37)


(四)中国近代如来藏学研究书目

  本段所提供的书目,是就台大佛学研究中心的『佛学网路资料库』,以「如来藏」与「佛性」为关键词查询所得的相关文献资料为主。依主题分类,首分两大类:博硕士论文类与书籍论文类。书籍论文类再分为:一、以如来藏/佛性为主题及二、以如来藏经论为主题,此中又可细分为:1. 如来藏系经论的《大方等如来藏经》、《大般涅盘经》、《楞伽经》、《宝性论》及2. 如来藏与其他经论的探讨:如如来藏与《大乘起信论》、如来藏与《坛经》、如来藏与其他经论等。三、如来藏与其他教义的交涉分为:如来藏与唯识、如来藏与空性、如来藏与其他教义。四、中国佛教与如来藏思想,则分宗为涅盘师、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与今人的专着、西藏佛教的如来藏研究、如来藏与儒家思想等。

博硕士论文类:(有关如来藏研究的博硕士论文)

 岑咏芳,〈楞伽经如来藏藏识一体二名之辨〉,香港大学新亚研究所,1976.11。
  指导教授:牟宗三

 李淳玲,〈论「佛说无我」後一切法存在的问题〉,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
  1980.06。
  指导教授:牟宗三,黄振华

 尤惠贞,〈大乘起信论如来藏缘起思想之探讨〉,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1980
  .12。
  指导教授:张瑞良

 何国铨,〈起信论与天台教义之相关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1982.11。
  指导教授:罗光

 廖宝泉,〈从天台圆教看无情有性〉,香港大学新亚研究所,1983.07。
  指导教授:牟宗三

 李燕蕙,〈智者大师的实相论与性具思想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
  1984.06。
  指导教授:释圣严

 陈沛然,〈竺道生佛性论系统之陈述〉,香港大学新亚研究所,1985.06。
  指导教授:牟宗三

 杨惠珊,〈「宝性论」中佛性思想之研究〉,中华佛学研究所,1988.02。
  指导教授:释恒清

 释彦晖,〈梁灵味寺宝亮法师佛性思想之研究〉,中华佛学研究所,1992.03。
  指导教授:释圣严

 朴成文,〈吉藏的中道佛性思想方法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1992
  .06。
  指导教授:杨惠南

 刘玉荣,〈『大乘起信论』「一心」概念之研究:以元晓《海东疏》之诠释为中心
  〉,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1993。
  指导教授:杨惠南

 林美华,〈性具与性起思想之比较研究〉,香港能仁学院哲学研究所,1993.06。
  指导教授:罗时宪

 吕玉珍,〈前期如来藏经典中「法身」概念的厘清以阿含经的「无我」与「法身」
  为进路〉,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1993.06。
  指导教授:释恒清,王邦雄

 罗少萍,〈智顗《维摩诘经》解释之研究〉,中华佛学研究所,1994.06。
  指导教授:陈英善

 许国华,〈天台圆教与佛性思想之研究〉,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研究所,1995.06。
  指导教授:熊琬

 周志煌,〈民初佛学「唯识」与「如来藏」之交涉--以支那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之
  法义论诤为核心的开展〉,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5.06。
  指导教授:杨惠南

 郭朝顺,〈湛然与澄观佛性思想之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1995。
  指导教授:李志夫

 林芳敏,〈「大乘止观法门」如来藏思想之研究〉,华梵人文科技学院东方人文思
  想研究所,1996.09。
  指导教授:释恒清

书籍论文类:(有关如来藏研究的书籍与论文)

一、以如来藏/ 佛性为主题

  如来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 李志夫
  如来藏之研究/ 释印顺
  如来藏的缘起思想/ 柏木弘雄撰;李世杰译
  如来藏思想/ 吴汝钧
  如来藏思想/ 高崎直道着;蓝吉富主编
  如来藏识/ 李琳华编着(内容同上)
  如来藏思想与净土教--讲义/ 水谷幸正讲
  略述如来藏缘起/ 乘瑄
  论如来藏之空性义/ 释恒清
  《如来藏之研究》自序/ 释印顺
  《佛性论》之研究/ 释恒清
  佛性思想/ 释恒清
  佛性与神我之辨析/ 刘果宗
  佛性与顿悟/ 蔡惠明
  佛性论/ 赵莲华国
  论佛性/ 慧风

二、以如来藏经论为主题

1. 如来藏系经论

  如来藏系主要经论略述/ 释开智
  (1) 《大方等如来藏经》
    大方等如来藏经探源/ 智谕撰
    佛说《大方等如来藏经》的根本意趣/ 尤惠贞
  (2) 《大般涅盘经》
    《大般涅盘经》中的涅盘思想/ 张曼涛
    《大般涅盘经》中的佛性论思想及其影响/ 高振农
    大乘《大般涅盘经》研究/ 屈大成
    论《大般涅盘经》的佛性义/ 林士琛
    涅盘经之传译与佛性义/ 刘果宗
  (3) 《楞伽经》
    楞伽经如来藏藏识一体二名之辨/ 岑咏芳撰
    楞伽经和摄大乘论(如来藏缘起说)/ 罗光
  (4) 《宝性论》
    《宝性论》中佛性思想之研究/ 杨惠珊撰
    《宝性论》之研究/ 释恒清
    宝性论新译/ 谈锡永译

