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佛、文殊顯智供燈大壇修法及獅子吼文殊 千手千眼大悲觀世音短期閉關法會 北市藏密薩迦弘法協會2-4月份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之校译与研究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29 07:10:10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1/29 07:04:54   编辑部 报导

分为二大部分,第一部份是针对《解深密经?如来成所做事品》之佛身论为主,并探讨此品中所谓的三藏经典重新诠释的问题与四种道理如何获致一切智相与清净境界,以及如何转依的理论来进行探讨。

第二部分则是对於《解深密经?如来成所做事品》之藏译本与汉译本进行译注与对比的工作。就〈如来成所作事品〉的结构而言,此品一开始就强调如来法身是异於声闻与独觉二乘之解脱身的,不仅如来法身是无戏论、无所为,并且此二者之间具有无量功德的差别。接着,释尊透过化身方便善巧来宣说契经四十二事、调伏七相与本母十一相,欲令未成熟於诸法门之众生能藉此成熟修习,而成熟修习的众生则能缘此为境速得解脱之道。

接着,释尊透过宣说不共外道陀罗尼义,让真正的密意言辞得已展现,使众菩萨能善悟入,并以此救度众生。而此不共外道陀罗尼义是在说明:不论是藉由三藏所宣说的杂染法或清净法,一切应皆无作用、无有补特伽罗,如此才能永断麤重身,获得一切烦恼不住、最极清净、离诸戏论、无为依止、无有加行。并且,释尊以无自依心、有依他心来说明所谓的如来成等正觉、转法轮、入大涅盘等相仅是如来化身示现,而如来之真如法身则因究竟清净所以无成等正觉、无转法轮、无入大涅盘等相。并且於经文末以:如来法身是如同日月轮水火晶般,能放大智光明与现出种种化身影像,而解脱身则无此能力,来对比如来真如法身与二乘解脱身之殊胜差异。如此前後呼应本品中所欲强调的:如来真如法身与二乘解脱身之种种差别。


针对於《解深密经?如来成所做事品》所进行的研究而言,本文是采取以讨论此品中之佛身论为重点。因此,於第一部份第二章中是针对於如来之法身、色身等进行探讨,并且将如来之法身略分为功德法身(五分法身)、佛经身(三藏)与真如法身等三种。而就第二章中所讨论的内容而言,可分为下列四节:


第一节是先进行佛身论之历史源流的简略论述,於此节中综合各时期、各经典与各学者对於佛身论的研究,揭示原此佛教中所谓的如来法身其实是对於释尊所宣说的诸法所修习而成的,此即是以无漏五法蕴之「五分法身」作为主,至释尊入灭前所告诫众弟子要将经法与戒律的聚集视为释尊法身长存之象徵,而到了大乘佛教时期又将真如、空性等视为释尊所证悟之真如法身,并且由於空性与大悲的两项特性的加入後,使得释尊之法身一方面成为立足现象界的有形法身,具有经典传承与大悲愿力的特性;另一方面成为真实界的无形法身,具有涅盘解脱、真如、空性、般若波罗蜜等本质上的特性。


第二节则是讨论《解深密经?如来成所做事品》中所探讨的佛身论与前述佛身论的源流发展有何异同?在此品中,可发现其所论及的佛身观可分为法身、解脱身、化身等三种,而其所建构之佛身观最主要是指:八相示现之化身,以五分法身为主之解脱身,而如来法身则是指於十地与六波罗密多中,诸菩萨善修、出离、转依、成满之妙果。因此在〈如来成所作事品〉中所讨论的佛身观,就第一节的分析而言,应讨论解脱身、佛经身与真如法身间的差异为主,但於此品中则是采取二方面来探讨:就解脱道而言,三乘是平等无差别的,声闻乘与独觉乘的解脱身是被涵摄於如来之真如法身之中;但就圆满功德而言,如来法身之无量功德最为殊胜,二乘之解脱身是无法相比拟的。另外,〈如来成所作事品〉将传统的佛经身视为是如来化身所示现、言音所宣说的,因此於此品与其他谈论佛身论经典的相异之处是在於:〈如来成所作事品〉将解脱身仅视为是二乘所得,并且重新转化佛经身的地位为如来化身示现而成的,藉此确立真如法身才是真正的如来法身。


第三节所要讨论的就是为何在〈如来成所作事品〉中,佛经身被视为是如来化身示现的?这是因为《解深密经?如来成所做事品》将传统的经、律、论三藏重新以契经四十二事、调伏七相、本母十一相,来阐释释尊所宣说的诸法门与依此所建构的佛教知识系统,因此在〈如来成所作事品〉中,如何说明大乘瑜伽行派对於佛经身的重新诠释,不仅代表大乘瑜伽行派解经学的看法,也代表着其如何透过部派所建构的阿毘达磨佛教知识系统,重新强调其掌握了释尊所欲宣说的诸法甚深密意。因此,於此品中大篇幅论述的佛经身是大乘瑜伽行派欲超脱传统三藏的结构,表现出其意图透过重新诠释经典的逻辑结构,来显现出其真正掌握「诸法甚深密意」的真意,而透过义的简别、研究、诠释,重新显现这些教法不同修习的次第。

如此即是《解深密经》中所一直强调的,如何依此诸法门的宣说来解深入密、远离世俗之有所为与戏论,而获致清净解脱道?另一方面由此品之颂文可知,不论〈如来成所作事品〉中所宣说的佛经身是否为世俗正法或胜义正法,其实於此品中其真正的意涵是:「若杂染、若清净法,我说一切皆无作用,亦都无有补特伽罗,以一切法离所为故。」,一切对於诸法的宣说与诠释皆是妄见与我执的结果,只有:「若有如实知如是者,便能永断麤重之身,获得一切烦恼不住,最极清净、离诸戏论、无为依止、无有加行。」,而此才是释尊所真正要宣说的诸法甚深密意,也释尊建立佛经身的真正目的。


