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欽【文武百尊水陸空灌頂超度大法會】 2010「安寧療護/臨終關懷」研習課程-台北 法喜身心靈文教中心 文殊菩薩聖誕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摄大乘论》依他起性初探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16 18:06:56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1/16 18:00:23   编辑部 报导

 

 

 

《摄大乘论》的依他起性初探

 


p. 23

 

提要

本文旨在说明《摄大乘论》的依他起性及其与论中唯识思想之关系。

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作思想史的考察,兼具比较的意涵,属准备部分。讨论《解深密经》和《辩中边论》的三性思想,及论中如何以虚妄分别统一唯识思。

第二部分讨论《摄大乘论》的依他起性及其与论中唯识思想的关系。分成七小节。

2.3.1:总说依他起性,

2.3.2:依他起性与阿赖耶缘起,

2.3.3:依他起性与虚妄分别,

2.3.4:依他起通染净二分与三性,

2.3.5:再论依他起性与阿赖耶识,

2.3.6:依他起性与唯识的实践,

2.3.7:依他起性与唯识的果证。

这就完整地讨论依他起性与唯识思想的关系,从而进行依他起性之研究。

结论中综述正文对依他起性讨论的结果。

关键词:1.《摄大乘论》 2.《解深密经》 3.《辩中边论》 4.依他起性 5.三性



p. 24

 

目次

1:前言

2:正文

2.1:《解深密经》的三性思想

2.2:《辩中边论》的三性思想

2.2.1:虚妄分别与唯识思想

2.2.2:《辩中边论》与《摄论》的圆成实性

2.3:《摄论》的依他起性

2.3.1:总说依他起性

2.3.2:依他起性与阿赖耶缘起

2.3.3:依他起性与虚妄分别

2.3.4:依他起通染净二分与三性

2.3.5:再论依他起性与阿赖耶识

2.3.6:依他起性与唯识的实践

2.3.7:依他起性与唯识的果证

3:结论

1:前言

《摄大乘论》(以下本文简称《摄论》)是唯识学中极重要的一部论典,它不仅体系化在它之前的唯识思想,而且使唯识思想的不同面向互相融贯,当然也确定唯识学的基本方向[1]。论中依唯识之境行果,说明大乘的十项殊胜(於声闻乘),总摄大乘法义。本文则分析第二项的所知相(即是三性)的依他起性,探讨其与论中唯识说的关系。另方面,略论先於《摄论》的二部典籍之三性思想,以之作为思想的前史。

换言之,本文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就思想史上讨论。依据的典籍只限於《解深密经》和《辩中边论》。其次,针对《摄论》本身,分析依他起性,及其与论中唯识思想的关系。其间涉及依他起性与三性思想,

p. 25

依他起性与阿赖耶缘起,依他起性与唯识的观行及果证。从而,就是说明了依他起性与唯识说之境、行、果的关系。[2]

至於何以选择依他起性,探讨其与唯识思想的关系,本文不另开专节说明。[3]

2:正文

2.1:《解深密经》的三性思想

《解深密经》是最早的唯识典籍之一[4]。它的三性思想是以法相的存在论为主,而几乎不和认识面的讨论结合,这可以代表唯识学初期形态[5]。《解深密经》对三性的基本主张如下:

 

「圆成实相」是指无为法的真如,「依他起相」是指缘生的有为法,「遍计所执相」则是指假名施设的世界和言说行为。

这样看来三性似乎各别,没有内在的关系。但《解深密经》也提到以依他起性为中心说明三性的关系: 若於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为色蕴,或自性相,或差别相;假名安立为色蕴生、为色蕴灭、及为色蕴永断、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别相,是名遍计所执相。… 若即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是名依他起相。… 若即於此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由遍计所执相不成实故,即此自性无自性性,法无我,真如所缘,是名圆成实性。[7]依他起相乃是指客观的所依行相。

p. 26

这行相是分别所行的所依,亦以之为所依而成遍计所执的所遍计。这当然就是上述的缘生有为法。遍计所执相是在此行相中遍计之而施设假名,安立为蕴等之义,进而言说分别假名所安立义之自性与差别。了知遍计所执而成之名、义、自性、差别不成实即是圆成实的真如性[8] 。由之,可知三性是统一於客观的行相中。经中亦提到依他起性之 「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9]。可见它是进一步注意到以依他起通染净二分来统一三性思想,但经中未进一步讨论。

总而言之,《解深密经》的三性说是就法相的存在而论,同时注意到三性的统一。但未和认识面结合,当然也没讨论到如何与阿赖耶识缘起说融贯,同时唯识观行亦未在三性思想上论悟入的次第。这一切都待《摄论》才有详尽的融贯。

 

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假名安立一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

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

云何诸法圆成实相?谓一切法平等真如。[6]

2.2:《辩中边论》的三性思想[10]

2.2.1:虚妄分别

《辩中边论颂》乃弥勒作颂,世亲作《辩中边论》释颂。就思想史的观点而言,我们於此讨论的重点乃是本颂。但颂文简略,所以讨论时大致以世亲释来理解。

其关於三性的基本主张是「三性全於依他起性之虚妄分别中被包含」[11]。其言如下:

abhūtapariklpa-mātre sati yathā trayā?ā? svabhāvānā? sa?graho bhavati﹨若唯虚妄分别,三自性的摄相如何有?

