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立仁波切壽誕-施身法薈供* 嘉拉佛學會2010歲末~2011二月法訊 色拉傑泰和康村需要您的護持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速疾道论(第3讲)上士道 七因果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1/01/10 08:00:48
學習次第 : 进阶

 速疾道论(第3讲)上士道 七因果

 

  述:日宗仁波切

  译:如性法师

声音档:2002-40

首先我们看到《掌中解脱》的第820页,这个是第十六天的教授当中的「易於圆满资粮」的这个部分当中,有讲到这个偈颂。至尊宗喀巴大师曾经说过:

转二资粮如金汁,摄纳众善为福藏,犹如最胜点金汁,

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胜者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在这个偈颂当中就有讲述到说,在大乘的众多法门当中,「菩提心」是所有法门的根本,也就是说大乘的所有教证的功德,都必须建立在此心之上。就如同我们在装藏的过程当中,我们都知道在装藏的同时,需要有这个命根,也就是说在装藏的过程当中「命根」的这个部分,就是装藏的一个重心。那就如同此一般,在大乘的众多法门当中,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如果说在我们的心续当中,能够生起这样一颗殊胜的菩提心,那对於我们修学大乘的佛法而言,是相当有利的。

所以这当中又有讲说「转二资粮如金汁」,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了这一颗殊胜的菩提心,纵使我们所行的善事,是很小的一件善事,但是也因为透由菩提心的摄持,它能够成为「大乘之因」,也就是说它能够成为「成佛之因」。并且在发起菩提心的当下,我们不管是行什麽样的善业,都能够快速的圆满福德以及智慧资粮。所以菩提心它不仅仅是入大乘之门,而且是大乘所有教法的根本。

所以我们平常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就应该以修学菩提心为主,所以这个当中,也有讲述到说「故应坚持菩提心」。我们也知道说在大乘的法门当中,可以分为:方便以及智慧两种。但是在方便以及智慧两种法门当中,我们应该修学的是以「方便品」为主。在众多的方便品当中,比如有布施、持戒、忍辱等等,众多的方便品当中,我们是要以修学「菩提心」为主。所以就是说在修学的过程中,修学「菩提心」变成我们主要修学的一个内涵。其他的法门,比如说像观修本尊、或者是持咒等等,就连观修空性的内涵而言,它都可以变成支分。所以对於一个修学大乘的行者而言,修学「菩提心」的法门是最重要不过的。纵使说我们没有其他的功德,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对於菩提心能够生起一种体会,甚至多加的认识它的话,这个时候在我们的心续当中,就能够留下这样的一种习气,藉由这样的一种习气,透由不断的发愿、不断的修行,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是能够快速的生起这样的一颗殊胜的心。既然我们想要生起这一颗殊胜的菩提心,我们就必须要修学道次第的内涵。

在修学之前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说,道次第的内涵为何?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必须透由听闻道次第的法才能修学。所以今天我们所要听闻的法门,它是总摄佛陀一切至言之心要,龙树以及无着二大车之道轨,阿底峡尊者以及宗喀巴大师修心之甚深教授,八万四千法蕴之心藏无所缺少,并且是每一位补特伽罗成佛所必备之道次第。“

今天在道次第当中主要的科判分为四: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三、如何说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在第四个科判当中分二:一、道之根本依止知识轨理,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第二个科判当中分二:一、於有暇身劝取心要,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第二科判分三: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三、於上士道次修心。今天我们所进行的部分是第三个部分「於上士道次修心」。接下来我们看到科判「於上士道次修心」,这个科判当中分三:一、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并兼胜利,二、发起菩提心之理,三、既发心已学行道理。第一个科判当中分十:我们现在看到第一个科判,「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

这个科判当中就有讲述到说,今天要是在我们的心续当中,能够生起一颗殊胜的菩提心,就表示说在这个同时,我们已经进入了大乘之门。如果说今天我们发起了殊胜的菩提心之後,这一颗菩提心要是退失的话,在这个当下我们就不能算是一位大乘的行者。所以我们是否能够成为一位大乘的行者,完全取抉在於说,我们的心续当中是否有一颗殊胜的菩提心,这是第一个科判。