第四节所要讨论的则是如来法身与一切智的关系。在原始佛教中,所谓的释尊之一切智,是强调释尊能了知诸法缘起之理与为众生宣说世间之解脱道,此即为原始佛教中所谓的一切智,这是从审查宿命智证通、生死智证通与漏尽智证通等三明而来的。而於《解深密经?如来成所做事品》中,认为所谓的如来之一切智,其具有五种特性,并且「一切智相」是在经由在本母十一相中,对於观照八行观後,所产生的证成道理之五种清净相而来的,因此〈如来成所作事品〉中所宣说的「一切智者相」是清净无染、如理通达地观一切诸法,这是由证成胜义谛而实践出来的如此说明释尊对於真如法身、五分法身与佛经身三者之间的相互证成与彼此之间的层次关系,圆满地呈现:透过四种道理的观察与实现,能获致断灭烦恼、所知二障,成就清净圆满的智慧,能成为了知世俗、胜义诸相的大觉者。而於另一方面,正是对於一切智的肯定,所以关於释尊的对於客观存在的理法(真如法身)、主观的修行觉证(五分法身)与依所证之果而宣说之教法(佛经身),三者之间的相互证成,圆满地呈现释尊所欲宣说的诸法密意。


而关於第三章中所要讨论的是:众生如何藉由如来所宣说的三藏中,找寻出证得解脱的方向与断除二障的方法?如何透过四种道理的论辩,证得圆成实相与一切智相?并藉由转识成智的理论,让迷惑的世俗者来达到一切智者相与清静境界。藉由对於三藏、四种道理、转识成智的理论探讨,希冀能清楚的阐释《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中所要表达的重点:众生如何除遣无明大梦,以获致二智圆具。

因此:
第一节是探讨〈如来成所作事品〉如何透过对於经典的重新诠释,将佛教知识系统的大纲以契经四十二事、调伏七相与本母十一相的方式表现出来,进而让声闻与独觉二乘:一方面藉由了知传统经典中所建构的种种法门後所隐含的世俗正法之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则是要透过对於佛教知识系统的了解与掌握,达到离欲断惑、终得涅盘境界的目的。而对於菩萨乘而言,则是透过种种的方便行,藉此能发菩提心、希求无上菩提及利益一切众生,促使诸菩萨求渡一切众生利益。如此,释尊才需透过对於契经、调伏、本母以及不共陀罗尼义的宣说与除遮,一方面让众生藉由佛经身的宣说与修持,获致涅盘解脱的境界;另一方面让诸菩萨善悟释尊所说之密意言辞。


第二节则是讨论〈如来成所作事品〉如何透过观照四谛十六行相所建立的四种道理(观待、作用、证成、法尔),来说明如何依此四种道理来获致一切智相与清净境界?这是藉由对於量(pramāNa)的考察来判断对象是否合乎正理,并且重新将释尊所宣说的十二分教正法来加以思维考察,针对宿习、无知、犹豫、颠倒、执着等诸漏习气加以摒除,而达到开显正论、灭除邪说的目的。如此藉由观察所有言教、思惟一切所说正法,因而展现〈如来成所作事品〉建立四种道理的目的是为了:「审正观察、闻思正法」,以达至「善净堪智」。此即是以法作为思维、考察的对象,而将四种道理作为於世间中获致正法的手段。


第三节则是讨论在〈如来成所作事品〉中,如何教导在世间的迷妄众生摆脱所知障与烦恼障的缠绕,藉由对於佛法的理解与对於止观的修习,来断除二障以得清净无碍智慧果,进而获致戏论寂灭的境界。而在〈如来成所作事品〉中认为:声闻乘与菩萨乘虽都能进行对於证法之转依,但是声闻乘所得的转依,仅名为解脱身;而菩萨乘必须达到佛地的境界,其所得的转依,才能名之为法身,而此二者之间所显的十种功德差异是无法比拟、不可思议的。如此也代表着真如法身的优越性是高於解脱身与佛经身的。


因此,透过对於《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的研究可发现:大乘瑜伽行学派一方面承续原始佛教的精神与部派阿毘达磨的解经学传统,一方面也接受大乘空性思想的洗礼,不但将所有的三藏经典加以重新耙梳与整构,也藉此机会将传统经典灌入新的知识体系、新的诠释体系与新的修行法门。因此於〈如来成所作事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佛身论,即是将如来言音所宣说的三藏系统用大半篇幅来说明,但是却又藉由不共外道陀罗尼义的宣说,除遣一切杂染清净法的真正目的是无戏论、无所为,而这正是通经的主轴。如此表现出大乘瑜伽行派认为的如来法身不为功德身、不为佛经身,而是以真如作意除遣法相与义相的真如法身。

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研究所/92/硕士/研究生:伍启铭  指导教授:林镇国

../../images/extensearch.gif延伸查询 电子全文电子全文





略语表:
第一部分《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之探讨
第一章 导论 5
第一节 本题研究之动机与目的 5
第二节 本题研究之范围与资料 13
第三节 本题研究之进路与方法 19
第二章 《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中的佛身论
第一节 佛身论的开展
字辞释义:
各时期对於佛身的看法: 27
近代学者对於「佛身论」的相关研究: 49
第二节 〈如来成所作事品〉中所探讨的法身 57
第三节 〈如来成所作事品〉中所说之三藏 63
三藏集结的历程与其结构: 63
〈如来成所作事品〉之三藏结构: 73
释尊宣说三藏的意涵: 76
第四节 〈如来成所作事品〉中一切智与法身之关系 80
「一切智」之意义为何? 80
「一切智」与「一切种智」有何差异? 86
佛智与法身的关系: 89
第三章 〈如来成所作事品〉中之论题焦点
第一节 声闻如何依经、律、论得证圆成实相 94
〈如来成所作事品〉之重新诠释经典的方式: 94
『契经(SUtra)』四十二事
『调伏(Vinaya)』七相
『本母(MātRkā)』十一相
宣说化身三藏如何令众生速得解脱:
第二节 如何以四种道理获致一切智相与清静境界 109
关於「道理(nyāya,yukti)」的字辞释义: 109
四种道理之作用与一切智之关系: 110
第三节 声闻果位如何转依至如来果德 117
关於「转依(ā?raya-parivRtti)」的字辞释义: 117
ā?raya-parivRtti与ā?raya-parāvRtti的相关讨论: 118
转依与法身之关系: 124
第四章 结论
第二部分《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之译注与对比
说明与凡例 129
一、明法身相 133
无戏论、无所为 135
解脱身与法身之差别 138
二、明化身相 143
如来言音差别 145
契经 148
四事、九事 150
二十九事 153
调伏 164
七相 166
本母 168
世俗相 171
胜义相 172
菩提分法所缘相、行相 174
谛实、安住 176
过失、功德 178
理趣、流转 179
道理:观待道理 182
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 184
五相清净 187
一切智相 198
七相不清净 203
道理:法尔道理 208
总别 210
自性相、彼果相 211
彼领受开示相、彼障碍法相 213
彼随顺法相、彼过患相、彼胜利相 215
不共陀罗尼义 217
释尊说颂 224
三、明如来圆满受用身相 226
明如来受用身之心生起相 226
明如来所行及境界差别相 232
明如来等正觉等三种无二之相 235
明如来为诸有情作缘之差别 238
明如来法身与二乘解脱身之差别 240
明如来菩萨加持之力令诸众生身得圆满相 244
明净土及秽土中何事难得、何事易得 249
明依教奉持
参考书目
附录一:汉译四版的品名对照表
附录二:SNAb第十品翻译
附录三:斯坦因之no.683与no.




