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雅仁波切台南、高雄弘法行程 集密金剛根本續(口傳) 1/30綠度母 共修--高雄迦椿林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动中修行 传法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3/30 04:40:47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3/30 04:38:17   编辑部 报导

动中修行·传法

 

创巴仁波切

 

经过所有的准备工作之後,你终於可以生出菩提了。下一步就是去找一位上师,请他开示你证悟之境,像是他保有你的财产——就像你的东西在别人那里,你去请他归还一样。不过,虽然事实就是这麽一回事,但你却必须透过一套仪式程式。一旦你向上师求教,你会指导你该如何做,这就是所谓的传法。


传法(transmission,梵文abhisheka)一词专用于金刚乘与佛教瑜伽的法教中,在藏传佛教与禅宗中使用最多。传法并非指上师将他的知识或心得分给弟子——那是不可能的,甚至佛陀也无法办到——重点在於,我们必须停止收集更多东西,反而应将已有的设法出清才是。为了避免收集更多、为了避免继续对自我充电,是有必要去向某位外人讨点什麽,以使你感觉那东西是他给你的。如此一来,你就不觉得那是他将你的财产还给你,而认为是他给了你他的珍贵之物,你对上师也会因而心怀感激。这对於自我也具有保护作用,因为你不将它视为是自身之内的发现,而是别人给予你的——是上师送给你这分礼物。


虽然实际上像我们刚才所说,[传法]并非将某件东西给予你,而只是你本身之内的发现。上师所能做的不过是制造适当的情况,而情况与环境可使弟子的心达到适当的状态,因为弟子已到达那里。就像我们去戏院看戏一样,一切都已为你预备妥当,诸如座位、舞台之类,因此你去戏院的事实就令你自动感觉到自己是在参与某一特殊事件。每当我们去到某处或参与某事时,我们都成为它的一部分,因为环境已经造成。就[传法]而言,情况或许有所不同,不过仍然有一个特定的环境——上师可能根本一言不发,也可能长篇大论地解说一番,或许他会举行某种仪典,他也可能做些相当荒谬的事。


有一则关於印度的大学者那洛巴(Naropa)在那澜陀大学(University of Nalanta)的故事。在佛学史上,他是那一时期四位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在当世,他以印度最伟大的学者闻名——就全世界而言也是如此。他能背诵所有的经文、熟谙所有哲学及一切,但他对自己动并不满意,自觉不过是将所学再发挥出来,然而并未能真正学得个中精奥。


