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七支祈禱文-堪布秋旺仁波切教授 東不丹蓮師伏藏聖地萬人蓮師億遍心咒大法會 天法頗瓦法教授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释上士道之菩提心次第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05 19:27:41
學習次第 : 进阶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菩提心生起之量,如前「悲心生量」中引莲花戒论师《修次初篇》所说:「由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正等菩提以为自性菩提之心,不须策励而得生起。」即通过修习大悲,「立誓救度有情而愿求成佛」的菩提心,无需策励便能自然生起时,就算是真正发起了无伪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共修网 释上士道之菩提心次第

 

喇嘛网 日期:2010/01/05 19:23:08   编辑部 报导 

 

释上士道之菩提心次第  

 

 

【科判】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从大觉窝所传来者现分二种:一、修七种因果教授,二、依寂天佛子着述所出而修。 今初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从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菩提心修法,总共有两种:一、修习七种因果的窍诀;二、出自寂天菩萨《入行论》中自他相换的修法。
  七种因果教授,是由佛陀传给弥勒菩萨,再传无着菩萨,後传至金洲大师。自他
相换教授,是由佛陀传给文殊菩萨,再传寂天菩萨,最後传至金洲大师。阿底峡尊者在金洲大师前求得此二教授,再传到西藏。
  当年在印度,尊者是位大善巧的班智达,对显密教法都圆融精通。为何要不远万里去印尼金洲岛依止金洲大师,求受菩提心的教授呢?
  一次,尊者在绕菩提迦耶金刚座的大佛塔时,心想:修什麽法才能快速成佛?
  这时,小佛像站起来问大佛像:「若欲速疾成佛,应修何法?」
  大佛像说:「应修菩提心。」
  尊者听後生起了定解,原来成就佛道最重要的是菩提心。
  於是,尊者到处询问何处有真正教授菩提心的传承者,当他打听到真正的持有者是金洲大师之後,就历尽千辛万苦去求法。
  他到了印尼金洲後,就向金洲大师求受菩提心的教授。
  金洲大师问:「你修学菩提心能贯彻始终吗?」
  尊者答:「我能。」
  金洲大师又问:「你能用十年时间来修学吗?」
  尊者坚定地回答:「可以!」
  於是,尊者依止大师修学菩提心的精髓,历经十二年。尊者所修的发菩提心法,即以下两种教授。

论云:七因果者,谓正等觉菩提心生,此心又从增上意乐,意乐从悲,大悲从慈,慈从报恩,报恩从念恩,忆念恩者从知母生,是为七种。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七种因果,我们通常说六因一果,加起来一共七个。「正等觉菩提心」就是大菩提心,这是所要求的果,生起这个心的因是增上意乐,增上意乐从悲,而悲从慈生起,最後推到第一步是知母,由知母一步一步上去而产生大菩提心。平常我们只是对这个名词大概有个认识,此处告诉我们怎麽样从其正因依必然的次第走上去,走对了就能在内心生起菩提心这样的果。下面分两个子目来说明它: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七因果」,具体是:正等觉佛果从菩提心生,菩提心从增上意乐生,增上意乐从大悲生,大悲从大慈生,大慈从报恩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总共有七对因果。

论云:此中分二:一、於其渐次令发定解,二、如次正修。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修学这七个有它必然的次第,先要对这个次第产生决定的见解。这一点实在很重要。我们往往是听见了一点就急急忙忙去修,想得到这个果,却不知这个果一定有它必然的因。如果不了解正确的因,那绝无可能得果。常常就是因为我们对正因不了解,以致把自己宿生的善根、一生的好心都平白浪费掉,非常地可惜,所以是「欲速则不达」,毛病都犯在这里。因此一定要对这因果的必然关系,产生决定的认识,那时就没有一点侥幸心理,这样勤勤恳恳、真真实实地去做,走一步就有一步的结果。
  本论在一开头的时候就说:如果随遇什麽缘就莽莽撞撞去修的话,「一生善行终成过失」,在座有很多是久修上座,或者虽然出家不久,但是在出家之前早就已经接触了佛法,请问各位弄了多少年,有什麽结果?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说:「忙了半天,说没有结果,好像又在这个里边;说在这里边嘛,忙了半天却没结果。」往往一个简单的道理,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一无是处,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个。对要修的法正确的内容不知道,整个的特质也不知道,它的本末之间如何配合又不清楚,就算你弄清楚了,应该达到什麽样的量也不了解。所以东碰西碰,说没有结果又好像有一点,要放又放不下,但是要跨又跨不上,要提又提不起,处处都是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务必要先把次第弄清楚,然後照着这个次第正确地去修。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论云:初中分二:一、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前面说大乘道的根本是大菩提心,这个地方说根本是大悲,请问大悲跟大菩提心到底是一样还是两样?如果是两样的话,那麽有冲突;如果是一样的话,为什麽又要重复讲?前面说的大乘道的根本,是就整个佛法的总纲来说的,佛法的中心就是大菩提心,而进入大乘门的根本也是大菩提心,这是总的。那麽大菩提心的根本是什麽呢?发起大菩提心是由前面那四个因,四因中不一定要大悲,例如因为看见圣教衰退了等等而启发你发心,因此大菩提心跟大悲是不一样的。
  前面由於这几种原因而策发大菩提心,所策发的是要学佛、要成佛的愿望,但这个愿望还没有具体,这个心本身还是个凡夫心。进一步要怎麽样使得这个心能够相应,达到跟你所愿望的一样的内容,那时候就不仅仅是一个愿望而已。假定「我想」就等於成就的话,那我们没有一个人例外的都想成佛,或者说我们都想把一切痛苦去掉,成就一切快乐,想了半天就做到了吗?一点用场都没有!所以单单「想」不行,必须找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找对了方法如理去做,才能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现在这里也是一样,由於前面这个原因我想要成佛,要成佛那就要大菩提心,而大菩提心的根本原因就在大悲。
  所以一步一步深入,就了解彼此之间并不冲突,而是必然层次的关系。譬如远远的看见一座山,我们的目的是要到那山上,从山脚下往上爬的时候会觉得好像那座山不见了,实际上你正是在往上一步一步地爬上去。现在这个大悲就是启发大菩提心的根本,而大菩提心也是大乘道的根本,所以说大乘道的根本就是大悲。下面说明为什麽根本是大悲,把大乘道整个内容分成初、中、後三部分来看,不管哪一个部分,大悲都是最重要的。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论云:初中有三。初重要者,若由大悲发动心意,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决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尽度众生重担,赖此悲故,不荷此担便不能入大乘数故。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对於初入大乘道而言,悲心为什麽重要呢?因为大菩提心是真正为了利乐一切有情(包括你自己),一定要把他们从生死苦海当中救出来,而大悲是要把一切人的痛苦解决,给他一切的快乐,所以如果悲心下劣,只想为几个人解决问题,其他人不管,那根本就跟菩提心不相应。所以说要发「把一切有情从生死中救出来」这个决定的誓愿,一定要圆满的大悲,如果悲不足或者太差的话,那不行。因此要把度众生的重担一肩担起,一定要靠大悲心,如果不能担起这个担子的话,那不算大乘人。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初中有三」,即大悲初时重要、中时重要、後时重要。由大悲的力量,就能推动自心,为了从生死海中拔济一切有情,而发起决定的誓愿;若悲心下劣,就不能如是发愿。因此,荷担度尽众生的重担完全依赖大悲,不荷担度生重担,毕竟不能入於大乘。因此,大乘最初以大悲最为重要。
  大乘最初以大悲最重要,因为:不能荷担尽度众生的重担,则不能入大乘数,而荷担度生的重担又完全依赖大悲,若悲心下劣则不能立誓荷担。
  如命根前导为呼吸,佛子行之前导是大悲。

论云:悲初重要,如《无尽慧经》云:「大德舍利弗,又诸菩萨大悲无尽,所以者何?是前导故。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导,如是诸菩萨所有大悲,亦是成办大乘前导。」《伽耶经》云:「曼殊室利,诸菩萨行,云何发起,何为依处?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诸菩萨行,大悲发起,有情为依。」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无尽慧经》上面佛说得清清楚楚,菩萨的大悲是无穷无尽的,它是大乘道根本的前导,就像人的呼吸一样,如果呼吸停止了,就什麽都没有了。《伽耶经》上面天子跟文殊师利菩萨的问答当中也这麽说。天子问菩萨:「菩萨行怎麽发起?发起之後以何为所依(依什麽来继续增长成就)?」菩萨回答说:「天子啊!菩萨心行是从大悲发起,大悲的行相就是缘苦恼有情,要把他们的痛苦除掉。假定没有痛苦的有情,悲就无从生起,所以悲一定是缘着苦恼有情,苦恼有情就是悲心所依之处。」
  平常看见别人身体有病,或者心里有病,我们要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应该如何对他?眼前不一定能做到大悲,但至少应该怜悯他,觉得这个人很可怜!如果有这个心就对了,千万不要用我们自己的想法,我们自己的想法无非都是烦恼之法,萨迦耶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例如有一种人他倒不一定身上有病,乃至於你会觉得他是骗你的,但其实他为什麽要骗你?因为他心里有烦恼病,既然如此,还是要怜悯他。所以,当我们了解了这个特质的话,不管他用什麽方式,你会了解这个人身心都在烦恼当中,如果真的有悲心的话,至少你自己这个烦恼就解决掉了,你只有同情怜悯他,所以说大悲依有情。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大悲初时重要,如《无尽慧经》中所说:「大德舍利弗!诸菩萨的大悲没有断绝之时。为什麽呢?因为大悲是佛子行的前导之故。」
  「大德舍利弗,犹如呼吸是人命根的前导。同样,菩萨大悲也是成办大乘的前导。」
  由於大悲的牵引,才引发大乘的六度万行,故说大悲是成办大乘的前导。
  《伽耶经》中,天子提问说:「文殊菩萨,如何发起菩萨万行,什麽是菩萨行的依处?」
  文殊菩萨回答:「天子,菩萨万行是由大悲而发起,以有情为依处。心不缘有情,便不会有菩萨行。比如,离开有情这个所缘境,如何发菩提心、行持布施等六度呢?所以说,菩萨行是以有情为依处。」

论云:若不修学至极广大二种资粮,终不能满如是誓愿,观见是已转趣难行广大资粮,故为转入诸行所依。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我们晓得发大菩提心,要成熟一切众生,福、智两样东西必须要究竟圆满,一点都不能差的,所以说「至极广大」。如果不能学习此二资粮的话,决不可能圆满无上菩提这个誓愿。不论自利或利他,都必定要成佛,而成佛的因一定要大悲。另一方面,你看见成佛有无边的大利益,为此当然要努力集聚资粮,为了集聚资粮非要大悲不可。看到了这点,你的心里就能不怕难,决心克服难关来成办无量无边的功德。於是种种难行的利生事业你都愿意去做,要不然平常做一点点的事情,心里就是提不起来。所以大悲心是第一个重要,有了大悲心以後,什麽困难都挡不住你,否则稍微做一点点事情就觉得辛苦了,嘴巴上讲的是大乘、是菩提心,实际上心里面一点影子都没有!而最可怜的,就是连大菩提心的根本在哪里都不知道,说是说大悲,大悲的真实内容如何又不知道。所以我们现在很幸运的晓得了,原来从大悲开始,它是大乘道的根本,以上是初重要。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如果不修学最极广大的福慧二资粮,终究不能圆满度尽众生的誓愿,观见此点後,菩萨转而投入积集难行、广大的资粮,故大悲是令身心转入菩萨万行的所依。

论云:中重要者。如是一次发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数量众多行为恶暴,学处难行,多无边际经劫无量,见已怯畏退堕小乘,非唯一次发起大悲,应恒修习渐令增长。於自苦乐全不顾虑,於利他事毫无厌舍,故易圆满一切资粮。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我们前面一开头了解了大悲的重要,如法修持发起这个心,发心以後就要紧跟着行菩萨行(大菩提心相应的行为叫菩萨行),要行种种难行苦行以救度一切众生。但是众生的数量是无量无边,而许多众生的行为又是非常地可恶,而要学的内容,论数量是多得不得了,论时间是长得不得了,看见了这样以後,心里面就会害怕,觉得自己不行,慢慢的就退下来了。一开始推动你的是大悲心,行持过程中碰到困难,能够保持你不退的,还是这个心。所以不是说开头有了就可以,还要继续地策发、策发、又策发,因为有这个心现起,在情境当前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对呀,这正是我要做的!这正是我要克服的!」你就有这个心力去冲破难关了。所以在大乘道的中间行菩萨行的时候,还要这个大悲。因此发了大悲心以後还要「恒修习」,一直修,不是起初修一下就算。
  发了这个心以後,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别人,对自己的苦乐完全不管,对别人的事情一点都不厌舍,这样才能够经无量时劫去做种种难行苦行,所以资粮很快就圆满,这个地方很重要。现在我们都说要求大乘,这个心是好的,但是对内容不了解,实际上菩提心根本还没有发起,就只是觉得佛果很好,想要那个果,稍微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得不成样子了,那根本没有用。因此我们现在不忙着说那些空话,要紧的是先认识这个层层因果必然的次第,然後找出自己欠缺的部分,把它补满了,一步一步走上去,自然问题都解决。所以眼前不是急着去忙要弘法、度众生,法是什麽先要知道,如何度众生也先要知道。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虽然一次发起如是的大悲心,而趣入了利他正行,但因为有情数量多於恒沙、行为恶劣粗暴,菩萨学处难以行持、多无边际,而且要经历无数劫恒常精进,见到这种情形後,菩萨胆怯、畏惧而退堕到小乘中。
  因此,不是仅仅一次发起大悲心,就能真正荷担起救度群生的重担,而应恒时修习,使大悲逐渐增长。
  《大智度论·第十二卷》记载:舍利弗曾在六十劫中行菩萨道,当时有人向他乞讨眼睛。
  舍利弗说:「眼睛没什麽用,要它干什麽?我的身体和财物,可以给你。」
来人说:「我不要身财,我只想得到眼睛。如果你是布施度的行者,就应施舍给我。」
  於是,舍利弗便挖出一只眼睛给他。那人用鼻子嗅了一下,嫌眼睛臭,便丢到地上,又用脚去踩。
  舍利弗心想:「这种恶人真难度化!眼睛用不上偏要讨,得到後又抛弃、践踏。这种人我度不了,不如自调身心,早日脱离生死。」
  於是,舍利弗又从菩萨道退到小乘中。
  由这则公案可见,如果大悲没有增长坚固,在遇到艰难困苦或者众生的邪行时,极易从大乘道中退转。
  由於大悲坚固,则能在实践菩萨道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苦乐完全不顾虑,对一切利他之事毫无厌舍,因此极容易圆满一切资粮。

论云: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萨大悲所动,全不自顾,极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极难行,长夜疲劳集聚资粮。如《圣发生信力经》说:『其大悲者,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无苦生是所不受,全无乐生是所不舍。』若趣如是极大难行,不久即能圆满资粮,决定当得一切智位,是故一切佛法根本唯是大悲。」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下面说菩萨已经发了大慈悲心了,由於大慈悲心的推动,一心一意只求利益别人,对自己的利益完全不管,因此他就不怕难,也不怕时间长。就像做生意的人一样,克服种种困难,只要能赚到钱,他愈做愈起劲,愈做愈高兴。现在我们赚佛法无量无边的法财亦复如此,做的时候固然高兴,时间还怕它短,要这样来积聚资粮。
  就像经上所说的,大悲心是要成熟一切有情,为了利益有情,绝对不推辞任何苦。反观我们,身心上稍微受一点苦就觉得委屈,始终都在烦恼当中。要了解,只求自利都必须净化它。不过如果只为了自利,往往会停在那里不动,一碰境那毛病又起来了,所以实际上并没有净除。所以若真正想圆满解决自己的问题,可以这样检查:如果你那个「我」彻底净除乾净的话,对境时内心就不会有什麽问题;如果听到人家说了一句话,你就起了慢心、瞋心或懊恼之心,正是说明了这个无始的冤家一直都在内心里,要靠人家碰了,你才能认得,进而净化它;所以真正要自利,还一定要靠这种暴恶有情才行。
  为了要成熟一切有情,努力帮别人,结果第一个得到好处的是自己。世间上的事情,你帮了别人就害了自己;以佛法而言,你帮了别人却利益了自己。反过来说,你真的为了利益自己,就是要去帮助别人。佛法之美,天下无出其右啊!一切的苦都自己受,一切的乐都舍给别人,如果能够趣向这个最难的难行,那麽不久就可以圆满资粮。要成佛的话,就必须圆满资粮。你越畏缩就越怕,怕的结果就不去做,不做佛果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所以唯一的办法是要做,而这一定要有正知见在後面推动你的心。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正知见,心理建设非常重要,一定要回过头来观察自己的内心,依前面的次第、从细微处观察起。不要一开头的时候就要观修大悲,这内容太复杂、太大了,尚且不说观起来以後做不到,就连观也无法观,这是必然的情况。虽然已经到了上士了,我们必须了解,ㄧ定要从前面的基础做起。能够不断地由大悲心的策动而行菩萨行,就能很快圆满资粮,成就佛果,决定得到一切智位。行菩萨道的过程中,推动我们保持继续昇进的根本原因是大悲,所以说大乘道的中间最重要的就是大悲。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如《修次初篇》中说:如是,菩萨由大悲心推动,完全不顾自己,极其渴求利益众生,由此便能趣入极其难行的菩萨行中,安忍长夜的身心劳苦,精勤集聚资粮。
  如《圣发生信力经》说:「菩萨由於大悲,为了成熟一切有情,没有一种苦不能接受,没有一种乐不能舍弃。如果趣入这样的极大难行,不久就能圆满资粮,决定获得一切智智的佛位。因此,一切佛功德法依赖大悲,一切佛法的根本唯独是大悲。」
  《菩萨本行经》中有一则公案:
  过去南赡部洲有个叫不流沙的国家,国王名婆檀宁,夫人叫跋摩捷提。
  当时,市场上米价昂贵,人民饥饿,加上瘟疫流行,国王也身患重病。
  有一户人家,丈夫出门在外,家中妇女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弱饥饿,无以充饥,便想以刚诞生的孩子充饥。当她正取刀想杀婴儿时,不觉黯然伤神,放声大哭。
  当时,王后独自出门祭天,在返回皇宫的途中,路过她家,听见女人悲切的嚎哭声,心生怜悯,便驻足静听。
  女人举刀又想杀孩子,但实在不忍吃自己的亲生骨肉,便又是一阵痛哭。
  王后走进房间,问她:「你为什麽哭?你想作什麽?」女人便实话相告。
  王后心生悲悯,说:「别杀自己的孩子,我回宫後就给你送食物。」
  女人回答:「您是贵人,也许会忘记,而我危在旦夕,实在等不及您的食物,不如吃了孩子还可以活命。」
  王后问:「吃其他肉可以吗?」
  女人回答:「只要能活命,也不管好坏了。」
  王后就取刀割下乳房,发愿说:「今天我以乳房施济苦难,我不愿作转轮王、帝释天王、魔王、梵王,我愿以此功德,成就无上佛道。」说完就把乳房送给女人。
  当她刚要割下另一个乳房时,三千大千世界顿时剧烈震动。
  天帝观见王后自割乳房救济危难,便与无数天人降临在空中,为王后舍身而落泪。
  天帝上前问:「你今天施身,极为难得。你心中愿求什麽?」
  王后回答:「我以此功德愿求无上菩提,度脱一切苦难。」
  天帝问:「怎麽能证明你是如是发愿呢?」
  王后当即立誓:「以我今天施身的功德,若能成佛,我的乳房应恢复如初。」不久果然恢复了。
  天帝赞叹:「不久即将成佛。」
  诸天欢喜,也现形赞叹道:「你今天施身,是否有悔恨,是否痛苦呢?」
  王后答:「我施此身,唯求佛道,若我无悔恨痛苦,就转女身为男身。」誓毕,立即转为男子。
  诸天赞叹:「不久即将成佛。」
  这时,全国各种疾病都应时消除,五谷丰登,粮食便宜,人民安乐。
  後来国王驾崩,王后拜为新国王。人民炽盛,国家繁荣富强。
  当时的王后,就是释迦佛的前身。因为不惜身命,现已成佛。
  《正法念处经》中说:「孔雀菩萨为诸天说:如有悲心,此人已离涅盘不远,名为大庄严。对五道众生,若起悲心,便能破烦恼。」
  归纳:
  大悲中时重要,因为如果不恒时串习大悲,遇逆境时易退堕小乘。相反,若中间串习大悲坚固,难行能行,则能迅速圆满成佛资粮。

论云:後重要者。诸佛获得果位之时,不如小乘而住寂灭,尽虚空住义利众生,亦是由於大悲威力,此若无者同声闻故。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摄持故,诸佛世尊虽得圆满一切自利,尽有情界究竟边际而善安住。」又云:「佛薄伽梵无住大涅盘,因即大悲。」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二乘人解脱了以後,就住在寂灭的无为坑里。佛不是这样,他证了果以後,「尽虚空住」,一直利益众生,论空间是无限,论时间也是无限。他能够这样做也是由於大悲的威力,所以大乘道的後面,能不住寂灭而利益众生,也同样是靠大悲的力量。就像《修次第中篇》说的:佛虽然得到了究竟圆满的自利,但是他仍然一直不停地利益众生,有情有多少,他就有多少的心;恒常不断的,一直在有情界当中济渡众生,这就是佛的大悲威力。又说:佛之所以能证得无住大涅盘,其主因就是大悲。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诸佛获得果位时,不似小乘安住在寂灭中,而是乃至虚空界尽之间,恒时不断利益有情,这也是由於大悲的威力所致,若无大悲,必定与声闻一般,堕在寂灭边。因此,大悲後时重要。
  就像《修次中篇》所说:「正因为大悲心的摄持,诸佛虽已圆满一切自利,却仍然在有情界尽之间,安住於利乐有情。『无住大涅盘』,即生死、寂灭二边都不住的涅盘。小乘涅盘堕於寂边,佛涅盘较其殊胜,故赞为『大』。佛无住大涅盘之因,即是大悲。」
  归纳:
  大悲後时重要,「远离寂边而常作有情利乐」是由大悲之力故。

论云:譬如稼禾初以种子,中以雨泽,後以成熟而为最要。佛之稼禾,初中後三,悲为最要。吉祥月称云:「以许悲为佛胜苗,初如种子增如水,长时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赞大悲。」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譬如我们要得任何的收成,开始的时候先把种子种下去,然後要雨、露、肥料来滋养它,最後成熟结出果来;如同这三个次第一般,要成就佛这个果,开头的种子是悲,中间滋润的也是悲,最後成熟受用的时候又是靠悲之力,所以悲是最重要的。
  一般造论前面都会有个赞,多半是赞佛,而吉祥月称论师在《入中论颂》上面先赞大悲心,因为以佛果苗芽而言,开头的时候,悲心就像种子,中间增长的时候像水,到後面受用的时候,它就像成熟一样,初、中、後三都要靠大悲心。所以大乘道的根本是大悲,因此造论的时候先赞大悲。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如同庄稼在初中後三时,有三法最为重要,即最初以种子为要,中间以雨水为要,最後以成熟为要。同样,成就佛果庄稼,在初中後三时,都以大悲最为重要。
  以下逐段解释《入中论》此颂含义。
  「以许悲为佛胜苗,初如种子」:对丰盛广大的佛果来说,大悲心最初犹如种子,是出生菩提心之要因。
  「增如水」:中间以大悲水灌溉令菩提增长,犹如以水滋润。若不时常以大悲水灌溉,则不能修习广大的福慧二种成佛资粮,决定会现证小乘声缘涅盘。
  「长时受用如成熟」:最後以大悲成为众生常时受用之处,犹如果实的成熟。即:如果成佛後远离大悲,必定不能尽未来际作为有情受用之处,也不能令声闻、缘觉、菩萨三种圣众辗转增上;若在果位有大悲相续不断,则以上一切都能成办。
  「是故我先赞大悲」:因为大悲初中後三时重要,故月称菩萨首先礼赞大悲心。

论云:由见此义,《正摄法经》云:「世尊,菩萨不须学习多法。世尊,菩萨若能善受善达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谓大悲。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来菩萨手中。世尊,譬如转轮圣王轮宝所至,一切军众皆至其处。世尊,如是菩萨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世尊,譬如命根若在,余根亦在。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余法亦当生起。」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菩萨不需学别的,只要学一样——大悲。这里我们不要误解,如果你真的把大悲学会了,那是千真万确不要别的了;可是要注意,要把大悲学会的话,前面每一个次第都要先学好。就像造房子,在造好之前的挖地基、清除杂障,然後钢筋、水泥、瓦、木头、砖头等许多东西,没有一样可以少的,这些东西都具备了,造好之後才是一栋房子。这个概念要非常清楚,我们往往很笼统的,根本不晓得大悲是什麽,却常常说「请你发个大菩提心……」实际上连影子都没有,这一点顺便一说。
  有了大悲,一切的佛法自己就来了;就像转轮圣王的轮宝,轮宝一到,一切军众跟着来了。我们不要从文字上面看,如果懂得内容,自然而然能体会这个在说什麽。我们如果不懂得内容,说空话好容易——「你只要大悲心,别的都不要了!」实际上连大悲心是什麽都不懂,当然更谈不到有没有大悲心。在这种情况之下,还以为其他的东西都不要学了,结果大悲既没有,其他的好东西也没有,而坏的东西却样样有,这一点我们必定要分辨得很清楚。
  就像命根若在,其余诸根也在;同样的,大悲若在,其他的菩提法也会生起。因为大悲不是空洞的东西,它是种强烈推动的念头,自然而然会推动你一心一意去追求其他的法;就好像我们生起强烈的贪心时,叫你坐在那儿,你就坐不住。一般我们掉举心很重,就算有人逼着你坐下来,你心里面就是会胡思乱想,一点办法都没有,就像猴子一样。了解大悲的特质以後,自然而然你的起心动念及身口的行持,都会朝着这个方向。这一点再三策励诸位要认真地去体验。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由於观见大悲在佛果的初中後三时最为重要,《正摄法经》中便说:「世尊,菩萨不需学习很多法。世尊,若菩萨能好好受持、做到一法,则一切佛法都会在他手中。这一法是什麽?就是大悲。世尊,由於大悲,一切佛法都会自来菩萨手中。世尊,譬如转轮王的轮宝所到之处,一切军队都来到轮宝之上。同样,菩萨的大悲在何处,一切佛法也都聚集在此处。世尊,譬如命根在,其他眼、耳等根也在。同样,大悲若在,其余菩提分法也会生起。」

以教证显示

  《无热者请问经》中也说:「若菩萨具备一法,就能护持一切佛法。一法为何?即不舍众生之善心。」
  《大智度论》中引《网明菩萨经》说:「菩萨处众生中,行三十二种悲,渐渐增广,转成大悲。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
  《大日经》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
  《普贤行愿品》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又说:「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又具大悲,便能成就最胜供养如来。《行愿品》说:「以於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因缘品》说:「每日千供施,连续百年者,不及悯众生,十六分之一。」
  阿底峡尊者说:「若对远方的客人、久病的患者、年迈的父母等慈爱行事,和实修空性大悲藏相同。」

以公案显示分三:一、大悲是极稀有之正法 二、大悲是净障最胜之法 三、修习大悲终得成就

  一、大悲是极稀有之正法
  以前三同门和卡隆巴格西的一位徒弟,去拜见仲敦巴格西。
  格西问:「博朵瓦在干什麽?」
  他回答:「他在给几百个僧众讲经说法。」
  格西说:「稀有!稀有!那也是一种正法。普穹瓦格西在做什麽?」
  回答是:「他在积累自己和他人的许多资具,建造三宝的所依。」
  仲敦巴格西还是说:「稀有!稀有!那也是一种正法。滚巴瓦在干什麽?」
  有人说:「他唯一是静修。」
  格西还是如前一般赞叹,并询问卡隆巴在做什麽。
  有人答:「他总是到一个蚂蚁窝的旁边蒙头痛哭。」
  这时,仲敦巴格西马上脱帽,边流泪边说:「极其稀有,他是真正在修持正法,这是有很多功德可以宣说。现在说,卡隆巴格西会不高兴。」
  卡隆巴格西蒙头痛哭,是因为他当时想到轮回中受苦的众生,生起了大悲心而流泪。
  金厄瓦格西在讲解许多慈悲心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时,朗日塘巴尊者恭敬顶礼,并说:「我从现在开始,唯一修持慈悲心。」
  金厄瓦格西一边脱帽,一边连续说了三遍「非常好」。

  二、大悲是净障最胜之法
  据传记记载,当年无着菩萨前往鸡足山,想见弥勒菩萨请求窍诀。
  无着菩萨在鸡足山上住了十二年整,观修弥勒本尊,却毫无成效,连一次吉祥的梦兆也没有。因成就无望,菩萨伤心地离开鸡足山。
  路上,他看见一只双足残废母狗,整个下身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小虫。母狗处境虽然悲惨,却仍满腹嗔心,它拖着下身疯狂乱叫,上前咬人。
  无着菩萨看到这种情形,顿时生起了无法抑制的大悲心,割下身肉施给母狗,而且想清除它下身的小虫。因怕用手去抓,会捏死小虫,便决定用舌头去舔。但母狗全身糜烂,恶脓腥臭,实在不忍目睹,无着菩萨便闭上眼睛伸出舌头。
  结果舌头没碰到母狗身体,反而触在地面上。无着菩萨睁眼一看,却不见母狗,只见至尊弥勒菩萨金光灿灿地出现在眼前。
  无着菩萨说:「您的大悲心实在微弱,一直也不显现尊颜。」
  弥勒菩萨说:「其实,我与你从未分离过,只因为你罪障深重,才不见我。後来你经过十二年修行,罪业稍微减轻了,所以只看到这条母狗。现在因为你生起大悲心,业障彻底清净,才真正见到了我。」(大悲心生起,菩萨就在眼前。)
  《法苑珠林》中记载:
  唐代,范阳的卢元礼,曾因重病而昏绝。过了一天後醒来说:
  有人把元礼引到了一所府宅。当时,元礼见一位官人经过,身边没有侍卫,就到官人的座位上,蹲坐在床上。
  这时官人以目示意,让侍者一手抓头、一手抓脚,把元礼扔下台阶。
  良久,元礼才起来,走到另一所大院,向南进了一间大殿堂,内有几十百口灶,灶上热气腾腾,如云雾般直往上冲,沸声喧杂,似有数千万人。
  元礼抬头仰望,只见一种似蒸笼般的东西装着人,悬在热气流的上方,听说这是蒸罪人的地方。
  元礼遂发大愿,大声说:「愿我代一切众生受罪。」
  说完便自己投身在大锅中,因神智昏迷,也不觉得有痛苦。
  不久一位沙门挽着元礼出来,并对他说:「知道你是至诚心,才送你回来的。」这时,元礼忽如梦醒。

  三、修习大悲终得成就
  唐朝,智岩法师出家後到石头城的疠人街 ,为病人传讲佛法,并且无微不至地关怀病人,亲自为他们吮吸脓水,洗涤疮口和衣物。
  後来唐高宗永徽年中,他圆寂在疠人街,脸色丝毫不变,身体散发异香,持续了十多天。
  唐朝益州福感寺,有位道积僧人,生性慈悲。凡有厉疾、脓血、秽气的人,都把他们召集在一起,亲自给他们洗补衣服,治疗疾病,和他们一起吃饭,毫不嫌弃。
  有些人不理解,他说:「境界上无染净,染净都由心。不起分别念,爱憎从何处生呢?」
  後来,他圆寂在本寺中。当时正值炎夏,天气异常炎热,但他的法体不臭不坏。过了一百天,还是结跏趺坐,与最初无异。

诸佛因地皆以大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弥勒所问本愿经》中,佛告诉阿难:我在因地求道,历经千辛万苦。过去世时,有一位王太子宝花,长相庄严。他出门见到一位得了癞症的病人,就问:什麽药能治好你的病?
  病人回答说:得到国王身体的骨髓、鲜血等,涂在我身上,病就会好。
  太子听後,便破开身体取出骨髓、鲜血,至诚布施病人,心中没有丝毫悔恨。
  佛说:那时的王太子,就是我的前身。四大海的海水还可以斗量,我为寻求无上正觉所施舍的骨髓、鲜血等,不计其数。
  《大智度论》中说:
  在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有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面住着许多飞禽走兽。
  一次,森林不幸发生了火灾,三面都燃起了熊熊大火,只有一面隔着大河,群兽被大火逼迫得无处可逃。
  佛说:那时,我是头身体庞大的鹿,力量极大。我前脚跨在大河的一岸,後脚蹋在另一岸上,让所有的野兽都踏我背渡河,直到皮肉都被踩烂,当时以慈悲力一直安忍至死。
  当最後一只兔子走来时,我的气力已经耗失殆尽,但我还是强打精神,硬忍着让它平安走过。
  等兔子过了河,我的脊背也折断了,便堕水而死。
  诸如此类,以大悲心为众生奉献生命的菩萨行,不仅是现在,长久以来一直勇猛修行。
  前面得度的那些野兽,就是今天我的弟子们的前身。最後一只兔子,就是须跋陀。
  佛陀生生世世为了利益众生精进行持,直到今天仍不休息。
  世尊还在《大集经》中说:我往昔为了一切众生修持菩萨行。为此法眼,於众生起大慈心。我曾经奉献的身体鲜血,量同大海;施舍乞讨者的头颅眼耳,高似毗福罗山;舍弃的鼻舌等,如同十突卢那;舍弃的手脚等,也等同毗福罗山;施舍的皮肤,可以覆盖整个南赡部洲。
  我也施舍过不计其数的象马、仆人、妻子、王位、国土、城市、宫殿、村落等……
  父母、师长身受病苦,无人救护的,我为之救护;无所归依的,我为其归依;无所趣向的,我为作趣向,让他们各得其所,悉皆安住。
  如是,我在三大阿僧只劫中,因悲湣一切苦恼众生,而发起大坚固的勇猛心,长夜之中修持无上菩提之行。
  如今在这没有大导师、佛法稀少的黑暗时期,在芸芸众生界中,我发心愿成无上正觉。

诸佛以大悲愿力成为众生长时受用之处

  以观世音菩萨为例,《法华经·普门品》中,释迦佛告诉无尽意菩萨:
  若有某国土的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就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就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大梵天王身得度者,就现大梵天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就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就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就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界大将军身得度者,就现天界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就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就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就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就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就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就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就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就现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就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八部身得度者,就现天龙八部身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就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就像这样,观世音菩萨以大悲力化现千百亿化身在无量国土中,永远不断地救度苦难有情。
  《法华经·普门品》偈颂中还说: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
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假使他人以害心将自己推入大火坑,以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之力,火坑顿时便化为清凉池。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
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如果在大海中漂流时,遭遇龙、鱼、诸鬼等水难,以持念观世音菩萨之力,波浪便不能淹没。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
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或在须弥山顶被人推落下山时,以持念观世音菩萨之力,犹如日轮住於虚空般,没有堕落的灾难。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
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或被恶人追逐时,从金刚山坠落,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不能损伤一根毫毛。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
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遇怨贼围绕,手持刀剑将要加害时,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怨贼皆生慈心。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
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或遭遇王难之苦,即将受刑而命终时,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刀杖随即段段断裂。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
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或者囚禁在狱中,手脚披枷戴锁,以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力,枷锁自然解开而获得解脱。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众生被厄难、无量痛苦逼身之时,以观世音菩萨的妙智力,能救世间苦难。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
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观世音菩萨具足神通妙力,广大修持智慧与方便,在十方无量国土中,无处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对三恶趣种种生老病死之苦,观世音菩萨都以大悲力逐渐息灭。
  因此,正由大悲的威神力,才使诸佛直至众生界尽之间,相续不断地救护众生。
  如《大乘庄严经论释》中所说:「大悲乃是究竟果地十力、四无畏等无量功德之源的自性,故具慧者谁不於有情兴起大悲。」

【摄义】
  大乘佛道的根本是大悲心。对於以大悲深入大乘道的入道程式,《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譬如没有树根,就不会出生其他茎、枝、叶、花、果。
  同样,若没有如根的大悲,便不能为利他而忍受各种难行;不能为利他安忍众苦,便不会思惟利益众生的各种方便;远离利益众生的思惟,便不会发起投生 的殊胜大愿;不以大愿在三有中获得利益有情的殊胜身,便不能真正成熟无边有情。
  因此,没有大悲之根,就没有为利他而安忍众苦的茎、思惟利生方便的枝、发愿受生的叶、随愿转生的花及成熟有情的果。
  《圣者嘎亚日经》说:「菩萨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有情为所缘,最後成熟有情,犹如妙树成熟殊胜果实,这是大悲大妙树王。」
  总之,若懂得大乘一切道果都是由大悲心所生、所支配,就会知道大悲心在大乘道中,从始至终有何等重要。所以,大乘道的根本即是大悲。

论云:若於如是胜道扼要,无边教理之所成立,获得定解,於菩萨心根本大悲所有法类,何故不执为胜教授。故如响那穷敦巴说:「於觉窝所虽请教授,终唯教云:舍世间心,修菩提心。」善知识敦巴讥笑告曰:「此是掘出觉窝所有教授中心。」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所有的圆满圣教都说得很清楚,佛法的宗要就是大悲心,假定对於上面所说的无上胜妙之道的宗要能产生确定的见解的话,一定会以大悲心做为修学的中心,视其为最殊胜的教授。所以此处特别告诉我们:对这个道理要发决定胜解,然後努力修行。这个概念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一再地说明、辨别,目的无非就在这里。
  如果对上述这一点不清楚的话,碰到一点小小的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去忙了,说起来是修行,实际上总是在枝末上转。如果能从枝末慢慢地往上去寻,也许还可以寻到根本;但是如果不认识,把住了枝末就以为是根本,就会永远停在那里,这就颠倒了,会枉受种种的辛苦,这一点我们一定要了解。以前的温习,总之一句话,就是教我们怎麽样去观照自己的内心,了解现在所修学的真实的内涵是什麽。从净除烦恼下手,然後一步步深入,自然而然会了解整个的中心是大菩提心,而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那个时候全部的精神就缘着它,以此做为我们的目标,照着应该走的次第,一步一步昇进。
  响那穷敦巴说:「如果有人请问觉窝(指阿底峡尊者)什麽是佛法的中心教授,他说来说去只一句话『舍世间心(就是出离心),修菩提心』。」敦巴尊者听了,讥笑地说(这个讥笑不是普通的讥笑,是指以轻松的态度说出很严肃的内容):「是啊!一点都没有错,这个确实是阿底峡尊者所有教授全部的中心。」这样一位印度佛教界几百年来了不起的大德,当时他们尊称他为能仁第二,换句话说,即使释迦世尊再来,所说的教法也是如此,不会有比这个更圆满的了,而他的教授的中心就是出离心、菩提心。真正佛法的中心是菩提心,而菩提心的根本是出离心。如果没有厌离心的话,那对佛法根本连边都没碰到;有了厌离心以後,了解真正要掌握得圆满的话,必然要进入菩提心,所以菩提心才是佛法的中心。
  前面说过,如果有人来问你现在修习什麽,可能会回答:我见到本尊了、修气脉明点等等。换成我们现在,可能就是「我一天磕几个头、我早上几点钟起来、我能够盘几个钟头的腿,乃至於我持的戒律怎麽样怎麽样……。」而善知识告诉我们的是,现在最重要的是对於业果的道理要产生决定的认识,以这个为基础然後一步一步地学,就是这里说的由舍世间心(出离心)进入菩提心。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如果对此以无边教理所成立的殊胜圣道扼要获得定解,则对与菩提心之根本的大悲相关的所有法类,为何不执为殊胜的教授呢?理应执为殊胜教授。
  「如是胜道扼要」:「胜道」,是超越声缘道的大乘道,其扼要即是大悲。有了大悲,最初即能引生菩提心,可入大乘之门;中间串习大悲,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便能在大乘道上辗转升进,不退小乘;最後以大悲可饶益一切有情。因此,大悲是大乘道的扼要。
  「无边教理之所成立」:「大悲是大乘道的扼要」是以无数教证、理证所成立,是诸佛如来一再印定、千真万确的事实。
  因此,须如以下对话所显示的那样,来了知佛法的扼要。
  有一次,响那穷敦巴说:虽然向阿底峡尊者请求教授,但尊者始终只是教诫:舍弃世间心,修菩提心。
  善知识仲敦巴笑着告诉他:「这可是掘出了大觉
沃所有教授的核心啊!」

论云:知法扼要,获决定解,唯此最难。故应数数集聚净治,阅《华严》等诸大经论,求坚定解。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宝即是,正等菩提种,唯尊知坚实,余凡莫能晓。」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真正了解佛法的纲要在此,而且产生决定不疑的见解,这是最难,却也是最重要的。平常我们修行都是依自己相应的方法而做,难以在这个重点上面把握住,所以它是最重要,也是最难。为了这样的原因,所以要净罪集资,我们不行的原因就是罪障未除、资粮未聚;而且万一见解还不够的话,就应该看大经大论,先有确定的认识,然後照着这个认识努力去行持。如吉祥敬母说:「世尊的中心教授就是『正等菩提种』(也就是大菩提心),而只有世尊才真的知道它是真正重要的、实在的、坚牢的,凡夫因愚痴所以不了解。」我们很幸运地经过菩萨祖师、大经大论的开示而了解了大菩提心的根本就是大悲,这是何等幸运呀!所以一定要从根本上把握住,一步一步学上去。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须获定解之处,唯独这一点(大悲与菩提心是大乘的核心)最为困难,所以应当数数积累资粮、净治罪障,并且阅读《华严经》等诸大经论来寻求定解。
  《华严经·第七十八卷·入法界品》中,以二百三十种比喻,极其广泛地赞叹了菩提心的功德。「等」字,包括《集学论》、《入行论》、《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等。
  如吉祥敬母所说:「世尊!您的心宝即是菩提心,这是正等觉菩提的种子,唯有世尊您才了知的精华。其他人则难以对此获得定解。」

论云:第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之理。初从知母乃至於慈,为因之理者。总欲离苦,数数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坚固者,则彼有情先须悦意爱惜之相。如亲有苦不能安忍,怨敌有苦心生欢善,亲怨中庸若有痛苦多生舍置。其中初者,因有可爱,此复随其几许亲爱,便生尔许不忍其苦,中下品爱下品不忍,若极亲爱,虽於微苦亦能生起广大不忍。见敌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愿更大愿不离苦,是不悦意相之所致。此亦由其不悦大小,於苦欢喜而成大小。亲怨中庸所有痛苦,既无不忍亦无欢喜,是由俱无悦非悦意相之所致。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学每一样东西都是从因而感果,大菩提心需要先发大悲心,从前一个层次推到後一个层次,前面是因,後面是果;然後再深一步,上面说的果又变成下一步更昇进的因。七因果中其他的因果,是引发大悲心的因,或是大悲心生起以後所感得的果。
  我们要发大菩提心,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而大悲从哪里来?其根本的因,就从知母、念恩、报恩一步一步走上来,知母亲是因,要报母恩是果。因为晓得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忆念他们做我的母亲之时对我的种种恩德,为了要报她的恩,所以要给她快乐、去掉她的痛苦,依这样一层一层的因果学上去。从果上反推,找到它的基本的因,从基本的因下手。因如果对了,果当然决定不会错,正确的因做得圆满了,就能得到圆满的结果。
  总之,要帮一切众生解决痛苦,只要多观察思惟有情的苦,觉得他苦得不得了,自然就能够生起帮他解决痛苦的心。平常心肠很硬的人,当他忽然看见一个可怜人之时,心里也会觉得:「这个人好可怜哟!」这种心情我们平常都有。所以,你只要观察有情的苦,多去思惟,就能够生起大悲心。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心不坚固也不猛利。我们要想修行,如果用浮浮泛泛的心,根本没有用,一定要产生非常猛利而坚固的心。为了要令大悲心容易生起而且猛利、坚固,就必须先把你所缘的有情看成是非常可爱的,你非常亲近、非常怜惜的。这亲近的人愈苦,你怜湣、不能忍受的心就会愈强,悲心就能猛利而且坚固。
  就像亲人有苦我们就不能忍受;反过来,如果怨家有苦,你还会说:「这个家夥活该!这样我才高兴!」你不但不会生悲心,反而生欢喜;另外一类就是没关系的人,他虽然痛苦,你心里根本没有感觉。第一种情况是因为你觉得他可爱,你的心本来就对他难舍难分,当他受苦时,就像你自已受苦一样。既然悲心是要缘别人,所以为了使悲心生起来,你不能只缘自己的苦,要推己及人;而别人跟你的关系愈密切、你对他愈爱惜,不能忍受他痛苦的心情就愈是强烈。假定你跟他的关系是中等或者下等的,那麽这种心情也同样是中等或下等;若是非常亲爱的人,即使他受一点点小苦,你也决不能忍受。反之看见敌人有苦的话,你不但不会帮他除苦,反而希望他的苦更大一点,最好他死掉了才好,这是由於不悦意相所致。所以此处特别说明,悲心不是缘一个有情想想他的苦就算了,必须要生起坚固猛利的心,这是为什麽要先取可爱之相的原因。
  跟对方之间亲、怨、中庸的不同,导致内心的反应不同,我们修的时候,应该观察到这一点。这里把我们心里的行相辨别得这麽仔细,这样修的时候才不会有一点遗漏。否则虽然修了,看见怨家的时候,还是觉得「这个家夥……」那你前面完全白修了。所以如果辨别不清楚,修了半天漏洞还在。所以你们要常记得这个比喻:就像造一架飞机,在地上觉得蛮好,飞到天空中,一出纰漏的话,就只有送命。白修是小事,还把你的慧命送掉了!所以现在大家不要急着去修行,要先了解教理,这是千万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一点我们自己应该再三反省,然後步步如理如量地深入。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诸余因果」,是指除「悲」以外的知母等六支,「此」是指悲心。
  总的来说,欲令有情离苦的善心,只要反覆思惟有情的痛苦,就能生起。但是,要让这种心容易生起并且猛利、坚固,则首先必须将有情观为悦意、可爱之相。
  以下显示「观有情是极可爱相」与我们心态的密切关系。
  譬如:当亲人有痛苦时,自己内心不能安忍;怨敌有痛苦时,便心生欢喜,幸灾乐祸;不亲不怨的一般人有痛苦时,大多生起舍置之心。
  这说明,心执取不同的相,就会引起不同的心态,即:对境受苦时,若执取亲友相,则生不忍心;执取怨敌相,则生欢喜心;执取非亲非怨相,便生舍置心。这是第一条规律。
  第一种情况:
  不能安忍亲人有苦,原因是有可爱相,而且,随着取他有多亲爱,就会生起相应的不忍他受苦之心。若是中下品的亲爱,则引生下品的不忍;若至极亲爱,则对方虽受小苦,也会生起广大的不忍。比如:孩子稍受小伤,为母亲者就会心疼不已;而旁人爱心微弱,只是稍有不忍。
  第二种情况:
  见怨敌有痛苦,不仅不产生欲拔其苦的善心,反而希望他痛苦加重、不离痛苦,这是由於不悦意相所导致的结果。
  而且,由於不悦意的大小,对怨敌受苦的欢喜程度也相应有大小。换言之,有多大的不悦意,见怨敌受苦的欢喜就有多大。
  第三种情况:
  对一般人的痛苦,既无不忍也无欢喜,这是因为对他没有执取悦意和不悦意相的缘故。
  以上是第二条规律:心执取可爱之相有多强,不忍他苦的心就有多强;心执取不悦意相有多强,欢喜他受苦的心就有多强。
  如何才能速疾、猛利、坚固地生起为有情拔苦的心呢?应当顺应心的缘起规律,将有情观为亲人,而且要以最直接的方式,让心所取的可爱相达到极点。
  以下宣说具体成就最可爱相的方法。

论云:如是应知,修诸有情为亲属者,是为令起悦意之相。亲之究竟是为慈母,故修知母、忆念母恩,及报恩三,是为引发悦意可爱。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我们晓得了道理开始修的时候,不是马上就缘着有情去想他的苦,要先把一切众生看成是可爱的、亲密的人,一般而言,最可爱、亲爱的人就是母亲,所以第一个要知母,晓得一切众生都曾经是我的母亲。进一步想母亲对我们有什麽恩,想到了这个恩,自然进一步会想去报恩;因为要报恩,所以与他乐、拔他苦的心就都生起来了,因此这三样主要的目的是引发悦意可爱之相。
  这个次第是何等地清楚!平常我们总觉得要赶快修,这是千万使不得的。只有一种情况例外,比如说你现在老了,眼看着岁月无多,而眼前的环境又不行,自己的条件也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你把握住一句佛号,这个是对的。但要注意,不要说:「别的都不要,把握一句佛号就好了。」结果真实的内容没把握住,佛号也没提起来,那就完了。所以对每一个地方的层次,都要辨别得非常清楚。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因为亲人的究竟是慈母,所以对有情修习知母、念恩、报恩,可以成就极可爱相,由此引生大慈大悲。
  应知,观修有情为亲人,目的是为了让心里生起悦意之相。
  一个人的至亲就是慈母,因此,修习知母、念恩、报恩这三者,是为了对有情引发悦意可爱相。

