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寧瑪洛札卡秋達瑪謌諦學佛會9月法訊 甘丹蔣哲寺堪蘇仁波切 羅桑才培傳授修八頌 白玉深坑 揚唐佛爺 普巴金剛除障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中观四百论(2-2)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9:24:03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09:23:11   编辑部 报导

中观四百论(第2-2)达赖喇嘛尊者传授

2-2)第一品明破常执方便品

1. 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者,彼犹安然睡,有谁暴於彼。

现在我们看讲义第1句话,「若有三世主」在整个三世可以分两种解释的方式,无论我们是以欲界、色界、无色界来说到三种世间也可以,或者说地上、地中、地下,以这种方式来解释三世也可以。「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者」也就是说在三世,也就是三界轮回的这一切有情,都会随着这个三世主的死神控制下自己的死亡,并非是依由别人的控制下让自己死亡的。因为我们被三世的这个死神给操控了,所以我们会自然的死去。而且这种自然的死去,自己的死去,并非是由他教化而死。像佛陀还有大乘的圣者来讲,那就不须要被这种三世的死神给操控了,因为以佛来讲的话,他已经远离了任何的这种粗细的四魔了。

以大乘菩萨来讲的话,因为他现证空性的缘故,所以他不被真实执着给操控,所以已经远离三世主的操控。但是我们凡夫众生,却会随着业和烦恼的缘故,被三世主的死神给操控,因此我们会自然的死去,而且这种的死去是不须要经由他人的同意,或者是依由他力而让自己死去的,所以叫「自死无教者」。

「彼犹安然睡,有谁暴於彼」,也就是说不被三世主操控的像是阿罗汉,或者是大乘的圣者,或者是诸佛来讲的话,他们是非常的安宁和宁静,住在涅盘当中,所以是不受到任何的伤害,不受到任何三世主死神的操控,所以又有谁能够去伤害圣者你们呢?所以「彼犹安然睡」,在此的「彼」最主要讲到像阿罗汉、或者大乘圣者,或者成就正觉果位的这个佛。「彼犹安然睡,有谁暴於彼」又有谁能够伤害你们呢?可是我们却不是,我们现在仍然还是在三界当中,受到死神的操控当中。

2. 为死故而生,随他行本性,现见是为死,非是为存活。

2句话「为死故而生,随他行本生」我们有时候会认为生和死,好像是完全分开的东西,其实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看法。为什麽呢?因为死是生的随他性的一个本性。什麽叫生的随他性,就是被生给控制的一个本性。有了生的话,我们不须要刻意的去成办死的因缘,因为生本身就是死的因缘。什麽叫做死呢?死就是生停止的当下叫做死了,生的续流停止的当下,因为是死的缘故,其实「生」本生已经是属於死的主要因缘,就是死的主因了,所以有了生就必定有死。有了生自然就会有老病、甚至於死的因缘,他不需要再借由其他的力量去寻获,或者获得另外一个死因,绝对不是如此的,因为生本身就是死的主源。「为死故而生,随他行本性」因为死本身就是生的一个随他性,被生所转的意思。

「现见是为死,非是为存活」,其实我们看到生的时候,就要把他看成是一个死的因缘。我们看生的时候,好像是认为他是个存活的因缘,但是实际上并非是如此。因为你生的当下,你就要有一个危机意识,就是说你绝对会死。生并非是永恒生存的因缘,而是将来绝对会死的因缘,所以「现见是为死,非是为存活」。

3. 汝见去时短,未来时间长,汝思等不等,显同怖呼唤。

像我个人来讲,现在已经七十二岁了,可是我看我人生的过去,会觉得说时间非常的短暂,一下子就过了这七十二年。可以当我看未来的时候,会觉得还有好长的时间,所以我觉得还有时间,这种是完全错误的看法,这是一种谬见,所以「汝见去时短」就是过去的时间很短,「未来时间长」以及未来的时间很长。「汝思等不等」你应该要知道说,其实这都是相等的,未来的时间和过去的时间,都是一样非常短暂的,正在变化当中,但是你却看成不同等,你却看成不一样。其实我们要知道说,这个是死神对我们的一种呼唤,「显同怖呼唤」我们要把他视为是不同的话,那是一种错误的。

