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美仁波切傳法灌頂法會 菩提三乘林佛學會菩提芽讀書會 招生 淡水的金剛舞及法會是2月13
新聞 影音 部落格 網路佛學院 熱門影音 熱門部落 健康 藝術 熱門點閱 綠靈 心靈  
弘揚佛法 公益VIP申請
 利美園地
快速搜尋
地區
月份
商品分類選項
精選顯密資訊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佛教的禮儀節日    2010/12/22~2050/12/31
分享 列印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更新日期:2010/12/19 10:20:15

佛教的禮儀節日

省民族宗

(一)主要宗教

  1、日常

  僧團內部的宗教主要是早晚功課,也叫朝暮課誦或上早晚殿。早課的內容是念誦《楞嚴經》、《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目的是以念誦經咒的功德,回向護法龍天及諸鬼神,以祈願寺中安靜無難。晚課的內容是單日念《阿彌陀經》和念佛,雙日拜八十八佛和念《懺悔文》,蒙山施食每日均有,目的是申述自己改悔過惡的願望,懺悔罪障,並為自己和眾生往生西方淨土祈願。除了早晚上殿外,僧眾於每日早齋和午齋(早飯、午飯)時,要依《二時臨齋儀》以所食供養諸佛菩薩,為施主回向,為眾生發願,然後方可進食。

  2、公眾性的

  佛教的公眾性統稱為道場。目前經常舉行的是法會——佛教所舉行的各種宗教儀式的集會。法會多在寺院慶祝佛教節日時舉辦。主要是在每月初一、十五和諸佛菩薩聖誕日,四眾弟子按照佛教傳統法事儀規進行吉祥或薦拔法會。在法會上,還經常請法師為眾人講經說法。

  (二)主要節日

  在一年之中,佛教大的節日有3個:

  1、浴佛節(農曆四月初八

  漢族地區相傳農曆四月初八為釋迦牟尼誕生日,寺廟於此日舉行“浴佛法會”,在大殿中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釋迦牟尼誕生時像),全寺僧侶以及信徒要以香湯沐浴太子像,以紀念釋迦牟尼的誕生。

  2、盂蘭盆會(俗稱鬼節、農曆七月十五日

  盂蘭盆會是根據西晉竺法護譯的《佛說盂蘭盆經》,為追薦歷代祖先舉行的。據該經說,目蓮的母親死後生為餓鬼,目蓮盡自己的神通不能救濟其母,佛告知要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自姿時(七月十五日僧眾集合一堂,任憑他人檢舉自己所犯下一切過失,從而懺悔),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即可解脫。

  3、釋迦牟尼成佛日(農曆臘月初八

  佛經中說釋迦牟尼的誕生日、出家日、成道日、涅槃日同是四月初八。但漢地習慣以四月初八為誕生日,二月初八為出家日,二月十五日為涅槃日,而以臘月初八十二月初八)為成道日。寺廟常于成道日這一天舉行誦經,並效法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取香穀及果實等造粥供佛,名臘八粥,以此來紀念釋迦牟尼成道。後演變為一種民間習俗,以農曆十二月初八日吃臘八粥為慶豐年之意。

  (三)名詞解釋及其他

  1、名詞解釋

  佛:梵文音譯“佛陀”的簡稱,過去有譯做“浮屠”或“浮圖”的。佛,本是“覺者”、“覺悟者”之意,但佛教給它加上了特定的涵義,說佛不但能夠自己覺悟,還能啟發他人覺悟,並且這種“自覺”和“覺他“的能力都是至高無上的,十分圓滿的。因此,佛成了釋迦牟尼獨佔的稱號。雖然後來也泛指佛經中提到的一切佛,但實有其人者僅釋迦牟尼一人。

  法:“法”字的梵語是“達磨”(Dharma)。佛教對這個字的解釋是:“任持自性、軌生物解。”這就是說,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質和相狀,有它一定的軌則,使人看到便可以瞭解是何物。

