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雪地之光醫療義診考察暨朝聖之旅 利生中心清明度亡法會 台中觀世音菩薩佛學會法訊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孔子的生死观研究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09/12/26 07:16:26
學習次第 : 高阶

喇嘛网 日期:2009/12/26 07:00:19   编辑部 报导

由生至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然而却甚少人能勘透生死的奥秘。有幸的是,学者已注意到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提取的生死智慧,而起首进行研究。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儒家的生死观仍有许多发展的空间。因此,本论文乃以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孔子的生死观为研究主题,希望能藉此提供建构儒家生死观,乃至现代生死学的参考。
  孔子的思想深受前朝文化的影响,亦在对传统的突破中展现其价值。因此,本文首先回溯商周时期,发现其生死观之建立主要依赖宗教信仰,缺乏对人之主体性的自觉。西周至春秋时期,虽然道德和礼乐成为人们生死所依循的规范,展现人的存在与价值之提升,以及逐渐重视现实的经营,但基本上仍是遵守着外在的规范而生死,不能说是真正掌握了自身的生死。


  在此种传统生死观的潮流中,孔子的生死观无疑展现了过人的智慧。他不受天帝、鬼神支配命运的观点所左右,也不盲目遵守外在规范,而是以自身的体证,发觉仁与礼乃是人之生命内涵;践履生命内涵,成为真正的人,才可实现个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坦然面对死亡。在孔子的体证下,人终於有了主宰自身生死的能力,可以在自我完成中实现生死的意义,此即孔子对中国生死观的贡献。


  再细究之更可发现,孔子的生死观具有三个超越向度:
  第一个超越向度—人我生死之感通交流,将他人之生死视为己之生死,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亦须助人实现生死的意义。若能如此,面对人我之死亡时才可毫无遗憾,并可望建立流传千古的美名,拥有不朽的精神生命。
  

第二个超越向度—世代传承之生死相续,乃是肯定每个人都可透过家族的血脉和精神之薪火相传,以及社会文化的因革损益,与前人和後代连接成一条生命长河,在生生不息的传承下超越死亡的终极性。


 
 第三个超越向度—通达无限之生死超越,展现了生命通达超越层次的本质。通过道德修养充拓生命,便可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忧乐圆融的态度面对生死,并与超越的天道同归於无限,获得永恒之生。


  总之,孔子的生死观使生与死都超越了一般的意义,并具有生死互渗的特色。他虽不曾直接对死亡下定义,但他的思想却反映出他已对死亡有了深切的体认,因此极为珍视生命;且珍惜并实现生命也正是他超越死亡的方式。孔子的生死观不仅具有时代的价值,更可提供迷失在物质世界中,虚度人生、恐惧死亡的现代人建构生死学的重要参考。

刘锦贤 - 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  

简易查询        进阶查询   

◎本文延伸阅读与佛法研究资料库-

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政治大学图书馆NCCU网站  国立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

国立成功大学数位论文全文 系统     台湾师范大学博硕士论文系统   

 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NTU LIBRARY   国立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

佛教高阶经营师与讲师培训班-国际学士院主办〈一年培训 後可衔接 国际学士院营管理硕士﹝一年取得﹞-资格大专毕*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不限科系*只酌收成本及材料费*利用星期六或日半天上课*2009年3月开课*电话报名 02-27196686 

◎经营研究高阶人才培养 摇篮 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  

 

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所/97/硕士/研究生:吴依容   指导教授:刘锦贤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1
一、研究动机....................................1
二、研究目的....................................3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之省察......................7
一、缺乏孔子的生死观之研究专书..................7
二、学位论文之研究成果仍有发展空间..............8
三、结语.......................................11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12
一、研究方法...................................12
二、研究步骤...................................15
第四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17
一、研究范围...................................17
二、研究限制...................................18

第二章 寻本探源——中国古代的生死观...........21
第一节 殷商时代的生死观.......................21
一、过往思想的余绪.............................23
二、殷商时代依赖信仰的生死观...................27
第二节 西周时代的生死观.......................42
一、西周文化--人文与信仰的交会...............44
二、西周突破鬼神束缚的礼乐生死观...............55
三、结语.......................................63

第三章 孔子的生死观形成之时代背景.............65
第一节 春秋时代的社会环境与思想潮流...........65
一、春秋时代的社会环境.........................66
二、春秋时代的思想潮流.........................68
第二节 春秋时代的生死观.......................74
一、依赖鬼神的心态转变.........................75
二、自发性地依循礼和道德而生死.................76
三、超越死亡的途径.............................79
第三节 结语...................................86

第四章 孔子由生命主体建立之生死观.............89
第一节 信仰依赖性的消除.......................90
一?由祈天永命到义命分立.......................90
二?孔子对鬼神之态度..........................101
三、结语......................................109
第二节 立定生命主体而建立之生死观............112
一?道德型态的生命——仁......................114
二?人文型态的生命——礼......................121
三、仁与礼——生与死的基本原则................129

