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給.明就仁波切台灣弘法行程 洛桑滇增堪布<入菩薩行論 >第三品 民國百年迎財神大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七十空性论》1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5 13:28:29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5 13:25:58   编辑部 报导

合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七十空性论》

 

法王达赖喇嘛 教授

 

蒋扬仁钦中译     

汤雷整理

 

(第一天上午)

在这个大城市里,在这个多元化文化、众多宗教信仰汇聚之处,能有机会能为你们作教授,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我希望我的教授像演讲般,只是一种交流,而非传统宗教的教授。我想要与你们像谈话般交流,因为我觉得改变我们的内心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能让我们获得更有意义、更快乐的生活。以佛教认为有前世的观点来讲,如果我们今生活得很有意义、很和平,这会对我们後世的安乐带来绝对的保障。

 

改变自己的内心最主要是来自於自愿,而不是在某种压力下去改变,绝对不是这回事。佛陀没办法施加压力使我们改变自己的内心,最主要的是由自己督导自己改变自己的内心。既然修行必须要透过自愿的方式进行,这种自愿的心念最主要是来自於对理由的认知--「为何我们要改变内心?」

为了使我们的努力带来好的结果,我们的修行必须配合实际状况,如果远离了实际状况,我们再怎麽努力也是没有办法获得成果的。也就是,远离实际状况的努力,其实都是虚假的努力,是没有办法让我们获得正面的成果。因此,我时常说:修行必须要配合实际状况。佛教不单只是具有信仰、虔诚的心而已,佛教的逻辑能够让我们了解实际状况。也就是,必须观察「什麽是实际状况」,清楚了解实际状况後,再去学习、修行,这样才称为配合实际状况的修行。因此,认识实际的状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不幸的,无论是西藏人、汉人、日本人、泰国人、斯里兰卡人等,这些传统佛教国家的许多佛教徒,虽然口说自己是佛教徒,但是却不了解佛教真正的意义。对於佛教的教理并没有完整的了解,因为缺乏了这种的认识,也就造成了许多的问题。

龙树菩萨是一位顶尖的佛教学者,也是具有大成就的修行者。他如实的了知佛教的教义而获得成就,并且针对佛法写作了诠释。有一位论师曾经说过:所谓的法,必须要透过学习来了解。所以着作佛法的解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真正了知教义,对佛教只是怀着虔诚信仰,尚不致引起对教法的伤害;但是如果以似是而非的见解着作或说法,对教法会带来很大伤害。《释量论》不现彼难宣」,这一句偈颂文是说,如果你缺乏对佛理的认知,你就不要写太多的着作,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教法,就不会损恼到众生。在藏传佛教里面,所有的三藏经典,都是从印度文(印度文又分两种:巴利文和梵文)翻译成藏文的,这代表究竟圆满的佛理是非常重要的内涵。为了获得对佛理的认知,我们必须要好好的学习。一般而言,我希望在讲授佛教教义时,是通过讨论的方式来教授,而不是以命令的方式来教授。当然像灌顶等情况,上师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才能传予灌顶。我觉得传予灌顶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因为上师必须要具足条件,如果只是讨论教义的话,就没有这方面的危险,因为如果我懂得教理的话,我就能够大声地、勇敢地说出;如果我不懂这个教理的话,我可以安静地、甚至於选择不要讲,或者直接跳过去。这样就没有危险了,不是吗?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佛教的教义。一般开始时,我们是这样做的:如果有斯里兰卡的出家人,我就会让他们以巴利文念诵说法前的课颂文,今天这里没有办法用巴利文来念诵说法前的课颂,因此就由这位印度人以用梵文念诵《心经》。我虽然不了解梵文的文字,但是我对梵文的音律还是蛮熟悉的,因为我有许多非常杰出的印度朋友,他们都是佛学的论师,甚至是梵文的学者。其中有一位称乌巴帝瓦(他已经去世了),我们在四十多年前就认识了。以前,我们谈到在梵文中可以听到什麽样的教授?有月称菩萨的《显炬论》。《显炬论》是为了诠释龙树菩萨的《中论》而作的解释,在梵文中是有着作的。於是,我就请他念诵了《显炬论》中的几句话。他念诵了几句。当下,我的感触非常深刻,掉下了眼泪,真是太美好了!因为这是最完整的、最原始的一种佛法语言。许多重要的佛学经典都是用这种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所以,我对梵文音律非常熟悉,我今天会特别的注意你念诵的梵文是否正确哦!(念颂从略)

