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世阿夏圖多仁波切首次訪台利生系列法會 二十一度母.施身法共修 格魯法王102任甘丹赤巴仁波切講經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中观四百论(8-2)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10:30:29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10:28:27   编辑部 报导

中观四百论(第8-2讲)达赖喇嘛尊者传授

2007727下午

8-2)第十三品 破根境品

看第十三品,从第1句到第6句。

1.若见瓶色时,非能见一切,见真者谁说,瓶为可现见。

2.诸有胜慧人,随前所说义,於香味及触,一切类应遮。

3.若由见色故,便言见一切,由不见余故,色应名不见。

4即唯於瓶色,亦非现见性,以彼有彼分,此分中分故。

5.极微分有无,应审谛思察,引不成为证,义终不可成。

6.一切成分色,复成为有分,故言说文字,此中亦非有。

这六句的最主要的内涵就是说,每一法的存不存在,就是看了解此法的这个意识,是否是正量。若是正量安立而有的话,那这一法就是存在的。所以存在与不存在,最主要看执取此法的心识或者意识或者这个量,是颠倒的还是正确的。如果是正确的话,此法就是存在的。这也是为什麽我们说,正量所知,乃有的定义,或者存在的定义,有这种的说法。

那我们如何知道说,此法持有的这意识,是否是正量呢?也就是自己反覆的看,如果是看到相同的内容,不只自己反覆看,看成相同的内容以外,去问第三者或者其他人的看法也是一致的话,那我们对此法的看法,就并没有被名言识所损害了,所以就是所谓的世间共许,不被名言识给损害。是以这种的方式,来了解是否是正量,是否是邪见的,或者是邪识的。

    至於什麽是正量的定义呢?正量怎麽去安立呢?这很复杂。也就是正量对於这种自相的看法是否正确,这里就有很多不同的主张和不同的宗义了。就像我们讲到瓶子的时候,其实我们看瓶子是透过瓶子的颜色,或者瓶子的形状,或瓶底、瓶盖,或者瓶身某一部份,来间接的知道这是瓶子,或看到这是瓶子。但是我们会一直认为说,我们看到一个独立的瓶子,不认为是我们所看的瓶子是唯名识安立而有,我们不会这样想。我们不会认为自己所看到的瓶子,其实是名识安立而有的。我们会觉得这个瓶子是不需要经由瓶底、瓶盖、或瓶色、瓶状就能间接的了解,而会觉得我们是直接看到瓶子的感觉。所以针对这种的自相、或这种的自性,存在与否的这个讲法,就有很多不同的诤论。

如果认为名言上有自相的这一派的人,他们对於这种现量的定义,认为名言上没有自相的人,对现量的定义又有些不同。至於这不同的详细内涵,我们要如何得知呢?同样都是龙树菩萨的弟子,可是佛护论师在写《佛护论典》之後,清辨论师对《佛护论典》的诠释,也作了反驳,也作了破斥。可是清辨论师对於佛护论师的反驳,之後又被月称菩萨,透过《显句论》来破斥。所以从这个中间,我们可以知道说,这些大师,同样都是龙树菩萨的弟子的这些大师,在互相的诤论当中,可以知道原来同样都是中观师,但是有一派在名言上认为有自相,有一派认为没有。他们针对这种共相有法的主题上来作诤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程和内涵,也是很难懂的一个内涵。

现在看第7句至第11句的最主要内涵,就是说到了遮挡所见真实之义。

7.离显色有形,云何取形色,即显取显色,何故不由身。

8.如离於色外,不见於色因,若如是二体,何故眼不取。

9.见地名为坚,是身根所取,以是唯触中,乃可说名地。

10.由所见生故,此瓶无少德,故如所见生,其有性非有。

11.眼等皆大造,何眼见非余,故业果难思,牟尼真实说。

12句至第15句,最主要是说到了,每一个根识都有他自己的增上缘,都有他一个不共的作用,为什麽有这种种不同的作用呢?是因为业力的异熟果的缘故。所以在此说到了:

12.智缘未有故,智非在见先,居後智唐捐,同时见无用。

13.眼若行至境,色远见应迟,何不亦分明,照极远近色。

14.若见色眼行,其行则无德,或名所欲见,言定则成妄。

15.若不住而观,应见一切色,眼既无行动,无远亦无障。

16.一切法本性,先应自能见,何故此眼根,不见於眼性。

16句的时候就是说到了,如果所谓的见的这个作用,它是自己的力量让自己产生的话,不需要依赖他者而有的话,那变成说我们眼睛看东西的时候,不需要所见,也应该会有见的作用才对。因为见的作用,是以自己的力量,让自己产生见的作用。所以见的作用不是从见上而有,是因缘聚合而有。但是我们去想见的作用,或者看诸法的时候,会觉得他的作用是由自己带来的,不是依由因缘合和而让它产生的。

所以如果我们自性的看法是正确的话,那眼睛看到东西的这个见的作用,见的动作,这个作用是由自己让自己产生的话,那没有所见也应该会有见的动作了。如果不需要所见就有见的话,那眼睛就可以看到自己了,因为见的作用是由自己让自己产生的。所以不需要瓶子也能看到瓶子的话,那就变成太荒谬了,变成眼睛什麽都可以看得到,变成眼睛也可以看到自己的意思了!所以在此说到:

16.一切法本性,先应自能见,何故此眼根,不见於眼性。

那为什麽说见的这个作用,必须要因缘和合而有呢?因为在眼根里面并没有眼识,眼识当中又没有眼根,所以无法见。眼根当中没有眼识,所以也无法见。所见的色法里面,也没有眼根、也没有眼识,所以也无法见。所以这个见的作用,是因缘和合而产生,而不是说从那个地方而有的。因缘聚合当中,自然产生的作用而已,不是从各别的目标,或各别的对象而产生的。

17.眼中无有识,识中亦无见,色中二俱无,彼何能见色。

18句到第21句,最主要是针对於所听的、所闻的这种内涵,或者是闻,来破他的真实义的。

18.若声说而行,何不成说者,若不说而行,何缘生彼解。

19.若至耳取声,声初由何取,声非单独至,如何能单取。

20.声乃至未闻,应非是声性;无声後成声,此定不应理。

接下来是说到意所取,或意所执,或意所知的这部份的内涵,而来破他的真实义的。

21.心若离诸根,去亦应无用,设如是命者,应常无有心。

22.令心妄取尘,依先见如焰,妄立诸法义,是想蕴应知。

23.眼色等为缘,如幻生诸识,若执为实有,幻喻不应成。

24.世间诸所有,无不皆难测,根境理同然,智者何惊异。

25.诸法如火轮,变化梦幻事;水月彗星响,阳焰及浮云。

这以上是结束了第十三品。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说到,无论是任何的所行、行识、行者,都是一种互相依赖观待而有的,并不是像我们所看到般的,会有一种独立的个体,而产生独立的作用,这种自性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与实际上是不吻合的。我们看任何一法的时候,会觉得说我们只看到这一法所呈现的表面而已,我们不会看到他更深入的或更深层的,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看不到啊!我们觉得这个东西,或这个作用,会从他那边呈现让我们看到,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没有一种作用是从他那边而有的,因为一切的作用,一切的缘起,都是因缘聚合而产生的一种幻相,而产生的一种作用而已,完全依赖的性质,没有一个不依赖的性质。

第十四品 破边执品

接下来我们看第十四品「破边执品」。所以第1句说到了:

1.若有任何法,都不依他成,可说为实有,然彼皆非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所谓的自性无,或者是无有自性,并不是说每一法没有自己的性质,不是这个意思。每一法有自己的性质,每一法有自己的定义,有自己的作用,这都是存在的。可是这种的存在,是在一种无寻无找当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的。什麽叫做无寻无找呢?你认为这种的性质在那里?它是从那一部份而产生这种性质,如果你这样去寻找,你不认为它是唯有名言识安立而有,你不会因此而感到满足它的存在,你会想要去超越唯名言识安立而有以外的一种存在,想要去获寻或者找取的话,那是找不到的。

