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祖法王吉美貝瑪盈傑簡歷 薩迦王嗣—大寶金剛仁波切略傳 曲尼敦多仁波切青色神水煙供儀軌教學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佛性义浅论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05 13:01:44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1/05 12:55:31   编辑部 报导

 

 

释学友 

大  

 

一、 前 言

二、 佛性的语义

  (一)buddhadhatu(佛界)即佛性义

  (二)buddhagotra(佛种性)即佛性义

  (三)buddhagarbha(佛藏)即佛性义

三、 佛性义的解释

四、 结 论

【参考书目】 

 

一、前 言 

在大乘佛教经论中,尤其是以真常系为主者,佛性一词常与某些词混用,或等同视之。《涅盘经》也说佛性有种种名。吉藏於《大乘玄论》卷3云: 

故於涅盘经中,名为佛性;则於华严,名为法界;於胜鬘中,名为如来藏自性清静心;楞伽名为八识;首楞严经名首楞严三昧;法华名为一道一乘;大品名为般若法性;维摩名为无住实际;如是等名,皆是佛性之异名。(大正45?41c) 

印顺导师着《印度之佛教》中云: 

「如来法性」,即「如来藏」、「圆觉」、「常住」、「真心」、「佛性」,以及「菩提心」、「大涅盘」、「法身」、「空性」,真常论者并视为一事。[1]

 

无论是「佛性」、「如来法性」、「如来藏」或「空性」等,皆同一性。只是就能知与所知诸法的不同分位,立不同的名称。如吉藏所释: 

名义虽异理实无二。……平等大道为诸众生觉悟之性,名为佛性。义隐生死名如来藏。融诸识性究竟清静,名为自性清静心。为诸法体性名为法性。妙实不二故名为真如。尽原之实故名为实际。理绝动静名为三昧。理无所知,无所不知,名为般若。善恶平等妙运不二,名为一乘。理同圆寂名为涅盘。……虽有诸名,实无二相。以是故,云名字虽异理实无二也。(大正45?41c-42a) 

故知在众生数上或称佛性、如来藏等;在非众生数上或称法性、真如、实际等。[2]

佛性此词,一直以来虽与「如来藏」视为同义词,在汉译经论中,比较起来,似乎以「如来藏」要比「佛性」出现得早。最早说示「如来藏」的经典,系《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胜鬘经》等。[3]而深入专论「佛性」的,一般皆推《涅盘经》为最初。[4]然而,「佛性」一词在诸经论中,常有多义,後来诸家诠释佛性义也多据各自所见诸经论之说,而使「佛性」不能统一。也有学者试图从文献考证或语源学来考据「佛性」的梵文原用语,这在目前是不难看到其成果。不过,若欲就《涅盘经》原典来作以上的工作就不容易了。因为《涅盘经》只有汉、藏二译本,及部分梵本断简。[5]故只能退而求诸於较《涅盘经》更晚,且尚有范本可资比对考证的经论了。

据日本学者小川一乘将《宝性论》 汉译本与梵本比对的结果,发现「佛性」乃译自buddhadhatu,tathagatadhatu,dhatu,gotra,tathagatagotra,buddhagarbha及tathagatagarbha这数词。但是此数词在汉译後除作「佛性」外,亦译作「如来藏」、「如来性」等。[6]但也有学者如高崎直道比照《涅盘经》的汉藏译本後,以为「佛性」翻译成buddhadhatu的次数最多。大抵上主要为buddha与 dhatu或 gotra 或garbha组合而成。[7]

本文只图就buddhadhatu、buddhagotra、buddhagarbha三词,考证「佛性」原义。文分四段。除前言及结论外,本文两节,以「佛性的语义」及「佛性义的解释」为题而述。 

 

二、佛性的语义

 

首先试就前言所提梵文三词,在梵文原义上了解「佛性」一词。

 

   (一)buddhadhatu(佛界)即佛性义

dhatu的语根是√dha,有层、根基、成素等义。[8]亦有领域义,亦指放置东西的场所、基座、依据等。[9]亦有矿藏义,即指埋藏有金等矿物之矿床。[10]《瑜伽师地论》卷56云: 

何等是界义?答:因义、种子义、本性义、种性义、微细义、任持义、是界义。(大正30?610上)

 

《俱舍论》以界为种类 (jati) 义,如论云:

 

界声表种类义。(大正29?5上)

 

dhatu也有「遗骨」义。[11]

