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祈福超渡大法會 吉祥增善林一月份法訊 ◆9/25昆秋嘉辰仁波切直貢內湖中心開示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弟子规另解 第十四课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1/01/08 21:19:43
學習次第 : 初阶

弟子规另解 第十四课

前面也说过,讲《弟子规》,我不是很内行,在你们面前,完全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但通过这样的共同学习,也许会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每个人要认真对待。

有些知识份子始终有种毛病:对所学的知识,觉得字面上能划下去,就无所不知了,甚至自以为是地认为:像《弟子规》这样简单的法,不用浪费时间去研究。这种邪分别念并不合理。尤其是现在有些大学生,学历虽然高,但学问却不高。为什麽呢?因为大学短短几年教育,所学的内容毕竟有限,而且很多人在学校里都是混时间,对於知识的钻研,并没有达到废寝忘食、勤勤恳恳的地步。所以,许多人名义上是大学生,实际上学问不太够。

因此,不管是有学问的人、没有学问的人,对这样传统的教育,都要去思维,自己的理解要与这里的讲述互相对比。对我而言,始终愿以恭敬的态度,虚心接受一切学问,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藏传佛教的法师,就认为汉传佛教的教言不必学习,或者自己是这个教派的法师,就认为其他教派的教言不必学习。藏地前辈大德讲过:智慧越来越增上的时候,行为也会越来越恭敬,愿意接受别人的知识。这一点很重要!

这次学习《弟子规》,许多人觉得有收获,这是我比较欣慰的。原本我没打算讲《弟子规》,而是想讲《君规教言论》等藏地的人规法。因为法王如意宝对人格教育特别重视,在我的印象中,基本每年都要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正因为如此,法王的很多弟子,不管在社会哪个地方、与什麽阶层的人交往,都会受到一定赞叹。因此,我们也应先做好人,再做佛教徒,最後做开悟者。否则,你连小学都还没有毕业,就想一步登天当博士,这有相当大的困难。

作为佛教徒,理应在做人的基础上好好修行,然後利益众生、弘扬佛法,而不要成天只是考虑自己:我老了以後怎麽办?”“我生病了怎麽办?”“万一我失去了亲人怎麽办?这些杞人忧天的顾虑,只是浪费时间,没有多大意义。即便你每天千思万虑、苦心经营,也不一定会达成所愿,毕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时候相差很远,内心特别向往的常事与愿违。所以,我们今後唯一的希求目标,应该是先做个好人,然後再修学佛法、利益众生。

现在所学的这部论典,表面上看来,字面意思很简单,就算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但能背诵,而且还可以解释。但有些更深层的涵义,即使是学识渊博的智者,恐怕也不能完全领悟,故希望大家切莫轻视。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如果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就应该自我勉励,努力赶上:他是人,我也是人,我俩同一时间学的,为什麽人家的品行那麽高尚、学习知识那麽快,而我这麽差劲?这方面一定要有竞争心。

我看过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显现上对别人也有竞争心。当然,若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则没必要有太多攀比,但如果在善法方面,还是应该互相竞争。比如考试一部论典,你们是在同一位上师面前听的,假如别人成绩特别好,那你为什麽不行?这个时候,就千万不要修自他交换——高分给别人,我心甘情愿得零分。(听说附近一所小学,在全县考试中,全校共30多人,其中19个得了零分。这样的话,老师的营养应该不错!)

因此,在学识上、德行上,不要毫不在意、喜欢修宽容心,而应让善心善行日益增上。《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意思是说,大学[32]教人的道理,在於彰显人人本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大家都能去除染污而自新,最终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世人皆称许德才兼备,故一个人既要有德,也要有才,而这两者之中,仅有才是不足够的。现在有些读过高等学校的人,拿一个文凭就沾沾自喜了,在别人面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但内在的德行很差劲。今天,我资助三年的一个大学生来了,他读中央民院,每年放假都来取学费。可近几年来,他很多行为让我不满意,而且一年比一年差。这次我实在忍不住了,狠狠说了他一顿,并告诉他:我给你的钱,感觉基本都浪费了,没什麽意义。他赶紧回答:不会呀!我马上就大学毕业了,今年准备考研究生,这个应该没问题。确实,他人比较聪明,考试可以说轻而易举。但我说:你读研究生的话,我不想继续资助,因为觉得有点不值。你的学费是每年8000元,若把这8000元给80个乞丐,每人可以分100元,这应该很有意义。但像你这样缺乏德行的人,做人连基本的孝顺都没有,佛教信仰也越来越减弱,真是一年比一年让人失望!後来,他用各种方式让我生欢喜心,但我也清楚他在表演。或许我的判断并不正确,但90%以上应该不会错。

