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煨香山煙供、戰神祈讚』招財法 蓮師密境貝瑪貴◆需要您的護持贊助 龍山寺文化廣場‧佛法講座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中观四百论(4-1)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9:29:11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09:28:23   编辑部 报导

中观四百论(第4-1讲)达赖喇嘛尊者传授

2007724下午

4-1)第二品 明破乐执方便品

接下来就是讲第二品,「破乐执」的这个内涵。在第一品的时候,是针对常执的部份而作了对治,现在在第二品的时候是针对於,把痛苦视为快乐的部份,而产生的这种颠倒执着,我们称为乐执,是乐的乐,执着的执,而去作了这种对治力。当然一般来讲的话,没有人会认为苦苦是一种快乐。所谓苦苦就是痛苦的感受,因为大家都不想要这种痛苦的感受。可是坏苦和行苦,一般人因为对於坏苦和行苦的不认知,所以会执取为这是一种安乐,实际上是一种苦性。怎麽说呢?像世间上的荣华富贵,或者有漏的快乐的种种感受,我们会把他视为是一种究竟的、永恒的,要去追求的目标。因此会把很多的宝贵的人生,花费在这种世间的享受上,但是到最後什麽都没有,空虚一场,於是後来才会恍然大悟,但是最後後悔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就是因为把这种真正属於苦性的一个性质,把它执取为是一种快乐的,我们会认为说世间的荣华富贵,或者有漏快乐的感受,视为是一种快乐,所以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在这上面。我们为了钱会想尽办法的来挣夺更多的钱,以为这就是代表一切的快乐,可是并没有。当我们清醒的时候,我们才觉得一切都太晚了,我们把时间已经浪费在太多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所以这代表什麽呢?我们之前的看法,和实际上存在的是完全不同的,就是所见和所在已经产生了不同,这是由乐执所产生的过患。所以一开始如果我们知道是苦性的话,将来就不会那麽难过了。接下来我们看讲义第一句:

1. 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也就是说虽然这个身体会带来种种的痛苦,但是因为身体是一个最好修法的工具,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去保护他。为什麽说,因由身体会造成许多种种的痛苦呢?我们身体一开始在母亲胎里面形成的时候,当然在非常、非常微小的时候,是因为感觉不够灵敏,所以那时候感觉不到痛苦。可是当我们在母亲胎里已经形成了手,形成了脚的话,几乎那时候的感触,就会越来越灵活,或者越来越灵敏,具有这种敏感的感触的时候,自然就会感到胎里面压迫的痛苦。在从母亲胎里面一出生的当下,因为直接接触到空气,所以那时候会有被刺痛的这些种种的痛苦。

於是生下,不只有生下的苦,我们在成长过程当中,也有成长过程当中的苦。甚至於到将来老化的时候,也有所谓的行动不方便的这些种种的痛苦,最後就是死苦。这些种种痛苦的根源,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有身体的缘故。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身体是众多痛苦的根源,而去舍弃它。为什麽?因为透过这个身躯,所以带予我们一个善别是非,或者善恶的一个无比的智慧,这是畜生道没有的。这是唯有具有这种身躯,我们才能够拥有的这种智慧。我们可以好好的应用这个工具,来行更有意义的行为,来让自己获得更有意义的人生,因此我们要好好的去应用他。

2. 人苦从身生,安乐由他起,身是众苦器,汝何重此身。

     这句话的意思也是说,虽然我们要好好的去应用这个身躯,来作为成办更有意义的工具,可是我们也不应该太过於贪着这个身体。为什麽呢?以这个身体来讲的话,其实它是一切众苦的因缘,怎麽说呢?我们有饥渴痛苦的时候,最主要是因为由这个身体而造成的,很简单的一个饥渴的痛苦。我们人生忙碌了这些是为了什麽?最主要是为了填饱肚子。填饱肚子是为了什麽?是为了去除饥渴的痛苦。所以饥渴的痛苦,最主要的来源是来自於那里?因为有了这个身体。所以光是这个身体不一定是好处,但是让我们真正获得好处,是由他人。所以何必要去珍惜,或者太过的贪着这个身体呢?

