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聖地—藍毗尼園 普賢祈願大法會 普巴金剛利刃觸滅灌頂忿怒蓮師多傑佐勒灌頂 ◎年度阿企護法修法(活動紀實)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1.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前言、道前基础-归敬颂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09/11/09 04:19:47
學習次第 : 无

喇嘛网 日期:2009/11/09 04:15:45   编辑部 报导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前言、道前基础-归敬颂日常法师 释

宗喀巴大师所着《菩提道次第广论》完整勾划出佛法修学内涵,统摄三藏十二部经的佛语心要,引导佛弟子到成佛的正确圆满次第,是可以实修的教授。一如世间学问须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才能成就,修学佛法也有一条心路历程,须经共下士、共中士、上士的次第才能圆满,此论犹如一把钥匙,能开启一切佛法宝藏。

日常老法师持戒精严、广研经论并在印度达隆沙拉辩经学院修学藏系佛法,深感此论为佛弟子最好的修学宝典,故於民国七十六年起先後在台中南普陀佛学院及新竹凤山寺宣讲此论,并发行录音带。其间老法师开办研讨班,诸多出家及在家弟子深受法益,於知见建立後,复能在平时生活中付诸实践,以求真实受用。为泽及更多学佛弟子,故将日常老法师讲述之录音带整理成文字稿,分为七册,前四册为道前基础、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後三册为上士道,名为《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以目前条件,论中部分文字义理,可能无法全然完整消释,此尚待将来赴印学法诸贤发心厘清,然老法师将一生行持,融合广论总体意趣,作深广阐述,令道次第内涵易於掌握,实甚难得,学者当从此中吸取精髓焉!本浅释系由诸弟子从录音带抄录後并经润饰,然因润稿者程度有限,实难以全然表达说法者意趣,读者研学时若有疑义,尚祈赐教,俟再版时得以修正。

出版者谨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本殊胜的论典,在开始讲之前先将我学这本论的因缘简要地讲一下。这是第二次宣讲,离开第一次已整整八年,这里边有些不同之处,这跟我学习的过程有关系,虽然是我个人失败的经验,很愿意提供给各位在将来学习的过程中做为参考,可以避免走很多冤枉路。

学习佛法有几个根本重要的次第--先认识理论再去如理修持,前面那一部分称为教量,後面根据这认识去修持行证而达到相应的证量。不管学什麽,首先都需要有真正的善知识来引导,而修学佛法要找到善知识必须自己具备很多基本条件,以上所讲的就是修学佛法的正轨。可是我并不是依照这样的次第来学习,我的整个学习过程似乎都是颠倒的。我们可以说这是因为末法了,但是对於自己的修学来说,这句话不对,我们应该深深地反省、观察,为什麽我不能感得正法?我过去造了什麽业?假定我造的是善净之业,我应该生在正法时期,遇见最好的老师,得到最好的教授。但是平常我们不懂,总是把罪过诿之於别人,这是最大的错误,我愿意把自己错误的学习过程简单说一下。

我们通常都说现在是末法时代,完整的法没有了,有的也是支离破碎的。世尊真了不起,最後还留下了净土法门,在这种状态之下,净土可以说是在我们汉地最普遍的。我刚进入佛门的时候,接触的就是这样,这还算是幸运的。幸与不幸是比较得来的,以现在整个世间来说,几乎没有佛法了,而我居然还能遇见佛法,就这一点来说,算是很幸运。我接触了净土以後,也就念佛,照理说,这应该算是修持了,但是要想修持,必须先要有正确理路的认识,如果理路不认识,那要修什麽呢?而我对於整条佛道还没有建立理路的认识,就先去修行!尽管说这是末法了,至少应该了解自己感得末法而惭愧,在惭愧的当下,心里会觉得不足,自然也就谦下。偏偏已经造了这样的业,外面感不到好的环境,里面自己又不了解这种特点,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而然就走上了错路。我先学念佛,後来又觉得念佛好像太简单了,就去学禅。禅也是修证的法门,就佛法的整体来说,那是最後彻底证悟空性的部分,必须先有完整的教理的认识,当教量建立以後去修行之时,最後的部分才是学禅。结果我又走颠倒了,明明是最後的部分却最先学,可想而知,当然是毫无成果。

就这样东碰西碰,後来我有因缘到美国,遇见了藏系佛法。以我现在的了解,藏系虽然也一样衰颓了,可是比起汉地要好,因为它还有最严密的次第:先是理路上的认识,这是「教」,然後根据所教的去行持,而且整个过程当中还有好的老师引导。因为藏系佛法保留了世尊的教法当中最究竟圆满的内涵,所以显密都包含了。就像我们的学历,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所,通常都只把最高的标出来;同样的,在整个教法当中,密教是最後的部分,但并不是所有的藏人都是学密,应该说他们是有次第,一步一步学上来,而最高的那一部分是密。我在美国值遇密法,当初还觉得这样是最好的,实际上,我的学习次第整个脱了节。这说明一个很矛盾的现象--从好的地方说算是很有缘,能遇见最好的法,实际上这是最坏的情况,因为我整个次第都没有走对,脱了节,走上颠倒的路子。

我会把自己失败的经验告诉别人,我说:「我已经有这样痛苦的失败经验了,你还不按着这个次第一步步上来!」我告诉他们,我显教学过些什麽,密教学过些什麽,遇见很多老师,什麽高人我都见过。在说这话的时候,往往还有一些傲慢心,好像你讲了半天,这些高人我都认识,还做过我的老师,为我灌过顶,实际上这正说明我颠倒失败的错误经验--应该是从基础一步一步学上来,我却是倒过来走。有一位老师曾说过:本来世尊的教法传下来的时候是有二种方法,一个是从基础引导你一步一步学上来,另一个是从最高深的法一步一步倒推回来,先给你最好的,你程度不够就再退下一步,不够再退下一步。可是像我们这种根性条件不够的人,不会觉得自己条件不够的。能知道自己不足而能很谦虚脚踏实地走的人毕竟不多,《广论》上面说真正晓得自己条件不够的,都是很有智慧的人,但我不是这样的人;这个智慧并不是指脑筋好。虽然修学佛法的人里面确实有条件很好的利根者,但一般人通常是由於慢心所使,而以为自己条件很好。我要说明的是,实际上,世尊的教法当中是有些为好根器而留下来的,可是我并不是那种根性,而且现在极大部分的人也都是如此。我摸索了半天以後,有因缘发现了错误,回过头来,最後死心塌地觉得应该一步一步踏实地来,以上是我的学习过程。

