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28菩提三乘林八關齋戒 竹巴傳承大護法威猛尊淨障灌頂法會 嘎桑仁波切5月雲林菩提塔尊勝塔開光大典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弟子规另解 第六课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1/01/08 22:49:11
學習次第 : 初阶

 弟子规另解 第六课

《弟子规》主要是小孩子学的,作为出家人,作为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也许觉得太浅了。但如果你受过这种教育,去了解一下古人的思想、礼节和行为,对度化众生、饶益有情必定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对你与人沟通交往及心理成长,也会有所利益和帮助。

这里虽没有宣讲甚深中观,也没有揭示光明如来藏的本体,更没有无上大圆满直指心性的甚深窍诀,但作为一个普通人,若想生存在这个社会群体中,对有些道理不得不了知。了知了,对今生来世只有帮助,没有危害。

这一点我非常清楚。因为传讲之前,我自己先读了一遍,又给三四个有缘眷属讲了一遍,正是觉得有意义,才开始广泛弘扬的。弥勒菩萨说过:任何语言,如果符合经教且能对治烦恼,就应像佛语那样恭敬顶戴。

对很多智者和学者而言,以後通过这种方式来随顺众生、帮助众生,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你对甚深中观或无上密法的境界有所领悟,但有些众生的根基比较钝,不依靠一些其他道理,也不一定能摄受他们。因此,这次学习《弟子规》,若是佛教徒,可结合佛教道理让他了解;若是非佛教徒,则应令其在传统文化的领域中寻找真理,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此对他个人和社会都有利。

下面继续讲: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先到

长辈叫人时,自己听见了应及时回应,并帮着去呼唤人。如果所叫的人不在,应当回来禀告长辈,并进一步询问,有没有需要自己帮忙的事情。

也许有人觉得:《弟子规》没什麽可学的!你看,长辈叫,我就代他答应;人不在,我就替他做,再没有更深的东西了。

确实,这个字面意思比较简单,但你能否真正运用於实际生活中,时时助人为乐,对长辈不离恭敬心?这还有待於观察。遗憾的是,这麽小的一个行为,现在人也很难做到。比如,我打电话或用其他方式找一个人,他可能不情愿地应一句:嗯,什麽事呀?找他本人都这麽冷淡,不是找他的话,恐怕更不理不睬了。尤其是现在的小孩,根本没有这种观念,你若叫一个孩子,他又不在,别的孩子绝不会替他转告,更不会帮他做事。可见,简单的事也并不好做。

其实从有些行为上,能体现出更深层的东西。譬如打电话,大人不在家,是小孩接的,从他接电话的态度,就能看出这家人的素质以及对孩子的教育。倘若他对你很恭敬、很尊重:我爸妈不在,也许过一会儿回来。假如您有急事,我可以代为转告。这是有教养的表现。如果说一声他不在一声把电话挂了,那就很没有教养了。倘若从小养成这种习惯,长大後就会体现在他的行为上,只要不牵涉到他个人,身边无论发生什麽事,他都不会伸出援手。这一点,看看现在的社会就知道——即便是临近饿死、快要崩溃的人倒在身边,许多人依然漠不关心、置之不理。这是为什麽?就是从小没有受过道德教育。

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些行为看作是小事。尤其对大乘佛教徒而言,别人的事,其实就是自己的事。如果有人迷了路,或者在找人,这时你应主动地引导他、帮他找。若能如此,说明你有利他之心,因为这小小的行为,就是无条件自愿助人的善心体现。

因此,本应善待一切众生的佛教徒,对身边的人更要关心。而这种关心,自然也会有所回报。《法华经》云:为一切众生,欢喜而爱敬。对凡是有生命的有情,若不分种族、不分群体让他获得快乐满足,尽心尽力地爱护他,则会得到一切众生的欢喜与爱敬。

当然,为他人做事,不能怀有图报之心,也不是为了在人前表现。现在社会上,有身份的领导、上师才有人恭敬,而无依无靠的可怜人,不管在哪里,都少有人眷顾。所以,我们应不分地位、不分权势,以恭敬心来帮助所有众生,若能这样,必定会得到佛法的利益。印光法师也说: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不过,说总是比较简单,你们听也一样,听课的时候觉得:是啊,以後不管别人怎麽样,我都要恭敬对待、一视同仁。可当遇到关系不好或毫不相干的人时,要诚心帮他比登天还难。但不管怎样,大乘的原则就是没有任何分别,只要有生命的,就应该平等帮助。这是我们的目标,至於能否达到,还要看个人的修行。

