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孫中山先生紀念展 不丹法王雅旺顛津「蓮師三尊」灌頂法會暨皈 玉荷包成搖錢樹 統嶺村成百萬富村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甘露法洋》-- 《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2/03 22:03:59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2/03 21:59:00   编辑部 报导

 

《甘露法洋》-- 《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判断生起了出离心之准则

我们由苦谛及集谛的方法参思,或由十二因缘流转之角度参思,以求生起真正及坚定的出离心,意欲由生死轮回回圈中解脱出来,不再贪求世间之富乐。可是,怎样才知道我们的出离心是否合格呢?衲先说一个故事:从前在西藏有一户穷家,家中并无其他食品,只余萝卜可吃。儿子在每天早上起床,便开始嚷着肚子饿,母亲便为他煮萝卜。过了几天,儿子吃萝卜吃得很厌了,在又看到煮萝卜後,他心生厌恶,便说:“我不要萝卜,我要吃别的东西!”母亲没有别的东西可煮,便炸萝卜给儿子吃,但儿子仍然不肯吃。後来,母亲分别做了炒萝卜、煎萝卜、蒸萝卜、萝卜汤,生的、甜的、辣的、酸的和咸的都试过了,儿子却看穿了、厌倦了,所以他说:“妈,我早已受够了。您休想骗我再吃这鬼东西了。不论您怎麽弄花样,萝卜不就还是萝卜嘛!我是绝对不再吃萝卜的了!”我们在修出离心时,渐渐便不希求世间福报,因为我们知道六道本质乃苦,就算是最大福报之天界,其本质仍然不变、仍然是苦,所不同的只是其表面包装而已,所以我们只一心希求出离。在修至某程度时,出离心较强烈了,我们便会彻底厌离六道,就算是六道内之最美好的东西,我们仍然能看透它的本质,知道它不外乎是苦的另一种包装而已,就像是故事里的小孩讨厌萝卜、并不因它的花样而被迷惑。同样的道理,日日夜夜只一心欲求出离,此便可说是出离心生起了。

 

破除有关共中士道之常见误解

有些人说:“四谛及十二因缘乃小乘教法,求解脱乃小乘发心,所以大乘行者不应修持!”,这是不正确的见解。正下士、小乘者固然必须修出离心及解脱道,但上士、大乘者亦需修此。我们在这里所修的是共中士道,而并非正中士道,也即是说,这是上士亦需经过的道路。上士、大乘行者希求成佛,成佛依赖於菩提心,但什麽是菩提心呢?此乃基於不忍见众生在生死轮回中受苦,而发愿成佛度生的心。不修出离心的人,连自己的苦都未见到,对自己都尚未能生出悲心,如何能推己及人地生出悲心呢?如果没有悲心,就不能培养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又怎能成佛呢?换句话说,成佛乃依赖菩提心,菩提心建基於悲心,而悲心则建於出离心之上。没有出离心,则不可能有菩提心,所以绝不可能成佛!如果硬要说修出离心则必为小乘,一切菩萨均曾修出离心,难道一切菩萨皆成为小乘者了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讲法。

又有另一种论调,引佛经中说菩萨不应畏怕轮回的断句为依据,声称修大乘者若抗拒轮回便是不对,所以他们说不应修出离心,这是一种因不通达经义而生出之想当然。我们应厌离的,是因烦恼及业所引发之生死轮回。说菩萨不怕生死轮回,是指他们因悲心及愿力而自愿地受生。在这种受生情况中,他们非因烦恼及业而受生,亦不生烦恼。所以,说菩萨不厌离六道,是指他们为利众生而自愿进入六道中化现,而并非指大乘行者应当留恋因烦恼及业导致之生死轮回。这两者根本不能混为一谈。

 

解脱之道

若以上述方法生起了出离的欲望,我们需要什麽条件修持解脱呢?我们又以什麽方法解脱呢?现在讲至共中士道总科判之最後一支。这一支分两点,一为适合修持解脱道之条件,另一为解脱生死轮回之方法。