3. 若人所生乐,不能大於苦,如是极大苦,宁犹思惟小。

     但是我们会认为说,我们随着这个人的身体也会带来快乐啊!为什麽你要说不应该珍惜这个身体呢?就是第一句话「若人所生乐」就是有这样问题的时候。其实珍惜身体是需要的,但是不应该太过贪着。虽然这个人身会带来一些利益,或者是快乐,但是快乐和痛苦比较之後,快乐不能大於痛苦,痛苦永远是甚过於我们的快乐的。我们明明在快乐的时候,又突然间,只要因缘一聚合的时候,纵使小小的因缘,马上能转为痛苦的因缘。

就像好吃的饭,吃得很高兴,吃多了会觉得肚子饱,又会觉得痛苦了。所以代表什麽呢?快乐永远是短暂的,痛苦永远是繁多的。这是因为苦的因、苦的缘多,而且多过於快乐的因,和快乐的性质。因此「不能大於苦」,我们所得到的快乐不能大於苦。「如是极大苦,宁犹思惟小」我们怎麽能够认为说这个人身,它居於所获得的是更多的快乐呢?我们怎麽会认为说,由这个人身所获得的痛苦,是比快乐还要来得少呢?

4. 世人皆趋乐,乐者实难得,故予此众生,众苦如随逐。

     「世人皆趋乐,乐者实难得」世间的人都想要获得快乐,可是真正获得快乐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故予此众生,众苦如随逐」所以我们要知道,痛苦如像身影般的随行着,因为有了这个身体。所以有了这个身体之後,我们必须要知道,痛苦如同身影般的随行。因此执着这个身体,或者在这个身体上,我们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是没有意义的。

5. 如欲能得苦,乐岂能如欲,汝何重稀者,多者何不畏。

    「如欲能得苦,乐岂能如欲」如果带来这麽多的痛苦的这个身躯,我们仍然还去执着的话,那我们怎麽可能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呢?因为你已经要痛苦了。为什麽你想要痛苦呢?因为众多痛苦的根源--这个身体,你是如此的贪着,但你又怎麽能够快乐呢?「汝何重稀者,多者何不畏。」既然会带来这种多的痛苦,由这个身体它所带来的是更多的痛苦,却是少许快乐,那为什麽你不会去畏惧这个身体呢?

6. 已得安乐身,反成众苦器,重身与重怨,二者实相同。

     所谓的仇敌,就是造成我们伤害的人,叫做仇敌,所以我们怨恨仇敌,讨厌仇敌。既然是这样的话,就是因为有了这个身体,会带来一些更多不需要的痛苦了,这跟仇敌没有两样,它两者的性质来讲都是一样的,造成我们的伤害,给予我们痛苦啊!

7. 身虽久享乐,不能成乐体,谓他胜本性,此定不应理。

    「身虽久享乐,不能成乐体」纵使身体随着物质的生活而感到安乐,但是这个身体会能变成一个快乐的泉源吗?是没有办法的。例如什麽呢?「谓他胜本性」胜本性就是说,这些富有人的身体,「此定不应理」是没有办法成为快乐的泉源,这是不合道理的。为什麽呢?因为第八句说到:

8. 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

「胜者为意苦」有钱的人,他虽然在身体上,是没有所谓的饥渴的痛苦,但是因为有了这个身体,所以会带来许多内心的烦恼,种种的痛苦,所以「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钱的人,贫穷的人,会随着这个饥渴而痛苦。也就是我平常所说的,痛苦和快乐的层次可以分两者,一个是属於生理上的,一个是属於心理上的。贫穷的人,一般是属於生理上的苦,会比较去重视它。但是富有的人,会比较重视心理上的痛苦。「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

9. 乐由分别生,分别随苦转,是故除苦外,更无大力者。

    其实我们所谓的快乐,只是一种当痛苦减少的时候,我们把他认为是一种快乐而已,所以叫「乐由分别生」。「分别随苦转」但是真正的我们的心,因为随着烦恼而转的缘故,所以它是一种苦性。「是故除苦外,更无大力者」所以一切的这种改变,因为随着业和烦恼所转的缘故,它本身的因缘就已经错误了,所以我们在随着错误的因力而控制,那又有怎麽样的因缘,可以让我们很大力的,或者很强烈的带来快乐的果实呢?是没有办法的。