如果能够找到这种自性的话,那这个就是自性有、自性存在。可是这个是找不到的。为什麽找不到?因为一切的法,一切的作用,一切的性质,是众多因缘聚合在一起,就是如此而已。所以你要去找一个单独的对象的时候,当然找不到说是从那一边而有,或从那一方面而产生,是找不到的。因为它是一个和合体,是一个共同因缘聚合而产生的一个作用,或者是完全依赖之下而产生的一种作用而已。所以无法从那一方面,或者是那一边、或者那一个对象,而找到这种存在的作用,这是找不到的。所以有寻有找无法获得任何的性质,无论是轮回也好,涅盘也好,内也好,外也好,都完全找不到。

但是在无寻无找,在一个唯名识安立的情况下,你没有刻意的去寻找,它从那里去产生这种作用的时候,你又却可以看到这些种种的作用和种种的性质,任何法都是如此。所以这些法是唯名识安立而有,它的存在应该唯名识安立而有,而感到满足。如果你觉得这个不够满足,你还想要去寻求,名识安立而有以外的一种性质,名识安立而有以外的一个作用的话,很抱歉是找不到的,是不存在的。

所以有寻有找,找不到,并不代表他不存在,不是的!他是存在的。可是他存在的方式,并不是以寻找之後,获得才叫做他存在,不是的!他的存在是无寻无找的当下,被名识安立而有的一个假相而已。所以在此说到了,「若有任何法,都不依他成,可说为实有,然彼皆非有。」这种有是不存在的。

就像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如同《中论》的第22品里面有说到《如来品》。我们所尊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在那里?仔细的这样去观察的时候,也是找不到的。所以在《中论》有这样一个偈颂文,如来并非如来的蕴体,如来的蕴并非是如来,如来也不是远离蕴体以外有另外一个如来。因为在此为什麽要寻找如来呢?因为如果如来是有自性的话,他自力而产生的这个作用,而形成的这个如来,到底是在哪里?再去寻找。也就是说,他不认为说如来是在一种无寻无找当下要满足他的存在。或者是名识安立的存放当下,要去满足他的存在的。他会认为说,从如来境上要去找到这样一个如来的话,这个在那里呢?这个并非是如来的蕴,并非远离了如来。这种的如来不会依赖蕴,因为是以自力而形成,所以不依赖蕴,蕴也不会依赖着这种如来,这种的如来不具有蕴,因为他是自己所拥有的。所以这五项的方式,以这五种的方式来寻找如来在那里,如来是找不到的。

那五项呢?第一、如来并非蕴,非异於蕴体完全的相异,就是完全的不同。如来并非依这种的蕴,因为自性的如来,他不会去依赖着其他的因缘,所以不依蕴,蕴不依如来,如来不具这种蕴,以这五种的方式去寻找的时候,是找不到的。所以在此有说到了第2句:

2.非一色即瓶,非异瓶具色,非依瓶有色,非有瓶依色。

是同样的这个道理的。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说,像以个人来讲的话,我会觉得我是一个独立的,好像从某一处而去存在的,而去产生的。所以以我个人而言,我的身蕴或者心蕴,我的蕴体是由业和烦恼所产生的。这个蕴体和我丹增嘉措,两者来作观察的话,同样的丹增嘉措并非是我的蕴体,丹增嘉措并非与我的蕴体是同一体的。如果是同一体的话,很麻烦!因为我的蕴体又可以分五蕴,有色、受、想、行、识五蕴,那我的蕴体到底是属於那一蕴?是色蕴吗?是受蕴吗?是想蕴吗?是行蕴吗?是识蕴吗?如果你认为说,我就是我的想蕴,我就是我的识蕴,那识又可以分粗分的识蕴,细微的识蕴,极细微的识蕴,我到底属於那一种的识蕴?如果你们认为说,我是我的极细微的识蕴的话,那就是俱生原始之光明,那这样又有刚刚所说的违害了。