kalpita? paratantra? ca parini?panna eva ca﹨唯所执、依他和圆成实,

arthād abhūtakalpāc ca dvaya-abhācāc ca de?ita? \\Ⅰ.5境故、虚妄分别故和二无故,所以教说。

artha? parikalpita? svabhāva﹨境是遍计所执性。



p. 27

abhūtaparikalpa? paratanrta? svabhāva﹨虚妄分别是依他起性。

grāhya-grāhaka-abhāva? parini?panna? svabhāva.h ﹨所取和能取无乃圆成实性。[12]

虚妄分别即是依他起性。很显然地,《辩中边论颂》的三性思想已注意到认识与存在层次的统一。《辨法法性论》简洁地指出:「此中法相者,谓虚妄分别,现二(能取与所取)及名言。实无而现故,以为虚妄;彼一切无义,唯计分别」[13]。虚妄分别所现是似有二取而实无义,遍计执的境是於此「似有实无」中执为实有外境。同样地,圆成实性则为没有依他起性之能取所取,当然也就没有遍计所执而生的境。

本论更重要的是讨论依他起性之虚妄分别如何通圆成实的空性,这在《摄论》是依他起通二分的问题。〈相品〉第一颂即曰:

abhūta-parikalpo 'sti dvayan tatra na vidyate﹨虚妄分别有,於此(虚妄分别)无有二(取);

?ūnyatā vidyate tv atre tasym api sa vidyate \\Ι.1此(虚妄分别)中有空性,於彼(空性)中亦有此(虚妄分别)。[14]

虚妄分别现有二取,而二取空( nya)就是空性( nyat□)[15] 。即虚妄分别而否定,空去二取(遍计所执相)即显了空性。

这不仅是存在地论法,亦是「入无相方便相」的实践论。

idānīn tasminn eva abhūaparikalpeasal-lak?a?a-anuprave?a-upāya-lak?a?a? paridīpayati

今,唯於此虚妄分别中开显入无相方便相。

upalabdhi? samā?rita na upalabdhi? prajyate\依(识的)取得,(境)无取得生;

na upalabdhi? samāsritya na upalabdhi? prajyate\\Ι.6依(境)无取得,(识)无取得生。[16]

前半颂是依於虚妄分别有观行成就境无识有,後半颂成就境识俱泯的圆成实性。

p. 28

可见本论是於三性上实践唯识观行。

再者,虚妄分别的自相是(本)识现起时即生四境。

sva-lak?a?a? khyāpayati﹨开显(虚妄分别的)自相。

artha-sattva- ātma-vijñpti-pratibhāsam prajāyatevijñaana?T

识生变似境、有情、自我、了别。

na asti ca asya athas tad-abhūvāt tad apy asat \\Ι.3

此境非有,此(境)非有故,彼(识)亦无。[17]

此本识是阿赖耶识、亦即是缘识。这明显地见於世亲对虚妄分别的生起相之解释:

ālaya-vijñānam anye?ā? vijñānānā? pratyayatvāt pratyaya-vijñāna? \阿赖耶识是缘识,由於是其余诸识的缘性之故。[18]

由上可知,《辩中边论》是以虚妄分别为中心来讨论(而《摄论》则以集中於依他起性),精要地论说依他起性统一三性思想、於三性上行唯识观、虚妄分别显现即是阿赖耶缘起说。这就是说,本论以虚妄分别统摄阿赖耶缘起说、三性思想、唯识的实践。不仅注意到认识与存在的统一,亦注意到发生论与存在论的融贯。这当然远较《解深密经》更能建构唯识思想的整体及其统一。

2.2.2:《辩中边论》与《摄论》的圆成实性

圆成实性的解释除了从遍计永无外,《辩中边论》和《解深密经》也涉及「真如」的面向[19]。就涉及真如的部分,《辩中边论》比《解深密经》有更丰富内容,同时是更接近《摄论》。《辩中边论》依圆成实性立三种胜义,而三种胜义又分属无为的不变异与不颠倒於境的有为圣道。其要点以表一显示於下[20]:

p. 29

  无为 无变异 境胜义—真如
圆成实性 得胜义—涅盘
  有为 无颠倒 正行胜义—圣道
《摄论》对圆成性的解释一方面继承《辩中边论》,进一步还结合於唯识的实践上。关於此,《摄论》更详细地讨论到: 由无变异故名圆成实。又由清净所缘性故,一切善法最胜性故,由最胜义名圆成实。[21]「无变异」即是真如,可归属於「无变异」圆成实。「清净所缘性故」,笈多与真谛的译本各译为「得成就清净境界故」、「由成就清净境界故」[22],世亲释真谛译为「以无颠倒义显真实」[23],亦即是「无颠倒」圆成实。「一切善法最胜性」则唯有涅盘,亦即不是「有垢真如」而是「无垢真如」[24] 。准上所释,《摄论》对圆成实性的解释是继承《辩中边论》。《摄论》进一步结合唯识实践的则见於对「四清净法」的解释[25]。总括《摄论》对这部分圆成实的要义以表二整理於下:

p. 30

圆成实性 无变异 自性清净—真如 自性圆成实
清静圆成实
无变异
一切善法最胜性
离垢清净—涅盘
无颠倒 得此道清净—
菩提分法
波罗蜜法
  清净所缘性
生此道清净—
大乘正法教
「生此道清净」的大乘法教就是「最清净法界等流」,此法教是引生清净正闻熏习种子的因缘[26]。因为《摄论》主张内种必由熏习而成,而正闻熏习的无漏种子乃最清净法界等流所生,所以立「生此道清净」。而《辩中边论》立「心性本净」(cittasya prabhāsvaratva)[27],所以不依生此道清净建立无漏因。「得此道清净」类同於《辩中边论》中正行胜义的圣道,就《摄论》而言,印顺法师认为还通於地前闻思修等[28]。如此一来,《摄论》就合理地将唯识的观行包含於圆成实性中。《摄论》关於此的思想待下讨论依他起通染净二分、依他起性与唯识的实践时再详述(2.3.4&2.3.6)。

2?3:《摄论》的依他起性

2.3.1:总说依他起性

《摄论》的三性思想是以依他起性为中心,而且可以依他起性为核心统一唯识思想。这犹如上述《辩中边论》以虚妄分别统一唯识思想。以下,先总说依他起性,再分节次第分析展现依他起性的全幅意义。

p. 31

 

《摄论》对依他起相最丰富的界定如下? 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唯识为性,是无所有、非真实义显现所依。[29]据此,依他起性可分析出如下的三种意思。A:依他起是依缘於阿赖耶识的种子而起。而种子以虚妄分别为自性,所以,B:依他起性是以虚妄分别的认识活动为自性。虚妄分别的认识活动就显现诸识(表象vijñapti),所以,依他起性只是表象(唯识vijñapti-matra,《摄论》具体地提到十一种表象)。依他起性是阿赖耶识种子的生起,种子的生起就是进行虚妄分别的活动,虚妄分别就是进行着对象化、表象化,所产生的就是表象。所以依他起性只是表象。因此,C:依他起性可以作为无所有、非真实的义境(对象、实境)显现的所依。

《摄论》又解释道: 从自熏习种子所生,依他缘起故名依他起;生刹那後无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30]印顺法师讲解前半部分是「依他生」,「约依自种子他而生」,这即是上述的A。後半部分是「依他住」,「约依现法他而暂住」[31],这意思点出诸法的相互依持而缘生安住,严格说仍可归属於上述的B

《摄论》再解释道 依他起略有二种:一者、依他熏习种子而生起故,二者、依他杂染清净性不成故。[32]

第一种就是A,在辨三性的一异亦提到「由何异门此依他起成依他起?依他熏习种子起故」[33]。可见A部分在本论中相当重要,於下将开专节讨论。第二种是指出依他起本身没有固定的性质,依杂染或清净之他而起。这点将於依他通染净二分处(D)专节讨论。

最後讨论:有依他起吗?为何有依他起?《摄论》[34]认为:

p. 32

因为圆成实性是即依他起上离去遍计执而成立的,无依他起则无圆成实。但确实有佛证得圆成实性,所以依他起性不是无。又依他起是杂染的,圆成实是清净的,若无依他起则堕於无杂染清净之过失。所以应有依他起。简言之,於此,《摄论》转从实践面的有染净肯定有依他起,这是转由实践论来证成存在面[34],此乃佛法以实践目的来说诸法的根本性格。另方面,从存在面的有圆成实来肯定依他起存在,这是唯识学有宗的「假是依实」[35]而成立的基本性格,幻有的依他起依实有的圆成实而成立。

以上已略论依他起的性格(ABCD)及为何有依他起性。於下分节讨论依他起的性格及其如何贯通唯识思想。

2.3.2:依他起性与阿赖耶缘起

阿赖耶识缘起是唯识学特有的缘起思想,这正是依他起的性质,这正是依他起的性质A:依他起依缘於阿赖耶识的种子而起。如上所述,论中或说「阿赖耶识为种子」、「从自熏习种子所生」、「依他熏习种子起」、「依他熏习种子而生起」,这些说法都在重述:依他起性即是阿赖耶识缘起。另言之,依他起性并不是指存在着一个叫做依他起的东西,它只是就阿赖耶识种子的生起界定为依他起。所以,当然也不是某一存在依於种子而起。本节即就此点研究。

阿赖耶识缘起所依是识种子[36]。首先,种子有六义[37]。(一)刹那灭,在种子能生动作上是刹那灭的,所以是无常生灭法。由此则遮常住不变,不起因果变化的过失。(二)俱有,种子生果必然是俱时而有的。(三)恒随转,种子的能生性无始来相续,直至对治道起来以前,一直是恒随转的。(四)决定,每一功能性种子有其特有性质,只生起其特有的现行法。由此则遮一功能生一切法和一切功能唯生一法的过失。(五)待众缘,须待善恶业熏它才现行。此遮无量的差别种子一时顿现。(六)唯能引自果。各自种子引生各自的果法。其次,作为所熏的阿赖耶识有四义。(1)坚,这是指赖耶的相续变化而又安定稳固,所以可受熏,保持熏习的能力。(2)无记,赖耶的中庸无覆无记性,能受善恶法的熏习而生善恶种子。(3)可熏,指赖耶有容受熏习的可塑性,

p. 33

能与他法俱生俱灭时受影响而起限度内的变化。此则简去真实常住法。(4)与能熏相应,此指赖耶与转识同时相应而可受熏。再次,何谓阿赖耶识缘起? 阿赖耶识与彼杂染诸法同时更互为因。…如阿赖耶识为杂染诸法因,杂染诸法亦为阿赖耶识因,唯就如是安立因缘,所余因缘不可得。[38]阿赖耶识与杂染的转识更互为因缘,阿赖耶识的内涵是完全在於转识之中,在其与转识更互为缘的阶段是完全不能超越於转识的[39]。

