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桑耶寺佛法學會舉行地藏王寶瓶法會 中華講修《中有大聞解脫》口傳法會 家窮困父自殺 聖嚴法師歷創痛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七十空性论》2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5 13:31:43
學習次第 : 进阶

我想继续做刚才的解释。在正式介绍讲义之前,我想先解说佛法的纲要和如何修行的内涵。

    诸法无自性,所谓自性的内涵就是我们看任何一法时,无论是内法还是外法,会觉得它自己去持有它的性质。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没有这种性质称为无自性。当我们说到无自性的时候,作用是如何产生的呢?解释这个就非常的困难了,就是由名言或意识安立而有的。对此,刚开始会觉得这是很奇妙的内涵,但是慢慢的,习惯之後,内心里面会产生定解,这绝对可以做到!

寻找假义时,不以所见到的感到满足,还要再进一步寻找时,是找不到究竟性质,所以在《四百论》里面说到:「法本有性,见空有何德,虚妄分别缚,证空见能除」。诸法如有自性,何必现证空性,辛苦修道何用?因为认为有自性,认为空性是存在的这种想法就是颠倒执、就是错误的。如果真的是有自性的话,那麽在寻找之後应该找得到才对,因为它是从境上而有的嘛!所以从境上它是怎样存在的?这样去寻找之後,应该获得才对,但是找不到,无法获得!所以从找不到、无法获得这一点,我们可以知道,这是没有自性的特徵。

龙树菩萨在《中论》二十四品里讲到了以下一段诤论:认为有自性的说实派们,对於无自性的见解反驳说:你们(中观派)说无自性的缘故,所以你们堕落於断边。如同之前《释量论》也说到,每一法都有它自己的性质、自己的定义,所以每一法都要有自性才对,但是你们中观论师却认为无自性,就表示这一切法都不存在。说实派们是以这种理由来反驳中观派。此时,龙树菩萨在引经据论解释佛陀最究竟的意趣之後,回答说:你们(说实派)认为无自性就没有作用,就是没有自己的性质。但这是因为你们对空性的目的、空性的性质以及空性的内涵这三者不了解,从而产生的过患。

 

什麽叫做空性的目的呢?如同之前《四百论》「若法本有性,证空有何德」,看到空性的这种看法是颠倒执。《入行论》智慧品一开始说到「见闻觉知等,非是此所遮,唯遮谛实执,由彼成苦因。」我们并没有否认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这一切,我们并没有否认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那麽我们否定什麽呢?虽然我们并没有遮挡色、声、香、味、触等,可是我们去看的时候,会觉得是从它的境上而有、而呈现、而产生,不只是看到而已,而且还去产生执着。因为有这种执着,所以我们产生了贪、嗔。由贪、嗔而造业、感果,由此获得了痛苦的缘故,这个就是我们要遮挡的。为了破除这颠倒执,我们必须把颠倒执的所执境看清楚,透彻的去了解到它是完全错误的。以这种方式来遮挡颠倒执,这个就是空性的目的,也就是修无我的目的就是要把实执的概念完全拿掉。

从有部一直到无自性的中观论师都说无我的内涵,纵使我们了解下下部所说无我的内涵,仍存在贪、嗔的基础,因为如果认为有自性,就没有办法真正的了解到无我正见,没有办法圆满空性的目的。在《宝鬘论》里也都说到:士夫非地水火空识,六界中找不到有情我。如果诸法有自性,是从它的境上而产生的,如此通过观察之後,应该越看越清楚才对,但不是这样的,越去寻找它的存在性质,就越觉得模糊,而不是越清楚。同样的,《入中论》中也说到,身体的各支分寻找,不见有我,如果有自性存在,应该找得到才对。

 

上述就是属於空性目的的内容,仔细去想的话,我们是可以会意的。就像讲到没有常—自在的我的时候,只断除了常—自主我执的话,是没有办法伤害到补特伽罗之独立实体有的执着的。同样的,当我们完全否定了补特伽罗之独立实体有的时候,还是会生起人是自性有的执着的。所以了解下下部无我的内容,不代表能够破除上上部的我执,也就是纵使了解到下下部无我的内涵,在了解的当下,却能够产生上上部我执及我执的作用。所以粗分无我的认知,它能够遮止粗分的我执,产生粗分无我的智慧,在此当下,却没有办法伤害更细微的我执,而更细微的我执能够却能同时间现起。粗分无我的智慧是没有办法伤害细微我执,因为当我们觉得它从境上产生存在时,就已经产生贪嗔的基础,唯有透过否认自性的智慧,才能够遮止一切我执的现起。如果认为有自性的话,那是没有办法圆满空性的目的的。即遮止了粗分的我,也没有办法真正断除一切的我执,以此就没有办法圆满空性的目的。学习空性最主要就是断除无明,拿掉真实的执着,但如果认为有自性的话,真实执着仍然存在。只要没有放弃主张名言上有自相,就没有办法真正圆满空性的智慧。

