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哲蚌洛色林佛學會重要法訊 長壽灌頂.放生暨除障法會 喜金剛身壇城(喜金剛道位)教授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法侣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噶举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3/29 02:09:01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3/29 02:07:48   编辑部 报导

第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开示  法侣

时间:一九八五年十月四六日
地点:纽约屋士达噶玛三乘法轮中心

此教示是关於师徒关系,与上师有关之修行法。仁波切将从基础开示。

大家都已知道,要将教示消化摄取,并将其化成为生活之一部分,则必须先有足够的条件。首要之一,如一个人所关注的不在教示上,则他并没有好好地接受教示。在听开示时,仅听到了开示
的话是不够的,必须听到开示,并了解透过语言传达的意思。为了了解意思,我们必须铭记我们是在接受开示,全心专注,清晰而关心,否则不管一个人有多少次的听法机会,都不能了解教义。

譬如,欲将水倒入於倒置的容器,是不可能把水盛到容器内的。这是接受开示的第一要件。第二种缺失阻止一个人正确地接受开示,可比喻底有裂缝或破洞的容器。任何倒进去的都会漏出来。虽然你有机会把水倒入容器中,什麽也不留下来。仅以听取的能力用心听法,还是不够,听到的东西必须好好地记住。这就是传统上受强调的了解的智慧,思考智慧的发展,使人不致於即刻忘掉。我们常说由右耳进,左耳出。这样不会是良好的根器。保持记住听到的法是必要的。要成为佛法的好根器之第三要件,就是不要成为有毒的容器。这种容器可能没有裂缝与破洞,但是有毒。被倒进去的都没有用,而且成为伤害之原因。一个人必须有正当的动机。授法受法均不能有不良的动机。不良的动机是以邪念及一切自我中心的态度来授法或受法。授法受法的正当态度,就是要知道受法之目的在於令一切众生得到开悟。同样地,授法之目的在於令受者获益,令众生自迷惑及痛苦中得到解脱。要具有这种利益众生,令其开悟之动机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要正确地遵循佛法之道,走向清净佛法的路程,还有其他条件,并且要认识它们。在冈波巴所着解脱宝缦论中,说明能够开悟的原因是传统上所说的佛性,这个能达成完全醒觉之心态的潜力,是一切众生都具有。知道这件事非常重要,并要对自己有信心。佛性是本来自有,普
及一切众生之心。虽然并不十分可见或明显,但奶油普遍存於乳汁中。我们必须觉得自己富有各种才能。我们必须认识我们并没有要求非属於我们自有的基本财富。

要体验到完全醒觉的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获得生为人,
二、具因-心灵之友(法侣),
三、法。

虽然要达到究竟醒觉的心态是众生本来自有,连最微小的生物也不例外,但只有宝贵的人身才能将此潜在能力发挥出来。此潜力的实现之因,则为法侣。 其是由法侣所提供的善巧施教。

在这些重要条件中,我们可以说与适当的法侣之关系最为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解也没有认识到自己具有开悟的能力,则他自己无法开拓自己不知道的道出来,也不能经验到修行之果是如何,连出发点都不知道。老实说,无论他多麽努力去达成开悟,他也不可能经验到完全的开悟。一个人或者可经验到暂时的满足或享乐,但要经验到真的醒觉之心,他必须有法侣之因-了解方法,具备善巧方便以及经验之法侣。

第三世DB法王朗琼多杰在其着作大手印礼赞一书中研述,一个人必须开启三种智慧以了如一切现象之本性。其首一为闻智,它切入无知无觉。如有问题需要澄清、肯定、证明、或辩驳,闻智给你机会。其次为思智,它将所闻加以思虑分辨。由思智之开启,一个人可清除疑惑之挂毡。第三为修智,由此一个人可得开悟,他开始了解一切现象之本性,脱离妄想及二元性执看之矛盾。加此开启三智,是由法侣之因而有可能。法侣是不可缺少的。

一个人关联之法侣,必须有一传承法脉,因为一传承法脉具有传达醒觉智慧、灵感力或提升的加持力。法侣是代表某一传承时,他的开示就带有开悟智慧的冲击力。这对於一个人所参与之道中经验到清醒之状态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有传承的法侣是极为重要。

在佛法中将法侣分为不同种类。一个法侣可以仅是比自己有较多知识或体验的凡人,或与传承有关系,而有经验且有传承的传授。一个法侣可能是高度开悟的人,像一位化身佛(藏语:Tulku祖古),一位转世,或不同菩萨地的菩萨,或更灵妙的现显,具有报身佛教示之传授。这些不同形的法侣也可能集於一位。要有那一种法侣,则依一个人修持阶段而定。

不论一个人要与何种法侣关连,此关系至少要基於三种信心。

首一是明白的信心,即有关法侣之关系及对其重要性要很明白。
第二是渴望的信心,渴望维持关系。
第三是肯定的信心,即对此关系有肯定、决定、确定的信心。他知道此关系是实在,并诚心诚意参与。依修法阶段之不同,小乘、大乘与金刚乘及其相关的各种戒誓,与法侣之关系亦有不同的阶段。在小乘法中,依据别解脱戒或,对於身、语之正当行为很重视,因此它被称为小乘。在大乘法中,心的开启受重视,即智慧,及菩提心,其表现在於菩萨戒。在金刚乘中有包含三昧耶戒之善巧方便法。在各阶层中都有其法侣指导,指导别解脱戒或律的导师、菩萨戒师、以及三昧耶戒师等。

普通的法侣,藏语称为格威(心灵之大德)及念(朋友),是指其在修行路上之向导,愿意帮助的朋友。他与个人一生中其他朋友不同,他不是世俗轮回中引导个人更迷惑的那种朋友。

据说,菩萨法侣是确实可在他人之生命中促进经验到醒觉心的人。在修法路程中之景色及路标需要他指给我们认识,我们需要被提醒到获得必要知识及智慧之能力。

菩萨导师是具备八种品德。

第一他遵守实行别解脱戒律之核心--去除直接间接伤害他人之行为
及其原因--,以及具备菩萨戒--其核心即是利他。
第二种品德是广闻并精通於广大大乘教义,因机施教,无有阻碍。
第三种品德,是不仅在知识上学习精通於广大大乘教义,且有其体验;不仅能将大乘教义自分析观点交代清楚,且能以直观的、经验的观点来传授。有此品德即有能力澄清修行者的疑问,除去其缺失及障碍。
第四品德是有能力并以慈悲心乐於负责教导学生走修行之路。
第五品德是无畏。无畏是不论如何困难、复杂的工作下,也不怕不成功。菩萨对需要无数劫,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也不失望、不失意。
第六品德是忍耐。这与无畏有密切关系,它就是不放弃,不管工作多久或困难。
第七品德为不悲伤。在轮回中有很多起伏,但不管轮回如何不确定之变化,在其中工作经常是快乐的经验,不被其压倒。
第八个品德是大乘法语的成就。以大乘法语传授的教义都对他人之心及生命有益的影响。

你们大家都已有了法侣并且建立了关系。那就是对了。还没有建立关系的,也知道如何求之了。











上一篇( 觉心 净意) 回目錄 下一篇(禅修智慧)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自我教言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 讲解
大圆满五加行的意义与重要
地藏菩萨灌顶﹝米滂仁波切传承﹞
白玉天法咕噜咕列佛母除障大火供
藏歌手为法王祈福

赞助网站
藏傳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相關網站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慈濟大學圖書館網路資源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