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祈福法會暨開示禪修閉關 佛香寺八八水災祈福賑災法會 台灣孫中山先生紀念展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入中论5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11:40:24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11:39:31   编辑部 报导

入中论 2002-5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五)2002104

    接下来看到第36页,「若已作害而瞋他,瞋他已作岂能除,是故瞋他空无益,且与後世义相违。」这个偈颂最主要就是讲到,如果在修学的过程,内心生起瞋心的话,不仅对现世没有任何的帮助,以长远的角度而言,对来生也是会伤害到我们自己。所以看到第一句「若已作害而瞋他」,当对方伤害了我们之後,如果对伤害我们的这个人,生起强大的瞋心的话,「瞋他已作岂能除」这对我们自己而言,不会有任何的帮助。因为伤害已经造成,对他人生起瞋心,对我们自己本身是不会有任何的帮助。也不会因为在内心生起瞋心,就让之前的这种伤害力减轻,因此「瞋他已作岂能除」。「是故瞋他空无益,且与後世义相违」,因此我们对他人的伤害生起瞋心,这对我们自己是没有任何的帮助,「且与後世义相违」不仅在这一生没有任何的帮助,对我们要成办来生的利益是相违的。因为如果想要成办後世的利益,必须透由行善才有办法成办,但是在生起瞋心的当下,实际上是摧毁过去生所造的诸多善业。所以在生起瞋心时,不仅对现今没有任何的帮助,对来生要成办人天的果位,或者是决定胜的殊胜果位,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接下来看到下一个偈颂,「既许彼苦能永尽,往昔所作恶业果,云何瞋恚而害他,更引当来苦种子。」对於他人所造成的伤害,没有办法忍受的这一点,跟我们对他人生起强大的瞋心,其实这种思惟方式是相当违背的。因为既然没有办法忍受他人对我们的伤害,也就是没有办法忍受痛苦的当下,要是我们对他人生起瞋心的话,其实在这个当下,就是在造下另外一个受苦的种子。因此没有办法忍受他人所造成的痛苦,跟对於他人所造成的苦而瞋恚他人,这两种想法,其实在这个之间是相当的相违。所以必须要思惟「忍辱」对我们有什麽样的好处,所以在这个偈颂,就有讲到「既许彼苦能永尽,往昔所作恶业果」,因为我们都知道,为什麽我们会面对到这种局面,其实这也是我们自己过去所造的恶业。既然透由他人的伤害,能够尽除过去所造的恶业的话,那为什麽我们要对他人生起瞋心?「云何瞋恚而害他,更引当来苦种子」,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业果的道理,然後发现到,要是对他人生起瞋心,其实对我自己并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是会造下将来受苦的另外一种因缘。因此我们平常都有一种想法,对於他人的伤害内心没有办法忍受,在没有办法忍受的同时,又会对他人生起强大的瞋心,其实这两种想法它是非常相违的。所以这个时候,就必须思惟到,生起瞋心会带来什麽样的过患,这样来修学忍辱。

接下来看到下一个偈颂,「若有瞋恚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福,一刹那顷能顿坏,故无他罪胜不忍。」第二句讲到「万」劫所修施戒福,以原文来说应该是「百」劫所修施戒福,所以「万劫」这个字,应该要改成「百劫」。生起瞋心对我们自己而言,会有什麽样的过患产生呢?比如以其他的烦恼而言,贪心在内心生起,也是会有种种的过患,比如透由贪心,可能会造下种种的业,因为会造下这种业的关系,会在轮回当中流转。甚至透由贪心,我们会造下种种的恶业,透由这种恶业的关系,会在三恶道流转。但是会不会因为内心生起了贪心,就摧毁过去所造的善业?并不会!但是瞋心就不然。瞋心在生起的当下,不仅会造下轮回生死的恶业,而且它会摧毁以前所造的善业,所以这是瞋心它不共的过患。「若有瞋恚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福」,如果生起瞋心的对象,他本身是一位佛子,也就是一位菩萨的话,在对他生起瞋心的那一刹那,其实在那个刹那之间,我们就已经摧毁了,过去百劫所造的一切福德,所以「百劫所修施戒福」。也就是透由布施以及持戒所造的福德资粮,在短短的一刹那之间,就会被瞋心的力量所摧毁。