论云:爱执有情犹如一子,此悦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发悲心。欲与乐慈及拔苦悲,因果无定。故知母等三种所缘,即是与乐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於此中当勤修学。又发心因,修诸有情皆为亲者,是月称论师及大德月、莲花戒论师等之所宣说。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由於前面知母、念恩、报恩,策发了可爱之相,这要到什麽程度?就像对自己的独子一样。也许我们会疑惑:前面是母,怎麽一下变成子?这无关紧要,重点不在母或子,而是对一切的有情,由知母等而引发内在的这种心情,这才是我们所要的。所以如果由母来引发最强烈,就用母,如果用子引发时你的心情最强烈,就用子,这才是它真正重要的内涵。所以我们对每一个地方的行相要分辨得清清楚楚。有了前面三样,对於有情自然就能生起很珍重、爱惜、很欢喜他的心情,所以悦意慈是前面三样的果。有了悦意慈,就会不忍心他痛苦,想为他除去痛苦,这就是悲心,所以悦意慈是生起悲心的必要前提。至於与乐慈及拔苦悲之间,哪一个是因、哪一个是果则不一定。
  到这里为止,每一点都是由前面的因引发後面的果。先是了解一切众生都是你的母亲,进一步感念母亲对你的恩,於是觉得要报恩。修了这三样,对有情就能生起很欢喜、很爱惜的心。有了悦意慈以後,看到有情缺乏安乐,就会一心一意要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他,这个心叫与乐慈。因为这样,当然也就不忍心他痛苦,想要把他的痛苦拿掉,这是由於与乐慈而引发悲。反过来说,有了悦意慈以後,你看见他痛苦,想要帮他去除,这个悲心生起来之後,自然也想给他快乐,所以悲也可以引发与乐慈。拔苦悲跟与乐慈之间不一定哪一个在先,但是知母、念恩、报恩一定是在前面的,由此而引发悦意慈,有了悦意慈,进一步生起与乐慈及拔苦悲,这是修学必然的次第。
  由知母、念恩、报恩而引发慈跟悲,所以前三者就是慈悲的根本。既然是根本,我们真正应该努力修学的也在这里。慈悲一旦发起来,七因果中其他所有的都来了。所以说诸余因果是慈悲的因或果,慈悲的因是知母等三,以慈悲为因,其他的一切才生起来。所以依前面提过的《正摄法经》以及宗大师所得出来的结论是:菩萨只要一法,其他一切法类都来了,这一法就是大悲。所以其余的都是以大悲为因而感得的果。修诸有情都是自己的亲人,以此为发心之因,这是月称论师等祖师大德们所宣说的。
  再复习一下:由於晓得众生都曾做过我的母亲,所以感念他的恩,进而想要报他的恩;修了这三个,对有情自然会生起非常珍视、爱惜的心。有了这个悦意慈,发现有情缺乏安乐而为众苦所逼,进一步生起与乐慈及拔苦悲。以上就是七因果当中前五样,下面说明为什麽接下来是增上意乐以及发菩提心。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爱执一切有情犹如一子。这「悦意慈」是前三者的结果,由悦意慈就能引发悲心。
  「与乐慈」是想给予有情安乐的心,「拔苦悲」是想拔除有情痛苦的心,二者不决定谁是因谁是果。换言之,可以由慈生悲,也可以由悲生慈。比如:对某人生起悲悯心,见他缺乏安乐,也会生起想给他安乐的慈心;以慈爱心见他受苦,自然会生起想为他除苦的悲心。
  须知,「与乐慈」和「悦意慈」侧面不同,悦意慈是悲心的因,而与乐慈和悲心因果不定。
  所以,知母、念恩、报恩这三种所缘,是与乐慈和拔苦悲的根本或所依。因此,对这三者应当精勤修学。
  以上以理决定了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是引生悲心的殊胜方便。
  「观修有情为亲人」这一发心之因,是月称论师在《四百论广释》、大德月在《弟子书》、莲花戒论师在《修次中篇》等中所宣说的。
  比如,《四百论广释》中说:「思惟一切有情从无始来,皆是父母等眷属,为度彼等故,能入生死。」《弟子书》的教证,下文将引用。

论云:增上意乐及以发心为果之理者。由其如是渐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发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於此添增上心?欲令有情得乐离苦,慈悲无量声闻独觉亦皆有之,若自荷负一切有情与乐拔苦,则除大乘决定非有,故须发此心力强胜增上意乐。是故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乐云何离苦,非为满足,须自至诚荷此重担,故当分辨此等差别。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本论真正好的地方,就是每一个关键点都为我们辨别得非常清楚,而这也就是圆满的传承教授必然应该具足的特色。此处提出一个疑问:像前面这样一步一步地修,如果悲心生起来,想要利益一切有情,那由悲心而生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就够了,为什麽还要增上意乐呢﹖
  增上意乐有它特别的意义,欲给有情乐、拔有情苦,这个心情声闻、缘觉也有,因为小乘行者要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所以无量慈、无量悲声闻、缘觉也有,但是这个不是增上意乐。增上意乐就是给众生快乐、为众生去掉痛苦这件事情要由自己去承担,而无量慈心跟悲心只是希望有情离苦得乐,并非自己亲自承担此责任。亲自承担起一切有情与乐拔苦的责任,这个心是除了大乘以外其他人都没有的。我们平常对大菩提心的真实内涵不了解,往往混淆不清,根本原因就在这里。现在清楚了,要亲自承担起给一切有情乐、拔一切有情苦的责任,不是只为
一两个人。所以真正的大乘行者一定要发这个心,而发这个心一定要先有大慈悲心,以慈无量心、悲无量心为基础;但光有慈无量、悲无量心不够,要亲自去做,这叫增上意乐。
  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已经很了不起,但是单单是想怎麽样才能使一切有情都得到快乐、都远离苦,这样还不够,还要进一步自己去荷担,而且这个心还必须「至诚」——从内心深深地、一点不假,实实在在地把这个重担承担起来。所以,这个差别要分得清清楚楚。
  我们往往觉得这个跟那个差不多,如果不细辨的话是差不多,如果细辨则是天差地远!本论每一个地方都辨别得这麽清楚,这是它真正殊胜之处。如果辨别清楚了,你绝对不会这样也好、那样也好。你要这样的果,就一定要种如此的因,差一点都不行。如果因和果之间混淆不清,只是懂一个概念,种一个善根,这样要去如法修持的话,是不可能的。有的人说:「宗教都是好的,都是劝人为善。」你不能说这句话错,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很多人都是差不多先生,样样都是差不多,如果就这样差不多的话,到最後,地狱、天堂也差不多,土地也是菩萨,城隍也是菩萨,佛也是菩萨!而此处我们对仅有慈悲心和有增上意乐这两个的不同处,要分别得很清楚。下面就引经证明。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增上意乐和发菩提心是悲心之果。
  如是渐次修心,若生起了悲心,就能引发为利有情希求成佛的心,以此便足已,为何在修悲之後,还要加修增上意乐呢?
  欲令有情得乐离苦的慈悲二无量心,小乘的声闻独觉也有,但如果是亲自担负一切有情与乐拔苦的重担,则除了大乘之外决定没有。因此,必须引发这种心力强胜的增上意乐。
  所以,仅仅忆念如何给予一切有情安乐、如何让他们远离痛苦,还不足够,必须以至诚心亲自担起这个重担。因此,应辨别一般的慈悲无量心与增上意乐的差别。

论云:《海慧问经》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长者,唯有一子,可悦可爱可惜可意,见无违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娱,堕不净坑。次其童子若母若亲,见彼童子堕不净坑,见已虽发号哭忧叹,然终不能入不净坑拔出其子。次童子父来至其所,彼见一子堕不净坑,见已急急举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爱顾,全无呕吐,跳不净坑取出其子。」此说三界为不净坑,独爱一子谓诸有情,若母若亲者谓声闻独觉,见诸有情堕生死中,忧戚叹嗟然不能出。商主长者谓诸菩萨,法譬合说。又说独一爱子落不净坑,如母之悲,声闻独觉亦皆共有,故依悲湣,当发荷负度众生担增上意乐。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就像一个乖巧可爱的孩子,他因年纪小随便去玩,不小心掉进了粪坑,母亲或其他的亲人看见了,只是在旁边哭叫,但是却未能跳下去救他出来。这时孩子的父亲跑出来,看见自己的独生子掉进了不净坑当中,心里丝毫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是慌慌张张地一心要救出他的爱子,立刻跳下去,一点也不怕粪坑的脏,只想把他的独生爱子救出来。经上举这个比喻来说明此道理。我们不必为了是母或父会跳下粪坑救爱子而争论,此处重点在说明这样的心情就是增上意乐,不是单单有救拔的心,而是要跳下去把他救出来。
  以佛菩萨来看,三界之内就像粪坑。上面这个例子说,母亲或者亲戚也看见这个独一爱子掉入粪坑,却只是哭叫、忧愁,但是不会跳下去。只有这位长者(长者表示有力大人)看见了以後就马上跳下去。从三界不净坑当中把我们救出来的,不是心力薄弱的那些人,而是具有强大心力的菩萨!比喻当中掉在粪坑里的这个儿子,所指的就是我们这些在三界之内沦落的众生。要救我们出来的这种悲心,声闻、缘觉也有,但单单只有这个心不能救我们离苦。必须以此心为基础,进一步发起增上意乐。
  所以,增上意乐就是把慈悲之心再增加,所增加的内涵就是「我要亲自」把那些人从粪坑里救出来,解除他的痛苦,把一切的快乐给他,这个叫做增上意乐,这是七因果当中的第六个,也是最後一个因。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海慧请问经》中说:海慧!譬如有一位商主或者长者,只有一个独子,非常悦意可爱、让人怜惜,谁见了都不会讨厌。但孩子幼稚,在玩耍时,掉进了粪坑。
  童子的母亲和其他亲属,看到童子掉入粪坑,虽然大声号哭,悲伤哀叹,但终究不能跳入粪坑,亲手救出孩子。
  然後,童子的父亲走来,见孩子掉进粪坑中,即将淹死,他内心焦急、举止慌乱。为了救出孩子,全然不顾肮脏、呕吐,而纵身跳入粪坑,直接从粪便当中救出孩子。
  下文说明比喻相应的意义。
  不净坑,比喻三界;
  一心疼爱的独子,比喻一切有情;
  母亲与其他亲属,比喻声闻独觉;
  虽见童子掉入不净坑而号哭忧叹,但终究不能救出童子,比喻声闻独觉见到有情堕在生死苦海中,虽然内心悲伤哀叹,却无法救拔;
  商主或长者,比喻诸菩萨。
  「法譬合说」:意义对应比喻宣说。
  又说,像母亲那样见到爱子落入不净坑而生起的悲悯心,声闻独觉也有。
  所以,应当依悲悯心,进一步发起荷负度生重担的增上意乐。
  《大乘庄严经论释》中说:「虽然见了某种有情痛苦,也具有慈悲,但远离了救拔苦难的事业修行之门,这并非大悲,如同诸声缘对一切苦恼有情也具有悲心,但不作拔苦的修行。诸菩萨尽轮回际对一切有情成办利乐,因此可谓是具大悲者。」

论云:如是若发度有情心,然我现时不能圆满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证得二罗汉位亦仅利益少数有情,利亦唯能引发解脱,不能立於一切种智。故当思惟无边有情,谁能圆满此诸有情现前究竟一切利义?则知唯佛方有此能,故能引发为利有情欲得成佛。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最後的结果就是菩提心。虽然我们至诚发心,要自己亲自跳下三界的不净坑,把一切有情的痛苦解决,把一切快乐圆满地给他们,但是我现在连自己都解脱不了!或者虽然自己可以解脱(即声闻或者缘觉),还可以多多少少帮助别人,但是要想帮一切人解决问题,而且是达到一切种智的地位,却没有这个能力。能够没有一点余遗,救度无边的有情,而且达到的位次也最圆满,谁有这个力量呢?只有佛!声闻跟缘觉能够解脱生死,但这只是成就了一分自利,以质而言根本微乎其微,量方面他也只能够帮一点点忙,若质若量都不够;而要想真正成办所有众生眼前以及究竟的一切殊胜的义利,只有佛能做得到。有了增上意乐心後,又发现只有成佛才能成办一切众生的利益,所以必然会得到最後这个果——为利有情愿成佛,这个叫七因果或者是六因一果。以上是七因果教授中的第一部分,了解从因到果的次第为什麽要这样安立,第二部分是照着这个次第正修。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虽然发起了普度一切有情之心,但我现在无法圆满地利益一位有情;不但如此,即使证得声缘阿罗汉果,也只能利益少量有情,而且所作利益只能让有情解脱生死,不能将他们安立於一切种智。
  经中说:「自未得度,不能度他;自未寂灭,难令他寂;自未调顺,岂能调他。」凡夫和声缘都未证入初地,尚且无法将众生安立於登地,何况大安乐的佛地。
  因此,要思惟:对这三有中的无边有情,谁能圆满他们暂时、究竟的一切利义呢?思後便知:只有佛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为了利益有情必须成佛,由此便能引发为利有情誓愿作佛的菩提心。
  《大乘庄严经论》说:「尽於未来际,普及一切生,恒时利益彼,是说皈依大。」(在十方三世一切世间中,唯有佛能彻底遣除一切众生的所有危害,并让众生获得一切世出世间的圆满,故承许佛是大皈依处。)又说:「成就第一义,出离一切地,於他得尊极,解脱诸众生。」(成就了真如自性清净、远离客尘障垢,具有二种清净的大菩提,从一切地中辗转出离到达究竟,成为一切有情的无上世尊,能令一切有情趣入解脱。)
  在发起荷担成办一切有情离苦得乐重担的增上意乐之後,须知只有成佛才能真正成办,所以应当发起希求成佛之心。

论云:第二如次正修分三: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三、明所修果即为发心。初中分二:一、引发生起此心所依,二、正发此心。初中分二:一、於诸有情令心平等,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 今初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正式修的时候分三:首先是修希求利他之心,接着在这个基础上面修希求菩提之心,最後告诉我们,所修的果就是发菩提心。
  修希求利他之心又分二部分,第一是要引发生起此心的所依。换句话说,就是引发我们生起这种心情所依的条件、因缘。譬如说你看到某人很苦,这个苦就是引发你想为他拔苦之心的所依。有了这个所依,根据这个对象去缘的时候会产生某种效果。现在我们要生起希求利他之心这个效果的话,就要先知道引发这个心的所依是什麽,当然这里面还要有正知见。第二部分是正发此心。引发生起希求利他心的所依又分二大步骤:先要对一切有情生平等心,进一步修成悦意相。
  前面告诉我们先要对一切有情产生悦意可爱之相,结果正修的时候又说先要令心平等,好像有矛盾。真的有矛盾吗﹖学到这里,我们渐渐发现本论殊胜之处,就是对每一个次第的行相都指得清清楚楚,对每一个行相彼此间必然的因果关系也点得明明白白。行相说清楚,可以让你了解它真实所指的是什麽。所谓的行相,譬如说我介绍录音机给你,开关在哪里等等都说明得很清楚,让你一点也不含糊。否则我们讲修行讲了半天,道理虽然动听极了,但是所指的内容到底是什麽却一片模糊。佛法明明是「觉」,结果你学了半天竟然越学越糊涂,脑筋里面堆了一大堆文字垃圾,而对文字所指的内容却一无所知,仍旧是一片大无明,自己还以为懂得很多道理,这个叫「知见稠林」。现在不是这样,是把文字所指的真实内涵指给你看,遇境时就能认识这是什麽,这是第一个。其次,了解了文字所指的内涵以後,它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内涵,还有它必然的次第。这些都有了以後,想要证悟这个内涵,的确并不难。
  从这里我们才晓得,平常我们修行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因为一片糊涂。即使是世间一件小事情,若没有清楚的认识,都无法成办。比如拔草,如果你不认得草是什麽就去拔,结果拔掉的是菜而不是草。这麽简单的事情都要先弄清楚,何况是修学佛法!所以要处处提醒自己不要一片糊涂。我们常听人家说:「你不要去分别啦!」这是一个大误解。这句话是有它特别的道理在,无分别智是我们所求的果,达到这个果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什麽是错的妄分别、如何去掉它,这都要分辨清楚。否则虽说不要分别,却是糊里糊涂地一片,那是无比的大愚痴,完全是畜生相。如果这样的不分别就是学佛,那天底下都是佛了,螺蛳、蚌壳睡在那里,牠就是佛吗?打瞌睡是不分别的,那睡着了岂不是最好?这个我们要清楚。
  所以本论一开头就把这个行相辨得非常清楚,一步一步这样学上来。所以它下面就告诉我们,为什麽前面说先要对有情生起悦意相,此处又要先於一切有情令心平等。这个地方一点都不能放掉,否则你漏掉一点,只要这个漏洞还在,修上去之时不知不觉当中就会出毛病。我们常常有个比喻,不要说飞机,就说骑脚踏车吧!轮胎当中有个砂孔,虽然打气打得很足,等到你骑上去一用力,砂孔受不住,一下子爆掉了,你骑在马路上,一个筋斗摔下去,如果是飞机,那就完了!对这点要特别注意。我们总是马马虎虎,这是无始以来的恶习,善根不够;所以本论处处告诉我们,一定先要净除罪障集聚资粮。有罪障障住固然学不进去,资粮不够也学不上来!所以必须要依三士道的次第来引导。对於上士来说,学习下士、中士的法类,是一步一步走上来必不可少的步骤,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的话,即使说是上士,也只是空话而已;对条件不够的人而言,他可以从下士慢慢做起,也有他的入手处,可以一步一步学上去。从这里处处可看出这个圆
教授真是珍贵难得,正确无比!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具足圆满体相的菩提心,包括希求利他之心和希求菩提之心。按次第修心时,先修希求利他之心,再修希求菩提之心,最後认定修持的结果是发菩提心。
  修习希求利他之心,首先要打好基础,引发生起利他心的所依基础,包括修平等心、修知母、修念恩、修报恩四项内容,然後真正发起利他心,包括修慈、修悲、修增上意乐三项内容。
  生起利他心的基础:一是令心对一切有情平等;二是将一切有情修成悦意相。

论云:如前下中士中,所说诸前行等所有次第,於此亦应取来修习。又若此中不从最初遮止分党,令心平等,於诸有情一类起贪、一类起瞋,所生慈悲皆有党类,缘无党类则不能生,故当修舍。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前面下中士时所说的前行次第,这里也要拿来修习。这是我们的修学次第,此处必定要从前面的次第一步一步学上来修习增上。现在这里是正修大菩提心,修大菩提心必然的因果次第是先要知母,引发慈悲,但是在正修之前先要遮止分党。分党就是党同伐异:跟你好的人就欢喜他,跟你不一样的,就排斥他。自己内心中的这种不平等一开始就要遮止,不要让这个心相影响你。假定这个心理没有净除,在这种状态之下修慈悲,你的慈悲也是有差别的。看见欢喜的人,你的慈悲心会强一点;看见讨厌的人,慈悲心就不灵光,所以想要善缘一切有情生起大慈悲心是不可能的。
  无量慈、无量悲都是缘一切有情,没有任何例外之人。内涵本身是无量,所缘的对象也是无量。如果有一些人是你欢喜的,有一些人是你讨厌的,内心执取这样的分别的话,你的慈悲就没什麽可谈了,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先要将平等、不偏心的基础建立起来,这个基础叫修舍心。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在下士道与中士道中所说的前行等所有次第,此处也应取来修习。
  若此处一开始没有遮止分党、令心平等,而对某一类有情生起贪执,对另一类生起嗔恚,所产生的慈悲也都有党类,如此则无法产生缘无党类的平等慈悲,所以应当修持舍心。
  反观自心,会发现分别心习惯於分党,总是主观地将人群分成种种派别,然後加以区别对待。我们分别一类是自方的亲友,认为是自己人,应百倍爱护;一类是敌方,损害过自己,或者自己看不惯,应当施以报复,甚至一个好脸色也不能给;还有一类是无利无害的中庸,对他们置之不理。我们还会把人们分成尊卑、高下、善恶等,只对一方友好,态度恭敬,而轻舍另一方,漠不关心。这种狭隘的党派分别,使我们的慈悲也带有浓厚的党派色彩。
  即使只是几个人的圈子里,我们还是习惯划分自方、他方,对自方贪执、对他方嗔恚;而且在自方当中仍会继续分类,谁是最亲密,谁是一般亲密。如此大大小小的偏执,使我们产生各种不平等的心态和行为,而障碍大慈大悲,导致无法去爱一切众生。所以,首先应当修成平等心。

论云:又舍有三:行舍、受舍及无量舍,此是最後。此复有二,谓修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及於有情自离贪瞋令心平等,此是後者。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舍有三种:行舍、受舍、无量舍。「受舍」我们最容易懂,就是乐、苦、舍三种感受当中的舍受,舍受是不苦不乐的感受。另外,比如坐在沙发上觉得很舒服,或者有人赞叹你几句,跟你笑一下,你就很欢喜,这是乐受。「行舍」就是行蕴当中的舍。这是一种心理状态,平常我们的心不是掉举就是昏沉,或者胡思乱想,行舍的心相是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心中没有一点掉举相,这要用过功、跟定相应了才有的境界!但这也不是此处要修的舍。此处的舍是「无量舍」,就是在任何情况之下,心里不管缘任何有情,都没有一点点讨厌或执着,而是完全一样的心情,这是修七因果第一步要修的。
  此处提到无量舍又分两种,这样的辨别真是细致又细致,对真正重要之处分辨得丝毫不差,在因地当中要没有一点点偏差,若质若量都不能有一点杂质,否则不可能成就彻底圆满无垢的佛位。譬如造一栋摩天大厦,最後造到顶端时发现一点点小小的毛病,这没有关系啊!你把顶端拆掉了重来就行了。但假如我们最开始的基础出了毛病,造了一百零八层乃至一千层之後,发现基础不行的话,此时哪怕已经造了一万层,统统会垮掉。又像烧饭一样,如果是烧好之时,一只苍蝇掉进饭里,你只要把苍蝇掉的地方挖掉就行了,其他的地方还可以吃。可是如果刚开始的时候,那只苍蝇掉进了水里,牠身上带着霍乱菌,那整个水里都是细菌,这一锅饭就都不能吃了。所以大师一定从一开头就为我们细细辨明,他这麽做有种种特别的内涵,现在很多人修学佛法之所以一片糊涂,原因就在这里。
  有些人能讲一些道理就去弘法了,或是看见别人弘法,自己也跟着去忙了。有人却说:「你不弘法,把法藏诸深山,还能传诸其人啊!」你宁愿不弘,把法摆在山里,一旦遇上真正有条件出来弘法的人,他就会撑起来了。如果你不懂内涵而去弘法,金字招牌一旦砸垮了,大家从此不再信任佛法,那就完了;不弘还好,弘了反而把法损掉了,道理就在这里。所以我们现在很幸运,了解了以後要好好珍惜,不是忙着去弘法,而是要忙着去认识、身体力行,那才是真弘法。
  无量舍分为两种,当你缘有情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你看见这个有情本身有贪、瞋等烦恼,但你因为透过修行,自己已没有烦恼,所以见到有情时,心里也引不起贪跟瞋,这是一种。还有一种,是有情对你而言有亲怨之分,尽管如此,你内心对怨跟亲的反应因在「怨、亲」二境上如理决择,而远离贪瞋,处於平等舍受中。不管这个人跟你很要好,或者是你的冤家,你的心始终在舍相应当中,不为外面的境界所动。为什麽要这样?因为要有情远离亲疏、贪瞋是不可能的事。我们一张开眼睛,就会看见这个人是我的好朋友、那个人对我不好;以前那个人爱发脾气、这个人却很快乐……,如果跟着外面转的话,一定修不起来,所以我们自己要修不论外面任何境界我都不为所动,在这种情况当中才能够依次学上去啊!此处就是辨别这一点,所以正式下脚的第一步要令我们的心平等。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舍有行舍、受舍、无量舍三类,此处是指无量舍。
  行舍:与善心相应的心所,即缘善法,令心住於平等,远离昏沉、掉举等过失。作用是不让根本烦恼与随烦恼生起。行舍属於五蕴中的行蕴,故称为行舍。《成唯识论》中说:「云何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
  受舍:不苦不乐的舍受。
  无量舍:缘无量有情而远离贪嗔的平等心。
  所以,心住於善,远离沉掉,是行舍;心的感受非苦非乐,是受舍;缘有情而远离贪嗔,是平等舍。
  「无量舍」又分二种:一是修习有情没有贪嗔等烦恼相;二是对每一位有情,远离贪嗔,让心平等安住。此处是指後者。
  譬如:把某人观成没有贪嗔,是前一种;某人虽有烦恼,但自己对他没有贪嗔之心,是後一种。如仪轨所说:「於诸有情远离贪嗔,住平等舍。」

论云:修此渐次为易生故,先以中庸无利无害为所缘事,次除贪瞋令心平等。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修行就是要把我们的心修成某种心理状态,而心识本身一定是根对境时才生起,所以对修行而言,所缘的境很重要。修舍时一定先藉重中庸境,因为中庸境界既没有利又没有害,你看见他自然而然心能平等视之。把平等的心生起来,坚固了以後,进一步缘亲、怨而修,把面对亲友、怨敌时内心的贪、瞋都拿掉,於是心里面一步比一步稳固,这个次第是这麽完整。
  平常我们修行,往往看见这个好就忙着去修,听别人说要忏悔的话,拜一百零八拜很好,就赶快去拜佛忏悔,结果还没拜完就已腰酸背痛,第二次只好另想一个办法。所以大师对修行的每一个次第内涵都辨别得很清楚,小处这样,大处也是如此。千万注意,我们真正的毛病始终就在一听见好的就想要,当然是要有好乐心,但是必定要晓得,这个好的果是依怎样的次第学上去的,要有好的果一定要有正确无误的因,所以必须退到第一步亲近善知识,接着如理听闻,这样看起来好像慢一点,实际上是最快速的路,而且也是唯一的路。後面这句话在刚开始时我们听不懂的,现在学了十二因缘以後就懂了。
  十二因缘当中说,从因感果最快的二世,最慢的三世,有的因要经过无量世才感果,这中间是其他的因在感果,这个因还没有遇到缘,所以没有结果。如果这个因要结果的话,必定还要有缘来滋润它,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一样,坏的、好的皆是如此。我们想求圆满的果,就必定要有圆满的因、缘,所以不能因为害怕、觉得自己做不到,就停在那里。这个因没有能生支的滋润,善果是不会自己掉下来的。要一直等到有其他的因缘策发,你也能如理如量照着去做,把当初一念想求圆满果的这个心,不断地以善法欲精勤地去努力,然後才会感果。中间可能隔无量世,通常这无量世都是在恶法当中,要感善果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拿正确的善法欲去滋润、策发这个因,这是唯一的路。假定现在就开始努力去做,那就不会中间隔无量世,你走的就是最快速的一条路。这个概念一定要弄清楚,才不会偷懒、马虎,或以为自己做不到。怕苦、马虎的结果是堕地狱,如果现在开始努力,虽然要受一点点小苦,但你只要坚持下去就克服了;一旦堕了地狱,不但没有机会,而且要受无量无边的大苦,这也是我们要了解的。
  我的师长常常告诉我:你尽管做不到,仍然要一直发愿,决心一定要克服,不但烦恼的现行一定要破,而且种子习气一定要彻底拔除,绝不余剩;发了心以後要找种种的方法去行持做到它,千万不要有一点宽宥、有一点藉口。平常有很多人跟我说:「法师,你身体不舒服,该休息休息啊!」我一听就觉得这是毒药,尽管他是好心,却是错了,我真是怜湣他。我现在没有能力救他,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赶出去。如果他是我的尊长,我恭敬他,但是下次不敢见,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反过来,这个人跑来告诉我:「某人啊!生病了,赶快努力啊!再不努力的话,两脚一伸就完了。」哦!我真感谢他。这个心情我们千万要了解。
  广化老和尚曾经告诉我一个公案,我听了真感动,他说某位法师请他到佛学院当教务主任,他一直不答应,请了好几次,最後也就答应了。可是那是个女众佛学院,他之所以不答应,是因为他痔疮非常厉害,经常流了很多血。那一次开学典礼是很慎重庄严的,还请了市长及许多官员。结果他坐也不能坐,两条腿伸直坐在那里,典礼完了,觉得下面湿湿的,站起来一看,哦!下面一大堆血。他心里觉得不得了,虽然是痔疮,但是在一个女众的地方,人家是不了解的。佛本来就制很多防讥嫌的戒,尤其他老人家持戒,万一让人家起一念的误解是绝不可以的,於是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拿掉它。但是太严重了,医生也无能为力,他就想:「只有求佛菩萨了。」
  那天晚上回来做了晚课後,他就跟同学说:「你们先休息,任何情况之下都不要管我,如果我死了,今天晚上不要动,明天早上再把我抬出去。」同学们很尊敬他,就依教而不打扰他。我在这里也提醒你们,你们不要说:「唉呀,老法师啊!你好好休息!」这种话你害自己可以,千万不要讲了害别人。老和尚说完後就去拜佛,不下晚殿,一心祈求观世音菩萨帮忙。拜呀拜!拜到精疲力尽,实在拜不动,头昏得一塌糊涂,心想:「我现在站不起来,但是我的头还可以动!」然後就在跪地上磕响头,磕到後来,头实在也动不了了,趴在那里,他还是想:「虽然我的身体动不了,可是我的嘴巴还可以念!」他不断地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念到後来舌头也乾了,也念不动了,「可是我的心还在呀!」他心里就念,一直恳求。他是这样用功的!
  现在我们稍微累一点点就觉得:「唉呀,不行啊!」要是身上某处不对劲,才拜了两拜就想早一点去休息;叫你早两分钟起床,又觉得後面好多事情要做,多睡一会儿吧!真是一无是处啊!而老和尚他是这样精进地用功。不过我并不鼓励大家硬来,硬来是不可以的,老和尚有老和尚的意志,始终要记住大师告诉我们的次第,我提这个公案是特别让大家提策心力的。
  老和尚那天马上就有感应,他简直就进入昏迷状态。此时他看见观世音菩萨,发现观世音菩萨的右膝盖上面有两个人跪着,他看见了觉得很欢喜,一欢喜那两个人就没有了。他就想:「这两位是记善恶的嘛!自己这一生,虽然坏事的的确确是做了一些,但是毕竟还是好事做得多呀!看见这些,一定是菩萨加持!」这时候觉得痔疮好像好了,但是在佛堂里边不方便看,他就说:「菩萨,我告一个假,检查一下。」跑到房里一摸,几十年的痔核完全没有了。
  佛法当中提到,资粮善中精进是第一。现在并不是要大家这样去做,本论的次第还没有弄清楚之前,急着去做一定出错。我只是鼓励大家,千万不要还没有做就先畏缩。现在有机会学圆满的次第,你只要策发心力照着去做的话,没有一样得不到的。所以此处说「修此渐次为易生故」,它有它的次第,要这样一步一步地来。此处谈修平等舍的次第,首先以跟你没有怨亲关系的人为对象,除掉对他们的贪瞋之心。没有贪瞋的心理状态就是舍。前面已经告诉我们重点不是在对方是你亲爱的人或者怨家,而是缘对方的时候把贪瞋之心拿掉。一般中庸的境引发你的是平等心,但是还是要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内心,使得不被贪瞋所动,这样针对中庸境才算得到平等舍。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为了使平等心容易产生,观修的次第首先应以无利无害的一般人为所缘境,然後遣除贪嗔,让心平等。譬如,缘陌生人反观自心,让心没有贪也没有嗔,平等安住。如果内心有丝毫贪着或厌恶,都是心不平等,必须遣除,直到远离爱憎为止。
  对待无利无害的一般人,内心贪嗔相对微弱,容易使心平等,所以先缘中庸的对境修平等心。

论云:若能於此心平等已,次缘亲友修平等心。若於亲友心未平等,或由贪瞋分别党类,或贪轻重令不平等。此亦平已,次於怨敌修平等心,此若未平,专见违逆而起瞋恚。若此亦平,次当遍缘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如果对中庸的人心已经平等了,接着就缘亲友修平等心,假定缘亲友的时候心不平等,就会由贪瞋而分别党类,或者是由於贪的轻重不同而让心不平等。对亲友的心也平等以後,进一步对有怨的人修平等心。假定面对亲爱的人不能拿掉内心的耽着,看见怨的人拿不掉内心的瞋恚,平等舍心就生不起来;在内心不平等的情况之下修慈悲的话,慈悲根本增长不起来。
  当对这些境你的心都平等了,质完全对了以後,再把量扩大到任何人身上。要做到看见任何人,不管他跟你再亲或再怨,你心里面也了不动心,这是第一步。这点做到了,就能不为外境所动,否则心一直跟着外境转,你虽然想要它缘某个所缘境,可是境风一动,你又跟着动了,这样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心里先要不为亲怨所动,然後真正要缘的是一切有情。就像我们写字,要先准备好纸、笔,现在这张纸不但要摆在房间里,还要放出去接受风吹雨打!如果在室内蛮好,但是被水一泡就完了,那样是不行的!所以纸本身要经得起风吹雨打。然後你用的墨水,如果水一来就被冲掉的话,这样也不行,所以墨水也要经得起风吹雨打。我们的内心也是这样,换句话说,不要忙着想要先把慈悲修成功。在不平等的心没有摆平之前,摆在温室当中还可以,万一碰到境风就被吹动,就好像纸、墨碰到水就被水冲掉,那是没有用的。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如果对中庸者,心能远离贪嗔达到平等,接着就缘亲友修平等心。
  若对亲友心不平等,或者由於贪嗔而分别自方与他方,或者由於贪执的轻重而使心不平等,则须一直修到内心平等为止,然後再对怨敌修平等心。
  观察在对待亲人时,自己内心是否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平等。比如,对待自己的子女,要做到像对待别人的子女一样。依此类推,对待原先贪执的亲人、朋友、学生等,都要逐渐修到没有贪嗔,内心平等。
  如果对待怨敌时,心没有平等,就会专门见违逆相而起嗔恚。若对怨敌内心也能平等,接下来就普遍缘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所以,修舍心的次第是:先对一般人修,再对亲人修,再对怨敌修,最後对所有人修。
  有人说:「对自己的母亲本来就有欢喜心,不必先修平等心再修悦意慈,多此一举。」
  答:「对母亲俱生的欢喜心,实际只是贪心而已。平等心修好之後,再生起悦意慈,这时才是不夹杂贪烦恼的清净慈心。先修平等心,目的是为了消除偏执一方的贪嗔。我们的心不平等,好比山峰高低不齐,现在要让内心平等、无有高下。」
  修持平等舍心,最後应达到仙人请客般的心态。传说仙人宴请宾客时,不分贵贱、高下、贤劣,一律都请上座,平等地热情款待。同样,对普天下的有情,若能不论阶层、职业、相貌、种族,不论亲怨,都以平等慈悲心对待,这就是舍无量心。
  《八大人觉经》说:「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论云:若尔於彼由修何事能断贪瞋?谓修二事。就有情者,谓念一切欣乐厌苦,皆悉同故,缘於一类执为亲近而兴饶益,於他一类计为疏远,或作损恼或不饶益,不应道理。就自己者,当作是思:从无始来於生死中,未经百返为我亲属,虽一有情亦不可得,於谁应贪,於谁当瞋?此是《修次中篇》所说。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进一步说,他明明是亲爱的人,难免对他喜好、贪着,或他明明是怨家,当然我们会发瞋恚,要怎样才能够对他舍掉贪瞋之心呢?前面先说有关修平等舍的种种道理,此处进一步告诉我们怎麽修。要修两件事情:第一就有情来说,没有一个有情例外,都希望快乐、厌恶痛苦,在这一点上无丝毫差别,人是这样,畜生也是。因此对於其中一类的人给他好处,对另一类的人疏远乃至伤害,这是不合理的!这是就有情那方面而言。
  第二就自己方面应当这样观察:我们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因为处在无明当中,无始生死以来,已经受生过无数次,在这无数次的受生当中,和所有的有情各式各样的关系都有过,要找一个跟你不曾有过任何关系的人,找不出来!任何一个人都曾经是你最亲爱的人,也曾经是你的大对头,也曾经与你毫不相干。既然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有什麽好分别的呢?乃至我们平常相处,也常是今天好得要命,明天气得要命,到後天又好了,一直不断地这样吵吵合合,天天忙着这些事情,这不是毫无意思吗?轮回中的亲怨无定就是这样!如果能够懂得这个道理,眼光放远去看,那麽亲怨的问题就没有了。《修次中篇》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此书是性宗修行的方法,作者特别告诉我们修行是有次第的,所以叫做修行次第初、中、後三篇。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那麽,修习哪些法门能断除对有情贪嗔不平等的心态呢?具体是修两种事。
  对有情方面,应当思惟:因为一切有情都同等希求安乐、不愿受苦,所以将有情分成两类,对一类执为亲近而作饶益,对另一类计为疏远而伤害或不作饶益,这非常不合理。
  譬如:冬天街上有十人缺少衣食,他们平等希求得到温暖,若认为其中五人是自己的亲友,而赶紧给他们送棉衣、送热汤,让他们住在温暖的房间里,认为另外五人是陌生人,即使他们蜷缩街头,身体冻得发紫,也不去关心照顾,这是很不应理的。或者很多人中毒时,自己只为关系亲密的人解毒,而舍弃另一类人,这是违反道德仁义的。
  所以,想到普天下的众生都平等希求离苦得乐,自己应当平等给予众生安乐,拔除他们的痛苦。
  对自己方面,应当思惟:无始以来在生死当中,没有一个有情不曾百次作过我的亲属,既然都是亲人,对谁应贪对谁应嗔呢?这是《修次中篇》中所说的。
  比如,可以思惟:一切有情都曾无数次作过母亲,曾经为了养育自己而耗尽心血。虽然母亲们由於转世而改变了形相,但她们曾是自己的母亲,曾给予过的慈爱,永远不应因转世而抹杀,就像今世的母亲虽然年迈衰老,但我们始终不能舍弃执她为母亲的心。既然都是前世的母亲,为什麽要对其中一部分贪执,而对另一部分嗔怒呢?如此心不平等,没有任何道理。
  或者思惟:一切有情都曾无数次作过自己的子女,虽然他们漂泊在轮回中,自己也已忘却他们前世的音容笑貌,但他们都曾是自己百般慈爱过的骨肉,为什麽要厚此薄彼呢?所以,应平等关爱天下一切有情。

论云:又於亲属起贪爱时,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杀害,一切互相为怨杀,汝等如何起贪心。」及如前说无定过时,一切亲怨速疾变改所有道理,当善思惟,由此俱遣贪瞋二心。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如果於亲属起贪爱,经上说最好的对治就是想:「以前我也杀过你,你也杀过我,大家互相杀,有什麽好贪着的!」前面修六苦时也说过,在生死轮回中,一下亲得要命,一下又怨得要命,所以当你思念亲爱之人的时候,想想他曾是你的怨敌,想到怨敌的时候,想想他曾是你最亲爱的人,这样善巧地思惟的话,贪瞋就净除了。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对亲属生起贪爱时,就像《月上童女请问经》所说:「我往昔曾杀害你,我往昔也曾被你杀害,所有人彼此互为怨敌,彼此杀害,你们怎麽会还生贪心呢?」
  以下引公案说明:
  往昔,藏王赤松德赞的女儿莲明公主,十七岁时不幸夭折。藏王便问莲花生大士:「我女儿莲明公主看来是个宿业清净的人,她有幸遇到您们这些如真佛一般的大智者、大译师,为什麽这样短命呢?」
  莲师解释说:「莲明公主不是因为宿业清净而转生为你的女儿。这是因为过去我和你以及菩提萨埵曾转生为三个劣种人的儿子,一起修建夏绒卡绣大塔,当时,莲明公主是只毒黄蜂,它叮入你的血管,无意之中被你捏死。因为这个命债,它才转世作你的女儿。」
  法王赤松德赞是真正的文殊菩萨,连他都有由过去怨业转生而来的子女,何况我们一般的凡夫呢?
  《安士全书》中记载: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的儒生姚东朗,儿子十岁时得了重病,奄奄一息。
  父母可怜孩子,问他:「你真的没缘份做我儿子吗?」
  孩子忽然用北方话说:「我是山东的某某出家人,曾积累了
三十两金子,师兄见後起贪心,把我推入水中。我当时向观音菩萨呼救,只见大士说:『你命该如此,这是前世的罪孽。』这样,我就被淹死了。
  地方上有人将此事上报官府,你当时身为县令,收取了师兄贿赂的
三十两金子後,平息了此事。我因为沉怨未洗,就投胎作你弟弟,就是你已死的弟弟姚嵩绍。追随你二十多年,一直没有讨还债务,因此死後又转为你儿子。十年以来,你已还清了三十两
金子。我要走了,只是你家有一根柱杖,我很喜欢,可以烧了送给我。
  我的师兄也因讨债而投胎为你的大女儿,她嫁到溧阳县潘家,即将生产。我死後就投生为她的胎儿,索取命债。」
  由此公案可知,六亲眷属无不是前世的怨家,为了讨债才来投生。未说破时,以为眼前、身边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人;被明眼人点破後,才知前後左右都是怨家债主。所以,有何必要对前世的怨家格外贪执爱惜呢?
  而且,对前文中士道所说亲怨无定过患,一切亲怨迅速改变的道理,应当善加思惟,由此能够同时遣除贪嗔二心。
  以前,印度的嘎达亚那尊者,到一位施主家中化缘时,看到施主怀抱着儿子,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肉,有一条母狗跑过来啃食骨头,他就用石头打狗。
  尊者以神通观察,发现那条鱼原是施主父亲的转世,那条母狗是他母亲的转世,前世杀害自己的仇人转为儿子来偿还宿债。见到这种情形,尊者感叹说:「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
  因此,轮回中的一切都是无常,亲不是恒常之亲,怨不是恒常之怨。世上没有固定的亲怨,目前的敌人曾是最亲密的朋友,目前的亲人也是昔日最可恨的仇敌。
  《修行地道经》说:「当发行慈心,念怨如善友,展转在生死,悉皆为亲族。譬如树生花,转成果无异,父母妻子女,宗亲亦如是。其行慈心者,等意无憎爱,不问於远近,乃应为大慈,等心行大哀。」(应发起慈心,念怨敌如善友,在生死中辗转投生,都曾作过自己的亲属。就像树木生出了花朵,花朵又转成了果实,父母、妻子、宗亲也是如此,彼此之间的关系一直不断在变换。行持慈心的人,应当心意平等、远离憎爱,不问疏远、亲近,都要一视同仁。这才是大慈心,才是以平等心行持大哀悯。)
  所以,怨和亲并没有真实的自性。亲友某时会转成怨敌,怨敌某时也会转为亲友,一切都不固定,故应普遍对一切有情发起平等心。
  或者思惟:一切三界有情,都有生老病死等苦恼,本性是苦。所以,我不应损害本性是苦的有情,而应平等饶益。
  或者思惟:一切众生平等都是四大五蕴假合的幻相,仅仅是地、水、火、风,或色、受、想、行、识,若再进一步分析成微尘和刹那,最後则是如虚空般的大空性,其中谁是亲、谁是怨呢?所谓的亲怨,只是以分别心所假立的。
  或者思惟:若我不起分别,则万法本无亲怨。别人骂我、打我、嗔我,没有能骂所骂、能打所打、能嗔所嗔,只有幻化的声音和色像,所以不必执着对方是敌人;别人赞我爱我,也没有能赞所赞、能爱所爱,如空谷回音、梦幻泡影,不必执着对方是亲友。如此思惟便知,分别亲怨多麽无意义。

论云:此取怨亲差别事修,故不须遣亲怨之心,是灭由执怨亲为因,所起贪瞋分党之心。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此处是取怨亲不同的对象来修,人生在世,总会有的人跟你亲近一点,有的人跟你疏远一点,乃至有人是你的怨家,这是事实,所以不必遣除亲怨之心。真正重要的是,对亲爱之人的贪着心,以及对怨敌的排斥之心要拿掉。如果面对亲、怨能够遣除贪瞋之心,那麽不论面临任何的境风,内心都能安住在舍当中,不为境所动。不要以为这就是如如不动哦!这离如如不动还天差地远!现在我们内心一天到晚跟着境风在转,却说不分别、如如不动,那真是颠倒。我所以这样提,是要大家千万注意,每一个地方的行相,必定要弄得清清楚楚,要不然你随便一开口就错了,听法时也会听错。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这只是取怨亲的差别事来修习,所以不需遣除亲怨之心,这是要泯灭由执着怨亲为因,所引生的贪嗔分党心理。

【摄义】

  圆满菩提心的体相,应当具足希求利他之心和希求菩提之心两种德相。修菩提心时,按七因果教授,先修希求利他之心,再修希求菩提之心。
  修利他心,发心亲自荷担救度一切有情的重担。先要修好两个基础,一是修平等舍心,二是把有情修成悦意相。在此基础之上,再修习慈、悲、增上意乐。
  为什麽要安立如是次第呢?一般来说,不断思惟自身诸苦後,再转缘众生思惟,即可体会他苦,而引起愿他离苦之心。但是,要让此心猛利、坚固、恒常,则须修成悦意慈,即见一切众生皆如自之独子般的可爱相。
  在生起悦意相之前,先须修好平等舍心。理由是:我们的心始终缠缚於贪嗔之中,亲友痛苦便於心不忍,怨敌有苦就幸灾乐祸,非亲非怨的众生受苦,则置之不理、漠不关心;如果不能去除这种偏执,则会障碍大慈大悲。所以,首先应修整不平等的心地。
  所谓平等舍,要舍去的是对有情的贪嗔。反省自己,无始以来是否一直在串习贪嗔呢?通常,我们对所爱的人,都会有强烈的贪执,即使只是短暂的分离,内心也难以平静,思念不已。然而,对於怨敌,却连一分钟也无法与之相处,一见他就嗔心大发。就像这样,我们一直困在贪嗔之中,完全不似大乘行人。所以,认为自己对有情有慈悲心,是否只是贪心呢?声称发了菩提心,是否遇到众生只发贪嗔心呢?这些都要仔细辨别。
  因此,在没有灌溉悦意慈水、播下悲心种子之前,首先要修理平整不平的心地。对待任何众生,首先要修成不贪不嗔的平等心。
  如何才能修成平等心呢?这必须通过思惟道理,遣除心中的偏执。可由以下几方面思惟:

  一、思惟怨亲不定,对治贪嗔

  通常,我们会对某一类人特别好,因为他是我的亲友,或者他利益过我。对另一类人心怀嗔恨,因为他是我的敌人或者他曾经损害过我。又对一类人态度一般,觉得无关痛痒,因为他不曾利益或损害过我。这就是我们行为的逻辑,谁利益我、承事恭敬我,他就是亲友;谁损害我,他就是敌人;谁无利无害,就只是一般人。这是分党,随之而来的是贪嗔执着。
  现在,可以观想一位自己最喜爱、一刻也不愿分离的亲人,然後反问自己:他是固定不变的亲人吗?
  显然不是!因为在漫长的轮回中,他和自己的关系不断转变,曾无数次成为亲友,也曾无数次作过怨敌和中庸众生,未来也将随因缘如此转变。何来一成不变的亲人呢?
  所以,「亲人一定」只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单从短暂的片断不易看出这点,但如果把时间无限拉长,在无始无终的生死中,便可发现一位有情和我们的关系都在不断变换,其中并没有任何不变的关系。
  自己今天最执着的儿女、爱人等,曾经是无数次举着刀剑、无情屠杀自己的人,有何必要以暂时一时一地的因缘,就把他执为最亲爱、永恒的亲人?况且,以後他还会转成自己的仇敌,或者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如果因为他利益过你,就一定要执为亲友,百般爱护,那为何不以他前世伤害过你,而执为仇敌呢?
  想想眼前这位「亲人」如何像恶魔一样,目露凶光、一脸凶残,想想他如何心怀鬼胎、施展阴谋算计你,或者以恶毒的语言嘲笑、攻击你,如此便能遮止贪执。其实,亲怨都是心的假立,若多往怨敌方面思惟,「亲」的假相就会消失。可见一切只是分别心的妄执而已,此外,并没有什麽真实性可言。
  假如无法容忍害过你的人,就把他观在心前,翻出他久远之前的档案,一旦认识真相,便可破除眼前一时一处的偏执。即思惟:这伤害我的人是生生世世固定不变的怨敌吗?事实上,除了作怨敌之外,他还无数次作过亲人和中庸众生。比如,曾作过无数世的母亲,用心血养育自己,对自己的恩德极其深广。对这样施恩无限的人,怎麽能以暂时的一点小事,就把他认定为敌人,非要摧毁才罢休呢?怎麽能以眼前一点损害,就彻底翻脸,完全不顾生生世世的恩情呢?
  思惟:他曾经如何养育、照顾自己;为了让自己获得安乐,如何不惜忍苦耐劳;在自己有困难时,如何想方设法地帮助。如此即知,只以今世短暂的显现为理由,就把他认定为怨敌,完全不合道理。其实,唯一该痛恨的是无明,因为无明使我们遗忘了这些本是前世恩德深重的父母,若只以现世稍有违逆就不报恩,甚至执为怨敌,则极其愚痴。
  面对不亲不怨的人,也思惟:我对他漠不关心合理吗?他对我无利无害是事实吗?其实,以暂时的无利无害怎麽能判定一直都是如此呢?既然曾无数次作过亲人,怎麽能认定毫无关系呢?有什麽理由不闻不问呢?如此反思也能遣除对中庸者冷漠的心理。
  所以,不要以暂时的利益,就安立为亲友而一味贪爱;不要以暂时的损害,就视为仇敌而报复还击;不要以暂时的无利无害,就认为与我无关,可以置之度外。「怨亲一定」只是一种错误的见解,一无可取。
  所谓修平等舍,即思惟:亲也是怨也是中庸,破除贪执;怨也是亲也是中庸,破除嗔恚;中庸也是亲也是怨,破除舍置。

  二、总体思惟

  比如,两位施主都在五十年中供养过你一百万元,其中在第五十年,一人给了十万,另一人分文未给,但能以这一年的情况就判定前者是亲友、後者是陌生人吗?显然不能,因为总体上,他们所给予的帮助是同样的,不应以一年的情况就对前者亲密、对後者不理睬。
  同样,从无始总体上考虑,会发现:现在的亲人,对你都曾无数次作过三种角色——怨敌、亲人、中庸众生,对你有过无数次的利益、损害和无利无害,而现在的怨敌和中庸众生也是如此。所以,他们平等作过怨敌、亲友、中庸众生,从总体上看,没有一者对你特别好、一者对你特别坏。如是思惟,对有情就能生起平等心。

  三、思惟亲怨贪嗔只是我执分别念可笑的闹剧

  即便再好的人,只要他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可以把他定为敌人。比如,忍辱仙人为歌利王的采女慈悲说法,歌利王却认为是在调戏自己的女人,妒火中烧,以嗔恚心节节支解仙人的身体。
  同样,即使再坏的人,只要气味相投,就可以执为亲友。比如,人格下劣的太监,因为顺从皇帝的心意,也被皇帝视为心腹。
  由此要觉悟,贪嗔心其实是从俱生我执引生的。因为执着五蕴为我,就分出「我」和「他」,符合我心意的,就叫亲友,对他贪执;不合我心意的,都判为「怨敌」,对他嗔恚。
  实际上,若没有我执,则看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
  以前,佛的脚出血不止,用尽各种药物都不见效。
  迦叶尊者来到佛前,说:若世尊对待罗睺罗与提婆达多没有一点差别,血应当止住。说完,血当即止住。
  通达无我的圣者内心没有亲怨分党,一旦证得初地,现前法界大平等性,对待一切众生自然平等。
  不要以为:干戈相见,才叫怨;形影不离,才叫亲。其实,亲怨只在一念之间,即:心中现悦意相,就已认定为亲;现不悦意相,就已经认定为敌。
  俱生我执随时都在分判「亲怨」:谁让你的「自我」满意,不必一秒钟,就会把他划为亲友。谁打击了「自我」,转眼间就视为敌人。对同一人,可以定为亲友、也可以定为怨敌。即使同一天里,上午觉得他好,下午就翻脸不认,视为仇敌。
  观察思惟生活中的经历和周遭的现象,就会知道,所谓「亲」、「怨」只是分别心的戏论。比如:原先合作的夥伴,忽然因为名利竞争而成为对手,这是「自我」受到压抑,而将「友」认定为「敌」。原先如胶似漆的恋人,一旦抛弃自己,就成了眼中的仇人,这是将「亲」认定为「怨」。原先关系一般的人,某次为自己说话,「自我」被感动後,马上视为兄弟,这是将「中」认定为「亲」。几年前还视为仇敌,後来握手言和,站在同一战线上,这是将「敌」认定为「友」。
  如是思惟即知,所谓亲怨、友敌唯一是由我执引生的分别。应远离这些分别,安住在平等心中,对众生一视同仁。