 

适合修持解脱道之条件

纵使有出离心,也不见得任何众生都有足够条件修持解脱之道。很明显,如果生在三恶道中,是不可能修行的。若生天界,则不利修持。若生於无佛法之国,则无法可修。若生为愚痴,则没足够慧力去修。若生於有邪见的家庭,譬如说生於信奉杀生祭祀的文化中,便等同解脱或善业之门已对我们关上了。在这种环境中,除非这小孩有很特殊的习气及业力,否则便不可能有什麽善业或修行可言。如果生在佛未出现之前,亦不可能有法可修。所以,具足八有暇及十圆满之身命是必需的修行条件。大家不要随意轻视这十八条件,要想具足它们真不容易。大家都知道衲长期住在澳洲。在这些西方国家的人,物质生活条件比汉地或西藏好多了,可是他们并无什麽灵性的生活。大部份西方人,一辈子就只为了衣、食、住、行而奔波,很少思及心灵上的事。纵使在他们中有些人追求宗教上的真理,最终也只是修持外道或邪见而已,很难遇上佛法。有时候,我们阅读到佛教刊物上的宣传,就以为佛法在西方国家真的已经弘扬起来,但这其实只是宣传上的歌功颂德、夸张手法而已,并不是真实的情况。西方虽然也开了不少佛教各宗派的弘法道场,而且也有不少西人出家了,但这些进展只好比在黑暗中点燃了一根火柴或开亮了一个手电筒而已,距离佛法弘扬的光明白昼还差很远。由於文化及习气的不同,西方人对基本的敬师、因果及孝道都不易接受,不论怎麽修,他们亦较难有那种“味道”。我们东方人就算不信佛,多多少少也有敬师、孝道及信因果的“味道”,所以我们在信佛後及修行时便比较容易得多。又者,如果我们生在一些中东国家,别说遇不上佛法了,更从少习惯了杀生,家中有喜事要杀羊,有丧事也杀羊,过年也杀羊,过生日又杀羊,我们从少就会耳濡目染,认为这是很理所当然的,甚至以为这是一种善业,能令神欢喜。又或者我们生在别的文化中,他们认为动物本来就是神创造出来让我们吃的。在这种文化中,根本不可能作善,所以下生不但不可能解脱,而且只能有一种去处 —— 三恶道。所以,我们在前面教的参十八暇满时,绝不可止於把它当应付考试那样背诵而已,而必须把心运用起来,把它一条一条地参,譬如说参一遍八有暇便修上两个小时,主要以观察修,务求生出觉受。我们必须由二角度去想:一为体悟无暇满之不幸,二为体悟我们现在具备了暇满之幸运,然後我们再想:“这人身是堪能修持解脱道的条件,这是我们过往积许多因才换来的,但它只如流星般一瞬即灭,现在不用便再没机会了!”以上这些在共下士道及道前部份早已说过,现在衲只是再强调一下而已。

在这十八条件之基础上,若能出家受戒则更有利於解脱道之修持,但这并非说居士不能解脱,历史上也的确有许多如仲顿巴等的居士大师。可是,出家人不必忙於世俗之事,故此则避免了许多因保护家庭而难以防止的作恶,而且烦恼亦相对较少。

总结来说,具十八暇满之身是修解脱道之基本条件要求,若有出家身则更佳。

 

解脱生死轮回之方法

在下士道中,欲得生於善道,我们便修皈依及依因果规律行止。可是,若欲得解脱,一般的善行是无法足够的。为什麽呢?因为生死轮回之根本便是我执无明,若不断无明我执,便不可能根除生死六道。怎样才能对治及根除我执呢?我们必须证达无我空性慧,以此而把轮回从根上切除。所以,无我空性慧好比一把锋利的剑,能把我执及轮回之根斩断。怎样才能生出无我空性慧呢?这又依赖於定。如果剑很利但持剑的手软弱无力,则仍不能成大事,而定就正好比这坚强的手臂。定又如何能得呢?这又依赖于清净戒行,令心远离散乱及放逸。故此,若欲从六道中解脱出来,必须修持戒、定及慧三学。解脱之道,便是戒、定及慧这三学。

