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淨土結緣之路~阿彌陀佛灌頂共修火供法會 中陰文武百尊沙壇城 息、增、懷、誅大法會 龍欽寧體施身法教授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二﹞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16 00:03:21
學習次第 : 进阶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二﹞

法称论师造

僧成大师释

法尊法师译

见悲青增格西教授

()子二、破能立 分三:丑一、正破,二、由此亦遮余理,三、彼所成义。初又分二:寅一、形义不能为因,二、形声不能为因。今初

(讲记)外道说:世间之处身受用为有法,皆由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说了三个理由「以住行故」、「有形状故」、「有作用故」。前是针对所立破除,自下是针对这三个理由(能立)破除。破能立分三个段落,一是正文,二是透过正文附带谈到:不仅破了大自在,也破除了其他,三是破了这些有什麽成果。

    「形义不能为因」、「形声不能为因」说到了义与名,即形状的内容、形状的名称不能当作理由。在中文中比较不会区分名与义,在印度文与藏文中会特别注意这一点。举例来说:在中文中,「桌子」是名词,「漂亮」是形容词,这个大家都承认,所以就不会再讨论下去。但是在印度文中,「桌子」不是名词,它不是一个词,因为它是方的、可以拿来放杯子……,桌子之名才是名词。在印度文中,名、句、文是有差别的,名指的是如桌子之名,句是将二个名词连起来,如我的桌子,文是如英文字母abc,中文可以说没有文。名、句、文是语言,语言是声音。声音有分能表义的声音,如人的声音、天上的法鼓声,与无表义的声音,如水声、风声。在说到名言安立时,将名与义严格区分开来,再由谁安立谁,如此一来讨论就会很多。此处,若论式是「世间之处身受用为有法,皆由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以具有形状故」,讨论的重点就是在义;若论式是「世间之处身受用为有法,皆由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以具有形状之名故」,讨论的重点就是在名。以名当理由并不是正因,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它是什麽,因为它称为……」,例如,辣椒是辣的,因为它有那个名,事实上,这并不是正因,内容()为理由才可以是正因。「形义不能为因」:虽然整体上内容可以是理由,但是在此处,内容并不成为正因。「形声不能为因」:名称完全不能成为理由。

 

()随有无加持,形等如欲成,由彼所比度,彼是正理性。

    异事所成就,声同无异故,比度则非理,如灰物比火。

非尔,则陶师,制作陶瓶等,作泥团形故,蚁垤亦彼作。

(讲记)「加持」:人工创造的。如现在挖出古代的文物,一看就知道是人类所创造的,而不是天然的,没有透过人工所加持的形,就是天然的形。「随有无加持,形等如欲成,由彼所比度,彼是正理性」:随着有人工的加持就会有这个形,而没有人工加持就不会有这个形,由此来推论的话,就是正理了。如「以唐三彩为有法,是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以是人工加持所造之形故」是正因,而先前「世间之处身受用为有法,是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以具有形状故」就不正确。也就是说,讨论的是形,就进一步问,具有形是在指什麽?形状是不是在指人工所创造的形状,如果是的话,它是正理。

    说这个理由「人工加持所造之形」是正理,是指它有周遍(只要是人工加持所造之形,就一定是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的),但是宗法并不成立。即论式「世间之处身受用为有法,是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以是人工加持所造之形故」三相中,只要是人工加持所造之形,就一定是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的,但是世间之处身受用并不都是人工加持所造之形,所以「人工加持所造之形」也不是正理。但是如果有法没问题,它会是正理,如「桌子为有法,由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以是人工加持所造之形故。」

    「异事所成就,声同无异故,比度则非理,如灰物比火」:此处会牵涉到语言与所诠内容的关系。刚才说如果是人工所造之形,就可以是正理,如果是自然的形,就不是。此时,外道就以语言文法方面来讲,说它们二个同样称为是「形」(声同),所以可以成立。[25]自宗认为如瓶具有形,山也具有形,二者虽然有同样的名称,但是瓶与山是相异的(「异事」:不一样的),瓶是人工所造的,但是山不是,所以不能因为二者有同样的名称就说「因为瓶是,所以山也是」。也就是说,刚才说人工所造之形是正理,自然的形与人工所造之形虽然有相同的名称,但是这只是名称相同,内容并不同,如此就不是正理,反过来说,如果这个是正理的话,灰物也可以比度火。「灰物」:灰蒙蒙的东西,烟是灰蒙蒙,雾也是灰蒙蒙,灰物包含烟,范围比烟还大,如强风过後,弥漫的灰也是。「彼山上有火,以有灰故」是不遍,由灰来推测有火是不对的,因为灰不见得是烟,也包含雾。如果不是不遍,那蚂蚁窝也可以说是陶师作的,因为它有形,就像陶师制作瓶的泥团有形。

 

()若以形为成立彼宗之因者,为以形差别为因,抑仅以形为因?若如初者,则随加持者有无,其形如欲成就,由彼比度宫殿之形是由士夫所作者,此应正理。以是成立彼宗之三相故。若由彼成立山峰形状是士夫所作,则非正因,以成立彼宗之宗法不成故。若如次者,则由从种类异事成就之形,与名为形之声同转,仅以是形无所异故,以此为因,比度山形是士夫所作,则不应理,成立彼宗之遍相不定故。譬如由灰色物比度有火。若非遍相不定者,则应成立蚁垤亦是陶师所作,以与陶师制作瓶等及泥团形状有相同故。

(讲记)假设要以形做为成立的理由的话,那麽是以特殊的形状为理由,还是以整体上的形状为理由?例如「以有形状故,如宫殿」是在说「以有人工所造的形状故,如宫殿」,还是单单是「以有形故,如宫殿」?如果是前者人工所造的形,即若有人工加持所造则有,若没有人工加持所造就没有,以此比度宫殿之形是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这是正理,因为它的因三相都成立。例如「紫禁城为有法,是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以是有士夫创造则有,没有士夫创造则没有故」,因凡是有士夫创造则有,没有士夫创造则没有,一定是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的,且紫禁城是有士夫创造则有,没有士夫创造则没有,所以三相都成立。此处是不管宗法,只看後遍,後遍是成立的,若论式是「山峰之形为有法,是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以是人工所造之形故」,就不是正因,因为宗法不成立。

    如果是後者单单说因为有形之故:与人工创造之形种类相异(即天然的),但有同样的名称。因为同样都称为「形」,就用这个理由比度山是士夫所作,是不对的。「山为有法,是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以同样有形之名称故,如瓶」,瓶具有形之名,山虽然与瓶一样都有形之名,但不能以此说明它是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所以是遍相不定。譬如灰物比度有火,这样的理由是不对的。如果不是遍相不定,那麽蚂蚁窝也是陶师所做,因为与瓶的泥团有相同的形。

 

()所立随行故,果总亦能立,系属各异故,说异过果同。

(讲记)「果同」:一种因明过失,就好象「利器之轮」一样,丢出去给别人的过失,最後自己也会有相同之过。举例来说:「声为有法,是无常,以是所作性故」三相成立,是正理。声是所作性成立,只要是所作性一定是无常成立。但是若问:所谓所作性到底在指什麽?是瓶的所作性,还是你的所作性,我的所作性?这样是果同。也就是整体上是具有因明三相的,但是却拿别体来否认,如此即有果同之过。此处是外道觉得自宗犯果同的过失。因为外道说「世间之处身受用为有法,皆由士大夫觉心为先而作,以有形故,如宫殿」,自宗就问:「士大夫的觉心」是什麽?「以有形故」是在说人工的形,还是自然的形?如果是人工的形,则……,如果是自然的形,则……,因此外道就认为这是果同。但是这并不是果同,果同的前提是必须是正理,若不是正理,各各击破并不是过失。外道所说的并非正理,所以自宗没有果同的过失。

 

()若谓今以形为因,汝观形之差别而破,是果同之似破。(果同是一种似能破之名。原是胜论对正理派立「螺声是果,勤勇所发故,如瓶」。正理派破云:「为是先有,勤勇所显,抑是先无,勤勇新生耶?若勤勇所显,则因不定。若是新生,则因不成。」胜论说「彼是果同似能破」,即以彼之破他方式,对彼自己之因,亦同样能破。因为前量式是观察果,故名果同。又解:由彼似能破,为他人所出之过,彼自亦同犯其过,结果相同,故名果同。)曰:以总果所作性,是成立声无常之正因,以是成立彼宗之宗法,所立法之顺遍决定故。对此正因,若谓声之所作,於瓶不成;瓶之所作,於声不成。故所作性非成立声无常之正因。如是由有系属之声瓶各异,观察别异出过而破,许此似破为果同似能破,以是于能成所立之总因,观察差别而破之似能破故。今说特殊形为因,则不成;仅以形为因,则不定。故形非成立彼宗之正因。如是破之能破,非果同之似能破,以非对於以能成所立之总因,观其差别而破之似能破故。

