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光佛研所2009暑期密集班課程簡介 不丹國師主法2010中元節百僧超渡大法會 長壽三尊、大黑天護法、除障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菩萨行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25 09:23:38
學習次第 : 进阶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上士道 学菩萨行

 

至尊宗喀巴大士造论

妙音佛学丛书翻译组汉译

 

「学菩萨行」:

己三发起菩提心後应怎样学习菩萨行:

「发起菩提心後应怎样学习菩萨行」分三:()发起菩提心後必须学习学处的理由。()说明方便智慧分离便不能成佛。()解释学习学处的次序。

庚一发起菩提心後必须学习学处的理由:

仅发起愿菩提心而不修学布施等学处,虽然确会引生像上文所引《圣弥勒解脱经》所说的巨大利益,但是,不修学菩萨学处就绝对不会成佛,所以仍须修持菩萨学处。《伽耶峰顶经》:

菩提乃是以正行为心要的大菩萨所有,而非以邪行为心要的人所有。

《三摩地王经》:

所以,应以正行为心要,为什麽呢?王子,若以正行为心要,便不难获得圆满菩提。

正行」的意思是指达成佛果的方便法门,也就是学习菩萨学处。《修习次第》的初篇说:

已发起菩提心的菩萨必须知道,若不能调伏自己便不能调伏他人。所以,自已必须专心修学布施等,若无正行便不能获得菩提。

《释量论》说:

具悲心者为了除苦,便应该实修种种方便法门。自已尚未清楚方便生”(苦谛、集谛)及其”(灭谛、道谛) ,便难以为别人说法。

若对他人有大悲心的话,便会感到必须消除别人的痛苦。可是,仅具有「愿他们离苦」的善念并不足以除苦,必须趣修除苦的方便法门。若自己不先趣修这些方便,便不能度脱别人。所以若要利他的话,首先便要调伏自己。所以《三摩地王经》说:

应以正行为心要。

正行」是指在受持菩萨律仪之後,便要学习相关的学处。所以,以正行为心要的人,对於所要学习的事情是绝不可以有错误的。

庚二说明方便智慧分离便不能成佛:

只是希望成佛是不足够的,我们必须进修能成佛的方便法门。而且这种方便法门必须没有错误,因为不管我们怎样努力,也不能依错误的道轨取得成果,这就像希望从牛角挤出牛奶一样。又即使方法没有错误,但假如个别的项目不圆满,那即使努力耕耘亦不会有成果,就像种子、水份、泥土等条件若有缺失,便难以长出苗芽。正如《修习次第》的中篇所说:

即使费极长的时间殷勤修习错谬之因,也不会如愿获得成果。就像由角挤乳。「因」不圆满亦不能生果,就像缺失种子等缘便不能产生苗芽等结果。所以要获得成果的人必须依靠圆满无谬的因缘。

那什麽才是圆满和无谬的因缘呢?《大毗卢遮那现证菩提续》(梵:Maha-vairocanabhisambodhi-vikurvita dhisthanavaipu lya-sutrendra-raja-nama-dharma-paryaya。汉译名《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简称《大日经》)说:

秘密主,一切种智是以大悲为根本而出生,以菩提心为因而出生,以方便而达至究竟圆满。

大悲」的意思在前文已经解说。依大车轨莲华戒所说「菩提心」是指「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者,而「方便」是指「布施」等各种善法。

某些像支那和尚对菩提心的两种道轨怀有颠倒错想之辈,声称任何分别思维(思想念头)皆会把我们束缚於生死轮回,恶分别固然是这样,就连善分别也不例外,其果绝不能超出生死轮回。就像金绳索和普通的绳索皆是束缚,乌云和白云皆会遮蔽天空,被黑狗或白狗所噬也会感到痛楚。惟有令心住於无分别状态(无念)才是成佛之道。布施、持戒等善法是为那些没有能力修习「了义」(梵:nitartha。藏:nges don。凡是直接彻底说明「空性」实义的教法,即称为「了义教」。因应众生的理解能力,权宜方便开示法义,接引有情趣向「了义」的教法,则称为「不了义教」。「了义与不了义,合称「二了」)的愚人而说。如果获得「了义」之後仍从事这类行为,就像帝王自贬为庶民,又如已经得到大象还在寻找它的足印。和尚引用了八十种赞扬无分别的经典来证明这种立场。(支那和尚,藏:Hva-shang。又名摩诃衍、摩诃衍那、大乘和尚、支那堪布。唐代入藏传法的禅僧,高唱直指人心,顿悟成佛之说,一时藏地僧人风靡相从。後来藏王从尼泊尔迎请精通中观、因明的莲华戒论师入藏传教。其教规与支那和尚所传的禅风大异,双方徒众遂兴诤论,久莫能诀。藏王最後决定召集两方进行辩论,莲华戒陈词破难,和尚无言以对,遂放还汉土。此即西藏佛教史上有名的「拉萨论争」,又称为「顿渐之争」。但是若把这场辩论视为「禅密之争」则属无稽之谈。)

支那和尚这种「一切与方便相关的事情,均非真正成佛之道」的说法是对「世俗」(梵:samvrti。藏:kun rdzob)的极端否定。由於他破斥以观慧抉择无我真实义的佛教心要,所以便远离了「胜义」( 梵:paramartha藏:do dam pa)的法规。这种「心安住」的修持不论多麽殊胜,事实亦仅属於「奢摩他」的范围。