也就是说,我们会认为说,有一个我的俱生原始之光明,当我们讲到我的光明的时候,其实是代表我是俱有光明者,光明是被俱有的,这是分开的。所以怎麽能说光明是我呢?当我们讲到我的光明的时候,不是代表光明的光明,这没有意义啊!这跟名言上有所损害。而且再加上光明有所谓随眠的状态和现起的状态,我并没有这种的状态,所以会有这种的问题。

所以如同从自己的身上去寻找,我在那里?找不到般的。同样从色法上去寻找的时候,

也是找不到的。色法在那里?像瓶子来讲,瓶子在那里?瓶子是瓶子的形状?瓶子是瓶子的颜色?还是在瓶因而有?在瓶果而有?在瓶子的性质当中而有?这样去寻找之後,是找不到的。同样的你们来找找你们自己,如果你们,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名称,有人你们有人叫做「强生」,这样去寻找「强生」在那里?几乎找不到。

自己的名称所诠的这个人,或所诠释的这个我,到底是在那里?找不到啊!如果我们跟我们的身心是一体的话,身心本身就有两个,难道我要说我有两个吗?不行!如果我跟我的身心是完全分开,当讲到自己的时候,手指是往内指的,不是往外指的。但是如果我和我的身心是完全分开的话,应该往外指才对,当讲到我的时候,应该往外指,我们不会啊!而且我们身心在那里的时候,都会认为我就在那里,不会认为说我在东边,我的身体在西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吧!

再加上如果我和我的身心,我和我的蕴体是完全分开的话,那身体有老化的时候,身体有年轻的时候。因为身体年轻和老化,所以我们说了我现在年轻、我现在老了。如果身体和我是分开的话,那为什麽因为身体老化而说我老了呢?没有道理啊!所以去找我的时候,完全找不到。又不是在身体里,又不是在身体外面,又不是跟身体同一个,那到底我在那里?

所以如果你不去满足,我是一个唯名识安立而有的一个内涵,你想要超越了名识安立而有的这个界限以外,想寻找一个我的存在的话,完全找不到。控制身心的我也找不到,远离了身心的我也找不到,在身心以内的我也找不到,到底我在那里?所以我的唯一存在方式,我是存在的,我是有我的作用,我会带来利害的种种作用的,我有我的因果,所以代表说不能否定我。可是我又找不到,那他怎麽存在呢?唯名识安立而有,这是唯一存在的途径,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方法去证明我的存在了,确实是这样子。

这也是为什麽,就是一位专门研究脑细胞的专家,他是德国人的一位非常具有权威性的

科学家。他曾经有说到,在我们人的大脑里面,早期科学家认为说有一个主控室的存在。他完全反驳了这种说法,他认为人的大脑里面并没有所谓的主控室。因为每一个脑部,都只有它自己的一个作用,这种作用是很多的,或者很多的想法,是由众多的脑细胞聚合起来,而产生的一种作用,所以没有所谓主控室的存在。各各脑细胞有各各脑细胞的作用,所以没有一个主控室来掌控说,要想什麽,要作什麽,没有的。

所以他认为说没有所谓灵魂的存在。如果有一个灵魂的存在的话,就像是脑细胞的这个

主控室,而去掌控所有的脑细胞般,但是他不认为有这种的主控室,或者这种最主要的灵魂去掌控。那你们佛教刚好说无我,可能这个是我比较能同意的一点,他曾经有这样说到。

刚刚是透过以五项的方式去寻找我在那里,如果这时候再配合着形状以及和合体的话,叫做七相。所以在《入中论》有说到七相观察,所以入中论说「七相都无复何有」就讲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去看我的时候,其实我的存在是一种唯名识安立而有,仅在这个界限里面而存在而已,如果你不感到满足,想要跨越这个界限,想要去寻找他的存在的话,是完全找不到的,所以叫做有寻有找无法获寻。有寻有找找不到,但是无寻无找的当下,却可以产生种种的作用。所以这不代表说,这些法是没有的,这些是存在的,只是他的存在方式,是完全找不到,那怎麽办呢?他怎麽存在呢?是名识安立而有而已,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存在方式了。