这几年,我资助过不少学生,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学校: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四川省藏校、拉萨的好几所大学,以及汉地很多高校。然而,有些学校的教育,不说佛教的崇高精神,就连儒教中向善的德行都没有,以致很多年轻人从那里毕业之後,言行举止、甚至眼神中浮现出来的,都是贪婪和狡诈。

所以,人光有学问并不够,关键在於是否有德。对刚才那个大学生,我还说:智悲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德行都远远超过你。人若没有德行,即使学得再好,最终也可能会培养成一个贪污分子,祸国殃民、贻害自他。所以,尽管我最初的发心是好的,但因为凡夫没有他心通,即使做慈善事业,结果也不像想像得那样美好。如今事已至此,想挽回也没办法了。但不管怎样,做事遇到一两件不成功的,也不应该就此停止,今後还是要继续努力。

其实,一个人的德行,能从小养成是最好的。前两天,有个8岁的小孩,把自己30元的零花钱供养给我,说是做智悲慈善基金。我问:“30元钱能做什麽?他说:很多小朋友没有笔和纸,可以用这些钱帮助他们。他的话虽然很普通,但这种善心若能延续下去,那他长大之後,对社会、对人类乃至对所有众生,肯定会有利益。

可现在的学校很缺乏这种理念,从一开始教给大家的,就是要为钱、为生活、为今生而奋斗;到最後,以自私心、虚荣心、狡诈心学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骗人那一套。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若想出淤泥而不染,确实也比较困难,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尽量追求高尚的人格。

概而言之,自己的德行和才学不如他人时,包括出家人在内,都要自我督促、发奋图强。有些人可能认为:哎哟,修行人比这些干什麽呀?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在行持善法方面,每个人都应积极进取、不甘落後:别人得奖,我为什麽不能?别人学得好,我为什麽学不好?努力向上的精神不可缺少。古人是如此,现在有智慧的人也应这样。所以,在德行与才学上自勉很重要。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品德、才学需要效法,可物质方面的享受,我们就要降低,不要攀比。即使自己生活比较贫寒,衣服、饮食、房屋、财富等不如别人,心里也没必要忧愁。

现在有些学校,该比的学问和品德,没人竞争;而不该比的吃穿,人人都互相攀比。我虽没上过大学,但在读书时,学习气氛也不太好,学生们天天比谁的衣服好看、谁的衣服高档,谁吃的花样多、谁吃得昂贵,似乎这些才是他们人生的主要目标。现在的社会更是如此:一顿饭动辄花费几万块,一件名牌衣服甚至超过上百万,这样大家就觉得了不起。但这个臭皮囊吃得再好、穿得再贵,依然免不了生老病死,攀比这些完全是愚者之举。

在晋朝,石崇曾与王恺(晋武帝的舅父)以奢靡相比:王恺饭後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晋武帝暗中説明王恺,赐了他一株珊瑚树,高二尺许,世所罕见。王恺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挥起铁如意,将珊瑚树打得粉碎,然後一笑置之:别心疼,我赔你就是。便命左右取来六七株珊瑚树,个个皆高三四尺,比王恺那株强多了。王恺抚然自失。

如今,攀比行为在偏僻地区的牧民、农民中也蔚然成风,比如在节日里,他们会比身上的衣服如何高档、装饰品如何华贵……听说在深圳、北京等大城市里,比富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甚至有些行为特别过分、令人咋舌。

其实这些都非常不好。人活着的关键在於德行和学识,一个人只要品学兼优,生活再贫寒也不可耻。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他虽然家境贫穷,可却安贫乐道、敏而好学,孔子教他一种道理,他马上能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把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孔子对他寄予厚望,但可惜他32岁就死了。对於颜回的德行,孔子曾赞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吃饭时用一节竹筒当碗,喝水时直接用瓢盛水,住在极为简陋的巷子里,别人看他那麽贫穷,都替他忧愁,可他却不改其乐,还是非常达观。