大菩萨莲华戒已经广引经教,并以无垢正理妥善破除这种把「心住无分别」执为殊胜正道的极劣邪见,广大弘扬如来所喜爱的善道。可是,由於圣教濒临隐灭,能运用了义经及无垢正理明辨正道一切圆满扼要的善士已不复见,又因有情的福德极为微薄,兼且对圣教信心微小而慧力羸弱的人又这麽多,所以,轻视持戒等种种道轨支分行法,而在修道时舍弃这些事情者仍然大有人在。另外,有一些人虽然不接受和尚这种否定「方便分」(藏:thabs kyicha)的说法,但是却认同这种见解十分高妙。还有一些人舍弃观慧,高唱和尚这种全不思维的做法是最佳的修持方法。

这些人的道轨与修习空性的方向毫无相近之处,即使我们接受这是一种空性修法,但是也不可以说:「在获得无谬空义之後,由修习无谬方便而有修证的人,仅应修习空性,不应修习世俗行法。」或说:「不应勤修各种世俗行法,并把它们奉为心要修持。」这种说法不但违背一切佛说圣教,而且完全罔顾正理。因为大乘行者所要达成的目标乃是「无住大般涅盘」(梵:apratisthita-nirvana。藏:rni gnas pa’ i mya ngan。又作无住涅盘,是大乘菩萨所追求的涅盘。菩萨大悲利他故不住涅盘;智慧照见实相,故不住生死) ,因此须以通达真实(空性)之慧,胜义()道次第,甚深道,智慧资粮,亦即所谓的「智慧分」而成办「不住生死轮回」。又必须以通达「尽所有」之慧,世俗谛道次第,广大道,福德资粮,亦即所谓的「方便分」而成办「不住寂静涅盘」《不可思议秘密经》说:

智慧资粮能断除一切烦恼,福德资粮能长养一切有情。世尊,由於这种缘故,菩萨摩诃萨应该精勤修习福慧二资粮。

(摩诃萨,梵语mahasattva,藏:sems pa chen po。又作摩诃萨埵,意译大有情、大众生、大士。是菩萨的通称。菩萨愿大、行大、度众生大,于世间诸众生中为最上,大心不退,故得此名。)

《圣虚空库藏经》(梵:Arya-gagana-ganjapariprccha –nama- Mahayana-sutra)说:

以慧智即能尽断一切烦恼。以方便智即能遍摄一切有情。

《解深密经》(梵:Arya-samdhi-nirmocana-nama-mahayana -sutra)

我从没有说过完全舍弃利益一切有情,及完全舍弃从事一切等起行为者,能够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无垢称经》(梵:Arya-vimalakirti-nirdesa-nama-mahayana sutra。又作《维摩诘所说经》)亦有详细说明:

什麽是菩萨的束缚及解脱?若无「方便」而泥着三有(注:欲有、色有、无色有的三界之异名。)流转,便是菩萨的束缚。若有「方便」而趣向三有,便是解脱。若无「智慧」而泥着三有流转,便是菩萨的束缚。若有「智慧」而趣向三有,便是解脱。没有「方便」摄持的「智慧」就是束缚。有「方便」摄持的「智慧」就是解脱。没有「智慧」摄持的「方便」就是束缚。有「智慧」摄持的「方便」就是解脱。

所以,若要获得佛果,在修道时便要依靠方便(梵:upaya。藏:thabs)、智慧(梵:prajna。藏:shes rab) 二分,仅依其一便不能获得。《伽耶峰顶经》:

菩萨们的道轨可略摄为两种。这两者是什麽?就是「方便」和「智慧」。

《吉祥最胜本初续》(梵:Sri-paramadya-nama-mahayana kalpa-raja。亦即《时轮续》的别名)

般若波罗密多是母,善巧方便是父。

(善巧方便,梵: upaya-kausalya。藏: thabs mkhas pa。又作善权。佛菩萨为顺应众生根器意乐,以无数种种方便,巧妙摄化众生。)

《迦叶请问品》:

迦叶,国王有大臣匡扶便能推行国务。同样,菩萨的智慧若有善巧方便摄持便能实行一切佛事。

所以,应修习圆具布施等一切方便支分的一切种最胜空性,单修空性便永不可能臻达大乘道。《宝顶所问经》(梵:Arya- ratna-cuda-pariprccha-nama-mahayana-sutra)

应披上慈心的盔甲,谨守大悲的岗位,专心修习一切种最胜真实空性。何谓一切种最胜空性?这就是不离布施,不离持戒,不离安忍,不离精进,不离静虑,不离智慧,不离方便。

《无上相续论》:

布施、持戒等犹如画师众,而一切种最胜空性犹如画像。

这里是以一群画师合作绘画王帝的肖像作为譬喻。画师们各有所长,其中一者擅於绘画头面而不擅其他,余者亦只懂绘画手、足等而不懂其他,只要缺少一者便无法把画像完成。国王的肖像是譬喻空性,众画师是譬喻(布施、持戒、安忍)等,所以,布施等方便若不齐全,就会像一幅无头断肢的画像。

再者,假如声称:「仅应单修空性,而无需修习其他」。佛世尊曾提出这种相反的观点并加以破斥,他说如果此事属实,那菩萨多劫修持布施、持戒等等,便会变成一种有损智慧,不解了义的活动。正如佛世尊在《遍摄一切研磨经》(梵:Arya-sarva-vaidalya-samgraha-nama-mahayana-sutra)所说:

弥勒,若菩萨求成圆满正觉,正确修持六种波罗密,但那些欲否定其他波罗密多的愚人却这样说:「菩萨仅应修学般若波罗密多,其余各种波罗密是没有用处的。」无能胜(梵:Ajita,弥勒菩萨的别号),你会有何想法呢? (释迦佛於因地)为伽屍王(梵:Kasi) 时,为救鸽子而把自己的肉施予麻鹰的做法,也是有损於慧吗?弥勒答道:「世尊,当然没有。」世尊说:「无能胜,你亦曾经修持了六十劫布施波罗密多,六十劫持戒波罗密多,六十劫安忍波罗密多,六十劫精进波罗密多,六十劫静虑波罗密多,六十劫般若波罗密多。而这些愚人却说只有一种方法才可以证得菩提,这就是空法。他们的所行是完全不会清净的。」