以下说明前後宣讲《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因缘。第一次讲的时候自己还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那时候也没有很多人真心专门为了《广论》的次第来学。当时的学习环境,一般而言并不是遵照着这样完整教授的内涵次第。我当初讲的地点是在南普陀佛学院,南普陀是修学净土的道场。本来佛的教法当中不论学什麽,都要以对整体教法的认识为基础,了解了以後,你欢喜哪一样,就选哪一样。现在国内一般的情况是,每一个寺院都有他特别的修行法门,有他自己所宗的中心思想。如果是念佛,当然就以念佛为主,若是禅,当然也以禅为主,学教就是以经教为主,这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其实宗派本身并无好坏之别,它的意义是说,佛以其所证得的圆满教法来引导我们的时候,因为众生的条件不够,所以佛不可能直接告诉我们最究竟圆满的教法,《法华经》就特别说明这个道理。佛随顺着众生不同的根性,所以就分门别类,你欢喜这种,就从这一个地方契入,你欢喜那一点,就从那个地方契入,宗派的形成就是这样来的。应不同根性的众生,先从他相应之处契入,契入了以後渐次加深加广,到最後达到究竟圆满。所以为了引导不同的众生,自然而然会分出各式各样的教法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根性。  

那些不同根性的弟子们,虽然没有像世尊一样能够达到究竟圆满,可是他们的确有很深厚的善根,罪障也减低到一定限度,所以他听见了这个法以後,会全心全意依照着去修学,来净化罪障、集聚资粮,从净罪集资这两点不断地提升。後来渐渐有了转变,众生的条件越来越差,学了法以後,不是拿来净化、提升自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始终离不开憍、慢二字,所以就拿所学的法与别人作对比说:「我学的法门是最好的,你学的不一样,当然你的就没我的好罗!」不是拿所学的法来净化自己,而是跟人家互相诤论,越到後来诤论的情况越糟糕,所以後来就变成宗派彼此间党同伐异,我们现在也处处都看得到这种状态,尤其末法的时候这种现象特别强烈。  

我第一次讲的时候,因为那里纯粹是净土的道场,讲的时候一方面根据我的经验,一方面根据《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特点,当然也还要依这宗派的特点,一方面就它的长处充分发展,另一方面也避免彼此间宗派的对立,所以讲的时候多少受了这样的影响。然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还在学习的过程中,本来就没有走对,像之前说的,我并不是照着次第先接触教量,而是走反了。幸好最後接触藏系(这个教法是藏系进来的),我了解到要修高的法门自己的条件还不够,渐渐地找到错误之处,一心退下来之後,终於能够得到真善知识的指示。我接触藏系,先是白教,再来是红教,後来是萨迦跟黄教,乃至於最後我有机会到印度,接近辩经学院院长(已故的洛桑院长),那是我最重要、最根本的一位老师,他跟我讲了一些道理,当然还有其他的老师指点。  

经过前面的转折以後,才多多少少对《广论》有一点肤浅的认识。回过头再看第一次讲的《广论》,一方面因为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所以有时候会偏;一方面自己的认识也的确很不足,我实在差得太多。即使以我现在的条件来说,要讲《广论》,也完全不够资格,那为什麽又要讲呢?正因为我已讲过一次,刚开始讲的时候,我自己只觉得很高兴啊!因为我的老师(最主要的就是法王给我的加持)曾经指示我:「你要把所学的法带回去。」我想所学的法之中最重要、最好的,莫过於《菩提道次第广论》,所以那个时候也就跟大家介绍。当初以为讲完了也就结束了,没想到讲完了以後,这一百六十卷录音带产生了一些影响。大家觉得我讲得很好,我自己很清楚,《菩提道次第广论》是绝对地好,因为这是诸佛的心要,经过历代祖师将它流传下来,宗喀巴大师是文殊菩萨的示现,文殊菩萨是诸佛的老师,他造的论当然好,所以并不是我讲得好,而是这本论本身实在好,我讲得实在烂。既然我讲得烂,又有一些错误,这本书大家不容易看懂,偏偏由於之前的因缘又很容易产生误解,所以我现在重新讲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我希望再讲的时候,能把前面最粗浅的错误拿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第二点,经过了这七、八年,一方面由於自己得到师长真正的指点教授,多少在文义上面有一点了解,还有自己跟这里的同学切磋琢磨以後,多多少少有一点肤浅的体认,这二点加起来可以提供有心学佛的人,初初进去时有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完整的指导,这就是此次重说《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因缘。

一般在正式讲法的时候,不管是藏系、汉地,都有讲法的仪轨。对这一个仪轨,一则是我也没正式学过,还有我希望透过在座各位很认真地学,将来能够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因为我们是汉人,汉人祖师留下的这套东西,现在已经渐渐隐没了,而藏经还在,可是我们去看藏经,根本看不懂。特别是学了《广论》这样的书以後,更正确地了解,如果没有传承师长来引导,自己去看书很不容易懂,我举一个实际上的事例来说明。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了不起的大祖师,禅门的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岭南(广东一带)的人,他生於初唐,当时那个地方叫南蛮,也就是还没开发之地。某天他在乡下听见有人念《金刚经》,当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恍然大悟,开悟了!我们会说六祖大师真了不起,很多人念《金刚经》念了一辈子,一点体会都没有。在座很多人都念过《金刚经》,我也念过很多遍,什麽都不懂,听人家讲过还是不懂,他既没有听人家讲,就这样听一遍就懂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不一定!这个故事的下面,我只叙述很简单的一部分。他听见了,「啊!这麽好啊!」就问念经的人,这个人说:「这我也不懂,我只是照着经文念。现在有一位了不起的大德--黄梅五祖,你去找他。」於是他就向北方走,最後到了黄梅。

《坛经》里有个公案:五祖要传法了,他想试看看弟子中哪一位最精采就传给他,於是叫弟子们把自己的体会写成偈子。那时候有一位上座,是弟子们公认为最了不起的一位上座,他想到一首偈,但不敢写上来,万一老师说不对,那不是不好意思吗?想了半天,一直不敢写,但是大家都等着他,不写又不行,所以他就叫人家写在墙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大家一看,都赞叹他好了不起!实际上,透过这首偈子可以看出他条件还不够,不过五祖说:「能这样子用功已经不错了。」最後就叫大家拿这个偈子去念。六祖大师听见人家念,便问人家念什麽,才知道有这件事情。六祖说:「这个还不行!」对方想:你算什麽,竟然说这个不行,「那难道你也懂吗?」「对!我也懂!」所以他就请人在墙上写「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这首偈子就知道六祖是何等地了不起。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会以为六祖大师听了《金刚经》就懂了,实际上,你说他不懂吗?不对!说他懂吗?还有下文,我讲下去,你们就知道。六祖这首偈写上去以後,大家闹起来了,五祖听见外面在起哄,一看这样的偈子,五祖这样的祖师当然晓得,这偈代表已经明心见性了,可是现在如果传位给惠能的话,弟子们会起哄。就譬如我们现在要传法,上座都没有分,我随便挑了一个最小的沙弥,传给了他,那你们大家会不会气他啊?很可能会有这样的现象。这个故事就很类似这种状态,他平常处处地方都不行,又是最晚来的一个,而且是南蛮的蛮子,话都不通的一个人,所以当时五祖说:「也一样不行!」既然老师说不行,那大家也就算了。实际上这是有名堂的,师徒之间都不动声色,老师没说什麽,徒弟也乖乖的。六祖到黄梅以後干什麽?去舂米,拿现在的话来讲是做苦工,我们现在这里不必舂米,但就像打扫厕所、扫院子,一天到晚忙这些。他在那边做了八个月的苦工,老师也从来没跟他讲什麽话,而他也不会抱怨来了八个月老师都不理我。