2. 如来藏与其他经论

  (1) 如来藏与《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一心」概念之研究:以元晓《海东疏》之诠释为中心/ 刘
     玉荣撰
    《大乘起信论》义理新探/ 傅伟勳
    《起信论》与扶南大乘/ 释印顺
    大乘起信论中如来藏缘起之研究/ 释永圣
    大乘起信论如来藏缘起之研究/ 田养民着;杨白衣译
    大乘起信论如来藏缘起思想之探讨/ 尤惠贞撰
    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 释恒清
    起信论与天台教义之相关研究/ 何国铨撰
  (2) 如来藏与《坛经》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释圣严着;于君方译
    《坛经》的思想特质--无/ 吴汝钧
    《坛经》思想的源流/ 李昌颐
    「六祖坛经」之禅机大旨/ 朱维焕
    六祖坛经的思想/ 释圣严
    六祖坛经思想之承传与影响/ 胡顺萍撰
  (3) 如来藏与其他经论
    《大乘止观法门》如来藏思想之研究/ 林芳敏
    《大乘止观述记》(三)/ 谛闲演说;江妙煦遗解
    《大乘二十二问》/ 昙旷撰;巴宙辑校
    《楞严经》哲学之研究/ 李治华撰
    《维摩诘经》序论(五)/ 昙昕译
    《摄论》〈界颂〉之研究/ 杨白衣
    《摄大乘论》「闻熏习」与「如来藏说」关系之探究/ 释如觉
    《观音玄义》性恶问题之探讨/ 陈英善
    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比较诸经论的心性说/ 叶阿月

三、如来藏与其他教义的交涉

1. 如来藏与唯识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从思想史上考察/ 霍韬晦
  如来藏与唯识的交涉--《中边分别论》〈相品〉及《佛性论》〈显体分〉/
   赖贤宗
  如来藏与唯识的交涉--以《佛性论》为中心的比较研究/ 赖贤宗
  阿赖耶识成立的根源与如来藏的融合/ 周玉真
  唯识五义/ 霍韬晦
  唯识思想的客尘烦恼说--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 叶阿月
  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比较诸经论的心性说/ 叶阿月
  唯识研究/ 周叔迦着
  识、阿赖耶与如来藏/ 郭悟振

2. 如来藏与空性

  论如来藏之空性义/ 释恒清
  性空正义的考察/ 姚孝彦

3. 如来藏与其他教义

  印度佛教(四)/ 水野弘元编;重光译
  印度佛教心意识说之研究/ 马定波
  梵我与如来藏我之比较研究/ 释依庆
  缘起观
   关於缘起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诠释学考察/ 傅伟勳
   从「真如缘起」到「法界缘起」的进路--「一心」观念的确立/ 黄俊威
   从无因无我中透视佛性/ 张士铮
   谈佛性与常乐净我/ 智铭
   论「佛说无我」後一切法存在的问题/ 李淳玲撰
   无所不在的佛心--弥陀之下修功德,回到净土真宗/ 秦郁昌编译
   无情佛性/ (因明)
   绝对与圆融--佛教思想论集/ 霍韬晦
   关於「性相融会」/ 吉津宜英着;余崇生译
   略论「人性」与「佛性」/ 果律
   人心?佛性与法相/ 李再铃
   大小兼受戒、单受菩萨戒与无戒之戒--中日佛教戒律观的评较考察/ 傅伟勳
   解脱/ 释净瑄

四、中国佛教与如来藏思想

  中印佛教思想史/ 常盘大定,宇井伯寿着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 吕澂
  中国佛教史/ 任继愈
  中国佛教简史/ 郭朋
  中国佛教心性说之研究/ 马定波
  中国佛教里汉译佛典的意义/ 福永光司着;觉道译
  中国大乘佛学/ 方东美
  中国佛性论/ 赖永海
  中国佛教「心性论」研探二篇/ 方立天
  性具与性起思想之比较研究/ 林美华撰

1. 分期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 郭朋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汤用彤
  两晋佛学之流传与传统文化之交流/ 杨俊诚撰
  东晋之高僧(完)/ Kenneth Ch'an着;映古月译
  地论宗的心意识说的源流及其演变/ 刘万然
  净影寺慧远的佛性学说/ 廖明活
  净影寺慧远的涅盘观/ 廖明活
  梁灵味寺宝亮法师佛性思想之研究/ 释彦晖撰
  初唐佛性论诤--灵润与神泰为主/ 释恒清
  唐代诗歌与佛家思想/ 黎金刚撰
  宋儒与佛教/ 林科棠着;蓝吉富主编
  宋释永明延寿论心王义至八识之展开/ 孔维勤
  「观心与成佛」--永明延寿《观心玄枢》第二问的研究/ 黄绎勳撰
  延寿佛学思想的形成--文献学上的研究/ 冉云华
  孤山智圆之研究/ 朱秀容撰
  明末〈物不迁论〉的诤辩--异议者镇澄的佛学思想分析/ 江灿腾
  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与佛学诤辩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为中心/ 江灿腾撰
  儒道佛三教调合论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会通思想为例/ 陈运星撰
  钱谦益的佛教生涯与理念/ 连瑞枝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 江灿腾
  梁漱溟对佛学的理解与批判/ 邱敏捷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全书--第13册)/ 释印顺主编
  东西方形上学的评论 = A Review of Metaphysics : East & West

