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仁波切「破瓦法」傳授-印度 懇請協助不丹佛學院,添購佛典辯經場地工程 『禪Spa--悅法喜沐禪風』心靈環保之旅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毗钵舍那20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13:41:50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13:41:09   编辑部 报导

毗钵舍那 2003-20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二十)227-3

接下来看到第427页的第二行,下面这个地方。此亦善破,在这个之前就是透由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区分顺世外道,以及中观论师这两点的不同。在区分这两者不同之後,藉由这种区分方式,它能够破除某种邪执。「有说了解无自性时,认为正理破业果等,遂於自宗不立因果,彼於世俗虽是邪行,然得无谬空品正见。」透由以上的区分方式,它能够破除哪一种邪执呢?「有说了解无自性时,认为正理破业果等」,有一派的论师他们承许,当了解无自性时,藉由正理,这当中的「正理」就是破除自性的正理。当了解无自性的时候,藉由破除自性的正理,它也能够破除因果。「遂於自宗不立因果」,因此在自宗,就是以他的角度而言,是不安立因果的。「彼於世俗虽是邪行,然得无谬空品正见」,对於这样的见解,就是之前「有说了解无自性时,认为正理破业果等,遂於自宗不立因果」,这一点是过去西藏的论师,他们所提出的观点。「彼於世俗虽是邪行,然得无谬空品正见」,对於过去的西藏论师,他们所提出来的论点,之後有一派的人,他们就讲到,过去西藏的论师,他们所提出的论点,以世俗的角度来看是不合理的,「彼於世俗虽是邪行」就是从世俗的角度而言,他们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在世俗之上安立因果,所以从世俗的角度而言是不合理的,「然得无谬空品正见」但从胜义的角度而言,因为它安立了无自性是空性的缘故,所以它能够获得无误,就是无错谬的中观正见。

其实这样的论说方式,也是不合理的。因为之前所谈到的无自性是空性的法门,是必须要安立在缘起之上。过去西藏的论师,他们在安立无自性时,因为没有办法在无自性之上,安立缘起以及业果的缘故,纵使他们说诸法是无自性,无自性是空性,但是实际上他们所表达的无自性,并不是真正空性的内涵,所以它并不是真正的中观正见。是故空者,非作用所空之空,虽无自性须可安立因果缘起。也就是这样的缘故,自性空的空,或者是空性的这个空,并不是没有作用的空,所以「非作用所空之空」它并不是没有作用的这种空。「虽无自性须可安立因果缘起」,虽然它本身是无自性,但是必须在无自性之上,还要能够安立因果缘起,这种的空法,或者是这样的自性空,才是真正的空性之理。

如四百论释云:「如是若有法,生时无所来,如是灭无去,於此定无性。首先看到偈颂的第一句「如是若有法」,当我们在安立一法时,「生时无所来,如是灭无去」,以藏文版来说,它是将第二句讲到了「生」跟「来」,第三句讲到了「灭」跟「去」,并且在第三句的最後加上了一个否定字,就是加上了「无」的这个字。不知道这个跟藏文版的原意是不是很接近?但是在这个地方,这个偈颂它最主要表达的内涵就是,你在安立一法时,由因生果,因灭果灭的内涵,是必须要建立的。比如以有为法而言,由因生果,或者是因灭故果灭,这个内涵是有为法当中所包含的。因此这当中的「来」,就是由因生果的道理,透由前因才有办法产生後果。「去」,就是因灭故果灭的意思。也就是因为诸法在安立时,会有观待因果的缘故,所以「於此定无性」,它并没有自己的自性,因此它是为自性空。若谓无自性余更何有?他宗又再一次的提到,如果没有自性的话,那还有剩下什麽呢?答曰:自宗就做了回答。若以染净为因,缘起为性,彼法则有。」这个地方就是讲到了,无自性它是必须要建立在缘起以及因果之上的,「若以染净」这当中就已经包含了染污以及清净这两种因。若以染污以及清净为因,缘起为性,彼法则有。一法的形成,尤其是有为法的形成,它是必须要观待众多的因缘,它才有办法安立的。所以它的因缘条件当中,就已经包含了多种的染污以及清净因。所以「若以染净为因,缘起为性,彼法则有」。