有一天,五祖出去散步,走到舂米的地方,看见六祖正在舂米。他就问说:「米舂熟了没有?」「舂熟了!」那时的米不像现在是使用机器打的。米本来是稻,稻的外面有保护的糠,糠有粗糠跟细糠,以前是用一种粗的磨子先将粗糠磨掉,然後将米放在石臼里舂,米与米磨擦後,细糠就会脱掉。舂米的石臼有大、有小,像五祖这种道场都是很大的,六祖当时就专门舂米。舂米是利用杠杆原理,他要把它踩下去,脚一松石头就蹬一下,舂子就会舂到米里面。因为六祖的身体很瘦,力量不够,所以他在身上绑了一块石头,增加重量。这样一次一次碾掉米的糠,细糠舂掉了,米就舂熟了,舂熟了以後,筛一下,将糠筛掉,留下来的就是白米了。当时五祖就走到石臼旁边,拿了一根杖敲敲石臼说:「米熟了没有?」六祖回答:「已经熟了很久,但是还欠一个条件。」「欠什麽?」「要筛一下。」舂米本来就是这样,这是他们师徒两人的对答,我们平常粗枝大叶去看是不懂的,就好像说你们在扫地,我问:「扫好了没有?」你们说:「扫好了,只要用畚斗扫起来丢出去就好了。」就是这样。五祖问完了以後也不动声色,他回过头来背对着六祖,拿着手杖在舂米的石臼上「笃!笃!笃!」敲了三下就走了,像是一个无意识的动作,实际上他那个对答和背过来敲三下都是玄机。

那天晚上半夜三更,六祖就到五祖房里,五祖早已在等着他,拿着《金刚经》对他开示。讲的时候,他用袈裟遮住窗户,不让其他人知道。六祖体悟後说了几句话:「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何其自性……」《坛经》上面写得很清楚。我为什麽要特别讲这些呢?当初六祖大师在岭南听《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好像已经了解了,结果到五祖这个道场住了一年,一直等到半夜五祖为他讲《金刚经》,他说:「啊!原来是这个样子!」他说了很多「原来是这个样子」,那表示他以前并不懂。由於我们个人脑筋灵敏的程度并不一样,多少会了解一点,比如我们现在看了以後就说:「啊!懂了,懂了!」多少懂一点,懂什麽?文字相!但文字相也有深浅的不同,也许对文字的内涵多少有一点体验,可是这地方告诉我们,即使像六祖大师这麽了不起的人,对於《金刚经》最究竟的内涵也要等到他老师讲了才体会得到。  

我特别讲这个故事是要说明一个特点:如果我们真正想深入佛法,那麽真正够量的善知识是绝端需要的,这在《广论》上会告诉我们。也许你会觉得我们现在直接找一位够量的善知识就可以了,事实上,我们必须要慢慢地积累资粮,现在连最粗浅的人与人之间的来往都建立不起来,我们就能够找到最好的老师吗?佛法里没有这样的道理。就像我们念书,你小学还不会,直接跑去大学、研究所一念就行了,天下哪有这种道理!我经过了这几年,由於能够认识以前的错误,退下来而遇见了真正跟传承相应的老师,他给了我一些开示,透过这个领会之後,在同学当中切磋琢磨,多少有一点简单的认识,现在我就是希望在这个最简单的基础上面,再为大家介绍《广论》的内涵。各位同学以现在这样的基础好好努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了这个以後,有两件事情非常重要,我们应随分随力地努力。第一个是见解,为什麽我们在人生无限的选择中会来做和尚?这个见解要建立得非常稳固;其次,既然出家了,我们应该怎麽照着次第一步一步去学习,整本《广论》就是告诉我们这个。之前我们曾借用世间的书籍,这无非是让我们生在这个时代,能很客观地把所面对的世间、出世间做一个比较,让我们理智地去选择,而且我也把自己失败的经验合盘托出告诉你们。所以尽管诸位年纪不大,而脑筋已经够灵活,再加上你们的尊长乃至父母亲的经验,那时候就能做一个最好的选择。  

平常讲法,汉、藏两地都有它一定的轨则。现在汉地教法还留下来,但是尽管有很完整的资料,如果没有真正的善知识来教导的话,还是无法学到它的内涵。在藏系我虽然後来遇见最好的老师,可是因为自己不懂藏文而且年纪也大了,所以老师只是把最精要的部分告诉我,并没有在完整的次第上好好地学。你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有机会学,等学好以後,希望能建立一个与我们相应而不失整个传统的法轨。

《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宗喀巴大师造的,宗喀巴大师离开现在五百多年,他出生於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西元一三五七年。他是藏族,生在青海西宁附近叫湟水的地方,当地的人叫它「宗喀」。「巴」是西藏人对人的尊称,就像我们中国人传统的习惯,对很尊敬的人并不会直接称名一般,西藏人对自己所尊敬的人也不敢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他为某某巴。因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祖师,对我们佛弟子有无上的恩惠,所以後人不敢直接称他的名字,照着传统尊称他为「宗喀巴」。比如说我们是湖口的人,如果在座各位将来出了一位大祖师,大家尊敬你,不直接称你的名字,尊称你为「湖口巴」,也许叫「凤山巴」。大家一听到「宗喀巴」就会想到大师这样的一个人。