佛教中有些高僧大德也是如此。例如,慧林禅师,一双鞋子穿了二十年;通慧禅师,终年一衣一服,衣服补了再补,不论冬夏都穿同一套,不像现在人一样,天天换来换去。

所以,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人们确实需要自我反省。尤其是学生,不要一味追求时尚、贪图享乐,而应在智慧上、德行上进行比赛。在我们智悲学校,我就要求孩子不仅在学习上要互相竞争,德行上更要争先恐後,谁的德行好,就给谁发奖,以此鼓励他们对人格的重视。

在古代,人们讲究八德——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这其中虽没有佛教的甚深因果,也没有深奥的空性意义,但做人的基本架构已全部具足了。所以,包括出家人在内,人人都应学习古代的优良传统。要知道,这些知识是现在学不到的。我看过很多小学、中学的课本,里面有些内容是在教孩子如何奢侈、如何享受,对人心不但无益,反而极为有害。也许是编者智慧有限,他自己喜欢什麽,就认为孩子将来也需要这些,却不明白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才对他以後真正有帮助。

古人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最初过节俭的生活,以後有条件了,奢侈起来很容易,像有些人,小时候生活贫困艰难,饱受了种种痛苦,现在长大後有钱了,怎麽享受也经得起;而从奢侈的生活步入俭朴,就相当困难了,有些人从小一直娇生惯养,始终被视为小公主小王子,在呼风唤雨、一呼百应中成长,但後来自己突逢变故,一夜之间变得贫困潦倒、不名一文,需要为以後的生计而奔波时,他们往往极其脆弱,有的甚至会自杀。

当然,人生的无常变迁,很多人可能还没感悟到。但我们作为出家人,即便遇到这些,对此也没有那麽执着。就我而言,刚出家时算是一种苦行,生活虽然艰苦,可在上师座下闻思修的那段日子,至今仍然非常怀念。与那时候相比,现在尽管各方面条件好多了,但我还是向往过去的美好生活,并不留恋现在的地位、财富,更不会为它而患得患失、忐忑不安。所以,修行人对所带来的苦乐,与世间人还是有点不同。

其实,一个人若受过良好的人格教育,对他一生都特别重要。当然,有了完善的人格後,还应让他接受佛教的教育。虽说现在世间有各种宗教,大多都提倡博爱、平等、真诚等理念,可是单靠这些,解决生死大事有一定困难。所以,不要认为只学基督教、儒教就可以了,甚至有人出家以後,还认为它和佛教一样,这完全是没有深入闻思所致。因此,各大宗教哪个深、哪个浅,大家一定要搞明白。

总之,修行人也好,世间人也好,在生活上最好不要攀比,对房屋、衣服、饮食等,也不要特别耽执,唯一关心的应该是自己的德行和学识。以前爱因斯坦就是如此,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同学的生日宴会。因为他穿着与平时一样,有同学嘲笑道:你父亲的生意是不是很不顺利?他坦率地说:父亲的生意是有些不顺利,但也不至於买不起一件衣服。另一位同学哈哈大笑说:既然买得起,何不买一件,打扮得更体面一点呢?爱因斯坦却十分严肃地说:我认为作为青少年,不能只知向社会索取,而应该思考怎样为社会做贡献!一句话说得那些同学无言以对。

当然,佛教中更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尤其是很多高僧大德,从小以身作则,在利益众生心念的推动下,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完全超越了世间很多名人。

所以,人活在世上,最有意义的就是无私奉献、以不求回报的心态帮助众生,这是大乘佛教的究竟宗旨,也是每个发了菩提心者的行为。然而这样的发心与行为,要在人格的基础上才可以建立,否则,你连个好人都做不了,还敢说大话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恐怕是有点悬。

因此,在座的道友们,从现在开始,应在做人的基础上,依靠善知识的教言及传承上师不可思议的加持,默默发愿:哪怕能对一个众生有一点点利益,我也要尽心尽力去做。有了这样的发心,做任何事必定会顺利。因为一切失败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只要去除了这种心态,以利他心做什麽都会成功;即使不成功,也绝不会有任何过错。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倘若听到别人说自己过失就生气,听到赞扬自己就欢喜,那永远不会虚心改正错误,言行举止也会越来越不如法,这样一来,只会让损友日益亲近你,良师益友渐渐远离你。

闻过怒,闻誉乐:佛经论典中常说,修行人要依止善知识和善友,远离恶知识和恶友。当然要想依止善友,就一定要接受别人的批评。一般人都会闻过怒、闻誉乐,为了克服这种缺点,当我们受到赞扬时,应当扪心自问:我有没有这种功德?而被指出过失时,也要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过错。