  菩薩:菩薩是菩提薩(Bodhisattva)的簡稱。簡單地解釋,凡是抱著廣大的志願,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苦惱中救度出來,而得到究竟安樂(自度度他),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愚癡中解脫出來,而得到徹底的覺悟(自覺覺他),這種人便叫做菩薩。

  沙門:佛教出家人的另一種稱號,也有譯做“桑門”的。現不常用。

  施主:僧人稱送財物給寺院和僧人者為施主。

  居士:本指正式受過戒不出家的佛教信徒,現泛指所有不出家的佛教信徒。男性叫優婆塞即男居士,女性叫優婆夷即女居士。

  同參:僧人之間的相互稱呼。

  法師:本是一種學位的稱號。指通曉佛法並善於講解以及致力修行傳法的僧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稱的。精通經藏的稱為經師,精通律藏的稱為律師,精通論藏的稱為論師,精通經、律、論的稱為三藏法師。

  三寶:佛教稱佛、法、僧為三寶。“佛”指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也泛指一切佛;“法”即佛教教義;“僧”指佛教出家人。通常三寶即指整個佛教。

  刹:佛教寺院的另一種叫法。如寶刹、大刹、古刹等,刹是梵文的音譯,地方的意思。

  居士林:佛教在家信徒仿照僧團建立的宗教組織,成員並不限於正式受戒的居士。居士林一般不單獨組織公眾性宗教活動,主要從事經籍和宗教用品的流通,協助寺院辦道場等

  皈依:也稱“三皈依”、“三皈”或“皈依”,即信仰佛教。意思是對三寶的歸順依附、歸命依靠。

  超度:僧人說通過誦經拜懺,可以使死者脫離地獄之苦,故稱超度。

  舍利:梵文的音譯,意指死者的骨灰,佛教用以專指高僧的骨灰。“舍利塔”即藏有舍利的塔。

  南無:梵文的半譯,念做“拿摩”,是表示尊敬的用語。佛教把其加在佛、菩薩名號之前,以示敬意。

  涅槃:梵文的音譯,本意是“死”,但佛教給它加上了特定的涵義,指經過修行,脫離了人生,進入一種不生不滅的幸福境界。涅槃通常只用來指佛的死或指修行的目的。僧人的死稱為“圓寂”。

  般若:梵文的音譯,念做“波惹”。譯為中文是智慧的意思。

  六度:度,梵文音譯,“到彼岸”之意。佛教指通過修行,脫離人生的苦海,進入所謂的幸福境界,因此也譯做“渡”。佛教說有六種途徑可以到達幸福的彼岸,稱為“六度”,即:佈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智慧。

