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殿仁波切阿彌陀佛淨土法門教授 新春祈福~尊勝佛母千供法會 ★2010迎新年~積資消障所願皆成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赞戒论浅释-智者走向解脱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2/13 08:48:08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2/13 08:43:45   编辑部 报导

PhotobucketPhotobucketPhotobucket 

 赞戒论浅释 --智者走向解脱之教言

  托噶如意宝着 堪布索达吉译

 

  托噶如意宝简介

  土登曲彭仁波切即托嘎如意宝(18861957),宁玛派着名的传承上师之一。一八八六年诞生于四川省多康巴特地区一牧民家中,天生具足慈悲菩提心、无伪的出离心,自幼对三宝有不共的强烈信心。童年便前往彭措寺学习文字读写及共同文化知识,十九岁时於堪布云单嘉措前受沙弥戒,二十四岁受比丘戒。在赤诚大乐寺广泛地闻思五明、五部大论及金刚乘密续,通达无碍,并精勤修持。于诸多上师前圆满听受前後译如海教法以及大圆满窍诀等,继承并光大了华智仁波切所传下《大幻化网》等大圆满教法,获得了与上师无二无别的境界。

  後於江玛(禅定增上洲)创学院广转法轮,以慈悲心摄受了不计其数的有缘弟子,赐予灌顶并传授戒律为主的显宗法要及密宗大圆满等殊胜窍诀,建立了拥有大批僧才的清净道场,同时也为在家信众举行极乐法会、劝念莲师心咒等,使人断恶行善,广利有情。一生尤为注重戒律,以身作则谨持净戒。不积累财物,不享用信财亡财,始终追随华智仁波切的足迹,过着普通僧人知足少欲的生活, 唯一致力於弘法利生事业。因此,人们恭称其为"托嘎如意宝"

  一九五七年藏历六月十九日,以吉祥狮子卧式安详圆寂,尔时空中传出三声悦耳巨响。後遗体火化时,虚空中彩虹萦绕、花雨纷纷,降下无数舍利,出现许多吉兆瑞相。法王如意宝曾说:"我原以为我的至尊根本上师是二地菩萨,他老人家示现圆寂时才知晓他是真正的如来正等觉。"

  仁波切精心培育出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顶果钦哲仁波切、堪布曲确、龙多嘉措、陈累嘉措为主众多不可多得的高僧大德,为佛教作出了明彰显着的贡献。为後人所留下的唯一论着即是此《赞戒论浅释·智者走向解脱之教言》,劝诫後学者严谨守持净戒,令戒律的芬芳妙香扑遍整个世间。

  邬金丹增诺吾略传

  堪布索达吉撰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华智仁波切的四大弟子之一讲法最绝的邬金丹增诺吾,西元一八七一年出生於德格县境内,降生後由蒋扬钦哲汪波认定为邬金自生金刚之化身。从小就具足无伪的慈悲心、出离心。洋彭塔意大师将他精心抚养长大。十三岁时便弃俗出家,之後一直犹如眼目般地守护戒律。其先後共依止了二十五位上师,其中有具三恩德的十三位上师、犹如日月般的二大佛子、无与伦比的一位大菩萨、恩德无比的一位金刚持,在其前聆听了印藏如海般的显密教法。尤其是从十七岁至四十七岁期间依止了华智仁波切,在其座下恭听了中观六论、《贤愚经》、《宝箧经》、《福力传》、《经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宝性论》、《俱舍论》、《戒律根本论》、《大幻化网》、《时轮金刚》、《三戒论》、《四心滴》、《智悲光文集》等显密深法。尊者皆以三喜依止,谨奉师教,获得了所有上师的密意,成为宁玛当代极富胜名的教主。他常对弟众说:"我修行讲法中的许多问题皆是由华智仁波切予与澄清的,从功德方面而言,我的所有上师均是得地的圣者,无丝毫差别;但从恩德来讲,华智仁波切至高无上,三界之中无有与之相比的。"一边说一边涌出泪水,又说:"我如今无论阅读任何显密经论,知晓全能归纳为上师瑜伽及菩提心之中,这也是华智仁波切的弘恩所致。"

  尊者对於所听闻的如海教法专致研学、深入思维,相续中生起了如烈火般的智慧。通过精进实修现见了莲师等众多本尊。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十二年中一心专修大圆满本来清净、任运自成之顶乘妙法,最後完全证悟了诸法实相,与上师的密意成为一趣。因此,对於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显密经续通达无碍。尽管其证悟已至顶峰,然而在外表行为上却始终如一地严谨持戒。因其名声远播千里,以致弟子信众犹如蜜蜂集於花丛中一般纷纷涌至。当时由於尊者广弘戒律,致使比丘、沙弥遍布各地方隅。

  尊者一生尤为热衷於讲经说法,几乎将毕生精力全部倾注於传法利众之事业中。每天至少五堂课,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为来自拉萨以下汉地以上的乐於闻法者传授法要,喜欢实修者赐予窍诀,使无数有缘者均沾法益。最为绝妙的是他讲法的数量,据大略统计,总共传讲《入行论》二百余遍、《中论》二十五遍、《入中论》十九遍、《经观庄严论》三十九遍、《现观庄严论》十五遍、《宝性论》三十八遍、《辨中边论》七遍、《辨法法性论》八遍、《律藏根本论》一遍、《三戒论》三十八遍、《俱舍论》五遍、《量理宝藏论》一遍、《如意宝藏论》九遍、《心性休息》十三遍、《大幻化网》二十遍、《功德藏》四十遍,此外《随念三宝经》、《沙弥颂》、《菩萨戒二十颂》、《皈依七十颂》、《极乐愿文》、《三主要道论》、《离四贪论》、《大手印五法》、《赞戒颂》、《摄般若颂》、《亲友书》、《修心七法》、《普贤行愿品》以及生命学、医学、天文、历算、文法等也传讲了多次。另外,为有缘徒众也详细讲解《大圆满前行》、《生圆次第》、《无生智慧》、《普作续释》、《断法引导》等。其弟子中获证无上果位之人不可胜数,弘法事业宛如日光普照大地。

  一览上文的数目,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真不愧为"讲法最绝之人"。而在当今时代,纵然是公认的大法师所讲之法也难达到其10%,何况是那些形象上的讲法者呢?因此,无论如何应追循历代高僧大德之足迹,有能力传法之人应悉心竭力讲经说法,无有能力者也应当虚心认真地闻法,总之,我们每位佛教徒都要为佛教尽心献力,使佛法广弘於人间。

  尊者一生过着极为平凡的生活,五十八岁之前一直是自己烧茶做饭,随身不带任何侍者,常处卑位,不喜世间八法,平时多劝人戒杀放生,度化了无边的苦难众生。

  尊者六十岁时,藏历土鼠年五月十八日,他双目直视虚空,右手契克印,左手定印向东方行进七步,口中念诵:"我是邬金莲花生,无生无死之佛陀,菩提心体无偏袒,沙门八果离虚名。"诵毕住立安祥圆寂,往生於铜色吉祥山刹土。

  其培育了堪布根华、云丹嘉措、洋彭塔瓦、根嘎华丹等众多大成就者,其所着《量理宝藏论释》、《赞戒论》等留世,为佛教作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二000四月一日

  喇拉曲智仁波切略记(本文件缺失)

  赞戒论浅释

  ——智者走向解脱之教言

  托噶如意宝着

  堪布索达吉译

  十方刹土之中佛佛子,印藏贤哲根本传承师,

  一切本尊护法如海众,恭敬顶礼祈祷赐吉祥。

  此处当尽己慧以略语,明释三戒律仪之要义,

  如理取舍鲜明之教言。因吾劣意浅学之过失,

  若有未证邪证之词句,本尊智者师前诚忏悔。

  如此先用礼赞、立誓、忏悔偈,接着今此处所讲之法:即是一切诸佛之遗迹,一切善妙功德之基础,所有二障垢染之对治,珍爱佛教及欲使闲暇人生有意义者之无上津梁——赞戒论。

  此论分三:甲一、题目及造论分支——初善首义;甲二、着重赞颂二种福德与劝勉守戒——中善论义;甲三、祝愿祈请造论者暂时与究竟一切所愿称心如意——尾善末义。

  甲一(初善首义)分二:乙一、宣说题目;乙二、造论分支。

  乙一(宣说题目)

  本论云:赞戒明辨取舍论。

  释:高度赞扬一切功德之基础戒律如意宝,从而可使智者心目中明辨应取持戒之功德、应舍破戒之过患。这是此论所讲之内容。总说命名之必要,如佛经云:“若不取名称,世间皆迷蒙,故佛巧方便,诸法立异名。”分别来说也有使三种根基之人通过题目获得不同领悟之必要。

  乙二(造论分支)分四:丙一、唯有善知识方可开示断绝暂时与究意恶行之圣道而主要赞其慈悲功德;丙二、思维利害颠倒、愚昧无知之众生而断除傲慢;丙三、颂扬无垢律经为本师与教法而心生欢喜;丙四、以欲学净戒之发心宣讲摄集一切善妙功德之戒律而立誓。

  丙一(唯有善知识方可开示断绝暂时与究意恶行之圣道而主要赞其慈悲功德)

  本论云:慈悲主尊一切上师知,

  愿速救脱非理作意途。

  唉自无始熏习邪道者,

  如我浊人之行心生厌。

  释:诸佛初中後一切功德之因、菩提心之根本大悲心,不是空话虚言而是从心坎深处对一切众生犹如独子之母,令自相续生起增上生1与决定胜2之根本的慈悲大主尊,好似善妙亲友般的一切三恩德殊胜上师明知,如此我以恭敬诚信之心一缘专注祈祷。即悲心是初中後一切功德之因。如《入中论》云:“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长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如何慈悲呢?如颂云:“犹如诸慈母,尤爱患病儿,如是诸菩萨,尤悯卑劣者。”祈祷原因何在呢?因为一切罪过的根源即是净乐我常非理想法的真实作意3,因此祈祷愿(诸佛菩萨上师)急速救护自他一切众生摆脱颠倒劣道及欲解脱者从魔障违缘唯一之门非理作意的歧途中获得解脱。藏文中“让”字无实义。也就是说去除净乐常我和祈祷获证菩提是一种意思,如《宝性论》云:“净我乐常者,究竟功德果。”对於总的三有、分别的一切器世显现,从内心深处生起厌离而发出感叹为“唉……”,如颂云:“於凹凸器世生厌离,於谄诳有情生厌离。”如何生起厌离心呢?自己及与自己相同的众生漂泊於以佛的慧眼也无法照见其边际的轮回中,无始以来因无明、邪见而於层层黑暗笼罩的三有中反复薰染恶习,我和我所见的邪道者,正如略疏中所说:“惑时寿见众生浊”,思维如我一样的五浊恶人之行为犹如狂风暴雪般炽盛,从而自心生起厌离,所以从现在起乃至菩提果之间诚心诚意完完全全唯一依靠究竟皈依处上师。上师为殊胜福田之理如《密集续》云:“十万劫佛陀,当知不比师,诸劫一切佛,皆由依师成。无有上师前,成佛吾未说。”

  丙二(思维利害颠倒、愚昧无知之众生而断除傲慢)

  本论云:具相师前已受利乐源,

  如同珍宝璎珞美饰戒,

  然换如一碗豆粉骤乐,

  如此严重愚昧诚可笑。

  释:一切经续中所宣说的具相引导者善知识的法相:别解脱中《三百论》云:“具戒了知律仪轨,悲悯病人眷清净,勤以法财饶益众,如此上师当依止。”菩萨乘中《二十颂》云:“具戒慧力上师前,应当受持菩萨戒。”密乘中《道次第论》云:“示道具藏圆灌顶,具传精通续事业,窍诀暖相共八种。”在这样的堪布上师面前已受一切功德之基础戒律的学处,之後谨慎护持则宛如精美的珍宝饰品一般。释尊也曾说:“净水沐浴商主子,瞻匐花鬘涂妙香,系於彼者之头上,极其悦意倍庄严。如是具足净戒者,多闻净戒皆圆满,具有功德诸佛子,身着袈裟更庄严。”《起现经》中云:“世尊赐教言,戒为我庄严,涂上戒芳香,金宝之耳饰,愚者有何用?”又经中说:“如於屍头顶,装饰金花鬘,无戒着袈裟,见後不生信。”华哦论师也说过:“所谓离患胜庄严,净戒乃为胜庄严,如此庄严无遗失,无畏无夺之庄严,故当护持此净戒。”《辩答宝鬘论》中也说:“何为最胜美妙之庄严?即是清净圆满之戒律。”因此说戒律是自他一切众生暂时利益与永久安乐的殊胜源泉。(阿罗汉)萨革拉说:“极赞财圆满,转生妙天界,获等持出离,此戒果广大。”如同珍宝璎珞一般的精美严饰戒律是极为难得的,最初应恭敬受戒,得戒後本应如守护如意宝般地以正念正知不放逸护持,恭敬恒常精进守护。然而末法时期的形象僧人们却将其(戒律)换为无有实质、容易毁灭等犹如一碗豆粉一样具有骤时欢愉感受的境识乐触,如此严重的愚昧无知者实在应感惭愧,诚实令人感到可笑。如颂云:“某地愚牧童,无价如意宝,兑换三碗饭。”内心中对此感到十分遗憾。间接也指出如是所化对境的众生极难调伏。乐触无有实义之理,佛经中说:“依靠贪欲不净行,如同罗刹食肉女,以及丑女皆能作,一切黄牛与驴马,豕犬狐狸及骆驼,大象羊只悉亦可,智者断除诸贪欲。依贪摧毁清净戒,广闻布施苦禁行,恒时放逸增罪业,故欲解者舍女人。”又说:“贪欲无常恒受责,极其痛苦灭安乐,在家诸恶趣之因,愚者恒时依贪欲。”弥勒菩萨也说:“莲花出淤泥,最初极悦意,後不欢喜彼,喜贪亦如是。”《四百论》云:“犬等共同享乐行,劣慧之人何贪彼。”

  丙三(颂扬无垢律经为本师与教法而心生欢喜)