 

关於大乘是否是佛所说的这个问题,因为龙树菩萨说过大乘是佛所说的,所以我相信龙树菩萨的主张,我觉得身为佛教教徒,必须要认知龙树菩萨真正的究竟意趣和主见,这种认知比其他大乘的认知更重要。

 

明天是用华语来念诵《心经》,後天用越南语来念诵。今天的讲义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佛亲自说的《般若波罗蜜多》中的一部。在汉传佛教或是藏传佛教中,许多佛教徒都会念诵这一部经,他们把它当作是每天的功课。现在我仍然可以回想起一位出家人,他是达赖喇嘛的侍卫,身材非常高大。当我七、八岁时他做过保镖侍卫。我四、五岁从塔尔寺安多地区来到拉萨,快接近拉萨时,瑞廷仁波切来看我,瑞廷仁波切想要与我在一起,但是我并没有兴趣与他待在一起,我只想回到母亲的身边。於是聪明的瑞廷仁波切就叫这位侍卫站在他的前面,想逃走的我看到他的身材这样高大,感到非常害怕,只能回到瑞廷仁波切的帐篷里,乖乖地待在里面。我记得这位出家人每天都会念诵这部经,当他念诵时,我都会跟他开玩笑、跟他搔痒、有时还会打他的头,会制造些障碍。那个时候,我经常听到念诵这部经文的音调,当然,那时我并不知道经文的内涵。这部经文并不容易了解。讲义的另一部分是龙树菩萨的《七十空性论》,要了解这部着作也是相当的困难。是雍让仁波切选择这两部讲义让我来教授,如果你们遇到困难的话,那就抱怨雍让仁波切,而不是向我抱怨哦!当然,对於您们给我机会为大家讲授,我从内心深处感到非常的荣耀!实际上,我想要知道在观众里面,有多少人是第一次来这里?或者是第一次参加佛法的教授?(请举手!)第一次来听经的人好像挺多的。我要问的原因是,如果有人时常来听我的佛法讨论,我的讲说可能会有重复的过患,但是因为大多数人是初学者,所以我就必须要解说基本的佛法思想。

 

如同我之前所说的,什麽是人生的目标呢?财富很重要,但并不是非常的重要。我们仍会看到,富翁在拥有财富的情况下,仍然遭遇内心的困苦,感到不快乐。其次善友、好朋友也是得到快乐人生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们可以与他人分享内心喜怒哀乐等感受,由此我们可以暂时舒解压力。但是这也不是促使我们快乐的重要因素。第三是权力,有时候权力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疑虑、更多的灾难、或是更多的畏惧。因此,我想有平和、宁静的内心是非常重要的。平和、宁静的内心对身体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帮助。

问题是我们要如何使自己的心转为宁静的内心?不是透过药物等外在的物质手段来改变,这些方式是错误的、是愚蠢的。有一些畜生、或一些人,因为没有什麽智慧,有时候为了能够获得宁静的内心,不惜采取吸毒的方法,这是愚蠢的做法。我们要将智慧淋漓尽致地运用出来,让它发挥出所有的能力。如果有获得宁静内心的途径,我们就必须去采用。这个唯一途径是什麽呢?就像龙树菩萨所采用的途径。我觉得龙树菩萨所使用的方法非常聪明,他不是透过现代、外在的物质,而是透过对事理的认知、对真实情况的认知,类似科学家探求真理般的那种精神,透过智慧来了解实际的状况。龙树菩萨把智慧的能力运用到了淋漓尽致。从龙树菩萨的着作反映出来的,我们可以知道他内心无比快乐和功德。正是悲心才是带来宁静的内心的主要因缘。因为慈悲可以带来真正的力量与勇气,所以若要使我们的心转为宁静的内心,那就要运用所有的智慧来了解实际的状况,透过对实际状况的认知来改变我们的心,这就是把负面的情绪转为正面,使我们的心获得宁静的唯一途径。

