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出龍日』祈福消災大法 金碧白玉龍佛學會2月法訊 3/10獅面空行母薈供點燈祈福-迦椿林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杂阿含经》无常法门之研究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30 07:08:02
學習次第 : 进阶

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95/硕士/研究生:董静宜  指导教授:朱建民 (Jimmy Jue)

 

喇嘛网 日期:2010/01/30 06:58:07   编辑部 报导

《杂阿含经》无常法门之研究
 

讨论重心是相关於无常法门的运作及其成效的检验,而在进入核心的主题之前必须先厘清无常的义涵,辨别有关无常正确的与错误的观点,界定无常在《杂阿含经》中的地位,并且推论无常法门成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在诸苦当中,无常之苦是一切众生普遍皆有而且最为深刻的苦迫。我们应该如实地知道苦的相状,观察苦的成因,而不只是沈溺於感受痛苦当中。依据《杂阿含经》的无常法门,我们有能力超越无常对於我们的束缚,所依靠的力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法门观照与心性的厌离。就无常法门的运作来说,无常法门主要的观察对象是针对众生的五受阴而做分析,而厌离心的发起则是以对治心性上的贪爱而言。


检视无常法门的作用可以列举出两个部分的论述:一,导向生死轮廻的解脱,细分无常法门所谈的「解脱」之要点,就是引领众生由苦恼走向苦的止息,由世间走向出世间,由生死走向不生不死。二,现法安乐住,亦即不以《杂阿含经》的立论系统来看,如果不能接受生死轮廻者,一个人应当接受无常法门所带来的利益,其理由在於开发法门修行的真实功德,藉由精进不放逸地用功修行,能在每一个当下清净地安稳乐住。

 


当然,《杂阿含经》的无常法门并不可能解决世间所有的苦,无常法门的效力范围是针对调伏心性上的苦恼而言,法门修行的重点也在於心性上的转换与净化,由此,我们终将检证了「无常法门如何可能」的问题。

 





第一章 导 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1
第二节 研究范围6
第三节 学术研究成果回顾8
第四节 研究步骤11
第二章 由「无常」到「无常法门」的成立12
第一节 无常的义涵、对错及其经中的地位12
壹、无常的义涵12
贰、辨明有关无常正确与错误的观点15
参、无常在《杂阿含经》中的地位19
第二节 以「无常故苦」推论出无常法门的成立24
壹、无常法门的义涵24
贰、无常法门的成立缘由25
第三章 无常法门的运作过程38
第一节 如实了知五受阴的实然状态38
壹、众生对於五受阴普遍所抱持的态度38
贰、五受阴的实然状态43
第二节 三种无常法门的运作方式44
壹、最狭义的无常法门:只观察无常之法 45
贰、观察无常、苦、空、非我47
参、借助其它的方法以断除无常之苦54
第三节 发起厌离心58
壹、对於生老病死的厌离60
贰、对於五受阴的厌离62
第四章 检视无常法门的作用73
第一节 解脱生死轮廻73
第二节 开发真实功德87
第五章 结 论98
引用书目104  