10.如如时渐进,如是苦渐增,故乐於此身,现见属客性。

    确实如此,我们从婴儿、幼小、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叫做「如如时渐进」。在婴儿的时候,有婴儿时候的痛苦,所以我们在婴儿的时候会觉得好苦;或者少年的时候,会感觉有少年有少年的痛苦,会想要马上的长大;後来在青年的时候也是如此,会有青年的痛苦,也想要马上变成成熟的中年人,或者让自己早一点成熟等等。可是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痛苦,只是因为婴儿和少年的时候,痛苦比较少。所以当我们返回去,之前所经历的这段的时候,会觉得说,啊!我小时候好天真、好快乐。其实那是因为痛苦比较少的缘故,比起现在痛苦比较少,所以我们把它认定说这是一种快乐。其实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痛苦,尤其是当我们长大的时候,随着这个智慧的能力,所以我们更会想了。

可是当我们想得不是很周到的时候,我们就会添增更多的非理作意,就有更多的疑虑,还有更多的期望。於是慢慢的,我们因为不懂得内心的变化,所以忽略了内心的这种变化,不去调伏内心,所以慢慢变得会嫉妒了,变得会去比较了。所以刚开始有学习时候的痛苦,纵使学好之後,有毕业之後找不到工作的痛苦;纵使找到了工作,又有找不到妻子的痛苦;找到妻子了,又有不和谐的痛苦;与妻子和谐了,又有不生小孩的痛苦;有了小孩又有小孩太多的痛苦。所以怎麽样都是一种痛苦,真的是有一就有十的痛苦;有十就有百的痛苦,有百就有千的痛苦,所以我们一直处於不满足的痛苦当中,我们是这样活、活,活到老的时候。当我们成为老人的时候,又要假装一副很健康的样子,其实都已经快要倒下去了,但是还假装自己不需要人来帮助等等。

如果我们不懂得好好去思惟,不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我们整个人生的话,确实我们都在一种苦行当中而轮转。「如如时渐进,如是苦渐增,故乐於此身,现见属客性。」所以所谓的快乐,针对这个身躯来讲的话,它是一种突然间、暂时性的,所以像客人一样突然的来临,所以叫属客性。

11.苦因缘众多,众病及外事,不见於人类,有尔许乐因。

    所以所谓的快乐其实是痛苦减少的时候,我们把它取名为快乐而已,而不是真正的快乐。

12如乐正增长,现见即回转,不见苦增长,有如是回转。

    我们在明明觉得快乐的时候,但是马上就会转为苦的性质。这点代表什麽呢?世间人认为快乐的感受,其实是一种苦性。如果它是一个真正快乐的感受的话,那再怎麽样去享受、或者享用它,应该越来越快乐才对,因为它是个一个正确快乐之因缘。如果它是一个正确的,无误的快乐之因缘,那是不是代表这个因缘,越去享受、越去聚集它的时候,我们应该越快乐呢?可是实际上不是啊!因为当这些的因缘我们去享受它,或者享用它的时候,它却慢慢成为苦性。可是「不见苦增长,有如是回转」但是这种痛苦的因缘,我们再怎麽样的去持续它的话,它有办法转为乐性吗?是不会的。所以在第13句的时候,就说到了其原因:

13.安乐俱因缘,现见可回转,众苦俱因缘,终无回转者。

    就像好比我们太热的时候,会想要吹冷气,所以以冷的这种温度,来解决热的这种痛苦。可是时间持续的话,我们又开始觉得冷了,又要想把温度调高一点。所以这代表什麽呢?光是冷的这种温度,一定会带来快乐吗?不会!他只是一种短暂性的。所以快乐马上会随着因缘的一种变化,转为了苦性,於是我们要透过另外一种的因缘,把这种苦性减少,後来我们把它取名为快乐。可是苦性或者是苦的因缘,它没有办法自然而然转为快乐的性质,这个就是所谓世间的安乐,有漏的安乐,这就是坏苦了。