    一般而言摧毁善业的原因有多种,第一种就是在内心生起邪见,也会因为这种关系,而摧毁过去所造的善业。在众多的原因当中,最主要的还是瞋恨的力量。如果我们所瞋的是一位佛子,是一位菩萨的话,在短短的一刹那之间,就会摧毁过去百劫所造的福德资粮。如果我们所瞋恨的对象不是菩萨,而是一般的众生的话,所造成的过患不会像之前这麽的大,但是它还是会摧毁过去所造的善业。

佛陀在跟弟子讲法的过程,有一次,有一位比丘,他以非常虔诚恭敬的心,去礼敬一尊佛像。他在礼敬的时候,佛陀就跟这些弟子说:你们仔细看这位比丘,他在做什麽事情?这个时候,佛陀就为大众授记说,他在礼敬诸佛的当下,他的身体所覆之地以下的这些微尘,是非常、非常的多。所以他在礼拜的同时,他所造的福德资粮,也是非常、非常的广大,他能够多生多劫投生为转轮圣王。就有弟子问说:既然在礼佛的过程,能够积聚广大的福德资粮,应该会有很多尊转轮圣王呈现才对啊!为什麽转轮圣王在这个世界上是这麽的稀少?这个时候佛陀就讲说:其实我们在行善的过程,所造下善业的力量是非常的大,但是因为我们内心都有瞋心的缘故,所以透由瞋心的破坏力,它会伤害,甚至摧毁以前所造的善业。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很想要去行善,也有在行善,但是为什麽行善之後的成果,没有办法展现出来?也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有瞋心的缘故。而且在经论也有讲到,如果能够至心的归依三宝,其实在归依三宝的同时,我们所造的福德资粮,要是它有形体、有形色的话,这样的资粮,在三千大千世界当中,是没有办法容纳的,佛陀他所讲的这一切都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在行归依也好,平常在行善也好,所造的福德资粮是相当、相当的难以想像,但是为什麽它没有办法呈现出效果来?这也是因为内心有瞋心的缘故,所以这当中有讲到,「一刹那顷能顿坏,故无他罪胜不忍」。

在《入中论》这个偈颂当中有谈到,如果对一位菩萨生起瞋心,会坏「百劫」所造的功德。在《入行论》又有谈到,如果对一位菩萨生起瞋心的话,会坏「千劫」所造的福德,这个之间会有什麽样的差别呢?为什麽会有这样两种不同的讲法?其实在《入中论》所讲的意思就是说,当一位在高位的菩萨,对一位在低位的菩萨生起瞋心的话,这个时候是会摧坏「百劫」所造的福德。在《入行论》所说的意思就是,一位非菩萨者,也就是比如一位凡夫,一位非菩萨者,他要是对一位菩萨生起瞋心的话,在这个当下他是会摧坏「千劫」所造的功德。所以在这个地方,生起瞋恨的对象都是菩萨,但是因为生起瞋心的这个人,他有高低的不同。也就是高位对於低位的菩萨生起瞋心,会破坏「百劫」所造的功德;一位低位的人,他要是对於菩萨生起瞋心的话,在这个当下是会坏「千劫」所造的功德。所以不管是《入中论》,或者是《入行论》,其实这两种讲法是没有相违的。但是不管我们对哪一种境界生起瞋心,其实在这个当下,都有许多的过患。不要说是不能够对一般的有情众生生起瞋心,就连非众生,比如像树木,或者是石头,在面对这种境界时,我们也不应该对这种境界生起瞋心,因为在生起瞋心的当下,其实伤害的是我们自己。