 

(1)    戒学

三学之中,戒学为最重要。具备了戒的成就,要得定及慧便不难了。戒律分为许多种,包括五戒、菩萨戒、出家戒及密戒等,此外还有与皈依有关之学处及八关斋戒等。在这里,我们讲授戒之共通精神,而并非教授各种戒的本身内容。有关各别戒的内容教授,我们必须在受戒时及受戒後学习,也有些戒可以在受戒前学习,但今天所讲内容并不说这方面,只从总体的戒行方面讲授。

戒是通往一切功德及善法之阶梯,好比一切功德之总源。佛经为佛之教法,固必须尊重,但戒却更是佛所行持的,所以更应恭敬。佛陀曾说过,在他入灭以後,我们便应以戒为师。这即是说,我们应把戒视为佛陀本身而生敬重。轻视戒律,亦即轻佛。为什麽我们应该敬凡夫具戒僧众呢?这也正是因为他们具备了戒。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就等於佛住在他们身内,怎能不敬呢?此外,僧人所用之袈裟及坐具,其尺寸、比例及剪裁均有其表义,它们都代表了戒,所以亦当尊重。总之,戒是令我们解脱及令我们生功德的法门,绝不能轻视。平时我们常常谈修定、无我、空性等等,其实这些暂时都不切实际,因为我们根本没有定力,也还未证慧,但戒学却是我们有能力马上好好行持的法门。再者,佛陀说过在末法时期,由於难得之缘故,即使能持少至以一天为期的戒,功德亦胜越于正法时期对一切诸佛兴大供养的善举,故此我们应努力持戒,在家人尤应多作八关斋戒,在一日夜中好好地行持。长期地保持完美的戒行,大家可能担心做不好,但在一天内完美地持八条戒,则似乎不太难,所以大家应多作这类斋戒。大乘八关斋戒在於师父前受了一次以後,便可自己择日自受,并不一定要去寺院再找法师求受,所以十分方便,其功德亦不可思议(注:有关大乘八关斋戒开示,见法师着作《福份无量》)。此外,我们应该参思持戒的利益及不持戒的损失,从而生起精进及欢喜持戒的心,如此才不会感到持戒是一种痛苦或折磨。

如何能防护自己不致犯戒呢?导致犯戒不外乎四种可能性,一为无知,二为放逸,三为不敬,四为烦恼。

无知者,是指不懂或不记得所受的戒之性质、怎样算是犯戒、应作什麽、不应作什麽等等。对治它的方法是好好地学习及背诵戒条,譬如说背诵皈依学处、五戒、比丘的二百多条戒、菩萨的轻重戒及密戒等。

放逸者,是指漫不经心、根本不关心自己有否犯戒。这样的人,根本没有留意自己有否正在犯戒。要对治它,便应以正知及正念观察自己的行为,若有快犯戒之情况便马上制止自己。我们亦可对犯戒生惭愧心,以此对治放逸。又或者我们多念犯戒之业所导致之三恶道苦等等,以恐惧果报之心对治散漫。

不敬者,指轻视戒律之心。对治这问题的方法是,我们必须想佛陀所说的“以戒为师”,要知道轻视戒律便等同轻视佛陀。这样地想,又建基於前已生起之皈依心,我们便可防范因不重视戒律而犯戒的情况。

烦恼导致犯戒者,指因烦恼太重而持不好戒的情况。要对治它,必须先分析自己以何种烦恼为主及较重。贪重者,以无常观等对治。瞋重者,以安忍及悲心等对治。痴重者,以无我观对治。有关安忍、悲心及无我教法,在上士道中便会提到,现在暂且不讲。