如果你是狮子,别人骂你是狗,你不会真的变成狗,故不用为此而生嗔;如果你是狗,别人赞叹你是狮子,你也不会真的变成狮子,故不必为此而生喜。所以,别人的赞叹,不会让你变好;别人的指责,也不会让你变坏,这些没什麽可执着的。如《窍诀宝藏论》云:了知赞毁均为空谷声。故我们应以这样的心态,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损友来,益友却:世间上的朋友,分益友和损友两种。按照《论语》的说法,损友有三种: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友便辟,指逢迎谄媚的朋友;友善柔,指表面奉承而背後诽谤的朋友;友便佞,指善於花言巧语的朋友。益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指正直的朋友,不会有狡诈心和欺骗行,让人有安全感、信任感;友谅,指诚实守信的朋友;友多闻,指广闻博学的朋友。所以,择友要从这些方面观察。

一个人能不能交到好朋友,关键也在自己。如果别人指出你的过失,你不但不生气,还愿意认真改正,就能交到善友;否则,即便是真正的善友,也会逐渐远离你。这里有一则可靠的故事:孔子最初在鲁国时,做过大司寇(摄行丞相事),虽然时间不久,只做了三个月,可是鲁国大治。大治到什麽程度呢?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枪刀入库,马放南山。路上丢失的东西没人去捡,晚上睡觉不需要关门;刀枪都收到仓库里了,战马也被赶到南山上喂草。(不像现在,天天做军事演习,武器时刻瞄准某个国家,害怕敌人从这里出来、从那里出来。)举国上下一幅太平景象。

孔子把鲁国治理得这麽好,这让齐国君王特别害怕。因为齐国跟鲁国是邻国,为阻止鲁国继续强大,以免把齐国给占领了,他们想办法破坏鲁国的政治。

齐国想出什麽方法呢?就是训练一班擅长歌舞的美女献给鲁国,其用意是想令鲁国君王沉迷于声色,不再治理国家。鲁国君王一得到这些美女,果真什麽都不顾了,一天到晚欣赏歌舞、饮酒作乐,甚至三日不上朝,众人进谏也不接纳。

孔子一看这种情形,觉得鲁国没有可为了,就辞官不做,开始周游列国,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发展他一生的抱负。

可见,纵然是大到一个国家,若有善友提出好的意见,君主也应虚心采纳;假如不但不采纳,反而还控制他、镇压他,这个国家肯定不会有发展前途。包括现在一些企业、团体,上者务必要接受下者的建议,倘若不接受任何监督批评,除非你是圣者,有了知一切的尽所有智,否则,这个整体将很难进步。

因此,当听到别人揭露自己过失时,没有必要暴跳如雷,而应像阿底峡尊者那样,把这人当作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善知识。为什麽呢?因为谁也不愿轻易得罪别人,如果不是出於好心,人家不可能指出你的过错。其实他在说你某些行为不对时,心里肯定也很疼,假如你冥顽不灵、顽固不化,不肯虚心接受并改正,正直的朋友就会慢慢远离你。

当然,乍听别人说自己缺点,谁的心里都不舒服,但既然是为自己好,每个人就应该渐渐适应,并细心观察:我到底有没有这种过失?是别人冤枉我,还是我真的错了?如果是我错了,那就该勇於改正。像阿底峡尊者那样的大圣者,尚且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何况是我这样地地道道的凡夫人了?

其实凡夫人的毛病特别多,只不过自己认识不到罢了。今天我就跟那个大学生说:你以为自己了不起,但实际上,像你这样的大学生多得不得了,你连一个小蚂蚁都不如,有什麽可得意的!其实,他也没做什麽错事,可能是我的眼睛有问题还是什麽,他一进来,我心里就不舒服,所以给他说了很多很多。我自问倒没有恶心,但愿那些话对他能起作用,可现在很多人素质比较差,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接受的能力。噶当派的高僧大德,在听到别人说自己过失时,会非常欢喜、非常感激。可作为一个普通人,对此还是很难以接受。这一点,我们平时也应多观察自己。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听到有人赞美自己,理应心怀恐惧之感,唯恐自己生起骄慢。听到有人讲自己缺点,应当生大欢喜心,因为这有利於进步。若能做到这样,正直的朋友会渐渐亲近你。