总观以上诸说,可知dhatu(界)含义非常复杂,包含有领域、基座(根基)、依据、种类、层、成素、矿藏、遗骨、因、种子、本性、种性、微细、任持等义。但是,一般取其相近者泛指「因」、「种子」、「性」及「藏」义。而从梵汉二本的《宝性论》之对比中,发现梵本中的dhatu在汉译中并不译作「界」,而是「性」。此处「界」(性)若解作「因」,可有三种说法:(1)因是依止因,如「无明缘行」,「根境识缘触」。[12](2)dhatu=hetu,众生能由之成佛,或谓佛由此因而成。[13](3)成佛的可能性,是众生自己所持有的「能力」的意思。[14]三说似同而异。譬如(1): 只是一种条件而已,以无明不能生行故,乃缘之而行生。此说较从佛教教理及中观的角度看。(2)说:是能生出之义。偏唯识种子因说的。(3)说:就如来藏立场说佛性,是天生具备的能力,时机一到,便成佛了。正如导师在《如来藏之研究》(页65)所谓:

 

如来藏说是约本有说的,所以没有发心以前,如来已具足在胎藏中了。

 

最後再引一家说法作结:dhatu,界也;此字含有领域义与本元义。「领域」是指佛之领域,这是从成佛之「果地」而言;「本元」是指众生原本之特质,天生而有之本性,这是从成佛之「因地」而言。[15]

 

   (二)buddhagotra(佛种性)即佛性义

在佛典上,成佛之因常与种姓(gotra)有关。但此词涵义有多种。如种性、种族、族类、种属、或族姓等。佛的种姓亦作佛性,此「性」字在某种意义言近於性质,却不完全一样。Gotra与界同有因义。吕澂据《大乘庄严经论》种姓品,将种姓训译为功德、度义。据他分析言:

 

如此一字析之有「功德」与「度」二义,合之为种姓……表示一种趣善之因。此善指解脱善言。谓种姓善趣不但能得功德,且能度脱。何以又谓之因?《庄严论》释种姓云:「住种姓位,应知有非有。」有即有因相,非有即无果相。谓有情当种姓位,只有趣解脱之因相,而无解脱之果相,故谓之为因也。[16]

 

若就字面上看,其义较倾向族性、血统、家系或传其家世等。从印度社会背景来看此词:种姓原是印度古来根深蒂固的种属或族姓制度。用以区别阶级类别,其归属是以血统来决定。属於某种族必有某种族之性质,故种性和性质二词的含义,便有相通处。在印度使用起来有时也不免混乱。到了中国汉译後,种性与种姓在字形、发音皆相似下,便有将其意义相通的可能。故常将二词互用。[17]但是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种姓」一词却非gotra而是varna。後者是肤色义。佛教在发展与弘传的过程中,难免融摄了印度当时当地的传统思想、民俗习惯、社会制度等。在宗教的修习上,由於各人种种条件的不同,其成就也因之而有差别。於是社会种姓区别的范畴,也便运用到宗教信仰里,这是很自然也极有可能发生的事。不过,这样的影响,在後来的佛教发展上形成种种的问题。此是後话。

从另一方面谈,种姓的解释亦可避开血统,或外在的社会阶级的层面,而指向在精神、智慧、心灵领域上。大乘佛教的修行目标,是朝向成佛之道进发。一般亦以发菩提心的菩萨为主。於是菩萨便因其列入成佛的优先者,而为大乘经典所说的「生於如来之家」的「佛子」。这是菩萨思想兴盛以後,以菩萨未来要继位作佛,不断佛种而称为「佛子」。但若推到更早期的经典,阿罗汉也被称为佛子或圣者之子。[18]《杂阿含经》中,佛赞阿罗汉为其子。[19]佛子表示有佛之圣性,堪承继佛觉世度生的大业者。佛陀也曾赞舍利弗为佛长子。[20]高崎直道从巴利典中之gotrabhu一词,指出此词表示「比丘在修行过程中,将成为圣人之前一位(以及在其位者)。」也就是说:舍凡夫种性而得圣人种性之义。可解为「成为种性」。与汉译经论中所称「种姓地」同义。[21]部派佛教中所说「性人」、「种性人」乃至大乘十地说之「性地」,还有《菩萨地持经》卷10的「种姓地」,虽还未证入圣位,但已成为出世法器,能入圣位。[22]但若依《异部宗轮论》所说大众系认为「乃至性地法皆可说有退」[23]看来,「种性」并不一定成佛。导师认为:种性,是从发心修行进趣而说的。故发心求佛道者,皆为佛种性所摄,不过起初还可能退失。[24]因此,种姓之观念,发展至「有部」而有三乘种性的思想。再由瑜伽行派继承而说三乘各别或五姓各别,一分无姓等的说法。