所以,若声称「能了解空性者是不必努力修习方便。」这就是譭谤我们的大师(佛陀)在过去的本生对於「了义」并不理解。

(: )假如这样想:「未能对空性取得确定了解时才要以种种方式修持布施等行。只要对空性取得确定了解便已足够有余。」

(: )这是极大的邪见。假如这是正确的话,那证得现见「胜义谛」的「无分别智」的大地菩萨(泛指一切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尤其是那些对「无分别智」已得自在的第八地菩萨,就不必修习菩萨行了。但这是不合道理的,因为《十地经》说在十地之中的每一地之中,虽然是各自主修「布施」等其中一种行,但可不是说不修习其余各种行。所以,在每一地之中也要整体修持六波罗密多或十波罗密多。而且,无能胜、龙树、无着也是这样解释这些经文的意思,所以绝不可以另辟异说。

特别是当菩萨在第八地尽断一切烦恼,安住於一切戏论泯灭的胜义(境位)时,诸佛便会劝勉他们要继续修学菩萨行:「只具有这种空性的证解是不能成佛的,因为声闻和辟支佛亦能获得这种无分别。应看看我的无量身、无量智和无量刹土,而我的「力」等也是你所没有的,所以必须精进这些功德。应思维未能寂静的有情身受种种烦恼侵逼,亦不可以舍弃这种”(藏:bzod pa。指第八地菩萨的空性体证或修习)

(戏论,梵: prapanca。藏: spros pa。指违背真理的无义谬论。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谬论。譬如: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边便是戏论。《中论观法品》把戏论分为「爱论」与「见论」两种。「爱论」指於一切法取着之心,「见论」指於一切法作决定解。钝根者起爱论,利根者起见论;在家者起爱论,出家者起见论;天魔起爱论,外道起见论;凡夫起爱论,二乘起见论)

假如以获得这种低微的三摩地而自矜,把其他功德置之不理,那必定会被有识之士引为笑柄。《十地经》说:

佛子应当谛听!若有菩萨安住于这种菩萨不动地(第八地),已发起宿世愿力,安住於法门之流的修习(空观)。诸佛世尊便这样教导他们,要他们修习如来的智慧:「善男子,善哉!善哉!应要证悟一切佛德,这虽然是胜义法忍,但是你仍未拥有我的十力及()无畏等圆满佛德。应当精进求取这些圆法的佛功德,但是,也不要舍弃这种法忍门(空观)。善男子,虽然你们已获得寂静解脱,但是,应要想念异生凡夫未达寂静,身受各种烦恼的种种驱迫。善男子,应忆念你的宿愿,所要成办的利生事业与及难思智慧之门。还有,善男子,这就是诸法的其实法性,不论是否有佛出世,这种法界依然恒常永住的,此即一切诸法空性,一切诸法不可得性。但这可不是诸佛如来的优异之处,一切声闻和独觉同样能获得这种无分别法性。还有,善男子,应要看看我的无量佛身、无量智慧、无量佛土、无量智成就、无量光明轮、无量清净音声。你也要达成这些事情。」

《十地经》又说:

正如启航出海的大船,若能乘着顺风前进,则一日的航程已胜过无风可乘,由人力推动一百年。同样,当我们达至第八地後,不必耗费很大的劲力便能在顷刻之间趣入一切种智之道,但是在未达此地之前,即使精勤修道一亿劫亦没法达成。

所以,假如自称拥有方便捷径而不修学菩萨行就是自欺。

(: )我并不是说不需要布施等事情,而是在无思之中完全具备布施等等,不执着作布施者、布施之物、受布施者即能,圆具「无缘布施」,同样亦能圆具其余各种波罗密多。因为在佛经之中亦说每一种波罗密多亦圆具六种被罗密多。

(: )假如在无思之中便能圆满具备一切,那住於心一境性寂止三摩地的外道行者,亦能圆具一切波罗密多了,因为他们(在定中)亦不会执着於布施者、布施之物、受布施者。特别是当「声闻」和「独觉」像上文所引的《十地经》所说,在无分别现观真实法性时,便能够圆具一切菩萨行,那他们也可以成为大乘行者了。若因为经典曾说每种波罗密多亦圆具六种波罗密多,便以为只需要一种波罗密多即已足够,那麽在供献曼达时念诵:「布施牛粪与水.... 」等颂文,也可以说成圆具六波罗密多,只要供献曼达便已足够有余了。

因此,应知道以「见」摄「行」及以「方便」摄「慧」的意思,可比作一位痛失爱子,被忧愁逼迫的母亲,即使她在进行谈话或其他活动时,虽然忧愁感受的影响力并未消除,但是亦未必所有的感受皆是忧愁。同样,假如通达空性的慧力非常强大,那虽然跟布施、礼拜、旋绕、念诵相应的心境并不是空性的知解,但是仍能与空性知解的势力同时运转,不会造成障碍。举例说,在上座修习开始时,假如我们先发起极猛厉的菩提心,到了进入空性静虑三摩地时,这种菩提心虽不明显,但是仍不会有碍菩提心的势力摄持这种静虑,而「无缘布施」所指的便是这一类的事情。假如完全没有布施之心便不可能施舍,其余各种波罗密多也可由此推知,而「方便智慧不异」的道理亦可由此得知。

我们也不可对经中所说:「身、受用、长寿等各种生死轮回之中的事情皆是福德资粮的果。」有所误解。虽然缺乏了「方便」和「智慧」是会有这样情况,但是,若有「方便」和「智慧」摄持的福德资粮,却足以成为「解脱」和「一切种智」之因,说明这个道理的经典可说多不胜数。正如《宝鬘论》所说:

大王,总而言之,色身是从福德资粮产生。

又如我们有时会说一切恶行和烦恼等恶趣之因亦能变成佛果之因,而布施、持戒等能招感增上生的善行, (有时)却是生死轮回之因而非佛果之因。所以,在出言之前心中要有分寸。譬如经(见《诸经集要》。梵: Sutra-samuccaya)中有说:

执着布施等六种波罗密多便是魔业。

《三蕴经》(梵:Arya-tri-skandhaka-nama-mahayana-sutra)则说:

堕於所缘境而行布施,执着戒律的优胜而守护律仪等,这些皆应忏悔。

《梵问经》(梵:Arya-brahma-visesa-cinti-pariprccha-sutra)亦说:

凡是观察抉择皆是分别,无分别便是菩提。

(分别,梵语vikalpa。藏: rtog pa。又作思维、计度。心、心所认取其境之相,进行推寻思维,分辨比度的活动。)

切勿误解以上这些经文的原意。第一段经文(《诸经集要》)的意思是说,由两种「我」(人我、法我)的颠倒执着发动的布施是不清净,所以才称之为「魔业」,可不是说「布施」等等皆是魔业。否则的话,由於这部经典也提到(执着)所有六种波罗密多(皆是不清净),那我们亦必须要承认「静虑波罗密多」和「般若波罗密多」也是魔业了。

第二段经文(《三蕴经》)亦说由颠倒执着所发动的波罗密多,皆是不清净,才说行者必须忏悔,绝不是说不应修习布施等等,否则,在「堕於所缘境而行布施」这句经文之中就不必提及「堕於所缘境」,反而应这样说:「总之,进行布施即应忏悔。」但事实上经中却没有这样的说法。

在《修习次第》第三篇之中的这种回答方法,是含有极重大的意义,因为支那和尚之「见」(藏:lta ba,亦即宗见或哲学观点)正是误解这些经文,所以才会主张所有一切(波罗密多)行法皆是「人我相执」及「法我相执」,把它们视为有相。

假如认为「我要施舍这些东西」的舍心(藏:gtong ba’isems),与及「我要防止这种恶行」的防护心等诸如此类的善分别心,是完全属於执着「三轮」的「法我执」,那麽,凡是获得「法无我见」的人,按道理也应该要像否定嗔恚、、我慢等恶分别心一样,把善分别心完全排除,而不应该决意修学这些善行了。

假如任何(分辨:)「这个是这个」的分别思维均属於妄执「三轮」的「法我执」,则思维善知识功德、有暇圆满、死殁无常、恶趣众苦、修学皈依、由某业生某果、大慈大悲、菩提心、修学行菩提心学处等各种思维又是什麽呢?既然这些道轨是须要透过思维「这个是这个」,「这个是从那个产生」又或「这个是有这种功德或那些过患」来引生定解,那麽,对於这些道轨的定解愈益强大,「法我执」亦会愈益强大。相反,对所修的「法无我」的定解愈薄弱,对这些道轨的定解亦会愈薄弱。这样,「行」和「见」两类事情便会像寒冷和炎热一般彼此互相排斥,永远不能对「见、行」培养出持久有力的定解。

所以,就像「果位」的「佛法身」和「佛色身」两者皆称为成就,而且没有任何矛盾街突。同样,在「道位」引生「连小如一颗微尘的两种我相实有戏论亦完全远离」的定解,与及引生「这个是从那个产生这个是有这种功德或那些过患」的定解,亦必定没有任何矛盾冲突,而这又视乎我们抉择「因位正见」,亦即「二谛」的方法。如果我们对以下这两种「量」( 梵:pramana。藏:tshadma) 获得定解:

(1)能以「教」、「理」抉择生死涅盘一切诸法的本性(藏:gnas lugs)而成立即使一颗微尘的自性也没有的「胜义量」( 藏:don dam pa’i tshad ma)

(2) 成立因、果的运作各各决定,全无丝毫(因、果的)混乱的「名言量」( : tha snyad pa’i tshad ma。又作世俗名言量)

知道两者不仅不会互相损害,还会互相扶助,我们便会逐渐通达「二谛」,能加入「获得诸佛密意者」的行列。其理将於「毗钵舍那」一节解释。

至於第三段经文(《梵问经》),由於是这段经文是出於经中抉择「生」等事情的部分,为了开示布施等皆是究竟无生,所以才会使用「分别」一词来显示布施等行法仅是透过分别思维而假安立,并不是说要把它们否定,不可修习。

所以,在我们尚未成佛之前,是决不会有无须修持六波罗密多诸行的时候,所以我们确有责任修学这些行法。假如我们现在便能够至心努力修行,对於那些能修持的励力勤修,那些暂时未能修持的,则发愿(在未来)能够达成,并且为了能够修持它们而积集资粮,净治罪障,广大发愿,那麽,在不久之後便会有能力修持它们。若我们不这样做,并认定自己不懂及不能实行,还告诉别人不必修学这些事情,这样不但自他俱害,还会成为圣教衰亡的因缘,所以千万不要这样做。(阿闍黎龙树在)《诸经集要》说:

观察「无为」但却厌弃「有为善」便是魔业。明了「菩提道」却不寻求「波罗密多道」,便是魔业。

又说:

缺失善巧方便的菩萨是不应勤修甚深法性(空性)

《不可思议秘密经》亦说:

善男子,正如火焰是从「因」而燃烧,无因便会熄灭。同样,心是依所缘境而现行起用,没有所缘境便会停灭。具有这种善巧方便的菩萨,由於他们的般若波罗密多清净,所以能知道要灭除实有的所缘境,而不会灭除善根的所缘。不会引生烦恼的所缘而能作意波罗密多的所缘。能观察空性的所缘并能以大悲心观缘一切有情。

我们必须妥善分辨「无所缘」与「有所缘」二说。所以,「烦恼」及「执相」的结缚必须松解,但是「戒学」绳索则须紧缚。两种罪恶必须断除,但善行则不能断。受「戒学」所束缚与被「执实有相」束缚,两者并不相同,护戒松懈与我执结缚松弛两者亦非一致。(两种罪恶指「性罪」和「遮罪」。性罪,藏:rang bzhin kyi kha na ma tho ba。遮罪藏:bcas pa’ i kha na ma tho ba。指受佛戒者所犯之罪,分为二类:性罪是指杀、盗、淫、妄四重戒,这四者的本质是恶性,不论谁人染犯也会招感罪报。遮罪,指酒戒等。由於这些行为的本质并非恶性,是佛陀正面帮助弟于守护其他戒律而制定的禁戒。佛弟子染犯这些戒律,便会构成违越佛制之罪。)

一切种智是由许多种因才能获得,仅有其中之一绝不足够。获得暇满之身的人应以多种途径来取得心要实义,若有人说:「投一石即能惊飞百鸟,只修持一部分特殊的道轨,不必修学余者」,那就应该知道其人正是那些能把二种资粮之门堵塞的恶知识。

还有,小乘和大乘的分别也是在於它们的行者在修持正法时,有没有学习无量无边的资粮。「独一乘」(藏:nyltshe bai theg pa) 与「小乘」(藏:theg dma)是同义词,因为「独」的意义就是「一部分」。即使饮食等现前的下劣果报,尚且要由多种因、缘才能获得,但是,对於士夫的无上目标-佛果,反而认为只须要一少部分便已足够,这是相当荒谬的,因为「是随顺於而成立」,这是缘起的法尔本性。有鉴於此,佛陀在《悲华经》(梵:karuna-pundarika-sutra,又作《大乘悲分陀利经》。此经是开示阿弥陀佛及释迦佛等本生,并以开示净土成佛与秽土成佛的关系,由此彰显释迦如来于秽土成佛的大悲)

一分成一分,一切成一切。

《如来出现品》(梵:Tathagatotpatti-sambhava。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梵:-Buddhavatamsaka-mahvaipulya-sutra 第四十三品)说:

诸如来并非只由一种因缘而出现於世,为什麽呢?最胜子,诸如来要以十亿无量正因才能成立。这十者是什麽?这就是以无量福德、智慧资粮圆满正因……

《无垢称经》说:

朋友们!如来的佛身是从百种福业所生,是从一切善法所生,是从无量善道所生....

怙主龙树(於《宝鬘论》)亦说:

即使佛陀色身之因,也像世间一样无法估计,试问又怎可能估计法身之因呢?

正如前文所说,这种包含六种波罗密多的「方便、智慧」修学,乃是「密咒乘」和「波罗密多乘」两者所共有。许多续部在解释整体越量宫殿(藏:gzhal yas khang。又作无量宫)及诸尊天众皆是内心功德时,亦屡屡提及「六波罗密多」(梵:sad paramita。藏:pha rol tu phyin pa drug。又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即是大乘菩萨为达至佛果彼岸道所要实践的六种法门。)、「三十七菩提分」(梵:saptatrimsat bod hipaksiyadharmah。藏:byang phyogs so bdun。又作三十七觉支,是次第趣证涅盘的七聚共三十七种修道方法,亦即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十六空」(梵:sodasasunyata。藏:stong nyld bcu drug。《般若经》所说的十六层空性阶位-内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一切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无性自性空)等等圆满波罗密多道。

由此可知,除了为少数殊胜补特迦罗而设的密续「以欲尘为道」等教法外,一切般若波罗密多经典所说的取舍处(应奉行和应禁止的事情)皆是密咒乘的共学。

应以上文所说内容作为种子而善作思维,假如对「全圆道」而非「一分道」末能获得定解,便不能明了总体大乘道的根本,所以,有智慧的人应对这种方便智慧之道引生坚固的定解,并以多种方式令胜乘(大乘)种性的能耐不断扩展。

庚三解释学习学处的次序:

「解释学习学处的次序」分二:()大乘的总体修学方法。()金刚乘的特别修学方法。

辛一大乘的总体修学方法:

「大乘的总体修学方法」分三:()建立学习菩提心学处的意欲。()建立学习学处的意欲後受持佛子律仪。()受持律仪後的学习方法。

壬一建立学习菩提心学处的意欲:

在别解脱律仪及密续之中,若没有首先受持戒律,便不应听闻各种学处,但这些菩萨律仪却有分别。我们先要妥善认识各种学处,然後才进行修学,若然乐於受持学处,便可以传授各种律仪。《菩萨地》说:

对於希望受持菩萨净戒律仪者,首先要为他们开示菩萨法藏摩呾理迦之中所说的菩萨根本学处及犯过处。经慧力观察及殷重抉择後,若他们能真心爱乐而非受人指使,亦非与人争胜,便可以知道他是真实菩萨,应依照仪轨为他们传授净戒律仪,让他受持净戒律仪。

(摩呾理迦,梵:matrka。又作本母、论议。据《瑜伽师地论》说:「诸经中,世尊分别诸法性相,反复解说其义者,称为摩呾理迦;又诸圣弟子证谛理、阐论诸法性相之论述,称为阿毗达磨藏,亦称「摩呾理迦。」《瑜伽论记》说「摩呾理迦云本母,集诸经义论议明之,出生诸经别所诠义,故名本母。」)

