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不丹法王雅旺顛津「蓮師三尊」灌頂 八蚌講修法林--農曆七月超度、息災法會 國內出現首例新流感重症個案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中观四百论(2-1)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9:21:50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09:20:59   编辑部 报导

 

中观四百论(第2-1)达赖喇嘛尊者传授

 2007年7月23 下午

2-1)那里有西藏的国旗,有一次在德国的时候,在某一次的聚会,我看到许多西藏的国旗,我跟他们讲,最近在纽西兰的时候,我也跟他们说一个故事。那就是在1955年或54年的时候,我曾经在北京待了六个月,在那个时候,我遇到了毛泽东主席几次。实际上我那时候,对他生起了真正的一个尊敬。有一天他问我,你们是否具有自己的国旗?那时候我有一点怀疑,我回覆说:我们有!他那时候跟我说,在中国国旗的旁边,你们可以安置自己的国旗。

最近这些中国官方,看到我们西藏的国旗的时候,他们认为说是一个分裂的一个活动。但是中国的最高领导者,毛主席却允许了我,准许了我,让我安置国旗。如果有中国政府他们现在跟你们讲说,不应该有西藏国旗的话,那你们要这样回答说,中国的最高领导者毛主席曾经准许了达赖喇嘛说,可以放西藏的国旗。

如是的这种污垢,为了要完全净治,使得让自己去证悟,或者是去觉悟一切的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这种具有「净」以及「悟」的佛果的功德,我们在如何去成办呢?如同龙树菩萨在《宝鬘论》里面有说到,同样的《四百论》也有说。我们最究竟要去成就的一个目标和果位就是决定胜。决定胜又可以分自己的别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位,当然在此就是讲到最究竟的成就,也就是一切遍智的佛果位了。为了能够获得一切遍智,所以我们必须要使用自己最大的一个智慧的能力,来观察诸法的究竟性质,透过这种智慧,来成办成佛之因,来累积成佛之因的。

因此什麽样的一个身体,什麽样的一个身躯,能够具有这种辨别善恶,具有这种的智慧呢?那就是人身。所以我们把人身称为增上生。尤其是如果是要配合密乘的修持,来学习金刚乘的这个内涵,那唯有人身是最快速、最好的,所以人身是修法最佳的一个工具,为了能够成办一切遍智,也就是所谓的佛果位。所以虽然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决定胜,但是决定胜是要生生世世的去增上,来学习让我们获得成就的。所以在这个之前,我们要把握让自己先能获得增上生,获得这个修法的工具,而且无有间断才行。

所以首先为了让自己能够确保,生生世世都能够获得增上生,我们必须要遮止这种非福之业。所谓非福业的意思就是恶业的意思。因为我们会随着恶业,将来後世会堕落到恶趣。堕到恶趣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生生世世无有间断的获得增上生,所以先遮遣这个恶业是非常重要的。

确定自己无有断间的,生生世世能够获得增上生之後。再来当我们获得增上生的时候,最用自己最大的智慧能力,来认知实际的状况,修习空性的道理。透过空性的智慧,空正见来对治烦恼障,来让自己获证灭除烦恼障的灭功德。为了能够再进一步的对治所知障,所以我们所要了解的空性,不是很单纯的空性,而是必须要具备广大资粮,多元观察而去生起这个空正见。这种的空性,我们把他取名为「遍相具胜」的一个空性,我们必须要去认知。透过一个遍相具胜的空性的认知,广大的资粮来对治所知障的。所以以这种的次第来修学的话,这才是真正智者善巧的修学方式。如同《四百论》里面有说到,「先遮遣非福,中应遣除我,後遮一切见,知此为智者。」

佛陀在转法轮的时候,大致上说了许多了不同的法,所以我们把他取名为八万四千法门。也就是说整个佛法所说的内容,大约有八万四千法。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法义,汇聚起来的话,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因此我们称为叫做三藏。那三藏呢?律藏、经藏、论藏。经律论这三藏,为什麽要分开的原因是因为,由他所诠释的内涵不同,而去分类这三藏的。像律藏来讲的话,最主要所诠释的内涵,就是三学里面的戒学,经藏所要诠释的主要内涵,就是三学里面的定学。论藏主要诠释的内涵,就是三学里面的慧学了。因由三学而说了三藏的。

