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古仁欽仁波切-文殊菩薩祈福法會 祇園寺‧大威德金剛除障回遮拋朵瑪法會 2010堪欽貝瑪謝饒仁波切弘法之旅增加2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佛教生死观研究─以《涅盘经》为中心之探讨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编辑部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03 06:40:04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1/03 06:39:15   编辑部 报导

为<佛教生死观研究──以《涅盘经》为中心之探讨>,依题观之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佛教生死观;其次为涅盘经。两者重心皆於研究生死议题在佛家理论体系下,是如何建构的?而佛教的最高理想基乃是涅盘寂静,此可谓佛教徒一生的终极目标,是故兹取「生死即涅盘」为导引,以《涅盘经》为线索,探讨佛教生命中的最高境界──涅盘,并探究其了脱生死的真谛。

  
  以下,全文分做五章,第一章说明研究动机及范围,和版本上的选择,并就学者专家研究成果,以专研生死、涅盘论题为矢而迈进。

第二章就佛教生死观理论分析:众生乃四大五蕴因缘和合而生,然死後仍存业力轮回,在此倘人生究竟是苦,故生死的意义何在?

第三章从佛教生死观的理路上,以《涅盘经》为研究对象,探讨「涅盘」是何境界?再者,佛性之有无乃攸关众生是否解脱生死的契机,而常乐我净则为引渡众生以臻超凡入圣的精神旨要,至於有余无余,是否仅止於有身或无身,或在境界上有何别趣。

第四章乃归结佛教生死观与涅盘思想义涵,从而回归现实人生以超克生死困惑,了断生死,以生死无恋无惧此一目标,做为研讨能否超越生死的判准。

第五章,总结前述各章为整篇论文做最後一结论,另於不足之处补充说明,以待做为往後研究的方向。 修持文殊法门,能得六种不同智慧,即速慧、深慧、广慧、说法会、辩法慧及撰述慧。一般人见一字,或许只能知其一种意义,但具速慧的人,见一字可知多如百种之内义。具深慧的人,即使他随便发问,其问题也会非常精辟。广慧乃指涵括多方面之智慧。有说法慧的人,讲经时极为善巧。有辩法慧的人,精於辩论法义,口才也很好。撰述慧即具有法益论着写作的才能。

  • 佛教生死观
  • 涅盘经

 

 

南华大学 文学研究所/94/硕士/研究生:曾长安 

指导教授:释依空  

南华大学文学系








中文摘要 Ⅰ
目录 Ⅱ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研究缘起与动机 1
第二节、研究范围与版本选定 4
(一)研究范围 4
(二)研究版本 6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安排 8
第四节、文献回顾 9
(一)涅盘思想的渊源 9
1.涅盘的出处 9
2.各学派的涅盘观 11
3.涅盘的历史传承与演变 13
(二)《涅盘经》译本的相关论述 15
1.《涅盘经》的分类 16
2.《涅盘经》的成立年代 17
3.北本《大般涅盘经》的思想体系 18
 
第二章 佛教生死观的理论基础 23
第一节、佛教人生观 23
(一)四大假合,五蕴幻有 23
1.人身之组成 24
2.无我与生命成长的关系 26
3.无我与五蕴 26
(二)无常无我,因缘和合 27
1.无我与缘起法则 28
2.无我人生的思考 28
3.众生因何而生灭 29
(三)中阴身与阿赖耶识 30
1.「没有灵魂」的存在 30
2.未生前无形的存在 32
(四)人生观──生命的意义 33
1.世俗人生观 35
2.佛教人生观 38
第二节、佛教死亡观 41
(一)人死非断,此身非常 41
1.生命是连续的 43
2.受业的轮回主体 44
3.佛教对死亡的看法 45
(二)业力轮转,生死轮回 46
1.业报思想 47
2.何以有轮回的原因 48
3.轮回与善恶业的关系 50
(三)自杀与杀生 51
1.杀生犯戒,除一阐提 51
2.人身难得,护教舍身 53
(四)死後的世界 55
1.命终何去,依识决定 55
2.预知时至 57
3.分段生死,变异生死 59
第三节、小结 61
 
