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迦法王高雄市大圓佛學會﹝最新法訊﹞ 贊助興建智慧林「八蚌僧伽學校」 文殊菩薩智慧傳法灌頂暨度亡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宗门实修课程--四不共加行 2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25 08:03:18
學習次第 : 无

喇嘛网 日期:2010/01/25 08:01:12   编辑部 报导

复讲:大宝法王 宗门实修课程--四不共加行 2

 

上师咏给明就多杰仁波切
地点
菩堤迦耶 德格寺
时间
20061224
翻译
袁之琦  
整理:次仁桑母

同样的今天是复讲早上法王所开示的内含法王还特别要仁波切能够多开示一些菩提心的教法有关於慈心悲心与菩提心。因为早上时间比较赶,法王没有时间开示这个部份

首先是皈依」,皈依在藏文中叫佳卓」,我们看看藏文的这二个字能不能对应到中文的「皈依」二个字。首先解释在藏文里的第一个字」,「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去寻求」一个具有能够保护我们能力的人去做」;「的意思就是我们「就要去寻求」这样一个具格保护我们的人我们就要去寻求

怎麽样做皈依呢皈依的所依法王昨天已经开示过,怎麽样做观想。也许我(仁波切)应该先解释一下什麽叫做观想」,为什麽要讲观想呢因为有很多的人不知道怎麽观想,这是第一点、或是有些人不知道观想的利益、第三个是不晓得观想的效果跟成果是什麽。所以,首先开示怎麽样「观想」有些人怀疑铃啊杵啊交叉於胸前还有颜色啊等等的这些,各种的,要怎麽观想呢这会做一个详细的开示尤其是在藏传佛法中非常强调观想的重要

观想有许多的好处与特质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二点一个是有助於我们做止的修持一个是有助於我们做观的修持如果我们想要在一种技巧里面就想要完成二种技巧也就是止跟观的话就是要修这个非常好对不对为什麽,我们能在一个方法里面就修了」。首先,第一点、我们在做观想的时候我们的心必须要保持的非常清明这时就是」。

我们的心,有些时候就像是疯猴子一般我们的心就像疯猴子一样的乱跑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这时候我们会感到不快乐或是痛苦产生因为我们自己无法降服自己这时候疯猴子成了我们的主人我们成了疯猴子的奴隶疯猴子变成是我们的老板老大有点像是强盗头目所以我们这个疯猴子一般的心就随顺这个散乱的心一般乱跑疯猴子说先生这是好的」你会说「是好的」;它说这是错的你也会说这是错的」。

那麽我们有什麽样的解决方法怎麽样我们才能降服这个疯猴子的心呢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绑住疯猴子的手臂然後再用鎚子敲疯猴子的头不错吧这个方法,大家觉得怎麽样,这个方法好不好呢如果这个方法不好的话那我就没有其他方法了这是仁波切开玩笑的我同意大家的答案这个方法不好你绑住疯猴子的手、疯猴子的脚牠只会变的更疯狂

所以我们要降服疯猴子的方法就是要用疯猴子自己本身自己降服自己」。那麽疯猴子的自性是什麽呢举个例子来说在降服的方法当中它包含了三个要素第一个是影像第二个是它的名称第三个是它的意义

就像一间房子我们「想」自己的这个时候我们有家的名字有家的影像在我们的脑海里面产生以及家对我们的意义所以我们可以用这样子来比喻或者像是汉堡所以我们可以想汉饱这个食物来做观想那麽它有一个汉堡的名字有一个影像,汉堡的形象在你的脑子里面以及汉堡对你来讲是什麽意义是可以吃的那麽以中国人来说像臭豆腐你就知道它的名称它的形象它的意义三项臭豆腐有它的名称有它的意像也就是你的印象会形成影像在你的脑海里以及臭豆腐对你的意义来讲,你会觉得它很香很好吃