  法器:指僧人舉行宗教儀式時所用的鐘、鼓、磬、木魚等。

  念珠:也叫佛珠或數珠,佛教徒念經咒或佛號時用來計數的工具,多用香木或玉石製成。有1821108顆之分。現在也流行為佛教信徒的一種裝飾品。

  合十:又稱合掌,兩手當胸,十指相合,佛教徒的普通禮節。僧俗之間、僧人之間相遇的禮節。

  頂禮:佛教徒的大禮,即跪拜禮,多用於信徒敬師或僧敬佛。

  佈施:俗人送財物給寺院或僧人叫佈施。僧人把自己對俗人進行宗教宣傳也稱為佈施,意思是施法於人。

  化緣:僧人向俗人求佈施稱化緣。佛教宣稱出佈施的人可以與佛結緣。

  放襯:居士送錢給僧人稱放襯。

  供齋:信徒送食物給僧人稱供齋。

  2、佛教四大聖地

  佛陀誕生處——藍毗尼

  藍毗尼是梵名,意譯為花果等勝妙事具足、樂勝圓光、解脫處、可愛、花香、斷、滅、鹽。位於東印度之林苑,地處古拘利與迦毗羅衛之間,乃善覺王為其夫人藍毗尼建造的花園。亦即佛陀誕生處。據經典記載,迦毗羅衛國淨飯王娶拘利國天臂城主之女摩耶為夫人,摩耶夫人年45歲有孕,于藍毗尼園中無憂樹下,自右脅產悉達多太子。該圓曾荒廢一時,直至阿育王石柱被發現後,始知其為佛陀的故跡,乃悉心加以保護管理。藍毗尼位於今尼泊爾境內,近年,尼泊爾政府已予修復。今園址(東西約30公尺,南北20公尺)內有方形的浴池、塔基數座及赤磚的堂宇。堂宇稱為魯穆米迭祠堂,其內部正面壁上有摩耶夫人石雕像,為笈多王朝時代或其後的作品。

  佛陀成道處——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又稱菩提道場、佛陀伽耶、摩訶菩提、菩提場。為佛陀成正覺之地。位於印度比哈爾邦南部伽耶市近郊7公里處的布達葛雅,面臨恒河支流尼連禪河,其地原為古摩竭陀國伽耶城南方的優樓頻螺聚落。據經典記載,佛陀經歷六年苦行之後,行至此地,于畢缽羅樹下的金剛座上結跏趺坐,證悟十二因緣、四諦法等,而得正覺。所以畢缽羅樹又稱菩提樹,即“覺樹”之意。

  伽耶城於中世紀為婆羅門教徒所擁有,為與婆羅門教徒之伽耶城區別,特將佛成道的聖地稱為佛陀伽耶,而與佛陀之生處(藍毗尼園)、初轉法輪處(鹿野苑)、涅槃處(拘屍那城娑羅雙樹林)並稱為佛陀四大聖跡。佛陀入滅後,歷代紛紛在此地起塔供養,建造精舍伽藍,雖屢遭毀壞,迄今尚存多處遺跡。

  佛陀初轉法輪處——鹿野苑

  鹿野苑,為釋尊成道後初轉法輪之地,即今之沙爾那斯,位於今瓦拉那西市以北約6公里處。關於地名的由來,諸說紛異,《出曜經》卷14以此地乃諸神仙及得道五通的學者游止之所,非凡夫所居,故稱之為“仙人住處”;又謂昔有婆羅奈國王游獵至此,網鹿千頭,經鹿王哀求以日送一鹿供王食用,王始放群鹿,故地名“鹿野苑”;《大毗婆沙論》卷183博采眾說,以佛過去世為最勝仙人,嘗于此地初轉法輪,故稱“仙人論處”;以佛未出世或出世時,恒有諸神仙住此不絕,故稱“仙人住處”;以昔有五百仙人飛行空中,至此處見王的女,發欲心而失神通,遂墜於此,故稱“仙人墮處”。此外,《大唐西域記》卷7以鹿王為代有孕之母鹿捨身就死,因而感動梵達多國王,使王釋放群鹿,並佈施樹林,而稱之為“施鹿林”。

  鹿野苑自阿育王起,即備受景仰崇拜。8世紀初,玄奘西游時,此地層軒重閣,連垣周堵,垣中有高約70的精舍,其西南有阿育王所建高23的石柱,石含玉潤,鑒照映徹,僧徒千余眾,為最隆盛的時代。至13世紀頃,遭到教徒的蹂躪,盡成廢墟,今僅存周壁鏤刻右旋字之二層圓塔一座,及以鐵欄圍護的半截阿育王石柱等,供人憑弔。

  現今鹿野苑中,寺院林立,有中華佛寺(華裔李俊成創建)、緬甸佛寺、摩訶菩提協會、教古物保存所、耆那教教堂,與佛教古物館等。其中,佛教古物館藏有千年佛像及各類法器、石柱,均系佛教珍貴的遺物。

  佛陀涅磐處——拘屍那

  拘屍那全稱拘屍那揭羅,中都城名,乃佛陀入滅之地。此城位於佛世16大國中的末羅國,系末羅種族的領土。據《法顯傳》載,自佛生處的迦毗羅衛城東行五由延,入藍莫國,自此東行七由延而至灰炭塔,更東行十二由延至拘夷那竭城。成北西連河邊的雙樹間,即佛陀涅槃處。又據《大唐西域記》卷6載,此城周圍十餘裏,城郭頹毀,邑裏蕭條,居人稀曠。城東北有無憂王(阿育王)所建的佛塔,西岸建有精舍,內有如來涅槃像。