由以上析论的结果,种姓(种性)便无法视为「先天具有的功能」。只能说同於《涅盘经》前分的佛性说。因为它毕竟是有所限定,也讲条件等。譬如《维摩诘经》以成阿罗汉的大声闻已败坏了如来种,故被排於如来家系外。而被烦恼所污染的众生,却仍属於如来种性。这正是《宝性论》中对gotra汉译成「种性」的关系。

 

   (三)buddhagarbha(佛藏)即佛性义

上言《宝性论》中,「佛性」亦译自buddhagarbha以及tathagatagarbha(亦译作如来藏)。buddhagarbha是buddha(佛)与garbha(藏)的组合语。 Garbha是从「抓(grbh=grh)」的语根而来。[25]由此推出「藏」(garbha)有二义:(1)胎(儿)藏(embryo)母胎(womb)如果说buddhagarbha译作「佛性」的话,由前garbha之二义可解作:

(1) 成佛的要因,现阶段虽处於因位,未来必定可成佛。故有「因」义和「所藏」义。

(2) 象徵已蕴藏具足的佛智慧功德相,有「果」义和「能藏义」。[26]

garbha 一语可远溯至印度早期吠陀时代。金胎(Hiranyagarbha)在「梨俱吠陀」中的生主歌原是生万物之主人。故garbha除了产生万物,亦为一种容器,又是胎儿等义,也表示生殖或生长发展的说法。[27]

Buddhagarbha之译作佛性,可解作:众生本有内藏未显的佛的智慧功德,将来会显现而成佛。亦可解作:佛是由众生中生出而成就,故言众生有成佛的可能性。 

三、佛性义的解释 

就以上从佛性的梵文原语来看其义,buddhadhatu似乎是偏向於佛的体性及得以成佛的因性。Buddhagarbha与buddhagotra则就成佛是否可能的层面而言。这三个词如前所说是从大乘经论,尤其是《宝性论》来作梵汉本的比对而来,但在大乘之前的经论并没有专用这三个词的迹象。虽然dhatu、garbha与gotra的使用是普遍的,毕竟还是与「佛性」思想没有直接的连系。在印度的佛教,大众部思想是朝向大乘佛教进发的。一般说大乘佛教的起源是「佛涅盘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为主要动力。(在导师的着作中,多处提到这样的说法。)这一点溯源於大众系的学说思想是可以明了的。大众部对上座部的「佛色身有漏」,或以「佛所遗留的教法为依归」的佛法身观并不很满意。譬如《异部宗轮论》中所说:「一切如来无有漏法」,「如来色身实无边际」。[28]佛陀的色身相好,心智能力,是遍无边际,无所不能,又是永恒常在的。这样的佛陀观延续到初期大乘也还是生身法身无多大分别。[29]但已可看出一种信仰的、理想的佛陀观。在如来藏中说,法身为如来藏的同义词,[30]在某种意义而言,也就是同於佛性。

如前言所说,《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及《胜鬘经》皆是最早说如来藏思想的经典。在《如来藏经》中,以九个譬喻来说众生中之如来藏。佛以佛眼观见存在贪欲恚痴诸趣烦恼中的一切众生身中,竟有结跏趺坐的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常无污染的如来藏,德相备足如佛无异。而且一切众生的如来之藏,无论佛出世或不出世,都是常住不变。但众生为烦恼覆故不知。所以如来出世广为说法,就是要除灭尘劳,净一切智,使这被无始烦恼所覆的佛性显现出来。[31]而众生既知自身有佛性,由闻佛所说法而得胜解、於法坚持而正修行,便能解脱诸烦恼趣,证得清净如来实体。[32]《不增不减经》进一步解释众生身中的佛性义。将如来藏、众生界、法身、第一义四名指同一义。[33]并明示:如来藏的本质与真如法界自体的清净法相应,因此,如来藏是自性清净的。也因为自性清净,虽为烦恼不清净所缠,但却与烦恼不相应。而且,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本,故是平等、恒有、真实普遍地存在。《胜鬘经》的重点,如经云: 

如来法身不离烦恼名如来藏。(大正12?221下)

 