我想做到这一点有许多不同的层次,但最基本的层次:作为人类,我觉得慈悲、或人性温暖善良的一面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生下来就具有这种天性,为了我们的生命能够持续,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所以我们需要这种正面的情绪。我们一生下来就需要了,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正面的情绪就像是体谅别人与他人分享患难,真正的关怀别人等。与此同时,有一些情绪,像生气、嗔恨、畏惧,以世俗的角度来说,会觉得这些对我们有所帮助,因为它可以保护我们,像是盾牌一般帮助自己。但是有时候它们却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当我们的智慧会被嗔心、嗔恨所控制,此时,嗔恨不只不能帮助我们,还会带来更多的困难、带来更多残暴的行为。如果你觉得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要一个人好就行了,我觉得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所以我常这样说:真正人类的价值就是人心的温暖与善良一面,这是我们一生下来就必须要具有的自然天性。健康的心灵会带来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家庭、健康的社会。温暖善良的内心,可以促使人类和谐团结,消除猜疑乖戾的行为。

为了使我们人性善良的一面更加的强烈,伸展到无限,我们可以透过宗教信仰,使慈悲的力量更加得强大。宗教信仰大致可以分两种:一种认为有造物主的存在。这种宗教信仰者最主要就是相信造物主的存在,以这种虔诚的信仰来培养他们内心的慈悲。许多年前,我有个基督教的朋友,他是一位非常认真的修行者,他有非常好的性格。有一次我问他:「如果你认为有前後世的话有什麽问题呢?」他回答说:「我们最珍贵的这一生,是上帝所创造。」当我听他讲到「珍贵的这一生是由上帝所成」时,我的感触非常深刻。因为当他讲「非常珍贵的这一生」时,他不只是说这一生而已,而是说这一生是被上帝所创造的,这表示他的内心深处与上帝是非常接近的。当然,我不知道上帝是怎麽样创造出人,说不定上帝触碰了什麽地方,我们的身体就形成了,是这样解释的吗?总之,由他当时的诠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非常强而有力的信仰,这种信仰可以让他有非常强大的改变,这是不可抹灭的事实。这种强大的信仰使他增长了内心的慈悲、知足、忍辱等种种正面的情绪。最近我参加了在维也纳举行的一场会议,我是住在一个寺院里的。(以前在义大利或美国等地时,我也会住在他们的教学或寺院里,这是非常好的经验。只是有少数的寺院,因为厕所离住处非常远,造成了一些不便外,其他的我觉得都非常好。)平常我都是这样做--住在寺院里,当离开时,我都会去他们最主要的大殿表达我的问候。那天,我在离开之时,与以往一样,我为了向住持表达我的问候,就去了他们的大殿。那时,在耶稣基督神像的前面,我有一种想法:这是一位杰出的大师,因由他的见解、他创造出的一套思想帮助了许多人,给予了许多人无比的贡献和利益,所以我很随喜他所造的这些善行。当然从哲学的逻辑角度来讲,我是反对他的(神创造人的)主张的,但这只是角度的不同,他的教授确实带给人类无比的贡献,这是一个不可抹灭的事实,从这点来说,我确实是随喜他的善行。

另一类宗教信仰是否定有造物主存在,包括佛教、赤裸派(婆罗门教的一派之一)。数论派又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有造物主存在,另外一派(叫无余数论派)认为没有造物主的存在,他们主要是主张有共主相。(你们当中有人现在还能遇到无余数论派的信徒吗?我是没有碰到过。)在否定造物主的宗教信仰里面,也就是这三大信仰中,其他两派认为有独立自我的存在,即有所谓「我」的概念。也就是说我是身心远离之後的独立自主性,印度文叫「阿特玛」。但是佛教主张我是由五蕴安立而有的一个假相,是不能跟身心分离的,它并非是独立自主的,而是完全依赖着五蕴或是身心而有的,也就是没有独立自主的我,即平常我们讲到的无我,这是属於佛教不共的观点。

这些认为没有造物主存在的信仰中,在解释时,同样都说到了业果的规律。但是有时候我会怀疑赤裸派等见解,因为他们不讲造物主,认为有因果的存在,但却没有明显地说出。虽然这些都由因果所形成的,但是在讲到果的时候,却说了常一自主的我。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由身心而产生的我是不存在的,这种因果是没有的,即以身心为因而安立的我的这个果,这种因果概念是没有的,因为他们认为我是常一自主的。我的觉得,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真正缘起的内涵就不圆满。当我们讲到缘起见之时,真正的缘起见并不是单纯的因果缘起、因果规律而已,我觉得这是佛教不共的见解。