所以我们就可以把刚刚所讲的例子,运用在我们观想「皈依境」情境中。我们可以观想佛像的这三个属性,或者我们可以观想你皈依的所缘所依。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它的名称、它的印象,和它的意义是什麽,我们就这样来观想。就像仁波切手中所拿皈依境的照片,但现在我们是不用树做观想,这个皈依境是比较容易观想比较不那麽复杂。刚刚我们说:观想有一个要点,就是要放松。所以我们在观想的时候,要放松,非常清晰的来观想,像刚刚所说的那个样子来观想。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没有办法做的很长,可能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可以完全的专注。大家不要太担心!一开始观想的时候,观想的不够清楚,不必这麽样的担心!你只要将中间的金刚总持观想清楚,就可以了。那麽,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可能只有几秒钟:金刚总持臭豆腐汉堡金刚总持金刚总持我的家金刚总持我明天要做什麽金刚总持唉!修行可真是无聊,金刚总持……。没有关系,这样子没有关系的。对一位初学者而言,是可以的,慢慢的慢慢的……金刚总持就可以在我的面前观想的非常清晰,保持的越长久。这个时候,疯猴子一般的心,就越来越没有作用了。如果我们能保持在观想境中久的话,那麽这个疯猴子就累了!就没有办法再起任何作用,疯猴子就退休了,退休,但是没有退休金。

所以疯猴子的心,就已经被降服了。这时候疯猴子就像一个被驯服的大象,一个被驯服的大象心不会散乱也不会制造任何的问题,而大象的威力却是非常的大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科学家曾经这样说过时间其实是很难切割我们的心也很难停留」;也就是说时间,你很难切割成一个个的片刻然後我们清楚的知道停在那里我们的心,停在那一个时刻」。因为时间不断地在流转我们的心也不断地在流转所以你的心会一会儿想到这个是手表然後臭豆腐然後电影名星波菜奶酪印度菜就是你的心,会一直不断的在这些上面去流转

在美国的科学家,卫思康兴斯大学的脑科学研究中心的大卫戴普生,他做了很多的研究,在实验控制组之间,至少用了二十五个以上的禅修测试者去做他们脑波的反应。结果发现:做过长期禅修训练的这些喇嘛们,他们的脑子可以停留在一个静止的状况里面几分钟,可是一般人,只能停留几秒钟,禅修者可以停留二分钟,一般人可以停留一、二秒钟。这就是表示说:一般人,在没有禅修的情况下,自己的心,其实是一直浮动的,也就是没有真正的,心的自由,这时候他就会感到不快乐。可是有禅修经验的人,这些喇嘛,他们都会完全控制自己的心,所以自我是自由的,所以他们可以感到非常的快乐。他们大脑的功能,可以发挥到百分之七百,可是一般的常人,只能够发挥到百分之十五。

所以接下来仁波切要解释,什麽是禅修最重要的要点,关键是什麽?

我们在一开始做观想的时候,不要太紧张,一定要先放松,准备好坐在坐垫上的时候,我们开始来做金刚总持的观想,刚开始的时候不要太久,就是很短暂的观想金刚总持在我们的面前化现。那麽很可能会有一些经验,在一开始的时候,才想要来清晰的观想金刚总持,马上金刚总持的身形就扭曲了,嘴巴歪了,头倾斜一边,又或者身体扭曲了,这些都会很容易的发生。乃至於金刚总持颠倒过来,头朝下身体朝上,或者颜色也改变了,这些都会发生但是都没有关系。

为什麽刚刚说那些扭曲的状况,是一个好的徵兆呢?原因是,因为我们能够观察到这些扭曲,所以表示我们的心,已经开始慢慢安静下来,慢慢变的比较清晰、比较平静。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看到我们的心,其实是没有办法保持在持平当中。举个例子来说:在印度的夏天雨季的时候,大慨是在七月的雨季时,河流里的水是非常的混浊,因为水非常的湍急,所以水就不澄清,像是日本的味噌加汤一样的混浊,看不到底。事实上,水里面有很多的鱼,经过了二、三个月之後,雨季过去了,河流还是同样的一条河流,这时候水变的非常清晰了,所以这时我们就会看到水中有好多的鱼,我们觉得很惊讶!为什麽,我们过去都看不到?原因是:雨季中河流的水是泥泞的,所以我们都看不见。

