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美噶察林寺簡介 慧炬雜誌社 九十九年度講座簡介 佐欽《文武百尊壇城開光大典》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法身礼》初探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16 20:02:29
學習次第 : 无

 

喇嘛网 日期:2010/01/16 19:55:43   编辑部 报导

敦煌写本《法身礼》初探

p. 101

提要

本文先从敦煌写本中找到十一件《法身礼》的礼忏文,依其篇幅长短与文字同异分为三类,并与智昇《集诸经礼忏仪》中收录的《文殊师利礼法身佛文》一起进行校录与互相参照,其次列出各本的结构对照表以兹比较。结果发现《法身礼》还有「无相礼」、「无相法身礼」、「文殊师利礼法身佛文」、「文殊师利无相十礼」等异称。《法身礼》的仪节主要有礼佛三身、唱礼忏主、十礼、总礼、五悔法、三皈依、三时偈颂等等;其中十礼的偈颂最早见於元魏?昙摩流支所译的《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可以说是构成《法身礼》的主体部分。而智昇所辑录的《文殊师利礼法身佛文》已经具备了整套完整的仪式,可见《法身礼》的成立最迟在第八世纪初期就已经完成,但是流行的时代一直延续到第十世纪。《法身礼》的思想是以性空的般若中观思想为主,同时也掺有法华、真常系的思想。因为《法身礼》的思想性比较强,比较重视理悟,因此应该比较适用於知识程度较高的寺院僧众或者志求解脱的修道者来使用。

关键词:1.法身礼 2.无相礼 3.无相法身礼 4.文殊师利礼法身佛文 5.文殊师利无相十礼

一、前言

在敦煌写本中有一些以「法身礼」或「无相礼」等为题的佛教礼忏文,虽然名称不同,内容却是一致的,应该可以确定为同一种礼忏文的,目前已有十一件写本。这十一件写本因为长短不同,部分的偈颂也有差异,

p. 102

因此下面略分为甲、乙、丙三类,并加上序号,分别是:

甲类:甲1(P.2690V)、甲2(B.8371?乃74)、甲3(S.5892)、甲4(P.3892)

乙类:乙1(P.3645V)、乙2(P.4597)、乙3(S.5572)、乙4(P.2157V)、乙5(B.8370?推79)

丙类:丙1(P.2212)、丙2(B.8372?重20)

其中丙1(P.2212)收录在《大正新修大藏经》[1]第85卷,乙3(S.5572)曾由巴宙校辑,收入《敦煌韵文集》[2]中。另外,陈祚龙曾发表<敦煌古抄往生净土艺文两种>,该文的第一部分是以「无相礼」作为标题,将甲1(P.2690)、乙1(P.3645)与乙3(巴辑S.5572)予以合校,并附录了数则相关文献[3]。除了以上各家的校录以外,尚未发现更进一步的研究成果。至於《法身礼》为什麽会有「无相礼」等等不同的名称,它究竟属於什麽性质的礼忏文,礼忏的目的何在,以及流行在什麽时代等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校录

下面录出甲、乙、丙三类,分别以甲1、乙1、丙1为底本,各自与同类其他写本进行合校[4]。同时附列收录在智昇《集诸经礼忏仪》中的《文殊师利礼法身佛文》

p. 103

[5],以兹参照。

行次 甲1 乙1 丙1 智昇本
1 无相礼[A01] [B01] 文殊师利菩萨无相十礼[C01] 文殊师利礼法身佛文
2 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3 南无圆满报身[A02]卢舍那佛 南无圆满宝(报)身卢舍那佛    
4 南无千百化身同名释迦牟尼佛 南无千百亿化身同名释迦牟尼佛    
5 清凉山中有大圣文殊师利菩萨 清凉□□□[山中有]大圣文殊师里菩萨 清凉山中[有]大圣文殊师利菩萨  


p. 104

6 端坐[正]看心 心亦不可得[A03] 端坐正看心 心亦不可德(得) 端坐政(正)看心 心亦不可得[C02]  
7 敬礼无所观[A04] 敬礼无所□[观][B02]    
8 至心归命礼 真如法身佛[A05]   至心归命敬礼[C03] 真如法身佛 至心归命礼 真如法身
9       愿共诸众生 同归真如海
10 无色无形相[A06] 无根无住处 无色无形相[B03] 无相(根)无住处 无色无形像 无根无住处 无色无形像 无根无住处
11 不生不灭故 敬礼无所观 不生不灭故 敬礼无所观 不生不灭故 敬礼无数(所)观[C04] 不生不灭故 敬礼无所观
12 至心归命礼 真[如]法身佛      


p. 105

13 不住亦不去[A07] 不取亦不舍[A08] 不去亦不住 不去(取)亦不舍 不来[C05]亦不去 不取亦不舍 不去亦不住 不取亦不舍
14 远离六入[A09]故 敬礼无所观 远离六入故 敬礼无所观 远离六入故 远离六入故 敬礼无所观
15 至心归命礼 真如[法]身佛      
16 出过於三界 等同於[A10]虚空[A11] 出过於三界 等同於虚空 出过於三界 等同如[C06]虚空 出过於三界 等同於虚空
17 诸欲不染故 敬礼无[所]观 <故>诸[欲]不染故 敬礼无所观 诸慾[C07]不染故 诸欲不染故 敬礼无所观
18 至心归命礼 真如法身佛      
19 於诸威仪中 去来及睡寤[A12] 於诸威仪中 去来及睡悟(寤)[B04] 於诸威仪中 去来及睡悟(寤)[C08] 於诸威仪中 去来及睡寤


p. 106

20 常在寂静[A13]故 敬礼无所观 常在寂净故 敬礼无所观 常在三妹(昧)[C09]故 常在寂静故 敬礼无所观
21 至心归命[礼] 真如[法]身佛      
22 去来悉平等 以住於平等 去来悉平等 已住於平等 去来悉平等 已住於平等 去来悉平等 已住於平等
23 不坏平等[故] 敬礼无所观[A14] 不坏平等故 敬礼无所观 不坏平等故 不坏平等故 敬礼无所观
24 至心归命礼 真如法身佛      
25 入诸无相定 见诸法寂静 入诸无相定 见诸法寂净 入诸无相定 见诸法寂净[C10] 入诸无相定 见诸法寂静
26 常入[A15]平等[A16]故 敬礼无所观 常在寂净故 敬礼无所观 离诸[C11]寂净故 常入寂静故 敬礼无所观
27 至心归命礼 真如法身佛      
28 诸佛虚空相 虚空亦无相 诸佛虚空相 虚空亦无相 诸佛虚空相 虚空亦无相 诸佛虚空相 虚空亦无相