即指众生位上为烦恼所缠的法身为如来藏,将烦恼去除,即果位的如来法身。如来法身具常、乐、我、净四波罗蜜。如来藏是生死与涅盘的所依、所持、建立。

以上三经是真常思想之要典,以如来藏说为轴。可视为「佛性」说之先驱。佛性的学说阐述最详尽之经典以《涅盘经》最为明显。在真常思想的体系中,属於中期的经典。《涅盘经》在印度佛教的地位如何不能详知,但是传到中国後,在中国佛教史上却倍受推崇钻研。也由於它是以谈佛性为主,故也为中国佛教在继般若思想後开启了另一个新局面。

《涅盘经》传译到中国有四种译本:(1)法显译《大般泥洹经》6卷。(2)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40卷,後称北本。(3)依北本的再治本《大般涅盘经》36卷。後称南本。(4)若那跋陀罗等译《大般涅盘经後分》。今以 40卷北本为通用。

《涅盘经》的佛性说,不同译本中有些异说,即使是同一译本,在不同的卷品中亦可有不同说法。例如北本,一般都指称前10卷(五品)及法显六卷本之异译,与後续译30卷有显着的不同。前分对「佛性」义的解释多与「常」、「我」合说。如卷7云:

 

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大正12?407中)

 

对「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义,皆指向「本有佛性」说。如卷七「贫女宝藏」、「力士额珠」、「雪山味药」等喻,都以为「虽有佛性皆不能见」。[34]前分与後分最大的不同即在此。宝藏与宝珠原来都已经完整的存在於贫女之家及力士的前额里,由此推知,佛性也是本自固存於众生身内。

至於後分的「佛性」义,有指「佛的体性」或「成佛的主因」。印顺导师以为後分30卷可分四部分:(1)从11-26卷可说是依《般若经》义说明佛性。(2)卷27-32,及狮子吼菩萨品,依缘起、第一义空、中道而论。(3)卷33-38,迦叶菩萨品,着重缘起。(4)39-40卷,憍陈如品,不说佛性义。导师的结论是:续译部分,是以《般若经》空义,龙树的缘起中道说,缘起说,净化「前分」如来藏──佛性的真我色彩。[35]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但众生的佛性是假众缘,待众缘而後成的,是无自性空的,不是本有的。须以善巧方便修习(空三昧),离一切戏论,不具一切法,才得具佛性。故卷25云:

 

佛亦不说佛及佛性涅盘无差别相,为说常恒不变无差别尔。(大正12?513下)

 

依「狮子吼菩萨品」:观十二因缘智与十二因缘名为佛性,是约因说的。又卷27云:

 

佛者即是佛性。(大正12?524上-中)

 

於此,佛回答狮子吼菩萨的问难曰:

 

佛与佛性虽无差别,然诸众生悉未具足。[36]

 

到了卷36中,将如来与佛性合起来说「如来佛性」:

 

如来佛性则有二种,一者有、二者无。有者,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是名为有。(大正12?574中)

可知「佛的本性」是这一部份中的「佛性」义。

《涅盘经》主张「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其「有」并非是「现有」义之有,而是「未来定得」义之有。此义之「有」,经中称之为「当得」。如卷32:

 

大慈大悲各为佛性……一切众生必定当得大慈大悲,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正12?556下)

 

在众生位,这是当来一定可得的,所以是「当有」佛性。但都是「从善方便而得见故」,不能推想为因中有果的。

由於涅盘经的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佛教、思想、学术。在真常系中,谈如来藏或佛性的有三部论典,对中国的佛性学说亦影响至大,即《佛性论》、《宝性论》及《大乘起信论》。但是三者在着作者方面都有相同的存疑之处,即不能断定真正的作者到底是谁。对於《佛性论》的作者是世亲,一般都不甚同意。吕澂以「此书译文有许多可疑之处,所以後来玄奘一系并不顶信用它」两句话来回应「旧传世亲」作《佛性论》。[37]而印顺导师乾脆说「传为世亲造,恐未必是」。[38]也有学者以为是真谛所着,是藉世亲之名,而以自己为译者。但正确情形如何也不清楚。

 《宝性论》的作者在中国据传是坚慧(Saramati)。吕澂对本论的作者云:

 

北魏时译出,译时没提作者名,直到译《法界无差别论》的译者才说也是坚慧的作品。[39]

 