所以由以上的情境,我们可以不用担心,我们可以玩味在其中,但是也不要因此而认为自己是已经证悟到初地菩萨,或者是另外有一些人会期待某些境界出现,我们不要有这样子的期待。乃至於有时候我们发现金刚总持变形了,变成了魔鬼的身形,这个时候,我们也不需要感到害怕,以为是魔鬼附身或是怎麽样,这些我们都不需有太多的执着或是担心。这就像是初学者的心,有如瀑布一般,它会非常的散乱,或是像水滴四处的喷洒开来,这时候就是刚开始学习时的境界。

所以,不管是不是金刚总持的脸变成了魔鬼的脸,这都不重要也不必担心,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虔诚心」,第二点就是我们要感觉金刚总持就在我们的面前。不管他的颜色、他的形状怎麽变化,他就在我们的面前,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继续的修持下去。

第二种阶段的经验和体会,是已经由瀑布变成了河流,河流就没有那麽的湍急,它是很平缓、很宁静的,持续的在流动着,这时候我们就会感到更多的快乐,我们会感到大乐,我们会有更多的信心,我们比较没有些二元的念头,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我们的心会像是没有波浪的湖泊一样的平静。最後是完全停留在止息状态当中,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可以保持像在无浪的大海一样的意思,会有这四个阶段。

仁波切接下来要教大家怎麽样作「观想」。

仁波切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能记得自己的家是什麽样子吗?现在,「可以」。好,如果你没有家可以观想的话,你可以观想你住的地方,你的心,现在可以观想的出来吗?「可以」。好!我们就这样子来想「想」自己的家,有没有在想?「有」。清楚吗?清楚,对不对,非常好。我们现在就用自己的家来做观想的练习,我们要「观想」自己的家,因为这也是「止」的修持的一个过程,止的修持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保持我们心的清明,所以我们要将心保持在一种清明当中,以家来观想是最容易的。

如果以家做观想的利益是有一个的,那就是止的利益,但是我们得不到功德,如果我们以金刚总持来做观想的话,我们才会同时获得这二个利益:一个是获得止、一个是获得功德。我们一起做,眼睛可以闭上,想自己的家。

一分钟後,仁波切问大家:感觉怎麽样?

可以「观想」自己家的请举手。很多人举手,仁波切说:非常好!

我们接下来做第三个步骤,刚刚第一个是「想」,想像你的家;第二个是你「观想」想出那个形像、影像。第三个现在要做。

第三个就是,我们要「专注的想我们的家」你不可以想其他的事情,你要完全的把注意力专注在家的观想,心不可以跑到其他的地方去,比如说是:臭豆腐或者是汉堡都不可以,只能是自己的家。但是在家里面也不准到浴室去,到餐厅,到卧室都不准,也不可以进进出出走来走去,关电视、开电视都不可以。如果你一开始的时候是观想你站在外面看你的家,你就一直保持站在外面,你要是一开始是观想你是在屋子里面,那你就一直是在屋子里面,保持在那个位置。如果你一开始是观想在卧室,那你就一直是保持在卧室里面,不准做其他任何的改变,了解吗?这是一个禅修非常好的方法,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的妄念,即便是在卧室里面,也不准走来走去,可以吗?了解!不可以动,要非常专心,要很清楚,不可以有其它的念头,这三个特质「不动、清楚、不可以有念头」大家一起开始。

一分钟後,仁波切又问大家:感觉怎麽样?

有多少人感觉第三种方法比较容易观想的,请举手。只有「三个人」举手!

哈!所以大家都知道重点在那里了,对不对,知道重点了吗?是什麽呢?

有人回答:注意力要集中。不对!