此文明答:「若无自性余更何有?」因此在这一段文当中,清楚明白的回答了,「若无自性余更何有」的这个问难。当他宗在提出这样的问难时,就是透由这种方式来作回答。佛护论师亦明分辨有与有自性差别而答。之前月称菩萨,在《明显句论》很清楚的分辨了,有以及有自性,无以及无自性这之间的差别。不仅月称菩萨在《明显句论》有清楚的分辨出来,佛护论师他也很清楚的分辨了,有与有自性之间的差别。二十二品释云:「外曰,设若无时,亦无因果及缘和合,余更何有,是故汝是说断无者。在二十二品的释论当中,他宗就谈到了「设若无时」,你安立诸法是无自性时,就等於是没有办法安立诸法。在这个同时,就没有所谓的时间,没有时间就没有因果,没有因果就没有所谓的因缘和合,「余更何有」?既然没有办法安立时间、因果以及因缘和合的话,除此之外能够安立什麽呢?「是故汝是断无者」,因此你是一位断见者,这是他宗对应成所提出来的一个论点。接下来自宗,也就是应成的论师,他就做了回答,我非说无,我并不是承许没有时间、没有因果以及没有因缘和合的这一类法。唯汝所执时等有自性,非应正理,然有彼等依缘假立。」这边我并不是说没有时间、没有因果以及没有因缘和合等法,而是当你在执着时间等法时,你不仅执着有时间,而且也执着它有自性的这一分,「非因正理」这种执着的方式是不合理的。因为诸法它的本质,并不是有自性,「然有彼等依缘假立」诸法要形成,是必须要观待缘起,透由缘起和合,再加上内在的分别心去安立时,诸法才有办法成立出来,才有办法形成。既然它是透由因缘和合,或者是缘起而生起的话,那你怎麽可以说它是有自性,不需要观待他人的呢?此说是破如实事师所许自性不应正理,然有缘起,依缘假立。这里最主要是要破除,如同实事师他们所提出的,诸法是有自性的这个论点。因此「此说」在这个地方,是要破除如同实事师「所许自性」,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他们所提出来的是诸法有自性的这个论点,但是「不应正理」,这种论点是不合理的。「然有缘起,依缘假立」,因为诸法在安立时,它不仅要破除有自性的这一分,它为什麽能够破除?是因为依缘假立。当缘起聚合时,藉由心在安立,诸法才有办法形成,所以透由缘起来破除了自性。

若能如是分辨有无与有无性,能遮无边颠倒分别,因此平时要是我们能够仔细的分辨「有」以及「有自性」,「无」以及「无自性」这四者之间的差别的话,它能够遮止许多颠倒的邪见。则於破除有自性正理,不致发生破有错误。他不仅能够遮止许多颠倒的邪见,并且在破除有自性的当下,不会因此而破除了我。要是没有办法分辨「有自性」以及「有」之间的差别的话,在破除有自性时,也会连带的破除「有」的这一分,因此必须要分别「有自性」跟「有」是有差别的。所以透由正理来破除的当下,是破除「有自性」的这一分,而不是破除了「有」的这一分。中观诸师答诸实事智者,其主要者即彼四门,故略宣说。当自续派以下的论师,在对中观师,也就是应成的论师,提出这些问难之後,中观的论师他们就是以这种方式,来回答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他们是透由分辨「有无」,以及「自性有无」的这种方式,来回答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以「中观诸师答诸实事智者」,回答自续以下的这些智者,他们是藉由这四门,就是「有、无」以及「有、无自性」的这四门来作回答,「故略宣说」,因此宗大师在这个地方,以简单的方式来介绍,「有无」以及「有无自性」的差别。

戍二、显所设难皆非能破(分四)427

亥一、观察堪不堪忍正理思择而为破除然不能破

亥二、观察由量成不成立而为破除然不能破

亥三、观察是否四句所生而为破除然不能破

亥四、观察有事无事等四句而为破除然不能破

亥一、观察堪不堪忍正理思择而为破除然不能破

以上已经结束了「诸中观师如何答彼」的科判。接下来就是进入下一个科判,第二「显所设难皆非能破」分四。如果你们手上有《毗钵舍那》的科判,可以翻到第十页的这个地方。在第十页当中,将《毗钵舍那》的科判,最基本的分为四点,在第一点的中间这个地方,可以看到「明所破义遮破太过」的这个科判。这个科判分二「说其所欲」以及「显其非理」,首先就是他宗要把他们所承许的论点先表达出来,「显其非理」接下来就是自宗要透由正理,以及论中的意思来破除他宗所提出的论点。这当中又分二「显彼破坏中观不共胜法」以及「显所设难皆非能破」。在第一个科判「明中观胜法」「彼如何破坏」以及「诸中观师如何答彼」这三个科判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进入到第二个比较大的科判。