但在印度佛教史上,仍不能断定是他。在西藏的传承,是将此论归属於弥勒着无着释,及弥勒作颂,无着作长行。

而在中国最流行的《大乘起信论》,据说是马鸣所作。除了对马鸣菩萨到底是指哪个时代的人不能确定之外,亦有评此论其实是後人假托,根本非马鸣着。[40]本文暂且不对以上三论之佛性说作深入之谈。 

四、结 论 

根源於印度的如来藏思想,因为教义的特殊,常被指与梵我合流。传到了中国,却对中国的佛教思想影响至大。印度佛教更倾向於把佛性作为一种抽象的本体来看。如来藏思想及佛性思想是同一个思路,都是强调众生生命有一种成佛的可能性或可能基础。故二者常合说,或相提并论。从对《涅盘经》汉藏本对照,或《宝性论》的梵汉本比较中,发现「佛性」的梵文原语是buddhadhatu、buddhagotrabuddhagarbha。三者皆可以有「因」、「种子」等义。说众生悉有佛性,只是就佛性作为一潜在的可能性说,并非表示众生必实现佛性。佛性显现必待众缘,故是当来可得的。佛性义在《涅盘经》的多重与不明确,引起诸家各据所见而形成不同的诠释。在《佛性论》中曾提到佛为使众生去除五种过失,生五种功德而说众生皆有佛性。《宝性论》的〈为何义说品〉亦提此五种过失。偈云:

 

以有怯弱心,轻慢诸众生,执着虚妄法,谤真如佛性,计身有神我。为令如是等,远离五种过,故说有佛性。[41]

 

使众生对修行成佛生起信心。另一方面也不忘评破外道执着诸法有自性的言论;以及破小乘执有情无性之见。由此建立了《佛性论》的佛性观: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佛性不可执有,亦不可执无。佛性虽可说是「本有」,但并非与「无」相对的「有」,而是一种成佛的潜能。 

【参考书目】

一、经典

1、 昙无忏译《大般涅盘经》大正12。

2、 佛陀跋陀罗译《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正16。

3、 不空译《大方广如来藏经》大正16。

4、 菩提流支译《不增不灭经》大正16。

5、 《杂阿含经》大正2。

6、 龙树菩萨造《大智度论》大正25。

7、 世友菩萨造《异部宗轮论》大正49。

 

二、近代着作

1、印顺导师着《如来藏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70年12月,修订一版,274页。

2、印顺导师着《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74年10月,三版,340页。

3、印顺导师着《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77年4月,五版,446页。

4、释恒清着《佛性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民国86年2月初版,310页。

5、赖永海着《中国佛性论》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国79年12月初版,546页。

6、陈沛然着《竺道生》,台北,东大固书公司,民国77年6月,初版,194页。

7、廖明话着《嘉祥吉藏学说》,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国74年10月,初版,267页。

8、吕澂着《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民国71年7月,四刷。

9、吕澂着《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民国71年7月,六刷,434页。

10、 汤用彤着《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27年6月,二版一刷。

11、 高崎直道等着,李世杰译《如来藏思想》,台北,华宇出版社,民国75年12月,初版,365页。

 



[1] 印顺导师着《印度之佛教》页271。

[2] 《大智度论》卷29、30、31、32皆谈到法性、如、实际,尤以卷33,页297b-c。又《大乘大义章》中,罗什大师答慧远大师问曰:是故其本是一,义名为三。如道法是一,分别上中下,故名为三乘。初为如,中为法性,後为实际。实际为上,法性为中,如为下。随观力故,而有差别。

[3] 高崎直道着,李世杰译<如来藏思想的历史与文献>《如来藏思想》页29。

[4] 河村孝照着,李世杰译<佛性、一阐提>《如来藏思想》页137-138。

[5] 见下田正弘:《藏文和译《大乘涅盘经》.(1).》(山喜房,1993年)。

[6] 小川一乘着<佛性buddhatva>《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11卷第一期,页544-545。

[7] 高崎直道着《如来藏思想形成》页137141142

[8] Jikido Takasaki,DarmataDharmadhatu,Dharmakaya and Buddhadhatu── Structure of the Ultimate Vale in Mahayana Buddhism。《印度学佛教学研究》卷14,页916。

[9] 高崎直道着,李世杰译〈如来藏思想的历史与文献〉《如来藏思想》页28。

[10] 同上。又印顺导师着《印度佛教思想史》页161。

[11]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大正29. 5上。

[12] 印顺导师着《如来藏之研究》页30。

[13] Jikido Takasaki,DarmataDharmadhatu,Dharmakaya and Buddhadhatu── Structure of the Ultimate Vale in Mahayana Buddhism。《印度学佛教学研究》卷14,页906。