第三章 《涅盘经》生死观的开展 63
第一节、「生死即涅盘」 63
(一)非身灭,断生死 63
1.涅盘非身灭 63
2.涅盘断生死 64
(二)涅盘实相 65
1.涅盘──可谓有,可谓无 65
2.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67
第二节、常乐我净 68
(一)佛性真常 70
1.佛性思想 70
2.佛性──性善、性恶 72
3.一阐提能不能成佛的问题 74
(二)涅盘为乐 76
1.生死疲劳,此岸是苦 76
2.於心解脱,彼岸为乐 77
(三)成佛在我 78
(四)涅盘寂静 80
第三节、涅盘的种类 81
(一)小乘与大乘涅盘观念之差别 81
1.小乘之解脱境界—有余、无余涅盘 81
2.大乘之解脱境界—自性清净涅盘、无住涅盘(菩萨道) 84
第四节、小结 86
 
第四章 从生死轮转到成就涅盘之道 88
第一节、於生无执,了断生死 88
(一)三学戒定慧 89
1.戒 89
2.定 91
3.慧 92
(二)六度般罗蜜 95
1.布施 96
2.忍辱 97
3.精进 98
第二节、於死无畏,直见无常 99
(一)面对死亡,心无罣碍无有恐怖 99
1.直观命限,无惧正视 100
2.於心自在,生死无碍 102
3.生身是苦,自力解脱 103
(二)诸行无常,远离颠倒梦想 104
1.无明业力,流转生死 104
2.观心无常,明心见性 105
第三节、超克生死的不同抉择 106
(一)出世行者—小乘罗汉 107
(二)世间行者—大乘菩萨 108
第四节、小结 109
 
第五章 结论与检讨 111
 
参考书目 114
壹.大藏经 114
贰.图书 114
参.论文 121
一.学位论文 121
二.期刊论文 122
肆.杂志 123
伍.工具书 125
陆.网路资料 125


壹.大藏经
 
《大般涅盘经》(3卷),东晋?法显译,大正藏第1册。
 
《大般涅盘经》(40卷),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第12册。
 
《大般涅盘经》(36卷),宋?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大正藏第12册。
 
《佛说大般泥洹经》(6卷),东晋?法显译,大正藏第12册。
 
《大般涅盘经後分》(2卷),大唐南海波淩国沙门若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12册。
 
《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亦名佛遗教经)(1卷),後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诏译,大正藏第12册。
 
《涅盘论》(1卷),印度?世亲着、北魏?达磨菩提译,大正藏第26册。
 
《涅盘经本有今无偈论》(1卷),天亲菩萨造、陈世真谛三藏於广州译,大正藏第26册。
 
《大般涅盘经集解》(71卷),梁?宝亮等集,大正藏第37册。
 
《大般涅盘经义记》(10卷),隋?慧远述,大正藏第37册。
 
《大般涅盘经玄义》(2卷),隋?灌顶撰,大正藏第38册。
 
《大般涅盘经疏》(33卷),隋?灌顶撰,大正藏第38册。
 
《涅盘经游意》(1卷),隋?吉藏撰,大正藏第38册。
 
贰.图书
 
《西藏生死书》,索甲仁波切着,郑振煌译,台北:张老师文化,1996年9月初版。
 
《生死无惧》,索甲仁波切着,黄朝译,台北:旭昇图书,2004年6月初版。
 
《涅盘经》,悟慈法师译述,台南:开元寺佛经流通处,1991年。
 
《涅盘经》,北凉昙无谶译,林世田等点校,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大般涅盘经》,高振农释译,高雄:佛光经典丛书,1996年。
 
《佛遗教三经》(《佛遗教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佛说八大人觉经》後汉沙门安世高译、《佛说四十二章经》後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台南:和裕出版社,2002年。
 