  四、思惟同行等流果,息灭贪嗔分别

  若我们继续相信分别心,随其判定亲怨,而发起各种亲疏不平等的心态与行为,则永生永世都会被他蒙蔽。
  由於这种等流作用,一到人群中,就会习惯於分党。口中也说:「我喜欢他,愿意帮助他。」「他损害我,我要还以颜色。」每当有人对你稍作利益,就判定为亲友;对你稍有违逆,就判定为敌人。如此串习成性,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有情,都会不自觉地对人贴标签,一见他们,就产生嗔恨、贪着或者封闭的态度。其实,这只是愚人无意义的分别而已。知道真相之後,当内心取相分别时,就应立即舍去,这叫舍去贪嗔。
  党派分别是非常下劣的心理,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世界上各种冲突,大到宗教或民族冲突、国家战争、集团竞争、政治斗争、文化侵略,小到单位里的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的口角,都是人类出於要护持自方、排斥他方而引生的。若能了解党派心理是何等没有根据,则一切恶业和痛苦将自动消失。
  除了座上思惟之外,下座时也要不断观照自心,小心防范自己习惯性的思惟和行为。每当自己要表现出格外的热情和贪执时,应将这种心止息下来,安住在清净的慈悲中;每当对别人抱有成见,而要表现出不友善的态度或者不理不睬时,马上应制止这一恶习。若能如是调整,就能在伤害别人之前,事先截断三门恶业。必须这样修整恶涩不平的内心。

  五、思惟众生都平等有离苦得乐的愿望,应当平等慈悲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反观自己,连开水烫手之苦都不愿受,一丝清凉的快乐都要争取。同样,一切众生也是希求安乐,不愿受苦。既然众生平等都想离苦得乐,那麽为何自己只给予一类人快乐,而对另一类人制造痛苦呢?接触任何有情,唯一应把快乐献给他。
  所以,不应将有情分成三类:对一类给予安乐,对一类给予痛苦,对另一类不闻不问,而应平等慈爱所有众生。
  三有中的众生,不论外相如何,其实都是如处迷梦般,一直在颠倒分别中无法醒来。所以,不论他对你的态度好或不好,都是迷乱,不必计较。菩萨道的行者,对於同是苦性的众生,有什麽理由不平等救护呢?是否一个人作好梦,自己就愿意帮助他;一个人作恶梦狂乱暴躁,就对他进行报复。显然不合道理。

  六、思惟一切都是影像而舍去贪嗔

  譬如,银幕上显现亲人和怨敌的动作、言说、形像等,都是因缘和合幻化的影像,刹那生灭变化,没有确定不变的自性,即使正在显现时,也得不到任何实义。
  同样,心如明镜,因缘聚合时,心镜中会显现人事物等影像,这些影像平等虚幻不实,所以对它生起贪嗔没有任何必要。
  比如:眼前的亲怨,身心显现是虚幻的,话语如谷响,好声、恶声平等皆是幻相;显现的行为,不论恭敬或傲慢,都如水月一般,幻生幻灭。如此观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舍去贪嗔,安住於平等心中。
  总之,以上的思惟,就是生起贪嗔时,反问自己有没有安立对方是亲怨的理由。通过正理衡量,现见安立亲怨毫无根据之後,就能遮止贪嗔。

论云:引发一切成悦意相者。《修次中篇》云:「慈水润泽内心相续,如湿润田,次下悲种易於增广,故心相续以慈薰习,次应修悲。」所说慈者,谓於诸有情,见如爱子悦意之相。又此所说由修等舍,息灭贪瞋不平恶涩,如调善田。次以见为悦意慈水而润泽已,下以悲种,则大悲心速疾当生,应当了知极为切要。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有了这个平等的心,进一步就要引发一切成悦意相,以慈水润泽内心的相续。内心经过了慈水润泽,就像田地先滋润了以後,再下悲心的种子,就很容易增广。所以先引发一切成悦意相,次应修悲心。这个慈是指看待一切有情就像独生子那样可爱。修悦意相之前,先要修等舍,先把心中不平的恶念(粗涩就是不平的贪瞋之念)弄乾净,就像先把田弄乾净、弄平了,此时再加慈水,然後再下悲种,照这样的次第一步一步去修的话,大悲心很快就能生起,应当了知这样的修行次第是极为切要的,这样走是最快速的。
  现在我们尽管还没有真实去修行,但是刚才说的道理——这是最快的也是唯一的路,这个概念我们必定要先建立起来,晓得这是没有退路的!我们所以会退的原因是求安乐,结果你发现退下去只有受大苦这一条路;前进虽然是苦,却是以小苦换来大乐。如果不了解,往往处处为求一点点快乐,而不忍修行之苦!所以当了解了正确的行相,正知见得到以後,最後一定会走上这条路。如果这个概念还不懂,不必急着去修行,只要这个概念建立起来,修行是一定成功的!而且是最快速、最圆满、最好的。
  真正圆
满的教授、真正无垢正确的指导,它每一个地方一定都辨别得很细致。以前我们听了法,内心非常欢喜,总觉得它好得不得了,一心想求,这是非常好的现象,种下一个善种子。但当真正想努力深入学习的时候,却不得门而入。感受上说起来是圆融无碍的,但是做起来却像要抓一个水上的葫芦,一碰它就跑掉了,怎麽抓也抓不住,弄了半天就是莫可奈何!幸好还有一个法门-念佛!这是末法时的善方便。现在正确地了解了前面这个道理以後,由这个次第步步深入,如果用这个方法来念佛,就可以得上品上生;如果学其他任何法门,也都可以如理如量地修成,当然,还要看你自己的认识跟精进而定。
  我们正式要修的时候,先要把内心对亲怨的贪瞋之心净除,就像种田一样,先把不平的硬块等等弄乾净了,然後再以慈水来滋润,这样种下悲的种子就能很快生起。「应当了知极为切要」,这是最最重要的部分,这个内涵才是我们应当了解的。以前之所以听得欢喜,感觉圆融无碍,却无从下手,只能望洋兴叹,实际上就是没有抓到根本的缘故。
  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後,产生的效果是什麽呢?以前只是种一点善根,现在却是结善果。在讲十二因缘的时候说,感果快则两世,慢则三世,实际上所谓的三世,有可能是无量阿僧只劫。感果是靠如理如法行持去滋润它,以前我们听懂了虽然欢喜,可是没有方法,不晓得怎麽去滋润它,就像天上的人造卫星一样,好是好,你却只能望望它,遥不可及;现在不但好,而且你晓得怎麽登堂入室,就依此超出生死轮回的苦海。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修次中篇》说:「以慈爱的水滋润心相续,就像以水润泽田地一样,然後再播下悲心种子,就容易增长广大。所以,首先应以慈熏习心相续,然後应修习悲心。」
  所说的慈,即见一切有情都如爱子那般悦意的相。
  此处的「慈」是指悦意慈。
  而且,此处所说,由修习平等舍而息灭贪嗔不平等的恶涩,就如平治田地一样。
  内心平等之後,再以见有情为悦意相的慈水润泽心田,其次再播下悲心的种子,大悲心就会迅速发起。当知如是观修是极为切要的。
  归纳:
  比如,种子吸取了水分後,由於水的滋润而促使种子迅速生长。悦意慈和悲的关系也是如此,以如水般的慈心滋润心地,会使悲心的种子迅速生长。即若见一切有情都似自己的独子般悦意可爱,那麽见有情受苦时,一定会发起为其拔苦的悲心。所以,修悲之前,关键是要引发一切有情成悦意相。

论云:此中有三,初修母者。生死无始,故自受生亦无始际,若生若死辗转传来,於生死中未受此身、未生此处决定非有,亦无未作母等亲者。如〈本地分〉引经说云:「我观大地,难得汝等长夜於此未曾经受无量生死。我观有情,不易可得长夜流转未为汝等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轨范、亲教,若余尊重,若等尊重。」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引发一切悦意相有三个修行次第,第一个是知母,晓得一切有情都曾是你的母亲。我们常说「无始以来」,这个时间长得根本无法想像,找不到开始的时候。我们一生一生不断地受生,哪一种身体没有受过的?哪一个地方没有去过的?因此也找不到任何众生未曾做过你的母亲。换句话说,我们在生死当中,什麽样的身都生过,从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当中的阿鼻地狱众生,这是就六道而言。然後每一道当中,从最大的到最小的,最穷的到最富的,最苦的到最乐的,全都做过;而且没有一个地方没去过。所以和所有众生没有一个例外,都曾经彼此做过父母。而此处特别强调的是,没有一个人不曾是自己的母亲。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对一切众生成立悦意之相,具体修法即知母、念恩、报恩三者。
  因为生死不见开始,故可推知自己的受生也没有最初的边际。由於辗转生死无数次,故在生死之中必定没有不曾取受过的身体、不曾转生过的地方,没有未曾作过母亲等亲人的有情。
  转世不见起始,故必有无数次的受生,而每次受生时,必定取一具身体、有一个生处、有一位母亲。因此无始至今,受生的身体无量无边,上至梵天下至地狱,未曾取受过的身体一个也没有;受生的地方无量无边,十方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曾投生过;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妻儿等也是无量无边,有情无不作过自己的亲人。
  如同《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九卷》中引佛经所说:「我观大地,难得一人不曾在这块土地上受过无量生死。我观有情,难得一人不曾在长夜流转中,作过你的父母、兄弟、姐妹、轨范、亲教师,或其余的上师或等同上师。」

论云:此复非仅昔曾为母,於未来世亦当为母,无有边际。如是思惟,於为自母,应求坚固决定了解。此解若生,次念恩等亦易发生,此若未生,则念恩等无所依故。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就像〈本地分〉引经:我看大地之上,没有一处是你们不曾在此受无量次生死的。在这整个生死轮回当中,找不到一个人是没有做过你的父亲、母亲、兄弟、亲戚、朋友的。不仅过去曾为我的母亲,将来还是如此,所以每一个众生做我母亲的次数无有边际。这样思惟以後,对所有的有情都曾经为自己的母亲这点,应该求得决定、坚固的了解。这个认识生起了而且坚固了,那麽念恩也就容易生起。如果为自母这个概念没有的话,则无从念恩。这是必然的次第,先晓得这是你的母亲,然後对母亲才能念恩。
  有位同学问:「三宝不是对我们很有恩吗?为什麽不念佛恩而念母恩呢?」我们现在是凡夫,尽管信得过佛,可是对佛法的净信心不一定人人有。净信心必须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反过来说,透过自己思惟观察的经验,会产生最大的力量。虽然人家说三宝恩大,可是你没有经验过,无法从你的经验当中引发对它深刻的感受。所以不念佛恩而念母恩,原因就在此。
  现在要引发大菩提心,要普缘一切众生去救济他,当想到每一个人都是你的母亲,要报每一个母亲的恩,所以你的大悲心就能够遍缘一切毫无遗漏。对我们初机来说,在感受上要想找到这个力量,在世间所有对我们有恩的人当中,只有母亲,这是念母恩的原因。所以每一个地方的关键在何处,我们必定要把握得准。真正初机修学佛法一定要在人道当中,对畜生而言,牠对母亲的认知比较弱﹔而且同样是母亲,人道的母亲对子女的养护,在六道当中没有其他任何一道堪与相比。再加上只有人道当中才有思惟的力量,而要想跳脱生死轮回,最主要的力量就是思惟,这一点我们要了解。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而且,不只是过去世曾作过母亲,未来世还将无数次作自己的母亲。
  这样思惟,对有情是自己的母亲,应当寻求坚固决定的了解,理由是:若对「有情是母亲」生起了定解,其後念恩等也就容易生起;相反,若定解未生,念恩等便没有依处。(知母之後,才有「诸母有情」这一所缘境,成为念恩、报恩等的所缘。所以,「知母」是後後修法的所依。)

【摄义】

  实修道次第时,必须逐步进修,每次只修一个方面。修平等舍,可以遮止贪嗔的现行,让心平等;但是,为了引起强烈的利他心,接下来还要修知母,作为念恩、报恩等的所依。一般,我们只会对亲人的苦不能忍受,因此要设法将一切众生安立为至亲,和我们关系最亲、最直接的亲人就是母亲。因此,若能对「有情都是母亲」生起定解,就可以缘有情修习念恩、报恩、慈心、修心。所以,通过经典和真实理论认定有情是母亲,极其重要。
  换言之,如果不能深刻认定所有众生都是母亲,则念恩也只是忆念今世一位母亲的恩情,报恩也只是报一位母亲的恩德,并不能缘一切有情而修,那麽,以一切有情为所缘境的大慈、大悲与增上意乐便无从生起。
  若能深信一切有情是母亲,则念恩、报恩就能缘一切有情而修,所缘境会变得无限广大,由此才能生起给予一切有情乐的大慈、拔除一切有情苦的大悲,荷担救度一切母亲的增上意乐。
  其实,「知母」是很大的觉悟。原先我们认为除了圈内的几位亲友之外,其他不是敌人就是毫无关系之人。所以,对待他们的心态、行为,往往与菩萨背道而驰。
  然而,当内心真正肯定一切有情都是母亲时,就能认识到,有情并非与自己没有关系,不可置之度外,不可随意对待,因为都是大恩母亲。
  由知母顺带就可以修起念恩、报恩,那样对待任何有情,不论尊卑、大小,都会心生大慈大悲,才会有对一切有情报恩的心态和行为,也才有菩萨饶益有情的实际表现。《梵网经》说:「孝名为戒。」了知众生都是母亲,才有普行天下的大孝。菩萨戒是以知母为所依,爱一切众生也是以知母为所依。
  那麽,如何成立一切有情都是母亲呢?
  关键在於证成转生是无始的,因为转生无始,就有无量生世,所以就有无量母亲,即每一位有情都曾经作过自己的母亲。
  如何证成转生无始呢?
  观察心识是由前一刹那的同类心识转为後一刹那,如此不断相续而来。比如,现在的心识来自中有心识,而中有心识又来自前世的死有心识,若再往前无穷无尽地追溯下去,则始终找不到初际。
  若有初际,则说明转生的次数有量。比如:到今世为止,总共转生了十万世。观察第一世,必定不是圣者,所以必有六道任何一道的身体,比如是猪身。
  试问:这个最初的猪身是否有因?若有前因,就不叫初始;若无前因,则应成无因生。假如不需任何因缘,便能凭空出生有眼耳、有受想行识的猪身,则应何时皆可出生,但这一点谁也不会承认。所以,「转生有初始」不能成立。
  由於转世无始,合计每一世的母亲便有无量无边。从今生的母亲往前算,算到一百亿世,母亲的数量就已超过地球总人口的一半多;若再往前算下去,则所有的母亲尽虚空界也无法容纳。
  由此可见,哪一位有情未曾作过自己的母亲呢?不仅作过,而且作过无数次。
  这也是遍知有情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生世的佛陀以谛实语证明的事实。佛在《梵网经》中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心地观经》中也说: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历百千劫,在多生之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之故,一切男子即慈父,一切女人即悲母,往昔生生世世中有大恩德故,与现在父母的恩德平等无别。
  真正要生起知母的证量并不容易。首先应从身边修起,比如,对家人、同事、道友等一一观修。所以,最初应缘周遭有情,不应首先就缘着遥远的六道众生泛泛而修。初步修好後,再不断扩展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整个地球,再扩展到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量世界中的无量有情。
  有人认为知母很容易!若只是重复一句「一切有情是母亲」,这并不代表真的认定了一切有情是母亲。
  以前阿底峡尊者听到众生的声音,就想这是妈妈的声音,当狗在哀叫时,就想到是母亲在哀叫。而我们往往都麻木不仁,何曾想过这是亲生母亲呢?甚至用棍棒驱赶打骂,这是修好了知母吗?
  所以,应具体落实,逐步转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譬如:你是一名售货员,就要试着把每位顾客都看成是母亲。母亲来购物,自己态度能冷淡、爱理不理?
  再比如,你是一名护士,反问自己:在我眼里,每天来住院的病人,我认为是母亲吗?看见病人卧床呻吟,我是见母亲受苦而於心不忍吗?我是恭敬承事护理母亲吗?
  或者你是一位老总,在你眼里,成百上千的工人是母亲还是下贱的佣人呢?如果都是母亲,为什麽没有体贴、关怀之心呢?
  再看,家里的老鼠、门外的大黄狗,眼前最讨厌、最瞧不起的人,你认为是母亲吗?
  所以,要先从自己身边做起,一边思惟,一边改变观念。假如对周遭的人都不认为是母亲,又说一切有情是我母,这不是相违吗?如果认为这是坏人,不要管他,如此不可能成就菩提心。眼前的有情都被你放弃,还说要担起救度一切有情的重担,岂不是自相矛盾?
  既已了知须在心上串习,就应当从自己的家人、同事、身边的道友开始,切切实实地修心。
  推而广之,须知一个团体的人都是母亲,其次,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人都是母亲,地球上六十多亿人都是母亲。
  不仅是地球上的有情,事实上,浩瀚无际虚空界中还有无量世界,每个世界都有无量有情,缘此思惟:无数世界中的有情都作过我的母亲。这样,从心里真正认定有情都是慈母,遣除有情不是母亲的邪执。
  当真正生起「知母」定解时,即使只是布施旁生一口饭,但想的是普天下所有母亲,由於意乐是缘无量法界众生,就有等同法界众生数量的功德。所以,修持大乘道时,有情是和诸佛同等重要的所缘,这非常关键!
  假如见到每一位众生,都能从心底深处认为「他是大恩母亲」,则自然容易发起「我要为他而成佛」的心。如此一来,不论任何有情,下至一头猪、一只狗,都会执为是自己「最珍爱的母亲」,如此不仅不会舍弃他,而且会以他为所缘境来成就佛道。

论云:二修念恩者。修习一切有情是母之後,若先缘於现世母修速疾易生。如博朵瓦所许而修,先想前面母相明显,次多思惟非唯现在,即从无始生死以来,此为我母过诸数量。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有了知母这个基础以後,接着修念恩,先从此世的母亲修起。博朵瓦就是依敦巴尊者、阿底峡尊者所传的完整教授而修;阿底峡尊者又从金洲大师处得到最圆
满的教授传承。这是从佛以来没有断过,如理如量地师师相传,他们都是这样修成的。
  先观想母亲在面前,然後想她不但是我此生的母亲,无始生死以来,她曾经做我的母亲的次数是多得无法想像的。说到这个地方,也许你会怀疑母亲怎麽可能在眼前现得起来。前面道前基础教我们修行前要先修六加行,其中第四是入座皈依、观想资粮田(也就是三宝),这一定要跟你的身心相续和合,要看得清清楚楚前面是佛,而且你很明白自己正在苦中,所以一心皈投佛,这是下脚的第一步。万一资粮田现不起来,那就要修忏悔业障、集聚资粮等七支。资粮够了,要观想什麽就能观想起来了。现在到了上士,要观想母亲当然就很容易。我们现在还做不到,所以眼前最重要的就是忏悔还有积聚资粮!
  想要积聚资粮,出家是最佳之身,出家身一举一动无处不是积资。而且出家人做一点点所积聚的功德资粮,在家人不晓得要做多少。业果的部分提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有情,各以量等大海、柱如须弥那样大的灯烛供奉三宝,不如出家人点一盏小灯的功德,出家身有这麽大的好处啊!前面的基础做到了以後,观想时就很容易生起来。等到大慈悲心、大菩提心生起来了以後,如果回向往生上品一定能满愿,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修好了一切有情都是母亲之後,如果首先缘今生的母亲而修习,就容易迅速产生念恩之心。
  如果起初,就缘前世母亲观修,则因时间久远,我们无法回忆起前世母亲的形相与将护,如此则不易生起念恩的感受。然而,今世母亲与自己关系最近,母亲从小到大如何慈爱自己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心前时,便会生起强烈的感受。以此为基础,再转缘其他老母有情而修,则较易生起念恩之心。
  按照博朵瓦认可的方法来修持,即首先在心前明显地观想今生母亲的相貌,然後多次思惟:不只是今生,而是从无始生死以来,就曾经无数次作过自己的母亲。

论云:如是此母为母之时,一切损害悉皆救护,一切利乐悉皆成办。特於今世先於胎藏恒久保持,次产生已黄毛疏,附以暖体十指捧玩,哺以乳酪授以口食,口拭涕秽手擦屎尿,种种方便,心无厌烦而善资养。又饥渴时与以饮食,寒时给衣、乏时给财,皆是自己未肯用者。又此资具皆非易得,是负罪苦及诸恶名,受尽艰辛求来授与。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当她做我母亲的时候,我遇到的一切损害,她都救护我,所有的快乐都给了我。这两点,我们人人都能体会得到。从一开始在母亲的肚子里时,真是样样靠母亲!然後刚刚生下来的时候,母亲抱着我,全部精神贯注於我,喂奶吃食,脏了就为我擦乾净,哪怕是大便、小便,没有一样不做得千妥万当。我们平常看到一点脏东西,不要说叫你去擦去摸,人家随便吐一口痰,你看了就觉得恶心;可是母亲对於孩子,何止是痰,乃至大便、小便,她都为你弄得乾乾净净。想到这里,母亲之恩是无法想像啊!而且她做这种事情时没有一点点的厌烦!用种种方法来滋养我们。反观现在,我们做一点点事情,心里边就嘀咕得不得了。
  肚子饿了马上给食物,冷了为你加衣服,少了什麽就补给你,而所给的都是父母自己舍不得用的。而且这些东西都不是容易得到的!眼前我们也看得见,要赚一点点钱真是千辛万苦呀!都是母亲承担了种种的罪苦,背负恶名,求来了以後自己不用就给你。
  我自己出了家没体验到,但是以前的朋友、同学们,後来见了面谈起来,大家有个共同的心声:「忙了半天还不是为了孩子。」当年自己的确不晓得父母的心血,我想你们诸位大部分人也是如此。幼年出家可以算是最幸运的,你们如果有机会回家,观察父母恩是唯一要做的事情,这是应该去体会的,其他的事情则不必做。我们要感受到的,是父母的恩,能够感受到母亲的恩,大菩提心才能生起来,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世间的人说忘恩负义是第一等大罪人,而我们是修学佛法的人,如果认为仁义道德是老八股,那就错得太离谱了!佛法的仁义道德是最高的,但我们却做了最忘恩负义的人,这怎麽可以啊!所以对於母亲的恩,我们千万要有深刻的认知。
  正式修的时候,对此处所讲的每一个部分,必须要很深细地去思惟观察。我刚开始也只是随便看过,後来善知识告诉我,我就仔细地想。现在我不太愿意想,我一想实在忍不住痛哭流涕。母亲的恩深重无比,你们要好好地想想它,对你们有绝对的好处。母亲的恩德的的确确无法想像,哪怕你老了,她还是那麽关顾你。记得前年我回去,母亲八十几岁,我要出门前,母亲就提醒我要注意这个、注意那个。我弟弟就说:「妈!你就不要管了,他难道还不知道嘛!」然後弟弟跟我说:「老人家就是放不下。」我告诉弟弟:「你错了,千万不要这样想啊!天底下除了母亲以外,有哪一个人一生这样关心你的?你们仔细想想看!」在家人总觉得父母罗嗦,可是她为什麽对你罗嗦,而不对别人罗嗦啊?她心中始终把你看成他的孩子,从你在她肚子里结生时开始,一直到她两脚一伸,心里没有别的,就是关心你。
  我四十年未回乡,回去时,她在门口一听见声音,还缠着小脚,急忙就跑出来,我当然看了很欢喜。临出门之前,她一定叮嘱这个、叮嘱那个,她那是五、六十年以前的概念,跟现在完全不相应。但是我看见的不是她的罗嗦,而是她始终把你看成是小孩子,她全部精神贯注於子女之上。我一再跟我弟弟们讲,到後来,他们整个改变过来了。不管母亲怎麽罗嗦,她越是这样,我越是感觉温暖啊!若能这样仔细想的话,天底下没有一个人不会孝顺,你绝对想不到有任何让你违背父母的理由,你找不到的。你可能会问我有没有依照母亲说的去做,说实在我没有听她的,当然我到了外面不可能完全照着母亲所叮嘱的去做。有时她叮嘱过後忘记了,看见我回来,还是很高兴。有的时候她问我:「今天怎麽样啊?」尽管我告诉她的事情跟她叮嘱的完全不一样,她也没关系,母亲真是伟大!
  所以你只要体会到这个心情,不管她怎麽做、怎麽说,你只有一个念头:「用什麽方式去报答她的恩?」别的做不到,我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她告诉我的,我总是很欢喜地接受。人的感情就是这样,只要你内心对他欢喜,不用讲什麽,她也欢欢喜喜。母亲们总会认为「我这个是几十年的经验」,在父母的心里总觉得你是个孩子,不懂事,所以你告诉她什麽她也听不进去。可是我母亲,我告诉她任何事,她总归听得进,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现在还是这个样子。後来我了解为什麽会如此,因为不论她告诉我什麽,我都无条件接受,她也了解我对她的心情的的确确就是这样;因此不管我怎麽告诉她,她也会感受到我是以全部精神对她好。
  所以尽管说几十岁的人习惯难改,可是我母亲听了我的话,她就改了。那个时候大陆上很流行一贯道,她也信一贯道,任何人劝她都没有用。我告诉她一贯道不究竟,劝她念佛,就凭这麽一句话,她也就高高兴兴地转过来了。那个时候我有一位重要的亲戚,是一贯道里影响力很大的一个人,我母亲和他就从那时开始疏远、隔阂,几十年後我回去,也就给他们打开了。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个样子,大家要尽量从因上面去看!你一定要把它的因找到,不要在外面的形相上转,这样自然而然就能深入进去。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而且,这位母亲多世作母亲时,我们的一切损害,她都千方百计去救护,我们的一切利乐,她都尽力去成办。
  特别是在今生,母亲自从怀了我们,十个月中,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我们。她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让我们不受损害,饮食、起居、身体的活动等都异常小心。
  《心地观经》说:「世间悲母孕其子,十月怀胎长受苦,於五欲乐情不着,随时饮食亦同然,昼夜常怀悲湣心,行住坐卧受诸苦。」(从我们受胎直到十月胎满降生期间,母亲行住坐卧所受的苦恼,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即使得到五欲之乐、饮食、衣服,母亲也不生爱念,而时时刻刻忧念我们。为了不让我们在子宫里受苦,她在吃喝、穿衣、走路时处处注意。)
  我们刚诞生时,像黄毛小猴一样难看,但在母亲眼里,却是天底下最可爱的孩子,把我们抱在温暖的怀里,捧在手心,百看不厌。
  《心地观经》说:「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生产之时,母亲遭受巨大的产难,犹如百千利刃屠割身体,心识迷惑,不辨东西南北,此时母亲全身疼痛难忍。一旦孩子产下,母子平安,母亲就像贫女获得如意宝一般欢喜无比。孩子发出声音时,母亲就像听到妙音一样喜悦。)
  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母亲以乳汁养育我们,一调羹、一调羹地喂我们吃饭,亲手为我们擦鼻涕、屎尿,以种种方便毫不厌烦地精心养育我们。
  《心地观经》说:「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长养之恩,弥於普天,怜湣之德,广大无比。」(我们幼时常常在母亲怀里安然休息,在母亲的左右膝盖上爬来爬去。母亲的双乳就像甘泉一样,及时地养育我们,从没有枯竭之时。母亲长养之恩,充满天空;母亲怜湣之德,广大无比。)
  当我们饥渴时,母亲会赶紧准备饮食,即便在餐桌上,她还是全心全意地爱护我们,总把好菜夹到我们碗里,自己不肯吃。看到我们饭量减少,她就忧心不已。
  到了冬天,就为我们做保暖的棉衣。我们缺钱时,就给我们钱。尤其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为了供我们上学,她省吃俭用,甚至为我们将来成家,还要存一大笔钱,这些都是母亲自己不舍得受用的。
  而且,我们成长所需的衣服、饮食等资具,都不是轻易得来的。从小到大,要穿多少衣服、吃多少饭菜、交多少学费、买多少书本,而这些都是母亲受尽千辛万苦得到後,才给予我们的。
  从我们能站立开始,母亲一步步扶着我们走路。从我们会叫「妈妈」时,母亲就开始教我们说话。她看着我们长大,忧心我们的教育,经常亲自教导我们写字、算数、读书。每当我们有困难的时候,母亲总是那个可以依靠、尽心尽力帮助我们的人。

论云: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较其子死宁肯自死,较其子病宁肯自病,较其子苦宁肯自苦,出於自心实愿易代,用尽加行除苦方便,总尽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乐无不兴办,凡有损苦无不遣除,於此道理应专思惟。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如果孩子有了病苦,她宁愿自己死、自己病、自己苦,总是心甘情愿地用尽种种方式来帮孩子的忙,所有的利乐没有一样不为他成办的。可能有人会觉得:「我的母亲好像不是这样的?」眼前的确两代之间的代沟非常大!其实原因是时代不同,所以对同样一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样,当然问题就来了。现在我们懂得了佛法,佛法的中心思想是缘起性空,任何东西都是因缘而起的。她的概念之所以这样,一定有她产生这个概念的因缘;我的概念所以这样,是因为我所面对的、接触的客观环境是如此。既然接触的环境因缘条件不一样,我的见解感受跟母亲的自然不同,所以不能用我的感受去衡量她。
  当然,你也可以说:「那麽她也不应该用她的标准来衡量我呀!」这话是对的,但问题是:现在是她学佛还是你学佛?若是你学佛的话,那很简单,就是你应该了解这个道理;否则的话,应该她学佛,等到她成了佛再来救你。我们现在学了佛就很明白这个道理,这是懂得佛法以後的必然现象,而世间人都不知道,所以这个只能用来策励自己而不能要求别人。你一旦了解了,就不会在形相上面转,而能从这个原则上面看,去了解到她真正的动机。若能了解得清清楚楚,就不会因眼前她不同的见解而观过,代沟对你来说就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是千真万确的。
  我们之所以不能体会到这一点,就是不懂得这个道理,於是觉得「这个人老朽!脑筋这麽糊涂,想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把她当初对你的恩忘得乾乾净净,等同畜生。既然造了这个业,等到这一生失去之时,连人天身都保持不住啊!所以我们做子女的应该这样想。反过来,做父母的不必要求子女,如果没学佛,他的概念自然是这样的。不要希望子女来孝顺你,但愿我自己能够孝顺我的父母,将来成了佛,把父母救起来、把子女也救起来,这样才是对的。关於这一点要了解,了解了以後还要专一精纯地思惟。眼前我们真正修的就是要如理思惟,这是最重要的。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如果孩子有生病等的痛苦,母亲真心愿代孩子受苦。孩子身体稍有不适,母亲就焦急万分,恨不得把孩子的病痛移到自己身上。若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恨不得自己替孩子死。
  总之,母亲对孩子的一切痛苦,都真心愿意代受,只要有可能,就会想尽办法遣除孩子的痛苦。
  总之,母亲用尽自己的知识、能力,只要有利乐,无不为我们成办;凡是有损害、痛苦,无不为我们遣除。对这个道理,应当专一思惟。
  我们若能看到前世,便知今世的母亲还在前世无数次作过母亲。甚至在我们做小鸡时,她也曾是用双翼保护过我们的母亲;在我们做小鸟时,为了抚养我们,不管路有多远、有多危险,哪怕劳累至死都会为我们觅食。
  如是思惟母亲在前世对我们的慈爱,会使观修变得更加宽广。

论云:如是修已,若念恩心非唯虚言真实生者,次於父等诸余亲友,亦当知母如上修习。次於中人知母而修,若能於此生如亲心,则於怨敌亦应知母而正修习。若於怨敌起同母心,次於十方一切有情,知母为先,渐广修习。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当这样的念恩心真实生起来,不是说空话,也不是讲道理。这一点在这里特别强调!所以大家不要忙着要懂很多道理。往往有人懂得很多道理之後,认为自己很懂,看别人就觉得:「啊!还差得很远,这个也不懂!」实际上文字对做世间学问而言是有用处,但对於佛法上的深入却不一定有用。世间的学问跟佛法不一样,佛法虽然你把它辨得很清楚,讲得头头是道,如果内心不能如实生起应有的量,到了下一世,你可能变成很会动脑筋的人,做起学问、念起书来都很好,但是对佛法的深入却没有你的分,这是它最大的差别。如理思惟了以後,也许文字都忘记了,但是起心动念就会有这种如法的念头。对母亲,你只会感激她的恩,不会感觉她的不是,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对母亲念恩之心真实生起以後,其次於父等其余的亲友也是这样去修,因为他们往昔多生以来都是自己的父母。进一步,对於跟我们毫不相关的陌生人也是这样想:「前生时,这些人都是我的母亲。」若能对他们生起念母恩之心,最後再以怨敌为对象去修。前面告诉我们先修「无量舍」是有原因的。无量舍并不是教我们舍掉怨亲,而是不管若怨若亲,你面对他的时候,心里面不会有亲疏之感,这是在调柔这颗心。进一步再修念恩心,当你看见怨家的时候,「怨」这个概念在你的脑筋当中已经拿掉了,在这种状态之下,要念他的恩就很容易。
  若能对怨敌生起如同对母亲的念恩心,这个时候「质」就对了。自己的母亲固然是母亲,其余的亲友也是母亲,完全不认识的人也是母亲,乃至於怨家对头都是母亲。这个时候,对任何人你都能够从他身上去缘想、思惟、感恩。质对了,其次把这个量扩大,慢慢推广开来。所以,实际上质跟量之间的关系,整个次第完整圆满的都在这里头。念了恩,接下来进一步就是要报恩了。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如是修持之後,若念恩心并非虚言,而是真实生起了,则继而对父亲等其他亲友,也应如上所说一般修习知母。其次,再对一般人观修知母,若也能生起如对母亲般的念恩心後,就可转缘怨敌观修。若对怨敌也生起了如待母亲之心,接下来就缘十方有情观修,首先知母,然後渐次推广修习。
  此处须知:对母亲的念恩不可与贪执混淆。即便修到眼泪不断流淌,仍须不断观修。关於知母,若精通理论後再观修,则修力更强。

论云:三修报恩者。如是唯除转生死故不能相识,而实是我有恩之母,彼等受苦无所依怙,舍而不虑自脱生死,薄无惭愧何甚於此!如《弟子书》云:「诸亲趣入生死海,现如沉没大水中,易生不识而弃舍,自脱无愧何过此。」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只因为我们都在生死轮回当中一直轮转,所以不认识,虽然不认识,但确实是我的母亲啊!而他们正在受苦,一无依靠,如果我不帮他们,只求自己解脱,那真是太苛薄了,所以说「无惭无愧」是莫甚於此呀!
  不要说转了一世,如果小的时候离开了父母,长大以後或许也不知道父母恩;不要说小的时候离开父母,我们现在没有离开父母,都还不知道自己父母的恩。畜生为什麽会感得在畜生道?牠并没有造严重的恶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懂得父母恩。以世间来说,感得畜生相,牠多多少少还晓得一点父母恩。畜生的等级愈高,譬如胎生的畜生,母亲还会带着孩子一点,因为母子的关系就是牠的业!有多少感恩的心、感恩的业相应,就感得多少的果报。愈是下等的,愈是不知父母恩,母亲也愈不会带牠。所以了解了这因果之间的法则,任何情况一看就很清楚、明白。鸡生了蛋就算完了,母鸡还要孵牠一下,小鸡出生以後也不晓得父母的恩;湿生更是糟糕。所以为什麽「五伦」(仁义礼智信)跟「五戒」是成就人的根本,这都有它必然的因果关系。父母恩实在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我们真正应该为此而感到惭愧呀!以上先说明这个道理,接着就引论。
  《弟子书》说:所有的如母有情在生死大海当中,就像沉在大水里。虽然经过转世变易,大家不认识了,但如果抛弃不管而只求自己解脱,天下哪有比这件事情更糟糕的?应该感到惭愧啊!现在我们是修学佛法、讲道德仁义的人,平常我们会骂人说「这个人苛薄得不得了!」那还只是对普通的人苛薄,如果对自己的母亲都不管,还说修学佛法,天下还有比这样更糟糕的人吗?所以我们真正懂得了佛法以後,一天到晚该忙的都是只有反省改过啊!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修悦意相的第三步,是修报恩。
  除了因为转世,而彼此不能认识之外,实际众生是前世对我有大恩的慈母。
  「转生死」是不能相识的原因。凡夫都有健忘症,从小一起读书的同学,事隔几十年,对方的名字、相貌都会在记忆中消失。何况彼此经历一次次转世,改头换面之後,就更认不出是自己前世的母亲。
  虽没有宿命通,见不到前世,但佛语证实众生是母亲,不能因为自己忘记,就否认他们曾作过母亲的事实。
  这些前世的母亲正沉溺在苦海中无依无靠,若舍弃无量母亲不管,只求自己解脱,则没有比这更无惭无愧的了!
  我们不能因为母亲改变了形像就不报恩。比如,今世的母亲年老时,面貌已非,但谁会不认母亲而舍弃呢?
  有人说:今生的母亲不论形像如何改变,我都能认识,但前世的母亲根本记不起来,为什麽要报恩呢?
  答:譬如,向人借钱,事有明证,能否因为不记得就不还钱呢?同样,对於曾对自己施过大恩的母亲,能否因为遗忘就不报恩呢?显然不能!
  就像《弟子书》所说:此时此刻,诸亲正趣入生死苦海中,如同淹没在大水当中,如果以转世彼此不相识,就舍弃诸亲只求自己解脱,哪有比这更无惭愧的事?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说:「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今之披毛戴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每每见到幼时离别父母之人,长大之後连父母的容貌都不记得,何况是过去生的亲缘,现在连他姓张、姓王也遗忘不知。)彼其号呼於地狱之下,宛转於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萨观於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

论云:故若弃舍如是有恩,於下等人且不应理,况与我法岂能随顺。如是思已,取报恩担,即前书云:「婴儿始产全无能,饮谁慈力授乳酪,依慈多劳此诸母,虽最下等谁乐舍。」又云:「由得谁腹而安住,由谁悲慎而取此,此母烦恼苦无依,最下众生孰乐舍。」《无边功德赞》云:「有情无明盲,意乐衰损慧,为父子承事,慈悲饶益我。弃此独解脱,非是我之法,故汝发愿度,无怙诸众生。」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如果有恩不报而弃舍,连世间下贱的人都不应该这样做,何况我们学佛的人,这岂是与佛法相应相顺的?所以证二乘的圣者,对我们凡夫来说他好了不起,因为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他解决了,所以我们对二乘圣者是绝对的尊重。但是佛却呵斥他焦芽败种,现在我们就能了解了。然而不是由我们来呵斥,我们这样做的话是要堕落的!我们要呵斥的不是外境,而是自己的内心。应该反省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要感激那些大阿罗汉,他们都是菩萨示现罗汉身,佛呵斥他们是做个样子,就好像演一出戏给我们看,我们要感激,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弟子书》又说:小孩子刚生下来时没有任何一点能力,如果没有母亲的话,无人能活得下来(畜生当然例外)。所以,尚且不说成佛做祖、生天,做为一个人,这点千真万确要记得,是谁的慈悲心力,含辛茹苦把我抚养长大的?最下等、最下贱的人,也绝对不应该弃舍母亲於不顾!
  《无边功德赞》是赞佛的,换句话说,其中的内涵也就是我们应该修学的。有情为无明所遮盖,盲无慧目,虽然有眼睛却是睁眼瞎子,不认识事情的真相,没有智慧,想的都是错的。生下来以後,必须要依靠母亲的慈悲,我们才能存活长大,可是却又被无明覆盖,不认识众生都曾是我们的母亲,居然不管这样无上的大恩而只求自己解脱,这可不是我佛应有之法哦!所以应该发愿,度脱所有曾经做过我们母亲的众生,因为他们现在无依无靠,轮回在生死苦海当中。
  有人会问:「既然这样,佛应该一开始就说大乘法,为什麽要说三乘法?」我们要了解,佛之所以成佛,就是因地当中了解了这一点,感一切人的恩,发愿报一切人的恩,而报恩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他们救度出来。所以,他是由於念恩心、悲心的推动而去行菩萨行,才成为救一切众生的佛。成就佛果以後仍旧有大悲心策动他,绝对不会安住在寂灭当中,而是「无住涅盘」——尽未来际,由悲心策动,以他的大智、大威神力一直度众生。所以用什麽方法能使众生相应,佛就用这方法度他,所以佛才说三乘法。这是他的悲愿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更进一步来说,以我们现在为喻,大家听见了本论很相应,但也有很多人一听:「哎呀!这麽难学啊!」就打退堂鼓回去,觉得还是念念佛就算了。肯念佛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是很明白的事实。了解这点以後,你对佛真正要引导我们的是大乘法,就毫无疑惑了。因为没有疑惑,走上去的时候就能步步踏实、步步平正。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所以,若舍弃大恩母亲,於下等人而言,尚且不合理,又岂能随顺我所修的大乘宗轨?这样思惟之後,提起心力,勇取报恩的重担。
  《弟子书》说:婴儿刚来到人间时,没有任何生存能力,是喝了谁以慈力授予的乳汁才得以存活?为了孩子而怀胎、生产、养育等以伟大的母爱而多劳的母亲,即使是最下等的人也不愿舍弃,何况上等佛子,又有谁会舍弃母亲呢?
  又说:在中有飘泊无依时,是得到谁的腹部而安住呢?呱呱坠地时,是谁慈悲、小心地把我抱在怀里呢?如今母亲烦恼、痛苦,孤单地漂泊在生死大海中,没有怙主、没有依处,即使最下等的众生,谁愿意抛弃母亲,只求自己解脱呢?
  「悲慎」是说,即使生产面临死亡,母亲仍以慈悲心不让孩子受伤,处处注意自己的行为,即使孩子身上沾满了不净物,也抱在自己怀里。
  《无边功德赞》说:有情的心识犹如盲人般不见光明,智慧衰损。他们昔日作父亲或孩子时,曾经承事我、以慈悲心饶益我。
  舍弃前世的亲人只求独自解脱,这并非我所修之法,所以,佛陀您发愿普度无依无怙的众生。
  《物犹如此》中,记载了几则旁生孝母的故事。
  广东东莞陈恭尹隐士,养有一条母狗。他隐居山中时,不与人往来,只有这条狗片刻不离地伴随着他。
  每次出门时,母狗总是跑在前面充当前哨,遇到有豺狼、毒蛇、老虎时,就赶紧返回,咬着陈恭尹的衣服往回拖,不让他向前走。
  陈恭尹明白後转身撤退,狗就随後几十步,大声叫着保护他。
  到了夜晚,母狗就在房前屋後巡逻吠叫,通宵达旦都不休息。
  几年之後,母狗生了五只狗崽。等小狗稍大,陈恭尹就把它们送给左右邻居。
  在最初一年多中,母狗每天都到各家去看望狗崽,有食物时,小狗都争先恐後地让给母狗吃。等到小狗长大後,母狗就不再去看望,而这些小狗,每天早晨都会一起到陈家看望母狗。
  又过了几年,母狗生病,身上长癞,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小狗们争着为母狗舔癞,於是母狗的病就好了。
  每年元旦,五条小狗一起跑来摇着尾巴围绕着母狗,好像是给母狗贺年。
  後来母狗死了,五条小狗不停地哀叫。陈恭尹心生哀湣,把狗葬在後山。五条小狗每天早晨都会一起到坟前哀叫,这样持续了好几年。
  又有一位叫刘时用的人,曾见过一头孝顺的小象:
  小象的母亲生命垂危,小象取来草料喂养母亲,但母亲已无法吞咽,小象就用鼻子擦拭母亲身体,双眼泪如泉涌。母象死时,小象哭着纵身向前仆倒。
  《圣师录》记载:
  古代,有个名叫邓艾的人,一次上山打猎,一箭射中了一只母猿。
  这时,有一只小猿过来为母猿拔箭,吮吸伤口的血,而且取来树叶塞住疮口,悲哀不已。
  邓艾看了,丢下弓箭,感叹地说:「山中野兽尚且如此哀怜母亲,做人可以连猿猴都不如吗?从今以後,我再也不打猎!」
  动物尚且能孝养父母,何况人伦佛子,岂能不报母恩!