别人赞叹你的时候,你尽量不要陶醉其中、特别快乐:是是是,我就是这样了不起!有些高僧大德特别谦逊,有人一赞叹他,他马上想办法转移话题。可现在有些人不是这样,不等别人赞叹,自己就到处宣扬我有神通神变,知道你们想什麽我在这个世间上如何成功”……麦彭仁波切曾言:自己於己作赞叹,纵是帝释亦不佳。所以,如果拼命赞叹自己,别人就会觉得你有问题。

当然,上师如意宝讲过:有些高僧大德为了摄受他众,或者,有些菩萨为了显示自身威力,在大众中显露一些不共的功德,这也是有必要的,是摄受众生的善巧方便。除此之外,作为一般人,没有必要自我宣扬,一旦听到别人的赞美,也要注意把持自己。

唐朝有一位大臣叫宋璟,以刚正不阿着称。一天,有人推荐给他一篇文章,并说:写文章的人很有才学。宋璟是个爱才之人,马上就读起这篇文章来。文章真是不错,他边读边赞叹。可是读着读着,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原来这人为了巴结他,在文章中对他大加吹捧,这让他很生气。後来,宋璟对送文章的人说:这个人的文章不错,但品行不端,不能启用。(现在社会上也有这种现象,有些人对领导特别会巴结、吹捧,这样的人很难有令人信服的人格。)

所以,学了这样的人规法後,当别人赞叹你时,你应觉得诚惶诚恐;当别人说你过失时,你要以欢喜心来接受。若能如此,智者渐渐会认可你,善友也会渐渐亲近你。

其实,一个人文凭不重要,人格却很重要。人格好的人,不管到哪个团体,用不了一个月,大家都会接受你;而人格不好的人,纵然你学历再高,一段时间以後,也不会有人愿意理你。究其原因,诚如古人所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智者会与智者聚在一起,愚者也会和愚者聚在一起。《易经》亦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所以,志趣、意见相同的人,自然而然会合在一起,这是一种规律。出家团体中也是如此:爱闻思、爱守戒、爱修行、爱利益众生的人,往往有共同语言,经常集聚在一起;而喜欢说是非、不好好闻思修行、天天懈怠的,也能看到他们成天呆在一起。

综上所述,大家平时要学会观察自己,对一切赞毁泰然处之。萨迦班智达说过:不因赞称而高兴,不因辱駡而忧伤,善持自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不要因他人的赞扬而高兴,也不要因他人的辱駡而忧伤,要善於把持自己的功德,这就是正士的法相。寂天菩萨也说:若有人毁我,赞誉何足喜?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假如有人诋毁我,那再多的赞美有什麽可高兴的?假如有人赞叹我,那个别人的诋毁有什麽可忧愁的?因此,我们听到赞叹或诋毁,心不必变来变去。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无心犯下的过失,称为错误;故意去做的坏事,称为罪恶。

有些人不是存心为之,只因自己智慧不够、为人处世的方法欠妥,以致所做的事情不圆满,这种情况叫做,而不叫。前两天有个道友说: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因为我智慧不够,再加上能力太差了,您可不可以原谅我?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她确实心也很好,只不过正如她所说——智慧不够,所以只是个错误,当然可以原谅。但如果是明知故犯、故意去做,那就是罪恶了。

有些人心真的很坏,明明知道不对,却还非要去做,这按照佛经的观点,过失相当大。古人也说: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因此,存有善心去做善事,功德可谓无量;而存有恶心去做坏事,过失同样不可小觑。

从这个道理来看,有些人讲经说法时,若非存心讲错,只是有时理解有误,过失应该不大;但若明明不懂,还望文生义地随便解释,那就不一样了。听说北京有居士问一位法师:《普贤行愿品》里二乘有学及无学是什麽意思?法师不懂装懂地说:“‘有学是有学问的读书人,无学是没学问的文盲。我们要随喜读书人和文盲的一切功德。这样回答差太远了!有学无学,其实分别指有学道、无学道。所以,在传讲佛法时,没有依据千万不要乱讲,现在有些法师、居士总是我觉得如何如何,这样传法还是很可怕的。

以前百丈禅师有一天给大众传法。传法圆满後,大众皆已退去,独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百丈禅师问:前面站立的是什麽人?

老者答道:我不是人,是一只野狐。过去古佛时,曾在此百丈山修行,後因一位学僧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我回答:不落因果!因答错一语,我五百世堕在狐身。今请禅师代我回答,希望以此摆脱野狐之身!