这是最佳的方法,因为我们若能先行了解学处,紧记於心,在建立起衷心爱乐学习学处的意乐之後才受持律仪,这样便会非常坚定。

若在这里及下文两处解释各种学处,恐怕文句极为繁复,所以留待後文解说。

壬二建立学习学处的意欲後受持佛子律仪:

最初受持菩萨戒律的方法,在受戒後立即防护根本罪及恶作罪的方法,与及若有毁犯的还净方法,我在《菩提正道菩萨戒论》之中已作出详细的抉择。在受持戒律之前必须首先研读此论,由此即能获得了解。

壬三受持律仪後的学习方法:

「受持律仪後的学习方法」分三:()什麽是所学的学处。()六波罗密多能统摄一切学处的道理。()修学波罗密多的次序。

癸一什麽是所学的学处:

菩萨学处的仔细分类,虽然无量无边,但是若要把菩萨学处分门别类,则可以把它们统摄於六种波罗密多之中。所以六波罗密多是菩萨道一切扼要的大哩陀南。即使「四摄法」(: catvari samgraha-vastuni。藏。Bsdu ba’i dngospo bzhi。又作四摄事、四事摄法、四集物。即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等四种菩萨摄受众生趣入佛道的方法)亦同样统摄在以下的六种波罗密多之中。

包含「布施」的意思很易了解。「爱语」是指依循六种波罗密多来教化弟子。「利行」便是把别人安置於这些教法的本旨之中。「同事」是指自己要和弟子一向实行这些教法。

虽然(福、慧)二资粮及(戒、定、慧)三学等也可以统摄所有一切菩萨道,但是它们却不能产生出像六波罗密多那样的了解,所以六波罗密多是最佳的总摄方式。

癸二六波罗密多能统摄一切学处的道理:

「六波罗密多能统摄一切学处的道理」分二:()说明主题波罗密多的固定数目。()顺带说明波罗密多的固定次序。

子一说明主题波罗密多的固定数目:

佛世尊制定六种波罗密多的总纲,最胜绍尊(补处弥勒菩萨)又按照佛陀的密意阐明这种制定方式的关键原理,藉此引生决定的知解。这些解释指出波罗密多是有固定的数目,若我们对这些道理获得定解,便会把六波罗密多的修持奉为殊胜教授,所以必须获得这种定解。

「说明主题波罗密多的固定数目」分六:()依增上生而来决定波罗密多的数目。()依圆满二利而决定波罗密多的数目。()依圆满利他而决定波罗密多的数目。()依能摄一切大乘而决定波罗密多的数目。()约道或方便的圆满性而决定波罗密多的数目。()依三学而决定波罗密多的数目。

丑一依增上生而来决定波罗密多的数目:

若要圆满菩萨广大行者,必须经历无量生世,在这段期间若要快速成道的话,又必须获得德相圆满的生命,假如今生仅具备少许德相未能圆满,那即使我们努力修法亦难有进展,所以必须拥有以下四种圆满的生命,此即:

(1).所受用的财物。(这是修习布施波罗密多的果报)

(2).能受用的身体。(这是修习持戒波罗密多的果报)

(3).彼此共向受用的友伴。(这是修习安忍波罗密多的果报)

(4).能达成任何要做的事情。(这是修习精进波罗密多的果报)

但由於这四种圆满美事常会变成烦恼之缘,所以决不可以受烦恼所主宰(这是修习静虑波罗密多的果报)。仅拥有四种圆满并不足够,所以我们必须善於分辨应取及应舍的事情,确定哪些事情应「作」,哪些事情应「止」(这是过往般若波罗密多的果报)。否则,我们便会像竹树或蕉树一般,在开花结实之後即会枯萎,又或像骡子一般,因怀孕而丧命,反被这四种圆满美事摧毁。

若然知道四种圆满美事、不受烦恼主宰及知取舍处六者,乃是过往善业的果报,明智的人便会更加努力,令它们的因不断增长。愚者却会用尽从前的善资粮的果报,而不会令它们重新增长,於是便会到达未来受苦的边界(福报耗尽如同到达边境国界,下一步便进入痛苦的国度)

(所受用财、能受用身、共受用伴、凡事成办、不受烦恼主宰、善知止作,六者依次是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等六种波罗密多的善果。)

在未来生能再度感得这六种美事,并不会由「无因」或各种「不顺因」产生。而是从它们的「随顺因」产生,故此,「波罗密多」的数目是被定为六种。所以,我们在今生必须依止六波罗密多屡屡不断串习,因为殊胜因才能招感殊胜果。具备四种圆满之身乃是「现前(暂时)增上生」,而非唯「佛地」所有的「究竟身圆满」等「究竟增上生」,所以,正如《大乘经庄严论》所说:

具足受用圆满、身圆满、眷属圆满、所为圆满的增上生,不受烦恼主宰,事业绝不颠倒错谬。

丑二依圆满二利而决定波罗密多的数目:

当行者以这种增上生的生命学习菩萨行时,这些行为可分为「圆满自利」及「圆满利他」两种。所以可依圆满二利来决定波罗密多的数目。

若要圆满利他,首先必须以财物来利益他们,但是,假如我们在布施时损害有情便不会有利益。若能断除「损害他人的事情」(指三种身不善及四种语不善)与及它们的「因」(指三种意不善),对於利他便有极大作用,所以必须要有「戒律」。但是若要戒律究竟圆满,又必须忍耐别人对我们的损害,假如不能忍受别人的加害,我们便会一再作出报复,这样戒律便不能清净。若能安忍而不作报复,这不但能避免令别人积集大量罪行,还能令别人被自己的安忍所感动而行善,所以安忍是具有极大的利他作用。