如果是以律藏来讲的话,大约就有两千六百年的历史。从佛在世到现在,几乎是没有什麽变的,所以律藏的内涵是没有很大的改变,都是一样的。可是在经藏的内涵来讲的话,随着巴利文所建立的经藏内涵,而梵文语系所建立的经藏的内涵,因为有少许的不同,所以经藏的解释上有少许的不一样。现在是论藏的部份,论藏就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巴利语系所建立的论藏的内涵,以及梵文语系所建立的论藏内涵,是有很大的不一样的。

我现在先翻译刚刚法王突然多作解释的部分,因为刚刚有说到法轮,佛陀所转法轮的内涵。佛陀所转的法轮,大致上可以分三法轮。我们讲初转法轮---四谛法轮。次转法轮---无性法轮。後转法轮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派认为是《解深密经》,另一派认为是《宝性论》的根本经,也就是《如来藏经》,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在初转法轮的时候,最主要是讲到三十七道品,四谛十六种行相等,最基本的佛教的教义,那也是最重要的部份。在次转法轮,无性法轮的时候,因为之前在初转法轮的时候,说到四圣谛,四圣谛里面的这个灭谛的内涵,很详细的、很透彻的部份。因为要配合着深奥空性的理念来作解说,才有办法透彻的去认知灭谛的性质。所以在第二次次转法轮,无性法轮的时候,针对这个为了能够了解灭谛,圆满的认知灭谛的一个性质,所以非常详细的解说了空性的道理。

在第三次的法轮,有一派认为是《解深密经》,这个就是说他没有办法直接的相信次转法轮时候的辞义,所以他必须要去分析解剖对於三法性,而说了三无性等。於是佛陀针对这种根器的人,跟他们说了二取空的道理,没有跟他们说甚深的空性。针对这一派的人,他们认为说佛陀的最後一次的法轮是《解深密经》。

但是若以中观派而言,他们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说,佛陀最後一次的法轮,就是《如来藏经》,就是《宝性论》的最主要根本依据。那《如来藏经》所要诠释的内涵,当然不只是有缘起性空,最深奥的空性内涵以外,针对了解空性的智慧,又去作了更深入的解剖和分析。也就是说如何使用俱生原始之光明,来了解空性的道理,也就是光明转为道用的意思。这样就能够很容易的让弟子引导到无上密,光明转为道用的这个内涵。这以上是大致上三法轮的一个介绍。

於是我就跳回刚刚翻译的部份。因为论藏在两千六百年中,因为随着两大语系所建立的论藏的内涵不同。龙树父子所着作的这些解释也好,或者论典也好,最主要是三藏里面的那一藏呢?那就是论藏了。针对论藏的解释,龙树父子等这些大论师,他们有很多不同的见解,还有他们有很多不同的非常、非常美好的解释。在众多的论藏的解释里面,龙树菩萨所着作的解释是最主要的。所以在龙树菩萨所写的着作里面,有一派我们叫做集经论。集经论就是说他汇集了许多经典的经文,引经据典把他聚合在一起,叫做集经论。另外一个叫做理聚论,我们也称为叫做理聚六论。理聚六论虽然有引用一些经文,但是最主要是靠理由来诠释所诠的一个内涵,所以他是以理由为主,而不是引经据论为主。他是靠理由或靠逻辑的方式,靠因明的方式来推理的。这个就是属於不共的论藏,所以我们说到中观理聚六论。

在中观理聚六论里面,最主要的一部经典就是《中论》。《中论》总共二十七品,这个可以说是我们论藏里面,像国王般的重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论典。中观理聚六论里面,最主要都是讲空性的道理。理聚六论里面虽然有《宝鬘论》,《宝鬘论》是讲菩提心的部份。同样像《菩提心释》来讲的话,虽然跟密续内涵是有关的,但最主要也是讲到菩提心的部份。所以若是以方便品,或是广大行来讲的话,龙树菩萨的着作像《宝鬘论》、《菩提心释》等。但是如果以深见行来讲,最主要就是《中论》,还有其他的理聚论等。

