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生中心8月份法訊[更新] 普巴金剛朵瑪 淨業除障回遮大法 利生中心清明度亡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七十空性论》4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5 13:38:07
學習次第 : 进阶

(问答)

问:您在第二天讲法时说到了很细微的光明、很细微的意识以及很细微的色体。您说这个很细微的续流就是果的施设处。但是您在第一天时说到了,有少许自性执着就是所谓的我执,那麽承认有很细微的意识、最细微的意识,难道不就是等於承认有自性了吗?

答:佛陀在经典中讲到,心并非是在心的最究竟性中存在的,所以心无自性。同样的,也讲到了光明无二,那时候说到了俱生原始之光明,说「俱生」、「光明」二者都无自性。在《密集金刚》中说到三集,三集中说到了心集,心集中就讲到了这个光明的空性,这是它所观修物件。这种最细微的心和气无二,就是一切轮回和涅盘的基础。以空性来讲,心的空性和瓶子的空性、或苗的空性都是没有差别的,但随着所空的有法就有差别了。所以在所空的有法中,我们能依止这个俱生原始光明,那是最好的,最殊胜的。所谓的大圆满、大手印或者明空无二,最主要就是由俱生原始光明和气流无二的观修方式,来缘俱生原始光明的空性,以这样来获得成就。

 

问:您说到《七十空性论》所谓的真实真谛是指所看到的和所在的相同。请您解释,这种所见和所在的相同,以胜义角度来讲是可以的,但以世俗谛的角度来讲也可以吗?以世俗谛来讲,所谓的真实是所在和所见是一样的意思吗?

答:胜义谛和世俗谛的「谛」所指的内涵并不相同。世俗谛中的「谛」不是指境上的真谛,而是指心所看到的谛、真谛。经说,所谓世俗谛的意思就是心所见认为它是真的,是以这种角度来说「谛」字的。但有一个问题,胜义谛的空性是依空义的有法去说空空的。我们在了解空空时,第二个「空」是所依有法,这样说来,第一个空性就变成了第二个空性的世俗谛了。说到世俗谛时,我们意识看到的和由自己所空的有法而看到的世俗谛又不一样。这点是很难解说的,因此我们只能透过自己的经验去了解,如果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可能就没有办法体会。我们会看到诸法是具有作用的,但这种作用并非是自性有,可是当我们去看诸法有作用时,会与自性有的看法混淆在一起。而佛陀看诸法时,会看到诸法有作用,却不会看到诸法的自性,同时还能看到诸法的自性空。根本定和後得智无我的这种证悟、这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是我们凡夫很难去推测或解释的,唯有透过自己的经验才能做到。具体地说就是,这要看你有没有具足二谛异性的执着污垢,如果这种污垢被净除,那就有办法做到这种根本定、後得智无我的境界。以无上瑜伽部的教授来说,在还有所知障,但烦恼障已净除时,这个具有俱生原始之光明可以以自己的经验来得到。米拉日巴和克珠洛桑嘉措他们可以以自己的经验来作决定,去做解说。尤其是克珠洛桑嘉措,他是格西,精通各大论典,他可以作决定,但他却没有这麽做。

 

问:尊贵的法王,您可以跟我们讲讲您的经验,也就是我们离开这个会场之後,该如何去修行、去把它们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答:这也正是今天我想跟你们讲授的内涵,我想用莲花戒大师在《修次中篇》中所讲授的为你们作教授,让你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内涵。之前我也在想是不是要教授这个《修次中篇》,因为经典中说,未请求不教授?刚好今天有人请求,所以我就可以教授了。

 

问:尊贵的法王,谢谢您给予我们如此美好的教授,可不可以请您解说一下您身後的唐卡?

答:其中之一是龙树菩萨像,也就是《七十空性论》的着作者,他的头上有一些蛇,也就是如果有蚊子来咬龙树菩萨的话,蛇可以帮忙保护它。(开玩笑)

 

问:尊贵的法王,对於在此的观众或出家人。在十年後,您最渴望看到最大的改变是什麽?是行为、是内心的思想、还是其他的什麽?