一、藏经及原典资料
玄奘译大正藏 《解深密经》,《新修大正藏》卷16(No:676),日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中华版 《解深密经》,《中华大藏经》第17册(No:163),北京:中华书局(1986)。
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 《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新修大正藏》卷16(No:678),日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中华版 《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中华大藏经》第17册(No:165),北京:中华书局(1986)。大正藏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新修大正藏》卷16(No:679),日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中华版 《相续解脱如来所作随顺处了义经》,《中华大藏经》第17册(No:165),北京:中华书局(1986)。
赤松德赞(OA-YR%-wJ-24/,Khri sroG lde btsan)北京版 《,2!:-;%-.$-0:A-5.-3-=?-3.R-2+?-0,(bka'' yaG dag pa''i tshad ma las mdo btus pa, SamyagvākpramāNoddhRtasūtra,正语量略集)》,《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经》第144册(No:5839),大谷大学监修,西藏大藏经研究会编辑(1958)。台北版 《,2!:-;%-.$-0:A-5.-3-=?-3.R-2+?-0,》,《西藏大藏经》卷51(No:4352),台北:南天书局,初版(1991)。
真谛译大正藏 《佛说解节经》,《新修大正藏》卷16(No:677),日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中华版 《佛说解节经》,《中华大藏经》第17册(No:164),北京:中华书局(1986)。
智军(;J->J?-#J,Ye Zes sde,耶喜德)译北京版 《,:1$?-0-.$R%?-0-%J?-0<-:PJ=-0-8J?-L-2-,J$-0-(J/-0R:A-3.R,(''phags pa dgoGs pa Ges par ''grel pa ?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do,ārya-SaMdhinirmocana-nāma-mahāyāna-sūtra,圣解深密决解大乘经)》,《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经?甘殊尔部》第29册(No:774),大谷大学监修,西藏大藏经研究会编辑(1958)。台北版 《,:1$?-0-.$R%?-0-%J?-0<-:PJ=-0-8J?-L-2-,J$-0-(J/-0R:A-3.R,》,《西藏大藏经》卷10(No:106),台北:南天书局,初版(1991)。
无着(AsaGga,,R$?-3J.,Thogs-med)注 ;J->J?-#J译台北版 《,:1$?-0-.$R%?-0-%J?-0<-:PJ=-0:A- i3-0<-2>.-0,(''phags pa dgoGs pa Ges par ''grel pa''i rnam par b?ad pa,ārya-SaMdhinirmocanabhāSya,圣,密意决解解说)》,台北版《西藏大藏经》卷37(No:3981),台北:南天书局,初版(1991)。
菩提流支译大正藏 《深密解脱经》,《新修大正藏》卷16(N0:675),日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中华版 《深密解脱经》,《中华大藏经》第17册(N0:162),北京:中华书局(1986)。
圆测(Wen tshegs,7J/-5K$?)北京版 《,:1$?-0-.$R%?-0-92-3R-%J?-0<-:PJ=-0:A-W.R-o-(J<-:PJ=-0,(''phags pa dgoGs pa zab mo Ges par ''grel pa''i mdo rgya cher ''grel pa,ārya-SaMdhigambhIanirmocanasūtra-TIkā,圣解深密经疏)》,@PR?-(R?-P2(Hgros Chos-grub,廓?法成)译藏,《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经》第106册(No:5517),大谷大学监修,西藏大藏经研究会编辑(1958)。台北版 《,:1$?-0-.$R%?-0-92-3R-%J?-0<-:PJ=-0:A-W.R-o-(J<-:PJ=-0,》,《西藏大藏经》卷39(No:4016),台北:南天书局,初版(1991)。1967 《解深密经疏》,《卍续藏经》第三十四册、第三十五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1 《解深密经疏(卷卅五∼四十)》,观空由藏还译汉,北京:中国佛教协会印行。1986 《解深密经疏(补篇)》,廓?法成译藏,观空由藏还译汉,桃园:圆光佛学院印。2000 《解深密经疏》,台北:新文丰出版社,初版。
遁(道)伦集大正藏 《瑜伽师地论记》,《新修大正藏》卷42(No:1828),日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
弥勒菩萨大正藏 《瑜伽师地论》,玄奘译,《新修大正藏》卷30(No:1579),日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
觉通(L%-(2-m-U=,byaG-chub rdzu-phrul,菩提神变)北京版 《,:1$?-0-.$R%?-0-%J?-0<-:PJ=-0:A-3.R-:A-i3-0<-2>.-0,(''phags pa dgoGs pa Ges par ''grel pa''i mdo''i rnam par b?ad pa,ārya-SaMdhinirmocanasūtravyākhyāna,圣,深密意决解经解说)》,《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经》第144、145册(No.5845),大谷大学监修,西藏大藏经研究会编辑(1958)。台北版 《,:1$?-0-.$R%?-0-%J?-0<-:PJ=-0:A-3.R-:A-i3-0<-2>.-0,》,《西藏大藏经》卷52(No.4358),台北:南天书局,初版(1991)。
二、中文专书与期刊论文
元弼圣2000 〈原始佛教的佛陀观〉,《圆光佛学学报》第5期,桃园:圆光佛学研究所。
幻生1985 〈关於「解深蜜经圆测疏」全本之出版〉,《内明杂志》第164期。
王翠玲1993 〈关於解深密经的三性说〉,《如学禅师纪念论文集》,台北:法光文教基金会。
布敦(Bu ston rin chen grub,2-!R/-(R?-:L%)1988.a 《布敦佛教史(上)》,郭和卿译,《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69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8.b 《布敦佛教史(下)》,郭和卿译,《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70册,台北:华宇出版社。
汝佛1998 〈智慧猛利的文殊师利菩萨〉,《中国佛教月刊》第42卷,第6期。
西藏学丛书编委会1987.a 《西藏佛教经论研究》,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b 《西藏佛教史论集》,台北:文殊出版社。
吴汝钧1995 《印度佛学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二刷。1996.a 《佛学研究方法论(上)》,台北:学生书局,增定版。1996.b 《佛学研究方法论(下)》,台北:学生书局,增定版。2000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本)》,台北:商务印书馆,修订版。2002.a 《唯识现象学(一)-世亲与护法》,台北:学生书局。2002.b 《唯识现象学(二)-安慧》,台北:学生书局。
吴锐坚1985 〈佛身观〉,《内明杂志》第163期。
吕 澂1978 《西藏佛学原论》,台北:老古出版社。1983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现代佛学大系》第23册,台北:弥勒出版社。1984 《因明声明与佛学研究法》,《现代佛学大系》第44册,台北:弥勒出版社。2003 《因明入正理论讲解》,台北:大千出版社。