空性的性质是什麽呢?空性说到了五种特徵,总言之,就是断除一切的戏论、远离二相。就是以胜义智慧现证空性之时,是远离一切戏论幻相的,是没有二相的。如果认为名言上有自相的话,在圣者的现证空性的智慧中,会有胜义谛变成实物的过患。所以不放弃在名言上有自相的主张的话,是没有办法完全断除一切戏论的。也就是在现证空性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断除一切的戏论。

最主要的是第三者空性的内涵。空性的内涵是什麽呢?佛陀的究竟意趣是由龙树菩萨解释的。龙树菩萨是怎麽解释的呢?「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是为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以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这是中观论师所说的缘起的内涵。这个最细微的缘起是什麽呢?因为完全依赖他者而有,所以说无自性。也就是说,一切的性质、作用,并非是从自己这一方带来的,而是完全依靠他者而有。那是怎麽样存在的呢?就是由意识安立而有而已。因为由意识安立而有的缘故,所以他没有自己的力量来持有自己的性质,而说了无自性。所以成办空性最主要的理由就是缘起,唯有依赖他缘而形成的缘故说了缘起。因为说到了「缘」,所以远离「常边」;因为说到了「起」,所以远离了「断边」,因此入中道。在此说到了「亦是中道义」,透过缘起见了解了性空的内涵,才有办法真正远离二边,进入中道。

此,所见到的一切法,都唯依赖因缘而有,而说了无自性,才去做这样的决定。《海龙王请问经》说:「缘生即无生,以无生性故,依缘而说空,知空不放逸」就是讲到了空性的内涵,也就是说,纵使是在名言上,也是没有自相,也没有自性的,因为这一切去寻找的话,也是找不到的。如同《入中论》中所说「虽以七项推求彼,事实世间皆非有。」再怎样去寻找也是找不到的,纵使是在世间名言上去寻找诸法的假义,也是找不到的。因此,所谓的空性就是:遮止了自性之後会剩下一个存在。这个存在是怎样存在的呢?就是唯名安立而有的存在!所谓唯名安立而有的「唯」字,并不是遮挡名义的义,而是要遮挡境上而有的自性。境上而有的自性是没有的,因为它的存在并不是自力让自己存在的,它的性质不是自力让自己持有的。那麽这个性质是怎麽存在的呢?是在唯名当中存在的,是唯名安立而有的!所以远离了二边的甚深中道是透过缘起见去认知的,这才是最究竟的空性。

龙树菩萨在《释菩提心论》中说到,断除了自性之後,只剩下了唯名的内涵。在唯名中,又能产生种种作用,无论是作者、作事、作处,甚至作事後的果实等,都能在唯名当中安立,这主要是因为能透彻地了解缘起的内容,因此会很容易安立。相反的,如果我们一直坚持由它自己的性质、以自力来持有,那又何须依赖他力而有呢?如果不需要依赖他力的话,那因果的规律也就没有办法形成。为什麽?因为果是依赖因力而有的,即果是依赖着他力而有的;同样的,我们说这个因是某个果的因之时,这个因的存在也是依赖着後者将要形成的果而去安立了这个果的因,所以都是依赖他力而形成的。因此,如果要很容易的安置因果规律的话,就必须要透过缘起见,而不是自性的主张。

在佛教的观点中,说到了缘起性空、缘起的这个概念。前面也提到,缘起是佛教的不共的观念。我觉得缘起见也有粗细不同方法。粗分的解释叫做因果缘起,这是一切佛教的论师都共同主张的,即因果的关系。另一者是由它的支分而安立的缘起,或者是依赖支分的缘起,这个就是说中观师主张的缘起,即所谓的安立而有的缘起,不止是因果缘起这麽单纯,而是安立之後产生的缘起,这里面已经包涵了无为法。也就是,一切具有支分者,或者是支分、具支分者,都是包涵在这种安立的缘起里。因此,这种安立缘起中已经包括了一切有为、无为的万法,而因果缘起只包括一切有为法而已。境上没有任何自己的力量持有自己的性质,唯名安立而有,唯识安立而有,这种缘起是最细微、最深奥的缘起。