答:我不知道。当然,出家人尤其是修行者,应该为了修行奉献所有的时间。也就是说,修行者的定义就是欲求善法者。以在家人的身份也可以修行,不过可能因为您的丈夫、妻子、孩子等因素,会有很多的杂事需要你们去考虑。以佛个人而言,他的上半生是属於一般的凡夫,为了示现一条最正确的成就佛果位之路,他最後选择了出家,行梵行。当然,这只是一个示现,并不意味着只有出家人才能成佛,不是这个意思,一般的在家人也是可以成就佛果位。而为了能够成为一个好的出家人,首先我们必须要好好的去学习,有关涅盘的内容要圆满地去认知、寺院的规定要好好地去遵守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好好地去学习。无论是在家者或出家者,尤其是出家人,要有更多的学习时间、更多的观修,要有更多的修心时间,除此以外我没有特别的建议。

 

 

(翻《金刚经》)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

 

这里讲到为大乘者 说、为最上乘者 说,这之间的差别是什麽呢?「大乘者」是指以大乘、小乘而言,最主要是有没有发菩提心,以这个为区别。「上乘者」的意思是以宗义、它的思想中心而言的。思想中心分为四部:有部、经部、唯识、中观,其中中观又以应成派的思想为主,也就是这里所指的「上乘者」。

 

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及不分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需。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於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对「如来」的解释,若以真实或自性的概念去看这些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万法,就没有办法见到真正的法性,即如果没有办法见到真如本性,也就没有办法见到如来真正本性了。这句话其实也就等於《入行论》中的一句话:「胜义非心境言心是世俗」但如果真的问他:难道胜义谛真的不能被意识所了知吗?於是在《入行论》里面又说到了:「空性慧差别,上上辗转胜」也就是说,纵使是现证空性的上一地菩萨,随着他现证空性层次的不同,他所断除的障碍是不一样的。如同月亮上弦月和下弦月一般,即在法性当中是没有改变的,可是在法性的安住当中,暂时的污垢随着现证空性智慧的不同,障碍会慢慢、慢慢地减少。同样的,难道胜义谛不能够被意识所看到吗?也不是!那就变成了佛陀的智慧不是识了,这样会很奇怪,那我们就会说佛陀的智慧不能了解胜义谛了,这也是不对的,因此梵文中说到了「胜义非意境」。梵文的这句话就是下面《入行论》中说到的:瑜伽者随着自己在梵文中「意」的层次的不同,所用的词也是不一样。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这里面说到的无常、空性等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作解释。

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配合莲花戒大师对《金刚经》的解释来学习。这是一部非常殊胜的教授,如果你们懂得藏文,可以参考藏经中的论藏部分,在《丹珠尔》论藏中的「玛」字引索内可以看到。

 

 

(翻《七十空性论》)

23.佛说涅盘道,见生灭非空;此二互违故,所见为颠倒。

所谓的涅盘是说,我们不会再随着业力而投生到後世,完全的间断,这就是涅盘的境界。於是实派就反驳说:「如果没有自性,就没有自性的生命;没有自性的生死,不就等於是一开始就已经涅盘了吗?何需要再去追求涅盘呢?这是没有道理的。」

 

24.若无有生灭,何灭名涅盘;自性无生灭,此岂非涅盘。

这个内容跟《中论》中的「因无有自性,我说即涅盘」这句话的内涵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透过无自性的认知,断除一切暂时的污垢和烦恼障,这就叫涅盘。涅盘可以分两种:一种是自性涅盘,这种涅盘是空性;另一种涅盘是去除暂时污秽的涅盘,这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解脱涅盘,也就是涅盘的标准。换句话说,就是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两种。涅盘有很多分法,也可以再加一个无住涅盘等。

 

25.若灭应成断,异此则成常;涅盘非有无,故无生与灭。

26.灭若常住者,离法亦应有;离法此非有,离无法亦无。

这两句讲到性相与名性是有自性的,因为有这种性相、名相的学论。

 

27能相与所相相待非自成亦非展转成未成不能成

28因果受受者能见所见等一切法准此皆当如是说

 