论云:若尔如何报其恩耶?生死富乐母自能得,然彼一切无不欺诳;故我往昔於由烦恼魔力所伤,如於重伤注硝盐等,於性苦上更令发生种种大苦。慈心饶益,应将彼等安立解脱涅盘之乐而报其恩。《中观心论》云:「又由烦恼魔,伤害已成疮,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若有於余生,慈敬及恩益,欲报其恩惠,除涅盘何有?」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最下贱的人尚且不可有恩不报,何况是我们学佛之人!我们要报母恩。那麽怎麽报呢?生死轮回当中的富有快乐(也就我们眼前世间的名利恩爱),这些不用我们给他,他自己会得到的。但问题是,这些都是欺诳的啊!以前由於我们迷惑、无明,被烦恼魔所伤,明明是苦却不知道,就像已经受了重伤还加硝盐,那是痛上加痛呀!轮回的本质本来就是苦的,如果还要加恩恩爱爱这些贪瞋痴,这是苦上加苦!所以,你以慈悲心肠想救济帮助他们,应该要把他们安立於解脱涅盘之乐,那才是真正的报恩。现在很多人说:「你要度众生呀!你要慈悲呀!」这话一点都没有错,应该要慈悲救他们,但怎麽救?要把他们从烦恼当中救出来,使他们得到涅盘之乐。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也是跟世间人一样,给父母五欲之乐的话,那个不是佛法,这里讲得很清楚。
  所以必定要知道这个道理,否则我们一定也是会忙世间的慈善事业。有人会说:「别人都做,你怎麽不做呀?」或是说:「你们佛教不是讲大慈悲吗?」我却不一定这样做。不是不做噢,是「不一定」!看你怎麽做。如果已经发了大菩提心,那时候你明明晓得生死中的一切都是苦的,也产生绝大的厌患之心,可是你晓得救他唯一的方法是让他结这个缘,在这种情况下去做,那是绝对了不起。反过来,如果你不了解轮回中这些名利、恩爱等的真象,又对它舍不得,就像蚂蚁碰见蜜、苍蝇碰见大粪一样,马上沾在上面,赶都赶不走,然後自己说:「我是大慈悲。」那是完全错误,完全是自欺欺人!这个自己衡量内心就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我们才晓得要帮人家的是帮些什麽,他在生死轮回炽燃大苦当中,如果还是给他这些恩恩爱爱,那是火上加油啊!
  就像《中观心论》说:「由於被烦恼魔所伤害,已经成了疮了,我反而在疮上加灰水,等於苦上加苦。」这个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检查内心,否则连自己在烦恼当中都不晓得,那时候谈佛法都是开玩笑、说空话。所以我们第一件事情一定是从下士、中士步步上来,确实了解了道理,在内心当中去观照,看见事实了,再把这个量加大,从这基础上面才进入上士。
  由於了解了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母亲而感恩、念恩,也知道真正的报恩,不是用世间这种跟三毒相应的染爱,而是要告诉他世间唯苦的真相。引导他在苦集灭道当中不是走流转之途,而是走还灭的路,使他得到涅盘,这是真正报恩唯一的方法。现在很多修学佛法的人,出了家还觉得放不下家人,事实上正因为要帮他忙,所以眼前必须先放下,自己先做到了,才能进一步报他的恩。自己都做不到,又跟他缠在一块的话,那修行完全是说空话,这一点是最重要。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那麽,如何才能报答母恩呢?生死中的富足安乐,母亲自己也能得到,但是这一切无不是欺诳。
  「欺诳」,即看似安乐而实为苦性,最终无不欺骗众生。虽然外现乐相,但并非真实安乐。
  轮回中,转轮王乃至梵天等的富贵圆满,一旦享受穷尽就会转成痛苦,这说明生死中的富贵并非真实的安乐,因为若其本性是安乐,则必定不会转为痛苦。
  所以,我就像在母亲由往昔烦恼魔力所造成的重伤上,再加一层硝盐,使母亲在自性的痛苦之上,又产生种种大苦。
  如果不以佛法引导,只让母亲享受生死中的快乐,则母亲在享乐时又增贪爱,由贪爱而取轮回後有,长夜漂流生死,感受种种难忍大苦。
  或者理解为:如果只将母亲安置在有漏安乐中,最终仍将退堕,就像把母亲安置在悬崖边暂时休息,最终仍将坠入深渊一样。所以,这并不是究竟报恩。
  《大智度论》说:「则知世间乐,皆从苦因缘生,亦能生苦果,诳人须臾,後苦无量。(世间安乐都是苦因缘业惑的产物,也能引生後後苦果,只是片刻迷惑人们,却後患无穷。)譬如美食杂毒,食虽香美,毒则害人,世间乐亦如是。(如同杂毒美食吃起来虽然香美,但却会伤害人,世间享乐也是如此。)」
  所以,以慈心饶益母亲,应当将母亲安立在解脱与涅盘的安乐中来报答母恩。
  「解脱」,就果上而言,是截断结生相续;就因上而言,是断除烦恼和有漏业。「涅盘」,是消尽一切障碍,圆满一切功德。
  诸母之苦,根本在於生生死死,不能解脱。无始劫来,由烦恼造业,由业感苦,由苦又起烦恼,恒转生死轮。所以,真正的报恩是帮助母亲解脱生死,把她们安置在决定胜中;进一步,一切母亲不想要的痛苦,都从根断除,一切母亲希求的安乐,都无余圆满,最终把母亲安置在佛果中,这才是最好的报恩。
  《中观心论》说:由於烦恼魔的伤害,众生已经变成毒疮,而我就像在毒疮上又加注灰水,反而加深了病苦。
  「毒疮」是指五取蕴。由烦恼力,造成这纯为苦性、苦源的有漏蕴,如果只让它享受有漏安乐,而不引入解脱道,则享受的同时便会增上贪执等烦恼,从而感召未来的生老病死。从因上观察,有情的心识始终贪执三有圆满,若不教他发起出离心,只让他享受五欲,则只会增益串习「常、乐、我、净」四颠倒相,而成为苦因。
  如果对其他众生慈悲、恭敬、报恩饶益,欲报答母恩,则除了将彼等安立於涅盘,又有什麽可做的呢?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说:「若父母无信心者,令住正信;若无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无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於父母处,劝喻策励,令安住者,方曰报恩!」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说:「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

论云:不报恩担,重於大海及须弥担,若能报恩,即是智者称赞之处。如《龙王鼓音颂》云:「大海及须弥,地等非我担,若不知报恩,即是我重担。若人心不掉,报恩及知恩,令恩不失坏,智者极赞此。」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真正最重的担子就是不报恩,它比大海还要大,比须弥还要重。世间最大、最重的就是大海和须弥,换句话说,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但不报恩的担子还超过它们。能报恩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就是圣者佛菩萨)。如《龙王鼓音颂》说:「大海和须弥虽然大、虽然重,但是我不在乎,如果不能报父母的恩,那个才是我真正的重担呀!假定我们心里面能真实的不掉散、不胡思乱想,正确地了解了母亲的恩,报答母恩,使得母恩不白白失坏,那才是智者所称赞、所应该行的。」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不报恩的负担,比大海和须弥山的重担还沉重。
  「不报恩担」,即由於不报恩,而心中业债沉重。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说:「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父母对孩子有大饶益,以乳汁长养,随时保护、培育,如此才长成四大的身体。即使千年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父母的大小便拉在背上,而对父母心无怨尤,也不足以报答父母的深恩。)
  《心地观经?报恩品》说:善男子、善女人,为了报答母恩,一劫中每日三时割取自己的身肉供养父母,还不能报答一日之恩。为什麽呢?因为一切男女在母亲子宫当中,吮吸乳根,饮食母血,出胎之後、幼稚之前,所饮母奶多达一百八十斛。母亲得到最好的美食,就先给孩子吃,好衣也是如此。即使孩子愚痴、鄙陋,母亲的爱心也没有差别。
  经中所说不报恩的罪过:
  《心地观经》说:世间高莫过崇山,悲母之恩,高过须弥。世间重莫过大地,悲母之恩,重於大地。若有男女背恩不孝,让父母生起怨念,母亲一发恶言,孩子随即将堕落地狱、饿鬼、畜生道中。
  《五分律》说:「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大重罪。」
  《华严经》中,地神常说:我担负大地上的一切物质与须弥山王,不认为沉重,也无厌烦,但我对三种人恒时厌倦,不想任持。三种人中,一种是「念弃恩亲,不孝父母」。
  如果能报答母恩,即是智者所称赞的地方。
  佛在《杂宝藏经》中说:我不但现在称赞慈爱孝敬,我在无量劫中也常常赞叹。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说:「供养父母、和尚、尊师,及世间中曾致饶益赖其恩者,应念倍增报恩供养(应忆念加倍报恩供养)。何以故?以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作诸恶业。故诸如来称赞知恩,毁背恩者。」
  如《龙王鼓音颂》所说:「大海水藏、须弥山王、大地等,并非我的重担,若不知报恩是我的重担。若有人心不散乱,知恩报恩,令恩德不失坏,智者对此无比赞叹。」
  下至别人施给自己一杯茶,我们也要报恩。不知报恩的人不如一只狗,因为给狗喂食,它也会摇尾乞怜。

论云:总之自母未住正念,心狂目盲复无引导,步步蹎蹶趣向可怖险崖而行,其母若不祈望其子,复望於谁?若子不应从其险怖救度其母,又应谁救?故应从此而救度之。如是若见为母众生,由烦恼魔扰乱其心,自心无主而成狂乱。又离慧眼观增上生、决定胜道;又无真实善友引导,一一刹那造作恶行,如步蹎蹶。总於生死,别於恶趣奔驰悬险,母当望子,子应济母。如是思已,拔出生死而报其恩。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总之,自己的母亲在生死轮回当中,她没有正知正念(没有正知就不可能有正念),心是狂的、眼是盲的,在愚痴无明当中,又没有人引导她,走路是一脚高低,就像黑夜中走在悬崖险处一样,在这种状态当中,做母亲的不期望她的儿子,要期望谁呢?做儿子的人,如果不从那个恐怖的地方把母亲救出来,那麽靠谁来救她呢?
  当看见曾为我母的所有这些众生,由於无明的关系,一天到晚处於烦恼魔扰中,自己做不了主,内心狂乱;又没有正知见的慧眼,不管是增上生、决定胜都不了解、也看不到,而且没有真实的善知识引导他。因为无人引导,自己又不了解,所以任何时候都在造恶,就像一脚高低走在险路上面。所以总体来说,是在生死痛苦当中,而特别在恶道当中更是可怕!在这个时候,母亲只有希望儿子来救度,而儿子应该做的就是救度母亲。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总之,自己的母亲没有安住正念,狂乱、盲目又无人引导,她正一步一跌地走向可怖的险崖。
  既无正念、心识狂乱,又无眼目不识正道,又无明眼人引导,前方又是险崖,这是何等可怕的境地!
  此时,母亲若不祈望自己的孩子,又能希望谁来帮助她呢?如果孩子不应从险难怖畏中救度母亲,又该由谁来救度呢?所以,孩子应当从险难中救度母亲。
  如是,若见诸母有情被烦恼魔扰乱内心,心识无法自主而成疯狂,而且远离慧眼,不见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圣道。又没有真实善友的引导,每个刹那都在造作身口意的恶行,就像一步一跌一样。
  母亲总的是趣向生死,特别是趣向恶趣,正奔驰在悬崖险道上。
  母亲希望孩子救护她,孩子也应救济母亲。如是思惟後,从生死中拔济诸母,以报母恩。

论云:《集学论》云:「烦恼狂痴盲,於多悬险路,步步而蹎蹶,自他恒忧事,众生苦皆同。」此说如是观已,不应於他寻求过失,见一功德应觉稀有,然此亦合苦恼之理。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集学论》告诉我们,由於为烦恼所缚,所以心痴目盲,在悬崖险路上一脚高、一脚低地走,不论自己或是他人,同样都要面对种种的忧愁苦恼。(编者案:《集学论》这一偈本意是教人不应寻求他人的过失,如见趋险者,不见其过,唯见其可悲湣之苦。)上面说了这个道理,不但一方面修感恩、报恩,启发菩提心,至少能够让我们得到上品,更好一点,很快可以成佛。不仅如此,眼前还有特别好处,下面说「不应於他寻求过失」,你就不会找他人的过失了,见一切功德都应觉得殊胜稀有,此处宗大师引用它来证明众生苦恼之理。
  诚如前面讲过的我对我母亲的心情,我只看见她对我这麽好!由於这样的心理,不管她怎麽讲,我就是欢喜,就是感激!然後我回过头去面对其他人也是如此,当你想到任何一个人都是你母亲,也产生同样心情的话,请问人与人之间还有什麽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了。所以这个教授十分善巧!眼前很多问题都没有了,这不是现前增上生吗?平常我们要想改善,尽管千辛万苦地想尽办法,怎麽弄都改不过来,而眼前这麽一个简单的办法,就能把你的心完全改过来了!
  人真正的穷苦,不是穷在物质上面,苦也不是苦在物质上面,哪怕再穷再苦,只要大家一起来分担,就会过得很开心、很快乐!我记得那年回到大陆乡下去的时候,看到那里的生活,比起我们这里真有天壤之别。的确,如果谈到物质,那什麽都谈不到,但是我立刻就感觉到,一生最快乐的时候,就是自己跟着母亲的那段时候!回想小的时候固然如此,眼前还是如此,这是千真万确的。大家想一想看,最快乐的是什麽时候?我想没有一个人例外,小的时候无忧无虑,哪怕父母亲打了你,孩子也一定抱着母亲的腿哭,这表示亲子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地深切。现在你把一切众生看成母亲的话,还会看他什麽过失呢?找不到了!所以这个教法真完美啊!
  你若能多闻,了解得愈多、思惟得愈多,除掉过失的方法以及增长功德的方法也就愈多。所以不管用业感缘起来想也好,或者知母、念恩也好,想到哪里,功德就增长到哪里,苦恼就净化到哪里,当下就是增上生,这样走到最後一定是决定胜,有这样的殊胜。所以,对这一点应觉为稀有啊!佛法真正不共之处也就是这点。「此亦合苦恼之理」,这个概念还是从苦集灭道上面趣入,并没有离开佛的根本教法,始终是绕着这个中心在转。
  知母、念恩、报恩一步一步学上来,对有情就能引发悦意爱惜之相。依着这个心,下面即正发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有了,其他的一一也跟着生起来了。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集学论》说:由於烦恼而狂乱、愚痴的盲人,在充满危险的悬崖道上,一步一跌地行走。
  自他恒时处在忧苦之中,都是轮回中无有眼目、精神狂乱、即将堕入恶趣长劫受苦之人。所以,自他众生同在苦难中,同是受苦之人。
  《集学论》中这五句的本意,是教人不要寻求众生的过失,因为自他同处在悲惨境地中,理应同病相怜,若见众生有少许功德,也要觉得稀有。
  《集学论》前三句所说的情形,也符合众生苦恼的道理。换言之,为了表达「佛子应报母恩」这一意义,宗大师借用《集学论》中的三句比喻,描述诸母有情悲惨危险的处境,说明佛子救度母亲义不容辞。

【摄义】

  念恩应从现世母亲修起,首先忆念母亲今生的恩德,再忆念母亲在生生世世中曾给予自己的恩德。修好之後,再依次缘其他亲人、中庸者、怨敌及一切众生修持,即使修到热泪盈眶,也要持续修持。
  今世母亲的恩德有世间恩德与佛法恩德两方面。念世间恩,即忆念母亲赐予身体、命根、衣食受用,教我们走路、说话、穿衣等等。尤其要忆念赐予我们命根的恩德。
  试想:我们在中阴时,没有四大的身体依靠,犹如游魂,刹那不停地到处飘荡,若没有母亲的腹中可以安住,如何能脱离这种恐惧?入胎之後,若不依靠母亲体内的养料,我们怎麽能从没有身形的羯罗兰转变成有四肢、六根的身体呢?
  我们最初呱呱坠地时,没有任何生存能力,若母亲忽视我们一天,根本不可能存活下来。若没有母亲的生育,不会有今生的一切。
  所以,应忆念自己的生命是母亲用心血养育而成。连栽花、种菜都要付出劳作才会有收获,何况从名色孕育成六根健全的人,这期间母亲要付出多少爱心,克服多少难以想像的困难?
  从佛法的恩德来说,我们今生皈依三宝修学佛法,真正成办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大义利,都要依靠暇满人身才能成办,而这人身宝正是依靠母恩养育才长成的。所以,今天能具有人身而有学法的良机,完全是母亲深情养育的恩德。
  想一想,有如此健全的眼、耳、鼻、舌、身、意,能够闻法、思惟、修行,都是母亲长养的结果。若没有母亲,自己就连看一页书、念一声佛、上一次香的机会也没有。所以,应当感念母亲赐予修法所依的深恩。
  进一步思惟,不只在人道,母亲前世还在旁生道等中做过我们的母亲,不惜身命地养育、照顾我们。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爱的故事,以下摘取其中三则。
  有个叫桓温的人,一次前往四川,途经三峡时,遇到一件奇事。
  有个人抓了一只小猴子带到船上,小猴的母亲沿着河岸随船奔跳,一路啼叫足足跑了一百多里都不肯离开。最後母猴纵身跳到船上,当时就气绝身亡。有人剥开母猴的身体,只见肚中肠子寸寸断裂。
  还有个姓彭的人擅长射箭。一次他入山打猎,看到溪水边有只母猴正在给孩子喂奶,就张弓放箭,射中了母猴。母猴自知无法存活,就用尽力气抱起孩子,让它喝完最後一顿奶,然後摘下几片树叶,把奶水挤在树叶上,放在孩子身旁,一边呜呜哀叫,好像在教孩子怎麽喝这份奶水,最後一声号叫,气绝而亡。
  还有一则双鲤救子的公案。有个吴江人,家有一口鱼塘,到了冬天时,他筑起低坝,放掉塘里的水,想取里面的鱼。
  水放到一半时,只见两条大鲤鱼不断地从低坝跳出跳进。他觉得奇怪,便仔细观察,发现几百条新生的小鲤鱼聚在一个洞里出不来,两条鲤鱼跳进跳出,一边衔着小鱼一边往前游,为了救护孩子而不惜生命。
  思考这些故事,可以把眼光扩大到前世。今世的母亲不论在轮回哪一道中,只要是做母亲,为了养育、保护我们,都曾经不顾惜生命,倾注全部的爱心,和今世一样,全心全意照顾我们。
  转缘其他亲人、中庸、怨敌以及一切众生,思惟他们曾为自己母亲的恩德。综合起来观察,在无尽的过去生中,曾以慈爱养育过自己的母亲多得可以充满虚空。每一生喝过的母奶足以汇成无尽的海洋;每一生让母亲伤心流下的泪水聚成四大洋;每一生母亲赐予的身体无量无边;每一生母亲给过的衣食堆满大地;每一生母亲为我们做过的事,记录成书,高过须弥山;每一生为养育我们所造下的罪业,足以让母亲在恶趣中感受无量的苦恼。
  总之,不经思惟时,不易感受母亲的恩德,而一旦思惟起来,生生世世母亲的恩德,尽未来劫也述说不尽。正是那句话:母恩比海深比山高。只要我们还在轮回中,来世的每一位母亲仍将以同样的方式养育我们。
  忆念母恩之後,我们应当知恩图报。若大地众生个个皆已成佛,则我们不必做什麽;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诸母正处在极悲惨的境地,她们因无明障蔽而被烦恼魔扰乱,内心不能自主,又没有善知识的引导,疯狂地在轮回崎岖的山路上一路蹎蹶,冲向恶趣险崖。
  眼看母亲一步步跑向深渊,作为孩子能忍心坐视不管吗?母亲此时最希望孩子来救她,子不救母,谁来救母呢?想到这里,内心应发愿:一定要救拔母亲出离生死,以回报母亲的大恩。也就是发愿尽未来际为诸母开示增上生、决定胜的善道,最後将她们安置於佛果。如此再三发起报恩的善心。

  
佛门之孝道

  上述知母、念恩、报恩,加上慈、悲、增上意乐,合起来是修佛门的大孝。
  以下从本师释迦牟尼佛说起,谈谈佛门中的孝道,以此引起每一位佛弟子的重视。
  佛世时,有一外道为了利养,对三宝心怀嫉妒,而欲譭谤,见阿难尊者托钵乞食,便讽刺说:「你的导师瞿昙实际是个恶人,才降生七天,母亲就去世,这不是恶人吗?而且,私自逃离王宫、越过城墙,让父王痛苦昏倒在地,用水泼脸,直至七天才苏醒。可怜的父王举身大哭,悲伤地说:『国家是属於你的,我也只有你一个孩子,为何丢下我独自入於深山?』你的导师瞿昙不知恩情,不顾一切地走了,所以他是个不孝之人。」
  阿难听了心生惭愧,乞食回来,合掌问佛:「世尊!佛法之中,有没有孝养父母呢?」
  世尊预知事情重大,舒颜微笑,从面门放出五彩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这时诸大菩萨一齐来到王舍城的耆闍崛山中,恭敬祈请世尊广大开演《大方便佛报恩经》。
  以下是经中的一段公案。
  过去无量劫前,波罗奈国的国王被奸臣罗睺罗谋杀篡位,并且杀害了两位王太子。国王最小的儿子在边疆为王,性格调柔贤善,天神们都恭敬爱护他。他有个七岁的太子叫须闍提,聪明孝顺,深得小王喜爱。
  当时,天神告诉小王:「奸臣罗睺罗谋反,杀了你的父母兄长,不久会率军前来杀害你,你赶紧逃走吧!」
  国王闻言,反覆思惟後,决定逃奔邻国。当时去邻国有行程七天和十四天的两条路。於是国王备了七天的粮食,带着妻儿仓促出逃。
  三人因出走匆忙,而误入了行程十四天的路上,此道难行,又没有水草。出发时只备了一人的粮食,现在三人同吃,几天粮食便吃完了,而前面的路还很遥远。
  国王心想:没必要三个人一起死,应当杀了夫人取肉为食,保全我和孩子的性命。
  想毕,国王便拔刀想杀夫人。太子眼见要杀母亲,急忙握住父亲的手,询问原因。
  国王满眼泪水、声音微弱地对孩子说:「想杀你母亲,取血肉延续我们的生命,不杀也是等死,我的身体也如此,现在死活都无把握。为了保全你的性命,想杀你母亲。」
  太子回答:「即便杀了母亲,我也不可能吃,天下哪有孩儿吃母亲身肉的事。不吃肉,我必定会死,父王应当杀了孩儿,割取孩儿的身肉救活父母。」
  国王听了,内心悲痛、闷绝倒地,对孩子说:「你就如我的眼目,谁会挑自己的眼睛吃呢?即使我舍弃身命,也不吃你的身肉。」
  太子说:「如果断了命根,我的身肉几天就会臭烂,但愿父母每天在孩儿身上割下三斤肉,分成三份,两份供养父母,一份自己吃,以此延续生命。」
  国王答应太子的请求。不到几天,太子的身肉很快吃完了,骨节相连,只剩一口气没断。太子无法支撑,倒身在地。
  父母赶紧抱住太子,放声痛哭说:「我们是什麽样的人,竟然吃你身肉,让你受这样的剧苦。前面的路还很远,你的身肉已吃完,现在不如三个人一起死。」
  太子说:「还剩一天的路程,就让我死在此地,愿父母莫如一般人的见识,都在这里丧命。请父王割下我骨缝里的肉,供养父母,这样可以到达目的地。」
  父母听了,割下少许的肉分成三份,一份给太子,两份自己吃。吃完後,告别太子上路。
  太子起身目送,看着父母渐渐从视野中消失。
  太子思念着父母,目光不愿暂离。良久,才又倒身在地。这时,飞来许多蚊虫,在太子身上吮吸鲜血,太子苦不堪言,只剩命根没断。
  这时,他立誓说:「愿我前世的罪恶从此永远消除,从今往後再也不造恶业。今天我以身肉供养父母,愿父母常得福报,昼夜安乐,睡无恶梦,天护人爱,愿县官、盗贼,阴谋消灭,触事吉祥。所剩的血肉,供养这些昆虫,让它们得到饱足,愿我来世成佛,布施圣法,遣除它们饥渴生死的重病。」
  发此大愿时,天地剧烈震动,太阳也失去了光色。
  帝释天来到人间,试验太子的道心,问:「今天你难舍能舍,以身肉供养父母,以此功德,你有何愿望,想做天王、人王、梵王、魔王吗?」
  太子回答:「我不求这些,我唯求佛道、普度众生。」
  帝释说:「佛道长远,久受勤苦方能成就,你如何受得了这种苦呢?」
  太子说:「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转,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道。」
  帝释说:「这只是空话而已,谁相信你呢?」
  太子发誓:「如果我欺骗,就让我伤口始终不癒合。如果真实,让我身体恢复如初,血变为乳。」
  太子发誓後,身体立即恢复如初,血变成白色的乳汁,相貌更加端正。
  帝释天赞叹说:「如果成佛,愿先度我。」
  再说,太子的父母来到邻国,向当地国王讲述了沿路经历。国王被太子的孝心感动,就派遣军队,护送他回国讨伐罗睺罗。
  父王率军经过与太子决别之地,遥见太子身体恢复,比过去更加端正。
  父母激动地抱着太子,悲喜交加。太子向父母诉说离别後的经过。
  一家人都很欢喜,共同坐着大象返回本国,因为太子的福德力、慈孝力,收复了国家。父王便立太子为国王。
  当时的父母是释迦佛父母的前世,太子是释迦佛的前身,帝释天是憍陈如的前身。
  《杂宝藏经》当中说:
  很久以前,雪山上有只鹦鹉,父母双目失明,它常常啄取好的果子,首先供养父母。
  当时,有位农夫最初播种时曾经发愿说:我所种的稻谷要与众生一起分享。
  鹦鹉因为农夫有布施心,就时常在他的田地里啄取稻谷供奉双亲。
  一次,农夫发现谷穗被虫鸟啄食,气愤懊恼,就设下罗网捕捉了鹦鹉。
  鹦鹉说:「因你前面以好心布施,我才敢来啄取,今天为何用罗网捕捉我?」
  农夫问:「你为谁啄取稻谷?」
  鹦鹉回答:「我上有盲眼父母,我以此供养父母。」
  农夫说:「你以後可常来取,不必有顾虑。旁生都如此孝养父母,何况人呢!」
  佛告诉众比丘:「往昔的鹦鹉是我的前身,田主是舍利弗的前身,盲眼父母是我父母净饭王
和摩耶夫人的前身。因为往昔孝养父母,故我今日得成佛道。」
  由这些公案可知,释迦佛生生世世报答父母之恩,以身体血肉等供养,因为圆满了大孝,最终成就佛道。
  佛在《大方便佛报恩经》中说:如来为了一切父母,常常难行能行,难舍能舍。头目脑髓、国城、妻子、象马、七宝、辇舆、车乘、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给与。勤修精进、持戒、布施、多闻、禅定、智慧,乃至具足万行,不休不息,心无疲倦。为了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能今天速成佛道。
  在《六度集经》中,佛也告诉众比丘:我生生世世奉持诸佛至孝之行,功德崇高,福德隆盛,所以我成为天中之天,三界独步。
  佛在《贤愚经》中教导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
  佛成道之後,仍然在人天众生前示现孝亲的行为。
  佛首先度化父亲净饭王,因担心父王不信佛法,就特意派优波离尊者来到王宫,腾身虚空,显现种种神通,天龙八部也示现了种种庄严供养,由此折服净饭王因富贵滋生的世俗念头,让他安心皈依三宝。
  之後,佛以超越世间的般若智慧,为父王阐明了世间苦、空、无常的真理,最後劝父王和族人修行净土,以深信切愿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
  当时,在法会中,净饭王以下当即证得法眼净,有许多人都现证了圣果。
  净饭王过世时,佛也回来举丧,亲自将父亲放入棺木入殓,然後和儿子罗睺罗、堂弟阿难、难陀四人,把父亲的棺木抬上灵鹫山安葬。
  佛母摩耶夫人因为生佛的功德,而成为忉利天主。为了报答母亲怀胎十月的恩德,佛上升忉利天,在几十天中为母亲宣说了《地藏经》。
  在《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中,具体记载:
  佛在忉利天欢喜园的波利质多罗树下,结夏安居三个月,四众弟子围绕在佛的身边。当时佛身毛孔放射千种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摩耶夫人闻讯後,乳汁自然流出。她说:如果真是我所生的悉达多,乳汁应直接送入他口中。
  说完,乳汁如白莲花一般,进入佛的口中。
  摩耶夫人见後,喜不自禁,心花绽放。她一心至诚地五体投地,专精正念,烦恼顿时止息。佛为她说法,证得须陀洹果。
  很快,天上三个月的结夏安居结束了,佛要返回南赡部洲,佛身放出极明朗的五色光明。
  帝释天知道佛要降下人间,就派遣鬼神以珍宝砌成三道台阶,非常庄严华丽。
  佛对摩耶夫人说:生死之法,聚会终有别离。我要返回人间,不久也要趣入涅盘。
  摩耶夫人垂泪说偈,与世尊辞别。
  佛走下宝阶,大梵天主手持伞盖,四大天王站立左右侍卫,四部大众用各种美妙的歌呗赞叹世尊,天空中顿时出现各种音乐声,处处散华烧香,佛便从天上下到了南赡部洲。
  憨山大师《梦游集》中有一段说:「经云『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以释迦多世修行之时,皆是报亲之地,故《梵网经》云『孝名为戒』,谓孝顺父母,乃至一切众生。然戒为成佛之本,而孝又为戒本。是知诸佛菩萨救度众生出诸苦恼,皆修孝顺之行也。」
  释迦佛生生世世报答一切父母恩,因孝亲而成佛,他成佛後所说教法,也是教导後世弟子以孝为戒,後世的圣者菩萨、高僧大德、一切贤善的佛弟子,也必然随顺佛陀教法,奉行大孝之道。
  翻开《地藏经》,可以读到地藏菩萨因地感人至深的孝行。正是以孝为本,才发起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深宏誓愿。
  《地藏本愿经》中如是说道:
  过去无量劫以前,有清净莲花目如来出世。在佛的像法时代,有位光目女供养了一位罗汉饮食。
  罗汉问她有何愿望,她说:「我想在母亲亡日救拔母亲,不知我母亲现在转生何处?」
  罗汉入定观察,见光目的母亲堕在恶趣中遭受极大痛苦。
  罗汉又问:「你母亲生前作何行业?今在恶趣受大痛苦。」
  光目女答:「我母亲平时爱吃鱼鳖吃鱼子,一生所吃鱼鳖数以千万计。愿尊者慈悲,救救我母亲!」
  罗汉就叫光目女诚心念诵清净莲花目如来,并塑画佛像,这样冥阳两利,存亡都获福报。
  光目女依言画佛像供养,并以恭敬心悲泣顶礼佛陀。到後半夜,忽然梦见如须弥山般金光晃耀的佛身,放大光明。
  佛对她说:「你母亲不久将投生你家,降生时就会说话。」
  後来,光目家的一位女仆生了孩子,不到三天就会说话,而且对光目说:「生死业缘,果报都是自受。我是你母亲,久在黑暗之中。自从与你分离後,几次堕入大地狱,依仗你的福力才转为下贱之人,但也短命,只能活十三年,又要堕入恶道,你要设法让我脱免。」
  光目女知道眼前的婴儿确是母亲的转世,她悲伤哭泣说:「既然是我母亲,应当知道自己造了何业,堕入恶道。」
  婴儿答:「我是以杀害、毁骂两种恶业而受果报的,如果不依仗你的福力救拔我,以此恶业不得解脱。」
  光目女又问地狱受报的情形。
  她回答:「罪苦之事让人不忍言说,即使千百年也述说不尽。」
  光目女听了悲伤痛哭,对着虚空说:「愿我母永脱地狱,十三岁之後不犯重罪,不再堕入恶道。十方诸佛,请哀湣我,听我为母亲发广大誓愿:若能让我母亲永离恶道及不作下贱之人,乃至不作女人、永劫不受者,我从今日开始,在清净莲花目如来的佛像前发愿,往後百千万亿劫中,一切世界三恶道的苦难众生,我都发愿救度,让他们远离恶趣,直至究竟成佛,我才成就正觉。」
  光目女发愿後,听到清净莲花目如来告诉她:「光目,你能为母亲发此大愿。我观察你母亲十三岁後,舍此报身转为梵志,寿命一百岁。此後,又会转生无忧国土,寿命不可计数劫,最终成佛,广度恒沙众生。」
  如是地藏菩萨在往昔久远劫中,为报母恩,发恒沙大愿,广度无边众生。
  憨山大师说:「以众生历劫生死,出没六道,舍身受身,无一类而不经过,是无一类而非曾经之父母。且众生度尽,方受证菩提,故所度众生一一出苦,皆菩萨所尽孝道之心也。」
  另一部《盂兰盆经》也是佛门中的孝经,此经说佛的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以神通眼观见母亲转生饿鬼,得不到饮食。尊者就以钵装满饭去救济母亲。以业力关系,母亲无法享用,饮食还未入口就变成火炭,尊者只好回来向佛陀求助。
  佛说:「你母亲的重罪不是你一人之力所能超拔,应当借助十方众僧的威神之力才能解脱。」佛教他举行盂兰盆会,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供养十方大德众僧,由一切圣僧共同的福德功勳,解脱母亲的苦难。
  目犍连尊者依教奉行後,母亲当天就解脱了一劫饿鬼之苦。
  佛还教导:在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应当为现生父母、过去七世父母,做盂兰盆会,供养十方众僧。愿现世父母寿命百岁,无病无一切苦恼,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转生人天,福乐无极。
  佛说:佛弟子修孝道之人,应当念念中忆念父母。年年七月十五,为父母作盂兰盆,供佛供僧,以报父母长养之恩。
  再看高僧大德的慈孝行为。
  藕益大师二十三岁时所发的四十八愿,前两愿就是报父母恩的大愿:
  「第一愿,我本发心,上报慈父锺之凤生恩,愿三宝力,令我无始慈父,咸生净土,速证菩提,令闻我名者,亦报父恩。
  第二愿,我本发心,上报悲母金大莲养育恩,愿三宝力,令我无始悲母,咸生净土,速证菩提,令闻我名者,亦报母恩。」
  诸如此类为父母发愿文,《灵峰宗论》中收集了七种。古来高僧大德都是大慈大孝,发心救度无边的父母,永脱轮回。
  後周时代,有一位唐朝宗室七岁就出家的道丕法师。在他十九岁时,他所在的长安城被战火焚烧一空,他背着母亲躲避战乱走进了华山。
  当时粮食昂贵,道丕自己辟榖不食,依靠乞讨供养母亲。母亲问他吃了没有,他总说吃饱了。
  有一次,母亲说:你父亲在霍山战死,屍骨抛於荒野,你能不能收回来安葬?
  道丕一路赶往霍山,他捡起一堆白骨,昼夜诵经,忏悔父亲的杀业,而且祈祷说:「这堆骨头里有转动的,就是我父亲的遗骨。」这样一心专注地念诵。
  几天後,有骷髅从骨堆里跳出,摇动了很久。道丕深信这是父亲的遗骨,就抱在怀中拿回来见母亲。
  那天晚上,母亲梦见丈夫回家。第二天早晨,果然遗骨送到了家门。
  後来,道丕应诏进京,美名传播朝野。
  宋代长芦宗赜禅师,二十九时觉悟到人生无常,礼长芦秀禅师出家,深得法要。
  因为母亲无依无靠,他把母亲迎养到方丈东室,劝母亲念佛求生净土。过了七年,母亲念佛安详往生。
  以下是一则近代
陈悟证居士割臂疗亲的故事。
  陈悟证十二岁时,父亲出外谋生,只有她在家侍奉母亲。
  有一天深夜,母亲忽然生病,不停地吐血。家里没有男子,母女俩惊慌失措。
  陈悟证毅然割下手臂的肉煎汤,说是汤药,让母亲喝,当即止了血。
  过去妇女都是穿长袖衣服,所以几十年中连她的儿女都不知道这件事。
  一九二八年冬,这位童年割臂疗亲的老太太在七十三岁高龄时得了一场重病。她的儿子
魏逖先居士,发心为母亲左臂燃香,祈祷母亲三业清净。
  到了同月二十三日晚,老太太忽然呼吸微弱,全家人见了都围在床边一起念佛。
  当年除夕,逖先居士又在右臂燃九炷香,为母亲发普贤十大愿。
  第二年正月十五夜晚,逖先的妹妹也在左臂燃三炷香。十六日晨,又在右臂上燃六炷香。
  
三月初一,逖先和两个妹妹各在左臂燃三炷香,一起为母亲祈祷佛力加被。
  陈悟证老居士被儿女的孝心感动,把儿女叫到床前说:「我十二岁时,曾割臂治疗你们外婆的急病,当时我绝没有希望我的儿女也能报答我。想不到现在病了,你们为我燃了这麽多臂香,祈求佛力加被,这也是我割臂疗亲的感应。」
  说完她露出左臂给儿女看,割肉处的刀痕长约三寸,宽到七八分。大家看了都感动落泪。
  到了
三月初六
,老太太在念佛声中含笑合掌往生。
  总之,佛门中的大孝:时间上,不仅是一生行孝,而且尽未来际行孝;对像上,不仅利益今生的父母,而且利益生生世世的父母;利益上,不仅给予衣食受用,而且给予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安乐,让一切父母究竟成佛。
  所以,世间孝道只在眼前尽孝,佛门孝道则扩展到无量劫;世间孝道只局限一地,佛门孝道则是度尽全法界的众生。佛说戒以孝为宗,是为出世间第一大孝。藕益大师说:「予观世出世间至德要道,皆无有胜於孝慈者也。世间非孝慈,无以成圣贤;出世非孝慈,无以作佛祖。」

论云:第二正发此心分三。初修慈中,慈所缘者,谓不具足安乐有情。行相者,谓念云何令遇安乐,惟愿令其获得安乐,我应令其遇诸安乐。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正发利他心分三部分来说,第一个是修慈。慈是一种心理状态,就是想要给人家快乐,所以这个慈心所缘的是不具足安乐的有情。有三种行相:起初是念怎麽样使他得到快乐!其次是一心一意发愿想要使他快乐!更进一步,第三个是我要承担起使他快乐的责任!
  平常我们人与人之间出现种种问题,无非是由於只希望自己快乐而不希望别人快乐。如果你只希望人家快乐的话,眼前所有的问题都没有了,而且也增长了无上大菩提的功德。这是佛法之美!前面已经告诉我们佛法是这麽殊胜,愈向後你会觉得愈好,不但烦恼自然而然慢慢地净化了,如果能够把慈心跟前面的部分再配合起来运用的话,那才真的叫圆融无碍。不论到哪里,都能处处体会,问题就可以解决!以前是个大杂烩,统统混在一块,现在则是每一个地方弄得清清楚楚,而且处处都用得上,真是美呀!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此心」是希求利他之心。「发起希求利他之心」的修法有三:一、修慈;二、修悲;三、修增上意乐。
  慈心的所缘,是缺乏安乐的有情。
  慈心的行相,即慈心心理活动的相状,有三个方面,即思惟:怎麽能让他得到安乐?多麽希望他获得安乐;应当由我来为他成办安乐。《瑜伽师地论》说:「以慈心者,为欲令得乐义故。」
  例如:明朝宰相冯琢庵的父亲是个善人。有一年隆冬的早晨,他遇见一人倒在雪地中,半身都已冻僵了,於是,他解下皮袄为他穿上,而且把他带回家,无微不至地照顾。
  当时,冯善人的心理是:如何能让他得到温暖?他能得到温暖该有多好!我应当帮他得到温暖。
  又比如,见别人内心缺乏安乐,我们想:如何让他获得内心的安乐?多麽希望他得到心灵的安乐!我应当教他实现安乐的方法,让他得到安乐。
  总之,慈心的行相是三种心:一、着想心(替别人着想的善心);二、善愿心(希望他人获得安乐的善愿);三、责任心(发心为他成办安乐的善心)。
  慈心有悦意慈和与乐慈两种,悦意慈是见众生如同独子般悦意的慈心,通过修习知母、念恩、报恩,自然会生起悦意慈。此处所说的是与乐慈。
  为何要宣说慈心的利益呢?
  不打开宝囊就不知囊中有宝,同理,若不宣说则不知慈心的利益。所以,有必要对希求大福德之善缘者宣说慈心的利益。了解利益之後,就会努力修持。

论云:胜利者,《三摩地王经》云:「遍於无边俱胝刹,尽其无量众供养,以此常供诸胜士,不及慈心一数分。」此说较以广大财物,於究竟田常时供养,其福尤大。《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云:「於东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曰千庄严,其中有情皆具安乐,如诸苾刍入灭定乐。设於彼土修净梵行,经过百千俱胝年岁,若於此土最下乃至於弹指顷,缘一切有情发生慈心,其所生福较前尤多,况昼夜住。」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胜利者」就是说修慈心的好处。实际上刚才说的还是最起码的,这是我们眼前可以感受得到的;经中所说的那更是不得了的殊胜!「遍」是一无遗漏的意思,把全台湾、乃至整个地球、银河系,甚至无边刹海当中所有最好的东西来供养一切佛,这个功德大得不得了,然而却「不及慈心一数分」。当你生起了慈心,哪怕只是很小一点点,功德仍是远超过它。你看这功德有多大!此处一再告诉我们这个殊胜的利益。所以可以从两方面来看慈心的功德:一方面是眼前马上感受得到的,这个会推动你的内心想去修;然後再引佛经来印证,这是双重的力量。因此,平常只要肯这样如理去思惟观察的话,大菩提心无有生不起的道理,眼前的利益就这麽好,而且又是这麽现实的一个问题。
  《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中也提到慈心的福德。在三界中最快乐的是色界第三禅,不要说第三禅,一旦得到了天界的快乐以後,人间最快乐之事,对你而言是味同嚼蜡,简直一点味道都没有,乃至於臭不可言。人间最快乐的是男女,那时候,你对它简直是厌恶不堪。还记不记得难陀的公案?他的太太十分美丽,但当他一看到天女之时,就觉得太太像瞎眼的老母猴一样。这还只是欲界天,色界的乐比它还要深,一层比一层好。至於灭定乐,那又更不晓得要快乐多少倍。千庄严世界的有情都具足这样的快乐,在那个净土修行无量无边的年数,而如果我们在这个地方於一弹指顷(比喻很短的时间)缘一切有情修慈悲心,这个福比前面还要来得大,这是千真万确的。真正的菩萨如理如量地学了以後会产生这种心量。这是为什麽人家叫慈航菩萨到净土去,他却不愿意去,因为到净土去就赚不到那个法财。在这个世间,你只要一刹那修慈心,就有不得了的功德;因为慈心一定要缘苦众生,净土的众生快乐得不得了,慈心要缘谁而生起呢?而在此世间只要看见众生的苦,你的慈心就生起来了,那个时候功德就无量无边。真正的关键就在有无正知见,如果没正知见的话,自然对这个世间的苦就怕得不得了,这是必然的道理,我们应该要了解。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具足以上三种行相的慈心,能引生极殊胜的利益。以下从功德之量与功德种类两方面说明,就是要显示慈心福德之广大,由其会出生哪些利益。
  前三句假设了一种广大供养,第一句说供养处,第二句说供养物,第三句说供养时和供养境,第四句通过较量彰显慈心福德之广大。
  《三摩地王经》说:普遍在无边俱胝的世界中,用尽不计其数的供养物,以此持续不断地供养一切贤圣,也比不上慈心功德之一分。
  上一颂是说,相比常时对究竟田作广大财供养,修慈心的福德更为巨大。
  静心体会一下,供养的处所、供物、时间、对境如此广大、殊胜,但由此产生的极大福德,却不如慈心福德之一分。这说明,相比不具慈心的大供养,给予一切众生安乐的慈心更伟大、更可贵,力量更巨大。
  《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说:在东北方有一尊大自在王佛,佛所教化的世界名叫千庄严,在那里的有情都具有如比丘入灭尽定般的大安乐。
  此段是较量功德。一是在安乐世界里,持续万亿年修持清净梵行,一是在此秽土下至一弹指顷的短暂时间中,缘一切有情生起慈心,後者福德远远超胜前者,何况日夜安住慈心。
  在安乐世界修梵行和在恶浊世界修慈心是两种修法,後者一弹指顷的修行竟超过前者万亿年的久修,说明「慈」法是一种能力极大、能迅速成就功德之妙法。
  比如,通过网络发短信,可以瞬间从青藏高原发送到太平洋彼岸,但叫邮递员徒步走到美国,几年也到不了。这是因为运用的方法不同,而导致效果相差悬殊。因此,以慈心修集功德,就如拥有加速器一般。
  《十方广大解脱经》说:「谁於诸世界,乃至一劫间,护持清净戒,不如一刹那,修持慈心胜。」
  由以上较量可知,慈心的福德广大不可思议,下至一念修慈,就能获得无量福德。若非佛说,谁能了知此事;若非经证,谁会发誓勤修。以上已再再显明功德藏就在自心,若能修持开发慈心,则确是开启了无尽藏。

论云:《宝鬘论》云:「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然不及须臾,修慈福一分。天人皆慈爱,彼等恒守护,喜乐多安乐,毒刀不能害。无劳事得成,当生梵世间,设未能解脱,得慈法八德。」若有慈心,天人慈爱自然集会,佛以慈力战败魔军,故守护中为最胜等,故虽难生然须励力。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论上说,你每天三时(就是早、中、晚),每次都布施三百罐饮食,其功德不及须臾(一刹那的时间)修慈福的一分。前面是指缘一切有情去修慈心,现在《宝鬘论》这一句话,并不一定指缘一切有情,你只要如理如量去修,就有这麽大的功德。能够这样去修的话,所有的天人都会来护持你。天人是保护人间最好的护法,他们会以无比慈悲的心情爱念於你,并且一切时处来守护。而且内心喜乐、身也安乐,一切的毒、刀都不能伤害;不需非常辛苦,想要做的事情都会成就。现世如此,将来还能够生到梵世间。以上八种就是慈法的八德,即使不能得到解脱,也都可以得到这八种功德。
  所以,有了慈心,样样好东西都来了。不但我们凡夫,佛战胜魔军也不是靠别的,而是以慈力战胜的。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真正最佳的守护就是这个慈心。当你对任何一个人,能像对待自己母亲的时候,天下就被你完全克服,而且你会得到最佳守护,每一个人都会像你母亲这样关顾你,自然而然任至何处无往不利!现在我们动不动便生烦恼,就是因为不得善巧,不了解这个道理。慈心有这麽多的好处,所以虽然难生,还是要努力修习。得到的这个功德是大得不得了,世间哪有一样东西能够跟它相比?
  即使身为世界首富,周围的冤家不晓得有多少,人家瞪大了眼睛,时时刻刻要刮你的肉、抢你的钱;不管有多大的地位,人家在背後想尽办法把你拖下来。如果能够把别人看成自己母亲的话,别人也会把全部的精神贯注在你身上,天下还有什麽能够跟这种精神相比的?一般要想在世间竞选一个什麽地位,那真是千辛万苦,想赚一点财富更是无比地困难,但是你修这个法门却容易得不得了!真正说来,你只要把忙世间事的一部分力量转移过来修学佛法,将来得到的果报,是即使世间再大的成就也完全不能比的!这个利害关系我们一定要知道,知道了以後,自然而然对眼前修行的小苦就绝对不会在意。现在我们想求快乐,但方法却是颠倒的,佛法的快乐才是无比的,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譬如,煮三百罐饮食,内有六十种各类佳肴,如是一日布施三次,持续很长时间,其福德却不如片刻修习慈心福德之一分。
  所以,修心比在外相上修行更加重要,後者虽然辛苦、持久,善心却微弱、狭小,前者只修片刻,但内在是祈愿一切众生具足安乐的大慈心,所以无法相比,就像每天燃三百根蜡烛的光明,远远不如片刻的阳光强烈广大。
  遗憾的是,世人虽求安乐,却不知乐因是什麽,在追求安乐的过程中,也不能明辨缘起的差别,不知轻重、主次、缓急、胜劣,由於蒙昧而不能快速、善巧地改造自己的命运。
  论中已如是明示,若仍不知努力趣入,岂非愚者?若诚信圣言,谁不死心虔修呢?
  慈心修到究竟,可得解脱。如果暂时没有解脱,也必定能获得慈法八德。
  「慈法八德」即:
  一、人天慈爱,「爱人者人恒爱之」,慈爱众生,将得到人类与诸天等的慈爱。
  众生都不愿受苦,而愿别人给自己安乐。具慈心者处处想给予别人快乐,谁不愿意亲近他呢?嗔与慈是一对行相相反、作用也相反的心理。我们观察嗔心重的人,即使他曾经饶益过的众生也不愿接近他,谁都不愿看到嗔怒的脸,不喜欢见到粗暴的行为。相反,谁都愿意和具有慈心的人在一起,就像在寒冬,愿意坐在温暖的阳光下一样。
  二、获大守护,非人等都会发心守护。
  三、内心喜悦,以嗔心会导致内心不安宁、不悦意,即使睡在最舒适的床榻上,也烦躁难眠、恶梦连连。所以,嗔心带来心理紧张、急躁、粗暴和不悦。反之,慈心生起时,会显现安详、轻松、柔和、充满喜悦的良好心境。所以,慈心是欢喜之源,令人当下安详、宁静。
  宋代永明大师挪用了几十万库钱放生,依律被判死刑。临刑时,大师脸色不改,内心充满欢喜。他说:我救活了万万生命,怎麽不安乐呢?这是以慈力自然引生的欢喜。
  四、身多快乐,慈心能令身体生起乐受。修好了慈心,能让全身的细胞、组织、气血处於极佳状态。从气色、精力、眼耳的聪明、肌肉的弹性等各方面观察,可以发现:慈心能让人年轻、健康、充满活力。
  五、毒不能害,六、刀不能害,以慈力,水、火、刀、毒等不能伤害。慈心与害心相违,以嗔心损害了众生的四大,由於缘起无欺之故,将会遭受同类报应,而慈心是想给予众生安乐的善心,不可能感得被损害的果报,否则因果律就错乱了。
  有人说:也有具慈心的人遭遇水、火等灾难。
  对此,须善加辨别。他遭受灾难是由前世恶业所感,并非以今生修慈所致,慈心将在其他时间成熟乐果。
  七、无劳事成,心想之事无需劳苦,就能顺利成办。
  八、上生梵天,为何佛说以慈心感生梵天呢?《大智度论》中解释:古印度人尊崇梵天,对梵天家喻户晓。当时,印度婆罗门数量众多,他们求生梵天,所有修法福德都祈愿转生梵天。若众生听到修慈能生梵天,就会生起信心、向往修慈。基於此因,佛说修慈上生梵天。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过去有位妇人要前往遥远的异国,她抱着孩子涉水渡恒河。
  当时恒河水暴涨,淹没了母子俩。母亲不肯抛弃孩子独自逃命,结果双双淹死。妇人以慈心的善业力,而转生色究竟天,成为大梵天王。
  以上慈心八德着重说明世间安乐。就出世间而言,比如,弥勒菩萨,因地着重修慈心三昧,果地也是以慈悲利益一切众生,故称为「慈氏」。
  以下解释「慈心是最殊胜的守护」。
  如果具有慈心,人类和天众自然对你慈爱,由於被你的慈爱感召,他们会围绕在你身边拥护你。佛陀成道前,也是以慈力战胜魔军。这说明慈心是一切守护中最殊胜的守护。
  《杂宝藏经》有一则公案:
  以前,有位王子被驱逐出境。他在流亡途中看见一位被处以酷刑的人,手脚全被砍断。王子出於慈悲,就去采一些花果,想救济这位残疾人。
  王子去摘采花果时,妻子与残疾人私通。因为心怀私情,妻子对王子生起了怨恨。
  有一天,妻子叫王子去采岸边一棵树枝上的花果。王子说:下面的河很深,这样很危险。妻子叫他用绳索绑住腰部,她在後面拉住。
  王子快要走到岸边时,妻子无情地将他推入河中。以慈心的力量,王子顺流漂下,并未淹死。
  大河下游有个国家,国王刚去世,相师正在寻找新的国王,他远远看见河面上飘着一团黄云盖,测算「黄云盖下必有神人」,就派人前去迎接,结果王子被立为新国王。
  再说那位狠毒的妻子担着残疾人四处乞讨,一天他们来到了新国王的国境中,国人都称赞这是一位好妻子,不仅不嫌弃残废的丈夫,还一路担着恭敬承事。
  这件事很快传到国王的耳中。国王便派人把他们带到大殿前面,国王问:「这残疾人真是你丈夫吗?」
  女人说:「是。」
  国王又问:「你认得我吗?」
  女人答:「不认识。」
  国王又问:「那你认得某某吗?」
  女人仔细打量国王,认出是自己的丈夫,心中万分惭愧。国王心地慈善,还是派人养活这对夫妻。这位国王就是释迦佛的前身。当时,正是以慈力,未被大水淹死,并荣登王位。
  《杂阿含经》中也有一则公案:
  往昔,诸天与阿修罗战争,天人因不敌阿修罗,纷纷溃逃,帝释天也恐慌地乘车向北逃往天宫。
  在经过须弥山下的森林时,树下的金翅鸟巢里住有许多小鸟。
  帝释天害怕天人的车马会踩死小鸟,就对车夫说:你驾车回头,不要杀死幼鸟。
  车夫说:「阿修罗的军队正紧追不舍,若回头会陷入阿修罗的包围。」
  帝释天说:「宁可死在阿修罗手里,也不愿天人的军队踩死众生。」於是,车夫掉转车头向南行进。
  阿修罗的军队远远看见帝释天卷土重来,以为是天人的计策,一时间惊惶失措,纷纷逃回阿修罗的宫殿。
  佛告诸比丘:帝释天是三十三天自在的天王,他以慈力摧伏了阿修罗的军队,应赞叹慈心的功德。
  这则公案也说明慈心是最殊胜的守护。
  下面,再回到原文。
  「等」字表示还有其他功德,比如,以慈心能清净业障。《十方广大解脱经》说:「谁在此世间,身语意造罪,纵定堕恶趣,以慈速令净。」
  以慈心能得到好人缘,让众生一见到你就心情愉快。《般若八千颂》说:「多修慈心,并得稳固者,令众生见而愉悦,无有嗔恨。」
  《大悲经》中,佛说安住慈心者,能得十一种利益:一、睡眠安稳,醒时欢喜;二、不见恶梦;三、人与非人喜爱;四、诸天拥护;五、毒不能害;六、刀箭不伤;七、火不能烧;八、水不能淹;九、得好衣、饮食、床座、卧具、汤药;十、得上人法;十一、身坏命终,得生梵天。
  以上这一切都是唯心变现的,因果决定不错乱。以慈心予乐,不生恐怖、痛苦、背离、贫穷,不遭人唾弃、堕落下贱。
  慈心是净水珠,可以净化心灵,遣除嗔恨、怨恼、嫉妒等污浊。
  慈心是安乐源,能源源不断出生上妙喜乐。
  慈心是无能胜,水不能淹、火不能烧、毒不能害、怨敌不能害。
  慈心是阳光,能融化自私的坚冰,给世间带来温暖。
  慈心是明灯,能破无明长夜,照亮生生世世的道路。
  慈心是妙手,能给予一切众生安乐的资具。
  慈心是宽广的胸怀,能怀抱一切。
  慈心是大地,能孕育一切、生长一切。
  慈心是功德藏,发起一刹那慈心,就有无量功德。
  以慈心三昧之力,毒药可化为甘露,刀杖能变成鲜花;向刀山,刀山必折;向火海,火海必灭。观世音普门究竟的无畏神力,也不离现前一念慈心。
  慈法是救劫浊之良药、解冤业之神咒,是实现和平、安宁的最佳妙法。一家行慈,一家幸福;一国行慈,一国太平;人人行慈,浊世顿成净土。
  慈心具有净化相续、产生喜乐、增上功德、消除业障、创造和平、实现净土等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应将慈心视为如意宝,让它在心相续中真实生起。
  因为慈心功德极为殊胜,所以即便难以生起,也要努力。
  《杂阿含经》中,世尊问比丘:你们认为指甲上的土多,还是大地土多?
  诸比丘回答:世尊,指甲上的土很少,大地土无量。
  佛告诉比丘:能数数下至一弹指顷对一切众生修慈心的人,只有指甲上的土那麽多;不能数数下至一弹指顷对一切众生修慈心的人,如大地土那麽多。所以,诸比丘,应时常对一切众生修习慈心。

