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巴金剛法會‧新春祈福法會 法光佛學成人教育2011春季課程招生 噶舉三大士上師相應法 龍王寶瓶修法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五﹞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16 00:19:21
學習次第 : 进阶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五﹞

法称论师造

僧成大师释

法尊法师译

见悲青增格西教授

「执德亦是支」:对此,外道说:境要是妙色,且执为是妙色,这也是生贪的因素。自宗问:执为妙色是如何产生的。外道:对境要是妙色。自宗:如果是这样(—取决於对境是否为妙色),只要对境是妙色,谁站在她前面都会执为妙色从而生贪才对,但是并不见得。(「应一切皆成,执为功德者,因无差别故」)执为妙色会生贪,越串习贪,贪会增长。这点自宗与外道是相同的。即问执妙色的因素是什麽?因为是想法推动的,贪推动的,那麽就跟自宗的说法相同。但是不这麽回答,说「因为她是妙色」就有问题了,这是把因素推到境上面,就回到前面只要是妙色就会生贪,执不执反而变成附加条件,对这个说法就要否定。

 

()若时许有贪,如是非有瞋,二体不同故。不见此决定。

    若谁说贪等,依赖於同类,习气差别转,彼无此过失。

()若时痰病增上之士夫,如是应非有瞋者,以许是有猛利贪者故。此因决定,以贪瞋二心执持体性不相同故。不应许尔,於此患痰病者不见决定不生瞋故。若谓患痰病者应不生瞋之过失,汝亦相同。曰:彼佛弟子自宗,无此患痰病者不生瞋之过失,以说贪等依赖同类习气差别而转故。

(讲记)自宗:若如你(外道)所说,三病是产生贪瞋等的因素,那生贪时,即痰病非常炽盛时,就不应该有瞋。但不是这麽确定。注疏:痰病增上的士夫,不应该有瞋,应该贪心很重才对。此因决定,因为贪瞋的体性差很多,可以说是颠倒的。可是并非如此,有时痰病重者不生贪,反而瞋心较强。

    外道:我们是不决定,但是你也有这种不决定的过失。自宗:贪来自贪的习气,瞋来自瞋的习气,不管是谁,说透过习气产生贪瞋等,是在说依於同类而生的情况,如此就不会有前述的过失。

 

()辰二、破四大种为因

()此破大种性,所依亦破故。

()若谓贪等虽非三病之亲果,然是四大种之亲果。曰:此破贪等是三病亲果之理,亦破贪等是四大种亲果之法性,道理相同故,若谓大种是贪等生成已安住之所依,曰:大种亦非贪等已成後安住之所依,彼同时所依亦破讫故。

(讲记)外道:贪瞋痴不是三病之果,可是它们是四大的亲果。自宗:破贪瞋痴是三病亲果的道理,也能破是四大种的亲果,因为道理相同之故。「此破大种性」是在说大种不是产生贪等的因素(前後因果)。外道:大种是贪等产生之後同时安住的因素。自宗:这个在前面(「有无无依故」以下,科判「观同时破」)已经破过了。「所依亦破故」是破除大种是住因的说法,佛教徒不承认有住因。

 

()白色等非是,依止於地等。

    依声亦因义,或与自所依,无别而住故,是依余非理。

    若如醉等能,有别,非离事,有余义功能。

    能坏事应坏。所依若全住,能依应非坏。

()若一切余义所依皆破者,则与说大种是大种所造色之所依,应成相违?曰:白等色非同时依止地等大种,以与大种是因果故。白等色其大种是同时余义所依,非应道理。以汝依彼大种之声义,亦是以大种为因之义,或由与自所依法无分别而安住,以此因缘说是所依故。若谓如酒与麻醉功能,大种与心虽是能依所依而有分别。曰:麻醉功能若失坏,酒事亦当坏,所依酒若完全安住,则能依麻醉功能亦应非坏,以非离酒事,别有余义之麻醉功能故。

(讲记)佛教说依赖有二种,一是本质不同的依赖:性质方面完全不同,但是某一方依赖于某一方,所有的因果关系都是如此。因与果的性质不同,但是果一定依赖於因。如烟与火的本质不同,烟依赖於火。二是同性质的依赖,体性上是相同的,但是二者内容不同。如桌子的形状与桌子的颜色。除了这二种之外,佛教就不谈其他的依赖。外道会说同时相异的依赖,对此佛教是不承认的,相异的依赖一定是因果关系,不是同时依赖。

    「白色等非是,依止於地等」:外道:你把同时的互相依赖都破除了,如此白色与地这样的依赖也会被破除。你佛教徒不也说大种与大种所造色,它们有能造、所造的关系,这个也就讲不通了?(「余义」:外道的概念是能依与所依内容上不同,互相有依赖性。「大种、大种所造色」:地水火风四大称为大种,白色、青色这些是大种所生。在藏文中,「大种」有能生、能造之意。所以地水火风是能造、青黄赤白等是所造。)自宗:白色等非是同时、异性依止於地。「依声亦因义,或与自所依,无别而住故,是依余非理」:依赖於大种之声,是以大种为因之意,或是自性相同的依赖(「自所依」)。因果、自性相同的依赖以外,没有别的依赖,其他的都不合理。

    「若如醉等能,有别」:外道:大种与心是同时、异性的能依与所依,如酒与酒精。自宗:酒与酒精不是别体(同体之意)。这是自宗破除的时候,先从例子上破除。「非离事,有余义功能」:酒的麻醉功能不是其他内容的功能,是自己内容的功能,意思是同体的功能。「能坏事应坏。所依若全住,能依应非坏」:麻醉功能(酒精)若失坏,酒也就坏了,所依酒完全没有失坏,则能依麻醉功能(酒精)就不能说坏了。

 

()若相同,非尔,了达现相异,大种心异故。

()若谓大种与心同一体性亦应相同。曰:大种与心非同一体性,是异体故。以不错乱觉了达现相各异故。

(讲记)在讲一与异时,名与义完全相同才是一,如无常与无常。若内容相同、名称不同是相异,如无常与所做性,又常法与无常法则是完全不同的相异。构成义相同(同体)要看什麽?要看现量,只要是离分别识看来完全一样的,虽然分别识看来不一样,就是同体;离分别识看来不一样的,就是异体。如桌子与桌子的无常,离分别识看来区分不出差别。眼识看桌子,看到桌子时,就会看到桌子的无常,看到桌子的无常时,就会看到桌子,完全区分不开,这说明桌子与桌子的无常於离分别识是同体。因此离分别识只有一与异,没有第三聚。若离分别识看来一样的,可是分别识看时不一样,就是同体相异。分别识能从桌子的特色「能放书」,说它是桌子;从桌子的特色「刹那生灭」,说它是无常;从特色「国外来的」,说它是进口货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桌子与桌子的特色无常等,於分别识是同体相异,也就是说,分别识除了一与异,还有同体相异。

    「若相同」:外道:大种与心体性是相同的。「非尔,了达现相异,大种心异故」:自宗:大种与心并非是同一体性,是相异的。因为离分别识看的时候,二者是别别不同之故。

 

()乃至身坏时,如色等,意体,应同。然分别,岂是义增上?

()又意体性应如色等,乃至身不变坏时,不变同转,以彼大种是汝不坏安住之所依故。若谓由所取义增上而转者,曰:诸分别心岂是由所取义增上而转?非义增上,是以增益为境故。

(讲记)形、色等色法与地水火风四大有什麽关系?可以说本性是四大,四大有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所以颜色、形状也就各式各样。四大的变化可以导致色法的变化。身体与意识没有这样的关系,如果身体与意识是如四大与色法,就变成身体的任何变化就要导致内心的很多变化。这边讲的就是这样的情况:你说身体与内心就像四大与色法一样,如此身体没有变化时,意识也不转变。意的任何变化,都是因为身体的任何改变。但事实上,我们可以身体不动,安静地坐在一处,想很多。(「至身坏时,如色等,意体,应同。」)

    对此,外道又说:身体没有变化,但是内心可以变化,是所取境以它的力量让心转变。「然分别,岂是义增上」:自宗说:分别识不是由所取境增上产生的,它主要是由增益生起的。分别识与离分别识的差别:离分别识像是镜子,外面有什麽,它就照什麽;分别识它是自己想的,就像给某人取绰号,因为他的某个特徵像青蛙,所以就给他取了个青蛙的称号。所谓的增益,以现代话来说就是想出来的。当然分别识中有正确的识,也有颠倒的识。整体上来说,分别识以增益为境,因为是推想出来的,所以不是由境产生的。

 

()若时无待身,有识为余识,习气醒觉因,故从识生识。

()又诸心识是从前念识生後念识,若时无所观待身,有前念识为後念余识习气醒觉之因故。

(讲记)若由心识产生心识就没有以上的过失。由前面的心识产生後面的心识,不是由大种或某些病为识的因。前面的心识怎麽产生後面的心识?前面心识的习气或种子的变化就能产生後面心识。

 

()丑三、破计有始  分二:寅一、以因破,二、乙太过破。今初

()非识则非识,亲因故亦成。

    若许一切事,具识能故者,草等端百象,先不见言有,除如牛数论,余有惭谁说?