第五章 孔子超越时空的生死观..................139
第一节 人我生死之感通交流....................139
一、大我的生死事业............................140
二、人我生死意义之圆满实现....................147
三、结语......................................164
第二节 世代传承之生死相续....................168
一、家族绵延之不朽生命........................170
二、文化传承之生生不息........................184
三、结语......................................192
第三节 通达无限之生死超越....................194
一、契天体道之生命境界........................195
二、忧乐圆融之生死态度........................200
三、「未知生,焉知死?」的恰当诠解............208

第六章 结论..................................211
一、开启自我掌握生死的大道....................211
二、超越生与死的生死观........................213
三、孔子的生死观之传承与发展..................215
四、对现代生死问题的启发......................217

参考书目......................................221
第一部分 专着................................221
第二部分 研究论文............................226


延伸阅读:【数位佛学院】【利美知识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专着
 
 
一、 古籍(依书名笔画排序)
 
  (一)经
国立编译馆主编:《十三经注疏分段标点》,(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1年)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第二册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第六册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下)》,第七册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上)》,第十册[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中)》,第十一册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下)》,第十二册 
[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注疏》,第十六册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孟子注疏》,第十九册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杨伯峻编着:《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修订本)
[宋]丁度等编:《校订本集韵附索引(上)》,(台北:学海出版社,1986年)
[宋]朱熹:《诗经集注》,(台北:万卷楼,1996年)
陈雄根标点╱刘殿爵审阅:《新式标点广雅疏证(第一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
周祖谟:《尔雅校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清]康有为:《论语注》,(台北:艺文印书馆,1966年)
 
  (二)史
黄永堂译注:《国语》,(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1997年)
〔汉〕司马迁着╱杨家骆主编:《新校本史记三家注并附编二种》,(台北:鼎文书局,2002年)
 
  (三)子
罗爱萍编:《百子全书》,(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96年)
王肃:《孔子家语》,第一册
管仲:《管子》,第十册
吕不韦:《吕氏春秋》,第二十册
荀子着╱王忠林注译:《荀子》,(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 
邵增桦注译:《韩非子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年修订版)
 
  (四)集
[宋]程明道、程伊川:《二程集》,(台北:里仁书局,1982年)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台北:五南书局,2000年)
新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着╱姜涛主编:《中国文学欣赏精选集.第十四册.宋代诗歌》,(台北:庄严出版社,1986年)
[宋]胡宏╱吴仁华点校:《胡宏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宋]张载着╱章锡琛点校:《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五)其他
[汉]董仲舒着╱杨家骆主编:《春秋繁露注.祭义》,(台北:世界书局,1970年)
〔汉〕许慎着╱[清]段玉裁注:《圈点说文解字》,(台北:万卷楼,2002年)
 
二、 近人着作(依作者姓氏笔画排序)
 
  (一)历史书籍
朱龙顺:《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二)中国文化论着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台北:谷风出版社,1986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周何:《古礼今谈》,(台北:万卷楼图书,1993年)
林素英:《古代祭礼中之政教观》,(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张荣明:《殷周政治与宗教》,(台北:五南书局,1997年)
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黄宛峰:《礼乐渊薮——《礼记》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邹昌林:《中国礼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允晨文化,1995年)
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谢谦:《中国古代宗教与礼乐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三)中国哲学通论
朱彝尊:《经义考》,(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一册),(台北:正中书局,2006年)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7年)
尚明:《中国人学史:古代卷》,(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95年)
徐克谦:《先秦思想文化论札》,(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册).青铜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年)
傅伟勳:《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台北:正中书局,1993年)
黄开国、唐赤蓉:《诸子百家兴起的前奏——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成都:巴蜀  书社,2004年)
 
  (四)儒家论着
李景林《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杜维明:《儒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唐文明:《与命与仁:原始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性问题》,(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唐君毅:《人生之体验续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陈咏明:《儒学与中国宗教传统》,(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彭国翔:《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汤一介:《儒释道与内在超越问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杨华:《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台北:五南书局,2007年)
宁新昌:《境界形而上学及其限制——由先秦儒学谈起》,(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
蒋庆:《生命信仰与王道政治——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台北:养正堂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钱穆:《四书释义》,(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
骆承烈:《孔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
 
  (五)生死学相关书籍
[英]葛瑞林(A. C. Grayling)着/李淑珺译:《生命的哲思》,(台北:心灵工坊,2002年)
[德]海德格着╱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王邦雄:《人生关卡》,(台北:书评书目出版社,1992年)
余英时着,侯旭东等译:《东汉生死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何显明、余芹着:《飘向天国的驼铃——死亡学精华》,(台北:夏圃出版社,1994年)
吴仁兴、陈蓉霞编着:《死亡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
袁扬:《生死事大》,(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陈俊辉:《生命思想VS.生命意义》,(台北:扬智文化,2003年)
陆扬:《死亡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傅伟勳:《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
靳凤林:《死,而後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靳凤林:《窥视生死线——中国死亡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
蒲慕州:《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3年)
郑晓江:《中国死亡智慧》,(台北:东大图书,1994年)
郑晓江:《超越死亡》,(台北:正中书局,1999年)
 