缘起见可以分三者。所谓的因果缘起,即果依因力而生,也就是形成果之前,必须先有因,因缘聚合之後才会生果,所以说果依赖着因力而有。第二个层面的缘起是安立的缘起。以因果缘起来讲,因不是依赖果力而有的,但依安立缘起的这个角度去看,因就能够形成。为什麽呢?它不是以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形成的,而是依赖着将来会生的果来安立这个因的。如果按照自己的因的角度来讲,是果而不是因,因为每一个因有它自己的前因,以它的前因来看,这个因是果才对。为什麽我们说这个因是因,是因为它将来会生果,依赖着将来要生的果,而说是因的。这种因依赖着果而有的说法,在因果缘起上是不成立的,只有在安立缘起上才能够成立。所以我们讲因果缘起的时候,是有前後次序的,但是我们讲到安立缘起的时候,就没有前後次序了。那麽,为什麽因能够安立果而有呢?如果没有唯名安立而有的话,因怎麽安立果而有?这一切的作用在唯名上存在,所以因能够安立着果而存在。同理,三世也同样是如此,无论是过去世、还是未来世,就是因由过去、未来等,在无寻无找当中,在唯名的一个当下,我们安立了所谓的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而产生这三世的作用了。如果想从每一个境上找到它真正的性质、以它自己的力量所形成的性质,那麽就会在许多的名相上产生矛盾。

因此,能形成因果缘起是因为有安立缘起。为什麽会有安立缘起?是因为有第三者:唯名而有的缘起。所以我们可以透过因果,而知道有安立缘起;我们可以知道因为有安立缘起,才有唯名安立而有的缘起。因为唯名而有,所以透过支分,我们说这是具支者,透过具支者,我们说这是某一种的支分。也就是说,因也可以依赖着果而有。仔细这样想想,它的基础是什麽呢?因为果依赖着因而有。经由这样思惟缘起道理,如同龙树菩萨说:「由知法性空,能修业果,奇中此最奇,希中此稀有一开始,我们很难接受唯名安立而有的的内涵,但当我们习惯了它、熟习了它时,我们会就觉得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而且内心的感触会非常的深刻。这也是为什麽《中论》中说到了:「因由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烦恼是由痴心作祟而产生的,那痴心是怎样作祟的呢?就是它没有了解实际的状况,不只是不了解实际的状况,而且还颠倒执取了实际的状况。当我们了解这个道理之时,我们就可以相信烦恼是可以被断除的。为什麽呢?因为实际的状况永远是存在的。当我们了解了实际的状况之後,那麽与实际状况颠倒的执着就可以去除了。再加上我们的内心是一种唯明唯知的体性,它的一个特徵就是只要我们去串习它,它的力量就可以变得越来越大。因为实际状况永远存在,只要心接受过串习,接受过训练,它的力量就可以增大,空正见就可以伸展至无限,我们就不用再受到烦恼的控制而轮转,就可以真正的获得解脱,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由此,我们会产生对涅盘的希求心。当自身体会到这个内涵之後,再由他身去体会,我们自然就会觉得:这一切有情真是可怜!为什麽呢?因为他们想要离苦得乐,但却离乐得苦。他们仍然痛苦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了解到实际的状况,於是就产生更强烈的悲悯。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过痛苦是可以被断除的,对於痛苦,我们只会无奈的抱怨;但如果我们知道痛苦可以被断除,却不去解决痛苦,这就是真正的可怜。痛苦的根本明明只是不了解实际状况的颠倒执在作祟而已,实际状况永远是存在的,只要了解到实际的状况就可以远离一切的痛苦,那为什麽不远离痛苦呢?这样就产生了悲悯,就会想到要让他们远离痛苦、远离苦因。这种悲悯是绝对可以生起的!《释菩提心论》中说到:「如是空性义,瑜伽者观修,贪求利他心,决定生无疑。」(这里的贪心是指慈悲,有时候我们把慈悲取名为贪心。)《释菩提心论》还说到:上根菩萨们是以空正见来辅助他的菩提心,生起菩提心的。所以先了解空性,再生起菩提心,这个就是龙树菩萨所教授的次第。