《涅盘思想研究》,张曼涛着,台北:佛光出版,1998年2月初版。
 
《自由自在—涅盘经》,平川彰着,台北:大展出版社,1992年4月。
 
《大乘《大般涅盘经》研究》,屈大成着,台北:文津出版,2003年。
 
<佛教涅盘理论的後现代诠释>,黄俊威着,高雄:1996年佛学研究论文集○4,佛光出版社。
 
《星云大师讲演集(一)》,星云法师着,高雄:佛光山出版,1993年。
 
《顿悟的人生》,释依空着,高雄:佛光山出版,1999年9月。
 
《一字禅》,释依空着,台北:圆神出版,2004年12月。
 
《开启人生的六扇窗──启迪智慧的80则佛教故事》,释依空着,台北:圆神出版,2004年7月。
 
《寻找智慧的活水》,释依空着,台北:幼狮文化,1993年10月。
 
《佛法概论》,印顺法师着,新竹:妙云集○8,正闻出版,1990年。
  
《佛在人间》,印顺法师着,台北:妙云集下编之一,正闻出版,1992年2月。
 
《以佛法研究佛法》,印顺法师着,台北:妙云集下编之三,正闻出版,1992年2月。
 
《空之探究》,印顺法师着,台北:正闻出版,1992年10月6版。
 
《我之宗教观》,印顺法师着,台北:妙云集下编之六,正闻出版,1992年2月。
 
《成佛之道》,印顺法师着,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4月修订一版。
 
《正信的佛教》,圣严法师着,台北:东初出版社,1991年3月26版。
 
《学佛知津》,圣严法师着,台北:圆神出版社,1993年。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着,台北:东初出版社,1995年7月。
 
《佛心慧语》,释慧律编撰,高雄:派色文化出版,1990年10月。
 
《佛法概要》,明晹长老着,台中:宏益文具印刷,1992年4月台湾三版。
 
《如何无忧无惧过生活》,达摩难陀法师着,林淑丹、廖舜茹译,宜兰:中华印经协会,2004年10月14版。
 
《应如何创造人生》,释志心编着,台中:法华寺丛书第一册,1995年11月。
 
《听雨僧庐佛学杂集》,蓝吉富着,台北:现代禅出版社,2003年11月。
 
《佛教文化面面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编,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中国佛教文化大观》,方广錩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生与死的超越──坦然面对生死,破解生死之谜》,陈兵着,台北:旭昇图书,2004年6月。
 
《重读释迦牟尼》,陈兵着,台北:橡树林文化出版,2003年1月。
 
《佛学概论》,林朝成、郭朝顺着,台北:三民书局,2000年2月。
 
《业的思想》,佐佐木现顺着,台北:东大图书,2003年2月初版。
 
《活着真好──佛教的生命观和生死观》,苟嘉陵着,台北:旭昇图书,2004年12月。
 
《无我与涅盘─佛家伦理与道德精粹》,张怀承着,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初版。
 
《佛教的人生观》,刘欣如着,台北:大展出版社,1993年5月。
 
《业的思想》,刘欣如着,台北:大展出版社,1993年9月。
 
《何谓「生」──阿含经》,金冈秀友着,台北:大展出版社,1991年12月。
 
《戒律法要》,济涛律师遗集,宜兰:中华印经协会,2003年11月。
 
《金刚经说什麽》,南怀瑾着,大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 01 月 01 日。
 
《须弥山与极乐世界》,定方晟着,刘欣如译,台北:大展出版社,1996年10月。
 
《汉魏六朝佛道两教之天堂地狱说》,萧登福着,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11月。
 
《佛性与般若(上)》(牟宗三先生全集3),牟宗三着,台北:联经出版,2003年5月4日。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傅伟勳着,台北:正中书局,1993年7月初版。
 
《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傅伟勳着,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1月。
 