(讲记)外道:我是以形做为理由。但是你(自宗)是以形的差别来破,因此是果同,果同就不是真的破除,是一种似破。自宗:如「声是无常,以是所作性故」是正因,因为宗法成立,周遍成立,即因三相成立。若对这个正理还说:「所作性是在指什麽?若是声的所作性,则在瓶上没有声的所作性;若是瓶的所作性,则声上没有瓶的所作性。如此一来,所作性就不是成立声无常的正因。」以别体出过而破,这样才是果同一种似破。为什麽是似破?明明是正理,但是观察差别(如瓶之所作性或是声之所作性)而破,是似破。「世间之处身受用为有法,皆由士夫的觉心为先而作,以有形故。」这个立论不对,以人工之形来说,是不成,说是形的话,是不定,所以这样破除不是果同之似能破。整体上是正理,但是找别体差异来破除,会是果同,但是整体上就不是正理,各各击破也就不会是果同。

 

()寅二、形声不能为因

(讲记)佛教会说名言安立,语言是安立上去的,与实质内容之间是二回事。实质内容是实质内容,它的名称是安立上去的,如不知道谁替桌子取了「桌子」的名称,它就变成「桌子」,事实上桌子和这个名称没有更多的连系。但是外道认为语言(能诠)和所诠内容之间关系要非常密切,如这张桌子为何称为「桌子」?因为外道讲实有,所以要在实质内容中找出讲这个名字的理由,即要从桌子上找出原因。

    这边讲的是名与义中,名的部份。有时候,真正内容不是相同的东西,但是有人会说「这个也是……,因为它称为……。」这种推论是错误的。名与义二者中,要用义来推论,而不能用名称来推论,名不能推论什麽的。

 

()种类别所成,由见声之总,成立,非正理,如说语言等,牛故是有角。

    依他说欲故,诸声皆非无,有彼故义成,一切成一切。

()若由见具形种类之差别所成就,与名为形之声总共同转,便成立山形为士夫所作,不应道理,以成立彼宗之遍相错乱故。如说「语言等是有角,以牛声转故」。若因不成者,应一切士夫不用劬劳便能成办一切义利,以有彼声便能成办有彼义故。此因决定,以诸声於任何处无不可转故。以诸声是依他乐说欲而转故。

(讲记)若看见形状中的特殊的形状,如高山和瓶子是同样具有形的东西,可是它们是别别成立,瓶子是瓶子,高山是高山。它们二者都有「形」这个名称,高山有形状,瓶子有形状,这是成立的,但没办法因为同样有「形」之名来作为理由。论式「山为有法,应是士夫所造,以是有形状之名故」,这个因明论式并不成立,因为有那个名称不见得有那个内容。「如说语言等,牛故是有角」:就好象语言为有法,应有角,因为称为牛故。藏文「国」()是指听到了,但是它的谐音是指牛,所以说「听到是小牛,因为是「国哇」()故」是错误的。

    「依他说欲故,诸声皆非无,有彼故义成,一切成一切」:内容与语言二者中,以内容为主,只是有语言(名称)不算。如果有那个名就要有那个东西的话,那世界上就不可能有乞丐,有情就不必辛苦了。因为名称只是凭着我们想讲什麽就可以产生,什麽样的名称都可以有。「诸声皆非无」:名称到处都可以有。

 

()丑二、由此亦遮余理

()以此而观察,劫毗罗等派,由无常等故,亦说无心等,及剥皮死故,而说具足心。

()此以所说观察形非正因之理而观察也。何所观察?谓观察劫毗罗派等尼犍子派,前者说乐觉无心等是物质,以是无常及等是有生故。及尼犍子派说树具足心,以剥皮即死故。如何观察?谓剥皮即死,非成立树具足心之正因,以於树上按立量法,因不成故。数论派以无常及有生,亦非成立乐觉无心之物之正因,是不定因故。

(讲记)用上面的方式去观察剖析,像劫毗罗派等、尼犍子派的说法也会被破除。要观察什麽呢?劫毗罗派说「乐觉」(快乐的心,此与佛教所说不同)为有法,是无心的物质,以是无常故,是生故。尼犍子派说树具足心,以剥皮即死故。(佛教认为树木没有如有情众生的那种死亡)。尼犍子派的说法是因不成。而劫毗罗等派的说法是因不定。

 

()丑三、彼所成义

()若事体不成,此理若成就,别不成无害。如声依虚空。

()所举之因,有因之体性与差别二事,其中以体性为主。若因事体性於有法上不成,即犯宗法不成过,此理应理。若因体性於有法上按立量式成就者,即量之差别不成,亦不妨害宗法成立故。譬如声上,依虚空之所作性虽不成就,然於所作性是成立声无常之宗法,都无妨害。

(讲记)此处总结上面所讲的内容。前面是针对名与义说要用义来成立,名没有办法成为证据。这边是针对整体与差别说,若整体上不成立就不成立,若整体上成立就是正因,别体上不成立也没有关系。此如「瓶是无常,以是所作性故,如声音」,事实上,瓶的无常、瓶的所作性与声的无常、声的所作性不同,别体上是不一样,但是整体上还是可以说「瓶是无常,以是所作性故,如声音」。

    「如声依虚空」:整体上,对声音的认识外道与佛教是相同的,但对声音的属性是什麽,二者就有差别。外道认为声音中有恒常的,而佛教认为声音是无常的,没有恒常的。声音在我们讲来是无常的,讲完就没了,不见了;但是外道认为那只是显现的部份,隐藏的部份永远在虚空,所以说声音是常,声音上(属性上面)有常法[26]。佛教对外道说「声是无常,以是所作性故」,外道则认为声音上面有一个恒常的功德,但那是谈局部性,在这一点上,二派彼此谈不拢。这边举了一个例子「如声依虚空」,别体上二派互不承认彼此的观点,但是整体上成立即可,别体上不成立也没有关系。

 

()声虽不成立,事成即成立,如佛对鸺鶹,说身等能立。

    若彼性误等,声虽不错误,知能立有过,由事成事故。

    行故有手故,立有角及象,此声之所诠,世许,非欲说。

()问:若尔,因之声不成立,而义成立,彼将如何?曰:於有法上,因之声虽不成立,若因之事成立者,亦能成立所立。如佛弟子对鸺鶹派,立四大种之微尘无常,说有身、有碍等为能立。「有身」即「有所触」之义。对胜论者说「有身」之声,於四大种微尘上虽不成立,但「有所触」对胜论者,则是四大种微尘无常之正因,以是对彼,成立彼宗之三相故。相反,若彼因之义性错误等,等取不成及相违。声虽不错误,当知亦是有过失之能立。要由果及所遍事,成立因及能遍事故(以果证因是因果系,以所遍证能遍,是同体系)。声虽不错误,而义错误之譬喻,如说「花牛是有角,能行故」,及说「象儿是象,是具手故」。此说牛名能行,及说象名具手之声,于所诠牛象之名,并不错误,以是世间共许立彼名故。然所欲说之能行及具手,于牛象非无错误,彼是人故。

(讲记)「声虽不成立,事成即成立,如佛对鸺鶹,说身等能立」:前述是说总体与别体,此句是说名与义,即使名不成立,可是实义成立,就是成立,如佛教对鸺鶹派(外道部派名)说身等能立。此处涉及二个外道的说法,要理解其说法不是容易的事。因此从例子理解即可。

    「若彼性误等,声虽不错误,知能立有过,由事成事故」:如果内容上有错误,名称虽然无误,那个因明仍会有能立的过失,所以要用事来成立事。「由事成事」就讲了二个内容(即疏:「要由果及所遍事,成立因及能遍事故(以果证因是因果系,以所遍证能遍,是同体系)」。)因明论式只有因果与体性相属,前者要由果来成立因,後者要以遍来成立,举例来说即是「彼山有火,以有烟故」、「声是无常,以是所作性故」。

    「行故有手故,立有角及象,此声之所诠,世许非欲说」:「能行」是牛的别名是,「有手」(或「巧手」)是象的别名(因为大象的鼻子很巧,像手一样)。牛称能行、象称巧手,这是世间共许安立它们的名称,对所诠的牛象来说没有错,但是在因明推论时就会有错误,如「某某为有法,是牛,以是能行故」,推论时就要说只要能行就一定是牛,那我们(都能行)就会都是牛,这样是讲不通的。同样,若说「某某为有法,是大象,以是巧手故」,就可以举苏州善巧刺绣者为例来反驳。

 

()子三、破自在为一切因

(讲记)第一段是破所立,第二段是破能立。此第三段是以总结的方式破大自在是造物主。

 

()如彼事是因,即何时非因,由何计彼因,而不许非因?

()彼自在事,由何理由许彼为因,而不许非因?不应道理。如彼是因之自在,与即彼何时非因之自在无差别故。

(讲记)「如彼事是因,即何时非因,由何计彼因,而不许非因」:外道说大自在是造物主,是一切的因素。自宗就说:你(外道)说大自在之物(「彼事」)是万物的因,就像你承许它是因一样,你也必须要认为它是非因。因为是因时候的大自在和非因时候的大自在完全一样,你有什麽理由说它是因而不是非因?