接下来看到下一个偈颂,「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招违前诸功德。」在我们的内心生起瞋恨时,不仅会摧坏过去所造的善业,而且还会有许多的过失。不管是以今生的角度,或者是来生的角度,生起瞋恚的当下,对我们自己的杀伤力,都是非常、非常的大。所以在第一句可以看到「使色不美引非善」,这有讲到生起瞋恚的两种过失。第一个是外貌会非常难看,这个可以从今生以及过去生的角度而言。比如在现今,我们面对某一些人,会觉得看到这个人就会觉得非常不愉快,这也是因为这一个人在过去生,他的瞋念特别强的缘故,所以会感得这种果报,也就是外貌非常的难看。第二个角度,可以以今生的角度而言,有一些人,他平常虽然外貌非常的庄严,但是在他生起瞋心的当下,他的容貌,他外在的表现,跟平常的表现相差非常的多,这是第一点「使色不美」。第二「引非善」,如果内心瞋恨的力量非常强,也会因此而造下种种的恶业。造下恶业的同时,不管对今生,或者对来生,对我们自己本身都不会有帮助。接下来看到第三点,第二句「辨理非理慧被夺」,平常有一些人,他的脑筋特别的好,或者是相当的会做事,也很善於说话等等,如果这个人的内心生起瞋心,他辨别正理以及非理的智慧已经被瞋心所蒙蔽了,所以这个时候,纵使他平常的脑筋非常好,但是在生起瞋心的当下,他已经没有办法分辨,何谓正理?何谓非理?平常相当会做事的一个人,在他的内心生起瞋恨时,他也不知道应该去做什麽样的事情才是,这个是第三个过患。接下来看到第四个过患「不忍令速堕恶趣」,如果内心时常生起瞋念的话,在生起瞋念的同时,会造下种种的恶业,死後是一定会堕入到三恶趣的,这是生起瞋心的种种过患。

这个偈颂的第四句有讲到,修学忍辱的种种胜利。「忍招违前诸功德」,要是能够透由修学忍辱,会感招与之前相违的种种功德。也就是要是能够修学忍辱的话,我们的外貌会显得格外的庄严。第二个,如果能够修学忍辱,其实我们就是在行善。第三、我们能够辨别真理以及非理,也就是我们的内心会有智慧光明。第四、来生会生在善道,这些都是修学忍辱的功德。  

接下来看到下一个偈颂,「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殁後转生人天中,所造众罪皆当尽。」这个偈颂也是讲到,修学忍辱的种种胜利。第一点是「忍感妙色」,修忍辱的同时,我们的容貌会显得格外的庄严。之前透由修学布施,我们的受用会相当的圆满;透由持戒,我们能够投生在善道,然後享用种种的安乐。如果能够修学忍辱,我们的容貌会显得格外的庄严,这是修学忍辱的第一个胜利。第二「善士喜」,任何的善知识,看到了这种人,都会显得格外的欢喜。「善巧是理非理事」这个同时,因为我们自己本身能够分辨是非、好坏,所以会善巧做每一件事情。「殁後转生人天中」死後会生在人道以及天道。「所造众罪皆当尽」透由修学忍辱,能够将我们过去所造的恶业,都将它尽除。我们都知道,科学是一天比一天要来得进步,但是在科学进步的当下,要是我们人的内心,是充满了瞋心的话,其实科学是会对我们人类,造成非常严重的杀伤力。相反的,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是能够修学忍辱,甚至能够修学慈心以及悲心的话,其实科学的进步是能够帮助到每一个人的。为什麽会呈现出动乱不安的现象呢?也是因为有部分的人,他们的内心瞋心太过於强烈,甚至在瞋心生起之後,慢心也没有办法调伏,就会想出各式各样伤害对方的手段,所以忍辱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当别人伤害我们,要是我们能够修学忍辱,以非常善巧的方式来调伏他人,这个时候动乱就不会产生。相反的,别人伤害我们,要是我们没有办法修学忍辱,反而生起强大的瞋心的话,就会产生彼此伤害的现象,因此修学忍辱是在修学佛道的过程,格外重要的一点。