  (六)其他
王国维:《殷礼徵文》,《王国维遗书》第九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庄耀嘉编译:《马斯洛——人本心理学之父》,(台北:桂冠图书,1990)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美﹞赫舍尔(Abranham J. Heschel)着╱隗仁莲译:《人是谁》(Who is Man?),(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美〕罗洛.梅(Rollo May)着╱龚卓军、石世明译:《自由与命运》,(台北:立绪文化,2001年)
 
第二部分 研究论文
 
一、 期刊论文
 
  (一)考古
王平:〈殷商人牲人殉性质新探〉,《山东电大学报》2002年第4期,(山东:山东广播电视大学,2002年)
朱凤瀚:〈从生产方式看商周社会形态〉,《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年)
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周易研究论文集(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许宏:〈略论我国史前时期瓮棺葬〉,收录於《考古》1989年第4期,(北京:考古杂志社,1989年)
许红梅:〈略论青海史前瓮棺葬〉,《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青海:青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二)儒家
王小婷:〈朱熹《四书集注》通行清代之原因及评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28卷第12期,(太原: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学会,2008年)
李杜:〈儒墨思想与古代宗教思想之关系〉,《新亚书院学术年刊》11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1969年)
胡鸣:〈《论语》定型本之再认识〉,《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第77期,(福清: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2006年)
唐明贵:〈朱熹《论语集注》探研〉,《中华文化论坛》3期,(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6年)
梁涛:〈郭店楚简「惪」字与孔子仁学〉,《哲学研究》2005年5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所,2005年)
景怀斌:〈儒家思想对於现代心理谘询的启示〉,《心理学报》第39卷2期,(北京:中国心理学会,2007年)
罗子翔:〈略论几种对孔子天命鬼神的诠释〉,《问学》5期,(高雄: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2003年)
 
  (三)生死学
朱人求:〈传统与道统——儒家文化生命的历史意识〉,《江淮论坛》2003年第6期,(合肥:安徽省社会科学院,2003年)
杜正胜:〈中国人的生死观〉,《当代》第58期,(台北:当代杂志社,1991年)
杜正胜:〈从眉寿到长生-中国古代生命观念的转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6本2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5年)
林建勳:〈儒家不朽观及其对死亡的超克〉,《文藻外语学院「外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研讨会」论文集》,(高雄:文藻外语学院,2000年)
林慧婉:〈春秋时代的生死观〉,《黄埔学报》45期,(高雄:陆军军官学校,2003年)
柳秀英:〈孔子之生死观〉,《美和技术学院学报》第18期,(屏东:美和技术学院,2000年)
张朝霞、雷斌:〈儒家的生命超越——儒家生死智慧述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5期,(福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2002年)
陈川雄:〈论先秦儒家的生命价值观〉,《孔子研究》2001年5期,(济南:中国孔子基金会,2001年)
陈秉璋:〈死亡与自杀的社会学分析〉,《当代》第58期,(台北:当代杂志社,1991年)
黄慧英:〈孔子的生死观〉,(香港:岭南大学哲学通识课程讲义)
杨中启:〈孔子生死哲学解读〉,《哲学与文化》35卷3期,(台北:哲学与文化月刊杂志社,2008年)
蒋庆:〈心学散论——蒋庆先生谈儒家的生命信仰〉,《生命信仰与王道政治——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台北:养正堂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郑晓江:〈「乐天知命」与「安之若命」——儒家生死智慧之现代诠释〉,《杭州师范大学学报》3期,(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08年)
钱森华:〈孔子的死亡意识与终极关怀〉,《理论观察》44期,(齐齐哈尔:理论观察杂志社,2007年)
谭晓圆:〈生死观上的人类智慧——中西古代哲学关於死亡之於人生意义的比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56期,(海口:海南师范学院,2001年)
释慧开:〈《论语》「季路问事鬼神」章解读疏证—一个生死学进路的义理探索〉,《生死学研究》1期,(嘉义:南华大学,2003 年)
 
  (四)其他
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4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
晁福林:〈春秋时期的鬼神观念及其社会影响〉,《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1995年)
 
二、 学位论文
 
李华:《先秦诸子生死观研究》,(大连:辽宁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
金明熔:《先秦生死观研究》,(台北: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5年)
胡泊:《论先秦儒家贵「生」重「死」的生命观》,(长春: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7年)
康韵梅:《中国古代死亡观之探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4年)
刘明:《先秦儒家生死观探析》,(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罗子翔:《《论语》中所蕴涵之生死观》,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硕士论文,(高雄: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2001年)
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上一篇(当代药师法门之实践) 回目錄 下一篇(杂阿含经的生死观)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烟供的意义及功德
1000元救一眼 拯救失明儿童-国际奥比斯防盲救盲基金会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2008/12/28
台湾导盲犬协会
大方广佛华严经-正释经义

赞助网站
台北教育網
我們的仁波切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佛教导航-佛教123-佛教
佛教導航網 .... 佛學智慧網 • 解脫之路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