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師持明總集薈供法會-尊貴貢將仁波切主法 獨勇大威德沙壇城灌頂法會 阿企護法除障法會-直貢噶舉竹節佛學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走在解脱之路上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08 00:27:46
學習次第 : 无

                 喇嘛网 日期:2010/01/08 00:22:37   编辑部 报导

十二缘起产生出自我的意识

 坦尼沙罗尊者说:
缘起法教导的是从无明到苦、从渴求到苦的相关性。那是心智内部活动的相关性,是需要切断的相关性,因为它使苦连续不断,周而复始。

 

在众生的心中,无明是一种非常顽固的心理状态,它是时刻存在的,正是它的存在,使後面的缘起流转呈现出一系列的发生过程——从无明到苦。对於内在无明尚未消除的心,这种缘起的过程会无休无止地接连发生,制造出无尽的痛苦。佛陀称其为缘起,是指这种因缘的发生是一组必然的过程,只要最初的“无明”存在,在任何外境下,都会引生这种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 从这种缘起关系中可以看到,无明只会引生痛苦,断除痛苦必须要先断除无明。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种因素的连环发生,直到最後制造出痛苦,这是非常明确的发生於内心的一个系列过程。佛法的目的是揭示这种缘起关系并止息由它而引发的痛苦,修行者了解和学习十二缘起,可以了解痛苦生起的来龙去脉,以及消除痛苦的正确路径。当苦的发生和它的因缘关系被修行者清晰地发现,彻底灭苦就成为一项很现实的事情。

 

十二缘起是一组当下的发生,它发生於心的内部,而不能被解释为发生在三世。反思俗世所说的三世轮回,可以清楚地了解三世的意义。在人们的观念中,三世是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种说法是俗世的说法,而不是究竟法的说法。


究竟法对轮回的定义是名与色以及它们的生起消失,是无常、苦、无我。如果能够看到世间法究竟法的区别,修行者就可以知道,究竟法是从最终的高度来定义身心的本质,是从俗世的身心现象中抽象出它的究竟本质。因为深陷世间法之人并不了解究竟法,因此一再地在轮回中受苦;而佛陀发现究竟法时,他明确地指出这是真实之法。在此法中没有人与我的错觉,而只是名、色与涅盘,也因此而没有痛苦。
世俗法是暂时的,是错觉形成的,是由无明而造,是一种受苦的法则。如果修行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一点,他会明白佛陀所说的究竟法的含义,进而藉此把心从无明中解脱出来。於是这个解脱的过程就是消除无明的过程,当无明被消除时,整个的缘起链不再生起,苦被永恒地止息。


缘起的语言很难理解,一般人容易把与它与日常所用的语言混同在一起,但其实缘起的意思不是日常用语的意思,这也是缘起难以理解的地方所在。例如十二缘起中的“生”,它的意思是指心理上“我”的出生,而非指这个肉身的出生。


当“我”的意识被滋生出来,受苦就成为一项必然。“我”是一种顽固的意识,存在於心中,而不是指从母胎中出生的肉身。例如佛陀与阿罗汉,他们有着人类的肉身,但他们没有我的意识,於是他们没有苦。这也是佛法中的核心“无我”。其实,“我”只是一种错觉,而“无我”是一项事实,这是佛陀教导的核心法义。


人们都是从母胎中出生的,这是世间的意识,是有人有我的说法,而不是佛陀所教导的无我的究竟法义。佛陀在十二缘起法中所说的“生”是指“我”之意识的出生,而不是指世间层面上这个肉身的出生。肉身的出生是大家都知道的知识,在佛陀之前就早已存在。一个孩子出生之後,先由他的父母照看,然後成年,成家立业,等等等等,这是世间意义上的常识,大家都知道,这一点无需佛陀来教导我们。
但要从最究竟的层面上认识到“我”的意识的出生,则是必须要借助佛陀的智慧。没有佛陀对十二缘起规律的重大发现,人类会一直处於黑暗之中,无法摆脱痛苦的周而复始。所以,理解缘起法必须站在究竟的法义上,这虽然有一些困难,但要学习佛法,体证无我,是需要看到所谓的“我”只是诞生在个人的意识之中,它并不是一项真实的存在。