接下来下一个偈颂,「了知异生与佛子,瞋恚过失忍功德,永断不忍常修习,圣者所赞诸安忍。」第一句把它对调过来,可能比较会了解文中的意思,也就是「异生与佛子了知」。不管是凡夫,或者是佛子菩萨,都应该要了解,瞋恚会带来什麽样的过患?以及修学忍辱会带来什麽样的胜利?瞋恚所带来的过患,以及修学忍辱所带来的胜利,不用透由佛陀来宣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感受得到。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是内心生起了瞋恨心,这对於我们自己有什麽坏处?或者修学忍辱,对於我们自己有什麽好处呢?这是我们自己可以感受得出来的。所以不管是异生,也就是凡夫,或者是佛子菩萨,每一个人都应该要了知,瞋恚所带来的过患,以及修学忍辱的功德。既然生起瞋恚之心,对於我们会有很严重的杀伤力的话,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去除内心的瞋恚之心,因此「永断不忍」。既然想要断除瞋恚之心,必须要时常的来修学「圣者所赞」的「诸安忍」,也就是每一位圣者都所赞叹的修学方式,也就是修学忍辱。

接下来看到下一个偈颂,「纵回等觉大菩提,可得三轮仍世间,佛说若彼无所得,即是出世波罗蜜。」忍辱它可以分为「出世」以及「世间」这两种忍辱。之前有谈到,一般而言布施可以分为很多种层次,但是总摄起来可以分为世间以及出世间。相同的持戒,它也可以分为世间以及出世间。所以在这个偈颂当中就是讲到,忍辱也是分为世间以及出世间。第一句「纵回等觉大菩提」,在行忍辱的过程,不是以自利为出发点,我们将忍辱的功德,都回向到圆满的正等菩提;但是在回向时,要是觉得修学忍辱者本身,或者是修忍辱的境界,以及修忍辱的方式,执着它是自性成立的话,「可得三轮仍世间」,这样的修学方式,它是称之为「世间」的忍辱。

所以「佛说若彼无所得,即是出世波罗蜜」,如果想要修学的是出世间的忍辱,必须透由现证空性的智慧来作摄持。也就是在修学忍辱的过程,如果这种忍辱,是现证空性的智慧来作摄持的话,我们称之为「出世间」的忍辱;相反的,在修学忍辱时,要是没有这种智慧来作摄持,纵使你有菩提心,但是这种忍辱,还是称之为世间的忍辱。所以要是有菩提心以及空正见这两种作摄持的话,忍辱才能够呈现出圆满的面貌,也就是出世的忍辱波罗蜜。

接下来看到下一个偈颂,「此地佛子得襌通,及能遍尽诸贪瞋,彼亦常时能摧坏,世人所有诸贪欲。」第一句「此地佛子得襌通」,「此地」就是登上三地的佛子,他能够得到种种襌定以及神通。这当中的襌定,包括了四襌以及无色定,他可以得到这种殊胜的功德。一般而言,登上三地的菩萨,他的三摩地是格外的殊胜,力量非常、非常的坚固。也就是因为他的三摩地的力量非常坚固的缘故,透由三摩地所生的毗钵舍那这个力量,也会显得格外的坚固。因为我们都知道,慧学要在我们的心续当中生起,在这个之前,必须要有戒学以及定学作为基础。所以不管是三摩地,或者是奢摩他的力量,要是能够坚固,能够稳固的话,在这个之上所生的慧学,也能够产生出不共的这种效应。