有人回答:要放松。对的!这是答案!这是关键,首先要放松。

在第一个「想像」的时候,很简单嘛!我们就放轻松的去想,哇!「家」这个太熟悉!太了解了!我很容易就做到,这是第一个步骤。你可能会认为说「哇!我的家,没什麽特别的」当你在这些念头昇起的时候,事实上你已经分心了。很简单嘛!当你想「家很容易,没什麽特别」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分心了。这个时候我们是没有什麽执着的,不会紧张的。

在第二个步骤,我们讲说要「观想」,这时候,有一点点开始我们稍微紧张一点点,专注在家的观想里面,第二种方法没有像第一种方法,只是去想像你的家那样子的容易,稍微难一点点。所以,在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你的第一念已经不见了,你会再有第二个、第三个印象会产生。

在第三种方法的时候,因为不准你,不准你动、不准想、不准做这个、不准做那个、不准散乱,这个时候你就变的更紧张了。因为更紧张的关系,所以心就完全瓦解了,反而更是东跑西跑,一会儿听到这个声音、一会儿又听到那个声音,我们完全因为太紧张的关系而没有办法观想的情形。所以当我们说,我们做金刚总持观想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第一种观想家的方法,非常放松非常有觉性的知道「金刚总持就在面前」,「金刚总持」,很简单。

喔!我现在要开始观想金刚总持了「金刚总持在我面前」,观想不出来,没办法!再来一遍「一、二、三!金刚总持」,还是不行。金刚总持变形了!别担心,不管是用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都可以,但不要像第三种方法那样紧张就可以了。

我们用第一或第二种方法,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很放松的让金刚总持就化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时候我们完成『止』的修持。我们也可以说,我们的心就获得了自由。但是我们同时要知道,我们所观想出来的金刚总持是空性的,是俱备空性的。一切的所显皆是「空性」。

所谓「空性」并不是空无所有,所谓空性的意思是有二个含意:一是它不具有真正的实质;因为它不具有真正的实质存在,所以它能够有所显现。也就是『空性』它具备有这二个特质。

举个例子来说,在藏文里面『空性』是二个字「东巴尼」。第一个「东巴」的意思是指「空的意思,不是真实存在」的意思;那「尼」呢?指的就是说「是清明的、是相互依存的、是可以显现的」。所以在藏文中『空性』,事实上是包含了二重意义「不是只有空,是空跟显,非实存跟相互依存清明而能显现」这二个字加在一起,才代表真正空性的含意。打个比方,火跟热是不可以分的,这就是空性的含意;水跟潮湿是无法分开,这就是空性的二重意义。

再举个例子来说:金刚总持观想出来的化现就像是彩虹身一样,它事实上并不像是一个固态的一个身体,它像是一个彩虹是透明的,非真正实存的一个身体。也可以以湖里面反应出来的月亮来当做比喻,月亮并不是真正实存在那边的。我们可以看穿、穿透它,好像我们可以看穿、穿透金刚总持的身体一般。我们可以从前面看穿到金刚总持身体的後面,都可以看的见。所以,如果我们观想有十个佛在我们的前面,前後排列成一排这样的话,这个时候第二个佛不会被第一个佛档住,我们就看不见了,不会的,因为它是透明的,所以我们能穿透十个,百个都没问题。所以『观想』就讲解结束了。

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当我们在做观想的时候,观想的这个「意像本身」如果你可以观想的非常清晰的话,表示我们的「止」已经修成功了。那麽,当我们观想清晰意像的同时,我们知道,这个意像是空性的、是像彩虹一般的,这个时候,「空性的观想部份」能够达到的话,就表示我们的「观」,止观的「观」也做成功了。所以只做这个观想的方法,我们就可以达成「止」跟「观」同时修持的成果。

今天早上 法王讲到的就是:皈依的五个对境「五宝」。

中文法本的第十一页:

「我与一切众生,皈依上师,皈依本尊,皈依佛陀,皈依正法,皈依僧伽。」(五宝)

上师在中间,本尊在前方,佛在右边。这边的佛虽然说上师也是佛,但是在这边是指佛的化身,化身为佛的在右边。法,经书是在後面,僧伽是在上师金刚总持的左边。为什麽这边没有护法呢?