有些人在短短时间里,就能提起心力做到;而有些人因前世罪业深重、习气深厚,再加上今生的智慧、对治比较薄弱,听闻佛法、依止善知识的时间再长,恐怕也很困难。就像昨天讲的阿育王时代那位比丘,出家六十年了,连一个偈颂也不会讲[17]。有些道友就是如此,来学院很多年了,不要说修行,跟别人交往的能力都很差,虽然听的是最甚深、最殊胜的法,但修行始终上不去;而有些人来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两年或几个月,很多境界却已纷然呈现,行为也有日新月异的变化,究其原因,就是他能够提起心力,对善法具有强烈的意乐。

我们每学一部法,都要尽量用於生活中,不要停在理论上、书本上。像这句人不在,己即到,表面看来很简单,谁都懂,甚至有些人想:堪布不要讲了,不要耽误我的时间,我还要念咒语、修加行。但实际上,你能不能真正做到呢?也许你认为:反正别人又不找我,没提我的名字,我干嘛瞎操心!所以,即使是大人,是修行人,对此也很难行持。

总之,《弟子规》的道理看似浅显,但做起来时,每一个都比较难——我是有这种感觉。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名讳,《事师五十颂》中也说,对上师不能直呼其名,须冠以最尊贵的尊敬的等敬语。同时在尊长面前,也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从而藐视长辈。

称尊长,勿呼名:我们在日常行为中,随时对尊长要有恭敬心。如果没有恭敬心,按佛教的观点,就会障碍智慧的生起。释迦牟尼佛在未成就之前,与陈如等五人在尼连禅河苦行六年,之後前往菩提伽耶的金刚座,途中享用了牧羊女供养的乳糜,後於金刚座示现大彻大悟。当时陈如等人对佛陀舍弃苦行、享用饮食十分不满,他们说:乔达摩是放逸者、破戒者、不如理行持禅定者……”接着就前往鹿野苑了。释迦牟尼佛成就後,四十九天没有讲法,梵天等请法之後,才开口宣说。正准备初转*轮时,却没有适合的所化众生,本来两个外道根基不错,但已不在人世了。佛陀观察前世因缘,了知陈如等五人正是所化,为把这甘露般的境界传给有缘众生,佛陀便前往鹿野苑。

在鹿野苑,五人远远地看见佛陀,就共同商定,佛陀来了不要理他。但佛陀的到来,就像阳光映蔽群星一样,令他们不由自主违背了内部的誓言。他们直呼佛陀的名字,语气态度仍有失恭敬:具寿乔达摩,你是不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佛陀说:你们不应用具寿来称呼佛陀,否则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智慧。佛陀是三界导师,具有无碍的智慧与慈悲,所以你们理应恭敬。听了佛陀的话,五人马上改变了态度,对佛生起恭敬心祈求传法。此时千佛的法座突然现前,释迦牟尼佛向前三佛的法座顶礼後,自己坐在第四个上面,其他的也就消失了。之後佛陀转了四谛*轮,这五人和八万天子都获得了圣者果位。

从这个缘起上看,在佛教中,对上师应当恭敬,不能直接称呼其名。这一点,小乘大乘、汉传藏传都有各自的传统。比如,汉传佛教称呼法师的名讳时,会说上成下劳法师等等。以前有个人写我的名字时,写成上索中达下吉”——他的因明学得不错,我的名字是三个字,他就把中间那个字加了个,这也是一种尊称吧。可现在的世间人都直呼名字,对老师不在乎,对父母也没大没小,这样非常不好。对老师就应尊敬地称呼老师老师,否则,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你没有修养。

对尊长,勿见能:在长辈或上师面前,千万不可夸夸其谈、高谈阔论,大肆宣扬自己的功德。有些人跟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一半都是讲自己的经历,对此华智仁波切说过:人家没问你的经历,就不必处处自我宣传[18]

以前,我在一个县城里见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学生成了县委书记,地位远远超过老师。十几年没见了,一见面,他对老师很不恭敬,不但直呼其名,还不停地自我炫耀。老师有点不高兴,因为这毕竟是他的学生,懂礼节的人,再怎麽也不该直呼师名,不该在老师面前宣扬自己。而在佛门,古代尊师重道的传统礼节,如今依然保持完好,言行举止相合于古人,行为点点滴滴都如理如法,这对今生来世也有非常大的功德。

