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s消災超渡祈福灌頂法會 新世代生命修鍊計劃-綠色管理改變生命價值 歲末除障迎新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出世与入世的生命实践─佛光山僧众的生命经验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27 17:28:08
學習次第 : 进阶

在於探讨出家法师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如何转化并由此取得何等之生命意义。以文献资料、参与观察以及田野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本文探讨当佛教出世思想融入於佛光山僧团所从事的弘法事业时,处於教团核心的出家法师们如何实践生命。

本研究分为两个主要的部份进行。第二章是以文献考察探索临济禅宗传承之佛光僧团的思想源流,由佛陀本人的生命及佛教最初的教团生活来探索初期佛教僧团的精神,由中国禅宗生命的实践以及丛林的制度来探讨中国僧团的内容,并归纳出世修行的理念基础。

第二个部份则先由相关文献和参与观察考察佛光僧团的精神及制度。主要目的在於对照佛光山的宗风、佛光人的工作信条、行事规范、门规、理念及精神与第二章所提到的基本教义、僧团规范及丛林清规之关系。我们看到了佛教的基本教义为佛光僧团之重要基础。此外,佛光僧团制度具有提升僧人生命品质的功能,我们发现,生命品质是一种心灵的品质,透过工作信条及宗风门规的落实与实践,不但净化三业,养成无我观,以成就团体为使命。

田野的下一个部分则是以研究者的参与观察及21位僧腊介於15~40年间的佛光山僧团成员之出家经验中来分析佛陀的精神、僧团的理念如何影响僧团成员生命之养成与实践。 我们发现佛光山僧伽人才的养成是历经千锤百链的艰辛过程,更是多元化的终身教育过程。 经由在大众中的制律生活、忙碌工作,报导人对人生真理产生深刻的体会,并以此来培养生命的韧性。 此外,由报导人回应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菩提是加入佛教组织的动机,也是贯穿於出家人生命中,突破难关、了解真理的最大动力。

於结论,我们归纳出世的生命意义在於弘扬佛法,挫折的转化为提昇生命品质的动力,而生命的价值则在於跟随人间佛教的思想、僧团简朴的原始精神、宗门以众为我的弘法规划、以付出为富有。因此,出世与入世生命的实践是在出世与入世的差异中,揣摩中道的融合,得到提起放下的自在,在与社会密切接触的同时,以正面的心念看待所有的事件,以快速的自觉,修正自己的错误,便能在三学与三慧的修行总纲下生活、实践,进而体证佛陀的生命真理。

佛光人文社会学院/生命学研究所/94/硕士/研究生:邹秉芳  指导教授:翁玲玲博士





僧团生命实践之理论基础

佛陀对生命的看法

十二因缘是生、老、病、死的真相

生命的养成:以因缘法看待成长的课题

以戒律解决伦理的问题

以出世道解决生活的问题

佛教对生命的定义

物质的生命

人类的心智:八识

业力是形成生命的因素

中国禅宗的精神与内涵

中国禅宗的核心思想

临济禅风与禅宗公案的启发

丛林的农禅制度

入世的服务

出世修行的理念基础

佛光僧团的精神及制度

星云大师与宗教理念之实践

人生的八个时期

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

佛光僧团处事原则

宗风..工作信条..行事规范及门规..佛光人的理念 ..

佛光山的僧团制度..

宗门体制、行政组织.人事制度.经济制度

 佛光山僧团的理想社会

 佛光僧团之生命实践

僧众的基础教育

生活教育 .课程规划 .思想教育

在家与出家

出家动机.社会与佛门的差异.出世与入世的融合

以弘扬佛法为终生事业

戒和同尊的生活.大众成就的佛道 .出家的考验

佛光僧众的生命观

佛光僧团生命的实践

结论

佛陀时代六和敬僧团的理念、中国禅宗丛林的清规

佛陀所讲说之戒、定、慧三学、中国禅宗的精神与内涵

符合佛光精神的僧人生活

出世与入世的生命实践

 

 