《生命的学问THE WISDOM OF LIFE》,傅伟勳着,台北:生智出版,1997年。
 
《苦痛现象学:我在苦痛中成学》,吴汝钧着,台北:学生书局,2002年3月。
 
《死亡哲学》,段德智着,台北:洪叶出版,1994年。
 
《死之默想》,张文初着,台北:新视野图书出版,1996年7月。
 
《生死学十四讲》,余德慧、石佳仪着,陈冠秀整理,台北:心灵工坊,2003年。
 
《生死无尽》,余德慧着,台北:张老师文化,1997年。
 
《生命史学》,余德慧、李宗烨着,台北:心灵工坊,2003年。
 
《生死与轮回》,业强出版社,台北:哲学杂志○8,业强出版,1994年。
 
《生死学》,林绮云主编,台北:洪叶出版,2000年。
 
《生死学概论》,尉迟淦主编,台北:五南出版,2003年3月。
 
《生死学》,钮则诚、赵可式、胡文郁编着,台大:国立空中大学,2002年8月。
 
《死亡学》,周庆华着,台北:五南出版,2002年2月。
 
《生死学之实务探讨》,曾焕棠着,台北:师大书菀,2003年4月。
 
《生死学──基进与批判的取向》,林绮云、张盈堃、徐明瀚着,台北:洪叶文化,2004年10月。
 
《生与死的深层心理》,小田晋着,萧志强译,台北:方智出版,1998年。
 
《生与死》,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廖世德译,台北:方智出版,1995年11月。
 
《宗教生死书》,郑晓江着,台北:华成图书,2004年9月初版。
 
《超越死亡》,郑晓江着,台北:正中书局,1999年。
 
《生死智慧──中国人对人生观及死亡观的看法》,郑晓江着,台北:汉欣出版,1997年。
 
《中国死亡智慧》,郑晓江着,台北:东大出版,2001年4月。
 
《中国死亡文化大观》,郑晓江主编,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11月。
 
《死前要做的99件事》,贾卓颖编着,台中:好读出版,2003年4月。
 
《新译老子读本》,余培林注译,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
 
《生死道—老子三书之二》,王邦雄着,台北:三友图书,1993年3月。
 
《死的困惑与生的执着》,郭於华着,台北:洪叶出版,1994年。
 
《跨越生命的藩篱──佛教生死学》,吴东权等着,高雄:佛光出版,1993年。
 
《生活就像一本书》,张心怡着,台北:康乃馨出版社,1991年9月。
 
《生命的重建》,露意丝茜着,沙千梦、黄心岳合译,台北:慈济文化出版社,1992年1月。
 
《人生哲学》,夏雨人着,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4月二版一刷。
 
《人生哲学》,林丽珊着,台北:三民书局,2004年7月二版六刷。
 
《人生哲学》,邬昆如、黎建球编着,国立空中大学印行,1987年1月。
 
《现代生活哲学》,陈福滨、叶海烟、郑基良编着,国立空中大学印行,1994年6月再版。
 
《死亡的科学──生物寿命如何决定》,品川嘉也、松田裕之着,长安静美译,东大图书,1997年3月。
 
《死亡的意义》,John Bowker着,商戈令译,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
 
《自杀论》,涂尔干着,黄丘隆译,台北:结构群出版,1990年9月初版。
 
《自杀的权利》,汤玛斯萨斯着,吴书榆译,台北:商周出版社,2001年4月。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李霞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活出意义来—从集中营说到存在主义》,弗兰克(Viktor E. Frankl)着,台北:光启文化出版,2004年3月七版。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课》,米奇。艾尔邦(Mitch Albom)着,白裕承译,台北:大块文化出版,1998年。
 
《疾病的隐喻》,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刁筱华译,台北:大田出版,2000年11月。
 