p. 107

29 离诸因果故 敬礼无所观 离诸因果故 敬礼无所观 离诸因果故 离诸因果故 敬礼无所观
30 至心归命礼 真如法身佛      
31 虚空无中边[A17] 诸佛身亦然 虚空无边中 诸佛身亦然 虚空无中边 诸佛身亦然 虚空无中边 诸佛身亦然
32 心同虚空故 敬礼无所观 心同虚空故 敬礼无所观 心同虚空故 心同虚空故 敬礼无所观
33 至心归命礼 真如法身佛      
34 佛常在世间 而不染世法 佛常在世间 而不染世法[B05] 佛常在世间 而不染势(世)法 佛常在世间 而不染世法
35 不分别世间故 敬礼无所观 不分别[B06]世间[B07]故 敬礼无所观 不分别世间故[C12] 不分别世故 敬礼无所观
36 至心归命礼 真如法身佛      


p. 108

37 诸法犹如幻 而[A18]幻不可得 诸法由(犹)如[B08]幻  如[B09]幻不可得 诸法由(犹)[C13]如幻 如幻不可得 诸法犹如幻 如幻不可得
38 离诸还(幻)法故 敬礼无所观 离诸幻法故 敬礼无所观 离诸幻法故 离诸幻法故 敬礼无所观
39 至心归命礼 真如[法]身佛      
40 一礼平等礼 无礼亦[A19]不礼 一切[B10]平等礼 无礼无[B11]不礼 一切平等礼 无礼无不礼 以此平等礼 无礼无不礼
41 一礼遍含识 同归实相体 一礼边(遍)含织(识)[B12] 同归实相体 <敬礼无所观>[B13] 一礼遍含识 同归实想(相)体 一礼遍含识 同会实相体


p. 109

42 普为四恩三有及法界众生同悟一如如   普为四恩三有及法界众生同[悟一]如如 普为四恩三有及六趣众生断除三障发菩提心
43 至心忏悔归命礼三宝[A20]   归命忏悔[C14] 归命忏悔
44   至心忏悔 至心[C15]忏悔 至心忏悔
45       弟子等自从无始已来 迷本逐痴情
46   我於往昔[B14]贪名相 为名相故起贪嗔 我於三时求罪性 内外中间心实无 妄谓身心故 自他分别生
47   缘姿(兹)[B15]一念怀颠倒[B16] 万劫沈轮[B17]妄受辛 已无心故诸法寂 三毒四到(倒)悉皆如 由斯起恶业 虚受六道形


p. 110

48   虽然[B18]造福还成相[B19] 不知离相[B20]乃[B21]名真   观察寻其主 了不见真源
49   今日得闻无法相[B22] 始悔从来妄[受]缠[B23]   三毒贪瞋海 真实是泥洹
50       今日自忏悔 不复纵情端
51       千万劫众罪 消融一念间
52   忏悔已 归命礼□[三宝] 忏悔已 归命礼法身如来[C16] 忏悔已 至心归命礼三宝
53   至心劝请[B24] 至心劝请 至心劝请


p. 111

54   旷大劫来违[B25]本性 虚妄分别已为因 一切诸法本不生[C17] 已无生故何有灭 十方三世大慈尊 唯愿常住莫涅盘
55   因此妄因成妄报[B26] 亦由妄报返[B27]生因 不生不灭性常住 惟愿[C18]诸佛莫涅盘 三界众生迷未悟 如何早得见真源
56   三苦八苦[B28]恒相续 五荫[B29]五盖□[改]人心[B30] 令诸众生照本性 自然游戏涅盘城 将心逐心不自觉 妄执颠倒永沈沦
57   若不猒(厌)思[B31]求解脱 何时得离苦因缘 行者但能照五蕴 无我无人两边空[C19] 唯愿慈尊哀受请 种种方便引群生
58   劝请已 归命礼三宝 劝请已 归命礼法身如来 劝请已 至心归命礼三宝
59   至心随喜 至心随喜 至心随喜


p. 112

60   真如[B32]净体无生灭 随缘起[相]用[B33]乖常 法本不贪亦不畏[C20] 勿(物)我[C21]不一亦不异 过去已成佛 其数如恒沙
61   要假思惟[於]义理 方能悟入[一]乘嗔(真)[B34] 同观一实证2[C22]无生 无缘等观尽随喜 未来修学者 远(速)长菩提芽
62   欲得无生实相观 不劳苦也远求人 观空照有如如性 唯愿众生勤[C23]照心 三界无根本 犹如虚空花
63   但观身心无我所[B35] 自然清净离□□[嚣尘] 心体由来性清净 妄色虚空同智真[C24] 唯愿谛思入正受 共游法界诸佛家
64   随喜已 归命礼三宝 随喜已 归命礼法身如来 随喜已 至心归命礼三宝
65   至心回向 至心回向 至心回向


p. 113

66   我常日夜观心境 唯求心境悉如如 迷於一室[C25]随明想[C26] 执明想[C27]故我尘生 无始已来心流浪 未曾一念正回向
67   如如之法[B36]中无相 已[B37]无二故亦无三 今照我尘无自性 回向无住[C28]涅盘城 今日始悟心无生 昔来迷昏自生障
68   唯一乘[B38]真实理 与[B39]菩提作了因 五法包含於政智 八识清净净心王 唯愿学人如诸佛 离念分别正回向
69   既识迷而须返照 垂能(逐)妄[B40][故]生因 回此荫身成佛道 四仪一向现前行[C29]  
70   回向已[B41] 归命礼三宝 回向已 归命礼法身如来 回向已 至心归命礼三宝
71   至心发愿 至心发愿 至心发愿