4. 由死共他故,汝无死畏者,岂唯害一人,由嫉使生苦。

我们看第4句,这句也是我们平常会去鼓励的一点,当我们的亲友去世的时候,我们都会用第四句的内涵来鼓励,或者是去辅导我们。「由死共他故,汝无死畏者」,因为所谓的死去,亲友的离去,并不是说只有发生在自己,或者是自家的一个问题上,而是每一个人,只要有生的话都会有死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说,自己的亲友怎麽离去了呢?为什麽只有我这麽倒霉?不应该有这种的想法,其实死是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问题。

但是我们人的天性就是说,我们喜欢活生生的这种感觉。所以这也是为什麽春天来的时候,鸟儿也在叫,人心会非常的开放,会非常的高兴,因为春天来了。为什麽呢?因为那时候花朵开放,树叶会更有光泽等。可是当秋天的时候,会觉得说树叶凋落了,花朵凋谢了,会有这种感觉,於是会觉得秋天的时候,好像有一种空虚的感觉。这代表什麽呢?我们人是喜欢活的这种感觉,我们不喜欢这种凋落或死去的感觉,这也是为什麽我们对死会产生畏惧的原因。

可是我们要知道说,死并非是只有自己的事情,或自家的事情,这是每个人都所共同所拥有的。「岂唯害一人,由嫉使生苦」既使死是属於大家共同要去接受的话,我们怎麽可能因为自己死去,而产生更多的苦恼呢?这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是大家共同要去经历的一个阶段。所以你怎麽可以因为只贪着自己的家人,所以当自己的家人要死去的时候,你为什麽要去苦恼呢?因为这是大家需要共同去经历的一段路,为什麽别人死去的时候,你不会苦恼?但是你家人死去的时候,你才会苦恼?这是没有道理的。不应该有这种的嫉妒心,或者这种的贪求心,所以当自己的家人死去的时候而苦恼,这是没有道理的。

5. 老病可治故,汝无畏死者,後罚无可治,汝极应畏死。

第五句「老病可治故,汝无畏死者」,如果你认为说,像现在我们这些少许的疾病,是因为可以被治疗,所以我不需要去担心这个死亡的话,「後罚无可治,汝极应畏死」但是我们死的时候,後罚就是当死去的时候,你决定要死的话,这是没有任何医疗能够去拯救我们,死里逃生是没有办法的,或者死後复生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应该畏惧死亡。为什麽要畏惧死亡,就是因为「常执」会让我们制造许多、许多痛苦的因缘。因为我们一直认为自己不会死,因为我们一直认为自己还有时间,所以我们可以放逸,我们可以放逸在自己随心所欲,想要去作的一些恶事情上。为了今世的快乐,尤其是为了金钱,所以甚至可以去贿赂,或者说我们甚至去作出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纵使受到法律的制裁也无所谓。为什麽会有这种种种恶行为的产生,许多的原因都是因为有常执的缘故,认为自己不会死的,对这个畏死之心没有发起,没有生起的缘故。

所以我们只会贪着在短暂的、或者短促的安乐,我们不会去想到未来,这是因为常执的缘故,因为一直认定自己不会死。因为认定自己不会死,所以我们会去随着这种常执而造作许多的十恶业。我们把十恶业也称为非福业。所谓非福业的意思就是说,损恼他人的这种直接的恶行,损恼他人直接的恶业的意思。像身语的七业来讲,杀生偷盗、邪淫、两舌、恶口、绮语,这是直接伤害他人的这种恶业。