参考书目
Bibliography
一、佛教经典
〈毘婆尸佛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
〈长阿含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
〈中阿含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
〈增一阿含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册。
〈杂阿含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册。
〈过去现在因果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册。
〈佛本行集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册。
〈佛所行赞〉,《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册。
〈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9册。
〈佛说月灯三昧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册。
〈正法念处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7册。
〈摩诃僧只律〉,《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2册。
〈四分律〉,《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2册。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2册。
〈大智度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5册。
〈无量寿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7册。
〈阿毘达磨俱舍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9册。
〈大乘百法明门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1册。
〈成唯识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1册。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0册。
〈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册。
〈人天眼目〉,《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
〈敕修百丈清规〉,《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
〈景德传灯录〉,《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1册。
〈释氏要览〉,《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册。
〈八识规矩略说〉,《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第55册。
〈祖庭事苑〉,《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第64册。
〈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语录〉,《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第69册。
〈历朝释氏资监〉,《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第73册。
〈天圣广灯录〉,《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第78册。
〈教外别传〉,《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第84册。
〈八十八祖传赞〉,《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第86册。
二、中文图书
王士峰、庄耀辉、钮则诚编(2001),《生命教育与管理:生命关怀与生活伦理的
整合》,台北:水星文化。
王邦雄(1999),《21世纪的儒道:儒道两家思想的现代出路》,台北:立绪文化。
王景琳(1992),《中国古代僧尼生活》,台北:文津出版社。
王顺民(2001),《当代台湾地区宗教类非营利组织的转型与发展》,台北:
洪叶文化。
印顺编(1980),《太虚大师全书》,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
冉云华(1995),《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台北:东大图书。
弘一(1995),《戒律学要略》,台北:世界佛教出版社。
如常(2003),《云水三千:星云大师弘法50年纪念影像专辑》,高雄:佛光山文
教基金会。
江灿腾(1996),《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南天。
江灿腾(1997),《台湾当代佛教》,台北:南天。
李明芳(1989),〈大乘佛教伦理思想研究〉,《中国佛学研究论文大系》第8册,
高雄:佛光出版社。
李富华(1998),《中国古代僧人生活》,台北:台湾商务。
李龙元(1998),《中国佛教规仪》,台北:世界佛教出版社。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编(1987),《佛光山开山20周年纪念特刊》,高雄:佛光文化。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编(1997),《佛光山开山30周年纪念特刊》,高雄:佛光文化。
林思伶编(2000),《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务》,台北:寰宇出版公司。
林清玄(2001),《浩瀚星云》,台北:圆神出版社。
依昱(1993),《谈心说识》,高雄:佛光出版社。
星云(1987),《星云禅话》,高雄:佛光出版社。
星云(1991),《星云大师讲演集》,高雄:佛光出版社。
星云(1994),《心甘情愿》,高雄:佛光出版社。
星云(1994),《星云日记》,高雄:佛光出版社。
星云(1998),〈释迦牟尼佛传〉,《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第107册,
台北:佛光文化。
星云(1999),《往世百语》,台北:佛光山宗务委员会。
星云(2000),《六祖坛经讲话》,台北:香海文化。
星云(2004),《迷悟之间典藏版套书》。台北:香海文化。
星云编(1994),《佛教丛书》,高雄:佛光出版社。
星云编(1999),《佛光教科书》,台北:佛光出版社。
南怀瑾(1991),《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台北:老古文化。
张曼涛编(1978),《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郭良鋆(1990),〈巴利语〉,《经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符芝瑛(1995),《传灯:星云大师传》,台北:天下文化。
傅伟勳(1994),《佛教思想的现代探索:哲学与宗教五集》,台北:东大图书。
傅伟勳编(1990),《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出版。
劳政武(1999),《佛律与国法:戒律学原理》,台北:老古文化。
满义(2005),《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台北:天下远见。
杨曾文(1991),《佛教的起源》,高雄:佛光出版社。
杨惠男(1993),《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东大图书。
圣严(1997),〈戒律学纲要〉,《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第85册,台北:
佛光文化。
褚柏思(1999),《中国佛学史论》,台北:佛光文化。
赵敦华(2001),《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谢重光(1997),〈敕修百丈清规〉,《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第109册,
台北:佛光文化。
阚正宗(1999),《台湾佛教一百年》,台北:东大图书。
续明(1993),《戒学述要》,高雄:慈源禅寺。
 