在经论当中也有讲到,初地的菩萨是修学布施为主,二地以及三地的菩萨,他们最主要修学的是以戒学为主。但是登上三地的菩萨,他的心相续当中,不仅戒学是相当的圆满,而且在这个之上,所生的定学以及慧学,都已经到达了一个境界。所以这当中就有特别讲到「此地佛子得襌通」,他能够得到四襌以及无色定的状态,这些都是包含在奢摩他当中。透由这种奢摩他,他能够断除世间的贪欲以及瞋念。这个部分可以将它分为两大类,透由证得无我的毗钵舍那,能够断除贪以及瞋、痴等等的烦恼;透由四襌以及无色定的智慧,能够断除世间的粗分烦恼。也就是证得无我的智慧,它是断除比较细分的贪瞋,但是四襌以及无色定的这种根本定,它所要断除的贪瞋,是比较粗分的贪瞋。所以这当中就有讲到「此地佛子得襌通,及能遍尽诸贪瞋」,透由四襌以及无色定的力量,它能够断除世间的粗分贪瞋。「彼亦常时能摧坏,世人所有诸贪欲」。

下一个偈颂,「如是施等三种法,善逝多为在家说,彼等亦即福资粮,复是诸佛色身因。」第一句「如是施等三种法」,这当中有讲到,布施、持戒、忍辱这三度。布施、持戒、忍辱这三度,对於一位在家的菩萨而言,他是比较容易成办的。因此第二句就有讲到「善逝多为在家说」,对於一位在家的菩萨而言,修学布施、持戒、忍辱,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对一位在家的菩萨而言,他有很多的机会可以行布施;并且他在守律仪的过程,对於守断十恶业的这种律仪,也是比较容易持守;修学忍辱也是相同的道理。对於出家的菩萨而言,精进、襌定、智慧,也就是後面这三度,是比较容易成办的。但是不管是在家的菩萨,或者是出家的菩萨,身为一位菩萨,这六度都是要修学的。

    「彼等亦即福资粮,复是诸佛色身因」,透由布施、持戒、忍辱所造的资粮,是称之为「福德」资粮。也是因为这三者所造的资粮,是福德资粮的缘故,在将来成办佛陀的身,它是成办了佛陀的「色身」。「复是诸佛色身因」,诸佛的身可以分为法身以及色身,成办「法身」的因最主要是以「智慧」资粮为主,成办色身的因是以「福德」资粮为主,所以在修学的过程,可以透由修学布施、持戒、忍辱这三者来成办福德资粮,所以我们所成办的福德资粮,就是将来获得诸佛色身的最主要因缘。这堂课就先上到这个地方,休息十分钟。

接下来看到最後一个偈颂,「发光佛子安住日,先除自身诸冥闇,复欲摧灭众生闇,此地极利而不瞋。」这个偈颂就是总摄了第三地所有的功德。也就是在发光地安住的这一位佛子,他就如同日光一般。「先除自身诸冥闇」,因为他的心相续当中,有光明智慧的缘故,所以他可以先除内心的无明冥闇。「复欲摧灭众生闇,此地极利而不瞋」,安住在发光地的菩萨,他的心相续当中,因为没有无明的缘故,所以他不会生起种种的瞋心。

接下来看到的是第四品,在第四品所讲的是焰慧地。第一个偈颂,「功德皆随精进行,福慧二种资粮因,何地精进最炽盛,彼即第四焰慧地。」第一句「功德皆随精进行」,这个当中的「功德」,不管是世间的功德,或者是出世间的功德,一切的功德,它都是透由精进才有办法产生。所谓的「精进」就是乐於行善的状态,称之为精进。也就是不管我们做任何的事情,在做事之前要是能够提起心力的话,要成办这一件事对我们而言并不是相当困难的。相反的,要是我们在做事之前,或者在做事的过程,没有办法提起心力的话,那做什麽事情,都会觉得相当的困难,甚至没有办法完成。所以这当中的第一句,就是讲到「功德皆随精进行」,一切世间以及出世间的功德,都是透由精进才有办法产生。