  本论云:一切稀有增上定胜因,

  无垢律藏之别解脱戒,

  佛说此乃佛陀与佛法,

  世尊悲悯此戒留人间。

  释:具有宿世善缘者在三有之中获得一切稀有罕见的增上生人天安乐和决定胜三菩提之因戒律。佛在律藏中说:“吾之诸比丘,具清净戒者,欲获善趣果,如以布遮易,解脱似撩布,垂手便可得。”《教比丘经》中也说:“此戒最胜乐,此戒解脱道,此戒功德本,此戒成佛因。”又如《别解脱经》中云:“戒为趋善趣,渡河之桥梁。趋入解脱城,戒如阶梯也。”《入中论》云:“诸异生及佛语生,自证菩提与佛子,增上生及决定胜,其因除戒定无余。”明确一切三有之处无有实义後,能说的无垢圣法及所说的律藏两方面已胜过外道之别解脱戒如意宝是指明圣道的佛陀,因其为自相续所受持的学处所以它也是佛法。我们娑婆世界宛如白莲花般的殊胜导师释迦牟尼佛亲口说此乃佛陀与佛法,如经中云:“吾趋涅盘後,戒为汝导师,本师敬郑重,僧众前宣说(赞颂)。”尽管世尊的色身已趋入寂灭的法界之中,但是他悲悯一切众生而将其事业之代表此戒律圣法延续留存於人间,乃至五千年佛法住世期圆满之间将一直留住。导师的追随者及欲如理如法求学戒律的补特迦罗想到如今已值教法期之时,应思维现世的一切显现、轮回中的一切琐事无有实义而以佛欢喜的戒律紧密护持三门,并生起如上弦月般的喜悦之情。

  丙四(以欲学净戒之发心宣讲摄集一切善妙功德之戒律而立誓)

  本论云:若有欲学净戒善缘者,

  则定欢喜闻思佛教义,

  以欢喜心引出妙功德,

  无勤之中获得三学德。

  释:在当今这个时代,倘若能有既不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庄严也不是希望摆脱怖畏、成办善愿,而是了知(守持净戒)可将自己从三有的苦海度到(涅盘的)彼岸、戒如大船的道理之後,希求解脱、欲求学具有四种功德的梵净行学处清净戒律的善缘者,则他们一定会欢欣喜悦地听闻、思维共同五明尤其是内明佛教因果乘教典的意义,从而可获得遣除无明黑暗必不可缺唯一之因、三种智慧中最殊胜的闻慧以及断除增益的思慧之明灯,以对教法强烈的欢喜心便可引发出善妙的功德,无勤之中自相续会获得三学的功德,三学的功德前前可引出後後,後者可增上前者,三者相辅相成。其誓愿越坚定欢喜心会越增上,追随誓言如刻于石上之花纹般的高僧大德之殊胜足迹,其理如《毗奈耶经》中说:“诸比丘,若持戒则可长住禅定,若修禅定则可长住智慧,若修智慧则定会断除贪嗔痴,自心清净,获得解脱。”

  甲二(中善论义)分二:乙一、广说善恶取舍之分类即赞颂一切善妙功德之基础净戒;乙二、劝修一切二障垢染之真实对治法。

  乙一(广说善恶取舍之分类即赞颂一切善妙功德之基础净戒)分三:丙一、以取舍各自分类而真实赞戒;丙二、别分持戒之方法;丙三、与之相关语结行。

  丙一(以取舍各自分类而真实赞戒)分三:丁一、思维现世所生苦乐而应取舍之理;丁二、思维死时所现景象而应取舍之理;丁三、思维死後来世苦乐而应取舍之理。

  丁一(思维现世所生苦乐而应取舍之理)分三:戊一、思维因难以成办无勤而生之理;戊二、思维果集多损害而增欢喜之理;戊三、思维破戒必受世尊及众生呵责并於追悔中死亡之理。

  戊一(思维因难以成办无勤而生之理)分二:己一、破戒者於失望之中多遭横死之理;己二、持戒者无勤之中获赞颂利养之理。

  己一(破戒者於失望之中多遭横死之理)

  本论云:贪着恶劣女人愚痴仆,

  其心遭遇天魔求财物,

  以贪漂泊大地如饿狗,

  多数不成反而冻饿死。

  释:女人是极为凶恶残暴的。(此理诸多佛经中有明说),如《月灯经》云:“极大怖畏之绳索,乃为难忍女人索,是故诸佛皆未赞,依止贪欲及女人。此道无法证菩提,是故切莫依女子,犹如极嗔之毒蛇,一切智者舍弃彼。”《念住经》中说:“女人祸害根,毁坏现後世,若欲利已者,当舍一切女。”又经中云:“愚者为财毁,不求解脱道,愚痴贪欲者,毁坏诸自他。”《三摩地王经》中说:“为贪诸愚者,依靠腐女身,将成劣众生,彼堕恶趣中。”又如颂云:“此道无法证菩提,是故切莫依女子,犹如极嗔之毒蛇,一切智者舍弃彼。”因此贪着今生来世一切祸害的唯一因恶劣女人的愚痴者已成了女人的奴隶仆人,这种低劣之人完全是由非理作意引起做出卑鄙之事,他们为了维护女人的情面、合其心意而欲求获得财物。本来凡贪着欲妙後障碍解脱的一切违缘都属於遭受天魔,尤其他们因心中生起谋求财物的念头而破戒,则其心必定遭遇到欲天为主的魔王摧毁,毫无自在,因而经历千辛万苦、百般周折去海中取宝,以及从事放牧、垦荒、耕地、割草、伐木等在内的事务,想方没法求得财物,心中日日夜夜分析筹画,白天不闲、夜间不眠奔波忙碌,恒以强烈的贪心漂泊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犹如一条十分饥饿的野狗一般虚度人生。但如果无有福德,多数人不仅不能成办财产受用及一切所愿,反而自己最终在贪图寻财中冻死、饿死。总而言之,极为多数人在惨遭恶缘、步入歧途中死亡(横死),我们现量可见的实例不乏其数。因此尽力对诸如此类的现象生起深深的厌烦心十分重要。如颂云:“贪缘生忧愁,贪缘生畏怖,舍弃诸贪欲,何有忧畏怖。”

  己二(持戒者无勤之中获赞颂利养之理)

  本论云:自续以法调伏持律士,

  如大圣者美名遍世故,

  种种财富无穷悉聚集,

  未寻即获少许不受缚。

  释:除了上面宣说的之外,具有善缘的修行者自相续的一切罪行以善法调伏,即具备驾驭、威慑之势并且自相续如理如是受持如海三藏唯一源泉律藏的圣者高僧大德犹如明灯一般照亮了解脱道,这样的大士虽然身居於胜解行地4,但因受持清净戒行的加持力如同住於净地大圣者(文殊、观音、金刚手)三部怙主一样,其美名声誉必将周遍于世间或龙界、人间、天界三有一切处,调伏众生的广大事业充满整个虚空界。是故,此等大士必定恒时受到天人供养、君主承侍。尽管他未希求暂时的所需用品,但以布施及护持净戒之功德力,大至地区、眷属、珍宝、马、象,小到微乎其微的用品种种财富受用应有尽有,皆无有穷乏、无有衰损、无需勤作悉聚集,轻而易举便获得。如《因缘品》云:“受赞得财物,後世趋善趣,希求三安乐,智者当持戒。”又经中说:“贫者得出家,获供脱贫穷。”华哦论师也曾说:“虽然未说亦未赞,所需受用却渐集。又佛经云:“纵诸在家者,指甲上耕田,吾之出家众,生活无贫穷。”如是补特迦罗相续中不会滋生大的贪欲,因未以贪心寻求而如理如法即获得闭关修行口粮的少许衣食,所以自相续不会受到非法之因束缚。

  戊二(思维果集多损害而增欢喜之理)分二:己一、破戒不得救护、多出衰损之理;己二、持戒圣者赞叹、增上极喜之理。

  己一(破戒不得救护、多出衰损之理)

  本论云:染上破戒过患无心者,

  一切圣者护法亦远离,

  前有财富耗尽如水泡,

  精勤无义却日渐衰损。

  释:破戒是今生众多衰损的根源。本来诸圣者对待一切众生犹如慈母对儿子般慈爱悲悯、恒时垂念,但是自相续染上了破戒这一严重过患、不辨取舍道理、好似体内无有心的愚痴者因被严重破戒过患所障蔽而将於数劫中不得面见圣者尊颜,一切圣者以及继承、护持、弘扬佛教的吉祥怙主七十尊,明辨善恶的男女相诸事业护法神亦将远离他们,并受到遣责、不得救护。《呵责破戒经》中说:“舍利子,犹如狮子中住狐狸,转轮王中之石女,诸天众中之猴子,龙王中之贫穷者,具天眼者中之盲人,大鹏鸟中之水蛭5。舍利子,如是我声闻中若住有破戒比丘,成百上千天人见後各个极不欢喜,不仅说彼魔使不可参加长净解制之事,而且称其为魔王唆使。彼人听闻胜妙正等觉佛法後,若宣说于诸在家人,则会令许多对佛教无信心之鬼神、天龙、夜叉放声大笑。并说:‘如骏马群中住野马,此罪孽深重、又覆又藏之比丘为何尚坐於此(僧众的)垫上’。如此劣人以为诸众不见不知我(之恶行),此乃自欺欺人。且看,此乃人天世间之盗匪。”《毗奈耶经》中也说:破戒有十种过患,即为导师佛陀所呵责,诸天众称其为盗匪等以恶名呵责,为诸持梵净行之同参道友呵责,如理作意时也遭自己呵责,理应受依法呵责,臭名远扬四方八隅,不能听闻未曾听过之法,遗忘曾听过之法,不生地道证悟功德,於追悔莫及之中死去死後随入恶趣。如萨革拉说:“善施为得子,与妻不净行,比丘滚巴亦,与母猴邪淫,世尊呵责之。”又说:“男根若入于,女人三门(口、肛门、阴道)中,不可复重罪,毒蛇缠比丘。”因此,以往昔世代中所造的善业之果以前所拥有的少许财富受用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全部耗尽无余,如同远道客人的路粮或水泡一般瞬间便会消逝。贪求未来的受用而辛辛苦苦、百般劳作,但无论如何精勤所获得的受用也无有实义,年复一年、月复一月,非但不会繁荣昌盛反而却越来越贫穷,越来越饥寒交迫,日渐衰损。对此也应生起强烈厌离之心。《入中论》云:“生物总根受用尽,其後资财不得生。”

  己二(持戒圣者赞叹、增上极喜之理)

  本论云:广闻具戒大士如宝藏,

  无勤获得世间诸众赞,

  名符其实具有善缘者,

  衰老之时亦增欢喜心。

  释:广泛听闻深入思维、精进修持如海经藏并且相续中断除了自性罪、佛制罪一切恶行,具有清净戒律的殊胜大士是一切善妙功德的源泉。譬如,若打开装满珍品的宝藏门,则可随心所欲择取(珍宝)。同样这些殊胜大士无需百般辛勤劳作便可获得世间上以无与伦比的显官要员、高僧大德为主诸众的赞叹颂扬以及天人遍散鲜花称赞供养。《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云:“何人恒时敬信佛,彼终不会舍戒学,何者不舍戒学处,具德者赞具德者。”这种赞叹并非是表面上的无义空谈吹嘘,如同三界导师佛陀受到人天诸众的赞颂一般的确名符其实。本来一般人必将要感受苦谛之根本老死痛苦,但具有广闻博学、高深智慧、清净戒律等贤妙功德的那些善缘者不仅不会因青春已逝、思绪紊乱、智慧浅薄而悲伤、苦恼,而且因无欺因果之缘起力到了韶华逝去、衰老年迈之时,想到即将而至的来世安乐幸福亦会更加增上欢喜之心,其欢喜心可堪比初地菩萨的欢喜。如《广戒经》云:“善持梵净行,勤修圣道者,寿终得安乐,犹如脱病苦。”《别解脱经》中说:“多闻赴林中,年迈时安乐。”

  戊三(思维破戒必受世尊及众生呵责并於追悔中死亡之理)