 

当我的意识出生之後,就要面临受苦,这是指无明之心错把身心当成自我,於是背上沉重的负担。但身心终究只是自然的元素,是不以无明之心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身心终究是无法保护的。当意识与身心的自然规律相冲突时,苦就会被制造出来,这就是“我的意识”的出生以及痛苦产生的根源。

 

在人类的心理深处,“我”是一种非常顽固的潜在意识,它从无始劫一直牢固地盘距在众生的心中。从十二缘起中可以看到,当无明存在时,我的错觉就会被制造出来,而众生是一直藉着这种错觉来安排自己的诸项行为。从究竟的法义来看,在错觉之下的行为势必会与宇宙的法则相冲突,於是苦就成为一项必然。这是佛陀的伟大发现,他发现了藉由无明而生出“我”,於是引生无穷无尽的痛苦。


佛陀与众阿罗汉们,当他们断除了无明,缘起的法则在他们的心中不再生起,痛苦的制造归於止息。於是他们称这是完全的解脱,完全的自在。藉此可以知道,断除无明可以消除痛苦,因为无明的被消除,使“我”的错误意识不再出生。虽则断除了无明的阿罗汉,依照世间的解释,他们还会生活於此世,但他们通晓究竟法,他们没有我的错觉,因此而不使心受苦。


藉由无明而引生的十二缘起中的“生”,是指“我”的意识的出生,而当此“我”的意识出生时,人们就会执着身体、心境、财产、知识等。人们会把身体认为是自己的,也因此而滋生恐惧,担心身体会受到伤害,以及最终所要面临的那个必然命运,这就是由无明而导致的痛苦。


一旦心中有了这种“我的出生”,老、病、死就会成为一项必然;相反,如果藉由佛陀的教导而断除了无明,并因此而断除了这种“我”的出生,则无尽的担心、忧愁、悲伤、恐惧可以永恒地消失了。有生必有死,有死必会引生担心忧愁;但是,当生死的错觉消失时,修行者就可以脱胎换骨,成为一名圣者。所谓圣者,是指成功的禅修者藉由对缘起法的认知而断除了无明,於是有人有我的错觉不再生起。走在解脱之路上


 略说缘起十二支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为纯大苦蕴集。

一、无明
对四圣谛的无知就是无明,无明涉及的是心,无明是指心的状态,心中有无明就会生起“行”——无明缘行。佛陀发现的这个真理给禅修指明了方向,禅修就是体证四圣谛——苦、集、灭、道,而对四圣谛的完全体证可以断除无明。修习四念住可以证知四圣谛,断除内在的“无明”。当“无明”在心中被断除时,无休无止地缘起运转就从最根源上停止了——“无明灭则行灭”,这就是究竟的灭苦之道。

 

二、行
一般会把“行”解释为由身口意所造的业,有些也把“行”定义为“福行、非福行和不动行”。其实,这里的“行”与五蕴中的“行”就其本质而言是相同的,“行”是因无明而生起的一股造作的力量,正是“行”的力量导致了无休无止的轮回现象——苦的循环往复。
轮回的本质是苦,不断轮回应理解为苦的反复发作,而无法从根源上得到治理。“轮回”这个词虽然在现象上可以理解为三世轮回,但在其本质上,即从究竟的法义上,应理解为苦——“苦”为轮回的本质。完全灭苦的佛陀与阿罗汉们不再轮回,是指他们的内心因断除“无明”而不再产生苦。虽然他们在证悟後尚存在於此世——在世间的意义上可以这样诠释,但因他们从根源上熄灭了苦的缘起——断除了“无明”,所以他们不再有轮回,即不再投生於苦界。

 