接下来看到第427页的这个地方,第二「显所设难皆非能破」分四。这个科判又分为四个小的科判,第一「观察堪不堪忍正理思择而为破除然不能破」,二「观察由量成不成立而为破除然不能破」,三「观察是否四句所生而为破除然不能破」,四「观察有事无事等四句而为破除然不能破」。这四个科判,先看到第一个科判「观察堪不堪忍正理思择而为破除然不能破」。今初

 接下来就是自宗做了第一个回答,为什麽要做这个回答呢?我们可以看到第410页的这个地方。先翻到第410页,在410页的倒数第四行,「现自许为释中观义者,多作是言,就观察生等有无真实义之理,从色乃至一切种智一切诸法,皆能破除。」这边一直讲到了倒数第二行「非有一法此不摄故。」这一个科判当中,它是在「说其所欲」,也就是他方在提出他们所承许的论点,中观的论师接下来要作回答,所以如果你们能够将问题,跟中观的论师他们所做的回答配合起来看,可能会比较容易了解这一段,它所要表达的意思。

今初,「若於实义如理观察色等诸法,为有为无生不生等,是名观察真实正理,及名观察究竟正理」。这一句是自宗在安立何谓观察真实正理,以及观察究竟正理。首先就是以原文来看,应该是要把「於实义」就是若於实义,前面的「於实义」这三个字,放在观察色等诸法打一个逗号的後面,这样对於了解全文会有帮助。就是,若如理观察色等诸法,於实义为有为无生不生等,是名观察真实正理,及名观察究竟正理。如果这样来作解释就会变成,若是如理的观察色等诸法,它最究竟的本质。「若如理观察色等诸法」,如果你如理的来观察,色或者是身,种种诸法它最究竟的本质时,「於实义为有为无」在观察的当下,并且你会去探讨,它是不是有自性的。於实义上它为有为无?就是它本身是否是有自性的。「生不生等」或者是它是有无自性的生,「是名观察真实正理,及名观察究竟正理」,这样的观察方式,就是观察诸法它最究竟的本质,是否有自性,或者是是否有自性生的这种方式,称之为观察真实的正理,或者是观察究竟的正理。所谓的「真实」,就是诸法它最究竟的本质,所以真实的那个面,称之为观察真实,或者是观察究竟。我亦不许色等之生堪忍以彼正理观察,故无应成实事之过。这个时候,自宗就做了反驳,我并不承许色法等它的生灭,就是「我亦不许色等之生」,我并不承许色法或者是色法之上,生的这一点,「堪忍以彼正理观察」,我不承许色法等生,它是能够堪忍这种正理来作观察的。「故无应成实事之过」,因此不会形成谛实有的这种过失。因为之前他宗在提出问难的时候,就有讲述到,色法它是不是能够堪忍正理来作观察?如果色法它是能够堪忍正理来作观察的话,它应该是谛实有才对。这个地方自宗他就做了回答,在自宗我并不承许色法它是能够堪忍这种正理来作观察,所以不会形成有谛实的过失。这个问难,可以看到第410页的倒数第一行,「设许生等为能忍否观察实性正理观察,若能忍者,则有堪忍正理所观之事,应成实事」,这是他宗所提出来的论点。自宗就做了回答,我并不承许色法它的生灭,或者是一切的万事万法,它是能够堪忍正理来作观察,所以不会有你之前所提出来的过失。

接下来,若彼不堪正理观察,理所破义云何能有?他宗又讲到,要是色法它是不堪正理观察的话,那就代表色法是被正理所破的。因为它不忍,它没有办法堪忍正理观察,就是等於正理所破。既然色法它是正理所破的话,你怎麽可以说色法是存在的呢?他宗就提出了这个论点。接下来自宗就做了回答,此於不堪正理观察与理所破误为一事。实际上这是没有过失的,因为不堪正理观察,并不等於正理所破。以他宗的角度而言,他会认为不堪正理观察,就是正理所破。因为他会认为所谓的正理,在寻求的当下,要不就是获得那一法,要不就是破除这一法,所以不堪正理观察,就是没办法获得,因此就是破除。所以以他的角度而言,他会认为,不堪正理观察就是被正理所破,被正理所破时,是没有办法安立法的存在。但是自宗在这个地方就做了区分,「不堪正理观察与理所破误为一事」,实际上「不堪正理观察」,并不等於是「正理所破」。在安立时,你已经把「不堪正理观察」跟「正理所破」,误解成同样的一件事情,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难。