p. 114

72   愿诸众生[B42]常离相 不住内外及中间 令[C30]诸众生妨(防)六贼 悲智二照现前[C31]行 愿一切众生见心源
73   知空[B43]更忻4[B44]空无我 了法无我性亦无<人?>[B45] 不断不常离无量[C32] 非空非有惶惶[C33]行 速离烦恼越苦海 早证身中大涅盘
74   用而常寂[B46]用非<用?>有[B47] 寂[B48]而常用用非无[B49] 四智三身缘被[C34]体 五眼常照浪三明 唯愿慈尊加护念 莫滞有无诸见生


p. 115

75   於有於无真实观 不<念?>随妄念起举(攀)缘[B50] 三众意生无障碍 菩提树下度群萌[C35]  
76   发愿已[B51] 归命礼三宝 发愿已 归命礼法身如来[C36] 发愿已 至心归命礼三宝
77   至(志)心忏悔    
78   迷真生妄名为罪 悟妄还真罪即无    
79   欲灭罪□[源]须灭妄 妄灭然始[B52]罪消除    
80   忏悔已 归命礼三宝    
81   至(志)心劝请    
82   性非圆非[B53]长短 如镜应物现青黄    
83   性随缘起无变异 故我劝请说真常    


p. 116

84   劝请已 归命礼三宝    
85   志心随喜    
86   种种众缘无自姓(性) 虚空无我亦无人    
87   取舍(舍)两情元不异 亲疏二见来本(本来)[B54]如    
88   随喜已 归命礼三宝    
89   志心回向    
90   我若於尘生妄见 由妄见故妄因成    
91   今知妄因虚妄有 回此生因作了因    
92   回向已 归命礼三宝    
93   志心发愿    
94   愿我常居[B55]欲界 不舍一切苦众[生]    


p. 117

95   随逐慾情无欲相 和光凡俗不同尘[B56]    
96   发愿已 归命礼三宝    
97     一切恭敬  
98     归佛德菩提 道心恒不退  
99     愿共诸众生 同入真如体  
100     归法萨般若 得大总持门  
101     愿共诸众生 同入真如海  
102     归僧息诤论[C37] [□□□□□  
103     愿共诸众生?] 同入和合海  
104     愿诸众生等 悉发菩提心  
105     三业恒清净 和南众法身佛  


p. 118

106     白众[C38]等听说 寅朝清净偈  
107     欲求寂灭乐 当学沙门法  
108     衣食之身命 精麤随众等  
109     诸众等今日 寅昭(朝)清净 上中下坐各记六念  
110     诸众等听说 午时[C39]无常偈  
111     人生不精进 □[喻]若树无根  
112     菜花至日终[C40] 能得己(几)[C41]时新  
113     花亦不久鲜 色亦非常好  
114     人命如刹那 须臾难可报(保)  


p. 119

115     今劝诸众等 懃修无上道  
116     诸众等听说 黄昏无常偈  
117     此日已过 命即随减 如少[C42]  
118   无相礼一本[B57]    



p. 120

三、各本的结构对照

行次 项目 甲1 甲2 甲3 甲4 乙1 乙2 乙3 乙4 乙5 丙1 丙2 智昇
1 首题 v v v v v v v v v v v
2-4 礼佛三身 v v v v v
5 礼忏主:文殊 v v v v v v
6-7  端坐看心 v v v v v v
8  礼佛 v v v v v v
9  和声? v
  [无相十礼]                        
10-11  赞法身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1)                        
12  礼法身 v v
13-14  赞法身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2)                        
15  礼法身 v v
16-17  赞法身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18  礼法身 v v
19-20  赞法身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4)                        
21  礼法身 v v
22-23  赞法身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5)                        
24  礼法身 v v


p. 121

25-26  赞法身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6)                        
27  礼法身 v v
28-29  赞法身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7)                        
30  礼法身 v v
31-32  赞法身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8)                        
33  礼法身 v v
34-35  赞法身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9)                        
36  礼法身 v v
37-38  赞法身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10)                        
39  礼法身 v v
40-41 总礼 v v v v v v v v v v v
42-43  归命忏悔 v v 下缺 下缺 v v
  [五悔法Ⅰ] 下缺 下缺                    
44  至心忏悔 v         v v v v v v v
45-51   偈文 v         v v v v v v v
52   礼拜 v         v v v v v v v
53  至心劝请 v         v v v v v v v
54-57   偈文 v         v v v v v v v
58   礼拜 v         v v v v v v v
59  至心随喜 v         v v v v v v v
60-63   偈文 v         v v v v v v v
64   礼拜 v         v v v v v v v


p. 122

65  至心回向 v         v v v v v v v
66-69   偈文 v         v v v v v v v
70   礼拜 v         v v v 下缺 v v v
71  至心发愿 v         v v v   v v v
72-75   偈文 v         v v v   v v v
76   礼拜 v         v v 下缺   v v v
  [五悔法Ⅱ]                 下缺 下缺    
77  志心忏悔         v v v        
78-79   偈文         v v v        
80   礼拜         v v v        
81  志心劝请         v v v        
82-83   偈文         v v v        
84   礼拜         v v v        
85  志心随喜         v v v        
86-87   偈文         v v v        
88   礼拜         v v v        
89  志心回向         v v v        
90-91   偈文         v v v        
92   礼拜         v v v        
93  志心发愿         v v v        
94-95   偈文         v v v        
96   礼拜         v v v        
97 一切恭敬             v    
  [三皈依]                        
98-99  皈佛             v    
100-101  皈法             v    


p. 123

102-103  皈僧             v    
104-105 劝发心和南             v    
  [三时偈颂]                        
106-108  寅朝偈             v    
109   六念             v    
110-115  午时偈             v    
116-117  黄昏偈             v    
118 尾题         v v v     下缺    

(案:v,代表「有」;-,代表「没有」。)