论云:《集学论》说,当一切心思惟《金光明》中,开示修习慈悲偈文,下至语中读诵而修。其文为「以此金光胜鼓音,於三千世界中,恶趣诸苦阎罗苦,匮乏苦苦愿息灭」等。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集学论》说,我们应该集中心力去思惟《金光明经》上所开示修习慈悲的偈文。前面讲四力忏悔当中也提到《金光明忏》,这个偈文正是在〈忏悔品〉中。哪怕只是嘴巴上面念念,也要去念。我们要一面念它的文,一面以跟它相应的心修习慈法。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集学论》中说:应以一切心思惟《金光明经》中开示修习慈悲的偈文,下至以读诵词句来修。
  按照寂天菩萨的开示,上等修行者须一切心思惟修习慈心,下等者则应读诵词句而修。
  《金光明经》中这段经文有一段不可思议的来历。
  当年,妙幢菩萨在佛前听法之後,欢喜踊跃,他专心致志地思惟,回到自己的住处。
  当晚,他梦见一面巨大的金鼓,如太阳般金光灿烂。在大光明中,他目睹了十方无量诸佛安详端坐在宝树下的琉璃宝座上,无量百千大众围绕,诸佛正在演说妙法。
  这时,有一位婆罗门用木棒击打金鼓,发出巨大音声,演说微妙偈颂,阐述忏悔之法。
  妙幢菩萨听後,都铭记在心,系念而住。
  天亮後,他在无量百千大众围绕下,带着各种供品走出王舍城,登上灵鹫山,来到世尊的住处。顶礼佛足後,布置各种香花,右绕三匝。
  妙幢菩萨合掌恭敬,陈白佛言:「世尊!我梦见婆罗门手拿木棒击打金鼓,发出洪亮音声,演说微妙偈文,阐明忏悔妙法。我能一一忆持,唯愿世尊慈悲,听我诉说。」
  然後,妙幢菩萨复述梦中所闻偈颂,演出一段《梦见金鼓忏悔品》,慈悲偈文就是其中的一段。
  以下解释慈悲偈文的意义。念诵时,应随文发愿,不要有口无心。边念诵,边依经文发起给予众生安乐的慈心,功德不可思议。
  在二十颂中,前十六颂是祈愿众生获得世间安乐,後四颂是祈愿众生获得出世安乐。

愿令众生远离痛苦

一切世界诸众生,悉皆离苦得安乐。


  这是总的普愿有情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边念边诚挚地祈愿:无边世界中的任何众生,不论何种形态、相貌、根性、寿量,不论崇高或是卑贱,平等祈愿他们远离痛苦获得安乐。
  以下是从不同侧面别别发愿,这样让慈心具体化极有必要。

  一、拔根缺之苦

所有诸根不具足,令彼身相皆圆满。


  真切地观想众生六根残缺的痛苦,发愿:一切众生诸根残缺的痛苦都无余消尽,让他们身相圆满。

  二、拔诸病苦

若有众生遭病苦,身形羸瘦无所依,
咸令病苦得消除,诸根色力皆充满。


  真切地观想众生的病苦,发愿:若有众生遭受病苦折磨,身体虚弱无依无靠之时,愿我令这一切病苦消除,让他们诸根重新充满活力。

  三、拔刑罚苦

若犯王法当刑戮,众苦逼迫生忧恼,
彼受如斯极苦时,无有归依能救护。


  若众生触犯王法,即将遭受刑法诛戮,面临死亡,惶恐惊怖,在如此极度痛苦之时,无有依怙,愿我从极苦中救度他们。

若受鞭杖枷锁系,种种苦具切其身,
无量百千忧恼时,逼迫身心无暂乐。


  若众生受皮鞭、木棒鞭打,披枷戴锁,被各种刑具摧残身体,充满无量忧恼之时,身心倍受折磨,片刻不得安宁。

皆令得免於系缚,及以鞭杖苦楚事,
将临刑者得命全,众苦皆令永除尽。


  愿我能让他们脱免系缚,不受皮鞭、木杖鞭挞之苦,即将临刑的人也能保全性命,愿令一切痛苦永远消尽。

  四、令离饥渴苦

若有众生饥渴逼,令得种种殊胜味。


  若有众生被饥饿、乾渴逼迫,内心希求饮食,愿我能给予他们美味佳肴、甘甜净水,让他们获得饱足。

  五、令离不具诸根苦

盲者得视聋者闻,跛者能行瘂能语。


  诚挚祈愿:愿盲者复明,看见五彩缤纷的世界;愿聋者复聪,听闻悦耳动听的声音;愿跛者能自在无碍地行走;愿哑者能以语言表达心声。

  六、令离贫穷苦

贫穷众生获宝藏,仓库盈溢无所乏。


  愿贫穷众生获得大宝藏,仓库里充满资具,应有尽有,无所匮乏。

  以下总结。

皆令得受上妙乐,无一众生受苦恼。


  总之,愿普天下的众生,都能感受上妙安乐,不让一位众生受一分苦恼。
  观想之後,虔诚地祈愿。

愿令众生获得安乐

  一、令得人天敬爱乐
  受人歧视、轻蔑是一种心苦。观察自己,别人冷眼相待都不愿接受,稍被恭敬也心生喜欢,将此心推而广之,希望一切有情都能得到恭敬、爱戴,永远不受歧视之苦。

一切人天皆乐见,容仪温雅甚端严。


  愿一切众生都成为所有人天喜闻乐见的对境。愿他们能礼仪端雅,受人敬爱。

  二、令得诸丰珍玩乐

悉皆现受无量乐,受用丰饶福德具。


  祈愿众生现在都能受用无量快乐,一切受用丰裕满足,各方面的福德具足不缺。
  只要有情欢喜,愿我给予他们这些安乐,教导他们积聚安乐之因。愿发愿如是成就。

  三、令得伎乐随念乐

随彼众生念伎乐,众妙音声皆现前。


  愿众生心想音乐,随念便能现前美妙乐章。

  四、令得池沼随心乐

念水即现清凉池,金色莲花泛其上。


  愿众生心想净水时,眼前即出现清凉水池,水面上漂浮着朵朵金莲。

  五、令得四事随念乐

随彼众生心所念,饮食衣服及床敷。


  愿众生无论心想何种饮食、衣服、床榻、敷具,都能随心所欲地获得。

  六、令得七宝珠璎严具乐

金银珍宝妙琉璃,璎珞庄严皆具足。


  愿众生希求的金、银、珍宝、琉璃、璎珞等庄严饰品,都能具足。

  七、令得美名和睦乐

勿令众生闻恶响,亦复不见有相违,
所受容貌悉端严,各各慈心相爱乐。


  祈愿:一切时处不让众生听到下至一句恶名,也不让他们彼此产生矛盾。愿众生常获美名,与人和睦相处。受生的身相容貌端正庄严,彼此以慈心互相爱乐。
  我们应当如是祈愿世界祥和、没有诤论。

  八、令得资具随心乐

世间资生诸乐具,随心念时皆满足。


  祈愿:众生需要各种世间资生的安乐具时,都能随心所欲得到满足。

  九、令得无贪乐施乐

所得珍财无吝惜,分布施与诸众生。


  祈愿:人人不吝珍财,都能慷慨施予众生分享。
  大乘经论中常说施者远比受者安乐,普愿众生都能获得这种安乐。

  十、令得香花随意乐

烧香末香及涂香,众妙杂花非一色,
每日三时从树堕,随心受用生欢喜。


  祈愿:不论是焚烧的烧香、香末,以及涂抹的涂香,或者每天三时从枝头上飘落的众妙杂花,众生都能随意受用,恒时欢喜。

  十一、令得供养三宝乐

普愿众生咸供养,十方一切最胜尊,
三乘清净妙法门,菩萨独觉声闻众。


  普愿众生都能虔诚普供十方诸佛、三乘微妙圣法以及声缘菩萨圣僧。
  供养三宝,以三宝不可思议加持力、供养者的信心力、不可思议缘起力,可以获得殊胜安乐。但愿一切信不信佛的众生,都能皈依三宝,获得此上妙安乐。

祈愿众生获得未来善果

  不仅要祈愿诸母有情现世安乐,还要祈愿他们来世安乐。修习慈心时,不必限制,应尽量扩展心量,才尽性称性。譬如,要善待某人,把善心推至无限,应是所有暂时、究竟的安乐都愿给予他,若只愿给予部分,心量就不圆满。

  一、令得不生八难乐

  「八难」即八无暇。众生处在八无暇中,没有机会修学佛法,这是真正的苦难,故名「八难」。
  试想:今生若不解脱,来世又不得暇满人身,则无法成办任何暂时、究竟的利益。所以,普愿天下诸母有情来世都能得到暇满人身。

常愿勿处於卑贱 ,不堕无暇八难中。


  一边念诵,一边祈愿:诸母生生世世不堕於八无暇的障难之中受下贱身。

  二、令得常遇世尊乐

  我们会祈愿自己来世获得人身值遇佛法,亲近承事佛陀,开启一切安乐之源。自己所希求的也要给予天下诸母,愿她们生生世世值遇佛、亲近佛、承事佛、供养佛、常随佛学。

生在有暇人中尊,恒得亲承十方佛。


  祈愿诸母每一世都受生为有暇尊贵之身,以此人身恒时亲近、承事十方诸佛。

  三、令得常生富贵乐

  人人都不愿自己下贱、贫穷,而愿富裕尊贵。即便一件普通物质,我们都愿意使用好的、不要坏的。以这份珍爱自己的心,对待诸母有情,愿有情来世生在富贵之家,得到受用圆满的安乐。应当如是发起慈心。

愿得常生富贵家,财宝仓库皆盈满。


  愿诸母常常转生富贵之家,财富丰裕圆满。这一类受用的安乐,愿我都能慈心普施。

  四、令得形妙闻名乐

  如果可以设计自己的来世,谁都不愿相貌丑陋、名声败坏,即便脸上有疤痕都会羞於见人,听到辱骂会心中难受,可见人人都想拥有相好、美名。
  现在,以这份珍爱自己的心慈爱众生,愿有情常得相好、常得美名。逐渐串习慈心,就能对治幸灾乐祸、冷漠坚硬的心态。

颜貌名称无与等。


  「无与等」,即要求善心发至极致。想想看,几盘菜放在眼前,我们都要挑最好的吃,发慈心又有什麽好客气的呢?要给予众生安乐,就彻底给予,愿他获得相好美名,就愿他获得最好的相貌和名声。善心不怕发,只怕发得不够广大,自己想要最好,也要祈愿给予众生最大的安乐。见人修行,要祝愿他获得最大成就;见人经商,就希望他生意最兴隆。所以,应将慈心发至极致,以最大的善心为有情祝福。

  五、令得寿命延长乐

  生在世间,谁都想长寿延年。现在就放开心量,为一切诸母祝福,愿她们寿命无疆。

寿命延长经劫数。


  祝愿天下母亲,寿命能多劫安住。
  以上座中修慈所引生的贤善心态,要延续到日常的待人接物之中。见到有情时,常常如是发善愿,时常这样想、这样说,就可以养成慈爱的性情。等到串习纯熟时,起心动念都会替众生着想,愿给予众生安乐,最後整个心都修成了慈爱,自己也成了慈悲的化身。
  以上修慈心量仍然不够,因为世间安乐只是暂时的乐受,终究未脱离痛苦,未脱离生死,如果只发心给予众生世间安乐,则远远不彻底。应进一步祈愿众生获得出世间的无漏安乐。

祈愿众生获得出世安乐

  一、令得男身聪慧乐

悉愿女人变为男,勇健聪明多智慧。


  祈愿女子舍弃不如意之身,得到丈夫身,勇悍、雄健、聪明、有智慧。

  二、令得常得觉品乐

  祈愿让诸母得到常行菩萨道的安乐。

一切常行菩萨道,勤修六度到彼岸。


  祈愿诸母世世常行菩萨道,勤修六波罗蜜多。愿有情都能获得大乘的法乐。
  例如:《入中论》中说,初地菩萨听到有人乞讨时,思惟有情是向我求乞吧,由此便生起超胜小乘入灭尽定的大安乐。所以,菩萨行持六波罗蜜多的安乐微妙不可思议,并非世间安乐可比。我们要祈愿将如是大安乐给予有情。
  问:为何祈愿「得男身聪慧乐」是祈愿「获得出世乐果」呢?
  答:以上四句合观,有这样一层意思:要获得修行六度的大安乐,前提是获得堪能修持大乘的所依身,一般须是丈夫身。因为行菩萨道,荷担起成办所有众生离苦得乐的重担,不是心力怯弱、智慧狭小所能胜任。要有大欲乐、大勇悍,才能成办一切事业;要有深广智慧,才能抉择、判断、取舍;要深入众生界,才能随顺并摄受众生。所以,一般以男身为修学大乘的理想身器。

  三、令得见佛闻法乐

常见十方无量佛,宝王树下而安处,
处妙琉璃师子座,恒得亲承转法轮。


  祈愿有情能常常面见宝王树下端坐於琉璃狮子座上的十方诸佛,能恒时亲近承事诸佛,聆听诸佛说法,获得不可思议的法乐。

  四、令他得除自苦乐

若於过去及现在,轮回三有造诸业,
能招可厌不善趣,愿得消灭永无余。


  若有情过去和现在於轮回中造了恶业,将感招不悦意的恶趣果报,愿这些业障永远消尽,不再成熟果报。
  比如,我们修持金刚萨埵本尊,愿能净除自相续的罪障,得到解脱安乐。天下诸母相续中也有许多业障,若未清净就会在未来引发大痛苦。所以,观想由我为诸母拔除业障,普遍赐予业障清净的安乐。

  五、令他得除生死苦

一切众生於有海,生死羂网坚牢缚,
愿以智剑为断除,离苦速证菩提处。


  观见一切众生都在三有大海中,被生死羂网紧紧束缚(即无法解脱结生相续,始终束缚在生死中),内心猛利发愿:愿我以智慧剑为诸母挥断生死羂网,让诸母从生死网中获得解脱,速证无上菩提,永享不迁变的无漏大安乐。
  对慈悲偈文在内的金鼓妙音,释迦佛赞叹印可说:「若有闻者,获福甚多,广利有情,灭除罪障。」所以,边念诵上述偈文,边如理思惟,功德极大。
  「诸法依缘起,住於意乐上」,能随经文真切地生起慈心,则在一次念诵当中,施衣得衣、施食得食、施水得水、施安宁得安宁、施人身得人身、施智慧得智慧、施解脱得解脱。随经文如理作意,将有漏无漏的安乐都施予天下诸母,则获福无量。我们的心十分微妙,在广大布施安乐的同时,也能最大地利益自己。
  慈心就似如意宝,能遍流一切资具海、饮食海、欢乐海、眷属海、受用海、音声海、言辞海、智慧海。安住在慈心中,畅游大乘法海,昼吉祥、夜吉祥,人天欢喜、诸佛欢喜。《普贤行愿品》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观修?
  首先应学会发世间方面善愿:
  观照地球上的人类,愿天下百姓幸福快乐。见人家父子,愿天下父亲慈爱、子女孝顺;见人家兄弟,愿世上兄友弟恭。得到食物,愿饥饿的人都能饱足;得到衣服,愿受冻的人都得温暖。
  走到繁华都市,愿家家富裕美满;行经乡村田间,愿年年五谷丰登。
  见人乘船渡江,愿他一帆风顺;见人翻山越岭,愿他不遇虎狼。见人贫穷,愿他富裕;见人丑陋,愿他端庄;见人患病,愿他健康。
  喝茶时,想到把茶奉献给天下母亲;领工资时,观想这些钱连同无量的安乐献给有情;修集了点滴善根,也毫无保留地回向天下诸母。
  推广开来,无时无刻不可以修慈,遇境逢缘都能转为道用。若能持续深入地串习,不难达到「以四海为一家,合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一般人认为「四海一家、万物一体」是一种高不可攀的理想,不可能实现。其实,无法达到「四海一家、万物一体」的境界,是因为有自、他的分党。以这种分党执着,导致起心动念都是为自己着想,对别人则不闻不问。
  人的心量有大小。心量小的,只把几个人看成家人,给予他们安乐,对他人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概漠不关心。心量大的,会以一地区、一民族、一国家的人为一家,想造福整个城市、整个民族、整个国家,这种人相对伟大一些。若再昇华,就不局限於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不仅仅局限於人类,而是以法界为一家。
  一般世人也有一些善行,但因为不通达佛法,心量还是很小:只知道今生,不知道来世;只知道地球,不知道无量无边的世界;只知道人类,不知道六道群生;只知道给予衣食等安乐,不知道给予善趣、解脱、成佛的安乐。因为眼界狭窄,慈心也就无法广大。
  学习佛法後,眼光会变得远大,慈心可以开展到周遍时空、周遍万物,而且能给予一切众生暂时、究竟的利乐。
  懂得此理後,再看《金光明经》的慈悲偈文,就会觉得非常具体、完备。应以此作为窍诀,着重反覆修习。

论云:修慈次第先於亲修,次於中庸,次於怨修,其次遍於一切有情如次修习。修习道理,如於有情数数思惟苦苦道理,便生悲湣,如是亦当於诸有情,数数思惟缺乏有漏无漏诸乐,乐缺乏理;若修习此,欲与乐心任运而起。又当作意种种妙乐,施诸有情。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如果不断地去思惟观察世间的种种苦,一看到那些苦,你的悲湣心就生起来了;同样地,若能数数思惟众生缺乏种种快乐的道理,想要给他快乐的心也会任运生起。已经晓得这些众生都是自己的母亲,看见母亲受这麽多苦、缺乏种种安乐,不忍的心、要救济她、给她快乐的心就会生起,应该这样去修。她无漏的乐固然不谈,也根本都谈不到,就连有漏的快乐也缺乏,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皆无快乐可言。能够这样修习的话,这个「欲与乐」的慈心自然就会生起来。看见她这麽苦,要报她的恩,当然会用种种方法要给她快乐,自然慈心就生起了。就像母亲看见儿子苦,不用刻意去想,她的慈心完全是自然而然的反应,这叫任运,我们能如理去修学的话,慈心也一定能够任运自然地产生。进一步,还要作意把最好的快乐,布施、供养给一切有情!
  有一件事情要提醒大家,我们总觉得生起慈心等等这些好像很难,往往这个概念会把我们的修行给障碍住了。又听道理容易,做起来就觉得很难!现在换个方法,以我们眼前容易体会到的例子来想想看。比如每个人有不同的嗜好,就拿吃辣椒来说,欢喜吃辣的人,也不是天生下来就觉得好吃的,一开始吃是辣得要命,尤其是小孩子,吃了就吐,辣得不晓得怎样是好。我还记得小时候,看见弟弟妹妹或是别家的小孩子,断奶的时候断不了,那个母亲就用辣的东西涂在奶头上给他吃,从此以後他就不要吃了,几乎没有一个例外的。但是一旦这个吃辣的嗜好养成,没辣的东西你就没胃口了,这是人人都有的经验。所以关键就是要不断地薰习,所以叫修习、修习。
  又比如喝茶,我也满欢喜喝茶,可是我现在胃不好所以不喝茶。刚开始喝的时候觉得苦苦的,有什麽好喝!到後来没有茶下肚时,觉也睡不着。抽烟也是如此,眼前所有的事无一例外,了解这个道理的话,就知道它一点都不难。所以重点不是在它难不难,而是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我一再告诉大家,不是这件事情本身难,而是自己的执着在障碍啊!这是无始以来的习气。如果还没有做心里就打了退堂鼓,那就永远没有机会改善!所以第一个要把知见转过来,只要努力去做、不断练习,等到养成习惯了,那时候叫你不做还真做不到,这个概念是首先要认识的。像佛陀、乃至爱迪生,明明世间大家觉得不可能的事,他们都做到了。对佛法也是一样,以前不懂的时候,听了就算了;现在这次第这麽明白,而且每个次第的内涵在我们心里的行相,也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既然这样,哪有做不到的道理?所以始终只是一样东西——就是自己的业障,这是千真万确的,所以要忏悔啊!听的时候满来劲的,不要听过了以後,回去了内心又瘫在那里!要在内心里面提起来,把持住这个概念去冲,才能突破无始来的习气。
  我曾经告诉你们老和尚的公案,并不是叫你们要像老和尚那样去做,而是说明只要肯努力的话,没有一样事情例外的,都能克服,何况修学佛法有这麽殊胜的利益,这利益是大得不得了。要时时记得这一句话:现在之所以不能做,是因为贪眼前的小便宜!如果能够如理如量去观察,结果会发现:你贪了一点点小便宜,却要受无边大苦啊!这是大亏本!我们人就是这麽愚痴,明明赚大钱就偏偏不要,而去做亏本生意,真是愚痴到极点!若能把这个概念记在心里,下面的问题就都解决了。而我们眼前所要做的,就是要好好地去忏悔。但是不要也学老和尚说:「今天晚上,你们不要管我,哪怕死了,明天就抬出去!」不是这样学的。本论告诉我们学佛有一定的次第,所以现在真正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一定要把这个次第学好了,然後依自己相应的量,总要一直逼策自己三分,最大逼七分,绝对不能再超过,超过了是不行的;後面讲精进的时候,对这点有非常完整的说明。如果自己提不起这个力量,还没有做事情内心已经先瘫掉的话,就没有一件事情能做得成功。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修慈的次第:首先对亲人修,其次对中庸者修,然後对怨敌修,最後遍缘一切有情,依次第修习。
  即前前修好後,再修後後,次第不要逾越。我们最爱自己的亲人,首先应学会给他们快乐,相比对中庸、怨敌修慈心,这是最容易修的,所以首先修。再推而广之,依次对朋友、同事、一般人、怨敌、一切众生具体观修,大慈心才能真正生起。
  此段是以修悲为例,说明如何修慈。
  慈和悲的侧面不同,慈是与乐的心,悲是拔苦的心。慈缘缺乏安乐的有情,悲缘苦恼有情。
  修心的原理是相通的:对有情具苦多思惟,就会生起愿拔其苦的悲悯心;对有情缺乏安乐多思惟,就会生起愿施安乐的慈心。这是由缘起规律所致,法尔如是。
  「有情缺乏安乐」:有情不仅没有无漏的安乐,连有漏安乐也没有。
  就像看到一群孩子饿成皮包骨头,我们会忍不住掏钱给他们买饭吃一样,反覆思惟众生是多麽缺乏安乐之後,想给予安乐的慈心就会油然而生。所以,重点在於数数思惟,须由此而开发慈心。
  应当作意以种种妙乐施舍有情。
  比如,许多母亲会想:「孩子吃了很多苦,没过上几天好日子,我要多留些钱给他。」推广这种善心,将众生看成失去快乐的人。比如,见到一条老狗,心想:可怜的老狗,不必说无漏的安乐,就连人间受用五欲的快乐、看书学习的快乐、事业成就的快乐、修行的快乐等等,一点也享用不到。想到此处,就作意把安乐送给它,把福报分给它,把好东西舍给它,更要作意给予它解脱、成佛的安乐。应像这样,以众生为所缘境,依次修习慈心。
  博朵瓦说:「当你的孩子受苦时,你觉得不能忍受,以这种心情对待一切众生,这是大悲心生起的量。当你以希望孩子得到快乐的那种心态,去对待一切众生时,就是大慈心生起的量。」
  日常生活中如何修习慈爱众生呢?以下这些高僧大德慈悯众生的行为,我们理应效仿随学。
  隋朝智舜法师在亭山居住时,一天,有只野鸡被猎人追捕,飞到法师房中。法师苦劝猎人放了野鸡,猎人不听,他就割下耳朵给猎人。
  猎人大吃一惊,扔下弓箭,把打猎的老鹰也放生了。周围好几个村子的猎人从此也都放弃打猎。
  法师每次见到贫困的人,都是泪流满面,省下衣服、饮食周济他们,如此关怀众生,无微不至。
  我们也应如此,对待众生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平等慈心关怀照顾,常常想到给予众生利益、安乐。
  有一位灵裕法师,是位博通经论、名闻海外的大德。传记上说他布施时「悲敬兼之」,既慈悲又恭敬。
  他供养出家人上千件袈裟,送给病人不计其数的医药。每次得到好食物时,一定供养僧众,而且对畜生从不呵斥、唾骂一句。他要批评小孩或教诫门人时,口称自己的名字,尊称对方为「仁者」,苦口婆心地告诫,听者无不感动落泪。
  宋代高庵禅师住云居山时,听到出家人病重迁到被延寿堂,他就叹息不已,如同自己生病一般。
  禅师每天早晚都去问候病人,亲自煎药、尝药,才安心地拿给病人吃。
  每到天气稍冷时,禅师会抚着病人的背说:「衣服够吗?」天气热时,观察病人的脸色说:「是不是太热?」对於去世的病人,不论有没有钱,常住都一律照礼数送终。
  《普贤上师言教》中说:如经中说的「慈身业、慈语业、慈意业」,口里说的、手上做的,都不要损害众生,唯一应当真诚慈爱。我们应如是实行,灵裕法师、高庵禅师正是我们的榜样。
  唐代智晖禅师,曾建过一间浴室,供出家人洗澡,还同时布施水和医药。
  有一位比丘得了麻疯病,大家都不喜欢他,智晖禅师照样帮他擦洗。洗了不久,只见眼前一道神光,香气扑鼻,他吃了一惊,比丘已经消失不见了。原来是圣者的示现。
  佛曾说:在我灭度之後,要好好供养病人,因为病人中多有圣贤示现。阿底峡尊者说:照顾久病的病人,与实修空性大悲藏相同。所以,遇到病人时,要好好修习慈心。
  唐代昙选法师,性格慈悲,从不积蓄财物。他平常放一口大锅,把乞丐们得到的食物,一起放在锅里煮成稀饭,让乞丐排成一列坐好,亲自为他们舀稀饭。每每见乞丐中有穿得破烂、身体消瘦的,便情不自禁地流泪。吃饭时也和乞丐坐在一起,没有任何讲究。法师如此关怀照顾乞丐许多年。
  唐代还有一位智凯法师,曾经住在浙江余姚的龙泉寺。按当地风俗,小狗崽多数被扔到路上。智凯看了心疼,便收养这些小狗,约有三十、五十只之多。他还用被子给小狗睡,也不嫌狗脏。对曾做过母亲的旁生,应当这样学习慈悯行。
  在日常生活中,总的应按《普贤上师言教》中的教言行持:
  身体一切威仪应当温文尔雅,寂静调柔,不害别人,精勤地利益别人。
  口里说的每句话,都不要藐视别人、驳斥别人、讽刺别人,应当说谛实、悦耳的语言。
  意识也是如此,如果要饶益别人,不应当以虚伪的调柔威仪、温和的语言等手段,让别人把自己看成菩萨,应当心里唯一希求利他。
  要观想:愿我生生世世不损害众生,乃至一根毛孔也不损害,唯一对众生做饶益。要这样反覆发愿。
  尤其是对依靠自己的眷属、奴仆、旁生等,唯一行持饶益,下至门犬以上都不能殴打、役使,伤害他们。随时随地,行为、语言、思惟都要仁慈。

论云:二修悲中悲所缘者,由其三苦如其所应,苦恼有情。行相者,谓念云何令离此苦,愿其舍离,我当令离。修习渐次先於亲友,次於中者,次於怨修,若於怨处如同亲友,心平等转,渐於十方一切有情而修习之。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慈是给他快乐,悲是把他的痛苦拿掉,也就是拔苦。苦就是三苦:坏苦、苦苦、行苦。「苦恼有情」就是在生死当中受种种苦恼的一切有情。同样地,悲也有三个行相:第一怎麽想办法使他离开苦,第二希望他离开苦,第三是我要亲自帮忙他离开苦。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悲心的所缘,即具有苦苦、坏苦、行苦的苦恼有情,包括下至地狱、上达有顶的有情。
  此处,须明确悲心的所缘境,未精通苦谛的人一般只有「缘苦苦悲」,连「缘坏苦悲」都很鲜少或很微弱,更不必说「缘行苦悲」,如此,悲心的所缘就很狭小。
  此处,缘有情悲是一种遍缘三界苦有情的悲心。这是经由学习苦谛教法发展而来的。因此,中士道修苦成为引发大悲心的重要基础。
  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讲述了十类悲心所缘。
  一、炽燃众生:「炽燃」指慾火炽燃,即贪着五欲的众生。欲界众生对五欲生起强烈的贪心而无法自主,缘这一类众生,心想:这些众生心无满足,贪慾的烈火在心中炽燃,无法自主,真可哀悯!由此生起悲心。
  二、怨胜众生:「怨」指魔障,修习善法时被邪魔障碍的众生,是怨胜众生。许多众生初入善道时,还较为顺利,但後来由於魔造违缘,心识被魔力控制而舍弃行善。对这一类众生也生起悲心。
  三、苦逼众生:「苦」指苦苦,即身陷苦海被痛苦折磨的众生。心缘备受痛苦的恶趣众生,以及被生老病死等苦所折磨的善趣众生,生起悲心。
  四、暗覆众生:「暗」指无明,不知业报而恒时造恶的众生,叫暗覆众生。譬如,屠夫、妓女、猎人、不法商人等,被无明黑暗覆盖,而行杀盗淫趣入苦因,却不知恶趣苦果等。对他们油然生起悲心。
  五、住险众生:「住」是安住,「险」是险道,指轮回。那些对解脱无法生起希求心的断种性者,内心根本不希求解脱,必定要在无边生世之中,趣入极其难行的险道。观见他们生生世世悲惨的境遇之後,心生不忍而发悲心。
  六、大缚众生:「大缚」,指被恶见大束缚。「大缚众生」是指外道。外道被紧紧束缚在各种我见、我所见的恶见中,以颠倒邪见的束缚无法趣向解脱,也是可悲众生。
  七、食毒众生:「毒」指有漏禅味。贪着有漏禅味的食毒众生,把有漏的四禅、四无色定当成解脱和真实的安乐,完全堕在贪着禅乐中,如同贪着杂毒的美食而纵情享受一般,暂时虽有些安乐,但终究会转成痛苦。缘此类众生,生起悲湣。
  八、失道众生:「道」指解脱正道。迷失解脱道而误入歧途的众生,即失道众生。比如,外道将五火焚身、单脚独立、跳崖等的颠倒戒禁执着为解脱道,所求是解脱,所行却成了束缚,结果越修离解脱越远。见到这种情形後,油然生起悲悯心。
  九、非道住众生:「道」指大乘道,进入小乘道的众生,即非道住众生。许多声闻种性者和菩萨不定种性者进入小乘的声缘道,虽然与入生死道完全不同,但毕竟只能成办少分自利,并不殊胜。看见他们未能安住在成办二利的大乘道中,不由心生悲悯。
  十、瘦涩众生:「瘦涩」即不圆满,福慧资粮不圆满的大乘行者,即瘦涩众生。这一类众生虽然趣入大乘道,但因顺缘资粮不圆满,而受违缘的牵制,无法如实地修行,对这一类不圆满的修行者也生起悲心。
  悲心的行相有三方面,即想:怎麽能让有情脱离这种痛苦(为有情着想的心);但愿有情脱离痛苦(善愿心);我应当让他脱离痛苦(责任心)。
  例如,见他心情忧郁,心想:怎麽为他排忧呢?他能不忧伤多好!我应当开导他,让他走出忧郁。此为悲心行相。
  一切皆由串习而来,常常这样想,久而久之,自心就变成悲心的体性,这叫「修」。
  首先按「亲」、「中」、「怨」之次第修习。
  如果对待怨敌等同对待亲友一样,在欲拔其苦的心态上没有一厚一薄的差别,之後就逐渐对十方一切有情修悲。

论云:如是於其等舍、慈、悲别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莲华戒论师随顺《阿毘达磨经》说,此极扼要。若不别分,初缘总修似生起时,各各思惟,皆悉未生。若於各各皆生前说变意感觉,渐次增多,後缘总修,随缘总别,清净生故。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这段话很重要,不要随便看过!就像上面告诉我们修习的次第,第一个修等舍(就是无量舍)令心调柔,然後再修慈,慈是依知母、念恩、报恩开始,然後慈与悲是各别分开来对境而修,要像这样的次第,一步一步来修。这个次第是莲华戒论师说的,他不是没有根据,他是随顺着《阿毘达磨经》说的,这是极为扼要的教授。莲华戒论师是寂护(静命)论师的弟子,他是把佛法带到西藏去的一位了不起的大成就者。
  如果不各别这样分开修,一开始就缘一切众生,修一修好像生起了,等到各别思惟的时候,却没有感觉了!分开来修这点非常重要。叫你一步一步修,我们总觉得麻烦得要命,以为坐下来想一个佛不就行了吗!好像这慈悲一想就生起来似的。虽然缘总相去修好像生起来了,但是各别去思惟的时候,会发现它并没有生起!
  反过来,如果各别地照着前面这个次第而修,生起变意的感觉,就是说没有修之前,你的心一直跟烦恼相应,看见人家快乐就羡慕或嫉妒,看见别人痛苦,觉得他是活该的!现在不是这样,看见人家痛苦,要为他拔苦,看见人家快乐,自己也很欢喜,因为这正是我要给他的!心情转变过来了。就像对辣的东西一样,以前一碰到就害怕得要命,现在却少不了它!所以所缘的境要依亲、中、怨的次第各别而修,让内心当中如理如量生起,这不是空话。有了这个质,渐渐增多,再缘总而修。当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随缘总别」而修,不论缘一切众生或者缘各别的境,生起来的心量都是正确的、不会失坏的,所以是清净的。
  其实我们眼前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无一例外。我们常常以烧菜为喻,一定是先要把菜上面的泥土抖掉、捡乾净,脏的洗掉,有农药的话还要泡一泡,然後切好,最後才放进锅里去烧。绝不可能一拿来就往锅里一丢,如果这样,只怕弄到後来,所煮出来的完全不是你预期中想要的。这是我们常常犯的毛病,总觉得要快一点,却不知要依正确的次第,这就是自己的无明障碍,我们要了解啊!
  「若不别分,初缘总修似生起时,各各思惟……」这些话,你能够从头至尾一直用下去,就会有成就。若不照着这个次第修的话,始终是在瞎摸,只是种一点种子;要想真正使种子成熟,这个次第是必不可少的。前面很多地方讲的就是这个,将来讲的也是这个,所以这两句话要一直摆在心里。从我们现在听闻开始,然後思、修,步步都是如此。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着急说:「你赶快告诉我怎麽修才能得定呀!」我能告诉你的就是依着次第走。如果你只想种善根的话,只要是听法就一定能种下善根,那对种善根而言已经够了;一旦跑到这里来,真正重要的就是要学完整的教授,我想在座的大部分同学都已经体会到了!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以下说明实修舍、慈、悲三心次第的出处与重要性。
  以上修习舍、慈、悲时将所缘境分成亲、怨、中等依次观修,乃是莲花戒论师随顺《阿毗达磨经》所说,极为关要。
  如是「分所缘境、依次修持」的原因如下。
  反面:
  若不分开一一修习,最初只缘有情总体而修持,虽然看似生起了,但对每一类各各思惟时,就会发现其实都没有生起。
  正面:
  若对亲、怨等各方面都生起了上述心态的变化,如此渐次增多,则最後缘有情总体修持时,不论缘总体或缘各别,都已经清净地生起了相应的心量。
  这一段谈到修心如何落实的问题。依靠两种方式修持,将会出现两种结果。以修慈为例:如果最初就缘一切有情笼统地修,则检查支分时,会发现每部分都未落实,甚至对身边的亲人也没有生起真切的慈心。遇到不喜欢的怨敌,似乎他不属於有情,连好脸色也不愿意给他,却又说「我对一切有情生起了无伪慈心」,这显然是矛盾的。这种修法,虽然一开始看起来架子庞大,实际检查起来,并没有坚实的内涵。
  如果换一种方式,紮紮实实一分一分地修,即先缘亲友修稳固了,再缘中庸众生修,然後缘怨敌修,每一部分都切实修到量了,最後再缘一切有情修,这样,由於每一部分都已修到量,综合起来缘总体就能生起修量,这是「实打实」的修法。

论云:修习道理,当思为母此诸有情堕生死中,如何领受总别诸苦,具如前说。此复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比自心修易於生起。若於自上思惟此等,则成引发出离心因;若於他上而思惟者,则成引发悲心之因。然未先於自上思惟,则不能生令至扼要。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中士道是修习苦谛,苦的当然是苦,快乐的也是苦,不苦不乐的尤其是苦,而根本还在於行苦,所以当看见诸行都是苦的话,就会发现三有当中无不是苦。假定在前面中士道当中轮回苦的觉受已经生起了,现在只要比照自己的内心去修,很容易就能生起来。照着前面中士道的内涵,只思惟自己的苦,一心一意要跳出来,出离心就生起了;更进一步再推己及人的话,想到他人也跟我一样在受苦,而我要帮忙他,那悲心就生起来了。
  假定对自己的苦没有思惟的话,要想推己及人是做不到的!一定要先懂得了苦,才会想拔苦;如果连苦都不懂,那拔什麽苦啊?像拔草一样,你认得了草才能去拔草,如果连草在哪里也不知道,你说要拔草,拔什麽草?所以走大乘道必定先要有出离心的基础,否则「大乘」只是挂在嘴巴上面而已!有一位同学常常感叹:「我看见有人受苦,就想要去救他们。」我非常赞叹,可是我常常建议他:「你反省看看自己对苦的行相认识了吗?」他并不认识!这种情况就是他没有把握住根本——一定要先自己策发厌离心。平常看见一点小事情,就像苍蝇碰到大粪一样,沾在上面离都离不开,那时说:「我看见有情的苦,大悲心就生起来了。」那是不可能的事。要生起大悲心,一定先要真实地了解生死中的一切的的确确是苦,看见轮回中的这些东西就害怕得不得了;自己有了出离心,再推己及人,悲心才算真正生起来了。所以如果出离心未生起,而想生悲心缘别人,那不行!因为其实是同样的内涵。就像赚钱一样,你不认得什麽是钱,叫你去赚,怎麽赚?赚些什麽?赚回来的都是莫名其妙的东西。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修悲的方法:应当思惟曾为母亲的有情沉溺在生死海中,如何感受总体和各别的种种痛苦,具体如下士道和中士道所说。
  此段是说,中士道修苦是此处修悲的重要基础。
  如果修持前面中士道时已生起了修量,再将心比心,缘众生修苦,就容易产生悲心。即如果在自身上思惟这些苦处,就会成为引发出离心之因;若换在他相续上思惟,则成为引发悲心之因。但是,若不先在自身上思惟,则不能缘他苦而生起悲心,令悲心达到扼要。
  关键在於首先须在自蕴上思惟苦而生起体会,再缘他苦才能有所体会。比如,了解自己心脏病的痛苦,见别人心脏疼痛,就特别能同情理解。

论云:此乃略说,广则应如〈菩萨地〉说,悲心所缘百一十苦,有强心力应当修学。此说较诸声闻现证究竟苦谛,以厌患心所见诸苦,菩萨修悲思苦众多,若无量门思惟无乐苦恼道理,慈悲亦多。若恒思惟则能发生猛利坚固,故少教授便觉饱足,弃修诸大教典所说,力极微弱。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略」是指把最重要的原则说出来。如果要更详细,在《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一共讲了一百一十种苦,那就是我们修悲心的时候所要观察的,如果心力强的话,那就照这个修。
  经论上面说得明明白白的,声闻现证苦谛,然後厌患求出离,因此推动他去修道而得到解脱,所以声闻的的确确对苦谛认识得很清楚,厌离心很强。但是「菩萨修悲思苦众多」,真正讲起来菩萨的厌离心远远地超过声闻!所以如果说:「我是大乘行者!是不要管苦的,厌离心是小乘才需要的。」这是有问题的,经论上面不是这样说的。
  对苦能够观察得越多,慈悲心也越多。声闻只救自己一个人,他只要把自己的苦观出来就够了;菩萨要救一切人,必定要广缘一切,这样慈悲心才能广大,这个概念要非常清楚。如果能够经常不断地思惟,慈悲之心就会生起,而且猛利、坚固;不去想就生不起来,生起来了以後能继续思惟的话,才会猛利;再继续下去的话,才会坚固。而这些都要靠了解得多、思惟得切,愈多愈切就愈好;反过来,如果根本不了解,那是什麽都不能做的啊!
  所以如果稍微听见一点点就觉得够了,放弃诸大经论所告诉我们的内涵而不照着去做,这时修行的力量一定微不足道。但那样至少还有一点点教授,现在可怜的是,很多人连一点起码的教授都没有,乃至於说这个也不必学、那个也不要学,都不要啦!要修行却弃舍这些,乃至於连根切除掉了,请问你大悲心从哪里生起?当然宿生已经串习过的不谈;但是就算你宿生已经有了,如果要教导别人,还是必须引经据典,照着次第来。
  像文殊大士是诸佛之师,他示现为不识字的乞丐寒山,这种种的道理他是讲不出来的,只能把自己所见的境界告诉别人;而同样文殊师利菩萨示现的宗喀巴大师,则是示现广学一切,在教授的时候有凭有据,一定是根据经、论、祖师的说法,他自己也如量如理地修证之後再教导我们,所以能将教法圆满地建立起来。如果自许为大乘者,就算宿生有大善根尚且要认真修,何况我们现在实际上还是初学!所以这一点千千万万要注意、要了解。不要懂了一点点就以为够了,乃至於就要去弘法啦!更何况自己都不懂!这个地方要痛下决心好好努力。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以上只是略说修苦的方法。
  广修应按《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第四十四卷》所说,思惟悲心所缘之一百一十种苦(悲心缘苦而生,苦是悲心的所缘)。心力强的人应当这样修学。
  〈菩萨地〉中说,相比於声闻现证究竟苦谛之时以厌患心观见的各种痛苦,菩萨修悲所思惟的苦更广更多。
  所以,「只有声闻人思苦,菩萨不必思苦」的观点是错误的,菩萨不仅要思苦,而且比现证苦谛的声闻思苦更多。〈菩萨地〉说:「诸圣声闻已得证入苦谛现观,已到究竟,於苦深远厌俱行心相续而转,不如菩萨於诸有情悲前行心,正观堕在百一十种极大苦蕴。」
  这是开示多门思苦和恒常思苦的作用。
  如果由无量门思惟众生缺少安乐、具有苦恼,引生的慈悲也会很多;如果对此恒常思惟,引生的慈悲也能猛利、坚固。
  因此,如果获得少数教授就觉得满足,从而舍弃修持诸大经论所说,修的力量便很微弱。
  思苦有广、中、略三种修法。广修,按〈菩萨地〉思惟一百一十种苦;中修,按轮回总苦、六道别苦、八苦、三苦思惟;略修,即思惟三苦。只是大概听受
一两个窍诀并不足够,应当按大经大论寻求具体的了解,这是很重要的。

论云:此如前说趣大乘门是发心理,及以大悲为根本理,善别此等,以观察智思择修习,後生证悟。若其知解未善分别,唯专策勤略生感触,全无所至,修余事时皆如是知。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像前面所说的,进入大乘的门是发菩提心,而菩提心必须透由种种原因才能生起,根本是大慈悲,这些道理善巧了解了以後,要以观察智思惟观察、分别决择,如理如量地听闻、思惟、修学之後才能证悟。一定要很仔细地决择,为什麽要这样做而非那样做,每一个地方毫不含糊,是非之间毫无遗漏,这才是善分别。假定没有这样善巧分别,只是专门策励自己,觉得去做就对了,坐在那儿就是在学定了,就像很多人会说:「法师!我这个人心不定,你教我修定啊!」从世间来讲这样说没有错,但佛法可不是如此,尤其大乘的教法更不是这样。就算你做了以後略略生起一点感触,但是「全无所至」,连大乘佛法的影子都没有碰到,就这样把大好的暇满人身浪费了,非常可惜。不仅是此处如此,整个修行都是这样的,这点我们要懂得。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名人——苏秦、张仪,两人都挂六国相印,好了不起!他们当初用功的时候,有所谓火炊掌以及悬梁、刺股的公案。念书到了晚上累得不得了,打瞌睡了,有一个人是很快地拿锥子往大腿上一刺,痛得不得了,咬紧牙关再继续念。还有一个策励的方法,把手掌摆在灯上面烤,也痛得不得了。他们求世间的利益尚且还要这麽努力!他自己讲了一句话:「我为什麽能够这样努力?因为穷无立锥之地。」太穷了,人人看不起他,所以他说:「假定我有一点点『富国之田』(就是有几亩田),自己觉得日子过得满好的,就不会这麽策励了。」
  我说这个是要提醒你们:现在千万不要忙着修定等等,修了以後自己觉得有一点点感受了,或者看懂了一点什麽,心里就会执着得不得了。人无始以来的习性,就是养成一种无明的力量,不管你做什麽(不要说世间的事,乃至於出世间也一样),得到了一点点就沾沾自喜,总觉得这个好得不得了。比如我们从报纸上看到一点点营养的常识,往往就会执着而放不下,懂得了这麽一点点就讲究它;同样修学了一点佛法又执着於自己所学的,这都是「富国之田」,要想再进步就没办法了!所以此处这几句话要特别注意,千千万万不要觉得自己有一点什麽东西了!
  现在认识了圆满的教法,要把以前的垃圾抛得越乾净越好,不要让它沾到一点边;只要沾到一点点边就会拖住你,你就上不去了,这个概念很重要。要正归走这条完整的路子,第一件事情是必定要把整个圆满的架构认识得很清楚,然後找到眼前下脚的那一步去走,这是一条大路。如果对这个也放不下、对那个也放不下,而你一生的精力有限,被这个分散一些,又被那个去掉一点,七折八扣拿掉零头,剩下的就没有了。
  我们好幸运,佛的教法是从佛以来,经过两个系统——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然後传到龙树菩萨、无着菩萨,最後到阿底峡尊者,再经过宗喀巴大师传进来。有了这麽完整的教授、善知识,我们要用心听闻、思惟,这是眼前真正重要的。现在把这个架构把握住了,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後,要把前面那些垃圾一概抛到东洋大海,然後照这个正确的认识去做,问题就解决了。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按照上述「入大乘门唯是发心」及「大乘以大悲为根本」的道理,善加辨别这些,以观察慧思惟抉择之後反覆串习、护持,就会生起感受体会。
  如果未能善加辨别这些道理,只是一味地勤修,略生一点感触,则什麽地方也到达不了。
  即只凭简单想一想、生起一点感受,不可能进入大乘五道十地的境界。
  比如修大悲,通过如理辨别,内心真正把大悲执为大乘道的根本之後,再精勤观修三有众生的苦恼,由此引生广大平等的悲心,则是名副其实的大悲。
  修他法时,也要如此了知。
  比如,修皈依、修业果、修出离心,都应当先以智慧辨别引起正见,然後持续不断地串习,才能达到修量。只是稍作念修,则很难以真正转变心相续。
  首先引起正见,以正见摄持,持续地串习,才是牢靠、直接的修法,不会流於表面,变成影像般的修行。

论云:其悲生量者。《修次初篇》云:「若时犹如可意爱子身不安乐,如是亦於一切有情,欲净其苦,此悲行相任运而转,性相应转。尔时即是悲心圆满,得大悲名。」此说心中最爱幼儿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几许悲痛,即以此许而为心量,若於一切有情悲任运转,说为圆满大悲体相。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当了知。又彼论插叙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正等菩提,以为自性菩提之心,不须策励而得生起。」此说能生愿心之因,须前所说如是大悲。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修悲之量要到看一切有情就像自己最可意的儿子,他身体不舒服,你就一心一意想为他去除痛苦,而且这种心情是任运自然地生起,绝对不会看见他苦,却好像跟你漠不相关,乃至於如果是冤家,心里还会想:「这家夥活该!」完全不会这样了。一看见他人受一点点小苦,自己就无法忍受,这时候就对了。「性相应转」的性即是本性,就是你的心里跟这种状态相应而转,任运起来的都是这个。我们现在心里是跟烦恼相应,所以真正要修的,就是要把跟烦恼相应的心改成跟悲心等相应,这是我们要了解的。达到上述的状态就是悲心圆满,得到大悲名。这还不是菩提心,悲在七因果当中排第五位,大悲以後还有一个增上意乐,增上意乐的果才是大菩提心。《修次初篇》这段话是在说明悲心生起之量,同样地,生起大慈的量也是一样。悲是就除掉他的痛苦来说,慈是给他快乐,二者生起之量是一样的。
  由於修大悲的力量,誓愿亲自去救拔一切受苦的众生,这就是增上意乐。我目前没有救众生的能力,要救他们就要有圆满的智慧以及力量,所以要希求成佛,也就是「为利有情愿成佛」,以此为自性的无上大菩提心,那个时候就从内心不须策励便能自然生起。所以只要依照前面的次第一步一步修上来,到最後不知不觉起心动念无非都是这个。我们现在也是一样,就像刚才说的那个譬喻,一开始你看见辣椒就害怕;到後来看见辣椒就口水直流,乃至没有辣椒那顿饭就吃不下,就是这样!修行一定要认识这个概念,那时候你的功德就会无比增长。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修次初篇》说:如同可爱的孩子身体不安乐那样,如果对一切有情慾遣其苦,具有这悲悯行相任运而转,此时即是悲心圆满,获得大悲之名。
  这是说,在心中最疼爱的小儿有痛苦时,母亲能产生多大的悲痛,即以此作为悲心之量。如果对一切有情悲心都能任运而转,说明此是圆满大悲的体相。依此类推,了知大慈生起之量。
  《修次初篇》接着说:「由於修持如是大悲的力量,以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菩提为自性的菩提心,不必策励就能生起。」这是说能生愿菩提心之因,需要上述这种大悲。
  换句话说,不必功用、欲拔众生苦的大悲心生起时,以它为因,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不必策励便可任运发起。