接下来第二个科判「得佛子之名」,要是在我们的心续当中能够生起这样的一颗殊胜的菩提心,纵使没有其他的功德,在这个当下,我们也能够得到所谓的佛子之名,也就是所谓的菩萨。

第三个科判「映蔽声闻独觉」,能够生起这样的一种殊胜之心,纵使没有办法现证空正见,也就是没有办法了解空性的内涵,也会因为这样一颗殊胜的菩提心的关系,他的种姓会远远超之於声闻以及独觉。

第四「成最胜供养之田」,在我们的心续当中生起了这样的一颗殊胜的菩提心,我们能够成为人天最殊胜的供养之田。不仅仅是人天,这个时候连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都会为之而欢喜,为此来供养我们。

接下来第五「易於圆满广大资粮」,能够生起这样的一颗殊胜的菩提心,我们能够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不用花很多的心力,就能够圆满福德以及智慧两种资粮。

第六「罪障速得净除」,那生起菩提心的当下,不仅仅能够积聚广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资粮,对於我们之前所造的种种的罪障,也会因为这样的一种殊胜的心识,能够将之净除。这个当中就有讲述到说,菩萨与菩萨之间,要不是彼此轻视的话,是绝对不可能堕入到地狱道当中的。比如说比较有福德、比较有威德力的菩萨,他轻视其他的菩萨的话,这个时候可能会因为这样的一种关系,让他堕入到地狱道当中。但是除此之外,不管菩萨他造的是什麽样的一种恶业,不会因为这样的一种恶业的关系,让他堕入到地狱道当中,这也是可以看得出来菩提心它的殊胜。

接下来看到第七「所愿皆成」,发起菩提心的同时,不管是自利也好、他利也好,自利、他利的两方面都能够因此而圆满。

第八「违缘障碍不能伤害」,这个时候生起菩提心的当下,不管是人也好、非人也好,种种的违缘障碍皆不能伤害我们。

第九「一切地道速得圆满」,这个时候五道十地的种种教证功德悉皆圆满。

第十「成为一切众生安乐出生之源」,因此从凡夫心续当中的任何一种微小的安乐,一直到成佛的佛果位,能获得究竟圆满的安乐,种种的安乐状况,都是透由菩提心所生起的,所以这是第十个科判「成为一切众生安乐出生之源」。“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科判「发起菩提心之理」。这个科判当中又分二:一、正修菩提心次第,二、发心仪轨受法。这个地方我们看到第一个科判「正修菩提心次第」,这个地方就有讲述到说,既然生起了这一颗殊胜的菩提心,有之前所介绍的种种功德的话,这样的一颗殊胜的心,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是不是无因而生的?并不是。那也是不是说,在我们念诵「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这样的一个偈颂的时候,会在我们内心当中生起这样的一种心识呢?也并不是。所以光光透由念诵「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这样的一个偈颂的话,对於我们在内心当中生起菩提心而言,是没有任何的帮助的。在我们还未生起菩提心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到说,我为什麽要生起菩提心?那我生起菩提心之後,对我而言、对他人而言有什麽样的胜利?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思惟这样的一种问题。思惟之後,这个时候我们才会想要去观修菩提心,所以在这个科判当中就有讲述到说,「正修菩提心的次第」。

以前在阿底峡尊者刚进入西藏的时候,这个时候阿底峡尊者他就听到了一件事情。因为在阿底峡尊者还未进入西藏之前,在西藏当地有很多的修行人,他们都认为说只要念诵「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这个偈颂,在受所谓的菩萨戒之後,就是可以成为所谓的菩萨。所以阿底峡尊者他听到这件事情之後,他觉得非常、非常的惊讶,他觉得说:你们西藏当地的菩萨是在我们印度所没有的,你们西藏当地的菩萨是不用透过修学慈心、悲心,就能够成为所谓的菩萨,这样的菩萨在我们印度当地是绝对不可能产生的。可见在那个时代,大家对於修学菩提心的内涵,并不是相当的了解。

所谓真正的菩提心,它是希求「自他二利」的一种发心。讲到希求自他二利这样的一种发心的时候,我们在《现观庄严论》当中就有看到一个偈颂,他说:

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

这样的一个偈颂,虽然说只有短短的两句话,这两句话当中就把菩提心的内涵,非常清楚的阐释出来。不管是用中观应成派的角度也好、或者是自续派的角度也好,这些是大家所共许的。就是在发起菩提心的当下,必须发起一颗希求自他二利之发心。这个当中就有讲述到说「希求他利之发心」以及「希求自利之发心」。所以在这两句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发心为利他」,这句话当中就有讲述到说「希求利他之发心」。「欲正等菩提」第二句话当中就有讲述到说「希求自利之发心」。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必须要了解到说,何谓希求利他?何谓希求自利之发心?而且在发心的当下,何谓菩提?为什麽我们要得到这样殊胜的菩提的果位?所以这些我们都必须要还未修学菩提心之前,我们必须要先了解菩提心的内涵。纵使我们在修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在心里面没有办法生起这样的一颗殊胜的菩提心,但是透由我们了解生起菩提心的次第,以及菩提心的内涵之後,在当下我们能够留下一个非常、非常深厚的习气。也是因为这样的一种习气的关系,对於我们将来要生起菩提心是相当有帮助的。“

接下来我们看到科判「正修菩提心次第」,这个当中就有讲述到说,「七因果教授」以及「自他相换教授」的两种修学菩提心的法门。但是一般而言,修学菩提心的法门有相当的多,但是在众多的法门当中,就是以「七因果教授」以及「自他相换教授」是最有力,而且最容易生起菩提心,是大家所公认的两种修学菩提心的最主要的法门。接下来我们就看到这两种教授,也就是第一种透由修学七因果教授之後生起菩提心的法门,以及透由修学自他相换的教授之後生起菩提心的这两种法门。

第一种法门也就是「七因果教授」的法门,是从弥勒菩萨一直传至无着菩萨,再透由广行的历代传承袓师,传到了阿底峡尊者的身上,这个是七因果教授的部分。至於自他相换的这个部分,是由文殊师利菩萨一直传至於寂天菩萨,一直到最後也是传至阿底峡尊者的身上。在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行论》当中,就有详细的把观修菩提心以及修学菩提心的种种次第,描述得非常清楚。“

这两个科判当中我们先看到第一个科判,「由七种因果教授之门修心」,这个科判当中就有讲述到说,七种的因果教授,也就是所谓的七因果教授。「七因果教授」就如同我们一般所熟知的: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悲心、增上意乐以及正发菩提心。一般的人在解释七因果教授的时候,都会把它解释成「前前是後後之因,後後是前前之果」的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释七因果的教授。这是一般的人,在解释七因果教授时会有这样的一种概念,也就是说前前是後後的因,後後是前前之果,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释七因果的教授。但是如果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释七因果的教授的话,我们没有办法完全的了解七因果教授当中真正的内涵。如果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释七因果教授的话,我们没有办法完全的了解七因果教授当中,它真正的内涵为何?但是实际上,前前是後後之因,後後也是前前之果,但是我们不能用这样的一种方式、用这样的一种角度来解释七因果教授的内涵。

对於这个部分,以前我们上师(就是次仁波切),他在教我《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过程当中,有非常强调这个地方。为什麽我们不能用「前前是後後之因,後後是前前之果」的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释七因果教授当中的内涵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科判当中,在上士道的这个部分。「上士道」的这个部分当中,它有一个科判就有讲述到说「修菩提心的次第」。「修菩提心次第」当中又可以分为「七种因果教授」以及「寂天教授」。「七因果教授」当中又分二,一、於其渐次令发定解,二、如次正修。第一个科判当中它是怎麽阐释的呢?它有讲述到说:一、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二、诸於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所以在这个当中,如果我们要修学七因果教授的话,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说大乘之根本为何?所以在第一个科判当中就有讲述到说,「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说,大乘的根本为何?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了解大乘的根本即是悲心的话,那这个地方我们对七因果的教授是生不起定解的。所以在这个地方宗大师他特别在科判当中就有讲述到说,如果修学七因果教授的话,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说,「悲心」是大乘的根本。在了解到「悲心」是大乘的根本之後,如果你想要生起这样的一种悲心,在这之前必须具备有什麽样的因缘?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讲到所谓的「知母、念恩、报恩」。