这些认为没有造物主存在的宗教信仰者,都强调万法的改变都是来自於因缘,因为他们都主张有因果规律,一切的苦乐最主要是由它的因素而促成。因为我们不想要痛苦,所以我们必须要去断绝种种的苦因;因为我们想要快乐,想要真正的满足或内心真正的宁静,所以我们必须去聚集种种快乐的因缘,这一切概念,最主要是因为有了因果的规律,透过因果规律的认知来修行或实践等。

 

如前所说,佛陀曾经说过: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师,由自己来督导自己。现在我们就来讲佛教的概念是什麽。萨迦派认为佛陀是三千年前来到这世间的;有些论师认为是二千九百年前;但大部分的人认为佛陀来到这世间的时间是二千六百年前。很不幸的,我们佛教徒对佛什麽时候来到这世间的时间并不能确定。所以我希望我们佛教徒能够不偏不倚的、很正确的去记载佛教的历史。就是因为没有人负责记录,不然我们会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就不会有这麽多不同说法了。不过,无论佛陀来到这世间的时间是三千年前,或是在这之後,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他的概念才是真正利益我们的。释迦牟尼佛确实是存在的,这不是无中生有,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类来到过这个世间,不是似人类,绝对不是的!佛陀是真正的人类!他来到这世间的时候,所使用的文字是巴利文,所以佛教是由巴利文来建立它最基本的概念和教义的。

在早期的佛教历史中,达切希腊是最主要的佛教教义的中心,在藏文里也曾说到这个地方。玛嘎达这个地方所留下来的教义,藏文叫「泥欧巴」。所以在藏文中的「卡切齐拉玛瓦」和「泥欧巴」两派,「卡切齐拉玛瓦」可能就是来自於达切希腊这个地方,而「泥欧巴」可能就来自於玛嘎达这个地方。详细的内容我们还需要再研究。

大约在第一世纪的时候,建立了那烂陀寺的传承,它持续了好几个世纪。龙树或提婆菩萨、佛护论师,还有法称、月称、寂护论师、莲花戒大师这些顶尖的论师们,他们无论被称为哲学家、思想家,还是被称为逻辑家,他们都是比丘、都是非常有成就的大师,他们都来自於那烂陀寺。

大约八世纪时,在那烂陀寺的众多学者中--寂护论师被藏王赤松德赞邀请来到了藏地,他是一位非常杰出的中观论师。在他圆寂之後,又预言莲花戒大师来到。与此同时,莲花生大师也来到了西藏。於是在西元八世纪的时候,藏传佛教被建立起来了。可以说,藏传佛法最主要的来源是那烂陀寺,所以也算是那烂陀寺的传承。接着又有许多的藏地论师去了天竺学习,也有一些天竺的论师也来到藏地宏扬教法。之後阿底峡尊者,早期他也是在那烂陀寺学习,後来又来到止迦玛希拉学习,那是另外的一个重要的佛教寺院。

由此可知,我们都一致地学习着那烂陀寺许多论师的着作。以我个人来讲,我在非常幼小的时候,大概是七岁,我就学习了这些根本的教授。那时候,我没有兴趣认真学习这些大论典。当我知道我的老师要来教我时,我觉得非常的伤心难过;如果我知道明天要放假,就会非常的高兴。虽然那时我没有兴趣,可是现在却真实的感受到这些教理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非常骄傲跟你们肯定说:藏传佛教就是那烂陀寺的传承。现在我们西藏人仍然可以说:纵使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持有着那烂陀寺完整的传承。当然那烂陀寺的传承还流传到汉地,甚至於日本、韩国等地方,但我觉得我们西藏人没有退步,也没有落後於其他人,我们真正地把那烂陀寺完整的教法流传下来,我们现在仍然持有这个传承。当我介绍自己的时候,我总是说自己是一个平凡的出家人,但同时我也介绍自己说:我是那烂陀寺传承的持有者。每当这时候,我就会感到非常的荣幸,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具有这样的一个善根。

 

现在我们来讲佛理。前面我们说到,自己是自己的依怙,佛经也曾这样说过。确实是如此。因为自己真正的快乐和痛苦就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所以自己快乐与否、自己痛苦与否,最主要是由自己的行为来决定的。不仅如此,因由我的基础,才有我的快乐、我的痛苦;因由我的存在,才说了四圣谛的内涵;因由我的关系,才说到了轮回、解脱;因由我,而说了喜、怒、哀、乐等种种感受;於不同的宗教信仰,这些都是因为有我的缘故而形成的;甚至,我们还可以说,一切无边的世间的中心点就是因为有我的关系。我们很难讲这个地方是是中心点,什麽叫中心点呢?就是认为依哪里有中心点的这个人,以他为主而说中心点的。就像我们无法在三千大千世界里面去到一个中心点,只有去寻找的那个人,以他自己为中心点来寻找,所以最根本就是有我而成的。