同样的,像我的施设处的身体,或心来讲也是如此,去寻找的时候,也是找不到。像我们所谓的身体,身体是在那里?身是指我们的头吗?我们的脚吗?还有我们的手吗?如果说我们的手的话,手在那里?手在手指吗?在手掌吗?这样去找又找不到。同样每一个很细微的微尘,仔细的去分化之後,解剖之後,再去找又找不到,没有一个最根本的、最坚定的基础。所以解剖分析之後,完全找不到,难道就要否定吗?也不是啊!他存在的。所以唯一的存在方式,我们只能说无奈的是,名识安立而有了。

这也是为什麽佛经里面有说到了,诸法是唯名识安立而有,最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诸法的存在性质本身就是如此。这也是为什麽说到「色即是空」,是在去寻找的时候完全找不到。最後在它的究竟性质当中,什麽的自性从它那边而有的,这种自力而成的这种性质完全找不到。

「空即是色」,那在此的空即是色的空,并不是一般的空气,不是!而是色本身的究竟性质的那个空性。色法本身的那个空性,是从那里来?从色法的存在性而有的,因为色法的究竟存在性质就是如此,所以叫空即是色。

因此透过缘起的道理,这才是真正让我们能够,让自己更容易的趋入中道。所以在众多了解空性的理由当中,如同像国王般的了解中道的理由,就是唯有「缘起」二字了。因由「缘」字,所以我们可以摒除自性有的常边,因为缘故。「缘」就是缘他者而有,他的存在,他的任何性质唯有依靠他者而有。当然这个缘又包含很多的层次,就像之前所说的,因果的缘起,或者是依赖着方分观待而有的缘起,甚至於更细微的唯名识安立而有的缘起等。

依由「起」字来了解到说,因为依赖着他者,所以他形成了,他产生了,他生起了,所以并不是没有的。所以起字断「断边」,缘字断「常边」。透过缘起的道理,这是唯一,或者是最有力的,让我们去入中道的理由。

接下来是破斥胜论派,他们认为说当我们讲到共相、别相的时候,好像是分开的感觉。当我们讲到瓶子的时候,是瓶子的共相。但是讲到了金瓶,或者是银瓶的时候,或者是铁瓶的时候,是属於别相的时候。所以他们认为说,共相和别相之间并非是同性,所以针对这个主张,他们取名叫共异性,有这种的主张。所以第3句至第6句的时候,最主要是破斥这种道理。我们先看第3句。

如果你认共相和别相之间是异性,并非是同性的话,那瓶子和瓶子有,我们去思惟这个内涵也是不一样的。瓶子最主要讲到,能够盛水作用的那个器皿叫做瓶子,瓶子的有是说这种的器皿存在,难道你要说瓶子和瓶子的有也是异性?也是不同性吗?这样的话就有很多的矛盾了。当有瓶子的时候,你看到的这个盛水的这个器皿,它本身不是一个具有有的性质吗?不是瓶子有的性质吗?这怎麽分开的呢?所以第3句的时候说到了:

3.若见二相异,谓离瓶有同,非尔是则同,何不异於瓶。

在此相异的「异」是指异性的意思。还有一者,就是说我们讲到一个瓶子的时候,直接讲那个瓶子。但是按照你的说法来讲,一有一的所要表达的内涵,就是单数的意思,瓶子是讲到盛水的这个器皿。所以依你来讲的话,一和瓶子分开的缘故,所以当我们讲到一个瓶子的时候,就不是指瓶子了,於是以这种方式来作反驳的。