透由修学这样的一种悲心之後,会得到什麽样的一种果报?所以在这边就有讲到第二个科判「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诸余因果」就是说七因果教授的其他的种种教授,是悲心的因果之理。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悲心是大乘的根本,在生起悲心之前,需要具备有什麽样的因缘?什麽样的条件?我们才能够在内心当中生起所谓的悲心?在生起悲心之後,透由修学的过程当中,它会得到什麽样的一种果报?必须用这样的方式,来解释所谓的七因果教授。

所以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它也有讲述到说,「慈心」以及「悲心」是发起菩提心的根本。而阿底峡尊者他也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如果你要修学大乘的行法,「悲心」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我们要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认识所谓的七因果教授。也就是对於「大悲是大乘的根本」的这一点,必须要先了解。在了解之後,我们才会知道说,这样的悲心在发起之前,需要具备什麽样的因缘?什麽样的条件?在发起之後会得到什麽样的一种果报?一般而言七因果教授,前前是後後之因,後後是前前之理,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思惟七因果教授的话,我们是没有办法对七因果教授生起非常强烈的这样一种感受。

所以之前我的上师(也就是次仁波切),他在教导我《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过程当中,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这一点的重要性。在那个时候,我也对这一点,就是透由不断的思惟之後,内心当中多多少少都有一点点的感受。所以就是说,今天宗喀巴大师会在七因果教授当中,把这两个科判分别列出来,是有它重要的原因,所以你们在修学的时候,也要特别的注意这一点的关系。“

因此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科判当中,就有非常清楚的解释到说,如果要修学七因果教授的话,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说「大悲是大乘道的根本」。因此在第一个科判当中,他就非常清楚的把「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的这个部分解说得非常的清楚。接下来透由了解「大悲是大乘道的根本」之後,我们才能够发起「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这样的一种定解。所以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第212页中间的这个部分,他就有引了一个偈颂,这个偈颂就是引了《入中论》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偈颂。透由这个偈颂当中的内涵,来阐释说「悲心」它在修学大乘行法的过程当中,悲心它不管是在开始也好、在中途也好、在最後也好,它呈现的面貌都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有写「初重要、中重要以及後重要」的这三个部分。

所以在这个偈颂当中,它就有讲述到说:

以许悲为佛胜苗,初如种子增如水,

长时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赞大悲。

所以这个当中就有举出了三个譬喻,比如说我们在种稻的过程当中,刚开始稻种对於我们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说稻种它本身出了问题的话,可见它一定长不出非常好的这个稻苗,所以在种植的过程当中,稻种是非常重要的。在稻苗长出来之後,水分以及养分就变得格外的重要。最後我们所希望的,就是希望说这棵稻苗不仅仅长出来,我们还希望它能够茁壮、能够成熟,到最後能够开花结果。所以这是一个种稻的这个角度而言,不管是中途也好、最後也好,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希望说这个稻种非常的好,接下来水分以及养分都能够足够,接下来我们也希望说,这个稻种经由灌溉之後它能够开花结果。

在譬喻的过程当中,我们用了三种不同的譬喻。但是实际上在观修的时候,这三种的譬喻都是在形容大悲。也就是说「大悲」在刚开始的时候,它就如同稻种一般,它是佛乘苗,它是将来我们成佛非常重要的一个稻种,所以它在刚开始的时候非常的重要。在中间的阶段,它就如同水分以及养分一般。在最後的阶段,它能够使我们获得圆满的佛果位。所以虽然在譬喻里面,它用了三种不同的譬喻,但是实际上他们所譬喻的对象、所譬喻的内涵,都是在形容所谓的「大悲」。所以「大悲心」不管是在刚开始也好、在中途也好、在最後也好,它都成为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这个地方就为大家介绍说,为什麽「悲心」它在初、中、後三个阶段,会如此的重要。也就是说今天我们要得到圆满的佛果位之前,我们必须要发起一颗殊胜的菩提心,在这一颗菩提心还未生起之前,要是没有办法生起「不忍他人受苦」的这样的一种悲心的话,菩提心是绝对没有办法生起的。如果说菩提心没有办法生起的话,那自然的,圆满的佛果位也是没有办法成办。因此「悲心」在刚开始的时候,它所呈现的面貌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也是在「中」的这个阶段,在中间的时候,如果说我们生起「悲心」或者是生起「菩提心」之後,也会因为「悲心」的关系,它会让我们在多生多劫修学菩萨行的过程当中,种种的菩萨行或者是菩提心不退失。也就是说有一些人,他在看到众生一些非常恶劣的这些恶行的当下,有一些菩萨看到这些众生的行为的同时,他可能会退失他之前所拥有的菩提心。因为他在看到的当下,他会觉得说非常的气馁,他会觉得说连这样的一位众生我都没有办法调伏的话,那就不用讲说一切如母有情。所以在这个当下,他生起这样的一种心念的时候,菩提心是非常容易退失的。