    用因明论式表达是「大自在之物为有法,不应许为因而不许为非因,无差别故」,这边有法是「大自在之物」,加上「物」的原因是,前面讨论时,外道说大自在是常法,它能生万物。在自宗驳斥後,外道又改说大自在虽是恒常的,但它的心是无常,即大自在本质上是常,但有一无常之物在上面创造万物,为了表示这种情况,就以「大自在之物」为有法。因为这是应成论式,所以说「不应许它为因,而不许它为非因」。

    外道说大自在创造一切。自宗就说:就像你们承许大自在是万物的造物者一样,你们也应该承许它不是万物的造物者,因为创造万物的大自在和不创造万物的大自在没有差别,既然没有差别,你为什麽要承认它是因而不承认它不是因?这是没有道理的。「如彼是因之自在,与即彼何时非因之自在无差别故」:举例来说,在西藏,冬天的田种不出青菜,因为冬天的气候使田地变成不是青菜的因素;夏天时,气候配合田地,夏天的田就种得出青菜,田地就是青菜的因素。看起来田地似乎没有变,事实上田地改变了,冬天的田地和夏天的田地是有差别的。此处自宗逼问外道:到底创造万物的大自在和不创造万物的大自在有什麽差别?他们说不出差别,因为大自在是恒常的。若要说有差别,就要谈因素的变化导致能产生万物,既然谈不出这样的原因,就变成造物的大自在和不造物的大自在没有差别。既然二者没有差别,那麽承认它是因的话,也可以承认它不是因。

    下面的内容是,对论式「大自在之物为有法,不应许为因而不许为非因,无差别故」,外道有三个回答:1.不遍;2.观待因缘故;3.根本不遍。自宗针对外道的回答,再加以反驳。

 

()由械药等系,黑者伤及愈,无系属株杌,何不计为因?

(讲记)「系」:关系。一个人若碰到刀械就会受伤,将伤口擦药,伤口就会痊癒。也因如此说伤的因素是刀械,伤合的因素是药。刀械、药和伤、愈有很大的关联性。与刀械、药完全无关的东西如株杌,它既不是伤的因素,也不是伤合的因素,说株杌是伤的因素、是癒合的因素是没有什麽理由的。但是如果按照外道的说法:大自在与一切物的生长等都没有关系,却可以说是一切的因素,如此一来,株杌也可以说是伤的因素,也可以说是癒合的因素,因为同样不需要任何理由。

 

()若谓不定者,则无系属之株杌,何故不计为黑者受伤与伤癒之因?应计为因,以与非因虽无差别,亦有是因故。不能许尔,要由与器械及药等连系黑者乃受伤与伤癒故。

(讲记)针对「大自在之物为有法,不应许为因而不许为非因,无差别故」(即自宗的驳斥:「你应该像承认它是因一样,也应该承认它是非因。为什麽?是因的自在和非因的自在没有差别。」)外道第一个回答是不一定(不遍),即承许它是因,不一定要承许它是非因(也就是可以是因的意思)。自宗:若不一定的话,那毫无关系的株杌,为何不说它是受伤、痊癒的因素?应该可以说株杌是受伤、痊癒的因素。因为是因与非因没有任何差别,却可以说是因,那株杌就可以说是受伤、痊癒的因。可是这是不能承许的。为什麽?要有关系才能称作是因,刀械及药才是伤、愈的因素,毫无关系的株杌不能是因素。不能把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说成是因素,同样的,就不要把没有任何关系的大自在说成是造物主。

 

()自性无差别,亦不可能作,常则无遮故,功能亦难知。

(讲记)这个部份在说,大自在本身不是因素,观待助缘也不可以。「自性无差别,亦不可能作」:是因的大自在与非因的大自在,自性上没有任何差别,所以不能生果,也不可能依靠因缘而能生果。「常则无遮故,功能亦难知」:这个部份在说因果之间要有影响力,这边的用语是「遮」。所谓的「遮」就是没有因,就遮掉了果,果也就不会有;要有果,一定不遮那个因(要有那个因),以现代话来说就是要有这样的互动。常法根本就不会影响到无常法,因果之间没有互动,这样的情况下,要说它有什麽功能、造成什麽也就很难了知了。譬如脚踩煞车,车会停下,有这样的互动,但是大自在是常法,如如不动、什麽变化都没有,果的话则是千变万化,这二者之间看不出什麽互动,既然看不出互动,就不可以说是大自在的功能造成果。

   「无遮」:含遍一切,如虚空,到那里都有。举例来说,昨天吃了某种东西,今天肚子不舒服,就可以说,可能是因为昨天吃了什麽,所以才会肚子痛。假设虚空是肚子痛的因素,没有其他的因素,因为因素是涵盖性的,这个病就永远好不了,而且在虚空下的你、我,每个人一定要有同样的病才对,因为无遮。又如:西藏的夏天是西藏草木之因,但它是有遮,冬天一来它就被遮掉了。冬天不见因,所以不长草木。又如:火升起来,烟自然会产生,火没了,烟也就没了,因为火的遮或不遮(有或没有),导致它的果出不出现,这种情况就可以谈是不是因果。因素方面永远在,永远不变,永远没有任何差别,果却天天变化,这个关系就太难讲了。此处「难知」意思是根本不可以说是因。

 

()若谓观待助缘方能作果者,曰:自在亦不可观待助缘而能作果,以与不作果之自在自性,无差别故。又彼自在生果之功能亦难了知,以汝虽返,果无遮故。以是常故。<, /P>

(讲记)外道说,大自在本身不能生果,但是观待助缘就可以。通常我们会有本身不行,但是藉助其他助缘就可以的情况,如我们人不能飞,但是藉助飞机就可以。但是大自在也不能观待助缘而生果,为什麽呢?能生万物的大自在(藉助因缘的大自在)和不能生万物的大自在(不藉助因缘的大自在),自性上没有任何差别。

    而且大自在生果的功能是根本无法了知的。就像火,有时有,有时没有,火没有的时候,烟也就不会存在,但是大自在不存在,果还是会继续产生,这样就很难知道它们的因果关系(或是很难知道果是从大自在那边生的)。什麽是关系?夫妻关系、师生关系,都不是佛教所讲的关系。佛教讲的关系是只有同体关系与因果关系二种。所谓关系是「以汝返,而导致彼返」,如我和人有关系,我是人,我与人是同体。人是大范围,我是其中的一个。月球上没有人,所以绝对不会有我。或如台湾人和人,如果没有人,就绝对不会有台湾人,只要有台湾人存在的地方,就说明那边有人。也就是,如若人返,你也一定返(人若不存在,你也一定不存在),或无常返,有为法一定返(无常不存在的地方,所作性一定不存在),这类是同体关系。因果关系是二者体性相异,如:火和烟体性上完全相异,因为火的不存在会导致烟的不存在,所以烟和火是有关系的[27]。佛教讲的关系就只有同体关系与因果关系这二种,其他的都不是。

    这边就是说,大自在不能藉助因缘,因为大自在是常法,常法不藉助缘,无常法才可以。另一个理由是常法与无常法之间根本没有互动,即没有「遮」与「不遮」。所以不能说大自在是因。

 

()有何成何性,计余为彼因,则於一切果,诸因应无穷。

()若谓根本不遍者,则於一切果诸因应无穷,以有何等因,即生何等果性,是离彼等妄计余法为彼果之因故。

(讲记)「有何成何性」:如西瓜的种子,才会变成西瓜,这种情况才可以说是因果关系,说某是因,某是果。「计余为彼因」:如果找一个其他的,如株杌,说它是西瓜的因。「则於一切果,诸因应无穷」:这样的话,世间种种无关的,如你、我、桌子、椅子等,都可以说是西瓜的因。这样单单是西瓜的因就会有无穷无尽。

    对「大自在之物为有法,不应许为因而不许为非因,无差别故」,说「虽然是因的大自在与不是因的大自在没有任何差别,但是可以承许它是因,不一定要承许它是非因。」这样的话,一切果之因就会有无穷无尽。为什麽呢?因为远离「有什麽因,才生什麽果」,讲出另外不相干的是因素,这样就会有无边无量的因。

    「根本不遍」就是不遍的意思,加入「根本」是因为前面已经有很多讨论,有很多不遍,第一个不遍、第二个不遍、第三个不遍比方我们讨论一件事情,我说:「我认为这件事情是非常好的」(这句话是根本),「因为……(这是第二歩),「又因为……(这是第三歩)。别人发难时,看是针对第一歩,还是第二歩、第三歩。如果是直接的话,直接说不遍就可以,如果讨论到好几层了,又想回到第一歩的话,就说「根本不遍」。也就是,前文的讨论,外道说「不一定」,之後有很多讨论,现在还想回到那边,再讲一遍「不一定」,又用另一种方式破除。这边加了「根本」一词,是因为中间有很多讨论,要返回到最初,才讲「根本不遍」。在看以前的论着时,像「根本不遍」、「第二不遍」、「第三不遍」等文字有很大的作用,因为要知道要回到那里,问答是什麽。

 

()能生苗地等,性转变是因,若彼善修治,见彼差别故。

()若谓地等应能生苗,以与不生苗之地等无差别故。曰:地等由不生苗之地等自性转变,即能生苗是生苗因,若将彼地善加修治,则见彼苗差别美好故。

(讲记)有可以生苗的地与无法生苗之地。无法生苗之地,若善加照料,加以施肥等,是可以变成生苗之地的。这二块地有没有差别?是有差别的,一者是加以施肥等照料,可以生苗,一者无法生苗,所以是有差别的,这是自宗的说法。但是外道认为,这二块地是没有差别的。未施肥前,无法生苗的地与之後可以生苗的地,都是同一块地,即不可生苗的地与可以生苗的地,本质上没有差别,可是一个是苗的因,一个不是苗的因。外道想以此回答自宗前面的问难。自宗说:能生苗的地等,是从不能生苗的地等转变而来的,因为对地等善加修治,果是会不同的。刚开始修治时,收成不是很好,越加修治,收成会越好。因为果方面有差别,所以地方面也是有差别的。