我们在大手印的传承里面,观想皈依境的传承有二种方式:第一种是观想「有护法」的观想在里面,第二种是「没有护法」的观想在里面。那麽这边所定义的「智慧护法」是指:证到初地以上的菩萨,乃至於是证到佛果的果位。他们化现成是智慧护法的身形来保护修行者,这个时候,他们所伴演的角色就像是仆人一样,他们已经有初地以上的证量才能够成为我们应该皈依的护法的对象。如果还没有到达初地以上的,所谓地方的护法或者是一般的普通的护法的话,就不是我们皈依的对向。所以我们皈依的三跟本也就是:上师、本尊、护法。也可以说,上师是皈依的老板,他是加持的根本;本尊像是朋友,是成就的根本;护法像是我们的仆人,他是事业的根本。所以如果有些护法能够帮忙我们,像是仆人一样帮助我们修持的话,我们也可以将智慧护法观想在我们的皈依境里面,也可以不观想。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是电影名星,不论你是男星还是女星,这时候你拍电影,在电影中你必需伴演各种角色,可是每个角色都是假的,你不是老板、导演。这里我们说:为什麽,那个演员他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他必需扮演那个角色,他不能扮演他自己。就像在电影扮演的角色一般的,诸佛菩萨当他们化现是智慧护法的时候,他们就必需去扮演这智慧护法的角色,所以他显现的形像就不再是佛的形像。这就像是尊贵的大宝法王,当他化现成是人的身形来到我们之间的时候,他就会化现出像我们一样的形像。这个时候,他就好像是电影当中在里面扮演跟我们人一样的角色,所以看起来好像是凡夫一样的,可是事实上,他的本质,他是真正诸佛菩萨的化现。

那麽「皈依之因」是什麽呢?一个是信心,一个是害怕。

那第一种皈依之因,是因为我们「害怕」一些东西,所以我们想要寻求一个皈依跟保护。这个时候,我们在谈基於害怕而做皈依的时候,并不是我们要去找一些苦来让自己害怕,这样是没有用的。我们的方法,事实上是「我们要认识到这个苦」。就像昨天举的例子,当你认识到苦的时候,你就自然从苦当中解脱出来。就像昨天我们举的例子,如果你知道你的坏朋友躲在门後面要吓你的时候,你事先就知道他躲在那里,你知道那是伪装的,你知道他躲在那里,那你就不会被吓到。所以能够首先「认识出这个是苦」这是第一个,这是最重要的。当你首先认识到什麽是苦的时候,你就能够找到对治的方法,解决的方法,这个时候你就不再感到苦。

第二个种皈依之因,是因为我们具有「信心」。有三种信心:净信、欲信跟胜解信。第一个「净信」也就是:你很单纯的相信,相信你皈依之後,你会得到保护。

第二种是「欲信」也就是:你希望得到帮忙,得到解脱,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你有一些预期,这是我们第二种皈依的欲信。第三种是「胜解信」:你基於很清晰的了解,这样的皈依,可以让我得到解脱,这是胜解信。

仁波切举个例子:在非洲有些地方,没有树,没有水,都是沙子,像沙漠一般。这时候我们在沙漠中行走,在没有树没有水的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走了三、四个小时,我们满头大汗,然候太阳很热、风也是热的、连我们走在路上的沙子都是热的。所以到了第四个小时的时候,你感到非常的疲累,你非常的口渴,你非常想要喝水。「我要喝水!我想要喝水!我想要喝水!」这时候你该怎麽办呢?这个「我想要!我想要!」就是刚刚讲到的第二个「欲信」。

你继续往前走,你突然看到远方前面有一座山,你看到了树、看到了石头、更看到有一个瀑布,有水从山上冲激下来。这时你就立即满心欢喜,觉得你有希望了,这真是「上帝加持!佛陀加持!阿弥陀佛加持!」。所以在这个时候,就是刚刚的第一个「净信」,是基於你很虔敬的信心。你知道等一下,你就可以解脱,看到那个山跟水了,所以是刚刚第一个「净信」。

所以当你更走近,再继续走的时候,你走到了那个山,你看到了那个水,以至於你喝到了那个水,你知道那个水是那麽的清净,当你能够真正的喝到那个水的时候,你就产生了第三个「胜解信」。你是完完全全的相信你喝到了水,你知道那个水是可以解渴,这是第三种「胜解信」。