有多人说:「观察实性正理虽破,然有生等。」又有一类的人他们讲到,观察实性的这种正理,虽然能够破除生灭,但是实际上生灭还是存在的。所以他所提出来的论点就是,正理是能够破生灭,但是正理虽然是破了生灭,但是生灭还是存在的。此乃乱说,非我所许。自宗就做了回答,实际上这样的论点,也是不合理的,并且在自宗,我也不这麽承许。接下来,堪不堪忍正理观察之义,谓以观察真实之理有得无得。自宗在之前有谈到,诸法它是没有办法堪忍正理观察的,如果诸法它能够堪忍正理观察,那诸法会成为谛实,这是一种过失。因此以自宗的角度而言,安立诸法是没有办法堪忍正理来作观察。能否堪忍正理来作观察,应该如何去区分呢?「谓以观察真实之理有得无得」,必须以这种正理,是否能够获得来作区分。如果我们在观察色法,观察到最後,要是能够获得色法的话,要是能够找到真实的色法的话,就表示观察真实的正理「有得」,有获得,那就表示色法它是能够堪忍正理来作观察的。要是没有办法获得的话,就是观察真实之理「无得」,没有办法获得,就表示没有办法堪忍正理来作观察,在观察时,已经找不到真正的色法。所以堪不堪忍正理来作观察,是区分在於观察真实之理,能否获得来作区分。

如四百论释云:「我等观察,唯为寻求自性故。」这个地方就是讲到了,我透由这种的正理来作观察,是为了寻求诸法它有无自性。引了《四百论》的释论之後,宗大师又做了解释。是於色等,寻求有无生灭等自性,这边在《毗钵舍那》这本论当中,它是打上了逗号,但是以原文的意思来看,在这个地方应该先打上句号,也就是宗大师在引了《四百论》的释论的这一段话之後,宗大师他就做了解释,是於色等,寻求有无生灭等自性。透由正理来观察,是要观察诸法之上是否有真实的自性。解释完之後宗大师就做了一个结论,所以之前是应该打上一个句号,宗大师做了以下的结论。即於色等寻求有无自性生灭,非以彼理寻求生灭。因此观察真实的正理,是在寻求诸法「有无自性的生灭」,而不是在寻求「生灭」。它所要寻找的,所要观察的是「诸法有没有自性」的这一点,而不是观察「它存不存在」的这一点。故说彼理名观实性,以彼观察有无真实生灭等故。这样的正理,又称之为观实性的正理,就是观察它最究竟的本性的正理,为什麽呢?「以彼观察有无真实生灭等故」,因为透由这个正理,它是在观察诸法之上,有没有自性,有没有真实的生灭,而来命名的。若以彼理观察寻求,无有少分生等可得,名不忍观察,在观察时,到最後会发现到,你没有办法找到任何的一法,所以无有少分生等可得,你没有办法获得任何的法,或者是任何的生灭,「名不忍观察」,因此诸法它是不忍正理来作观察。因为正理在寻求时,它没有办法找到真实的法,因此在这个地方,诸法它是不忍正理来作观察的。非唯彼理所未能得,便名彼破。因此「非唯彼理所未能得」,并不是正理在寻求的当下,没有办法获得,就称之为被正理所破。