「福慧二种资粮因」而且精进,它是成办福德资粮以及智慧资粮,这两种资粮最主要的因素。之前有谈到,佛陀的身可以分为色身以及法身,透由积聚了福德资粮,才有办法成办色身;透由积聚了智慧资粮,才有办法成办佛陀的法身。但是要积聚福德资粮以及智慧资粮,最主要的还是要有精进的心。所以透由修行布施、持戒、忍辱,这三度能够成办福德资粮,接下来透由襌定,修学襌定以及智慧,能够成办智慧资粮。但是不管是成办福德资粮,或者是智慧资粮,都必须要有精进的心,才有办法成办这两种资粮。因此精进它就成为福德以及智慧这两种资粮,最主要的因缘。因此第二句就有讲到「福慧二种资粮因」。「何地精进最炽盛,彼即第四焰慧地」,登上第四地的菩萨,他的心相续当中,这种精进的状态,是远远超过於初地,甚至二地、三地的菩萨,因此称第四地为焰慧地。

接下来下一个偈颂,「此地佛子由勤修,菩提分法发慧焰,较前赤光尤超胜,自见所属皆遍尽。」「此地」就是登上四地的这位佛子,因为他勤修了菩提分法。所谓的菩提分法,就是三十七种的菩提分法。他在四地勤修了三十七种的菩提分法的缘故,所以他在四地不仅能够获得精进度的波罗蜜,也能够获得殊胜的三十七种菩提的分法。也就是登上初地的菩萨,他能够获得布施度的波罗蜜;登上二地及三地的菩萨,分别能够获得持戒以及忍辱;登上四地的菩萨,是能够获得精进度的波罗蜜,在此之外,他还能够获得殊胜的三十七种菩提分法。

「较前赤光尤超胜,自见所属皆遍尽」,这个「较前」就是比三地的菩萨还要来得殊胜。之前在譬喻三地菩萨时,是用刚生起的太阳,来譬喻三地的菩萨。登上四地的菩萨,他的光芒是远远超过於三地的菩萨,所以第三句就有讲到「较前赤光尤超胜」。「自见所属皆遍尽」这个当中的「自见」就是我执的意思。我执当中,又可以分为细分的我执跟粗分的我执,这个时候他可以断除粗分的我执。其实以中观应成派的角度而言,我执当中它是分为粗分以及细分,也就是可以分为粗分的人我执,以及细分的人我执。讲到了「细分」的人我执,就是执着补特伽罗他是「自方成立」的这种执着,称之为细分的人我执。「粗分」的人我执,就是执取「独立自主的实有我」的这种执着,称之为粗分的人我执。所以登上四地的菩萨,他是能够断除粗分的人我执,因此「自见所属皆遍尽」。

以上结束了第四品,接下来看到的是第五品。第五品所介绍的是难胜地。「大士住於难胜地,一切诸魔莫能胜,静虑增胜极善知,善慧诸谛微妙性。」住於难胜地的这一位大士,也就是住於五地的菩萨「一切诸魔莫能胜」。这当中必须先了解到,五地的菩萨,他所修学的内涵,最主要是以修学慧学为主。我们之前有谈到,二地以及三地的菩萨,他们是以修学戒定慧当中的戒学为主;接下来登上四地的菩萨,是以修学定学为主;五地以及六地的菩萨,是以修学慧学为主。至於初地的菩萨而言,他是在打三学的基础,也就是在还未生起戒定慧三学之前,必须要有基础,基础的部分就是在初地的时候所要做的准备。所以对於一位登上五地的菩萨而言,他在修学的同时,是以修学「慧学」作为修学的对象。所以对於这样的菩萨而言「一切诸魔莫能胜」,魔也可以分为蕴魔、烦恼魔、死主魔以及天子魔。不管是内魔也好,外魔也好,或者是这四种魔也好,是没有办法伤害这位菩萨的。