这个地方我们就讲到一个公案,就讲到以前舍利弗尊者,在我们一般人我们所认为的舍利弗尊者,他似乎呈现出来的面貌是一位小乘的阿罗汉,但是实际上他是菩萨或者是诸佛所示现出来的。但是在我们一般人所看起来,我们会认为说,他是一位小乘的罗汉,但是在他还未进入小乘修学的时候,他以前也是一位大乘的菩萨。也就是因为他发心之後,这个菩提心退失的关系,所以他才进入小乘去修学,最後得到这个阿罗汉的果位。

那为什麽他刚开始生起菩提心之後,这一颗殊胜的菩提心会退失呢?也就是说他在生起菩提心之後,有很多的「魔障」,也就是说有很多的魔,都想要障碍他。因为魔都知道说,要是这一位行者他发起了菩提心,将来透由修学菩萨行,能够证得圆满的佛果位之後,他能够做出利众的这种广大的事业。所以对於魔而言,他觉得说这样的话,对於他本身,他会有所损失,所以他就会想要障碍这些修学菩提心的这些行者。

所以有一天这个魔,他就变现出断了手的一个人的这样的一种相貌。他就来到舍利弗尊者的面前,他跟舍利弗尊者讲说:「麻烦你布施你的右手给我。」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他就毫不考虑的,用他的左手拿了一支刀,然後把他的右手割了下来。我们都知道说,把右手割了下来之後,我们要将这一只手布施给对方的话,就只能用左手将它布施给对方。那个时候舍利弗尊者,他也是将他的右手拿在左手上,把那一只手布施给这一位众生。那一位众生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非常、非常的生气,他说:「其实你的菩萨行已经完全的退失了,因为你轻视了其他的众生。」为什麽会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呢?因为在印度当地的话,他们是相当忌讳说,你拿东西给别人的时候你用左手拿,要是你拿东西给别人的当下,你是用左手的话,当地的这些居民他是相当、相当忌讳的,他会觉得说你不恭敬他,甚至有轻视他的感觉。所以当下,跟他要这只右手的那个人,他有跟舍利弗尊者说:「其实你的菩萨行已经完全都退失了,因为你轻视了其他的众生。」

所以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就讲说:「我并没有轻视你啊!因为今天我把我的右手已经割下来的当下,我不用左手把这一只手拿给你,那我要用那什麽手拿给你呢?」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他也觉得很纳闷。另外一个人他就说:你不一定要用你的左手拿给我,你可以放在你的头上,然後非常恭敬的呈给我,这样也可以啊!为什麽你一定要用左手拿给我呢?」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觉得非常、非常的伤心,他觉得说「我今天已经发心将我的右手割下来,想要布施给你的当下,为什麽你要这样逼我?今天我连这样的一个众生,我都没有办法调伏的话,那之前我所发的愿,那不是相当困难了吗?我说「想要利益一切的有情愿成佛」的这个愿,它都已经成为虚幻了。所以在这个当下他觉得非常、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因此之前的菩提心,也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因缘而退失了。“

其实之前这样的一种现象,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会产生出来。也就是说有许多修学大乘的行者,他在发起菩提心之後,因为他没有办法行菩萨行,或者是在行菩萨行的过程当中,他会受到种种的障难的缘故,所以之前他所生起的这一颗殊胜的菩提心,也会因为种种的因缘而退失。在一般的经论当中就有谈述到说,如果你生起菩提心,在行菩萨行的当下,你这一颗菩提心要是因为外境的关系而退失的话,会因此而堕入三恶道当中。所以在《入行论》当中,他也有提出这个公案就讲说,因为在一般的经论当中都有讲述到说,「生起菩提心之後,要是在行菩萨行的过程当中,这一颗殊胜的菩提心要是退失的话,这位行者本身他在将来是会堕入到三恶道当中的。」那为什麽舍利弗尊者,他之前他也生起了菩提心,为什麽菩提心退失之後,他并没有堕入三恶道当中呢?