  本论云:恒时不具净戒年青者,

  染上破戒过患佛亦责,

  世间诸众宣种种恶言,

  老死之时生起大追悔。

  释:恒时被恶行所缚,不具有一切功德之本清净戒律,自心犹如野马般难以调伏风华正茂的年青者若沾染上破戒的过患,则一切众生之怙主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亦了知他们已毁坏了今生与来世,并会严厉予以呵责,如《别解脱经》云:“无足无法入道路,如是无戒不解脱。”又《地藏十轮经》云:“欢喜失戒罪业者,听闻大乘胜德後,为名利故诩大乘,如驴披着狮子皮。”经中说:“迦叶,所谓比丘者,摧毁诸烦恼,故称真比丘;摧毁我执见、有情见、生命见、保养见、补特迦罗见、士夫见、女人见、孩童见、妇女见、故称真比丘;以戒修身、以慧修心,无有恐惧、渡过三有河、远离诸大种、无有坏聚见、无有怖畏、住於无畏道、故称真比丘。迦叶,有者不具此等法,自诩为真比丘,彼等乃假相比丘,是胜解信而已,我非彼导师,彼亦非我声闻。迦叶,多数罪孽深重比丘可毁灭我圣教,九十五种稀有见者(外道),一切邪魔不能够毁灭我教法。又我圣教中所出现无有定解劣慧愚痴者可毁灭我教法。”又说:“我此圣教中将出现愚蠢者、贪欲者、为贪恋所缚者、非法邪见者、无有定解者、懈怠者、妄语者彼等可毁灭我教法。”又《呵责破戒经》中说:“舍利子,於身披我仙人法幢(僧衣)之破戒比丘甚至跨入经堂中一步亦不开许,何况是使用水器、坐凳等。何以故?舍利子,彼非正士乃人天世间之盗匪故;舍利子,彼非正士为世间人天诸众应摈除之处故;舍利子,彼非正士乃世间人天诸众之怨敌故,可称其为罪业之友;舍利子,我开许为人天世间一切众生传法,舍利子,然於失戒、失行、失命、坏见之诸破戒比丘,我以手式摈除,见我亦不许,何况说於此教法中一日、一夜、一刹那共处(前来听闻佛法)。何以故?舍利子,譬如污秽肮脏、腐烂不堪之蛇屍、狗屍、人屍臭气熏天,天人诸众根本不会与之共同嬉戏,且若见之便会远离躲开。舍利子,与此相同,诸智者亦应知,若见如蛇屍般之破戒比丘,亦应远离舍弃,不应与其一同进行吉祥长净6、定时长净7、解制8仪轨。何以故?如是愚蠢者长期受害、无有利益、不得安乐、恒遭痛苦,为同等者及其他人控制、堕入邪道、皆不吉祥故。彼等不恭敬具有净戒比丘,不是沙门而自称沙门,非持梵净行而自称持梵净行,彼等可毁坏羯磨9、长净、解制等一切事。舍利子,我此圣教中恭敬持净戒比丘,彼等若见破戒比丘,则定远离舍弃。何以故?舍利子,应当明知持戒比丘之钵盂、法衣等若与破戒比丘之钵盂法衣放在一处,则如掺杂毒一般。舍利子,我四种威仪(行、住、坐、卧)宁愿住于布满蛇屍、狗屍、人屍之处。舍利子,然我与破戒比丘、失行、失命、坏见者共住一日、一夜、一刹那,甚至仅仅弹指间同住亦不欢喜。”如此世间上的诸人天众生喜欢谈论破戒的公案,散布流言蜚语。按世俗风气,所有的人们都会到处宣扬令敌欢喜、令亲痛苦(有关破戒者)的种种恶言。如《教比丘经》云:“不持净戒常见者,世间一切诸众生,内心皆不欢喜彼,且以恶语遣责之。”这些人受到种种遣责,不知不觉已到了衰老之时,他们感受剧烈老苦的同时,忆念今生所造的破戒罪过,此刻内心备受种种痛苦逼迫,最後死亡临头之时,一方面心中恋恋不舍财、子、妻等,但彼等也不会跟随自己,一方面想到以所造的五种堕罪10必将堕入地狱遭受种种痛苦折磨。因此必定会生起炽燃烈火般,或如骏马也不能赶的大追悔之心。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应精进护持净戒。《毗奈耶经》云:“追悔中死亡,死後堕恶趣。”此外,宣扬众多恶语之理,如全知无垢光尊者说:“寻求寂灭解脱菩提者,最大违缘魔障狡诈女,诸众侮辱违背圣教理,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何者虽已趋入闻思修,因遇女人从而失此法,见与未见异熟无可量,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何者虽已趋入利他行,因依女人名声将受损,事业不成无能利有情,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虽为智者然却遭众讥,因失希求无法利他众,失毁行为遭受俗人笑,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虽为肃者11然已破律仪,护法远离众天不欢喜,以重罪故现後受痛苦,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虽为贤者然却增贪惑,现世迷乱任意享欲妙,恶劣影响罪垢染他人,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虽具信心出离勤修法,若遇女人今生失自在,失解脱道永漂轮回中,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虽为真实入定诸禅师,因遇女人善法皆失损,远离神山游荡闹城郊,当舍祸害根源诸女人。”

  丁二(思维死时所现景象而应取舍之理)分二:戊一、持戒之功德;戊二、破戒之业感。

  戊一(持戒之功德)

  本论云:无误取舍因果持戒士,

  死时勇士空行作迎接,

  称说善来趋入此善道,

  往生极乐刹土增安乐。

  释:对七种或十种业因导致增上生、决定胜之果的道理断除怀疑,生起诚信而无有谬误、精确细致地取舍总的分别的因果、受持净戒的殊胜大士今生与来世都会享受安乐,当死亡来临之时,他将出现遍满虚空界的空行地行持明者、勇士空行众指引道路作迎接的境界,并称说:“善男子,善来,您所趋入的此善道是通往极乐世界或铜色吉祥山之道。”於是(具足净戒之人)便自由自在地登上用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优质淩罗绸缎铺设的柔软舒适之阶梯,犹如变魔术般瞬间往生於痛苦之名亦不闻、远离器情诸衰败、无上善妙之极乐清净刹土中并增上了无比安乐。不仅仅发愿而在相续中尽力生起佛菩萨所赞颂的此境界至关重要。如《圣者大鼓经》中说:“帝王,汝之子犹如丢唾液般地舍弃以珍宝、耳饰、镯钏装饰之六万王妃及好似仙女般婀娜多姿女子,真稀有!了知一切贪欲无有恒常,证悟好似仙女般婀娜多姿之女人犹如唾液一样,并说:‘真稀有!一切贪欲无有恒常、稳固、持久。’後舍俗出家,於此娑婆世界成佛,佛号释迦牟尼。大王您变成乐匝哦童子又称世间诸众见喜。於此世间,怙主(佛陀)显示涅盘後佛教隐没之时,又过八十年,您成为持慧比丘,不惜生命发掘此经。又过一百年死後往生极乐世界,尔时汝能显示众多广大神变,住於八地,一身住于极乐刹土,一身化现安住於兜率天,从怙主弥勒菩萨处请问此经(《大鼓经》)。龙树菩萨说:“我此往生极乐刹。”圣天论师也说:“去呀圣天去,光身赴净刹。”《入行论》中说:“因昔净善业,生居大莲藏,芬芳极清凉,闻食妙佛语,心润光泽生,光照白莲启,托出妙色身,喜成佛子前。”以及如同华云侍者之公案那样(因守持净戒、发清净心,最後直接往生佛刹)。

  戊二(破戒之业感)

  本论云:未能如理取舍犯戒者,

  死时恐惧狰狞狱卒说,

  恶劣有情趋入此劣道,

  杀叫声中身拖铁刺原。

  释:未能如理如法取舍并违犯一切善妙功德之本无上解脱圣道戒律之学处的这些愚昧无知、罪大恶极者到了命终死亡之时,身量相当於十三个普通人的身高,獠牙毕露、牙关紧咬、双足发出踢踏声等十分恐惧、面目狰狞、令人毛骨悚然的阎罗狱卒们怒冲冲、恶狠狠地说:“你和象你这样恶劣愚痴的有情,(在人间已经)轻毁了佛陀教言、损害了佛教如意宝、不取舍因果、积累了众多恶业,今天理应趋入如此恶劣之道中。”说完後破戒者面前即刻出现可怖的三险地12、四恐怖声13及气势汹汹、煞气腾腾“打打杀杀”的叫声等,处於这种迷乱境界中,狱卒在其颈上套着黑索、用铜铁手指剌入其头中,身体被拖到遍地布满铜刺铁刺的许多平原、山谷中。如此罪孽深重之人将堕入寒热地狱中感受难以堪忍的苦痛,理应对此恶业境现生起厌离之心。《念住经》中说:“何者若以强烈贪心忆念非理女人,以邪念而邪淫,则彼死後将堕入邪道恶趣,感受无边地狱痛苦,於彼处遭受种种危害折磨。因其以作已积集业14感召,其感受力十分强烈,即遭受以火烧身、兵器砍杀、盐水浇烫、重病缠绕,此等所说之苦感难以想像、无法衡量、不可比喻。如是地狱有情皆由自心迷惑,乃至所造罪业未灭尽或断尽之前,将於数十万年中感觉烧焦之苦。从地狱中解脱後以顺後受业15感召,不转生为饿鬼傍生,而转生於同缘份人类中。转为人时,亦将成为贫穷者、山野者、寂静者、畏怖者及山野者之奴仆,恒时罹患众病。”《三摩地王经》云:“破戒堕恶趣,多闻不能救。”《入中论》中也说:“失坏戒足诸众生,於恶趣受布施果。”

  丁三(思维死後来世苦乐而应取舍之理)分二:戊一、总说持戒功德及破戒过患;戊二、分说黑业白业之果报。

  戊一(总说持戒功德及破戒过患)分二:己一、顺福德分守戒之乐果(持戒功德);己二、以贪心见女人之过患(破戒过患)。

  己一(持戒功德)

  本论云:虽无出离发心所摄戒,

  然以清净善愿守戒者,

  将成天子围绕诸天女,

  享受圆满五欲生极喜,

  释:本来出离心所摄的一切善根是解脱之因,菩提心所摄的一切善根是成佛之因,但是除了某些圣者高僧大德之外,未精通三藏教典、未被圣者怙主(善知识)摄受之人暂时虽然于自相续无法守持能解脱有寂二边、彻见三有一切痛苦的出离心及愿将诸众生安置遍知佛果的发清净菩提心所摄的善妙戒律。然而,如果以发清净善愿获得增上生功德之心守持解脱道阶梯的别解脱戒乃至仅仅现在受持斋戒16等少分戒律者,则其果报必将转生於天界,在诸多饰品严饰、舒心悦意、美妙庄严的天宫中变成精通技艺、相貌端严、见而生喜、青春年少的天子,四周围绕诸多妩媚可爱漂亮的天女供养承侍,在自己寿量未尽之前将一直享受不可言表、安乐无比、十分圆满的色、声、香、味、触五种欲妙并且生起极其喜悦之情,如《胜者智慧经》中说:“欲获善趣当持戒。”《别解脱经》中也说:“趋入善趣者,渡河之桥梁。”又《广戒经》云:“虽耳未闻眼未见,持戒之人趋善趣。”但是因为这不能趋至究竟解脱之干地,所以他们仍然需要重新入道,因此我们不应为得善趣安乐的善愿守持戒律,必须以出离心、菩提心所摄持之心而受持净戒。

  己二(破戒过患)

  本论云:虽未二身接触犯淫戒,

  然以贪心眼看少女行,

  恐怖阎罗用以燃烧沙,

  反复涂入眼中真痛苦。

  释: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说:“你甚至不应眼看女人。”如是作了遮止,所以说虽然未以男女二个身体(二根)接触,没有染上(意乐等……)分支圆满违犯淫欲根本戒的过患,然而若未以稳固的出离心紧紧护持自相续,以贪爱之心引起眼看豆蔻年华少女的身姿行为,则其异熟果报将是:面目狰狞、凶狠恐怖、行为粗暴的阎罗狱卒们气汹汹、恶狠狠地用以火舌炽热燃烧的铜沙铁沙不仅仅是一次,而是在恶业众生业力未尽之前反反复复涂入他的忍耐力极弱的眼根之中,真是痛苦难忍,以此分别的痛苦业感境现也应生起强烈的厌离心。《念住经》中说:“具戒者若以非理作意看女人,则将(以热沙)烧其双目。”此外布敦仁波切也说:“见女若生非理意,眼为烈焰铜水烧。”

  戊二(分说黑业白业之果报)分二:己一、略示持戒、破戒之因果;己二、广说其分类。

  己一(略示持戒、破戒之因果)分二:庚一、唯以持净戒得功德;庚二、以破戒过患堕恶趣之理。

  庚一(持戒功德)

  本论云:若有何人受持清净戒,

  虽无一分闻思修功德,

  死时必定往生清净刹,

  行善无欺缘起之特法。

  释:倘若有任何具有福德善缘之人自相续未被破戒罪行所染污,如理如法地受持一切功德之本清净戒律学处如意宝,则此人虽然无有一分其他广闻经典、断除增益的深思以及纯熟串习法义的修行智慧等种种不同增上生、决定胜之因的功德,但是死亡降临之时,他必定会往生极乐世界等无比清净之刹土中。其因为:大慈大悲导师释迦牟尼佛教法之根本即是戒律。以奉行持戒这一善法之因所生与得地菩萨同等缘份的稀有安乐之果绝对无有欺惑、无有迁变,此乃空性与缘起不相违背或无欺缘起境现之自性,是如海一切教派的无上特法,这是世尊以知处非处智力17所发出的狮吼声。如《三摩地王经》云:“纵然精通一切法,若以闻慢不持戒,破戒必将堕恶趣,多闻无法救护彼。”

  庚二(破戒过患)

  本论云:若无净戒守护自相续,

  外表装作广行闻思修,

  无利漂泊轮回恶趣处,

  具贪愚者满业受痛苦。

  释:若无有能够以真实出离心所摄的清净戒律如理如是守护自相续,断除罪行,那麽仅仅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庄严,外表上装模作样地广泛进行听闻佛法、思维他过、希求诅咒降伏等观修忿怒本尊等等增上贡高我慢、勇猛威力之事,但实际上正法与自相续已背道而驰,(如此而行)非但对成办来世之永久之计无有任何利益反而极为有害。通常罪孽深重之人在呼吸间便会显现今生来世各种业感的痛苦,尤其是此处所说的造大罪业者或依靠密法而造严重罪业的人将堕入金刚地狱或者虽未堕入金刚地狱,也会堕於恶趣深渊之中,於无数大劫中感受痛苦,最後若暂时从恶趣中获得解脱,但因自相续无有出离心、菩提心等清净种子,所以必将犹如水车之轮、瓶中之蜂一样始终接连不断地流转於六道险地之中、漂泊於轮回恶趣之处。其因为:在他人面前进行欺诈诱骗,肆意贪执欲妙及世间八法、具有贪心、卑鄙劣行的愚痴者终生依靠正法积累严重罪业,他们定将以罪恶满业18感召漂於轮回恶趣之中遭受各种各样的痛苦。《佛藏经》中说:“舍利子,譬如阉割之人非男亦非女,破戒比丘与彼相同,非在家亦非出家,寿终後直堕地狱。”

  己二(广说其分类)分三:庚一、分说持戒往生净土、破戒堕入地狱之理;庚二、持戒无勤得财、破戒转生饿鬼之理;庚三、持戒天生具有芳香、破戒於不净处转为旁生之理。

  庚一(分说持戒往生净土、破戒堕入地狱之理)分四:辛一、总说生处;辛二、别说生处分类;辛三、生处资具等差别;辛四、以未来後世之苦乐劝生欢喜与厌离。

  辛一(总说生处)分二:壬一、持戒功德;壬二、破戒过患。

  壬一(持戒功德)

  本论云:具戒将生广大莲花中,

  具足相好殊胜庄严身,

  享用佛法无漏甘露味,

  严饰种种珠宝真欢喜。

  释:恒时具有令佛欢喜的清净戒律之补特迦罗,死後将往生於一由旬或闻距许具数千花瓣的广大莲花之中。这时受持净戒之大士具足胜妙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极其殊胜、无比庄严的身体,诸人天龙等也无法堪比,如此端严的身相令人见而生喜。以其福德力而感享用佛语或佛法喜宴,犹如无有有漏习气之天龙胜妙甘露美味,身上严饰绿玉、吠琉璃19之璎珞、臂环等种种珠宝饰品,发出悦耳的响声,内心中生起无漏悦意之感,真是欢喜。