 

()若如根境合,无别,是觉因,此如是。非尔,彼亦有别故。

    诸别别无能,若性无差别,合亦应无能,故成有差别。

    故各别无能,合则有功德,是因。自在等,则非,无别故。

()若谓如彼和合根境与未和合根境虽无差别,然是根识之因,如是自在亦尔。曰:根境和合与未和合非无差别,於彼根识亦有明不明之差别故。若不尔者,则根境和合亦应无生根识之功能,以与根境别别无生识功能者,自性无差别故。此即成立和合根境与未和合根境,是有差别,以根境未和合不能生根识,根境和合即能生根识故。自在等则非因,以与非因无差别故。此因决定,若各别时无生果之功能,和合时则有生果之功德者,彼等乃是因故。自在不尔,故非是因。

(讲记)外道认为「根境和合」和「根境不和合」没有差别,都是根识之因,大自在也是如此。这和我们的思想很接近,如我手上拿着的笔和我放下去的笔有没有差别?我们会觉得没有差别,还不是同一枝笔,但是放下之後的这支笔就不能写字,拿起时就可以写字,它们是有差别的。自宗认为「和合的根境」和「不和合的根境」是有差别的,根境和合可以生识,根境不和合就不能生识,这就说明二者是有差别的。而且和合情况不同也是有差别的,和合的好就很清楚,和合的不好就不是很清楚,有这些差别。

    根和境没有和合时,个别的根、境没有功能生根识,那麽和合了也应该没有生识的功能因为二者自性没有差别。因此也说明,别别时无功能,和合时有功能,这样就可说它们是因。无常法方面是这样没错,但是大自在(常法)就不是如此,因为常法无法配合缘,没有任何差别。

 

    以上是破除大自在。破大自在是来自于「成」。为何要说「成」?因为量不是自然而有的,是修成的。另一方面是「遮无生」,所以才讲「成」。「遮无生」就以大自在为例来解释。我们要了解,庞大如宇宙、太阳、月亮、地球等,细小如身体里的细胞等,它们都有许多的变化,那些变化都是透过一些因素变化而让它改变,从来没有一个不透过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这句话相当於没有一个恒常的、自己没有改变,却能够使其他的东西产生改变,没有这样的情况。

 

()辛二、於表断诤 分二:壬一、诤,二、答。今初

(讲记)讲「成」是从二方面来说,一是破除反面的部份,这个部份已经讲完了;一是从正面来说,这是下面的内容。从这边开始会进入《释量论》中重要的部份,即直接从正面来建立量,或者说建立四谛。这并不表示前面的部份不重要,前面的部份与此处是一样的内容,但是因为涉及外道的观点,所以我们学习上有一点困难。

    外道的救世主等都是从有能力创造来说的,如说「一切都是大自在创造出来的」;佛教的量则是从全知去讲,是在说懂(了解),不是从创造方面去讲。当自宗这麽说时,外道就反驳:全知太困难了,比如世界上有多少蚂蚁?这个是很难了解的,而且又有谁努力去计算这些?所以要知道一切所知是不可能的,就说了「无彼能立故」(没有达成的方法)、「殷重修非有」(也没有人殷重地去修)二个理由。下面所有的内容都是针对这二点来说的。

    外道说「无彼能立故」。能立是因素,也就是如想知道如何画画可以有管道去学一样,有没有管道可以达到全知?我们就说有能立,即「能立由修悲」。悲是从何而来?就这样一直讲下去。外道又说:有谁去修那个方法,而且修学也不是一、二天就能成办的,有谁殷重地去修呢?我们的遍知是从知方面去说的,不是从创造方面去说的。大家都想离苦得乐,但是轮回之中,永远没有办法离苦得乐,超脱轮回即是离苦得乐,只要知道这点就可以了,而不需要知道蚂蚁有多少等等。所以知道的内容即是取舍修行之道及远离修行的障碍,知道这个就可以了,对此就有能立,也有殷重修行的必要。有达成的方法(能立),又为何要宣说呢?不知道谁是能指点解脱之道者,或想解脱,却不知道解脱之法者,对这样的人,就要交代什麽是量,以免他找错老师,找了不知解脱之道,却喜欢讲解脱之道的人。

    破除外道,及从量去讲世尊,是量论非常重要的特色,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作法。原因是我们常说「为利有情愿成佛」,但是问到佛是什麽?就可能会答出:闪闪发亮的,或说具有三十二相等,或是具有很大的加持力、威力等。问题是讲加持力、威力,就很类似外道的口吻;量论就不提这些,也不谈三十二相,就说佛知道取舍之道。如果对照《广论》,这边就是在讲依师,交代如何依师。要依止怎样的人?不是要找长的高的人、加持力大的人,重点是要知道解脱之道这部份,所以这些部份都归类到依师的内容中。量论第二个特点是从发心来说,要发「度一切有情,只能让他们的概念完全清净,从而成佛,没有其他的方法」这样的心才是最好的发心。对此,在达成的方法等上就要很清楚的知道。什麽才是清楚知道?就是量。

 

()量知不现义,无彼能立故,殷重修非有,有作如是说。

()顺世派有作如是说:说佛世尊是定量士夫不应道理,若是定量士夫,须知一切不现见义,以无彼能立故,于彼方便殷重修行亦非有故。

(讲记)「有作如是说」:有人这麽说。是谁讲的呢?顺世派。顺世是顺着世间的意思,顺世派跟现在的科学家蛮像的,认为眼见为实等,看不到的他们就不承认,这样一来,就会形成没有前生来世的想法。顺世派不承认前生来世,所以他们是断见派。外道中有很多是常见派,断见派并不多,顺世派就是其中之一。整体上,顺世派不承认前生来世,别体上,他们也有承认前生来世的,也有修禅定的,但那只是少数人。

    「量知不现义」:量是知道不现义,不现义即隐密之义。所知可分显现法、隐密法、极隐密法这三类,也可以分类为显现法、隐密法二类,极隐密法含在隐密法之中。隐密法包含很多,四谛十六行相是隐密法,所以可以说中士道的法类是属於隐密法,下士道的业果等法类是极隐密法,上士道的内容也是隐密法,但是像佛果等细节则是极隐密法,总之,这些内容都含在隐密法及极隐密法中。自宗所说的量,不是像外道所说创造世界等的造物主,是要懂不现义。我们通常说开悟、证悟,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了,某某祖师经过什麽情况开悟了,都是从「悟」这方面来谈。我们的量就是开悟,或说了解不现义。

    「无彼能立故」:「彼」就是量,「能立」就是建立它,也就是方法。当自宗说量是知道一切隐密法(或知道一切法),外道就问:谁能知道一切?如学中文、藏文、英文、梵文要学的内容那麽多,谁能够知道一切啊!太难了!所以他们就觉得:第一、从证理来说,你说佛陀知道一切,你没办法证明这一点;第二、从方法来说,你说佛陀是成了这样一个量,但是那有什麽方法可以知道一切?不可能,没有任何方式可以达到全知一切。思考外道的问难:有什麽方法能让我们究竟学会藏文、中文、英文等等,这些还不算,海里各式各样的动物,天上的飞禽等等都要了知?外道问的也有道理:那有办法可以知道这一切?又怎麽证明了知一切?

    「殷重修非有」:谁会那麽勤快的修学这些呢?像外道说他们的神可以翻山倒海等,他们就觉得了解一切要做什麽?谁会无聊地去懂那麽多?没有人殷重地修这些。既然没有一个人修这样的全知,当然就更不可能修它而变成全知。

    以下分三个层次回答。

 

()壬二、答 分三:癸一、寻求遍智之原因,二、寻求之理,三、明遍智。今初

()於不知而说,诸恐错误者,为修彼说故,寻求具知者。

()对於实不了知寂灭苦之方便而妄宣说者,恐误以为真正大师之求解脱者,寻求有真知灭苦方便者之原因,为於彼大师所说方便殷重修行故。

(讲记)《广论》讲要依止善知识。要依止怎样的善知识呢?就说到要依止具十德的善知识。即《广论》给了一个标准,我们就去观察某人具不具备所说的内容,具备的话就去依止。此处亦同。轮回很苦,我们需要解脱,既然要解脱就要知道该如何解脱,不懂解脱之道就要去找知道解脱之道的人。讲解脱之道的人很多,内道、外道都一大堆,但是多数是胡说八道者,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就有必要找到正确无误讲解脱道的人,也就是有需要去寻求量(标准)。简言之就是:外道认为谁会无聊去寻求全知?自宗认为有理由去寻求一切遍智,为什麽呢?因为要解脱。为什麽解脱就要寻求一切遍智?因为只有祂懂,别人不懂,而且不只是不懂,还会错误的引导人,所以有找寻一切遍知的必要。

    「於不知而说」:明明不知道解脱之道,可是却喜欢宣说解脱之道,或是一直在讲解脱之道。这个不仅是外道如此,内道也是一样的。「诸恐错误者」:如果是利根者,想无误地依止能指导解脱道的人的话,就会怕依止了错误的人。「为修彼说故,寻求具知者」:而且并不是为了寻找而寻找。找知解脱道者,是想从他那边得到解脱的方法,所以才很小心、很殷重找一个真正的善知识。