  拘屍那揭羅附近尚有准陀的故宅,如來修菩薩行時的救火處、救鹿處、賢善得道處、金剛力士地放杵處,以及諸天停金棺七日供養處、佛母哭佛處、佛陀荼毗處、八王分佛舍利處等遺址。此外,據新羅慧超《往五天竺國傳》載,常有禪師灑掃佛塔,每年八月八日僧尼道俗皆詣該處,大設供養,為八大靈處之一。我國法顯、玄奘西游時,皆曾至其地巡禮聖跡。

  于迦斯阿的西南方發現一堂宇,成為涅槃堂,堂中供奉巨大的涅槃像,其上的銘文刻于5世紀時。又於涅槃堂附近發現古泥印、銅板等,泥印上刻有“大涅槃寺”等字。故一般主張迦斯阿為拘屍那揭羅故地。

  3、佛教四大名山

  四大名山又稱四大道場。山西、四川眉山、浙江、安徽,合稱我國佛教四大名山。

  文殊菩薩道場——

  位於山西五台縣,周圍約300公里,以五峰高聳,頂巔皆平坦如台而得名。又以五峰巍然,拔乎群山,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別號清涼山。為古來文殊菩薩道場,廣受海內的信仰。《華嚴經·菩薩住處品》及《寶藏陀羅尼經》謂文殊菩薩住處為五頂,名清涼山;此為文殊信仰的由來。五台為:東台望海峰,又稱無恤台、常山頂;西山掛月峰,又稱山,上有泉群山;南台錦繡峰,又稱系船山;北台葉鬥峰,又稱夏屋山、覆宿;中台即翠岩峰。自北魏文帝遊中台,創建大孚圖靈鷲寺後即佛寺林立,極盛時,五峰內外佛刹多達300餘寺,迄今約存100餘寺。其中大佛光寺與顯通寺的無梁殿、銅殿著稱於世。羅喉寺、清涼寺、金閣寺、北山寺、望海寺、大文殊寺亦頗為著名。與此山有關係的名僧很多,如:不空、法照等。

  元代成宗皇太后嘗建大萬聖國寺,並重修五台諸寺。八思巴亦曾駐錫於此。明萬曆年間,重修大塔院寺,建護國釋迦文佛舍利塔,塔臺上築有球形的塔身,上安十三級相輪,塔高90,周圍80余米,為西藏式喇嘛塔,是山中最為壯觀之地。清康熙以後,歷代皇帝行幸不絕,捐資營修,滿蒙的佛教徒亦常至此禮塔,活佛亦屢次巡駐。今住僧中分青衣、黃衣兩派。青衣僧住大顯通寺、大塔院、金閣、靈境等十刹;黃衣僧為喇嘛僧,住菩薩頂、金剛窟、羅寺等十大刹。自古以來蒙古王公每歲朝山,佈施甚厚。

  普賢菩薩道場——眉山

  眉山位於四川峨眉縣西南約7公里處。為普賢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佛教稱為光明山,道教稱為虛靈洞天。山脈由岷山伸展而出,崗巒疊起,氣勢如虹,蜿蜒180余公里,周圓五六百公里。全山突起三主峰,稱為大峨、中峨、小峨,一脈相連,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公尺。自山麓至山頂50餘公里有70寺院40余山洞、百余石龕。其中聖壽萬年寺為普賢菩薩示現的中心道場;其起源乃因晉時蒲翁見普賢菩薩顯現,遂於此山建白水普賢寺,後歷經各朝代重修。明萬曆年間,改稱萬年寺。寺中銅鐵佛像,造型優美,鑄造精良,為珍貴的佛教文物。此外另有伏虎寺、報國寺、清音閣、黑龍江棧道、仙峰寺、金頂、光相寺等,皆極著稱。

