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煨香山煙供、戰神祈讚』招財法 企美噶察林開光朝聖之旅報名截止 上密院灌頂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俱舍论?贤圣品》修证法义之研究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29 01:12:51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1/29 01:10:40   编辑部 报导

《俱舍论?贤圣品》修证法义之研究

从「修行法义」与部派之间诤论的「阿罗汉有退、无退」、「四谛渐顿现观」三个方面对《俱舍论.贤圣品》作一探讨。

在修行法义上,对於「家家」圣者受生的问题,中国《俱舍论》注疏家倾向於「人天生死往来」,日本《俱舍论》注疏家则倾向於「唯人」、「唯天」单独受生。虽然无法取得一致的看法,但圣者於欲界人天生死往来的秩序却是注疏家们的共识。「中品忍满位」为「一刹那二行相」或「二刹那二行相」?究竟是注疏家们的误抄,或是真有「二刹那二行相」的情形,注疏家们对此二说的考察和义理的发明都值得作为我们参考。「有行般、无行般次第」,《俱舍论.贤圣品》的抉择除了快道林常所说契经误诵之外,亦反映了《俱舍论.贤圣品》「断烦恼无」的思想。

在「阿罗汉有退、无退」的诤论上,《俱舍论.贤圣品》将大众部、分别论者与说一切有部「阿罗汉有退、无退」的诤论区分出「阿罗汉有退」、「阿罗汉无退」两个问题来讨论,「阿罗汉无退」是探讨「阿罗汉有无烦恼」,「阿罗汉有退」是探讨「阿罗汉退失的是阿罗汉果或是现法乐住」。《俱舍论.贤圣品》的这一区分让我们对於「阿罗汉有无起烦恼退」的判定除了是起於部派之间「三世法有、法无」不同的立场之外,还有论师们对於阿罗汉起退状态的体证在当中。

在「四谛渐顿现观」诤论上,《俱舍论.贤圣品》并未对於「渐现观者」或「顿现观者」的立场有所评破,而是从「见、缘、事」三现观来将渐顿现观的诤论调和於一慧观当中。

 

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96/硕士/研究生:林育民   指导教授:刘荣贤老师  电子全文电子全文 





全文提要……………………………………………………………………壹
各章提要……………………………………………………………………贰

第一章 绪 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回顾…………………………………………… 1
一、研究动机………………………………………………………… 1
二、研究回顾………………………………………………………… 3
第二节 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 7
一、研究主题………………………………………………………… 7
二、研究方法………………………………………………………… 8

第二章 《俱舍论.贤圣品》的修行品位

第一节《俱舍论.贤圣品》介绍………………………………………… 9
一、何谓「贤圣」…………………………………………………… 9
二、见、修所断惑与渐次断、超越断修行方式…………………… 10
第二节 《俱舍论.贤圣品》贤位修行方法…………………………… 16
一、顺解脱分………………………………………………………… 16
(一)五停心………………………………………………………16
1.不净观…………………………………………………17
2.持息念…………………………………………………18
(二)四念住………………………………………………………20
1.别相念住………………………………………………20
2.总相念住………………………………………………21
3.自性念住、相杂念住、所缘念住……………………29
二、顺决择分…………………………………………………………30
(一)煖……………………………………………………………30
(二)顶……………………………………………………………32
(三)忍……………………………………………………………33
1.中品忍减缘减行………………………………………34
2.上品忍…………………………………………………36
(四)世第一法……………………………………………………37
第三节 《俱舍论.贤圣品》圣位修行方法…………………………… 38
一、见道……………………………………………………………… 39
(一)见道十五心…………………………………………………39
(二)见道第十六心道类智为修道摄,非见道摄………………39
(三)圣者名………………………………………………………40
二、修道……………………………………………………………… 41
(一)断欲界修惑所证果位………………………………………41
1.预流果…………………………………………………41
2.家家……………………………………………………42
3.一来果…………………………………………………42
4.一间……………………………………………………42
5.不还果…………………………………………………42
(二)欲界九品修惑生死数………………………………………42
(三)色、无色界生死流转………………………………………45
1.中有般涅盘……………………………………………45
2.生有般涅盘……………………………………………45
3.无行般涅盘……………………………………………45
4.有行般涅盘……………………………………………46
5.上流般…………………………………………………46
(四)断尽三界见、修惑…………………………………………47
1.阿罗汉果………………………………………………47
(1)退法种性阿罗汉………………………………48
(2)思法种性阿罗汉………………………………48
(3)护法种性阿罗汉………………………………48
(4)安住法种性阿罗汉……………………………49
(5)堪达法种性阿罗汉……………………………49
(6)不动法种性阿罗汉……………………………49