百次分析因,所应见体性,彼性先不见,如何彼当有?

()生死无始亦得成立,以识有亲因,而非识法非识之亲因故。若谓一切事皆具生识之功能故,诸非识法非识之亲因,吾等已成。(此是数论计因中已有果,是因中之不显了识为显了识亲因,余法则非其因。)曰:言於草端等因上,有成百大象果,以先时不见之理而云有,除如牛之数论外,余有惭者谁作是说?皆不应说。以彼果法於因体中如何当有?不能有故。以於其因百次分析所应现见其果体性,先于因时不可见故。

(讲记) 「非识则非识,亲因故亦成」:非识就不是识的亲因,所以生死无始可以成立。生死一定是无始的,不是有始的。识都是从亲因而生,不是无因而生,不是四大为因而生,识的亲因一定是识,不可能是其他,因为只有心才能够产生心法,没有其他可以生心法。也就是,识有识的亲因,识有识的亲因,……这样往前推上去,就会是无始。又,识一定是有情的识,土木等是没有识的,所以有情一定是轮回者,想讲这个话。

    「若许一切事,具识能故者」:他人说:我也认同非识不能作为识的因素,但是一切法都具有生识的功能,会变成识。他人基本上把一切法都当成识,虽然不是真正的识,但是有能生识的功能。数论师有因中有果的说法,如种子中有苗,只是种子时看不到苗。所以种子中的苗与後来的苗是一样的,只是显现出来时,世人会说那是苗,不显现时,世人会说苗未出生。这就变成自己生自己,苗是自己延续下来的。(括弧的内容是法尊法师的解释:不显现的识会变成显现的识的因素,除此之外的就不是它的因。)

    对於数论师的说法,自宗就会说:像蚂蚁会跑到草端上,那只蚂蚁心相续中有生一百头大象的能力,如某一只蚂蚁下辈子变成大象,再下一辈子又变成大象,……就变成有成一百头大象能力的蚂蚁,因为承认因中有果,难道你要承认草端上有一百头大象吗?「草等端百象,先不见言有,除如牛数论,余有惭谁说」:这是自宗反驳他人:草尖上有一百头大象,是以看不到的方式存在,这种根本看不见却说有的说法,除了笨的如牛的数论派会说外,其他任何有惭愧心的人都不会讲。(注疏「以先时不见之理而云有」:「先时」即看不到大象之时,却说有大象。) 因中怎麽会有果呢?不可能有的。百千次剖析那个因,有的话应该看得到,但是就是看不到,所以因中没有果。(「百次分析因,所应见体性,彼性先不见,如何彼当有。」)

 

()寅二、乙太过破  分二:卯一、出过,二、破救。今初

()从先无而生,贪等应无定。

()若生死有始者,则贪等过於一切有情应无定生,以先无同类而生故。

(讲记)他人认为轮回不是无始的,是有开端的,那从哪里开始呢?可能会说是从父母的基因等,基因变成人的身体,渐渐有了心识。自宗就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有情出生之时未必都有贪,可能有些没有。对自宗来说,无始以来都在轮回,都串习贪瞋,所以刚出生的小孩都有贪瞋。如果说没有前生,纯粹是从某个非识产生有情的话,或许有些有情就未必有贪,有些就未必有瞋。「从先无而生,贪等应无定」:若轮回有始,识先前没有同类,是从某个非识忽然出生的话,有情就不一定有贪瞋等过患,会有这个过失。

 

()卯二、破救  分三:辰一、破有贪等之能立,二、破遍相不定,三、结。今初

()未越大种故,若都具贪等,一切贪应同。

()若谓一切有情皆具贪等,以未越大种体性故。曰:一切有情贪心大小应皆相同,以大种因相同故。

(讲记)自宗说有「有些人有贪、有些人没有」这样的过失。对此,他人说:一切有情都有贪,因为都是从大种生的,没有逾越大种。自宗说:这样的话,一切有情的贪应该都相同才对,因为因素大种都相同。

 

()若由大种别,诸种无生别,然此别所依,如其彼增减,此从有应无。

()若谓由大种之差别,贪心成大小者。曰:彼贪心先有,後应成无,以诸大种虽无大有情等之差别,然汝增减差别之所依大种,如彼增减差别而转故。

(讲记)「若由大种别」:他人又说:虽然来自大种,可是因为大种有差别,贪心也就有了大小差别。「此从有应无」:自宗说:这样的话,有些有情刚开始虽然有贪,後来应该可以变成无贪。即因素方面虽然一样,可是後来有些人的贪很大,有些人的贪就很小,如此应该也可以变成没有贪才对。「诸种无生别」:整体上四大没有特别的差别,地水火风就是地水火风,没有你的地水火风大、我的地水火风小。「然此别所依」:整体上地水火风没有大小差别,但是别体贪的所依应该要有大小之别才对,以贪心有大小差别之故。「如其彼增减,此从有应无」:大种大小的差别,应该要导致贪从大(或有)到没有才对。

    注疏:大种没有生特大、特小的差别,可是心识所依的大种就有差别,因为(他人)说大种差别导致贪心的大小。因为有特大、特小的差别,就有贪的所依大种特大,贪就特大,所依大种小,贪就小,有随彼增差别而转的情况。

 

()若贪等虽异,因同体无遮,故非。因体同,一切贪应同。

    同体生牛识,或此中地等,非有有情等,诸差别次第。

()若谓贪等虽有增减之异,然非有毕竟尽,以相同大种体性之因不能遮止故。曰:一切有情贪应相同,以大种体性之因相同故。譬如数论派说:从牛同体性所生知牛识之境,无大牛等差别。或如此中顺世派说:於地等亦非有大有情等之差别次第(因同果应同)

(讲记)自宗说贪应该从有变成没有才对。对此,他人说:不可能没有(「故非」)。贪虽然有大小,可是因一样都是大种,所以不可能有无贪的有情。

    自宗:这样的话,一切有情的贪应该完全一样才对,因为它的因素大种体性相同之故。

    「同体生牛识,或此中地等,非有有情等,诸差别次第」:如美国有美国的牛,西藏有西藏的牛,台湾有台湾的牛。一个台湾人到了美国,以前没看过美国的牛,但是一看就知道那是牛,不需要他人教导,这是为什麽?针对这个佛教有佛教的说法,数论派有数论派的说法,顺世派也有自己的说法。解释这些会涉及第一品,内容会很多,就不多做解释。

 

()暖次虽有别,非有无暖火,如是此亦尔。

    非尔,以离暖,余火已破故。

    若有余功德,具差别次第,彼等彼差别,可断如白等。

()若谓如火虽有暖大小之次第差别,然非有无暖之火,如是此诸有情虽有贪等大小之差别,然无无贪等之有情。曰:法喻非相同,以离暖外余火已破故。彼诸贪等於彼身之差别有可分断,以是离身有余义之功德,具足增减之差别次第故。如布上之白等。

(讲记)「暖次虽有别,非有无暖火,如是此亦尔」:他人说:火有暖度的差别,有很暖和的,中等暖和的,但是没有无暖的火,与此相同,有情虽有贪等大小的差别,但是没有完全无贪的有情。

    「非尔,以离暖,余火已破故」:这是完全不同的譬喻,没有火是离暖的火,暖与火不是异体,即破了有离暖的不同性质的火。「可断如白等」:白色与布不同体,也因如此,白色与布是可以分开的。若是同体就无法分开。自宗说:譬喻与其物件是不同的,即譬喻是火,其物件是有情有没有贪,这二个是不同的。即没有火是无暖的,而贪与大种是可以分开的,因为贪与大种是不同性质。因为是不同性质,所以可以有增减不同,就像布与白色等一样。

 

()辰二、破遍相不定

()非定如色等,与种无别故。若彼同,曰非,贪等应俱故。

    遍计为境故,境亦非能定。

()若谓如於大种、色等不能分离,如是贪等亦尔。前说「从先无而生」遍相不定。曰:贪等非决定如所造色等不离大种,以彼色等与大种无有分别,贪等与大种有分别故。若谓色等与贪等,於大种上彼无分别相同者,曰:彼非相同。若相同者,贪瞋等应俱时生故。若谓由所取增上,依次而生者,曰:贪瞋亦非由所取境能决定使依次而生,是以分别所遍计为境故。

(讲记)外道:如地水火风(大种)与色法(如显色、形色)是一起的,分不开的,贪与大种也是如此。自宗:这个例子不对,大种与色法是无法分开的,可是贪与大种并非如此。(「非定如色等,与种无别故」)若认为大种与贪是同体的话,大种与瞋也是同体。这样一来,贪瞋会一起生,但是并非如此。(「若彼同,曰非,贪等应俱故」)

    外道:有贪时没有瞋,有瞋时没有贪,这是因为境的关系,所以有次序。(疏:「所取」:看到的物件。)自宗:贪瞋非依靠所取境而产生,它们是遍计为境的内心状态。所谓遍计就是自己造作的。像对於挖苦语,有的人会很生气,有的人因为没听懂还很高兴。我们或许认为境是一个因素,但是像修行很好的人,无论外境如何变化,内心并不会有困惑,修行不好的人,外境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让他的内心有很多变化,说明这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情况。如果外境能直接干扰到内心,无论是谁都会受到影响的。