  觀世音菩薩道場——

  位於浙江定海縣舟山群島,又稱補陀山、補陀洛迦山、梅岑山,小白花山。為觀世音菩薩的聖地。唐以前傳有梅福、葛洪寄隱修道,故稱梅岑山。唐大中年間(847------860)有一印度僧至此自焚十指,而親睹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授以七色寶石,遂傳此地為觀世音菩薩顯聖之地。五代後樑貞明二年(916),日僧慧鍔從持觀音像歸國時,船行至該地,輾轉不前,乃就地建寶陀寺供養,而仿觀音住地的補陀洛迦取名。南宋以降,歷朝佈施財務頗多,寶刹林立,僧徒日眾,遂成大道場。古來祈求安全航海之例繁多,朝拜亦甚盛行。

  南宋紹興元年(1131)將佛教各宗統一歸於禪宗。嘉定七年(1214)又規定該山以供奉觀音為主。歷朝相繼建立寺院,一度有寺院、庵堂、茅蓬218所,僧尼2000餘人。其中著名者有三大寺、72小寺。佛寺始立於五代後樑貞明年間(915920),全山縱橫18公里左右。三大寺為普濟寺(前寺)、法雨寺(後寺)、慧濟寺。每年春夏之交,由各地前來普陀進香避暑的善男信女絡繹于途,成為江南諸省香火最盛的佛寺。

  地藏菩薩道場——

  九華山位於安徽青陽縣西南,占地一百余平方公里,原名九子山。山有99峰,以天臺、蓮花、天柱、十王等九峰最雄偉。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公尺。九華山原名九子山,系因九子峰而得名。此峰頂有九小峰,狀如嬰兒,回環向背,團聚而戲,故名九子。唐代李白至此,以九峰聳立如蓮花,更名為九華山。峰巒奇麗,高出雲表,李白題詩雲:“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繡出九芙蓉。”唐代劉禹錫贊其“奇峰一見驚魂魄”,宋代王安石譽之為“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山光水色獨特別致,遍佈名勝古跡。其山川之秀,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

  此山最早開發于東晉隆安五年(401),杯度在此創建化城寺。據《宋高僧傳》卷20《池州九華山化城寺地藏傳》記載,地藏為新羅國王金氏之一族人,名金喬覺,喜歡九華山的幽翠,得山神之助,棲止於山。至德(756757)初年,諸葛節來此,見地藏修苦行,遂構建禪宇。建中(780783)初年,張公嚴聞地藏高風,移舊額,並上章奏請建寺。貞元十九年(803)地藏示寂於此,此金氏地藏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並廣被尊崇。自是被認為是地藏菩薩應化度生的道場、地藏信仰的中心。同時大規模建築寺宇,歷經宋、元、明、清而日益興隆。鼎盛時期,佛寺達300餘座,僧眾4000餘人,香煙繚繞,經年不絕,故有“佛國仙城”之譽。現尚存化城寺、祗園寺、肉身寶殿、慧居寺等78座古刹,佛像1500餘尊。

  4、佛教的禁忌

  中國佛教的禁忌一方面來自於佛教本身的戒律儀規,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國本土傳統民間風俗的影響。皈依佛門的人,無論在家出家,為了發慈悲心,增長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五戒,就是殺生戒,偷盜戒,邪淫戒,妄語戒,飲酒戒。十善實際上是五戒的分化和細化,分為身、語、意三業的禁忌,其內容包括,身體行為的善(禁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語言方面的善(禁忌):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識方面的善(禁忌):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

