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送多殿仁波切回印 八大舍利塔開光、密意廣深文武百尊大灌頂 新春祈福法會暨開示禪修閉關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六课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1/01/08 21:16:07
學習次第 : 进阶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六课

现在还是讲泛爱众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当别人在忙的时候,尽量不要去打搅人家。当别人心绪不安时,也不要在他面前说个不停,增加他人的困扰。

这是我们平时做人做事应该注意的。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代表了他的内在修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似简单,其实也不是那麽容易,即使只是短短一次接触,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

所以学习《弟子规》,虽未提及甚深空性,也没有前世今生的道理,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它就像佛教的《君规教言论》、《格言宝藏论》一样,讲到了最基本的世间人规。当然,佛教论典在阐明人规的同时,自然会提及前後世、业因果,而《弟子规》若也能补充这些,就堪称完美了。

《弟子规》尽管阐释的是儒教思想,没有直接宣讲佛法,但我们学习它还是很有必要。若能将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在阿赖耶上种下种子,我们就可以变成好人,为修行打下稳固的基础,作为佛教徒,此即是解脱之因;作为非佛教徒,这也有利於日常生活。总之,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对众生有利的事都要去做,对众生有害的事都要遏止,所以学习这部论典并不矛盾,而且从基础的角度讲,还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极个别分别念重、邪见深厚的人,可能觉得这些道理太浅显,从而不一定特别重视。若是如此,本论就不会给他带来很大利益。因为学习任何一个法,信心是最为关键的,如果没有信心,即使是甚深中观、无上密法,对他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本论所讲述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倘若舍弃了这些珍贵道理,世界会变得越来越丑恶。这一点,不但汉地的仁人志士在强调,藏地的高僧大德也同样重视,如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云:依人言行装束等,推知未来贤劣事,是故皆不应违越,昔日优良之习俗。意思是说,历来的古德先贤,皆依人们的语言、行为、装束等方面,推知未来将发生好事或坏事,因此,世人切莫轻易违越流传至今的优良习俗。

但可惜的是,现在年轻人根本不懂这些,他们把古人的思想,看作是落後、过时的东西,认为只有新科学、新理念才有价值,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下面继续学习:

人不闲,勿事搅:别人没空的时候,如正在休息、坐禅、做事,我们应该考虑别人,不要给他添麻烦。有些人平时修行时,明明在门上挂了请勿打扰的牌子,但个别人就算看到了,却还使劲敲门;有些人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但你不管人家是不是有空,打电话一直讲个不停,这样都很不好。我们与人交往时,应该懂得察言观色,不能只想到自己的事情,却从来不顾及别人。

人不安,勿话扰:别人情绪不安的时候,你不要罗罗唆唆、东拉西扯,以免徒增他的烦恼。如果你能安慰他、帮助他,那说几句也可以,否则,即使有道理的话,也最好不要多说。

三国时期,魏明帝最疼爱的女儿去世了。魏明帝非常悲痛,决定厚葬她,并亲自去送丧。大臣杨阜劝道:过去,先王和太后去世时,您都没有送丧。现在女儿死了却去送丧,这与礼法不合。杨阜说得有理,但魏明帝悲痛至极,没有接受他的建议。杨阜就反反复复、唠唠叨叨说个不停。结果,气愤的魏明帝把他赶出了朝堂。

因此,说话要看时机、懂分寸。如果你想什麽就说什麽,即便对方有时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当面拒绝,但心里也很不舒服。其实,不恰当的语言,往往是一切祸害的根本,诚如憨山大师所言: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所以,别人心情不好时,千万不要随便打扰,就算有重要的事,也要先问一下:你现在有空吗?假如别人不空,则可以另找时间。但有些人不是这样,明明看到对方在忙,他却视若无睹,只管讲自己的长篇小说,从3岁至75岁之间的整个经历,滔滔不绝地跟别人倾诉,这样听者也很为难。