三、翻译图书
Bergson, Henri(1911),《创造进化论》(Evolution of Creation),(王丽珍、余习译),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Conze, Edward(佛历2530),〈佛教的本质及其发展〉(Buddhism: Its essence and
development)(胡国坚译),《世界佛教名着译丛》第2册,台北:华宇出版社。
Karnos, David ed.(1993),《爱恋智慧》(Falling in Love with Wisdom: American
philosophers talk about their calling)(王尚文、古秀铃、李志成、蔡佩青、蔡 政宏译),台北:立绪文化。
Rahula, Walpola(1999),《佛陀的启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顾法严译),台
北:慧炬出版社。
Welch, Holmes(佛历2532),〈近代中国佛教制度〉下(not available),《世界佛教
名着译丛》第83册(包可华、阿含译),台北:华宇出版社。
中村元(1995),《原始佛教:其思想与生活》,(释见憨、陈信宪译),嘉义:
香光书乡。
水野弘元(2000),〈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着作选集?二〉,《中华佛学研究所
论丛》第23册(释惠敏译),台北:法鼓文化。
水野弘元、中村元等人(1998),《印度的佛教》,(许洋主译),台北:法尔出版社。
池田大作(1996),《我的释尊观》(潘桂明译),香港:三联书店。
佐佐木教悟、高崎直道、井丿口泰淳、 木启祥(1998),《印度佛教史概说》,(释
达合译),台北:佛光文化。
道端良秀(1986),《中国佛教与社会福利事业》,(关世谦译),高雄:佛光出版社。
四、中文期刊论文
丁钢(1989),〈禅林与书院的组织形式〉,《内明》205:12-17。
方立天(1995),〈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哲学与文化》22(12):1136-1147。
王月清(1999),〈禅宗戒律思想初探─以「无相法戒」和《百丈清规》为中心〉,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4:131-146。
王顺民(1995),〈当代台湾佛教变迁之考察〉,《中华佛学学报》8:315-342。
王顺民(1998),〈「人间佛教」的远见与愿景─佛教与社会福利的对话〉,《中华佛
学学报》11:227-253。
平川彰(1996),〈从戒律所见的佛教真理观〉,《法光学坛》创刊号:42-63。
朱纪忠(1995),〈一行禅师谈戒律和缘起的时代意义〉,《中国佛教》39(3):20-25。
吴丽玉(1991),〈传统丛林教育的衰微与现代佛学教育的革新〉,《菩提树杂志》
469:14-17。
李志夫(1996),〈从佛教之伦理精神对中国当代社会之反省〉,《中华佛学学报》9:
291-306。
坪井俊映(1992),〈出家戒律面面观之四:戒律与社会伦理─不杀生的现代意
义〉,《中国佛教月刊》36(3):18-21。
拉渣瓦拉牟尼(1986),〈僧伽─理想的世界社会〉,《香港佛教》311:6-10。
东初(1974),〈林制度与禅宗教育〉,《佛光学报》1:1-27。
星云(2001),〈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普门学报》1:3~56。
张培新(2000),〈佛教与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以佛光山慈悲社会福利基金会为
例〉,《社区发展季刊》29:301-320。
曹仕邦(1993),〈从历史与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华消沈的原因〉,《中华佛学学
报》5:55-56。
净心(1992),〈出家戒律面面观之四:戒律生活与日常生活〉,《中国佛教月刊》
36(3):12-14。
许胜雄(1998),〈中国佛教在台湾之发展史〉,《中华佛学研究》2:289-298。
郭豫珍(1996),〈宗教、神的戒律与世间法(下)〉,司法周刊767:第二版。
郭豫珍(1996),〈宗教、神的戒律与世间法(上)〉,司法周刊766:第三版。
陶乃韩(2001),〈大乘菩萨精神在明末清初的落实与发展〉,《中华佛学研究》
5:377-410。
傅伟勳(1993)〈大小兼受戒、单受菩萨戒与无戒之戒─中日佛教戒律的平较考
察〉,《中华佛学学报》6:73-99。
黄慧英(1996),〈普遍道德戒律与德育─对一个後现代观点的分析〉,《鹅湖学志》
18:167-186。
业露华(1999),〈佛教伦理的现代价值〉,《宗教哲学》5(1):151-157。
杨惠南(1993),〈台湾佛教现代化的省思〉,《当代》84:28-35。
翟本瑞(1996),〈人间佛教与现代化:韦伯论旨的重估〉,《逢甲学报》30:63-75。
慧开(2001),〈佛教教学对现代教育的启悟之探索〉,《普门学报》3:196-227。
邓克铭(1985),〈百丈清规之僧团规范意义的探讨〉,《狮子吼》7(24):16-21。
朴庵(1979),〈中国佛教的丛林制度〉,《畅流》60(1):17-21。
赖永海(1999),〈人间佛教与佛教现代化〉,《普门学报》5:59-72。
蓝吉富(1999),〈台湾佛教之历史发展的宏观式考察〉,《中华佛学学报》12:
237-248。
释圣严(1993),〈从「三聚净戒」论菩萨的时空适应〉,《中华佛学学报》6:1-30。
 
