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賈傑康楚仁波切寺院開光朝聖之旅 佐欽 【孝親月 ~ 大悲觀音超度大法會】 四臂觀音超渡法會
 
 
 
 
 
 
 
弘揚佛法 行銷規劃 公益VIP申請
 利美園地
心靈.心理.管理搜尋
地區:
分類
精選顯密資訊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業力的形成及其轉化   
轉寄 列印 迴響 閱讀尺
加入會員
更新日期:2009/12/18 06:15:57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18 06:00:06   編輯部 報導

指導教授:蔡耀明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佛學博士

業力的形成及其轉化:以《阿含經》的緣起說為探討中心

以《阿含經》為主要經典依據,探討《阿含經》中業力的緣起特性以及所開展出來的修學特色,並揭示出業力於生命歷程中所具的意義

面對業報輪迴的問題,《阿含經》以緣起說來說明其實際的面貌,亦即業報外表特徵是生死相續,但其內在核心是緣生緣滅業依於緣起而流轉生死,也依於緣起而轉得還滅清淨。在因緣變化之流中,眾生隨著自身所造的業而受生死輪迴的果報,但業乃是依緣而無常變化為緣起、無常、有為、生滅的性質,本身並不具備固定、實體的存在,無有自性在業報未成熟前能以聖道的實踐隨緣使之轉化,從緣起流轉的生死翻轉至緣起還滅的涅槃。從《阿含經》的解析可得知,釋尊在教學的實施上,乃是藉由業報此一課題的設置,使修學者據以理解業報相續的緣由,以及業報在生命歷程中所體現的意義,從而開展出以解脫為生命導向的修行界面。於此,《阿含經》中業報輪迴所蘊含的事理,不僅能作為理解生命歷程運作的線索,更能助成生命實踐的開展。

建立修學的觀點上,建立三善根、四預流支是轉化業力的具備要項,此是截斷生死續流的初步,也是導向解脫的切要助成條件。整個生命的轉化過程由修學者的認知理路之轉折開始,從而帶動修行道路的展開,以聖出世間的正見智慧為引導,修持通往涅槃的三十七道品。此套修學配備是轉化業力的一套方法,不僅能資助正覺條件的達成,更有助於成就諸漏盡。又,菩提心是志願所在,慈悲喜捨心是動機,此二者可說是朝向解脫道的順緣。

日常生活中具體實踐慈悲喜捨以轉變心態認知,並輔以俱修七覺支,令未生的煩惱不起,已生的煩惱令滅,使心念跳脫出煩惱的情緒漩渦中,減弱甚至斷除由我執煩惱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從而截斷由無明所帶來的種種作用,逆乎十二緣起的繫縛,逐而解開業力的連鎖。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主題與研究動機 1
  一、研究主題 1
  二、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學界相關研究概況 3
  一、專門以「業」為探討主題的研究 3
  二、以「緣起」為探討主題的研究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11
  一、研究範圍 11
  二、研究方法 12
 第四節 研究目標 13
 第五節 章節安排 13

第二章 《阿含經》業說的印度思想之背景 16
 第一節 「業」的語義 17
 第二節 印度傳統思想中的業說:從《吠陀》到《奧義書》 18
  一、《吠陀》(Veda)的業說 18
  二、《梵書》(Brāhmaṇa)的業說 21
  三、《奧義書》(Upaniṣad)的業說 23
 第三節 《阿含經》業說所具的獨特性及其創新性 25

第三章 從《阿含經》的緣起說來探討業力的形成及其可轉性 30
 第一節 緣起說與業說 30
  一、以緣起說來解釋生死流轉與還滅的形式 31
  二、十二緣起與惑業苦的關係 36
  (一)煩惱的根源:惑 37
  (二)業依惑而起 40
  (三)業與苦的關係 41
 第二節 從五蘊之緣起來探討業力的可轉性 44
  一、五蘊的特性:無常、苦、非我 44
  二、有關五蘊非我的理解 48
 第三節 從「有業報而無作者」中觀察業報的不實而生 54
  一、有關「有業報而無作者」的理解 54
  二、「有業報而無作者」所顯示的「第一義空」 56
  (一)業果實存而性無所有 56
  (二)處緣起中道而說「有業報無有作者」 58