2. 分宗

  (1) 涅盘师--竺道生
    竺道生/ 陈沛然
    竺道生佛性论系统之陈述/ 陈沛然撰
    竺道生的阐提佛性说与六朝佛性说--节译自《中国佛性之研究》/ 常盘大定
    竺道生思想之研究--南北朝时代中国佛学思想/ 刘贵杰
    竺道生思想之背景及其理论渊源/ 刘贵杰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特色及其价值意义/ 刘贵杰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基础/ 刘贵杰
    竺道生顿悟思想之研究/ 陈松柏撰
    道生法师的佛性义/ 刘果宗
    谈主「一阐提人皆有佛性」的首倡者/ 释演培
  (2) 三论宗
    从《大乘玄论》看三论宗之佛性主张/ 李雪涛
    吉藏/ 杨惠南
    吉藏的中道佛性思想方法之研究/ 朴成文撰
    吉藏的佛性思想/ 庄进宗
    吉藏的佛性论与心性说之研究/ 杨惠南
    吉藏的真理观与方法论/ 杨惠南
    吉藏的佛性观/ 廖明活
    吉藏的真理观与方法论/ 杨惠南
    嘉祥吉藏学说/ 廖明活
  (3) 天台宗
    天台宗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 牟宗三
    天台宗的判教理论真理观/ 吴汝钧
    天台宗的真理观/ 吴汝钧
    天台宗佛学思想本性初探/ 胡晓光
    天台唯心说的探讨/ 释演培
    天台圆教与佛性思想之研究/ 许国华撰
    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 陈英善
    天台思想的发展/ 盐入良道撰;李世杰译
    从天台圆教看无情有性/ 廖宝泉
    天台智者大师的如来性恶说之研究/ 张瑞良
    天台智者思想形成之时代背景--南北朝佛学思想对智者之启发/ 陈英善
    智者大师的实相论与性具思想之研究/ 李燕蕙撰
    智者的哲学方法/ 张瑞良
    智者与荀子性恶观之比较研究--基於社会历史发展的考察/ 张明杰撰
    智顗《维摩诘经》解释之研究/ 罗少萍撰
    湛然/ 赖永海
    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 陈英善
    湛然与澄观佛性思想之研究/ 郭朝顺
  (4) 华严宗
    华严思想/ 川田熊太郎等着;李世杰译
    华严经之集成及其思想特色/ 简圆
    法藏大师及其华严教学之成立/ 高峰了州着;释慧岳译
  (5) 禅宗
    敦煌文献与僧稠的禅法/ 冉云华
    达摩及早期的禅法/ 吴汝钧
    论唐代禅宗的「见性」思想/ 冉云华
    惠能「顿悟佛性论」的哲学要义/ 胡京国
    试探慧能所证悟的佛性与明心见性之实义/ 黄甲渊
    慧能的佛性思想及其演变/ 冯巽
    石头希迁佛性思想管窥 / 企愚
    南禅「顿悟」说的理论基础--以「众生本来是佛」为中心/ 杨惠南
    大慧宗杲之禅法/ 邓克铭着
    大慧宗杲禅师禅法之特色/ 邓克铭
    道信与神秀之禅法的比较--兼论惠能所批判之看心、看净的禅法/ 杨惠南
    洪州宗心性论思想述评/ 方立天
    禅宗五家宗旨与宗风/ 陈荣波
    「盛期的禅」思想/ 西义雄撰;李世杰译
    「顿悟」论的理论基础/ 杨惠南
    禅学讲话/ 日种让山着;芝峰法师译
    禅宗的见性思想与印度如来藏思想/ 藤田正浩着;梁国真译
    论禅宗公案中的矛盾与不可说/ 杨惠南
    公案禅之哲学的剖析/ 吴汝钧
    看话禅和默照禅的融和之道/ 杨惠南
    回头与超拔的世界--华冈禅语/ 程兆熊
    禅宗女性观/ 释恒清
    禅与西方思想/ 阿部正雄着;王雷泉等译
    禅与脑/ 中山正和着;彭镜真译
  (6) 今人着作--牟宗三专着与评论
    如来禅与祖师禅/ 牟宗三
    佛性与般若/ 牟宗三
    牟宗三先生新着《佛性与般若》之研究/ 廖锺庆
    佛教新书评介:《佛性与般若》(牟宗三)/ 慧门
    论三谛三智与赖耶通真妄--读《佛性与般若》(牟宗三着)/ 释印顺
    论唯识学与华严宗之「本性」--对《佛性与般若》之两点反思/ 陈荣灼
  (7) 西藏佛教的如来藏研究
    西藏佛教的探讨/ 林崇安着
    《米拉日巴道歌》佛教哲学思想初探/ 白玛旺杰
    宗密大师学风研究/ 杨政河
    宗喀巴《末那识和阿赖耶识难解处的广注》译注/ 锺国贤撰
    略论藏传佛教史上的女密宗师玛吉拉仲及其能断派/ 万玛
    光明之路--西藏密宗与精神解脱/ 吴一正译
    汉藏的佛性论/ 林崇安着
    大手印教言--催动空行心弦/ 黄英杰译
  (8) 如来藏与儒家思想
    二程先生「辟佛说」合议/ 张永隽
    朱子理学与佛学/ 熊琬
    佛儒之异同及其相互影响/ 赖永海
    佛性、本心与良知--陆王心学与佛学/ 赖永海
    佛性论与先秦道家「道论」思路的默契/ 何丽川
    略论明代心学与佛学/ 古清美
  (9) 其他
    佛教的唯心论(二)/ 村上专精作;释印海译
    佛教的现代智慧/ 霍韬晦
    佛教哲学规模及其发展/ 程兆熊
    佛法妙药与施济病苦--并论四摄法为和乐之本/ 释晓云
    佛陀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陈柏达撰
    佛家之存有论/ 林士琛撰
    佛家哲理通析/ 陈沛然
    佛道诗禅--中国佛教文化论/ 赖永海
    佛学研究入门/ 平川彰等着;许明银译
    佛性、佛法、佛曲与佛教教育/ 王冬珍
    兰艺与佛性的类比义/ 林士琛

五、批判佛教(Critical Buddhism)