「静虑增胜极善知,善慧诸谛微妙性」,虽然他没有办法断除种种的魔难,但是这些魔是没有办法伤害他的。为什麽这些魔没有办法伤害他呢?因为他在修学的过程,之前有定学作为基础,并且在定学之上,他有相当稳固的慧学,所以这个时候,外在的魔难是没有办法伤害他。我们怎麽知道,他在修学的同时,慧学这个部分是非常的善巧的呢?在第三句以及第四句就可以讲述出来。「静虑增胜极善知,善慧诸地微妙性」,「诸谛」所谓的「谛」就是四谛的内涵。四谛的内涵,又可以分为粗、细这两种,但是这个部分、这个内涵是相当、相当的困难。总而言之,登上五地的菩萨,他能够非常通达,而且非常了解,不管是粗的四谛,或者是细的四谛的内涵。

「善慧诸谛微妙性」的这个「谛」,它可以分为粗分以及细分的二种四谛的内涵。但是因为在场大部分的人,对於中观都不是非常了解的缘故,如果我将这个部分讲得非常详细的话,并不会对你们有太大的帮助。以上就结束了前面的五品。接下来是要进入第六品。其实第六品的内容,是在十品当中最多,而且它相当的困难,但是却非常的重要。前面的五品的内容是稍微容易一点,至於第六品而言,它的份量不仅多,而且相当的困难。所以我们在第六品会看得到,透由第六品的内容,它要阐释不共自续派的主张,也就是应成它不共的主张。接下来在阐释应成派的主张的过程,必须以破斥唯识宗为最主要的宣说方式。也就是在宣说应成的主张的过程,是以破斥唯识为主的,明天我们就是要进行第六品的部分。接下来我们是进行问答,如果你们对於这几堂课的内容有问题的部分,现在可以传到前面来。

第一个问题:若曾受汉系居士五戒而未能持守,有所违犯,该如何忏除?会堕恶趣吗?仁波切回答:如果你不去忏悔的话,是会堕入恶趣的。这当中有提到,应该要如何的忏悔?忏悔的部分,最基本的必须透由四力来作忏悔。我们在持守五戒时,杀、盗、婬、妄当中的杀,如果是杀人的话,不仅要透由四力忏悔,要想办法再求得这种戒,然後好好的来持守。至於盗的部分,比如偷了其他人的贵重财物。婬,就是对人行不净行。接下来妄的部分,是打大妄语,比如自己没有神通,说自己有神通。

刚刚是讲到了杀、盗、婬、妄,当中的「妄」的部分。如果在持守五戒之後,我们说的妄语,是大妄语的话,比如自己没有神通,或者是没有种种的证量功德,说自己是有神通,或者是有种种教证功德的话,这样的妄语称之为大妄语。如果我们在受了五戒之後,有犯以上种种的行为,不仅要透由四力来作忏悔,在忏悔之後,要想办法求得这种戒律。

但是这个部分在经论当中,并不是非常的清楚。因为在经论当中,它只有谈到杀人「等」,如果你犯了杀人等罪的话,必须要透由四力忏悔,然後再去求得这种戒律。但是在「等」字当中,是不是有包含盗、婬、妄呢?这个部分并不是相当的清楚,但是杀人的部分,它是把它讲出来,但是「等」的部分并不是讲述得非常清楚。所以刚刚仁波切就是说,「等」这个字当中,其实他也不是非常确定这个字,是要包含什麽样的内容。所以我就跟仁波切讲说,我怎麽跟这些人讲?仁波切说,你可以用这种方式跟他们讲。就是说:杀的话,这个部分就是杀人,是非常的明显。盗的话,就是以盗人珍贵的财物,或者是他非常想要的东西。婬的话,就是行不净行。妄的部分,就是打大妄语,这都是要透由四力来作忏悔,并且在忏悔之後,要想办法再受这种戒。

但是实际上,在还未受戒之前,还是要先考虑到,有没有办法持守这五戒?如果你没有办法持守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去受戒,这样会比较保险。也就是说,没有办法持守,你就是透由四力来作忏悔;如果能够持守,在忏悔之後必须要去持守这种戒律。但如果没有办法持守,就是仅仅透由四力来作忏悔,这样就可以了。