论云:由此当知大菩提心发生之量,此非已至高上圣道所有发心,初发业者所有发心说为如是。《摄大乘论》亦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三无数劫起首菩萨,亦须发起如是之心。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明白了大菩提心,不但晓得质是什麽,发生的量也晓得了。这个不是在说已达到高上圣道的发心,是初发菩提心的人就要修到这个量了。《摄大乘论》也说:彻底圆满的、清净的增上心力,这个力量坚固以後,还要昇进,这就是菩萨修三大阿僧祗劫刚开始的时候所要修的。
  修学菩萨道有五个位次: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无学道。从发菩提心第一刹那开始到此心圆满,叫做下品资粮位。譬如现在懂得这个道理以後,誓愿一定要学佛,乃至於像那位小沙弥一样,说我不要像师父证罗汉果,我想学佛,那时候就是进入下品资粮位的开始。当遇见任何一个有情时,为了要救他一定要成佛这种心能任运生起,就是下品资粮位圆满之时。此时如果回向往生的话,保证上品。净土三经之中,小本《阿弥陀经》没有讲,其他二本说得清清楚楚。
  其实上品上生对我们而言是做得到的。我在纽约初次遇见我一位老师的时候,刚开始我觉得他好像没有什麽值得学的重要内涵,到後来越看越发现他有很深厚的修行内涵。他曾经给我一份关於菩提道次第纲要的解释,从亲近善知识一直到发心圆满。当初也有很多同学跟他学,有人怀疑地问他:要修多久才能达到发心圆满呢?他回答说,据他的老师亲口告诉他:「从下脚第一步开始修到成功,经过两年。」而我们却觉得自己不可能!
  我现在估算起来,如果肯认真学的话,五年再加上二年一共七年就行了,这是有根据的!譬如我们现在罪障很重,地藏三经之中的《占察善恶业报经》说,即使再重的罪,如法去忏悔的话,不出千日就一定见效,这不到三年;忏悔乾净了以後修再二年,所以五年就行了。我们现在条件不够,需要七年。就算再加二年吧!一共九年。实际上现在有太多人忙了一生却了无消息,这就是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好像是在修,实际上就像是看见天上的人造卫星,觉得它好得不得了;也像看戏一样,大家拍手鼓掌叫了半天,他好他的,你却还是坐在原处。现在既然了解了这个道理,只要如理地去走就必能达到,经典上对这点说得清清楚楚。
  有人觉得我们现在这样学习很辛苦,而念佛是省时省力,只要七天就可以了。请问:有几个人念了七天真的能念到一心不乱?现在到处都在打七,我自己也不晓得打过多少次佛七了,看到的是精进佛七不准讲话,结果因为禁语了六天,许多人到了第七天晚上却不睡觉了,大家讲话讲了一晚。请问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怎麽念佛?如果真的相应了,看这个世界必是一无可取,到了回去前最後一夜,一定还是拼命念,还有什麽闲功夫讲话呢?这处处说明念佛最重要的是把握它的精神内涵。有太多的人念了许多年还停在原处,偏偏他还要说:「你什麽都不要管了,赶快念七天就可以了。」所以对这个概念要清楚。
  现在学了这个圆满的教法,若能处处去体会,并且积聚资粮,然後再以此去回向,则无有不成功者,如此念佛的的确确是万修万人去。只要发起愿菩提心,得到上品往生是很简单的。有了愿心再加上行心的话,那就上品中生、上品上生,所以上品上生在这一生就能达到,这的的确确不是说空话,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因此要知道,大菩提心生起之量并非已经达到了很高圣道时的发心,而是说初发业者的发心即应有如此的水准。
  引教证明:
  「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是说最初发起菩提心的四种差别相。
  一、「清净力」:具足菩提心以违品不能胜伏的善根之故,具有清净力。
  二、「增上力」:以世世不离善知识的愿力摄持的缘故,具有增上力。
  三、「坚固心」:以善知识摄持、终不舍弃菩提心的缘故,意乐坚固。
  四、「升进」:生生世世增上善根的缘故,向上升进。
  具有这四种功德相,则是真正的菩提心,这是菩萨在三大阿僧只劫的修道中,最初入下资粮道时实修的内容。
  《摄大乘论》说到,三无数劫中最初的菩萨也必须发起如是的菩提心,即资粮道菩萨在发心上也应具足如是之量。

论云:故全未知此之方境,仅作是念:为欲利益一切有情,愿当成佛,为此义故我行此善。发此意乐便大误会,未得谓得,坚固所有增上之慢。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假定我们根本就不晓得上面所说的内涵,不知其方便善巧、境界行相,只是听见了一点名称,然後说:「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发愿要成佛,所以才做此事。」就以为自己是发大菩提心在行善了,这种情况是大误会,完全错了。根本都不懂,却「未得谓得」,自以为得到了,这是增上慢;而且还牢不可拔地认为自己学对了,这更是坚固了增上慢。当年我的老师对我说:「某人啊!你来是学佛,还是学我呀?」那时候我不懂,现在了解了,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是要学佛,不要学我,如果不懂这个道理却以为懂了,那是坚固了增上慢。一个「我」的特别行相就是慢,一旦学我,贪、瞋、痴、慢、疑这些毛病都来了,应该是要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好好地修习才对。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因此,全然不知菩提心的方境(丝毫不了知发菩提心方面的事,不了知其中境界),而只是想:为利一切有情,愿我成佛;为了成佛,我行持此善法。发起这一意乐,便生起大误会,认为我修得了菩提心,坚固增上慢。

论云: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善修习,追求余事励力欲想超迈多级,了知大乘扼要观之,实可笑处。多经宣说诸胜佛子,於多劫中尚须执为修持中心而正修学,况诸唯能了知名者。又此非说不修余道,是说须将修菩提心,而为教授中心修习。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真正修学的重心是修菩提心,如果不了解这点,不好好地善巧修习,而去忙别的事情,以为这样可以很快地「超迈多级」,这种状态对真正了解大乘纲要的人看起来是很可笑的。当然这里根本不谈小乘,但对学大乘的人而言,就应该以菩提心作为衡量的标准了,尤其学密乘的人更要以大菩提心为基础,所以密乘任何的仪轨,一开头除了念死无常等等,一定还有发菩提心。这不是仅嘴巴里说「为利有情愿成佛」而已。对这个了解了以後,我们就能够脚踏实地去做,所以就算发了菩提心、有了大乘根性,乃至灌了顶,也不会有这种增上慢了。
  很多经论都说「胜佛子」(就是大菩萨)在多劫中还要以菩提心为中心而去修持,何况我们现在只晓得这个名字,当然更要努力去学。前面告诉我们悲心对大乘道来说是初、中、後都重要,所以大菩萨从发心一直到未成佛中间,还是随时随地在修悲,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以阿底峡尊者这麽了不起的人,他年轻时就见到了明了杜鹃论师,听他一讲,马上证得加行位上的最高位次,乃至也修到见道了。後来遇见金洲大师告诉他发菩提心的方法,他因此尊金洲大师为最重要的师长。这说明真正大乘的菩萨还要努力地修菩提心,所以千万不要有增上慢,觉得现在所学的就够了,如果这样想就是我们的业障。这也并不是说不修其他的,而是说必须将修菩提心作为教授的中心来修习。这一点很重要,就像我们眼前一样,不是说只修菩提心就好了,其他什麽都不管了,不是这样!上殿、过堂、扫地等等样样都做,而做这些的中心就是为了修菩提心,我们要了解这点。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因此不把菩提心作为教授中心善加修习,却追求其他事,努力妄想跨越次第。这在了知大乘扼要的人看来,实为可笑之处。
  以上谈到由增上慢造成的不良倾向,就是自以为具足菩提心而不善勤串习。
  有人想:既然如此,每次修善法之前就不必发菩提心了。
  驳斥:此处仅遮止误认相似发心为真实发心,并非遮止相似发心。如果生不起真实菩提心,又不发相似菩提心,则连相似发心的功德也不具足。因此,每次做善法时,至少要发起造作菩提心。
  许多佛经中都说到,殊胜菩萨尚且还要在多劫之中将菩提心执为修持中心真实修学,何况仅在词句上了解菩提心的初学者。
  再者,这并非说不必修持其他道法,而是强调必须将菩提心作为教授核心来修习。

论云:总未能生前说领感,若善了知大乘学处、坚信大乘,亦可先为发心正受律仪,次乃修习菩提之心。如《入行论》,先受律仪及菩提心,次於彼学六度之中修静虑时,乃广宣说修菩提心。然为成就此法器故,於先亦须修众多心,谓思惟胜利、七支归依、修治身心、了知学处、发心欲护。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总之,假如还没有如理如量地生起如前所说的感受,但已经了解了大乘整个要学的内容,并产生了坚定的净信心,那时候先受菩萨戒,进一步再修菩提心,也是可以的。就像《入行论》上所说的次第,不是先修菩提心然後受戒,而是了解大乘的好处之後,先受菩萨戒才修菩提心,也可以!但是为了让自己真正成就法器,之前必须先修众多心,譬如思惟发心胜利等等,我们一定要照着次第来学。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虽然总的没能生起前面所说的感受(不需造作便生起的感受),但如果善能了知大乘的学处,坚信大乘,也可以先发心正受菩萨律仪,其次再修习菩提心。
  以《入行论》为例,论中首先受律仪及菩提心,其次在学习六度中的静虑度时,才广说菩提心的修法。然而,为了成为发心的法器,发心之前也要修习众多善心,即思惟发心利益、七支供与皈依、修治身心、了解学处、发心欲护戒等等。
  寂天菩萨在《集学论》中说:相续中没有真正生起愿菩提心时,按愿心仪轨发心。又在《入行论》中说:没有真正生起行菩提心时,按行心仪轨发心。阿底峡尊者、仲敦巴格西和宗大师等,皆随同寂天菩萨的说法。
  真正要实修菩提心,多方面的前行基础都要坚固。修成了法器再来实修菩提心就很稳当。因此,不能只以打坐前粗略地想一想「为利有情愿成佛」为满足。

论云:故进道中,修空性解须渐增进,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须善修上上转胜,令道昇进名亦弗存。此於一切佛子唯一真道《波罗蜜多教授论》中,宣说二十二种发心,从诸论师解释此等进道之理,应当了知。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修学佛法主要的内涵有两样:智资粮、福资粮。智慧资粮就是空性解,它像母一样;福德资粮方便分,就是以大悲为上首的菩提心,它就像父,这两样同样重要。在进道过程当中,关於智资粮修空性解必须渐次学上来,这一点「尚有名在」,也就是修持的道理还存在;而大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上首,同样地也要渐次好好去修,而且要不断增胜才可以,但是目前这个重要的内涵连名字都没有了。实际上我们汉地现在就是这种状态,求大彻大悟的方法的确「尚有名在」,但是成就佛道的大菩提心真正的内容都没有了,实在好可惜!反过来说,我们要很庆幸还能够听到这样殊胜正确的方法,而且有实际的教授。
  修菩提心的道理,在一切佛子唯一正确而圆满的道路——《波
罗蜜多教授论》,也就是《现观庄严论》(实际上它与《大般若经》、《华严经》等等的内涵一样,只是广略不同)之中所说,发菩提心又分成二十二个层次,许多论师(就是祖师、菩萨们)对於如何按这些层次修上去都有解释,这些都是我们正修的时候应该了解的。
  关於「修习希求利他之心」,从知母、念恩、报恩一路过来,虽然已经有了大慈悲心,但是单单这样还不够,这样的心声闻、缘觉也有,所以还需要一个条件——增上意乐,就是要亲自来承担给一切有情乐、拔除一切众生苦的责任,以下即说明增上意乐。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因此,在进道中,尚且有「修持空性见解,需要逐渐增进」的说法存在,但同等重要的菩提心也需要善加修习、上上辗转增胜而令道升进,却连说法也不存在。
  一般不了解圣道关要的人,对於空性都很重视,也知道在资粮道和加行道中需要逐步使空性的见解生起、圆满,见道之後还要继续进修;然而,对於修菩提心却非常轻视,没见到「菩提心需要不断实修,当依修菩提心进入更高地道」的说法。
  这在一切佛子唯一真实之道的《现观庄严论》中,宣说了二十二种发心,应当按照诸论师解释此等进道的道理获得了知。
  《大乘庄严经论?发心品》中,同样说到大乘的二十二种发心。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始於胜解行地、终至十地的诸种发心,与二十二种比喻对应,圆满摄尽了一切大乘道的关要。」
  事实上,从资粮道开始直至成佛,都要菩提心和空性双运来修持,只有双修,才能一级级修上去。

菩萨与声缘修悲无量心之差别

  从所缘、行相、思惟、作用、心力五方面来说明:
  一、所缘不同:小乘的悲无量心缘一切众生,不能像菩萨缘分类无量的众生。
  二、行相不同:小乘的悲无量心只是想从总的痛苦中救拔众生、愿其远离痛苦,并非如菩萨具有荷担拔除众生苦之重担的意乐。
  三、思惟不同:小乘不会从无尽理门思惟众生苦,菩萨则从十方、三世、体性等众多异门思惟众生之苦。
  四、作用不同:声缘修悲希求回报,菩萨发心唯求利他,发心上有广狭的差别。
  五、心力不同:声缘对利他有疲厌心,菩萨无论多久利他、做何种利他事业,皆无疲厌。

论云:第三修增上意乐者。如是修习慈悲之後,应作是思:「噫!此诸有情,可爱悦意如是乏乐,众苦逼恼,云何能令得诸安乐,解脱众苦?」便能荷负度此重担,下至语言亦当修心。前报恩时虽亦略生,然此说者,仅生慈悲与乐离苦,犹非满足,是为显示须有慈悲,能引是心,我为有情成办利乐。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从上面这样一步一步过来,引发无量大慈悲心之後,应该进一步这样思惟:「这些有情缺乏快乐,而且痛苦这麽多,怎麽样才能够使他得到快乐、解脱众苦呢?」所以到了这里,由於慈悲心的策励,就一心发愿:「我要亲自担负起解除一切众生苦恼、给他快乐的这个重担。」这个心起来了以後,在行持方面,「下至语言」,一切时处无不为了这个而努力,平常举心动念、开口讲话都一直策发修持此心,使它能够生起、坚固。
  前面讲报恩的时候,也说为了要报恩,应将一切有情安立於解脱涅盘之乐,所以也能生起增上心,但这只是一种愿心,还不是决定心。必须经过慈心、悲心的修习之後,才能进一步引发「由我来为有情成办利乐」的决定心,也就是增上意乐。既然要还报他,当然希望究竟圆满地解决他的痛苦、给他快乐。所以是由於知恩、报恩而策发慈悲心,因为慈悲心,所以要究竟给他利乐,一步一步由前面的因感得後面的果,而达到增上意乐。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如上修习慈悲之後,应当想:噫!可爱的诸母有情如是缺少安乐、为众苦折磨,我要怎麽才能让他们获得安乐、解脱诸苦呢?由此便能荷担救度众生的重担,下至语言中也要修心(不但从内心深处生起如是意乐,口中也要念诵这样的誓词,不断使增上意乐强化)。

小结增上意乐

  一、体相:以串习大慈大悲的力量,引起由我一人承担为一切众生遣除所有痛苦、将其安置於无上安乐的承诺之心,是增上意乐的体相。
  二、分类:由我直接遣除众生痛苦之心;由我直接让众生获得安乐之心。
  在〈菩萨地〉中还谈到十五种菩萨的增上意乐,有最上意乐、遮止意乐、波罗蜜多意乐乃至俱生意乐等。譬如:菩萨对於佛法僧最上真实,生起了殊胜意乐,叫菩萨最上意乐;菩萨对於所受持的净戒律仪,生起了殊胜意乐,叫菩萨遮止意乐;菩萨对於所修证的布施、安忍等波罗蜜多,生起了殊胜意乐,叫菩萨波罗蜜多意乐。
  三、释词:增上意乐需要观待当时的内容来解释,此处特指大慈与大悲增强至殊胜的意乐。
  譬如,商人谈生意,经过多次洽谈後,决定必须按这种方式来承担责任。同样,菩萨通过修习,最後断定由我来荷担众生离苦得乐的重担,此承担之心即是增上意乐。
  虽然前文修报恩时也大略生起了,但此处是说:仅仅产生愿给予安乐、遣除痛苦的慈悲还不足够,这是为了显示需要有慈悲,能引起「由我来为有情成办利乐」的增上心。

论云:又此非唯於正修时,即修完後,一切威仪皆能忆念,相续修习增长尤大。《修次中篇》云:「此即大悲,或住定中,或於一切威仪之中,於一切时一切有情,皆当修习。」悲是一例,随修何等所缘行相,一切皆同。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前面所说这样的修习,不但是指在座上正修的时候(正修一般是每天四座,实际上初学的时候还不只四座,有时六座,乃至於更多),下座以後,在行住坐卧一切威仪之中,还能相续修习,那麽这个力量就大了。真正修行的时候,修完以後应该如何回向,在下一座还没有开始之前,中间应该怎麽办,对於这些,前面曾说得很清楚。现在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两座中间假定内心放逸,修的势力就会非常微弱;应该是对所修的内容继续保持正念,或看经论,或闻、思等等,用种种的方法来助成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心续就是处在非常强烈、猛利的杂染现行当中,实际上即使在修的时候还是处在这种状态,就算暂时能够把杂染的现行切断,提起所要修的内容,但是并不坚固,稍微一放,那个非常强有力的恶劣现行又来了;所以两座中间如果不提持的话,大部分的时间又继续在增长染污之业。
  前面中士道讲十二缘起支时,我们已经了解:凡夫在生死当中所造的就是无明相应的行;而要想脱离轮回,乃至於要救度一切众生,是要靠跟智慧相应的行。前面这个行就是杂染之业,现在这个跟智慧相应的行就是净业,两者所生的识都是在因位,哪一个先感果,主要就看正修完了以後,以什麽方式使因位元识增长,而感生将来的果。因位识是能引,要经过能生支的滋润才能够感果;所以正修之时虽然在修善法相应的因位识,下座以後如果不再努力,则仍旧在染法当中,滋长的是染污之业,结果忙了半天还是停在那里。
  这就好像烧水一样,虽然努力烧了半天,如果烧完之後放在那里而去忙别的事情,忙完了,水也冷下来了。善、恶是敌体相反的,假设善法是水,恶法是冰,如果你先烧水,烧了一会儿停下来,又把冰加进去,加了以後再来烧,烧了一下又把冰加进去,这样要烧到哪一年才会烧开?或者像洗衣服,你努力地洗,如果中间又有污物把你稍微洗乾净的衣服再次弄脏,这样是不行的。所以前面告诉我们除了正修以外,未修中间还要注意,如果下座後放逸,则所修的力量很小。以烧水而言,只是停在那里不烧了,而实际生活中既然善恶是敌体相反的,当你不缘着善法,恶法自然又来了,这个是绝端重要的原则;再以十二因缘由因感果的道理去看,这个概念就非常清楚明白。
  修行的教授当中告诉我们:现在所修的大悲,无论正修时、在定当中,或是其他一切威仪、一切时间,乃至对一切有情,无一例外,都一直要修它。真正要修行,必然是一切时处都要依法而行;反过来说,之所以流落生死,也就是因为不断地串习杂染之法。譬如
袁了凡先生是真正改变了命运,能够这样做有他很多必要的条件在,最後他改名为「了凡」,这不是单改一个名字,而是心里的确晓得:以前是凡夫的作法,以後不可以再这样。他说得很清楚:从前是悠游放任,现在因为照了正确的方法做,内心当中会有种战兢惕励的现象,随时随地就是战战兢兢。我们平常一直随着无明走而流转生死,修行却是反方向逆生死而行,所以必定要如法如理地做,这就是为什麽我们要特别认真地来学习这个教法的原因。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听完了以後,心理状态仍旧是跟着无始以来无明相应的行业流转,这样要除苦是不可能的,因为种的都是流转生死的因,这种因必然感这个果,我们必须认识这一点。
  为什麽要修行的根本原因知道了,修行的方法也有了,一切时处,随便做什麽事情,无非是藉着外境来帮助策励自己。所修的不外以下三种内容:净除罪障、积聚资粮、回向增长无尽。譬如我们每天做早晚课、供养、洒扫,以前也是一样地忙,可是忙这些事情却是造罪。现在事情还是做,但是方向相反;以前做了是亏本,现在是赚钱。不管是忏罪或积资,都还要回向增长无尽。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修习,懂得了这个原则,不但此处修悲要运用它,修其他的任何所缘行相,也还是要用这个原则的。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不但在正修时修习,而且修完後在行住坐卧等威仪中都要能忆念,这样持续修习,修法的进步尤其大。
  《修次中篇》说:这是说修大悲,或安住定中修,或在一切威仪中修,总之,任何时候对一切有情都应修习。
  具体可按《华严经?净行品》而修习,即正在做种种威仪时,随六根趣入种种境界,相应发起种种大愿,由此能将修心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比如,《净行品》说:「涉路而去,当愿众生,履净法界,心无障碍。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着。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稳,心无动乱。」
  读诵《净行品》并且熟记在心,做任何事时,皆忆念与当时威仪相应的涅盘法,发愿让一切众生获得安乐、解脱,由此不间断地把一切无记威仪转为道用,成为修持慈悲、增上意乐的善巧方便。
  修悲只是其中一例,实际上,不论修习何等所缘行相,都要座上正修、下座护持,使其相续不断。

论云:如大德月大论师云:「心树自从无始时,烦恼苦汁所润滋,不能改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谓如极苦「哒」大树,以一、二滴糖汁浇灌不能令甜;如是无始烦恼苦味,薰心相续,少少修习慈悲等德,悉无所成,是故应须相续修习。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如大德月大论师说:我们的心跟大树一样,从无始以来一直灌的是烦恼苦汁,就是被无明、行这些痛苦的事情在滋润着,要想改变过来,如果只是稍微加一点点的德水,那有什麽帮助呢?就好像整个大海都是盐水,稍微加一滴糖进去就想把咸味拿掉,这是绝不可能的。接下来是宗大师对这段话的解释,他说:就像这种非常苦的哒大树,加入
一两滴糖汁想令它甜是不可能的;同样的,我们无始以来被烦恼苦味所薰的内心相续,只少少地修习一点点慈悲等德,是不会有任何成就的,所以要持续不断地修习。若能把四谛十二因缘前後的观念弄清楚,再把所学的道理用在生活中,这个概念就非常具体、完整地现起来了。同样是用这个方法,如果只管自己就是小乘,若用这个方法帮忙别人则是大乘。方法本身无所谓大小,大小的判别在於你的发心,这是重要的关键。
  我们正修七因果法次第的三样当中,第一点是修习希求利他之心,有了这个心以後,为了要利他,下面必然归集到希求菩提心,因为真正要利他就要有菩提心。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大德月说:这棵心树从无始以来就一直为烦恼苦汁所滋润,不可能顿时变成甘美甜味,所以单凭一滴功德水有什麽利益呢?
  这是「杯水车薪」之意,以一杯水去救一车柴所燃起的大火,力量微小,无济於事。
  譬如,极苦的「嘀哒」大树,只用
一两滴糖水浇灌并不能让它转成甜味。同样,无始以来烦恼的苦味一直薰染心相续,只凭稍稍修习慈、悲等功德,不会有任何成就,因此必须持续地串习。
  在「修法轨理」中,宗大师曾说:「所言修者,谓其数数於善所缘,令心安住,将护修习所缘行相。(「修」,即反覆让心安住在善所缘上,护持好所缘行相,不让它间断。)盖从无始,自为心所自在,心则不为自所自在,心复随向烦恼等障,而为发起一切罪恶。(无始以来,自己被分别心支配,却不能驾驭自心,心又随着烦恼等障碍转,从而发起一切罪恶。无始以来心一直是这样串习。)此修即是,为令其心,随自自在,堪如所欲,入善所缘。(「修」,即为了让心随自己自在,能如愿安住在善所缘上。)」
  以上点明了修的要点。颠倒心识是由无始串习所成,决非
一两次修习就能转变。
  在「闻法轨理」中,宗大师教诫说:这就像罹患严重的麻风病,手脚脱落,单靠吃
一两次药全不济事。我们无始以来恒受烦恼重病折磨,如果只依教授修习一两次,根本不够。因此,要对圆具一切道的支分精勤,如瀑布一般以观察慧不断思惟。
  审查自己的心态,无始以来念念只为自己着想,即使有一点利他心,毕竟太微弱,只修
一两
次慈悲心怎麽可能扭转如此深重的习气呢?西藏的无着菩萨都需要多年修菩提心,何况凡夫?所以,必须持续不断地观修。

论云:第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者。由如前说次第所致,便见利他定须菩提,起欲得心,然仅有此犹非满足。如归依中说,由思惟身语意三事业功德,先应尽力增长净信。论说信为欲依,次於彼德发起诚心证得之欲,则於自利亦定了知,一切种智必不可少。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我们照着前面的次第策发起利他的心,虽然想帮助别人,还必定要有帮助别人的能力;如果没有帮助别人的能力,要利他是做不到的。同样的道理,虽然我们想脱离痛苦,但是必定先要有脱苦的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将此脱苦的方法用在别人身上就是利他,用在自己身上是自利;而且,如果没有自利的能力,毕竟无法利他。
  我们现在所见一切的苦,有的是他人的苦,有的是自己亲身感受;有的是身苦,有的是心理上的逼迫。身苦比如肢体残缺、病痛,病痛固然苦恼,残缺不全被人讥笑也很苦;至於内心遭到的种种逼恼,譬如从小在家庭失去温暖,长大後看见社会种种不理想的情况等等,这些都令我们感觉痛苦无比。由於了解了世间的痛苦而策发想要出离,虽然有了这个心,还必定要有跳出的正确方法。哪一个人不想快乐、不想离苦?但是没有正确的方法,自己就得不到快乐也解决不了痛苦,更无法帮助别人离苦得乐。你想要帮助一切人,为了满帮助人的愿而发愿成佛,这是菩提心,但仅仅为了利他而想成佛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为了自利也一定要成就一切种智。
  之所以要皈依是因为感受到生死无常,一切都是痛苦,一无依靠,唯一可以救我们出三界的只有这样的对象——具足已解决一切问题等等条件的人,也就是佛。由於思惟佛的身、语、意及业功德,了解其殊胜而生起净信心,进一步发愿效学他,确立大乘这个目标。这是为什麽我们必须天天念《随念三宝经》的原因,因为天天念,才能随时随地提醒自己成佛这个目标。
  不要说发大乘心,就是要皈依,也必须思惟为什麽要皈依他,原来佛有这样殊胜的功德、成佛有这样圆满的利益。把成佛的大目标摆在前面,才能把事情看清楚,不会为眼前的一点甜头所迷惑;否则稍微一点甜头,你就跟着它去了!所以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没有深远的思虑,必定会被眼前之事所迷惑;当你把远大的目标完整地摆在前面,眼前的小东西就动不了你了。平常我们只看见一点小的好处,就像小孩子看见了糖就不肯走了,怎麽骗、怎麽哄都不成;如果在另外一处摆一大堆最好吃的糖,他那一块糖就不要了,这是很实在的情况。佛法真是了不起,它不是拿一个很高的标准来责备我们,而是以完整的道理来引发我们。这是为什麽我们要一直思惟、观察佛陀圆满功德的理由,因为这样才能够把所追求的内涵推向最高的目标。等到对佛的种种事业、功德了解得愈深、愈透彻,净信心就会愈增长,认识也越清楚。
  了解佛功德进而增长净信心之後,好乐心也就起来了,此时就晓得佛陀圆满的功德才是我要的。我们现在都有自己欢喜的东西,之所以欢喜它,是因为觉得它很好;同样的,对我们真实应该欢喜的东西若能有深入的了解,则向往之心愈增长,就会一心一意去追求它。以前这个贪爱是带给我们痛苦的,因为它与无明相应,现在则是把贪爱之心转过来与智慧相应。所以不怕你贪爱,只怕弄错方向,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现在把贪爱的心转一转,结果不但自己得到好处,也利益了别人,这种贪爱是愈大愈好,这叫做善法欲。有了善法欲,一心一意一定要成佛,那个时候就了解不但是为了利他成佛,就是自利也一定要得到佛陀圆满的智慧,因为有了佛陀的智慧才能够真正解决一切问题。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通过修持前面所说的次第,便能见到若欲利他则必须成佛,由此发起欲得佛果之心。
  以下便宣说为了成办利他必需求证菩提的根据:
  虽由修持发起了慈、悲、增上意乐,立誓救度众生,但衡量身口意的所作,下至不能给予一位众生圆满的利益。不但一般凡夫,即便人天极具能力的转轮王、帝释、梵王也远远做不到;不但人天尊主,即便声缘阿罗汉、凡圣菩萨虽有许多功德,但也无法圆满成办一切有情的所有利乐。因为:一、因上,福慧二资粮未能圆满;二、体性上,一切身口意的功德并未成就一切种智的自性;三、作用上,不具足灭尽粗细勤作、任运成办利益一切有情的事业。
  所以,利他方面,唯有佛才具足圆满成办无量众生暂时、究竟利益的最大能力。按《瑜伽师地论》所说,到了佛位,自己从轮涅粗细苦恼的怖畏中无余解脱,具有能将有情从一切怖畏中救度出来的善巧方便——身、口、意、业之功德任运自成,又具有大悲心,能对有恩无恩的众生无偏平等地利乐。总之,佛陀具有无量智悲力功德,真正堪能圆满利他,因此为了利他必须上求佛果。
  但仅有这方面的希求心仍不足够,还应认识「自利也必须成佛才能圆满」。由於见到他利与自利都必须成佛,而引起决志成佛的欲心。
  以下讲「自利也必须成佛」。
  按下士道皈依中所说,先应尽力思惟佛陀身、语、意、业的功德,增长对佛的清净信,再由「信为欲依」而对佛功德发起诚心求证之希欲,由此必能了知对自利而言,一切种智也必不可少。
  总之,由思惟佛功德,增长对佛的清净信;由对佛功德的清净信,发起成佛之欲。
  「数数思惟、忆念大菩提的功德」是必不可少的,不可能凭着空洞的「大菩提」三个字,就发起强烈的希求心。
  试想,若对大菩提没有具体、深刻的了解,凭什麽生起强烈的希求心呢?因此,必须依靠《宝性论?菩提品》、《大乘庄严经论?菩提品》、《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等大论,对诸如大菩提远离二障、具一切功德、由串习二资粮之因出生、大慈大悲普利众生、四身五智等各种断证功德,主动寻求了解,否则不容易引起对大菩提的希求心。

论云:能为引生发心之因,虽有多种,然悲为胜,自力所发极为殊胜,此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经》所说。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引发大菩提心的因有很多种,主要的是四因、四缘、四力等等,而其中最坚强,最有力、最殊胜的是悲心。四力是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由自力和因力所发起的菩提心是坚固的,由他力和加行力所发起的则不坚固,这是《修次初篇》引《智印三摩地经》上面所说的。
  《华严经》上有一偈子:「鱼子庵树果,菩萨发大心,三事因中多,结果者甚少。」鱼产卵的数量非常多,有成千上万的鱼卵,但是最後能够长成鱼的却很少;庵树果也是一样;还有菩萨发心,在因地中发菩萨心的人非常多,但是有结果的却非常少。因为由他力和加行力引发的菩提心是不坚固的。发菩提心的因缘有很多,所以前面说四因、四缘、四力等等,而最殊胜的发心之因是悲心。而且这个悲心还要初、中、後一直不断地增长,不是一趟发起了就可以的;因为众生无边而且刚强难调,如果不继续增长悲心的话,虽然有了菩提心,开始时是很猛利,但是经过不断地磨,慢慢地就磨掉了。
  我们一般都有这个经验,一开始的时候发很猛利的心:譬如一听说修行好,马上要去修行;一听到出家好,马上要出家;一听到这个好,就要这个,然後慢慢地越弄越糟,弄到後来就塌掉了,有太多的事情都是这样。这是什麽原因呢?就是理路不清楚、次第不明白,乃至於明白了以後,也没有如理如量地修正和增上。必须对每一步前後必然的关系决择简别得丝毫无差,使我们在因地当中没有一点点遗漏。要不然如果在因地当中有一点漏洞没有发现,将来一旦开始上路,跑到半路就来不及了,最後像车子一样只有抛锚的下场。我们平常的习惯是急急忙忙就开始,结果是半途而废,不管走了多少,反正总归是白走!所以本论前面每一个地方的细辨,真正重要的就在避免走冤枉路,这一点我们要了解。
  自、他、因、加行四力,在《广论》的二百一十一页上面。自力就是靠自己的力量。以生起悲心为例子,晓得了一切众生都是我的母亲,念他的恩要报恩,不报不行。这完全是由自己的内心策发出来的,一心一意只想做这件事。不是因为别人告诉你这个好,你听了就满来劲;但是这和我们内心总是需要靠人家来启发,这两个角度是不一样的。因力就是由於这一生努力修行,到下一生心里就有很强的力量;加行力是此生努力的力量。所以加行力跟因力有直接的关系,这一生不断地加行,到下一生就变成因力了,生生把加行力做好了,向後这个力量就越来越增长。所以眼前是以自力,在因力上不断地加行,再加上外面的力量配合,四力具足,那更是坚固。这里最主要的是把握住根本因,有了根本因再加上圆满因的辅助,自然一定会成功。
  既然了解了大菩提心这麽殊胜、难得,现在我们非常幸运,也可以说宿世有大善根,能够遇到这样圆满的教法,自己要无比地珍惜这个无价之宝,好好努力!如果善根不够,力量不足的时候,《广论》告诉我们以种种不同的方法来加强,其中最好的就是随喜,真是妙不可言。欲积资粮,即使少用功力,至少还必须行供养;而随喜,你不必用太大的功力,就能够积聚无比圆满的广大资粮。这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的确不大容易,关键就在你是否了解。我们往往不知道还觉得自己很对。所以,第一要有正确如理的了解,其次要依法去行持。我们总是一遇境,内心的随眠就马上跟着反应,所看的是外境;而现在要修正的是自己的心,怎麽样把所遇所见的一切,经过正知见将它转变成功德,这才是如法行持。即使他不对,你了解了更应该策发悲悯心;他对了,你正好修随喜心,所以不管他对或不对,对你来说总是增长功德。否则看见他不对就轻视他,看见他对了就嫉妒他,结果不管他对或不对,你总归是伤害自己。如果做对了,更进一步还要随喜自己。对别人的功德、自己的功德你都随喜,那麽不管遇见任何境界,一切时处都在增长功德,这是随举一例。
  只要善巧地、有次第地修学,到时候内心上会感觉到,一种异於以前那样悠游放任的心理行相出现了。你会战兢惕励,因为你了解得很清楚,所以对以前恶劣的现行会用正知见简择,然後告诉自己:「不可以,不可以!」由於正知见的力量很微弱,为了保护它,必然产生战兢惕励的心情。所以有很多大而化之的人,总是希望念几声佛就可以往生净土了,学禅的话,最好两腿一盘就开悟了,这与正确的修行状况的确是天差地别,这种都是懒惰者的业相。所以明朝末年四大师之一的紫柏大师特别说:「现在人动不动说修行要这样啊!那样啊!这变成那些懒骨头的符桃术。」他找到了藉口,觉得这样叫修行,然後躲在这个自以为是的方法里,什麽都不知道,还自认是关在山里努力修行,那真是非常可怜。真正的修行人可以关在山里,身虽然隐在山里,但他的心一直是战兢惕励地努力。所以禅宗是何等的精神啊!任何时候咬紧牙关;同样的念佛也是如此,咬紧了一句阿弥陀佛,像金刚宝剑一样,抵得过生死。所以不管是学净、学禅,乃至於持戒——虽小小戒,看得像大戒一样。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凡是正确的修行,绝对没有马马虎虎、懒懒散散、随随便便这样的事情。以上是发心的第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第三显所修果即为发心者。
  最後「显所修果即为发心」,修习七因果的果就是发菩提心。既然生起增上意乐想要承担利益有情的责任,那非成佛不可;因为利益众生一定要懂得救度众生的方法,而只有佛的一切种智才能随机设教度化有情,所以必然会为利有情誓愿成佛。否则尽管发了利他心,却只是虚愿而已。所以第三说明所要修的果就是发菩提心。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虽然能引发菩提心的因缘有多种,但以大悲最为殊胜,以自力所发极为殊胜。这是《修次初篇》中引用《智印三摩地经》所宣说的。
  发心四因是种姓圆满、善友摄受、悲湣有情、不厌患生死难行,四力是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其中,以悲心为因的自力发心极其殊胜,七种因果教授正是以悲为因而修发心的修法。

论云:总相如前所引《现观庄严》教义。其差别者,随顺《华严经》义,《入行论》云:「应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别,如是智应知,此二别如次。」此说分为愿行二种。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菩提心的总相在《现观庄严论》上面说得非常清楚;关於菩提心的内涵在许多大经大论中都有提到,不过其中以《现观庄严论》为纲领和最重要的核心,而《华严经》则是详细、广泛地说明它的内涵。至於菩提心的差别相,在《入行论》中,随顺於《华严经》的义理,说菩提心有两种: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愿菩提心就像你想到某处去的时候,想要去而还未去,所以说「如欲往」;因为想去,所以就准备怎麽去,要了解路线及找到地图,以及使用什麽交通工具、需要多少钱、路上要什麽资粮,这叫资粮位。而「正往」就是正式开始去做,这是正行菩萨行。因此,大菩提心有愿、行两种,我们要晓得这两个的差别。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大乘发心的总相,即《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也就是希求利他之欲和希求成佛之欲。
  发心的差别,在《入行论》中随顺《华严经》的经义说:如同想去和真正行动的差别,智者应了知愿心和行心依次有如是的差别。
  此处说世俗菩提心分成愿、行两种。

论云:异说虽多,然作是念:为利有情,愿当成佛或应成佛,作是愿已於施等行随学未学,乃至何时未受律仪,是名愿心;受律仪已当知此心,是名行心。《修次初篇》云:「为利一切诸有情故愿当成佛,初起希求是名愿心;受律仪後修诸资粮,是名行心。」此中虽有多种徵难,兹不广说。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下面是解释愿心跟行心的差别。对於愿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内涵虽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总而言之,当你心里如理如量地生起「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一定要成佛」的念头,发了这个愿但是还没有受菩萨戒时,这个叫愿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以後,就叫行心,这是开始行菩萨道了。行菩萨道有一定的轨则可循,就像我们跑来出家做了僧伽,一定有僧相、僧仪、僧行,乃至於穿衣、吃饭都不一样,否则虽然出了家却还是个在家人的行持,以在家人为标准,这是不行的。我们受菩萨戒也是如此。正规来说,受菩萨戒并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因为它有很大的功德就赶快去受,并非这样去受一下戒就算菩萨了,这只是种一个善根种子;真正的内涵一定要先发愿,为了满这个愿而照着轨则去做,那就叫行心。
  至於菩萨的位次,从初发心开始到所发愿心圆满叫下品资粮位,下品资粮位忙的、所积聚的就是发起圆满的菩提心。策发菩提心的原因有很多,前面告诉我们以悲心为根本,一步一步的次第学上来是最殊胜、最坚固的,有了大慈悲心进一步要生起增上意乐,最後再发大菩提心,此时还没有受菩萨戒,这是下品资粮位。然後更进一步,发心以後还要真实做到它,并不是发了心就够了,必须如理如量照着轨则去做,於是受菩萨戒,受了菩萨戒就进入中品资粮位。下品资粮位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是上品下生,乃至於高一点的可以达到上品中生;如果进入中品资粮位则是上品的中生,乃至於可以到上品上生,这个是世俗菩提心,还没有到胜义菩提心。如果是证得胜义菩提心的初地菩萨,那十方净土你要去哪里就能到哪里,是这样的殊胜!
  菩提心的差别相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此处只是说明原则而不详细说。前面是七因果(或者称为六因一果)的发心方法,下面是另外一种叫「自他换」。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对此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比如,印度佛智论师认为:凡夫的菩提心是愿心,圣者的菩提心是行心。印度法友论师认为:无仪轨而发心是愿心,依仪轨发心是行心。还有论师认为:下资粮道的发心是愿心,其上的发心是行心。
  本论的观点是:为利有情愿成佛,这样发愿後,不论是否修学过布施等行门,在未受菩萨律仪之前,此心叫「愿心」;受了菩萨律仪之後,此心叫「行心」。(即以受菩萨戒为分界,菩萨戒摄持前的发心是愿心,摄持後的发心是行心。)
  《修次初篇》中说:为利一切有情之故,愿我成佛,最初生起希求心时,叫愿心。受持菩萨律仪後修习各种资粮,叫行心。
  《四家注》中说:有关菩提心的问题,虽有许多辩论,但宗大师在《现观庄严论·金鬘疏》中做了详细解释,这里不作广说。
  以上修持菩提心,心力强者对於相关的大经论都要寻求了解,一般人至少应了达七因果的原理和方法。

论云:第二依寂天教典而修分三:一、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二、若能修习彼心定能发生,三、修习自他相换法之次第。 今初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寂天菩萨是龙树菩萨的再传弟子,在性宗当中是绝对重要的一位大菩萨、大祖师。他所写的《入菩萨行论》非常重要,是有关菩萨行持的根本原则;本论常引用的《入行论》就是这本书。
  自他换分三部分:第一点,我们要先思惟自他能够对换的殊胜利益以及不换的祸害。思惟胜利过患才会推动我们努力去做,否则为什麽不为自己忙,而忙别人呢?一般人都只为自己忙,现在晓得为自己而忙是没有好处的,为别人而忙才有好处。当你晓得了自他换殊胜的好处以及不换的害处,推动我们的力量就产生了。
  其次,虽然有了推动的力量,但是你会怀疑: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怎麽转得过来?这个心理障碍如果不除掉,你是没办法自他换的;就像我们平常一想到要修行就觉得自己不行,还没有开始做就已经打退堂鼓了。一般人只管自己而不管别人,所以会觉得要自他换是很难的,但是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并照着去做,就一定可以换得过来。所以第二说「若能修习彼心定能发生」,你不修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但只要肯如理地修,这样的心量是一定能发起的。
  必须等到这个概念有了,将自他换不过来的心理障碍除掉之後,才能告诉你修习的方法,否则即使听到这个办法对你也没有帮助,所以这三次第这样安立是有其必然性的。这个次第是想如理如量地学上去必然要依循的,按照这个次第学就一定可以走得上,否则必定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发心以後就没下文了。利他固然如此,自利也是一样,虽然想跳出苦,但是无论怎麽想,就是跳不出,还是在痛苦当中。以下看第一部分「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菩提心的第二种修法是自他相换法,依照寂天菩萨的《入行论》修持。追溯其根源,是出自《华严经》、《大方广经》、龙树菩萨的《宝鬘论》,由寂天菩萨开演而形成言教。

论云: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者。《入行论》云:「若有欲速疾,救护自及他,彼应自他换,密胜应受行。」又云:「尽世所有乐,悉从利他生,尽世所有苦,皆从自利起。此何须繁说,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观此二差别。若不能真换,自乐及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谓当思惟:唯自爱执,乃是一切衰损之门;爱执他者,则是一切圆满之本。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如果你想要很快地救护自己和他人的话,那你必定要用这个方法——把自己和别人换一换,这个办法非常奥妙、深密,而且非常殊胜,是我们应该了解并照着去做的。
  你不是追求快乐吗?《入行论》说得非常清楚:所有世间的一切快乐,都是从利他而生,反过来,所有的痛苦都是从自利而起。凡夫一天到晚只忙自己、只管自己,结果是愈管愈苦、愈管愈糟。佛之所以能成佛,没有别的原因,是从利他而来的!只要仔细地看看凡夫和佛的差别,就了解自他换真正殊胜的利益!平常我们之所以要念佛的功德,就是因为佛的好处是说不尽的,先让我们生起羡慕之心;然後再看佛为什麽能成佛,只有一个理由——利他,而且懂得怎麽利他。
  我们不妨观察看看,就会体会到越是忙自己越是不行。对我们自己容或观察不到,可以从周围的人当中去观察。如果这个人自私心非常强,一天到晚只管自己,我们任何人一看到他就会讨厌,心想:「这个自私的家夥!」结果尽管想自利,而周围的人都讨厌你,你会快乐吗?那是一点快乐都没有!但是如果你能够帮助别人,自然而然别人处处就会以你为中心。世间尚且如此,若能自他换,更是有无比殊胜的利益啊!
  假定不能自他换,那麽不但不能成佛,连生死当中的快乐也得不到。一天到晚为自己而忙,忙了半天结果是下地狱,愈忙愈苦。这个事实就摆在我们眼前,就下士来讲像
袁了凡先生、俞净意公那样,只是稍微帮人家一点忙,就马上感得这麽好的果报;反过来只为自己的话,不要说成不了佛,不论到何处,人家都会说:「这家夥自私自利、只管自己。」这不是很明白的事情吗?
  我们第一个应该了解的,是自他能换的殊胜利益,以及不换的种种祸害。但是进一步有人会说:「这个道理是对的,可是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怎麽能换呢?」以下告诉我们只要去修,这样的心一定能生起。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入行论》说:「如果想迅速救护自己和他人,应修自他交换,应当受持如此深密殊胜之妙法,善加串习。」
  此颂透露了「自他相换」具有迅速救护自他的功效,乃密胜之法。所谓「密」,有保密与深密二层涵义,即:於非法器不传,是「保密」;非浅智所能理解,是「深密」。此自他相换法对小乘人而言,因其心量小、不能接受,理应对其保密,所以是「密胜」,或者因小乘人难以理解此妙法,故是「密胜」。
  由修自他交换,能够不顾自己,一心为众生遣除痛苦、成办利乐,从而迅速积聚资粮、成佛度众生,故是能速疾成办二利的妙法。
  尽世间所有安乐,都是从利他而生;尽世间所有痛苦,都是从自利而起。对此无需多说,只要观察凡夫唯一自利、佛陀一味利他,二者结果之差别,便可真相大白。
  凡夫专为自利,至今仍是生死凡夫;佛陀一心利他,早已成就佛果。观察这两种结果,就会明白自己该如何做。
  此颂是说不能自他相换的过患。
  如果不能真正交换自乐与他苦,不仅无法成就无上菩提,即使在生死中也不会有安乐。这是说,如果不能自他相换,断定得不到丝毫安培乐。
  「交换自乐与他苦」,即把过去只为自己求安乐而不顾他苦的自利心,换成不为自己求安乐而只为他人除苦的心。
  若将上述《入行论》四颂显现为修法的教授,即须思惟两层内容:
  一、爱执自己乃一切衰损之门,由我爱执的作用,将进入一切衰损中。
  二、爱执他人是一切圆满之根本,所有世出世间的圆满都是从爱执他人所生的。

