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古仁波切對青海地震的呼籲 龍欽心要◆斷法空行笑聲儀軌講解 歲末普巴金剛除障大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中士道 十二缘起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25 12:40:27
學習次第 : 进阶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共中士道 十二缘起

 

至尊宗喀巴大士造论

妙音佛学丛书翻译组汉译

 

「十二缘起」:

辛二由十二缘起思维:

第二部分,「由十二缘起思维」发起求解脱心之法分为四部分: ()区分十二支。()略摄各支。()圆成十二支要多少世。()十二支的总义。

(十二支缘起,梵:dvadasangapratityasamudpada。藏:rtenbrel yan lag bcu gnyis。又作二六之缘、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十二有支。《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说「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因缘。此十二支的前者是後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後者亦灭。」故经中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来说明它们的相依相待关系。一切事物皆是相互依存,皆依因缘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

壬一区分十二支:

「缘起」的十二支如下:

  • 无明(梵:avidya. 藏:ma rig pa)

《俱舍论》:

「无明」就像「非亲」和「非实」。

「非亲」和「非实」的意思既不是缺乏亲友和真实,亦不是「亲、实」两者以外的事情,而是指与「亲、实」截然相反矛盾的各类现象(亦即「违品」)。同样「无明」的意思亦不是指缺乏能对治「无明」的「明」及「明」以外的其他事情,而是指与「明」截然相反矛盾的各类现象。

对此,法称论师认为能对治(无明)的「明」,是指认知「补特迦罗无我」(梵:pudgalanairatmya。藏:gnag zaggi bdag med。 又作「人无我」)的真实意义。而与其相反者便是「补特迦罗我执」(人我执)的「坏聚见」。但是,无着论师和世亲论师兄弟二人对於这种把「无明」视为『错解真实义」的说法却持有另一种见解,他们认为「无明」只是「对真实义的愚蒙」。简言之,他们(无着和世亲)认为「无明」是不了解对其物件的心,而非错解(其对象的心)。不过,法称论师和无着、世亲二师均一致认为通达无我的智慧便是对治「无明」的主要方法。

无着论师在《阿毗达磨集论》把「愚蒙」(藏:rmongs pa,又作迷惑、愚痴。即是愚昧无知)分为两种:

(1)业果愚无明。

(2)真实义愚无明。

前者(对业果愚蒙无知的无明)能积集受生恶趣的「行」(藏:’du byed)。後者(对真实义愚蒙无知的无明)能积集受生乐趣(善趣)的「行」。

()(梵:karma。藏:las)

「行」就是「业」。「业」又有两类:

( 1 )能招引恶趣的「非福业」。

(2) 能招引善趣的「福业」。

「福业」又分两类:

( 1 )能招引欲界善趣受生的「福业」。

(2) 能招引上界善趣受生的「不动业」。

()(梵:vijnana。藏:mam shes)

佛陀在经中说及六种「识」。若依照认同有「阿赖耶识」者所说,此处所指的主要心识就是「阿赖耶识」。不认同有「阿赖耶识」者则认为是「意识」。

由於对苦由不善生愚蒙,便会造集不善业,这些业的习气又会熏入「识」中。受薰染的现世「识」便是「因位识」。依「因位识」来世於恶趣生趣受生的「识」,则为「果位识」。

同样,由於对无我真实义愚蒙的势力,令我们把善趣误认为安乐,而不知道善趣本来是苦,於是便会造集「福业」及「不动业」。在现世造集这些业的「识」便是「因位识」。依这种「识」(因位识)在欲界或上界善趣受生的「识」,则为「果位识」。

()名色(梵:namarupa。藏: ming gzugs)

「名色」之中的「名」(梵:nama。藏:mings),便是受、想、行、识四种「非色蕴」。至於第五蕴,亦即「色蕴」,假如我们是受生在「无色界」,那就只有「色」的种子而没有真实的「色」。所以,除了「无色界」外,「名色」之中的「色」(梵:rupa。藏:gzugs)是通用于「羯罗南」(处胎五位之一。见前文「生苦」一节)等任何一切色法。