第三章 後代注疏对《俱舍论.贤圣品》修行法义的探讨

第一节 《俱舍论.贤圣品》「顺解脱分」法义探讨…………………… 50
一、「持息念」持息为境,不持慧……………………………………50
二、杂缘念住数目…………………………………………………… 51
三、相杂念住「摄不摄慧体」……………………………………… 57
四、三义观、七处善-《俱舍论》略而不论……………………… 61
第二节 《俱舍论.贤圣品》「顺决择分」法义探讨…………………… 62
一、「减缘减行次第」二说………………………………………… 62
二、「中品忍满」为「一行相二刹那」或「二行相二刹那」…… 65
第三节 《俱舍论.贤圣品》「修道」法义探讨………………………… 70
一、欲界人、天生死流转蓝图的推度……………………………… 70
(一)《顺正理论》家家「人天往来」说………………………71
(二)《光记》、《宝疏》的会通…………………………………73
1.《光记》「极多生、极少生」的推度……………… 73
2.《宝疏》「等生、不等生」的推度………………… 75
(三)日僧快道林常的会通………………………………………77
1.破斥《顺正理论》的推度……………………………77
(1)人天往来罪……………………………………77
(2)生数不等失……………………………………78
2. 弹斥依从之辈……………………………………… 79
3.「家家」与欲界人天生死流转的推度………………80
二、有行般、无行般之次…………………………………………… 83

第四章 从诸部派到《俱舍论》有关圣果退转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大众部、分别论者与有部「阿罗汉有退、无退」的探讨…… 86
一、说一切有部「阿罗汉有退」…………………………………… 87
(一)三世法实有-烦恼存於过去、未来…………………… 87
(二)「三世法实有」与「阿罗汉有退」-阿罗汉断诸烦恼
,非令全无……………………………………………… 90
(三)见、修道断烦恼惑的差别…………………………………95
二、大众部、分别论者「阿罗汉无退」…………………………… 98
(一)过去、未来体非实有,现在法有无为………………… 98
(二)「过、未法无,现在法有」与「阿罗汉无退」-烦恼断已
,毕竟不退……………………………………………… 102
三、阿罗汉有退、无退的分析……………………………………… 104
(一)阿罗汉无退……………………………………………… 106
(二)阿罗汉有退……………………………………………… 108
1.对有部「阿罗汉有退」的质疑………………………108
2.有部於「阿罗汉有退」的论究………………………115
(1)有部於「阿罗汉有退」一词的意义………… 115
(2)阿罗汉起退和起退後的情况………………… 116
A.退失阿罗汉果者「命终前必复证得阿罗汉果」…116
B.阿罗汉起退的状态……………………… 117
第二节 《俱舍论》与《顺正理论》对阿罗汉退转问题的探讨…………120
一、《俱舍论》主张「阿罗汉无退」…………………………………121
(一)《俱舍论》对於有部「阿罗汉有退」的析论……………121
(二)《俱舍论》认为阿罗汉果无退,但退失现法乐住………122
1.由「理」的角度论「阿罗汉无退」…………………123
2.由「教」的角度论「阿罗汉无退」…………………124
3.《俱舍论》对瞿底迦退转问题之主张………………128
二、《顺正理论》对於《俱舍论》「阿罗汉无退」论点的难破…… 130
(一)阿罗汉非「永拔惑种」……………………………………130
1.对於《俱舍论》「圣慧断惑名为实断」的难破…… 130
2.对於《俱舍论》「有学应不放逸非无学者」的难破…132
3.阿罗汉仍有惑种…………………………………… 132
(二)「时解脱」非退失现法乐住………………………………134
1.以「静虑等持为应果性」破斥「无退阿罗汉果」之论…134
2.「时解脱」非指现法乐住……………………………136
3.「瞿底迦」非有学时解脱……………………………138
三、阿罗汉有、无起「烦恼」退的探讨…………………………… 139
第三节 《俱舍论》「阿罗汉无退」思想特色与《顺正理论》对於「阿罗汉有退」
的再阐发………………………………………………………… 142
一、从《俱舍论》「烦恼空」的思想看「有行般、无行般」次第…142
二、《顺正理论》对於「阿罗汉有退」的再阐发…………………… 144
(一)阿罗汉未证「不生法」故有退,非烦恼未断尽………… 145
(二)尽智、无生智与阿罗汉退转的关系……………………… 145
(三)阿罗汉仍有失念…………………………………………… 146