所以在还未受戒之前,必须要先考虑到,我们自己本身是不是能够持守这种戒律。如果所有的戒律,你没有办法持守的话,你也可以持守这当中的一条,或者是两条。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先思惟到,我能够持守的戒律是哪一条?有这种把握,再去持守这一条戒。所以这当中也可以只持守一条,或者是两条、三条、四条,甚至你所有的戒都能够持守。但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受戒时,不能够产生怀疑的心。也就是在受戒的过程,不能生起一种疑心就是说,这一条戒我到底能不能够持守?如果你在受戒时,疑心生起的话,戒体是没有办法在我们的心相续生起的。所以在还未受戒之前,就必须要先考虑到,我自己本身是不是能够持守这些戒律?如果能够持守的话,在受戒的过程,不能够生起怀疑的心。所以在还未受戒之前,必须要先思惟到,戒体它本身是什麽样的特性?我自己本身有没有办法持守?如果用这种方式来受戒,是比较安全的。

第二个问题:修胜义菩提心之前,是否要生起世俗菩提心?还是直接证空性之後,再修菩提心?答:第一个部分,在还未生起胜义菩提心之前,是要先生起世俗的菩提心。因为胜义菩提心,是登上初地的菩萨,才有办法生起胜义的菩提心。但是在这个之前,也就是在资粮道,必须要先生起世俗的菩提心。如果你想要进入大乘的资粮道,必须要先生起世俗的菩提心,才有办法进入大乘的资粮道。在进入了大乘的资粮道,甚至说加行道,到了见道之後,我们才有办法生起胜义的菩提心;也就是登上了见道,或者是登上了初地的时候,才有办法生起胜义的菩提心。所以以生起的次第而言,必须要先生起世俗的菩提心,再生起胜义的菩提心。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还是直接证空性之後,再修菩提心?这里面有两种方式,对於利根的菩萨而言,他是先证得空性,再发起菩提心的;对於钝根的人而言,是先生起菩提心,才会证得空性。所以并不一定要透由空性的道理,然後才修学菩提心,因为这种修学方式,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透由空性的内涵,然後生起菩提心,这是利根者的走法;先生起菩提心,再修学空性的内涵,这是钝根者的走法。所以这方面,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作分析。

第三个问题:三地的菩萨被割的时候,因为已现证空性,是否不会感觉到痛苦?也就是身心都不会痛苦。如果身心都不会痛苦,为什麽要修学忍辱?答:对三地的菩萨而言,虽然他已经现证了空性,而且身体是不会感觉到疼痛的,但是为了要圆满忍辱波罗蜜的缘故,所以在这个当下,他还是必须要修学忍辱。因为在他的心相续当中,虽然瞋心不容易生起,但是他还没有断除瞋心的种子,也就是之前所留下来的习气。因为之前的种子,没有办法断除的缘故,所以要是没有办法修学忍辱的话,遇到种种的逆缘,还是会有可能会生起瞋心。其实修学忍辱的过程,并不是一定要身体感觉疼痛,才要修学忍辱。比如有人偷了我们的东西,在偷走东西的过程,我们的身体并不会感觉疼痛,但是在这个当下,我们还是必须要修学忍辱的。










相關文章: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入中论
入中论2
入中论 3
入中论 4
入中论 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3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4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5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3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4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5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7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8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9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0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1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3
入中论颂
入中论自释 卷一
入中论自释 卷二
入中论自释 卷三
入中论自释 卷四
入中论自释 卷五
入中论 1
入中论 2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一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二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三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四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卷五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六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七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八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九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一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二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三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四
入中论日光疏(下)
入中论日光疏(上)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一﹞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二﹞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三﹞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四﹞

上一篇(入中论 4 ) 回目錄 下一篇(入中论 6)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萨迦派上师
曼达拉制作
◎与灵对话- Yahoo!奇摩部落格
中元孝亲报恩天法阿弥陀佛
菩提三乘林佛学中心

赞助网站
我們的仁波切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台灣會議中心
醒吾學院台北教育網
佛教世界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