四、《法身礼》的名称

综合各本的首题和尾题来看,除了「法身礼」,还有「无相礼」、「无相法身礼」、「文殊师利礼法身佛文」、「文殊师利无相十礼」、「十二光礼法身礼」等不同的名称。

汉译「法身」一词最早见於支谦译《大明度经》(223-253)[6]。而在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408)有云: 「诸佛如来不应以色身见,诸佛如来皆是法身故。」[7]可知《法身礼》是依所礼而立名,礼拜的对象是佛的法身(dharma-kāya),如礼忏文中的「至心归命礼真如法身佛」。因为法身的特徵是无相(animitta)的,因此《法身礼》

p. 124

又名为「无相礼」,也名为「无相法身礼」。

「文殊师利礼法身佛文」和「文殊师利无相十礼」是以文殊师利(Mañju?ri)为礼忏主而立名,所礼的对象仍然是法身佛,如礼忏文中的 「清凉山中有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敬礼无所观」。为什麽要以文殊师利作为礼忏主呢?文殊向来以「大智」着称,在大乘佛教中是绍继佛种的「法王子」,特别能够体证诸佛法身实相的境界。尤其是构成《法身礼》中最重要部分的十礼,正是文殊用来赞叹如来法身所说的十首偈颂,可以在《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找到根据[8]。因此《法身礼》又名为「文殊师利礼法身佛文」、「文殊师利无相十礼」。

至於出现在乙2、乙3两本的尾题「十二光礼法身礼」则是值得商榷的。《十二光礼》原系另一种不同的礼忏文,乙2(P.4597)的《法身礼》可能因为接写在《十二光礼》之後,因此尾题合为「十二光礼、法身礼一本」。而乙3(S.5572)的《法身礼》虽然前後均与《十二光礼》无涉,但其尾题也作「十二光礼法身礼一本」,或许可以推测:乙3的《法身礼》(或其所根据的底本)是从乙2抄来,同时将尾题也直接抄下的缘故吧。

五、《法身礼》的仪节

从《法身礼》的四类写本来看:甲类的写本最为简短,只有礼佛三身、唱礼忏主、十礼、总礼等仪节;其中甲4甚至只有记录了《入佛境界经》中文殊所说的十首偈颂而已。

乙类写本和甲类的不同,在於总礼之後还有五悔法;除了尚未抄完的乙4、乙5之外,其余的乙1、乙2、乙3都含有两次不同偈文的五悔。丙类写本的仪节大致和乙类写本一样,但是仅有一次五悔,偈文也和乙类写本不同;其中的丙1更在五悔之後加上了三皈依和三时偈颂。

p. 125

智昇本没有礼佛三身和唱礼忏主的仪节,只有十礼、总礼和一次的五悔,而其五悔偈文又和乙类、丙类写本各不相同。综合以上四类写本,可以发现「法身礼」的仪节主要有礼佛三身、唱礼忏主、无相十礼、总礼、五悔法、三皈依、三时偈颂等项。以下分别探讨其内容:

(一)礼佛三身、唱礼忏主

在甲1、甲2、甲3、乙1、丙2五件写本中都有礼佛三身的仪节,其他的本子则从略。礼佛三身分别是敬礼如来的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和化身(释迦牟尼佛)。

其次,在甲1、甲2、甲3、乙1、丙1、丙2等写本都有唱礼忏主,上文也讨论过《法身礼》是以文殊师利作为礼忏主的原因。而在礼忏主以下的一段偈文,也颇值得玩味。「端坐正看心,心亦不可得,敬礼无所观。」如果和後面十礼的偈文作一比较的话,不禁要猜测「心亦不可得」和「敬礼无所观」之间是不是漏了一句(五个字);可惜在目前所见的写本中都还不能提供答案。另外,从「端坐正看心」一句来看,显示出「法身礼」似乎是一件和禅观有关的礼忏文,至於是不是和天台的「观心」或是禅宗的「观心」、「看心」等有所交涉,仍待进一步考察;但是综览全篇,似乎未见明显的宗派思想。

端坐看心偈之後的「端坐正看心,心亦不可得,敬礼无所观」,显示礼拜的对象是法身佛。文殊是能礼、法身是所礼。智昇本在 「至心归命礼,真如法身佛」之後,还有 「愿共诸众生,同归真如海」二句,为其他各写本所无。但是如就这两句在《法身礼》中的位置,和其他礼忏文进行对照的话,可以发现敦煌写本《上生礼》中每一回礼慈氏之後还有「愿共诸众生,往生弥勒院」的和声[9],和这两句其实是很类近的;据此推测「愿共诸众生,

p. 126

同入真如海」可能也是和声。

(二)十礼、总礼

十礼是构成《法身礼》的重要骨干,也是唯一在四类十二本中都存在的仪节。

十礼是由《入佛境界经》中文殊赞叹如来的十首偈颂,一一搭配礼佛法身( 至心归命礼,真如法身佛)的仪节而成。虽然每一个写本都有十礼,但是次序和繁简则不尽相同。例如:甲2、甲3的第五、六两偈和其他写本次序颠倒,而甲1、甲2以外的十本都把 「至心归命礼,真如法身佛」省略掉,其中丙1连十首偈颂中後九首的第四句「敬礼无所观」也都给省略了。或许可以进一步推测,在十首偈颂搭配的 「至心归命礼,真如法身佛」之後,还有 「愿共诸众生,同归真如海」的和声也是被省略了。

此外,文殊赞叹如来的十首偈颂应该可以确定出自昙摩流支所译的《入佛境界经》(501),而在不空新译的《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有夹注云:「 此礼出《大乘一切境界智光明庄严经》」[10]其序云: 「窃见《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经》,据其梵本有四十(或作四十一)礼。先道所行,但唯有十礼,於文不备,叹德未圆,恐乖圣者恳诚,又阙群生胜利;不空先有所持梵本,并皆具足,今译流传,庶裨弘益。其余忏悔仪轨等,并如旧本,此不复云。于时大唐永泰元年(765)维夏四月也。」[11]可见不空在《法身礼》流行之後,才根据梵本增译十首偈颂为四十首。