所以,说话的技巧很重要。佛教中也经常强调:说话时,所表达的内容要有意义;能表达的语言要清晰;讲话时要诚心诚意;语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麦彭仁波切曾云:有时缄默不成事,有时默言成办事。故作为智者,应掌握该说、不该说的分寸。否则,该说的说不出来,什麽都烂在肚子里;不该说的却又口若悬河,翻来覆去地唠叨不停,这些都是过错。

这方面,佛教徒一定要学习。不然的话,你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世间有智慧的人一听你说话没水准,就认为佛教不过如此,到时你想用佛理来教化他,恐怕也会很困难。世间有许多聪明人,他们接受一个事物时会反复观察,如果我们佛教徒做人比较善巧,让人家挑不出毛病,甚至令其受益匪浅,那他就愿意与你交往。在此基础上,你再慢慢与他探讨佛教,他或许可以接受,甚至还会皈依三宝,趋入大乘。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讲些高深境界,就算你有一定的修证,也不要不分场合地随意显露。因为世人有世人的眼光,倘若你的言行他看不惯,那他不但不会接受佛教,反而还会进行譭谤。

所以,作为佛教徒,应当以善巧方便,与世人结上善缘。即便你们最初互不相识,但只要你的行为随顺他,逐渐让他接受,以此因缘,将来也有度化他的机会。

这些知识,有人或许觉得浅:我的空性境界那麽高,学《弟子规》是不是大材小用?这种想法不正确。就我而言,虽然学佛这麽多年,但跟世人交往的过程中,这些格言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我自己得到利益之後,很想把这些与别人分享,让你们每个人也能有所收获。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人有短,切莫揭:发现别人的短处,不要轻易地揭露。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点过失都没有的人,世间上是找不到的。即便是一些功德显赫者,背後也隐藏着或多或少的过失。因此,对於别人的缺点,最好是能观清净心,就算有些地方看不惯,也应该当作一种误会,不要随便说出去。

人有私,切莫说:知道别人的隐私,不要到处去散播。《太上感应篇》云: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不揭露他人的短处,不炫耀自己的长处;遏制恶、宣扬善,给予多、索取少。这是古人的行事原则。

可现在人恐怕不是这样。他们特别喜欢说人是非,稍微看到一点、听到一点,就赶紧召集亲朋好友,添枝加叶地开始传播;甚至骂人的时候,也用这些隐私把别人伤得体无完肤,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古人言:骂人不揭短。所以,不管在什麽情况下,都要学会留口德。

作为真正的修行人,应像噶当派大德那样,时时刻刻观察三门,尤其要管好自己的舌头。曾有一则故事说:有个主人对仆人说:你到市场去给我买最好的东西。仆人去了,带回来一个舌头。主人又对仆人说:你到市场去给我买最坏的东西。仆人去了,又带回来一个舌头。主人问他为什麽,仆人回答:舌头是善恶之源。当它好的时候,没有比它再好的了;当它坏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坏的了。

因而,我们平时对自己的语言应当注意。当然,语言的善恶关键在於心,心里怎麽想的,口中才会怎麽说,所以要想管住舌头,首先应培养自己的德行。那麽,怎样培养德行呢?《菜根谭》云: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这是古人所讲的甚深哲理,我们也当引以为鉴。

前两天我听一个人说:某某人修行很好,为什麽呢?因为我从没听过他说别人的过失。我想了一下,确实言之有理,作为凡夫人,有些特别爱说过失。前段时间来了些居士,我们在交谈的过程中,一个人一直评论他人的过错,另一个人在旁边就帮他忏悔:嗡班紮儿萨埵吽,嗡班紮儿萨埵吽,你不说好不好?嗡班紮儿萨埵吽,嗡班紮儿萨埵吽,你不说好不好?……”但那人始终停不下来。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曾言: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我们作为佛教徒,有能力则应宣扬佛教的崇高精神,而不是宣扬他人的过失。然而现在很多人,一说弘扬佛法,谁都没有兴趣,而一提到别人的过失,好多人都兴致勃勃、积极发言,然後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如此对别人的伤害非常大。