  壬二(破戒过患)

  本论云:呜呼破戒燃烧大地上,

  庞大柔嫩劣身倒栽行,

  饮用难忍沸腾铜水液,

  各种兵器砍割真痛苦。

  释:因作者对破戒者所感痛苦果报,内心中生起强烈厌离而用“呜呼”感叹语气词。破戒之人将堕入地狱,倒在燃烧一肘高火焰的熊熊烈火并散发出浓浓黑烟的大地上,其身体以所积种种不善业所感,诚如《念住经》及《涅盘经》等佛经中说:“恶业众生每一身体长达五由旬至八万由旬。”地狱众生每一身体此南瞻部洲也无法容纳,十分庞大庸重,又极为脆弱(忍耐力极弱)。犹如即日初生的婴儿身体一般柔嫩。投生为如此恶劣之身的有情以各自业感头朝向下倒栽而行,如是难忍的痛苦之因是以出家人形象享用茶、稀饭等僧众饮食。其异熟果还有:狱卒将多如海洋的滚烫铁水铜水灌入它们口中,它们也是不由自主地饮用这些难以忍受、炽热沸腾的铁水铜水熔液,燃烧内脏而感受痛苦的同时也分别遭受宝剑、锯子、短矛等各种兵器的砍割刺杀,真是痛苦不堪。以降临头上的此等种种痛苦业感也应生起强烈厌离之心,《俱舍大疏》云:“诽谤净戒者,苦行仙人者,彼等倒栽行,唯堕地狱中。”又经中说:“迦叶,有懈怠者,不持净戒者,失坏沙门功德者,虽身着袈裟,不生恭敬之心;迦叶,有名为损害沙门色相之众生孤独地狱;迦叶,此孤独地狱中,彼等身为比丘形象,衣装燃火,头上燃火、钵盂燃火、坐垫燃火、卧具燃火、所使用之物皆成损害,成为大火,火焰熊熊盛燃,一切沙门之色相(所见)皆成损害。何以故?如是身语意皆未清净故,即身语意不清净众生便成为一切皆不清净也。”

  辛二(别说生处分类)分二:壬一、持戒功德;壬二、破戒过患。

  壬一(持戒功德)

  本论云:具戒大士庄严无量宫,

  十万幻化天女赞供养,

  与诸佛子勇士众会中,

  相互研讨佛法真欢喜。

  释:具有清净戒律的大士将往生於殊胜的清净刹土中,于圆满具足一切欲妙、天然珍宝组成舒心悦意的庄严无量宫殿中,诸佛所幻化的成千上万天女以抑扬顿挫的各种妙音合理地赞叹他们的功德并作供养。此外,还与诸位登地佛子勇士众会聚一堂,在集会中,不是一次而是反反复复相互研究讨论深广三乘佛法,一切地道断证功德犹如夏季河水涌涌难抑,澎渤向上,自相续中真正地生起了无比欢喜之情。萨革拉说:“不失持戒者,恭敬於三宝,涅盘住彼前,死时将立即,转生於天界。”

  壬二(破戒过患)

  本论云:破戒童子燃烧铁室中,

  业力所现恶劣罗刹食,

  恐怖狱卒猛呼打杀声,

  如此灭头之苦有何感。

  释:无心愚昧盲目的破戒童子死後将随业力所牵堕入号叫地狱等中,在充满沸腾铁水、燃烧烈火的铁室之中,由恶业之力所感而显现为恶劣、凶狠、残暴的罗刹,獠牙毕露,饥不择食地啖食吞食它们,发出匝齶声,感受如是痛苦之同时,极为恐怖、令人畏惧的阎罗狱卒大军凶猛地呼喊“打打、杀杀,”发出震天动地的巨大声音,遭遇如此毁灭头颅内脏之痛苦、恐怖,该会有何等的感受?因此我们应当思维,从今起忏悔罪业,精进修持。否则,如萨革拉所说:“若妄说神通,虽不乐受报,兵器砍头颅。”

  壬三(生处资具等差别)分二:癸一、持戒功德;癸二、破戒过患。

  癸一(持戒功德)

  本论云:具戒善士如意树园中,

  仅以意念享受饮食饰,

  具足受用如化乐天财,

  听闻美鸟善说悦耳歌。

  释:具有清净戒律、堪为法器的善缘高尚大士所转生的任何刹土都是悦意珍宝自性的环境,在金银根、干、枝组成并出生一切称心如意所需之物的如意树严饰、赏心悦目、见而生喜的园林中,无需以身语勤作仅仅以意识念及便可享受百味甘美饮食甘露蜜酒等,佩带长短璎珞等各种各样的身体装饰,意念後立即具足一切所欲所求的财富受用,犹如化乐自在天随意可幻化出所需财物一般无勤中便可获得。同时可听闻到羽色美妙、具妙音歌喉的八哥等众多鸟类宣说四法印等善说悦耳动听、令人舒心悦意的歌声。因此我们应当如寻路粮般地精勤持戒。《弥陀庄严刹土经》中云:“出有坏,若我证菩提时,我佛刹住菩萨众,遍满金、银、珍宝、珍珠、琉璃、海螺、碧玉、珊瑚、水晶、石精(金刚钻石)、红珍珠等,一切珠宝、花、香、鬘、涂香、宝沙、妙衣、宝伞、宝幢、幡、灯、歌、舞、乐音等,如其所愿圆满成办,因造诸善根故,发心(动念)後即刻现前,若非尔,我不得现证圆满正等菩提,不成佛。”……如此广说了仅以忆念便可获得一切财物资具。

  癸二(破戒过患)

  本论云:破戒劣人身穿利戈上,

  凶恶女人拥抱烧内脏,

  乌鸦鹰鹫昆虫食脑髓,

  感受难忍苦时有何法?

  释:与上述内容相反,染上破戒过患的下劣之人将转生於不悦意痛苦的恶趣之中,身体穿在火焰炽燃极其锋利的三尖戈上,从肛门足掌心向上穿透,并被令人心惊胆颤、十分恐怖的凶恶女人紧紧拥抱,而且体内燃火焚烧了心肺腹等所有内脏。同时,具金刚喙的乌鸦及具锐利铁喙的凶猛鹰鹫、昆虫等前来食饮他们的脑髓,啄食他们的眼油,感受如此无有穷尽、难以忍受的痛苦之时有何办法呢?思维此等痛苦应当对以前所造的罪业生起追悔之心。《念住经》云:“邪淫转生铁柱山,攀爬并为女人燃。”又《智慧无量广大珍宝经》云:“何人行邪淫,死後堕恶趣,遭锋利铁刺,穿透及烧苦。”《五学处功德经》中也说:“具贪邪淫之人,现世有生之年行邪淫,死後来世堕入大号叫地狱,之後度过无滩河两岸有八十由旬高的铁柱山,十八指长树枝利刺向下悬垂,十二闻距高的身上燃火,火焰向上,爬山至六十由旬,此时恒受用各种兵器相互砍杀,数千年中攀爬於树刺上。此外,狱卒执持兵器击打彼等,彼等一边哭号一边头朝下坠落,坠落时,燃火三尖矛从其头部穿入,从肛门穿出,感受如是痛苦,恒时哭喊号叫,并需於八十由旬铁瓶中住一大劫,为周身布满余烬之狱卒所吞食。”

  辛四(以未来後世之苦乐劝生欢喜与厌离)分二:壬一、持戒功德;壬二破戒过患。

  壬一(持戒功德)

  本论云:具缘净戒大士等流果,

  行善增上殊胜诸如来,

  梵音赞叹右手置其顶,

  授记现前成佛真欢喜。

  释:照亮解脱道、具有善缘、自相续受持清净戒律的大士以同行等流果所感,现世也是行持善法,受持净戒学处,其果亦越来越增上,因此具广大威力四圣者20之主的殊胜诸佛如来也以六十种梵音赞叹赐与安慰,同时舒展由百种福德所成如象鼻般的右手置於其头顶并予以成佛之授记:未来于某时某处现前成佛,佛号某某,所化眷属之数等。如此获得八地时也具足无生广大法忍及十种自在21,真是无比欢欣喜悦,犹如获得无上佛果一般。《一万二千大云经》中说:“阿难,此乐匝哦童子亦名世间诸众见喜,於我涅盘後过四百年成为龙猛比丘广弘我教法,最後於极净光世界中成佛,佛号为善世出有坏圆满正等觉慧源光如来。”

  壬二(破戒过患)

  本论云:失毁戒律业重之众生,

  恒受毛骨悚然地狱苦,

  人寿无法衡量解脱时,

  闻到如此怖声更忧愁。

  释:随恶业所转之时失毁了戒律如意宝,罪业深重之众生,其恶业异熟果临头将转生於十八地狱之中,恒时遭受令人毛骨悚然、望而生畏、严寒酷热等众多地狱之苦逼迫。狱卒们发出呼吸声说:“以人间寿量无法衡量其解脱的时间,人间岁岁月月、朝朝夕夕、多年已逝,而未能从地狱中获得解脱。”听闻到诸如此类残酷恐怖的声音,此时地狱有情更加感到灰心绝望、极其忧愁。因此我们应当思维此理。如《入菩萨行论》中说:“然仅受彼报,苦犹不得脱,因受恶报时,复生余多罪”。又“若遇寻常险,犹须慎防护,况堕千由旬,长劫险难处。”

  己二(持戒无勤得财、破戒转生饿鬼之理)分二:庚一、不转饿鬼之理(持戒功德);庚二、转生饿鬼之理(破戒过患)。

  庚一(持戒功德)

  本论云:具戒大士来世生何处,

  美味饮食衣饰等财物,

  无勤之中自然会聚集,

  瞻洲受饥苦亦不成穷。

  释:具有究竟无上安乐唯一之因清净戒律的大士来世无论转生於任何处境,具六种甘美妙味如神馐般香甜可口的食品以及牛奶、蜜酒、甘露等种种饮料无上的丰富饮食受用以及身上所穿、所佩的都是如美妙天衣般轻飘柔软乐切大氅等鲜艳夺目的人天衣裳、耳饰钏镯等轮王及报身服饰等用品之自性一切财物,在无需辛劳勤作之中自然而然便会聚集获得。其因为:即使南瞻部洲的所有众生遭受饥馑灾荒痛苦业感,但是具有净戒的任何人亦不会成穷因潦倒者,何况说在无有衰败之时感受贫穷苦呢?如前所引经中说:“贫者得出家,获供脱贫穷。”及:“纵诸在家者,指甲上耕田,吾之出家众,生活无贫穷。”

  庚二(破戒过患)

  本论云:破戒愚者恐怖饿鬼中,

  身居许多凶恶阎罗众,

  具四倒识饥饿之众生,

  必受烧焦内脏无量苦。

  释:破坏决定永久大计之戒律学处的愚笨者,将转生於令人毛骨悚然、十分恐怖恒时唯求饮食的饿鬼界中,在每一极其庞大饿鬼的身体上居住了许许多多凶狠恶毒的阎罗众即其他众多饿鬼,具有果树、饮食、河水、季节、日月四种颠倒意识遭受饥饿痛苦之饿鬼众生皆先得不到饮食,或者虽然得到也无法进入咽喉中,或者虽进入少许但到了夜晚必将感受烧焦所有内脏从口鼻之中冒出浓浓黑烟等等众多无法衡量的痛苦,寿量长达五千年或一万年等,因此我们从现在起严谨持戒至关重要。如前所引《三摩地王经》云:“为贪诸愚者,依靠腐女身,将成劣众生,彼堕恶趣中。”世亲论师也说:“火鬘饿鬼漂云游,发出高高惨叫声,有些口中燃大火,颈如针眼腹似山,恒时感受饥渴等,以致烧焦身枯萎,有些吃食呕吐物,其余吐物亦难得。”

  庚三(持戒天生具有芳香、破戒於不净处转为旁生之理)分二:辛一、不转旁生(持戒功德);辛二、转为旁生(破戒过患)。

  辛一(持戒功德)

  本论云:希求善道有缘童子者,

  生生世世薰染戒妙香,

  一切合成俱生之香气,

  扑鼻乐受胜过天人香。

  释:希求增上生决定胜善妙圣道,具有殊胜法缘的补特迦罗自相续中受持清净戒律的童子者,生生世世之中身体会薰染上戒如意宝所发出的沁人心脾的妙香,由所积福德之力其果成熟於外境用品之上,一切通过配合而成的香及檀香、沉香等俱生之香气芬芳扑鼻遍布整个大地、四面八方,可产生的安乐感受真正已胜过天界诸天人所具有的妙香。此理如《因缘品》中所说:“花香随风飘,根檀香亦然,戒香虽无风,芳香遍四方。”《教比丘经》云:“不敷冰片香,当涂戒胜香。”又《般若摄颂》云:“三界之中悦意香,不违出家戒涂香。”世亲论师也说:“具无上戒香,善趣无穷尽,花鬘香不遍,涂香亦不生。”

  辛二(破戒过患)分二:壬一、犯第一僧残罪泄漏明点等破戒之真实异熟果;壬二、分说与菩萨乘相违故应断除之理。

  壬一(犯第一僧残罪泄漏明等破戒之真实异熟果)