前言

  如果对近代如来藏学研究,稍微留意观察,则会发现从九○年代以後,如来藏学的研究,倾向於批判佛教(Critical Buddhism)的研讨,且「批判佛教」一词近年来已成为一专有名词。此乃起因於日本新一代学者对於「町田事件」(注38)的反省所起的,而其主要的诉求则为「如来藏思想非佛教」,进而,他们认为以佛性思想为主的中国佛教也不是佛教!因为其对如来藏与佛性的教说有强烈的批判,且对中国与日本的佛教有极深的影响,因而,笔者就所蒐集的资料加以整理,以供学界参考应用。

(一)「批判佛教」简史

  日本「批判佛教」的开始,可从谷宪昭1986年〈差别的事象?生?出??思想的背景?关??私见〉一窥端倪,因为它是第一篇批判所谓「佛教思想与社会问题」的文章,此文的论点主要是针对日本真宗的「町田事件」,从佛教徒的立场批判「本觉」思想,认为本觉思想是「社会差异现象」的思想背景,且认为本觉思想不是真正的佛教。松本史朗亦曾出刊<胜鬘经?一乘思想????:一乘思想?研究>提出一乘为「因」(hetu)的「locus」批判哲学说,因而开始导向批判佛教的路线。(注39)

  继而在1989年日本有两本批判佛学的书出版,一是驹泽大学松本史朗的《缘起?空--如来藏思想批判》,一为谷宪昭的《本觉思想批判》。於1990年谷再出版一本《批判佛教》,由於此书名的关系,此後关於佛教的批评都被称为「批判佛教」。松本认为「在很多观点上我与谷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我们是彼此有影响,且在佛学认知方面有很多的相似。我们之间有一重要的相同点,那就是对如来藏思想的批判。」(注40)紧接着,1992年驹泽大学的伊藤隆寿教授出版了《中国佛教?批判的研究》,认证了松本的如来藏批判与谷对本觉批判的论点。因为伊藤认为,中国的佛教是印度的「如来藏思想」加上道家的「道理哲学」所始形的。同年,谷宪昭出版了《道元?佛教》,就道元的十二卷本《正法眼藏》对批判佛教作根本上的解说。

  在英文资料方面,则因Paul Swanson的一篇文章"Zen is not Buddhism : Recent Japanese Critiques of Buddha-Nature"(禅不是佛教--日本最近的佛性批判),开始引起国际间的注意。(注41)因而有1993 年的美国宗教学术年会上「批判佛教」的讨论,并引起很多不同的看法与批判,如Yamabe, Nobuyoshi (山部能宜)"The Critique of 'Dhatu-vada' in Critical Buddhism"等文。(注42)接者,於1994年松本史朗出版《禅思想?批判的研究》,对禅思想与如来藏思想再作批判与考察。同年谷宪昭再出版《唯识?解释学--「解深密经」?读?》,确立其「场所」(topos)的批判哲学。1995年David Seyfort Ruegg的"Some Reflectios on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in the Study of Buddhism",对如来藏定义作进一步的讨论。(注43)

  进而,1996年在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举办「第三届国际亚洲哲学与宗教学会年会」,其中的「批判佛教」场次(The Critical Buddhism Panel)由释恒清主持,林镇国与松本史朗提出论文,最後由Paul Swanson讲评,为一场精彩的讨论会。根据本次的论文及历年来相关的文章收集成册,则成为由Jamie Hubbard 和 Paul Swanson 於1997年编辑出版的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本书包含当代十五位作者的二十二篇批判与答辩文章,可说是对近代的批判佛教做一总回顾。(注44)

(二)对「批判佛教」的批判

  当然,有批判就有答辩,是以在批判佛教的开展中,会有些答辩性的文章,此被称之为「批判批判佛教」,兹依出版年份收录於下:

1. 高崎直道,〈解说〉,《如来藏思想. Ⅱ》,京都:法藏馆,1989,页372-376。
2. 田村芳朗,《本觉思想论》,东京:春秋社,1990。(1989年往生)
3. 平川彰,〈如来藏思想??何?〉,《如来藏?大乘起信论》,东京:春秋社,
  1990,页78-88 、94-100。
4. Schmithausen, Lambert. Buddhism and Nature : The Lecture Delivered on
  the Occasion of the EXPO 1990. Studia Philologica Buddhica,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VII. Tokyo :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1991.
5. Yamabe, Nobuyoshi.(山部能宜) "The Critique of 'Dhatu-vada' in
  Crtitial Buddhism." Panel Paper on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6. 高崎直道,〈最近十年?佛教学〉,《佛教学》,第三十六号,东京:佛教思想
  学会,1994,页1-18。 7. Seyfort Ruegg, David. "Some Reflectios on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in
  the Study of Buddhism."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8/2, 1995, pp. 145-81.
8. 高崎直道,〈改版?当??〉,《增补新版 佛性??何?》,京都:法藏馆,
  1997。


其中,以如来藏学权威高崎直道的答辩较具代表性,兹转录於下:

  高崎指出,松本的立场若以印度佛教史来看,不外是从中观派的立场,来排除一切「有」的论点,进而反对瑜伽行派和如来藏思想中,所蕴含着「实有」化的倾向。然而,尽管中观学派曾批判过这些思想,但是那也只不过说自派才是了义,他派思想是不了义,批判他家学说为方便说罢了,最後依然视之为大乘佛教的一部分并加以接受。从未听到中观派说过这些思想不是佛教。此外,又以西藏佛教史为例,像宗喀巴以中观思想为正说,并对於唯识思想如来藏思想彻底地批判的历史事实而言,其最後结果亦是把唯识思想和如来藏思想视为西藏大乘佛法的一部分。似乎也没听过这些思想不是佛教的说法。就此而论,高崎认为松本以「dhatu-vada」的构造作为界定何者是佛教、何者非佛教的观点,这可说是缺乏历史的考察,而纯然是种思想所设定的类型,因此其实效性是倍受质疑的。