吕玉珍1993 《前期如来藏经典中「法身」概念的厘清─以阿含经的「无我」与「法身」为进路》,桃园: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巫寿康1994 《因明正理门论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李世杰1966 《印度大乘佛教哲学史》,台北:台湾佛教月刊社。1968 《印度六派哲学纲要》,台北:台湾佛教月刊社。1970 《因明学概论》,台北:中国佛教研究院。1984 《印度部派佛教哲学史》,《现代佛学大系》第24册,台北:弥勒出版社。
李志夫2001 《中印佛学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幸玲2000 〈佛三身观之研究─以汉译经论为主要研究对象〉,《大专学生佛学论文集》第10辑,台北:华严莲社。
季羡林1995 《季羡林佛教学述论文集》,台北:东初出版社。
宗喀巴(TsoG Kha Pa,4S%-#-0-]R-29%-P$?-0)1998 《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释法尊译,台北:大千出版社。
冈波巴2001 《冈波巴大师全集选译》,张澄基译,台北:法尔出版社,第三刷,第七印。
林崇安1990 〈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与师资传承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3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1.a 《佛教因明的探讨》,台北:慧炬出版社。1991.b 〈汉藏佛教因明的传译研究〉,《西藏研究论文集》第4辑,台北:西藏研究委员会。1991.c 〈《阿含经》集成与大乘经典源流的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4辑,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3 《西藏佛教的探讨》,台北:慧炬出版社。1998 〈正法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中华佛学学报》第11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2.a 〈《阿含经》中所建构的佛教知识系统〉,《佛教图书馆讯》第31期,台北:伽耶山基金会图书资讯中心。2002.b 〈《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的内容架构及其编成〉,《法光学坛》第6期,台北:法光杂志社。
林镇国1992 〈解释与解脱─论《解深密经》的诠释学性格〉,《政大文史哲论集》,台北:政治大学哲学系。1999 《空性与现代性》,台北:立绪出版社。
金东柱1986 《圆测唯识学观之探讨─以『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赞』为中心》,台北:台湾大学哲研所硕士论文。
唐仲容1999 《解深密经讲义》,香港: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孙富支1994 〈《转识论》中的识转变〉,《狮子吼》第33卷,第4期。
徐典正1988 〈唯识学派之识变论研究〉,《中国佛教》第32卷,第2期、第3期。1988 〈唯识学派之认识论要义〉,《中国佛教》第32卷,第8期。1989 〈论转依〉,《中国佛教》第33卷,第9期。1993 《唯识思想要义》,台北:佛光出版社。
张明珠1980 〈由印度诸种解脱思想谈到佛教解脱观的特质〉,《慧炬杂志》第192期。
张曼涛主编1988 《部派佛教与阿毘达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5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张瑞良1982 〈佛概念之研究与深思〉,《台大哲学论评》第5期。
曹志成1997 〈护法-玄奘一系与安慧一系对识转变之解释的比较研究〉,《圆光佛学学报》,圆光佛学研究所。
郭忠生2003.a 〈略论佛教知识体系与主题词(上)〉,《佛教图书馆讯》:第33期,台北:伽耶山基金会图书资讯中心。2003.b 〈略论佛教知识体系与主题词(中之一)〉,《佛教图书馆讯》第34期,台北:伽耶山基金会图书资讯中心。2003.c 〈略论佛教知识体系与主题词(中之二)〉,《佛教图书馆讯》第35/36期,台北:伽耶山基金会图书资讯中心。2004.a 〈略论佛教知识体系与主题词(中之三)〉,《佛教图书馆讯》第37期,台北:伽耶山基金会图书资讯中心。
程恭让1998 《解深密经》,台北:佛光文化。
黄雪梅1993 〈初期大乘的法身观─以早期汉译般若经为中心〉,《如学禅师纪念论文集》,台北:法光文教基金会。
黄靖芠1999 《文殊师利菩萨本愿研究》,台南:成功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文殊师利菩萨本愿的意义〉,《中华佛学研究》第4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杨白衣1978 〈世亲「三性论」之研究〉,《一九七八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佛光出版社。1982 〈新罗系的唯识宗〉,《中国佛教》革新46号,第26卷,第4期。1983 〈圆测之研究─传记及其思想特色〉,《华冈佛学学报》第6期。1984.a 《唯识要义》,台北:文津出版社。1984.b 〈道伦《瑜伽师地论记》之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7期。
杨郁文1997 《阿含要略》,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0 〈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开展与整体运用〉,《印顺─印顺导师九秩晋五寿庆论文集》,台北:正闻出版社。
万金川1995 《龙树的语言概念》,南投:正观出版社。1996 《词义之争与义理之辨─佛教思想研究论文集》,南投:正观出版社。
叶阿月1974 〈唯识论上的还灭缘起之意义〉,《哲学与文化》第10期。
赵国森1995 《《解深密经》的三自性思想及其发展》,香港:能仁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8 《解深密经导读》,全佛出版社。
刘伟宏1997 《佛家逻辑通论》,台北:圣环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刘培育1994 《因明研究-佛家逻辑》,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欧阳渐编1929 《解深密经》,《藏要》第一辑,第六种,支那内学院刊,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73 《解深密经注》,美国:美国佛教会。1975 《解深密经注》,台北:新文丰出版社,初版。1987 《解节经真谛义》,台北:新文丰出版社。
郑郁慧2000 《《究竟一乘宝性论》如来藏思想之研究─以「转依」观念为主》,台北: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郑振煌2002 〈从佛教传承谈佛教知识体系〉,《佛教图书馆讯》第31期,伽耶山基金会图书资讯中心。
赖贤宗1992 〈「转依」二义之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15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3 《佛教诠释学》,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霍韬晦1975 〈因明与逻辑〉,《鹅湖杂志》第2卷,第4期。1978 〈佛家哲学中之转依义〉,《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6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佛教逻辑研究》,台北:佛光出版社。1983 〈唯识五义〉,《华冈佛学学报》第6期。1989 《绝对与圆融》,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谢慧光1992 《解深密经与现观庄严论止观学的研究》,香港:能仁书院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蓝吉富主编2000 《印顺思想─印顺导师九秩晋五寿庆论文集》,新竹:正闻出版社。