  本论云:失毁身精明点劣缘士,

  许多世中沉溺不净泥,

  感受浓烈臭气所逼迫,

  种种昆虫食身真痛苦。

  释:以贪心失毁庸俗身体内的精气或精华白明点、违犯三戒学处而断绝了善缘的劣缘士夫,不只一次而是在许许多多世代中反反复复周身完全沉溺湮没於充满屎尿等稠密肮脏不净物淤泥渣滓之中,感受十分浓烈、难以忍耐的恶臭气味薰染。一切时处为此等痛苦所逼迫折磨之同时,各种不同种类黑头白身的成千上万昆虫刺食着他的身体,这种感受真是痛苦不堪。此理如《毗奈耶经》云:“何人若於悲佛教,以轻视心稍违越,彼将为苦所束缚,如砍竹林毁芒林,此罪遭受大国王,严厉惩罚不可比,非理若违佛教言,转傍生如翳树龙。”《念住经》中说:“男人于男人行邪淫,死後堕入恶趣之众生多转生於地狱中受众多痛苦,以作已积集业之力感召而生此等损害,即彼众生堕地狱,头发燃火、周身燃火,为如金刚般坚硬之身所持(拥抱),似空中洒沙般将其诸支分、极支分皆粉碎,以不善业死而复活,又燃火怖畏之男人,使其生恐惧,彼见深渊堕入其内,彼住於空中,芝麻许光明亦无有,并具炽燃喙之鸟前来将其身断为数节,解脱後又堕於地上,具炽燃嘴之狐来食之,至彼骨穷尽,复生出,解脱後诸阎罗将其置於燃火铁罐中焚烧。乃至其作已积集之恶业未断未尽前,於数十万年中受焚烧、粉碎之苦。後从地狱中解脱,复以顺後受业不转生为饿鬼、傍生而转生於同缘份人类中。若生为人,则彼以贪欲邪淫之等流果所感,毁众妻,一妻不成,或去他人前。”又云:“何人以邪命,稍许维生计,彼沉於粪坑,昆虫将食之。”

  壬二(分说与菩萨乘相违故应断除之理)分二:癸一、具大悲佛子思维中有死苦而不舍明点之理;癸二、思维大密持明捷径密道中必不可缺而应舍泄漏明点之理。

  癸一(具大悲佛子思维中有死苦而不舍明点之理)

  本论云:以贪失毁身精一明点,

  聚集数亿弱小中阴身,

  无法投生感受死亡苦,

  大悲佛子为何不舍彼。

  释:若二众生互相以强烈贪爱之心而失毁或泄漏身精一白明点,此时聚集了为苦所迫、以饮食为乐、受用贪乏、无实有身体数以亿计的弱小中阴界众生,它们为获得身体犹如腐肉上的苍蝇一般密布集中於寻香胎门周围,然而除了个别能得到身体外,其他全部无法投生而灰心绝望,以此为因,必定重新感受如死亡般的痛苦。那麽,知一切众生为父母诚心立誓或自诩承担众生之苦、已发二种菩提心之士、大悲尊主诸佛之意子大菩萨以及宣讲大乘经论、肩负弘法利生事业的高僧大德们为何不舍弃失毁明点彼者呢?理应舍弃。若不舍弃则如《别解脱经》中说:“损害他众非沙门。”损害他众,在大乘任何宗派中亦不得闻,何况得见,故应励力精进。不损恼并饶益有情是诸菩萨之特法。泄漏失毁明点损害中阴身之理是《日月双合续》等续部中所讲内容。无垢光尊者在《胜乘宝藏论》中略说:“如网罟捕鸟一样,父母双运之网捕捉中阴身,成千上万的无数中阴身犹如夏季腐肉上聚集苍蝇一般集于父母双运胎门口,父母感受安乐时它们不由自主地从母亲阴道入胎。”有些虽未获得实身然却转为其体内的寄生虫。世亲论师说:“无数极其贪着香味,微小短命之众生贪执浓烈香味,它们死亡之时将以成熟生为寄生虫之业转生於寄生虫类。”如此,多数感受死苦之外难得躯体。我们应当思维此理并谨小慎微。

  癸二(思维大密持明捷径密道中必不可缺而应舍泄漏明点之理)分七:子一、泄漏明点乃转生金刚地狱之因故应舍弃;子二、乃证悟验相之障碍故应舍弃;子三、思维其毁坏智慧密道蕴城即丧命之过患而舍弃;子四、顿悟方便道者需依下门助缘之理;子五、究竟解脱道不需观待只依方便之理;子六、以意伺察双运光明非圣道正行之理;子七、为成就者所传之甚深耳传故随时随地应保密。

  子一(泄漏明点乃转生金刚地狱之因故应舍弃)

  本论云:若有欲学捷道善缘者,

  为命亦须守第五堕罪,

  若毁堕入金刚地狱中,

  解脱时亦绝无仅有矣。

  释:如今藏地雪域所有的男女老幼,尤其是上师僧人中无有一人未受灌顶,获得灌顶後,灌顶之命根即是誓言,这已成了多数人的口头禅了。此(誓言)唯一依赖于其根本明点。因此,倘若有欲求以解脱之(教言)、成熟之(灌顶)二种方式趋入并修学即生便可获得解脱之捷道金刚乘密宗、堪为密法之法器的善缘利根者,入密乘後一切证悟验相及悉地之根本即是明点,所以为了至关重要的无价之宝生身性命亦必须守护,绝不能失毁泄漏明点的第五条根本堕罪。《时轮金刚》云:“ 若失明点者,犯第五堕罪。”若问未守护(此条)将如何呢?失毁誓言者必将堕入所有一般痛苦不及其百分之一的金刚地狱之中,感受炙热之苦,寿量长达十亿劫。《照明续》云:“失毁根本罪,不勤求复者,堕金刚地狱,诸普通地狱,苦合不及彼,十万分之一,千佛之光芒,菩萨诸事业,恒作亦无利,十亿劫之中,彼不得解脱。世间若毁灭,弹指间迁余(转他世),故法极谨慎。”此处对下劣者(指漫长之时)用否定词说无解脱。然而,因有为法皆无常之故最後终究有解脱之时,但亦是绝无仅有矣,思维此理後具智慧者不应犯失毁誓言之罪。

  子二(乃证悟验相之障碍故应舍弃)

  本论云:若失所依甘露月明点,

  则失能依双运智慧故,

  障碍证悟产生众罪业,

  金刚持众亦应舍弃彼。

PhotobucketPhotobucketPhotobucket

  释:倘若失毁了双运智慧之唯一殊胜所依甘露本体皎月明分自性的菩提心明点,则如无器之水一般,必定失毁能依现证法界双运智慧。是故,众多经论注疏中一致宣说泄漏明点定会障碍证悟顶乘无倒之密意,或是成为最大的魔障违缘,从而产生众多难以堪忍的严重罪业。因此,已经精通此等之理并受持学处、圆满诸功德的具三金刚上师22持明众亦应舍弃泄漏明点而应守持彼者。此理又如《空行心滴》中说:“自然觉性之所依乃四大之身,身之所依为风脉明点,风脉者亦摄於因之明点中,因之明点乃四大之精华,亦即觉性之所依,是无别而住,四大各具功用故平等而住或增长时,身体无恙,获诸圆满功德,四大若以他缘紊乱则其功用不平衡,则相互影响致四大不调,而现各种疾病及违缘,失毁五大而死亡者,障碍修行,不能趋入无漏寂灭,故不失因之明点至关重要。此明点乃四大之精华,故若不失而增,则诸悉地由此而生,轮涅诸苦乐亦依其作用而现,故此不失而增乃要诀也。”

  子三(思维其毁坏智慧密道蕴城即丧命之过患而舍弃)

  本论云:精进修持智慧密道时,

  若失细微明点芝麻许,

  则毁众多身界空行城,

  并其丧命具有极大罪。

  释:一般来说,(失毁明点)不仅与共同密乘道相违,尤其是精进修持第二秘密灌顶,第三智慧灌顶道之精华在自身方便的基础上修持上门解脱道、下门密道之时,不用说常常反复泄漏明点等,甚至若失毁细微明点如芝麻许之量,其堕罪则摧毁了众多自身金刚蕴城风脉明点之自性三身或身语意之性蕴界。此乃一切功德之源,即(清净脉)勇士(清净风)勇母等。总之,自身本为勇士空行之坛城,所以说失毁芝麻许明点,尽其数量将毁灭百万勇士空行城,并且与其真正丧失性命一样具有不可言说的极大罪过,甚至在梦中也不能失毁,因明点是密宗誓言之自性,所以应当舍弃(泄漏明点)。世俗之身体乃是佛之坛城,如《明界续》云:“本基中现迷乱力,总摄四大之坛城,风脉精华无二中,如来种子字而住,五轮佛父佛母相,三脉乃为三身性,外即五蕴之身体,内即五毒烦恼性,密即五身之自性,极密乃为五智慧。外即五大种自性,内即五大佛母性,密即五部空行也,极密乃为五妙慧。外即五轮之本性,内即五种明点性,密即五种文字也,极密乃五部空行。一切脉界乃勇士,空行佛父佛母刹,此身真正佛坛城。”又《明灯论》云:“本净智慧力,现五大外境,摄执五大光,未解执着彼。五大精华身,相辅而生成,血肉脉明点,文字身智慧,外即五大种,内真五佛母,密即五空行。外即五轮性,内乃五明点,密即五文字,极密五空行。外即五蕴身,内即五毒惑,密即五身也,极密五智慧。故舍明点者,彻失密乘戒,十万劫之中,感受地狱苦。”

  故说自身於如来坛城中本来任运自成,诸脉界明点乃真佛勇士空行,若失芝麻百分之一许因之明点,则十万空行将悲哀痛哭;若未失则受出世间诸圣者之相助。持明者虹藏大师的伏藏品中也说:“若失明点精华肆意行贪欲,彼乃空行勇士命根故失声痛哭,乃为誓言之根本故失三戒,乃身之精华故容颜光泽渐衰退,乃命之精髓故每失一次其寿便减七日,是故不失明点极为重要。”因此应当小心谨慎。

  子四(顿悟方便道者需依下门助缘之理)

  本论云:何时通达实相大净等,

  具足无念无漏之戒律,

  五轮之风明点自在时,

  尚需解开脉结之助缘。

  释:何时共同地道功德已趋於究竟,正法完全融入自相续,大密乘正见密要正行修法无有错谬地现前,已如理如是无误地通达了本体实相三清净四平等无二无别的大净等实相,一切现有诸法显现为大乐,并且断除了包括细微在内执着庸俗之相的一切分别念,真正具足了无分别念、明点无有泄漏甚深圆满次第之戒律,能取所取二脉(精脉、血脉)之风全部进入中脉智慧法界中後,顶、喉、心、脐、密处五轮中一切所行之风全部变成智慧风。因为风所行之处即是明点所到之处,所以与此同时明点也获得自在。总而言之,证悟平等之见、具足有相自身方便、风脉明点获得自在之时,尚且需要遣除解开微细脉结之障碍,增上证悟境界,所以要依止具足法相之业手印(空行母)作助缘。依此道而修行之特法(力)所证悟的无漏明点之智慧能断除轮回之根本、摧毁庸俗贪欲之魔、增上大乐智慧等,如是具外现功德的瑜伽士无有白发及皱纹,身精如净水般等已获得如此成就及道功德者理所当然必须依止业手印。《威猛根本续》云:“得稀有大乐,获殊胜菩提,与女双运外,余处皆非有,一切幻化中,女幻最应赞。”否则,如莲花大士曾说:“最初入道时,无论为何颠倒识所牵皆是障碍。尤其对男人而言女人为大魔,对女人而言男人为大魔,男女共同之大魔乃衣食也。”佛母(益西措嘉)请问莲师:“业手印不是修道中不可缺少之助缘耶?”莲师说:“真正起到助于修道作用之业手印比黄金还珍贵难得,你们女人罪孽深重,崇拜烟花浪子,注重感情(不观净心),积资供养烟花浪子,忍耐丈夫(不修忍辱),怜爱自子(对众生不起悲心),对圣法生厌烦,(不修本尊)恒修贪心,以淫语勾引男人,不礼本尊而以手式约男人,不转塔而游自乐之地,於贪境发精进,迷乱自下身泄漏,贪爱交媾,以贪心回报恩德,讲诸多淫语,若可则令犬亦行不净,无悔之永久愿望便是不净行,今令选择成佛或一次不净行,然女选不净行,口是心非,口口声声说有敬信,极其吝啬,争风吃醋(嫉妒心强)无有信心,不行布施,邪见疑心重,智慧悲心弱,虚荣慢心强,无恭敬心,精进弱小,擅长邪行,诡计多端,无清净心,无坚定心,不守誓言,不侍上师,依其不助上进反而如铁钩般托向後退,不起安乐作用反成贪嗔、痛苦、厌烦之因,本想依其得解脱反成增长嫉妒烦恼之因,本想增上明点反而染上层层冒渎晦气23。不如理守护誓言之女人乃修法之魔缘。”我们应了知如此所说之理。

  子五(究竟解脱道不需观待只依方便之理)

  本论云:自现觉性萨垛事业者,

  无贪不变法性大乐源,

  清净分别喻义光明智,

  捷径密宗善巧稀有道。

  释:此前译(宁玛派)(论典)中未说不依靠下门道不能圆满密乘捷径。其因为:证悟实相自然本智自现实谛无二无别、殊胜大法身自性之觉性智慧,是真正现见了具有稳、摄、悟三相的空乐金刚萨垛之本面。如此觉性中四种事业任运自成故,此道成了一切共同殊胜事业的唯一作者,所以不观待种种事业之仪轨,证悟了内心所现一切之自性即是无有被贪执能取所取染污的不变法性之本体,大乐智慧之究竟源泉,因此不需依靠业印。总之,无论修持方便道还是解脱道,清净粗大分别念加行道的喻光明及根除细微分别念後现见赤裸法性本体的义光明,若是具足如此喻义光明智慧的善缘者,则即生便可获得下乘道宗派未宣说的双运身果位,这是捷径金刚密宗具善巧方便密行稀有特法之道。然而,真正获得此精华义者却极其罕见。四种事业即如《火施根本续》云:“觉性乃诸佛,一切获自在(四事业),故当主修此(觉性)。”又《智慧明点续》中说:“息灭内外苦(息业),增上二善聚(增业),怀柔四所摄(怀业),摧毁二猛魔(诛业)。

  子六(以意伺察双运光明非圣道正行之理)