29不住相待故乱故无体故无性故三时非有唯分别

「不住相待故」就是断除了时间的自性。如同之前所说,时间,比如我们所谓的时间以一星期为标准,那前一星期是过去式,下一星期是未来式;如果以一个月为时间标准,那上一个月是过去式,下一个月是未来式,而这一个月中的每一个星期都变成了现在式,然後你身处这个星期时还有下一个星期,因为一个月中有四个星期。你如何来区分?所以所谓现在式,是因为有过去和未来的缘故,我们安立为现在式。但现在式现在在哪里?如果去寻找的话,又找不到了。这些都是在无寻无找中,唯名而产生的作用。

 

30.由无生住灭,三种有为相;是故为无为,一切皆非有。

31.灭未灭不灭,已住则不住;未住亦不住,生未生不生。

32.有为与无为,非多亦非一;非有无二俱,此摄一切相。

 

33.世尊说业住,复说业及果;有情受自业,诸业不失亡。

「世尊说业住」以下的内容是说,这种业果,自性的主张也是不存在的。

 

34.已说无自性,故业无生灭;由我执造业,执从分别起。

35.业若有自性,所感身应常;应无苦异熟,故业应成我。

36.业缘生非有,非缘亦无有;诸行如幻事,阳焰寻香城。

37.业以惑为因,行体为惑业;身以业为因,此三皆性空。

38.无业无作者,无二故无果;无果无受者,是故皆远离。

39.若善知业空,见真不造业;若无所造业,业所生非有。

40.如佛薄伽梵,神通示化身;其所现化身,复现余变化。

41.佛所化且空,何况化所化;一切唯分别,彼二可名有。

42.作者如化身,业同化所化;一切自性空,唯以分别有。

43.若业有自性,无涅盘作者;无则业所感,爱非爱果无。

 

44.说有或说无,或说亦有无;诸佛密意说,此难可通达。

44颂是说有或无。在佛经中,有时候随着目的、当下的因缘或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故只有透过正理、智慧来观察,透过它的法义去了解佛陀的究竟意趣,而不能透过词义去了解。因此说到了四不依法,就是不依人依法等的内涵。

 

45.色从大种生,则从非真生;非从自性生,彼无非他生。

46.一中非有四,四中亦无一;依无四大种,其色云何有。

《宝鬘论》中说到了四大、每一大种里面还会含摄其他的大种。就以火大来讲,它里面包括了风大、空大等。所以在此说到了大种。

 

47.最不可取故,由因因亦无;从因缘生故,有无因非理。

48.若谓能取色,则无取自体;缘生心无故,云何能取色。

49.能刹那生心,不取刹那色;云何能通达,过去未来色。

50.显色与形色,异性终非有;不应取彼异,许同是色故。

51.眼识非在眼,非色非中间;彼依眼及色,偏计即颠倒。

52.若眼不自见,云何能见色;故眼色无我,余处亦同尔。

53.眼由自性空,复由他性空;色亦如是空,余处空亦尔。

54.若触俱一起,则余者皆空;空不依不空,不空不依空。

55.三非有自性,不住无和合;则无彼性触,是故受亦无。

56.彼止内外处,而有心识生;是故识非有,如幻如焰空。

57.由依所识生,是故识非有;识所识无故,亦无有识者。

58.一切无常者,非常无有常;常无常依性,其性岂能有。

59.爱非爱颠倒,缘生贪嗔痴;是故贪嗔痴,非由自性有。

60.於彼起贪欲,嗔恚或愚痴;皆由分别生,分别非实有。

61.所分别无故,岂有能分别;以是缘生故,能所别皆空。

 

下面说到了轮回的趣、遮次第。

62.四倒生无明,见真则非有;此无故行无,余支亦如是。

63.依彼有此生,彼无此不有;有性及无性,为无为涅盘。

64.诸法因缘生,分别为真实;佛说即无明,发生十二支。

65.见真知法空,则不生无明;此即无明灭,故灭十二支。

66.行如寻香城,幻事及阳焰;水泡与水沬,梦境旋火轮。

 

67.无少自性法,亦非无有法;以从因缘起,法无法皆空。

67颂中的「无有法」说到了法性,它同《中论》中所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两者的内涵是一样的。

 

