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燈供法會 日本高野真言宗瞑想法-月輪觀傳法 在大陸神山聖湖獻供色登寺寶瓶,歡迎大家隨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萨戒品释(8)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5 09:22:43
學習次第 : 进阶

菩萨戒品释(第8讲)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89838 早上 台北

印度的大成就者龙树菩萨,曾经在《六十正理论》有提到一个偈颂,在还没有介绍这个偈颂前,提到龙树菩萨,菩萨菩萨不管是在印度,或者是西藏,所有的佛弟子,甚至任何的派别,都承许龙树菩萨是一位证量的士夫。而在他所造的《六十正理论》有提到一个偈颂,而这个偈颂的内涵,是我们平常在行任何善行时,都必须要藉由这个内涵来调整动机。在这个内涵当中,第一句就有提到了,透由行善能够累积广大的福德以及智慧的资粮。当中最主要提到的是大乘的「根、道、果」的观念,在「根」的部分提到的是二谛,在「道」的部分提到的是方便与智慧,在「果」的部分提到的是二身。而首先在「根」的部分,所谓的二谛简单的来说,就是分为世俗谛以及胜义谛,而世俗谛指的是非空性的世俗法,而胜义谛指的是以空性为主的这些法类。而透由思惟世俗谛的内涵,能够让我们积聚广大的福德资粮,它也可以称之为是方便的资粮;而透由观修胜义谛的这些法类,如果能够透由证得空性的智慧,在智慧的摄持下我们能够累积广大的智慧资粮。而在二种资粮互相配合的情况下,最主要成就佛陀色身的资粮是福德资粮,而成就佛陀法身的资粮是智慧资粮。所以当我们在行任何的善行前,都必须要先了解大乘的「根、道、果」是什麽样的内涵?我们最主要所求的目标又为何?应该以什麽样的方式来成就圆满的佛果?这是我们修学大乘法的人,必须要有的基本观念。

  

也就是因此,在还没有听法之前,我们都必须要先调整自己的动机,要知道我们最究竟想要获得的果位,是圆满的佛果。而佛果是具备有四身的本质,「四身」包含了自性法身、智慧法身、报身以及化身,而这四身总摄起来,可以总摄在法身以及色身中。也就是佛他透由断除了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让他的心续生起自性法身以及智慧法身的功德。更进一步的,由於要调伏所化机的缘故,由於所调伏的众生,他的种类,他的想法具有许多种,所以佛会示现出报身以及化身等众多不同的面貌。为什麽佛能够藉由宣说佛法而改善众生的心续,甚至让众生到最後也能够成就圆满的佛果?这是因为每一个众生的心续都拥有佛性。只要是拥有佛性,就表示这位众生他有改善的空间,他能从恶变成善,从善不断的增长而直至圆满,所以每一位众生他都有成长的可能性。在之前有提到,如果我们想要成就圆满的佛果,佛果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佛的法身以及色身。如果想要成办圆满的法身,就必须要累积智慧资粮,如果想要成办圆满的色身,就必须要成办圆满的福德资粮,这是以显教的角度来作介绍的。以显教的角度,以福德、智慧二方面互相配合的情况下,而成就圆满的佛的法身以及色身。但是以密教而言,密教更进一步的提到,成就佛最主要的关键,最主要的因缘,在我们的心续当中都是拥有的,我们都拥有这些特质。以内心而言,我们的心有认知「境」的这种清净的本质,它是能够成就佛身的,甚至在我们的心相续当中,有极细微的风心,这也是能够成办佛身的。所以在心的本质是清净,并且能够了知境界的情况,再加上我们拥有极细微风心的缘故,只要肯努力我们都有成佛的希望。

  

也就是因此,由於想要成办的果位是圆满的佛果,而在这之前,必须要能够累积广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资粮。而我们要藉由什麽样的方式,才能够快速的累积这二种资粮呢?这时候必须要修学六度的内涵。虽然在提到六度时,它的数量并不会很多,就只有这六种,但是实际上它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而六度当中前面的五度,是以累积福德资粮为主,而最後的般若度是以累积智慧资粮为主。也就是因此之前我们在提到菩萨戒当中的恶作,最主要的就是以六度的角度来作分析,与六度的相违品有关连的这种恶行,是包含在恶作当中为各位作介绍。

 