()六处(梵:sadayatana。藏:skye mched drug。又作六入、六入处)

若是「胎生」者,则由「识」最初趣入受精卵的「羯罗南」与「名」(亦即「识」)进而发育形成眼、耳、鼻、舌等四处。「色处」和「意处」则是从「羯罗南」位(即「名色) 开始便已存在。

假如是「化生」的话,由於各种「入处」是在受生时同时生起,所以没有这些阶位。至於「卵生」和「湿生」,除了「胎」这个字眼外,其余皆与「胎生」相同。这种说法出於《本地分》。

所以,当「名色」一旦成立,我们便会拥有真实的身躯。当六种入处成立後,由於身体的不同部分已经形成,所以「能受用者」便会产生。但是,在「无色界」是没有五种「色处」。

()(梵:sparsa。藏:regpa)

当「根」、「境」、「识」会合时,我们便会认取悦意、不悦意、中庸(既非悦意亦非不悦意)三种对象。经中所说的「以六处为缘而生」便是指「境」和「识」。(见《稻芊经》。梵: Salistamba-sutra。又作《稻秆经》。此经是弥勒应舍利弗所请,开示因缘生法的内因缘与外因缘,经中以稻芊由种生芽、自芽生叶,由华生宝来比喻十二因缘的生起次第。)

()(梵:vedana。藏:tshor ba)

由於「触」认取三种物件,从而产生苦受、乐受、舍受三种「受」。

()(梵:trsna。藏:sred pa)

即是对「乐受」产生不愿舍离的爱(不离爱),对「苦受」产生要舍离的爱(乖离爱)。经中说「以受为缘而生爱(见《稻芊经》),意指由「无明」与「受」和合而产生「爱」。假如没有「无明」,即使有「受」也不会引生「爱」。

因此,「触」是物件()的受用,而「受」是「生」的受用或异熟果的受用。所以,假如两者兼具,受用便会圆满。「爱」共有三种,而三界各有一种。(三爱是欲爱、色爱、无色爱。《集异门足论》云:「于诸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称为欲爱;于诸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称为色爱;于无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称无色爱。」)

()(梵:upadana。藏:len pa)

「取」是指对向四种对象的四种欲贪:

(1).欲取(梵: raga-upadanani。藏:’dod pa nye bar len pa)-对於色、声等欲尘产生欲求贪着。

(2).见取(梵:drsti-upadanani。藏:lta ba nye bar len pa)-对於「坏聚见」之外的各种恶见产生欲求贪着。

(3).戒禁取(梵:silavrataparamarsa-upadanani。藏:tshulk hrims dang brtul zhugs mchog , dzin nye bar len pa)-对於与恶见相关的恶戒、恶禁产生欲求贪着。

(4). 我语取(梵:ahamdrsti-upadanani。藏:bdag lta nyebar len pa)-对「坏聚见」产生欲求贪着。

()(梵:bhava。藏:srid pa)

「行」在过去薰入「识」中的业习气,经由「爱」、「取」的营养滋润,其引生「後有」的力量便会变得强大。「有」是假借「果」的名字来称呼「因」。

(十一)(梵:jati。藏:skye ba)

「生」是指「识」最初从「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的任何一者受生。

(十二)老死(梵:jaramarana。藏:rga shi)

「老」是指(身、心)诸蕴成熟转变。「死」是舍弃诸蕴的相续(蕴同分)

壬二略摄各支:

《阿毗达磨集论》说:

何谓各文的略摄呢?这就是:能引支 (藏:’phen pa ’i yan lag)、所引支(藏:’phangs pa’i yanlag)、能生支(藏:mngon par ’grub par byed pa’i yanlag)、所生支(藏:mngon par grub pa’i yan lag)四类。

何谓「能引支」?即是无明、行、识(此三支能引生「名色」、「六入」、「触」、「受」等四种果,故名「能引」。《掌中解脱论》说无明、行、识三支中的「识」为「因位识」,故为两支半)。何谓「所引支」?即是名色、六处、触、受(此四者是能引三支招引的果,故名「所引」)。何谓「能生支」?即是爱、取、有(此三支能生「生」与「老死」,故名「能生」)