自利的意思便是以慧力达成解脱之乐,但假如自心散乱便不能达成此事,所以,必须以「静虑」(梵:dhyana。藏: bsam gtan。又作禅定,令心专注一境,而达至不散乱的状态)令自心住於「等至」(梵:samapatti。藏:myam bzhag。意译等至、正受、正定现前。由远离昏沉、掉举等,令身心达于平等安和的状态,是「三摩地」,又作「等持」的进境),获得能随意安住所修境的心堪能(心力能耐)。由於懈怠懒惰的人是不能生起这种定境,所以必须日夜精进绝不松懈,所以,这是其他波罗密多的根本。为了成办二利之故,波罗密多的数目遂定为六种。《大乘经庄严论》说:

精勤利益有情,修习施舍(布施),不害(持戒)和忍辱(安忍)。以安住解脱(静虑、般若)及其根本(精进),究竟圆满成办自利。

此六者并非完全属於圆满利他(格西耶舍塔噶Geshe YesheTapkay 认为宗喀巴大士的意思似乎是说行者要究竟圆满利他的话,除了修习六按罗密多之外,还要修习「自他更换」及「菩提心」。见《广论》英译本注释),论中提到的「安住和解脱」是有两点差别:

(1).心意安住所修境是静虑的印记。

(2).胜解生死轮回是般若(智慧)的印记。

若能明辨两者的分别,便不会把「奢摩他」误作「毗钵舍那」。由此可知,一些以为专住无分别的修习便是修习甚深(空性)之辈,仅是这种静虑(波罗密多)修习的一部分,所以必须对於六种波罗密多取得全面的决定了解。

丑三依圆满利他而决定波罗密多的数目:

我们首先应以施舍财物来消除他人的贫乏,然後不可做出伤害任何有情的事情,还要忍受别人对我们的损害,而且必须精进帮助那些伤害我们的人,不可灰心退转。我们应依靠静虑,以神通等能力摄引他们。当他们能成为合宜法器的时候,便要以智慧开示善说,为他们断除疑惑,引领他们达至解脱。由於我们要成办这些事情,所以,波罗密多的数目是定为六种。《大乘经庄严论》说:

消除他人的贫乏(布施),不伤害他们(持戒),忍受他们的损害(安忍),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会灰心(精进),令他们欢喜(静虑),善於对他们开示(般若)。利他即是自利。

这段文字及上一段文字是指不依靠六种波罗密多便不可能圆满自他二利。若我们对於六波罗密多能圆满自利及利他的道理获得定解,便会殷重恭敬地修习它们。

丑四依能摄一切大乘而决定波罗密多的数目:

由於我们不贪着已得的财物亦不追求未得的财物,所以便能对资财受用毫无依恋。这样便有能力守护学处,受持戒律,尊敬戒律。能忍受有情和无情所造成的痛苦,便能勇猛热切修习任何善行毫无厌倦,修习「奢摩他无分别瑜伽」及「毗钵舍那无分别瑜伽」。这六者是含摄所有一切依六波罗密多升进的大乘修行,由於我们能依六波罗密多逐步达成这些修行,所以除了六种波罗密多之外,再不需要其他事情。《大乘经庄严论》说:

整体大乘可以总摄为:不以财物为乐(布施),极恭敬(持戒),两种无厌(安忍、精进),无分别瑜伽(静虑、般若)

由此可知,希望进入大乘但却拒绝修持六种波罗密多,实属自相矛盾。

丑五约道或方便的圆满性而决定波罗密多的数目:

能不贪着所得财物受用之「道」或「方便」,就是「布施」,因为我们已惯於施舍财物,所以能够远离这种贪着。能防止为努力求取未得之物而散乱的方便,就是「持戒」,由於安住比丘的戒律,我们便不会具有任何经营生计的散乱。能不舍弃有情众生的方便就是「安忍」,由於不会对受别人损害的痛苦感到灰心沮丧。能增长善法的方便就是「精进」,因为能精进勤行,善法便会增加。能净除障碍的方便就是最後两种波罗密多,因为「静虑」能降伏烦恼,「般若」能净除「所知障」(梵:jneyavarana。藏:shes bya’isgrib pa。有碍行者成就「一切种智佛果」的障碍。相对於「所知蟑」的便是「烦恼障」梵:dviavarana。藏:nyon mong pa’i sgribpa,此障能障碍行者达成解脱涅盘),所以波罗密多是定为六种。《大乘经庄严论》说:

不贪着种种外境(布施)是一种「道」,其他便是防护求获得的散乱(持戒)、不舍有情(安忍)、增长善法(精进),余下的两者(静虑、般若)能净除障碍。

为了不被欲尘散乱主宰,所以须有离贪的「布施」。要预防未生起的欲事散乱,就必须有能防止因「无义事」(遮罪)或「非义事」(性罪)而散乱的「持戒」。假如行为恶劣的有情其数众多而且随处可见,这样就必须具备有力的「安忍」来作为对治舍弃利他的条件。为令数量庞大并要长期修持的善行增长,就必须透过思维善行利益等而生起勇猛持久的「精进」。为了暂时降伏烦恼,所以必须有「静虑」,而要破除烦恼的种子及所知障,就必须有「般若」。上述的解释能令我们对六波罗密多生起坚定的信解。

丑六依三学而决定波罗密多的数目:

「戒学」的性质(自性)便是「持戒」。「戒学」的先决条件便是「布施」,因为我们若有不顾财物的布施,便能够受持戒律。而「安忍」则能扶助「戒学」,因为受他人辱駡而不求报复等各种安忍,能保护我们如法受持的戒律。「静虑」是「心学」(是「定学」的别名),而「般若」便是「慧学」。至於「精进」,则是三学所共有。所以,波罗密多的数目是定为六种。《大乘经庄严论》说:

胜者(佛陀)曾以三学如实宣说六种波罗密多,第一种学便是前三者(布施、持戒、安忍),後二种学是六者的後两者。另一者则通於三种学。

要以哪一种优胜之身来圆满自他二利?要依止哪一乘?要具有多少不同种类的方便法门?要修持哪一种学?应要知道,六种波罗密多能统摄及圆满以上述的身、大乘、方便及学。若于六派罗密多是菩萨一切修持扼要之大嗢陀南的道理,未能获得深入信解,便须要继续思维。

还有,在初时不能超出生死轮回的因由是有两种,这就是(1)贪着财物受用和(2)贪着家室。分别对治这两种贪着的方法,便是「布施」和「持戒」。

又即使我们可以暂时出离这些贪着,可是仍会退转,难达究竟。其因由亦有两种:(1)因有情的恶行而受苦,与及(2) 必须长期修持善法而灰心气馁。它们的对治方法分别就是「安忍」和「精进」。

当我们知道如何修持能无视一切痛苦、损害,即使无量长时亦如一天的勇猛心,使一定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来修持它们。若能办到的话,我们便能生起「能对治退转之因」的安忍和精进,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不但修习各种菩萨行,就是在现时修习善行,亦由於对微小艰辛的忍耐力薄弱,而且对勇猛修道的热诚不大,所以入此道者初时虽然颇多,但日後能够不退转的人却不多见。这就是由没有修持「安忍」和「精进」的教授而导致。

又即使日後并未退转,但是仍有两种因素能令我们的善法损耗,这就是:(1)令心不能安住善所缘境的散乱,与及(2) 恶慧。它们的对治方法分别是:「静虑」和「般若」。因为佛陀曾说,当我们修持念诵等善法时,假如心念驰散便没有什麽意义,其对治法便是「静虑」。又假如我们没有培养善於抉择内明法藏(内道佛教经论)含义的智慧,那即使粗显的取舍之处也会产生误解,於是我们的行为便会颠倒错谬。这是依照能断除善法不顺品的对治法而决定波罗密多的数目。

波罗密多的数目事实也可以依照能成办所有一切佛德的根本基础而决定,因为前四种波罗密多(布施、持戒、安忍、精进)是「静虑」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们能以这四者来达成「不散乱静虑波罗密多」。若我们以此为基础来进修胜观,便能通达其实。

依照随顺成熟有情而决定波罗密多数目的道理,是于前述第三者的意义相同(见丑三-「依圆满利他而决定波罗密多的数目」)

此处是以阿闍黎狮子贤(所造的《八千颂般若波罗密多大疏》)所说来解释圣无着的主张。这对於要获得六波罗密多的定解是非常重要的。

子二顺带说明波罗密多的固定次序:

此处又分为三部分: ()生起的次序。()胜劣的次序。()粗细的次序。

丑一生起的次序:

若具有不贪着和不关注财物的布施,便能受持戒律。若具有能防止恶行的戒律,便能忍耐伤害我们的人。若具有安忍便不会因艰难而气馁,令善法退转的因缘便会极少,这样便能精进。若能昼夜精进,便能够引生令心安住善所缘境的静虑。自心若能安住等至,便能够如贯通达其实(空性)

丑二胜劣的次序:

位居於前的每一种波罗密多是较後者优胜。

丑三粗细的次序:

居前的波罗密多是比後者容易实行,所以是比後者粗显。居後的波罗密多是比前者难行,所以是较前者微细。《大乘经庄严论》说:

後者是依前者生起,因为它们是依下劣和殊胜,粗显和微细的次序排列,所以依次宣说各种波罗密多。

癸三修学波罗密多的次序:

「修学波罗密多的次序」分二:()总体修学菩萨行。()特别修学最後两种波罗密多。

子一总体修学菩萨行:

「总体修学菩萨行」分二:()学习六波罗密多成熟自身成佛的功德。()学习四摄成熟其他有情。

丑一学习六波罗密多成熟自身成佛的功德:

「学习六波罗密多成熟自身成佛的功德」分六:()学习布施。()学习持戒。()学习安忍。()学习精进。()学习静虑。()学习般若。










相關文章: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双运法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修习成就之量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所有差别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一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二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三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四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五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六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七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八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九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奢摩他法 修已成就奢摩他量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奢摩他法 依止资粮修奢摩他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奢摩他法 修止资粮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次第决定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理须双修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止观自性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显示此二摄一切定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修习止观之利益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别学後二波罗密多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习四摄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习般若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习静虑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习精进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习安忍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习持戒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习布施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仪轨受法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发心之量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修菩提心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发菩提心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入大乘门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中士道 解脱正道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中士道 除邪分别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中士道 意乐之量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中士道 十二缘起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中士道 思维集谛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中士道 思维苦谛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中士道 希求解脱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下士道 意乐之量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下士道 深信业果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下士道 皈依三宝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下士道 三恶趣苦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下士道 念死无常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道前基础 暇满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道前基础 修习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道前基础 完结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道前基础 讲说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道前基础 听闻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正宗分 教授殊胜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正宗分 造者殊胜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序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前言

上一篇(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 回目錄 下一篇(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敦珠新岩传之殊胜传承
大乘法脉联合会FPMT-传授的宗喀巴大师之格鲁派传统,西藏佛教的教授、 共修、公益服务
主席天地- PChome新闻台Blog
南投大圆满龙钦宁体--Yahoo!奇摩部落格
台湾世界展望会

赞助网站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相關網站
台灣民俗風情 - 台灣旅遊在線
超自然力的應許消災祈福. ‧媽祖Wikipedia, ‧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及媽祖廟北港朝天宮, ‧媽祖信仰在台灣
法鼓佛修研習院
Nissan 台灣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