第四章 《阿含經》中轉化業力的重要法目:建立三善根、具足進入
    聖者之流的四個要件 60
 第一節 截斷生死續流的初步:建立三善根 60
  一、分別善惡 60
  二、懷慚愧心 62
  (一)慚愧心的定義 63
  (二)慚愧心的作用 64
   1、改變業緣 64
   2、破惡生善之力 66
   (1)以善法對治惡法 66
   (2)心態的轉變 67
   3、自護與護他 69
  三、精進不放逸 70
 第二節 具足進入聖者之流的四個要件 73
  一、親近善知識 73
  (一)憶念如來的功德 74
  (二)念於僧法 78
  二、聽聞正法 78
  三、內正思惟 83
  四、法次法向 86

第五章 《阿含經》中轉化業力的一套方法:三十七道品 95
 第一節 引導身心遠離塵垢:四念處 96
 第二節 貫徹斷惡修善:四正勤 99
 第三節 證得成就的根基:四如意足 102
 第四節 解脫道上所需的配備:五根、五力 105
 第五節 引發菩提的助道法:七覺支 109
 第六節 達到究竟圓滿之徑:八正道 113
 第七節 以解脫道的修行來轉化業力:三十七道品 118

第六章 慈悲喜捨的實踐如何解開業力的連鎖 121
 第一節 慈悲喜捨的意涵 122
 第二節 修習慈悲喜捨得以解開業力的連鎖:以緣起非我智慧為修
     行引導 123
  一、無量心解脫與空 124
  二、與緣起非我的空慧相應 127
  (一)緣起非我的慈悲 127
  (二)由緣起觀所顯發的自他不二 127
 第三節 修習慈悲喜捨如何解開業力的連鎖而直通解脫 129
  一、諸有量業與無量心解脫 129
  (一)有量業為無常法、因緣法 130
  (二)修習慈悲喜捨可使有量之業無殘餘 130
  二、以慈悲喜捨對治煩惱 132
 第四節 心與慈俱修七覺支以邁向解脫之道 133
第七章 結論 136

【參考書目】 139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97/碩士/研究生:莊麗絹   指導教授:蔡耀明  

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佛學博士

 

參考文獻 
中文
【佛教經論】
後秦.佛陀耶捨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T.1,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T.26,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T.99,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冊。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T.125,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冊。
失譯,《別譯雜阿含經》,T.100,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冊。
《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
《長部經典》,《漢譯南傳大藏經》,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1年。
《中部經典》,《漢譯南傳大藏經》,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1年。
《相應部經典》,《漢譯南傳大藏經》,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1年。
《增支部經典》,《漢譯南傳大藏經》,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1年。
《小部經典》,《漢譯南傳大藏經》,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1年。
失譯,《佛說大乘稻芊經》,T.709,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6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持世經》,T.482,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4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T.227,大正新脩大藏經第8冊。
隋.瞿曇法智譯,《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T.80,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 冊。
東晉.竺曇無蘭譯,《寂志果經》,T.22,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 冊。
宋.施護譯,《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T.10,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 冊。
隋.闍那崛多等譯,《起世經》,T.24,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 冊。
陳,真諦譯,《廣義法門經》,T.97,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T.1579,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0冊。
普光,《俱捨論記》,T.1821,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1冊。
唐.法寶撰,《俱捨論疏》,T.1822,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1冊。
唐.賈曾撰,《俱捨論頌疏論本》,T.1823,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1冊。
覺音著,葉均譯,《清淨道論》,台北:正覺出版社,2000年。
唐.玄奘譯,《成唯識論》,T.1585,大正新脩大藏經第31冊。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T.1545,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7冊。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法蘊足處》,T.1537,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6冊。
陳.真諦譯,《阿毘達磨俱捨釋論》,T.1559,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9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T.1509,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5冊。
隋.灌頂釋,《觀心論疏》,T.1921,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6冊。
隋.慧遠,《大乘義章》,T.1851,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4冊。
《佛說大集法門經》,T.12,大正新脩大藏經第1冊。
 
【專書】
中村元著,江支地譯,《慈悲》,台北:東大圖書,1997年。
印順,《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印順,《成佛之道》,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
舟橋一哉著,余萬居譯,《業的研究》,台北:法爾出版社,1999年。
佐佐木現順著,周柔和譯,《業的思想》,東大出版,2003年。
李世傑譯,《印度奧義書哲學概要》,臺北:臺灣佛教月刊社,1965年
林崇安,《阿含經的中道與菩提道》,台北:大千出版社,2001年。
Surendranath Dasgupta著,林煌洲譯,《印度哲學史Ι》,台北:編譯館,1996
年。
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盧譯,《印度哲學宗教史》,台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74年。
Peter L. Berger著,高師宇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之要素》,1991年。
徐梵澄譯,《五十奧義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郭朝順、林朝成,《佛學概論》,台北:三民,2000年。
葉阿月譯,《印度思想》,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84年。
楊郁文,《阿含要略》,台北:法鼓出版,1997年。
楊郁文,《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台北:甘露道,2000年。
蔡耀明,《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南投:
正觀出版社,2001年。
 