以上乃持戒的方法。不论是皈依学处、五戒、菩萨戒乃至密戒,持戒之要诀及精神不外如此。

对自己所受之戒,若有破犯,应以前所教授之四力忏净,并各依其戒之性质而重受之。

大家要注意,戒学虽然是在今天讲到共中士道时教授,但这并非中士之不共行。对下士而言,守持皈依学处及十善业,便如同持戒。对中士而言,应修以解脱戒为主之戒学。对大乘上士而言,更要守菩萨及密戒等。故此,戒学乃通於三士道的修持。在共中士道时教授戒学,只是为了方便的安排而已,并非说共下士道不需要戒,也非指上士不必持戒。

(2)    定学

修定的方法共通于中士及上士、小乘或大乘。因为定学是解脱之道,中士固然需要具备它,但上士亦需要成就定学,否则便不能成佛。由於此原因,定学既可在现在就教授,亦可在上士道教至菩萨六度时教授。如果今天只教中士道,衲现在便应把定学完全教授,否则中士道教授便不完整了。可是,反正我们还要往上士道继续讲下去,现在就不必马上讲定学了,省得在上士道说至有关部份时又要再讲一遍同样的内容。衲虽现在留待上士道时才教定学,但大家万勿误会,在正式修中士道时,必须修定学,并不可就此跳过。现在跳过它,只不过是为了以免重复及节省时间而已,绝非指上士才需要它而正中士和共中士不需要的意思。

(3)    慧学

慧学亦是通于中士及上士道的教法。正中士需要它以求解脱,在上士道中它是六度中的最後一度。如果现在教授慧学,在迟些讲至上士道之菩萨行时,又要重复讲一遍。反正我们并不止于教授小乘或中士道,现在我们跳过这一节,留待後来才教。大家切勿误解,慧学是中士道部份亦必需的,现在只因方便的关系跳过不教而已,并非说只有上士才修慧。

 

现在终於讲完共中士道了。总结地说,共中士道必须先思苦及集谛或十二因缘而生欲求解脱之出离心,令我们如处火宅极欲逃出,然後再次第修戒学、定学及慧学这三者以求达到解脱的目标。正中士固然要如此去修以求解脱,但共中士亦必须修学同样的内容。共中士道之内容极为重要。在大乘经论中,少有提及戒学等,并非因为它对大乘上士不重要,而纯粹只是因为大乘经论假设读者早已懂了共下士及共中士道的内容而已。





《甘露法洋》-- 《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上士道

对希求解脱的小乘行者来说,光靠下士及中士道的教法,便已经足够了。小乘的行者,或称“正中士”,依靠出离心及戒、定、慧三学,便可达解脱六道之目标。可是,若以利己的角度来看,这未算达到了我们潜质之最高发挥。若从利他的角度来看,解脱之境界亦未具备最高能力来利益众生。故此,有慧根及心量大者,不应止于共下士及共中士之行,而应发更大的心、作更高的修行,入于上士道的范围,亦即大乘的部份。大乘分为共道的显部,或称“经部”(Sutrayana)、“波罗密多乘”(Paramitayana)及“因乘”,及不共的密部,或称“续部”(Tantrayana)、“金刚乘”(Vajrayana)、“咒乘”(Mantrayana)及“果乘”,但不论是大乘的显法或不共密法,若无菩提心,则修亦无用,亦不算是入了大乘之列。故此,正如皈依是入於佛教之列的门槛、出离心是入於小乘之门槛,菩提心则是入於大乘的门槛。判别是否大乘,看的是有无菩提心。在座中有些或许会生出疑问:“我老早就是大乘佛教徒了,师父您不必说这些了!”事实上却不一定如此。我们平时虽然常自诩为“大乘弟子”,但大乘却并非凭我们在嘴上说一说便能进入的。大乘的行者要发菩萨的心愿、作菩萨的事业。如果没有这样的心,便不是大乘。纵使所修之法是大乘法、宗派属於大乘、道场是大乘的、师父也是大乘的,这些都没取决性的作用,我们的心必须是大乘心!如无大乘的心,则不是大乘行者。有些人会说:“但我的心也是大乘的呀!”这只是自欺欺人的幼稚话而已。别说对一切众生发起真正的悲心及菩提心了,我们有时连一只蚊子也受不了!