68.以此一切法,皆是自性空;故佛说诸法,皆从因缘起。

69.胜义唯如是,然佛薄伽梵;依世间名言,施设一切法。

佛曾说过:虽然无有真实、无自性,但从名言、世间共许的角度来讲,所有的作用还是存在的。

 

70.不坏世间法,真实无可说;不解佛所说,而不无分别。

71.彼依有此生,世间不可坏;缘起即无性,宁有理唯尔。

「彼依有此生,世间不可坏」,说的是缘起不可不依赖的道理。

 

72.正信求真实,於此无依法;以正理随求,离有无寂灭。

「正信求真实,於此无依法」,这是无自性的善言,是佛陀无上的法语。

 

73.了知此缘起,遮遣恶见网;断除贪嗔痴,趋无染涅盘。

这种二谛双运或方便智慧无二的双运之法,能够让我们获得涅盘以及究竟的无住涅盘。

以上就结束了龙树菩萨所着的《七十空性论》的教授。

 

 

(翻《修次中篇》)

《修次中篇》,莲花戒大师所着作的这本书的书名说到了「修次」,这是讲关於修行的方法。对於修行的内容,虽然西藏的大师们有许多的着作,但是由这位那烂陀寺的教授师、学者,他所写的修行的内涵,是非常殊胜的教授。

他说无论是在正修还是在未学,在任何时段,都必须要具有皈依和发心的意乐。一般我们把时间分为两段:一是未修、二是正修。正修时,就是透过七支供养来做积资、净障、增长这三步骤。然後再做正行的观修,在做正行的观修时,可配合观修和止修二者来做修行,止观二者双运的这种修持是最有力的。二者中,观修的力量要比止修的力量还要强大,为什麽呢?因为只有通过观修才有办法生起决定,只有把内心安住在这个内涵上,才有办法真正产生感受。

莲花戒大师还说到了七项的坐姿,他说:如果能具有这七项庄严来打坐,那对於观修是有帮助的。在正行观修时,会有强大的散乱,这时候最好先让自己休息一下,若非如此,我们的内心没有办法安静下来。我们首先要尝试着让内心稳定,为了使内心稳定,我们可以用数息的方式,也就是透过呼气、吸气(一轮),使心去缘取气的流转。我们的心只要缘在气进、气出,气进、气出上面,心就会随着气流的转变,慢慢的产生沉淀的感觉,这样就能稳定下来了。当我们内心稳定之後,再让心去缘善所缘,那麽就能够圆满;否则,随着内心的散乱、起伏,我们没有办法使心缘住善所缘上。

如同我们之前所看的讲义,如果要观修空性,首先要先观照我到底是如何存在的?空性分人无我和法无我,没有规定要先了解哪一个,不过因为它的所依有法人比较容易去寻找它的假义但无法找到,所以先从人无我上去观修的话,会比较容易趣入。先观修我到底是在哪里?就像这样去串习它,同时再配合着阅读大乘论典,内心也尝试着去相应词义。之後,我们会觉得:咦!怎麽一个很独立的、控制着的我,已经几乎不存在了,而後我们就会慢慢地熟习这种感受。当我们到了这个境界的时候,原本很坚定、强烈的我的感受和执着,就会慢慢的舒缓和减少,由此而产生的压力也会减少,烦恼也就随着减少了。

同样的,用同样的方法去观想自己的蕴体。我的身体到底是在哪里?在我的头、还是在我的身上?这样去找是找不到的。我们随时可以去思惟真正的佛法的精随--无我的内涵,当我们慢慢熟悉之後,就可以体会到无我的甘露之味了。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原来灭谛是有可能成办的;涅盘是绝对可以成办的,即以经验来体会涅盘是有可能的。当然有一些人相信涅盘,但以具有善根行者来讲,先通过无我的认知,再相信涅盘,才是最正确的途径。