  佛教對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為嚴格,這裏僅介紹一部分內容。一、飲食方面的禁忌。佛教規定出家人飲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條。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葷”和“腥”。“葷”是指有惡臭和異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蔥、韭菜等。《楞嚴經》說:葷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所以佛教要求禁食。所謂“腥”是指肉食,即是各種動物的肉,甚至蛋。對此類食物,出家二眾也不能吃。不過的範圍也比較廣,例如:辣椒、生薑、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皮、蕪荽、芹菜、香菇類等都可食用。豆製品、牛奶和乳製品,如乳酪、生酥、醍醐等也都不在禁止之列。此外,佛教還要求僧人不飲酒、不吸煙。不飲酒也包括不飲一切能麻醉人的飲料,比如粳米酒、果酒、大麥酒、啤酒等。麻醉神經與分泌系統的各種“毒品”更在禁忌之列。吸煙雖然不是五戒範圍的內容,但是吸煙是一種精神依賴和不良習慣或嗜好,體現了一種精神的追求和貪欲,同佛教要求的清淨無我的境界不相符,因此吸煙當然也是佛教的禁忌之一。不吃零食也是佛教對僧人的要求,這既是僧人威儀的需要,也是僧人的修行需要。所以,同出家人共處時,不宜向僧人敬煙;同桌就餐時,不宜將素菜葷叫,不宜對僧人敬酒,勸酒,也不宜提議同僧人乾杯(茶、飲料等)。

  佛教在個人生活方面的禁忌主要有:不結婚,不蓄私財等。佛教認為出家僧眾擔負著住持佛法,續佛慧命的重大責任和終身事業,因此必須獨身出家才能成就,積蓄私財是違背出家本意的。除此之外,這方面的禁忌還包括不自歌舞,不觀看聽取歌舞,不坐臥高級豪華床位,不接受金銀象馬等

  財寶,不作買賣,不看相算命等。僧人出家受戒後,戒律還要求比丘、比丘尼分別住在各自寺院中,不能同住一個寺院。因此,與僧人交往時不宜問是否已經結婚之類的話,不宜邀請僧人唱歌、跳舞或參加其他不符合佛教清規戒律娛樂。同比丘尼交往要注意,男性公民不能進尼眾的寮房,同比丘尼說話時要有另外的人在場,不要主動與比丘尼握手,到比丘尼寺院參觀、拜佛,應衣冠整齊等等。女士們到男眾寺院也要注意,不要隨意到僧人關閉的地方去。

  對於在家的居士,佛教只要求在每月一定的日子裏實行一種克制的生活,即不塗香裝飾,不觀聽歌舞劇,不坐臥高廣床座。持齋的日子一般是陰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日。

  對出家眾的稱謂,佛教也有一些講究。中國人一般稱呼男出家眾為“和尚”,女出家眾為“尼姑”,或者稱“姑子”,其實這種稱呼是不準確的,特別對尼眾的稱呼更是一種不尊重的表現。

  其實遵照佛教的制度,只有大叢林(寺院)的方丈才能稱為“和尚”。此外,沙彌的剃度師也可稱為和尚;比丘的得戒師也稱“戒和尚”。所以,其他僧人一般都不能稱和尚,和尚實際上是很尊重的稱呼。對於和尚可稱為“和尚”、“大和尚”、“方丈”,教外人可稱“大法師”、“法師”,居士可統稱“某某師父”。凡是剃度出家的男性,年滿20歲,受了具足戒的則稱做“比丘”。受具足戒五年之內的比丘,還沒有資格收授徒弟的,居士可稱他們為“師父”,教外人可稱“某某法師”。應該注意的是,教外人同僧人交往中,不要直呼其號。

  對於女眾出家人,稱其為“尼姑”並不合乎佛制。正確的稱呼是:年滿18歲,在受了十戒的基礎上再加六法,為隨學比丘尼。居士稱“某某師父”、教外人稱“某某法師”。受過具足戒的就是比丘尼,教外人可稱“某某尼師”、“某某法師”、“某某師父”“某某師太”也有稱尼眾寺院的住持為和尚的。