可是在《中论》里面有一些破斥外道和破斥下部主张的部份,并没有很清楚的,就像是如何破除常法的这个细微微尘等的内涵,所以龙树菩萨的心子,圣天菩萨也称为叫做提婆菩萨,他就明显的来诠释,明显的来解释。所以我们在《中观四百论》的时候,因为他最主要是依据龙树菩萨《中论》而去解说,所以在此就没有说到礼赞文。就直接为我们解释了如何成办增上生的方法之後,再跟我们解说如何成办决定胜的方法。尤其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对治所知障,我们必须要了解遍相具胜的空性的道理。所以必须要去诠释这个菩提心的内涵,所以在第五品和第六品的时候就非常详细。当然很完整的部份,我现在也不是想得很清楚,我现在是边念边为你们解说,我才可以边想得起来。

在我们的经典里面,有说到了佛陀涅盘之後的四百年,龙树菩萨来到这世间。之後大约到三到第四世纪的时候,大乘的佛法流传到大陆内地,也就是流传到中国。经由中国再流传到像韩国或越南等地。在第七世纪的时候,从藏地慢慢的跟印度那边已经有了所谓的教法上的接触,最主要是在第八世纪的时候。第八世纪的时候,从那烂陀寺,来了一位持戒非常精进的大师,那就是寂护论师。他个人来讲的话是一位中观师,而且对因明是非常、非常的精通,所以他因为在中观和因明上非常的通达,所以曾经有说到是中观以及释量的狮子,曾经有这种的头衔。

他当时在印度是非常、非常有名的一位成就大师,之後来到了西藏。他来到西藏的时候,大约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他大约在一百多岁的时候圆寂在西藏的。之後他的弟子,也是一位中观师,非常有名的一位中观师,叫做莲花戒大师,之後也来到了西藏。寂护论师他的着作来讲的话,有分《中观庄严论》,以及《中观庄严论》自己的解释,这是寂护论师自己所着作的。当然在《释量论》上他有着作一些解释。莲花戒大师在中观的解释上,曾经有着作了《中观光明论》,以及因明学的解释,大约有两卷左右。而且以莲花戒大师来讲,确实也是一位持戒非常精进的成就者,因此而流传了整个西藏的戒的传承。所以我们藏传戒的传承,是来自於寂护论师的。

之後不只如此,还有莲花生大师也来到藏地来弘扬佛法,所以寂护论师、莲花生大师,以及当时候的赤利松赞藏王,这三尊,依由他们大力的推动教法,所以使得大小乘显密圆满的教法,从藏地起兴盛起来了。所以我们的传承仔细的这样追溯下去的话,其实都是来自於那烂陀寺。所以我们都等於是龙树以及无着的跟随者,因为我们的传承都是来自於那烂陀寺的这个无有污垢的、非常清净的一个法脉传承。

像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最主要是以巴利的语系所建立的教法为主,他们的传承也是以巴利语系所建立的传承为主,所以这是整个佛法的主要的精神所在。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说自己是大乘,好像因此而去与小乘作区别,或者有差异的感觉,这种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无论我们称小乘也好,其实就是整个佛法的基本教义,基本的一个精神。什麽叫做佛法教义的基本精神呢?就是四圣谛。以四圣谛为基础之後,而去针对三十七道品而作的修行、而修持。

四圣谛和三十七道品,这整个就是佛法的精神所在。有了这个基础之後,再以菩提心,无论是修六度万行,或者是波罗蜜多十度,或者称为六度也好,这种的修持,我们称为显教大乘的修持。那就是以悲心、爱心为主,而发起的菩提心,依由菩提心去修学这些种种的菩萨行等,这是属於显教大乘的修持。有了这个基础之後,再来学习本尊瑜伽,那就是属於金刚乘的部分。

金刚乘其实他修持的最主要目的是什麽呢?了解空性的智慧,了解空性的意识,他本身又可以分很多的粗细不同的层次。如果我们能够使用越细微的意识去了解空性的话,那我们将能够更深入的,才有办法使空正见的能力发挥到最大,所以尽可能的使用俱生原始之光明来缘取空性,是以光明缘空的方式来修学的。

所以在整个道的次第上来讲,没有下下层,就不可能有上上层的修持,也不可能修学上上层,所以我们不可能一步登天的。所以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基础,才有办法慢慢的走上去。否则的话,我们如果单学一个内涵,或者一步登天的话,是不可能满足,或者是达到我们想要获得的成就的。总言之,如果想要修学密乘或金刚乘的话,之前必须要有显教般若乘的基础。显教般若乘的基础,必须先由四圣谛或三十七道品才有办法。