昨天在为各位介绍《菩萨戒品释》的时候,我们先看到第175以及176页,在这个地方有提到二句话,颂曰:轻舍诸恚者,以及176页当中的,颂曰:弃舍他谏谢。这二段话,它最主要强调的内涵是什麽呢?先看到第175页当中的「轻舍诸恚者」。在自他二方当中,如果我们对於他方有所侵犯,或者是自己本身并没有造作侵犯他人的事情,但是让对方起疑,这时对方的内心,可能会因此而生起瞋恚心。为了让对方内心的这种瞋恚的程度能够减低的缘故,所以照道理来说,我们是应该如理的向对方来道歉的,这个是「轻舍诸恚者」这一段当中最主要谈到的内涵。如果在此同时我们忽略了对方,或者是我们不愿意以谦卑的态度来向对方道歉,这是会违反菩萨戒的,这是这句话里面最主要的意趣。在下一个偈颂,也就是第十九条的恶作罪里面有提到「弃舍他谏谢」。如果反过来是对方侵犯到我们,而让我们的内心感到不舒服、不愉快,之後对方他也知道他犯错了,而且他也愿意到我们的面前来跟我们道歉忏悔,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接受对方的道歉,而不能够因为内心的不满,而不接受对方的道歉,这样的话也是会违反菩萨戒的。

 

接下来在下一句有提到,随逐忿心转,这句话里面最主要强调的是,当我们的内心生起了瞋恨,这时候要去思惟「瞋」所带来的过患,并且在此同时要修学忍辱。在这个地方有特别的提到「瞋」,或者是「恚」。这样的心念,不要说是大乘法,或者是佛法,就以一般世间的角度而言,生起「瞋念」其实对於自他二方的伤害都是很大的。它的杀伤力大至国与国之间,可能会因此发动战争,小至一个家庭当中人跟人的相处,可能没有办法和谐,所以瞋心它所带来的杀伤力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生起瞋之前,能够透由思惟瞋所带来的过患,以及思惟忍辱的胜利,有很多的争吵是可以避免的,人跟人的相处会呈出和谐安乐的状态。我们不要说太多人,在一个家庭当中,只有二个成员,如果这二个成员彼此之间都没有办法修学忍辱,纵使他们每一天都生活在一起,想必这二个人他们也不会快乐。也就是因此,在论典里面有提到,「忍辱」是众多的苦行当中最难行的一种修行;相对的生起瞋念,它是众多的恶行当中,所带来的过患也是最严重的。

 

接下来看到第178页,在科判当中,违犯精进分三:一下劣加行,二全无加行,三贪恶劣事。在这之前,简单的为各位介绍了,与布施的相违品有关的七条恶作罪,与持戒的相违品有关的九条恶作罪,以及与忍辱的相违品有关的四条恶作罪。所以接下来是第二十一条恶作,颂曰:爲供事御衆。若以贪着洗浴设座不被差等所有供事,及心希望供财物等爱染之心,管御徒衆,是染违犯。以无染心管御徒衆受承事等,则无违犯。首先看到第一句,「若以贪着洗浴设座不被差别所有供事」,如果一位上师他在管教弟子的时候,他的动机是希望弟子能够来承事他,或者是供养他,这当中包含了洗浴以及设座,「不被差等」这当中的「不被差」,是有些事情你是可以自己做的,但是由於自己不想要去做,所以想要让你的弟子来做这些事情,这些事它都是包含在「供事」里面。「及心希望供财物等」或者希望他人能够因此供养你某一些财物,「爱染之心」这当中的爱染之心,是强调为了求得利养恭敬的这种心态,如果以这种方式「管御徒众」,如果以这种方式来管教自己的弟子,「是染违心」是违反了菩萨戒当中的恶作,而这样的恶作,称之为是俱烦恼的恶作。「以无染心管御徒众受承事等,则无违犯」,但是如果在管教弟子时,并不是以为了要求得利养恭敬的心态来管教弟子,「则无违犯」他并不会犯下恶作罪。所以这当中有特别的强调,这样的行为是下劣的加行,也就是贪图利养恭敬的这种动机本身是非常下劣的。

 