14.汝正死时去,现去及当去,正死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汝正死时去,现去及当去」其实我们在每个刹那转变的时候,就等於正在朝向死亡,所以已经过去的,或者现在正在去的,以及将来我们要去面对的,就是时间的转逝,时间的流转,每一秒、每一分、每一时刻的这个流转,就代表我们正在死亡。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既然我们在任何的时刻,都属於一种正在死亡的阶段的话,又有什麽好安乐,又有什麽好值得留恋的呢?所以「汝正死时去,现去及当去,正死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15.诸有情常有,饥渴等逼迫,逼迫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随着这个身体,所以我们不只有许多饥渴的,以及其他的压力等种种的痛苦以外,还有更多的这种会造成将来恶业的这些种种的因缘,所以既然这个身体带来如此的负面的影响和作用的话,又有什麽值得说,它是快乐的泉源,而去贪恋它、执着它呢?

16.无能诸大种,和合说名生,相违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光是四大的其中之一者,是没有办法形成、是没有能力能够形成,我们众多四大所聚合的身体,所以叫「无能诸大种」。第一个无能的意思就是说,四大其中之一者,都没有能力,没有能力什麽呢?形成诸大种。大种就是四大的意思,四大的和合体的身体,是没有办法形成的。所以我们这个身体是靠什麽而去形成的呢?就是「和合说名生」,就是四大也好,或多加一个虚空,或者五大也好,就是由这种四大或五大而去形成的。

可是我们要知道说,四大本身的性质它是互相违的,就像地和风是相违的,水和火是不融的。所以我们所谓的身体健康,是在四大平均的情况下,叫做身体健康。如果四大里面其中之一的力量稍为强过其他者的话,那我们身体就产生不稳了。问题是我们身体里面具有四个互相相违的一个力量,当它们均衡的时候,叫做健康,其实我们身体就是这样而已。这种具有相违四大的和合性,我们如何能够说它是安乐呢?「毕竟不应理」。

17.寒冷等对治,非能常时有,正坏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随着我们这个身体,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细心去照顾他,他冷的时候,我们要给他热的温度;他热的时候,我们要给他冷的温度;他渴的时候我们要给他喝的;他饥饿的时候我们要给他吃的,要时常去照顾的话,也有什麽值得我们去贪恋的呢?所以毕竟不应理。

18.无劳而享受,地上都非有,说作业为乐,毕竟不应理。

    其实没有透过任何的劬劳,想要去获得安乐的话,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要让身体快乐的话,我们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样又有什麽好执着这个身体的呢?因为这一切的快乐都是要透过付出极大的一个牺牲,我们才有办法获得。不是身体本身带予我们的快乐,那为什麽值得我们去贪恋这个,或留恋这个身躯,这是没有道理的。

19.自予此後世,常应防罪恶,有恶趣云乐,毕竟不应理。

    而且再加上因为有了这个身体,所以我们要去把许多时间,花费在这个没有意义的事情上,甚至於是恶业上。会让我们很自然的去造作许多的恶业,这样会堕落恶世。所以这个身体,几乎等於是让我们堕落恶世的最大祸害,那有什麽值得去贪恋的,或者留恋的呢?所以毕竟不应理。

20.诸人予乘等,安乐非恒常,若初无发起,彼後何增长。

    「诸人予乘等」在此的「乘」字就是车,或是其他的用物等,或用具等。「安乐非恒常」就像好比如果我们今天买了一辆新的车子,我们刚开始会很高兴。但是这种对於车子的喜悦,或欢喜,有办法持续吗?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慢慢、慢慢的那种欢喜的感觉会不见了,甚至於会讨厌,或者不欢喜。所以缘一切物具的这种安乐,它并不是恒久的,它最後会产生一种讨厌的性质。所以其实物具一存在的当下,就具有这种将来会被讨厌的基础了,并不是没有的。所以在此说到了「若初无发起」一开始这物具形成的时候,其实它已经具有一种苦的一个性质存在。这个苦的性质,就是将来引发讨厌的一个原因,要不然它怎麽会去增长这种对物具的厌恶呢!「彼後何增长」。如同什麽呢?