第五章 四谛渐顿观………………………………………………… 149

第一节 四谛顿现观…………………………………………………………149
一、《杂阿毘昙心论》、《四谛论》中顿现观者的主张……………… 149
二、大众部、法藏部、化地部顿现观的主张…………………………151
三、《成实论》顿现观的主张………………………………………… 152
第二节 四谛渐现观…………………………………………………………154
一、「事、理二谛」与「自相、共相」的发展……………………… 154
二、蕴观共相,谛观自相………………………………………………157
三、四谛现观次第与见苦得道…………………………………………159
四、现观择灭……………………………………………………………160
第三节 《俱舍论》四谛渐、顿的调和………………………………………161
一、四谛渐、顿对论……………………………………………………162
(一)《大毘婆沙论》中渐顿对论……………………………… 162
(二)《杂阿毘昙心论》中渐顿对论…………………………… 163
(三)《顺正理论》中渐顿对论………………………………… 164
二、《俱舍论》见、缘、事三现观……………………………………166

第六章 结 论………………………………………………………… 170




参考书目
1.大藏经、卍续藏经典籍顺序依照册数排列,册数相同者依照编号次第排列。
2.专书、期刊及工具书依照人名笔划由少至多依序排列。
 
一、传统文献
(一)《大正新修大正藏》典籍
? 经、论典籍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一册,台北:
新文丰,1983。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一册,台北:新
文丰,1983。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二册,台北:新文丰,
1983。
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译,《大毘婆沙论》,《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二七
册,台北:新文丰,1983。
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阿毘昙毘婆沙论》,
《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二八册,台北:新文丰,1983。
尊者法救造,刘宋.僧伽跋摩等译,《杂阿毘昙心论》,《大正新修大正藏》第
二八册,台北:新文丰,1983。
尊者世亲造,唐.玄奘译,《俱舍论》,《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二九册,台北:
新文丰,1983。
婆薮盘豆造,陈.真谛译,《阿毘达磨俱舍释论》《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二九册,
台北:新文丰,1983。
尊者众贤造,唐.玄奘译,《顺正理论》,《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二九册,台北:
新文丰,1983。
尊者众贤造,唐.玄奘译,《显宗论》,《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二九册,台北:
新文丰,1983。
诃梨跋摩造,姚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三二册,
台北:新文丰,1983。
婆薮跋摩造,陈.真谛译,《四谛论》,《大正新修大正藏》第三二册,台北:
新文丰,1983。
世友菩萨造,唐.玄奘译,《异部宗轮论》,《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四九册,台
北:新文丰,1983。
 
? 论疏典籍
唐.释普光述,《俱舍论记》,《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四一册,台北:新文丰,
1983。
唐.释法宝撰,《俱舍论疏》,《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四一册,台北:新文丰,
1983。
唐.圆晖述,《俱舍论颂疏论》,《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四一册,台北:新文丰,
1983。
唐.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四二册,台北:新文丰,
1983。
唐.窥基撰,《瑜伽师地论略纂》,《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四三册,台北:新文
丰,1983。
日本宗性,《俱舍论本义抄》《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六三册,台北:新文丰,
1983。
日本湛慧,《阿毘达磨俱舍论指要钞》《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六三册,台北:新
文丰,1983。
日本快道林常,《阿毘达磨俱舍论法义》《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六四册,台北:
新文丰,1983。
日本法幢《阿毘达磨俱舍论稽古》《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六四册,台北:新文
丰,1983。
日本英宪,《俱舍论颂疏抄》《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六四册,台北:新文丰,
1983。
 