  此外,高崎发现松本对佛教的定义,也太过狭隘。他提到:「松本所谓佛教,可说仅限於佛陀的教法中不曾被否定之最少限度的教导,诸如像是诸法无行无常和典型的十二因缘,或者是非一元论或多元论的佛教立场。」因此,高崎接着推测,也许像中观派所谓的「胜义谛」甚至都会成为松本批判的对象,并且此一批判将扩及到佛教传统中的任何观点,终而主张不承认任何的价值,落入虚无主义里。(注45)

  基於上述理由,高崎直道於最新出版的《增补新版 佛性??何?》中说,虽愧对社会的期待,但对於「批判佛教」并不想另文答辩,他请读者参考其〈最近十年?佛教学〉即可,其态度可知。(注46)

(三)中国的「批判佛教」简介

  在台湾,则有林镇国及其学生吕凯文对此事件的报导与研究,林镇国更进一步对中国的批判佛教有所评介。吕凯文的硕士论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缘起」、「dhatu-vada」为中心之省察》,文中对日本批判佛教有详细的说明与介绍。(注47)另外林镇国〈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注48)除对日本批判佛教的介绍外,亦对中国佛教的近代批判也有所介绍。他认为内学院与吕澂、熊十力、印顺等在中国也是属於「批判佛教」,此外还有大陆受马克思主义者影响的「佛教批判」。今对其文章做进一步的简介,该文共分五部分:一、绪言;二、夸谷宪昭与松本史朗的「批判佛教」;三、内学院与吕澂的「批判佛教」;四、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批判」;五、结论: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

  於第一部分「绪言」中,他依宋泽莱《被背叛的佛陀》说,「现代佛教已不可能宣称他们的教理与活动只限定於纯粹的宗教层面而可以与政治社会的实践分开」,而展开本文。在第二部分,谷宪昭与松本史朗的「批判佛教」中,则提出:1. 本觉佛教不是(真正的)佛教、2. 如来藏思想不是(真正的)佛教及3. 甚至将汉语系佛教称之为「伪佛教」等批判观点。进而,介绍其思想背景如下:1. 印度 --在《楞伽经》与《胜鬘夫人经》即声称「如来藏与梵我不同」,也不违背佛陀的「无我」理论,然如来藏与佛性仍受大小乘学派的质疑;2. 汉传--中国:如来藏与佛性思想成为主流,形成中国佛教的特色,但仍曾多次受唯识宗的批判。因此,「批判佛教」显然是传统争论的延伸。紧接者,作者则详解「批判佛教」的「场所」(topos)理论与本觉思想的批判。

  在第三部分的内学院与吕澂的「批判佛教」中,对吕澂的「性觉」与「性寂」义有进一步的介绍。第四部分则讨论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批判」:根据历史唯物论的原则,认为宗教与哲学是反映经济与政治结构的上层产物,佛教的宗教与哲学都是为封建地主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批判纲领,透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唯心主义本体论。并指出,由於传统中国佛教返本还原实践所回归的不外是虚构的本体,因此所宣称的证悟解脱只不过是逃避现实的虚幻。

  最後,在第五部分「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的结论中提出,本觉思想果真为预设有实体的如来藏,或真如受熏、缘起万法的宇宙本体论?关键便在於如何诠释如来藏或真如...。(注49)

  另外,周志煌的《民初佛学「唯识」与「如来藏」之交涉--以支那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之法义论诤为核心的开展》,对民国初期的批判佛教也有所介绍。(注50)

(四)「批判佛教」参考书目

  批判佛教及答辩书目略举(依年代排序,观其发展):