    注疏:这边藏文的排列与中文有些不同。本颂之意是说: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四圣谛这种解脱的方法,因为有这二类,所以依师时会有找错的可能性。为了所修的道路正确无误,有必要寻求一位真正知道解脱之道的大师。[28]

    佛法讲的其实就是四圣谛,我们课前所念的礼赞文有「四谛确定轮转及还灭」,也就是说用正理来了解四圣谛。正理分很多类,刚开始要以事力理来了解四圣谛。即隐密法的部份是以事力理来了解,了解之後再去碰更细微的极隐密法。以《广论》来说,中士道是四圣谛的部份,这部份可以透过正理证明出来;证明四谛後,才有办法证明下士道的业果、三恶趣这些极隐密法部份。没有证明隐密法之前是没有办法证明极隐密法的,而隐密法是以事力理来证明。如此,就是要懂四谛,懂了四谛就会知道谁是真正能讲解脱道的人,不懂四谛的话很难知道谁是大师。这样一来会碰到一个问题:要解脱就是要知道解脱的方法(或说道谛),透过道谛可以得到灭谛。但是如果自己已经知道道谛就不需去找大师;不知道的话,还是无法了知谁讲的是道谛。很多人都在讲解脱之道、都在讲道谛,就只能碰到谁就相信谁。这点是连自宗也会碰到的问题。其实在讲毗婆舍那之时也有相同的问题,有说要寻求了义,但是知道了义者就不需要再去寻求能够讲了义的大师,不知道何谓了义者就很麻烦了。总之这边是说,为什麽要找老师?因为想解脱所以才去找老师。找寻老师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不讲解脱之道,我们就不懂。这又会牵扯到所找的人是不是真正懂解脱之道,取决的标准就是他懂不懂四谛。对此,就有我们自己要懂才会知道他懂不懂这样的问题。

 

()癸二、寻求之理

()故应善观察,办彼所修智,此能知虫数,於我无所需。

()求解脱者,当观察此师有无了知灭苦方便之智,成办求解脱者所修之事。非是观察此师能否知虫数量,以知虫数量,於我求解脱者无所需故。

(讲记)因此应该好好观察他知不知道解脱道,至於他知不知道这虫数等,这个不是所需求的。前说要去寻求大师,要如何去寻求?就说到要找懂解脱之法者,而不是寻求其他的。

    注疏:求解脱者(或学佛者)求的是解脱,就要观察他了不了解灭苦的方法(或道次第),而不是看他是否知道虫数等,因为那并不是求解脱者所需求的。

    这边有个问题:我们的佛陀称为全知,是知一切,不是像外道所说的造一切,佛既然是全知就应该知道虫数等,但是这边说「此能知尽数,於我无所需」,而且下面偈颂也说「非了知一切」,这是否与我们先前的认知有出入?经典说佛陀是全知,所以虫数有多少等问题祂是知道的。但是如同先前所说,一开始我们要去认识的是佛陀知不知道四谛的这个部份,也就是以事力理知道隐密法的部份,隐密法的部份知道後,才去看极隐密的部份知道不知道。所以「非了知一切」的意思是,对初学者来说,他是不是了知一切并不重要。

 

()癸三、明遍智

    或许应翻译为「明一切智」。「一切智」及「遍智」都是在指佛陀的智慧,但是小乘在说佛陀的智慧时,其用语是「一切智」,而不会用「遍智」,只有大乘才用「遍智」,原因是「遍智」一词是出自《般若经》。「遍智」的定义是发心等十法所标示的究竟智,小乘并不承认这个定义,所以也不会用这个名相。翻译成「明遍智」并不是太大的错误,但是考虑到这本书是共小乘的,以这样的立场,用语就会有所差异。

 

()了知取舍性,及其诸方便,许彼为定量,非了知一切。

      随能见远否,要见所欲性,若见远是量,当来依鹫鸟。

()许佛世尊是定量士夫,以於所取所舍性及其方便,了知究竟故。又佛世尊非以了知一切虫数为定量士夫,以求解脱者无所需故。又佛世尊是定量士夫,随能否见远皆可,以见所欲求性到究竟故。若谓以能见远为定量士夫者,则应教云:求解脱者当来依止鹫鸟为师,以彼能见远故。

(讲记)想解脱的人需要的是什麽?想解脱的人需要的是要取些什麽,舍什麽,即要了解取舍。这个扩充开来,以《广论》来说,下士道有下士道要取舍的内容,中士道有中士道要取舍的内容,上士道也有上士道要取舍的内容。《释量论》是大乘典籍,取舍的内容应该要从上士道去说,但是因为《释量论》是共经部的典籍,所以虽然在讲上士道,但是不若《广论》详细。总之,要取舍的内容包含三士道中应取、应舍的。

    「了知取舍性,及其诸方便,许彼为定量」:量不是能够创造世界,也不是能够搬一座山等,而是了知取舍及其方便。「取舍及其方便」:例如,下士道所要取的是暇满,其方便(方法)就是十善。得暇满的真正因素是十善,为了达到十善才讲了皈依,所以下士道讲的就是皈依及业果,在讲的同时提到无常等内容。也就是,问下士道的方便是什麽?皈依虽然也是方便,但是严格说来,十善才是真正的方便,皈依是方便的方便。

「非了知一切」:想解脱的人希求的目标是解脱,要达到这个目标,要透过取舍才行。对此,求解脱者最重要的就是依止能指引解脱之道者。但是讲解脱之道的人很多,有的说用这个方式可以解脱,有的说用那个方式可以解脱,即讲了解脱之道,但是所讲的并不一定是对的。如果听了不对的说法,又殷重地去修,结果一定是很糟糕的,因此,寻求知道量取舍之道者就很重要了。也因如此,这边并不是说佛不了知虫数、恒河有多少沙等,不是这样的。我们说佛是遍知,既然是遍知,就会知道这些,所以此处并不是否认佛陀并不知道虫数等,而是我们观察的内容,依师也好、赞叹佛也好,都是从三士道去看的,以这边的用语就是「取舍之道」,因此取舍之道就很重要了。

    「随能见远否,要见所欲性,若见远是量,当来依鹫鸟」:能不能见到很远的地方或很细微的东西皆可,主要要能见到我们所欲求的事-解脱,反之,如果量需要看到很远的地方,那就去依鹫鸟吧。[29]

 

    以上讲的就是量,讲的时候说到整体上的量,及此处所表示的量。整体上,什麽是量?就说到新生不欺诳的了别是量。此处就是对取舍及它的方法(《广论》的用语是三士道)达到量就是要寻求的师长。

    此段内容可以分二个层面来看,一是在讲依止的物件,说求解脱者应该寻求了解取舍方法的人,从而殷重地修祂所说的内容,所以就是在说要依止能指点解脱之道者。这与《广论》依师的内容是相同的。二者,在讲《广论》同时也说到,依师的部份一方面在讲该依止什麽样的师长,一方面也要把师长当成佛,做为追求的目标。目标是如何达成的?就由依师一节以後的内容宣讲。此处成量品亦同,前面所说的部份就是讲目标成佛(),这个量要用什麽达成?就从「能立由修悲」谈起。因此前後文有所立与能立的关系,亦即目标成佛,与它的方法三士道,如果直接讲大乘的话,就是大悲心及大悲心为主的法类。

 

 

戊二、广释能立

巳一、顺成立量

庚一、因圆满

辛一、意乐圆满

 

    成量品可以与《广论》结合。《广论》从下士道、中士道、到上士道七因果等,讲的就是菩提心,会强调下士道、中士道是为了上士道,没有讲别的。成量品所传达的与《广论》是相同的事,但是我们从内容上看过去,却与《广论》不同,这是为什麽呢?

    《广论》虽然讲了下士道、中士道,但是那是为了遮遣学人好高骛远的情况,因而提倡下士道、中士道,否则的话,《广论》是大乘法,从七因果等菩提心的内容开始讲即可。也就是,在知母等节中,将知苦等下士道、中士道的内容讲出来,这也没什麽不可以,但是这样做会让人以为下士道、中士道的法类是小法,或是一部份而已,而产生轻忽,所以就将这部份的内容提出来,放在前面,大幅地宣讲。《广论》讲的就是上士道,只是它以这样的方式编排。

    成量品其实讲的也是上士道,但是处理的方式不同。成量品先讲成量,即讲量的定义,後说佛陀是量,先把修学佛法地目的讲出来。接下来讲有没有前生来世等,也就是以悲心动机,之後「大师」等部份就是讲六度。所以它要讲的就是以悲心为代表的广大行,及以补特伽罗无我见代表深见行,所以道的部份就有悲心与空正见为主的道,由此得到自利、利他二果。接着以逆的方式讲四圣谛。