p. 127

但是不空的新译相对於旧译的十首偈颂,除了少数的异文之外,并没有太大的更动,兹对照如下:
《入佛境界经》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
1 无色无形相 无根无住处
不生不灭故 敬礼无所观
1 无色无形相 无根无住处
不生不灭故 敬礼无所观
2 不住亦不去 不取亦不舍
远离六入故 敬礼无所观
2 不去亦不住 不取亦不舍
远离六入故 敬礼无所观
3 出过於三界 等同於虚空
诸欲不染故 敬礼无所观
4 出过於三界 等同於虚空
诸欲不染故 敬礼无所观
4 於诸威仪中 去来及睡寤
常在寂静故 敬礼无所观
5 於诸威仪中 去来及睡寤
常在寂静故 敬礼无所观
5 去来悉平等 以住於平等
不坏平等故 敬礼无所观
6 去来悉平等 已住於平等
不坏平等故 敬礼无所观
6 入诸无相定 见诸法寂静
常入平等故 敬礼无所观
7 入诸无相定 见诸法寂静
常在三昧故 敬礼无所观
7 诸佛虚空相 虚空亦无相
离诸因果故 敬礼无所观
15 诸佛虚空相 虚空亦无相
离诸因果故 敬礼无所观
8 虚空无中边 诸佛身亦然
心同虚空故 敬礼无所观
14 虚空无中边 诸佛心亦然
心同虚空故 敬礼无所观
9 佛常在世间 而不染世法
不分别世间 敬礼无所观
32 佛常在世间 而不染世法
不染世间故 敬礼无所观
10 诸法犹如幻 而幻不可得
离诸幻法故 敬礼无所观[12]
31 诸法由如幻 如幻不可得
离诸幻法故 敬礼无所观[13]



p. 128

就目前所见《法身礼》的写本都只有十礼,而不是四十礼,可见不空的新译并不能取代旧译,获得普遍接受。但是在《法身礼》的第二首偈颂中,也有作「不去亦不住」的,第五首偈颂的「常在寂静故」,也有作「常在三昧故」的;因此不空新译对《法身礼》在後来文字的传抄上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十礼之後又别立一礼作为总礼。总礼的偈文只有丙2独缺,其他各本在字句上也小有差异。首句的「一礼平等礼」,前二字或作「一切」、「以此」,似乎都可以读得通。此偈在《入佛境界经》中并没有发现,目前尚不知所出;虽然在不空译本中第四十一偈也作 「一切平等礼,无礼无不礼。一礼遍含识,同归实相体。」[14]但是在智昇本(730)中已有此偈,比不空译经的年代(765)稍早,因此也不能确定是由不空最早译出的。

总礼之後,还有「普为众生……至心忏悔,归命礼三宝」(或作「归命忏悔」)的文字,甲类写本至此就完全结束了(甲3、甲4在总礼的偈尾结束)。乙类写本和丙2都没有这段文字,直接接着是五悔的仪节。丙1和智昇本则都在这段文字後,接着五悔。据此或可推测「普为众生……至心忏悔,归命礼三宝」已经概括了五悔的仪节,因此也就可有可无了。

(三)五悔法

五悔法是指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五种灭罪方式。[15]

乙类、丙类和智昇本都有五悔,它们的仪节是在「至心忏悔」、「至心劝请」、「至心随喜」、「至心回向」、「至心发愿」之後各自接着偈文,然後是「□□(忏悔、劝请……)已,归命礼三宝(或作法身如来)」。

p. 129

三类写本的仪节虽然一致,但是偈文各不相同。尤其乙类有三个写本都载录了两次不同偈文的五悔,第一次有八句偈文,第二次只有四句偈文;或许是为了轮番使用而抄写了不同的五悔文,也可能是随着礼忏时间的长短需要而拣择适当的偈文吧。

至於五悔的制作起於何时呢?净源(1011-1088)在《圆觉经道场略本修证仪》中说: 「汉魏以来,崇兹忏法,蔑闻其有人者,实以教源初流,经论未备。西晋弥天法师(道安,314-385)尝着四时礼文,观其严供五悔之辞,尊经尚义,多摭其要,故天下学者悦而习焉。」[16]如果宋代的净源确实看到道安所着的四时礼文中有五悔之辞,那麽道安或许是最早提出五悔法的人。据《高僧传》的记载, 「(道安)所制僧尼轨范佛法宪章,条为三例:一曰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曰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17]可见道安确实制定有悔过法,但是悔过法是否即为五悔,目前仍不得而知。

现存最早的、具足五悔法的礼忏文,可能是失译人名而附在梁录的《菩萨五法忏悔文》(502-507)。它的形式相当一致,分别在五言偈颂之後,作 「忏悔〔已〕竟,五体作礼」「请佛已竟,头面作礼」「随喜已竟,五体作礼」「回向已竟,头面作礼」「发愿已竟,洗心作礼」。[18]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礼拜仪式。

其次,智顗(538-597)在《摩诃止观》第七下提出五悔作为《法华》的助行, 「唯《法华》别约六时五悔,重作方便。……今於道场日夜六时行此忏悔,破大恶业罪,劝请破谤法罪,随喜破嫉妒罪,回向破为诸有罪,顺空无相愿,所得功德不可限量。」[19]而在《法华三昧忏仪》

p. 130

中设有 「至心忏悔、至心劝请、至心随喜、至心回向、至心发愿」五法[20]。因此後来的礼忏文(包括《法身礼》在内)中的「至心忏悔」等五悔,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受到《法华三昧忏仪》的影响。

(四)三皈依、三时偈颂

五悔之後,大部分的写本也都结束了,只有丙1还录有三皈依、三时偈颂等仪节。

三皈依共有三首偈文,偈文的末二句作 「愿共诸众生,同入真如(或作和合)体(或作海)」,和智昇本(录文第9行)的 「愿共诸众生,同归真如海」十分类近;如果再和其他礼忏文比对的话,《上生礼》的三皈依偈文後分别也有「愿共诸众生,往生弥勒院」的和声[21];可见这三首偈文的末二句极有可能也是和声。

三皈依和三时偈颂都只出现在丙1,而且没有尾题,会不会是其他的礼忏文抄在「法身礼」之後呢?从三皈依後,还有二行劝发菩提心、和南众「法身佛」的文字,以及三皈依偈中的「同入真如体」、「同入真如海」等等,都可以证明三皈依和三时偈颂应当属於《法身礼》的一部分。