大师资质绝顶,天分非常高,从小就出家,後来到藏地接触当时各宗各派的高人,广学当时藏地所有法门,从教到证,从显到密,最後成就达到最高,所以在当时是藏地一切圣者的顶严,也就是成就最高的人。最後他把一生学过的法门整个地消化、浓缩、整理,还透过本尊的加持,实际上是文殊师利菩萨亲自指点他,才写成这本《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本《广论》是大师四十六岁时写的,如果算年代是一四○二年,距今五百九十四年。这本论在藏地一直是最重要的教授。世尊讲的经论非常丰富、圆满,一般凡夫不大容易受持,後来祖师们就把世尊的教法浓缩,将我们相应、最精要的部分很有次第地把纲要列出来,这个叫做「教授」。如果我们根据这教授去修行的话,一步一步学上去,就可从我们现在相应的下手处一直走到成佛。对於「教授」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也可以说它是最精要的佛法的内涵。《广论》一向在藏地流传,一直到民国初年才由法尊法师翻译成中文。法尊法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法师,民国六十八年圆寂,离现在也十多年了。他所翻译的《宗喀巴大师传》(指略传),你们有时间应该看一下。

道前基础 - 归 敬 颂

照我们汉地的习惯,经文分序、正、结三分,结或者叫流通分。序是简单的序幕、序说;正说就是最重要的内涵;最後说完了有一个简单的结论。《广论》一开头就是序,序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论前归敬」,就是造论前面的归依礼敬;第二部分是「造论宗旨」,说明为什麽要造这部论;第三部分「谆嘱听受」,谆是谆谆教诲,嘱是叮嘱我们怎麽去听,怎麽去受持。现在讲序当中的第一部分「论前归敬」。

【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语)】

【敬礼尊重妙音(汉译)】

「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实际上它是梵文的藏音,这里我们把藏音用中文表达。就像汉系佛法中有很多名词,写的是中文,可是它实际上保留了梵文的发音。我举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南无阿弥陀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几个字是中文,只是把印度梵文的发音用中文表达出来。「敬礼尊重妙音」就是「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的汉译,翻成汉文的话,「南无」二字就是敬礼,「姑如」就是尊重,有的时候称为上师,就是最尊贵的老师。「曼殊」是妙,「廓喀耶」是音,实际上这就是文殊师利菩萨。   

凡是造论前面一定有归敬,为什麽要这样呢?有几个意义:第一,在西藏对佛法最有贡献、最了不起的藏王,第一位是松赞冈布,他的年代相当於我们初唐时候,他曾经娶汉地的文成公主。再传了几代,又有一位王叫持松德贞,论前归敬就是这位藏王订立的。佛法真正进到西藏是在持松德贞王的时代,莲花生大士、静命论师都是在那个时代入藏的。他们制定了一个轨则,对於造论,论的前面应该归敬哪一尊佛、菩萨,规定得很清楚。因为文殊师利菩萨代表智慧,而「论」是专门辨别经义内涵、增长智慧的,所以归敬文殊菩萨是依着藏王遗下来的制度。第二,因为佛法要留传下来,多少都会有障碍,所以要祈求佛菩萨加持,消除一切的障难,使所造的论能够圆满。因为它有几个意义,所以论前面有这样的归敬。   

像这样了不起的大师们还要去归敬,祈求能净除障碍,加持使他造论圆满;现在我们凡夫要去学、去听,是不是更应该祈求净除障碍,使我们学得圆满?从这地方我也体会到,我们学的人更应该在一开始时很至诚恳切地归敬,祈求大师(也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加持我们,使我们的学习能够免除种种障碍,步步增上,达到究竟圆满的程度。至於到底会有些什麽障碍、要学些什麽,後面学下去我们会渐次地了解。一方面祈求佛菩萨的加持,一方面我们自己要努力,这样的话,障碍会渐渐净除、资粮会集聚。 

以上是归敬自己的上师。本论是宗大师造的,之所以归敬文殊菩萨,一方面固然是藏王留下的规矩,实际上宗大师造论完全是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在他的广传上面有说明。这是值得我们效学的,修行要到这种程度才算是安全了,只要一祈请,佛菩萨亲自现前,所有的问题都会指点我们。

【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 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
【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 於是释迦尊主稽首礼】

这四句是礼赞我们本师释迦世尊身、口、意三业的功德,实际上也可以说是法、报、化三身。佛具什麽样的身呢?「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俱胝」是印度的数目,相当於我们汉地一千万。印度的数目有好几种,有小数、中数、大数,小数是十进位,从一到十、十到百、百到千、千到万;中数是百进位。小数到了十万,印度话就叫一个「罗叉」,一百个「罗叉」印度话就叫一个俱胝,所以一个俱胝是一千万。不过因为印度的各个地方不是完全统一的,就像我们中国古代春秋战国之时分成很多国家一样,印度当年也有很多不同的国家,它们的「罗叉」所代表的数量就不太一样。玄奘大师当初在印度的时候,十万也叫一个「罗叉」,百万也叫「罗叉」,千万也叫「罗叉」。这里我随分随力地说明,是因为「俱胝」在很多地方都用得上。「圆满」的意思就是说他造了种种善净之业,这个善净之业是无量无边,以俱胝计,而达到最究竟圆满的程度,才能感得佛这个「身」。佛身跟我们凡夫身有什麽不一样呢?他是妙善所生的;我们凡夫的身体是杂染之业所生的,这两个是完全不一样的。平常我们造的业分成恶业、善业、净业等,而佛因地所造的业是善而且妙。妙跟善有很不一样的内涵,我们说做好事要空三轮,平常我们做了好事会很执着,而他做了好事不会执着,恒常处在空性当中;另外有一种执「空」的人,他又不去做好事,这也不对。这里的「妙善」是由智慧摄持的方便,这才是真正的妙善,在本论後面会有很详细的说明。积累了无量无边的妙善之业,所感得的最究竟圆满的身,那就是我们世尊的身。   

然後是「语」的功德,平常我们所讲的,大都是随自己高兴的话,嘻嘻哈哈随便开人家玩笑,一开起口来若不是随顺自己的习气放逸,就是去伤人;佛不是这样,他要嘛不开口,一开口一定满众生的希愿。我们众生愿些什麽?两样事情--离苦、得乐。世尊开起口来无非是为了这个,而且不只是成满一个众生的愿,而是要成满所有一切众生的希愿。接下来是意功德,我们对世间的真相都看不清楚,因为我们都在无明当中,世尊是「如实观见无余所知」,彻底地圆满,他能如诸法的实际状态而看清楚,丝毫没有半点遗余。这样的身语意究竟圆满的人就是我们释迦世尊,所以,在这里我们先对他至心地敬礼。我们现在教法的来源,是世尊经过了无量阿僧只劫精勤修持,才究竟圆满地成就的,所以世尊是我们第一个要敬礼的,再下面是菩萨祖师等。