在《入行论》当中他的回答是说:「因为这位行者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位行者。」其实这句话的背後,它所隐藏的意思就是说,因为舍利弗尊者,他透由修学了小乘的这些道次第之後,他已经证得了空性。因为证得了空性之後,他已经得到所谓「加行道忍位」的这样一种境界。之前也有为大家介绍说,只要我们得到加行道的忍位的话,我们在来生是绝对不会堕入到三恶道当中的。所以在《入行论》当中他有谈到就是说,「因为这位行者他是一位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位行者,所以他在来生是不会堕入到三恶道当中。」其实他背後的意思是隐藏着说,因为这一位行者他已经现证了空性。他已经现证空性的缘故,他已经得到「加行道的忍位」这样的一种境界,所以他纵使在这一生当中发起菩提心之後,因为外缘的因素,菩提心纵使退失了,他也不会投生在三恶道当中。“

所以我们从之前的这个公案当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说,就连舍利弗尊者,他这样一位具有智慧的人,在他生起菩提心之後,都会透由外在因缘的关系,将他之前生起的这一颗菩提心,透由外在种种的因缘让它退失的话。从这个当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说,为什麽这位行者他具有「智慧」,并且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发起了菩提心,为什麽因为会透由外在的因素而让他退失呢?最主要的因缘也就是说,因为他的「悲心不具足」。也就是说他生起悲心的当下,他是有这一颗悲心,但是悲心的力量不完全、不具足的因素,他会之後面对种种外境的当下,他的菩提心是会很容易退失的。

在这个地方我们又讲到另外一个公案,我们都知道说陈那菩萨。陈那菩萨,这一位印度的大论师,他在之前造《集量论》的时候,他是在一个山洞里面闭关修行。这个时候因为在之前他有着作许多,跟证量有关的这一方面的着作,他为了要让这些着作统摄起来,所以他就准备要造一本所谓的《集量论》,就是将之前的这些证量的着作都集中起来,然後在这一本论着当中,把它详细的描写出来。他在造《集量论》的时候,他就先把《集量论》的归敬颂写在墙壁上面。

有一天他就将这个「归敬颂」写在墙壁上面之後,他就离开了。离开的时候,就有一位外道的行者他就进入了山洞,然後看到了这个偈颂。看到了这个偈颂的当下,这位外道的行者他就想说:这下子不好了!要是陈那菩萨将这个《集量论》造出来的话,对於我们外道而言,它是有非常大的杀伤力,所以我要想办法让他不造这本论着,所以他就将写在墙壁上的这个「归敬颂」就把它擦掉。之後陈那菩萨回来看到那一幕的时候,他又将那个「归敬颂」又写了上去。之後他又离开,外道的这位行者进来又将它擦掉。所以就是因为这两次的缘故,在第三次陈那菩萨在写完这个「归敬颂」的时候,就在下面注明说:如果你是跟我开玩笑的话,请你下一次不要再开这样的一种玩笑,因为我写这个「归敬颂」是有它的目的在的,请你不要跟我开玩笑。如果说你是想跟我辩论的话,你就留在这个地方,也不必将我的这个「归敬颂」擦掉,你就留在当地,我回来之後我自然会跟你辩论。那位行者之後他也有看到这句话,他就非常的生气,所以他就坐在山洞里面,等陈那菩萨回来要跟他辩论。

在辩论的过程当中,他当然是没有办法辩赢陈那菩萨,因为陈那菩萨他的教理是非常、非常的精通,所以在辩论的同时,外道的这位行者当然没有办法辩赢他。在没有办法辩赢他的当下,这位外道的行者就非常的生气,生气的同时,因为这一位外道的行者他有神通的关系,他就从他的嘴巴里面吐出了火,吐火的当下将陈那菩萨的法衣,以及洞里面很多的东西都烧得精光。