21.如有予金器,呕吐生欢喜,如是於治苦,有妄思为乐。

    其实我们很多的这种快乐,都是一种内心减少痛苦的时候,去执着的为快乐的,并非是真正的快乐。

22.初起灭已生,苦起亦何乐,故思能仁说,生灭皆是苦。

    其实许多我们认定的快乐,是非常非常痛苦,也就是所谓的大苦。当大苦转为小苦的时候,因为之前那种非常严重的痛苦的一种感受,减少了或者是轻缓了,所以我们把它认定是一种快乐,其实仍然还是在一种苦性当中。实际状况确实是如此,但是我们世人,却不知道这是一种苦性,把它认为世间的荣华富贵,像是一种永恒的,是一种独立的,真实的一种快乐,真实的一种乐性。於是我们把这一生所有的时间,耗费在这个用途上,或者这个目标上。

因为我们的作法,已经与实际的状况不吻合了,并没有配合一个实际的真实状况,我们所要去追求的,其实是一种苦性的因缘,所以到最後,甚至於人生的最末端的时候,我们只懂得抱怨!抱怨!再抱怨!也是永远抱怨而已。这也是为什麽我们一直想要离苦得乐,但是却永远都是离乐得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认识什麽是痛苦。

所以在此说到了:「初起灭已生,苦起亦何乐,故思能仁说,生灭皆是苦。」其实这一切的种种变化当中,只是一种大苦转为小苦,我们把他视为是快乐。当小苦又转为大苦的时候,我们把它认为这是痛苦,我们对痛苦和快乐层次的认知,只是在一种大苦转为小苦的,小苦变为大苦的认知上。其实这一切的转换,都是在一种苦性当中的一个转换。所以从第22句偈颂的时候,已经开始说到行苦了。为什麽呢?因为被业和烦恼所转的缘故,所以这一切都是苦性。因为我们被业和烦恼所控制的话,就没有真正的自在。控制我们的人,既然是业和烦恼的话,又何来真正的快乐呢?这是没有的!这一切都是在苦性当中。

23.异生不见苦,云被乐所覆,然能障蔽苦,其乐都非有。

    但是「异生不见苦,云被乐所覆」「异生」就是我们凡夫。我们不会这样认为,我们认为业和烦恼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会认为说这个烦恼本身并不是苦,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反而还被这种乐执给欺骗,或者给覆盖了,而产生这些种种的颠倒执着。这也是为什麽我们想要离苦得乐的,但是没有办法真正获得永恒的安乐,内心烦恼或者是苦恼,还是仍然存在的。

一般西藏人的概念里面,就是当我们遇到痛苦的时候,我们会马上去思惟到,这是过去我们所造的业,现在是还债的时候。所以纵使身体遇到了痛苦,但是心灵上至少会得到一种安慰,所以心灵上的痛苦能够减少。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更深一步的再去思考,其实这一切都是轮回的苦性,既然被业和烦恼所控制的话,就一定会有痛苦。当内心里面下定这种的决心,已经知道这个内涵的话,那会觉得说,反正既然被业和烦恼所控制,这苦是应该的,於是就不会再去抱怨。

如果一位大格西博多瓦,他曾经有说到,我们何需因为病或死而苦恼呢?因为所谓的病和死,是该病的人、生病,该死的人、死去而已,又有什麽好去苦恼的呢?确实是如此。

如果我们真正不想要痛苦的话,那就要针对造成痛苦的根本,也就是这个身体的生,而来对治起。这个生是从那里来的呢?就是之前的爱和取而产生的。爱和取是从那里来的呢?就是之前的业。业是从那里来的呢?第二支行是从之前的无明而产生的。所以透过这整个十二支缘起,趣入或还灭的轮转次第,所以我们才有办法真正对烦恼产生极大的厌恶,对无明产生从心生出的一种痛恨,不想要痛苦的话,就要针对无明去下手,好好的去对治它。这才是一个真正想要去解决痛苦之道。

其实我们不用灰心,虽然烦恼的力量非常强大,可是烦恼毕竟,它还是属於一种颠倒执着。所谓的颠倒执着,就是与实际的状况完全颠倒的一个认知。既然真谛永远不灭,真理永远存在,所以实际的状况,是我们迟早都将会被认知的一个内涵。所以当我们认知实际的状况,生起认知实际状况智慧的时候,与实际况完全不吻合,或者颠倒的执着,自然的就能够慢慢的消灭。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学习,让自己生起这个智慧,看清楚实际的状况,来对治烦恼。