世尊在经典里面说到:「为我乃魔心」,就是说颠倒执(我执)是造成一切痛苦的根本。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自己这个我是自己的依怙,是自己的督导者。所以自己痛苦与否、快乐与否、自己要如何去取舍,最主要还是我的关系,只要自己选择正确的因,就能获得快乐--我就能获得快乐。我能认知什麽是痛苦的因,从而去放弃它,这样才能脱离痛苦。可是因为我们无明,所以不知道什麽是真正快乐的因,什麽是真正痛苦的因。正因为对於痛苦与快乐因的不认知,所以我们累积了苦因,遭遇了种种的苦难。如前所说的,这种苦因是因为没有了解实际的状况而产生的。为什麽呢?就是因为有了对实际状况不认知而产生的颠倒。这种颠倒执的根本又是什麽呢?是因为我在认知上产生了错误。我是怎样存在的呢?因为没有仔细去观察,所以没有办法实际认知我的真正存在性。因为没有配合实际的状况,缘我之後,因由我的缘故、或是对我的认知不正确的缘故,产生了种种的痛苦。佛经面说到了「我执为魔心」,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认知实际状况,了解我的存在性,配合实际的状况做出种种行为的话,我们就不会痛苦了。但是不认知我的性质,以自我为中心造作许多福业非福业,则生死轮回不息。因此确实了知我存在的性质就能获得解脱。

过去三千年间,印度的许多哲学家,一直去不断地寻找、观察我真正存在的性质是什麽。最近我在一个会议中遇到一位学者,他告诉我说:埃及的文化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早期他们认为有前後世的存在。我想问他有关「我」的概念是什麽,他们的教义是如何主张「我」?但是没有时间讨论。我们也说中华文化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它对於「我」的主张又是怎样呢?(我们没也有时间来讨论。)至於印度的文化,它对「我」的存在有非常悠久的认知和讨论。在印度人的思想里,他们认为:所谓的我是控制身心者。因为在我们看到某人时,我们不会觉得是眼睛看到此人,而认为是我看到此人,这是很自然的想法;当身体痛之时,说我在痛,好像离开了身体以外,有一个我也跟着一起在痛,有这种自然的概念。所以当说到我的心、我的身、我的五蕴时,好像我是基础,从这个基础上说到了特徵,如身、心等,这些是属於我的特徵。当我们讲到「我的身」、「我的心」的时候,会觉得有享受者的我、享受处的身心,或是控制者我、被控制的身心,因此就没有办法认为被控制和控制者是一体,认为这(身心和我两者)必须要分离开来,所以说身心和我是分离的。不仅如此,他们又说了另外一个道理:有一些人能够回忆起前世,透过种种的事例,他们相信有前後世的存在,从事例上,他们认为他们身体在变,但是从前生到今世、从今世到後世,这个我都是同一个人,身体却是不同。即远离身心以外,另外还有一个独立的、自性的我存在,所以他们说身体是无常性的、会改变的,但是我却是不变性的,它永远都是统一性的,因此说了常一自主的我。

之後,大概在二千六百年前,导师释迦牟尼佛说到了:如果认为离开身心有个常一自主的我,那麽这种主张会更加的坚定我执的存在!虽然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执着我是常一自主的、是独立的,但如果我们再以逻辑说服自己:我是身心以外的,是常、是一、是自主的话,这岂不是更加坚定我执吗?就好比我们讲车子的时候,最主要是由它的支分来安立车子。车子的形成最主要是由车子的支分聚合後而产生车子的;同样的,所谓的我的存在,最主要是由我的支分、我的身心来形成的,除此以外,远离了身心并没有我。因此佛陀否定了身心以外的、常一自主的我。