  以上所講的各種禁忌主要是中國漢傳佛教所規定的。

  5、佛教的服飾

  根據佛教的制度,比丘衣服有大中小三件,一是用五條布縫成的小衣,我國俗稱為五衣,是打掃勞作時穿的。一是七條布縫成的中衣,我國俗稱七衣,是平時穿的。一是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大衣,我國俗稱祖衣,是禮服,出門或見尊長時穿的。三衣總稱為袈裟(kasaya)。袈裟本是一種顏色的名稱,因為佛制僧人必須穿染衣,避用青黃赤白黑五正色,而用一種雜色,即袈裟色。我國舊譯袈裟色是赤色。據我國佛典記載,佛教在印度分了部派後,各部派衣色便有了區別,有的是赤色,有的是黃色,有的是青黑木蘭色,但據六世紀印度來華高僧真諦法師說,各部派衣色實際都是赤色,所謂青黑木蘭,僅是些微的差別。現在緬甸、斯裏蘭、、柬埔寨、老撾、、尼泊爾諸國的僧服都是黃色,僅有深淺的不同,我國漢族僧人的袈裟,祖衣是赤色,五衣七衣一般都是黃色。蒙藏僧人的袈裟,大衣是黃色,平時所披的中衣近赤色。北方氣候寒冷,僧眾三衣不夠,所以我國僧眾在袈裟裏面另穿一種常服,這種常服是就古代俗人的服裝略加改變的。常服的顏色,明代皇帝曾作過規定,修禪僧人常服為茶褐色,講經僧人藍色,律宗僧人黑色。清代以後,沒有什麼官方規定。但律宗寺院自清初見月律師重興後,一般僧人常服均為黃色。緬甸佛教徒特別忌穿黑衣,因為在緬甸古代曾有一種邪教僧人穿黑衣,多行非法之事,後來嚴行禁絕。蒙藏教徒也忌穿黑色衣服。

  6、佛教殿堂、佛教組織及主要佛、菩薩和

  (1寺院殿堂

  在我國,漢傳佛教寺院的格局大體一致,寺院的正門叫山門,在一條中軸線上依次向前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

  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彌勒菩薩、韋馱菩薩。

  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阿難、迦葉二侍者及十八羅漢等。

  觀音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善財童子、龍女。

  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薩、閔公、道明。

  伽藍殿:供奉伽蘭菩薩(三國演義關羽形象)。

  祖師殿:供奉達摩祖師。

  (2寺院組織

  大型寺院的組織人數眾多,有些寺院中設置的職位多達四五十個。寺內僧侶組織因宗因地亦各不相同,一般都有:

  住持:寺院的主持者的稱謂,意為久住護持。

  方丈:意謂所住的地方狹小,只有方丈之地。原指寺院的長老或住持所居之處,後用為一般寺院內主持寺院者的稱謂,是寺院的最高負責人。

  監院:方丈的主要助手之一。總管寺院內部一切事務者的通稱,側重于行政事務。

  首座:方丈的主要助手之一。宗教的主持人,地位僅次於方丈。

  知客:專管接待賓客事務的負責人。

  維那:“維”,“綱維”,意為統攝僧眾;“那”讀作“諾”,意為授事。管理僧堂中僧眾的起腔領念。

  典座:負責寺院僧眾齋飯的管理者。

  (3)佛教的主要佛、菩薩和

  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佛教創始人。姓喬答摩、名悉達多。“釋迦牟尼”是他獲得覺悟後,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為“釋迦族的聖人”。

  阿彌陀佛

  又稱“甘露王”,意為“無量壽”或“無量光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中國佛教淨土宗信仰的主要對象。

  觀世音菩薩

  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佛教把觀世音描寫成大慈大悲的菩薩,每當遇到困難之時,只要念其名號,她立即前來拯救。在中國佛教中她總以女像出現。

  地藏菩薩

  是大乘經中所說的他方世界的菩薩,形象一般是跏趺坐,右手執錫杖,表愛護眾生,也表戒修精嚴,右手持如意寶珠,他救度天上以至地獄一切眾生的菩薩,並認為他象大地一樣,含藏著無量善根種子,故名。