五、硕士论文
丁仁淑(1991),《百丈怀海禅师之禅法与禅林清规研究》,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
所硕士论文。
林琦瑄(2000),《论《维摩诘经》之入世精神─以现代「人间佛教思想」为说明》,
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翁铭宏(2000),《佛光山派下国内分级据点蠡测─以中部教区为例》,私立东海大
学建筑系硕士班硕士论文。
陈怡舜(2000),《僧团的修行世界─修持的处境及其可能性》,国立东华大学族群
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
贾瑀金玄(1998),《临济禅法研究》,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廖淑珍(2002),《当代台湾佛教的佛陀观及其宗教实践》,玄娤人文社会学院宗教
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潘昱绚(1992),《中国丛林制度之研究:以《敕修百丈清规》为依据》,高雄师范
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
蔡琪惠(1991),《百丈怀海禅师研究》,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萧玫(1996),《临济义玄禅学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
释依仁(1985),《僧团制度之研究─印度、中国及现行台湾三阶段之比较》,文化
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
 
六、研讨会宣读论文
林仁昱(1999),《当代「青年佛教观」的理论与实践─以星云大师为探究的中心》,
发表於「佛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1月25-26日,台湾台北。
释永本(1998),《全方位的僧伽教育》,发表於「一九九七年「佛光学」学术会议」
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办,5月12-13日,台湾佛光山。
 
七、手稿
星云大师[年代不详],《如何做一个出家人》,未出版手稿。
郭冠庭[年代不详],佛光山人间佛教的管理思想,未出版手稿。
 
八、英文图书
Agar, M. H.(1986),《Speaking of ethnography》, CA:Sage.
Cooley, Charles H.(1918),《Social Process》,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Cooley, Charles H.(1922),《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Coser, Lewis A.(1977),《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 Ideas in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2nd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Elwell, Frank W. (1999),《Industrializing America: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Society through Classical Sociological Analysis》,Connecticut:Praeger.
Frankl, Victor E.(1984),《Man’s Search for Meaning》, NewYork:Washington Sqaure Press.
Hughes, John A., Martin, Peter J. and Sharrock, W.W.(1995),《Understanding
Classical Sociolog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Kozier, Barbara, Erb, Glenora, Blais, Kathleen and Wilkinson, Judith M.(1993),
《Fundamentals of Nursing:Concepts, Process and Practice》, California:
Addison-Wesley.
Maslow, Araham(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Morrison, Ken(1995),《Marx, Durkheim, Weber:Formation of Modern Social
Thought.》,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Runciman, W.G., ed.(1996),《Max Weber: Selections in translation》, (E.Mathews
tra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radley, James.P. (1979),《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pradley, James P.(1980),《Participant observation》, Florida: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Weber, M(1968),《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sionism and Taoism》, (H.H.Gerth
tra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Weber, M(1946),《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World Religions:Essay in Sociology》, (H.H. Gerth and C.W. Mills tra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九、工具书
慈怡编(1989),《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出版社。





相關文章:
出世与入世

上一篇(佛教团体在环境伦理方面之) 回目錄 下一篇(《华严经?入法界品》思想)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龙钦宁体心要持明总集
大威德金刚火供
辩经过程
大圆满法门- 认识金刚乘佛法- 上- 明心精舍.红教法王敦珠仁波切
大手印传承祈请文-桑杰年巴仁波切讲授.台中市创古度母佛学会- Yahoo!奇摩部落格

赞助网站
自由電子新聞網
TOEIC多益英語測驗-
雪域明珠-西藏:宗教觀光客旅遊動機與其滿意度之研究
不解巖寺
供養佛說解脫經
可樂旅遊~康福旅行社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