接下来看到「全无加行」,这是第二十二条恶作罪。颂曰:不除懈怠等。谓若生起懒惰懈怠,「等」字摄取,贪睡眠乐,卧乐、倚乐,忍受不舍,昼中非时,虽於夜时除中夜外,初後二分,亦复非量,是染违犯。首先提到的是「谓若生起懒惰懈怠」,也就是在修行时,内心呈现的是一种懒惰懈怠的状态,「等字摄取」而在《根本颂》里面有提到不除懈怠等,「等」这个字当中,包含了「贪睡眠乐、卧乐、倚乐」,也就是在修行时,贪爱睡眠,或者是躺着、靠着等等。「忍受不舍」,在藏文版的原文并没有这几个字,藏文版的原文比较像是《菩萨地》戒品当中的原文,懒惰懈怠、贪睡眠乐、卧乐、倚乐。之後介绍的是「非时」,什麽样的状态,称之为「非时」呢?「昼中非时」如果贪爱睡眠,或者整天躺着,或者是靠着,就是整天都是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这就称之为是「非时」。「虽於夜时除中夜外,初後二分,亦复非量」,什麽样的状态称之为「非量」呢?我们将夜晚的时间,也就是太阳下山之後,到明天太阳生起之前,这一段时间分为三等分,第一分以及第三分,也就是初後二分,前面的那一分以及後面的那一分,是不应该睡眠的,如果我们想要睡觉,「虽於夜时除中夜外」应该是在中间的那段时间来睡眠。这一点对於在观修的一些修行人而言特别的重要,因为在修行里面有特别强调睡眠瑜伽,所以在白天的时间,或者将夜晚的时间分为三等分的前面那一分以及後面那一分,这几段时间是不适宜睡眠的。如果在这些时间中,去睡觉的话,「亦复非量,是染违犯」,这样的行为它也是会触犯菩萨戒的恶作罪。

 

在之前有提到,为什麽不能够在夜晚的前面那段时间,以及後面那段时间来睡眠?这是因为如果整个晚上都在睡觉,想要行善,或者是想要学习,对於我们而言就会产生伤害,也就是没有办法去行善,也没有办法进一步的去学习。虽复忍受无违犯中,就自身有三:在什麽情况下它可能有特例呢?有三,一病无气力,比方对於病人而言,这一点是有开许的,也就是它有特例。二行路疲极,比方有一些人因为赶路的关系,身体感到非常的疲惫,这时候他也可以在白天,或者是晚上的时候来作休息。三爲欲断彼生起欲乐,广如前说,有一些人他虽然有生起想要断除懒惰懈怠的心,但是由於短时间之内,他还没有办法达到这样的目标,所以在这个地方他也不会犯下恶作罪。

 

接下来第三点,贪恶劣事。颂曰:贪说无义论。若乐谈说王臣盗贼妇女行欲等论,以爱染心虚度时日,是染违犯。若忘念谈,非染违犯。这当中就提到了「乐谈说」,如果喜欢谈论不管是「王臣、盗贼、妇女行欲」,也就是谈论世间里没有意义的这些言论,「以爱染心」这当中的「爱染心」指的是对於以上的这些言论心生贪着,「虚度时日」花很多的时间在谈论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是染违犯」如果以这样的动机意乐,作以上的这种行为,也是会触犯菩萨戒当中的恶作罪。「若忘念谈,非染违犯」如果谈论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是因为一时忘失,或者是因为一时内心感到散乱而讲的话,「若忘念谈」以这样的动机而来谈论,「非染违犯」虽然也是违反了菩萨戒的恶作罪,但它是不俱烦恼的恶作。

 

接下来下一个部分,违犯静虑分三:一加行过失,二正行过失,三结行过失。首先第一个部分「加行过失」,颂曰:不求三摩地。在介绍这个部分之前,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如果有人想要观修奢摩他,也就是襌定的内涵,必须在还没有观修前,先去听取有关这一方面的教授。如果在不了解该如何观修的情况下,很冒然的去修学襌定,其实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有很多的人,会对所谓的奢摩他以及襌定,产生一种误解,会觉得只要将我的心完全的安住,或者让心中不要有任何的杂念生起,这就是所谓的襌定,但其实襌定并不是这麽简单的一种修行。所以在还没有观修襌定之前,必须要到上师的面前,去听取有关襌定这一方面的介绍以及教授;如果不听教授,很冒然的去观修,对於你不但没有任何的帮助,有可能产生极大的危险性。所以在颂里面就提到了「不求三摩地」。欲定其心,怀嫌很心,骄慢所持,如果有人想要观修襌定,藉由襌定的力量让他的心能够安住,但是此时他的动机「怀嫌恨心」,他可能企图想要去伤害其他的人,或者是因为他的内心,我慢增长的缘故,不诣师所求请住心教授,因为这种动机,所以他不到上师的面前,请求传授修学襌定的教授,是染违犯。以一位受持菩萨戒的菩萨而言,在观修襌定之前,以以上的这种方式,也就是透由嫌恨心,或者是我慢,而不到上师的面前去请求这一方面的教授,也是违反了菩萨戒当中的恶作罪,「是染违犯」。