    会问为什麽会出现不同的处理方式?因为《释量论》教授的物件是大乘行者,而所学宗义方面则有经部与唯识的弟子。可以这麽说,《广论》、《入中论》、《入行论》的教授对像是大乘宗义者,他们行的也是菩萨道,所以讲说的物件是大乘道的唯识、中观行者;可是《释量论》不同,它所教授的物件不仅有唯识,也有经部。对经部而言,他们能接受的就是有大悲心,所以可以聚集广大资粮,再修补特伽罗无我,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就成佛了。以前曾经说过,在有部、经部的典籍中,并不会说十地的概念,典籍虽然也会提到六度,但是内容很少,菩提心等法类也只是略提而已,并不会讲七因果、自他换等。所以就是单纯认为:菩萨就是有大悲心,透过大悲心努力修行;而修的内容还是想解脱的人修的那套内容,这样修三大阿僧祗劫成佛。总结来说,《释量论》是大乘的法,但是因为物件的关系,不适合讲七因果、自他换等内容。像《唯识二十论》开宗明义就说「我要讲外境空」,为什麽要讲外境空?因为要成佛。如果不成佛,就修补特伽罗无我就好;因为要成佛,所以要修异体空,这是成佛的唯一道。这个是《唯识二十论》的表达方式。事实上《释量论》也应该要像这样大声地讲,但是因为讲说的物件有经部的弟子,这麽宣说的话,经部的弟子就跑光了,所以异体空的部份就不讲。

    我的意思是,在广行方面,其实有七因果、自他换的这些法类。在小乘典籍中不会提这些法类,所以《释量论》也就没有讲。如果是大乘弟子,因为自己的典籍中有这些法类,所以就要加进去,如此一来,就与《广论》是一样的了。同样的,在讲无我(「大师」)时,如果对像是唯识的弟子的话,就要讲异体空,若对像是中观的话,就要讲谛实空等。也就是,事实上是必须要讲异体空的,没有宣讲的原因是讲说的物件不只有唯识的弟子,还有经部的弟子。若是唯识弟子在看本书,就要把异体空即大乘经典中法无我的内容放入,否则单是讲常一自在的我空、独立自主的我空并不圆满。因此,成量品就类似《广论》的内容,即修广行的内容、修深见的内容,得到圆满之果。

    另外,成量品一直强调量,好象没有提到菩提心,但是讲到了悲心。悲心要串习很多劫,就讲了前生来世。这边虽然没有直接的宣说菩提心,但是要说讲了菩提心。为什麽这麽说呢?前面提到「佛拥有量」。在讲「佛拥有量」时说,我们应该依止佛陀,因为对想解脱者而言,祂是量,也就是对取舍来说,祂是究竟的量。这个就类似《广论》依师的部份,《广论》在依师部份说要找到这样一个人才去依止,另一方面透过「师长是佛」讲出目标。要如何达到目标呢?就从下士道、中士道等法类渐次而修。这边也是一样,先把目标(或依师的物件)说出来,想解脱者就知道要找这样的师长。接下来就讲悲心。以前说过,所谓的悲心应是如父式的悲心,非常地怜悯众生。串习悲心之後,由悲心来修无我见,因此说了悲心之後就讲「大师」。为什麽要讲「大师」呢?因为光有悲心一点办法都没有,只有哀叹的份,所以要去寻求方法,方法就是无我慧(「大师」)。也就是,成量品在说:一直怜悯他人,为了解脱他们的问题而寻求方法。最终寻求的是量,但是是从「大师」方面开始。这二个合起来就是在讲说菩提心,即为了利益有情,努力学习度生的方法,最终会成为对取舍之道达究竟的量。讲「为利有情,希求对取舍达究竟」与《广论》讲「为利有情愿成佛」是相同的,只是讲述的方式不同。此外就如月称菩萨所说,大悲心是非常关键的,好好修大悲心,即使不强调菩提心,也会具有。这边也是一样,有了强烈的悲心,就会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只要是有利的方式,无论方法是什麽,都愿意去学,这样讲来就很贴近真实的发心了。

 

()戊二、广释能立  分二:巳一、顺成立量,二、逆成立量。初又分二:庚一、因圆满,二、果圆满。初又分二:辛一、意乐圆满,二、加行圆满。初又分二:壬一、正说,二、释难。今初

()能立由修悲。

(讲记)「顺成立量」是指顺着礼赞文「敬礼成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的顺序,「逆成立量」指逆着礼赞文来讲,先讲救护者,接着讲善逝、大师等。

    顺着讲与逆着讲差别何在?顺着讲是讲大乘道:「成量」由意乐「欲利生」,方法是「大师」,从而达到果「善逝」,之後宏四圣谛度众是「救护者」。《广论》中,道的根本是依师,但是道是从暇满开始说,道之根本与道是有差别的。与《广论》相同,成量品此段之前说的是目标,之後讲的是修道,修道的第一步是修悲。以修悲为第一步的是谁?当然是大乘,或说上士道,下士道与中士道是不会如此的。这个也是在提醒我们:修下士道、中士道时都是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也就是要用它们来修悲心,因此才说「共」字,如果是单纯修下士道、中士道,就不会说「共」字了。《广论》虽然是从下士道、中士道说起,接着才说大悲心,但是因为那是「共下士道」、「共中士道」,所以也可以说《广论》一开始就从大悲心开始。成量品这边也是一样从大悲心开始,这也说明它是大乘的典籍。

    逆着讲是讲小乘道,这又是怎麽说的?「救护者」即修四圣谛来救护众生,所以就讲了四谛的内容。四谛以内容来说,直接讲的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所以以逆行的方式开始讲的是出离心。这些道是谁说的?是「善逝」。也就是道是四圣谛,它的来源是佛陀。来源当然是要追究清楚的,但是就不去修它,修的是四圣谛的内容。

    因此顺着礼赞文的次序讲是大乘的道次第,逆着礼赞文的次序讲是讲小乘的道次第。这都是在说「能立由修悲」。

 

    「因圆满」、「果圆满」:因方面有意乐圆满及加行圆满,果方面是佛果。法王在讲法时,常常会提到「基道果」空性是基法,五道十地是道,解脱是果。「基道果」的这种讲法与「因圆满、果圆满」只是用语上不同而已。意乐圆满方面,因为讲的是大乘道,所以说的是大悲心,但是不只是大悲心,是以大悲心为主的法类,通常会说是菩提心,因此意乐方面要说是大悲心及菩提心。所以这边说「能立由修悲」不是否认菩提心,是以悲心代表菩提心等。加行圆满方面会说是空正见,但是是以空正见代表六度等。

    在讲因圆满、意乐方面分正说及断诤,正说部份只有一个「能立由修悲」。

 

()诸佛世尊是定量士夫,其能立是由修习大悲心而生故。其大悲心非从无因及邪因生,是由多生修习悲湣而生故。

(讲记)前面顺世派说:你(佛教)说全知是佛,这点没办法证明;而且也没有方法能够修出全知。自宗回答:有必要找全知,因为大家都想解脱。且应找懂四谛者,其他的则没有必要,如果你觉得其他的有必要,那就去依鹫鸟吧。这些都是附带而说,此处才是真正的理由,也就是有方法修出全知,由修悲心。(注疏:定量士夫是全知,修成的因素是大悲心,它是经由三大阿僧只劫的修练,从而变成全知。)外道的质疑有二点:一、不能证明,二、无方法可修。现在是有方法修悲心,如果我们肯定修悲心能够修出全知的话,这就成为证明。回答上顺序是倒过来的。

 

    (若以应成派的说法而言)声闻、缘觉、大乘都懂空性,可以说他们的智慧没有任何差别;但是又说他们的智慧有非常大的差别,这二句话当然矛盾的。我的意思是要说:单纯懂空性,智慧是培养不起来的。现观的注解中有说:声闻的智慧很低,只培养三生就圆满;缘觉的智慧比较深一点,但比不过大乘,因为培养百劫就圆满了;大乘的智慧很了不起,因为要培养三大阿僧只劫。对我们来说,这是很奇怪的话,如同说:某甲很没有成就,大学学了三年才毕业,乙很有成就,在大学读了十年;丙则非常有成就,因为花一辈子的时间读大学,这不是很奇怪吗?但应以另一种方式理解:学三年就学完的,显然不怎麽样;要学十年才能学完的,就比较好一点;要学二十年才能学完的,那就更棒了。所以声闻、缘觉、大乘的智慧差别原因在悲心等方便法门上,没有方便为助,智慧只会停在一定的点上,如同只以草火生火,温度永远没有办法达到三百度、五百度。

    佛教真正要的是智慧圆满,其他的都不需要。有了智慧什麽都可以,没有智慧什麽都免谈,因此第一要的是智慧。可是缺了悲心、菩提心,智慧是开发不起来的。大乘就是有菩提心、悲心,所以可以培养智慧成佛智;声闻缘觉没有大悲心,所以不行。现在有人说:修行就好,读那麽多书干嘛!看那些书都没有用!这个只是自己的想法。很多人读了书,却还是惹出麻烦来,这是社会现象,与三乘无关。又有些人认真地去闭关修行,可是所修的跟声闻、缘觉、佛都没有关系,那也只是带给别人良好的印象而已。以三乘来说,智慧是第一,像无上密续就讲男女平等,因为以高度智慧的社会来说,男女是没有差别的。如果是缺少智慧,只能比体力的情况,那女性当然就比不过男性,例如小乘提倡去野外苦修,苦修的话,女众就比不上男众,女众单身要去某处修行总是比较不方便。但是如果有智慧的话,苦修并不是很重要的,智慧到了极点不需要那个样子修行。

 

 

癸一、释无多生修难

 