虽然有说到意的三业,贪瞋痴,可是这里的贪瞋痴,并非是三毒烦恼的贪瞋痴。十恶业里面的这个贪心,并非是贪着自己家人的这种贪心,不是这个的贪心。在十恶业里面的贪心,最主要说到了,不应属於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或者是人事等,想要夺取他,想要占为己有的这种贪心,才是十恶业里面的贪心,而不是三毒烦恼里面的贪,这是不一样的。就是因为有了这种并非自己的人事物,想要夺取为己有,因为有了这种强烈的贪欲,夺取的贪欲,所以我们想要去,因为贪动物的皮,所以我们去杀动物。因为贪动物的肉,所以我们去杀动物,而造了杀生。因为想要贪、想要得到,或者夺取别人的财物,所以去偷盗。因为想要去夺取别人的妻女,所以而作了邪淫等。所以在此的贪心,并非三毒烦恼里面的贪,这麽单纯而已,而是针对於别人的人事物,想要夺取的这个贪心,这是十恶业里面的贪。

十恶业里面的瞋,就是想要直接去造成伤害、损恼的这种瞋心,这是十恶业里面的瞋,这会造成伤害的。在此的邪见就是说诽谤业果,认为说伤害别人无所谓,当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我们就会去很无惭、无愧的,去造很多损恼别人的事情。所以这种的邪见,认为没有业果,损恼别人没有关系的这种错误的认知,这种的邪见也会造作许多的十恶业的。

所以在十恶业的任何一业来讲,几乎都可以说是直接伤害他人的这种恶业。所以在此我们并没有讲到,所谓的我执,或者细微的烦恼,最主要是针对於损恼他人的恶业,而来作解说的。我想可能有这样一个目的,因为在此针对增上生的方便而说。增上生的意思就是说,让我们不堕落到恶趣。什麽样的因缘,会让我们堕落到恶趣呢?就是直接伤害,或者损恼他人的这些种种的业,会让我们後世堕落於恶趣。所以针对这个的防止而说,所以在此没有说到很细微的我执,或者是烦恼的内涵。

但其实有很多的恶业,无论是十恶业也好,直接损恼他人的业也好,很多的这种恶业,都是因为常执而产生。所以在此就让我们生起对这种死亡的畏惧,提醒自己不应该造恶业,因为随着恶业而死去,我们将来会堕落於恶趣的。所以在第6句的时候说到了:

6. 如所宰众畜,死是众所共,复现见死者,汝何不畏死。

我们以肉眼可以看到,像很多畜生被宰杀,这是我们大家可以共同看到的。但是我们不会想到说,自己将来有一天,也会被死神给宰杀,我们不会因此而畏惧,但是我们有一天绝对是会被死神给宰杀的,为什麽我们不会产生畏惧呢?应该对死神、死亡而产生畏惧才对,因为我们是绝对会死的。我们时常听到说,某某的亲人死去,很多的亲友变成过去的回忆,但是我们还认为自己不会死,这不是一个很矛盾的事实吗?

如同你的亲友,已去世的亲友,被死神给夺走他们的性命般,也有一天我会被死神夺走我的生命,但是我们却不会有这样认为,我们认为自己是绝对可以活下来的。而且我们对死神这种夺取自己性命的这部分,好像似乎没有感觉,这个就是常执所造成的问题。

7. 由时无定故,便思我常者,则终有一日,死来伤害汝。

而且死时是没有定期的,所以叫「由时无定故,便思我常者」,因为死时没有定期,但是我们又认为自己不会死。我们先要决定自己绝对会死,而且死没有定期。为什麽呢?终究有一日,死神会来伤害我的。虽然现在我们大家会觉得说,今天我们聚会在这里,明天绝对不会死,会有这种的想法。可是我们没有办法百分之百的保证,自己能够活到明天早上。我们大部分可能会认为,百分之九十九可能性自己会活着,但是没有办法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就会认为说自己的身体很健康,应该不会有死缘。可是我们有百分之百的保证说,不会遇到任何的死缘吗?这很难讲的。所以在第7句的时候,说到了死无定期。在第6句之前,就说到了我们决定会死的内涵。