一、原典资料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大正藏》册1,No.1。
宋.施护等译,《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大正藏》册1,No.8。
宋.施护译,《大集法门经》,《大正藏》册1,No.12。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册2,No.99。
失译,《别译杂阿含经》,《大正藏》册2,No.100。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大正藏》册2,No.125。
隋.闍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大正藏》册3,No.190。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册6、册7,No.220。
後秦.鸠摩罗什译,《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大正藏》册12,No.389。
唐.义净译,《佛说无常经》,《大正藏》册17,No.801。
失译,《萨婆多毘尼毘婆沙.总序》,《大正藏》册23,No.1440。
道安,《四阿鋡暮抄解.序》《大正藏》册25,No.1505。
龙树菩萨造,後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册25,No.1509。
弥勒菩萨说,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大正藏》册30,No.1579。
无着菩萨造,唐.玄奘译,《显扬圣教论》,《大正藏》册31,No.1602。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大正藏》册54,No.2128。
二、中文参考书目
印顺,198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
印顺,1992,《佛法概论》,台北:正闻,修订二版。
印顺,1994,《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北:正闻,修订版。
印顺,1994,《杂阿含经论会编》,台北:正闻,二版。
印顺,2000,《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新版一刷。
印顺,2000,《性空学探源》,台北:正闻,新版。
印顺,2000,《般若经讲记》,台北:正闻。
印顺,2000,《药师经讲记》,台北:正闻,新版。
如实(译),水野弘元(着),1984,《原始佛教》,台北:普门文库。
朱建民,1990,《张载思想研究》,台北:文津。
吴老择(编),1988,《杂阿含经之研究》,台北: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吕澂,1986,《吕澂佛学论着选集》(一),山东:齐鲁社。
杜保瑞,1995,《反者道之动》,台北:鸿泰。
杜默(译),Matthieu Richard, Thuan Thrinh Xuan(作),2003,《僧侣与科学家》,台北:先觉。
林文琪(译),Kathryn Woodward(编),2004,《身体认同:同一与差异》,台北:韦伯文化。
香光书乡编译组(译),水野弘元(着),2002,《佛教的真髓》,嘉义:香光书乡。
根瑟.马库斯(译),瓦邓布葛(着),2003,《宗教学入门》,台北:东大。
高淑玲(译),日野原重明(着),1995,《人生四季之美》,台北:天下文化。
商戈令(译),约翰.鲍克(John Bowker)(着),1994,《死亡的意义》,台北:正中。
张曼涛,1981,《涅盘思想研究》,台北:大乘文化。
许洋主(译),川田洋一(着),2002,《佛法与医学》,台北:东大。黄国胜,2002,《佛教与心理治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陈信宪(译),中村元(着),1995,《原始佛教:其思想与生活》,嘉义:香光书乡。
陈瑞麟等(译),路易斯.波伊曼(编着),1997,《今生今世:生命的神圣、品质和意义》,台北:桂冠。
傅伟勳,1995,《佛教思想的现代探索:哲学与宗教五集》,台北:东大。
劳思光,1991,《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台北:三民,增订六版。
劳思光,1991,《新编中国哲学史》(二),台北:三民,增订六版。
曾银湖(译),阿迦曼(原文),1995,《解脱心》,台南:和裕。
曾锦坤,1990,《儒佛异同与儒佛交涉》,台北:谷风。
项慧龄(译),达赖喇嘛(Tenzin Gyatso)(着),蕾努卡.塞加(Renuka Singh)编,2002,《幸福的修炼》,台北:橡树林文化。
杨郁文,1993,《阿含要略》,台北:东初。
圣严法师,2001,《五停心.四念处》,台北:法鼓文化。
演培法师(译),木村泰贤(着),2006,《小乘佛教思想论》,高雄:演培法师全集出版委员会。
蔡耀明,2006,《佛学建构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学与如来藏的理路》,台北:法鼓。
郑石岩,2003,《无常.有效面对生活》,台北:远流。
郑志明,2006,《佛教生死学》,台北:文津。
赖隆彦(译),阿姜查(Ajahn Chah)(着),2006,《无常》,台北:橡树林文化。
罗杰.渥许(Roger Walsh),法兰西丝.方恩(Frances Vaughan)编,2003,《超越自我之道:超个人心理学的大趋势》,台北:心灵工坊。
释显如、李凤媚(译),平川彰(着),2001,《印度佛教史》(上),嘉义:新雨杂志社。
三、中文期刊论文资料
水野弘元,2002,〈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香光庄严》第70期(2002年6月),页114-135。
王开府,2002,〈初期佛教之「我」论〉,《现代佛教学会2002年年会 佛教研究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3月),页1-18。