一个人如果德行好,听到是非会闭口不言,不参与那些,更不会到处传播,这样的人也值得信赖;而有些人十分乐於传播是非,别人的过失只要让他听到了,用不了多久,就能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当然,这也跟个人的家庭环境、後天教育有关。爱说过失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不对,反而觉得自己很有口才,给人取外号、说是非,甚至添油加醋、颠倒黑白,还自认为特别有智慧。正因为有了这群人,现在善良的人往往得不到好评、认可;特别丑恶的人,却偏偏有无数人恭敬、赞扬。因此,大家应该擦亮智慧的眼睛,好好看一看这个世界的真相,同时也要经常观察自己的行为。

佛教中有许多审视言行举止的教言,用这些来反观自身并不困难。在儒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中,这样的教言虽然也有,但与佛教相比,窍诀上有很大差别。这并不是我自赞毁他,而是长期以来,自己在这方面作过大量观察。所以,若能用佛教教理经常反观自己,我们的功德定会日日增上,过失也会渐渐减少。否则,只是口头上说要行善、念佛、修加行,实际上却没有约束三门,那麽慢慢地,过错将会掩盖已有的功德,这是很可惜的。因此,要想保护自己的善德,就应长期护持身口意。当然,除了利根者以外,凡夫人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圣者,故必须要按照次第来行持。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称赞别人的善行,就等於是自己行善。当别人听到赞美之後,也会因此而受到勉励,更加努力地行善。

我们平时若没有特殊必要,最好不要指责别人的过错,而应尽量赞叹别人的功德。在大乘修行人的心里,每个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是值得敬爱的对境,这样一来,对其所犯的小小过错,不要看成是永恒的,应该多看、多赞美他的功德。

当然,要赞叹一个人,先了解他是很重要的,否则,虽说赞叹是件好事,但若用得不恰当,也不一定能体现它的价值。《中庸》里讲: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舜在做一件事之前,总爱徵询别人意见,就算是浅显的话语,他也喜欢观察其中涵义,例如,他接触一个农民时,可能会问:你们吃得怎麽样?住得怎麽样?生活状况如何?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展开一些话题,进而去探讨时,就会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感受。然後在此基础上,再隐藏那些不好的意见,宣扬那些好的意见。

但现在有些出家人,对在家人的烦恼毫不清楚;有些在家人,对出家人的生活也一无所知,如此一来,你要赞叹他、理解他,甚至信任他,会有很大困难。其实若能真正了解别人,就会发现,即使是普通人的一句话,也能让你受益颇多,得到一种全新的感悟。我常遇到一些杀生者、偷盗者,跟他们接触以後,才知道他们并不像我想像的那样,他们有他们的痛苦,有他们的烦恼,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别人,并给予恰当的赞叹,以此来引导他行持善法,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你如果时常赞叹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赞叹你。麦彭仁波切云:如若赞扬其他人,自己亦为他人赞。越是讥毁其他人,自己越受他人讥。因而,现在很多聪明人为了赢得众人的恭敬,就故意赞叹别人、迎合别人,让他们高兴。这也是一种世间规律。

其实,一个人若经常赞叹别人,自己也会有行持善法的能力;一个人若总说人不好,那他的修行境界也好不到哪里去。因此,我们平时要管住自己的舌头,印度哲学家白德巴说过: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开启修行门扉》中,有些噶当派上师也说:最好是有一把锁,把自己的嘴锁上,不让它乱说话。所以,我们应常说别人的功德。不过,这样的发心和能力,凡夫人比较欠缺,好多人行持善法很困难,行持恶法却易如反掌。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尽力去做,若能具足善巧方便,有时一个微小的行为,也可以改变他人的命运。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小说《最後一片叶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病房里有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她的窗外有一棵树,在秋风中,叶子一片片掉落下来。她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默默对自己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後,悄悄用彩笔划了一片树叶挂在树枝上。於是在病人眼里,最後一片叶子始终没有落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所以,人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我们若能给别人带来希望,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行为,也会起到很大作用。