三、识
有把“识”解释为结生识。其实这里的“识”可以有比“结生识”更为宽泛的内容: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就是六识。与六识相对称的是“六入”。如果把缘起的过程理解为俗世意义上的一个人的出生,那麽,这里的“识”可以理解为“结生识”。但佛陀发现的“十二缘起法则”是胜义谛,是揭示“苦生起的过程”,由此而揭示出所谓轮回,其实只是一个苦的反复生起的过程,因此,从最科学的因缘法上来看,最究竟的止息痛苦的方法就是从根源上治理苦,即从内心中驱除“无明”。

 

四、名色
名色就是身心。在俗世中称为身心,在佛法术语中称为名色,名就是心,身就是色。名包括四个部分:受、想、行、识——四蕴,这四蕴再加上色蕴就是五蕴,五蕴就是身心,也就是平常俗世意义上所称谓的人。
从究竟法的意义上看,佛清楚地看到了俗世中所称谓的人,其实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个部分,这五部分归纳起来就是名色。

 

五、六入
在识的部分有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现在,与之对称的六入即是,从眼根进入的、从耳根进入、从鼻根进入的、从舌根进入的、从身根进入的、从意根进入的。进入的是什麽呢?这就是根与尘撞击之前的进入的资讯,有六个进入的管道,即六根门。由此六根门进入,则会有後面的触,即六触。

 

六、触
触有六种,即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触在这里的意思是根尘相接触後的一种感受,有资讯接触,则心知道,这会引生後面的感受。

 

七、受
触有六种,即从眼耳等六根进入的触,那麽,前面有了六触,随之相应的就有六个方面的受,这就是触缘受。从眼根进入的触引生眼触的受、从耳根进入的触引生耳触的受,同理,从鼻、舌、身、意进入的触引生与其相应的受。八、

 

八、爱
有了前面的六种受,於是,每一种受都会引生与其相应的爱。从眼根进入的受引生色爱、从耳根进入的受引生声爱,同理,从鼻、舌、身、意进入的受则引生与其相应的爱,即味爱、触爱、法爱。

 

九、取
取在这里的意思是执取,即执着地占有欲。由色爱、声爱、鼻爱、味爱、触爱、法爱而引生的执取。也有把“取”再细分为“欲取”、“见取”、“戒禁取”及“我语取”,也可以不用这样的细分,其实“取”在这里有一个相当宽泛的意义,即无明之心对所遇到的一切事物都有执着与占有欲。

 

十、有
“有”在这里的意思是因执着而产生的“欲有”、“色有”及“无色有”,即心中确立了“存在”。

 

十一、生
有了上一环的“有”,则会缘生出“生”,生在这里的意思是内心的对自我感的确立,即从内心里出生出一个“我”的错觉。当然也有把“生”解释成是五蕴的产生、六入的生起,或从娘胎里出生,但其实本质意思是心中确立了“我”,如果没有“我”的错觉,都不称为“生”。例如佛陀与阿罗汉们,他们有着完整的五蕴和六入,但因为他们已经根除了无明,所以“有我”的错觉也消失了,所以在他们那里不会有“生”的错觉。
生可以理解为出生,但缘起中的出生专指一种心理上的错觉,即出生出一个我,错把五蕴当成“我”,即是缘起里的“生”——心理上因错觉而出生出“我”、“自己”。

 

十二、老病死
有了生,就有与其相应的老病死,於是藉由内在“我”的错觉而引生出无尽的忧愁、悲伤、烦恼、苦痛、恐惧等,这些就汇集成经典中所说的“纯大苦聚集”——无穷无尽的苦痛不断地被滋生出来,即无尽的轮回与无尽的苦痛。

 

缘起各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总的起源都是无明。总体上看,这是一个由无明到苦的链条,只要无明存在,苦就无法避免——这是一种必然性。无明存在於内心,而不是存在於别处,所以,由无明到苦的缘起运转,只是心的内部活动,而不存在於心外。
对十二缘起的正确理解可以给四念住的实修提供一个基础,即佛陀所说的“不假外缘”,即修行可以只在内心完成,而不需要外在事物来配合。缘起的过程始於无明,无明存在於内心,而由无明引生的一系列的缘起过程,也一定只是发生在心之内。