百丈禅师听後,慈悲地说:请问!

老者合掌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

百丈禅师答言:不昧因果!(即因果历历不爽、丝毫不虚。)

老者言下大悟,作礼告辞。第二天,百丈禅师带僧众到後山岩洞内,以杖挑出一野狐死屍,禅师嘱咐依亡僧之礼火葬。

可见,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别。因果是绝对不虚的,故为他人讲法者,万万不可胡乱指点!

过能改 归於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过能改,归於无:任何错误,只要知错能改,错误会越来越少,逐渐就没有了。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犯错是不可能的,但错了以後,要勇於面对并及时改正,要求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此一来,过失就会渐渐归於无有。佛经中说:过失没有功德,但能忏悔清净是它的功德。所以,有了过失就需要忏悔。古人亦云: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倘掩饰,增一辜:相反,如果有过错却故意掩饰、文过饰非,这样只会让自己又增加一条罪恶——欺骗隐瞒。

犯错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但能正视它、改正它,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孔子曾赞叹颜回:不迁怒,不二过。颜回每次犯错,都会深刻反省并立即改正,同样的错误绝不犯第二次。有些道友也想如此,犯了一次错误,就在我面前信誓旦旦: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您看着吧,第二次再犯,我不是人!但没过多久,他又犯了。这时问他:你还记得原来的话吗?他歪着头想想:……可不可以再给一次机会?

一次次地犯错固然不好,但掩饰错误更不应理。古人云:小人之过也必文。”“就是掩盖,即小人对於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总是千方百计找各种理由加以掩盖。其实做人应该光明磊落,如果自己真的错了,就应该不覆不藏,把过失全部说出来,之後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这一点,与佛教中的忏悔是完全相通的。

当然,我们毕竟是凡夫人,犯错也是在所难免的。学院工程队有个包工头,他已经写过四次检讨了,每次犯错都发誓:如果有下一次,我就不呆在这个工程队里!我们看他可怜,就让他写一个检讨,以示惩罚。可他後来又屡屡再犯,累计到现在已有四次了。所以,凡夫人常常都会犯错,但若能知道自己不对,也是智者的一种行为。

倘若一个人知错能改,让自己总处於善心的状态中,这对身体也很有益。日本有位博士叫江本胜,他自1994年起,以高速摄影技术来观察水的结晶。结果研究发现:善良、感谢、神圣等美好讯息,会让水结晶呈现美丽的图案;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讯息,会让水结晶出现离散丑陋的形状。其实,我们人体的组织结构中,大部分都是水,若能时时改过自新,让自己处在快乐和欢喜之中,身体自然会长寿延年。不过,我们佛教徒倒不需要这些试验,只要安住於禅定或无我空性的境界中,身体自然健康无病。历来很多法师为什麽那麽长寿?原因除了长年茹素以外,实际上还有禅定食的滋养。

因此,依靠大乘无我修法,断除对世间的一切耽着,让心处在快乐之中,这对修行人来讲很有必要。你如果从修行中没有获得满足,却妄图从追求物质中寻找快乐,那麽即使一个人拥有全世界的财富,家产超过李嘉诚、比尔·盖茨,却仍然会欲壑难平,在欲求不满的心态中痛苦万分。所以,人不管在什麽情况下,要有一种满足感,尤其是修行人,应当追求的是修行之乐。


第十四课思考题

59
、修行、开悟、做人,这三者的次第应该是怎样的?这有什麽必要?你是如何做的?

60、我们在哪些方面应互相攀比?哪些方面不能互相攀比?自己有些地方不如别人时,应该怎麽办?古人是怎麽做的?

61、什麽是损友?什麽是益友?怎样才能让损友日益远离、益友渐渐亲近?你对此有何体会?

62、过错和罪恶怎麽区别?在讲经说法时,如果讲错了,过失是否比较大?为什麽?

63、对待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我们应该有什麽样的态度?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32] 大学:字,古读“tài”音。大学,即是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相關文章:
弟子规另解 第二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九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八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七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六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三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二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一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九课
弟子规另解 第八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七课
弟子规另解 第六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四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三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二课
弟子规

上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十五课) 回目錄 下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十三课)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2008年萨迦法王台湾福慧之旅
札什伦布寺访台弘法团
宗喀巴大师基础课程~入菩萨行论
纽约庄严寺
第一社会福利基金会

赞助网站
自由電子新聞網
中央研究院身體與醫療研究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我們的仁波切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