8. 只顾未来利,不顾生命尽,谁说自卖身,称汝为智者。

如果只为了自己短暂的,这种暂时的利益,在此的未来利益就是说,我们西藏人有这样一句俗语,不要依由自己过份的期望而伤害了自己。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天都会计算着未来要作什麽,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我们每一天,甚至於每一刹那的消失的时候,就等於我们的生命正在用尽当中,我们却忽略了这一点。只是去计算说我们将来要作什麽,我们未来要作什麽,其实我们已经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了,就等於卖掉了自己了。如果你是真正懂得爱惜自己的话,那就要懂得应用珍惜每一刹那的时光,好好的让自己作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把时间,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这种没有意义的将来。所以谁说卖掉自己的身体的人而称为是智者呢?所以叫做「谁说自卖身,称汝为智者。」

9. 何故自为质,造作诸恶业,汝定如智者,对我已离染。

如果把自己认为说,我有这样足够的本钱,浪费自己的生命,去造恶业没有关系,因为我有本钱。就像阿罗汉一样,已经远离一切烦恼了,所以再怎麽样的放逸,也不会堕落於生死的话,如果你有这种的把握可以。但是我们并非是智者,所以「何故自为质」,质就是有本钱的意思。我们凭什麽样的理由,认为自己有本钱,所以不用去担心去造恶业,而去死亡呢?难道我们像阿罗汉的智者一样,已经远离了烦恼了吗?第9句以上就是讲到了,粗分无常的思惟。  

最主要的内涵也就是说,我们决定会死,而且死无定期的话,那就要好好应用现有的宝贵的时间,我们要好好应用现有的每一刹那的时间,作更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浪费在无意义的这种恶行,或者无意义的这个事情上。如果懂得珍惜爱自己的话,就要好好应用每一个当下。

这个死是决定的,而且死无有定期的,无论在何处,或者是何时,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死神都会来临的,这是我们必须要去知道的。而且死的时候,是没有任何的逆缘可以被阻挡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的因缘,可以阻挡这种死神的来临。纵使你有再多的钱,再多的权利,再多的亲友,或者你再怎麽样的狡猾,也是没有办法从死神的手掌当中而脱离的。

其实想要让自己长寿的想法,本身并没有错,我们并不是说这种的想法有错,想让自己长寿是可以的,并没有问题。而是说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死的这种常执,很久会生存的这个常执,认为自己永远会活下去的这种常执,会让我们对於善行不够精进,会放逸,会认为还有时间,所以不需要鼓励自己,或策励自己来行善。会让自己把许多生命宝贵的时间,花费在这种没有意义的身上。那这样的话,就会造成许多、许多放逸以及痛苦的因缘,这个就是常执的过患。这也就是为什麽我们必须要去念死无常,来去对治这种常执所造成的种种过患。

所以佛陀在讲到四圣谛的时候,针对每一谛有说到每一种的行相,所以称为叫做四谛十六种行相。苦谛说四种行相,集谛说四种行相,灭谛说四种行相,道谛说四种行相。在苦谛的时候,说到那四种行相呢?无常、苦、空、无我。针对这四种行相的解说,来破斥刚刚的常乐净我的四种执着。

首先佛针对苦谛的身上,而说到无常的这个行相,其原因就是为了破除这个常执。其方法是透过决定会死,死时没有任何的因缘能够去遮挡这种的死亡的来临,而且死没有定期,而且死的时候,唯有修善行,累积善业以外没有其余的方法,能够去帮助我们的来世。透过这种死亡的念知,来减少对今世的这种过份的贪着。所以我们在第10句的时候,可以看到:

10. 任谁所谓活,唯心刹那顷,众生不了彼,故自知极少。

无论是谁,只要谈到这个「活」字。所谓的活,就是我现在正在活,是现在式的意思。但是我们要知道说,所谓活的意思是正在活的那个意思,其实仔细去想的话,是刹那间、瞬间、顷间,马上就不见的意思了。就像我们现在讲说现在的话,在现在的这个讲述的时候,如果是前一刹那的话,是属於过去世,後一刹那是属於未来世,到底那里是现在世?可是我们会认为说,现在世好像是一个很长久的时间,其实这是完全的错误,所以叫做唯心。其实是一种内心去把他认定为很久的时间而已,但实际上他是刹那顷变的时段,他是一个唯心去捏造为一个很长、很长的幻想,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刹那顷坏的一个时段。