在上士道部份,主要分为发菩提心的部份及在发心後作菩萨行之方法两大类。在科判上,《广论》把它分为三大支,一为讲述菩提心与大乘的关系,二为教授培养菩提心,三为作菩萨行的方法。现在,衲亦依这种科判而教授。

 

大乘与菩提心的关系

什麽是菩提心呢?“菩提心”是指不忍见众生受苦而发愿成佛以利益众生之心。这种崇高的发心,是大乘、上士之发心,亦乃成佛之必需。

前面亦已说过,解脱固然很好,但却并非圆满境界,所以我们宜於最初便向着菩提心的方向走。正下士及正中士是指以与该道相应之动机去修该道之法者,共下士及共中士是指以上乘之发心、动机去修该道内容者。以菩提心修下士道及中士道,是为共下士及共中士,而并非正下士或正中士,我们对这分别必须搞清楚。有人会问:“如果我以中士的解脱心、出离心去修中士道,在自己解脱了以後,我才开始研究上士道,这样不好吗?”这不是不可行,可是却不一样。小乘行者在修至解脱时,便入於寂静之境界中,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方有缘遇佛放光令其出定,并劝发菩提心。况且,小乘解脱者由於自苦已退,在修悲心时会有很大困难。我们有能力者,於最初虽并无真正的菩提心,但宜在一开始时便朝着这方向走,并以这种心态去修下士及中士道内容。正如种豆绝不可能长出大米的道理,任何不以菩提心为动机的行为,断无可能成为成佛的因。若以菩提心为动机,任何如布施等行为,乃至修持殊胜的密法,皆变为成佛之因。若只以出离心为动机,则同样的事只能成为解脱之因。若以下士道层次之发心而行,则只会是再次轮回之因而已。在印度,曾经有一个行者修大乘的密法,後来却只得了小乘的果,这正是因为发心之分别而致。我们不能因此而作结论,认为是该法不殊胜。这个人所修的法的确乃大乘的法门,但他的心不是,所以便有这样的结果。反过来说,若以大乘的心修下士及中士道内容,则因心力大而极易成就。

大乘的心就似一把锋利的刀,堪能有效地作许多事情,我们只需略用少许力即可成功。举个例说:若以下士心布施一颗米予一蚁,则顶多只能得人、天之果,而且因为所施物很小,布施之力量不大;若以中士心布施,则顶多只能成一解脱之因,其力量仍然不大;但若以上士心布施这同样的一颗米,因心力故,这是一个很强大的因,能令我们成佛。同样的一件简简单单的小善行,由大乘心而作,力量则大有不同,而且果报会无尽地倍增。

若有人问:“佛从何出生?”,答案是“由菩提心而出生!”所以,菩提心被称为“佛父”。 有关这一点,衲作一些解释说明:在世间上,我们固然必须有父、有母方能出生,但我们的种姓取决於父亲,父为王则其子为太子,父为贵族则子女亦为贵族,父为老百姓则子女只可能是老百姓。不论是佛或小乘罗汉,均由空性慧所生出。若无空性慧,固然不可能成就解脱或成佛。可是,单单看空性慧,它既可能生出佛境,也可能生出罗汉的境界,这是说不定的,所以空性慧并非取决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如果有空性慧再配上菩提心,所生出的则必定会是佛境,断不可能生出小乘之果境。故此,空性慧及菩提心二者固然均为成佛之必需,但菩提心才是具取决性的一方。因着这个原因,空性只堪被称为“佛母”,而菩提心则被尊为“佛父”。