 

接下来在第182页当中,颂曰:不舍静虑障。如果在观修之前,能够到上师的面前去祈请教授,在观修时也有可能会生起许多的违缘,当违缘生起的当下,我们应该以对治来加以弃舍。在之前有提到,我们必须到上师的面前去聆听教授,甚至在聆听完之後,平时也要阅读相关的论着,而这些论着包括了《菩提道次第广论》以及无着菩萨所造的《中边论》。在无着菩萨所造的《中边论》当中,有提到生起襌定前,可能会有五种的过失,这五种的过失可以透由八种的方式来作对治。甚至在《庄严经论》里面也有提到修学襌定之前,必须要经过九个阶段,所以称之为是九住心。要以什麽样的方式来修学九住心,在《庄严经论》当中都有详细的介绍到。

 

而在观修奢摩他的「正行」当中,会产生什麽「过失」呢?这一点在偈颂里面有提到「不舍静虑障」。能障静虑之五盖,所谓的五盖,就是阻碍我们修学静虑的五种违缘,随一生起,忍受不舍,当这些违缘在我们的内心生起,尤其是在修学奢摩他的过程当中,如果生起了这五种违缘当中的其中一种,「忍受不舍」不予对治,而加以弃舍,是染违犯。若爲断彼生起欲乐,无犯如前。如果在当下有生起想要断除这些违缘的想法,并且也尽可能的去遮止的话,「无犯如前」以这样的方式来作对治,它并不会违反菩萨戒,这一点就如同之前所介绍的。而这当中有提到五种的违缘,这五种的违缘是哪五种呢?五盖如《亲友书》云,在龙树菩萨所造的《亲友书》当中有提到:「掉悔及瞋恚、昏睡、贪欲、疑,当知此五盖,是劫善财贼。」五盖分别是:掉悔、瞋恚、昏睡、贪欲以及疑。这五种的违缘,是我们的心中想要生起奢摩他,最主要的五种违缘障碍。而在藏文版当中,它的「掉」跟「悔」是分开来讲述的,所以在之後,正文里面有提到,掉举恶作合爲一盖,所以在中文版是直接翻译成「掉悔」,昏沈睡眠合爲一盖。所以将昏沈以及睡眠这二个部分合而为一,在中文版的翻译当中,直接翻译成是「昏睡」。

在之前我们有提到,会阻碍修学奢摩他的五种违缘障碍,一开始有提到「掉举」,所谓的掉举,它是被贪所影响。由於对於世间的五欲,会生起强烈的贪着,所以当我们在修学奢摩他时,内心没有办法安住於一境,所以心此时由於没有办法安住,被「贪」所摄持的缘故,这样的状态称之为是掉举。「恶作」这当中的恶作,它最主要强调的是,在观修奢摩他时,有一些人会觉得,观修奢摩他,真的会能够成办奢摩他吗?或者是观修奢摩他,它能够对我产生什麽样的利益吗?他可能不见得想要把所有的心力,都往观修奢摩他的这个方向去瞄准,他可能在内心已经被「疑」所影响了。而「睡眠」这个部分,大家都应该能够了解。「昏沈」所谓的昏沈指的是,并不是在睡眠的状态,但是你的身体,或你的内心都会觉得很沈重,对於想要观修奢摩他而言,提不起心力。接下来「贪欲」,这一点也是我们时常容易去触犯到的,我们一般的人,对於世间的五欲都没有办法感到知足,没有办法满足,欲望非常的强烈,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想要观修奢摩他是很难成办的。对於观修奢摩他的行者而言,「少欲知足」的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甚至对於观修者本身,他要尽可能的降低他内心对於众生的瞋恚心。因为生起瞋恚,内心是没有办法专注在境界上来观修奢摩他的。

 