【學位論文】
王瑞鄉,《初期佛教慈悲喜捨的修習與解脫之間的關係—相關經證之整理與研究》,中華佛學研究所,2008年8月。
呂凱文,《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緣起與《雜阿含》「雜因誦」諸相應概
念之交涉》,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2002年。
阮氏雪,《雜阿含經》無我說及無我正觀禪修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3年。
林煌洲,《奧義書輪迴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1986年。
柳庚女可,《《阿含經》的緣起法探討佛教的認識及其認識對像》,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0年。
高正哲,《中阿含經之業論念初探:以〈業相應品為中心〉》,中華佛學研究所,1996年。
陳仕蘋,《《阿含經》與《大般若經.第二會》裡的無明觀:從聲聞乘到菩薩乘的銜接與超越》,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2004年。
楊琇惠,《《阿含經》業論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1年。
趙淑華,《《阿含經》的慈悲思想》,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1997年。
蔡耀明,《業報緣起與成就無上智慧:以阿含.般若為線索而連貫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1987年。
釋悲昱,《《雜阿含經》緣起思想的研究》,香港私立能仁學院哲學研究所,1995年。
 
【期刊】
林煌洲,〈古奧義書(Upaniṣads)與初期佛學關於人的自我(Self)概念之比較與評論〉,收於《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5期,2000年,p. 4。
林崇安,〈受念住的研究〉,收於《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1996年,pp. 44-45。
真源,〈依業輪迴說的根源及其演變〉,收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4)》,pp. 153-162。
菩提長老著,釋自鼎譯,〈流轉或還滅:《正見經》中十二支緣起〉,收於《香光莊嚴》,第87期,2006年9月,pp. 21-69。
陳清惠,〈輪迴說在佛教思想中應如何定位〉,收於《菩提樹》,第472期,1992年3月,pp. 10-12。
傅偉勳,〈關於緣起思想形成與發展的詮釋學考察〉,收於《中華佛學學報第四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1年,pp. 169-199。
楊郁文,〈戒從心生〉,收於《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年,pp. 33-49。
楊郁文,〈生活中的七覺支〉,收於《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2002年,pp. 1-28。
楊郁文,〈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開展與整體運用〉,收於《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2000年,pp. 63-105。
楊郁文,〈緣起之「此緣性(idappaccayata)」〉,收於《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6年,pp. 1-35。
蔡耀明,〈《阿含經》的禪修在解脫道的多重功能〉,收於《正觀雜誌》,第20期,2002年3月,p. 89。
蔡耀明,〈「慧解脫」與「般若波羅蜜多」的銜接和差異:用以看待「解脫道」和「菩提道」關聯的一道樞紐〉,收於《風城法音》,第3期,2002年12月,p. 10。
蔡耀明,〈迎向專業的佛教研究〉,收於《般若波羅密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2001年,p. 12。
蔡耀明,〈因材施教與教學上的人我分際:以《論語》、《阿含經》,和《大般若經》為根據〉,收於《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2001年,pp. 195-197。
蔡耀明,〈《阿含經》和《說無垢稱經》的不二法門初探〉,收於《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7期,2002年,p. 22。
蔡耀明,〈生命哲學之課題範疇與論題舉隅:由形上學、心態哲學、和知識論的取角所形成的課題範疇〉,收於《正觀雜誌》,第44期,2008年3月,pp. 223-233。
蔡耀明,〈觀看做為導向生命出路的修行界面:以《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為主要依據的哲學探究〉,收於《圓光佛學學報》,第13期,2008年5月,pp. 24-70。
蔡耀明,〈以菩提道的進展駕馭「感官慾望」所營造的倫理思考:以《大般若經.第十二會.淨戒波羅蜜多分》為依據〉,收於《傳統中國倫理觀的當代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5月15日,pp. 1-40。
慈悔,〈業與轉世的定律〉,收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4)》,pp. 127-132。
慧風,〈輪迴與業〉,收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4)》,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pp. 297-310。
關則富,〈從佛教對經驗世界的分析探討念身與四念處的理論基礎及一致性〉,收於《正觀雜誌》,第41期,2007年6月,pp. 9-26。
釋見豪,〈認識《正見經》〉,收於《香光莊嚴》,第87期,2006年,pp. 9-14。
釋演培,〈業及依業而有的輪迴(一)〉,收於《菩提樹》,第363期,1983年2 月,pp. 13-18;23。
釋達和,〈原始佛教的業報思想〉,收於《一九八一年佛學研究論文集》,p. 336。
 