由上可知,依缘於阿赖耶识种子而生起的依他起性是指诸法的存在性相,即是论中而所谓的十一种识。而阿赖耶识(的种子)则是诸法的根源,亦即是「所知」的「依」因。具体而言,依他起有三特性。首先,依他起性是指生灭法,不是常住法。其次,它是依因托缘而现起安住,不是自体独存。第三,它是杂染法,不是净法。

2.3.3:依他起性与虚妄分别

依他起性是种子所生,而种子以虚妄分别为自性。所以,B:依他起性是以虚妄分别的认识活动为自性。这是依他起性的认识面,此乃结合着存在面(如2.3.2所论),所以依他起性含摄着「认识的形而上学」[40]之课题。以下专就此认识面而论。

首先,种子虚妄分别的认识能力事实上可分析出心识的认取显境与语言的表诠显义二层次,而其认识活动的全貌则是此二层次复杂的关系[41]。最後才以名、义、自性、差别的字句来施设言说,遍计执一切。详细言之,可用表三显示如下:

p. 34

 
心识(显境)
语言(表义)
能取 所取
能说 所说
能诠(名) 所诠(义)
心识的认知就是分别显了境相,就在此分别中执取之。所以这是根源的活动,但其分别执取则是以名言概念为媒介。能说与所说是认知与语言活动的依待连系,但不管是能说所说或语言的能诠所诠都是依於心识。至於语言所构造的名、义世界则又影响心识的分别。所以,分别虽以名言为媒介,而名言也就返回来构成分别力本身。因此,名言种子可以统摄显境与表义这两方面而成为一相依的整体。

其次,何为《摄论》的虚妄分别(abhūtaparikalpa)为何?

论中明确地以「虚妄分别所摄诸(十一)识」表示依他起相,「如此诸识皆是虚妄分别所摄」。所以说,虚妄分别必然是指涉依他起。但,只限於依他起而不涉及遍计所执吗?四家汉译的释论中唯有真谛释本明确地解释「虚妄分相」,其释如下: 其内容整理成表四:

p. 35

分别 虚妄
识性 分别无为有(分别无为有,故言虚妄)
乱识 乱识变异
本识 十一(或四)种识
十一种识种子 十一种识差别(现行)
分别是指依他起,本识的种子,乱识本身。虚妄是分别无为有,当然就是遍计执,是乱识的变异。所以真谛是明显地主张:虚妄分别不仅是依他起,同时含摄遍计执。印顺法师就义理而言亦主张虚妄分别是含依他与遍计,「依他、遍计的本义,是似有的心-分别,无实的境-虚妄」[43]。但,《摄论》本身明确地以虚妄分别来说明依他起性。所以,印顺法师亦指出:「本论说的『虚妄分别所摄诸识』看来,虚妄分别是侧重在依他起」[44]。但这种侧重如何理解?

 

C:依他起性可以作为无为有、非真实的义境(对象、实境)显现的所依。显现非真的义境的乃遍计执,所以说 「遍计所执相,谓於无义中唯有似义显现」[45]。它是於依他起中遍计的,所以 「依他起自性名所遍计」[46]、是 「遍计所缘相」、「遍计所遍计」[47]。因为认识活动的能遍计与所遍计是相待而立的,所以虚妄分别就通指依他与遍计。但从存在面而言,依他起乃本识分别即现起的幻有,而遍计执只是於幻有中「分别无为有」。综合认识与存在,虚妄分别是通指依他与遍计而侧重在依他。

 

论曰:依他性相者,本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差别。

释曰:由本识能变异作十一识。本识即是十一识种子,十一识既异,故言差别。分别是识性,识性何所分别?分别无为有,故言虚妄。分别为因,虚妄为果。由虚妄果得显分别因,以此分别性摄一切诸识皆尽。

 

论曰:依他性为相,虚妄分别即得显现。

释曰:欲显虚妄分别但以依他性为体相,乱识及乱识变异即是虚妄分别。分别即是乱识,虚妄即是乱识变异。虚妄分别若广说有十一种识,若略说有四种识。

[42]

2.3.4三性与依他起通染净二分

《摄论》基本上认为三性是即於依他起性之有或无似义显现[48]、有或无起遍计执[49]。综合言之,即是於种子缘生的依他起上有或无境被遍计执成[50],

p. 36

这就是从存在与认识上以依他起性统一三性思想。这当然比《解深密经》、《辩中边论》来得丰富与精确。

《摄论》另以依他起性通染净二分来统一三性思想。它提到: 「於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圆成实自性是清净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51]。这类的主张就被包含於所谓的「依他起通染净二分」,我们将之视为D:依他起性通染净二分。