「众生不了彼」众生不知道他一个真实实际的状况,「故自知极少」所以自己能够去了知,这种实际状况的人,是非常、非常少数的。为什麽这一切都会刹那的转变呢?因为有粗分无常。什麽叫粗分无常呢?我们可以透过十年的时间,可以知道说,无论是外在的世间,或者像我们的身体来讲的话,透过十年我们可以知道,他一个很大的改变。

可是我们要知道说,十年的改变,是由每一年的改变才有十年的改变的。每一年的改变要有每一月的改变;每一月的改变,要有每一天的改变;每一天的改变,要有每一小时的改变;每一小时的改变,要有每一分钟的改变;每一分钟的改变,要有每一秒的改变;每一秒的改变,要有每一刹那的改变。

因有每一刹那的改变,所以才办法累积成每一秒的改变,因此才有办法累积成每一分钟的改变,甚至於每一月,甚至於每一年的改变。所以我们可以从明显的粗分的无常,去了解到其实这一切的有为法,由因缘所生的法,每一刹那都在改变当中。那这种每一刹那都在坏灭的性质,不需要依赖其他的因缘,而是他的因本身具有刹那改变的性质。因为是由因而产生的缘故,所以所生的果每一刹那都在改变当中。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每一个果都是由因而有为的,由因而产生作用的,所以称为有为法。由因力而改变的,由因力而形成的,是随因力而转。

所以我们乍看之下会觉得,由因力而生,由因力而灭,好像生是从他那边现起的感觉。去、或者是灭,好像从这边而远离的感觉,好像是分开的。可是实际上只要是从那边而生的话,他在那个生的当下,已经具有灭的一个性质,这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而且我们也不会有这种看法,其实这是看法上所产生的错误。所以由这个因力而转的这个道理我们可以知道说,其实每一个果,是完全随因力而有的,是属於因力的他转性,是唯有因力而去控制的,是被因给控制的。

那现在我们要了解的这个因果关系,或者无常性,不是其他的像菩萨身上的无常性,不是!而是自己五蕴上来了解。因为佛陀说无常性是针对苦谛而说,在此的苦谛就讲到自己的身心的五蕴。我们的五蕴是被因力所转,所以才是无常,每一刹那在转变的。那形成我们五蕴的因是什麽?就是集谛。集谛有分业集谛和烦恼集谛里面的烦恼集谛。我们的五蕴身心的这个控制者,的这个因就是烦恼,其实讲难听一点就是无明。光是无明的这两个字,如果讲更不好听一点的形容词,就是愚蠢、愚昧,甚至於对事物完全颠倒的认知。

如果我们的身心,被因给控制,而且这个因是一个愚痴,一个无明给控制的话,听起来很不舒服,听起来不对劲。当我们知道我们的身心被一个愚蠢、被一个无明给控制的话,我们又有何感想?我们会不会想要从无明当中赶快脱离呢?因为的确实际上状况来讲的话,我们的身心被无明给控制,因为他被因力给控制了。所以《释量论》里面有说到了,「由无常知苦」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每个刹那性,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是由因力而控制这些的苦,而这个因刚好又是烦恼和无明给控制,所以我们自然就会知道说,我们在苦谛当中,我们正在苦性当中。

所以第10句,我们认为说,现在我们正活着,会觉得很长的时间。可是实际上所谓的现在式,也是非常非常的短暂,因为前一刹那就是属於过去世,後一刹那就是属於未来世的话,那里有现在世的这一刹那呢?但是众生却不了解。而且真正了解到这一种,以自己的智慧来了解到这种实际状况,是非常非常的少,所以第11句话:

11. 汝爱久存活,而不乐衰老,噫同类众生,见汝行为善。

我们想要让自己长寿,可是又不想让自己老化,这不是很矛盾吗?因为如果要长寿的话,自己老的时间就要长一点,但是我们却又不希望自己衰老。「噫」这个众生您啊!虽然觉得自己的想法都很正确,你觉得自己像圣人一样,可是实际上是很愚昧的、是很愚蠢的。因为在很多的想法里面,我们已经非常的矛盾,但是却不知道,自己还认为自己是善者,所「见汝行为善」,我们把自己认为是一个非常善贤的圣者。

12. 汝应忧自死,何忧儿孙等,自过而责他,岂非所应呵。

  为什麽自己并非是善者?为什麽我们的看法上会有错误呢?因为当我们儿孙离去的时候,我们会非常的忧恼、苦恼,可是却不担心自己将来会去面对死亡的这一关。实际上我们每一刹那的转世,我们每一刹那的消逝,其实都已经跟死亡或者死神越来越接近,可是自己却不担忧,反而还去顾虑到别人,去忧虑别人的死亡。这个就像好比什麽呢?「自过而责他」自己的过失还去责骂别人,「岂非所应呵」这并不是我们要去呵斥、呵责的。因为自己的过失,应该去呵责自己才对,而不是去呵责别人。所以如果你要去担心死亡,不应去担心别人的死亡,而去担心自己的死亡才是。

13. 若时未祈求,自来为子女,彼不问自去,非是不应理。

所以第13句说到「若时未祈求,自来为子女」,其实你已去世的这个儿孙,他当时变成你的儿子或者你的子女的时候,不是你去请求他们变成你的子女而变成你的子女的,而是随着业缘聚合之後,自然随着业力的这些因缘的种种聚合的力量,让他们自然成为你的儿女,自然成为你的子女的。所以今天既然随着业和因缘,成为你的子女的话,随着业和因缘的消失,让他们不成为你的子女的时候,你又有什麽好去过问的呢?所以在此说到了,「若时未祈求」你不是因由祈求的缘故而成为子女的话,当他们离去的时候,你为什要要因为过问他们的离去而担心呢?所以「彼不问自去,非是不应理」非是不应理就是应理的意思。你为什麽要去过问呢?过问是没有道理的,所以不过问是应理的。

14. 唯由愚痴故,不知子行相,此欲他去相,已用老衰表。

其实我们儿女的离去,或者亲友的离去,并不是事先没有预告。因为每一刹那在衰老的时候,就已经接近了死神了,所以他并不是没有预告的离去,已经是有预告的离去了,已用的这个老衰表,来知道说他将来会去死亡的这个阶段。但是我们随着自己愚痴的缘故,我们不知道随着自己常执的缘故,我们不相信我们的亲

友会死去,但实际上我们的儿女是会死去的。因为他的衰老,他的每一刹那的无常的转变,已经告诉我们,亲友将会离去。

15. 如父爱其子,彼则不如是,世间向下行,故难生天趣。

  父母非常爱护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有时候,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还恩将仇报,因此世间多数的行为是属於恶行,所以很难到善趣。既然是如此的话,又有什麽理由值得我们为亲友的离去,而去感到难过呢?其实亲友的这种贪爱,好比贸易一样,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你对他不好,或者他对你不好,你就不会想对他好。所以在第16句就说到了:

16.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於贸易。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如果这个孩子,不随顺的,或者不听父母亲给予的命令,或者给予的劝言,父母亲自然就不会很喜欢这个孩子了。如果众多孩子里面,有一个比较听话,我们就会比较喜欢,有一个比较不听话,我们就会不是那麽喜欢的话,「尔时起贪爱,唯同於贸易」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一个亲爱,这像贸易一样,他对你好,你就对他好,他对你不好,你就不喜欢他,这跟贸易有什麽两样呢?那又为什麽,因由自己的亲友的离去,而感到伤心呢?这是没有道理的。

