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布巴桑殿津-綠度母灌頂.儀軌教授 白玉顯密金剛法輪學會★新春祈福法會★ 佛陀成道聖地興建供佛塔寺燈房歡迎隨喜參贊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一位慈济资深志工生命故事之研究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2/21 22:01:55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2/21 21:59:48   编辑部 报导

一位慈济资深志工生命故事之研究

本研究以故事叙说的方式来呈现一位慈济资深志工静曦的生命历程,主要厘清静曦生命历程的脉络是如何形塑今日的志工典范,并探讨其持续精进不退担任慈济志工的动力因素、志工的理念及对困境的因应。


本研究的进行,主要采用访谈法,辅以观察、文件资料的蒐集等分析方式,以获取研究资料。经研究後分析结果如下:
  一、祖母、母亲和证严法师是静曦生命中极重要的影响「人」物;而家庭教育和慈济组织环境,则是静曦生命中极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
  二、证严法师用生命示现的志业精神、及其个人见不得人苦的慈悲心,并认同慈济组织的助人理念,以医院作为修行道场,是促使静曦持续精进不退做慈济志工的动力来源。
  三、视病如己的关怀、尽志工本分事、落实证严法师的法,是静曦作为医院志工的基本理念,未来将慈济人文带入志工,也带入医疗人文。
  四、「自我转化」不把挫折当挫折看,遇事能「善观应变」,并给予最适切的处理,是静曦面对困境的因应之道。
  最後,提出本研究对有心投入志愿服务的志工及後续研究者的建议。

慈济大学/教育研究所/93/硕士/黄仁瑜   指导教授:温明丽

 电子全文电子全文





一、中文部份
丁仁杰(1999)。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个案研究。台北:联经。
丁兴祥、赖诚斌(2001)。心理学传记的开展与应用:典范与方法。应用心理研究,12,77-106。
内政部(2001)。志愿服务法。台北:内政部。
天下杂志(2005,6月1日)。「为什麽现在要信任」专刊。324。
木村 敦(2001)。对不同关系对象的利他行为与利他动机-台湾与日本之比较。国立政治大学教育学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9NCCU0332034。
王正利(2004)。非营利组织领导行为与组织文化对於志工领导效能影响。义守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092ISU00457016。
王全清(2006)。非营利组织志工服务与学习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在职进修硕士班。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5NTNU5205035。
王秀燕(2004)。志工管理者之经营管理理念与组织间合作意向相关性研究。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1THU00201015。
王顺民(1991)。宗教福利思想与福利服务之探究-以慈济功德会、长老教会为例。东海社研所硕士论文。台北市。
王丽容(1992)。妇女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社会局。
王丽云(2000)。自传/传记/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应用。发表於教育学门研究生质的研究方法研讨会。载於中正大学教育学研究所主编,质的研究方法,265-306。高雄市:丽文文化。
丘秀芷(1996)。大爱-证严法师与慈济世界。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朱丽蓉(2004)。志愿服务法执行之研究-以台南市祥和计画社会福利类志工队为例。南华大学非营利事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
资讯网,093NHU05698001。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载於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台北:巨流。
江明修(2004)。2004.6.26证严法师菩提心要第169集。节目访谈逐字稿。
朱益生(2001)。社区进行保育工作之研究-以花莲县富源社区马兰钩溪护
溪巡守队为例。国立东华大学观光暨游憩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9NDHU0571001。
池进通(2008)。医疗院所志工之参与动机类型与工作生活品质关系之研究。
运动休闲参与研究。3(2),86-97。品度股份有限公司发行。
何日生(2009)。慈济组织与志工体系。慈济大学人类发展研究所之「慈济人文的理论与实践」课堂摘要。
何淑华(1992)。佛教慈济综合医院志工服务队之组织文化及其表达形式。
东吴大学社会学系硕士论文,未出版,台北市。
吴百骐(2006)。跑出生命的乐章:二位跑者参加马拉松的生命故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094NTNU5567022。
吴晓瑜(2006)。女性志工之人格特质、投入程度与幸福感关系之探讨以中南部慈济志工为例。大叶大学休闲事业管理学系硕士班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5DYU00675003。
吕祥芳、陈柏州(2003)。「四合一」新架构运作三个月证严法师期许志工:平面关怀、直线功能 彼此成就、提携後进。慈济道侣,427。1版。
李委煌(2003)。主题报导-看得见的超人气。慈济月刊,437,40-42。台北:慈济人文。
李淑珺译(2000)。志工实务手册。台北:张老师文化。
林玉峰(2004)。2004.6.26证严法师菩提心要第169集。节目访谈逐字稿。