之前说到「说我是魔心,汝堕恶趣见」,也就是,因为我执而形成了烦恼、痛苦等,其遮遣的方法就是透过无我的认知。另一种的解释方式是:如果一直想自己的话,即爱我执这种自私自利的想法,会产生许多的痛苦。龙树菩萨的《释菩提心论》、寂天菩萨的《入行论》中都说到:「世间诸乐事,皆从利他生,世间诸苦事,皆由自利生。愚夫唯自利,能仁为利他,此二见差别,何烦多赘言。」也就是,这种一直想自己的爱我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只有像爱己般去爱别人才是一切快乐的源泉。这就说到我们方便品的修行。而智慧品的修行,就如同先前所说的空性的修持。

我们从无始以来到现在,都想要离苦得乐,努力地为了自己的快乐而去牺牲,但是为什麽还是离乐得苦呢?因为在我们内心的最深处,有个爱我执、有个真实执着的我执。这两者安住在我们内心的深处,就像是我们人生的精髓,是我们人生最主要的目的和意义,我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都被这两种心操控,所以我们真正皈依的并不是三宝,而是皈依了这两颗心。因此,到目前为止,虽然我们想要离苦得乐,却总是离乐得苦。今天好不容易遇到了佛教,值遇了佛陀的教诲,如同眼睛被打开般,我们的智慧法眼打开了。我们看到了爱我执的过患,看到了真实执着的过患,我们可以预料我们的痛苦是有尽头的,甚至我们可以真正解决自己的痛苦和所有痛苦的因缘,因为解脱是绝对有的。所以由爱他心产生菩提心及空正见二者就是我们修行的精髓。

 

 

(翻《金刚经》)

世尊现了圆满正觉相後,一开始所讲的是四谛法轮,是以因果缘起的内容为主。第二转法轮是无性法轮,是以安立缘起的内容为主,即以唯名言安立缘起的内涵来解说无自性的道理。第三转法轮的解释有两种:一派认为在次转法轮时,因为说到了诸法无自性,如果按照字面词义来解说诸法无自性的话,就有堕落於断边的可能,因此佛陀虽然在字面上说了诸法无自性,但实际上是针对三种的法性而说三无性。另一种解释是,了解深奥的空性的智慧,即唯明唯知的体性,是没有任何烦恼污染,一切烦恼都是属於暂时性的。以这种内容为主而作诠释的是《宝性论》,其根本经《如来藏经》。

现在我们要讲的是二转法轮—无性法轮,也就是《般若经》。《般若经》又可分很多种。在众多的《般若经》中,现在讲解的是《金刚经》。我将不对《金刚经》做词面上的解释,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参考莲花戒大师对《金刚经》的解释,它非常的殊胜。我之前有温习过这个解释,但没有将它读完,再者解释的时间也不足够。因为有一些人会念诵《金刚经》,所以我想给予你们口授的传承。念诵之时,我会在我觉得是重点的地方作解说。

我的传承是来自於蒋孜却杰仁波切。我所接受的是口授传承,不是教授传承。口授传承就是念诵,教授传承就不只是念诵而已,它会加上解释。

依莲花戒大师解释,我们可以把《金刚经》大致分五大内容:第一是序言、第二是缘起、第三是教法长久住世、第四是所修的内涵,就是六度等内容、第五就是所修的要义。在所修的要义里,又讲到十八条内涵,即发心、有情、色身的追求、法身的追求、摧伏我慢、欢喜诸佛、清净净土、有情意、追随教法、情器世间、如何供养、内心放逸应精进等。

 

如是我闻。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鉢。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为什麽这样讲呢?因为菩萨们如果以真实执着的概念去缘有情,生起悲悯心的话,那就与他所追求的大菩提违背了。在此就说到了空性的内容。