《潜水钟与蝴蝶》,Jean-Dominique Bauby着,邱瑞銮译,台北:大块文化出版,1997年。
 
《另一个地方—少女丽兹的生命之旅》,嘉布莉。丽文着,洪士美译,台北:圆神出版,2004年11月。
 
《十五岁的遗书—爱丽丝的日记》,顾宁译,台中:晨星出版社,1988年3月。
 
《伊凡。伊里奇之死》,托尔斯泰着,许海燕译,台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4月。
 
《人生论》,托尔斯泰着,许海燕译,台北:志文出版社,2003年1月。
 
《死亡的艺术》,帕。威诺森博士着,吴忆帆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99年1月。
 
《死亡如此靠近》,苏绚慧着,台北:大块文化出版,2001年。
 
《六道轮回录》,丁福保编纂、羲撷云节录,台北:净土宗文教基金会,2004年11月。
 
《死後真相的探索》,成和平着,台北:慧众文化出版,1996年1月。
 
《中西生死哲学》,冯沪祥着,台北:博扬文化出版,2001年10月。
 
《全生教育》生命的实相系列(五),洪启嵩着,台北:时报文化出版,1996年11月。
 
《生死教育—生命总会找到出路》,刘明德、王心慈编着,台北:扬智文化,2003年。
 
《汉代人的死亡观》,(韩国)具圣姬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3月。
 
《中国丧葬史》,徐吉军着,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1月。
 
《人论》,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着,甘阳译,台北:桂冠图书出版,1997年11月。
 
《梦的解析》—改变历史的书,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佛洛伊德着,赖其万、符传孝译,台北:志文出版社,2003年7月。
 
《古代生命礼仪中的生死观—以《礼记》为主的现代诠释》,林素英撰,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8月。
 
《台湾人的生死学》,黄文博着,台北:常民文化,2000年。
 
《心理学》,张春兴、杨国枢、文崇一主编,台北,东华书局,1988年6月。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王蒙着,台北:立绪出版,2003年10月。
 
《想一想哲学问题》,林正弘主编,台北:三民书局,2004年1月。
 
《人生痛苦与快乐》,戚宜君着,台北:稻田出版社,1998年6月。
 
《人生十论》,钱穆着,台北:东大图书,2004年1月。
 
《身心灵健康的10堂必修课》,许添盛医师主讲,周和君执笔,台北:远流出版,2004年。
 
参.论文
一.学位论文
 
《初期佛教生死观之哲理试探—以缘起理论为核心之探索》,黄瑞凯着,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7月。
 
《初期佛教生天思想研究》,黄慧英着,真理大学宗教学系硕士论文,2003年。
 
《傅伟勳生死哲学之研究》,黄俊雄着,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6月。
 
《魏晋文学之生死观研究──以阮籍、陆机、陶渊明为例》,戴士媛着,南华大学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6月。
 
 
《中阴解脱之研究──藏传佛教『中阴超度法』的生死意识转化内涵》,李函真着,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6月。
 
《张载生死哲学之研究》,邱惠兰着,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6月。
 
《孟子生死慧之研究》,王玉玫着,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12月。
 
《宗喀巴三士道思想中的生死观──以《菩提道次第广论》为主之探讨》,林士倚着,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1月。
 
《60年代台湾小说死亡主题研究》,杨全瑛着,南华大学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
 
《佛教信徒濒死经验之研究-以嘉义四位信徒为例》,释觉了着,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1月。
 
《杂阿含经的生死观》,黄龄莹着,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
 
《道生法师佛性论之研究》,董静宜着,玄奘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
 
《依赖呼吸器老年病患家属照护之心理历程---临终关怀之省思》,甘丽华着,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
 
《从古典小说的鬼观察鬼信仰的心理与文化现象》,陈美玲着,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博士论文,2002年。
 
《元杂剧死亡题材研究》,黎滔泉着,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1年。
 
《死亡的尊严与本真的向死存在--安乐死与海德格的死亡观》,李素贞着,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6月。
 
《《论语》中所蕴涵之生死观》,罗子翔着,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2年。
 
《《老》《庄》生死观研究》,苏慧萍着,中山大学中国语文学系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
 
二.期刊论文
 
<《大般涅盘经》的佛性论>,释恒清撰,台北:佛学研究中心学报,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第一卷,1996年。
 
<「生」与「死」:理解、诠释与治疗──从佛教的「刹那生灭、了生脱死」说起>,林安梧撰,第二届现代生死学理论建构学术研讨会,南华大学生死学系所,2002年10月18日。
 
<佛教临终关怀的当代难题──安乐死与器官捐赠>,林其贤、郭惠芯撰,台北:中华佛学研究第八期,2004年。
 
<如来藏思想略探──以《大般涅盘经》为主>,释宗证撰,福严佛学院,第九届学生论文集(下),2002年6月。
 
 
<涅盘经典的传译与中国涅盘宗的形成>,杨惠宇撰,大叶大学《研究与动态》第8期,2003年6月。
 
<略论阿含经教自杀现象所反应的生命观>,许文笔撰,大叶大学《研究与动态》第9期,2003年12月。
 
<《弘明集》中的儒佛会通问题──「神灭论」与「神不灭论」作为讨论中心>,黄俊威撰,华梵大学哲学系第三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1998年12月。
 