在《三摩地王经》里面曾经说到:「世人虽修三摩地,然彼不能坏我想其後仍为烦恼恼,如增上行修此定。」「设若於法观无我,既观察已若修习,此因能得涅盘果,由诸余因不能静。」外道的经典里面中,为了对快乐的感受产生厌离,长久的安住在舍受里面,因此说到了四禅八定的修持。透过外道的这种修行,他们也可以让自己达到四禅八定的境界。透过世间止观双运的方式,他们可以暂时停止所有快乐和痛苦的感受,安住在舍受中,让自己获得色界禅或无色界禅。所以在此说到:「世人虽修三摩地,然彼不能坏我想」,也就是透过世间止观双运,虽然可以让自己达到非常高深的禅定力量,但却没有办法坏灭我执、我想或我见。也就是说,以粗细为相(以上界为细、下界为粗)的概念能增长自己的禅定,但是我执仍然非常坚定,没有办法坏灭我想、我见。我执、我想非常坚固、非常强烈时,由这个我,看到悦意相就会产生贪、看到不悦意相就会产生嗔。为什麽会产生这种贪嗔呢?最主要就是因为我执没有放弃的缘故。其实所谓的悦意相和不悦意相,都是因为自己看到了,於是便产生了悦意相和不悦意相。但是光是看到悦意相会产生贪吗?不一定!那什麽会产生贪呢?是因为我有执之故。因为我看到,这只是促成贪嗔生起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认为有我的真实存在,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有独立存在的我的想法,所以说「其後仍为烦恼恼,如增上行修此定。」

贪嗔的根本就是因为有强烈的我的真实感受。那麽,我执是否有办法断除呢?有办法!可是这种办法不是通过高深禅定,而是要通过对实际状况的认知。所以《三魔地王经》里面又继续说:「设若於法观无我」,这里所谓的无我是人无我和法无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能够通过智慧来了解实际的状况,了解诸法究竟存在的性质是如何。「设若於法观无我,既观察已若修习,此因能得涅盘果,由诸余因不能静」,就是说,透过智慧仔细地去观察的话,我们原本认为是非常独立的我,其实是找不到的,因为找不到,所以就可以说这个真实的我是没有的,这样一来,先前所说的那种强烈的我想、我见也就幻灭了。随着我想的幻灭,贪嗔的因缘就没有办法促成了。「此因能得涅盘果,由诸余因不能静」,就是说,除了这种智慧外,没有其他方法能够让自己获得寂静涅盘。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可以学习悲心、慈心或者其他的爱心等,但通过慈悲等的观修不能让我们获得真正的解脱。一切烦恼、一切轮回的根本就是来自於我执,所执的与实际状况完全颠倒。既然我们产生了颠倒的执着,光是通过慈心、悲心、菩提心是没有用的。因为它们只是一种欲求,不是以智慧去了解实际的状况。因为这些心的性质只能是属於一种希求性,它们没有办法真正的断除与实际状况认知颠倒的我想,所以在《释量论》中曾经说到:「此等与无为,非即治罚过。」也即是:「以彼於因无捷径」,就是除了无我见外,没有其他的因缘能够让自己获得真正的寂静涅盘。要获得解脱,唯有通过空正见,这是唯一的途径。空正见是佛教的不共宗义。

 

但无我的解释,随着众生根基,又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层次。我们讲到的佛教的四部,就是针对无我的主张上产生的不同而说了四种不同的解说。有部和经部,说到了无我时,只是针对人我解释。因为我们产生贪嗔的时候,是自己看到了悦意相和不悦意相,因此他们认为一切的贪、嗔最主要是来自於我,针对我说了无我的宗义补特伽罗之独立实体空。以补特伽罗之独立实体空的认知来获得解脱,这是有部和经部的主张。唯识和中观(即上二部)则认为,人无我(即补特伽罗之独立实体空)确实可以减少贪嗔,因为是由我看到悦意而产生贪,由我看到不悦意而产生嗔,即由我执或我所执产生贪嗔,当我的这种执着减少的话,由我执所产生的贪、嗔也当然也就自然的减少了。但是他们还认为,有部和经部只在我上(或人上)解说空的概念,但除了人以外的法上、或是所享受的身心上,并没有讲到空的概念。如此一来,仍然会通过境、或所享受的这个境上产生执着、产生贪嗔,所以必须要讲法无我,不能只讲人无我。

唯识在解释法无我时,说到了二取空外境,如色法等,是由意识的所执境上产生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也就是说,我们会认为一切的法,是由执取它的意识的所执境上产生的,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只是我们先前的习气或是随眠成熟之後,让我们看到的,所以这一切的色法,其实是由习气或是随眠成熟让我们看到的一个幻像而已,并非是远离意识所见之外有一个外境。所以唯识说了无外境,或者二取空。这是他们对法无我的解释。