何谓「所生支」?即是生与老死(此二者是能生三支产生,故名「所生)

(问:)若是这样的话,「引」(能引、所引)与「生」(能生、所生)这两重因果,是要说明一位有情的一重受生因果,还是要说明两重呢?若是前者(第一重因果),那认为「爱」(爱、取、有)等「能生支」是从「果位识」至「受」(所引支)等各支之後才成立,便不合道理。若是後者(两重因果),那後一重因果就缺乏了「无明」、「行」和「因位识」。而前一重因果则缺乏了「爱」、「取」、「有」?

(答:)没有这种过失,因为凡是由「能引因」(无明、行、识)所牵引的事情,必定是由「能生因」(爱、取、有)产生。当所牵引的事情(名色、六处、触、受)生起时,才把这些所引生的事情称为「生」、「老」、「死」。

(问:)那为何要说两重因果呢?

(答:)这种说法是要说明「引果苦谛」的特徵是不同於「生果苦谛」的特徵。前者(果位识、名色、六处、触、受)是「引位」的种子,由於它们尚未真实成立,所以只会成为来世之苦。但是,後者(生、老、死)却是已经生苦的状态,所以是现世之苦。还有,为了说明「果」,亦即「受生」是有两种因,即是(1)「能引因」及(2) (由「能引因」)所招引的事情的「生起因」,所以才说两重因果。《本地分》对於这个道理有以下的说明:

问:假如从「果住识」至「受」,与及生、老、死各支皆是拥具有相共特徵的现象(旧作「杂相」),那为什麽要分两类来说明?

答:这种做法是要说明导致苦的事情是有不同特徵,并要说明「引」和「生」之间的分别。

同论又说:

问:在各支当中,有多少支是属於苦谛并成为现世之苦?

答:共有两支,也就是「生」和「老死」。

问:有多少支是属於「苦谛」,并只会成为来世之苦?

答:从「果位识」至「受」各支的种子。

所以,「能生支」的「爱」,与及能产生「爱」的「受」两者均不是同一重缘起。能产生「爱」的「受」乃是另一重缘起的果。

「能否」与「所引」可透过四方面来理解:

(1 ). 什麽是所引?

-所引便是从「果位识」至「受」等四支半。

(2). 以什麽牵引?

-能牵引的便是依於「无明」的「行」。

(3). 是怎样牵引?

-即是业习气熏入「因位识」的过程。

(4). 所引的意义

-当遇上「爱」等「能生」时,即能产生各种果(果位识、名色、六处、触、受)

「能生」与「所生」可透过三方面来理解:

(1 ). 什麽是能生?

-由以「爱」为缘而生的「取」。

(2). 什麽是所生?

-「生」与「老死」。

(3). 是怎样生起?

-是由「行」熏於「识」中的业习气所赋予的力量而生起。

《世亲论师》於《缘起经释》(全名《缘起初分分别说论》,梵:Pratitya-samutpadadi-vibhanga-nirdesa)仅以(十二有支中的)「生支」作为「所生支」并说「老死」是这些「引支」和「生支」的过患。

所以,应知道「生支」便是由不知业果的无明发起的不善「行」,把恶业习气植於「识」中,从而即能产生受生恶趣的「果位识」至「受」等支,再经「爱」、「取」不断滋养润泽,这些习气便会变得有力,能在往後的恶趣之中产生「生」、「老」、「死」等。

又或由不知无我真实义的无明发起属於「欲界」的戒律等福「行」或属於上界(色界及无色界)的奢摩他等不动「行」,把善业习气植於「识」中,从而即能产生受生善趣或上界天的「果位识」至「受」等支,再经「爱」、「取」不断滋养润泽,这些习气便会变得有力,能在往後的善趣之中产生「生」、「老」、「死」等。