所以第三种「胜解信」是最重要的,因为你是基於:你清楚明白了、你了解了这个虔敬心产生的理由,所以你产生了胜解的真正皈依的信心。如果我们没有达到真正了解产生皈依的信心与虔敬心的重要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去体会到最究竟的皈依的信心,那就会变成是一种盲目的信仰。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要能够理解,能够真正体会第三种的胜解信。当你能够有第三种胜解信的时候,其实第一种、第二种的信心是自然会产生的。

接下来要谈怎麽样「皈依」。所谓『皈依』是说:我们接受三宝,我们仰赖、倚赖三宝。祈请跟皈依其实并不完全相同。如果只是祈请的话是表示:请你帮忙我,我还有一些需求,请你帮忙我。而皈依的话是你接纳并且倚赖他所以你是真正的相信所以这个时候不管在那个当下你得到帮助或者不得到帮助你皈依的信心都是非常俱足的。所谓佛指的是我们的导师,法指的是我们的道路、也就是我们真正的保护者,僧伽是我们的伴侣,我们修持上的朋友。

皈依的利益是什麽呢?

皈依主要的利益我们可以这样来看:皈依佛之後,我们一切正向的行为都变的更有力量,即使我们不是正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在睡觉,我们的利益在增长,我们的力量也在增长,即使我们是在唱歌、在看电视,只要我们不是在造恶业的情况之下。皈依佛之後,我们的善业就会不断的增长,除非我们真的完完全全舍弃了三宝之前,那麽,皈依对於我们的加持都是持续不断的在那里的。

比如说:在还没有皈依之前我们持诵「阿弥陀佛」咒语的话,利益并不是那麽的大。可是你一旦皈依之後,即便你只持诵了一遍的「阿弥陀佛」我们的力量都会增长。为什麽呢?我们说:皈依的学处是有「共的学处」与「不共的学处」。共的学处有二个:遮谴三学处与成就三学处。所以在「遮谴三学处」是有三个不要去做的。第一个是自皈依佛之後:就不皈依外道、不皈依魔、不皈依其他的精灵。自皈依法之後:我们就要舍弃一切的恶业也就是不伤害其他的众生。自皈依僧之後:我们不结交恶友,这个时後我们就成为我们自己的引导者。

比如说:当你昇起某一个念头要伤害别人的时候,你自己就能够将这个念头止住。所谓不伤害其他人的念头,以及不结交恶友的意思,并不是我们要去看每一个人的缺点,觉得每一个人都不好。我们要从我们的内心去转化不造作恶业。所以我们不造作恶业的意思是指:我们的身、口、意都能够舍弃恶业。但是并不表示说:如果我们万一造作了不好的恶业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皈依。不是这个样子的,它只是教诫我们,要我们尽量不造作恶业。我们很可能有些人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完全的做到皈依的这个戒行,也许有些人只能做到百分之五十,有些人只能做到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十、百分之五、即使是只做到百分之五,也都是非常好。

如果很实际的来讲的话,我们怎麽做皈依呢?谁是佛?佛在那里?

我们没有看过佛,我(仁波切自己)没有看过佛,全部都没有看过佛。我们都没有见过佛,但是,我们可以见到我们自己的上师。上师是佛,佛能够引导我们达到证悟,所以能够让我们解脱轮回。那麽佛,怎麽教导我们呢?佛并不能像捡起一块石头一般的把我们丢到二楼,我们就成就了。如果佛可以这样像丢石头一样,可以把我们丢上证悟达到证悟的话,那麽我们早就没有痛苦、早就没有轮回、早就没有业力这麽一回事了。所以我们能够见到的,就是上师这个善知识,我们所要学的,就是依照法去修持。

谁是僧呢?一切都是僧。

所以我们所接受到的教法、我们所领受到的灌顶、以及我们从僧众中所学到的一切,比如说:彼此之间、僧团之间、人与人之间是不可以互相打架竞争的,也就是说这些整个的聚集就是「僧」。这样我们来做皈依「佛、法、僧」就很容易了。这是在一个很实际的角度来看,所以我们在做禅修的时候,我们要观想佛、法、僧的功德,而我们在实际上去做的时候,我们就要知道上师是我们能看到的,法是我们该遵循的,僧伽是我们领受教法的地方。