林崇安,1991,〈阿含经集成与大乘经典源流的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4期(1991年7月),页1-26。
林崇安,2007,〈缘起的命题及其实践〉,《法光》第208期(2007年1月),第1版。
林煌洲,2000,〈古奥义书(Upanisads)与初期佛学关於人的自我(self)概念之比较与评论〉,《佛学研究中心学报》(2000年7月),页1-35。
洪嘉琳,2004,〈论「苦谛」之「苦」――以《阿含经》为探讨中心〉,辑於《2004年台湾青年宗教学者「宗教与心灵改革研讨会」论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页270-281。
香光书乡编译组(译),向智尊者(着),2001,〈舍断今生来世,如蛇蜕旧皮〉,《香光庄严》第66期(2001年6月),页16-70。
香光书乡编译组(译),向智尊者(着),2001,〈无我与涅盘――关於涅盘「有」、「无」的辩证〉,《香光庄严》第66期(2001年6月),页72-95。
张慈田(访问),1988,〈根本佛法――阿含经的特色:访杨郁文老师〉,《菩提树》第429期(1988年8月),页28-31。
庄国彬(译),Michael S. Drummond(撰),2001,〈缘起:传统的诠释是错的吗?〉,《法光学坛》第5期,页141-163。
陈美华,2003,〈佛教的婚姻观――以《阿含经》为主论〉,《中华佛学学报》第16期(2003年9月),页23-66。
黄连忠〈论三法印的代意义:从龙树《大智度论》与印顺《佛法概论》中对佛法的诠释比较〉,《内明》287期(1996年2月),页17-24。
杨郁文,1988,〈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中华佛学学报》第2期(1988年10月),修订版,页1-50。
杨郁文,1992,〈初期佛教「空之法说及义说」〉(下),《中华佛学学报》第5期(1992年7月),页67-107。
杨惠南,1990,〈当代台湾佛教「出世」性格的分析〉,《东方宗教研究》第1期(1990年10月),页317-343。
温宗堃,2006,〈巴利注释书的古层――《杂阿含经》与《相应部注》语句交会的几个例子〉,辑於《福严佛学研究》第1期(2006年4月),页1-31。
雷久南,2006,〈濒死经验和死後沟通的研究结论:神识是不死的〉,《琉璃光》(2006年5月),页2-4。
蔡耀明,1987,《业报缘起与成就无上智慧――以阿含.般若为线索而连贯之》,台北: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蔡耀明,2004,〈「佛教解脱道哲学专题」课程大纲〉,台北: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
赖永海,1993,〈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辑於《中印佛学泛论――傅伟勳教授六十大寿祝寿论文集》,页109-122。
释大拙,2004,〈《杂阿含经》之「五阴」研究〉,辑於《2004台中市正觉堂佛学论文奬学金得奬论文集》,台中:财团法人台湾省台中市正觉堂,页105-123。
释大参,2004,〈观世音菩萨对妇女「无子之苦」的救度——以天台智者大师《观音义疏》为根据〉,《第十五届全国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会後论文集》(新竹:福严佛学院),页B5-19~B5-23。
释妙贯,2006,〈从伦理学观点看《阿含经》的「利他」概念〉,辑於《第十七届全国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会前论文集》(2006年11月),页A-1~A-25。
释宗譓,2006,〈管窥归依三宝〉,《法光》205期(2006年10月),第2版。
释宗麟,2006,〈阿含道〉,中坜:圆光佛学院授课讲义,页15-16。
释开仁,2006,〈《杂阿含经》(788经)之正见增上〉,《福严佛学研究》第1期(2006年4月),页33-68。
释达和,1982,〈原始佛教的根本教法――四法印〉,《华梵佛学年刊》创刊号,页59-70。
四、日文参考资料
三枝充惪,1959,〈无常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14期(1959年3月),页178-186。
中村元,1978,《原始仏教の成立》,东京都:春秋社。
中村元,1993,《原始仏教の思想Ⅰ》,东京都:春秋社。
木村泰贤,1980,《木村泰贤全集第5卷:小乗仏教思想论》,东京都: 大法轮阁,5版。
木村泰贤,1981,《木村泰贤全集第1卷:印度哲学宗教史》,东京都:大法轮阁。
木村泰贤,1982,《木村泰贤全集第3卷:原始仏教思想论》,东京都:大法轮阁。
水野弘元,1978,《パり佛教を中心とした佛教の心识论》(东京都:ピタカ),改订版。
平川彰,1985,〈存在と无常〉,《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第30期(1985年1月),页31-43。
矢岛羊吉,1975,《无常法》,东京:文以社。
舟桥一哉,1983,《原始仏教思想の研究》,京都市:法藏馆。
森章司,1974,〈原始佛教の「无常、苦、无我」说〉,《东洋学研究》第8期(1974年3月),页758-94。
五、网路资料
金镇戊,2003,〈原始佛教「业说」概论——以《阿含经》为中心〉,http://cbs.ntu.edu.tw/threadread.php/board=BudaMagazine&nums=122,於2007/3/17浏览下载。
越建东,2006,〈西方学界对早期佛教口传文献形成的研究近况评介〉,页15,Google网站於2006/7/11浏览下载。






上一篇(广钦和尚研究) 回目錄 下一篇(《妙法莲华经》「十如是」)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黑忿怒空行母
《普贤王如来祈祷能显自然智根本愿文》
轮转之爱 ~ 脊损伤友向前行-财团法人脊髓损伤潜能发展中心
与您共度今生,相约来世的上师-尊贵的嘉察仁波切- WRETCH☆
萨迦法王台湾福慧之旅法会内容

赞助网站
台北生技網
藏傳佛教寧瑪白玉派札瑪寺全球資訊網
慧炬機構
本機構創辦人周宣德老居士為宣揚中國佛教文化。

台北生技網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