【是无等师最胜子 荷佛一切事业担 现化游戏无量土 礼阿逸多及妙音】

无等师就是佛,佛有各式各样的尊号。所谓「无等」,就是说再也没有能够跟他相比的,是世间出世间最殊胜、最究竟圆满的,即使是等觉、妙觉菩萨都比不上。现在所赞的是无等师最殊胜的弟子,通常我们称为心子。实际上,他能够负荷佛一切的担子,佛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分成二部分,一部分称为深见,一部分称为广行,这两部分後面会很详细地说明。以我们现在的概念去说,将来我们所需要集聚的资粮有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福德资粮就属於广行部分,这是行的方面;智慧资粮属於深见部分。   

世尊最殊胜的心子,他能够承担佛深见、广行两方面的事业,化现各式各样的身体,在无量佛土教化众生。这里的「游戏」,实际上是指教化众生。为什麽称它为「游戏」?这个游戏不是指好玩的游戏,经论上面说「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他证得空性以後,虽然了解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如幻如化,就像变戏法一样,但他不会停滞在空性当中,有这样的特点。普通人由於看不清事实的真相,心里面引起很多烦恼。菩萨因为有智慧光明,有正确的认识,所以不再有热恼,很清凉,他在毕竟清净的空性当中现种种的幻化,这个幻化对他来说,就像是我们所说的游戏,而这无非是救度众生,也可以说:他是在报佛恩、增长他的资粮。

这里所讲的最胜子是哪两位呢?一位是阿逸多菩萨(阿逸多就是弥勒菩萨的梵文),他是广行派的;另一位妙音就是文殊菩萨,他是深见派的。佛是究竟圆满的,再下来是稍微差一点点,他们两位是等觉菩萨,尽管比起後面的人已是超胜太多,不过示现告诉我们,世间只有佛是究竟圆满的。阿逸多菩萨、妙音菩萨以下分两派传承,这是佛出世要告诉我们真正重要的二个特点。

【如极难量胜者教 造释密意赡部严 名称遍扬於三地 我礼龙猛无着足】

世尊传下来是阿逸多、妙音二位大菩萨,再下来特别是又有龙猛菩萨(或称为龙树菩萨)、无着菩萨,他们也是分别传下深见和广行二派。我们礼赞,一方面是敬礼,一方面是赞叹,把他最殊胜的成就、功德简单扼要地说出来,使我们衷心仰望,也从其中了解佛法最主要的纲要。「如极难量胜者教」,胜者(就是世尊)传下来的最殊胜的教授,是非常不容易了解的,他们不仅了解,而且能够解释。这个教授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秘密,并不是说他不让我们知道,而是说我们的程度不够,像小孩子,大人即使很明白地讲,小孩子也不了解。经过他们二位大菩萨把世尊乃至於传到阿逸多、妙音二位大菩萨的重要内涵再作解释,把世尊最深密的意义阐释出来,让後面的人了解,而能长久留在世间,所以说「造释密意赡部严」,赡部就是南赡部洲,他们是南赡部洲中最重要的顶庄严。因为这样的关系,他们真正达到「名称遍扬於三地」,三地是天上、地上、地下,这些是佛法流传的地方,只要佛法流传的地方他们都会去弘扬,阐释世尊最深奥的教法。实际上这两位菩萨对大乘的弘扬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是传承当中最重要的中心人物,这是第二部分。

【摄二大车善传流 深见广行无错谬 圆满道心教授藏 敬礼持彼然灯智】

世尊是究竟圆满的,下来就分方便跟智慧,方便部分先是等觉菩萨--弥勒菩萨,再下面就是无着菩萨;深见也是先等觉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实际上文殊师利菩萨早就成了佛,乃至於是诸佛的老师,但是他为了辅助我们世尊弘扬教法,而这也是文殊师利菩萨的本愿,所以来这个世间传法。文殊菩萨再下面就是龙树菩萨,他们之後自然有跟他们相应的传承。在古代传承是最重要的;因为众生条件不够,不能圆满接受世尊的教法,在世尊的教法中与他相应的部分,有最精要的内涵,有理论、有修证的方法,经由祖师把它传下来,这就是传承。可是後来就慢慢地变了,不但不再保持最严密的见、行二个内容,反而拿这个来互相攻击。学到了法赶快修行都来不及,我们却反而增长烦恼!认为自己很不错是憍,认为别人不如我是慢,我有而你没有,互相诤论,最後最好的东西变成宗派的争斗,这个我们要了解,将来我们一路学下去,这个地方应该注意。我们应该如何去避免呢?并不是等到我们学好了以後才去注意宗派的问题;现在我们学习的过程当中,自己学会了,对於还学不会的同学,觉得他太差劲,实际上这个因已经根本错了。你学到什麽?你成佛了吗?没有呀!只学到很有限的一点点,自己还觉得洋洋得意,请问是不是憍心?阿底峡尊者这麽聪明,他跟随过这麽多老师,还觉得自己不够,我们现在听见了一点点,就觉得知道了,以为自己有什麽了,这是最大的障碍,最可怕的烦恼就在这里,还拿这个东西看人家不起,认为人家不对,这是憍慢。这个情况将来演变下来,就变成宗派的互相争执。所以我们必须在现在下脚第一步就注意,即使我们一时不能帮助别人,可是应该很战兢惕励地净化自己,发心我好好学,将来才能够帮助别人,那个时候所要学的内涵就是二大车轨,这样才真正能够渐次增上,跟上祖师的脚步,乃至於成佛。

从阿逸多、妙音二位菩萨,到龙猛、无着二位菩萨传下来,这两个大车,也就是大乘的两大流派,一个是深见,一个是广行,最善净地传下来,丝毫没有错误,那是最究竟圆满的修菩提道的心要。这个心要,我们说教授藏,就像库藏一样,有一位伟大的、了不起的祖师,他把这一切学到了、统摄起来,那就是燃灯智(通常我们称为阿底峡尊者),他把这两个传承合而为一。在阿底峡尊者之前,两个传承是分开来的,传到他又合并起来了,这是非常殊胜的因缘。佛涅盘一千多年以後,到阿底峡尊者时代,在他身上又达到最高的成就。实际上,宗大师所学的最重要的内涵,就是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将来我们好好地把《阿底峡尊者传》、《宗喀巴大师传》仔细地看就会了解。以上是归敬直接的传承--世尊、两位大菩萨,然後是真正振兴大乘的无着、龙猛二位菩萨,最後到阿底峡尊者,这个是一代一代直传的。

【遍视无央佛语目 贤种趣脱最胜阶 悲动方便善开显 敬礼此诸善知识】

接着是礼敬其他有关的祖师们,「遍视无央佛语目」,祖师们的特点是能够广博地摄取所有一切的教理。他们在见解方面能够全面地了解世尊所有的教授,也能够行持,达到最殊胜的阶段,这些都是贤圣之种,是最贤善的种性。「趣脱」就是走向解脱之道。「趣脱最胜阶」是指他的见而言;「悲动方便善开显」是指他的行而言。这些「遍视无央佛语目」的贤善的祖师们,他有这样的见、这样的行,具足方便智慧,能够善巧地开示、显发世尊最究竟、最殊胜的教授,现在宗大师一一对他们礼敬。