罗时宪1998 《解深密经测疏节要》,香港:佛教志莲图书馆。
释大寂2002 《智慧与禅定作为佛教神通的成立基础─从原始佛教至瑜伽行派》,台北:水星文化出版社。
释太虚1937.a 〈深密纲要〉,《太虚大师全书》第7册,台北:太虚大师全书影印委员会1937.b 〈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讲录〉,《太虚大师全书》第7册,台北:太虚大师全书影印委员会。
释心宏1997 〈论龙树的二身观与天亲的三身观之差异─以阿弥陀佛为例〉,《「宗教与心灵改革研讨会」论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
释正果1995 《佛教基本知识》,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
释印顺1992.a 《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七版。1992.b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北:正闻出版社,修订六刷。1992.c 《如来藏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修订一版。1992.d 《佛教史地考论》,台北:正闻出版社,修订一版。1992.e 《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出版社,三版。1993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五版。1994.a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七版。1994.b 《杂阿含经论会编(上)》,台北:正闻出版社。1998 《唯识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a 《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闻出版社,新版。2000.b 《性空学探源》,新竹:正闻出版社。2000.c 《宝积经讲记》,新竹:正闻出版社。2000.d 《佛在人间》,新竹:正闻出版社。2000.e 《佛法概论》,新竹:正闻出版社。2000.f 《胜鬘经讲记》,新竹:正闻出版社。2001 《成佛之道(增注本)》,台北:正闻出版社,新版。
释如嵩1999.a 〈《大毘婆沙论》佛身观之探讨〉,《福严佛学院第八届高级部学生论文集》,新竹:福严佛学院出版。1999.b 〈《大智度论》法身说之探讨〉,《福严佛学院第八届高级部学生论文集》,新竹:福严佛学院出版。1999.c 〈从僧叡的法身观探讨其与《大智度论》法身说之关系〉,《福严佛学院第八届高级部学生论文集》,新竹:福严佛学院出版。
释见甯2000 〈「佛身论」初探─从佛世时期到部派佛教〉,八十九年度印顺文教基金会论文奖学金,印顺文教基金会。2001 〈唯识中「转依」的可能性及其下手处〉,《佛教学生论文》第1期,妙林杂志社。
释依日1999 《六波罗蜜的研究》,台北:佛光出版社。
释宗譓2000 〈《胜天王般若经?法界品》的佛身观〉,《第十一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台北: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
释果海1988 〈从体认大悲心谈心理建设─认识唯识转依之重要〉,《中国佛教》第32卷,第12期。
释法尊1978 《西藏佛教史》,台北:佛教出版社。
释恒清1995 《《宝性论》的研究》,《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释昭慧2001 《初期唯识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脉络》,台北:法界出版社。
释清利2001 〈关於《解深密经》的经题探讨〉,《台中市正觉堂2001年佛学论文奖学金得奖论文集》,台中:正觉堂。
释善音1999 〈佛陀的三身观〉,《慧炬杂志》第415∼416合期。
释慈旭1999 〈《大毘婆沙论》佛陀论之探讨〉,《福严佛学院第八届高级部学生论文集》,新竹:福严佛学院出版。
释演培1975 《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观》,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1988 《解深密经语体释》,台北:天华出版社。
释慧海1978 〈唯识学上转依义〉,《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6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释慧广1986 〈转识成智的过程〉,《中国佛教》第30卷,第8期。1988 〈从唯识到唯心、唯智的修行〉,《中国佛教》第32卷,第9∼10期。
释济群1992 〈《解深密经》要义说〉,《内明杂志》第243、244集。1992 〈《解深密经》与唯识思想〉,《内明杂志》第246集,1992年9月。
三、日文专书与期刊论文(含日文中译)
ルーベソ?アビト1976 〈〈法身〉の二种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5卷,第1号。
八力広喜1996 〈初期大乗経典におけるボサツ〉,《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4卷,第2号。
上田愉美子1987 〈唯识学派における相続転変差别(一)─『瑜伽论』菩萨地を中心とした六波罗蜜说の展开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5卷,第2号。
上田义文1967 《佛教思想史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二刷。1972 《大乗仏教思想の根本构造》,京都:百华苑,四刷。
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声闻地研究会1998 《瑜伽论?声闻地》,东京:山喜房佛书林。
大崎昭子1975 〈解深密経における心意识説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4卷,第1号。
山口益1972 〈仏身观の思想史的展开〉,《日本学士院纪要》第30卷,第3号。1973 〈仏身観の思想史的展开〉,《佛教学セミナー》第17册,大谷大学佛教学会。
山口瑞凤、光岛督等着1986 《西藏学与西藏佛学》,许明银译,台北:文殊出版社。1991 《西藏的佛教》,许洋主译,台北:法尔出版社。
川崎信定1985 〈一切智者の存在论证〉,《讲座?大乗仏教》第9册,东京:春秋社。第29卷,第1号。1993 《一切智思想の研究》,东京:春秋社,第二刷。
工藤成树1960 〈转变にける性と相の立场〉,《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8卷,第2号。
太田久纪1988 〈『成唯识论』の仏陀观展开〉,《仏陀観》,日本仏教学会,京都:平楽寺书店。1991 《凡夫が凡夫に呼びかける唯识》,东京:大法轮阁,第七刷。
户崎宏正1988 《仏教认识论の研究─法称着『プラマーナ?ヴァールティカ』の现量论(上卷)》,东京:大东出版社。
木村宣彰1988 〈五种法身说─中国仏教初期における法身说の一类型〉,《佛教学セミナー》第48册,大谷大学佛教学会。
木村泰贤1954 《大乘佛教思想论》,释演培译,台北:内明出版社。1958 《原始佛教思想论》,欧阳翰存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 《印度六派哲学》,《木村泰贤全集?第二卷》,东京:大法轮阁,六版。1988 《阿毘达磨论の研究》,《木村泰贤全集?第四卷》,东京:大法轮阁,六刷。1990 《小乘佛教思想论》,释演培译,台北:天华出版公司。
毛利俊英1984 〈瑜伽行派に於ける四念住〉,《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3卷,第1号。
氏家覚胜1980 〈初期密典の解脱観─陀罗尼の変迁をとおし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9卷,第1号。
水野弘元1996 《佛典成立史》,刘欣如译,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 《印度的佛教》,许洋主译,台北:法尔出版社。2002 《佛教的真髓》,香光书乡编译组译,台北:香光书乡出版社。2003 《佛教文献研究─水野弘元着作选集(一)》,许洋主译,台北:法鼓文化。