作为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哪怕有一点能力,哪怕只剩下一口气,也应该给别人带来快乐。如果能创造生生世世的安乐,那当然很好,但即使做不到这一点,只是暂时让别人的病体康复,或者给他的心情带来欢乐,我们也应当全力以赴,付出一切也值得!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相反,宣扬别人的恶行,就等於自己作恶。过多去评论他人、说人是非,不但自己德行日损,也会因此与人结下怨仇,祸延及身。

所以,无论在什麽场合,最好都不要谈论别人的过失。《格言联壁》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对於这些,古人说到就能做到,而现在的人,刚学完的两三天内,可能会注意,但过段时间就忘光了。

其实,真正修行好的人,看这个世界跟极乐世界一模一样,所有众生跟菩萨无有差别。印光法师也说过: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这就是修行境界。若没有这种境界,尤其是不信因果的人,言谈中所造的恶业极为可怕。因此,我们不要喜闻人过、乐扬人恶。

弘一大师曾说:吾每日思己之过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批评他人是非?的确,真正的修行人就是这样。可现在很多人恰恰相反:说别人的过失,时间多得不得了;而观察自己的过失,却根本没有时间。以前,孔子的学生颜回非常有德行,一次他与武叔交往时,武叔总是在讲别人的过错,颜回听後并未随声附和,而是婉转提醒他不要说是非[33],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古人言: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喜欢听闻别人的过失,不如喜欢听到自己的过失,这样可以了知自己的不足,便於改过迁善。然而现在很多人,一听别人说自己的过失,就闷闷不乐,两三天都不想吃饭,甚至有机会还想报复对方。既然你不愿别人说你的过失,当面说了不高兴,背後说了也不高兴,那麽你又为何爱说别人的过失呢?

要知道,语言的伤害力相当大。尤其对没有修行境界的人而言,如果说话不善巧、方式不得当,即使表达的是同一件事,也会引发不同的结果。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生活窘困,常和一些穷孩子放牛砍柴。後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从前的一些穷朋友,都想跟他沾点光,弄个一官半职,於是有两个人结伴去京城找他。

见到朱元璋後,一个人先开口说:还记得我们一起割草的情景吗?有一天,我们在芦苇荡里偷了些蚕豆,放到瓦罐里煮。没等煮熟,你就抢豆子吃,把瓦罐都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你抓一把就塞到嘴里,却不小心被一根草卡住喉咙,卡得你直翻白眼……”他还在那儿喋喋不休讲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当即下令把他杀了。

然後,朱元璋又问另一个人:你有什麽要说的?那人连忙答道:想当年,微臣跟随陛下东征西战,一把刀斩了多少草头王。陛下冲锋在前,抢先打破了罐州城,虽然逃走了汤元帅,但却逮住了豆将军,遇着草霸王挡住了咽喉要道……”朱元璋听了,顿时心花怒放,随即降旨封他做了将军。

二人所说的内容虽然相同,但後者把朱元璋小时候偷东西吃的轶事,用一种特殊的隐语表达出来了。当事人听了,彼此心照不宣,而局外人听来,完全是在描述朱元璋当年金戈铁马的戎马生涯,所以最後他的结果完全不同。(昨前天我在炉霍那边招生时,有个人给我打电话,一开口就是:我是你放犁牛的朋友!我倒没有觉得什麽,忙说:对对对。

可见,同样一件事情,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不但不会得罪对方,还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如果说话方式不当,就算是让人生欢喜的事,可能也会弄巧成拙,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所以,说话的确需要善巧方便。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行持善法者若相互勉励,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倘若明知对方有过错却不规劝,那麽双方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瑕疵。

不管是世间法还是佛法中都强调:依止善友,自己的行为会变善;依止恶友,自己的行为会变恶。因此,德才兼备的两个人长时间一起交往,互相熏习,品德和智慧会越来越提升。

东晋将军苏浚在《鸡鸣偶记》中,就按不同的交往方式,把朋友分成四种类型: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意思是说,能相互劝勉、相互鼓励,及时指出朋友的错误,并帮助朋友改正错误、弥补不足,这是畏友或诤友;当朋友处於患难之际,能挺身而出,鼎力相助,不惜一切把朋友救出困境,这是密友;凑在一起吃喝玩乐,说些互相恭维的话,以酒肉为基础,这是昵友,也即人们常说的酒肉朋友;臭味相投,结成死党,而一旦分赃不均,就大动干戈、互相残杀,这是贼友。当然,我们要选择哪一种朋友?每个人应该很清楚。