事实上,D有很多层次必须进一步分析,由之才能适当地理解《摄论》诸多微细复杂的意义。D1:依他起性是不定性,它没有定性为染分或净分,而是染分或净分的可能性。这如《摄论》主张 「依他杂染、清净性不成」,世亲释与无性释也都是这个意思[52]。D2:依他起性可以全为染分或净分。上述之存在面与认识之三性乃纯就法的理性(D21)而言,遍计所执相是全为染分,圆成实性完全无执就全为净分。再就修行位次(D22)而言,凡夫未闻大乘正法、产生正闻熏习种子之前就全为染分,菩萨完全舍尽杂染则完全为清净分。D3:依他起性同时具足染分与净分,这是就无住涅盘(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盘或生死涅盘无差别),如来已舍尽烦恼杂染但不舍生死(於此方便言具染分)度化众生,於生死涅盘完全自在、不得不失、无差别。如《摄论》所言 「无住涅盘,以舍杂染不舍生死,二所依止,转依为相。此中生死谓依他起性杂染分,涅盘依谓他起性清净分,二所依止谓通二分依他起性」[53]

於此我们再讨论2?2?2《摄论》圆成实所摄的四种清净。

「自性清净」的真如就是D21之法的理性层次的圆成实[54]。「离垢清净」的涅盘应是D3的无住涅盘。「生此境清净」《摄论》定义为「谓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净缘故,非遍计所执自性;最清净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性」。事实上,最清净等流法界属法身摄,而诸佛法身的转依相正是 「转灭一切障杂染分依他起性故,转得解脱一切障於法自在转现前清净分依他起性故」[55],这正是D22完全转依的净分依他性。所以说,生此境清净亦可摄於依他起性,但这并不是说一切众生本具自性清净心。因为《摄论》明确主张:清净心的昔无今有是「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种子所生」[56],且内种子必由熏习而生[57]。而应该是众生有可能因实践而成就完全清净的依他起性[57]。

p. 37

最後只剩下「得此道清净」,这应属依他起性部分具清净、部份具杂染,於此可定义为D4。这是属於唯识实践的部分,我们於下再讨论(2.3.6)。

2.3.5:再论依他起性与阿赖耶识

由上可知,依他起性可以转成净分,这是根源於最清界法界等流,经正闻熏习大乘正法教而生的法身种子。这法身种子虽是无漏而相违於有漏的阿赖耶识,非阿赖耶识所摄。但,它仍寄藏於阿赖耶识中,作为阿赖耶识的对治种子,所以此所知依可以转染还净[58]。问题在於法身种子属清净如何寄藏在杂染的阿赖耶识中而又彼此和合俱转?《辩中边论》清楚地提出「唯於此虚妄分别中开显入无相方便相」,《摄论》思想亦只能於依他起性中行转染还净。而阿赖耶识本身能受熏,所以於种子现行的依他起性中起正分别的唯识观行可以将净种子寄存於阿赖耶识。因此,无始时来的界可以有涅盘证得[59],这是即此阿赖耶识而转依之後才证得的。因此,如上於依他起性上所说之四清净亦可於阿赖耶识的转依上立论。

总之,依他起在染位的阶段是阿赖耶识种子的缘生。通染净二分之际亦可融贯阿赖耶识。所以,《摄论》的依他起性可以统摄阿赖耶识思想。

2.3.6:依他起性与唯识的实践

唯识的实践就是於依他起上转依的过程。

从来未曾听闻最清净法界等流大乘正法的人,当第一次听闻时,他是以虚妄分别心来听闻正法,因此产生法身摄的正闻熏习种子。这正闻种子是实践唯识观的正因,而唯识观的四寻思、四如实遍智都是观遍计所执相的名、义、自性、差别只是假立设施。因为依於清净法教,且所观皆只是遍计所执没有真实义,所以能离执起对治,转染成净。这过程就是转依,

p. 38

转所知依-阿赖耶识的种子-的染分为净分。转得一分的净分就得一分的清净依他起,未被转净的就是遍计执-染分依他起。所以,实践唯识的过程就是D4:依他起性部分具清净、部分具杂染。而全幅展开亦可用以圆成实性得多种意涵来表达(参见表二)。首先,转依须先有正闻熏习所生的种子,这是依缘於「生此道清净」的「大乘妙正法教」。其次进入「得此道清净」的阶段,此包括地前地上的修行。最後是证「离垢清净」的大涅盘果。这三阶段都是以「自性清净」为因性。所以说,唯识的实践是在增长依他起性的净分,亦可以包摄在圆成实性中。

可见,依他起性可以统摄实践唯识观行的过程。

2.3.7:依他起性与唯识的果证

《摄论》分唯识的果证为果断的无住涅盘与果智的法身,这些都是在依他起通二分上论转依而成立。无住涅盘是舍杂染的烦恼不舍生死,生死涅盘无差别,这就是D3。法身的转依相「转灭一切障杂染分依他起性故,转得解脱一切障於法自在转现前清净分依他起性故」,这正是D22完全转依的净分依他起。复次,法身的五自在转亦是於依他起上的五蕴上论转依[60]。