一般在给予教授的时候,西藏人有这样一个习俗,那就是我们在给予教授的时候的传承,大致上可以分两者,一个叫做口授传授,一个叫教授传承。口授的意思就是唯有念过去,那当我们听到上师念诵这个偈颂文的时候,就获得了这部教授的口授传承。教授传承就是说,不只是念诵以外,在念的同时,给予注解或者解释等,这是属於教授传承,因为上师有对我们教授。

当然佛在世,或者龙树菩萨在世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把这两个承传分得那麽清楚的,但是西藏人就是很明显的,按照我们的西藏习俗来讲的话,就是有这两种不同的传承。一个叫做口授传承,另一者就是教授传承。

教授传承又可以分两者了,一个就是像解释一样的这种教授传承,另一者就以自己的觉受来传授,所以我们也称为觉受传承,有这种的说法。还有一种就是说,透过上师在讲授的时候,一起让弟子作这种的观想,配合着这种观想来教授的,这种又叫观想的一个传承的,他有分很多种不同的讲授传承、或者教授的一个传承。在此为大家所传授的这一个传承,就是属於教授的一个传承。不只有口授传承以外,还有教授的传承。

以我个人的传承来讲的话,中观理聚六论的教授传承或口授传承等,我是从薛钵仁波切那里获得的。薛钵仁波切是从创大嘎滇仁波切那里获得的。之後我又从昆伦拉嘛颠津遥千仁波切那里获得《中论》的传承。从昆伦拉嘛仁波切那里获得了整个大祥十三部的传承。一般我对这个传承非常的重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尽量的从越多、更多的仁波切那里获得整个教授、口授的传承。所以《四百论》的这个传承,就是从昆伦拉嘛颠津遥千那里获得的。接下来我们就看讲义《四百论》。

首先在《四百论》的前四品,最主要就是解说到,让我们能够成办决定胜的最好的一个修法的工具,也就是让我们如何获得增上生的内涵。根据这个内涵来讲的话,就是属於大小乘共同的基础了。在解说的时候,也有说到四种的颠倒执,让我们而去造作了许多痛苦之因。四者的颠倒执是指那四种呢?首先第一者叫常执,也就是把无常视为常。第二者叫做净执,把不净视为净。第三者叫做乐执,把苦视为乐。第四者叫做我执,把无我视为我,也就是常净乐我的这四种执着。在此的我并不是那种人我执和法我执,那种很细微的我执,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一般我们不是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我想,我是最好的、最优秀的,这种很强烈的这种我想,在此是说到这种的我执。常、净、乐、我这四者。

这四者的颠倒执着,因为造成许多的痛苦之因,所以为了能够对治的缘故,所以首先先针对常执而说了破斥。怎麽样去对治这个常执呢?就透过无常的认知,无常的解说。无常的内涵又可以分两者,粗分无常我们称为续流无常,以及细微的无常我们称为刹那的无常,以这两种方式来解说无常的内涵。










相關文章:
中观四百论(1)
中观四百论(2-2)
中观四百论(3)
中观四百论(4-1)
中观四百论(4-2)
中观四百论(5)
中观四百论(6-1)
中观四百论(6-2)
中观四百论(7-1)
中观四百论(7-2)
中观四百论(8-1)
中观四百论(8-2)
中观四百论(8-3)
中观四百论广释 总论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一品 明破常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二品 明破乐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三品 明破净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四品 明破我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七品 明人远离贪着欲财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八品 净治弟子品

上一篇(中观四百论(1)) 回目錄 下一篇(中观四百论(2-2))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普巴金刚荟供
佛陀圣地—蓝毗尼园 普贤祈愿大法会 日期:2008/11/27- 12/7
尊贵的安阳仁波切即将抵达台湾弘法- yam天空部落
教主 觉巴吉天颂恭简传.菩萨清凉月 游於毕竟空 众生心水净 菩提影现中
◎与灵对话- Yahoo!奇摩部落格

赞助网站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全球宗教資訊網
美國菩提學會
美國菩提學會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