  本论云:贪执自净双运义光明,

  非为作意圣道之正行,

  解开脉结等德若无有,

  空乐觉受模糊乃伺察。

  释:犹如老者看孩童行为一般贪执所现诸觉受的一切贤劣能取所取,於无基离根的本地中自然清净,法界觉性双运之本体胜义谛法性之密意光明离戏之实相,即显密因果乘共称的无上精华并非为以作意改造後获得自诩为实相及法性的细微苦性境界,而是三圣者正道之正行。这种境界已解开了中、精、血脉中包括细微脉在内的二十一脉结,应当获得现见不变大乐本面等上述诸道相功德之究竟实相,倘若无有此等成就则暂时的空乐觉受只是风心偶尔模模糊糊的显现,是恍恍惚惚的状态,不可认为是究竟之见。这种状态乃是伺察意执着有相之自性,属於集谛轮回分之法,所以应当完全舍弃。恩紮布德在《成智论》中说:“未见身皮筒24,与实皮火筒,彼等之差别,见性之瑜伽,能超皮火筒。”又“二根所生乐,劣士说真如,胜佛未宣说,彼为真大乐。大乐非无常,大乐乃恒常,(若彼为大乐),搔痒腋乐受,为何非大乐。”

  总而言之,此论初中後所讲的唯一内容即是应守护的心宝,不能犯他胜罪、僧残罪,不能泄漏明点。本来象我这般浅薄之人不应向其他广闻博学、清净戒律、智慧深邃的成就者们宣说劝诫,但这是末法时期之标帜。如今也有许多全心全意依赖于我的僧人,我百般郑重祈求你们应严谨护持身之威仪,不要泄漏菩提心明点。

  子七(为成就者所传之甚深耳传故随时随地应保密)

  本论云:吾虽无有证悟顶乘智,

  成就师前聆听胜密法,

  纵知辨法非法之密要,

  泄露教言因故不欲说。

  释:上师法王(本论作者)十分谦逊地说:“吾自己虽然无有证悟顶乘阿底约嘎无误密意、本体实相的广大智慧,但却於诸位大成就智者具有法相的诸上师面前聆听了共同的无上密法,尤其是《光明心滴论》及窍诀等所有殊胜密法并且全部精通,纵然了知辨别清净正法与具非邪法大密金刚乘的六边25、四理26之教理以及光明大圆满的了知、领受、证悟等分类之一切密要。然而,不可对非法器者泄露犹如空行心血般的耳传之甚深教言原因之故,不欲公开宣说此理。《誓言照明续》云:“密法并非有过失,为利众生故保密,能密悉地不消失,故说种种表示法。”

  癸二(劝修一切二障垢染之真实对治法,能持之方便)分二:子一、略说此浊世中揭露自过;子二、法融入心之理。

  子一(略说此浊世中揭露自过)

  本论云:呜呼我与如我浊众生,

  诚心向法少如昼星故,

  不作无聊当行利他众,

  反复内观察审极重要。

  释:作者因对末法时期唯求世间八法的形象出家人生起厌烦之心而发出“呜呼”之感叹。当今时代我与如我一样刚强难化的浊世劣缘众生,由於未被诸上师摄受,往昔所积之恶缘,从心坎深处诚心诚意希求後世解脱、向往正法之人极为稀少,如同白昼之星一般,又因外境善於蛊惑人心,自己又智慧浅薄、无有主见,分别念很容易被诱惑,是故希望大家不要依靠种种外缘作一些无聊之事,而应当如噶当派前辈之传记中所说的那样,一心一意无私地行持利益他众之事业。反反复复内观自心,详察细审,使正法真正融入自相续,这是极为重要的。诚如阿底峡尊者所说:“如今五浊之恶世,非为装模作样时,乃为策励精进时;非为寻求高位时,乃为置於卑位时;非为摄受眷仆时,乃为依止静处时;非为调化弟子时,乃为调伏自心时;非为随持词句时,乃为思维意义时;非为到处游逛时,乃为安住一处时。”持明无畏洲大师也说:“如法行者少如白昼星,切莫广传空行之宝法。”

  子二(劝修一切二障垢染之真实对治法广说彼理)分七:丑一、思维希求表面名誉而过患;丑二、思维诚信无欺因果道理之功德与不信之过患而理应守持;丑三、思维坚定持戒誓言之功德;丑四、遣除违缘障碍之方便恒时恭敬上师;丑五、思维经说仅持形象之功德而守戒之理;丑六、思维未法五百年守少分戒之利益应持戒之理;丑七、思维诸众应赞应敬之利益而持戒之理。

  丑一(思维希求表面名誉之过患)

  本论云:内心唯求今生之美名,

  外表虽现善妙乃希疑。

  释:浊世的这些众生内心中唯一希求今生之美名等世间八法,为了引诱欺诳而在他人面前装得十分庄严如法,他们外表虽然显现得极为善妙,实际上乃是有依此希求名闻利养、受到赞叹,疑虑得不到名闻利养、遭到呵责等之根源或心态,所以无有任何实义。《三摩地王经》云:“长期妄语非梵行,恒时求利堕恶趣,身着梵净行胜幢(法衣),破戒彼者说非法,内心贪执财粮食,坐骑黄牛及马车,无有慎持学处者,彼等为何剃发须。”世亲论师也说:“虽以种种装束行,若无戒律行苦因。”

  丑二(思维诚信无欺因果道理之功德与不信之过患而理应守持)

  本论云:虽与美女朝夕共相处,

  若思无欺因果不束缚,

  否则外相虽装守持戒,

  然被时境外缘所转变。

  释:虽然外表的行为下劣,与心爱的伴侣年青美丽的女人朝夕共同相处,形影不离,但是如果遇到正法则必定能舍弃。倘若反复观察思维佛经论典注疏中所宣说的百劫不毁之无欺善恶因果甚至细微之分类亦不虚耗之道理,最後绝对不会受到女人的束缚,如同难陀的传记一样。否则暂时外表形相上虽然装模作样地守持救怖或善愿的个别戒律,然而时时刻刻中不由自主地被暂时外境非法违缘所诱惑转变,为魔所使,这是佛法未融入自心之标帜。其理如《教比丘经》中说:“譬如善妙树,长期生树枝,彼人长持相,恒时增罪恶,增上诸罪业。”又云:“不住诸学处,而披佛幢者,不如破戒後,立即还俗好。”

  丑三(思维坚定持戒誓言之功德)

  本论云:故当再三思维来世业,

  坚定誓言不为外缘害。

  释:是故,不仅仅是空言虚谈,而应当从内心深处不只一次而是再三思维成办来世自他之永久大业,如果能够如此坚定誓言不舍学处,则无论如何不会为恶缘、女人、恶友等暂时的外缘所损害。如《入行论》云:“行持若如斯,纵住恶人群,抑处女人窝,勤律终不退。”

  丑四(遣除违缘障碍之方便恒时恭敬上师)

  本论云:然亦会遭恶魔之危害,

  恒以恭敬清净之信心,

  猛厉祈祷上师莲花生,

  决定不为违缘所转变。

  释:本来誓言坚定、智慧广大之人不会被魔控制,然而末法时期的众生犹如秤杆一般极易转变,因此亦会遭到恒时障碍修道的凶恶魔王波旬及其眷属之危害。最殊胜的对治即是并非时紧时松偶尔性而是恒常以我意唯您知的至诚恭敬清净之信心,专心致志、表里如一地猛厉祈祷:诸佛智悲力之总集、(语金刚之宝生部)语言之本体、现为金刚阿闍黎形相之上师莲花生大士明知。如此自己无论遇到多大违缘,决定不为违缘所转变。如颂云:“身语意皆依止我,莲生不欺君臣。”又说:“终生修上师,彼人命终时,融入我心间。”

  丑五(思维经说仅持形象之功德而守戒之理)

  本论云:若于殊胜佛法起信心,

  仅剃头发披红黄僧衣,

  果报今来善因得增长,

  经说种种善聚妙功德。

  释:倘若对於引导我们趋至解脱干地的殊胜稀有佛陀之教法,生起坚定不退的诚挚信心,由此乃至仅仅舍弃在家相剃掉头发胡须,身披红黄色补钉在内的僧衣,其果报今生中不会遭受非人猛象等损害,因仅身披僧衣也能清净当天所享用信财亡财的罪障及偿清宿债等缘故,来世善法安乐之种子即因得以越来越增长,佛在经中宣说了种种善聚胜妙功德。如《地藏十轮经》中说:“往昔一人被国王判死刑扔于屍陀林中,诸罗刹女见其颈带袈裟布片後敬礼道:“汝且安然无恙住,吾等不会加害汝,见汝剃发披法衣,吾等亦将随念佛。”也有令猛象杀某人,见其身着红法衣,大象恭敬礼其足的公案。此外,如颂云:“猛者最畏惧,见人着袈裟,非天趋地下。”又《花鬘论》云:“身上披着袈裟者,宛如升起璀璨日,极为殊胜倍庄严,三十三天如意树,树叶可满一切愿,脱落枯叶换新叶,如是为除诸罪业,近圆戒律亦复然。”《地藏经》云:“身着仙人之胜幢,一切智者极赞颂,何人於彼作供养,决定解脱三有缚。”

  丑六(思维未法五百年守少分戒之利益应持戒之理)

  本论云:往昔受持如海圆满戒,

  浊世一日受持一分戒,

  佛说此德较前更殊胜,

  欲善之人为何不勤戒。

  释:往昔在兴盛圆满前劫时众生烦恼薄弱、诸根调柔、不放逸之时受持如海圆满佛教之戒律学处,于斗争时此末法五百年五浊恶世中仅仅一日受持一分戒律。佛陀在诸(经、律)藏中宣说此功德较前者更为殊胜,欲求善妙解脱道的智者之众人自相续为何不奋不顾身精勤受持戒律如意宝,理应受持。《三摩地王经》云:“不可思议劫之中,供养数俱胝佛者,不如正法极衰败,善逝圣教毁灭时,一日守戒福德胜。”

  丑七(思维诸众应赞应敬之利益而持戒之理)

  本论云:具戒之士足下践踏尘,

  梵天帝释为供亦顶戴,

  有智之士为何不应令,

  美名飞幡飘扬三有界。

  释:若具有清净戒律之士其足下所践踏的微尘,则总的世间君主及分别之梵天帝释等天众为了将其作为供养之对境亦以头顶戴,如理了知善恶取舍的有智慧之士为何不应当令具有圆满戒律大士的美名之洁白飞幡飘扬於天上、地上、地下三有界。如此极为应理,西日讷玛嘎(华智仁波切)说:“何人足趾所践尘,三界吉祥诚稀有。”

  丙三(与之相关语结文)分四:丁一、无有修持无垢佛法者故欲求自利之理;丁二、然而教诫善缘所化者之理;丁三、以恶劣习气所致难以守持圣者欢喜之净戒之理;乙四、发愿生生世世中持大圣者之行为净戒。

  丁一(无有修持无垢佛法者故欲求自利之理)

  本论云:呜呼多数如我随魔转,

  佛法作证虽说善妙法,

  不喜视敌於此生厌离,

  故我欢喜独自居静处。

  释:因再次生起厌烦之心而发出叹息“呜呼”,我与大多数如我相同的众生随着恶魔及恶友而转。因此,我以佛所说无有谬误垢染的正法作为证明虽然以教证理证窍诀即三周遍量27宣说了一切善妙经论清净本性的正法,可是有些无心愚痴炽盛的人不仅不欢喜听闻而且生起极大嗔恨之心并视若怨敌一般,於此令人痛心的情景生起厌离之心,是故我希望不与任何人交往,不需要考虑敬上护下,忧心劳身而十分欢喜独自一人居住过的在琐事鲜少的寂静之处。《呵责破戒经》中说:“破戒比丘具十忧愁之苦,不享佛法美味,听闻深法不愿趣入,於深法不生胜解心,若闻无缘空性、无相、无愿法门,则生恐怖、畏惧、极畏惧之心,不解如来密意,於说法比丘生嗔,不愿见说法比丘。何为十过?舍利子,破戒比丘,於和合僧众,心不喜乐,何以故?想比丘僧众和合作长净仪式之力可毁我之故,见已过後,常为疑惑之苦所迫并於具戒比丘亦生损恼心;舍利子,此乃破戒比 丘第一过也。……”如此共说了十种过失。

  丁二(然而教诫善缘所化者之理)

  本论云:然而如心慈爱二轨友,

  为守誓言劝我说破戒,

  过患以及持戒之功德,

  是故随意略言写此理。

  释:虽然希望舍弃九种事28但因不舍堪为法器的有缘弟子是菩萨之特点,所以此处用转折词“然而”。殊胜意子之主犹如心脏、眼目、性命般慈爱并具足世、出世二轨之圆满正士相的道友说:“为了‘我’不偏守护一切清净三学之誓言(请造此论)”。但他(劝者)只是为了後代所化众生守护誓言而说此语,实际上他与往昔印藏出世的圣者高僧大德无二无别,誓言也如同刻在石上的花纹一般,所以不可能舍弃誓言。然他劝请我造论时说:“您应当造一部宣说破戒者今生来世感受痛苦不乐意等过患,以及赞叹自相续如理如是受持殊胜戒律、学处者,可将自他二利自然而成之功德的论典。”是此缘故,作者心中自然所显现,内容虽然极广,但却舍弃了戏论之言词而随意以金刚歌形式的简略言词撰写了此等道理。造论乃是圣者之行为。如颂云:“智者不应多许诺,倘若亲口应允後,则如石上刻花纹,死亦不会有转变。”匝那贡玛阿闍黎也说:“智者三种事业中,讲辩二者不一定,是故造论不可迷。”

  丁三(以恶劣习气所致难以守持圣者欢喜之净戒之理)

  本论云:然如我等往昔业所感,

  纵未违犯圆支根本罪,

  未守令圣欢喜之净戒,

  放逸贪心生世之恶习。

  释:为他人宣讲教言是极为困难的,其原因如上所说。尽管不应失毁学处而必须守持,然而(这种法器极为难得),因为隐藏功德是智者的行为,所以作者以谦虚语说:“我及如我一样的此等众生,由於往昔所积的福德善业所感而获得了如今的善妙人身,纵然未曾违犯过圆满具足基、意乐、加行、究竟堕罪支分的根本堕罪,但是却也未曾守护过令无勤中能谨护根门的圣者所欢喜之清净戒律。未能做到其原因何在呢?不具有谨慎精勤取舍的不放逸而是放逸无度,贪着五欲外境之心放荡不羁,这是不可胜数的生生世世之长久恶劣习气薰染之力(串习力)所致。间接也教诫後学者:净除往昔所积习气至关重要。佛陀欢喜之戒如经中所说:“知佛法僧後,生起诚信心,获圣喜戒律。”《宝性论》云:“欲证无上菩提智者数劫中,身语意无勤作而持无垢戒。”又《俱舍论》云:“若现见三谛,於戒法生信。”