1. 松本史朗,〈胜鬘经?一乘思想????:一乘思想?研究(三)〉,《驹泽大
  学佛学学部研究纪要》,第四一号,1983。(现收录於《缘起?空--如来藏思想
  批判》,东京:大藏出版社,1989。页299-371。)
2. 夸谷宪昭,〈差别的事象?生?出??思想的背景?关??私见〉,《驹泽大学
  佛学学部研究纪要》,第四四号,1986,页198-216。(现收录於《本觉思想批判
  》,页134-158。)
3. 松本史朗,《缘起?空--如来藏思想批判》,东京:大藏出版社,1989。
4. 松本史朗,《禅思想?研究批判》,东京:大藏出版社,1989。
5. 夸谷宪昭,《本觉思想批判》,东京:春秋社,1989。
6.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Ⅱ》,京都:法藏馆,1989,页372-376。
7. 平川彰编,《如来藏?大乘起信论》,东京:春秋社,1990。(平川彰着,〈如
  来藏思想??何?〉,页78-88)
8. 田村芳朗,《本觉思想论》,东京:春秋社,1990。(1989年往生)
9. Schmithausen, Lambert. Buddhism and Nature : The Lecture Delivered on
  the Occasion of the EXPO 1990. Studia Philologica Buddhica,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VII. Tokyo :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 1991.
10. 浅井圆道编,《本觉思想?源流?展开》,京都:平乐寺书店,1991。
11. 伊藤隆寿,《中国佛教?批判的研究》,东京:大藏出版社,1992。
12. 夸谷宪昭,《道元?佛教--十二卷本正法眼藏?道元》,东京:大藏出版社,
  1992。
13. 夸谷宪昭,《批判佛教》,东京:大藏出版社,1993。
14. 末木文美士,《日本佛教思想史论考》,东京:大藏出版社,1993。
15. Swanson, Paul. "Zen is not Buddhism : Recent Japanese Critiques of
  Buddha-Nature," Numen, vol.40, no.2, May 1993, pp.115-49.
16. Heine, Steven. "Critical Buddhism and the Debate Concerning the 75-
  fascicle and the 12-fascicle Shobogenso texts," Panel Paper on "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also :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vol. 21, 1994,
  pp.37-72.)
17. Hubbard, Jamie.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Critical Buddhism," Panel
  Paper on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18. Lusthaus, Dan. "Critical Buddhism : Returning to the Sources," Panel
  Paper on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19. Yamabe, Nobuyoshi.(山部能宜) "The Critique of 'Dhatu-vada' in
  Critical Buddhism," Panel Paper on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20. Gregory, Peter. "Tsung-mi and the Problem of Hongaku Shiso," Komazawa
  Daigaku Zenkenkyujo Nenpo vol. 5, 1994, pp.1-50.
21. 松本史朗,《禅思想?批判的研究》,东京:大藏出版社,1994。
22. 夸谷宪昭,《唯识?解释学--「解深密经」?读?》,东京:大藏出版社,
  1994。
23. 高崎直道,〈最近十年?佛教学〉,《佛教学》,第三十六号,东京:佛教思想
  学会,1994,页1-18。
24. Seyfort Ruegg, David. "Some Reflectios on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in
  the Study of Buddhism."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8/2, 1995, pp.145-181.
25. 吕凯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缘起」、「dhatu-vada」为中心之
  省察〉,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研究所(指导教授:林镇国),1995。
26. 林镇国,〈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现代东亚「批判佛教」思潮的思
  想史省察〉,《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台北:
  东大图书,1995,页599-619。
27. Lin, Chen-kuo, "A Tale of Two Buddhisms : Metaphysics, Suffering and
  Modernity." Panel papaer on "The Critical Buddhism", delivered at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sia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第三届国际亚洲哲学与宗教学会年会),台北:国
  立政治大学,1996。
28. Matsumoto, Shiro.(松本史朗) "Critique of Tathagatagarbha Thought in
  Buddhist Philosophy." Panel papaer on "The Critical Buddhism",
  delivered at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sia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第三届国际亚洲哲学与宗教学会年会)
  ,台北:国立政治大学,1996。
29. 高崎直道,〈改版?当??〉,《增补新版 佛性??何?》,京都:法藏馆,
  1997。
30. Hubbard, Jamie and Swanson, Paul ed. 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有关「批判佛教」详细书目,请参考Jamie Hubbard and Paul Swanson ed. 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pp.491-500.)(注51)

後记:

  笔者不揣简陋,试图以管窥之见,将如来藏学之研究书目,依经典、论典、古德注疏、近代如来藏学的起源、东西方如来藏学研究近况及当今的批判佛教等思想史的方式,作简介与导读。实乃野人献曝,希望藉此抛砖引玉,祈请学界先进提供更多的图书书目,放置於网路上,以利读者检索使用。

【附注】
注25:详细书目,请参考:「日文如来藏学书目」及注30之说明。
注26:Takasaki, Jikido. 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aga (Uttaratantra) :
   Being a Treatise on the Tathagatagarbha Theory of Mahayana Buddhism.
   Serie Orientale Roma, no.XXX111, Rome : Istituto Itallano per il
   Medio ed Estremo Oriente (IsMEO) , 1966.
     本论文主要是以Johnston的梵文本作根据,并做勘误表,以更正Johnston
   本的错误。并参考藏文及汉译典籍,所撰写的《宝性论》英译本论文。
注27: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形成:???大乘佛教思想研究》,东京:春秋社
   ,(第一刷),1974。
   高崎直道关於如来藏学研究主要着作一栏表:
   1. Takasaki, Jikido. 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aga (Uttaratantra
     ): Being a Treatise on the Tathagatagarbha Theory of Mahayana
     Buddhism. Serie Orientale Roma, no.XXX111, Rome : Istituto
     Itallano per il Medio ed Estremo Oriente(IsMEO), 1966.
   2.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形成:???大乘佛教思想研究》,东京:春
     秋社,1974。
   3. 高崎直道,《大乘佛典. 12:如来藏系经典》,东京:中央公论社,
     1975。
   4. 高崎直道,《佛典讲座. 17:楞伽经》,东京:大藏出版社,1980。
   5. 高崎直道,《佛性??何?》,京都:法藏馆,1985。
   6.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I》,京都:法藏馆,1988。
   7.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Ⅱ》,京都:法藏馆,1989。
   8. 高崎直道,《宝性论》,东京:讲谈社,1989。
   9. 高崎直道,《增补新版 佛性??何?》,京都:法藏馆,1997。
注28:一本书的阅读,当然可以从头读到尾,但往往读完後会有事倍功半的感觉。如
   果有人以其经验指引,则能事半功倍了。关於本书之研读顺序,可大分为:
   1. 序论 如来藏思想?定义 本研究?目的、方法及?范围
   2. 结论 如来藏思想形成史
        如来藏系经典?译经史
        如来藏????诸概念?展开史
   3. 附表 如来藏系经论系统图
   4. 附录 如来藏思想关系?研究文献目录
   5. 第二篇 如来藏思想前史
   6. 第一篇 如来藏思想?形成
注29:平川彰等编,《讲座大乘佛教. 6:如来藏思想》,东京:春秋社,1982。
   本书有两本中译本:
   1. 高崎直道着;蓝吉富主编,〈如来藏思想〉,《世界佛学名着译丛. 68》
     ,台北:华宇出版社,1988。
   2. 李琳华编着,《如来藏识》,台北县:常春树出版社,1990。
注30:本文以日本学界对Obermiller及Johnston如来藏研究的回应为主,至於其他与
   如来藏学相关的文章,真可谓是「族繁不及备载」,当另文讨论。读者可在台
   大佛学研究中心的「佛学网路资料库」(
http://ccbs.ntu.edu.tw/SEARCH/
   