所以这个时候,陈那菩萨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就觉得相当的难过。他觉得说:今天我在跟你辩论之前,我是生起了所谓的「悲心」,我是有一颗想要帮助你的心,我才会在这个地方跟你辩论,我是一心一意想要帮助你的当下,你竟於对我做出这样的一种行为。所以这个时候,他就觉得非常的失望,他就觉得这本《集量论》有、没有,都没有什麽关系。所以他就将他手上准备要学的这本《集量论》抛向天空当中。要是说这一本论着,要是掉到地上的话,就表示说他的菩提心已经会完全的退失。但是在抛上天空的那一刹那,文殊师利菩萨将这一本论着持住了。所以这个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就跟他讲说:「你不要伤心!你不要难过!你回去的时候,还是好好的将这部论着把它造完,因为这一部论着,将来会利益到很多的众生。」也是因为这样的关系,陈那菩萨并没有退失,他之前所生起的这一颗菩提心。“

因此我们知道说,在生起了这一颗殊胜的菩提心之後,我们要花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来修学所谓的「菩萨行」。也就是因为在这麽长的一段时间的过程当中,我们在修学「菩萨行」的同时,可能会遇到种种的违缘。如果说在之前观修悲心的当下,没有办法策发我们内心当中的这一颗「大悲心」,也就是没有办法让它的力量增强的话,我们在行菩萨行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因为种种的因素,将之前所生起的菩提心让它退失掉。这个时候你在行菩萨行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因为外在的因素的缘故,会生起一颗「其实要利益一切众生的这件事情,对我而言是相当困难的」,这样的一种心态是很容易生起的。

因此我们刚开始在观修「悲心」的这个阶段的过程当中,就必须要策发让自己生起一颗非常强大的这样的一种悲心。这个是「中间」的这个部分。也就是说它如同水或者是养分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在生起菩提心之後,要是有这一颗「大悲心」来作摄持的话,这个时候我们所行的菩萨行,就会比较顺利、比较圆满,这个是中间的部分,是相当重要的。“

至於在最後,为什麽说生起这一颗悲心,对於我们而言,在「最後」的这个阶段,它也是相当重要的呢?因为我们都知道说小乘的行者,他获得了阿罗汉的果位之後,他会沈浸在一种寂静的状态当中。因为他沈浸在这样的一种寂静的状态当中,能够得到一种非常强大的乐受。所以这个时候,他不会去行广大的所谓的利益众生的这样一种事业。但是佛他就不同了,佛虽然说他能够获得圆满的佛果位,但是因为他有这一颗大悲心摄持的缘故,他连短短的一刹那的这样的一个时间,他都不会舍弃任何的一位众生。

所以之前我们在一部经论当中也有看到就是说,我们在轮回当中的众生,是被「烦恼」以及「业」所束缚的,那就如同我们被烦恼以及业所束缚的这样的一种状态,其实佛您本身是被「悲心」所束缚住的。只要我们没有办法跳脱生死轮回的话,您的悲心都是一直存在、一直环绕在我们的四周围。

所以从这个偈颂当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说,因为佛他的内心当中具有「悲心」的缘故,所以他在利众的过程当中,他就连短短的一刹那这样的时间,他也不会舍弃、不会放弃。所以他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也会利益到广大的众生。“

所以我们在这个科判,也就是「开示大乘道之根即是大悲」的这个科判当中,我们必须要了解到说,大悲心是大乘道之根本。为什麽「大悲心是大乘道之根本」呢?之前我们也有从初、中、後三个不同的阶段,来阐释大悲心的重要性。也就是透由了解大悲心它是大乘道之根本之後,我们再看到第二个科判「诸余因果是此因果之道理」。所以在七因果教授当中,我们将这个悲心去除之後,剩下的是六种的因果关系。在这六种的因果关系当中,哪一些是悲心的因?哪一些是悲心的果?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得出来。这个当中悲心的「因」,就是前面的四者:知母、念恩、报恩以及悦意慈。接下来生起悲心之後,他会得到什麽样的一种果报呢?他会得到增上意乐以及菩提心这样的一种果报。所以今天我们在修学七因果教授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对於这样的一个内涵,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定解。其实在这个科判当中的这几个字,其实它的力量是相当的强的,只要我们能够好好的去思惟的话,从这个科判当中,我们就能够生起一种非常强烈的这样一种想法。