 

()辰三、结

()离同类因故,贪等应无定。

    或因相近故,诸觉於一切,一切时应生。

()贪等应於一切有情不决定生,以离同类因故。若谓无过,大种是常因故者。曰:若尔,一切诸觉于一切有情应一切时生,以大种因常相近故。

(讲记)这边是结论。「同类因」:即贪生贪,瞋生瞋等。由贪生贪,瞋生瞋等会有规律,前面的贪强烈的话,它的果贪也会强烈,前面的贪弱的话,果也会比较弱,有这样的规律。但是如果没有同类因,是无因或不顺因的话,又会如何?前面就是在讨论这二个,所以结论这边也是一样。

    外道说没有前生来世,是从父精母血而有身体,再从身体而有贪瞋痴,所以贪瞋痴是来自身体。这样一来,贪瞋痴就不是来自同类的因。(自宗:)这样就会有过失:每个人一出生就不一定有贪等。如高山等同样是从大种生,但是就没有贪等,为什麽每个人都有贪瞋等?这不应该是确定的。

    外道:不会有这样的过失。因为大种这个常因会让一切有情都具有。「或因相近故」:「因」是常因,即外道认为大种是因,且是常因。自宗:如此的话,无时无刻都离不开此因,一切心识应于一切时生才对。因为因是常的,就不会有今天的因比较好,明天的因比较不好的情况,所以有就应该全有,没有就全部没有。

    这以上是在讲轮回无始。

 

()丑四、解脱谛相

(讲记)这边我们再思惟一下,如果要讲苦谛要怎麽讲?讲苦谛是为了什麽、讲集谛又是为了什麽?

    佛陀转四谛*轮,会讲三转十二行相,第一次说「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因为我们不会认为它是苦,所以佛陀说这是苦谛;因为我们不认为贪、我执等是不对的,所以说这是集谛。第二次说「要知苦、要断集、要证灭、要修道」。第三次说「此已遍知、此已永断、此已作证、此已修习」,知苦之後就没有其他要知道的,断集之後就不用断其他的,证灭之後就算目的达到,修道之後就所做已作、所办已办。也就是讲的是四圣谛,但是讲了三次,所以是十二行相。

    其中苦谛的部份,首先是认识苦谛,接着是知道它是苦,从而才会背弃它。要知道它为什麽是苦,这当中又会牵涉到集谛的内容。我们现在这个身体不痛不痒,还蛮好的,为什麽它是苦谛?一方面是业与烦恼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是无常的,它就是随着业与烦恼分分秒秒都在变化。认识之後,真的觉得这是苦,真的很糟糕,有了这种想法才会对五取蕴或轮回之苦生起一些厌离。如果没有如实了解苦谛,所生起的厌离心并不是佛教所说的厌离心,像厌离生活等与佛教所说的厌离完全不同。所以我们也在宣导讨厌,但是讨厌的物件是行苦、五取蕴之苦。为什麽要讨厌它?因为它是业与烦恼带来的,而且分分秒秒都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辛苦。因此,如果没有好好掌握苦谛的内容,就会产生偏差,不会有厌离;如果没有了解集谛,就无法真正认识涅盘。

    前面科判「抉择所说四谛分四:子一、苦谛,……。由初又分四:丑一、明苦,二、成立彼无始,三、破计有始,四、解说谛相」,讲苦谛时就分了四点。虽然量论这样安排,但是这样的编排易打乱我们的想法。如果要我们讲苦谛该怎麽说?从定义上来说,由无常、苦、空、无我所标示的染污品,就是苦谛。从内容上有情、器世间。器世间如山河大地、情世间如五蕴等都属於苦谛,为什麽它是苦谛?因为是染污品,是无常苦空无我所标示的内容。这里面包含了二个内容,第一,哪个是苦谛?就举出例子,第二,解释它为什麽是苦谛?如问什麽是桌子?就指我前面这个是桌子。再问为什麽它是桌子?回答因为具备什麽条件。此处亦同,讲苦谛时说到「苦流转诸蕴」。「苦流转诸蕴」,上次是用轮回的方式说(说这是轮回),但也可以从偈颂的表面看,即这边是在说苦谛:苦谛是什麽呢?是诸蕴、是苦的、是流转的等,用这样的方式去讲。「苦流转诸蕴」似乎可以交代器世间的一切,如山河大地等,是苦谛,但是主要说的是我们的五取蕴才是最主要的苦谛。[72]接下来就问为什麽它是苦谛?因为它是无常、苦、空、无我所标示的一个内容。也就是先讲了例子五蕴,然後解释定义(),从而让他人了解苦谛。

    此处编排上有四个项目,四个项目中,解释苦谛(「明苦」)是非常重要的,第四个解说谛相也是非常重要的,中间那二个项目就变成是衍生出去的。即虽然用四项解释苦谛,但是真正解释苦谛只要前後二项即可,中间的部份可以变成注解。所以什麽是苦谛?就用「苦流转诸蕴」交代。接下来说相是什麽?就解释无常、苦、空、无我。既然如此,似乎中间二项变得有点多余,法称论师这样编排的用意又是什麽?如前所说,这个蕴体是从无始以来就有,只要有贪就会一直存在,没有断贪前是无法解决的。也就是,它是有因的,它不是无因而生,不是从大自在产生,它的因是贪,它是苦的、是无常的、无始以来就流转不息的。了解这点,就会对它产生较强的厌离心,要交待的是这些。

 

()彼暂可得故,无常。

()彼诸取蕴是无常相,以暂时生可得故。

(讲记)谛相无常、苦、空、无我,先说无常。以因明论式来表达是:五蕴为有法,彼是无常性,以彼暂可得故。通常在学习过程中会举桌子、瓶子等为例,但是修行的过程中,要举五蕴,即自己的身心为例。又,解释无常时,不可以虚无飘渺地说无常,要针对某事物,剖析它是无常,所以要有有法。因此说五蕴为有法。

    「暂可得」:即偶尔有,偶尔没有。像这个大楼的空间,以前就存在了,未来也会存在,无始无终。以前没有盖大楼时,这个空间是存在的,盖了大楼,空间还是存在。当然,我们现在无法穿墙而过,但是那是因为墙档住我们,而不是没有空间,空间还是有的。[73]空间是不会改变的,比起它,这个房子是偶尔才出现的,并不是一直都有,或如兔角般完全没有,一直以来都完全没有,未来也不会有。像我们的身体也是偶尔有、偶尔没有,因为它是有因素的,某些因缘具备时就有,因缘不具备时就没有。所以我们的蕴体是无常的,为什麽?偶尔有之故。(「彼暂可得故」)

 

()过依故,因自在故,苦。

()是苦相,是众过所依故,及是业烦恼因他自在故。

(讲记)五蕴为有法,它是苦,过依故,因自在故。「过依故」是从果讲,「因自在故」是从因讲。「过依故」:来世以後的过的所依是蕴体。因为有蕴体,所以我们要为生活打拼。未来有多少苦,它的所依就是蕴体。这是从果方面去说。「因自在故」:在说因素方面。完全没有自由,被因缘所左右。佛菩萨也是因自在(依他起),一切无常法都是因自在,但是此处的因指的是业与烦恼,也就是蕴体是由业与烦恼产生。(「自在」:这个蕴体是业与烦恼主宰。)即五蕴为有法,是苦,因为是未来的苦乐所依之故,因为是业与烦恼所主宰的内容之故。

 

    以上二个内容很重要。通常会说苦谛是无常、苦、空、无我所标示的染污品,说无常、苦、空、无我时,没有上面的想法就不好。苦讲的是被业与烦恼控制着,即因素方面非常烂,所以现在与未来都很糟糕。无常讲的是分分秒秒都在变动。也就是一方面由非常糟糕的一些因素所造就,一方面因素又分分秒秒都在变动,二者相互又有加乘的作用,就好象十分破旧的房子,下雨时,无论怎麽挡,都挡不住雨水流入屋内,而且房子本身随时有毁坏倾倒的可能。

 

()非我。非加持。

    非因非能持,常如何能生?故非从一因,多果异时生。

    虽余因和合,亦不生果故。若比知余因,诸常非有彼。

(讲记)通常的排列是无常、苦、空、无我。克主杰尊者解释此处是以无常、苦、无我、空排列,且只交待无我。交待了无我的部份,空的部份不交待也可以,所以对於空的部分,他并没有太多着墨。「非我」:不是我,也就是无我。「非加持」:不是我加持,总之讲我及我所空。

    「非我」:我指的是蕴体上面安立的一个我。蕴体凑在一起时,安立「某人」,就变成某人。这些名称是安立过去的,它的内容就是蕴体,因为因素方面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蕴体也不同。事实上是这样,但是我们总会有「我的身体」、「我的头」等想法,亦即我们有独立自主的想法。也就是我的手是我的,变成我是拥有者,手、脚、头等蕴体是我的拥有物,就好象我拥有我的手机一样。所以年老时,如果可以的话,会想把我的身体与度母美妙的身体换一下;我有点笨,如果可以的话,想换个聪明的头脑。会把蕴体当成我所,而另有我在心目中。事实上,这是没有的,无我讲的就是这样的情况:没有这样一个我。