此外,十二有支又可归摄於烦恼()、业、苦三道之中。正如大智龙树菩萨(于《缘起心颂》。梵:pratitya-samutpada- hrdaya-karika。汉译名《因缘心论颂》)所说:

第一支(无明)、第八支()、第九支()是「烦恼」。

第二支()、第十支()是「业」。

其余七支(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是「苦」。

《稻芊经》又提到十二有支是归摄於四因之中,意即:(1)由种植者「无明」,(2) 在业田植下识种子,(3)後经爱水滋润, (4) 即能在母胎产生名色苗芽。

壬三圆成十二支要多少世:

在「能引支」及「所引支」之间,既有可能距离无数劫时间,亦有可能在下一生即会生起「所引支」,不会隔生。由於「能生支」(爱、取、有)及「所生支」(生、老、死)不会隔生出现,所以最快可在两世之中圆成。譬如,我们若在今生初次造集能受生於天趣及随後的天人生活、享受之业,这样,在今生便已圆成二支半,亦即「无明」、「行」、「因位识」,而「爱」、「取」、「有」三支亦在临终之前圆成。在随後的一生则会圆成四支半「所引支」(果位识、名色、六处、触、受)及两支「所生支」(生、老死)

由於「能生」(爱、取、有)、两种「所生支」及三种「能引支」各自需要一生,而「所引支」(名色、六处、触、受)是包括在「所生支」的一生之内。还有,即使在「能引」及「能生」之间可能会相隔多世,但它们并非本身这一生的缘起,而是其他生的缘起。所以,十二支最迟也不过三生便会圆满。在上述这些两生或三生的计法之中,并没有把分别计算「中有」的寿命。

因此,即使在已生起各种「果支」的一生之中,也没有能造业或受果的补特迦罗自我(人我)。又上文所说,各种「果支」本身只是由各种「因支」产生的现象()。若不了解生死轮回的过程,又或对它产生误解而妄计有「我」,这样便会为了追求「我」的安乐,而以身、语、意三门造作善业或不善业,从而继续流转生死。所以,由三种「烦恼支」(又作「惑支」,即是无明、爱、取)产生两种「业支」(行、有),又由「业支」产生七种「苦支」(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然後,又再次由七种苦产生烦恼,於是便会和从前一样继续流转生死,三有之轮便是这样不停转动。所以,龙树菩萨(在《缘起心颂》)说:

由三(烦恼支)而生二(业支)

从二(业支)而生七(苦支)

从七(苦支)复生三(烦恼支)

(由此数)数转()三有轮。

当我们思维自己正以这种方式在生死轮回之中漂流,便会知道「十二缘起有支」是引生厌离生死轮回的最佳方法。应思维我们在无量劫以来已造集种种善业和不善业,而这些「引业」的异熟果尚未生出,亦没有以对治法来消除。当它们在今生获得爱、取滋润,便会被它们驱迫,而在善趣和恶趣之中漂流。阿罗汉们在身为凡夫异生时,虽然曾经造集无量「引业」,但由於他们已离烦恼,所以能够解脱生死轮回。只要我们对这个道理能获得坚固定解,便会把烦恼认定为敌人,要尽力把它消除。

有鉴於此,大善知识朴穹瓦曾专缘「十二缘起有支」而进行修心,还撰造思维各支流转和还灭的道次第。论中开示思维恶趣十二有支流转和还灭的教法,是为「下士」而设。随後进而思维两类善趣十二有支流转和还灭的教法,则是为「中士」而设。由以上两种修持把自己的处境推及一切如母有情,知道有情皆是以十二有支的方式漂流生死轮回而生起「慈心」和「悲心」,从而发愿成佛利益有情,学习成佛之道,这就是为「上士」而设的教法。

壬四十二支的总义:

对於上文所说,如何由「集」,亦即「业、烦恼」的力量,形成生死轮回苦蕴的道理,特别是由十二有支转动三有轮回的道理,我们必须要有妥善的了解。透过对上述道理的了解及纯熟串习,即能摧毁一切问题根源的难忍愚暗,而把所有一切妄执内「行」、内「行」是「无因生」或「邪因生」的邪见消除,并能令珍贵的佛教宝藏增长,由於如实了知生死轮回的性相(性质特徵),即能对它们产生强烈的厌离,策励我们迈向解脱之道,所以,它是能令我们证得殊妙圣位的习气觉醒现行的最佳方法。(「无因生」是主张世间为无因的外道见观点,是一类依前际或过去而产生的分别见解。这种见解分为两类,所以又称为「二无因生论」,此即:1. 先生于无想天,命终後又转生人间,此类人虽有宿世通,能忆知其出於无想天及其後的情形,但却不能忆知其生於无想天以前的情形,於是便妄认在自己最初是无因而生,一切诸法亦是无因而生。2. 自以捷疾智分别观察,虚妄推求,认为世间无因,一切万法皆是自然而有。「邪因」又称为「不顺因」,亦即:自生、他生、共生等观点。)所以《妙臂请问续》说:

缘起之道能除愚痴。

《稻芊经》亦说善知「缘起」能断除所有一切以前际(过去)、後际(未来)、现在为物件的恶见。龙树菩萨(于《亲友书》)说:

这种缘起极甚深远,是佛语的珍宝库藏。

据《律本事》所载,舍利弗(梵:sariputra)、目犍连二胜士不时游行於五趣之中。一次,当他们游行五趣後返回赡部洲时,便向佛陀的四众弟子述说这些有情的痛苦。其中有一些轻视梵行的共住弟子和近住弟子,被众弟子带到二胜士之前教以各趣之苦。他们受教导後,从此爱乐梵行,证得高上功德。大师(佛陀)看见这件事情便向阿难询问。阿难向佛陀禀报个中原由後,佛陀便说:

无论在什麽地方或什麽时候,也没有能像二胜士这样的导师。应在门房绘画分为五部分的生死轮,在它的周围应绘画十二缘起的流转门和还灭门。(「流转门」和「还灭门」便是十二支缘起的顺观次第和逆观次第。)

所以,後来便绘画出生死之轮(俗称轮回图,藏传佛教沿袭这种传统,常在寺院的门房绘画此图像)

後来,当佛陀的画像寄往仙道王(梵:Udrayana)那里之前,又在画像的下方写上十二缘起的流转门和还灭门才寄出。国王把颂文背熟後,便在黎明时分,结跏趺坐,挺直身子,作意专缘善法(即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善法之上)。由专观缘起二门而证得圣果。(据说这首颂文是:「承此而离彼、得趣佛所教、如象入草寮、摧破死主力」。)










相關文章: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双运法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修习成就之量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所有差别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一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二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三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四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五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六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七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八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毗钵舍那法 依止资粮九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奢摩他法 修已成就奢摩他量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奢摩他法 依止资粮修奢摩他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学奢摩他法 修止资粮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次第决定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理须双修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止观自性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显示此二摄一切定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修习止观之利益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别学後二波罗密多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习四摄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习般若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习静虑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习精进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习安忍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习持戒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习布施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学菩萨行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仪轨受法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发心之量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修菩提心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发菩提心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士道 入大乘门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中士道 解脱正道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中士道 除邪分别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中士道 意乐之量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中士道 思维集谛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中士道 思维苦谛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中士道 希求解脱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下士道 意乐之量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下士道 深信业果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下士道 皈依三宝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下士道 三恶趣苦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共下士道 念死无常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道前基础 暇满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道前基础 修习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道前基础 完结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道前基础 讲说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道前基础 听闻轨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正宗分 教授殊胜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正宗分 造者殊胜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序分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前言

上一篇(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 回目錄 下一篇(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心类学「识」或「心」的研究
举昧格桑格西(Jigme Kelsang Geshe)-----甘丹寺北学院药师佛诊所劝请发心
萨迦法王在台中心-高雄市大圆佛学会- Yahoo!奇摩部落格
发现遗失的慢飞天使-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
35佛忏悔文简介- 观照无常~ - Yahoo!奇摩部落格

赞助网站
台北教育網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法鼓佛修研習院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