三时偈颂是指寅朝清净偈、午时无常偈、黄昏无常偈,是在白日三时(寅朝、午时、黄昏)礼忏中分别念诵的三首偈颂。每首偈前都有「白(或作诸)众等听说」,可见《法身礼》也是一件群体共修的礼忏文。

此外,在寅朝清净偈後还有各记六念。所谓的「六念」是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详细的仪文可以参见S.236「寅朝礼忏」:「第一念佛,愿得佛身。第二念法,法轮常转。第三念僧,头陀苦行。第四念施,施根不绝。第五念戒,戒根清净。第六念天,天施众生,

p. 131

得大涅盘,常乐我净。」

六、《法身礼》的时代

从元魏?昙摩流支译出《入佛境界经》(501)中的十首偈颂,就已经奠立了《法身礼》的基础。但是将单纯的偈颂,配合礼拜,再加上五悔等仪节,成为一整套的礼忏仪式,时代可能稍晚。据《续高僧传》言,慧斌(574-645)常行「文殊悔法」,不知是否即为《法身礼》[22]。而道宣在《释门归敬仪》(661)中也曾经提到「文殊十礼」的名称[23],因此《法身礼》极可能在第七世纪时就已经成立。可以确定的是,在智昇《集诸经礼忏仪》(730)中收录的「文殊师利礼法身佛文」,已经具备了相当完整的仪式,可见整套的《法身礼》最迟在第八世纪初期就已经完成了。

再由其他写本的年代来看,乙2(P.4597)的卷背有「咸通九年(868)正月□□学生德书□」、「光化三年(900)五月廿日弟子比丘律师念记」、「光化四年(901)九月十五日灵图寺」等杂书,应该是晚唐的写本。甲3(S.5892)的卷末题有「甲戍年三〔月?〕十日三界寺僧沙弥法定师记耳」,据《瞿目》推测甲戍年可能是西元914年[24]。而在乙3(S.5572)上也有「显德参年(956)三月六日乙卯(955)岁次八月二日书记之耳」的题记,说明《法身礼》的流行时代一直到第十世纪还没有停止。



p. 132

七、《法身礼》的思想

《法身礼》的礼拜对象是佛的法身,在文殊赞佛的十首偈颂中最後一句皆作「敬礼无所观」,法护译作「无所缘尊今赞礼」[25]。「无所观」、「无所缘尊」就是指法身是观一切法而无所得、是无所住、无所取相的。此外,法身也是无色无相、不生不灭、不住不去、如虚空无边中、如幻不可得,因此《法身礼》应该是以性空的般若中观思想为主。

而道宣在《释门归敬仪》引述勒那三藏的七种礼法,第七 「明实相三宝、自他平等礼」,即说: 「经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以实相离念,不可以心取,不可以相求,不可以礼敬,不可不礼敬。礼不礼等,供不供等;安心寂灭,名平等礼。故《文殊十礼》云:『不生不灭故,敬礼无所观。』」[26]事实上正好可以作为总礼中 「一礼平等礼,无礼无不礼;一礼遍含识,同归实相体」最好的注解。

在十礼以外的偈文中,虽然大致上保持了性空思想,但是同时也掺入了其他的思想。例如:乙类劝请偈「要假思惟於义理,方能悟入一乘真。」回向偈「如如之法中无相,已无二故亦无三,唯一乘真实理,与菩提作了因。」其中的「一乘」、「无二亦无三」明显是由《法华经?方便品》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27]而来。又如:乙类劝请偈「性随缘起无变异,故我劝请说真常」、丙类随喜偈 「心体由来性清净,妄色虚空同智真」,智昇本劝请偈 「三界众生迷未悟,如何早得见真源」、发愿偈 「愿一切众生见心源」、「早证身中大涅盘」等等,似乎也掺入了真常系的思想。其他如丙类的劝请偈 「不生不灭性常住,唯愿诸佛莫涅盘」,一方面强调「不生不灭性常住」,一方面劝请「诸佛莫涅盘」,又将空有融合在一起了。



p. 133

仅管《法身礼》在发展的过程中掺入了一些不同体系的思想,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并没有发现净土思想。就礼忏的目的而言,从总礼偈中的「同归实相体」、劝请偈中的「欲得无生实相观」、「同观一实证无生」等等,皆可以知道《法身礼》的目的在於证悟实相的境界,而不在於往生净生。因此陈祚龙将《法身礼》视为「往生净土艺文」[28],仍有待商榷。此外,由於《法身礼》的思想性比较强,比较重视理悟,因此应该比较适用於知识程度较高的寺院僧众或者志求解脱的修道者来使用。

八、结论

在一般的礼忏文中,大多是以诸佛菩萨作为礼拜的对象,藉以达到消除罪障、增广福慧等目的。至於施行礼忏的信众,一般包含了寺院的僧众和俗家的修道者,很少会特别提到礼忏主的。而在《法身礼》中虽然也是以法身佛作为礼拜的对象,却特别标榜以文殊菩萨作为礼忏主,在一般礼忏文中是相当罕见的,也显示了《法身礼》特别强调般若实相的精神。

至於目前收录在佛教典籍中的《法身礼》,只有智昇《集诸经礼忏仪》中的「文殊师利礼法身佛文」。因此敦煌文献《法身礼》的发现,不仅提供了十一件写本,可以和智昇本互相参照,而且保存了三种不同的类型,对於了解《法身礼》呈现出来哪些不同的面貌,以及在唐五代的实际流行,具有一定的价值。

[1] 大正85,页1296中下。

[2] 巴宙校辑,《敦煌韵文集》(高雄:佛教文化服务处,1965),页85~88。

[3] 陈祚龙,<敦煌古抄往生净土艺文两种>,《海潮音》64卷6期(1983.6),页12~19。

[4] 录文体例及符号说明:(1)原卷行款不予保留,依照文意重新分行。(2)可以辨认无误的俗体字,爲求排印方便,迳改为正体字。(3)□,表示底本缺损或难以辨认解读之字,□□□,表示连续缺字。(4)( ),表示底本( )括弧前为错字,括弧内为更正之字。(5)[ ],表示底本[ ]括弧前有漏字,括弧内为增补之字。(6)<>,表示底本<>括弧前为衍字。(7)其他校本之异文均於校记中说明;但凡属底本之误字、缺字、衍字,而其他校本并无缺漏者,则不另作校记。甲类写本以A开头,乙类写本以B开头,丙类写本以C开头,分别依序编号。巴宙录文简称「巴校」陈祚龙校本简称「陈校」,《大正藏》85卷录文简称「大正」。