从这个地方我们晓得,世尊的教法传下来真不简单,我们也应该发心效学,从内心当中礼敬从世尊以来所有的祖师们。世间一般所敬仰的是世间的成就者,一般人心目当中总有一个崇敬的目标,觉得某人很了不起,不知不觉就变成自己崇拜的偶像,有意无意之间就会缘着这个对象。现在我们真正最崇敬、最仰望的就是这些从世尊传下来的祖师,不但是我们内心当中的目标,也是我们行持上真正应该努力效学的。所以除了归敬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要学习的对象就是这些菩萨、祖师。以上就是序分当中归敬的部分。

下面是造论的宗旨。归敬了以後,说明他为什麽要造论,造论的目标何在。造论宗旨一共有两个颂:

【今勤瑜伽多寡闻 广闻不善於修要 观视佛语多片眼 复乏理辩教义力】

p. 2

【故离智者欢喜道 圆满教要胜教授 见已释此大车道 故我心意遍勇喜】

颂文讲的是指宗大师那个时代,我们也看一下我们现在是什麽状态,同时策励自己应该如何做,这是非常重要的。瑜伽是梵文,意思是相应,什麽叫相应?我举个简单的比喻,我们现在学《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个文字你原先不懂,教了你,你知道了,这是一种相应。我晓得这个字念作菩提,我原来不会念,现在会念,会念了以後,文字讲的是什麽,我也了解了,菩提是梵文,翻成中文叫觉,诸如此类,不管学到哪里,你都会有一些了解。我们做任何一件事,你原先不懂,学过以後就懂了,换句话说,你本来对这件事情不了解,现在你了解了。我们学《广论》也是一样,先了解文字,然後了解文字的义理,进一步了解义理当中的内容,要层层深入。我们容易犯一个毛病--才学了一点点皮毛,自己就以为行了。所以真正要想学上来的话,藏地、印度、汉地的祖师,没有一位例外都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净罪、集资。障碍没有除,不可能学得进去,资粮不够亦然。因此有一点要注意:平常我们总觉得好像我是来学的,应该住在这里,你该来教我。你有这个资粮吗?你们仔细想想自然就了解,不要以为住在寺院里是理所当然,做点常住的事情也不愿意,觉得不相应。实际上是有几种情况:不应该做的事当然不要做,应该做而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我们要去了解,这就是最好的集聚资粮的机会。资粮不够而想学习佛法,绝无可能学到的。这个内涵不是语言能表达的,我只能简单地说,当你们慢慢深入的时候,自然会感受到很不一样的内涵,而且这种事情绝对不是文字相。

我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前天我到台中探视一位出车祸的同学,他的命差一点送掉,小腿上一大块肉不见了,说不定这只腿要废掉。换成我们一般人都会抱怨,除了抱怨车子撞他以外,还有其它的抱怨,还会觉得怎麽我学了佛,佛没有保佑我,反而还要受这个障碍!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态,把佛法看成像做小贩的,我付你十块钱,你得给我价值十块钱的东西,把学佛法想成像交易一样,好像我现在供养你三斤香蕉,等一下你就应该来加持我,让我发大财,就这麽荒唐!对佛法深厚的内涵都不清楚!佛法教我们一切都是业所感来的,果的前面一定是有非常深厚的因缘,绝不是眼前所能看到的。我所以特别讲这件事情,因为一般人会抱怨我学了佛怎麽不灵光,那位同学不但不抱怨,而且还说:「师父!真对不起您,还劳您驾,我业障很重,这次是净了我的罪障。」我听了非常赞叹。佛法告诉我们一切都是业所感的,了解了业以後,应该清楚,这一件事情所以发生,跟眼前学佛不学佛没有关系。如果你造了这个业,它一定会感果,没有感果之前这个业就不会消失。进一步来说,当它感果的时候,是不是同样又再造新业?譬如我以前伤害过某人,今天被怨家碰上了,我就会被他伤害。被他伤害的时候,你采取什麽态度?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觉得好端端的,为什麽你要来伤害我,我们难免会抱怨。学了佛以後告诉我们「观业忍受」,如果我安心忍受,这样一来前面造的业到此为止,你将来不会再受。可是我们平常都受不了,会抱怨,所以前面造的业到现在固然是感果了,但是同时又造了新的业,将来再感果,永远辗转而越缠越紧。而那位同学他知道这是自己的业,不但不抱怨,还告诉我:「《广论》上面说无常,以前学到时觉得很有道理,可是对无常没什麽感觉。今天碰见这件事,才晓得无常是这麽可怕,心里面胆战心惊,不知道我这个性命能不能保持到下一分钟。啪!一下子撞上去,人就昏倒了,等到醒过来已经躺在医院里很长一段时候。」他现在有机会醒过来,假定当时车子撞上去压在他身上,他有机会醒得过来吗?醒不过来。所以他说:「我现在才晓得无常原来是这样。」他不但不抱怨而且还感激。这两个差别大家分得清楚吗?我们平常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抱怨,讲了很多道理,拿这个道理增长自己的憍慢,还要造很多恶业;我们到底是学了什麽啊?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个特点,这个也叫相应。透过这例子,可以反省自己相应在哪里,是相应在增长烦恼,还是相应在真正地净除罪障集聚资粮?这个对我们才是真正重要的。但愿各位同学学习时,能真正懂得这个特点。

修行本来是要跟所学的道理相应,所以一定要先懂得道理,可是有些人却寡闻。但是虽然懂得了很多道理,如果不能真正跟着法理层层深入,只有停滞在增长憍慢上头;反过来,假定能不停滞在憍慢上,一定能真正地深入;这两者之中,没有第三条路。有很多人糊里糊涂,那根本不相应,只是白浪费时间。所以大师说当时勤於瑜伽的人,很不幸,不了解道理。正规来说,刚开始应该广学多闻。不幸广闻的人又不善於修要,学了很多道理,修行却不善巧。在我们学的过程当中,本来应该是懂得了道理以後随分随力照着道理去努力行持,并不是等念完了再行持。有人会说我现在还没有懂,怎麽去做?虽然书本上的理论不太了解,可是每个人周围有父母、兄长、师友,他们多多少少会告诉我们,应该随分随力地在这些圈子里接受好的概念,尽量把坏的渐渐净化,这是我们做得到的。特别是学《广论》这样的教授,後面非常强调这个特点。我们能够做到了就能够渐次改善增上,如果做不到,始终会停滞在错误的阶段。