    非我之「我」有二种:一是异於蕴体的我,完全类似外道大自在天的主张,与五蕴无关的一个我。一是不异於蕴体的我,指真正的我在蕴体中,是在说我的心,其他的好象都可以换掉。「非我」:既没有这样异或不异於蕴体的我。

「非加持」:讲的是并没有一个外在的我创造,类似没有大自在天创造的、主宰的、改变的,相当於本质上也是无我,也没有它的「加持」。

    「非因非能持,常如何能生」:常法不是能生,不是因素,所以不能加持,不能改变果。既然常法不是能生,不可能从恒常的因生出很多果。(「故非从一因,多果异时生。」)即使配合其他能生果的因素,也不能生果。(「虽余因和合,亦不生果故。」)若知道无常,知道由因的变化导致果的变化,就知道常法是没办法生果的。(「若比知余因,诸常非有彼。」)

 

()非补特伽罗我相,以是无常与苦故。彼诸取蕴是空相,非我所加持故。彼我非能加持者故。彼我非因故。以从常一不应异时生多果,以常住如何是能生?非能生故。以常住法无生果之功能,即与余因和合亦无暂生果故。若为比知余因,彼随行随遮,诸常住法皆非有故。

    「非补特伽罗我相,以是无常与苦故。彼诸取蕴是空相,非我所加持故」说二个内容:一、五蕴为有法,非补特伽罗我相,以是无常与苦故。二、五蕴为有法,是空相,不是外在异体的我的加持品故。问:非补特伽罗我相,以是无常与苦故,为什麽这麽说?答:这是一步一步来的。无常、苦、空、无我四相的排列是一定的,由无常而知苦,由知苦而达空。透过暂时有故,了解它是无常。无常一直在改变,而改变的因素是业与烦恼,所以没有独立自主的我。也就是前面一直讨论蕴体是无常,蕴体是业与烦恼带来的,这样一来,就可以否认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我,所以思惟无常与苦可以了解无我。无我比较难懂,懂了之後,「非加持」的这个部份就简单了。

    「彼我非能加持者故。彼我非因故」:常一或独立自主的我不是因,如果是因,就可以让果改变。因可以加持果,不是因,就没办法加持及让果改变。

    「以从常一不应异时生多果,以常住如何是能生?非能生故」:常一自在的我没办法异时生很多果,而且根本不会生果,常法怎麽可能是能生呢?常法不是能生,也就不会有所生。

    「以常住法无生果之功能,即与余因和合亦无暂生果故。若为比知余因,彼随行随遮,诸常住法皆非有故」:常法没有生果的功能,即使配合能生果的缘,常法还是不能生果。果的改变全都是因素所导致的,如果了解因果,就知道常法是没办法生果的。

    常一自在的我:「常」指的是恒常,「一」指的是单一,不依赖任何支分,不需要其他支分的常。「自在」指的是不依赖其他因素的常。所以常一自在是说恒常、不依赖支分的常、不依赖其他因素的常,虽然有三点,但是重点是在常。对此,只要了解无常,就已经了解非常一自在的我。了解法是无常的,与了解法是常一自在的我空,是相同的。

    独立自主的我:通常我们认为看某人,首先看到那个人,再看到他的什麽,会有「他今天好漂亮」、「他的头发乱了」等感觉,认为他是独立自主的。但这是颠倒事实的,事实上,我是先看到他的脸、衣服等,从而判断,才认出他。所以他是什麽?五蕴和合体安立的他才是他,五蕴不过是他的安立处。[74]像牛也好,马也好,也是透过牛或马的身体或声音(即局部)而认识的,所以没有独立自主的我或牛、马。

    所谓实有与假有,实有就是不需要透过支分(局部),直接可以看到的,要透过支分才能看到的就叫假有。我们都是假有,一定要透过声音、看到脸孔等才认得出来,也就是你的声音不是你,你的脸孔也不是你,但是我们可以透过它们来认识你。所以脸孔、声音等就好象是标签,可以标示出是什麽人。事实上,补特伽罗是假有,但是我们看成是实有。这是从实有与假有的观点去解释。

    实有与补特伽罗我相同,假有与补特伽罗无我相同[75]。以上是有部、经部、唯识对实有与假有及补特伽罗我的解释。因此,什麽是独立自主的我?如果不需要透过我的脸等蕴体,而能直接认识我,就是独立自主的我,如果要透过支分来认识我,就叫非独立自主的我。「独立」与「自主」讲的是同一件事,意思是不依于自己的支分,能让心识直接了解到的。不依赖自己的支分就是独立自主的我。[76]

    现在把前面连结起来。要了解无常、苦,才能了解空或无我。所谓了解空,就是了解独立自主的我空,即没办法直接了解我,必须要透过支分才能了解。也就是,支分的五蕴是由业与烦恼控制的,它是刹那都在变化,这与它不是直接可以看到的内容,此处说这二个有很大的关联,这个是怎麽办到的?这个部份自己要想一想。

 

    总结一下这个段落。要说的是四圣谛,四圣谛中,这边要说的是苦谛。先认识五蕴是苦谛,再说苦谛的相无常、苦、空、无我。解释无常、苦,或修它的方法就是前面的内容。事实上,要修的就是五蕴是苦、是无常这个部份。为了把无常、苦讲得透彻一点就讲了中间插敍的内容说轮回无始。

    在讲无常与苦时,苦是什麽?为什麽五蕴是苦,我们并不觉得五蕴是苦啊?五蕴是苦,因为它是由业与烦恼带来的,而且它会创造很多业与烦恼,未来也会让我苦。今生因为有五蕴,所以要有房子,要吃饭、要穿衣等,今生的一切麻烦都是这个蕴体带来的,而它是业与烦恼带来的。下一辈子还要继续受苦,也是今生这个蕴体带来的,因为要照顾它,所以造了很多业。这个蕴体好象控制了我们,我们的一切一切都是为了这个蕴体。会说「我是为你活」,事实上,是为了自己活;为自己活,基本上是为了蕴体。

    我们好象被蕴体绑住了,也是被业与烦恼绑住,被业与烦恼绑在轮回(绑在蕴体上)。「绑」并不是说绑在柱子上,无法动弹,是说我们一点自主都没有,都被蕴体或业和烦恼所左右,而且是一分一秒都不放过,如此就有了无常的概念。所以这边有二个概念:什麽叫苦?凡被业与烦脑所系缚、所左右的。什麽叫无常?凡分分秒秒都被左右的。我们如果直接说五蕴是苦谛,它是无常的,是苦的,其实已经有了刚才的二个概念。但是要知道「从无始到现在、被业与烦恼分分秒秒都绑着、且顺着集谛」,就要知道有前生。前生也是由贪心创造,前生的前生也是由贪心创造,……这样追溯上去。重点是知道业与烦恼控制我们,业与烦恼中主要是烦恼,烦恼中主要是贪。

    要好好想一下以上所说的内容。我们一天到晚说「五蕴是苦」、「轮回苦」,却没有太多认同感,最能让我们生起认同感的方式就是此处所说的被业与烦恼左右,而且是一直被左右,这样详细思惟才是有力的方式。也就是,这边其实只要讲苦谛,讲它是无常、苦、空、无我所标示的染污品,这样就完整讲完了。但中间那些插敍是很重要的,而且要知道它为何如此安排,若不了解它的用意,中间那些插敍也就没什麽意思了。对於苦谛,《释量论》是这样教我们的,这应该是最好的方式,我们修苦谛时也是一样,要多往这方面思惟。

 

 

子二、集谛

 

    四谛之「谛」指真谛,真实不虚。通常在「谛」字前加「圣」,即四圣谛,针对圣人是真实不虚。会说五蕴是苦,但是对我们来说,五蕴一点都不苦,特别是快乐的事情(坏苦)一点都不苦。因此,对凡夫来说是乐,但在圣人看来是苦,而圣人看到的才是真实的,所以叫做「四圣谛」。

    四谛分类的话,有二组因果:染污的因果轮回方面的因与果,与清净的因果解脱方面的因与果。轮回方面的果是苦谛,因是集谛,解脱方面的果是灭谛,因是道谛。

    四谛能不能包含一切所知呢?二谛胜义谛与世俗谛会包含一切所知。表像与里层的情况就是世俗谛与胜义谛,事物都有它最终的本质、实相,这个就叫做胜义谛,除此之外的全部叫做世俗谛。所以一切所知都含在世俗谛与胜义谛之中。一切所知有常法、无常法,这些能不能包含在四谛中呢?如佛陀、净土要归类到哪里?佛陀是清净品,但是祂不是道谛,也不是灭谛。道谛一定是属於道,灭谛一定是择灭,一定是常法。佛陀是有道谛、灭谛者,净土也是因道谛、灭谛产生的,但它们不是道谛、也不是灭谛。所以清净品中有不含在道谛、灭谛中的。