接下来看到第184页,三结行过失,所谓结行的过失,是对一个观修奢摩他的行者,他要是在内心,如实的生起具量的奢摩他,其实在生起的当下,内心能够充满大乐,这对於没有生起奢摩他的我们而言,是没有办法体会的。在论着里面有提到,如果一位行者,他的内心能够生起具量,也就是真实的奢摩他,在生起的当下,他的身、心都会感到相当的轻安,相当的舒服。但是为什麽要观修奢摩他?最重要的目的,是因为透由稳定的基础,也就是透由稳固的心,更进一步的,在此能够去思惟无常、空性、无我的种种法义,所以它是为了要成办其他的法类,成办其他的善,所作的一种前行工作。但是如果有行者他在生起了奢摩他之後,而贪着内心生起奢摩他时的这种乐受,这个时候它是不符合菩萨戒当中的这一条恶作罪的。也就是虽然在这个当下,这位行者他本身因为生起了奢摩他,内心能够生起大乐的这种感受,并且在此同时,他所造的业,也能够称之为是善业,但是善业的基础点,是在於内心对於「乐」生起了贪着的缘故,这种善业是被烦恼所染污的,所以这一点也是应该要避免的。如果有行者在生起了奢摩他之後,由於贪爱生起襌定的乐受,这样的状态可以称之为是结行的过失,也就是在生起了奢摩他之後会产生的过失。

 

因此在偈颂当中有提到,颂曰:见味静虑德。若自相续生静虑时,爱着其味,於爱味喜乐等,见爲功德,是染违犯。如果自身的心续当中生起了奢摩他,或者称之为静虑之後,贪着或者是贪爱内心生起静虑时所引发的乐受,并且见此为功德,是染违犯。

 

接下来看到下一个科判,违犯般若分二:一对下劣境,二对殊胜境。对「下劣境」当中,第一、诽谤小乘。这一点我们看到偈颂里面,颂曰:诽谤声闻乘。若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不应受持其文,不应修学其义,听闻受持修学全无益故,是染违犯。这个地方是提到了,如果生起以下的这种错误见解,或者是对别人阐述这种错误的观念,什麽样的见解?什麽样的观念呢?「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如果你认为菩萨本身是修学大乘法的行者,所以他不应该去听闻小乘法,不管是声闻或者是独觉的教法,「不应受持其文」也不应该去背诵小乘的经论,「不应修学其义」更进一步的,也不应该去探讨小乘法所说的内涵,「听闻受持修学全无益故」对於一位大乘的行者而言,如果你认为不管是听闻、受持、修学小乘法,对於大乘法,对於修学大乘的行者来说,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话,这样的见解生起的当下,也是违反了菩萨戒。甚至在生起了这个见解之後,对於别人如此来介绍的话,也违反了菩萨戒,是染违犯。此是妄执诸小乘人於声闻乘须听闻等,菩萨不须,这个部分最主要介绍的是,有很多的人他会认为,小乘法是小乘的行者所需要修学的法,因此大乘的行者,尤其是菩萨他并不需要修学小乘法,非是毕竟谤声闻乘,故与谤别解脱之根本罪有大差别。这个地方诽谤的方式,跟我们之前介绍他胜,也就是根本堕的时候,诽谤别解脱的内涵,是不相同的。之前在提到诽谤小乘法是认为,小乘的这些经典,这些内涵,都不是佛亲口宣说的,以这种方式来作诽谤。这个地方它是提到了,虽然小乘法是佛所说的,但是小乘法只适合小乘的行者,如声闻、独觉这些行者来修持,对於大乘的菩萨而言,他是不需要修学小乘法,因为大乘的菩萨修学小乘法,并没有任何的帮助,是以这种的方式来作诽谤。所以在恶作中诽谤的方式,与之前他胜所诽谤的方式是不相同的。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现今有很多的人,因为内心对大乘法有一些信心,甚至更进一步的承许,认为自己是修学大乘法的一个行者,所以他认为既然我修学的是大乘法,我就不需要去在乎小乘法所说的内涵。甚至对於很多已经受得别解脱戒的,不管是沙弥或者是比丘而言,也有人会持这样的见解,认为我是修学大乘法的一位法师,所以对於小乘所说的戒律,我并不需要严谨的去持守。如果以这种方式来为别人介绍,是很容易触犯谤法的恶业。因此在第186页的第三行当中有提到,是少知者说大乘人不须修学别解脱戒,造集谤法业障。