有一天,当那洛巴在大学的骑楼散步时,听到一羣乞丐在校门口谈话,他们说有一位名叫帝洛巴(Tilopa)的瑜伽大士——他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确定此人即是他的根本上师,因此决定前往寻访。他送食物给乞丐们,并向他们打探帝洛巴的居处,他们告诉他该往何处寻找。但即使如此,他仍花费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找寻,每次以为找对了地方,又有人告诉他要去别处……
最後,他来到一座小渔村,向人打听瑜伽大士帝洛巴的消息。一位渔夫说:[我不知道什麽瑜伽大士,不过倒是有个叫帝洛巴的住在下游河边上。但此人奇懒无经,连鱼也不肯捉,只靠渔夫们丢弃的鱼头、鱼肠肚糊口。]那洛巴依他指的方向走去。当他走到那里,只见一个很不起眼、看起来连话都不会说的叫化子。无论如何,那洛巴仍趋前礼拜,并向他求法。帝洛巴一连三日不发一言,但最後终於点了点头,那洛巴当作是表示接受他作为弟子的意思。然後帝洛巴说:[跟我来!]於是,那洛巴一跟就跟了他漫长的十二个年头,在这期间备受磨难,饱尝艰辛。
有一次,帝洛巴说他很饿(我提出这个,是因为这就是[传法]的一部分。你看,他正在制造适当的环境),要那洛巴去找食物,但那洛巴是位文人雅士——他出生在婆罗门(Brahmin,译者按:印度四大阶级中最高者)家庭——如今却要跟着帝洛巴过这种生活!
无论如何,他还是到村子里去。当时村中正在举行婚宴或某种特别的节庆,刚开始他试着乞讨食物,但是节庆日是禁止乞讨的;最後,他爬进厨房,偷了一碗汤逃出来,拿给他的上师。帝洛巴看起来很开心,事实上,那洛巴还是第一次看到帝洛巴脸上露出这种美妙、微笑的表情,他心想:[这实在太好了,我应该再去弄一碗来!]帝洛巴也表示同意地说还想再喝一碗。然而这一次那洛巴却被捉了,他被打得皮开肉绽,手脚也被打断了,然後丢下他垂死地躺在地上。数日之後,帝洛巴来了,对他说:[你是怎麽回事?为什麽一直没有回来?]他似乎很生气。那洛巴说:[我要死了!]然而他的上师却对他说:[起来!你死不了的,你还得跟我好几年呢!]那洛巴站起来了,并不觉得怎麽样,事实上,他什麽毛病也没有。
又有一次,他们来到一条水中生满蚂蝗的运河边,帝洛巴说他要过河,并要那洛巴躺下来当桥让他走过去,於是那洛巴就躺到河里去了。等到帝洛巴踩着他的身体过了河之後,他发现数百支蚂蝗爬满了他一身,就这样,他又被留在河里半死不活地躺了几天。
类似的事情层次不穷,直到第十二年的最後一个月,有一天,帝洛巴坐在那洛巴身边,突然脱下脚上的凉鞋对准他的脸抽了一记,刹那间,大手印(mahamudra)的法教像电光般闪过那洛巴的心——他达到了证悟。接着,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帝洛巴对他说:[所有能让你看的都看过了,我全部的法教如今都已传授给你了,将来任何要修学大手印的人,必得向那洛巴求教并接受他的指导——那洛巴就如同继承我的第二位国王一样。]此後,帝洛巴才对他仔细解说法教。
这是[传法]的一个实例。当然,在那个时代,人们比较有耐心,可以付出,也准备付出这麽长的时间。但是重点在於,那洛巴并非只在鞋子击中他的头的那一刻才领受到法教,而是在他追随上师的十二个年头中随时随地都在受教,他所经历的所有艰辛与不同阶段都是[传法]的一部分——那是个需要一点点加强以营造气氛的问题。
同样地,某些[传法]仪式也是营造气氛之过程的一部分,包括场所、人物以及所以要说:[三天之後,我将开导你,到时传法。]以这方式,弟子可以在精神上将自己敞开。当他敞开自己时,上师会说几句可能并无重大意义的话,也或许上师什麽都不会说,重要的是,上师与弟子双方面都营造出适当的情境。一旦适当的情境产生,突然上师与弟子都不在那里了。上师充当一扇门,弟子是另一扇门,当两扇门同时打开时,即产生全然的虚空,二者全然地合一,这在禅宗的术语中称为[二心交会]。当你终於参透最後的禅机时,双方都不出声,禅师不会说[你对了]或[如今你悟了],他哑口无言,弟子也不说话,这时有片刻的寂静,这就是传法——制造适宜的情境。上师所能做的不过如此,你所能做的也只此而已。


传法原只是双方面完全敞开,毫不保留地开放。如果一个人能够如此打开自己,即使只是短暂的数秒钟,也具有重大意义,虽然并不表示这个人已经开悟,但至少对[真实]有了惊鸿一瞥。这并非特别令人振奋或恐慌的事,也不一定是多麽感人的经验——某个东西刚开启了,有一道闪光出现,如此而已,虽然我们在书中看到用[大乐]、[大手印]、[心的觉醒]或[悟]等种种称呼与名字加以描述,但在实际发生的时刻却是非常简单、非常直接的,那只不过是两心交会、两心合一罢了。










相關文章:
动中修行 佛陀的生平与榜样
动中修行 菩提田中的经验之肥

上一篇(动中修行 菩提田中的经) 回目錄 下一篇(菩萨学处)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大方广佛华严经-正释经义
度母破阵法
吉祥天母
金刚总持
◎《华严经.十地品》地位.以澄观疏解为主.不动地菩萨无功用行之研究

赞助网站
台北生技網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學術資源網站。
FPMT護持大乘法派聯合會
南亞技術學院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