我们要学习菩提心的话,首先要观修大悲心,(先前曾大致上谈到的这个内涵),即缘一切有情众生,愿他们都能具足一切乐及乐因、远离痛苦及苦因。为了能发起大悲心,我们必须要具有两大因缘:第一,对於有情,我们必须要产生足够的爱心,真正去慈爱他们、去悦意他们。为了能够真正的欢喜这些有情,龙树菩萨在他的着作中告诉我们,最主要就是用自他互换的办法去培养这种缘一切有情众生的爱心。在其他的经典中则说到了七因果的方式:透过知母、念母、知恩、报恩等方式来悦意一切有情众生。这是第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就是要认知众生所遭遇的痛苦是什麽?痛苦又可以分为苦苦、坏苦、行苦三者。在这三种痛苦中,我们要认知行苦的内涵。什麽叫行苦呢?就是一旦被烦恼所控制,就没有真正安乐的时候了,所以首先要决定这点。至於烦恼是否可以被断除,就要配合先前我们所说思惟空性的内涵。透过上述空性的内涵,我们就会相信自己能获得涅盘。同样的,他人也可以这样,如此才有办法决定为了他的涅盘而努力。因此这种出离心要先从自身上体会,如此感觉才会比较深刻。

只是思惟苦苦的内涵产生悲心是很自然的现象,这并不需要刻意地去修行。但是为了使一切有情众生都能远离苦苦,我们就必须要知道苦苦最主要的因缘是来自於十恶业。十恶业中的绮语虽然不会直接伤害到别人,但是会间接的去浪费别人的时间,间接的增长贪、嗔、痴,浪费许多修习善法的时间,所以它能间接地伤害到他人。在十恶业中的贪、嗔、痴并不是烦恼三毒中的贪、嗔、痴,而是指《四百论》中所讲的:「先遮遣非福」的贪、嗔、痴。也就是十恶业中的贪心并不是烦恼中的贪,在十恶业中的贪指的是想要占有别人的物品,虽然是不应有的,但他还要想要去夺取,这不只是烦恼的贪心那麽单纯,它会更强而有力地想去占有别人的东西,由此就产生了杀业、偷业以及邪淫等种种恶行,这是十恶业中的贪。十恶业的嗔也不是三毒烦恼中的那个单纯的嗔而已,并不是很单纯地排斥对方,而是想要去伤害对方,十恶业里面的嗔心是想要去伤害别人。在十恶业中的痴,也不是不了解实际状况而已,不是单纯的痴心。十恶业中的痴心是比如说,我杀人没有关系、我偷盗没有关系、我邪淫没有关系等,这些就是十恶业中的痴心,也就是所谓的邪见,这会给人带来直接的伤害。为了断除十恶业,我们就要修学十善道,这样才能从苦苦中获得脱离。

思惟坏苦可以配合着一起思惟行苦的内涵。思惟苦苦能够断除今世的贪着,透过思惟坏苦和思惟行苦,能够断除对後世的贪着。当然最主要的是思惟行苦的内涵,从行苦中获得脱离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反复思惟烦恼的过患,与此同时也要去了解:因为有空性,原来痛苦也是可以被断绝的!通过这些让自己培养出离心、追求解脱之心,这是我们初学者要去做的步骤。如同《四百论》里说到的:「先遮遣非福,中应遣除我;後遮一切见,知此为智者。」我们必须要这样有次第的去修行。

菩提心的这种观修并不是马上就能够获得成就的,而是要透过好几劫的时间来成办的。我们必须要认真的、坚持的来修持,我们必须要保证我们的来世也能够具有同样的修法的工具具有这种身躯,能够继续的修持菩提心。如果我们身在畜生道,就不可能修持菩提心了。所以「先遮遣非福,中应遣除我」是我们必须要去坚持的无谬的次第。我们的目的可以分两类:暂时目的和究竟目的。暂时目的称为增上生,究竟目的称为决定胜。龙树菩萨的《宝鬘论》和提婆菩萨的《四百论》等说了这个内容。

总言之,在正行的时候,我们就要去思惟这些内涵。如果分段思惟,我们可以一个星期专修一个内涵。但当我们在行善行的时候,按照《四百论》的次第来说,先遮遣非福则更重要。一旦做了非福业,就马上用忏悔来洗涤。也就是,在正行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去思惟整个圆满的内涵,在行为的时候是按照这个次第来做修持的。