论云:若修自他换易意乐,定能发起。如先怨敌闻名便怖,後若和顺相结为友,设无彼时,亦能令生最大忧恼,一切悉是随心而转。故若能修,观自如他、观他如自亦能生起。即此论云:「困难不应退,皆由修力成,先闻名生畏,後无彼不乐。」又云:「自身置为余,如是无艰难。」若作是念:他身非我身,云何於彼能生如自之心耶?即此身体亦是父母精血所成,是他体分,然由往昔串习力故而起我执。若於他身修习爱执,宛如自体亦能生起。即彼论云:「如汝於他人,一滴精血聚,虚妄执为我,如是应修余。」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只要肯如理如法地修,这样的心一定能生起来的。下面举个譬喻:就像你和某人起初互为怨敌,一看见或听见彼此的名字就讨厌,但是说不定後来你们两个人成为好朋友,到那时候只要一天不见面,你就会想念他。或者像吃辣椒,刚开始吃时觉得辣得要命,但是等到你欢喜吃了以後,哪一天没辣椒就觉得真是没有味道,我们就是这样的状态!主要的关键就在有没有去修习,就是多练、多试。没有一件事情例外的,一切都是随着你的心而转。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一下跟这个人好得要命,明天吵了架,两个人见面像仇人一样,等再过了一天,大家又好得不得了了。仔细想想,天下的事情就是这样,所以不要怕,只要能够照着去做,观自如他、观他如自的心一定也能够生起来。这就是《入行论》上面说的「困难不应退,皆由修力成,先闻名生畏,後无彼不乐。」只要肯去修,那麽把你自己的苦乐看成是别人的,这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
  要把「困难不应退」这句话常常记在心里,不要一遇见困难就退心,要晓得一切事情都是由於修习才成功的。举个例子,对人,比如说冤家;对东西,比如说辣椒。以我来说,我对辣椒的印象最深!我在印度的时候,那里的人都非常欢喜吃辣椒,只要有辣椒,他们就高兴得不得了,但是我一听到辣椒就害怕。那时候是因为我有胃病,所以会这样;但假如我是小孩子的话,说不定到後来也会欢喜吃它。我想他们绝对不是天生在母胎里就欢喜吃辣椒的,这都是靠串习而来的啊!因此千万不要退!这一点一定要注意。许多人都犯了因困难而退心的大毛病,所以一定要策励自己:「我一定要努力,我一定要努力!」
  有很多同学常常说:「我太笨、太差了,我程度太低啊!」关於这一点我丝毫都不在乎,我晓得自己也是非常笨、非常差的,但因为佛告诉我们,他以前也曾经堕落为畜生、堕落到地狱,所以只有一件事情最重要,就是要策励自己:因为我差,所以我更要努力!只要肯努力,没有一件事情转不过来,而且也只有靠这个力量,否则,就算你是绝顶聪明也没有用。所以不论遇见任何困难,心里都不要退。那一天我们讲到老和尚的公案,那个时候他病得嘴巴都开不了了,心里还是坚持要念佛!佛的前世也有个公案:他在路上碰见一个大鬼挡住了路,他就一拳打上去,结果拳头被大鬼的身体吸住了,再用右拳打上去,又被吸住了,接着用右脚、左脚打也都被吸住了,大鬼说:「你还有什麽本事呢?」结果他用头又顶了上去,也被吸住了,「你还有什麽?」「哼!我的心永远不退!」大鬼一想:「唉!也没办法,好了、好了,放了你吧!」像这种公案我们已经说过很多,乃至於他为了寻求珠宝而要舀乾海水,你想想看,拿着杯子能舀得了海水吗?但是他就是坚持要舀啊!世俗也有一句话说「精卫填海之志」,精卫是只小鸟,一只小鸟衔着泥巴要去填海,可能吗?但因为牠有这个志向,就会有这个成就。所以对「困难不应退」这一点我们要特别地警策。反过来,遇到困难正是真正能得到功德的时候,对这个概念要很清楚!
  前面正讲修行的时候曾特别告诉我们,不要匆匆忙忙地一碰到什麽马上就修,要先了解修行的内容然後再去做,这其中有非常重要的关键,讲到精进的时候会特别说明这一点。我们为了脱苦而求皈依,在这种原因之下,找到了皈依的必然对像是佛陀,因为皈依了佛陀而皈依三宝,又因为皈依三宝而发心。真正的皈依是皈依法宝,这是唯一能帮忙我们真正脱苦的,想脱苦也必定要走这一条路,要分分断证——断除过失、证得功德,能做到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好处。既然现在要去做了,当然就必须克服困难,所以,当困难现起的时候不但不应该退,更要咬紧牙关去做,而且还要感到高兴:「对呀!我现在已渐渐进步了!虽然忙了半天,而将来的结果就从这个因来的啊!」心理建设是最重要的,如果对这点认识清楚了,去做就无有不成功者。所以这个基本概念,我们一定要如理如量地建立起来。
  本论处处都有非常善巧的方法。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一件事情。当年我的老师常常对我说一些话,那时我总是不大懂;但是尽管我不懂,他还是常常讲。结果现在发现,这些话在我一生当中受用不尽。当年就是因为老师说多了才记在我的脑筋里面,现在回想才发现,如果离开了这个环境那就完了,因为一跑到世间,像这种话是一点用场都没有,那时你只会抱怨说这话的人这麽罗嗦,结果这唯一的种子不但长不出白法之芽,而且因为你起了这个念头排拒了法,反而把自己送入地狱。你只要不离开这个圈子,因为一天到晚在接触,慢慢地会触类旁通。现在老师的话我渐渐都懂了,觉得真是美不可言,所以内心生起无比的感激;这是因为我体会到了好处,由不得不感激他,这个因就在这里。
  现在大部分同修觉得读本论很辛苦,不要怕!只要想学的善念还在,可以从两方面下手:一方面对已经懂的部分要去了解它好在哪里,策发好乐之心,让自己继续学下去;对於难的部分,不管怎麽样,多多少少囫囵吞枣也要吞下去。只要照着这个次第慢慢地来,自然而然好的结果会出现。
  假定我们想:「我就是我,他就是他,怎麽可以把他看成我呢?」下面就告诉我们这个理论。这个身体真的是你的吗?这是由父母的精血所成,是别人的东西;但因为无始无明串习的力量,而执着以为是我的。所以假定对他人修习爱执,一定也可以把别人看成像自己一样。这就是《入行论》所说的:身体是父母的一滴精血所成,却因为虚妄的执着,就把它看成「我」了;所以同样的,对别人也可以这样修。虚妄之境尚且会让你这麽执着,如果能真实认真地去思惟的话,当然力量会更强,一定可以生得起来的。
  平常的时候,一样东西随便摆在那里,你会觉得好像无所谓;但假定知道这个东西是很稀有的,就会赶快把它占为己有,此时会对它宝贝得不得了,但其实这个东西原本跟你了不相干啊!所以,只要对某个东西生起「是我的」这个念头,就会这样生起很深的爱执之心。
  对我们这个身体也是一样。说起来真是莫名其妙,身体真的是你吗?那到底身体的哪一部分是你呢?如果头发是你,剪下来的头发却已跟你了不相干了;断了的手臂,送给你也不要;现在的医生可以将心脏换一个,你说心脏是你吗?他换了一个以後,原来那个心脏就与你了不相干了,但是我们就是会这麽执着。所以这完全是自己的概念问题,以及照着这个概念而去串习的问题。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以下论证「通过如理修持,自他相换的意乐必定能生起」。这不是假想,而是肯定。
  譬如:先前执某人为怨敌时,听到他的名字都会心生恐怖;後来关系和好,结为好友,一旦没有他时,也会生起极大忧恼。可见,一切都是随心而转。
  有情的五蕴本没有「敌」、「友」的自性,一切皆是随心安立,即:对同一人,内心执为怨敌,则闻名便生恐惧;内心执他为亲友,则暂时离别也会忧伤。这说明,随心如何假立、串习,就会引起相应的行为、状态。
  所以,如果能串习观自己如他人、观他人如自己,也是能生起的。
  有情的身心五蕴本没有什麽「自」、「他」,然而,一旦把他假立成自己,串习娴熟後,一定就会成为那样。
  此即《入行论》所说:遇到困难不应退缩,任何事都是由串习力所成就的。好比对同一人,原先听到他的名字就心生恐惧,後来成为朋友,没有他时,心中还怏怏不乐。
  又说:将自己安立为他人,这样无甚艰难便能生起自他相换之心。
  如果想:他身并非我身,怎麽能对他生起如自己的心?也就是说,他是他,我是我,怎麽能见他如我?
  回答:这个身体也是由父精母血生成的,本来是属於他人身体的部分,但由於往昔的串习力,入胎时生起了我执,所以一直认为这是「我的」身体。如果对他身串习爱执,也能生起宛如自己身体的感觉。
  譬如:对同一套住房,最初入住後一直执着是「我的」,其实,住房的任何一块砖、木都不是「我的」;後来住房归了别人,又认为是「他的」。所以,对同一套住房,可以随自己的心执着是「他的」,也可以认为是「我的」。同样,一个蕴身,可以随心执着是「他的」,也可执着是「我的」。
  此即《入行论》所说:就像你对他人的一滴精血,虚妄执着为「我」一样,应当串习将他人的身体看成是「我」。
  以下总结上述两大科的内容。

论云:如是善思胜利过患,则能至心爱乐修习,又见修习便能生起。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只要能够如理地善巧思惟自他相换的殊胜利益,以及不换的大祸害;进一步又知道只要修的话就一定能够生起来,这两个条件有了以後,你一定会愿意去修的,所以下面告诉我们修的方法。
  如果我们对性空缘起的道理有正确的认识,那麽修自他换是很容易的,因为一切法并非是天生就如此的,都是从因缘而生、从因缘而现,没有一个东西是例外的。当你觉得这个东西属於你的时候,就爱着得不得了,一旦你送给了别人或被别人拿去了,它就跟你了不相干了!天底下的事情就是这麽简单!包括自己的身体也是如此。当东西坏了,你再怎麽宝爱它也没有用了;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两脚一伸以後,就会变得又臭又烂,身体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啊!所以,当了解了缘起性空的道理,修起来就很容易了。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按照这样,善加思惟修习自他相换的利益与不修之过患,便能至诚爱乐修习此法,又观察到:只要串习就能生起自他相换之心。

论云:彼修自他换易之理,次第云何?言自他换,或说以自为他、以他为自者,非是於他强念为我,於他眼等念为我所而修其心;乃是改换爱着自己、弃舍他人二心地位,应当发心爱他如自、弃自如他。故说改换自乐他苦,应知亦是於我爱执视如怨敌,灭除爱重我之安乐。於他爱执见为功德,灭除弃舍他人痛苦,於除他苦殷重修习,总当不顾自乐而除他苦。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下面说明正修自他换的次第。所谓自他换并不是硬把他看成我、把我看成他,不是指把他的身体(眼耳鼻舌身等)看成是自己的,而是把爱着自己、弃舍他人的心换过来。平常把自己看得太重,都不管别人,要把这种心理换掉,改成不管自己,一天到晚关心他人,用心於怎麽样使他人得到快乐、远离痛苦,这才是自他换的重要原则。
  如果能够自他换,就能对治我爱执而启发菩提心。我们之所以换不过来就是因为有我爱执。必须修习自他换,才能体会原来一切的快乐都来自利他,一切的痛苦皆源於自利,但是我们偏偏把自利看得这麽重要!一但了解了爱自己正是害自己,就会把我爱执看成是真正的大冤家。
  这里还不是讲很深刻的道理,只是从现象上面来谈的,当这样的心情生起来以後,对於爱我、只求我快乐的心理就除掉了,想帮助别人的心情就生起来了,因为看见一切的利益都是从帮助别人而来。平常是都不管别人,此时就不再如此了,一心一意就是忙着怎麽样帮助他人解决痛苦、得到快乐,这个就是前面所说的大慈悲心。七因果与自他换的方法虽然不一样,但是所生起的心的特质是一样的,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修持自他相换的次第如何。
  首先认定自他相换之心的行相。
  所谓自他相换或者说以自为他、以他为自,并不是把「他」硬想成是「我」或把他的眼根等想成是「我的」来修心,而是把爱自与舍他的两种心换位,应当发心爱他如爱自己、舍弃自己如舍他人。
  也就是,将爱着自己、舍弃他人之心,换成舍弃自己、爱着他人之心,并且如爱重自己一般爱重他人,像舍弃他人那样舍弃自己。
  所以要知道,「改换自乐与他苦」,也是对我爱执视如怨敌,去除爱重我的安乐,对他爱执见为功德,去除舍弃他人痛苦,认真修习遣除他苦。总之,应当不顾自己的安乐来遣除他人的痛苦。
  也就是,将「不顾他苦、只求自乐」的心,换成「不顾自乐、只除他苦」之心。
  在菩萨所修的五平等 中,此处所指是自他平等,按《入行论》、《大乘庄严经论》所说,其意义有多种理解,即:一切法无我平等、一切众生希求安乐平等、一切众生不愿受苦平等、愿断除所受痛苦平等、一切众生爱执自己平等。此处是说,对自己有多爱重,对他人也无别生起如是爱重的心,便是生起了自他平等之心。

【科判】此中分二:一、除其障碍,二、正明修法。 今初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先说遣除修自他换的障碍。

论云:修习此心有二障碍。一谓执自乐他苦所依自他二身,犹如青黄各各类别。次於依此所生苦乐,亦便念云:此是我者应修应除,此是他者轻而弃舍。能治此者,谓观自他非有自性各各类别,唯互观待,於自亦能起如他心,於他亦能起自觉故,如彼山此山。譬如彼山虽就此岸起彼山心,若至彼山则定发起此山之觉。故不同青色,任待於谁唯起青觉,不起余色之觉。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这个修法分成两部分:第一个是障碍先要除掉,然後再正式学此修法。第一个障碍是执着自己的快乐与他人的痛苦所依的身体是两个,他是他而我是我,别别不同,怎麽能换呢?其次对於苦乐,就会觉得为什麽我的快乐要去掉,他的快乐我管他干什麽呢?这就是一般人的心理特质,现在想要改过来,困难就在这里。针对这个问题,本论处处先让你认得所要净除的内涵是什麽,然後针对这个内涵,再告诉我们正确的对治方法。
  如何对治这些障碍,对这个病要下什麽样的药?要晓得自他并非天生就是这样别别不同,乃是互相观待而安立的。什麽叫互相观待呢?就是说将两个人摆在一起才对比出彼此。如果能够换一个方式去观,把这个对比互相换一换,那麽对自己也能生起「他」之心,对别人也能生起「我」的感觉。举一个譬喻,就像两座山,当我们站在这座山头上,会说我在这座山看对面那座山,但是这座山本身绝非本来就是「我这座山」,因为等到你跑到对面那座山上时,又会觉得那座山就是「我这座山」,而原本觉得是我的这座山又变成了「那座山」了。又譬如我现在坐在这张椅子上,但等到我坐到对面那张椅子上的时候,原来坐的「这张椅子」,就变成「那张椅子」了,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我们的身体原本是父母的精血所成,只是因为心识执持它以为是我的。就好像我们现在坐的椅子,本来不是你的,但因为是你坐的,就觉得是你的,如果换到那里坐的话,又会觉得原先那里的椅子又变成是「我」的椅子。同样的,你的心识能够摄持对方的话,也是可以改变过来的呀!这是很明白的一件事情。
  眼前的任何东西,譬如笔,本来你根本不会管别人的笔,只管你自己的;但假如我的笔跟你的交换,原来你觉得是他人的那支笔,到那时候就会想:「这是我的!」就很宝贝它了。天下的事情都是这样,对外在的事物是如此,对内在的身体也是如此。所以我们首先一定要认得:这个「我」并不是天生来的,所以它是无自性的,这是缘起的道理。而缘起就是因缘,这因缘本身一定是互相对比出来的,前述的比喻就是这个意思。
  有人以为自他就像青是青、黄是黄,各各不同,这个比喻不对。青、黄这两种颜色的确不同,就青色而言,不管谁去看都是青色,换到另一个地方去看还是青,黄色则不论谁去看都是黄。而此山、彼山就不是这样,你换一个方向去看就不一样了;同样地,如果我们对换笔的话,你的笔变成我的,而我的笔就变成你的了。我们这个身体亦复如此,等到两脚一伸,根本就不晓得那个身体是谁的,烧成灰以後更是什麽都没有了。
  佛经上有「饿鬼鞭屍记」、「天人礼屍记」这两个故事。有一个饿鬼在鞭打一具死屍,有人看见了就问:「已经是死屍了,你还打他干什麽?」他说:「你不知道,这就是我的前身,我生前一直为他忙,忙了半天,结果却把我送入地狱!我现在越想越恨,这样痛苦不堪都是为了他。现在虽然他躺在那里,我还是饶不过他。」那具屍体又肥又胖。但是另外一具却是瘦瘦垮垮的,有一位天人正在向他磕头,有人看见了,问:「奇怪!那具骷髅长得枯枯瘦瘦的,你向他磕头干什麽?」天人回答:「那就是我的前身,他辛苦了半天最後让我生了天堂,我想了想,我之所以能生天堂都是亏了他啊!所以我现在来感谢他。」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应该趁早赶快自他换啊!因为如果你能够早一点换,去帮助别人的话,至少生到天堂,再好一点到极乐世界,最好的可以成佛。所以趁现在早一点换,将来就好罗!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第一种障碍:执着自乐所依的自身与他苦所依的他身,如同青、黄各是一类,然後对依此所生的苦乐,也就想:这是我的苦乐,应当遣除、应当修集;那是他的苦乐,与我无关,由此轻视而舍弃。
  能对治此障碍者,是观察:自、他不是实有自性的不同两类,唯一是互相观待而成立的。因为:对自己也能生起如他人之心,对他人也能生起如自己的感觉。譬如,对同一座山,既可执为彼山、也可执为此山,即:彼山观待此山会生起「彼山」之心,但是到了彼山,又一定会生起「此山」的感觉。所以,不同於青色,观待谁都只生青色感觉,而不生起其他色觉。

论云:如《集学论》云:「修自他平等,坚固菩提心,自他唯观待,妄如此彼岸。彼岸自非彼,观谁而成此?自且不成自,观谁而成他?」此说唯由观所待处而假安立,全无自性。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要修自他平等,用这个方法来坚固你的大菩提心。我们会觉得这个是我、那个是他,实际上「自」、「他」并非天生如此,而是互相对比出来的,自他的安立是虚妄的,就像此岸、彼岸一样。所以,并非真实有个我们所认为的自己,既然如此,又要观待谁而安立「他」呢?
  「自」、「他」仅仅是观待其所待处而假名安立,完全没有自性。假名安立就是由我们的妄识所分别出来的,站在这里时觉得这个是我的,等站到那里又觉得那是我的,到底哪一个才是我的?这就是虚妄心识所安立出来的。譬如我站在这里说你们在我的东边,我跑到那里则说你们在我的西边,然而东边、西边不是完全相反吗?说来说去都是互相观待而假安立的,本来就没有所谓的东或西,是由於我们的虚妄执着而安立的,自他也是这样。自他所依的两个身体也并非天生就是如此,而是假安立的。既然是假安立的,那你只要把目标调换一下,认识清楚不就解决了吗?以下再进一步说明:该怎麽看待自己的快乐跟别人的痛苦之间的关系。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修自他平等,坚固菩提心」:由串习自他平等而令菩提心坚固。
  「自他惟观待,妄如此彼岸」:「自」与「他」只是互相观待而假立,如同河的此岸与彼岸,没有自性,全是假立。
  「彼岸自非彼,观谁而成此?」:彼岸并不能不观待而自己成立为「彼岸」(因为到了彼岸,又会对它生起「此岸」之心,说明彼岸只是观待假立,没有自性成立),若没有「彼岸」的观待处,又观待谁来安立「此岸」呢?一定无法安立(「此岸」也不是自己成立,而是观待「彼岸」而成立,因为到了彼岸时,对此岸又生起彼岸之心)。
  「自且不成自,观谁而成他?」:同样,并没有独立自性的「自」成立,因为站在「他」的角度,「自」就成了「他」。若没有「自」这一观待处,观待谁而成立「他」呢?如果一定有不观待而成立的「他」,为什麽执取彼五蕴者认为是「我」呢?
  这是说:仅仅由观待所观待处而假立,实际完全没有自性。

论云:二谓又念他之痛苦,无害於我,为除彼故不须励力。除此碍者,谓若如是,则恐老时受诸苦恼,不应少年积集财物,以老时苦无害於少故。如是其手亦不应除足之痛苦,以是他故。老时幼年、前生後生,仅是一例,即前日後日、上午下午等皆如是知。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修自他换的第二个障碍是,觉得别人的痛苦是他的事,跟我没有关系,我为什麽要为他除苦呢?这个是平常我们的看法。有一个方法可以除掉这个障碍,应该这样想:如果像你所说的这样,那麽你因为担心老的时候受苦,在少年时就存积很多财物,这就不合理了,因为老年是老年,而少年是少年,二者无关呀!既然如此,那你忙它干什麽?可是我们就偏偏要去忙这些。同样的,脚痛时,手就不应为脚除去痛苦了,因为脚对手来说也是「他」呀!但是脚痛时我们的手总会去摸摸它,对不对?因为它们都属於同一个身体。同样的,像手跟脚、老跟幼、前生跟後世,只是一个例子,进一步说前一天、後一天,上午、下午也都是这样。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第二种障碍,就是想:他的痛苦不会损害到我,所以不必为了遣除他苦而努力。
  对方以「他苦无害於我」为理由,成立不必为遣除他苦而努力。
  一、以老少作业破斥
  如果以「他苦无害於我」而不努力除苦,则同样不应以害怕年老时受苦而在年轻时积累财物,因为年老时的痛苦无害於年轻时之故。
  二、以手足作业破斥
  如是,手也不应遣除脚的痛苦,因为二者是他体,脚痛不会损害於手。
  老年和幼年、前生和後生只是一例,也可以前天和後天、上午和下午等为例同等破斥。因为二者是他体,所以,前天不应为後天、上午不应为下午而除苦引乐。

论云:若谓老幼是一相续,其手足等是一身聚,故与自他不相同者。相续与身聚,是於多刹那、多支分而假施设,无独立性;自我、他我亦皆於假聚相续而安立,故言自他皆观待立全无自性。然由无始串习爱执增上力故,自所生苦便不忍受,若能於他修习爱执,则於他苦亦能发生不忍之心。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有人或许会说:「不对呀!老跟幼是同一个相续,手跟脚虽然是分开的,但它们属於同一个身体呀!所以这两个比喻与自己跟他人不同呀!」
  相续(就是时间先後、年龄老小)跟身聚(就是手跟脚等)是怎麽来的?并不是天生有他的自性,从小到老是时间一刹那、一刹那积聚起来的,身聚是由手跟脚等这些不同的肢体而安立起来的。因此,自己跟别人还是由不同的几样东西和合而成。时间是刹那累积的,身体是支分积累的,自他是由不同的蕴所积累的。就像有的东西是木头做的,有的东西是铁做的,有的东西则是木头和铁混起来的,只是有如此的不同而已,反正说来说去都是这样的一些东西混在一块,由因缘和合而成就的。所以自他、老小跟手足都是一样的道理,只是组合的材料不一样,但却都是由其他的几样东西兜起来的,没有什麽不同!所以自己和他人都是相待而安立起来的,并不是天生有这样的东西。只是由於无始以来无明执着的力量,所以对自己的苦就不能忍受,对别人的苦就不管。假定能不断地如理去修习,那麽对别人的苦一样也可以发生无法忍受的心情。
  其实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极了,在讲七因果的时候说得很清楚,假定自他完全无关的话,那麽七因果的道理也无法建立起来。实际上七因果是可以成立的,虽然我们还没有照着七因果修成功,可是七因果当中所说的道理是我们人人体会得到的。我们自己的亲人也是「他」呀,可是一旦他有苦的话,你就很担心了。对自己的父母这个「他」,你就担心;但如果是冤家,看见他苦你反而开心。同样是「他」,为什麽对前一个就不忍心,对後一个却是这样呢?显然是由於自己的爱执所致。而这个爱执是与无明相应的,而且是无始以来就有的。我们修学的方向就是要了解这个无明,然後把无明转成跟智慧相应,若能如此,那不就转过来了吗?所以我们确确实实是具足这个能力的。而这个能力眼前之所以无法发挥,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无知,如果还偏偏执着这个无知而不肯放,那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现在你了解了,原来真正害我们的不是别的,而是自己的无知啊!只要将前面错误的知见障碍去掉了,接着克服习性就比较好办了。所谓修行,就是理论了解之後,照着正确的理论把习性修改过来,然後你所要的结果就出现了,这个概念很重要。本论对每一个内涵的行相都让你认得清清楚楚,这是它最特殊的一点。认识清楚以後去修行,做到哪里就成功到哪里,障碍断除掉了,功德也生起来了。经论上说发菩提心的人很多,但成就的人少,原因就是不了解真正的内涵、没有得到正确的教授、没有如理行持。
  这个教授讲得这麽清楚明白,我们真幸运能学到它。虽然这个教授所讲的理论很高深,但并不是像人造卫星一样可望而不可及,而是像我们登上摩天大厦一样,下脚的第一步就已站在门前,只要你肯走,就这麽走上去了。为什麽说已经站在门前了呢?刚才所说的心理行相,不就是我们现在的情况吗?你的父亲、儿子、亲戚、朋友,这明明是「他」呀!但是你心里对他们就是放不下,所以我们确实有爱执他人的本能,这个本能之所以无法发挥,问题就在於无明。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对方补救说:老年与幼年是一个相续,手和脚等是一个身聚,因此不同於自、他的他性。
  意思是说,上述二法是一相续或一身聚所摄的特殊他性。
  以下以相续和身聚无独立自性来破救。
  「相续」是对多个刹那而假立的,「身聚」是对身体众多支分而假立的,除了假立之外,并没有单独成立的自性;而「自我」与「他我」也是对虚假的相续与身聚假立的。所以说,「自」和「他」都是观待安立,全无自性。
  下文说:并且,通过串习也能对他人生起爱执。
  虽然「自」、「他」都是观待假立的,但由无始劫来串习爱执的力量,对自己的痛苦便不能忍受。同样,如果能对他人修习爱执,也能对他苦生起不忍之心。

论云:如是除自他换诸障碍已,正修习者。谓由於自贪着力故,起我爱执,由此执故无始生死乃至现在,发生种种不可爱乐。欲修自利作自圆满,行非方便经无数劫,自他二利悉无所成。非但无成,且唯受其众苦逼恼。若自利心移於利他,则早定成佛,圆满自他一切利益。由未如是,故经长时劳而无益。今乃了知第一怨敌即我爱执,应後依止念及正知,坚固决定励力灭除。其未生者当令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续。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修习自他换的障碍已去除了,现在正式要修习了。正式修习是修什麽呢?人最可怕的就是无知,这个「我」明明是虚假的,却由於贪爱执着之力而对它起了我爱执,因为贪爱它,结果从无始以来直至今日一直在生死中轮转,发生了种种的不可爱乐。之前修八苦、三苦、六苦时已说得清清楚楚,轮回中的安乐永远没有令人满足的时候,而且会越增长对它的贪执,痛苦就越多。再进一步从十二因缘去看,真正的痛苦都是由於无明(不了解事实的真相)而来的。我们未尝不想为自己求利益,使自己样样圆满,但不幸的是方法错了,所行的不是正确的方法,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对事情的真相没有正确的了解,所以辛苦了无数劫,非但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利益,甚至还受无边众苦,真是颠倒极了!如今已为我们指出痛苦、快乐的根本何在,我们晓得了从这里学进去,真是高兴啊!
  这个道理现在听懂了,要不断地去思惟它,你能够思惟多少,推动你改变的力量就生起多少。而这件事情是再容易不过了,因为我们眼前就是苦恼,就是想求快乐,这个心理是人人都有的,所以只要从苦乐问题一步一步思惟下去,一定会选择自他换这个方法。自他换并不是叫你放弃自己的快乐,恰恰相反,正是要给你快乐啊!也不是叫你不管你的痛苦,它正是要告诉你怎麽除掉你的痛苦。我们求离苦得乐但却得不到,主要的关键就在「行非方便」,我们做错了;现在之所以高兴,就是因为知道怎麽做了,只要做对了,我的快乐就可以得到、痛苦就可以去掉。
  那要怎麽做呢?换一换。我们如果能够把求自利的心移於利他,一定早就成佛,早就圆满自他一切利益了。佛陀因地当中就是这样做,所以感得这个果;而我们因为没有这样做,所以无始以来劳苦得不得了,却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现在终於了解原来真正的大冤家就是这个我爱执。所以,以後真正应该做的,是依止正念跟正知,这才是我们的皈依处。皈跟依意义不同,皈就是反过来,依是依止。以前我们总是依止无明无知,现在反过来,依止在正念正知上,然後加强这一个力量,一定要努力去除我爱执。对於自利心,还没有生起的不要让它生起来,已生起者不要让它继续下去。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由於贪着自我的力量而生起我爱执,由此邪执,从无始生死直至如今,产生了种种不悦意的苦恼;虽然想修持自利为自己求得圆满,但所修的并非成办自利之方便,如此经历无量时劫,自他二利一无所成,不但未成,反而唯一遭受众苦的逼恼。
  若将念念自利之心移至利他上,则必定早已成佛,圆满了自他一切利益。由於未能自他相换,导致长劫劳苦却未成办任何实益。
  通过上述正反面的观察,可以发现:由不同的行为取向,会导致苦乐悬殊的结果。以我爱执,不仅无法实现自他二利,反而把自己送入苦海;以他爱执一味利他,毫不考虑自己,却能速疾成佛、圆满二利。
  如今才醒悟,第一号怨敌即是我爱执,今後应时时刻刻依止正念、正知,下定决心努力歼灭这个贼子。我爱执没有生起时,不让它生起;刚产生时,让它当下消灭,不再延续。
因此,首先必须认识真正的敌人,认识之後再依正知、正念全力歼灭。

论云:《入行论》云:「此於生死中,百返损害我,意汝欲自利,虽经众多劫,以此大疲劳,汝唯引生苦。」又云:「若汝从往昔,能作如是业,除佛圆满乐,定无如斯时。」如是不执自言、不护自品,当数修心,将自身财及诸善根,悉无顾虑惠施有情。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百」是泛指一切,并不是一百,而是一切、众多的意思,前二句是说我爱执一直在生死当中损害我们。「意」(就是我们的心念)你总是要求自利,结果无始劫以来就因为这个念头,以致疲劳得不得了,引生的却只有苦而已。《入行论》又说:「假定你早一点觉醒,能够做像现在这样利益众生的善业,那麽早就成佛了,除了得到佛圆满的快乐以外,绝对不会有现在这种种的痛苦。」所以,不执着自己的意见,也不保护自己的种种,这样数数修心,把自己的身、财乃至修行的善根,毫无疑虑地全部惠施有情。当你了解了我爱执对自己的伤害之後,叫你不布施都不行,因为你了解得很清楚,我爱执是生死大冤家,所以唯恐不把自己施舍出去,若送出去那就对了。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入行论》说:这「我爱执」在生死中一次次地损害我。心呀!你想利益自己,虽然历经了多劫,却只是以极大的疲劳引生苦恼而已。
  所以,应当认清「我爱执」是如何损害我们,让我们不得利益。可以说,再大的怨敌所做的损害也比不上其一分。无始以来的生死、无义与苦恼,全是源自於它。
  又说:如果你从往昔就能这样自他相换,一味利他,那麽如今除了现前佛果的圆满安乐之外,决定不会像此时这样身陷苦海。
  这样不执着自己,不护持自己方面,应当数数修心,将自己的身体、资财及善根等,毫无顾虑地全数惠施有情。

论云:又施彼已即应利彼,不应於彼而行邪行,故於身等应当灭除自利之心。如云:「意汝定应知,自为他自在,除利诸有情,汝今莫想余。他自在眼等,不应作自利,眼等於利他,不应作邪行。」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自己的身、财、善根都布施给别人以後,就应该去利益他们,不要「於彼行邪行」。邪行指什麽呢?就是平常我们送给别人财物时,好像结交了个好朋友,然後有求於他。现在世间人都是这样,处处地方是为了讨好别人,自己又有所求,这都是错的。所以布施必须没有一点点遗余的目的,只是为了利他,要消除我爱执。如果能这样的话,无上菩提的果就可以得到,因为因地当中做对了。
  如同《入行论》说的:「要以正知见告诉自己:你要知道,这个『我』已经送给别人了,完全是跟着他转的,现在要做的,除了利益别人以外,千万不要莫名其妙地打妄想,不要想到自己。」你千万不要因为有求於他,就送他礼物讨好他,这种事情万万做不得。凡是属於他人的,他的就是他的,就连我的也是他的。现在世间的人,我的固然是我的,他的也是我的,就因为这样,愈弄愈苦,永远在轮回当中。如果看见好的是愈多愈好,看见坏的就把它推出去,结果注定你虽然现在长得肥肥胖胖的,将来做了鬼以後再来打他就来不及了。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接着思惟:既然一切都已施予有情,就已属於他人,应当以此利益他,不应损害他。所以,对於身、财、善根等,都要灭除以之利益自己的心。
  也就是说,将身体布施给众生之後,眼、耳、鼻、舌、身、意等,都要用来成办众生的利益,而不能再用来利益自己或伤害众生;一切资财也都奉献给众生了,自己已无权使用,小到毫厘都必须利益众生;一切善根也已惠施众生,不能再以此利益自己。
  如论中所说:心呀!你务必要知道,自己已经送给了众生,一切由他支配。所以,除了利益有情之外,你现在不必再想别的。
  这是说,应当完全抛弃自利的想法。
  属於他人支配的眼根等,不应为自己作利益,要用来利他,不应作损他的邪行。

论云:若见身等弃舍利他攀缘自利,或身语意而反於他作损害缘,应作是念而正遮止,此於往昔,亦曾令受无边众苦,现今若於相似利益而生错误,随彼转者当生大苦。如云:「汝昔伤害我,已往可不谏,我见汝何逃,应摧汝憍慢。今汝应弃舍,思我有自利,我於余卖汝,莫厌应尽力。放逸不将汝,惠施诸有情,汝则定将我,授与诸狱卒。如是汝长时,舍我令久苦,今念诸怨恨,摧汝自利心。」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假定你一旦发现自己弃舍利他,不帮人家忙只想到自利,或你的身语意反而损害别人的时候,要马上提起正念去遮止它,告诉自己:「不可以!不可以!无始以来一直做这种事情,得到了一点相似的利益(表面上好像是有一点利益,但是事实上是错误的,所以叫相似的利益),由於对真正的利益不认识,所以才会去忙这个东西,如果你现在还是跟着它转,忙这个相似利益的话,将来一定会生大苦!」这个念头要经常保持着。
  就像《入行论》说的:「你以前一直伤害我,以前的事情就不管了,但是我现在认得了,你还能逃到哪里去?一定要摧你的憍慢(对自己拥有的好东西沾沾自喜,这是憍;对比他人,总归觉得比别人高,这是慢。)你一天到晚忙着利益自己,今天一定要摧毁你!你要晓得,你现在必须弃舍自私自利之心,因为我已经把你卖给别人了,你要努力做利他的事情,而不要厌烦。如果放逸不努力把自己惠施给有情,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一定又会把我送到地狱的狱卒那儿!长时以来,你总是让我受大苦!现在想到就恨,所以一定要摧毁你这个自私自利的心。」
  「放逸不将汝」这一偈值得我们牢牢地记在心里,我们尽管懂得道理了,但是如果还不努力而放逸的话,懂得道理也没有用。我们现在得到了暇满的人身,如果还放逸马虎,那这个「我」一定会把我送入地狱。所以在密教中佛菩萨有的现忿怒相,示现这样的大瞋相是有道理的。前面说过当烦恼一起来就要跟它斗,因为烦恼是敌人!所以必须咬紧牙关,一点烦恼都不容许。即使再轻微的自利心,我也一定要咬紧牙关,把你这个自利心彻底消灭掉。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若见身体等舍弃了利他而攀缘自利,或者身语意反而成了损人的工具,则应提起正念遮止:这个自利心,往昔让我遭受无边痛苦,现在我若仍错认相似利益,随它而转,一定又会生起大痛苦。
  如此警觉後,立即将攀缘自利的心拉回到利他上。
  「相似利益」,即表面是利益自己,实际是损害自己。比如:穷人乞求衣食时,我们不布施,看似保全了财富、利益了自己,实际是增长悭贪,造集未来贫乏的苦因。或者,别人骂我,我还口回骂,似乎维护了尊严,实际是造下贱之因。诸如此类,若将「相似利益」错认为「真实自利」,则会引生大苦。
  如《入行论》说:「我爱执」,往昔你伤害我时,我不知你是怨敌,如今认识了,你还往哪里逃,我要摧毁你这无恶不作的骄慢者。现在你应当舍弃「我有权利益自己」的想法,我已把你卖给了有情,你也不必难过,应尽力利益有情。若我稍有放逸(被我执控制),而没有将你惠施有情,你一定会把我交给可怕的狱卒。「我爱执」你长期以来把我施舍给狱卒,让我久受苦恼。今天想起你对我做过的种种可恨之事,我不摧毁你这「自利心」,誓不罢休!

论云:如是数思爱他胜利,当由至心发生勇悍,弃他之心未生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续,於他令发可爱可乐可意之相。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这「数思」两个字,始终都是关键问题,懂得了道理之後能不能转心,就看有无数数思惟。当然,若不懂道理,数思也没有用;懂了道理以後如果不数思,那就在放逸当中。如果精进的话,一定是思惟法义,经过不断地思惟,内心当中就会至心发起勇悍,而不是浮浮泛泛——勇是非常强而有力的,悍是一切都不顾,什麽困难都挡不住你。如果能将以前爱自己的心真正改过来的话,自然整个造业就不一样了,平常只管自己而不管别人,现在则反过来,弃他之心(不管别人的心)如果还没有生的不要让它生起,已经生起来的就令它到此为止,不要再继续下去。
  总之,「於他令发可爱可乐可意之相」,这样做实际上还是为了求快乐,我们的快乐一定都是靠他人而来的。平常世间人为什麽要拍马屁去奉承人家?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己!上司有权提拔你、老板可以多给你钱,你就拼命奉承他,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求快乐!现在并不是叫你做别的,还是为了这个!而现在的上司就是一切有情,你只要能够奉承他,所有的快乐都来了!想到这里,你会用种种的方法去帮忙他,结果你就得到好处了。不过我们并不用世间的方法,因为世间法是染污的,我们用的方法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善法,也就是善净之法。很明显地,我们确实是有这个能力,只是方向弄错,就像一把宝刀一样,本来这一把宝刀是去杀敌人的,结果弄错了,反而伤了自己;现在我懂得拿它来伤害我爱执这个敌人,就能真正得到安乐了。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这样反覆思惟爱他的殊胜利益,要从心底深处发起勇悍。「舍弃他众之心」,未生时不让它生起,已生时不让它相续。让心对其他有情发起可爱、可乐、可意之相。

论云:如昔於自爱乐执着,今於他所应令发起爱执之心,如云:「应执余如我。」能发如是爱执有情,其因谓当念彼恩德,或见於自所作饶益。此复犹如见诸沃田善植种子,能结众多上妙果实便极珍爱。如是若於有情福田植施等种,亦能出现时、究竟一切利乐。若获定解,亦起爱执,故於是等应当思惟。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就像以前爱执自己那样,如今也要对别人发起爱执之心。能够发起这样爱执有情的心,其因是念他对我们有大恩,或是看到对我们所作的种种好处。所以这里并没有叫我们放弃好处,而且恰恰相反,正是要给我们真正的好处!要记住,真正能为我们带来好处的方法就是利他!
  就像看见一块肥沃得不得了的田,只要能够好好地把你要的种子种下去,将会结出众多上妙的果实,你自然而然就会很珍惜、很宝爱它;同样的,对於有情这个福田,如果能够好好地播下种子的话,就能够得到眼前增上生、究竟决定胜这一切的好处。假定对这个概念产生决定胜解的话,你对他人也能生起爱执之心,会一心一意爱执他品而不是爱执自己,这样自他就换过来了。那麽关键在哪里呢?就是思惟,所以对於这个道理应该多去思惟。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过去对自己如何爱执,现在对有情也应发起同等的爱执之心,如《入行论》所说:「应当爱他人如爱自己。」
  如何才能生起爱他如己之心呢?方法就是念恩、思惟利益,以此为因即能生起爱执有情之心。能引发如是爱执有情之心的因,就是要忆念有情的恩德,或者,通过观察而见到有情对自己所作的饶益。
  下面再以比喻说明:
  譬如,如果见到一块肥沃的良田善加种植种子,就能长出众多上妙的果实,便会对此良田极其珍爱。同样,在有情福田中种下布施等种子,也能出生暂时和究竟的一切利益安乐。如果对此理获得定解,也会对有情福田生起珍爱执着,因此,应当思惟这些道理。

论云:《入行论》云:「有情与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此如《令诸有情欢喜颂》说,若杀有情则能引其堕三恶趣,若救其杀能引善趣复得长寿,若於有情不与而取及施资财,发瞋恚心及修慈悲,亦能引生善趣恶趣。特缘有情乃得发心,为利有情始修诸行,是故成佛亦须有情,要依有情施等乃满,当审思惟。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入行论》说:「你想要成佛,而有情跟佛同样能令我们生起佛法,既然你敬信佛,为什麽不敬有情呢?」我们现在只晓得敬佛,并不晓得敬有情;而佛之所以成佛,是因为他不但晓得敬佛,而且晓得敬有情,所以他的一切东西都布施,身语意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有情。《法华经》中常不轻菩萨说:「我不轻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他心里是这样想,行为上面也这样行,结果他成了佛。我现在不是在学佛吗?佛就是这样做的呀!一想到这一点,眼前的问题都解决了,同时也了解以前自己所爱执的是什麽,一天到晚心就是缠在「我」之上,好痛苦啊!说起来没别的,就是这个我爱执,真正害我们的就是它,偏偏我们不认识,还老想缠在这上面,真是可怜啊!所以佛也奈何不了我们。现在懂得了,真好啊!
  就像《令诸有情欢喜颂》上面所说:如果杀了人,那麽会堕三恶道;若救了人,不但能得到善趣而且长寿。同样的道理,帮了别人就能得到好处??到善趣去;害别人则到恶趣,瞋和悲也是这样能感恶趣或善趣。特别是从发心一直到成佛都要靠有情——一定要缘有情才能够发菩提心,因为有情苦,看见他的苦而发心;发心後再进一步行种种利益有情的行为,才能够满我们的愿,所以成佛也是靠有情,这个概念要深入且好好地思惟。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入行论》说:既然有情和诸佛同样能产生佛的功德法,为什麽不像敬信诸佛一样恭敬有情呢?
  缘佛修信心、修恭敬、修供养,能让我们成佛,缘有情修慈、修悲、修布施,也能让我们成佛。因此,如果对佛须恭敬,则对有情也同样要恭敬。
  《令诸有情欢喜颂》中,首先这样对比杀生与放生而显示因果:若杀害有情,以此恶业能把你牵入三恶趣,若救护即将遭杀的有情,则能引生善趣并获长寿。以此类推,若对有情不与取及布施财物,或对其生起嗔心及修慈悲,也分别能引生善趣与恶趣。
  所以,损人就是损己,利人就是利己。
  特别就成办佛果而言,只有以有情为所缘境,才能发菩提心,为利有情,才开始修菩萨行。所以,成佛也需要有情,须依有情,才能圆满布施等波罗蜜多。
  对於上述各种道理,都应仔细思惟。

论云:《释菩提心论》云:「世间善恶趣,其爱非爱果,皆由於有情,作利损而生。若无上佛位,且依有情得。人天诸资财,梵释及猛利,护世所受用,於此三趣中,无非利有情,所引此何奇。地狱鬼畜中,有情之所受,苦事非一种,从损有情起。饥渴互打击,及侵害等苦,难遮无穷尽,皆损有情果。」诸声闻等果报下劣,是由未能广行利他,诸佛获得究竟果位,是由广利有情而生,应思此理,不应刹那贪着自利。即前论云:「於有情离贪,如毒应弃舍,诸声闻离贪,岂非下菩提,由不弃有情,佛证大菩提。若知生如是,利非利诸果,则於刹那顷,岂有贪自利。」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释菩提心论》告诉我们,世间一切可爱的以及非可爱的果,都是由於对有情饶益或损害而感得的,乃至於成佛还是要靠有情。将来引生的果固然是因为对有情作利损而来;眼前其实也是,帮了别人,别人就感激你,损害了别人,别人就要还报你,一切都是由此而来的。
  不但世间的苦乐是因为利、损有情而得,连圣人果位的优劣也不例外。圣人中分三乘,其中的声闻果报下劣是因为不能广利有情所致。声闻还是有能力帮人家的忙,但是他不管别人,因此感得的果报不如佛果殊胜;佛之所以究竟,就是因为广利一切有情。对这个道理要多思惟,不要刹那贪着自利。当你贪自利的时候,当下就伤害自己了,谁愿意伤害自己呢?所以你若想不伤害自己,唯一的办法此处已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了。
  我们所要贪的,是贪着怎麽利益有情,若对利益有情这件事情不管了,「离贪」了,这就像是一种毒,应该弃舍。声闻之所以成声闻,是因为他只管自己,没有执着於利他。所以「贪」并不坏,就看所贪的内容是否正确。因为声闻不贪着利人,所以他虽然证得菩提,但却是下菩提;而佛因为贪着利他,不弃舍有情,所以证得了大菩提。当了解了这一点,自然一刹那也不会只管自己。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对此,《释菩提心论》中首先略说,其次广述。
  论中首先略说:
  在世间善趣和恶趣的所依上,感受的悦意、不悦意果,都是因为对有情作利益和损害所引生的。
  其次广说:
  无上佛果尚且都须依於有情而获得,何况人天财富,梵天、帝释、猛利天、四大天王(护世)的受用,无一不是从利益有情而产生的,对此又有何可惊奇的呢?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中有情感受的种种痛苦,都是从损害有情而引起的。在恶趣中,众生感受的饥渴、互相打击、吞食以及遭受侵害等痛苦,难以遮止、无穷无尽,都是损害有情的果报。
  以下通过大、小乘的比较,更深广地阐明利他的殊胜性。
  从出世间角度思惟大、小乘果报差别的由来:声闻、缘觉等果报下劣,是因为未能广大地行持利他;诸佛成就了究竟果位,是因为广大利益有情。应当思惟此理,不应刹那贪着自利。
  「贪」,此处指大悲。大乘菩萨对有情作悦意想後,欲从苦海中救拔有情的大悲,即是「大贪」。
  即《释菩提心论》所说:对於有情远离这一大悲之大贪,应当如毒素般舍弃。理由是:声闻因为舍离了「大贪」,故只成就下等菩提。诸佛因地不舍有情,专一精勤利他,故证得了大菩提果。
  思惟:以利他与不利他为因,会产生如是殊胜和下劣的两种果,对此获得定解後,菩萨怎麽会有一刹那不行利他,而只安住自利呢?