若是有法须由彼成,彼所未成乃名彼破。「若是有法须由彼成」,一法的安立,它如果是需要透由正理来证成,或者是一法它要呈现出来,必须要透由观察真实的正理,它所获得之後才能够形成的话,「彼所未成乃名彼破」,如果是在这种条件之上,正理在寻求法的当下,没有办法获得法的话,这个时候可以安立正理它是破法的。「若是有法须由彼成」就是一法的成立,如果是需要透由正理来获得,或者是透由正理在获得之後,才办法形成的话,「彼所未成」,当这个正理没有办法获得时,就表示这一法是没有办法成立的。因为它的成立,是必须要观待正理来获得,那正理在寻求之後,没有办法获得的话,就表示它被正理所破,它是不存在的。所以「若是有法须由彼成,彼所未成乃名彼破」,这当中的「彼」,都是讲到了观察真实的正理。色等生灭是由名言识所成立,色等虽有,非由理智所成,故彼未得如何名破。譬如眼识虽不得声,非眼能破。接下来「色等生灭是由名言识所成立」,色法等等这一类的世俗法,它的成立是必须透由名言识所安立的。意识可以分为,胜义识以及名言识。「名言识」就是以观察世俗法的这一类心识,可以暂定它称为名言识。因此「色等生灭」就是色法或者是色法之上的生灭,以及种种的世俗法,它是透由名言识所安立的。因此「色等虽有,非由理智所成」,色法既然它是被名言识所安立的,就表示色法它是存在的。色法它虽然是存在的,「非由理智所成」但是它并不是胜义识所安立的,它是由名言识所安立的,所以「非由理智所成」。这当中的「理智」就是证得空性的智慧,也就是所谓的胜义识。色法它要形成出来,是名言识所安立,而不是胜义识,也就是理智所成。「故彼未得如何名破」,因此理智,也就是胜义识没有办法获得色法时,你怎麽可以说胜义识它是破除了色法?这是没有办法成立的。因为色法它能不能够成立,并不是观待「胜义识」它有没有找到这个色法,而是要观待「名言识」。既然色法它不是由胜义识所安立的,那在胜义识寻求色法时,没有办法获得,你怎麽可以说它是破了色法呢?接下来就做了简单的譬喻,「譬如眼识虽不得声,非眼能破」,譬如眼识它本身,虽然没有办法观察到是否有声音的这一点,就是声音它并不是眼识的境界,声音要呈现出来是必须要观待耳识的,所以从这个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声音它并不是眼识的境界。因此「眼识虽不得生」,既然声音它不是眼识的境界,就表示眼识它本身没有办法获得声音的这个部分,但是眼识没有办法获得声音,并不表示眼识它就能够破除声音,这两点是不同的。相同的道理,「理智」也就是胜义的这种意识,它虽然没有办法获得色法,但并不代表它就能够破除色法。因为色法能不能够形成,能不能够安立,并不是观待它而形成的。就如同声音要安立时,并不是观待眼识而安立的,所以「譬如眼识虽不得声,非眼能破」。

故生灭等若有自性或真实有,则须由彼正理所得,以彼正理是於色等如理观察有无自性之生灭故。因此在这边就做了一个结论,「故生灭等若有自性或真实有」,如果生灭它是有自性,或者是真实有的话,就是它的自性要是成立,它是有自性,或者是真实有的话,「则须由彼正理所得」,既然它是有自性,当观察真实的正理在寻求的当下,就应该要获得生灭之上有自性的这一分。因为它是有自性的,既然它是有自性的话,那观察是否有无自性的正理,在寻求之後,应该是要能够获得才对。所以就谈到了「生灭等若有自性或真实有,则须由彼正理所得」,它必须被正理所获得,所寻求到。为什麽呢?「以彼正理是於色等如理观察有无自性之生灭故」,因为这个正理,它正是在观察色等,或者是生灭之上,是有无自性的。既然它所观察的境界是有自性,或者是真实的话,当正理在观察之後,它必须要能够获得,或者是得到这个境界才对。

由如是理未得生等,能破自性或真实生灭,以有自性须彼所得,彼未得故。因此「由如是理未得生等」,要是你藉由这样的真理,在寻求生、或者是灭、或者是色法等,它是否有自性时,「由如是理未得生等」要是到了最後,你没有办法获得生灭,或者是色法的话,「能破自性或真实生灭」,就等於是你破了自性,或破除了生灭。因为这一法它要是有自性,是必须要观待正理,它才有办法安立出来。既然正理在寻求之後,没有办法获得话,就表示这一法应该是没有自性的才对,所以能破自性或真实生灭,「以有自性须彼所得」,那为什麽在观察之後,没有办法获得生的这一点,就表示透由正理能破自性,或者是真实呢?接下来就是讲到了原因,「以有自性须破所得」因为生灭之上的自性,要是存在的话,是必须被正理所获得的,既然正理没有办法获得,就表示生灭之上是没有自性的,「彼未得故」。