这些缘起的十二支,它们是依内心的规律而发生的,这个规律就是佛陀揭示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为纯大苦蕴集。
十二缘起的过程存在於每一位众生的心中,这是佛陀发现的凡夫在内心制造痛苦的一个必然流程,佛陀的这个伟大发现,给众生提供了正确的解决内在痛苦的科学方法。从缘起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痛苦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明白了痛苦的制造过程,也就有了止息痛苦的方法——四念住。走在解脱之路上


十二缘起

《缘起经》
云何名缘起?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为纯大苦蕴集。

 

十二缘起是一系列心的法则,这个法则在现象上则呈现为一系列的因果关系。佛陀讲述这种因果关系的法则,是因为它关系到所有众生内心的痛苦以及灭除这个痛苦的道路。“十二缘起”时时发生於每一位众生的内心,而众生却全然不知,一直被这个法则控制着受苦。
佛陀讲述缘起法,其唯一目的是为了灭苦。缘起法是苦生起的因果链,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苦的生起过程,这过程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直到‘有’和‘生’的产生,最终导致苦的生起——纯大苦聚集。”
谈及十二缘起,多数时候人们会认为这个法则是生死轮回的法则,把它从三世轮回的角度来理解,其实十二缘起就其本质而言只是一系列的因果连接,这种连接发生于心理上,它的表现形式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有此心理元素的存在,则必然导致下一个心理元素的产生;例如若众生内心有“无明”存在,则必然会缘生“行”——心行,一种盲目的力量,此所谓缘起的第一个链条“无明缘行”。与苦有关的因果关系在“十二缘起法”中表现为一组一组的因果关连,就象一个链子一样,一环扣一环。
佛陀所发现的“十二缘起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人类的历史上,没有人发现苦生起的因果关系;但在2500年前,佛陀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轮回的本质是苦,而苦的生起,则来自於一系列的因果关系——这就是伟大的“十二缘起法则”。

 

十二缘起这个系列,为灭苦提供了强大的科学依据。十二缘起链是:
1、无明缘行——内心若有无明的存在,即会滋生出盲目的心行。
2、行缘识——藉着盲目的心的行为,於是再生出识;
3、识缘名色——有了识,於是缘生出名色;
4、名色缘六入——藉此名与色,於是六入生起。
5、六入缘触——有了六入,於是六触生起;
6、触缘受——有了触,於是受生起;
7.受缘爱——有了受,於是渴爱生起;
8、爱缘取——渴爱即缘生执取之心;
9、取缘有——有了执取,於是“有”产生;
10、有缘生——“有”的存在,於是“生”便产生了;
11、生缘老死——有了“生”的存在,於是老病死诸苦痛,以及忧愁、悲伤、苦恼、恐惧诸苦生起。

 

从这个连续的因果关系的组合之中可以看到,在它们每一要素之间都是一个因果法则。有上一个的“因”,则必然地会产生下个的“果”,例如有“无明”必有“行”的产生——无明缘行。这是非常科学的因果关系链,它接连不断地发生於每一位众生的心理之中。对这个心理规律并不了解的人,不断地受制於这个“十二缘起”的规律支配,每一轮的缘起制造出来的都是痛苦。
佛陀在漫长的轮回中亲身感受各种痛苦,於是他辛勤地寻找灭苦的方法,终於在一个圆月之夜,他於一棵菩提树下证悟到这个伟大的真理——缘起法则,他因此而灭苦,因灭苦而成佛。这是无与伦比的伟大发现,这个规律的被发现,使人类有了克服无尽轮回之苦的方法;在此之前,没有人发现这个因果法则。而当佛陀发现此项法则时,据说其放出的智慧之光照亮了整个三界!这也科学地预示了缘起法这个伟大的智慧之光必将使世人普遍受益。
现代社会,人人都在希望消除内在的痛苦,这也正是佛陀发现的缘起法普照众生的时刻,有了缘起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於无明,於是产生行,并进而缘生一系列的因缘直到痛苦的产生。当人们明白了这一法则,内心就被照亮了。我们不但知道苦,而且知道苦因,也知道如何消除内在的痛苦。
缘起法中最初的因是“无明”,然後由此无明而引生了一系列的发生,苦是这个因果链的最後一环。因为无明的存在,於是导致了苦的产生。十二缘起法是苦生起的法则,所以也因此而可以灭苦,这就是佛法术语中常说的缘起还灭。当缘起的链条被从最高处截断以後,後续的因果链就无法发生,於是这个产生苦痛的“缘起法则”就无法在众生的内心中运行,这就是通过缘起法灭苦。