林志昇(2005)。一位资深幼教工作者的生命故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1NTNU0261020。
林宜璇(1996)。人间佛教与生活实践:慈济现象的社会学解析。国立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084NTHU0200015。
林宛莹(1995)。文化中心义工组织承诺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师范大学社会教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3NTNU0205004。
林美珍、黄世琤、柯华葳(2007)。人类发展。台北:心理。
林凤榆(2004)。佛教生死服务志愿工作者之生命意义追求历程。国立台湾
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2NTNU0205021。
芭妲嘎芙?玛迪林(2008)。医院志工教育训练、激励与工作投入相关之研究-以屏东地区三家医院为例。美和技术学院健康照护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6MHIO5743008。
金子昭(2002)。慈济志工不同於其他志工。载於静思书斋辑录,志工笔记.7月,152-154。台北:静思文化。
姚仁禄(2000)。企业与人文--慈济精神之探讨与实践。国立政治大学商学院「慈济志业与慈济精神简介」课堂演讲摘要。收录於慈济月刊,401,67-73。台北:慈济人文。
姚志文(2004)。生涯追寻,杏坛扬芬:四位国小菁英教师的生命故事。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3TMTC0576038。
洪素贞(2006)。人的教育、心的教育、良能的教育 慈济大学。慈济月刊,475。台北:慈济人文。
洪瑞璇(2001)。大学女性院长生命故事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9NTNU0331026。
凌云(1992)。志工的组织沿革与特色。307,p62-68,台北:慈济人文。
马英九(2006)。原乡精神-台湾的典范故事。天下文化。
高以纬(2004)。台北县市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与满足感相关之研究。
中国文化大学青少年儿童福利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2PCCU1216004。
涂建平(2003)。慈济功德会做为集体行动逻辑之个案研究。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高雄市。
张美玉(2002)。老年女性参与慈济志愿服务工作经验之探讨-以花莲区慈济委员为例。慈济大学社会工作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花莲市。
张惠如(2008)。一刀未剪的童年:一位女性园长的生命故事。国立台北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6NTNU5261011。
庄大辉(2006)。因缘、转念与增能-慈济女性生命故事的叙说分析。国立高雄师范学院性别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4NKNU0739007。
许良后(2006)。助念团志工参与动机及其成长之研究-以西方莲社为例。高雄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4NKNU0142001。
许庭彰(2003)。慈济志工环境价值观与环境行为之研究。国立花莲教育大学生态与环境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1NHLTC587004。
许淑燕(2001)。文化脉络中的社会行动-慈济教联会之社区教育个案研究。
国立花莲师范学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9NHLTC645008。
许毅璿(2004)。台湾博物季刊,23(4),6-9。
陈世慧(2005)。现代宗教的认同形式-以慈济基金会为例。东吴大学社会学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3SCU05208014。
陈正兴(2002)。慈济功德会创办人领导风格之研究。南华大学管理研究所
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0NHU00457007。
陈育轩(2001)。东部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解说义工参与动机及解说认知之研究。台中师范学院环境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9NTCTC587005。
陈金贵(1994)。美国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台北:瑞兴图书公司。
陈彦君(2005)。专业谘商员生涯困境与心理调适历程之生命故事研究。国立台北师范学院教育心理与谘商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
网,093NTPTC328001。
陈皎眉、王丛桂、孙蒨如(2006)。社会心理学(二版)。台北:双叶。
陈琬瑜(2004)。博物馆志工参与动机之研究:以国立历史博物馆为例。台北市立师范学院视觉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092TMTC0616007。
彭国恩(2005)。慈济志工对体验慈善志业服务、心理反应与忠诚度关系之研究。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商业自动化与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
士论文资讯网,094TIT05682022。
曾华源、曾腾光(2003)。志愿服务概论。台北市:扬智文化。