4.若一不名瓶,瓶应不名一,此具非相等,由此亦非一。

5.若色遍於实,色实得大名,敌论若非他,应申自宗义。

6.非由於能相,能成其所相,此中异数等,实性亦非有。

以上是破除胜论派的共异性的这个部份。接下来要破斥的就是佛教内部,经部他们认为所谓的和合体是实质有的这种概念,於是从第7句到到第15句,最主要是作这部份的破斥了。

7.离别相无瓶,故瓶体非一,一一非瓶故,瓶体亦非多。

8.非无有触体,与有触体合,故色等诸法,不可合为瓶。

9.色是瓶一分,故色体非瓶,有分既为无,一分如何有。

10.一切色等性,色等相无差,唯一类是瓶,余非有何理。

11.若色异味等,不异於瓶等,无彼等自无,如何不异色。

12.瓶等既无因,体应不成果,故若异色等,瓶等定为无。

13.若瓶由因生,因复从他成,自体尚不成,如何能生他。

14.色等和合时,终不成香等,故和合一体,应如瓶等无。

15.如离於色等,瓶体实为无,色体亦应然,离风等非有。

接下来就是继续说到第20句,就是讲到了一般无自性的这个道理了。

16.暖即是火性,非暖如何烧,故薪体为无,离此火非有。

17.余暖杂成故,如何不成火,若余不成暖,不可说彼有。

18.若火微无薪,应离薪有火,火微有薪者,则无一极微。

19.审观诸法时,无一体实有,无体既非有,多体亦应无。

20.若法更无余,汝谓为一体,诸法皆三性,故一体为无。

 19句到第20句的时候,最主要是说到离一、离异之正因。之前我们讲到七相的观察和五相的观察,其实最主要来总摄,就是离一和离异之正因。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麽呢?也就是无论任何一法,它的存在必须要透过它的施设处,安立而有。那施设处和施设者和施设法,两者不是同一体的,不可能是同一体的。也就是说,非施设者以外,一定要有另外一个体性,才有办法成为它的施设处。就像我并没有办法直接的找到,它必须要透过某一种,某一个非我的施设处,像身体就不是我,心就不是我,所以非我以外的其他法,透过这种施设处,才要去认识到什麽叫做我的,才去找到什麽叫做我的,每一法都是如此。

像瓶子来讲的话,要去了解瓶子的时候,一定要透过瓶子的施设处去了解瓶子,安立瓶子,或者看到瓶子,可是这个施设处一定不是瓶子。就像我们看瓶子的时候,看到瓶子的外形,间接的去认知瓶子,安立了瓶子。所以瓶子的施设处,这个瓶子的外形并不是瓶子,每一法都是如此的。如果我们认为说瓶子与瓶子的施设处,是一体的话,就有问题,异体的话也是有问题。

如果是自性有的话,要嘛就一,要嘛就异。因为它不被唯名安立而满足,它一定要找到一个它的自性。如果一定要找到一个它自己所拥有的性质的话,自己的力量让自己的性质所拥有,一定要找出来的话,那就是在一?还是在异呢?这样去寻找的时候找不到。

所以龙树菩萨在《宝鬘论》里面的时候说到了,士夫,「士夫」就是所谓的,以人类来讲,人类「非地水、非火风及空,非识非一切,何者是士夫?」所谓的生命体,所谓的人,这样去寻找之後,是找不到的。因为从人的四大去解剖之後去找,也找不到,所以在此说到了,士夫非地水,非风火、也非空,也非意识,也非其余的一切。何者是士夫?除了这一些以外,有办法找到士夫吗?是没有的。所以何者是士夫?

如果所谓的空性,是寻找之後找不到,这叫做空性的话。那龙树菩萨,接下来就要马上说,「是故非实有,故非有实有」那就要马上说到空性的道理,但是龙树菩萨并没有,那时候只是寻找之後找不到而已。那什麽是士夫的空性呢?士夫的究竟存在性质是什麽呢?龙树菩萨接着「何者是士夫」的这句话之後说到了,「如六界集故」士夫是由六界聚合,而安立的缘故,「士夫非真实,如是一一界,集故亦非真。」所以士夫是由六界聚合安立而有的一个假相,聚合是它的施设处,由这个聚合的和合体,而去安立了士夫,因此而说了士夫的究竟性、而说了士夫的空性。

所以当我们听到无自性的时候,必须要具有断二边的能力,而不是断单边的能力。如果只是寻找之後找不到的话,那只有断常边的能力,没有断断边的能力。它只有断单边的,并没有办法断双边的或断二边的能力,因此没有办法入中道的。所以真正无自性的道理,是具有入中道的一个作用。所以在此,同样的第19句和第20句的时候,最主要是针对於诸法以及他的施设处之间的一种关系。若是自性有的话,这个法和他的施设处,是自性一?还是自性异?这样去寻找的。