[14] 高崎直道将dhatu、gotra与garbha三词在同有「因」义这点上是将「因」解为「能力」。如在其<如来藏思想的历史与文献>《如来藏思想》页19指gotra有「因」义;页28,dhatu译为「因」,而且是与garbha同义,都是指「一种先天的能力」页23。

[15] 陈沛然着《竺道生》,页20。

[16] 吕澂着<种姓义>《内明》第219期,页5上。

[17] 但是据金东柱着<五姓各别一性皆成>《内明》杂志页20,却有另一种说法。作者引《瑜伽师地论》卷21(大正30?395上及478下)说:问此种姓有何差别?答或名种子(bija),或名为界(dhatu),或名为性(svabhava),是名差别。

又引窥基撰《成唯识论述记》卷9(大正43. 556上):性者体也,姓者类也。即:「性」表示体性,而「姓」表示种类。

[18] 印顺导师着《如来藏之研究》,页60。

[19] 《杂阿含经》卷45?大正2. 330上。

[20] 《杂阿含经》卷45?大正2. 330中。

[21] 高崎直道着,李世杰译<如来藏的思想历史与文献>《如来藏思想》页20-21。据作者言:在巴利圣典中,gotrabhu竟不用巴利语之gotta,而是用梵文之gotra,可能是表示锡兰上座部从其他部派所借用之语。

[22] 「性人」一词,出自《舍利弗阿毗昙论》卷8(大正28. 584下-585上) 。据导师着《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页429-430及449-451:《舍利弗阿毗昙论》是说一切有部以外的上座别系(分别论者),尤其是犊子部所宗奉的根本阿毗达磨,有隐通大乘的趋向(虽然它是一部古论,即非常早期的一部论书。)

「种性人」出自《增壹阿含经》卷40(大正2. 767上),此经是大众部末派的诵本,又有大乘思想。

「性地」出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7(大正8. 346中)。

「种性地」出有《菩萨地持经》卷10(大正9)。

《大乘义章》卷12(大正44)对其「种性地」的解释「只是菩萨地前之位」。 

导师着《如来藏之研究》页65。

[23] 世友菩萨造,玄奘大师译《异部宗轮论》(大正49. 15下)。又据演培法师着《异部宗轮论语体释》 页83:这句话是对有部世第一法无有退说。世第一法,大众部等称为种性地。……婆沙论第三 说「此说从发心至第一法,皆说有退,以世第一法多念想续,故便有退。」

[24] 导师着《如来藏之研究》页65。

[25] 高崎直道着,李世杰译<如来藏思想的历史与文献>《如来藏思想》页24。

[26] 恒清法师着<《佛性论》的佛性说>《佛性思想》页148。

[27] 印顺导师着《印度佛教思想史》页162-164。

高崎直道着,李世杰译<如来藏思想的历史与文献>《如来藏思想》页24-26。

[28] 世友菩萨造《异部宗轮论》(大正49. 15中)。

[29] 导师着《如来藏之研究》页25。

[30] 菩提流支译《不增不减经》(大正16. 467上)。

[31] 佛陀跋陀罗译《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正16. 457下)。

[32] 沙门不空译《大方广如来藏经》(大正16. 461下)。

[33] 菩提流支译《不增不减经》(大正16. 467中)。

[34] 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卷7?(大正12. 407中、408上-中)。

[35] 印顺导师着《印度佛教思想史》页287-294。

[36] 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卷27?(大正12. 524中)。

[37] 吕澂着《印度佛学思想概论》页243。

[38] 印顺导师着《如来藏之研究》页8。

[39] 吕澂着《印度佛学思想概论》页244。

[40] 高崎直道着,李世杰译<如来藏的思想历史与文献>《如来藏思想》页4。

[41] 《佛性论》﹙大正31. 787上﹚。《宝性论》卷4﹙大正31. 840下﹚。











上一篇(汉藏的佛性论) 回目錄 下一篇(缘起法及其真实意义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定解宝灯
萨迦?哦巴Sakya Ngorpa - Yahoo!奇摩部落格
天马旗
藏密桑多巴利莲师佛学会- Yahoo!奇摩部落格
略谈「色举与温萨」及「供上师法的历史」

赞助网站
利他無我
尊貴夏巴曲傑仁波切 / 資料來源 : 喇嘛網
台北生技網
寧瑪巴大乘佛學會
TOEIC多益英語測驗-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