  丁四(发愿生生世世中持大圣者之行为净戒)

  本论云:呜呼佛法珍宝善聚本,

  圆满净戒大圣之行为,

  福德者得净戒如意宝,

  发愿生生世世守净戒。

  释:末法时期的众生不能辨别黄金与牛粪之胜劣,对於与此相同不辨轮涅之功过(功德与过患)之人生起哀伤之情而发出感慨“呜呼”。浊世众生之导师释迦牟尼佛之教法与证法中,犹如价值连城的如意珍宝般的是有寂一切善妙聚集之唯一根本圆满佛法取舍的戒律。唯有获得见道时才能具备不染细微过患清净无漏的戒律,也是大圣者之行为。只有许多世代中积累广大福德者方能自然获得任运自成一切所需、满足一切所愿之别解脱、菩萨、密乘三种清净戒律如意宝。所以我们应当不只一次,而是反反复复发愿从今起乃至未得菩提之间,生生世世中不投生於过富或过贫之家,而生於中等之家并获得守持不染细微过患垢尘之清净戒律具八闲暇十圆满之人身。一切经论中皆宣说尽力发愿持戒极为重要并说众多愿词。如颂云:“具足无垢戒,受持清净戒,持无慢心戒,愿戒度圆满。”又“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七童女传记经》中说:“剃发出家後,身披粪扫衣,前往寂静处,何时如是行,唯视一木轭,手持土钵盂,无亲一户户,何时行乞食。”

  乙二(劝修对治障)分二:丙一、修禅定之诸因;丙二、观修正行。

  丙一(修禅定之诸因)分二:丁一、主要思维静处功德而舍弃俗世;丁二、思维闲暇人身难得易灭故舍分别念。

  丁一(主要思维静处功德而舍弃俗世)分二:戊一、总说静处功德;戊二、分说功德殊胜。

  戊一(总说静处功德)

  本论云:阿吙请听忠诚可爱友,

  上有无人寂静之神山,

  前辈祖师大德修习处,

  向往独自喜处常修行。

  释:因对如海学处之源泉寂静之处生起极大欢喜心故用语气词“阿吙”舒发此喜悦之情。请诸位不杂器垢而谛听,外即乃至未证菩提之间永不分离所行称为忠诚,内即一同获得佛果故称可爱,密即诸佛之密意界中无有高低前後所行事业一味平等故称道友,用以三种呼唤词。我们应该离开难以摆脱恐怖、悲惨之轮回的大小家庭而前往上方,那里有唯以鸟兽为伴、无有世人、外离愦闹、内离分别念称为寂静之神山处,即岩洞、空谷森林等自然会令人生起厌离心之妙境,也是我等之向导、怙主前辈祖师佛、佛子持明上师高僧大德们居住修习之处,诸上师空行也作过加持。在此地容易生起证悟验相功德,也迅速可得前辈传承上师之加持,不为失戒障碍及争论之阴霾所遮染。因此神山能加持补特迦罗相续,可撑起专心修行之胜幢、无有边地外道之危害。如果听到有如此善妙静处则定会十分向往,并发愿:抛弃追求伴侣、寻找饮食、护持亲友、积守受用、建筑房屋等一切巨细琐事,唯行後世永久大计,远离消遣欲妙之外缘对境,犹如少女的手镯一般独自一人悠闲自在於无有热闹可看的空谷中、赏心悦目的欢喜处,恒常护持自然本智无改之实相,深入思维、精进修行法义。如经中云:“众人成诤论,二人将闲聊,如少女手镯,独自住静处。”又《月灯经》云:“舍弃欢喜之城邑,恒时依止静林中,犹如犀牛常独处,不久将获胜禅定。”

  戊二(分说功德殊胜)

  本论云:此处无诸恶人之骚扰,

  何况强烈贪嗔之劣境,

  禅定自增胜境森林中,

  发愿何时能住此静处。

  释:在此寂静之处根本无有行为下劣进行抢劫偷盗、违法乱纪、制造噪音等事的诸恶人来来往往攀谈闲聊之骚扰,更何况说怨敌、女人等恶缘强烈贪嗔之劣境呢?虽然在此处开始可能会生起诸多分别念,但无论如何也只是犹如船上乌鸦29飞起一般,因无有散乱的违缘,所以缘等持的禅定自然而然会日日增上。在这殊胜悦意的环境森林中,白天无人往来,夜晚无有怨敌的伺机损恼。我应发愿:义无反顾地抛弃家庭、未来生计等。何时能够安住於如此寂静之处,该多好啊!如《入行论》云:“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声,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

  丁二(思维闲暇人身难得易灭故舍分别念)

  本论云:虽获暇满难得珍宝身,

  刹那无常死主来迎接,

  当断种种散乱财束缚,

  何时住於悦意寂静处。

  释:虽然已获得了八闲暇十圆满,思维因、喻、数都表明极为难得胜过天人的珍宝人身,又有“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之说。但是,总的来说一切有为法之自性皆是无常,尤其是人生寿命空而无实,犹如闪电及陡坡之水流一般最终刹那也难以住留,都是无有恒常毁灭之法,所以保养身体无有任何实义。不久猛厉毁灭之缘死主阎罗王於呼吸间便前来迎接你,应当通过反反复复思维,以四种厌世修心等对治力断除魔障恶友等种种外缘及散乱自性的财富受用等束缚之绳,发愿何时能够住於悠然自得、舒心悦意的寂静神山、空谷岩洞处该多好啊!如是死亡之理,如《无常语》中说:“如断源水池,无增唯减少,众亦入死道、谁信骤然寿?”又《解忧书》云:“地上或天间,有生然不死,此事汝岂见?岂闻或生疑?”《入行论》亦云:“乃至未趋於,四人掮吾体,当赴静林中。”

  丙二(观修正行)分三:丁一、生起一切解脱道之首出离心;丁二、对佛子共同之圣道菩提心生起欢喜;丁三、宣说修持捷径果乘密道之理。

  丁一(生起一切解脱道之首出离心)

  本论云:世间散漫显现暂时乐,

  黑白因果乃为无欺理,

  见此三有六城皆痛苦,

  何时能生无伪出离心。

  释:思维亲友、房屋、经商、饮食等琐事世间中瞬间的欢乐都是散漫放逸的显现,幼稚无知的凡夫心前一切暂时的安乐只是刹那存在而已,若享受则如食毒一般,了知此理後不应贪执。後世所受的苦乐依靠何者产生呢?即十不善黑业、十善白业。总的、分别的因果规律乃为无欺因果之道理,甚至也包括世人共同承认的正见。所有众生皆造恶业则定会感受痛苦,见到此三有六道城中无论生於何处皆是痛苦,但愿何时能够在自相续中生起无伪清净的出离心。《三摩地王经》云:“谁舍犹如火炭坑,亦弃所爱子与妻,以恐怖心而出家,不难获得胜菩提。”又云:“何人数俱胝劫中,承侍恒河沙数佛,不如生起出离心,真正出家更殊胜。”大持明者班玛班紮说:“见由无明业惑所产生,三界犹如炽燃之火坑,以出离心持一解脱戒,功德之本乃第一要道。”

  丁二(对佛子共同之圣道菩提心生起欢喜)分二:戊一、联系因果窍诀圆满意乐加行之真实发心;戊二、

  圆满前行修心及共同修学二资学处。

  戊一(联系因果窍诀圆满意乐加行之真实发心)

  本论云:无始以恩养育诸有情,

  皆为大慈大悲之对境,

  意行圆满珍宝菩提心,

  其以恒敬生心真欢喜。

  释:遍知佛亦无法照见、无法授记之对境,无始以来不只一次而是反复以大恩养育我们、遍满虚空界的诸有情於多生累劫中当慈母时,好的饮食先给我吃,好的衣服先给我穿,极为慈爱、备加关怀。他们皆为欲其具足安乐大慈心及愿其远离痛苦的大悲心之利乐对境。修习(四无量)未圆满之前一直作为所缘境。发殊胜菩提心、行二利之意乐与行六度之加行圆满的佛子是佛教之中流砥柱。总之,如理趋入愿行学处的任何菩萨都是不观待其他乘便可获得佛的一切功德,因此称为珍宝菩提心,其以通过不断修学的恒常性精进及猛厉发心的恭敬性精进,则使自相续中所生起的菩提心增上,对此内心中真是欢喜不已。当舍弃劣心之理,如《圣者如幻等持经》云:“为利诸众生,若发菩提心,将供养具足,三十二相佛。”又“菩提心如何,佛说妙法中,无更胜供养,亦无更胜德。”

  戊二(圆满前行修心及共同修学二资学处)

  本论云:独自安住无人寂静处,

  以无偏心供施轮涅客,

  一心修持无实幻化义,

  以无贪作供施真想望。

  释:若想如理修学菩提心学处,则应独自一人安住於顺缘善妙、外境无人的山谷、无有愦闹的寂静之处,远离友伴、城邑,安坐于舒适的座垫上,以对亲怨无有偏袒之心将执为我自己的身体、受用、善根上供诸佛、下施轮回一切众生,以此殊胜稀有方便宴请轮回涅盘的大贵客,此为世俗有缘福德资粮。一心一意修持现有轮涅诸法本来无生之自性无实本基之实相远离一切戏论幻化八喻所立的实相密义。以对显现无有微尘许贪执之垢心,并护持实相赤裸之无现入定,证悟轮涅等性之心作供施,此三轮无缘(即三轮体空)之供施即是胜义无缘智慧资粮。内心中真地十分想望积累这二种资粮。修学菩萨行需迅速积二资之理,如《学集论》云:“吾身及受用、三世诸善根,施与诸有情,护持净增长。”又《入行论》云:“身体及受用、三世一切善,为成众生利,无吝作布施。”

  丁三(宣说修持捷径果乘密道之理)分三:戊一、恭敬依止引道者上师之特法;戊二、守护捷径密乘灌顶所获誓言之功德;戊三、宣说即生一切有漏法解脱於法界之顶乘密义。

  戊一(恭敬依止引道者上师之特法)

  本论云:恩德胜佛具相上师尊,

  了知三宝总集之本体,

  当以坚信潜心作祈祷,

  获得意传证悟乃特法。

  释:末法时期的众生无有亲眼面见诸佛、亲耳聆听佛语的缘份,而上师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是以悲悯之心为浊世众生传授如百川汇於桥下般的深道顶乘极要精华窍诀,开示即生便可获得解脱之善道。所以从恩德方面来讲已胜过佛陀的具有经论中所说法相的殊胜上师尊,我们应毫无怀疑地深深了知其身为僧众、语为圣法、意为佛陀之自性即三宝总集之本体,之後应当舍弃一切,以坚定不移的信心潜心猛厉作祈祷,使自己获得如海持明上师的传家之宝秘密精华意传智慧,使上师所证悟实相的智慧融入于自相续,此乃大密金刚乘胜过其他乘之特法。密乘中唯依上师便可圆满一切要道,般若乘不知所有加持源于上师,密乘中说佛的加持也直接通过上师获得。如颂云:“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依积资净障力,具证上师之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

  戊二(守护捷径密乘灌顶所获誓言之功德)

  本论云:近道密宗入门即灌顶,

  受持彼者之根誓言故,

  纵遇命难亦应诚守护,

  则生证相德芽不困难。

  释:善缘利根者要趋入如魔术般解脱之近道密宗,首先必须获得不可缺少之入门即灌顶,通过能成熟之方便四灌顶,清净四障,修持四道便可成熟四身。灌顶有基道果或因道果三种,乃至自相续现前双运身之前不会虚耗受持彼者(灌顶)之命根根本及支分誓言。是故我们纵遇命难亦不能舍弃,而应深刻思维其珍贵难得,诚心诚意毫不拖延地守护誓言,其功德则必将犹如值遇因缘湿润良田之种子一般,自相续中很快生长出证悟验相四持明之功德苗芽并不困难,因此不可延误守持誓言。如《集密续》中说:“犹如依良田,所播之种子,将成熟果实,维持生命也。如是一切法,根本誓言故,成熟菩提果,紧持善命根。”

  戊三(宣说即生一切有漏法解脱於法界之顶乘密义)分二:己一、总说无上三续之密义;己二、分说大圆满阿底约嘎特法之功德及劝修根除迷现。

  己一(总说无上三续之密义)

  本论云:对治执着分别生圆道,

  无贪觉空无别佛密意,

  证悟自解之信解道顶,

  若具此等必定最後有。

  释:对治自相续执着器情之分别念的方法,将能依所依之器情观为刹土本尊是殊胜世俗谛生起次第,以对治能取所取之方便使业风进入中脉,任运自成七胜本体之因是殊胜胜义谛圆满次第,如此无误殊胜生圆道即是玛哈约嘎;不贪执平庸之能取所取,於无贪觉空无二无别之实相或法界与智慧双运自然本智、任运自成之自性大乐菩提心之坛城中自然安住於佛陀之密意中,此乃阿努约嘎;本基清净之实相即本体空性为法身、自性光明为报身、大悲周遍为化身,证悟无缘三相及一方便後,如理修道决定可现见本面(见),获得定解(修),证悟自解脱之信念(果),不需取舍之本来实相即是一切诸乘解脱道之最极顶,此乃窍诀阿底约嘎。无论是上中下何等根基之人,若具足或证悟此等道理则必定会超越散漫、迷乱、无知,其心决定安住於佛的密意中从而断除胎城,犹如大鹏之卵於蛋中圆翅30一定是最後有者。此句说明作者依照全知上师(无垢光)之论典而了达顶乘密意。如《金刚萨埵意境续》中说:“生次玛哈乃诸法之基,圆次阿努及诸法之道,大圆阿底乃是诸法之果。”

  己二(分说大圆满阿底约嘎特法之功德及劝修根除迷现)