这样的一种思惟方式,是我的上师他在讲述的过程当中,与其他的上师所不共的教授。但是实际上这样的一种教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是写得非常的清楚。所以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他会把这两个科判分别的列出来。也就是我们一般的人在修学的时候,没有办法将这个地方的内涵了解的缘故,所以在修学七因果教授的同时,我们会以「前前是後後之因,後後是前前之果」的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释所谓的七因果教授。但是实际上这样的一种解释方式,是没有办法生起定解的。“

之前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说,在生起「悲心」之前我们必须要有「知母、念恩、报恩以及悦意慈」,这四种不同的心态。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他也有讲述提到说,为什麽在悲心还未生起之前,必须要生起所谓的「悦意慈」呢?也就是说所谓的「悲心」,就是不忍他人受苦之心。如果说在我们的内心当中,要生起「不忍他人受苦」的这样的一种心识的话,我们必须对於其他的众生,也就是所缘的这些对象,生起所谓的「悦意相」。如果说我们没有办法对於众生生起所谓的悦意相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生起所谓的大悲心。其实这个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他也有讲述到说,其实这个从我们一般的生活过程当中就可以感受得出来。比如说我们对於我们自己的亲人而言,当我们自己的亲人遇到痛苦的当下,我们的内心当中会自然的生起一种不忍的感受。但是面对敌人的同时,如果说我们的敌人,他遇到了麻烦、遇到了痛苦的时候,这个时候在我们的内心当中,不但不会生起不忍,可能还会因此而感到非常的高兴、非常的欢喜。

对於另外一种人,就是所谓的「中庸」,就是他既不是你的亲人、也不是你的敌人,你对他就是没有什麽感觉的这样一种人,我们称之为所谓的「中庸」。你对於这样的一种人,如果说他遇到痛苦的当下,这个时候在你的心里面,可能也不会生起所谓的不忍、也不会生起所谓的欢喜的这样的一种心态。

所以从这样一种我们可以感受到的过程当中,我们就了解到说,对於我们自己本身的亲人,因为我们能够现起「悦意相」的缘故,所以他在遇到痛苦的当下,我们能够生起所谓的不忍之心。而亲人当中,他会有很多的层次,比如说他跟我们的关系,真的是非常亲密的话,这个时候他遇到痛苦的当下,我们在内心当中生起的这样的一颗不忍之心,它的力量就会格外的坚强。如果说他跟我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这麽亲密的话,这个时候我们悲心的力量,就会比较微弱。所以从这个当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说,如果我们想要生起一颗不忍他人受苦的悲心的话,这个时候必须先对於所缘的境界(也就是一切的众生),生起所谓的「悦意相」,之前就必须要生起所谓的悦意慈之心。

如果要生起这样的一颗心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想到所谓的「报恩」以及「念恩」的这个部分。也就是透由「念恩」之後,比如说想到我们这一生的母亲,对於我们有种种的恩德的当下,我们会有一种想要报恩的心。不仅仅是念恩,会有一种想要报恩、想要报答他的这种心会生起。所以会有一种,如果在这一生当中,我没有办法报恩,我没有办法报答我母亲的恩惠的话,我会觉得说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这样的一种心态会容易生起。在这样的一种报恩的心态生起之前,我们必须透由不断的去思惟,母亲对於我们的恩德。念恩的这样的一种心态生起之前,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说,每一位众生他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并且在做我的母亲的当下,他对於我的恩德都是相当的大。所以在悲心生起之前,要先生起所谓的悦意慈,在悦意慈之前必须生起所谓的报恩以及念恩,在这之前就必须要生起一颗知母之心。 

 










相關文章:
速疾道论(第2讲)上士道
速疾道论(第1讲)上士道

上一篇(速疾道论(第4讲)上士道) 回目錄 下一篇( 速疾道论(第2讲)上士)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萨迦?哦巴 Sakya Ngorpa
宗喀巴大师基础课程~入菩萨行论
改善「爱情与事业」最大效益之咕噜咕咧佛母密法
萨迦文集选项-吉祥萨迦派中文官方网
功德宝藏˙喜雨---大圆满见地 日期2008/9/30 08.58

赞助网站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台灣會議中心
台灣農特產品整合行銷推廣協會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