可见,依他起性可以融贯唯识的果证。

3:结论

以上试着辅以思想史的角度,并就《摄论》本身来讨论依他起性,由之解释《摄论》的依他起性如何整全地融贯唯识思想的各面向。我们得到的初步结论如下:1:就思想史而言,《摄论》较之《解深密经》与《中边分别论》更融贯地统合唯识思想的各面向。而《中边分别论》以虚妄分别简要地统摄唯识思想。2:《摄论》的依他起性有如下的诸性质,而其不同性质正可适当地说明唯识学的不同面向。

p. 39

其特质如下:A:依他起性是依缘於阿赖耶识种子而起。这特点融摄阿赖耶识缘起,即是唯识境的所知依。B:依他起性是以虚妄分别的认识活动为自性。这特点融摄虚妄分别。C:依他起性可以作为无为有、非真实的义显现的所依。此点融贯遍计执。D:依他起性通染净二分。由此特点融摄圆成实(结合BC,统一了三性思想),唯识实践的转依与果证。D1:依他起性是不定性,乃染分或净分的可能性。这特点是依他起性可以融贯其它似想的基础。D2:依他起性可以全为染分或净分。D21:此点可说明三性的理性面,自性清净圆成实-真如。D22:修行位次上未闻正法的凡夫与完成转依证得法身。法身是唯识的果智,由此生出大乘正法教-生此道清净的圆成实。D3:依他起性同时俱足染分与净分。此点可说明唯识果断的无住涅盘。D4:依他起性部分具清净、部份具杂染。这特点可说明唯识实践的转依过程,正是得此道清净的圆成实。

依上述结论填入表二,可得表三。

圆成实性 无变异 自性清净—真如D21
离垢清净—涅盘D3
无颠倒 得此道清净—菩提分法、波罗密法D4
生此道清净—大乘正法教的法身所生D22



p. 40

 

*本文的撰写特别感谢惠敏法师於《唯识思想与文献》课上的指导,及论文发表会中的评论。还受益於一起上课的同学,及法光佛研所的曹志成老师,在此一并致谢。

[1] 关於此可参考胜吕信静〈唯识说的体系之成立〉第二节:《摄大乘论》在思想史上的意义,收於《唯识思想》,高崎直道等着李世杰译,台北:世华出版社,1985年。

[2] 胜吕信静认为唯识理论包含阿赖耶识缘起说、三性三无性说、影像门的唯识说(参见(注 1),页115)。本文进一步於唯识说之境行果说明依他起性。

[3] 《摄论?所知相分》确实是以依他起性为中心讨论唯识思想。而《辩中边论》则是以「虚妄分别」为核心讨论唯识学,可参见蔡伯郎,《〈中边分别论》中虚妄分别之性质〉(发表於台北:东方宗教学会,民国84年6月)。又可参见曹志成,《〈中边分别论》「相品」中「虚妄分别」与「空性」之关涉的探讨〉,即将刊於台北:《国际佛学年刊》。

[4] 关於唯识学最早典籍,一般认为是《解深密经》与《瑜伽师地论》,归属弥勒的其余诸论则是较後出。有研究者认为只有《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才属弥勒的思想,所以我们只在注解中讨论《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的三性思想。关於《解深密经》与《瑜伽师地论》成立时间之讨论可参见谷宪昭〈瑜伽行派的文献〉,页22,收於(注 1)之《唯识思想》

[5] 参见胜吕信静的看法,同(注 1)页121。

[6] 《解深密经》,大16, p.693a, L.15(这代表:《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十六册,页六九三上栏,第十五行。以下皆如此表示。)。唯识的三性说是正对二谛思想和中道论而起,《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真实义品》就有离言自性(nirabhilāpya-svabhāva)和假说自性(prajñpti-vāta-svabhāva)的思想。依他起性的提出就作为三性的枢纽而起统一的作用(参见吕澂,《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社,民国七十六年七月再版)。後出的《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闻所成慧地》则发展出类似《解深密经》的三性思想: 诸法真如圆成实自性,圣智所行,圣智境界,圣智所缘。…诸法自性略有三种,一遍计所执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圆成实自性。 遍计所执自性者,谓诸所名言安立诸法自性,依假名言,数数周遍计度诸法而建立故。 依他自起性者,谓众缘生他力所起,诸法自性非自然有故说无性。 圆成实自性者如前所说。(大30, p.656b, L.-1) 这种主张与上引的《解深密经》完全相同。《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菩萨地》亦有大致相同的主张,只在圆成实性有所增加:

云何遍计所执自性?谓随言说依假名言建立自性。

云何依他起自性?谓从众缘所生自性。

云何圆成实自性?谓诸法真如,圣智所行,圣智境界,圣智所缘;乃至能令证得清净,能令解脱一切相缚及粗重缚,亦令引发一切功德。(大30, p.703a.L.1) 圆成实的前半段正是《辩中边论颂》所谓的无变异圆成实的真如,後半段则是无颠倒真实,这待《辩中边论》时再作讨论。《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菩萨地》更後的段落则引入《解深密经》的後七品(大30, P.713c, L.28- P.736c, L.12)。

[7] 《解深密经》,大16, p.696b, L.15

[8] 名、物、自性、差别这正是《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真实义品》四寻思、四如实智的内容(大30, P.490b, L.2)《摄论?入所知相分》(佐佐木月樵着《汉译四本对照摄大乘论》,页55,京都临川书店,1981改订新版发行。)当然更融贯地结合。《摄论》明确地提到,四寻思所观正是遍计所执的内容(参见二种、四种、五种遍计所执,同上佐佐木月樵着《汉译四 本对照摄大乘论》,页37。),如此寻思、如实知俗之妄而转真,成真实。这是三性真理与唯识观行实践之配合。《解深密经》虽也提到去除依他起上之妄执相即是圆成实,但解行融贯的思想到《摄论》才严密地组成。《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虽也讨论到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所除遣诸相,但并未正对遍计所执相的名、义、自性、差别,只总就名、名自性无所得来说除遣。如经文所示: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钵奢那诸菩萨众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诸相?