接下来,譬如若东方有瓶,其寻瓶者决定能得,若於东方寻瓶未得,彼虽能遮东方有瓶,然彼何能遮瓶是有。在这个地方就做了一个譬喻,比如在这个学戒堂当中有一个瓶子的话,现在是做假设,在这个学戒堂里面(凤山寺),要是有一个瓶子的话,并且寻求瓶子的人,也一定能够找到瓶子的话。比如有一个人,他是需要瓶子的人,并且我们知道,这一个人到了学戒堂里面,他一定会非常仔细的去找,找到他要的瓶子。如果这个人当他在学戒堂里面找瓶子,发现到怎麽找、怎麽找,都找不到的话,就可以证明学戒堂里面是没有瓶子的。首先这一点是必须要安立在两个基础之上,就是假设这个学戒堂里有一个瓶子,并且寻找的人,我们也要确定,这个人他会很仔细的去找,他会找到他想要的这个瓶子。那如果这个人,他到了学戒堂里面,但是他怎麽找都找不到瓶子的话,就表示学戒堂里面是没有瓶子的。因为他所要寻找的瓶子,是在学戒堂当中的瓶子。如果他在学戒堂里面,找不到瓶子的话,就表示学戒堂里面没有瓶子,而并不代表整个凤山寺里面是没有瓶子的。因为他所找的目标,是学戒堂里面的瓶子,并不是凤山寺里面的瓶子。所以正文就讲到,「若东方有瓶,其寻瓶者决定能得」,如果在东方有一个瓶子,而且寻找瓶子的人,他也是一定能找到瓶子的话,「若於东方寻瓶未得,彼虽能遮东方有瓶」,那这个人他到了东方去之後,要是没有办法找到瓶子,就表示东方是没有瓶子的,「彼虽能遮东方有瓶」他能够遮止东方有瓶子的这一点,「然彼何能遮瓶是有」他去东方寻找瓶子的当下,没有办法获得瓶子,是代表在东方的这个位子并没有瓶子,但并不代表其他的地方没有瓶子啊!东方的瓶子是瓶子的别相,而其他方位,就是它还是会有瓶子产生啊!所以你不能说东方没有瓶子的当下,就说瓶子是不存在的,这种理论是荒谬的一种理论。

就是透由了这个譬喻,譬喻到说,如是若有自性之生,则中观理决定能得,若寻求时彼未得生,由彼能破自体或自性之生,然生是有如何能破?相同的道理,「如是若有自性之生,则中观理决定能得」,诸法之上要是有自性之生,或者是有自性有,它的自性是真实的话,「则中观理决定能得」,如果它的自性是存在的话,那中观的这个正理在寻求之後,一定是能够获得的。所以把这个地方「诸法之上的有自性」,譬喻成是「东方的这个瓶子」,那「中观的这个正理」,就比喻成是「找瓶子的这个人」。「若寻求时彼未得生,由彼能破自体或自性之生」,既然它有自性的这一点,是可以被中观的正理所获得的话,那当中观的正理在寻找之後,要是没有办法获得诸法之上有自性的这一点,就表示诸法是没有自性的。就比如这个人,他到了东方去寻瓶之後,要是没有办法获得这个瓶子,就表示东方是没有瓶子的。因此「若寻求时彼未得生」,就是他没有办法获得「生」的内涵的话,「由彼能破自体或自性之生,然生是有如何能破?」正理在破了有自性的当下,并不代表他能够破除一般的生灭。就比如说,东方虽然没有瓶子,但并不代表瓶子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应该要多去思惟,才能够了解这一段它所要表达的内涵。实际上不要说是你们,平时就连在三大寺那边学的人,在思惟这一段的时候,要是不去仔细的思惟,很多的误解就在这个当下会生起。所以你们回去的时候,对於这一段的文,应该不断的去思惟才对。

最後就是做一个总摄,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何谓观察真实的正理?在这个之上,当这个正理在观察诸法它有无自性时,要是诸法它是有自性,它是真实的话,当这个正理去寻求时,应该是能够获得诸法之上真实的这一点。但是实际上当这种正理在观察之後,会发现到,根本就没有办法获得所谓的生灭,或者是因果等等的法。因此既然这个正理它没有办法获得有自性,就表示它是必须要破除有自性的。因为这是必须在前面的前题之下,诸法要是有自性的话,它是必须被正理所获得的,既然正理没有办法获得,就表示诸法之上的有自性是不存在的。因此透由这种方式来决择诸法之上的无自性。