【摄义】

  引发爱执有情的方法,就是思惟有情的恩德,对自己成就增上生、决定胜所起的作用。
  增上生方面,通过思惟损他的过患与利他的利益,可观见增上生的安乐都来自於利他。善趣中的长寿、健康、富裕、眷属、尊贵等,无一不是从利他产生。慈爱有情,才能长寿、健康;施舍有情,才能富裕;和合有情,才能获得眷属;恭敬有情,才能尊贵。如是逐类观察,会发现有情对我们有大恩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有情,今生、来世的人天安乐,也要依靠有情才能成办。
  决定胜方面,成佛必须发菩提心、修持六度,而这也要依靠众生。因为:观照无边有情沉溺苦海,才能引发菩提心;以无量众生为所缘境,才能修成布施等六度。
  小乘人因为不缘有情广行利他,故而堕入寂灭边,其福慧资粮都不深广,无法现前大乘三身、四智、净土等殊胜境界。《宝性论》中说,舍弃利益众生,是如来藏显露的大障碍。相反,大乘菩萨广行利他,才圆满如海的地道功德,成就无上菩提。
  总之,想成就暂时与究竟的利益,再没有比利益有情更快的方法。所以,应将有情视如佛陀一般是极其殊胜的大福田,而由衷珍爱。

论云:是则专住利他及菩提果,亦见是从菩提心苗之所出生,此心根本见为大悲,故诸佛子爱乐修习。若多修习令其坚固,则能任运趣极难行诸广大行。即前论云:「悲坚为根本,菩提心苗生,专利他觉果,诸佛子应修。若修令坚固,诸怖他苦者,能舍静虑乐,而趣入无间。此奇此应赞,此为胜士法。」今於此义,亦应用诸先贤言论而发定解,如觉窝云:「不知修慈悲之菩萨,唯藏人能知。」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当你了解了利他的道理之後,就会一心一意在利他及果位上面努力。为什麽从果位上努力?因为我们要得到快乐!要得到快乐,必然就要推到利他的因上面。所以,我们也晓得,这两个是从菩提心苗所出生的,而前面所说的大悲就是菩提心的根本。佛子了解了这一点,所以对於悲心就会爱乐修习。若能多修习就一定能坚固,当坚固了以後,再难行的事情都难不倒你了。我们真正修行的中心一定是大菩提心,而不是旁的;旁的不是不修,而是兼顾。所以真正修学佛法必定要知道,对小乘而言厌离心最重要,不必忙别的;大乘则是菩提心最重要。一旦生起菩提心,之後做任何事情自然而然都感大乘果,但如果这个重点把握不住,那麽打坐、念佛都是事倍功半,能够这样虽然也还不错,但都是走远路。
  《释菩提心论》说:「以坚固的大悲心为根本的菩提心苗,能够生起由专门利他得到的大觉世尊这最高圆满的佛果位,所以菩提心才是我们佛弟子应该修的中心。只要努力地修习,令悲心坚固的话,就会不管自己而只管别人,看见别人痛苦,你就要救他。所怕的是他人受苦,不怕自己受苦。当看见别人受苦之时,自己就是再快乐——哪怕是最快乐的静虑之乐(色界定当中的快乐)也能够舍掉,而趣入无间地狱救众生。这才是真正最难得、最稀奇的,这才是应该称赞的胜士法??殊胜大士的方法。
  最後引阿底峡尊者的话教示我们。当他到西藏去的时候,有人问他:「修那个法很麻烦,有没有一个方便的法门呀?」阿底峡尊者说:「假定有的话,我第一个就不愿意这麽麻烦,我早就修了,还何必你来问!」接着又说:「不晓得修慈悲心的菩萨,只有你们西藏人知道,我们在印度这个佛法根本之地可是没有的!」所以我常常说,假定真的有简易的方法,那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就一点用场都没有了,因为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无一例外,都是从这条路走上来的,而你居然有所谓的方便法门,那你不是强过佛吗?那你还跑来学佛做什麽?这一点我们必定要了解,这是很清楚明白的事情。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是则,「专一安住利他之行」及「大菩提果」二者也见是从菩提心苗芽所生,又见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因此诸佛子爱乐修习大悲。若多修大悲,令大悲和菩提心坚固,则能任运趣入极其难行的广大万行。
  此即前论所说:以大悲坚固为根本,能出生菩提心的苗芽;以菩提心苗芽,能够趣入专一利他以及成就菩提的佛果。因此,诸佛子应当着重修持大悲。
  此处宣说了两层因果:以大悲为因,生起菩提心;以菩提心为因,趣入一味利他、成就佛果。因此,大乘的根本是大悲,着重在这一根本上反覆修持,自会引生後後之道果。
  修持大乘法,首先必须了知根本,然後在根本上修。
  修行者着重多修大悲,能使大悲和菩提心稳固。先前见他人身上出血、长疮,都会心生恐惧;後来为了利生,即便禅定的喜乐都能泰然舍弃,而入於无间地狱长劫久住,或者,连头目、脑髓都能施予有情。
  所以,一切皆由串习而来,如何串习,心就如何随转。自私自利的心串习久了,见众生之小苦都不愿伸手帮助;相反,利他心串习坚固後,连禅定的喜乐都可以舍弃,不顾自己而入地狱为众生遣除痛苦。
  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是为稀奇,是诸智者所应礼赞,是大丈夫所为,超胜其他各种道法。
  《普贤行愿品》说:「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於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对於慈悲菩提心为大乘根本的要义,也应当采用先贤教言来引发定解。
  阿底峡尊者曾问藏地修行者:「如何发菩提心?」回答:「按仪轨念诵,就是发心。」尊者又问:「未念之前,如何修慈悲?」结果无人能答。尊者感叹:「不知如何修慈悲的菩萨,只有藏人知道。」

论云:若尔当如何修?「须从最初次第学习。」朗日塘巴云:「霞婆瓦与我,有十八种人方便,一种马方便。人方便者,谓发大菩提心,随作何事,悉学利益有情。马方便者,谓菩提心未生者令不生,已生者令不住,不使增长者为我爱执,故特於彼尽力违害,正对有情尽力利益。」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那麽要怎麽修呢?一定要从最初的次第修起,你只要依次第向上则无有不成功者,所以《广论》告诉我们,听闻了「上上」产生好乐心就会想要修,而修的时候要从「下下」修起;反过来说,你从「下下」修了以後,经验增长了,净信也增长了,於是你向上慢慢爬上去就对了,这个次第是必然的道理。
  朗日塘巴所说的人方便,实际上就是暇满人身唯一该做的事情。做人的方便有十八种之多,而做畜生(马就是畜生)简单极了,就只有一种。什麽是「马方便」(换句话说,畜生、愚痴相)?就是指菩提心没有生的不让它生起来,已生的不让它安住、增长。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爱执,所以我爱执真实说起来就是畜生相啊!常听人家说:「你连畜生都不如!」现在才了解原来我们爱执自己时就是这样!所以要特别对我爱执尽力去违害,凡是利益有情的都要尽力去做。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众人便请示尊者应当如何修。尊者答:必须从最初按次第进修。首先修好共下士道与共中士道,在此基础上,一定要修习上士道的七因果法。真正生起了菩提心,才算是真正的菩萨。
  朗日塘巴说:霞婆瓦和我有十八种人方便和一种马方便。「人方便」,就是发大菩提心,任做何事都学利益有情。马方便者,即让菩提心未生不生,已生不得安住、不得增长的元凶——我爱执。所以,特别对它尽力违害,对有情尽力饶益。
  「十八种人方便」,是指有众多利益有情的方便。「十八种」,泛指量多,并不决定数量为十八。「一种马方便」,单指我爱执,乃菩提心的违品。
  对此,《四家注》的解释很贴切,即:「人方便」如同爱护亲友,菩萨的亲友——一切有情既然无量,爱护彼等的方便也就无量。「马方便」如同降伏怨敌,真正的怨敌唯一是我爱执,故「马方便」也只有一个。
  确实如此。广大无边的有情界,可以分成自己与他人两类。对自己,只需做降伏我爱执这一件事,而对尽虚空界的有情,处处要行方便、施饶益,有无量事业可行持。所以,每位大乘行者都要有十八种「人方便」与一种「马方便」,即尽力对治我爱执以及随时随地利益有情。如此便从修行上显示了自他相换的具体做法。

论云:大瑜伽师谓善知识敦巴云:「我有风息平等转等,如此如此三摩地。」答云:「汝修纵能耳边击鼓不可破坏,若无慈悲及菩提心,犹当生於昼夜应悔之地。」此中意趣似说,当成能生无暇无色等处,异生之因。康壠巴云:「我等於觉窝有情颠倒行事,有情於我等亦当如是行。」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大瑜伽师和敦巴尊者是师兄弟,大瑜伽师说自己修定得到定了。要是我们现在得到了定那还得了?有人念佛念得稍微有一点相应了,就欢喜得不得了,或得到一心不乱就不得了,何况得了定?结果敦巴尊者回答:「就算修到在你耳朵旁边敲大鼓,你都能不动(那是很深的定),但假定你没有依照这个次第修菩提心的话,还是会生到昼夜懊悔之处。」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郁头蓝弗修定而生到非想非非想天,结果报尽後竟堕到畜生道中,所以如果这样,那是早晚会懊悔的。我们修行首先要把根本因把握住,千万不要把重点摆在学定或是学其他什麽的,而是要学厌离心、菩提心,然後以其他为辅助,能这样做的话,学什麽都对。
  「觉窝有情」并不是指阿底峡尊者,而是指有情。为什麽称有情为「觉窝」(觉窝即佛)?因为是有情使我成佛的!我们对那些佛菩萨颠倒行事,当然他们也会对我颠倒行事。怎麽颠倒?我只管我自己,所以他们也只管自己,彼此间都做错了,应该要改过来。
  学到这里我们已晓得整个佛法的中心是大菩提心。大瑜伽师这麽了不起的成就者,他说「我得到定了」,以我们现在看起来,那是何等了不起!我们总是想学定,但敦巴尊者说:「就算修到这样,如果不以大慈悲跟大菩提心为中心而修学的话,虽然得到了定,还是会生到日夜懊悔之处呀!」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不要说欲界的天子报尽可能下地狱,即使修定生到非想非非想天还是要堕落。以无常相来看的话,实际上的这个情形是千真万确的,得到了定,连小乘都不如呀!所以佛法真正的中心是大菩提心,我们必定要知道这一点。
  以大菩提心为修学中心并不是说别的就不要学了,而是说以大菩提心为根本因,然後在这上面再具足圆满因,那就对了。许多人学了半天,乃至於反而出错误,其根本原因就是未以大菩提心为中心,本末倒置。这样的话,就自修而言得不到好处,就算要利人,也是一盲引众盲,这一点我们特别要了解。所以前面告诉我们:你只要看看阿底峡尊者的传记,就会很清楚、很了解了,以他这样高的成就,遇见这麽多了不起的大善知识,那些大善知识都是极高明之人,其中不乏地上菩萨,至少都是加行位以上,结果他却把金洲大
师视为老师当中最尊重的。他每次说到金洲大师或听见金洲大师的名讳,马上双手合掌置於顶上,那是最恭敬的表示,是感念恭敬他的老师,而他对别的老师并没有这样,这是因为金洲大师传给他完整的大菩提心的教授——七因果,所以,以阿底峡尊者这样一位元高位菩萨再来的人,也这麽尊重金洲大师。
  我们曾经讲过,悲心在整个大乘道的过程当中,第一步要它,中间也要它,後来仍要它。并非在开头时以为懂得一点名字就可以,如果仅懂得一点名字,不晓得大乘道真正的内容,那根本连边都没碰到;就算你照着次第修学,如理如量地生起菩提心了,但在正行菩萨道之时又因为众生数量无边,而要行的又那麽难行,往往会退却,此时最能够保持你上进的,仍旧是大悲心;这样继续不断地修行,才能够达到圆满的佛果。
  这个概念一定要在一开始就建立起来,然後把握住这个中心去做;如果一开始未建立,你先学别的枝末,等到养成了习惯就很难改了。不要说世间的习性难改,修学佛法的习性一样是难改,实际上世间的习性比修学佛法的习性容易改,因为对於世间的习性,你接触了佛法以後就会了解,原来这些就是把我们死死地绑在生死当中的可怕冤家,而现在找到了最好的方法——佛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旦碰到了佛法,你会全心全力去对治它,策励自己去掉这个痛苦的根本,净除这个习性。可是如果学了佛法,偏偏努力学的不是佛法的根本,而是它的枝末,但是却觉得自己已经遇到佛法了,所学的能拿来对治习性,然後执着它,别的佛法都听不进,总是觉得自己懂了。请问:这样走对了没有?就算对,但是却走了远路。
  所以本论在一开头就特别提出来,究竟来说无一众生例外都能成佛,但是其中的快慢以及所走的路线迂曲与否,那就完全不能比了。所以就我现在来说,宁愿一开头没有碰到佛法,要碰必须一碰就碰到最正确的路,否则一旦在修行上养成偏差的习惯,自己还觉得很满意,以後要改就改不过来了。这个道理很清楚,我们不妨拿事实来看,佛是最究竟圆满的人,他怎会不想把最完整的佛法教给别人?绝不会!他有悲心,也有这个力量,结果教出来绝大部分的人却不是走菩萨道,而是走声闻乘,为什麽?正因为佛是圆满的佛,他看得很清楚,当你一旦养成了那个习性,佛也奈何不了你,只好让你走这条远路了!佛出世以後度的声闻众多得不晓得有多少,但是真正能够走菩萨道的人却没有几个。所以《华严经》说得清清楚楚:「鱼子庵树果,菩萨发大心,三事因中多,结果者甚少。」这三者在因地当中数量很多,但真正能够得到果的却很少。以菩萨发心者多,结果者少一事来说,其原因何在?就是未把握根本因。所以理论是如此,实际也是如此,还有经上这种种的证明。
  我以自己的经验来策励、建议诸位,如果诸位的习性已深,那你走你的路子,既然扭不过来了,只好注定你只有走远路。但如果现在你的习性还不深,还能提得起来的话,重要的是,对於以前的老习惯一定要真正地忏悔,不仅世俗的习性要忏悔,就连以前我们那种学佛的老习惯也一定要把它净除掉,不要留一点点。所以之前谈的改过之方,实际上它的内容对我们真正太重要了!对这个毒你绝对一点点都不能留,一定要以最迅速的态度、最大的决心一刀斩断。别小看毒蛇只在你的手指上咬一口而已,你觉得没关系就不管它,等毒钻到你的心脏、脑子时就无药可救了。现在我们都是这样的,容许这个毒在身心中流布,总是马马虎虎、懒懒瘫瘫,一直跟着它走都不知道,这一生就这麽轻轻易易过去了;因为养成习惯了,所以到了下一生又是这样,再下一生又是这样,这就是为什麽虽然有这麽多的人听闻佛陀说最完整的教法,却走不上去的根本原因。我们对这个认识了,就要痛下决心努力去做,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可以改得过来。所以修学佛法自始至终是「正知见」最重要,而不是随便碰到一点点就以为对了。
  有人以为只要一心念佛,到了极乐世界就什麽都解决了,其实我当年也曾这麽认为,直到现在,不要说一般的在家人,有很多真正肯修行的人,也是这麽认为。如果念佛到了极乐世界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那麽「因果」这笔帐怎麽算呢?大家都说去了极乐世界以後直趋成佛,就不用怕了,以为去了之後,以前造的因就可以不必感果了,哪有这样的事情?如果是这样的话,佛说的因果就有问题了。然而佛说的是千真万确的,「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是绝对逃不了的。而现在居然念佛到了极乐世界,一切都可以不要感果了,那因果这句话怎麽讲呢?如果前面讲的「如是因感如是果」是对的,那後面讲的「到极乐世界後,以前造的因可以不感果」就错了;如果後面讲的是对的,那前面讲的就错了。如果佛讲出这种矛盾的话,那还算是佛吗?这不是很明白的道理吗?而且佛亲自受金枪马麦之报,即使他成佛了,当年造的恶因也还要感果,而你到了净土,以前造的因就不要感果了,那前面「造业必受报」这句话怎麽讲呢?而我们就是这麽糊里糊涂、分辨不清楚!
  如果对一位乡下的老公公、老婆婆来说,他没有修行的条件,的确可以告诉他:「你现在念佛最好,其他的不要做!」但是,如果身为一位法师,拿这个话去劝人;人家来问你的时候,你把这糊里糊涂的一番话告诉他,使人认为佛法就是这样,请问佛法还靠谁来弘?这个概念我们一定要清楚啊!懂得了这一点之後,你们就晓得印光大师的确了不起,他就是劝你:「我只会念佛,其他的我不懂。佛法是无限高明,我现在只懂一点点。」他是位大通家啊!实际上不是不懂,哪有不懂的道理!他就是告诉我们以他这样了不起的人,却不随意开口。若能这样不随意开口,有什麽好处啊?你肯听他的话,老老实实念佛,你就能往生净土;而且,把佛法的完整性保持住,没有损害,这一点我们要了解。所以,假定我们今天认真学,将来要弘法的话,对教理就要通达;如果你只想修行的话,那麽印光大师三藏十二部无所不通,他尚且这麽说,我们能够比得上他吗?所以也应该学他老人家:「我什麽都不懂,只晓得念佛最好,我只会念佛,你也是念佛就好了,佛法很了不起,其他等到了极乐世界再说。」你如果这样就对了!这个概念我们要很清楚。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有一次,大瑜伽师对善知识仲敦巴说:我现在有如此「风息平等转」等三摩地。
  仲敦巴答:你纵然修成了耳边打鼓都无法破坏的甚深三摩地,若无慈悲与菩提心,仍会生在昼夜後悔的地方。
  话中之意似乎是说,如此修持将成为转生无色界天等凡夫无暇之处的因。
  《普贤上师言教》也说:「如果远离了菩提心如意宝,无论见修之法多麽高深莫测,也无益於获得圆满正等觉。生圆次第等一切密宗的修持,如果以菩提心摄持,就会成为即生获得圆满正等觉之因;但若远离了菩提心,则与外道没有区别。虽然很多外道也有观修本尊、念诵咒语、观修风脉、取舍因果等的修法,但因为没有皈依和发心这两者,所以无法从轮回中得到解脱。」
  康壠巴说:「我们对觉窝有情颠倒做事,有情将来也会对我们这样做。」

论云:立与未立大乘根本,入与未入大乘之分,一切皆是相值於此,故一切时应观於此令心生起。若生者善,若未生者莫如是住,应常亲近开示此法大善知识,常与如是修心伴侣共同居住;观阅显示此法经论;勤修此因积集资粮,净此障碍。自能如是净修其心,则定能下圆满种子,诚非小事,理应欢喜。如大觉窝云:「欲趣大乘门,觉心如日月,除暗息热恼,励劫亦令生。」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现在我们了解了完整的佛法真正的中心是菩提心,而大乘的根本就是大菩提心,你是不是算大乘人,就看你有无菩提心。大乘跟小乘之别是在行分,不在见分。行分就是大菩提心方便这一部分;见分就是见空性这一部分。不是说你大彻大悟了,你所学的法就是大法,也不是说密教的灌顶就是大法。禅宗的大彻大悟和密教的灌顶虽然是了不起的大法,但它们是像水、土、肥料等等的共因,大菩提心才是大乘的不共因。有了大菩提心之後,你学禅、学密、念佛、持戒都对;如果你没有大菩提心的话,不管所学的法有多大,跟大乘还是了不相应!这是我们要了解的。
  所以在任何时候,要反省观察自己的内心:我是不是向这条路上走?想办法把大菩提心启发出来。如果生起,那好极了,就是这样继续努力。假如还没有生起来,也不要停在这里,应该怎麽办呢?以下三件事情,就是我们修学佛法最重要的。
  第一是亲近善知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路好走!善知识分两部分,就是你的尊长以及同修(也就是僧伽团体)。僧伽不是单指形相,而是指它的内容。这太重要了!以我们现前的情况来说,一听到教法,大家都听得非常起劲、非常高兴,几乎无人例外;我感受得到,只要在座听法的,人人对这教法都很欢喜。但是尽管欢喜,极大部分的人都有一种感觉——听的时候觉得它好,但做起来就这麽不容易,如果要改习惯那更是难!反过来,我们往往看见了一些形相,就觉得这个好、那个好,很容易跟着转;哪怕到别的寺院听见人家的早晚课、看见人家走路的形相,乃至於穿衣服等等,就觉得那个很好,很容易就跟着转。
  虽然我们对於圆满的教法听得这麽来劲,但却无法在内心策励自己马上起步,就是因为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谓与无明相应的见思、无明、尘沙三惑。平常我们都在散乱心当中,都被六根所对的尘境而转,眼睛看见了、耳朵听见了,很容易就被它转去。而你对佛法要产生坚固的力量,一定要透过深入的思惟生起决定的见解,那时才能产生功效。所以尽管你懂得了道理,如果没有深入思惟产生定解,则你对法的认识还不稳,此时再加上被环境中的种种所动,你的心就被转走了。所以单单有指导你的尊长善知识还不够,还得要靠环境,就是同行团体。真正修行最佳的环境是僧团,对僧团而言最重要的是「见和」——见解要共同才能同修。在这样的僧团中,不论你眼睛所见、耳朵所听,一举一动都在帮助你增长见行,到那时候就如虎添翼,这是我们要了解的。
  所以绝不是听懂了一点道理之後,一个人就可以修啦!那样是没有用的!现在有些人乃至於连懂都还不懂就去闭关了,真不晓得他闭些什麽关!我自己就有这个经验,以前我常常闭关,幸好没有闭三年长期的关。我第一次闭关的时候,印顺导师劝我:「闭关不简单啊!你讲讲道理可以,但有了问题,非得靠真正修行的老禅和子指导不可。」当然,以他老人家对佛法的认识,他讲这句话是绝对有份量的。可是那时候我年轻,还是不能听他的。虽然如此,但他这话对我有绝大的恩德。所以我并没有一闭就闭几年,只试试短期闭关。从此以後我经常试,最短的一个礼拜,最长是三个月,就这样试。我那时候已经有了这本《广论》,尽管我自己晓得我对《广论》的内容并不懂,但每次闭关的时候,一定事先把它温习一遍,然後有问题的时候再去翻阅。後来发现,因为得不到善巧,这样闭关浪费掉的时间实在太多、太多。所以大家千万要注意:真正要修行的话,一定要有最完整的指导,而这必定要有完整的传承,这个太重要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一定还要研阅大经大论,而且要是无垢的经论。现在我们有太多各式各样的书籍,这些书籍对初机种善根而言是非常好,因为文字浅显容易接受;可是若想要真正深入,只凭这个是不大可能的!古人写的书都是根据他们的经验而写的,所以照着去做可以体会到他们所经验的事实——就是「证果」。现代人写的书大部分是作文字上的解释,看懂了以後可写出很美的文章,但对证果却不一定有太大的帮助。此二者各有各的长处,对初机而言,先解释文字是需要的;要修行的话,则又是另一个次第。此处说「观阅显示此法经论」,要研阅的是无垢经论,也就是指佛讲的经以及菩萨、祖师造的论跟疏等等。假定还没有生起菩提心的话,应该在能生起来的因上努力「净障集资」。
  实际上,我们一直要努力的就是以上这三样,它们是分不开的。了解理念时是三样分开来说明,行持的时候则三样同时进行。譬如我们现在在这里跟着善知识学,又与同修共住;而且所学的是无垢经论;平常忏悔等等是净障,而为了维持这三宝地所做的种种事就是积资。还有一切时处要勤修,而且恒常无间,不能间断,一间断就是生死的因漏进来的时候。现在我们唯一该做的是尽量不要让生死的因漏进来,如果漏了一点进来,这部分就会立刻损害你自己。
  只要能这样修心,一定能够种下圆满的种子,这是大事,应该欢喜啊!阿底峡尊者告诉我们:进入大乘之门就是觉心(这是中文义译,印度原文就是大菩提心),觉心就像日、月一样,日是指它的光明,没有比这个更光明的;月是指它的清凉,能够息热恼。大菩提心既光明又能够息热恼,所以哪怕时间再长,不要说一年、两年不在乎,一生、两生,或者一长劫,也应该努力令此心生起,因为它的功德实在太大、太大,是我们无法想像地大!
  前面一再告诉我们,不退小乘最大的因,是见到真正求自利也非成佛莫属。你们自己好好努力,将来温习的时候,我会把每一个重点告诉你们;譬如引生发心的因,虽然有许多种,而其中最殊胜的是悲。不退小乘最大的原因是见到即使求自利也非成佛不可,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佛修净信心,一定要看到佛的功德——身、语、意功德(意功德又分为悲、智二种),以及事业功德。
  我们通常总是说佛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等等,而法界一切有情的功德要十倍,才抵得上佛一根毫毛的功德,这实在是无法想像啊!我们现在只能拿功德当中的一部分来比较揣摩,比如财富,而有财富的人不一定会得到人家的尊敬噢!要得到别人尊敬的话,不但要有财富,还要有道德,以及种种的理由和条件。以我们台湾的王永庆来说,他的财富是不得了的,但尽管他再有钱,全台中市的财产应该比他多吧!不要说台中市,如果拿台中县、台湾省、中国全部的财产来算,王永庆怎麽能比?现在不要说中国,就算整个地球、整个太阳系、整个宇宙的财富与佛的功德比较,那简直是沧海一粟!拿整个法界一切有情全部功德的十倍,也只抵得上佛一根毫毛的功德;而佛的毫毛功德的一百倍,才具足一个随形好;一千倍随形好的功德,是三十二相中前二十九相的一个相好的功德,有三个相好不包括在其中——眉间白毫相、无见顶相、梵音声相。三十二相当中前二十九相的万倍功德,才抵得一个白毫相;白毫相功德的很多很多倍才是无见顶相的功德;无见顶相功德的不得了的倍数,才是梵音声相的功德。可见佛的功德有多大!在小乘人看起来:「我是罗汉、也是应供,而佛也是罗汉、也是应供。」当了解了佛的功德以後才会晓得,即使所有的人都成了罗汉,你去供养他们,其功德远不如以法供养的百千万分之一,原因就在这里。
  所以必定要对佛的真正功德有正确的认识,才会对佛产生无比的羡慕、欣仰之心;然後再以其他的道理相辅助,才会了解佛陀真正的伟大。那个时候你的决择就很清楚——不要说是人天,即使是罗汉也不要,因为小乘人修了半天,最後还是要回小向大。对这种种理由想得越多、了解得越圆满,必然能帮助你走上大乘道,因为发现这条路最快、最直而且最省事,这麽好啊!所以这里一再告诉我们不要急,事前了解得越透彻之後再起步开始走,对我们是越好!
  透过七因果、自他换的修习之後,菩提心的质对了,那麽,应该生起的量呢?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立未立大乘的根本,入未入大乘的分界点,一切都归结於是否发起了菩提心,所以时时刻刻都应对此观察,让菩提心生起。
  菩提心若已生起固然好,倘若未生,则不应如是停住,而应时常亲近开示此法的大善知识,常常与修心道友共住一起,阅读显示菩提心法的经论,勤奋地修习发心之因,积累资粮、净除障碍。自己若能如此修心,则必能播下圆满的种子。这的确不是小事,理应欢喜修持。
  如此,对菩提心须达到何种程度的欢喜呢?
  以下引阿底峡尊者的教言说明。
  正如阿底峡尊者所说:如果想趣入大乘之门,对於如日月般能遣除黑暗、息灭热恼的菩提心,即使努力修持一大劫,也要令之生起。

【摄义分二】
1.
七种因果的修心教授
2.
自他相换的修法

1.
七种因果的修心教授分四:
1.1
 七种因果的内容
1.2
 大悲的地位
1.3
 按次第正修菩提心
1.4
 以《摄颂》摄义


1.1
 七种因果的内容
  佛果从菩提心生,菩提心从增上意乐生,增上意乐从悲心生,悲心从慈心生,慈心从报恩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前前是果,後後为因,总共七种因果或七对因果。

1.2
 大悲的地位分二:
1.2.1 大悲是大乘道的根本
1.2.2
 其余支分是大悲的因和果

1.2.1
 大悲是大乘道的根本

  为什麽大悲是大乘道之根本?所谓根本,即:若具有,则枝叶花果可以依之而生起、圆满;若缺少,就会导致後後不能建立。
  依据诸佛菩萨经论中的开示,大悲在修习大乘的初中後三个阶段都极其重要。
  最初入大乘门,必须发菩提心,而发菩提心,依赖於能荷担救度无量众生的重担;大悲的力量不够,就荷担不起。依赖大悲推动自心,为将众生救出生死苦海,而建立坚固的誓言。所以,最初发菩提心入大乘门,根本因是大悲,也正是此处成为大小乘的分野。
  进入大乘之後,就要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此时不同於独自一人求解脱,要面对广大无边、烦恼深重的众生界,会遇到很多邪行扰乱身心,所修的菩萨行又如此难行,须长夜不断地行持。在这种情况下,若大悲心不坚固,就容易退失大乘,堕入小乘。所以,为了坚固、增长大乘,中间要反复修炼大悲。大悲坚固,就可以不顾自己的安乐,任运趣入广大的菩萨行中,由此能迅速圆满成佛资粮。
  最後成佛时,也是以大悲之力,任运利益有情,成为无量众生的受用处。
  如此认定大悲在大乘初中後三时极为关要,才会认识到大悲是如命根一般的修法,有此一法,一切佛法自来,这样以欢喜心、殷重地长期修习。
  本论一再提及大悲与菩提心是大乘之根本,也是考虑到一般人若不了解大乘关要,则容易轻视,将菩提心看成只要口头念念,稍修
一两
次即可的简单法门,却努力勤修其余并非大乘关要的法门,由此堕入偏道。

1.2.2
、其余支分是大悲的因和果
  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是大悲之因,增上意乐和发菩提心是大悲之果。
  照理说,观察众生苦就能引发悲心。为什麽要以知母、念恩、报恩三法作为生悲的方便呢?虽然观苦也会产生悲心,但为了让悲心容易、猛利生起以及生後坚固,就要缘着悦意相修。分别心的规律是:亲人有苦,内心难以忍受;怨敌受苦,反而暗自欢喜;不亲不怨的人受苦,漠不关心。所以,要将众生都修成悦意相,才会出现广大、平等的悲心。
  进而须知,悲心的强度取决於对境的亲爱程度,越是亲近的人受苦,心越是不忍。所以,若能将众生观成最悦意相,就可以引起最猛利的悲心。如何观成最悦意相呢?在一切亲人中,最殊胜、最亲爱的人莫过於母亲,若依窍诀观有情都是母亲,忆念母恩并引生报恩心,则自然能引生最悦意相。观修到量时,自会引生爱执有情等同独子的悦意慈。
  须辨别悦意慈和与乐慈的侧面不同:悦意慈是爱执一切有情犹如独子的慈心;与乐慈则是想给予众生安乐的慈心。两种慈心中,悦意慈决定是大悲之因,与乐慈与悲因果不定,既可以由慈生悲,也可以由悲生慈。
  本论宣说完知母、念恩、报恩之後,并没有特别提及悦意慈,这是因为修好了前三者,悦意慈自然就会引生,所以不必多说。(悦意慈是大慈、大悲的基础,本论先讲与乐慈,再修拔苦悲,按照某些上师口诀,也有先修悲再修慈的。)
  为何在悲心和发心之间要修增上意乐呢?小乘也有愿有情离苦得乐的慈悲无量心,但没有发心荷负此重担。因此,为了区别小乘的慈悲,在修慈悲之後,要引生增上意乐。
  此处须注意,并不是在慈悲之外另有一种增上意乐,而是特指慈与悲的增上意乐,即不但想让众生离苦得乐,并且,一切众生的乐与乐因都由我一人成办(即慈增上意乐),一切众生的苦与苦因都由我一人遣除(即悲增上意乐)。从只是想做发展到由我亲自承担,这是生起增上意乐,誓愿荷负重担,救度无边众生。
  再进一步思惟,自然会引起成佛之愿。即思惟:我现在有利益众生的能力吗?显然,即便一位有情也无法圆满地利益;小乘阿罗汉也只能利益少数有情,所予利益只是解脱分段生死,并不能将有情安置在佛位。所以,不成佛就不能圆满度生大愿。因此,为了利生誓愿成佛,这是发起了愿菩提心。

1.3
 按次第正修菩提心分二:
1.3.1
 修习希求利他之心
1.3.2
 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以上按《现观庄严论》已经认定菩提心的体相是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包括欲求利他与欲求菩提。实修时,先修希求利他之心,再修希求菩提之心。

1.3.1
 修习希求利他之心分二:
1.3.1.1
 首先修舍心与悦意相
1.3.1.2
 次修慈悲与增上意乐

1.3.1.1
 首先修舍心与悦意相

  在发起希求利他心之前,要修好舍心与悦意相此二基础。比如一块田地,首先要修理平整,再用水浇灌,则种子就容易生长广大。同样,修习舍心除去贪嗔,再以慈水滋润心田,就容易使悲心种子增广。所以,舍心和悦意相是修大悲的前提。
  凡夫的心态:谁伤害我,就安立为怨敌,并生起嗔心,希望他痛苦;谁利益我,就安立为亲友,对他贪执,愿作利益;谁於我无利无害,就安立为不亲不怨,对他漠不关心、不加考虑。以如此不平等的心态,不可能生起平等利益有情的心,即使生起少许慈悲,也只是有党类的小慈小悲。所以,首先要修舍遮止亲、怨偏执。
  修舍方法有二种。
  一是思惟:一切有情都平等希求安乐、不欲痛苦,不应只饶益一类而不饶益另一类。
  二思惟:从无始流转观察,每位有情都无数次做过自己的亲友、怨敌和中庸众生,与自己的关系总体平等,没有谁是固定不变的亲人、怨敌或中庸者。所以,贪一类、嗔一类、舍一类,只是愚痴的行为。
  修习次第:先缘中庸众生修,次缘亲友修,再缘怨敌修,最後缘一切有情修。前前修成後,再修後後。
之後再修悦意相,方法是串习知母、念恩、报恩。其中,知母是引起念恩和报恩的所依,对一切有情做过自己的母亲引起定解,非常关键。有则後後容易生起;无则念恩和报恩等都失去所依。
  内心能真正建立起一切有情都是母亲的定解,这是对有情身份认知的巨变。从此,在我们眼中,有情不再毫无关系,而是自己前世的大恩母亲,如是念恩图报,可以观成最悦爱相,由此出现大慈大悲。
  知母之後,为了让念恩的感受容易引起,首先缘今世的母亲观修,思惟:不但今世而且生生世世都做过母亲,每次做母亲时,一切损害为我遣除,一切利乐为我成办。特别思惟母亲今生对自己的恩德,如何怀胎、生产、抚育,如何赐予生活资具、真心代自己受苦,尤其是给予自己命根的恩德,如是逐个思惟。对现世母亲生起念恩心後,再缘亲友修,然後缘中庸者、怨敌和一切有情修。
  修报恩时,首先要思惟不报恩的不合理处,以此除去邪执,承取报恩的重担。其次,要思考什麽是真正的报恩,对母亲饿时给予饮食,冷时给予衣服,只是暂时的利益,并不圆满究竟,何况不以佛法引导,还会产生负作用。因为:诸母有情无始以来是以颠倒执着而流转生死,若无佛法正见,任其缘着五欲六尘,增长常乐我净四种妄执,依然会流转生死。所以,将母亲安置在解脱和成佛中,才是真正的报恩。让母亲断除一切苦、圆满一切乐,成就无住涅盘的果位,才是究竟的报恩。
  对於诸母有情目前的悲苦处境,应时常如是观想而提起报恩心。譬如,一位盲眼疯母,没有人引导,正一颠一蹶地奔向悬崖,这时她的孩子能站立一旁无动於衷吗?能不报恩吗?若孩子不救护母亲,该由谁来救护!
  同样,一切诸母有情处境都如此悲苦,她们被无明障蔽,如盲人一般,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指示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善道,内心不能安住於正念,刹那刹那造集恶业,快速奔向恶趣悬崖,最後一个个掉入恶趣深渊。
  如是思惟後,发起强烈的誓愿:一定要报答母恩,将母亲救出生死。
  修了知母、念恩和报恩,见一切有情都是悦意相後,爱执有情等同独子的悦意慈,自然会生起。以此为基础,可以修习大慈、大悲和增上意乐。

1.3.1.2
 次修慈悲与增上意乐
  大慈心的功德极其殊胜,我们缘一切缺乏安乐的有情,思惟:多麽希望他们获得安乐和乐因;祈愿他们获得安乐和乐因;由我来成办一切众生的安乐和乐因。如是,即使只生起一刹那的慈心,也有无量功德。思惟经论中所说慈心的利益,引起修慈的欲乐。应按《金光明经》的经文熟练串习惠施有情安乐的慈心。
  修习大慈大悲时,先要了解,慈心所缘是缺乏安乐的有情,悲心所缘是具苦有情。应思:一切有情不仅没有无漏安乐,连有漏安乐也不具足。思见他们极度缺乏安乐时,祈愿他们具足安乐、发愿给予他们安乐的心,就能自然生起。
  所以,应观一切有情都是失去快乐的人,缘此境不断地修慈心。先对亲人修,再对中庸修,再对怨敌修,再对一切有情修。
  与修慈相似,修悲是以苦众生为所缘境,心想:多麽希望他能远离痛苦;祈愿他脱离痛苦;由我来成办远离苦与苦因的工作。
  大悲心是以众生苦为所缘而发起的,所以,思惟苦、体会苦非常关键。基於这一原因,中士道中思惟三苦、八苦、六苦、六道诸苦,成为修大悲心极重要的基础。如果修好了中士道,能对苦生起深刻、强烈的感受,推己及人,缘众生思惟,就容易引生悲心。所以,苦谛在自身上修,会引起出离心,在众生身上修,会引起大悲心。
  心力强的人应广修,应按《瑜伽师地论》所说的一百一十苦思惟观察。
  这样,越是多方面思惟有情苦恼、缺乏安乐,就越能多引起慈悲;越多次思惟,慈悲就越猛利、坚固。所以,应将其作为重点,长期反复地广修,而并非闭眼念一遍愿众生远离苦及苦因即可。
  慈悲的修量:能以不忍自己孩子受苦、想为他解除痛苦的心情,对待一切众生,即大悲心生起之量。能以希望自己孩子得到安乐的心情,对待一切众生,愿为他们成办安乐,这是大慈心生起的量。
  一般的悲心与大悲不同。一般的悲心,只是想:愿一切众生远离苦与苦因。二乘人也具此悲心。救护的大悲心则是:一切众生远离苦与苦因的重担,由我一人荷担。不是让别人代为,而是我要亲自把众生从苦与苦因中救护出来,这是悲的增上意乐。就像我愿你病好由我来治你的病一样,一者只是愿望,并没有承担责任,另一者已经承诺了亲自来成办此事。
  到发起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工作由我亲自成办的增上意乐,就是生起了希求利他之心,修就了菩提心的第一种德相。

1.3.2
 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继而思惟,我现在能否真正完成这一承诺呢?想一想,自己荷担的是三界最沉重、最巨大的担子,要将尽虚空界六道有情、二乘声缘,一一安置在无住大涅盘的果位。以现在的能力,即便一位有情圆满的利益尚且无法成办,何况是将尽虚空界的有情,一一安置在佛位。
  一切凡圣之中,谁能最圆满地利他呢?唯一是智悲力圆满的佛陀。对此并非泛泛而谈即可,而应依照经论思惟佛陀功德,尽自己力量增长对佛的净信心,由信心而引起成佛的欲求。
  在下士道讲述修习皈依,忆念佛陀的身语意业功德时,特别提到通过长期忆念佛功德,可以引发菩提心。《三摩地王经》说:如是念能仁,佛身无量智,常能修随念,心趣注於此,此行住坐时,欣乐善士智,欲我成无上,胜世愿菩提。忆念佛陀无量身智功德,时常能修随念,心自然会趣入忆念,由此行住坐卧时,念念向往、欢喜佛陀圆满智慧的境界,就会引起希求成佛的愿菩提心。
  不仅是他利的度生大愿必须成佛才能实现,就连自利也唯有成佛才能圆满。如《宝性论》说:十地菩萨自利的功德相比佛陀的功德,如同牛脚印之水相比大海之水。所以,为求自利,也必须成佛。
  综合欲求利他之心与欲求成佛之心此二者,就是世俗菩提心,即《现观庄严论》所说的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

1.4
 以《摄颂》摄义
  《摄颂》如是归纳七因果的修法:

但求解脱虽可得,惜於自利且未圆,
愿修能满二利行,入大乘道求加持。
恩怨中庸今虽现,思量各各无决定,
不应虚妄分爱憎,勤修舍心求加持。
生死流转无其始,入胎受生亦无初,
故知有情皆是母,愿生斯见求加持。
今生爱我母为最,众母爱护亦如是,
思此厚恩未能报,忆念母恩求加持。
若知有恩犹舍弃,似我下劣更有谁,
是故图报当拔苦,并与胜乐求加持。
有恩母等乏安乐,我以身财善根施,
愿诸有情皆得乐,一切圆具求加持。
母等众生苦所逼,苦因苦果愿尽离,
纵有余殃我代受,勤修悲心求加持。
一切世间诸有情,获无漏乐断苦根,
我应决定如是作,愿速堪能求加持。
任运成办自他利,世尊而外更有谁,
以此为利有情事,愿速成佛求加持。


2.
 自他相换的修法分五:
2.1
 自他相换的法源
2.2
 自他相换的涵义
2.3
 遣除自他相换的障碍
2.4
 自他相换的修行
2.5
 以《摄颂》摄义

2.1
 自他相换的法源

  主要传承:由释迦佛传给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传给寂天菩萨,寂天菩萨传到阿底峡尊者,再传仲敦巴尊者,之後传博朵瓦、霞惹瓦,最後传给朗日塘巴、恰卡瓦。
  《普贤上师言教》说,往昔世尊曾转为商主匝哦的儿子。当时因他母亲之前所生男孩全都夭折,後来生下他时,害怕取男孩的名字又会死去,就给他取了女孩的名字,叫匝哦之女。
  父亲在大海中取如意宝时,不幸船毁人亡。他长大後想按当时印度的风俗继承父业,便询问母亲父亲的行业。
  母亲怕他重蹈父亲的命运,不愿实话相告,便骗他说,父亲是卖粮食的。
  他就去卖粮食,将每天挣的四块钱孝敬母亲。卖粮食的同行对他说:你不是卖粮食的种姓,不应当卖粮食。
  他回家问母亲,母亲告诉他:父亲是卖香的种姓。
  他又去卖香,每天赚八块钱,都供养母亲。卖香的同行也禁止他卖香。
  母亲又告诉他:父亲是卖衣服的种姓。
  他又去卖衣服,每天赚十六块钱交给母亲,但仍然是同样的遭遇,同行禁止他卖衣服。母亲又骗他说父亲是卖珍宝的种姓。他又去经营珍宝,每天赚三十二块钱供养母亲。
  这一回,当地的商人告诉他:你是大海中取宝的种姓,应当从事属於自己种姓的行业。
  他回家对母亲说:我是商人种姓,要去大海取宝。
  母亲说:虽然你是商人的种姓,但你父亲和祖辈们都是因为入海取宝而死去的,你干这一行,最终也会落得这种结局,所以你不要去,在本地做点买卖也可以。
  他不听劝告,备齐了航海所需资具,准备入海。
  临走时,母亲不放他走,一边拉着他的衣服一边哭。他说:在我出海取宝时,你这样哭哭啼啼很不吉祥。说完用脚踢母亲的头,然後上船出海。
  後来,在海上船只被毁坏,大多数人都死了,他抓到一根扁木,漂到一座海岛上,进入了欢喜城的一座庄严宫殿中,有四位女孩来服侍他。此後,又到更远的具喜城,有八位女孩服侍他;又到更圆满的香醉城,有十六位女孩服侍他;又到梵师城,有三十二位女孩供养承事。
  最後,他来到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前,问一位手拿铁棒的红眼黑人:这间屋子里有什麽?黑人不说话。他便自己上前去看,见到很多同样的人,吓得他毛骨悚然。
  他走进那座建筑物,看到一个人头顶上有个大铁轮在飞速旋转,白色的脑浆四处喷射。
  他问:你为何遭受这种铁轮旋转之苦?
  那人回答:我以前用脚踢了母亲的头,所以遭受这样的果报。
  匝哦之女心想:我也是以这种业力来的。
  这时,铁轮旋即横空飞来,在他头顶上旋转,白色的脑浆四处喷射,痛苦不堪。
  这时他发起大悲心:轮回中有很多像我一样不孝顺父母的众生,也要感受这种痛苦,愿所有这样的痛苦都成熟在我一人身上,由我来承受,愿一切有情生生世世不要遭受这样的痛苦。
  观修之後,铁轮马上腾空而去,匝哦之女不再受报,而且在虚空中七肘高的地方,享受无比的安乐。
  又有一世,世尊转生在地狱中,与同伴一起拉一辆沉重的车子。因为拖不动,被狱卒用炽燃的兵器毒打,苦不堪言。
  世尊不忍同伴受苦,便想:与其一起受苦,不如让我独自拉车承受,也好让同伴得到安乐。
  他就对狱卒说:让我一个人来拉吧!
  狱卒说:各自造业,各自受报,谁也无法改变。说完用铁锤击打他。以此代苦的善念力,他马上从地狱转生天界。据说这是世尊利他的开端。
  以上是世尊前世修自他相换的两个例子,实际上,世尊生生世世修持菩提心,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行持了无数自他相换的法行。因此,成佛後也对我们宣说这一妙法。
  比如,世尊在《华严经》中讲到自他相换的法行。如普贤十大愿王中的第三愿王——广修供养中说到代众生苦供养,第十愿王——普皆回向中也说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可见自他相换是修持大乘佛道不可缺少的究竟法门。过去噶当派的格西都把它作为修行的核心,最初是单传,後来变成普传。此中还有这样一段公案:
  噶当派恰卡瓦格西,精通很多新旧派教法和因明经论。
  有一次,他在另一位格西处看到两句偈颂:亏损失败我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觉得稀有,便询问是什麽法。格西告诉他:这是朗日塘巴的《修心八颂》。他询问谁有这个窍诀的传承,说是朗日塘巴本人有。
  他就去求法,後来得知朗日塘巴已经圆寂了,之後他去依止另一位祖师霞惹瓦。
  当时,霞惹瓦格西正在给数千僧人传讲经论,恰卡瓦听了好几天,也没有听到他想求的法,便想:不知道这位格西有没有该法传承,应当问清楚,如果有我就住下,没有就离开。
  一天,趁霞惹瓦格西绕塔时,恰卡瓦走到格西面前,将披单铺在地上,请格西稍坐,请教问题。
  霞惹瓦说:你有什麽解决不了的事,我在一个坐垫上圆满一切所愿。
  恰卡瓦说:我看过亏损失败我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的法语,与我的心很相应,不知该法的深浅?
  霞惹瓦告诉他:不管你的心与此法相不相应,你若不想成佛,也就罢了,若想成佛,则此法必不可少。
  恰卡瓦问:上师,你有此法的传承吗?
  霞惹瓦说:我有传承,这是我所有修法当中最主要的法。
  如是恰卡瓦依止了霞惹瓦上师六年,在这期间,上师唯一传授《修心八颂》。他一心专修,最後完全断除了我爱执。
  恰卡瓦修了自他相换的修心法门之後,认为这样珍贵稀有的教法,若只是单传或密传,未来众生实在无福,所以从他开始普传此法,而且撰造了《修心七要》。

2.2
 自他相换的涵义
  所谓自他相换,并不是想:他是我,我是他;他的眼睛是我的,我的手是他的。
  正确的涵义即:
  一、将爱自舍他的心换成爱他舍自的心。(将只爱自己、不顾别人的心,换成不顾自己、只爱别人的心;如爱重自己那般爱他人,像舍弃他人那样舍弃自己。)
  二、从自乐他苦的交换来说,是将不顾他苦、爱重自乐,换成不顾自乐、殷重遣除他苦。
  此修法有二:一、将我爱执视为怨敌,灭除爱重自乐;二、将他爱执看成亲友,灭除舍弃他苦。
  总之,是转换对待自他的态度,待人如己,待自如他。

2.3
 遣除修持自他相换的障碍
  有两大障碍:
  一、因为执着自性的自他,认为:这是我的苦乐,要遣除、要成办;那是他的苦乐,不必去管。
  对治法是思惟:只是观待而假立,本来没有独立的自性。比如,并没有自性成立的此山和彼山,从此处看,这是此山,那是彼山;到了那边,彼山变成此山,此山变成彼山。
  同样,观待,安立;站在的立场上,又变成又成了,所以,并没有独自成立的自性。为什麽要执着是一定呢?这和执着此山彼山是一定一样可笑。
  二、认为:他苦不会转到我身上,不会损害我,所以不必要遣除。
  以同等理破斥:年老时的苦不会在年青时感受,故年青时不必准备遣除年老时的苦;脚上蚊虫叮咬之苦不会跑到手上,手不应为脚除苦。
  对方说:这不一样。我的老年和青年是一相续所摄,我的手和脚是一身聚所摄,所以和不同,有必要为此遣除痛苦。
  先破:其实,所谓一相续,是对很多个刹那假立的,如对一百零八颗菩提子假立为一串念珠;所谓一身聚,也只是对很多支分假立的,如对众多军人假立为一个军队。所以,一相续和一身聚是假立的,自我和他我也是假立的,此二者平等不是独立一体。只是因执着物件不同,才导致态度、行为上的差别,即:如果爱执自己的未来、爱执自己的脚,就会为其除苦;如果爱执他人,也同样会为他人除苦。
我们具体来观察,如果爱惜自己的脚,在脚受伤时,手就会遣除脚上的痛苦,如果脚残疾了,心里也会难过。如果爱执自己的老年,就会为老年存款。但是,因为对他人并没有这样爱惜,所以在他人跌倒时,不会伸手去相助;在他人劳累时,不会让他休息;也不会为他人的年老着想。这些都是以爱惜自己、串习我爱执的力量所造成的。
  若能反方向不断地练习爱惜他人,串习到一定程度,也会在他人受苦时,於心不忍,或者伸手相助,或者为他的老年和更远的来世着想,甚至会为利益他的生生世世,发愿从生死中救拔他,让他成佛。以爱他执的力量,现在就会为深远的事去发愿、去行动、去回向。
  另一方面,串习舍己到一定程度时,为了利他连生命都可以舍弃。比如,在轮船即将沉没时,菩萨会毅然将救生圈让给他人,生命尚且不顾,更何况身体支分或身外之物?
所以,不必要在上争论,应当以智慧观见这唯一是由爱执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2.4
 自他相换的修行分二:
2.4.1 思惟一切过患归於一“我爱执
2.4.2
 思惟一切利益归於一他爱执


  真正要堪能修持自他相换,关键是摧伏我爱执,发起他爱执。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思惟我爱执的过患和他爱执的利益。所以,先要在两方面努力:一、思惟一切过患归於一;二、思惟一切利益归於一。

2.4.1
 思惟一切过患归於一我爱执
  上士道中,把一切痛苦、障碍、衰损,都归咎於我爱执。相比下、中士道的提法,这更深入、更切中要害。例如,受人譭谤时,思考造成痛苦的来源:未入道者认为是他人造成的,在外境上树立敌人,要进行报复;入道者都是持无害行,进入下士道,会认识这是过去譭谤他的等流果,应归咎於自己所造恶业;进入中士道,会认识这是过去起烦恼的果报,应归咎於自己的烦恼;现在修上士道,认为一切苦因苦果都是以我爱执造成的。真正的敌人,就是盘踞在心中的我爱执。
  一、从现世思惟我爱执的过患
  今生显现的任何不吉祥,都来源於我爱执。譬如:他人用刀砍杀我,要想这不是他的过错,而是我过去以我爱执伤害他的结果;他人破坏我的眷属,也不是他的错,是我以我爱执破他眷属的结果;今生贫穷,不能责怪外境,唯一是以我爱执不布施而贫穷的;今生多病,也要想到这是我爱执造成的。
  总之,今生一切的过患都来自我爱执,这是真正损害我、让我不得安乐的敌人。所以,唯一要对我爱执生嗔,不应嗔他人。
  二、人类所有的苦难都来自我爱执
  进一步思惟:世界上发生的战争,团体间的竞争,人与人的冲突,都是以我爱执所引起的。由於过分爱惜自方,在得不到满足时,必然树对方为敌人,彼此争斗。一切灾荒、贫穷、疾病、家庭破裂、思想的诤论、宗派的对立敌视,也无不是由我爱执所引发的。没有谁让人们斗争,是我爱执让人们斗争的;没有谁侵夺人们的健康、福报、寿命,是我爱执让人们失去健康、福报和寿命。所以,三界最大的魔王,就是人们心头的我爱执。
  三、一切六道苦难来自我爱执
  比如,地狱众生长劫身陷刀山火海,这深重漫长的苦难,唯一是我爱执制造的;饿鬼终日饥渴不得受用,也是由我爱执悭吝不舍导致的。旁生、人、天、阿修罗中,任何不悦意的果报,都是以我爱执产生的。没有我爱执,不会感受微尘许的苦难。
  四、自他三世苦患来自我爱执
  先观察自己,无始至今,所遭受的三苦、八苦、六道无量诸苦,一一要归咎於我爱执。如果还不遣除,任其驻留心中,未来还会不断制造痛苦。所以,只有彻底摧灭这潜藏在内心的大怨家,才能一雪长劫被伤害、愚弄的深仇大恨。
  与自己相同,十方无量世界中,所有凡夫众生过去、现在的苦难都是由我爱执造成的,若不摧灭我爱执,未来还会不断引生痛苦。所以,要发心帮助众生摧灭这个大魔王。
  五、二乘的过患来自我爱执
  声闻、缘觉不能远离寂灭衰损,不能断除无明习气地、无漏业、意生身、不思议死、所知障,不能显现三身、四智、净土,都是我爱执的过患。以我爱执,不能为利有情而发菩提心,由此不能入大乘之门、成办大菩提果。
  通过上述思惟,即知:个人群体的衰损、三世的衰损、三界六道的衰损、世出世间的衰损,完全归咎於一个我爱执。
  在遭遇任何衰损时,应想这是我爱执的错,不是他人的错。我们之所以在漫长的轮回中受苦,就是因为不认识我爱执的过患,还一直护持它。现在了知万祸之根是我爱执,就应尽力摧灭这一痛苦之源,从而一劳永逸。
  因此,在众多修心的法门中,都要求至心祈祷上师三宝:自己能够摧灭我爱执这个魔王。

2.4.2
 思惟一切利益归於一他爱执
  以上每一条都可以从反面思惟他爱执的利益。
  时间上,不论过去、现在的利益,还是未来生生世世的利益;体性上,不论世间有漏的利益,还是出世间无漏的利益;总别上,不论各种分类的利益,还是总体的利益,不论个人的利益,还是家庭、社会、国家的利益;阶段上,不论初发菩提心,还是中间修持六度,最终成佛,这一切都归功於他爱执。
  正是因为爱惜众生:才会想救护他们,也才让我们长寿;才会想解除众生的饥寒而布施衣食,也才让我们富裕。如是一一详细思惟,才知道真正能给予自己无限利益的最大亲人,就是他爱执
  有位大德曾以生意来比喻利他,商人做生意总是想获取利润,但不一定都能获利,这要观待自己怎麽做。如果拿黄金换石头,以马换猴子,也是做生意,但不仅不会获得利润,反而会亏本。
  凡夫人也是为了获利才做生意,自以为精明,其实并不聪明。虽然无始以来总想利益自己,认为利益自己可以得到快乐,结果不但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益,反而将自己抛入了苦海。如果真想获得自利,为什麽不去利他呢?利他可以圆满自利,这才是百分之百的获利。
  总之,真正想修学大乘的人,应励力修持这一精髓,努力观修我爱执的过患与他爱执的胜利,并且持之以恒,直至自己能真正行持自他相换。
  《入行论》说:尽世所有乐,悉从利他生,尽世所有苦,皆从自利起。此何须繁说,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观此二差别。佛因为消除了我爱执、取修他爱执而成佛,欲证佛果者,理应投入修持这一究竟之法。

2.5
 以《摄颂》摄义

自他於苦皆不欲,愿得安乐此心同,
他之求乐亦如我,自他等视求加持。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生佛差别从此出,自他相换求加持。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
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论云:第三此心发起之量。如前已说,应当了知。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只说这样,但在下面加了一个注解——菩提心生起之量,就是在《广论》二百廿一页最後一段「其悲生量」之处曾引用一段话,这段话本来是在说明生起愿心须以大慈为因,但由这段话也可以知道大菩提心发生之量。而且这不是高上圣道所发的心量,是我们初修行者所要发起的心!所以当你发了大菩提心,以大菩提心回向往生净土的话,就可以得上品往生,具有这麽大的功德。
  现在质知道,量也知道了,乃至於修习的步步次第,整个关键都了解了,接着下面开始要起步了!这就要从受愿心仪轨开始。

 










相關文章:
释上士道之仪轨受法
释上士道之学菩萨行
释上士道之布施波罗蜜
释上士道之持戒波罗蜜
释上士道之忍波罗蜜
释上士道之精进波罗蜜
释上士道之静虑波罗蜜
释上士道之般若波罗蜜
释上士道之四摄法

上一篇(佛法修学次第及研究方法 ) 回目錄 下一篇(释胜上士道之入大乘门)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金刚萨埵与礼拜三十五佛
大圆满《普贤上师言教》仪轨内容
甘丹寺2009/02/28
尊贵的安阳仁波切即将抵达台湾弘法- yam天空部落
卓玛的天空:果青寺显密经典(讲修)院:Xuite日志

赞助网站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台灣農特產品整合行銷推廣協會
醒吾學院台北教育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