()壬二、释难  分二:癸一、释无多生修难,二、释修亦无无边增长难。初又分二:子一、难,二、释。今初

(讲记)自宗说由修悲达成全知,对此,外道说:1没有多生可以修行,只有一生,没有下辈子。2.即使你(佛教)说可以悲心增长,但是也没有办法达到究竟,就如水温,高过100,就会变成水蒸气蒸发掉了,水温是没有办法一直升高,不会有8001000的水;或是如举重,举个100公斤、200公斤的重物是可以的,但是要举10000公斤,那是办不到的。

 

()觉依於身故,由修无所成。

()顺世派云:由前後生修习悲无所成就,以无前後生故。以身坏时心亦坏故。以觉意依於身故。

(讲记)「觉依於身故」:觉即心识,心识依於身体而生,身坏灭,心也就断了,所以无法修多生多劫,没有办法成就究竟的悲。也就是,当我们说全知是由多生多劫修悲而来之时,顺世派外道就说:没有前生来世怎麽能多生多劫地修悲心。为什麽没有前生来世?因为身坏灭了,心也就坏灭了。为什麽身坏灭了,心也就坏灭?因为心依於身,即说我们内心的想法是产生於四大的身体。

    顺世派是断见派,否定有三宝、解脱、前後世等。他们认为没有解脱,因为看不到、没有前生来世,因为看不到,所以顺世派也不承认比量[30](不接受推理而得的结果),一定要五根看到的才算数,看不到的都否认。这边是要成立道次第,但是找断见派的代表顺世派,及常见派的代表胜论派、数论派来破除。

    身体跟内心的关系到底是什麽关系?外道有三种说法:如西藏用青稞去酿酒,酿好的青稞拿出来就会有酒的味道,酒的味道是来自於酒,酒跟酒的味道是同性。外道认为心来自於身,就像酒跟酒的味道。二是如灯跟灯光,灯与灯光是异性,灯光是灯的果,二者是因果关系。第三种是如墙壁跟墙壁上的壁画,是某物跟它的功能。也就是,外道认为我们的身体与心的关系要不就像灯光与灯,要不就像酒跟酒味,要不就像墙壁跟壁画。这三种说法都说心来自於身体,这种观点与现在科学家的说法非常像,现在解释耳朵为什麽可以听到?会说因为有可听声音的细胞;眼睛为什麽可看到?因为有可看到的细胞,全都牵涉到细胞,这跟外道的讲法是一样的。

    外道说:心来自於身体,所以没办法修三大阿僧只劫,因为身体百年就坏灭了。就像墙壁倒了壁画就不见了、没有酒也就没有酒味、没有灯也就没有灯光,心是像壁画、酒味、灯光一样,所依没有了,能依也就自然不见。下面会讨论身与心的关系到底是不是外道所说的这种关系,如果的确是这样的关系,那麽我们就没辄了,不需要去求解脱道了。所以这部份的讨论会很重要,我们要在这方面多下点工夫。

    学佛最要突破的点就是肯定有前生来世,这个是第一关,相信三宝或四谛建立等是第二关,也就是如果不肯定前生来世什麽都免谈。前生来世中像地狱、饿鬼等内容是极隐密法,但是整体的前生来世是隐密法,而不是极隐密法,所以学佛第一个要肯定的是有前生来世。虽然现在我们可以透过很多故事或报导去相信有前生来世,但是那个做法不会产生量,如果运用此处所讲的内容,思惟产生比量,那就非常棒。总之,先肯定有前生来世,肯定之後什麽都好办。为什麽我们学了很久都没什麽长进?就是因为这些关卡没有通过的关系。话说回来,就算不能对前生来世产生量,但只要很相信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子二、释  分二:丑一、略标,二、广释。今初

()非尔,破依故。

()彼身非是觉意之殊胜所依,以正理破身为觉意之殊胜所依故。

(讲记)顺世派说身坏灭,心也就断灭了。自宗说:不是这麽一回事,有很多理由破除心依於身的说法。注疏:身体不是心的殊胜所依,意思是身体会变成心的一个所依,但并不是殊胜所依。「殊胜」指最重要的来源,像西瓜的种子才是西瓜的近取因,田地、水份等是俱生助缘,水份、田地对种出西瓜一定有帮助,但是如果没有西瓜种子,不管水份、田地多好,一定无法长出西瓜。身体对心的帮助相当於水份、田地的情况,前世的心识才是近取因。

    自下会有很多讨论。每一个讨论不要只是上课才看,要经常去思惟,遇事就拿这些内容来思惟,一定要这样才会通达。同学彼此之间也可以多讨论,对学习会有帮助,当然更有帮助的方式是辩经,这是唯二的方法。接下来就是自己思惟,所谓闭关就是避开人群、到僻静处好好思惟这些内容,可是这个方法的力量并不会比二个人讨论有力,若与几个人一起用辩论的方式比较起来,後者又更有力,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如果人聚在一起是讲些有的没的话,还不如独自一人思惟比较好。所以碰到善知识的话,讨论的方式会很好,要打开理路,没有人帮助是不行的,只凭自己思惟很难有长足进步;碰到恶知识时,避而远之会比较好。

 

()丑二、广释  分二:寅一、明有前後生,二、破无之能立。今初

()最初受生时,呼吸、根、觉等,非不待自类,唯从於身生,太过故。

(讲记)刚入胎的婴儿,呼吸、根(指眼根、耳根等)、觉心等都是从自类而生,不是不待自类而生,说唯从身体而生,有太过的过失。

    「非不待自类」:都是由自类而生之意。由自类而生是例如由木头(自类)制成木桌,由钢(自类)制成钢桌。譬如有各式各样的陶瓶,这些陶瓶都来自於泥浆,没有办法用钢做出陶瓶,更不能用心做出陶瓶,所以只有泥浆才是陶瓶的自类,其他不是。这边就是要把身、心二系统分开,自己有自己的系统。身体是色法,色法是由地水火风等微尘组合而成的;心法不是如此,心法无形无色,但是我们自己可以清楚感觉到自己的想法,而且想法是透过这个想法产生那个想法,又透过那个想法产生另一个想法,也就是,我们的身体可以如如不动,心却可以转动。虽然像眼识必须要睁开眼见物才会产生,但是这是根识的情况,意识的话,它完全可以透过想法接续下去,譬如我昨天有很多想法、感受,今天还是可以回忆,这个跟外面的环境没有什麽关系。又如我昨天想通了什麽,今天还是会想通的,因为是同一个相续的关系。我们现在的心都是延续下来的,心续中种种的了解、错乱等,会透过心自己延续下去,与身体无关;而身体上的伤口等,也是跟着身体延续下去。有时身体方面有种种变化,如被车撞到等,身体会苦、会痛,但是心的延续那是毫发无损的。由此可知心是从心延续下来的,身也是身的延续,此与身的病痛导致内心不高兴的情况又是两回事。

    「唯从於身生,太过故」:重点是「唯」字,在佛教来说,心可以影响身体,身可以影响心,二者可以相互影响,但说「不待自类、唯从於身生」就有太过之失。呼吸、根、觉等一定要从自类才延续下去,这是从延续下去的主要因素来说。在自类延续下去的过程中,如果有旁边的协助身体是可以的。如陶器的主要因素是泥浆,但是有制作陶器的工具的帮助就会制成陶器,与此相同,来源是自类的因素,这不是说不需要旁类的因素,而是没有自类的因素的话,旁类也无从协助起。外道的说法是:完全是从身体这样的色法生出(与色法)另类的心法;佛教的说法是:心法没有办法单独从色法产生,即心是从自类前心生,再由身体协助是可以的,完全从身体生是没办法的。

 

()现见,具有结续能,彼为有何事?又由无何事,於後无结续?

(讲记)论式:刚入胎的婴儿之觉心(「觉心」指觉受)为有法,是从自己前面的觉心延续下来的,以是觉心故,如现在之觉心。现在的心是从前心延续下来,身也是从身产生,而刚入胎的婴儿也有心,它的内心为何不是从更早的觉心延续下来?如果刚入胎的婴儿之觉心不是从更前面的心延续下来的,现在的心又为什麽是从前心延续下来的?现在没办法由身产生心、或由心产生身,那刚入胎的婴儿的心又为什麽是由身产生?「现见,具有结续能」:现在的觉心具有接续能力。刚才是说今天的心是从昨天接续下来,这边是说接续能力,即可以肯定现在的想法是可以延续到明天,如现在的学习以後不会完全没有。二个说法意思上差不多。

   「彼为有何事?又由无何事,於後无结续?」:「於後无结续」指快要往生者。若某人第二刹那就会往生,他的身体接续不会坏掉,他的心为什麽没有延续?现在的心可以延续下去,现在的心是多了什麽,或将往生者的心又少了什麽,所以不能延续下去?既然将往生者的心与现在的心相较,不多也不少,为什麽心不能延续下去而有来世?即心可以延续下去的意思,既然心可以延续下去,就有来世。

 

    顺世派认为心跟身的关系,身就像酒,心像酒味;或像灯与灯光的关系;或像墙壁与壁画的关系。自宗否认此说,就谈到现在心的延续。身当然会帮助心,可是缺少不同於身体的心的话,单单透过身体就能产生心吗?首先就是在心的延续中思惟:在昨天的心与今天的心延续中、及刚才的心与现在的心的延续中,确定心与身是有关系,但是身体生不出心,如此就可以推论刚入母胎的婴儿有前心。母胎中的婴儿是有心的,现在有科学仪器可以知道母胎中的婴儿有感觉、有想法,有想法可以推论他的心也是由前面延续下来,他的心是由前心延续下来表示有前世,法称论师以此证明有前生来世。[31]