有了菩提心者,纵使他什麽别的成就都没有,也堪受人、天之尊敬及顶礼,而且名为“佛子”,身份比具神通及大成就的罗汉还要高许多。为什麽呢?衲举些譬喻:在世俗上,钻石的价值最高。如果把一颗小小的钻石与大的珍珠比,也仍是钻石在价值上胜出。又或者以血统为例:一位太子哪怕年龄再小和再不懂事,也仍然比最年长和最有能力的老臣子尊贵。同样的道理,有菩提心者,在一开始便身份不同,其“光芒”能把罗汉等通通比下去。

衲已略说了菩提心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仔细思维,方会生出希求得到它的强烈心愿。但到底如何才能生出菩提心呢?这就说到了下一支 —— 培养菩提心之方法。

菩提心

这支里面又分四小支,一为菩提心生起之因缘,二为修此心的方法,三为判断生起了菩提心的准则,四为誓发菩提心的仪式。

 

菩提心生起之因缘

要成功地发起菩提心,必须具足有利发心之因缘,然後努力修心,方能达成。

生起菩提心之缘有四,现在略说一下:

 

(1)            有些人由於过往宿业,或见佛像,或听佛与菩萨名号,便即时引发了内心的菩提心种子,这是其中一种可能性。

(2)            在阅读经典时,我们生起信心而发心。

(3)            我们因见佛法衰微,发心令其久住。

(4)            我们因见众生可怜,从而发心。

 

以上为四缘。

发心之因亦有四种。

 

(1)    种姓圆满。

(2)    善友摄受。

(3)    悲悯有情。

(4)    不厌生死。

 

此外,还有四种力。

 

(1)    自力。

(2)    他力。

(3)    因力。

(4)    加行力。

 

有些人依一因一力而发心,有的人则依多因及多力,总之有多种可能性。在末法时期,我们依自力及师长之教授而发心、便是最坚固的力量了。

 

培养菩提心之方法

我们已明白到菩提心的重要性,又生起了欲得此心的愿望,且也具备了必需的因缘。可是,光凭着这些,并不足以凭空变出菩提心。在阿底峡祖师进藏後,他曾问西藏人:“你们是如何修菩提心的呢?”,答曰:“我们念诵发菩提心文。”,祖师斥道:“在西藏竟然有不懂修慈心及悲心的‘菩萨’!”由此可知,菩提心并不是空有其愿、有空时念一念发心文便能变出来的,我们必须懂其修学次第。这种方法,必须是有传承、无误及有成功先例的具体方法。否则的话,我们若天天把“成佛”和“菩提心”等词挂在口边也丝毫无用。

修菩提心有两种方法,一为七重因果修心法,二为自他交换修心法。前者乃阿底峡祖师所广为弘传的,後者不属深观及广行派,而乃文殊传予寂天祖师、源出於《华严经》的修心法门。两种修心法阿底峡祖师都具备了,但对後者他只曾在小范围内教授,并未广传。到了後来,宗喀巴大师继承了此二支传承,流传至今。此二支传承,均上溯本师释迦牟尼,而且同样有效。一般来说,境界较高的行者,以自他交换法修较适宜,普通行者则依七重因果法修较为容易。如果从技术性层面来说,自他交换法其实已囊括了全部七重因果法在其内,而七重因果法虽本身已足够,但却并不完全包含自他交换法所有法门在内。从效果上来说,则二者同样有效。








上一篇(《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之研) 回目錄 下一篇(宗派广论?释中观自续?释)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札什伦布寺访台弘法团
改善「爱情与事业」最大效益之咕噜咕咧佛母密法
上师格西?罗桑丹巴仁波切:永和中心专属日志:Xuite日志
殊胜观音?地藏菩萨 -- 慈悲?愿满
莲师财神16财神总聚

赞助网站
初級禪訓班--法鼓山台南分院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全球宗教資訊網
佛教导航-佛教123-佛教
佛教導航網 .... 佛學智慧網 • 解脫之路
TOEIC多益英語測驗-
寧瑪巴大乘佛學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