说到宣扬自己,春秋时期齐国有个相国晏婴,他的车夫就喜欢在大庭广众中招摇,驾车的时候傲气冲天、神气活现。他的妻子很懂礼,见此情景,对他说:你看我们相国,有那麽好的修养和学问,但始终谦恭有礼、毫不张扬。你不过是一个车夫,一点学问都没有,却天天趾高气扬、洋洋自得,你有什麽好炫耀的?他听後深感惭愧,自此以後,变得谦逊谨慎起来。晏婴对车夫的变化感到奇怪,追问之下,对他勇於改过的态度感到满意,後来推荐他做了大夫。

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一个人若常常自我炫耀,尤其在老师、长辈或一些严厉对境面前,宣扬自己如何出色,是不符合道德修养的。因为这种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傲慢,而在世间,最不可接受的就是傲慢。对於傲慢,不仅佛教中有很多教言,《礼记》中也说:[19]不可长,欲不可从[20],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傲慢的念头不可滋长,邪恶的欲望不能放纵,求善的志向不可自满,享乐的行为要适可而止。

所以,我们平时要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否则很容易自以为是。其实,真正对众生有利的唯有大乘佛子,但大乘佛子在任何场合都不会说自己如何了不起。为什麽呢?因为他的境界很高,没有自我的执着和念头,在他看来,付出与奉献理所当然,自己是众生的仆人,仆人为主人做事天经地义,有什麽可值得宣扬的?

此外,对尊长说话也要用最恭敬的词。藏语中就有一些敬语,如吃、走、睡、行,都有专门的恭敬用语,用上这些就能体现出对别人的尊敬。这在拉萨一带做得不错,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懂了。而在汉地,古人对长辈说话也多用,但如今,只有在一些星级宾馆或大餐厅,才听得到您请坐您请吃,在其他场合里,字几乎销声匿迹了。字用得越少,说明人的素质越差,对秉持传统礼节越不重视。汉人如果自己都不重视老祖宗的传统,而让这些礼节在社会人群中消失,这是非常悲哀的。

当然,藏地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藏人取名本来都有意义,或与自然界有关,或与传统文化有关,或与吉祥、佛法、成就有关,总之名字都有一定的象徵。可是现在,很多人去学西方和汉地,随便取一个,不伦不类的。其实,每个民族都有良好的传统,对此应该继承并发扬,没有必要放弃。汉地也是同样,人与人之间的礼节原本非常好,但对新一代的年轻人而言,这些只能在书本上看到,行为上已经没有了,若再继续下去,估计过不了几代,所有的礼节都会隐没,确实很可惜!

因此,当前许多有志之士,正在全力以赴地挽救民族文化,以免它受到更大的冲击。其实这也是每个人的责任。虽说我们不一定有多大的能力,能在大范围中进行弘扬,但每个人身边有很多孩子,只要力所能及地将这些传统文化传递给他们,也会有非常大的利益。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主动上前去行礼问候。长辈有什麽吩咐就依教奉行,没有吩咐就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

或许有人认为这多此一举:你看,遇到老师时,他没离开之前还要傻傻地等着,多浪费时间啊!没有必要。确实,现在生活节奏非常快,人人像太阳下的蚂蚁一样忙碌奔波,不如古人那样悠闲自在,这样做可能会有不同感觉,似乎也有改变的必要。在佛教中,佛陀制定戒律时也说,可根据时间、地点、当地习俗来修改一些细则。而今经过多年的演变,人的心理与行为已有了巨大变化,故也能理解他们的这种想法。

但从整体上看,对长辈的尊敬还是非常有必要。虽然世间人对老师的态度已经变了,但在佛门,这些传统一直存在,而且保持得很好。一个佛教徒遇到了上师,不打招呼而扭头就走的,几乎没有。有些人可能是近视看不清,上师都走过去了,才如梦初醒:噢,是上师!然後戴上眼镜看一看。除了这种情况,一般来讲,不恭敬的很少。

可现在的世间人,见父母师长根本不打招呼,更不用说上前恭敬问讯了。其实,这些行为是人的本分,如孔子所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对父母的与对兄弟的,是的根本,是做人的基础。所以,恭敬不是做给人看的,也不是为了得什麽利益。

在古代,人们不好炫耀,重视隐藏学问、韬光养晦,但他们的道德修养,却往往能从外在的有表色”——表情、言语、眼神、行为中流露出来。例如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学识渊博,以懂礼貌着称。一天,孔子走过庭院,要到门外去。恰好子路在庭院里读书,看到老师,立刻放下手中的书,鞠躬行礼。孔子并没有看到他,只是看到院里的樱花而停下脚步,欣赏了很长时间。子路就一直躬身站着,不敢动,等孔子发现他时,他身体已酸麻得失去知觉了。孔子很高兴,称赞道:子路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弟子!