所以 法王还特别期许我们,我们能够聚集在这里其实是具有相当大的力量,我们是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去发起我们善的动机跟善念,然後能够为这个世界做一些事。我们能够帮忙其他的人,那麽如果我们力量不够大的话,即使我们只是去喂食一只狗、一只鸟、一个很小的事情我们也能昇起这样的善念;如果你的力量非常大的话,你具有大的影响力,那我们就应该做更多更大的事,所以我们应该依照自己的能力还有程度,来做我们能够做的事情来供献这个世界行善。

所以「僧伽」有一个意思是说:真正能够在初地以上的,这是我们在皈依中的一个次第,「初地以上的」才是我们「皈依的对境」,僧伽真正的定义。刚刚讲到在现实的层面里说:什麽是佛、法、僧呢?只要是僧团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称他们为「僧伽」,所以它有二重的意义。

接下来,关於我们身、口、意皈依「不共的部份」。

我们的身要做正确的行为,我们的语要说正语,我们的心要有正念。早上法王有提过一个故事,就是有一个屠夫,他因为举一只手皈依,所以他後来转世变成是一只猪、有人的手。所以在顶礼的这个动作本身,我们用「身、口、意」顶礼之外,包含了三门、也包含了七支供养。七支供养的第一支就是顶礼。所以顶礼本身是包含在七支供养的第一项,诸佛菩萨都很高兴,所谓「供养而诸佛菩萨感到很高兴」并不是因为说「诸佛菩萨觉得你对他们顶礼,所以他们感到很高兴」不是的;是因为「你顶礼,所以你累积了善业功德,所以诸佛菩萨感到高兴」。所以我们在做顶礼的同时,我们就累积了善业,这就是所谓的『依止力』。那麽我们很高兴自己顶礼的时候,比如说一百零八拜,这时候我们就有随喜。所以诸佛菩萨高兴的时候,我们就请求他们能够常转法轮,我们祈求他们住世,最後我们将功德做回向。

所以我们在做「顶礼」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已经包括「七支供养」的全部,第一个是顶礼、第二个是供养、第三个是忏悔、第四个是随喜、第五个是请转法轮、第六个是请佛住世、第七个是功德回向。

怎麽样顶礼呢?我们要双手合十像是正要开的莲花的花苞,如果我们的手比较短的话,我们比较不容易将手放在头上,我们可以将手放在眉心额头的地方。第一个是手举在眉心,第二个是在喉间,我们不要手指朝前,故意要用手去碰我们的喉咙,不是这样的,接下来是心间的位置,不必去担心,我的心脏是在左边或是右边,就是在心间前面,很简单。在做顶礼的时候不要分心,东张西望或者是跟别人聊天。所以顶礼的时候,一定要是五体投地,也就是说五个点,我们的额头、我们的双手、以及我们的双膝一定都要能够着地。所以我们做顶礼额、喉、心表示我们的障碍都得到净除,我们都得到诸佛菩萨身口意的加持。

在我们领受完这个「顶礼」的教法之後,我们至少要做一千次。所以这个实在算是好消息!很好的消息!如果能够做的更多,五千、一万、五万、十万那是更好。所以皈依跟大礼拜在这边就结束了,也许现在还要再讲三个小时的教学,好吗?(学员大众鼓掌,仁波切说是开玩笑的。)

《菩提心》

仁波切接着要讲,我们怎麽样能够来发起『菩提心』,有三个层次的菩提心昇起。首先我们要昇起一般的慈心跟悲心,接着我们要昇起无量的慈心跟悲心,第三个层次就是昇起真正的菩提心。

首先第一个,我们以自己当例子成为别人的榜样,怎麽做呢?