srch.htm)找到三百多篇相关的日文文章,可善加应用。
注31:本段文章参照导师《如来藏之研究》的目次、序文与部分内文而成,请参阅原
   书,恕不详列出处。又导师的如来藏思想,在他的其他着作中亦多有论述,读
   者可参考比对。
注32: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或高雄:佛光出
   版社,1990)。
注33: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北:学生书局,1977。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学生书局,1983。
   牟宗三,〈如来禅与祖师禅〉,《海潮音》,76卷5期(1995),页5-19。
   牟宗三及其弟子也有一些值得参考的着作,但因篇幅的关系,无法一一介绍,
    请参阅「中国近代如来藏学研究书目」。
注34:大陆学者有关佛性的文章略举:
   〈佛教问答--论佛性〉,《台州佛教通讯》编辑室,1990。
   方立天,〈佛性述评〉,《求索》,1984。
   任杰,〈佛性〉,《中国佛教》,第4辑,1989。
   李苏平,〈中日佛教佛性论比较〉,《日本学刊》,1991。
   李群伟,〈浅谈佛性与禅〉,《法音》,1991。
   洪修平,〈人心,佛性与解脱--中国禅宗心性论探索〉,《南京大学学报》,
    1989。
   郭朋,〈南朝「佛性」论思想略述〉,《世界宗教研究》,1986。
   云飞,〈浅谈般若与佛性〉,《台州佛教》,1992。
   潘桂明,〈对中国佛性思想的系统阐述--评赖永海着中国佛性论〉,《江海学
    刊》,1989。
   赖永海,〈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研究》,1987。
   赖永海,〈简论中国佛教的佛性演说与因果观〉,《中国哲学史研究》,
    1988。
   (有关大陆出版书目,可参考王雷泉编,《中国大陆宗教文章索引》,台北:
   东初出版社,1995。)
注35:释恒清,《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1997。
   本书包含六篇论文:
   一、《大般涅盘经》的佛性论
   二、《宝性论》的如来藏思想
   三、《佛性论》的佛性论
   四、《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说
   五、《法华秀句》中的佛性论诤─以灵润的「十四门论」和神泰的「一卷章」
     为主
   六、《金刚錍》的无情有性说与深层生态学
注36:廖明活於〈吉藏的佛性观〉中,分下列七项讨论:
   1. 涅盘经的佛性说
   2. 吉藏对成实师正因佛性义的评破
   3. 吉藏对地论师佛性义的评破
   4. 吉藏的中道佛性说
   5. 吉藏论五种佛性
   6.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意义
   7. 草木亦有佛性
注37:有关廖明活的英文相关书目,请参阅《佛教图书馆馆讯》,第10/11期,页46
   及注12与21等资料。
注38:关於町田宗夫与部落解放同盟事件的原委请参阅William Bodiford,"Zen and
   the Art of Religious Prejudice : Efforts to Reform a Tradition of
   Social Discrimination,"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vol.23 no.1?, Spring 1996, pp.1-27.(本文由Paul Swanson提供,特此致
   谢!)
注39:针对「於佛教教义中寻找此社会差别现象的思想背景」的需求,在1984年夸谷
   、松本及其他六位驹泽大学佛学系的教授被徵召组成「曹洞宗教学审议会第二
   专问部会」,而开始有各种具批判性的研究文章发表。
注40:节译自:Matsumoto, Shiro(松本史朗), "Critique of Tathagatagarbha
   Thought in Buddhist Philosophy." Panel papaer on "The Critical
   Buddhism", delivered at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sia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第三届
   国际亚洲哲学与宗教学会年会),台北:国立政治大学,1996。
注41:Swanson, Paul的"Zen is not Buddhism : Recent Japanese Critiques of
   Buddha-Nature," Numen, vol.40, no.2, May 1993, pp.115-49。因本文的提
   出,使得「批判佛教」成为国际性的论题,不再只是日本的批判佛教。
注42:Heine, Steven. "Critical Buddhism and the Debate Concerning the 75-
   fascicle and the 12-fascicle Shobogenso texts," Panel Paper on "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Hubbard, Jamie.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Critical Buddhism," Panel
    Paper on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Lusthaus, Dan. "Critical Buddhism : Returning to the Sources," Panel
    Paper on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Yamabe, Nobuyoshi.(山部能宜) "The Critique of 'Dhatu-vada' in
    Crtitial Buddhism," Panel Paper on "Critical Buddhism (Hihan
    Bukkyo) : Issues and Responses to a New Methodological movement",
    delivered at the AAR Conference on November 1993.
注43:Seyfort Ruegg, David. "Some Reflectios on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in
   the Study of Buddhism."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8/2, 1995, pp.145-181.
   Paul Swanson对Seyfort Ruegg的答辩,请参考其编着之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p.407.
注44:Hubbard, Jamie and Swanson, Paul ed. 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1997. 本书包含有Peter Gregory, Paul Griffiths, Ruben Habito,
   Steven Heine, Jamie Hubbard, Saillie King, Dan Lusthaus, Paul
   Swanson, 及山口瑞凤、山部能宜、末木文美士、松本史朗、夸谷宪昭、高崎
   直道与林镇国等作者的作品。
注45:本段转录自吕凯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缘起」、「dhatu-
   vada」为中心之省察〉,台北:政治大学哲学研究所(指导教授:林镇国),
   1995,页101-102。相关资料请参考: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 Ⅱ》,京都:法藏馆,1989。(〈解说〉,页372-
    376。)
注46:笔者於日前至京都开会,幸於法藏馆寻得刚出版的《增补新版 佛性??何?
   》,并循序找到〈最近十年?佛教学〉一文。又近日发现文内相关部分已由
   Paul Swanson英译并摘录於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一书中,特增补於此,供读者参考:
   高崎直道,〈改版?当??〉,《增补新版 佛性??何?》,京都:法藏馆
    ,1997。
   高崎直道,〈最近十年?佛教学〉,《佛教学》,第三十六号,东京:佛教思    想学会,1994,页1-18。
   Takasaki Jikido, "Thoughts on Dhatu-vada and Recent Trends in
    Buddhist Studies," in 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Jamie Hubbard and Paul Swanson ed.,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pp. 314-320.
注47:林镇国指导,吕凯文的硕士论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缘起」、
   「dhatu-vada」为中心之省察〉,台北:政治大学哲学研究所,1995。有关论
   文内容可参考其目次,不再为文介绍:
   一、导论:当代日本「批判佛教」思潮
   (一)绪言
   (二)当代日本「批判佛教」思潮
      1. 「批判佛教」思潮的出现与「批判」的意义
      2. 「批判佛教」的四个批判层面
   (三)内容大要与论文结构
   二、「批判佛教」对「缘起」之省察
   (一)历来日本佛教学界对「缘起」说的主要争议点
      1. 释尊证悟的内容和「缘起」是否有关连
      2. 佛陀最初的「缘起」教法之具体内容是什麽
      3. 如何看待「缘起」各支之间的关系
   (二)「批判佛教」对「缘起」的理解以及对各家「缘起说」的批判
      1. 松本史朗对玉城康四郎之缘起说的批判
      2. 松本史朗对和哲郎之缘起说的批判
      3. 松本史朗对宇井伯寿和藤田宏达之缘起说的批判
      4. 松本史朗对津田真一之缘起说的批判
   三、对「批判佛教」之「dhatu-vada」的省察
   (一)「批判佛教」对「dhatu-vada」的省察
      1. 松本史朗对如来藏思想的理解与评斥
      2. 「dhatu-vada」之经典文献根据
      3. 夸谷宪昭对松本史朗之「dhatu-vada」理论的呼应
   四、理论与实践:「批判佛教」之社会批判
   (一)「和的思想」之批判
   (二)对京都学派的批判
   (三)「批判佛教」对「日本主义」的考察
   五、结论与检讨
   (一)「批判佛教」的实效性意义
   (二)「批判佛教」论证的困难处
      1. 「dhatu(界)」和「atman(我)」是否能等同?
      2. 「dhatu(界)」和「dharma(法)」之关系为何?
      3. 「locus」一词的定义是否冲突?
   (三)本文的限制与发展
注48:林镇国,〈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现代东亚「批判佛教」思潮的
   思想史省察〉,《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台
   北:东大图书,1995,页599-619。
   Lin Chen-kuo, "A Tale of Two Buddhisms : Metaphysics, Suffering and
    Modernity." Panel papaer on "The Critical Buddhism", delivered at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sia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第三届国际亚洲哲学与宗教学会年会)
    ,台北:国立政治大学,1996。
   Lin Chen-kuo, "Metaphysics, Suffering, and Liberation : The Debate
    between Two Buddhisms," in 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 Jamie Hubbard and Paul Swanson ed.,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pp.298-313.
注49:本段为摘录简介,详细内文请参阅:林镇国,〈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
   吗?--现代东亚「批判佛教」思潮的思想史省察〉,出处同前注。
注50:周志煌,《民初佛学「唯识」与「如来藏」之交涉--以支那内学院与武昌佛
   学院之法义论诤为核心的开展》,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指导教授:杨惠南)。相关部分内容,请参考论文目次节要,不再另文介绍:
   「唯识」与「如来藏」交涉之一
    1. 《起信论》
    2. 《唯识抉择谈》
    3. 《大乘起信论料简》
    4. 支那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对於「如来藏」说的看法
      (1) 内院对於「如来藏」说的意见
        吕澂
        欧阳竟无
      (2) 武院「如来藏」说的意见
        太虚
        印顺
   「唯识」与「如来藏」交涉之二
    1. 《新唯识论》
    2. 太虚的评破
    3. 印顺与熊十力之论辩
注51:谨此申谢恒清法师於本文付梓出版前,及时从美国携回刚发行的Pruning the
   Bodhi Tree : the Storm over Critical Buddhism(出处见注44),使本
   文更臻完整。
gaya/佛教图书馆馆讯/第十二期/如来藏学研究小史(下)