「观视佛语多片眼,复乏理辩教义力」,我们对於佛告诉我们的话,原先根本不知道,知道了以後又「多片眼」,只从一个角度去看,实际上佛要告诉我们的是无限广的,我们或者是根本没学到,或者学到了以後停滞在某一个阶段,对事情看不清楚。「片眼」就是一只眼睛,一只眼睛是看不清楚的。你们可以试试看,把一只眼睛闭起来,然後你两只手的食指一上一下去兜,明明是自己的手指头,却怎麽兜也兜不上。也许有人会说「我兜上了」,这不必谈,你仔细一点是有可能,一般就是兜不上。你张开眼睛一定兜得起来,一只眼睛闭起来的话,要花很大的劲才兜得上。眼前这麽简单的事,手还是我们自己控制的,闭上眼睛都兜不上了,佛法这麽深远的内涵,我们就懂了吗?片眼的毛病是我们最容易犯的,拿自己错误的概念去衡量,这是我们的致命伤。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能力是这麽差。至於理智,「复乏理辩教义力」,我们的心识当中,前五根识固然不行,意根是从理论上面认识的,但我们对教理真正深刻的意义也一样不懂,因为没有在理论上好好下过功夫,所以对正确的内涵就不认识。

既然眼前的、深远的我们都看错了,结果是「故离智者欢喜道」,我们远离了智者(从佛菩萨到祖师)所欢喜的这一条道路。我们现在欢喜的跟他们欢喜的不一样,所以说是颠倒。不过我们还算幸运,比起佛菩萨来是颠倒,可是比起世间来说我们算是好一点。世间人看我们是颠倒的,我们很乐意接受人家这种看法,但愿我们能够慢慢地从世间的路转而靠近佛菩萨。下面说真正的圆满教(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世尊给我们的教诫是最究竟圆满的)需要最殊胜的教授。平常我们对佛经的确不容易了解,真正殊胜的教授,就是能阐释世尊讲的内涵中真正重要的精华。经论上佛菩萨祖师都告诉我们一个特点--「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但愿各位记得这一句话,将来你从一生的经验当中会体会到。现在我们所看的《阿底峡尊者传》是法尊法师翻译的,他是汉人,後来到藏地跟了一位老师很认真地学,法尊法师那个时代比起我们大概早了七十多年,那是民国十几年的事情。他在尊者传里边附注了几句话:等到接触了真正有传承的好老师,回过头来,看没有传承的是味同嚼蜡,一点味道都没有。而且这里特别说,如果没有好的老师来教传承的教授的话,我们根本不可能懂。也许你的条件很高,随便一听就懂,可是真正重要的内涵,都是要很深细地好好去学才能体会,绝对不是随便听一下自己就能懂了,这是绝不可能的;如果可能,大概你就是佛菩萨了,这一点我们慢慢的愈深入应该愈了解。真正圆满不错的、不离智者欢喜的这些教法,需要真正殊胜的教授才能体会。宗大师在那个时代看见了这个内涵,「见已释此大车道」,所以内心感到特别喜跟勇,做这件事情他有很大的欢喜的力量。

以上就是造论的宗旨,它告诉我们,这本论当中会把修行人的缺失很清楚地指出来--应该要广闻,而广闻的人的缺点也在这个地方指出来。因此我们在学这部论的时候,不是把文字学会了以後到处去讲,这是一面镜子,学会了以後要反省自己哪个地方有了问题,然後好好努力,如果属於罪障部分,就净化它,如果属於教授部分,好好努力增长它,如果资粮不够,那麽努力去积集资粮,这个才是学这本论的真正要点,也不辜负文殊菩萨、宗大师的教诫,更重要的是不负自己的善根。

藏地通常在正讲之前,很强调暇满人身非常难得,我们今天得到了,居然又能够得到圆满的教授,如果不好好地学,那真是浪费了自己宿世积累的暇满资粮。这个学,并不是坐在那里听听,听完了就讲,增长自己的憍慢,那根本错了;应该学会了以後像刚才说的拿来净化自己。这一部分就是大师造论的宗旨,指出我们学的人应该走的方向。最後是谆嘱听受,大师非常慈悲地告诉我们,我们有幸来学,应该以什麽心情学习。

【诸有偏执暗未覆 具辨善恶妙慧力 欲令暇身不唐捐 诸具善者专励听】

我们凡夫都犯了这个毛病--心中有所执取,这个执分人我、法我两种,也就是无明暗,不是偏於断边,就是偏於常边。断常是相对於中道而言,将来在《广论》当中会有正确的说明,现在我们先了解名词就可以。简单来说,真正讲缘起的叫中道。一般人通常执着在断边,就是认为人死了什麽都没有了,譬如现在科学上面一般的见解就是属於断见;平常一般的外道就是属於常见。这些都是不顺於因果缘起法则的,都是有所偏。普通人都被这个错误的无明所覆,要不被它所覆,需要有能够辨别善恶的妙慧力,也就是所谓的资粮。这一点就比较不容易,我们无始以来,不是没有脑筋,可是都用在坏的地方去了。有的人脑筋比谁都好,想歪事情特别灵光,这不能算是智慧。现在我们要具的妙慧力,是要能够辨别善跟恶。如果做了这件事情,将来果报是快乐的,这叫做善,将来果报苦的叫做恶。佛法当中不是看眼前的好坏,後面有它深细的内涵,我眼前可以做得很好看,但是将来的果报是根据我的意乐以及行为而定。能够具足这种妙慧的力量是不容易的。妙慧通常就是对空性、缘起有正确的认识,具足妙慧力才能够离开这种偏执的束缚。

不但要具足辨别善恶的妙慧力,而且还要有一个强烈的希望--欲。欲是善恶都共通的,就是「我要这个」,一般世间人强烈地贪着名、利、吃、睡,这是坏的,现在我们这个欲是善法欲,就是想要学佛、要力争上游的希求。想学佛的话,精进绝端重要,「资粮善中进第一」,不管你脑筋多好,如果不精进,绝不可能有佛法上面的成就。那麽精进要靠什麽呢?要靠善法欲,一心一意要得到这个东西,有了这种对善法强盛的好乐之心,自然会愿意努力克服种种的难关。就像在座的预科班同学,大家去背书、写字虽然蛮辛苦,可是因为有善法欲,有所依的理念,所以愿意去拔草,乃至於去打扫厕所,因为觉得必须要集聚资粮,於是很认真地去做,那都是善法欲,这是必不可少的,将来愈深入愈是需要。所以眼前很多事情是锻链我们意志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绝对不愿意做的时候拖拖拉拉的,反正时间到了,我就不管了,那完全是伤害自己。如果养成了偷懒的习惯,将来要真正修行的时候,绝对不可能走得上去。不做则已,要做我就全部精神去做,先在这种小的、简单的事情上培养,有了这个能力,将来愈深入时才能够有强盛的意志力。不但内心有意志力,而且你的精力、体力都够,才能够做最了不起的伟大的事情。现在这个欲是什麽呢?「欲令暇身不唐捐」,我们得到这个难得的有暇之身,这是如法修行必须的条件。所以很多条件优越的在家人反而羡慕我们,因为他无暇,没有时间、没有机会来修行。「具善者」就是真正具足善根的人,他不会让暇身白白地浪费;不具足善根的人不一样,他宁可跑去玩,绝对不愿意坐在这里听、写、读、背。所以要学法是需要很多条件的,我们应该专心努力地来听闻这个教法。