17. 由离所生苦,人心速消失,可观由离苦,表贪不坚固。

  而且我们的亲友离去之後,我们过了没多久,马上那种忧恼和苦恼的心就会消失了,这种忧苦难过的感觉都会消失。所以可见透过这种亲友离去的忧苦会马上消失的缘故,所以亲友的亲爱其实是不坚固的。因为如果它是坚固永恒的话,亲友离去没有多久,为什麽我们不会像刚开始一样那麽难过呢?所以其实亲友的这种贪爱,其实是非常短暂的。

18. 既知自损恼,都无少功德,汝自为诡诈,此亦不应理。

  我们明明知道说,亲友离去的这种损恼,是对已去世的亲友没有帮助的话,那为什麽亲友离去的时候,明明知道这种的哭泣,或这种的苦哀,对亲友没有帮助的情况,还要假装一副对他有帮助,於是在那边痛哭,或者嚎叫甚至於苦哀,这是没有道理的。

19. 如为分布苦,世间遍流转,予已苦众生,布苦复何为。

  既然随着业和烦恼,我们投生在人世间的话,就一定有痛苦,而且任何的因缘都是痛苦者,遍布这世间的。既然已经够苦了,我们何需因为由自己亲友的离去,让自己苦上加苦呢?「布苦复何为」再多余的痛苦和忧恼有什麽道理呢?

20. 若喜彼集聚,何不喜彼离,集聚与分离,岂非俱时有。

  既然随着因缘让我们相聚的话,我们会感到高兴。那为什麽,我们没有办法依由因缘的离去,而感到高兴呢?这是没有道理。因为所谓的集聚和分离,都是属於一体两面的东西,既然有了集聚就绝对有分离,既然有了累积就会有了减少,这是一定的,这是一种法性。所以「集聚与分离,岂非俱时有」这是一种法性,既然有了相聚,就会有分离。所以既然分离和相聚是一体两面,为什麽我们只喜相聚,却不喜欢分离,这是没有道理的。

21. 过去无有始,未来无有终,何故汝见合,不见长时离。

  既然我们的前世是没有开始,随着业和烦恼而转的话,後世也是没有终止的。在无始以来到现在,生生世世,多少次的生死离别,可是相聚的时间永远是短暂的,分离的时间永远是很久的,或者是长时间的,那为什麽我们没有看到长时间的离去,却只在意或执着短时间的相聚,这也是没有道理的。

22. 刹那等诸时,定如诸怨害,故於彼怨害,汝都不应贪。

  其实在每一刹那的转变,都在无明控制,业和烦恼的因力下,而去产生这些种种刹那的转变。所以每一刹那转变,其实都在一种怨害当中而去转变的,都是一种苦性当中而去转变的。既然这些都是苦性的话,又有什麽值得我们去贪着的呢?以上就讲到了22句。今天的部份到此为止。










相關文章:
中观四百论(1)
中观四百论(2-1)
中观四百论(3)
中观四百论(4-1)
中观四百论(4-2)
中观四百论(5)
中观四百论(6-1)
中观四百论(6-2)
中观四百论(7-1)
中观四百论(7-2)
中观四百论(8-1)
中观四百论(8-2)
中观四百论(8-3)
中观四百论广释 总论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一品 明破常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二品 明破乐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三品 明破净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四品 明破我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七品 明人远离贪着欲财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八品 净治弟子品

上一篇(中观四百论(2-1)) 回目錄 下一篇(中观四百论(3))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火供的开示
金刚手怙主尊贵嘉察仁波切的法教部落格- Yahoo!奇摩部落格
直贡噶举不共护法—阿企佛母
尼泊尔朝圣之旅
◎般若波罗蜜初探以《大智度论》为主.大智度论之相关研究- 心灵的部落格- Yahoo!奇摩部落格

赞助网站
西藏敏竹梅芭藏香
FPMT護持大乘法派聯合會
台北縣藏密薩迦喜金剛協會-
台北生技網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