 

缘起灭苦的法则是:
1、无明灭则行灭——内心的无明消除了,则盲目的心行因失去基础而无法生起;
2、行灭则识灭——盲目的心行被灭除了,则识无法生起;
3、识灭则名色灭——由盲目心行而导致的“识”灭,则名色也灭;
4、名色灭则六入灭——名与色消失,则附加在名色上的六入也被灭除;
5、六入灭则触灭——六入被灭除,则附着在六入上的六触也灭;
6、触灭则受灭——触被灭除了,於是受也灭;
7、受灭则爱灭——受灭则渴爱也灭;
8、爱灭则取灭——渴爱灭,则执取之心灭;
9、取灭则有灭——执取之心灭,於是“有”不再产生;
10、有灭则生灭——“有”灭则“生”灭;
11、生灭则老死灭——“生”灭,於是老病死诸苦痛以及忧愁、悲伤、苦恼、恐惧诸苦俱灭。

 

十二缘起中的“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要素不同於世间的意思,它属於究竟法的范畴,非常深奥。禅修者在理解缘起的语义时必须要有正见的指引,要从究竟法的角度来把握,同时也要有很好的实修经验。例如“无明缘行”、“无明灭则行灭”、“缘”、“灭”、“缘生法”这些属於究竟法里的语义及词,必须要从究竟法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走在解脱之路上

 


    接纳之心

内观禅修是以正念和正知来面对身心现象,要完整地做到这种观照,需要一些心理品质的支援。正念是第一个要培养起来的品质,即面对目标,不迎不拒,但人们早已形成的心理特徵往往破坏这种观照,这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训练“接纳之心”。
对於内观禅修者而言,养成一个接纳一切的心态是非常必要的。人们既有的心态基本上是在排斥和贪爱之间徘徊,无法做到平静地接纳,这让正确的观照很难进行,这是禅修的一个障碍。许多人通过学习、能力训练,进而进入禅修,希望获得智慧,但修习了很久还是无法理解正确的观照,这其中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没有形成接纳的心理习惯,在紧促而局限的心态下,任何的观察都无法凑效。
想从禅修获得智慧的人,首先需要培养接纳的习惯。一个不喜欢自己,只能看到自己的错误,或者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要求,对当下的自己永不满足的人,这种方式很难形成开放的心态。在任何团体中,这类修行者都会迷失自已,不断地要成为另一类人,而无法对当下进行观察。在良好的环境中,他会不认可不接纳自己的错误缺点。这样的禅修者,他们的修行行为往往会让自己更加背离自己,增加了痛苦和郁闷,缺少胆量的人也会给内心增加恐惧。所以,一个有意识地步入智慧行列的人,应该首先练习接纳自己,从中找回自己的观照本位。
接纳就是无条件地接受,对自己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尊重并接受,这不仅包括优点,也包括自身的缺点与错误,以及自身表现出来的所有现象。这是禅修的基础,若没有这个基础,禅修中花费的大量心力将又会成为一次塑造自己,制造更多的不满和业流。其实不断塑造的过程正是一个不接纳自己或无意识的习惯过程;你越是不容易接受你自己,你就越无法开展智慧的观照。在这方面,若欠缺接纳之心,你积累的知识越多,学问越大,经历的事情更多,则会给心理上带来更多的痛苦。