? 诸宗典籍
隋.慧远撰,《大乘义章》,《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四四册,台北:新文丰,
1983。
唐.窥基撰,《大乘法苑义林章》,《大正新修大正藏》第四五册,台北:新文
丰,1983。
 
(二)《卍续藏经》典籍
唐.窥基《异部宗轮论述记》,《卍续藏经》第八十三册,台北:新文丰,1993。
唐.慧晖,《俱舍论颂疏义钞》,《卍续藏经》第八十三册,台北:新文丰,1993。
 
(三)其他
佛教大系完成会编纂 1978 《俱舍论》,东京都:中山书房。
佐伯旭雅编 1978 《冠导阿毘达磨俱舍论》京都:法藏馆。收录於蓝吉富主编
(1985)《大藏经补编》第六册,台北:华宇出版社,P445-773。
 
 
二、近人论着
大谷大学佛教学会原编,关世谦译 1993 《佛学研究指南》,台北:东大出版社。
木村泰贤着,巴壼天、李世杰合译 1958 《人生的解脱与佛教思想》,台北:协
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印行。
木村泰贤撰,欧阳瀚存译 1968 《原始佛教思想论》,台北巿:台湾商务印书
馆。
木村泰贤着,演培法师译 1992 《小乘佛教思想论》,台北市:天华出版社。
平川彰着,庄崑木译 2002 《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
平川彰等着,许明银译 1990 《佛学研究入门》,台北:法尔。
水野弘元着,如实译 1984 《原始佛教》,台北:普门文库。
水野弘元着,释恒清译《阿毘达磨文献导论》。收录於杨白衣等着(1995)《一
九七七佛学研究论文集》,高雄:佛光出版社,P48-87。
印顺法师 1950 《性空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社。
印顺法师 1968 《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
印顺法师 1971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北:明光堂印书局。
印顺法师 1981 《大乘初期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
印顺法师 1985 《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社。
印顺法师 1988 《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
印顺法师 2005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
正果法师 1995 《佛教基本知识》,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
弘学 1999 《部派佛教》,成都:巴蜀书社。
艾美.史密特(Amy Schmidt)着,周和君译 2003 《佛陀的女儿:南传佛教大修
行人的传奇心灵》,台北:橡树林文化。
江亦丽 1985 《说一切有部的哲学思想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
学位论文。收录於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总编辑(2001)《中国佛教学术论典》
第十一册,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出版,P363-410。
李世杰 1961 《印度部派佛教哲学史》,台北:台湾佛教月刊。
李世杰 1971 《原始佛教哲学史》,台北:慈航佛学院。
李世杰着,广净法师校对 2000 《俱舍学纲要》(修订版),新竹:出版不详。
吕澂 1982 《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公司。
吕澂 1983 《印度佛教史略》,台北:新文丰。
吴汝钧 1982 《佛学研究方法论》,台北:学生书局。
杜松柏 2002 《佛学思想综述》,台北:新文丰。