我觉得西藏的大译师当时在翻译「菩提」这两个字时译得非常好。梵文「菩提」,用藏文来讲叫「强曲」,中文叫「净觉」。同样的,「佛陀」的梵文叫「布达」,「布达」有两个意思:一是醒来,一是增长,如花开了,智慧增长了。因为「布达」这个词本身有两种不同的意思,所以西藏大译师就针对这两个不同的内容将它译成藏文「桑给」,「桑」是净、「给」是增长或觉悟。换句话说,就是断除一切障碍与了解一切诸法是同时间形成的。为什麽智慧能增长至无限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断除了一切障碍,所以在翻译「菩提」时,先讲「净」,後讲「觉」。也就是先说「菩」後说「提」。当然先讲「净」再讲「觉」也没有关系,但是因为觉悟是通过断除一切的污染、断除一切的障碍而形成的,所以先讲「净」,後讲「觉」,有这种目的。我想这些大译师在翻译的时候一定思虑了很久,才做出这样非常美妙的翻译。

菩萨们既然了解菩提的究竟内涵(所谓「菩提」的意思就是净觉、净除一切的真实执着而去获得一切广大智慧的增长),既然了解菩提的内涵,又怎麽可能会随着真实执着无明再去缘众生,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菩萨不应该有以自性的概念缘人相、众生相、寿相,具有真实执着而去缘人、寿等的话,就不具有菩萨之名了。

 

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我们再看到「复次、须菩须、菩萨於法,应无所住。」在藏文里是这样翻译的:「菩萨於布施应无所住,应无所住。」「布施应无所住」就是不应该以真实的概念、以自性的概念来做布施的善行。之後再加一个「应无所住」是什麽意思呢?这是说,纵使了解到布施无自性,以这种概念去布施,但布施无自性,本身也没有自性,所以再次说「应无所住」,就是类似空空的道理,空性也是无自性的,空性本身也没有自性。所以菩萨们在行六度的时候,不应该以有自性的概念而去行六度的善行。

 

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由上面我们看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一部分的内涵。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说:佛陀的这些相好庄严看似存在,看似有自性,可如果真去寻找的话就会发现是找不到的,但我们却可以看得见,所以说我们所看到的和所存在的是不同的,这就是虚妄。那麽什麽才是真正的实际情况呢?看不到自性,才是无有身相、无有相好庄严,即没有相好庄严的自性,这才是真实的情况、才是真谛要以这种概念来看佛陀的相好庄严才对。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此於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若取非法相」是讲把空性执为有自性是一种我执。对境上本身去执为有自性是自性执着没有错,但对於自性空又再次去执着,也是一种自性执着。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这几句话的内容是说,如果我们持诵空性,就会获得无比的资粮,因为唯一的解脱之因就是空正见。

 

 

(翻《七十空性论》)

对於《七十空性论》,我不只获得了口授的传承,也得到了教授的传承。是从色贡仁波且那里获得的。

在众多的《般若经》的解说中,龙树菩萨的中观理聚六论是如同国王般的注释。中观理聚六论中,最主要的诠释空性的理论就是《中论》,它讲的是破除自性和说实派的内涵。其理由在《精研论》中说到了,之後《六十如理论》又说到为了获得解脱我们必须要学习空性,因为空性是唯一的解脱之门。在《宝鬘论》中,除了说到空性不只是解脱之门以外,还说了为了能够获得一切遍知,菩提心和空正见两者是不可缺少的,唯有透过这二者才能够让我们成就佛果位。《七十空性论》和《回诤论》这两者就是属於《中论》第七品隐义部分的解释。由此形成中观理聚六论。

 

1.生住灭有无,以及劣等胜;佛依世间说,非是依真实。

我们现在看《七十空性论》中第一句的偈颂文。佛经典中说到好和坏、善和恶、生、住、灭、空等种种内涵,这种种万象是以世间的角度,在无寻无找的情况下来说的,并非是在胜义的观察中,以自性的概念来诠释的。「佛依世间说」这句颂文,「依世间说」这四个字是非常强而有力的。如同佛护论师解释《中论》时写了《佛护论典》。在《佛护论典》中破除了自生、他生、二生、无因生之後,就说到:所谓的生,是唯名安立而有。可见在《佛护论典》中一直强调唯名而有的概念。所有的作用都是在唯名当中形成的,并非是由它的境上(由它的真实性)形成种种作用的。这些作用都是在唯名上形成的。在此,龙树菩萨作了一个总结性的解说「佛依世间说」。一切的好坏等都是以世间的概念,以名言的概念而说的,是唯名而说的。

 