因为你一定想要得到快乐,你不想要痛苦,你们喜欢痛苦吗?不喜欢。喜欢快乐吗?嗯!同意。你们确定吗?但是很多人,好像在那里自找苦吃,为什麽?很多人喜欢「痛」呀,去做脚底按摩,觉得很快乐啊!因为你知道,脚底按摩越痛,对身体越健康就越好,所以你就喜欢「痛」,还要花好多钱去做痛的按摩、和安排时间去做脚底按摩,然後得到疼痛。这是什麽原因?是找快乐?还是找痛苦?我想是找快乐。对那个人而言,其实疼痛本身,是可以带来他在日後的快乐。

就像昨天讲过的「快乐与否是在我们的心,不是在外面」有些人喜欢臭豆腐、有人看到臭豆腐就好高兴,假如有些人像我(仁波切)一样不喜欢臭豆腐的话,当你一看到臭豆腐的时候,就马上把鼻子给遮住。所以臭豆腐好或不好,是在你的心。所以我们大家都是在找快乐,回到家、打开房间,就是在找快乐。

首先你必需要了解你自己,到底希望有多少的快乐,希望有多少的痛苦。

这里面包括二项:如果我们能够期待获得更多的快乐的话,这个事实上,是一种慈心;我们希望有越少的痛苦的话,这事实上,是一种悲心。

我们从自己做起,再运用到其他人身上。首先我们必需要自己能够做到,然後是我们亲近的人,我们的丈夫、我们的小孩,我们的亲人,渐渐的是远一点关系的人,还没有到敌人,慢慢的即便是敌人,我们也可以把他当成一个是修持的对境。所以当我们能够了解到,即便是我们的敌人,他也是希望得到快乐、远离痛苦,是跟我们自己一样的。当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一点,可以这样子平等的对待敌人的时候,我们就不再有恐惧。我们也不再会有忿怒的情绪,对於我们这个敌人的对象,我们会比较有安全感,因为我们了解到,我们自己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增长,然後我们了解到一切众生都跟我们一样是相同的。

接下来是第二个次第,就是无量的悲心跟慈心,怎麽样做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切的众生跟我们自己是一样的,是平等的,大家都是希望能够离苦得乐。当我们知道,一切的众生都希望离苦,能够减少痛苦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昇起了离苦及苦因的悲心;当我们希望,一切众生都具有乐及乐因的时候,这时我们是昇起了无量的慈心。不管是无量的慈心或是无量的悲心,因为众生是无量的,当我们把慈心跟悲心关照到一切无量的众生的时候,它就会变成是无量的慈心跟无量的悲心。

仁波切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有二根针,一根针从你的右脸颊插进去,一根针从你的左脸颊插进去,请问你喜欢那一根针?二个都不喜欢。为什麽?因为二个脸颊都是有感觉的,左右脸颊都会痛。所以你的觉受跟别人是一样的,你不希望有痛苦,别人也不希望有痛苦。所以你的二个脸颊感受是一样的。如果你能知道这一点,能够观照的话,你就进步了。

第三个次第是菩提心,什麽是菩提心?

需要二种力量:一个是依於对待所有的众生,一个是依於佛。什麽是对待一切的众生呢?非常的简单,也就是对待一切的众生都待以慈心跟悲心,愿一切的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第二个要注重的是依於佛,为什麽呢?为了一切的众生能够远离一切的苦得到一切的乐,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需要证悟佛果。所以为了要让一切的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证悟佛果,自己首先要能够证悟,得到佛果,才能够引领一切的众生得到证悟成就佛果,这就是菩提心。很简单,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个时候,你有这样的心昇起的时候,你就是一位发心菩萨,是一个「愿菩提心」的菩萨。

如果我们有了「愿菩提心」之後,我们开始做《四加行》,我们开始做一切的修持,包括持诵咒语等,这时候我们就是开始在做「行菩提心」。

所以『菩提心』的教授到此结束。

回向文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好,晚安
Good night

大众请起立
恭送仁波切 请合掌










相關文章:
宗门实修课程--四不共加行 1
宗门实修课程--四不共加行 3
宗门实修课程--四不共加行 4

上一篇(宗门实修课程--四不共加) 回目錄 下一篇(宗门实修课程--四不共加)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烟供的意义及功德
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
晋美彭措法王与喇荣五明佛学院:Xuite日志
我爱谈天你爱笑- udn部落格
◆究给仁波切◆舍利塔基金募款

赞助网站
Phowa.com.香港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正心寺院--網絡同修交友正心佛堂網上禮佛
醒吾學院台北教育網
喇嘛-互動百科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