性空法师讲/释见擎,释见端,释见恺文字整理注释 2003 《四圣谛与修行的关
系》,嘉义市:安慧学苑文教基金会附设香光书乡出版社。
性空法师讲述/释见恺, 释自范等文字整理 2005 《阿毘达摩的理论与实践》,
嘉义:安慧学苑文教基金会附设香光书乡出版社。
(俄)舍尔巴茨基(Stcherbatsky, T.)着,立人译 1994 《小乘佛学》,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
阿姜查(Ajahn Chah),英文编译保罗.布里特(Paul Breiter),赖彦隆译 2002
《森林中的法语:一位证悟者的见道历程》,台北:橡树林文化出版。
阿姜查(Ajahn Chah),赖彦隆译 2004《阿姜查的禅修世界第一部:戒》,台北:
橡树林文化出版。
阿姜查(Ajahn Chah),赖彦隆译 2004《阿姜查的禅修世界第二部:定》,台北:
橡树林文化出版。
阿姜查(Ajahn Chah),赖彦隆译 2004《阿姜查的禅修世界第三部:慧》,台北:
橡树林文化出版。
姚治华释译 1996 《异部宗轮论》,高雄:佛光文化。
高楠顺次郎、木村贤泰着,高观庐译 1995 《印度哲学宗教史》,台北:台湾
商务印书馆。
马定波 1974 《印度佛教心意识说之研究》,台北:正中书局。
悟慈法师译述 1989 《俱舍学》,台南:开元寺佛经流通处。
高永霄导读 1993 《异部宗轮论》,香港:密乘佛学会。
徐醒生释译 1998 《大毘婆沙论》,台北:佛光文化。
悟殷法师 2001 《部派佛教系列上编:实相篇、业果篇》,台北:法界出版社。
悟殷法师 2003 《部派佛教系列中编:修证篇》,台北:法界出版社。
悟殷法师 2006 《部派佛教系列下编:诸部论师的思想与风格(一)》,台北:
法界出版社。
马哈希着,茅塔诺英译,嘉义新雨编译群中译 2004 《内观基础》,台北:方
广文化。
黄公伟 1966 《佛学原理通释》,台北:现代文艺出版社。
黄公伟 1972 《印度佛教思想体系论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张曼涛主编 1978 《俱舍论研究》(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张曼涛主编 1979 《俱舍论研究》(下),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张曼涛主编 1979 《部派佛教与阿毗达磨》,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张曼涛主编 1978 《佛学研究方法》,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张曼涛主编 1978 《印度佛教史论》,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智敏法师编 1998 《俱舍论颂疏补充讲义》,台北:福智之声。
(斯里兰卡)喜见长老,、(德)向智尊者着,南传佛教丛书编译组译校 2004 《七
种觉悟的因素:七觉支、五盖及其对治方法》,台北:方广文化。
曾银湖译 1992《尊者阿迦曼传》,台中:原始佛教协会。
圣严法师 1999 《印度佛教史》,台北:法鼓文化。
杨白衣着 1998 《俱舍要义》,台北:佛光文化。
演培法师 1971 《俱舍论颂讲记》,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
演培法师 1975 《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观》,台北巿:中华大典编印会。
演培法师释注 1989 《异部宗轮论语体释》,台北:天华出版公司。
邓殿臣,威马莱拉担尼合译 1997 《长老偈;长老尼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韩廷杰 2001《南传上座部佛教概论》,台北:文津出版社。
蓝吉富 1997 《佛教史料学》,台北:东大出版社。
A. K. Warder着,王世安译 1988 《印度佛教史》,台北:华宇出版社。
 