 

在之前有提到,虽然大乘的菩萨,他是以修学大乘法为主,但是对於这位菩萨而言,修学佛陀所宣说的小乘法,也是很重要的部份,所以对於大乘的行者来说,不管是大乘法,或者是小乘法这都必须要修学。但是进一步的,下面有提到,颂曰:有自法勤彼。对於一位已经发心,甚至更进一步的受持了菩萨戒的大乘行者而言,他在发心之後,如果整天只是修学小乘的经藏,而忽略了修学大乘法,这也是错误的修学方式。因为他必须要能够体认到,小乘的法只不过是让我的心续中,生起大乘道的最主要的前行工作,要以小乘的法作为基础,更进一步的,在心续中透由修学大乘的法藏,而生起大乘的道以及大乘的种种功德。所以对於一位修学大乘法的行者,必须要先了解应该以什麽样的方式,来实践小乘以及大乘所说的这些法类。如果不以这种方式来修学,在发心之後,受持菩萨戒之後,仅以修学小乘法为主,也是会触犯菩萨戒的。因此在偈颂里面就有提到「有自法勤彼」,也就是在有大乘的法藏可以修学的情况下,弃舍了修学大乘法的机会,一心一意的都是以修学小乘法为主,这也是会独犯菩萨戒当中的恶作罪。

 

接下来我们看到下一个偈颂,颂曰:勤非勤外论。现有可精研之佛教,未精研究,而於自教不勤研究,反於不应专究之异论外论,精勤修学,是染违犯。首先一开始提到了「现有可精研之佛教」,我们都知道佛教的教义,它相当的深奥,相当的广泛,在有如此深奥广泛的佛法教义可以研修时,「未精研究」可以研究佛学的情况下,没有抓住这样的机会,精勤努力的去研修,「而於自教不勤研究,反於不应专研之异论外论」,相较於内道的佛教的典籍而言,外道的这些典籍是不应该花太多时间来研究的,「精勤修学,是染违犯」,因此在有佛教的教义可以研究的当下,不多花一些时间在这上面研究,反而研究一些跟佛法没有相关性,相较於佛教的典籍而言,它是比较没有这麽重要的典籍,并且「精勤修学」,以这样的方式来阅读外道的论典,也是违反了菩萨戒当中的恶作。对於这个部分必须要先了解,我们都知道佛教是相当的深广,可以花很长的时间来研阅佛法的内涵。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如果有特别的目的,比方说想要调伏外道的有情,或者想要了解外道的宗义,它到底是哪一个地方有错误,在了解他方的宗义有错误之前,必须要先了解他方的宗义为何?更进一步的,透由正理的思惟,才能够找出错误的地方,以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调伏外道的众生。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有特殊目的的状况下,我们是可以研阅外道的经论,这个是被允许的。而在过去印度的成就者,不管是陈那菩萨,或者是法称论师,他们也是花了很长的时间在研究外道的这些典籍,并且找出有错误的地方而反驳了他宗,最後调伏了这些外道师。但是如果在有自方,也就是有内道的佛教典籍的情况下,你没有花时间去研究,反而花很多的时间钻研外道的这些论典,这是不正确的修学方式。

对於这一点,这一世的达赖喇嘛法王他也有强调,佛教跟科学这二方面都应该要彼此互相的配合,甚至进一步的来作讨论。所以对一位修学佛法的佛弟子,在跟科学家讨论之後,科学家他所提出来的论点,到底跟我们佛家所提出来的观点是一致的呢?还是相违的?它能够产生什麽样的帮助?或者他们所提出的论点哪一些是有误的?在这当中我们都必须去了解。但是如果你连自己本身所信仰的宗教,也就是佛教,都没有花时间去研阅、去研究,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研究科学的这方面,这种修学方式也是错误的。我们在与科学家探讨一些问题时,必须要先了解科学家他会提出哪一些的论点?他提出的哪一些论点对我们而言是有帮助的?有一些见解甚至能够让我们更进一步的去了解缘起,或者是中观所提到的正见,这个部份是我们必须要保留,必须要吸收的。但是对於许多的科学家所提出来的,没有前後世,没有业果的观念,我们必须也更进一步的去了解,他是以什麽样的立场?以什麽样的角度?用什麽样的思惟方式来阐释没有前後世,没有业果的内涵。更进一步的去反驳,或者是在内心要以,佛教是以什麽样的角度来解释有前後世的,来思惟这些问题。对於这一点,我过去也常提到,现今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就是已经很少会出现,有过去法称或者是陈那菩萨在世时的外道论师,比方说信仰大自在天等等的这些外道的宗义师,其实现在已经不多见了。但在他们的论点里面,也确实有提到很多的观念,是对於佛教的佛弟子能够产生帮助的。比如以奢摩他而言,修学奢摩他的这种法类是共内外道的,不管是外道或者是内道的行者,都会想要透由修学奢摩他,让心能够安住在境界上,更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证量。甚至外道在解释这个部分,所解释的比内道还要清楚。如果有这样的论着,甚至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是应该要去吸取别人的经验,看是否能够对我们的修学产生帮助。相同的,跟科学家之间彼此的关系,也应该以这种互相讨论之後,撷取对方的优点为修学的内涵。