<《大乘起信论》的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杜保瑞撰,华梵大学哲学系第四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2000年5月。
 
<佛教与儒家的对诤式对话发微>,周庆华撰,华梵大学哲学系第五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2001年4月。
 
<大乘「慈悲」观念与孟子「恻隐之心」之比较>,郭朝顺撰,华梵大学哲学系第三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1998年12月。
 
<谈生论死──从避讳生死到探究生死>(发刊辞),释慧开撰,《生死学研究》,南华大学生死学系,2003年12月。
 
<「论语」「季路问事鬼神」章解读疏证--一个生死学进路的义理探索>,释慧开撰,《生死学研究》,南华大学生死学系,2003年12月。
 
<傅伟勳的生死学与心性论──以《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为中心的讨论>,孙中曾撰,《生死学研究》,南华大学生死学系,2003年12月。
 
<建构生死学教室>,张盈 撰,《花莲师院学报》13期,2001年,129-147页。
 
<涅盘变相研究>,陈清香撰,《中华佛学学报》第1期,295-326页。
 
<《观音玄义》思想初探—以「性修善恶」为中心>,潘慧燕撰,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肆.杂志
 
<生有之研究──兼论中有观>,杨白衣撰,普门杂志203期,1996年8月。
 
<中观辩证法与解脱>,T.R.V. Murti着,郭忠生译,普门杂志204期,1996年9月。
 
<来去悠悠,滑过生死流──慧开法师VS.赵可式>,潘(火宣)记录整理,宋芳绮摄影,普门杂志248期,2000年5月。
 
<活出圆满自在的人生>,慧开法师着,普门杂志252期,2000年9月。
 
<星云日记>,星云法师撰,普门杂志204期,1996年9月。
 
《星云百语18》之<忍耐就是力量>,星云法师撰,普门杂志171期,1993年12月。
 
《一句偈》之<一切法无生>,慧律法师撰,普门杂志154期,1992年7月。
 
《空话连篇》之<神话连篇>,依空法师撰,普门杂志186期,1995年3月。
 
<人间有爱──当混沌遇上醒觉>,依空法师主讲,普门杂志178期,1994年7月。
 
<置之死地而後生──紧紧扣住一真法界的话语>,蔡政德撰,普门杂志207期,1996年12月。
 
<临终的医学、法学与佛学>,郭正典着,普门杂志235期,1999年4月。
 
<轮回的无限生机和希望>,慧开法师着,普门杂志199期,1996年4月。
 
<从八大人觉经谈佛教人生观>,黄静华着,普门杂志10期,1980年7月。
 
星云大师演讲集,「生死自在」,普门杂志155期,1992年8月。
 
<原始佛教的业报思想>,达和撰,普门杂志199期,1996年4月。
 
普门杂志编,《如是我说》之「轮回是…」,普门杂志199期,1996年4月。
 
<人生苦乐知多少>,慈惠法师讲,陈怡秋整理,普门杂志158期,1992年11月。
 
<不即不离>,余德慧撰,普门杂志146期,1991年11月。
 
<生命的成、住、坏、空>,胡秀卿着,普门杂志199期,1996年4月。
 
<功夫、境界、世界观释义>(《功夫境界世界观1》──佛法与中国哲学的对谈),杜保瑞撰,普门杂志206期,1996年11月。
 
<空入门>(《佛学论着》4),(木尾)山雄一着,释依馨译,普门杂志163期,1993年4月。
 
伍.工具书
 
1.《佛光大辞典》,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监制,电子版:佛光山电子大藏经委员会,2000年7月,【http://www.ebud.net/fgdick/】
 