三、期刊论文、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水野弘元 1981 〈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香光庄严》70:114-135。
巴宙 1970 〈论巴利佛典中的阿罗汉〉,《海潮音》51.5:5-6。
有信法师 2002 〈四谛现观之略探-以《大毘婆沙论》及《清净道论》为主〉,
《福严佛学院第九届学生论文集》上册:185-222。
安慧法师 2004 〈断烦恼的探讨──以《大毘婆沙论》为中心〉,《第十五届全
国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会後论文集》:A 1-A31。
有部生 1970〈俱舍的圣位论〉,《台湾佛教》24.2:15-20。
佛使比丘 1995 〈上座部佛教的某些殊胜特色(上)〉,《香光庄严》44:38-39。
佛使比丘 1996 〈上座部佛教的某些殊胜特色(中)〉,《香光庄严》45:37-40。
佛使比丘 1996 〈上座部佛教的某些殊胜特色(下)〉,《香光庄严》46:34-37。
李志夫 1990 〈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中华佛学学报》卷
3:47-67。
林熅如 1991 〈从「四善根」论说一切有部加行位思想探微﹣﹣以汉译「阿毘
达磨俱舍论」为中心〉,《谛观》65:125-146。
林秋萍 1984 〈试於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中看四圣谛思想之流变〉,《哲学年刊》
3:34-38。
林秋萍 1985 〈从四圣谛看佛教的真谛〉,《中国佛教》29.11:20-24。
林妙香 1986〈析论俱舍论「三世有」之思想〉,《中国佛教》30:4:18-23。
林崇安 1989 〈部派佛教的根本思想〉,《西藏研究会讯》8:1-3。
林崇安 1990 〈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与师资传承的研究〉,《中华佛学学报》3:
25-46。
林崇安 1992 〈「四圣谛论」的分析〉,《慧炬》,331:24-31。
杭大元 1988 〈人生烦恼知多少:俱舍论随眠品发微〉,《中国佛教》32.7:6-11。
祖莲法师 2002 〈「涅盘为所缘」初探-以《大毘婆沙论》及《大智度论》为
主〉,《福严佛学院第九届学生论文集》上册:223-260。
惟康法师2004 〈说一切有部「四谛现观」之初探-以《大毘婆沙论》为主〉,
《福严会讯》4:53-72。
张玉欣 1988 〈对「俱舍论」的宗义和「三世实有」说的探究〉,《谛观》7:
157-178。
陈一标 2007 〈唯识学「行相」(akara)之研究〉,《正观》43:5-21。
陈世贤 1999 〈吉藏对说一切有部学说之评破〉,《正观》10:67+69-107。
惠敏法师 2004 〈印顺导师之部派佛教思想论(1)--三世有与现在有〉,《中华佛
学学报》17:19-47。
菩提比丘,雷瓦达达摩比 1970 〈阿毘达磨的特色与起源〉,《香光庄严》59:
80-95。
叶阿月 1979 〈唯识思想的对治烦恼说--以四念住与四圣谛为中心〉,《国立台
湾大学文史哲学报》28:103-148。
开仁法师 1999 〈四谛顿渐现观之初探〉,《福严佛学院第八届初级部学生论
文集》:593-624。
开仁法师 2002 〈试论「法住智」思想之开展〉,《福严佛学院第九届学生论文
集》上册:P57-80。
杨白衣 1985 〈阿毘达磨藏及其思想内容〉,《内明》159:3-12。
慈斌 1970 〈俱舍的贤位论〉,《台湾佛教》24.2:10-14。
圣严法师着,单德兴中译 2001〈菩萨与阿罗汉〉,《人生杂志》250:60-63。
温宗堃 2003 〈汉译「阿含经」与阿毘达磨论书中的「慧解脱」--以「杂阿含?
须深经」为中心〉,《正观》26:5-51。
温宗堃 2004 〈「须深经」的传本及南传上座部对「须深经」慧解脱阿罗汉的
理解〉,《中华佛学研究》8:9-49。
温宗堃 2004 〈巴利注释文献里的乾观者〉,《正观》33:5-90。
温宗堃 2006 〈佛教禅修与身心医学--正念修行的疗癒力量〉,《普门学报》33:
9-49。
道元 1988 〈谈上座部与大众部〉,《内明》200:8-11+7。
廖明活 1991 〈部派佛教思想的特质 -上〉,《狮子吼》30.9:3-7
廖明活 1991 〈部派佛教思想的特质 -中〉,《狮子吼》30.10:26-32。
廖明活 1991 〈部派佛教思想的特质 -下〉,《狮子吼》30.11/12:24-29。
刘果宗 1993 〈俱舍宗史略〉,《狮子吼》32.9:22-32。
德钊法师 1984 〈了解阿毘达磨〉,《狮子吼》23.11:25-29。
德钊法师 1985 〈阿毘达磨形成的经过〉,《慧炬》248/249:13-16。
谢大宁 1996 〈阿罗汉的烦恼 -上〉,《香光庄严》47:64-71。
谢大宁 1996 〈阿罗汉的烦恼 -下〉,《香光庄严》48:52-61。
Kalupahana,D. J.,陈铫鸿译 1981 〈部派佛教--上座部,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
《内明》106:3-8。
 
? 学位论文
张富萍撰 1993 《アビダルマ佛教における修道论:俱舍论贤圣品を中心として》,日本:驹泽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佛教学修士论文。
 
四、工具书
丁福保 1956《佛学大辞典》(全四册),台北:华严莲社。
望月信亨 1977 《望月佛教大辞典》,台北:地平线出版社。
慈怡主编 1988 《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出版社。
龙谷大学编纂 1974 《佛学大辞典》,东京:富山房。
蓝吉富主编1994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






上一篇(禅宗「不二观」的深层意蕴) 回目錄 下一篇(《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绿度母除障
萨迦派上师
圣道三要
札什伦布寺访台弘法团
生活百宝箱-中时电子报

赞助网站
西藏敏竹梅芭藏香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