[5] 大正47,页459中下。

[A01] 甲3首题作「无想法身礼」,以下凡有「相」字,甲皆作「想」。

[B01] 乙类写本除底本乙1无首题外,其余校本皆作「法身礼」。巴校作「法身礼[赞]」,附注曰「标题原有,缺赞字。」今观各本皆无赞字,补「赞」字应属多余。

[C01] 丙2首题「无相礼」,下有「南无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南无圆满宝(报)身卢舍那佛、南无千百亿化身同名释迦牟尼佛」三句,底本无。

[A02] 「报身」之「报」,甲2、甲3皆作「宝」。

[A03] 「心亦不可得」甲3漏一「心」字。

[C02] 丙2在「心亦不可得」下有「敬礼无所观」五字,底本无。

[A04] 「无所观」之「所」,甲3作「数」;以下凡有「所」字,甲3皆作「数」。

[B02] 自「南无清净法身」至「敬礼无所观」,其他校本皆无。又「看心」,陈校改作「观心」。

[A05] 「至心归命礼,真如法身佛」,凡有此二句,陈校悉数删去。甲3此二句则仅此出现一次,以下皆略。

[C03] 「敬礼」,丙2作「礼」。

[A06] 「形相」之「相」,甲2作「像」。

[B03] 「形相」之「相」,乙4、乙5皆作「像」。

[C04] 「敬礼无数(所)观」一句,底本仅此一见,以下九首偈颂中的第四句皆同,但全被省略;丙2皆作「敬礼无所观」。

[A07] 「不住亦不去」,甲2、甲3皆作「不去亦不住」,但甲3漏一「住」字。

[A08] 「舍」,甲3作「舍」。

[C05] 「不来」,甲3作「数」;以下凡有「所」字,甲3皆作「数」。

[A09] 「六入」,甲3漏一「入」字。

[A10] 「於」,甲2、甲3皆作「如」。

[A11] 「虚空」之「虚」,甲3作「墟」。

[C06] 「等同如」,大正作「等如」,丙2作「等同於」。

[C07] 「诸慾」之「慾」,丙2作「欲」。

[A12] 「睡寤」之「寤」,甲2、甲3皆作「悟」。

[B04] 「睡寤」之「寤」,乙类五本皆作「悟」。

[C08] 「睡寤」之「寤」,丙1、丙2皆作「悟」。

[A13] 「寂静」之「静」,甲3作「净」;以下凡有「静」字,甲3皆作「净」。

[C09] 「三昧」,甲3作「净」。

[A14] 「去来悉平等」一偈四句,甲2、甲3皆与「入诸无相定」一偈的位置对换。

[C10] 「寂净」之「净」,丙2作「静」。以下凡有「净」字,丙2皆作「静」。

[A15] 「常入」之「入」,甲2、甲3皆作「在」。

[A16] 「平等」,甲2作「寂静」、甲3作「寂净」。

[C11] 「离诸」,丙2作「常在」。

[A17] 「中边」,甲2作「边中」。

[B05] 「世法」,乙5作「世间」。

[B06] 「不分别」,乙5作「不分」。

[B07] 「世间」之「间」,乙3作「门」。

[C12] 「世间故」,丙2作「世间」。

[A18] 「而」,甲2作「如」。

[B08] 「犹如」之「犹」,乙1、乙2、乙3、乙4皆作「犹」,乙5作「由」。

[B09] 「如」,乙4作「而」。

[C13] 「犹如」之「犹」,丙1、丙2皆作「由」。

[A19] 「亦」,甲2作「无」。

[B10] 「一切」,乙4、乙5皆作「一礼」。

[B11] 「无」,乙4、乙5皆作「亦」。

[B12] 「遍含识」之「遍」,乙类五本皆作「边」。

[B13] 「敬礼无所观」,其他校本皆无。乙1在「一礼边含识」之後,接写「敬礼无所观」,後来又在其间补上「同归实相体」;显然「敬礼无所观」一句乃因涉上偈而误书,但是并未被删去。