曾华源、郑赞源、陈政智(1998)。志愿服务工作发展趋向-以祥和计画志愿服务之推动为基础。内政部社会司委托研究。
善慧书苑(1991a)。上人说,慈济人文强调的是奉献力行的精神。慈济月刊,300。台北:慈济人文。
善慧书苑(1991b)。志工记得用爱来安抚病患的心灵。慈济月刊,292,84。台北:慈济人文。
善慧书苑(1992a)。花莲区慈济服务队第七期志工开训。慈济月刊,306,台北:慈济人文。
善慧书苑(1992b)。财政部官员莅会关怀志业现况。慈济月刊,312,16。台北:慈济人文。
善慧书苑(1993)。以耐劳、耐怨、耐烦、耐力四种心态服务病患,启发病人善解心。慈济月刊,325。台北:慈济人文。
善慧书苑(1995)。心存善念及礼义廉耻心,累积福缘,趋向佛道。慈济月刊,338。台北:慈济人文。
善慧书苑(1999)。心灵之苦。慈济月刊,397,120-121。台北:慈济人文。
善慧书苑(2000)。「现在」最重要。慈济月刊,403,100-103。台北:慈济人文。
冯文饶(1993)。志愿福利服务组织形成及运作之探讨-以慈济功德会为例。
国立中正大学社会利研究所硕士论文。嘉义县。
冯朝霖、简楚瑛(2001)。质性研究:理论与实作对话。台北市:五南。
黄秀花(2006)。【20启航】人文篇:与理想签约,追寻纯净医病关系。慈济月刊,477。台北:慈济人文。
黄瑞琴(2005)。质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慈济月刊(2006)。社论-人的典范 文史留芳。472,1-2。台北: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慈济月刊编辑部(1997)。千江映月。362,48-49。台北: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慈济年监(1992)。慈济年监1966-1992。台北市:慈济文化。
慈济年监(2007)。台北市:慈济文化。
慈济年监(2008)。台北市:慈济文化。
杨胜任(2003)。医院志愿服务对志工生命价值观的影响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学院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1NKNU0142002。
叶文莺(1997)。杏林见闻-老兵志工李多寿。慈济月刊,369,48-49。台北:慈济人文。
叶文莺(2004)。简瑞腾从「练刀」到「修心」。慈济道侣,431。台北市:慈济道侣。
叶雅惠(2006)。平凡中的不平凡-一位女性幼教创办人的生命故事。朝阳科技大学幼儿保育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 4CYUT5709015。
廖千慧(2002)。捐献毕生积蓄植福,荣民伯伯信任慈济。志工笔记.10月,p16-17。静思书斋辑录。台北:静思文化。
赵贤明(2006)。台湾最美的人-证严法师与慈济人。台北:印刻。
刘香梅(2002)。志愿服务基础训练教材。台北:内政部。
刘淑琼(2002)。运用志工参与社区总体营造参考手册。台北: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
欧用生(2003)。教师声音和主体-当前课程领导的重要课题。载於中华民国教材研究发展学会主编,迈向课程新纪元(十五):活化课程领导。
18-34。台北:中华民国教材研究发展学会。
欧孟宜(2004)。甘愿做、欢喜受~慈济女性志工深度休闲之探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学系在职进修硕士班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3NTNU5051017。
潘煊(2004 )。证严法师琉璃同心圆。台北市:天下文化。
蔡承岳(1997)。医院志工之工作特性、参与动机与情绪失调之探讨。东海大学心理学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5SCU05071005。
蔡汉贤(1980)。志愿服务的涵义由来范畴与原则。志愿服务的理论与实务。
台北:中华民国社区发展研究训练中心。
卢蕙馨(1996)。慈济志工行善的人情脉络。慈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刊,1,31-68。
赖两阳(2002)。志愿服务基础训练教材。台北:内政部。
静思书斋(2001)。慈悲的对谈-达赖喇嘛与证严法师。经典杂志。34,24-28。台北:慈济文化。
静淇(1991)。不忍众生苦,慈济月刊,298,p10-11。台北:慈济人文。
谢秉育(2001)。玉山国家公园解说志工参与动机、制控信念与工作满足之研究。国立台中师范学院环境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9NTCTC587004。
锺明杏(2006)。佛教在家信徒皈信之研究-以慈济中区委员为例。玄奘大学宗教学系硕士在职专班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4HCU01183005。
锺秋玉(1991)。慈善机构的组织融入、组织文化与慈善行为:以「慈济功德会」为例。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0NTU03071001。
简瑜慧(1998)。马偕医院义工参与行为、工作满意与市场区隔之研究。国立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6NCTU0457057。
戴尔逊(2007)。优秀来自多一盎司的热忱。台北:乔木。
证严法师(2001)。7月24日志工早会逐字稿。
证严法师(2004)。6月26日证严法师菩提心要第169集逐字稿。
证严法师(2008)。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台北:天下文化。
严幸文(1993)。医院志愿服务人员人格特质和工作满意度之研究。东海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081THU00201002。