无论正修的时间有多长,在正修快结束的时候要马上去回向。如果能够做无缘回向--以空性回向的话,那麽就更殊胜了。至少要做到:每天早上当我们醒来的时候,尽量地修习我们的内心。以我个人来讲,当我醒来的时候,我马上就会念诵《中论》的这句话:「瞿昙大圣主,怜悯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之後我就准备让自己今天所做的一切能够利益一切有情,至少不要去伤害他人,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缘起。再之後就是如同之前所讲述般,进入正行的观修。透过内心去思考这些内容,至少会影响到我们的心,对这一世整个的思考模式会有绝对的影响。当我们遇到困境,会容易生起嗔心,比如会想要去报仇等,但因为今天早上内心的修习,我们醒来的时候做了准备,所以当我们遇到困境时,绝对能带来帮助。

在星期六、星期日时,与其到外面去,还不如待在家里,多花点时间来思惟这些善法的内容。我想我也应该要这样去开导你们:应该要早一点起床,而为了能早起,前一天晚上也希望你们能够早睡、不要去俱乐部,为什麽要花太多的时间去做这些无意义、放逸的事情呢?我们现在无法真正的控制我们的身体,除非已真正得到了很大证量的成就,我们才有办法真正控制自己的身体。随着每一天的流逝,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我们不应该放弃,我们应该坚持,如此内心绝对能获得改变。如果修法是一种流行,只是五分钟的热度,容易转移到其他的修持上。如果这样东跳西跳,修持是绝对不可能有结果的,所以我们要坚持、要无有间断的来修持。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好像时间太久,会有沮丧、失望的感觉,但如果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它就会给你的内心带来更大的勇气,就好比《入行论》中说:「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吾住世间,尽除众生苦」。就是说直至虚空未尽之前,我都要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因为这种内心的勇气、内心真正的信仰和把握,还有无动摇的坚固,我们就不会失望,而且会觉得每一天都活得非常有意义。如此生存就会非常的有价值。《宝:「如地水火风,野药及林树,愿众生恒时,随意而受用」就是说如同地、水、火、风等,被一切众生所享用般,让我自己的身体和我的心都给一切众生享用吧!当你有这种把握和想法时,你就会真正的感受到:你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不是吗?

因此,《四百论》说:大势心意者,此间亦无损,故彼视三有,涅盘无差别。」就是说,如果你具有这种强烈的勇气,愿意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奉献的话,又何需要解脱?纵使是在世间轮回的当下,你所做的都是很有意义的!所以提婆菩萨说「大势心意者」,也就是具有菩提心者,是没有任何的逆缘可以伤害的。「故彼视三有,涅盘无差别」,具有大菩提心勇气的人,纵使是在三有轮回,也跟涅盘是没有任何差异的。确实是如此!

为了能够成办这种成就,我们要看诸法如幻化,空性的观修很重要。空性思惟真正的成就是在那里呢?是在根本定之时没有任何损恼,因为它只是内心安住的一个状态而已。那麽真正空性所带来的直接效益是什麽呢?是在出定之後,在後得智之时,当我们真正要行日常生活所行之时,必须要看诸法如幻化,这才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我觉得,修学空性是为了让我们看诸法如幻化。因为当我们的五根去接触五欲,不会去增长贪、嗔,反而会增长如幻化的这种智慧,应该要做到这个程度。龙树菩萨为什麽要去与世人争论空性的道理呢?是为了让世人能看到诸法如幻化。但是在看到诸法如幻化之前,也必须要入定於空性,这样才有办法逆缘转为道用;否则是没有办法看到诸法如幻化的。

所以平常我时常说到:「乐故转资粮,愿利遍虚空,苦故转众苦,愿大苦海。」也就是自己快乐的时候,愿自己的快乐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如此我们在快乐的时候也能够累积无比的资粮;愿自己痛苦的时候,一切众生的痛苦都由自己来承担,愿自己的痛苦能快速的减少自己的罪障,而且同时又能够累积资粮,这叫做违缘转道用。也就是说,纵使遇到再多的因缘都有办法转为菩提道,这就是逆缘转为道用,如此,所有的因缘对你来讲就都是学法的如意宝了。当我们能够做到这种修学境界的时候,与其去深山修行,还不如在纽约等喧哗的大城市、大地方修习会更好。我想当我们增长内心觉受,我们的思想成为正确的思想模式,如此,外在的外缘就没有办法影响我们了,外在的环境再怎样的恶劣也没有办法动摇我们了。但如果我们自己的内心缺乏正确的思想模式,纵使我们住在深山修行,只要内心充满嗔恚,内心就没有真正的和平,所以我们必须要从内心上去生起、去具备这样的条件,而外在的环境并不是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关键的因素。