加藤精一1988 《密教の仏身观》,东京:春秋社。
平川彰1973 〈六波罗蜜の展开〉,《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1卷,第2号。1980 《律蔵の研究》,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90 《佛学研究入门》,许明银译,台北:法尔出版社。1991 〈律藏所引用经典之研究〉,许洋主译,《谛观》第66期。1997.a 《初期大乗仏教の研究Ⅰ》,东京:春秋社,第三刷。1997.b 《初期大乗仏教の研究Ⅱ》,东京:春秋社,第三刷。2002 《印度佛教史》,庄崑木译,台北:商周初版社。
永田瑞1973 〈竜树の仏身观〉,《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2卷,第1号。1976 〈仏身二种说の背景〉,《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5卷,第1号。
矢板秀臣1989.a 〈四种道理について一资料〉,《大正大学综合佛教学研究所年报》第11号,pp.(68)-(77)。1989.b 〈『声闻地』における三量说〉,《大正大学综合佛教学研究所年报》第11号,pp.(78)-(85)。1993 〈瑜伽论因明の知识论について〉,《インド学?密教学研究:宫坂宥胜博士古稀记念论文集》,京都:法蔵馆。
伊藤秀宪1973 〈玄奘訳『解深密経』における密意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2卷,第1号。1975 〈『解深密経』の三无自性说について〉,《驹泽大学佛教学部论集》第6号。1984 〈『解深密経』における玄奘?流支の縁起理解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3卷,第1号。
吉水千鹤子1996 〈SaMdhirmocanasūtra Xにおける四种のyuktiについて〉,《成田山仏教学研究所纪要》:第19号。
吉村诚2000 〈唯识学派における「一乗」の観念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8卷,第2号。
吉野恵子1983 〈仏の身论─常无常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1卷,第2号。1984 〈仏の身论─说不说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2卷,第2号。
多川俊映2003 《はじめての唯识入门》,东京:春秋社,第二刷。
多田修2000 〈唯识说における三性と五事との関系〉,《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8卷,第2号。
宇井伯寿1933 《仏教论理学》,东京:大东出版社。1965.a 《印度哲学史》,东京:岩波书店。1965.b 〈大智度论に於ける法身说〉,《印度哲学研究》第4卷,东京:岩波书店1965.c 〈陈那以前に於ける佛教の论理说〉,《印度哲学研究》第5卷,东京:岩波书店。1979 《瑜伽论研究》,东京:岩波书店,二刷。1990 《摄大乘论研究》,东京:岩波书店,五刷。
早岛理1988 〈瑜伽行唯识学派における仏陀观-菩萨道の视点から〉,《仏陀観》,日本仏教学会,京都:平楽寺书店。
早岛镜正1988 〈仏陀观展开の基调〉,《仏陀観》,日本仏教学会,京都:平楽寺书店。
竹村牧男2003 《觉与空─印度佛教的展开》,蔡伯郎译,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舟桥一哉等着1986 《佛学研究指南》,关世谦译,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舟桥尚哉1989 〈唯识思想の成立について─唯心から唯识へ〉,《佛教学セミナー》第49册,大谷大学佛教学会。
西尾京雄1939 〈无着造、解深密经疏に就いて─特にの第一品〉,《大谷学报》第20卷,第1号。1941.a 〈无着造、解深密经疏に就いて(二)〉,《大谷学报》第22卷,第1号。1941.b 〈无着造、解深密经疏に就いて(三)〉,《大谷学报》第22卷,第3号。1943.a 〈解深密经の成立构造の研究〉,《大谷学报》第24卷,第1号。1943.b 〈解深密经の成立构造の研究(二)〉,《大谷学报》第24卷,第3号。1943.c 〈解深密经の成立构造の研究(三)〉,《大谷学报》第24卷,第5号。1943.d 〈佛教经典成立史上に於ける华严、如来性起经について〉,《大谷大学研究年报》第2卷。1982 《佛地经论之研究(第二卷)》,东京:国书刊行会。
西义雄1959 〈瑜伽师地论における三乘─特に声闻地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7卷,第2号。
佐久间秀范1990.b 〈『瑜伽师地论』における転依思想〉,《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9卷,第1号。
佐藤达玄1997.a 《戒律在中国佛教的发展》,释见憨等译,嘉义:香光书乡出版社。1997.b 《戒律在中国佛教的发展》,释见憨等译,嘉义:香光书乡出版社。
武邑尚邦1986 《因明学─起源と変迁》,京都:法蔵馆。1988 《佛教论理学の研究》,京都:百华苑,第二刷。
河村孝照1975 《有部の仏陀论》,东京:山喜房佛书林。
长尾雅人1978 《中观と唯识》,东京:岩波书店。1997 《摂大乘论-和訳と注解(上)》,东京:讲谈社,第六刷。1995 《摂大乘论-和訳と注解(下)》,东京:讲谈社,第三刷。
长谷川岳史1995 〈転识得智に関する异说〉,《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3卷,第2号。1996 〈転识得智の异说に関する慧沼の见解〉,《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4卷,第2号。
长崎法润1988 《ヅャイナ认识论の研究》,京都:平楽寺书店。
长沢実导1958 〈解深密经第一章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6卷,第1号。1969 《大乗仏教瑜伽行思想の发展形态》,东京:智山勧学会。
前田惠学1990 《原始佛教圣典の成立史研究》,东京:山喜房佛书林,第五刷。
相马一意1982 〈初期大乗経典におけゐ菩萨〉,《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0卷,第2号。
神林隆净1958 〈法身に就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6卷,第2号。1984 《菩萨思想的研究》,许洋主译,《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65、66册,台北:华宇出版社。
高田仁觉1958 〈宝性论における转依(āçrayaparivRtti)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6卷,第2号。
高田修1985.a 《佛像的起源(上)》,高桥宣治、杨美莉合译,《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89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b 《佛像的起源(下)》,高桥宣治、杨美莉合译,《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90册,台北:华宇出版社。
高崎直道1975 〈法身の一元论─如来藏思想の法观念〉,《平川彰博士还历记念论集─仏教における法の研究》,东京:春秋社。1985 《唯识思想》,李世杰译,《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67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如来藏思想》,李世杰译,《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68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8 《如来蔵思想Ⅰ》,东京:法蔵馆。1989 《如来蔵思想Ⅱ》,东京:法蔵馆。2003 《唯识入门》,东京:春秋社,新装版。
望月信亨1969 〈论佛身(上)〉,释印海译,《南洋佛教》卷8。1970.a 〈论佛身(中)〉,释印海译,《南洋佛教》卷10。1970.b 〈论佛身(下)〉,释印海译,《南洋佛教》卷12。1991 〈佛教经典成立史论〉,释印海译,《中国佛教月刊》第35卷。