在佛教中,道友之间的帮助也很重要。假如我们见到有人退失道心、心生邪见,自己不能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而应以各种善巧方便来帮助他。汉朝有个读书人叫郑均,他哥哥在县衙门当小官,常收受人家送来的礼物。郑均劝了好几次,但哥哥都不肯听。於是郑均就出去给别人做工,一年多才回来,他把辛苦挣来的钱都给了哥哥,说:物品用完了,可以用劳力再去换来,但若做官受贿,那一生的名誉都完了。哥哥听了这话,深受感动,从此就很廉洁了。因此,善友对自己的一生有极大助益。

当然,现实生活中,很难分辨出谁是善友、谁是损友,真正的友情在顺境中难以发现,往往是於逆境中才见真情。《伊索寓言》中有一个故事说:两个朋友行路时遇到一头熊,路边只有一棵树,其中一个立即爬上树躲起来,另一个人无路可走,只好躺在地上,屏住呼吸装死。熊走近装死的人,嗅了嗅,因为熊不吃死人,於是就走了。熊走之後,树上那人下来了,问:熊刚才对你说了什麽?”“熊给了我一个简短的忠告:对於在危险面前把你抛弃的朋友,绝不能与之同行!

还有一则寓言说:阿凡提担任某州州长时,门庭若市,趋之若鹜者不计其数。一天,一位邻居冒昧地问:你家整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你到底有多少朋友呢?阿凡提平静地说:等我不当州长、削职为民时,我再告诉你。

确实,有些道友对此也深有体会,你条件比较好的时候,很多人都对你谦恭顺从、赞叹有加;而一旦你生病了,非常需要人照顾时,在救护车里陪你、送你去医院的,恐怕屈指可数。因此,能同富贵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而能共患难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简而言之,大家行持善法时应该互相劝勉。现在菩提学会的气氛比较不错,有些人因福报较浅、修行能力差而想退出时,周围的道友就会苦口婆心地劝导,直至他的烦恼渐渐消失,从此之後再也不会退转了。出家人中也应该如此。有些人修行遭遇违缘时,其他道友理应好言相劝,千万不能袖手旁观,认为:这又跟我没关系。还俗是他的事,退失道心是他的事,我自己修好就行了。不要发这种小乘阿罗汉的心,大家应该互相帮助,这一点很重要!


第十六课思考题

69、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如果要找他有事,应该怎麽做?这有何必要?

70、怎样对待他人的短处和隐私?你以前是怎麽做的?以後准备如何改正?

71、为什麽要称赞别人的善行?为什麽不能宣扬别人的恶行?假如看见有人没做到,你打算如何劝他?

72、什麽叫畏友、密友、昵友、贼友?你平时交的朋友属於哪一种?他们是真正的朋友吗?为什麽?

73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你怎样理解这一颂?


[33] 颜回说:承蒙您到这里来,应该使您有所收获。我曾听夫子说过:谈论别人的不是,并非能显出自己的好处;讲别人的邪恶,也不能显出自己的正直。因此有道德之人只是就事而论,指责自己的错误,而不去批评别人的不是。










相關文章:
弟子规另解 第二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九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八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七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四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三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二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一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九课
弟子规另解 第八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七课
弟子规另解 第六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四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三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二课
弟子规

上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十七课) 回目錄 下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十五课)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听闻集- Yahoo!奇摩部落格---穹拉惹对仁波切.悲青增格西.法王开示
中华民国敏卓林达玛师利佛学会
究竟一乘宝性论
药师佛祈请文?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1﹞ 日期2008/10/1 03.37
苏富比国际收藏家

赞助网站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維基百科-藏傳佛教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佛教藝術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