苏淯霖(2002)。从演化角度探讨人类利他行为。国立台湾大学经济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0NTU02389022。
释德傅(王昱璇)(2005)。法之体现:以慈济志工身体经验为例。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硕士硕文。未出版,花莲市。
释德人凡(2006)。证严法师衲履足迹-人品典范,文史留芳。慈济月刊,475。台北:慈济人文。
释德人凡(2008)。证严上人思想体系探究丛书(第一辑)。台北:慈济文化。
一、中文部份
丁仁杰(1999)。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个案研究。台北:联经。
丁兴祥、赖诚斌(2001)。心理学传记的开展与应用:典范与方法。应用心理研究,12,77-106。
内政部(2001)。志愿服务法。台北:内政部。
天下杂志(2005,6月1日)。「为什麽现在要信任」专刊。324。
木村 敦(2001)。对不同关系对象的利他行为与利他动机-台湾与日本之比较。国立政治大学教育学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9NCCU0332034。
王正利(2004)。非营利组织领导行为与组织文化对於志工领导效能影响。义守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092ISU00457016。
王全清(2006)。非营利组织志工服务与学习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在职进修硕士班。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5NTNU5205035。
王秀燕(2004)。志工管理者之经营管理理念与组织间合作意向相关性研究。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1THU00201015。
王顺民(1991)。宗教福利思想与福利服务之探究-以慈济功德会、长老教会为例。东海社研所硕士论文。台北市。
王丽容(1992)。妇女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社会局。
王丽云(2000)。自传/传记/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应用。发表於教育学门研究生质的研究方法研讨会。载於中正大学教育学研究所主编,质的研究方法,265-306。高雄市:丽文文化。
丘秀芷(1996)。大爱-证严法师与慈济世界。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朱丽蓉(2004)。志愿服务法执行之研究-以台南市祥和计画社会福利类志工队为例。南华大学非营利事业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
资讯网,093NHU05698001。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载於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台北:巨流。
江明修(2004)。2004.6.26证严法师菩提心要第169集。节目访谈逐字稿。
朱益生(2001)。社区进行保育工作之研究-以花莲县富源社区马兰钩溪护
溪巡守队为例。国立东华大学观光暨游憩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9NDHU0571001。
池进通(2008)。医疗院所志工之参与动机类型与工作生活品质关系之研究。
运动休闲参与研究。3(2),86-97。品度股份有限公司发行。
何日生(2009)。慈济组织与志工体系。慈济大学人类发展研究所之「慈济人文的理论与实践」课堂摘要。
何淑华(1992)。佛教慈济综合医院志工服务队之组织文化及其表达形式。
东吴大学社会学系硕士论文,未出版,台北市。
吴百骐(2006)。跑出生命的乐章:二位跑者参加马拉松的生命故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094NTNU5567022。
吴晓瑜(2006)。女性志工之人格特质、投入程度与幸福感关系之探讨以中南部慈济志工为例。大叶大学休闲事业管理学系硕士班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5DYU00675003。
吕祥芳、陈柏州(2003)。「四合一」新架构运作三个月证严法师期许志工:平面关怀、直线功能 彼此成就、提携後进。慈济道侣,427。1版。
李委煌(2003)。主题报导-看得见的超人气。慈济月刊,437,40-42。台北:慈济人文。
李淑珺译(2000)。志工实务手册。台北:张老师文化。
林玉峰(2004)。2004.6.26证严法师菩提心要第169集。节目访谈逐字稿。
林志昇(2005)。一位资深幼教工作者的生命故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1NTNU0261020。
林宜璇(1996)。人间佛教与生活实践:慈济现象的社会学解析。国立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084NTHU0200015。
林宛莹(1995)。文化中心义工组织承诺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师范大学社会教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3NTNU0205004。
林美珍、黄世琤、柯华葳(2007)。人类发展。台北:心理。
林凤榆(2004)。佛教生死服务志愿工作者之生命意义追求历程。国立台湾
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2NTNU0205021。
芭妲嘎芙?玛迪林(2008)。医院志工教育训练、激励与工作投入相关之研究-以屏东地区三家医院为例。美和技术学院健康照护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6MHIO5743008。