【工具書】
水野弘元,《パーリ語辭典》,東京:春秋社,1999年。
高崎直道編,《佛教.イント思想辭典》,東京:春秋社,1987年。
荻原雲來編纂,《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年。
雲井昭善著,《パ一リ語佛教辭典》,東京:三喜房佛書林,1997年。
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出版,1994年。
 
 
日文
【專書】
三枝充德,《初期佛教の思想》,東京:東洋哲學研究所,1978年。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京都:平樂寺書店,1988年。
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台北:法鼓出版,2000年。
木村泰賢,《印度哲學宗教史》,東京:大法輪閣,1994年。
木村泰賢,《木村泰賢全集》,第3卷,東京:大法輪閣,1991年。
中村元,《原始佛教の思想》,下冊,東京:春秋社,1971年。
中村元,《ウパニシャツトの思想》,東京:春秋社,1998年,p. 684
平川彰,《法と緣起》,東京:春秋社,1992年。
宇井伯壽,《佛教思想研究》,東京:巖波書店,1943年。
寺本婉雅,《根本佛教緣起觀──行の中道實踐哲學》,東京:國書刊行會,1981年。
舟橋一哉,《原始佛教思想の研究-緣起の構造とその實踐》,東京:法藏館,1952年。
辻直四郎,《ヴェ-ダウとバ二シヤツド》,東京:巖波書局,1977年,pp. 243-250
佐佐木現順,《業論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90年。
武內紹晃,《緣起と業-原始佛教から大乘佛教へ》,京都:本願寺出版社,1992年。
和辻哲郎,《原始佛教の實踐哲學》,東京:巖波書局,1985年。
雲井昭善編,《業思想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79年。
福原亮嚴,《業論》,京都:永田文昌堂,1982年。
 
【期刊】
上野順瑛,〈十二緣起と成道との結合の意義〉,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1號,1964年,pp. 154-156。
山本啟量,〈原始佛教における解脫の構造に關考察する〉,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7卷,第1號,1980年,p. 198。
山本啟量,〈解脫ヘの契機に立つ「觸」考察の推移〉,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1號,1964年,pp. 162-163。
山本啟量,〈原始佛教の緣起觀と解脫涅槃〉,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8卷,第2號,1980年,pp. 196-198。
水野弘元,〈初期佛教の緣起思想〉,收於《講座.東洋思想.5.「佛教思想I.インド的展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1974年,pp. 143-149。
水野弘元,〈業に關する若干の考察〉,收於大谷大學佛教學會編《業思想の研究》,京都:文堂,1975年,pp. 1-25.。
水野弘元,〈關於業〉,收於《佛教教理研究》,1997年,pp. 159-206。
水野弘元,〈業說について〉,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卷.第2號,1954年,p. 110。
木村泰賢,〈原始佛教思想論〉,收於《木村泰賢全集》,第3卷,東京:大法輪閣,1993年,pp. 193-205。
木村泰賢,〈業與輪迴之研究〉,收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4):佛教根本問題研究 (二)》,台北市:大乘文化,1980年,pp. 133-152。
木村泰賢,〈原始佛教における緣起觀の展開〉,收於《木村泰賢全集》,第3
卷,1993年,pp. 363-447。
井上教順,〈「正見」に關する一考察〉,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卷,第2號,1953年,pp. 170-171。
田中教照,〈八正道の展開と修行道論〉,收於《佛教と心の問題》,東京:
三喜房佛書林,1980年,pp. 112-122。
田明爾,〈緣起信仰〉,收於《緣起の研究》,京都:百花苑,1985年,pp.226-229
宇井伯壽,〈十二緣起の解釋〉,收於《印度哲學研究》,第2卷,東京:巖波書店,1965年,p. 297。
舟橋一哉,〈阿含における緣起說の二面について〉(下),收於《大谷學報》,第30卷,第2號,1950年,pp. 33-35。
坂井尚夫,〈ウパ二ジャッドにおける同置判斷(梵我一如)の性格とその根據について〉,收於《印度佛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1號,p.183。
赤沼智善,〈四諦與十二緣起〉,收於《原始佛教之研究》,東京:法藏館,1939年,pp. 223-266。
赤沼智善,〈業的研究〉,收於《佛教教理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81年,pp. 463-469。
和辻哲郎,〈業の意義〉,收於《原始佛教の實踐哲學》,東京:巖波書店,1981年,pp. 283-310。
金漢益,〈業.果の關係〉,收於《前田惠學博士頌壽紀念:佛教文化學論集》,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1年,pp. 350-355。
宮地廓慧,〈原始佛教に於ける緣起說と無我說の位置〉,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2號,1959年,p. 190。
雲井昭善,〈輪迴の思想的根據〉,收於《大谷學報》,第34卷,第2 號,1954年,p. 5。
籐田正號,〈原始佛教における緣起と一切法〉,收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3卷,第1號,1984年,p. 274。
 