改变这一切其实很简单,轻松地接受自己,接纳自己的一切,长期练习这一能力。人们容易把自己内心的紧张、遗憾、悲伤、内疚、急躁、愤怒、恐惧、憎恨、耻辱、孤独等都深深地掩盖起来;一般来说,掩盖透露出接纳之心的欠缺。你若对自己真诚,就是要敢於面对内心。人们很少意识到这一点,也很少进行这方面的观照训练。
情感是最难忘掉的一种记忆,对情感的态度也决定了人的心灵品质。修行需要在情感上接纳自已,不论内心是哭是笑,是难受是喜悦,要确定并接纳这一切。这种接纳会增强心的力量,增加胆量,会磨合你与万物的贴近关系。知识在这里起不了太大作用,你只要真诚,能面对自己, 面对内心的情绪和感受, 面对自己身心各层面的真实现状, 敏感地知道它们的状态,完全地接纳这一切,於是观照就在这种情形下形成了。
这需要胆量,需要克服一些顽固的心理习惯,也需要大量地练习。意识层面的思维很难克服内在的抗拒之心,也在形成心的接纳倾向方面没有太多帮助。读书与交流只能形成知识,对修习起一个指导,但真正地解决问题,还需要训练。

接纳之心的训练,这很单纯,也比较简单,唯一的是需要付出时间。当情绪出现时,你意识到它的到来,并完全地接纳它;这个练习比阅读文字和思维要有效,对於这个练习,你若进行的深入持久,可以触动潜意识,使内心深处开成一个平等接纳的能力。人们遇事总会想不开,想不通,不理解;或有人从道理上明白,现实中做不到。还有人的言谈举止总是由情绪操控着,不能受控於自己的理性。这些问题都需要先行接纳下来,然後才能在更为宽广的条件下去寻求解决的办法。这就是说,先要让心接受这一切,这比较困难,但它是修行的基础。有些禅修导师教导接受疼痛的训练,在训练接纳之心这一点上,这是正确而有效的,人们对疼痛往往很敏感,也不易接受;如果能意识到疼痛,认可疼痛,也就容易接受负面的情绪。若能接受负面情绪,你才能实现观察,所以接纳之心是禅修观察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关键步骤。
人们一直在抗拒各种感受和情绪,所以很难看清楚它们的本质。你对抗它们让观察无法实现,无论你要努力摆脱痛苦烦恼,还是在寻求幸福成功,心理上的接纳是必须的功夫。
过度追求和向往高兴与舒适感受的人,往往深陷负面情绪的困扰中。对正面感受的努力追求,使人失去对负面情绪的忍耐度,稍有不适,就容易使情绪失控。这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人的生活中各种情绪层出不穷,只追求舒适感受的人,往往不能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这让负面状态成为一个心理负担。
学会接纳自己身心上出现的一切现象是必要的能力,这其实是一个从潜意识中就存在的问题,它很难通过理论学习得到解决,反复地训练可以触及潜意识,这是基本的解决方法。总之,内在的平和宁静是靠接纳一切得来的,从心理上简单地追求而来的内在祥和、宁静与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只有从接纳一切而来的宁静,才有稳固的基础。最重要的事情是对自己真诚,然後接纳自己的一切,然後才会有观察的行为。一个人若不能真实面对自己的身心行为,不接纳自己的缺点与过失,就无法贴近身心真相。如果智慧的修行者能够训练出对一切感性经验持开放的态度,那就很轻易地能够达到禅修中的观照,并且能逐渐了解到观照身心对个人的非凡意义。假若生活中一旦出现令人不满意的事情并且无法挽回,他也能比较容易地接受结果。
开放的心态是修行中定力的源泉,但训练这种心态则要从接纳自己开始。如果能够对所有身心行为保持接纳的态度,则他也容易形成开放的心态,这就可以更加真实地面对自己,为禅修的深入打下基础。
生活中自己的缺点很多,这成了修行者最头疼的事,这也是最大的干扰。排除这种干扰的方法就是接纳自己,同时接纳自己的缺点,这会形成对自己的经验完全地坦诚,也会带来开放的心理。其实,如果能够正视自己身心上的弱点,这弱点就不再成为弱点。