金子昭(2002)。慈济志工不同於其他志工。载於静思书斋辑录,志工笔记.7月,152-154。台北:静思文化。
姚仁禄(2000)。企业与人文--慈济精神之探讨与实践。国立政治大学商学院「慈济志业与慈济精神简介」课堂演讲摘要。收录於慈济月刊,401,67-73。台北:慈济人文。
姚志文(2004)。生涯追寻,杏坛扬芬:四位国小菁英教师的生命故事。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3TMTC0576038。
洪素贞(2006)。人的教育、心的教育、良能的教育 慈济大学。慈济月刊,475。台北:慈济人文。
洪瑞璇(2001)。大学女性院长生命故事之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9NTNU0331026。
凌云(1992)。志工的组织沿革与特色。307,p62-68,台北:慈济人文。
马英九(2006)。原乡精神-台湾的典范故事。天下文化。
高以纬(2004)。台北县市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与满足感相关之研究。
中国文化大学青少年儿童福利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2PCCU1216004。
涂建平(2003)。慈济功德会做为集体行动逻辑之个案研究。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高雄市。
张美玉(2002)。老年女性参与慈济志愿服务工作经验之探讨-以花莲区慈济委员为例。慈济大学社会工作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出版,花莲市。
张惠如(2008)。一刀未剪的童年:一位女性园长的生命故事。国立台北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6NTNU5261011。
庄大辉(2006)。因缘、转念与增能-慈济女性生命故事的叙说分析。国立高雄师范学院性别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4NKNU0739007。
许良后(2006)。助念团志工参与动机及其成长之研究-以西方莲社为例。高雄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4NKNU0142001。
许庭彰(2003)。慈济志工环境价值观与环境行为之研究。国立花莲教育大学生态与环境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1NHLTC587004。
许淑燕(2001)。文化脉络中的社会行动-慈济教联会之社区教育个案研究。
国立花莲师范学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9NHLTC645008。
许毅璿(2004)。台湾博物季刊,23(4),6-9。
陈世慧(2005)。现代宗教的认同形式-以慈济基金会为例。东吴大学社会学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3SCU05208014。
陈正兴(2002)。慈济功德会创办人领导风格之研究。南华大学管理研究所
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0NHU00457007。
陈育轩(2001)。东部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解说义工参与动机及解说认知之研究。台中师范学院环境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9NTCTC587005。
陈金贵(1994)。美国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台北:瑞兴图书公司。
陈彦君(2005)。专业谘商员生涯困境与心理调适历程之生命故事研究。国立台北师范学院教育心理与谘商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
网,093NTPTC328001。
陈皎眉、王丛桂、孙蒨如(2006)。社会心理学(二版)。台北:双叶。
陈琬瑜(2004)。博物馆志工参与动机之研究:以国立历史博物馆为例。台北市立师范学院视觉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092TMTC0616007。
彭国恩(2005)。慈济志工对体验慈善志业服务、心理反应与忠诚度关系之研究。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商业自动化与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
士论文资讯网,094TIT05682022。
曾华源、曾腾光(2003)。志愿服务概论。台北市:扬智文化。
曾华源、郑赞源、陈政智(1998)。志愿服务工作发展趋向-以祥和计画志愿服务之推动为基础。内政部社会司委托研究。
善慧书苑(1991a)。上人说,慈济人文强调的是奉献力行的精神。慈济月刊,300。台北:慈济人文。
善慧书苑(1991b)。志工记得用爱来安抚病患的心灵。慈济月刊,292,84。台北:慈济人文。
善慧书苑(1992a)。花莲区慈济服务队第七期志工开训。慈济月刊,306,台北:慈济人文。
善慧书苑(1992b)。财政部官员莅会关怀志业现况。慈济月刊,312,16。台北:慈济人文。
善慧书苑(1993)。以耐劳、耐怨、耐烦、耐力四种心态服务病患,启发病人善解心。慈济月刊,325。台北:慈济人文。
善慧书苑(1995)。心存善念及礼义廉耻心,累积福缘,趋向佛道。慈济月刊,338。台北:慈济人文。
善慧书苑(1999)。心灵之苦。慈济月刊,397,120-121。台北:慈济人文。
善慧书苑(2000)。「现在」最重要。慈济月刊,403,100-103。台北:慈济人文。
冯文饶(1993)。志愿福利服务组织形成及运作之探讨-以慈济功德会为例。
国立中正大学社会利研究所硕士论文。嘉义县。
冯朝霖、简楚瑛(2001)。质性研究:理论与实作对话。台北市:五南。
黄秀花(2006)。【20启航】人文篇:与理想签约,追寻纯净医病关系。慈济月刊,477。台北:慈济人文。