 

接下来,颂曰:精勤复爱乐。於异道论及诸外论,依上戒轨研究善巧,然应如辛药,虽非所爱,爲利他故而相习近。若不如是,初心宝翫,次则爱乐,後复味着,是染违犯。在之前有提到,应该以什麽样的方式来修学外道的典籍。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外道所提出来的论典,有哪一些的错误?更进一步的可以以内道的角度,来思惟佛陀所说的「见」,到底是不是正确的见解?所以如果能够排除一些错误的观念,对於我们的内心生起正见是有帮助的。如果能够以这样的心态,找出外道所提出来的论点到底为何?这当中的错误为何?避免掉这些错误,对於我们修学佛道,甚至对於佛所说的法,想要生起正见,这是有实质上的帮助。但是我们在修学外道的典籍时,内心必须要以什麽样的方式来作修学呢?比方有一些医生他为了要医治病人的某一种疾病,他可能会给予一些有毒性,或者是有辣味的药物,甚至以各种的方式,不管是开刀,或者是各种其他的善巧方便来为病人治病。这时候病人就必须要了解,虽然这个药物具有某一些的副作用,或者是有某一些的毒性,甚至它的味道很不好闻,但是他必须要了解之所以要用药,是为了要治疗自己的疾病。相同的,对於内道的佛弟子而言,他在修学外道的论着时,必须要有这样的想法,要认为我之所以要修学外道的论着,是想要找出对方的论着,到底是有什麽样的缺失?我在内心当中,为了要避免生起相同的这种错误见解,所以必须要先了解外道所提出来的正见,到底什麽地方是有错误的?这样更进一步的避免自己的内心,也会生起相同的错误见解。所以也就是为了要调伏,为了要治疗自己内心的这种疾病,所以来阅读外道的典籍。并且更进一步的有提到除非是具有大智慧的人,这个是另当别论。不然对於一般的人而言,一天当中如果你学习的时间,比方说有五个钟头,或者是有三个钟头,在这当中不可以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来修学外道的典籍,所以你要将一天的时间,作一个规划,在这当中最多只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修学外道的典籍,剩余的时间必须要修学佛法所提到的这些「见」,或者是「行」的内涵。这一点是除了大智慧,也就是具有大智慧的人,是另当别论;不然一般的人,不可以花太多的时间来研阅外道的论着。今天早上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

 

 










相關文章:
菩萨戒
菩萨戒品释(1)
菩萨戒品释(2)律仪二十颂
菩萨戒品释(3)
菩萨戒品释(4)十八条他胜罪
菩萨戒品释(6)
菩萨戒品释(7)
菩萨戒品释(9)
菩萨戒品释(10)
菩萨戒律仪论(下)
菩萨戒律仪论(上)

上一篇(菩萨戒品释(7) ) 回目錄 下一篇(菩萨戒品释(9)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药师七佛超荐度亡
瞻布林集桑--世界祈福日
功德宝藏˙喜雨---大圆满见地 日期2008/9/30 08.58
菩提行愿计画-金容光明佛寺重建
吉祥天母

赞助网站
claire心靈季節- PChome 新聞台Blog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 中華佛教直貢葛舉*菩曼仁波切* · 喇嘛網 · 化育資訊網 · 佛曲音樂*大寶法王篇* ·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基金會 · 大愛電視網路
大同大學教育網
台北縣藏密薩迦喜金剛協會-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台灣會議中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