可以再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思惟,比如有一个人,他是需要一个瓶子,并且也假设他是能够很用心的,去找这个地方到底有没有瓶子的这个人,先假设出来。这个人当他到了学戒堂里面,他发现到,怎麽找就是找不到瓶子,所以他最後会得到一个结论,就是我没有获得瓶子。所以他到学戒堂里面去找瓶子的时候,到最後他所生起的结论,所生起的想法就是,我没有找到瓶子。因此没有找到瓶子的这一点,是在学戒堂之上而安立出来的。但是在学戒堂以外,他也没有办法获得瓶子,因为实际上他是在学戒堂里面找而没有找到,所以没有找到的话,就是表示现在在他的手上是没有瓶子的。因此不管是学戒堂里面,或者是外面,他都是没有办法获得瓶子。简单的来说,就是在学戒堂之上,他有一种没有获得瓶子的这一分,那在学戒堂以外的范围,也有这样的特点。虽然在学戒堂里,跟学戒堂外,他都没有办法获得瓶子,但是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点是,在学戒堂里没有办法获得瓶子,是因为他在找了之後没有办法获得;学戒堂以外,是因为他没有去找,所以没有办法获得。相同的,这个正理,他在寻找生灭,或者是因果时,他是在寻找「生」是否有自性的?如果在寻找「生」它是有无自性时,没有办法获得「生」它是有自性的,就表示「生」它是无自性的。虽然正理它也没有办法获得「生」的这一点,但是实际上它并没有去寻找所谓的「生」啊!所以它在没有寻找之後,没有办法获得,并不代表它就能够破除这一点。就如同在学戒堂里面找瓶子的这个人,他虽然没有办法获得学戒堂以外的瓶子,但是实际上,他没有办法获得是因为他自己本身没有去找的缘故,所以不能因为说他没有找,就说学戒堂以外也没有瓶子。

这个部分可能对於一些初学者来说,刚开始在思惟的时候,并不是这麽的容易,但是你们回去可以利用时间,好好的在这一段上面多做反覆的练习。










相關文章:
毗钵舍那1
毗钵舍那2
毗钵舍那3
毗钵舍那 4
毗钵舍那 5
毗钵舍那 6
毗钵舍那 7
毗钵舍那 8
毗钵舍那 9
毗钵舍那 10
毗钵舍那11
毗钵舍那 12
毗钵舍那13
毗钵舍那 14
毗钵舍那15
毗钵舍那16
毗钵舍那 17
毗钵舍那 18
毗钵舍那 19
毗钵舍那21
毗钵舍那 22
毗钵舍那23
毗钵舍那24
毗钵舍那25
毗钵舍那 26
毗钵舍那 27
毗钵舍那 28
毗钵舍那 29
毗钵舍那 30
毗钵舍那 31
毗钵舍那 32
毗钵舍那 33
毗钵舍那34
毗钵舍那 35
毗钵舍那 36
毗钵舍那 37
毗钵舍那 38
毗钵舍那 2005-1
毗钵舍那 2005-2
毗钵舍那 2005-3
毗钵舍那 2005-4
毗钵舍那 2005-5
毗钵舍那 2005-6
毗钵舍那 2005-7
毗钵舍那 2005-8
毗钵舍那 2005-9
毗钵舍那 2005-10
毗钵舍那 2005-11
毗钵舍那 2005-12
毗钵舍那 2005-13
毗钵舍那 2005-14
毗钵舍那 2005-15
毗钵舍那 2005-16

上一篇(毗钵舍那 19 ) 回目錄 下一篇(毗钵舍那21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略举历代高僧们禁止多杰雄天的例子
助印准提丛书—观世音菩萨六字真言
佛说八大菩萨经 日期2008/9/28 21.38
企美噶察林分寺 卡卓玛佛学研究会- udn部落格
玛哈嘎拉消灾祈福大法会 2009/1/19~2009/1/23

赞助网站
正心寺院--網絡同修交友正心佛堂網上禮佛
正心寺院--網絡同修交友正心佛堂網上禮佛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台北生技網
藏傳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