  本论云:如今六道众生五毒山,

  其余之法难以毁灭之,

  若持证悟大圆金刚钻,

  即能摧毁世间诸大山。

  释:如今果期教法已隐没,因此很难证悟实相。浊世人寿接近十岁时,因六毒(五毒加吝啬共六毒)显现为地狱等的六道众生,对於烦恼浊之力强盛的五毒自现坏聚见大山王,以其余不了义的因果乘之佛法极难以摧毁灭尽,不能迅速对治调伏之。不仅法是大圆满,而且人也是已了达大圆满者,则尽管法器愚笨但若持有稳固信心,或者当今时代宁提派处於胜解行时之缘,虽无究竟广闻然有信解者也能如理证悟大圆满之智慧,因此先决定、区别,最终完全了悟实相自解脱这密要。如是大圆满金刚钻即如大自在天手中毁山的金刚一般,若获得即能彻底摧毁一切世间迷乱显现的诸大山。即了知自现无有自性只是迷乱显现而已,皆是不离贪执迷乱分别念造作,证悟觉性无基离根、无有能取所取之境界。因此劝勉诸位迅速精勤修持此顶乘之道。如《普作续》云:“如是显现皆真如,谁亦不应改变彼,不改平等性之王,无念法身任运成。”

  甲三(末义结文回向善根)

  本论云:如是造论种种语善说,

  我以清净之心随意写,

  愿成汝心闻思修助缘,

  并度老母有情至商主。

  释:如上所述三学之自性三戒之密要,如是所造之论,以种种语言颂词形式善巧地宣说了不同乘的内容,我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是以纯洁清净殊胜意乐之发心随意中所现直接撰写,由此而生的善根愿成为堪为法器的善缘者汝心趋向广泛听闻经论注疏、如理善加观察思维而断除增益、自相续对治远离二障反反复复串习即闻思修智慧之殊胜助缘,并且再三发愿:度化引导三有之中无一未作过母亲的老母有情达至遍知宝洲大商主佛的果位。因此,理应对此论生起欢喜心。如《宝性论》云:“何人一心为佛法,无有散乱(私利)而宣说,符合获得解脱道,应如佛语作顶戴。”诸佛之後学者了知三学要义後,应无有懈怠、毫不拖延地精进修持。

  舍弃有义诸事老人我,犹如盲人承担明者事,

  着论行持智者稀有事,三门徒劳浪费纸张已。

  唯恐倒说圣者之密义,产生重罪虽欲自安住,

  然因如鼓鼓锥之缘起,又思成为他人讥笑因,

  是故应当小心备谨慎,土登老人随意而撰写。

  善哉!善哉!善哉!!!

  译于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2000325

  注释:

  1 增上生:人天善趣的圆满福报。

  2 决定胜:永久安乐,指解脱位和一切智位。

  3 作意:思维、思索之意。

  4 胜解行地:资粮位和加行位中,未证空性,但依信解或循名循义修学佛法。

  5 水蛭:马蟥,生活于水中的一种长形吸血虫。

  6 吉祥长净:吉祥布萨,比丘诵戒净善之僧制,为共同布萨中不定时布萨之一。每逢安位开光等吉祥时辰,及为转化旱、涝、君等不吉祥事为吉祥而举行的临时布萨。

  7 定时长净:梵音译作布萨、布沙他。月中定期,比丘、沙弥集众对说忏悔犯罪,在家徒众受行斋戒,住净戒中,长善净恶的一种宗教仪轨。

  8 制解:比丘在夏令安居时节,应当制止白念堕犯、惩治、分财及界外过夜等事,及至此日,即可解禁自恣,故名解制。此分及时解制,非时解制和众解制等三种。

  9 羯磨:比丘所作摩细分有一百零八,概括为单的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

  10 堕罪:比丘所犯得之罪,即他胜、僧残、堕罪、向彼罪、恶作。

  11 肃者:肃:敦肃,严禁持净戒之人。

  12 三险地:是指中阴界中所出现的白光、红光、黑光的明、增、得三种恐怖境现。

  13 四恐怖声:《前行讲记》释为地、水、火、风、四大之恐怖声。

  14 作已积集业:具备下列六种条件之业:动念猛厉,故思而作;业行圆满所作已遂;既作不悔;作後随喜且有伴作;无对治力能毁所作;有力能令果报必熟。

  15 顺後受业:来生以後始感其果之业。

  16 斋戒:近住律仪。杀盗淫妄四根本罪,以及饮酒歌舞、花鬘涂香、高广大床、过午时食四支分罪,共成八罪。认可一昼夜间戒此八罪的别解脱戒。

  17 知处非处智力:如来十力之一。如来了知生起有情之因是业烦恼,而非我、非造作者、非自在天等;行善往生上界善趣是应理处,往生恶趣是不应理处;行恶往生恶趣是应理处,往生善趣是不应理处。

  18 满业:成满别报,能令一生应受几许苦受乐受,完全成满之业。

  19 吠琉璃:一种似玻璃的宝石,有黄、白、绿、蓝等色,古代常以制珠宝和建筑物的装饰品。律疏说是蓝宝石,耳严论说有黄、绿、白三种。

  20 四圣者:指声闻、缘觉、菩萨、正觉。

  21十自在:凡夫常有十种损害,不得自在;菩萨位中得十自在,正相对治不受如是十种损害:命自在、心自在、资具自在、业自在、受生自在、解自在、愿自在、神力自在、法自在、智自在。

  22 具三金刚上师:具足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的大德。

  23 冒渎诲气:违犯誓言招致的不祥。

  24 身皮筒:无证悟之要仅身中观气者。

  25 六边:传讲或修持法时必须通达此理,即了义、不了义密意、非密意、文从义顺、文义悖谬、幻化网大疏中有广述。

  26 四理:传讲或修持密法者精通之四理。词义(显宗)、总义(生起次第)、隐义(圆满次第)、究意义(大圆满)。

  27 三周遍量:现量、比量、教量。

  28 舍弃九种事:舍弃身语意之不善、无记、善业之九种事,而住於超离三世因果的本净体性中。

  《指心性疏》《七宝藏》等有广述。

  29 船上乌鸦:指鸽子。它在船上飞起後马上又返回来。意义是指於静处生分别後,立即会生起禅定境界。

  30 蛋中圆翅:用来比喻修大圆满者离开异熟身後立即获得成就。

  ————————————————————————

  赞戒论颂词:

  赞戒明辨取舍论

  邬金丹增诺若着

  堪布索达吉

  慈悲主尊一切上师知,愿速救脱非理作意途。

  唉自无始熏习邪道者,如我浊人之行心生厌。

  具相师前已受利乐源,如同珍宝璎珞美饰戒,

  然换如一碗豆粉骤乐,如此严重愚昧诚可笑。

  一切稀有增上定胜因,无垢律藏之别解脱戒,

  佛说此乃佛陀与佛法,世尊悲悯此戒留人间。

  若有欲学净戒善缘者,则定欢喜闻思佛教义,

  以欢喜心引出妙功德,无勤之中获得三学德。

  贪着恶劣女人愚痴仆,其心遭遇天魔求财物,

  以贪漂泊大地如饿狗,多数不成反而冻饿死。

  自续以法调伏持律士,如大圣者美名遍世故,

  种种财富无穷悉聚集,未寻即获少许不受缚。

  染上破戒过患无心者,一切圣者护法亦远离,

  前有财富耗尽如水泡,精勤无义却日渐衰损。

  广闻具戒大士如宝藏,无勤获得世间诸众赞,

  名符其实具有善缘者,衰老之时亦增欢喜心。

  恒时不具净戒年青者,染上破戒过患佛亦责,

  世间诸众宣种种恶言,老死之时生起大追悔。

  无误取舍因果持戒士,死时勇士空行作迎接,

  称说善来趋入此善道,往生极乐刹土增安乐。

  未能如理取舍犯戒者,死时恐惧狰狞狱卒说,

  恶劣有情趋入此劣道,杀叫声中身拖铁刺原。

  虽无出离发心所摄戒,然以清净善愿守戒者,

  将成天子围绕诸天女,享受圆满五欲生极喜,

  虽未二身接触犯淫戒,然以贪心眼看少女行,

  恐怖阎罗用以燃烧沙,反复涂入眼中真痛苦。

  若有何人受持清净戒,虽无一分闻思修功德,

  死时必定往生清净刹,行善无欺缘起之特法。

  若无净戒守护自相续,外表装作广行闻思修,

  无利漂泊轮回恶趣处,具贪愚者满业受痛苦。

  具戒将生广大莲花中,具足相好殊胜庄严身,

  享用佛法无漏甘露味,严饰种种珠宝真欢喜。

  呜呼破戒燃烧大地上,庞大柔嫩劣身倒栽行,

  饮用难忍沸腾铜水液,各种兵器砍割真痛苦。

  具戒大士庄严无量宫,十万幻化天女赞供养,

  与诸佛子勇士众会中,相互研讨佛法真欢喜。

  破戒童子燃烧铁室中,业力所现恶劣罗刹食,

  恐怖狱卒猛呼打杀声,如此灭头之苦有何感。

  具戒善士如意树园中,仅以意念享受饮食饰,

  具足受用如化乐天财,听闻美鸟善说悦耳歌。

  破戒劣人身穿利戈上,凶恶女人拥抱烧内脏,

  乌鸦鹰鹫昆虫食脑髓,感受难忍苦时有何法?

  具缘净戒大士等流果,行善增上殊胜诸如来,

  梵音赞叹右手置其顶,授记现前成佛真欢喜。

  失毁戒律业重之众生,恒受毛骨悚然地狱苦,

  人寿无法衡量解脱时,闻到如此怖声更忧愁。

  具戒大士来世生何处,美味饮食衣饰等财物,

  无勤之中自然会聚集,瞻洲受饥苦亦不成穷。

  破戒愚者恐怖饿鬼中,身居许多凶恶阎罗众,

  具四倒识饥饿之众生,必受烧焦内脏无量苦。

  希求善道有缘童子者,生生世世薰染戒妙香,

  一切合成俱生之香气,扑鼻乐受胜过天人香。

  失毁身精明点劣缘士,许多世中沉溺不净泥,

  感受浓烈臭气所逼迫,种种昆虫食身真痛苦。

  以贪失毁身精一明点,聚集数亿弱小中阴身,

  无法投生感受死亡苦,大悲佛子为何不舍彼。

  若有欲学捷道善缘者,为命亦须守第五堕罪,

  若毁堕入金刚地狱中,解脱时亦绝无仅有矣。

  若失所依甘露月明点,则失能依双运智慧故,

  障碍证悟产生众罪业,金刚持众亦应舍弃彼。

  精进修持智慧密道时,若失细微明点芝麻许,

  则毁众多身界空行城,并其丧命具有极大罪。

  何时通达实相大净等,具足无念无漏之戒律,

  五轮之风明点自在时,尚需解开脉结之助缘。

  自现觉性萨垛事业者,无贪不变法性大乐源,

  清净分别喻义光明智,捷径密宗善巧稀有道。

  贪执自净双运义光明,非为作意圣道之正行,

  解开脉结等德若无有,空乐觉受模糊乃伺察。

  吾虽无有证悟顶乘智,成就师前聆听胜密法,

  纵知辨法非法之密要,泄露教言因故不欲说。

  呜呼我与如我浊众生,诚心向法少如昼星故,

  不作无聊当行利他众,反复内观审察极重要。

  内心唯求今生之美名,外表虽现善妙乃希疑。

  虽与美女朝夕共相处,若思无欺因果不束缚,

  否则外相虽装守持戒,然被时境外缘所转变。

  故当再三思维来世业,坚定誓言不为外缘害。

  然亦会遭恶魔之危害,恒以恭敬清净之信心,

  猛励祈祷上师莲花生,决定不为违缘所转变。

  若於殊胜佛法起信心,仅剃头发披红黄僧依,

  果报今来善因得增长,经说种种善聚妙功德。

  往昔受持如海圆满戒,浊世一日受持一分戒,

  佛说此德较前更殊胜,欲善之人为何不勤戒。

  具戒之士足下践踏尘,梵天帝释为供亦顶戴,

  有智之士为何不应令,美名飞幡飘扬三有界。

  呜呼多数如我随魔转,佛法作证虽说善妙法,

  不喜视敌於此生厌离,故我欢喜独自居静处。

  然而如心慈爱二轨友,为守誓言劝我说破戒,

  过患以及持戒之功德,是故随意略言写此理。

  然如我等往昔业所感,纵未违犯圆支根本罪,

  未守令圣欢喜之净戒,放逸贪心生世之恶习。

  呜呼佛法珍宝善聚本,圆满净戒大圣之行为,

  福德者得净戒如意宝,发愿生生世世守净戒。

  阿吙请听忠诚可爱友,上有无人寂静之神山,

  前辈祖师大德修习处,向往独自喜处常修行。

  此处无诸恶人之骚扰,何况强烈贪嗔之劣境,

  禅定自增胜境森林中,发愿何时能住此静处。

  虽获暇满难得珍宝身,刹那无常死主来迎接,

  当断种种散乱财束缚,何时住於悦意寂静处。

  世间散漫显现暂时乐,黑白因果乃为无欺理,

  见此三有六城皆痛苦,何时能生无伪出离心。

  无始以恩养育诸有情,皆为大慈大悲之对境,

  意行圆满珍宝菩提心,其以恒敬生心真欢喜。

  独自安往无人寂静处,以无偏心供施轮涅客,

  一心修持无实幻化义,以无贪作供施真想望。

  恩德胜佛具相上师尊,了知三宝总集之本体,

  当以坚信诚心作祈祷,获得意传证悟乃特法。

  近道密宗入门即灌顶,受持彼者之根誓言故,

  纵遇命难亦应诚守护,则生证相德芽不困难。

  对治分别执着生圆道,无贪觉空无别佛密意,

  证悟自解之信解道顶,若具此等必定最後有。

  如今六道众生五毒山,其余之法难以毁灭之,

  若持证悟大圆金刚钻,即能摧毁世间诸大山。

  如是造论种种语善说,我以清净之心随意写,

  愿成汝心闻思修助缘,并度老母有情至商主。

  译于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2000325










相關文章:
赞戒论

上一篇(走向解脱--三乘根本戒) 回目錄 下一篇(事师法五十颂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喜玛拉雅山脉南卡穹宗祖寺
改善「爱情与事业」最大效益之咕噜咕咧佛母密法
普贤上师-龙钦宁体
台湾血液基金会~全台血荒敬请热血民众踊跃捐血
辩经过程

赞助网站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FPMT護持大乘法派聯合會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台灣會議中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