以上就是序分,下面是正说,正文之前,有一段文。

【◎ 此中总摄一切佛语扼要,遍摄龙猛无着二大车之道轨。往趣一切种智地位胜士法范,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无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门中,导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谓此中所诠诸法。】

「此中」就是指本论,本论的内涵包含了一切佛语,不仅仅是我们释迦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一例外,佛佛道同,所有十方三世佛所了解的正确的内涵,完全一样,没有一点缺少。本论并不是把佛所有的话都包含在里头,而是把佛语的精要都含摄在内,这是第一部分。法要传下来,要有一定的传承,本论把广行、深见这两个大乘流派的传承全部含摄了。这两大流派,一个是龙树菩萨传的,一个是无着菩萨传的,这两大车轨就是我们要走的。这条道路像轨道一样,所以称为「道轨」。这个道轨是往趣一切种智地位(就是佛地)的胜士的法范。胜士就是殊胜的人,如果儒家来说就是君子,不是普通的小人。现在把这个方法分三个次第,依着这个次第学的就是三种士夫:下士、中士、上士,依着这个次第,我们应该修习的所有内涵(一切行持),没有一点缺少。这整个走法含摄了菩提道所有的内涵,现在依照着次第排出一条路来,以这样的菩提道次第门,引导具足善根的人。

没有善根在这个时代绝不可能听到这个法,听到了以後,还要看个人善根的深浅。对我来说,谈不到是在讲课,我只是愿意尽我的力量集一点资粮。昨天的法会上面,我跟大家讲到二十岁的人说他自己已经老了,我今年快七十岁反而说我自己年轻。这不是说笑话,因为我感觉到自己条件太差,你们条件好的人高高在上享受,小的事情我来做,为什麽?我要集聚资粮。这是真的,你愈到後来愈会感觉到自己资粮不够,会尽我们的力量,能做的地方就努力去做,不一定要做什麽才算,哪里欠缺什麽我就做什麽,总之对整体的学习、对佛法能够产生最有效的就是最好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善根能具足固然好,我们现在能听闻教法大概多少也有一点,如果希望依此再增上,还要靠自己的努力。但愿我们凭藉着已经有的善根,继续不断增长,若能百分之百跟大师引导我们的条件相应,我们就能走上去了。所以说导具善者趣到佛地,能够一直达到佛这个地位,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虽然还有蛮遥远的一段距离,但是我们有机会,只要我们认识了,能够不断地在这个环境之下好好净除罪障、集聚资粮那就对,这就是本论主要的整个内涵。

【◎ 此中传有二派释仪,胜那兰陀诸智论师,许由三种清净门中,诠释正法。谓轨范语净、学者相续净、所说法清净。】

宣讲佛法的时候,根据各派不同的传承而有不同的方法;对於阐释佛法时所应具备的仪则,一共有两派传承。第一种是那兰陀寺所传的。那兰陀寺是印度最了不起的一间大庙,世尊涅盘不久就有了,沿传了一千多年,现在整个废掉了,遗址还留着。寺院范围非常大,如果拿我们的标准来算的话,大概要几个乡,甚至於可能比上一个县,到底怎麽样我不太清楚,如果诸位将来有因缘可以考察一下。现在一所大学有一百甲就很大了,它何止是上万或几十万甲。那兰陀寺历史悠久,当年在印度是佛法最盛的地方。那里主要的最有智慧的大论师们所承许的、所应用的是:具足三种清净就可以解释佛法了,也就是轨范语净(轨范就是老师),老师讲的内涵清净;学生的相续(就是身心)也清净,这个清净的内涵很重要,後面慢慢地细说,我们现在真正要学的,就是怎麽清净我们的相续,做一个好的学生;然後说的法清净。这是一种,另外一种呢?

【後时止迦摩罗室罗,圣教盛行,彼诸智者,则许三种而为初要。谓正法造者殊胜、正法殊胜、如何讲闻彼法规理。今於此中,应如後释。】

後来兴起的止迦摩罗室罗寺(这个就是阿底峡尊者的传承),圣教在那里很盛行,那里的大成就者们认为,最重要的三种就是:造论的人要殊胜,所造的法也要殊胜,此外,这个法传下来的时候,讲、听两方面应怎麽样做才能够相应。这个法是阿底峡尊者传的,而宗大师是得到阿底峡尊者的传承,此处引用的,就是表示这个传承的根源,所以「今於此中,应如後释」,宗大师说,这两种当中,我采用的是後者,表示这个法有一定的传承。另外还有一种意义,我也不妨说一下。那兰陀寺这麽殊胜,後来为什麽重心会慢慢变到止迦摩罗室罗寺呢?一方面世间本来就是无常相,因缘一直会变化的,以前的人根性具足,条件都很好,所以简单说明他就能懂了;後来的人条件差,简单说明对他而言还不够,需要更确实的内容。因此了解了以後,不必拿我们的眼光去评判哪一个好、哪一个坏,世尊说的法没有不好的,只是为度化不同根性的众生而说不同的法而已,这种根性的人以这种方法,那种根性的人用那种方法。从整个时代来说,以前跟世尊相应的那些人的条件好,所以不妨为他说得简单一点,如果要让後来的人得到同样的内涵的话,就应该为他说得更多一点,但是这也并没有一定的特徵。总之,从多方面思惟观察,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相应的才是真正重要的。

 











上一篇(◎辨法法性论-益西彭措堪) 回目錄 下一篇(2.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冈波巴贫者医院
动物紧急救援小组
果硕普利协会- Yahoo!奇摩部落格
绿度母
南投大圆满龙钦宁体--Yahoo!奇摩部落格

赞助网站
慈濟大學圖書館網路資源
醒吾學院台北教育網
Phowa.com.香港
慧炬機構
本機構創辦人周宣德老居士為宣揚中國佛教文化。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