因为唯识说无外境但是有内心,因此唯识宗认为感受还是真实存在的,因为认为有内心的真实,所以当中观派去看唯识宗的概念时,中观论师认为:唯识说二取空无有外境,但光是这一点没有办法断除一切的烦恼。为什麽呢?因为唯识说了内心真实性。因为认为内心真实,所以烦恼还是有基础。因此,中观论师说:当你(唯识)说无外境,因为外境在寻找之後,找不到一个无方分的微尘,所以说了无外境,既然如此,应该也要说无内心的真实,因为内心也是找不到的,所以你们应该也要说内心无有真实。所以中观派论师说:诸法无有真实。就像《释量论》中所说的,每一法都有它自己的性质,也就是说每一法都有它自己的定义,这是从境上存在的,一般的人也都这麽认为。但是中观派认为,如果以最细微的智慧去观察的话,一切法如果是由它本身(由境上本身)去持有自己的定义、持有自己不共性质的话,就会产生贪嗔,这就是贪嗔的基础。所以如果要真正的断除一切贪嗔的基础,就要把从境上持有自己性质的概念拿掉。因此,龙树菩萨说:如果我们认为某一点上有自己的独立性、自己的真实性去持有自己的性质的话,这个就是贪嗔的基础。那如何去去除这种贪嗔的基础呢?就仅是唯有名言上的存在了。没有任何一法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持有自己的定义、自己的性质。以人为例,透过七项观察是找不到的。所谓的空性,并不是寻找之後找不到,而是在名言上讲,无论任何一法,无论内相或外相等,不应该从它的境上去持有自己的性质。

 

但是我们看的时候,会觉得这一法持有自己的性质,这被我看到的,这难道不是诸法的存在性吗?我们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就像我们看任何一法时,会觉得这一法是由它呈现而让我们看到的,这一法的定义、这一法的性质是由它自己去持有的,这是我们肉眼看得清清楚楚的,所以一般的人都认为这种看法没有错谬,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那麽我们就没有办法主张任何一法的存在性了。当龙树菩萨讲到究竟意趣的时候说到:一切都是唯名识安立而有的,并非是从它自己的境上产生自己的性质。虽然我们会有这种看法,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有没有量?有。量是什麽呢?量认为这一法存在,以所持境来讲没有错误,但是认为从它的境上而有的看法产生了错误。因此龙树菩萨的究竟意趣就说:一切法的存在是有的,但并非是由自己持有,并非是由它的境上而有,是唯名识安立而有。所以这时候就不需要说人我是粗分,法我是细分,就用不着去分别粗细。一切的法,无论是人、是法,寻找之後是完全找不到的,而且从境上没有任何自己持有自己的性质。以我们人来讲,人是寻找不到的、身心也是找不到的。我和身心并非是身心分离而有的,也并非是一,是离一离异的,所以而说了唯名相安立而有的。若持境上存在的这种见解,就必须去找到我在哪里?因此,下部论师说到了第六识意识是我,或者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我等。因为他们觉得一切的存在都要从它的境上存在,於是必须要找到一个可被寻找、可被寻获得的一个真实点,像是可以被手指头指出的。但实际上是找不到的。因此,一切的存在是唯名识安立而有的,并非是从境上而有的。佛经里说:「色并非空性而空,因为色是空性故。」在《心经》中,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确实是如此。今天中午到此为止。 

 










相關文章:
《金刚经》研究
《金刚精要·耳悦前行引导文》之上师瑜伽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七十空性论》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七十空性论》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七十空性论》4

上一篇(菩提资粮论颂 龙树菩) 回目錄 下一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中时部落格|灵性智商:发现生命价值的智力
措杰突滴
大圆满之门-秋吉林巴-2009/1/24
绿度母除障
◎悲泪化现度母

赞助网站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佛教导航-佛教123-佛教
佛教導航網 .... 佛學智慧網 • 解脫之路
台灣民俗風情 - 台灣旅遊在線
超自然力的應許消災祈福. ‧媽祖Wikipedia, ‧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及媽祖廟北港朝天宮, ‧媽祖信仰在台灣
初級禪訓班--法鼓山台南分院
南亞技術學院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