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与义相。若於其名及名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大16, p.700c, L.17) 而且,经中於加行位亦未有《摄论》分四寻思、四如实智的次第。当然《解深密经》另有不同的方法(大16, p.702a, L.17),但终未与三性思想合论唯识观之实践,这得待《摄论》。另外,《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真实义品》四寻思、四如实亦未结合三性思想。

[9] 同上,大16, p.694a, L.22 & P.696b, L.22 亦提到依他起性是「一分胜义无自性」。

[10] 《辩中边论颂》汉藏两传皆认为是弥勒所造。藏传另有《辨法法性论》(民国法尊自藏文汉译)。这两部弥勒的论典属同一思想体系,前後二论各立虚妄分别-法、空性-法性(参见印顺法师,《辨法法性论讲记》,页175,收於《华雨集》册一,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82年4月初版)。文中只讨论《辩中边论颂》。关於这两部论的梵文及译本的资料请参见本启祥?松长有庆?田熙文编着《梵语佛典的研究Ⅲ论书编》,页334 & 339,日本:平乐寺书店,1990)。

[11] 叶阿月着《唯识思想的研究》,〈资料论〉,页19,东京:国书刊行会,1975。

[12] G.M. NAGAO, ?adhyāntavibhāga-bhā?ya, p.16, 东京:铃木学术财团,1964。玄奘译为:

但有如是虚妄分别即能具摄三种自性。颂曰:

唯所执、依他、及圆成实。境故、分别故,及二空故说。

论曰:依止虚妄分别境故,说有遍计所执自性。依止虚妄分别性故,说有依他起自性。依止所取能取空故,说有圆成实自性。(山口益编《汉藏对照辩中边论》,页6,东京:铃木学术财团,1966)玄奘译文大体同於梵文本,而於遍计所执性处多出「依此虚妄分别」,更清楚地以虚妄分别依他起性为中心统一三性。

[13] 同,《辨法法性论讲记》,页182。

[14] 同(注 12)之梵本,页17。

[15] 本论 SK. & Tib. 大致严分?ūnyatāsto? pa ñid 空性)& ?ūnyasto? pa 空)。虽弥勒Ⅰ.13ab曾以?ūnya作为?ūnyatā,而世亲释则一致地使用?ūnyatā。世亲亦曾误用?ūnyatā作为?ūnya(同(注 12)之梵本,P.26, L.15)。藏译虽大致严分ston pa ñid 空性 & sto? pa 空,但也曾出现以sto? pa译空性(见(注 12),山口益本,P.3, L.9)。因为梵本之弥勒与世亲用语即不完全一致,而藏译本也不完全对译。所以,仍须从义理上判断。空乃针对二取而说,空去二取即是空性。所以说,空性是以空去二取为体性。二取的无自性即是空性。此义奘师正确译解如下:「以无性为自性,故名无性自性空」(见(注 12),山口益本,P.21, L.4)。汉译本则更无明确用法,奘译与谛译均未严分空性与空,大致上皆译为空。谛译则常以真空译空性。 nya空,汉本译也成无。Ⅰ.5cd dvaya-abhāva(二无),奘译二空、谛译二无。非空即是有(Ⅰ.1)(玄奘的世亲释,译非空为有,见(注 12),山口益本,P.4, L.4),指有空性与虚妄分别。

[16] 同(注 12)之梵本,页19。

[17] 同(注 12)之梵本,页18。

[18] 同(注 12)之梵本,页21。

[19] 《解深密经》也有七种真如之说(大16, p.699c, L.13),《辩中边论》梵本在解释颂文时就更明确地吸收之(参见(注 12)梵本,页43,note8),但《摄论》於此并无发展。

[20] 同上山口益编《汉藏对照辩中边论》,页52。

[21] 佐佐木月樵着《汉译四本对照摄大乘论》,页36,京都临川书店,1981改订新版发行。

[22] 同上。

[23] 大31, p.186c, L.13。

[24] 《摄论》又曾主张「圆成实自性亦有两种,一者自性圆成实故,二者清净圆成实故」,世亲释三家译皆以「有垢真如」释「自性圆成实」,「无垢真如」释「清净圆成实」。大31, p.188b, L.27、大31, p.288b.L.8、大31, p.342a, L.2。无性释也相同,大31, p.404b, L.8。

[25] 同(注 21),页41。又参见印顺法师着《摄大乘论讲记》,页271对四种清净的讨论,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79年5月12版。论文对自性清净的解释如下:「谓真如、空、实际、无相、胜义、法界」(同(注 21),页41)。这六义正是《辩中边论》的空性及其五种同义语((注 12)之梵本,页23)