所以《入行论》说到:「由菩提心力,能尽昔罪业,能积大福德,故胜诸声闻。故悉除疲厌,骑菩提心马,从乐趋安乐,了知谁怯弱。」这句话用的解释就是:我们要远离一切的苦难,不要觉得修行是一种困难,因为当你具有菩提心的时候,逆缘转为道用,你内心的勇气和自信会使你在任何的时候都是快乐的。就像骑着菩提心这匹良驹,到达每一个城市—我们就是这样快乐的去成就佛果位的。

以上我们已经结束。

 

 

(传愿心仪轨)

首先我们观想,前方的释迦牟尼佛像并不仅仅是佛像,而是真正的释迦牟尼佛在前方安住;他的身旁围绕着,观想龙树菩萨等十七大班智达,我们现在都可以看到,甚至於阅读到他们的着作,所以我们会觉得很接近。虽然十六罗汉非常的殊胜,但我们看不到他们的着作,感觉上就显得不很亲近。所以我觉得虽然十六罗汉很殊胜,但十七班智达更有活生生的感觉,因为当我们看到他们的着作时,就会觉得他们好像是在我们身旁。总之,佛陀的身旁围绕着龙树菩萨以及这些大班智达,因为看到他们的着作能让我们的内心获得改变,能让我们的思想获得正面的影响。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观想:我们成为他们的弟子,在他们的面前接受这个愿心仪轨。(我觉得蛇并不是那麽重要的,不是说龙树菩萨不管到那里都会带着它们的。)

如果这儿有非佛教徒,那麽你可以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当我们讲到三宝的时候,你们不要观想三宝,而是观想你们自己的导师—不管是上帝还是耶稣,都可以。也就是要他们的面前,让我自己这一世,好好的做一个善良的人,帮助别人,至少不去伤害别人。请做这样的思惟。

念受愿心文:

悉愿度脱有情心,诸佛正法与僧伽;直至圆满菩提前,我与汝等恒皈依。

俱足慈悲与智慧,为利有情我精进;今於佛前诚敬住,发起无上菩提心。

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我住世间,尽除众生苦。(各念诵三遍)

 

这三天有关佛理的讲解已经结束了。现在我想要表达对在场诸位的随喜,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这里的义工。我们在一个这麽美好的会场,在这麽舒适温度的地方,进行了一个这样的交流—虽然这里(露天)有一点热,但戴上帽子後也是没有什麽问题的,所以我想要表达我最诚致的问候和谢意!

我希望在场的诸位—无论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都能够尽量的去保持内心温暖、善良的这一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内心都会产生善意,愿这种善意回向给一切有情,让他们获得利益,谢谢大家!

合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七十空性论》

 

法王达赖喇嘛 教授

蒋扬仁钦中译  汤雷整理 

(第三天)










相關文章:
《金刚经》研究
《金刚精要·耳悦前行引导文》之上师瑜伽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七十空性论》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七十空性论》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七十空性论》3

上一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与《) 回目錄 下一篇(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十六罗汉
波卡仁波切圆寂四周年纪念音乐会
1000元救一眼 拯救失明儿童-国际奥比斯防盲救盲基金会
大手印传承祈请文-桑杰年巴仁波切讲授.台中市创古度母佛学会- Yahoo!奇摩部落格
◎般若波罗蜜初探以《大智度论》为主.大智度论之相关研究- 心灵的部落格- Yahoo!奇摩部落格

赞助网站
台北教育網
台灣民俗風情 - 台灣旅遊在線
超自然力的應許消災祈福. ‧媽祖Wikipedia, ‧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及媽祖廟北港朝天宮, ‧媽祖信仰在台灣
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
喇嘛-互動百科
佛教藝術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