23句「异生不见苦,云被乐所覆,然能障蔽苦,其乐都非有。」所以我们透过这种,种种苦谛的思惟,来认知到说,其实只要被业和烦恼所控制的话,就没有真正的自主。不只没有真正的自主以外,所接触的、所遭遇的、所形成的,其实都是在一种苦性当中。为什麽呢?因为其因缘,造成这些种种性质的因缘,它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因缘。既然是由错误因缘所生,随错误因力所转的话,那又有什麽快乐可言呢?所以以这种的方式来思惟痛苦,否则我们看这个《四百论》的时候,会觉得怎麽都在讲痛苦,会觉得我已经够苦了,又苦上加苦,其实这是一种思惟模式的不正确。

如同今天早上所说的,我们要了解到,为什麽要了解痛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加的快乐。如果痛苦是可以解决的话,那思惟痛苦的就非常有意义。现在我们对思惟痛苦的一个思惟不够,或者认知的不深,所以我们会误以为这些都是快乐,世间安乐的享受,甚至於业和烦恼所形成的这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所以我们会浪费许多的时间,在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因为有这种的放逸,因为有这种的懈怠,所以思惟痛苦是非常重要的,认知痛苦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我们不知道这个义趣,不知道这个目的,直接去看《四百论》的时候,怎麽会一直听到抱怨的声音,我们会有这种的想法,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思惟模式了。

24.当告异生说,汝苦不离染,如来决定说,痴中最下者。

    佛陀对异生,就是对凡夫说到了,我们这些种种的痛苦是不离开烦恼的,因为被业和烦恼所生的话,都是痛苦的。在烦恼里面最厉害的、最究竟的是什麽呢?就是愚痴。所以「痴中最下者」最究竟的意思,也就是最坏的意思。在众多的烦恼里面,对於事物的不认知,无明就是最坏的。我觉得这句话非常的强而有力。

一般的无明,我们为什麽要取名为无明呢?因为「明」就是明确的了知,就是了解的意思,这叫有明,就是了解的意思。加了一个无字,遮挡了明,就代表说他对於实际状况的不了解,其实这个就是一切烦恼的来源。我们先不谈佛法,就连世间法,一般的人来讲的话,我们可以因为知识水准不够,会造成许多的问题。所以这个社会一直没有办法发展,没有办法进展,造成种种的问题,是为了什麽?是因为我们对实际状况的认知不够,知识水准不够而造成这些种种问题的。

今天不只是针对物质的世界,对内心的世界也要提昇我们的知识,尤其是针对於烦恼的一个性相,我们必须要去认知它。所以透过学习,以智慧的力量,尽量把这种无明拿掉。不只是对实际状况的不认知的无明而已,而是对实际状况的颠倒执着的这种无明,更需要去拿掉,因为这危险性很强,因为它是一种颠倒的执着。所以在第25句的时候就说到了:

25.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

    也就是之前配合《释量论》里面所说的,「由无常生苦,由苦知无我」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什麽呢?既然这一切的改变,都是随着业和烦恼所变。那烦恼又是因由无明的力量而变,所以可见我们现在一切的改变,都是在无明的控制下而去转变的。转变性都是随因力而转变,这个因是什麽?是无明。既然是随着无明而转变,一切的变化都在无明的掌控下,那我们又有什麽快乐可言?这是没有的。所以在《释量论》里面说到,由无常生苦,由苦佛说了无我。这句话的解释是什麽呢?