2.「佛光大辞典线上简易查询」,【http://sql.fgs.org.tw/webfbd/】
 
3.《佛光大辞典》,慈怡法师主编,台北:佛光文化,1997年5月初版9刷。
 
4.《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2年。
 
5.《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居士编,高雄:高雄净宗学会,2000年8月。
 
6.《法相辞典》(英文),朱芾煌编,台北:台湾商务,1994年12月15日。
 
7.《中华佛教百科全书》,蓝吉富主编,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
 
8.《佛教思想大辞典》,吴汝钧编着,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
 
9.《佛教大辞典》,吴汝钧编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9月。
 
10.《浙江古籍出版》,任道斌主编,浙江:浙江古籍出版,1991年2月。
 
11.《佛学小辞典》,孙祖烈编,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12月。
 
12.CBETA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http://www.cbeta.org】,Copyright ©1998-2005 CBETA
 
陆.网路资料
 
大正新修大藏经 第十二册 No. 374《大般涅盘经》CBETA 电子佛典 V1.29 普及版。【http://w3.cbeta.org/result/T12/T12n0374.htm】
 
<往生>,星云法师撰,人间福报电子报网页,《迷悟之间》,2003年12月31日,【http://www.wfdn.com.tw/9212/031231/news/123111a.htm】。
 
<十大死因>,星云法师撰,人间福报电子报网页,《迷悟之间》,2003年8月20日,【http://www.wfdn.com.tw/9208/030820/09-15/082011a.htm】。
 
《佛陀的启示》,罗侯罗·化普乐着,【http://dianzipusa.com/bak/fotuodeqishi.doc】。
 
<生死的省思-从生死的探索到现代生死学建构课题>,慧开法师撰,【http://www.csmu.edu.tw/genedu/public_html/vol3/A%20Reflection%20on%20Life%20and%20Death.doc】。
 
<阿含经中的涅盘义>,王开府撰,2005年9月4日,【http://web.cc.ntnu.edu.tw/~t21015/940904Nibbana(revised).doc】。
 
<《杂阿含351经》「有灭涅盘」之思想开演──论究「有灭涅盘」对印顺导师初期大乘菩萨观之启发性>,释开仁撰,福严佛学院研究所,【http://www.yinshun.org.tw/92thesis/92-01.doc】。
 
<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的「解脱」观念>(简体版),姚卫群撰,【http://www.philosophyol.com/sdd/Article/UploadFiles/200442217018490.doc】。
 
<四圣谛>(简体版),广超法师讲,【http://www.fogpz.com/one/18.doc】。
 
「智慧藏百科全书网」,【http://www.wordpedia.com/】
 
<佛教的根本真理──「无我」>(中观哲学的基本立场之一——《中论》观法品第一至第四颂讲记),万金川主讲,编辑部整理,<香光庄严>51期,1997年9月20日,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51/main3.htm】
 
<阿罗汉的烦恼(下)>(胜鬘经讲记(三)),谢大宁主讲,编辑部整理,<香光庄严>48期,1996年12月20日,【http://www.gaya.org.tw/magazine/48/doctrine1.htm】
 
<论心性、佛性及真性 ——兼论新道家对儒释道之会通>,邝芷人撰,华梵大学哲学系第四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2000年5月。【http://www.hfu.edu.tw/~lbc/BC/4TH/BC0426.HTM】
 
<珍惜住世的大师>,王怡仁撰,觉世副刊,2005年4月18日。【http://www.wfdn.com.tw/9404/050418/09-15/041811-5.htm】
 
<论佛教的自杀观>,释恒清撰,第九期,【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NX020/09_09.htm】(另见释恒清<论佛教的自杀观>《哲学论评》,1986年1月出版,p181~197。)
 
<六朝形神之争>,刘立夫撰,《世界弘明哲学季刊》,2002年12月。
http://phil.arts.cuhk.edu.hk/~cculture/library/hongming/200212-003.htm】
 
「谈了生死」,净空法师开示,《答学佛疑问》,於1999年5月18日早餐,【http://www.amtb.org.tw/section2/enlighttalk.htm?web_index=9&web_sub_index=20】
 