    与此相同,染污品有没有不含在苦谛、集谛中的?()问:资粮道、加行道是清净品还是染污品?答:这二个是特别的情况。道谛、灭谛都是无漏的。资粮道、加行道很类似集谛,但它又是出离心、菩提心所摄持的,所以是趣往解脱的,不是走向轮回的。有些解释会说它是随顺集谛,有时又说是集谛所摄,但它是真正的集谛吗?染污品的意思是朝向染污的[77],而资粮道、加行道不是朝向染污的。总之,对於这个部份每个人有不同的界定与说法。我自己的解释是:它不是集谛。虽然典籍中有集谛所摄、随顺集谛的说法,但它不是真正的集谛。它很像集谛,但它又朝向道谛,也因如此,归纳起来,它二边都不是它不是道谛的原因是它并不是见道以上的道,它不是集谛的原因是它不是有漏的[78]。所以可以举资粮道、加行道为例,它们不是集谛、也不是苦谛[79]

 

    什麽是苦谛?无常、苦、空、无我所标示的染污品,内容有情世间、器世间,三界的所有都包含在苦谛之中。虽然情世间、器世间都是苦谛,但最主要的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举例时可以举瓶子是苦谛,但是对修行者而言,一定要取五蕴为题材修,这样才会厌离三界,对修出离心才有帮助。

    什麽是集谛?所有有漏的业与烦恼都是集谛。烦恼有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业方面就有很多,整体上可以说福业、非福业、不动业。福业指的是造就生人天的善业,非福业指的是十恶等业,不动业指的是生往色界、无色界的那些业。

    所以苦谛中有草木、石头、五蕴等,有无记的一类;集谛中有恶业这样该断的一类,也有福业、不动业这样该累积的一类。整体来说,如果内容全部都是该断除的,就说这个是该断的;如果其中有可断的、不可断的情况,那就是中庸的,这样就不可以说是该断的。事实上,苦谛、集谛都是混杂的情况,不应该说苦谛该断,集谛该断,但是为了某些目的,要说应断集谛、应断苦谛。因此,整体上要说要断集谛、要断苦谛,但集谛中的别体,如福业、不动业则是要累积的。

 

()子二、集谛  分四:丑一、因相,二、集相,三、生相,四、缘相。今初

(讲记)什麽是集谛?所有有漏的业与烦恼都是集谛[80],认识这个很重要,但是在此处会感觉不出这个味道,这边的作法是把罪魁祸首贪讲出来。如前所说根本烦恼有六个,随烦恼有二十个,互相又有所牵扯,所以就很复杂了,但是直接因素只有贪,没有其他的,根本因素就是我执。这个也在说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像阿罗汉看到美好的东西也会觉得悦意,看到不美好的东西,也会觉得不悦意,可是这个悦不悦意并不会导致他的贪,所以贪与悦不悦意有一点差别,我执配合悦不悦意就会变成贪、瞋。因此,无明、行、识……,根本是无明,行、识只是把业放在识田中,以後会不会产生果,就看有没有爱取有。爱取其实都是贪,当爱取出现时才会确定下辈子要生到哪里,所以我们生到人、马等可以说直接是从贪生出来的。我的意思是集谛可以由因、集、生、缘四相分开来解释,但是此处描述集谛的方式是把矛头都指向贪,贪才是最可恶的。要解决它,光断贪是不行的,一定要解决无明。但无明可以解决吗?可以的,就讲到後面的灭谛。

    苦谛传达的无非是苦、苦、苦,这是为了让我们产生厌离心。研究集谛就是在找苦有没有因素,能不能离开苦?若找出产生苦谛的因素,第二步就看能不能断除这些因素,这个过程都叫做修集谛。当如实了解能断除那些因素时,就知道可以证得灭谛。所以先是认识病,认识之後才有办法配出药。配出药、知道可以痊癒与认出病是有关系的。

    四谛的次第是行者修行的次第。刚开始并不认为是苦,就尽量研究,知道它是苦。之後就研究有没有解决方法?它是什麽因素产生的?去探究集谛。当了解到可以灭除它时,就到了灭谛。获得灭谛的方法是道谛。我要说的是这个次第与因果的次第是不同的,因果次第的排列是集谛、苦谛、道谛、灭谛,但是佛陀讲说四谛的顺序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个排列是修行者修持的次第,也可以说是瑜伽师观修的次第。

 

()由是暂时性,成苦性有因。无因,不待他;应常有,或无。

()此苦已成有因性,是暂时生性故。若谓无因而生者,曰:此苦应不待他而生,以无因生故。若许尔者,则应常有或永无也。

(讲记)苦是有原因的,因为是偶尔有、偶尔没有。这边最主要是说五蕴是有因的。

    若苦是无因而生的话,就会不观待他而生;若不依赖因缘生的话,就会变成常有或完全没有。

 

()若如棘刺等,锐利等无因,如是皆无因,有作如是说。

    若此有彼生,若此变彼变,说此是彼因,此於彼亦有。

()若谓如棘刺等之锐利性等都无有因,如是一切事亦皆无因。有顺世派等作如是说。曰:棘刺之锐利等亦皆有因。若有此因彼乃生起,或此因转变彼亦转变,即说此法是彼法之因。此因道理於彼棘刺等亦皆有故。

(讲记)顺世派:像棘刺等尖锐、豆子等圆都是无因的,没有人无聊到把棘刺弄尖,把豆子弄圆,与此相同,一切法都是无因的。

自宗:棘刺等不是常有,也不是完全没有,是偶尔有、偶尔没有,偶尔锋利些,偶尔不那麽锐利,这些差别一定是有原因的,那个原因导致棘刺等的转变。只要某一个东西的变化导致它变化,这个就称为它的因,棘刺等也有这样的情况。

 

()触是色因故,於见是因由。

()外曰:若尔,触应是缘色根识之因,以有触,缘色之根识乃生,无则不生故。曰:触是於见色根识之因由,是彼色之因故。

(讲记)承认有外境的宗派认为眼识的产生要有等无间缘、增上缘、所缘缘,三缘和合时才会产生如了解桌子的眼识。我的眼识看到的是桌子的形状、桌子的颜色,也可以说我的了解这张桌子的眼识是从这张桌子生起的;也可以说是由我的眼根生起的;也可以说是由等无间缘生起的。所以这张桌子是了解这张桌子的眼识的因素,也可以说这张桌子的颜色是了解这张桌子的眼识的因素,也可以说这张桌子的形状是了解这张桌子的眼识的因素,那麽,可不可以说这张桌子的质感是了解这张桌子的眼识的因素?可以,虽然眼识没有看到质感,但是因为桌子的质感与桌子是同体[81],所以可以说它是了解这张桌子的眼识的因素。[82]

  当自宗说「若此有彼生,若此变彼变,说此是彼因」,外道说:如此,桌子的触感(质感)也应该是了解桌子的眼识的因素才对。因为有触感才会有桌子,有桌子一定会有触感,没有触感就相当於没有桌子,没有桌子,当然就不会有缘桌子的眼识的产生。

  自宗:触感是眼识的因素。刚才的解释是从桌子与桌子的触感是同体去讲。这边还讲一个理由「是彼色之因」,可以这麽说:了解第二刹那桌子的眼识是从第二刹那桌子生的。第二刹那桌子是从第一刹那桌子生的,如此,第二刹那桌子是不是从第一刹那桌子的触感生的?是。这与前面说法没有太大差别。

 

()丑二、集相

()破常;亦非有,从自在等生,无能故。

()若谓虽然有因,彼因是常。曰:苦亦非有从自在等生,彼无饶益之功能故。常住为因已破除故。

(讲记)因的定义是能饶益。此处外道认为有因,但是因素是常。自宗说:前面已经破除了常因,大自在等也不是因素,因为没有生果的能力。

 

()丑三、生相

()是故,有贪是为因。何故?谓诸人,遍执境差别,得彼意乐作,彼有贪。

()有因是无常故,彼有贪是为苦之因。何以故?以诸人遍执境界差别,彼由欲得彼境之意乐而作,彼即有贪故。

(讲记)有因且因素是无常,不是常、大自在等,那因素是什麽呢?有贪是轮回的因。这边要说的是贪是轮回的因素。

    贪有三:有贪、欲贪、坏贪(或说有爱、欲爱、坏爱)。如我想快乐,希求快乐的贪属欲贪;我不想苦,不想不快乐的感受,希求远离痛苦的贪属坏贪。二者是针对苦乐的感受。除此之外,有我想要房子、想要车子之类的贪,这些虽然与快乐、痛苦有关系,但直接追求的不是快乐、痛苦。贪求轮回各式各样的,即是有贪。「遍执境差别」:执取各式各样境的差别。另外,若以十二因缘来说的话,爱取有的爱即有贪,「遍执境差别」说的是爱取有的取,之後就有轮回了。[83]所以「有贪」、「遍执境差别」,依十二因缘说,即爱取,但若扩大范围说,追求各式各样的即有贪。因为这边是在解释轮回的因素,所以有时候是针对轮回而说;有时候又可以扩大范围说,所以二说都可以。

    为什麽有贪是因素?因为诸人有取(「谓诸人,遍执境差别。」)缩小范围说:十二因缘中的爱是轮回之因,为什麽?因为十二因缘中的取是轮回之因。但此处解释是扩大范围说:有贪是轮回之因,为什麽?因为大家都在追求各式各样的。前面「有贪」是想追求的心,後面回答是直接去追求,所以追求是来自想追求的心。