黄瑞琴(2005)。质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慈济月刊(2006)。社论-人的典范 文史留芳。472,1-2。台北: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慈济月刊编辑部(1997)。千江映月。362,48-49。台北: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慈济年监(1992)。慈济年监1966-1992。台北市:慈济文化。
慈济年监(2007)。台北市:慈济文化。
慈济年监(2008)。台北市:慈济文化。
杨胜任(2003)。医院志愿服务对志工生命价值观的影响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学院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1NKNU0142002。
叶文莺(1997)。杏林见闻-老兵志工李多寿。慈济月刊,369,48-49。台北:慈济人文。
叶文莺(2004)。简瑞腾从「练刀」到「修心」。慈济道侣,431。台北市:慈济道侣。
叶雅惠(2006)。平凡中的不平凡-一位女性幼教创办人的生命故事。朝阳科技大学幼儿保育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 4CYUT5709015。
廖千慧(2002)。捐献毕生积蓄植福,荣民伯伯信任慈济。志工笔记.10月,p16-17。静思书斋辑录。台北:静思文化。
赵贤明(2006)。台湾最美的人-证严法师与慈济人。台北:印刻。
刘香梅(2002)。志愿服务基础训练教材。台北:内政部。
刘淑琼(2002)。运用志工参与社区总体营造参考手册。台北: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
欧用生(2003)。教师声音和主体-当前课程领导的重要课题。载於中华民国教材研究发展学会主编,迈向课程新纪元(十五):活化课程领导。
18-34。台北:中华民国教材研究发展学会。
欧孟宜(2004)。甘愿做、欢喜受~慈济女性志工深度休闲之探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学系在职进修硕士班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3NTNU5051017。
潘煊(2004 )。证严法师琉璃同心圆。台北市:天下文化。
蔡承岳(1997)。医院志工之工作特性、参与动机与情绪失调之探讨。东海大学心理学系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5SCU05071005。
蔡汉贤(1980)。志愿服务的涵义由来范畴与原则。志愿服务的理论与实务。
台北:中华民国社区发展研究训练中心。
卢蕙馨(1996)。慈济志工行善的人情脉络。慈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刊,1,31-68。
赖两阳(2002)。志愿服务基础训练教材。台北:内政部。
静思书斋(2001)。慈悲的对谈-达赖喇嘛与证严法师。经典杂志。34,24-28。台北:慈济文化。
静淇(1991)。不忍众生苦,慈济月刊,298,p10-11。台北:慈济人文。
谢秉育(2001)。玉山国家公园解说志工参与动机、制控信念与工作满足之研究。国立台中师范学院环境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9NTCTC587004。
锺明杏(2006)。佛教在家信徒皈信之研究-以慈济中区委员为例。玄奘大学宗教学系硕士在职专班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4HCU01183005。
锺秋玉(1991)。慈善机构的组织融入、组织文化与慈善行为:以「慈济功德会」为例。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0NTU03071001。
简瑜慧(1998)。马偕医院义工参与行为、工作满意与市场区隔之研究。国立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86NCTU0457057。
戴尔逊(2007)。优秀来自多一盎司的热忱。台北:乔木。
证严法师(2001)。7月24日志工早会逐字稿。
证严法师(2004)。6月26日证严法师菩提心要第169集逐字稿。
证严法师(2008)。真实之路:慈济年轮与宗门。台北:天下文化。
严幸文(1993)。医院志愿服务人员人格特质和工作满意度之研究。东海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081THU00201002。
苏淯霖(2002)。从演化角度探讨人类利他行为。国立台湾大学经济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090NTU02389022。
释德傅(王昱璇)(2005)。法之体现:以慈济志工身体经验为例。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硕士硕文。未出版,花莲市。
释德人凡(2006)。证严法师衲履足迹-人品典范,文史留芳。慈济月刊,475。台北:慈济人文。
释德人凡(2008)。证严上人思想体系探究丛书(第一辑)。台北:慈济文化。








上一篇(禅修者灭苦经验之探讨──) 回目錄 下一篇(语言与向心力:证严法师与)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为什麽要闭关?
圣道三要
地藏王菩萨灌顶暨大法会
声空不二音乐禅--明就多杰仁波切 2009/2/28 编辑部慈慧报导
大圆满之门-秋吉林巴-2009/1/24

赞助网站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Phowa.com.香港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相關網站
正心寺院--網絡同修交友正心佛堂網上禮佛
慈濟大學圖書館網路資源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