清水海隆1986 〈中期大乘仏教における菩萨思想について(一)─『瑜伽论』菩萨地に见られる菩萨思想の考察〉,《大崎学报》第141册。1987 〈中期大乘仏教における菩萨思想について(二)─『瑜伽论』菩萨地を中心とした六波罗蜜说の展开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5卷,第2号。1988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における仏陀观に関のする所说の一考察-その方向性について〉,《仏陀観》,日本仏教学会,京都:平楽寺书店。1989 〈『瑜伽师地论』における方便善巧波罗蜜说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7卷,第1号。1991 〈中期大乘仏教における菩萨思想について(三)─菩萨地所说の阶位说から见た菩萨行构造に関し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9卷,第2号。1997 〈『瑜伽师地论』における声闻道と菩萨道〉,《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5卷,第2号。
深浦正文1954 《唯识学研究(上)》,京都:永田文昌堂。1954 《唯识学研究(下)》,京都:永田文昌堂。1974 《解深密经》,〈国译一切经〉第28册,东京:大东出版社,三版。
野泽静证1957 《大乘佛教瑜伽行の研究》,东京:法藏馆。
胜吕信静1966 〈初期唯识说におけゐ三性说の构造〉,《金仓博士古稀纪念印度学仏教学论集》,京都:平楽寺书店。1975 〈唯识と法性〉,《平川彰博士还历记念论集─仏教における法の研究》,东京:春秋社。1989 《初期唯识思想の研究》,东京:春秋社。
朝山一玄1988 〈初期大乗経典における「书写」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8卷,第1号。
渡辺新治1986 〈菩提心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3卷,第2号。
结城令闻1985 《唯识学典籍志》,东京:大藏出版社,再版。
越路照德1958 〈菩萨十地思想成立の史的考察〉,《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6卷,第2号。
塚本启祥等着1990 《梵语仏典の研究Ⅲ─论书篇》,京都:平楽寺书店。
铃木大拙1984.a 〈楞伽经论佛之「三身」(上)〉,郭忠生译,《菩提树》第382期。1984.b 〈楞伽经论佛之「三身」(中)〉,郭忠生译,《菩提树》第383期。1984.c 〈楞伽经论佛之「三身」(下)〉,郭忠生译,《菩提树》第384期。1991 〈论佛的三身〉,孙富支译,《国际佛学译粹》第1期。
稻叶正就1971 〈圆测?解深密经疏の散逸部分の汉文译〉,《大谷大学研究年报》第24号。
横山紘一1978 〈転依に関する若干の考察〉,《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27卷,第1号。2002 《唯识思想入门》,许洋主译,台北:东大图书公司。
横超慧日1961 〈鸠摩罗什の法身说〉,《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9卷,第1号。
静谷正雄1990 《初期大乗仏教の成立过程》,京都:百华苑,三刷。
龙谷大学仏教学会编1987 《唯识思想の研究-山崎教授定年纪念》,东京:百华苑。
藤田正浩1994 〈心解脱と慧解脱〉,《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42卷,第2号。
盐田义逊1959 〈佛身论の展开〉,《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7卷,第2号。
坂本幸男1937.a 〈经典解释の方法论の研究(上)〉,《支那佛教史学》第1卷,第2号。1937.b 〈经典解释の方法论の研究(下)〉,《支那佛教史学》第1卷,第4号。
梶山雄一1987 《印度逻辑学论集》,张春波译,《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21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9 《般若思想》,许洋主译,台北:法尔出版社。2003 〈佛教知识论的形成〉,萧平、杨金萍译,《普门学报》第15∼17期。
袴谷宪昭1974 〈唯识说における法と法性〉,《驹泽大学佛教学部论集》第5号。1985 〈唯识文献における无分别智〉,《驹泽大学佛教学部研究纪要》第43号。1994 《唯识の解釈学-『解深密经』を读む》,东京:春秋社。2001 《唯识思想论考》,东京:大藏出版社。
四、外文专书与期刊论文(含外文中译)
Coward,Harold G.
1988 Sacred world and sacred text:scripture in world religions,Orbis Book,New York。
Davidson,Ronald Mark
1985 Buddhist Systems of Transformation:ā?raya-parivRtti/-parāvRtti Among the Yogācār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Ph. D.。
Demiéville,Paul
1994 《吐番僧诤记》,耿昇译,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Dutt,Nalinaksha
1978 Mahāyāna Buddhism,Revised edition,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Frauwallner,Erich
1958 Die Philosophie des Buddhismus,Akademie-Verlag,Berlin。
Gadjin Nagao
1973 "On the Theory of Buddha-body",in The Eastern Buddhist 6,no.1:25∼53。
Habito,Ruben L. F.
1985 "On dharmakaya as ultimate reality:prolegomenon for a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in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12,no.2-3:233∼252。
1986 "The Notion of Dharmakāya:A Study in the Buddhist Absolute",in Journal of Dharma 11,no.4:348∼378。
Hakamaya,Noriaki
1984 "The Old and New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SaMdhirmocana-sūtra: Some Notes on the History of Early Tibetan Translation",〈驹泽大学佛教学部研究纪要〉第42号:1∼17。
1986.a "A Comparative Edition of the Old and New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SaMdhirmocana-sūtra (Ⅱ)",〈驹泽大学佛教学部研究纪要〉第45号:
1∼35。
1986.b "A Comparative Edition of the Old and New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SaMdhirmocana-sūtra (Ⅲ)",〈驹泽大学佛教学部论集〉第18号:1∼35。
Harrison,Paul
1992 "Is the Dharma-Kāya the Real "Phantom Body" of the Bussha?",i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5,no.1:44∼94。
Hopkins,Jeffrey
1999 Emptiness in the Mind-Only School of Buddhism:Dynamic Responses to Dzong-ka-ba''s The Essence of Eloquence:Volume 1,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Reflections on Reality:The Three Natures and Non-Natures in the Mind-Only School:dynamic responses to Dzong-ka-ba''s The Essence of Eloquence: Volume 2,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alupahana,D. J.