 

()何故?有情于乐苦,欲得舍而转,许彼等即是,欲爱及坏爱。

()问:若有爱是因者,经说「三爱为因」,则成相违。曰:此不相违。何以故?以诸有情欲得安乐,欲舍痛苦而转,许彼等即是欲爱及坏爱故。

(讲记)「遍执境差别」在解释有贪,「有情于乐苦,欲得舍而转」在解释欲贪及坏贪。

    自宗说有贪是轮回的因素。他人就问:如此就与佛陀说有三种贪(有贪、欲贪、坏贪)是轮回的因素相冲突?自宗就解释了欲贪及坏贪。问:这样有回答他人的问难吗?自宗说有贪是轮回的因素,但是并不否认其他二个也是轮回的因素。

 

()丑四、缘相  分二:寅一、正说,二、断诤。今初

()由着我为因,于非乐乐想,於一切寻求,故爱是有依。

    离贪不见生,诸论师所说。无身不见贪,从身亦生贪。

    许彼因故许,是遣除亲因。若随许此理,自害自所计。

()爱是三有之所依。以由着我为因,于非乐起乐想,於一切境极遍寻求故。又爱是三有之所依,以诸论师说「离贪不见生三有故」,彼应理故。问:若尔,从身亦应生贪,以无身则不见贪故。曰:许从身亦生贪,以许身是贪之俱有缘之因由故。前文非破身是贪因,只是遣除是贪之亲因故。顺世派自已违害自已所计「无前後生」,以随顺此贪是身因之理,许身是贪因故。

(讲记)我执为因素,而对非乐起乐想,从而一直追求,所以贪爱是轮回的因素,论师也说离贪就不会生在轮回。即有了我执之後就有了贪,有了贪之後,轮回等都有了。

    「无身不见贪,从身亦生贪」:论师想说的是贪是身的因素,因为无贪不生轮回。对此,外道以为有机可乘,说:没有身体的话,也不会有贪,所以贪不是生轮回的因素,而是身体生贪。

    「许彼因故许,是遣除亲因」:自宗说:你说的我也承认。前面一直说贪不是从身体生的,这边却承认贪是身体生的。所以这边要厘清,前面不是破身体是贪的因素,而是说身体不是贪的亲因。

    「若随许此理,自害自所计」:自宗认为贪是身体的因素,所以对自宗来说没有任何矛盾,反而是顺世派会破坏自己「无前後生」的宗,因为承许身是贪的因素。

 

()若生见贪故,谓与生俱起,同类生,前成。

()若谓贪非身因,以与身生而俱起故,以於身生见有贪故。曰:贪应不从身生,以与身俱起故。若许尔者,则应成立前念同类,以从同类因生故。

(讲记)这是另一个理由。外道说:贪是跟身体一起的,只要有身体就有贪,它们是同时的。自宗说:如此,贪就不是从身体生起的,它们是一起的。若承许贪与身体一起,贪与身体就各别要有前面的同类因素,这样就成立了有前生来世。

 

()寅二、断诤

(讲记)轮回的一切是谁带来的?《释量论》把矛头指向有贪。业与烦恼中,烦恼又有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有贪不过是集谛中的一小块,但是《释量论》就只把有贪拿出来谈,其他的都不谈,这是什麽原因?福业、非福业、根本烦恼、随烦恼都是轮回的因素,轮回的因素不会只有有贪一个,所以只谈有贪的原因是什麽?下面就是讨论这个问题。

 

()「不知」是有因,未说,唯说爱,能引相续故,无间故。非业,有彼有无故。

()问:不说无明与业是三有因,说爱为因,理由云何?「不知」虽是三有之因,此中未直说之理由,以非後有无间之能成故。说爱为因之理由,以能引三有相续故,及是後, 有无间之能成故。业亦非主要因,以若有彼爱,便有业等。若无爱者,纵然有业,亦不定生三有故。

(讲记)「不知」是无明。无明是轮回的根本,但是在此处未说出来,单单只说贪,这是什麽原因?有二个理由:因为贪能引相续,且能无间地取得相续。即贪一方面是三有轮回的能引因,一方面它能够无间地产生轮回。

    「非业,有彼有无故」:不仅没有提到无明,也没有提到业,原因是什麽呢?有贪就有业,无贪的话,即使有业也不会生三有。所以业的形成、会不会生果都取决於贪。(注疏「若无爱者,纵然有业,亦不定生三有故」:无贪的话,不是「不定生」三有,是确定不生三有。)

    这边说了二个理由,但是第一、十二因缘能引三支为无明、行、识,贪并不在能引支中,所以爱并不是能引?第二、能生三支为爱、取、有,爱是贪,取是贪,有是业,为什麽说爱无间取得相续,应该是有才无间取得相续[84]

    十二因缘能引支未提到贪,但堕三有是业造成的,造就业的其实是贪。当然开始时是无明引起的,没有无明(实在感)就不会造业,但直接造业的因素是贪,这个在十二因缘中未说出。其实光有实在感(无明)并不会造什麽,如前所说,要有欲求心,欲求心才是最大的造业者。没有欲求心就不会造业;有了欲求心,任何情况都会造业。虽然十二因缘能引支中没有贪,但是能引是贪造就出的。无明是根本没错,但是有贪才有能引支,没有贪就没有能引支,这样重要的是贪。能生支中爱取,本身就看得出贪,之後才有有。(「无间」说的是能生的部份。)从造业层面、生果层面来看,都没有一个因素比得上贪,所以这边才说出贪。无明并不具备这样的情况,因此释量论就不谈它了,但是这只不过是不谈它而已,并不是说它不是轮回之因。

 

    解释因集缘生时,也可以单独解释:十二因缘中的业与贪为有法,是因,是自果苦的根本故。即因相是从苦的根本去讲。十二因缘中的业与贪为有法,是集,会重复引生自果苦故。十二因缘中的业与贪为有法,是生,能猛烈生自果苦故。贪为有法,是缘,是自果苦的俱生助缘故。所以因、集、生三相都从业与烦恼说,缘相是从贪说。

    有关因集缘生的解释有很多,但是《释量论》的处理方式是针对贪在说。这麽做是有原因的。往生时,如果想去净土,不能有三有的贪,念「阿弥陀佛」是可以的。没有三有的爱取有,没有第二条路,只会生到净土,有了三有的爱取有,往生之处一定是三有。总之,产生轮回的因素是爱取,从而造就了有。只要有爱,就一定会有取,就会有有。往生之时,若一直念「阿弥陀佛」,一直修皈依、菩提心、或禅定在善念中等,不掺杂任何三有的贪心,去的地方一定是净土。所以往生到净土或是三有,全看有没有三有的贪。[85]

 

 

子三、灭谛

 

()子三、灭谛  分三:丑一、灭相,二、静相,三、妙相。今初

(讲记)灭谛四相:灭、静、妙、离。灭是灭掉,静也是灭掉之意,灭是说灭五取蕴,静是说它的因素烦恼灭除。所以基本上是灭、灭,但是从二个方面去说。也就是:五取蕴可以灭,所以就有了解脱。要如何才能灭掉五取蕴?就要从烦恼方面讲。灭除烦恼时,就能灭掉五蕴流转的情况。妙是很好的意思。离是永远离开、决定离开、完全离开,以现代话来说,就是彻底离开所有痛苦。

    五取蕴是否可以灭?则要探究五取蕴是否有因素?如果它没有因素,就没办法灭;如果因素是恒常的,也没有办法灭;如果因素是无常法,但它是正常的流转,那也没办法灭。如果因素是佛教所说的,确实是烦恼,这样是有办法灭除的,因为烦恼是颠倒的识。有些烦恼是分别的,如1+1=8的认知,这样的认知,一旦改过来自然就没有了;有些烦恼是俱生的,是习惯养成的,然而这还是可以改过来。因方面没有了,果方面就不会产生。

    如《释量论》说冰与火之例:热与冷是完全对立的,同一处温度不断升高,冰冷度就会越来越弱,冰冷的状态无法保持下去,最终冰冷的状态就会没有。这可以分二个层面,一是温度渐渐升高,冰冷度会渐渐降低,这种一点一点的改变,说明持续下去可以改变很多。与此相同,无我慧是对治品,而且对治可以一直持续,它所对治的就会越来越弱。用这个方式来说明烦恼是可以对治的。最终是不是连种子都可以断除呢?无我的道理是与事实吻合的,就像1+1=2,而烦恼是如1+1=8等。无我慧与烦恼是相冲突的,如同懂1+1=2,则1+1=8等想法就会彻底消失一样,所以最终烦恼是可以断除的。

    刚开始就能形成对治,一直下去,最终能根本断除,从这边就讲出灭。得见道时可以得到灭谛,那时就会灭除某些烦恼,当得阿罗汉果时,就可以把一切烦恼都灭除。灭指的是解脱,解脱其实就是灭。灭掉烦恼、解脱讲的是涅盘,完全灭掉烦恼的情况就是描述涅盘最圆满的解释。但是如何灭除烦恼?为什麽能灭除烦恼?我们会认为断除贪瞋好象是不可能的,如有「学佛很久了,脾气好象都没改,好象是不可能改的」的想法,就牵涉到「如何灭除烦恼」等这些问题。