2.无我非无我,非故无可说;一切所说法,性空如涅盘。

3.一切法自性,於诸因缘中;若总若各别,无故说为空。

龙树菩萨在着作《七十空性论》时说到缘起的总相和别相。别相最主要是破除认为十二支缘起有自性;总相则说到龙树菩萨的主张,以及其主张的理由。首先我们来看龙树菩萨总相的主张,就是第二句偈颂。这里说到,一切法都无自性,那麽无自性本身有没有自性呢?它没有自性。从色法一直到一切遍知、一切万象,这些万象中包括了十六种空性。也就是说,以空性为观察的基础,以空性为所空的有法再去寻求自性,有没有这样一个自性呢?也是没有自性的,所以说了空空的道理。因此,无论是有法还是空法,这一切都无自性。一切的法都是自性空的,都是自性涅盘。「如涅盘」就是指如同涅盘遮止一切障碍般,以空性来遮止一切自性,自性涅盘即无自性。

一切善恶的作用,如好、坏的作用等,因为善因具有善的作用,恶因具有恶的作用,所以会觉得这就是它的自性,这就是不会改变的性质,所以我们相信有自性。因为善因感得善果,恶因感得恶果,这并不是意识捏造而有的,而是它境上本身就具有这种性质,我们会以这种理由告诉自己诸法是有自性的。这是说实派的想法。龙树菩萨是怎麽去破斥这种想法的呢?《中论》中以「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去破除了生的自性,这就是第三句「一切法自性,於诸因缘中;若总若各别,无故说为空。」

龙树菩萨破除自生时,破除了外道认为果本身可以生自己。所谓的自生就是认为在因地之时,有一个未明显的果,它生起了明显的果,就是自己生自己这样一种想法。这是比较简单的。更难破除的是他生,龙树菩萨是以从两个角度、用两种方法来破除他生的。第一个就是破除「他」,第二个是破除「生」。因为一切的说实派都认为,每一个果的存在都是由他力而有的,他们认为他生是符合逻辑的,他生是千真万确的,不只如此,就连无实派的中观论师也说了他生的道理。於是,龙树菩萨针对「他」这个自性来做了破斥:果依赖着因而生,因为以果的角度而言,因是他者,即果是他生的,所以说果由因生,即是果由他生。但问题是,有果的时候没有因,有因的时候没有果,如何说因是果的他?果是因的他?这是没有办法知道的。因为我们在作比较之时,要有一个自己、一个他者,才有办法确认这是己、这是他,否则我们如何说是他?因为没有一个比较的对象说是他,在果的时候没有因,如何说因是果的他?这不合道理。再进一步,「生」则更难破斥了,为什麽呢?我们说因正在灭的作用就是果正在生的作用,他们两者是同时产生的,即因在灭的同时果在生,这两个作用是同时产生的。如果我们以唯名的角度来安立一切作用,这是没有任何矛盾的,但如果我们要去寻求生的自性在哪里的话,问题就很多了。如果我们说因正在灭就等於果正在生,那请问果正在生的作用是否是作用在果的身上?如果是的话,就会变成因正在灭的时候要有果才对,因为那时候已经有了果的作用。可是因正在灭的时候,果还没有形成,虽然果还没有形成,但我们在名言上可以安立说将来会成果,所以现在就有果的作用。那是以名言上,唯名的角度去安立了这个作用,如果我们真的要寻求它的自性在哪里?因为有果正在灭的作用,所以应该有果才对?可是没有。是以用这种逻辑来破除「生」的自性。因为没有他的自性,也没有生的自性,所以说了没有他生,所以「一切法自性,於诸因缘中,若总若名别,无故说为空。」 

法王达赖喇嘛 教授

 蒋扬仁钦中译      汤雷整理

(第一天下午)










相關文章:
《金刚经》研究
《金刚精要·耳悦前行引导文》之上师瑜伽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七十空性论》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七十空性论》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七十空性论》4

上一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 回目錄 下一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金刚手怙主尊贵嘉察仁波切的法教部落格- Yahoo!奇摩部落格
送一份礼物,帮助孩子快乐学习-台湾世界展望会
奇美嘉措寺
送一份礼物,改变困难儿童的未来-台湾世界展望会
◎广钦老和尚的「念佛三昧」.BAUS Journal - 念佛三昧与临终成就.「念佛三昧」行法初探

赞助网站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台北教育網
西藏敏竹梅芭藏香
台灣民俗風情 - 台灣旅遊在線
超自然力的應許消災祈福. ‧媽祖Wikipedia, ‧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及媽祖廟北港朝天宮, ‧媽祖信仰在台灣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