[26] 同(注 21),页21。

[27] 同(注 12)之梵本,页27。

[28] 印顺着《摄大乘论讲记》,页270。

[29] 大31, p.137c, L.29。

[30] 大31, p.139a, L.26。

[31] 同(注 28),页234。

[32] 大31, p.139c, L.3

[33] 大31, p.139b, L.27

[34] 大31, p.140a, L.22

[34] 大31, p.140a, L.22

[35] 这如《辩中边论》所言:

tat-k?ayān muktir i?yate\\

灭彼故,认可解脱。

anyathā na bandho na mok?a? parsidhyed iti sa?kle?-vyavadāna-apavāda-ko?a? syāt\

异此将成无系缚无解脱,则成拨无杂染无清净之过失。

(同(注 12)之梵本,页19)

[36] 关於《摄论》对缘起与种子的分析,可以可整理成下表。此表乃参考惠敏法师於《唯识思想与文献》课上的讲解而扩充成的。而分段依长尾雅人着《摄大乘论和译与注解》上,东京:式会社讲谈社,1989年7月第三刷。
二种缘起(Ⅰ.19) 三种缘起(Ⅰ.28) 所依的识种子(Ⅰ.58) 四缘(Ⅰ.28)
分别自性缘起
即:阿赖耶式缘起
穷生死缘起 名言熏习 因缘
能受用缘起 我见熏习 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
分别爱非爱缘起 分别爱非爱缘起 有支熏习 增上缘

[37] 关於种子六义和阿赖耶识作为所熏的四义是依印顺法师的讲记整理,页95-100。页98特别区分,唯有名言具有六义,业种子与有支种子不具六义。

[38] 大31, p.134c, L.15。

[39] 我们若将阿赖耶识与转识的关系比较於当代新士林哲学家Bernard Lonergan 对存有(Being)与一切存在的关系,则可更清楚。他认为「存有支持、渗透、超越一切」(《Insight》, p.390, Longman, Green & Co., 1957)。而《摄论》与转识互为因果则只具有支持、渗透的意涵,不具备超越义。

[40] 同摄大乘论和译与注解:长尾雅人(注 36),页149。

[41] 可参见(注 25),印顺着《摄大乘论讲记》页163对「名言熏习差别」的解释。

[42] 大31, p.181b, L.25 & p.181, L.24。

[43] 同(注 25),页181。

[44] 同上(注 25)。《摄论》本身亦提到:「此虚妄分别识依他起性」(大31, p.140c, L.22)。关於对「虚妄分别」的广泛讨论,可参见陈一标〈唯识学「虚妄分别」之研究〉,《国际佛学年刊》创刊号,台北,1991。本文则限於《摄论》。

[45] 大31, p.138, L.11。

[46] 大31, p.139b, L.16。

[47] 大31, p.139b, L.29。

[48] 大31, p.137c, L.29 – p.138a, L.15。

[49] 大31, p.139b, L.27 – p.139c, L.2。

[50] 大31, p.139a, L.26 – p.139b, L.7 & p.141b, L.11 – L.20。

[51] 大31, p.140c, L.9。

[52] 大31, p.341c, L.-4、大31, p.404b, L.17。

[53] 大31, p.148c, L.14,又p.140c, L.2。

[54] 关於「自性清净」,世亲释提到「一切法有如来藏」(大31, P.344a, L.3),在法的理性上诠释「如来藏」,应合於《摄论》旨趣。无性释也在一切法平等共相的理性层次上诠「一切有情如来藏」(大31, p.406b, L.27)。但《摄论》未发展《辩中边论颂》以「心性本净」说空性、真如的思想(参见印顺着〈论三谛三智与赖耶通真妄〉,收於《华雨集》册五,页一二O。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八二年四月初版。),或许亦因此而未发展成无漏种子本有的思想。

[55] 大31, p.149b, L.2。

[56] 大31, p.1136c, L.3。

[57] 可参见(注 25),印顺着《摄大乘论讲记》页104。

[57] 可参见(注 25),印顺着《摄大乘论讲记》页104。

[58] 大31, p.136c

[59] 大31, p.133, L.15。在《摄论》的系统上,真谛释的世亲释对「界」的解释是不合《摄论》的原意。这倒是符合署名真谛译的《大乘起信论》之「阿梨耶识」。「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此识有觉义与不觉义,能摄一切法。(大32, p.576b, L.8.)

[60] 大31, p.149b, L.29。陈水渊  东海大学哲学所博士班





中华佛学研究第1期 (p23-46) (民国86年),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Studies, No. 01, (1997)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26-969X







相關文章:
《摄大乘论》唯识思想与修行实践关系之研究
《摄大乘论》「种子起因说」之探究
《摄大乘论》唯识思想与修行实践关系之研究

上一篇(舍利弗在《维摩经》中的性) 回目錄 下一篇(《摄大乘论》「种子起因说)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梦回青河- Yahoo!奇摩部落格
大藏经持诵法会暨朝山礼拜〈每年举办〉
大圆满龙钦心滴课诵实修
法王中文翻译之一--朗望扎熙的部落格
与您共度今生,相约来世的上师-尊贵的嘉察仁波切- WRETCH☆

赞助网站
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
初級禪訓班--法鼓山台南分院
維基百科-藏傳佛教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學術資源網站。
南亞技術學院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