    灭谛是恒常法,是择灭法(苦谛、集谛、道谛是无常法)。「择」字义是选择的意思。择灭是指思择四谛从而得到的。非择灭则不是思择四谛产生的。例如你现在人在佛堂,就不会在家中,即「某日七点至九点不在家」是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它不是因缘所生。择灭是常法,为什麽强调这个?择灭是灭除烦恼,灭除烦恼这一事实是常法,所以就不会再复返。若可以肯定择灭就可以肯定阿罗汉不再流转三有,所以要肯定择灭是常法。要如何肯定择灭是常法呢?要从断除种子去说。如何讲?下面的内容就是。

 

()彼非坚固性,因有碍等故。

()彼苦非坚固性,其因容有障碍等故。

(讲记)苦谛或五取蕴不是坚固的,因为它的因集谛是有对治的,它是具有障碍性(或说对治)的。如以我执为主的集谛,对治、障碍的情况是我执不符合事实,无我见是符合事实的,我执和无我见如冰与火一样,无法在同一相续中融洽地下去,因此我执是有办法解决的。

    灭相的重点是「彼非坚固性,因有碍等故」,这个部份称为成立瑜伽现量。修道真的能断烦恼吗?断烦恼是不是要透过佛教所讲的这些道?我执和无我见之间是否如秤的二头,一者低下,一者就高起?《释量论》等很多典籍很努力解释的就是:无我是不是可以懂?懂了之後,用止观修上去,真的就能够现证它吗?现证之後,还能再修上去吗?修上去真能断尽烦恼障与所知障?

 

()转故无解脱。非,许,不成故。

()若谓补特伽罗我,应无解脱,是轮转法故(轮转即生死)。曰:如是出过,于佛弟子非是违害,可以答「许」,及「因不成故」。许无我故。

(讲记)刚才自宗谈到可以解脱轮回,对此,外道说没有解脱,因为没有人能够解脱。「补特伽罗我,应无解脱,是轮转法故」:补特伽罗我为有法,应该没有解脱,因为他是具有轮回的。「是轮转法故」:讲的是与轮回一定要绑在一起的情况。自宗回答时是这样的:外道说「补特伽罗我,应无解脱」,这个自宗答「许」。外道说的补特伽罗我指的是所破的我,如独立自主的我、常一自在的我,所以在自宗听来就变成:没有解脱,因为没有能解脱的独立自主的我。自宗就说对,确实没有得解脱的独立自主的我。接着外道讲了理由:为什麽没有一个得解脱的独立自主的我?因为独立自主的我与轮回是绑在一起的(「是轮转法故」)。自宗就答「因不成」,没有独立自主的我与轮回绑在一起。[86]

    「转故」:流转故,讲的是因的部份。「无解脱」:应无解脱。「非」:对佛弟子非是违害。对「补特伽罗我应无解脱」可以答许(「许」)。对「是轮转法故」可以答因不成(「不成故」),讲的是与轮回一定要绑在一起的情况。

 

()若未坏我贪,彼当受逼恼。尔时增益苦,不能住自性。

    虽无解脱者,勤摧邪增益。

()问:若无解脱者之我,精勤修道应无义。曰:彼诸异生虽无解脱者之我,然为摧毁邪增益故,须勤修道,乃至未能摧毁我贪,便为众苦逼恼。尔时于苦增益为乐,不能安住乐自性故。

(讲记)自宗许没有独立自主我,外道是将我与独立自主我或常一自在的我划等号。「无解脱者之我」:没有独立自主的我、常一自在的我。总之,自宗答:无补特伽罗我。外道就问:既然没有我,那麽精勤修道就没有意义了。没有我,要解脱干嘛?

    贪是对事物的增益,如事物本身有五十元的价值,贪会增益为六十、七十元,如此就不能安住在自己本身的价值(不能住自性)。「若未坏我贪,彼当受逼恼,尔时增益苦,不能住自性」:若没有坏我贪,就会受到贪的逼恼,因为贪会增益,如此就看不到事实的自性(不能住自性)。注疏解释「尔时增益苦,不能住自性」时,说到「于苦增益为乐」,这与刚才的解释有一点差别。什麽是贪?对解脱、成佛的欲求并不是贪,一定是把苦看成乐,把不好的看成好的,才称为贪。既然把苦视为乐,就一定会受苦,这样就不能安住在自性。亦即不能安住於解脱的自性乐。「虽无解脱者,勤摧邪增益」:虽然没有解脱者没有独立自主我(常一自在我),仍要勤快地去除贪的增益。

 

()离贪安住者,由悲或由业。引业无遮欲。

    已越有爱者,非余所能引。俱有已尽故。

()问:诸阿罗汉应刹那顷不住生死,由已现证无我,於自利义无希望故。曰:离贪之阿罗汉,由於悲心或由业力,安住生死。由业所引余苦,无欲遮止,或见有某所为而安住故。问:若由业住,当生後有。曰:已越有爱之阿罗汉,业力不能引余有,以俱有缘爱已尽故。

(讲记)自宗说轮回都是苦,为了灭这个苦,所以精勤地修道,最终证得阿罗汉果时就灭掉了苦因,灭掉了一切轮回。对此,外道说:如此,在证阿罗汉果的当下,阿罗汉就应该死亡才对,因为他已经现证无我,待在轮回对他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即没有留在轮回的理由、愿望。

    自宗:已离贪的阿罗汉,有的还是会继续在轮回安住,安住的原因是由悲或以前余业的关系。第一、由悲心:证得阿罗汉时已经得到自在,随时可以涅盘,但是可能看到某些利生的需求,所以他会待下去。第二、由前余业:尚未证阿罗汉时,他的身体是由业带来的寿命可能有七十、八十岁,若五十岁证阿罗汉,应该还可以活二、三十年,他认为这个时间还可以做点事,没必要离开。「由业所引余苦」:指的是他还有剩余的寿命,如果没有必要要结束,他就不会结束。例如舍利弗等弟子成了阿罗汉之後,仍待下来很努力的帮佛陀打点些事情,但佛陀将往生时,他们就受不了了,就不想待下来,就走了。总之,阿罗汉或许是因为别人的需要,或是自己的寿命尚未结束,认为有必要待下来,就不会离开。

    外道说:既然他还有余业,来世他还是会被业引到轮回。自宗说:已断除有爱的阿罗汉再也没有後有。因为俱有缘贪已经断尽之故。[87]

 

()丑二、静相

(讲记)灭相是从能够灭五取蕴去讲,静相是从已灭苦谛、集谛方面去讲。「知苦以无违,前行随转者,事法生悲湣,非连系有情」:这是在说我执方面。「於无我法,增余我而贪,由了苦相续,而生起悲湣」:这是针对贪而说。「痴是过根本,彼是执有情,无彼则不从,过因而生瞋,故许悲无过」:这是针对瞋而说。

 

()知苦以无违,前行随转者,事法生悲湣,非连系有情。

()问:诸阿罗汉应未断执,具足悲心故。曰:诸阿罗汉发生悲心,非与有情见相连系,是现知有情为苦逼恼,於彼无违修平等性,随彼先行而转,生为心之事法故。

(讲记)前面外道说:没有我就没有解脱。讨论这个时,自宗说虽然没有独立自主的我,但是还是有依五蕴安立的我,这个我还是会得到解脱。总之,有依五蕴安立的我,对此,外道就说:既然有我的话,就应该有我执。也就是,有我的话,就应该有感情,有喜欢的、讨厌的,所以就应该有贪。(注疏)「诸阿罗汉应未断执,具足悲心故」:诸阿罗汉应该还有我执,具足悲心故。即(外道认为)悲心是缘有情而产生悲悯,缘有情时就会执有情(有我执),执有情的悲悯就是一种贪。很疼惜某一有情时,因为很多事物会伤害他,所以就会讨厌伤害者而生瞋。

    对此,自宗就答:诸阿罗汉虽然有悲心,但这个与我执没有关联。因为现前知道有情被苦逼恼,随着修平等心,以修平等心为先,产生属於心法的悲悯心。即大悲心是知道知道有情被苦逼恼,以平等心为先行的悲心,它是一种心法。这是僧成大师的解释。

    「知苦以无违,前行随转者,事法生悲湣,非连系有情」另一种解释:没有我与知道众生的苦是没有冲突的。「前行随转者」:前前的有为法推动後後的有为法,有为法由因果前後推动这样连续下来。也就是无常。「事法生悲湣」:由前前的因素推动後後的果法这样的内容的一个法(「事法」)生悲悯心。这边讲的就是由无常而了解苦,即因为刹那生灭,导致一切轮回的改变,从这方面去看众生的苦。所以知道苦是因为看到众生无常,从而对这样一个内容产生悲悯,这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也就是「前行随转者」是在说无常,透过无常而知苦,这才是修苦最好的方式,对有情修这些时,当然就产生悲心,这跟我执一点关系都没有。克主杰尊者是这样解释下来的。克主杰尊者说:这种讲法只有我一个人说,其他人都是错解。我自己认为後者的解释比较好。

 