《佛法与人生》,净空法师讲述,台北安坑国小,1989年,【http://faculty.stut.edu.tw/~tang/joke/buddha_life_A.htm】
 
《佛教与人生》,文珠法师讲述,1991年7月13日於香港沙田政府大会堂,【http://book.bfnn.org/books2/1911.htm】
 
《生命寿命与慧命》,文珠法师讲述,1991年於香港佛教文化中心,【http://book.bfnn.org/books2/1920.htm】
 
《心灵的世界》,文珠法师讲述,2002年4月於志莲净苑,【http://book.bfnn.org/books2/1913.htm】
 
<佛法──解脱的原理与行法(原理篇)>,净行法师,【http://book.bfnn.org/books2/1618.htm】
 
《我人生死之由来》,斌宗法师讲述,1957年12月30日於澹云精舍,【http://book.bfnn.org/books2/1623.htm】
 
《临终备览》,慧律法师讲述编撰,1999年4月1日,【http://book.bfnn.org/books/0258.htm】
 
<定义大乘及研究佛性论上的一些反思>,古正美撰,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三期(1998年),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印行,页21-76,【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1/bj11_302.htm】
 
<佛教的生态观>,魏德东撰,美佛慧讯第六十五期,【http://www.baus.org/baus/newsletter/2000/nl65_b_ecology.html】
 
人间福报(人间佛教文选),出处普门学报,【http://www.wfdn.com.tw/newspaper/10a/920426.htm】
 
<论中国佛教的人性善恶观>,王月清撰,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www/xsxx/txt.asp?id=765】
 
<《观音玄义》性恶问题之探讨>,陈英善撰,中华佛学学报第五期(1992/7)出版,(pp.173-191),【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01/05_09.htm】
 
《八大人觉经十讲》,星云法师讲,【http://www.miaoyin.net/fojiaoshuji_doc/8drjjsj.doc】
 
<八大人觉经讲义>,证严法师讲,【http://studio.me.tnit.edu.tw/ftproot/docs/%BE%C7%A6%F2%C2%F8%B6%B0/%A4K%A4j%A4H%C4%B1%B8g.DOC】
 
《大专院校生死学教学之探讨》,纪洁芳撰,【www.hljh.tcc.edu.tw/.../生命教育/生命教育%5C大专校院生死学教学之探讨%5B1%5D.doc】。
 
《死亡的艺术》,慧律法师讲述,康原居士整理,法观法师校定,【http://book.bfnn.org/books2/1822.htm】
 
《佛学基础常识》,广超法师主讲;果逸居士笔录,【http://book.bfnn.org/books/0231.htm】。
 
《生死关全集》,陈由斌居士编着,【http://www.miaoyin.net/fojiaoshuji_doc/ssgqj.doc】
 
《临终备览》,慧律法师讲述?编撰,【http://book.bfnn.org/books/0258.htm】
 
《金刚经说什麽》,南怀瑾,【http://www.csc.dfmc.com.cn/tw/upload/Jk200412151339342631.doc】
 
《三皈五戒的意义》,文珠法师讲述,【http://book.bfnn.org/books2/1904.htm#a05】
 
《修福积德造命法—袁了凡家庭四训讲述》,(免费赠阅),净空法师讲述,【http://www.miaoyin.net/fojiaoshuji_doc/xfjd.doc】
 
《佛教与人生》,文珠法师讲述,1991/7/13於香港沙田政府大会堂,【http://book.bfnn.org/books2/1911.htm】
 
《生命手册》,海涛法师着,【http://book.bfnn.org/books2/1933.htm】
 






上一篇(世亲《法华论》之研究) 回目錄 下一篇(《宝性论》如来藏思想之研)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家庭照顾者关怀总会
南卓仁波切带领高雄中心信众作四臂观音共修- 蕙蕙的部落格- Yahoo!奇摩
中时部落格 / 都是雨天惹的祸?!——《好一个吵架天》的情绪链
Dalai Lama speaking in Long Beach Extended
阿弥陀佛暨观音菩萨超渡

赞助网站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藏傳佛教寧瑪白玉派札瑪寺全球資訊網
佛教世界
TOEIC多益英語測驗-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