 

()最初受生之时,其气呼吸及诸根、意觉等,非不待各自同类,唯从身生。若如是者,有太过失故。现见现在前念心具有与後念心结续之功能,彼有何增上事能续?又由无何因缘於後时无後心相结续?实不应理。立量式云:胎生无间之心,应有前心为先,是心识故,如此现在心。平常人之死心,应有後心结续,是有染心故,如此现在心。

(讲记)「气」指呼吸,「诸根」指眼耳鼻等根,「意觉」指心。心、根、呼吸等并不是不待自类,唯从身生。若唯从身体产生的话,有太过的过失。前後二刹那,第一刹那的心有接续第二刹那心的功能,现在心到底具备什麽,使它有接续下去的能力?快往生的心又缺什麽,没能延续下去?这是没道理的。这是解释字义。如果立因明论式是:「刚入胎的婴儿之心为有法,应有前面的心,因为是心识故,如此现在的心。」所以现在的心一定是从前面的心延续下来,同理,刚入胎的婴儿也一定有前面的心。「将往生者的心为有法,会接续下去,因为是有烦恼的心,如此现在的心。」[32]现在心是由前面的心接续下来,也可以考虑它跟後面的心接续的能力。

    「胎生无间之心,应有前心为先,是心识故,如此现在心」、「平常人之死心,应有後心结续,是有染心故,如此现在心。」这两个是成立前生後世的正因,前者可推出前生,後者可推出来世。虽然这麽说,但是其中仍有些麻烦。本颂说「最初受生时,呼吸、根、觉等,非不待自类,唯从於身生」,这个「最初受生」到底指的是什麽?通常是说由母胎刚生。由母胎刚出生的婴儿是「母胎刚生」,但刚在胎中形成婴儿时也称「母胎刚生」,所以「最初受生」并不是一个很清楚的内容。若是指刚生在胎中,但是刚在胎中是没有呼吸的、诸根也是没有的,只有意根;若是指刚从母胎出生的婴儿,但是刚从母胎出生的婴儿说他有前心,指的又会是在母亲子宫中的阶段。所以在这边就会有一些讨论了。刚才说这二个是成立前生来世的正因,但或许要说没有前生来世的正因,因为无法在得到比量时就了解前生来世,要第二步才行,所以准确的说法是:没有成立前生来世的论式,但是可以透过它来了解。透过这二个论式可以知道心一定是从前面的心延续下来的,再追溯上去刚入母胎的第一刹那,它的心还可以往上推,就可以知道有前生。

 

    「刚入胎的婴儿之觉心为有法,是从自己前面的觉心延续下来的,以是觉心故。」这个论式是正因,所以後遍、遣遍等都要成立,如此即是只要是心,就必须以前心为它的来源。前面的内容只列出这个论式,以下就大幅度的解释「只要是心,都要来自於自类」这个部份,像这类的解释就是成立後遍。这边的科判是广释,前面「非尔、破依故」可说是此处的大纲。在广释的部份说「明有前後生」及「破无之能立」。这个注疏「明有前後生」一段是从「最初受生时」开始,但是真正的明有前後生可以说是从「何处不产生」开始,至「可见其为因」。这一段特别是讲有前生,附带讲有来世。也就是,「最初受生时,呼吸、根、觉等,非不待自类,唯从於身生」是说出因明论式,「太过故……於後无结续?」是在解释因明论式,也算是在成立因明论式。自「何处不产生……可见其为因」是在成立後遍只要是心就遍於待自类而生。「破无之能立」是外道会说没有前後生的理由及例子,自宗针对他们的说法再破除。

 

()何处不产生,湿生等众生?全无彼地等,故一切种性。

    故根等不待,自类是大种,如一转变时,皆变无别故。

()问:如何有太过之失耶?曰:地等一切,应皆成有情之种子体性,以地等无任一分不产生湿生等有情故。若根等不待前念,自类唯从大种生者,如有一大种转变为有情,则一切大种皆应转变为有情,以彼等之大种因无差别故。

(讲记)先分清外道与自宗的说法,自宗的概念是心配合四大可以产生生物;外道说生物是从身体(或是某个微尘)产生,四大完全可以产生生物,没有前生来世。他们虽然也说生物有心、会思考,但是心是来自於身(身即四大)

    心要从心延续下来,不是这样就有太过之失,过失即是任何地不论干、湿等都可长众生。意思是说若不透过心的话,则每一地都有生众生的能力,为什麽?因为每一地都有一大堆众生。如到处都有蚂蚁,又无心相续的话,说明地是有长它的能力,所以说蚂蚁单纯从地产生,地具有蚂蚁种子。总之,海洋有一大堆生物,陆地也有一大堆的生物,若不谈心的相续,每一个生物都由地或水等所生,就变成地是蚂蚁的种子、水是金鱼的种子。「何处不产生,湿生等众生?全无彼地等」:那里不产生湿生等众生?(意即完全没有这种地方。)「故一切种性」:既然不透过心,就完全没有不生众生的地,地就变成蚂蚁的种子、蚯蚓的种子等,全部都由地来解释。也就是说,到处都有生物,任何的地(水、火、风)都能产生湿生等众生。

    问:心是不是完全来自四大?如果是的话,四大(地水火风)即是心的种子,这样干的地、湿的地、南极的地、北极的地等,都会长出很多生物。例如一个四大的微尘可以长出南极企鹅,如此可以说它是企鹅的种子,这个微尘带到北极可以长出北极熊吗?如果不行的话,长出南极企鹅的微尘与长出北极熊的微尘哪里不一样?没办法指出不同,如此一个微尘就会变成很多生物的种子。又,一杯水中看过去没什麽,但是仔细瞧,却有很多生物,有的有尾巴、有的是青色的、有的带角,水是一样的,为什麽会有许多不同的生物?总之,这边要说的是:每个微尘都有长生物的能力,四大全都是生物的种子。如果四大都是生物的种子的话,为什麽一杯水会有不同的生物?又为什麽有些四大可以变成大象,有些却变成小小的虫?既然每个微尘都是生物的种子,它变成大象的话,应该一切都变成大象,不应该有变成鱼等,因为微尘是一样的。刚才是说四大都是众生的种子,这边是说众生应该都是一样的才对。「故根等不待,自类是大种,如一转变时,皆变无别故」:所以根、呼吸、觉等若是不待自类而生,如某一大种转变成为大象时,一切都应该成为大象才对。

 

    这边是说心不待自类,如外道所说产生於身(四大)的话,地等具有产生生物的能力,像基金会的地板也应该可以长生物,可是没有;而且四大是众生的种子的话,长的生物也应该都一样。这是佛教驳斥外道的论点,可是这个论点对现代来说是有点困难的。以前看来很乾净的、什麽都没有的水,可是它却可以长不同的生物,佛教的解释就是从外面进来一个心识(心带有不同的业),配合水就有不同的生物;可是现在看来,水中有种种成分(微尘),搭配下来就可以有不同的众生产生,如此似乎就可以解释?佛教对心的解释非常的广泛,如有心王、心所等,但是对色尘的解释就很少,就是地水火风四大。地有什麽不同的成分?水有什麽不同的成分?就没有讲。如果色尘只是单纯的这几样的话,再怎麽混合搭配,产生的众生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搭配出这麽多的众生,问题是以现在科技检视地、水等就没有那麽单纯。以现代科技来说,微尘中可能可以有几亿的细胞在其中,而且基因各各都不一样。这样把物质分成百千万类,它们的结合当然就有很多不一样的,不会只有单纯的那几种,就好象世界上只有青菜白菜萝卜这三类菜,再怎麽配菜,还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有几百样菜的话,菜色就有很多变化了。以前的外道与佛教可能对水有些什麽都不了解,水单纯的就是水,我在想:如果外道的回答是水也有千千万万的成分,地也有千千万万的成分,法称论师又该如何回复?

    对於这个部份要多看多思惟,可能的话,要多了解它的逻辑,就是外道与自宗的立场到底是什麽。从外道的观点去看,从内道的观点去看,这些都是需要的,特别是在《释量论》中,必须要站在外道的立场来质疑内道,这样才能返回来肯定自宗。单方面维护自宗是维护不了的,光说「真的有前生来世,我发誓!」这样是不行的;应该是「不要说没有前生来世,因为……」,没有前生来世的话,会有种种缺失,这个时候会反过来,会很肯定有前生来世。所以不要一味排斥外道的观点,倒不是要去维护他们的观点,但是思惟对自己有好处。










相關文章: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一﹞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三﹞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四﹞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五﹞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六﹞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七﹞

上一篇(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 回目錄 下一篇(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忏罪之咒王—百字明咒
解脱庄严宝论
◎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重要文献书目
教主 觉巴吉天颂恭简传.菩萨清凉月 游於毕竟空 众生心水净 菩提影现中
敦珠传承 - 三根本大灌顶〈海外〉

赞助网站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台灣民俗風情 - 台灣旅遊在線
超自然力的應許消災祈福. ‧媽祖Wikipedia, ‧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及媽祖廟北港朝天宮, ‧媽祖信仰在台灣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全球宗教資訊網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法鼓佛修研習院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