  文殊菩薩

  全稱“文殊室利菩薩”,又名“曼殊室利”,意為“妙吉祥”,它與普賢菩薩是毗盧遮那佛的脅侍,大乘佛教著名的菩薩。

  菩賢菩薩

  佛教大乘菩薩之一,以“行願”著稱。他和文殊菩薩並稱,作為釋迦的脅侍,右手執念剛杵,左手執念剛鈴,頭帶五佛寶冠,騎六牙白象。向征著菩薩救渡眾生的行願力。

  玄奘(西元602---664年)

  通稱三藏法師,俗稱唐僧。唐佛教學者、旅行家,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唯識宗的創始人之一。本姓陳,名,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他在國內遍訪名師,感到所說紛歧,難得定論,便決心到天竺學習,求得解決。唐太宗貞觀三年,在那爛陀寺從戒賢受學。後又遊學天竺各地,並同一些學者展開辯論,名震五竺。經歷了17年,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譯出經、論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多用直譯,筆法謹嚴。所譯經籍,對豐富祖國文化有一定貢獻,並為古佛教保存了珍貴的典籍,世稱“新譯”。他是中國佛教法相宗創始人,中國四大佛經翻譯家之一。

  達摩(西元?---528年)

  中國佛教禪宗的創始者。相傳為南天竺人。南朝宋末航海到,又往北魏(舊說達磨過金陵時,與梁武帝面談不契,遂渡江北去)洛陽,後住嵩山。傳說達摩在此面壁打坐九年。後遇慧可,授以《楞伽經》四卷。慧可承受了他的心法,於是禪宗得以流傳。

  龍樹

  是西元二、三世紀的南人,原來是一個婆羅門學者,後來歸依佛教,出家受戒,在雪山從一位老比丘受到大乘經典,由此智慧無礙。當時許多哲學家們都被他的雄辯所折服。他感到所讀到的佛經雖然深妙,但是道理還有未盡發揮的,隨後又從別處得到許多大乘經典,他便造了許多論著以闡明發揮經義。

  釋道安(約西元314----385年)

  東晉、前秦時高僧、翻譯家。本姓衛,常山扶柳(今河北冀縣)人。十二歲出家受戒後,從佛圖澄受業。後在襄陽、長安等地傳佈佛教,主張“本無”(即性空)之學,為般若學六大家之一。著述很多,參加多次翻譯工作。他對當時佛教作了許多貢獻,主要有:總結了漢代以來流行的禪法與般若二系學說;整理了新舊譯的經典,編纂目錄;確立戒規;主張僧侶以“釋”為姓,為後世所遵行。是“本無宗”的創始人,是位頗負盛名的佛教徒和學者。

  ○鑒真(西元668763年)

  中國唐代名僧,日本律宗創始人。本姓淳于,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市)人。十四歲出家,二十二歲受具足戒。尋遊兩京,遍研三藏。後住揚州大明寺,專宏戒律。唐天寶元年(西元742年)應日僧榮壑、普照等邀請東渡,幾經挫折,至唐天寶十二載(西元735年)第六次航行,與比丘法進、曇靜、尼智首,優婆塞潘仙童等始達日本九州薩摩秋妻屋浦(今日本九州南部),翌年在奈良東大寺建築戒壇,傳授戒法,為日本佛教徒登壇受戒之始。于西元759年建唐招提寺,傳佈律宗。並將中國的建築、雕塑、醫藥學等介紹到日本。鑒真東渡日本時帶去了許多佛經、佛像、藥物等,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





備註 :
上一篇(國家寶藏 慈悲 智慧 心) 回目錄 下一篇(佛教節日祥解)

全球慈智部落格
文武百尊消灾祈福修法
喜玛拉雅山脉南卡穹宗祖寺
欢迎成为『年度光明灯』会员
藏文正字
欢喜无忧的彼岸:Q版佛菩萨- 乐多日志

贊助網站
美國菩提學會
喇嘛-互動百科
藏傳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佛教藝術
法鼓佛修研習院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