[A20] 自「普为」至「礼三宝」,甲3无。

[C14] 自「一切平等礼」至「归命忏悔」,丙2无。

[C15] 「至心」,丙2作「志心」。以下凡有「志心」二字,丙2皆作「志心」。

[B14] 「往昔」,乙3、乙4皆漏一「昔」字。

[B15] 「缘兹」之「兹」,乙类五本皆作「姿」。

[B16] 「怀颠倒」之「怀」,乙4无。

[B17] 「沈轮」,乙4作「沈论」、乙5作「轮」;陈校改为「沈沦」。

[B18] 「虽然」之「虽」,乙4、乙5皆作「离」。

[B19] 「成相」之「成」,乙4作「我」。

[B20] 「不知离相」,乙4作「不诸」。

[B21] 「乃」,乙3作「及」。

[B22] 「无法相」,陈校改为「无相法」。

[B23] 「妄受缠」,乙1作「妄缠」、乙4作「妄受身缠」,乙5作「忘受缠」。

[C16] 「法身如来」,丙2作「三宝」。以下凡有「归命礼法身如来」,丙2皆作「归命礼三宝」。

[B24] 「劝请」之「劝」,乙2、乙3皆作「欢」;以下凡有「劝」字,二本皆作「欢」。

[B25] 「违」,乙4作「见」,乙5作「莲」。

[C17] 「本不生」,丙2作「不自生」。

[B26] 「妄报」,乙5作「报」。

[B27] 「返」,巴校、陈校皆改为「反」。

[C18] 「惟愿」之「惟」,丙2、大正皆作「唯」。

[B28] 「八苦」之「八」,巴校误作「六」。

[B29] 「五荫」,乙4、乙5作「五阴」。

[B30] 「改人心」之「改」,乙1颇难辨识(陈校作「毁」),今据乙2、乙3、乙4校作「改」,乙5作「愍」。

[B31] 「厌思」之「厌」,乙类五本皆作「猒」,巴校作「能」。

[C19] 自「令诸众生」至「两边空」,丙2无。

[B32] 「真如」,乙3作「真如来」。

[B33] 「相用」,乙1、乙2、乙3皆作「用」,乙4作「相」,据乙5校作「相用」。

[C20] 「畏」,丙2作「恚」。

[C21] 「物我」,丙1、丙2皆作「勿我」。

[B34] 「一乘真」,乙1作「乘嗔」,其他校本皆作「一乘嗔」,巴校、陈校皆改为「一乘真」。

[C22] 「证」,丙2作「悟」。

[C23] 「懃」,大正作「勤」。

[B35] 「我所」,乙4作「所」。

[C24] 自「观空照有」至「同智真」,丙2无。

[C25] 「一室」之「室」,疑当作「世」;丙2作「实」。

[C26] 「眀想」,丙2作「名相」。

[C27] 「执明想」,丙2作「名相执」。

[B36] 「如如之法」,乙2、乙3、乙4、乙5皆无「之」字。

[B37] 「已」,乙4作「已已」,陈校作「以」。

[C28] 「无住」,丙2作「不住」。

[B38] 「唯一乘」,乙4作「惟一乘故」,乙5作「惟一乘」,陈校「唯有一乘」较通顺。

[B39] 「与」,乙4作「与相」,疑或当作「相与」。

[B40] 「逐妄」之「逐」,乙1作「弟」,乙2、乙3、乙4皆作「遂」,今据乙5、陈校校作「逐」。

[C29] 自「五法包含」至「现前行」,丙2无。

[B41] 「回向已」,乙5至「回」字止,以下缺。

[B42] 「众生」,乙2作「众生等」。

[C30] 「愿」,大正作「令」。

[C31] 「现前」,丙2作「见前」。

[B43] 「知空」,乙4作「知定」。

[B44] 「更忻」,乙4作「更折」,陈校作「便忻」。

[B45] 「性亦无人」之「人」疑为衍字。

[C32] 「离无量」,丙2作「理如量」。

[C33] 「惶惶」,大正作「惶了」,丙2作「非行」。

[B46] 「用而常寂」,乙4漏一「寂」字。

[B47] 「用非用有」第二之「用」疑为衍字,陈校作「用非用用」。

[B48] 「寂而常用」,乙4作「寂举而常用」。

[B49] 「用非无」,巴校误作「了非无」。

[C34] 「被」,大正作「彼」。

[B50] 「不念」之「念」疑为衍字。「攀缘」,乙1、乙2、乙3、乙4皆作「举缘」,今依陈校改为「攀缘」。又全句陈校改为「不念随妄起攀缘」。

[C35] 自「四智三身」至「度群萌」,丙2无。

[B51] 「发愿已」,乙4至「发」字止,以下缺。

[C36] 丙2至「归命礼三宝」止。

[B52] 「然始」,陈校改作「然後」。

[B53] 「非」,陈校改作「亦非」。

[B54] 「本来」,乙1、乙2、乙3皆作「来本」,今据陈校改作「本来」。

[B55] 「常居」,陈校改作「常居於」。

[B56] 乙2中的「随逐慾情无欲相,和光凡俗不同尘」二句有破损,只剩下「随遂(逐)欲心□/尘」等字。

[C37] 「诤论」後,疑漏抄「□□□□□,愿共诸众生」等十字。

[C38] 「白众」,大正作「诸众」。

[C39] 「午时」,大正作「什时」。

[C40] 「菜花」,大正作「叶花」;「至」在S.236「午时无常偈」中作「值」;全句在S.59「日中无常偈」中作「采花置日中」。

[C41] 「己时」,当作「几时」,大正作「已时」。

[C42] 「如少」,丙1至此止,以下缺。

[B57] 乙2、乙3尾题皆作「十二光礼法身礼一本」。

[6] 大正8,页482下。

[7] 大正8,页584中。

[8] 大正12,页247下~248上;以下简称《入佛境界经》。

[9] 参阅拙着<敦煌写本《上生礼》研究>,收入《全国敦煌学研讨会论文集》(嘉义:国立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所编印,1995.4),页89~110,特别92~99。

[10] 大正20,页936下。按:《大乘一切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可能即《入佛境界经》的别名,其他的同本异译还有:梁-憎伽提婆译《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大正No.358),但此经并未译出文殊十偈;宋-法护等译《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大正No.359),此经於宋代译出,时代比《法身体》和不空译经都晚。

[11] 出处同前注。

[12] 同注8。

[13] 同注10,页937上~下。

[14] 同前注。

[15] 参考《望月佛教大辞典》「五悔」条,页1165。福原隆善,<五悔>,《印度学佛学研究》28卷2号(通56号,1980.3),页779~782。

[16] 《大正新纂卍续藏经》74册,页512下。

[17] 大正50,页353中。

[18] 大正24,页1121中~1122上。

[19] 大正46,页98上~下。

[20] 大正46,页952上~953中。

[21] 同注9。

[22] 大正50,页591下。

[23] 大正45,页865下。

[24] 小翟理斯编写:《大英博物馆藏汉文敦煌写本目录》(Lionel Giles, "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Manuscripts from Tunhuang in the British Museum", Published by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1957),No.6610,页209。

[25] 大正12,页262中下。

[26] 大正45,页865下。

[27] 大正9,页8上。

[28] 同注3。

汪娟   铭传管理学院应用中文系专任副教授

 

 





中华佛学研究第1期 (p101-133) (民国86年),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Studies, No. 01, (1997)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26-969X








上一篇(古典西藏语文法教材的基础) 回目錄 下一篇(汉藏佛教关系-以汉藏教理)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心类学「识」或「心」的研究
空性
化解冤亲债主的方法
甘丹寺2009/02/28
中时部落格 / 都是雨天惹的祸?!——《好一个吵架天》的情绪链

赞助网站
佛教藝術
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
台北生技網
慧炬機構
本機構創辦人周宣德老居士為宣揚中國佛教文化。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