以中观派的角度来看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的这个苦蕴,我们身心的这个苦蕴,它既然是被无明控制的情况下,而说了是一种苦性的。这个苦蕴本身是我吗?不是!远离了苦蕴之後有一个我吗?也没有!在苦蕴当中能找到一个我吗?也没有!那我在那里呢?是五蕴安立而有的一个假相而已,而说了无我的意思。所以《释量论》里面又说到了,「由无常知苦,由苦说无我」。那也就是从我们身心的五蕴、苦蕴,去寻找我的时候,既非在五蕴之外,也非在五蕴之内,因此找不到这个我的自性故,只是由五蕴安立的一个假相而已。

这也是为什麽龙树菩萨在《六十如理论》的时候有说到了,如果没有施设处的这个五蕴的话,或者蕴体的话,那就没有所谓的我的存在了。就是因为有这个蕴体的存在,所以它才有一个我的施设处,假相安立的地方,於是才会形成一个我。可是这个我并非是独立自性而有,因为去寻找它的自性的时候,也是找不到的,也是无法找到的。以上已经结束第二品。

针对这个「我」的看法上来讲的话,其实早期在印度已经有了三千年的历史,来讨论这个问题,我到底是在那里?许多的印度思想家,或者是哲学家,他们认为说所谓的灵魂之类,中文佛学名词就是所谓的我。他们认为是跟我们的身体是分开的,因为身体会坏掉,身体会死掉,可是从身体会有一个东西出现,从身体出窍,或者离开这个身体,他是一种独立性的,这个叫做我。无论把他称为灵魂也好,许多的印度思想家或哲学家或宗教家,他们认为说这个就是所谓的我,这个叫做常一自主的我。他们认为是一种常性,因为身体会变,可是这个我的性质是永恒不变,他是独立自主的,他是单一的,所以叫做常一自主的我,这种的我执叫做常一自主我执。

任何的佛教内部思想者,没有人会去主张这种常一自主的我的存在。我们认为这个我是绝对没有的。虽然在少数的一些有部,就是毗婆沙宗派里面,有几部论师,他们说到一个不可诠释之我,但是他们不认为说,常一自主的我是存在的。但一般佛教的内部,对於我的一个解释来讲,又有很多的不同,我到底是在那里?

有一些的佛教思想家他们认为说,我是五蕴共同的一个和合体。有一些人认为我是由五蕴安立而有。但是他们说我是由五蕴安立而有,却又同时说了,这个我是自性而有,是从他那边必须要去寻找到,从他本身必须要去存在,因为以他自力来让自己存在,所以必须要去证明他存在的时候,他们去寻找我在那里?於是有一些人说是第六意识,或第六意识的续流,这个叫做我。

还有另外一派他们认为说,因为第六意识,当我们入根本定的时候,会转为无漏根本识,这样的话我们之前所造业的这个习气,或者业的这个种子,他没有办法依止在无漏根本识上。於是他们就说了一个第八识阿赖耶识,而说了第八阿赖耶识是我等等,有说到这些种种不同的说法。

像清辨论师来讲,他个人是一个中观派的论师,他也是龙树菩萨一位非常杰出的弟子之一,非常具有成就的一个大班智达。他也说了,我去寻找的时候可以找到,那就是第六意识,他曾经有这样的主张。

可是龙树父子的不共的一个义趣,不共的一个见解是什麽呢?「我」是唯有安立,唯有依靠五蕴、或者蕴体而安立的一个假相而已,去寻找的时候是无法找到的,他并不属於任何一者。只是借由他的蕴体,借由我的蕴体而安立的一个假相,而产生一个我的作用而已。所以在过去的三千年当中,针对这个「我」的不同的看法,确实有很多的这种诤议。










相關文章:
中观四百论(1)
中观四百论(2-1)
中观四百论(2-2)
中观四百论(3)
中观四百论(4-2)
中观四百论(5)
中观四百论(6-1)
中观四百论(6-2)
中观四百论(7-1)
中观四百论(7-2)
中观四百论(8-1)
中观四百论(8-2)
中观四百论(8-3)
中观四百论广释 总论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一品 明破常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二品 明破乐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三品 明破净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四品 明破我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七品 明人远离贪着欲财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八品 净治弟子品

上一篇(中观四百论(3)) 回目錄 下一篇(中观四百论(4-2))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绿度母除障
甘丹讲哲佛学会上课法讯
转识成智与密乘之即身成佛
八大嘿噜嘎如来总集
中区全国供佛斋僧大会

赞助网站
FPMT護持大乘法派聯合會
佛教导航-佛教123-佛教
佛教導航網 .... 佛學智慧網 • 解脫之路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初級禪訓班--法鼓山台南分院
慧炬機構
本機構創辦人周宣德老居士為宣揚中國佛教文化。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