 
英文
【專書】
Baldev Raj Sharma, The Concept of Ātman in the Principal Upaniṣads, New Delhi:
Dinesh Publishers, 1972.
Bronkhorst, J.,The Two Tradition of Meditation in Ancient India, Delhi:Motilal Banarsideass, 1993.
Bruce R. Reichenbach, The Law of Karma, Honolul: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B.R. Sharma, The Concept of Ātman in the Principal Upaniṣad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aṃhitās, the Brāhmaṇas, the Āraṇyakas, and India Philosophical Systems, New Delhi: Dinesh Publishers, 1972.
James Paul McDermott,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Buddhist Concept of Kamma,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1984.
Joanna Macy , Mutual Causality in Buddhism and General Systems Theory, Albany : S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1.
Kewal Krishna Anand, Indina Philosophy:The Concept of Karma, Asia Book Corporation of America, 1982.
Maurice Bloomfield, Hymns of the Antharva-veda, 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1964.
M.Walleser, Die philosophische Grundlage des altern Buddhismus, Heiderberg,
1904.
R.M.L.Gethin, The Buddhist Path to Awakening: A Study of the Bodhi- Pakkhiyā Dhammā, New York: E.J.Brill, 1992.
Servepalli Radhakrishnan&Charles A. Moore, A Source Book in Indian Philosophy, New Jersey:Princetion University, 1967.
S. G. Deodikar, Upaniṣads and Early Buddhism, Delhi: Eastern Book Linkers, 1992.
S.Tachibana, The Ethics of Buddhism, Surrey: Curzon Press, 1994.
Wendy Doniger O'Flaherty, Karma and Rebirth in Classical Indian Traditions,
La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Winston King, Theravāda Meditation: The Buddhist Transformation of Yoga,
University Park, 1980.
S.Tachibana, The Ethics of Buddhism, Surrey: Curzon Press, 1994.
 
【期刊】
Ajoy K. Lahiri,「A Philosophyical Dissertation on Human Destiny in Hindu Thought,」Journal of: Indian History, 1986, vol. 64,pp. 15-17.
A.B.Keith, 「The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of the Vedas and Upanishads,」 Harvard Oriental Series., 1998, vol. 32, p. 573.
E. Washburn Hopkins,「Modifications of the Karma Doctrine,」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906, pp. 581-589.
James P. McDermott,「Undetermined and indeterminate kamma,」Indo-Iranian Journal, Netherlands: Springer, 1977, vol. 19, p. 33.
Thomas L. Dowling,「Karma Doctrine and Sectarian Development,」Studies in Pali and Buddhism: A Memorial Volume in Honor of Bhikkhu Jagdish Kashyap, edited by A. K. Narain, Delhi: B. R.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79, pp. 83-92.
Wilhelm Halbfass,「Notes on Karma and Theodicy ,」Abhinandana:papers on Indology, Buddhism, and fine arts--a felicitation volume presented to Jayadeva Tilakasiri on his seventieth birthday, Colombo:Sri Lanka, 1991, p. 88.
 
【工具書】
Damien Keown, A Dictionary Buddh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Franklin Edgerton,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2 volum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3.
John Powers, A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Oxford: Oneworld, 2000.
Monier Williams Monier Sir.,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70.
Whititney,W.D., The Roots,Verb-forms and Primary Derivatives of the Sanskrit
Language. Delhi: Motilal, 1991.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上一篇(換個「健康」的好工作) 回目錄 下一篇(大乘佛教倫理思想研究 )

全球慈智部落格
具信四众佛友道监
吉祥天母
心类学「识」或「心」的研究
感激! - 生命之水- Yahoo!奇摩部落格
发现遗失的慢飞天使-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

贊助網站
藏傳佛教寧瑪白玉派札瑪寺全球資訊網
利他無我
尊貴夏巴曲傑仁波切 / 資料來源 : 喇嘛網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可樂旅遊~康福旅行社
正心寺院--網絡同修交友正心佛堂網上禮佛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