()彼於无我法,增余我而贪,由了苦相续,而生起悲湣。

()问:诸阿罗汉应有贪心,具悲心故。曰:贪与悲心所缘行相皆不相同,若于非净乐我性之法,增益为余我性而生贪心。仅由了知有情是苦相续,而生起悲湣心故。

(讲记)常乐我净之「净」指的是乾净的净,即净我独立自主的我。如果有我执,用我执去看时,那个「我」会变成很乾净,又如你贪着的物件,对你而言一定是很乾净、很好的净相。这边的重点是指阿罗汉的悲心是清净的,没有杂染的。为什麽呢?如果有我执,在我执下去爱一个人,那一定是杂染的、有问题的;如果是没有我执的情况下去爱一个人,那一定是清净的,无杂染的爱。

    颂文:净我相是增益我而贪,先增益我,再贪一个人时就会把他看成净相,因此就有问题了。而由了知有情五蕴之苦,生起悲悯心,也就是在无我的情况下,生起悲悯,那是没有问题的悲悯。克主杰尊者解释的重点是:阿罗汉的悲悯是没有杂染的。

    僧成大师的解释:问:诸阿罗汉应该有贪心才对,因为他有悲心?自宗回答:贪心与悲心的所缘行相完全不一样。若于非净乐我的一个法,增益为我而去喜欢,就是贪心,但是仅由了知有情是苦的相续而生起的话,这是悲悯心。

 

()痴是过根本,彼是执有情,无彼则不从,过因而生瞋,故许悲无过。

()问:诸阿罗汉应有瞋恚,具悲心故。曰:诸阿罗汉非从过失因而生瞋恚。以愚痴是过失之根本,彼复是执自在有情。已无彼愚痴故,阿罗汉之悲心许无过失,以彼之悲心一切烦恼皆远离故。

(讲记)痴是一切过患的根本,痴是执有情为我的,它是我执。如果没有这个我执的话,就不会从它而生起瞋。如同前说:阿罗汉应该有贪,因为他悲悯有情,这边说他应该有瞋,因为他悲悯有情的话,也应该会瞋恨任何伤害有情的事物。自宗:阿罗汉没有瞋恨,因为瞋恨的根本是我执也就是有情执,没有我执,就不会有从这个我执而产生的瞋。

    注疏:诸阿罗汉应有瞋恚,具悲心故。自宗回答:阿罗汉不会从过失的因素我执而生瞋恚。为什麽呢?因为愚痴的根本是我执执有情的我执。阿罗汉已经没有这些了,阿罗汉已远离贪瞋等,所以他的悲心是没有过失的。

 

()非无有解脱,由宿行已尽,不续余生故。行功能无尽,彼住无过失。

()问:若由业安住,应不解脱。曰;诸阿罗汉非无解脱,以宿行之功能已尽,不再结续余有故。彼大乘阿罗汉安住三有亦无过失,以二资粮行之功能无尽安住故。

(讲记)外道:由业安住是宿业还没有尽,应该不能说他解脱了。自宗:诸阿罗汉已经解脱了,因为宿行的功能已经尽了,不再结续。即阿罗汉有余涅盘,虽然那个身体还没有结束,是宿业不尽,但是宿行的业与烦恼已经尽了,不会再有下一辈子的相续,这是说小乘阿罗汉。「行功能无尽,彼住无过失」:大乘阿罗汉还是会安住三有,但是这并没有过失,因为不是由业与烦恼安住三有,是透过福智二资粮安住。

 

()由悲下劣故,无大功力住。若是大悲者,为他而安住。

()问;若以悲心安住生死,应常安住。曰:小乘阿罗汉无大功力安住三有,以悲心下劣故。若诸大乘阿罗汉,尽生死际,为利他故安住三有,以是大悲究竟之补特伽罗故。

(讲记)外道问:已经解脱了,还安住在世间干嘛?自宗答:因为他有悲心,所以留在世间。外道问:有悲心就安住在世间的话,应该不断安住下去才对?也就是以前佛陀时代以来的阿罗汉,也应该安住至今才对。自宗说:小乘阿罗汉因为悲心下劣,所以他不会努力安住在世间。「无大功力住」:不会很努力安住在世间,稍微想安住在世间。以余生做一些事是有的,但是不会努力安住。如果是大乘阿罗汉的话,因为有大悲心,会为了利他而安住。「尽生死际」即轮回边际。

    大乘阿罗汉,尽生死际,为了利他安住世间。这会取决於利生的物件,利生的物件有这个需求,祂就会尽生死际留在世间,物件没有需求的话,当然会示现涅盘。世尊示现涅盘前也说:其实我待在世间好几劫都可以,可是好象没有必要。此时,阿难没有说话,所以世尊就示现涅盘了。类似於此。佛一定是发愿尽生死要度众生,问题在於所化有情没有缘份,希求不够。

 

()离萨迦耶见,初道应无有,未断俱生故。若断岂有有?

    若欲得安乐,及欲不受苦,所有念我觉,俱生有情见。

若不见有我,则全非我贪。若无有我爱,非求乐宾士。

()问:若萨迦耶见是生死之根本,则预流者初得圣道时,应即不生三有,以已离萨迦耶见故。曰:此因不成,以未断俱生萨迦耶见故。若言已断,岂有生於後有?应无有也。又预流者,应有俱生有情见,以有想自在我之觉故。以有愿我安乐或愿不受苦之欲心故。若无自在我见,则都不着我。若无我爱,则非为求乐而宾士故。

(讲记)经说「与无明相应的萨迦耶见」,对此就引起了部派的讨论。跟随《阿含经》的有部、经部、或许有唯识宗认为,萨迦耶见是见,是邪慧。慧不管正慧、邪慧,其特色是别别分析。而无明是不明了、不清楚。无明与萨迦耶见的关系有如树林与白杨树,即树林不是树,树不是树林,但树林具有白杨树,说无明具有萨迦耶见,或萨迦耶见具有无明都可以。「与无明相应的萨迦耶见」这边的相应指的是拥有、具有,说无明具有萨迦耶见,或萨迦耶见具有无明都可以。既然说谁具有谁,必须是别别不同的才能说具有,即无明与萨迦耶见别别不同。

    跟随七部量论的经部及唯识等解释「与无明相应的萨迦耶见」,「相应」是指五相应,所以萨迦耶见是心所。无明指的是明的反面。什麽是明?空正见是明。空正见指的是没有独立自主的我,它的反面就是执独立自主的我。萨迦耶见是执独立自主的我,与萨迦耶见相应的心王、心所也都是执独立自主的我。凡是执独立自主的我的心都是无明,但不见得都是萨迦耶见。[88]

    总之,什麽是无明?不明。什麽是不明?像近视见物般看不清楚是一种不明,完全颠倒地看错也是一种不明,二者都可以解释不明。随理派等认为完全颠倒的情况称之为不明;对随教派来说,如近视般看不明了是不明。

    在有部来说,无明是对独立自主的不明,这是有俱生的;萨迦耶见是坚持某一种想法,其执着的物件是独立自主的我,所以只有分别的,没有俱生的。即对有部来说,萨迦耶见是分别烦恼,不是俱生烦恼,只要是萨迦耶见全部是分别烦恼。但是在唯识宗以上的宗派,萨迦耶见有分别的,也有俱生的。此处,他人问:萨迦耶见是生死根本,因此,初果在得见道时,应即不生三有,因为已经断了萨迦耶见?(在自宗来说,萨迦耶见有俱生的,但在他们来说,萨迦耶见都是分别烦恼。)

    对此,自宗答:因不成,即初果已断萨迦耶见不成立。那时候虽然断了分别的,但是俱生的还没有断。反过来,如果初果真的已经断了俱生萨迦耶见,岂有生於後有?得预流果之後,还会再来轮回好几次,怎麽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应该没有才对。

    「初道应无有」:「有」指三有。「离萨迦耶见,初道应无有,未断俱生故。若断岂有有」:见道应该还没有断除萨迦耶见,因为还没有断除俱生萨迦耶见。假设见道已经断了俱生萨迦耶见,就不会再轮回,可是他还会再来。

    「若欲得安乐,及欲不受苦,所有念我觉,俱生有情见」:为什麽他还有萨迦耶见?因为想离苦得乐,这种我想快乐、我不想痛苦都是我觉,在自在我的觉受下产生的。「俱生有情见」:我执。预流果仍有我执,他会执一个自在我的,为了自在的我这些而努力奔波。

「若不见有我,则全非我贪。若无有我爱,非求乐宾士」:没有我执的话,就不会有我贪。如果没有我贪,就不会为了我而奔波。反过来说,为了我而奔波,就有我贪;有我贪,说明有我执。










相關文章: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一﹞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二﹞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三﹞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四﹞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六﹞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七﹞

上一篇(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 回目錄 下一篇(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创办人- 确戒仁波切- 尼泊尔噶玛列些林高级佛学院- Yahoo!奇摩部落格
甘丹讲哲佛学会上课法讯
赞助印度大吉岭总寺
密宗兴起的源由-牛顿出版社
修行的真谛 (无分教派网路义工联网)

赞助网站
喇嘛-互動百科
自由電子新聞網
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
醒吾學院台北教育網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