然而时至今时今日,这种行为已经没有了。那天我到智悲学校去,说:你们应该学会恭敬,不能像古人那样弯腰问询也不要紧,但对老师、长辈和出家人,至少要打招呼。若能这样做,别人心里也很舒服。就像下飞机时,空中小姐微笑着说:再见,请慢走。这麽几句话,并不是什麽大的付出,但让人听了以後,确实感到很温暖。

当然,对师长恭敬时,也要观察他的意乐。比如对我来讲,有些道友过於恭敬也不舒服。以前讲《事师五十颂》时说过,路上遇到我了,打个招呼就可以,但站在旁边一直恭送,我就不喜欢。《金刚藏庄严续》中有个教证说:拜见上师後,不能背对着离开,要面朝上师往後退[21]。原来有个居士离开时一直退退退,可是还没有退到门口,自己就倒下去了……其实这很符合密续教义,但人与人不同,太恭敬了我不习惯,尤其是人多的时候,有人弯下腰表示恭敬,我就特别不好意思。还有些人路上只要看见我,马上扑下去磕大头,我一见就赶快躲开,他磕完一看,人早就没影了,旁人也不知道他向谁磕,还以为是磕大头去拉萨的呢!其实,《事师五十颂》里说过:能令师喜皆当为,师不喜事悉断除。令上师欢喜之事,要尽力去做,而上师不喜之事皆应远离。所以,凡事要根据情况决定。

总之,古人的传统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人人能对师长如是恭敬,那麽试想,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麽样子?反之,假如人人都不能行持,又会变成什麽情形?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路上碰到长辈,根本不知恭敬问询,甚至还会瞪他一眼。所以,人心道德越来越沦丧、越来越败坏了,这种倾向一定要注意!

刚才讲了走路时遇到长辈的礼节,下面讲骑马: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如果骑马或乘车时遇到了长辈,不能视若无睹地径直驰过,一定要下车跟长辈问讯,恭敬地站于一旁让长辈先过。即使他已走过去了,也要目送他离开百步以外,或直到看不见为止,自己才可以乘着坐骑离开。

有些人认为:当今时代,在大城市里,此举完全没有必要。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对。平时遇到老师,不管你是坐车、骑马,还是走路,都不能不闻不问,连个招呼也不打,应该看到老师就恭敬对待。当然,也不老师刚走,自己就迫不及待地离开,还应当目送老师走远。

古人特别讲究目送,这是很重要的待客之道。比如客人要走的时候,你在门口或楼梯口目送他离去,他心里会很舒服;否则,他前脚刚走,你後脚就把门一声关上,好像巴不得他离开一样,客人心里肯定不痛快。如果一直目送着他,嘴里也说:慢走啊,有空再来玩!那他也觉得:主人这麽欢迎我,以後有机会我要报答他。一路上,心里会一直回荡着这一切。

所以,人与人之间确实需要这些礼节。现在人对知识有强烈的希求,却忽略了基本的人际交往,包括有些修行人,待人接物方面很不够。古人对朋友、师长非常有礼,李白的诗中就写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当年李白送一个朋友,一直目送他的孤舟渐行渐远,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这时他还站在岸边,只见滚滚的江水向天边流去。诗中描写了李白对朋友真挚的留恋。而这位朋友,可能也是站在船头望着李白,一直不停地挥手,慢慢地,最後连人影也看不到了……

可现在人不是这样:客人坐车准备离开时,主人关车门会夹住他的脚或衣服,好像急不可待地想他快走;或者,客人刚上了车,回头想打个招呼,主人早就回去了。这些都是不恭敬的行为。古人常讲: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若不注意待人的态度,渐渐地,自己也不会受到别人尊敬。

表面上看,路上遇到师长要下车,等他离开百步以外才可以走,好像是多余的事情,在大城市里也难以做到。但这确实是很好的传统,即使实在做不到,心中也要存有一分恭敬。

恭敬其实极为重要。宋代有两位学者很出名,他们分别是程颢、程颐。最初杨时与游酢在程颢门下求学,程颢离世後,二人又结伴到程颐那里去。那天正好大雪纷飞,他们冒雪到了那儿,发现程颐正在午睡,他们不敢打扰,就在门外站着等候。当程颐醒来时,打开门一看,他们两人已经成了雪人,脚下的雪积了一尺多厚。从他们的行为中,程颐看到了对师长的恭敬和求学的热情,因而将自己毕生的知识倾囊相授。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程门立雪