所以在此有一个差别我们必须要去认知。我们讲一体的时候,叫做同体,同体就是完全一个的意思。同性和同体不一样。同性是说以现量无法辨别的情况下叫做同性,就像瓶子和瓶子的有,这是同性的,它不是异性的,它是同性的,但是它不是同体的,这个我们可能要分开。

接下来就讲到第21句。刚刚是讲离一、离异之正因。现在是讲离四边的正因。四边是那四边呢?有边、无边、又有又无边(两具边)、非有非无边(两非边)。有、非有、具、非,总共四边。这个远离了正因。

21.有非有俱非,一非一双泯,随次应配属,智者达非真。

22.於相续假法,恶见谓真常,积集假法中,邪执言实有。

23.若有从缘成,彼即无自在:此皆无自在,是故我非有。

    在第23句的时候,就是说到了无自性最主要的一个理由了,那就是缘起,成办无自性最主要的理由就是缘起。诸法一存在的这个当下,任何存在的性质,任何存在的这种的力量也好,或者任何存在的作用,任何一切的一切,都是依赖着他缘,而让它的作用产生,而让它的这种存在产生的。可是它自己本身没有任何以自力而产生的作用,如同之前所说的。

所以我们可以从有为法,来看到这种依赖的作用,这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像因果之间的这种作用。那无为法的话,我们可以从这种方分依赖的作用,可以得知说,无为法是完全依赖着他缘,而产生的这种种种的作用的。再仔细的深入去思惟的话,可以知道说依赖着他缘而有的话,那他是怎麽形成的呢?他的形成方式是什麽呢?原来就是名识安立而有了。依赖着他缘後,名言识透过这种施设处安立而有,唯有如此而已。所以这种缘起的见解,是唯一能够让我们真正入中道,或者是了解无自性的唯一的理由,而且是最有效的,或者最有力的理由的。

所以第24句的时候就说到了,诸法都是由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所以同样的痛苦也是如此。可是现证空性的圣者们,他们因为具有现证空性的智慧,所以强力的消灭了这种真实执着,因为他已经非常透彻的清楚的看到了诸法的究竟性。所以纵使出定之後会看到诸法的自性,可是因为当时在入定的时候,远离了一切的二相,它的诸法的究竟性已经透彻的看到的缘故,所以它不再被真实执着所转,因此并没有无明的这种因缘和合而产生的痛苦。所以在第24句的时候说到了:

24.诸法若无果,皆无有和合,为果而和合,圣见彼无合。

为什麽这些的圣者没有这种,无明所产生的这种因缘和合呢?因为第25句说到了:

25.识为诸有种,境是识所行,见境无我时,诸有种皆灭。

在此的「识」就是讲到了,因为有真实执着的缘故,所以才会产生这些种种痛苦的因缘和合。但是当圣者们了解到境上无有自在、无有自性的时候,这种的由无明所带来的这些种种的痛苦和因缘,将会消灭的。所以在以上已经完成了第十四品。










相關文章:
中观四百论(1)
中观四百论(2-1)
中观四百论(2-2)
中观四百论(3)
中观四百论(4-1)
中观四百论(4-2)
中观四百论(5)
中观四百论(6-1)
中观四百论(6-2)
中观四百论(7-1)
中观四百论(7-2)
中观四百论(8-1)
中观四百论(8-3)
中观四百论广释 总论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一品 明破常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二品 明破乐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三品 明破净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四品 明破我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七品 明人远离贪着欲财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八品 净治弟子品

上一篇(中观四百论(8-1)) 回目錄 下一篇(中观四百论(8-3))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感谢!尊贵上师菩曼仁波切赐予尼玛巴摩这个法名 - Yahoo!奇摩部落格
法华经
举昧格桑格西(Jigme Kelsang Geshe)-----甘丹寺北学院药师佛诊所劝请发心
敦珠法集-宁玛派闭关行道之理-
黑忿怒空行母

赞助网站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台北教育網
醒吾學院台北教育網
我們的仁波切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