一般来说,能够对所有经验持开放的态度时,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也许你并没有做什麽努力,只是开放地看待身心上发生的现象,这是接纳自己的良好结果!接纳形成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心态让你更客观更真实,在这个心理基础上,许多问题就消失了。你无须解决问题,是问题自己消失。
这种结果会让修行者更加对自己有信心,对接纳和开放的心态有信心;如果再深入一步,他能够不再掩饰自己所有的情感与情绪,对各种复杂的情绪更加开放,他的心胸就会更为宽广而成熟,於是他也会与这些情绪平等相处,把它们看得更清楚。当修行者不再要求自己成为怎样的人时,他的智慧才真正地展开了。
接纳之心让你转化了心态。做事之先对结果的过度期望,必须要做到怎样的程度,这往往成为你终生难以逾越的障碍。而现在,接纳之心让你放松自己,了解你自己当下正是怎样的情形,而不是一直处在期许之中。需要把期望变成观察——这是态度上的变化。
只是要求是危险的,要求自己,要求他人,要求社会,所有一切都要按自己的欲求来达成,如果稍不如意,内心就会不满或忌恨,这对正念的练习会是一个障碍。对身心现象接纳,会形成客观地看待,完全平等,不作取舍,这是一个很好的了解身心实相的前提。
举个例子,如果在思想的逻辑下不断地讨论和延续,你就在人类的业流中生活,而没有看一眼业流本身。佛陀说,身心现象只是无常的现象,生起即消失了,由此他看到了“无我”的真理,而为什麽修行者看不到这一点呢?因为他们一直站在人类的逻辑上看问题,这种逻辑让你不断地要求,不断地控制,不断地延续,而不愿对其本身进行观察。这就是说,人们之前所做的事情都是延续业流,而不是观察它。
禅修的观察,首先要具有开放的心态,而开放的心态建立於接纳的基础上。许多修行者不得要领的观察,主要是接纳之心不够,心的柔软度不够,这使观察的范围变得局限,人们的眼光只在业流中延续它,只是造作,而无法做到佛陀教导的观察身心的本质。
观察是整体的,宽泛的,不受利欲心驱使,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接纳之心下而形成的开放的心态。开放之心形成宽广的眼光,能够观察而不执着於观察,能够看到身心的整体特徵。观察是要以身心的整体架构为目标,而非在它们当中取舍,这是佛法修习的关键;但这种广大的心境与眼光,是由接纳之心而形成的;当你不再抗拒时,你才能放开眼光,进行真正地观察。
一旦接纳之心消除了抗拒,不断地要求,紧张的心态就会减弱,於是,本能的冲动和情感也会跟着减弱,这种恰如其分的开放态度带来了良好的禅修空间——心理上的禅定自若。这种禅定可以为修行者带来内明,他会对感受、想法、情绪、行为等细节有更加清晰地觉察。你若能对身心现象的存在不批判,不驱逐,逐渐地,对其观察才能逐渐地开始。
接纳之心让湍急的业流有所缓和,这给你的观察腾出心理空间。你若能有智慧看到这一切只是业流,所谓生命其实只是业流的延续,只是身心能量的流动,是诸多外缘的综合产物时,你对身心的这种能量就有了不同的看法,於此,你接纳这些现象的深刻度会更好,你深知此刻的身心现象就是所谓的“业”,它从不属於某一个人。而当你的禅定能力和智慧达到相当高度时,你会自然地看到这一点。
 

   走在解脱之路上


    

 

 

 











上一篇(辨法相与唯识) 回目錄 下一篇(由定而慧,慧是核心)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密勒日巴证道歌
花朵观天下- 半尺长剑一页书- udn部落格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2008-9年新世代生命修练计划
药师佛祈请文?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2﹞ 日期2008/10/1 04.05

赞助网站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美國菩提學會
藏傳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喇嘛-互動百科
法鼓佛修研習院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