1982 〈原始佛教哲学的知识论〉,陈铫鸿译,霍韬晦校,《内明》第118期:
3∼6,17。
Lamotte,Etienne
1935 SaMdhirmocana-sūtra: L’explication des Mystères,Bureaux du Recueil。
Lin,Chen-Kuo
1991 The SaMdhirmocana-sūtra: A liberating hermeneutic,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Temple University,Philadelphia.
Makransky,John J.
1989 "Controversy over Dharmakāya in India and Tibet:A New Interpretation of its basis,Abhisamayalamkara chapter 8",i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2,no.2:45∼78。
Murti,T. R. V.
1984.a 《中观哲学(上)》,郭忠生译,《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64册,台北:华宇出版社。
1984.b 《中观哲学(下)》,郭忠生译,《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65册,台北:华宇出版社。
Napper,Elizabeth
2003 《缘起与空性》,刘宇光译,香港:志莲净苑文化部。
Powers,John
1992 Two commentaries on the SaMdhirmocana-sūtra by Asanga and Jnanagarbha,The Edwin Mellen Press,Lewiston。
1993 Hermeneutics and tradition in the SaMdhirmocana-sūtra,Leiden,The Netherlands,New York,E.J. Brill。
1994 Wisdom of Buddha─The SaMdhirmocana-sūtra,Berkeley,Dharma Publishing。Robinson, Richard H.
1996 《印度与中国的早期中观学派》,郭忠生译,南投:正观出版社,初版。
Sakuma, Hidenori S.
1990 Die ā?rayaparivRtti-Theorie in der Yogācārabhūmi,Eurasburg,Druckerei Peter Proff。
Schmithausen,Lambert
1969 Zur Literaturgeschichte der ältern Yogācāra-Schule,In:ZDMG,
Supplementa。
Stcherbatsky,Fëdor Ippolitovich
1995 《小乘佛学-佛教的中心概念和法的意义》,立人译,上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四刷。
1995 《大乘佛学-佛教的涅盘概念》,立人译,上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四刷。
1997 《佛教逻辑》,宋立道、舒晓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Steinkellner,Ernst
1989 "Who is ByaG chub rdau ''phrul ?─Tibetan and non-Tibetan Commentaries on the SaMdhirmocanasūtra-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in Berliner Indologische Studien, Band 4/5,Reinbek:229∼251。
Warder,A. K.
1988.a 《印度佛教史(上)》,王世安译,《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32册,台北:华宇出版社。
1988.b 《印度佛教史(下)》,王世安译,《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33册,台北:华宇出版社。
Williams,Paul
1989 Mahāyāna Buddhism:the doctrinal foundations,London,New York:Routledge。
五、专业辞典暨工具书:
四川省阿垻藏族羌族自治州藏文编译局编1996 《,?))-2R.-{.-$*A?->/-.<-$?J<-IA-UJ%-36K?,(梵藏对照辞典)》,甘肃:民族出版社,第2版。
各民族出版社联合编辑2002 《汉藏对照词典》,北京:民族出版。
早岛镜正1994 《仏教?イソド思想辞典》,东京:春秋社,二刷。
宇井伯寿、铃木宗忠、金仓圆照、多田等观 合编1985.a 《德格版?西藏大藏经总目录(上)》,《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29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b 《德格版?西藏大藏经总目录(下)附索引》,《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30册,台北:华宇出版社。
林崇安2000 《基本汉藏梵英佛学术语》,台北:慧炬出版社,修订版。
张怡荪编2003 《,2R.-o-5B$-36S.-(J/-3R,(藏汉大辞典)》,北京:民族出版,六刷。
荻原云来 编1979 《汉译对照梵和大辞典》,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廖本圣2002 《实用西藏语文法(二册)附附录及检索手册》,台北:法鼓文化,初版。
横山紘一 广泽隆之 编1996 《汉梵藏对照瑜伽师地论总索引》,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97 《梵藏汉对照佛教语辞典》,东京:山喜房佛书林。
韩清静 编1983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台北:新文丰出版社,初版。
赞拉?阿旺措成 编1996 《,2d-.NR=-$?J<-IA-3J-=R%-8J?-L-2-28$?-?R,(古藏文辞典)》,北京:民族出版社。
榊亮三郎 编1985.a 《梵藏汉和四译对校翻译名义大集(上)》,《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12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b 《梵藏汉和四译对校翻译名义大集(下)》,《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13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c 《梵藏汉和四译对校翻译名义大集梵藏索引》,《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14册,台北:华宇出版社。
Heineman,Robert、平川彰编1986 《梵汉汉梵陀罗尼用语辞典》,《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9册,台北:华宇出版社。
Williams,M.M. Edition1999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New Delhi.






上一篇(《俱舍论?贤圣品》修证法) 回目錄 下一篇(初期瑜伽行派於佛陀观的发)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甘丹讲哲佛学会上课法讯
改善「爱情与事业」最大效益之咕噜咕咧佛母密法
诸佛菩萨诸尊精要总集解脱护身咒轮
喜玛拉雅山脉南卡穹宗祖寺
白玉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赞助网站
TOEIC多益英語測驗-
我們的仁波切
台灣農特產品整合行銷推廣協會
中央研究院身體與醫療研究
我們的仁波切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