作为出家人,我们虽然已舍弃了俗世,但遇到以前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仍要懂得尊敬。去年我遇到一位小学代课老师,他知识不高,当我表示尊敬时,他有些不好意思,但不管怎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我一个字、一个偈颂的也是老师,也值得我终身尊敬。还有一次,我和慈诚罗珠堪布去县城给一家人念经,那家有位50岁的妇女,慈诚罗珠堪布见到她,说:您是我的老师。她当场惊呆了,说不出话来,有些不敢置信。据说,她以前在小学给堪布教过书。

我们这里也有很多出家人,如果你以前的老师信佛,今後可以给他一点加持品;如果不信佛,我们也要默默祈愿:愿他今生来世获得快乐。有这麽一颗尊敬的心,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千万不要觉得:我很了不起,老师没有什麽地位,应该向我磕头。现在很多人有这种行为,这是不对的!

要获得世间知识,就应该恭敬老师;那麽,要获得更甚深的佛法境界,就应该恭敬上师。关於如何恭敬依止上师,《事师五十颂》、《如意宝藏论》、《大圆满心性休息》等经论中讲得非常清楚,我在此不作赘述,希望大家认认真真去翻阅。


第六课思考题

23、师长叫一个人时,如果他不在旁边,你应该怎麽做?这种小小的行为能反应出什麽?

24、在长辈、老师面前,应当杜绝什麽样的傲慢之举?对於这些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你认为自己该做些什麽?

25、当今时代,人们心理与行为有了巨大变化,有些古代传统不一定适合,这时候该怎麽办?对师长表达恭敬时,关键要把握什麽原则?

26、在古人的待客之道中,目送为什麽很重要?请说说你自己的体会。


  [17] 觉囊多罗那他在《印度佛教史》中记载:阿育王最初造过一些恶业,後为忏悔而建了八万四千佛塔,供养如来舍利。佛塔竣工之後,为了庆祝并回向善根,他准备供养僧众三个月。他迎请了很多僧人,在林苑中作大供养,尤其对坐在首座的一位老比丘特别有信心,对他的供养尤为丰厚。这个老比丘寡闻,而且极笨,一个偈颂也不能念诵,他吃完以後,坐在下座的人问:你知道国王为什麽对你特别敬事吗?老比丘答:不知道。他们说:国王打算供斋後就来听法,你需要讲经说法。这话正中老比丘要害,他想:我受具足戒虽已有六十年,但一个颂词也不懂。刚才若知道这个,就应把好食物让给其他比丘吃,请他说法。但现在我都吃完了,吐又吐不出来,怎麽办呢?他想来想去,极为痛苦。当时,林苑中有一位树神,知道了老比丘的想法,他思忖道:若是老比丘不讲法,国王做了这麽大功德,最後可能会生起邪见、退失信心。於是变化身形来到老比丘面前说:假如国王前来听法,你就说:大地山岳也要归於无有,何况是你的王位了?大王好好想一想吧!’”过一会儿,国王果然来了,给老比丘供养一套金色法衣,坐而听法。老比丘如上所述说了。国王由於具有信心,听得毛发直竖,深深思维其义,依此获得一定境界。随後,树神又对老比丘说:你作为一个出家人,也不要白白耗费信徒的财物!老比丘觉得言之有理,於是向阿闍黎请求教授,专心修行,三个月以後,证得阿罗汉果位。

[18] 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云:未问不说自经历。

[19] 敖,通

[20] 从,通

[21] 《金刚藏庄严续》云:无论奉行任何事,抑或恭听佛法时,为能牢记而合掌,一直不松站起时,背莫朝师能见处。










相關文章:
弟子规另解 第二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九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八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七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六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四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三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二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一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九课
弟子规另解 第八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七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四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三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二课
弟子规

上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七课) 回目錄 下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五课)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宗喀巴大师基础课程宝性论
诸佛菩萨诸尊精要总集解脱护身咒轮
白玉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尊贵的安阳仁波切即将抵达台湾弘法- yam天空部落
改善「爱情与事业」最大效益之咕噜咕咧佛母密法

赞助网站
佛教导航-佛教123-佛教
佛教導航網 .... 佛學智慧網 • 解脫之路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相關網站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自由電子新聞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