如来藏梵文Tathāgatagarbha的意译。世亲《佛性论.如来藏品》,对如来藏三性作阐释:

1.      众生所摄佛性,世间一切众生皆为如来之性,即“真如”所摄,故可谓“一切众生是如来藏”。

2.      如来隐覆之性,一切众生如来之性被烦恼隐覆不显,〝众生不见,故名为藏〞。

3.      真如能摄之性,〝真如〞虽在众生烦恼之中,但含有如来一切功德

由是可知,如来藏为一切众生的本体,从而提出了众生成佛之可能依据。

另有阐述如来藏的佛教名相有“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总持如来藏”。

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合流之後,又有人认为阿赖耶识的清净本质即是如来藏。

如来藏- 维基百科





相關文章:
如来藏与外道思想之关系
如来藏大纲要狮吼论
如来藏大纲狮吼论
如来藏与外道思想之关系

上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 回目錄 下一篇(金刚经)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中华佛教直贡噶举协会--八八救灾专案
尊贵 萨迦法王传授道果
中华民国就业服务协会
甘丹寺2009/02/28
施身法祖师.玛姬拉尊

赞助网站
佛教导航-佛教123-佛教
佛教導航網 .... 佛學智慧網 • 解脫之路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學術資源網站。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利他無我
尊貴夏巴曲傑仁波切 / 資料來源 : 喇嘛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