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杜蔣波羅曾仁波切長壽灌頂 天法頗瓦法教授 四部宗義總說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入中论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11:31:20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11:30:37   编辑部 报导

入中论 2002-1 甘丹赤巴法王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一)200210月公开演讲

在龙树菩萨所造的《宝鬘论》曾经有提到,不管是自利,或者是利他,如果想要让二利都呈现出圆满的面貌,也就是得到圆满的无上佛果的话,在这个之前必须要修学菩提心的内涵,也就是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在菩提心还未生起之前,必须要先观修悲心,也就是面对一切有情的当下,我都希望他人能够离苦得乐的心。并且在修学菩提心以及悲心的同时,必须透由观修空性的内涵,也就是想办法在我们的心相续当中生起空正见。所以在还未得到无上的佛果之前,必须透由修学方便品以及智慧品,才能够成办圆满的佛果。方便品的部分,就是之前所介绍到的,想要得到圆满的菩提之前,必须要有慈悲心作为根本;智慧品的部分,必须要有证得空性的智慧来作为辅助。所以对於一个修学佛法的行者而言,慈悲心以及空正见这两者是相当重要的。

因此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修学悲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见这三种法门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还未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须在心相续当中生起悲心,因此悲心成为菩提心的根本。如何在内心生起悲心?必须要先了解悲心的本质。也就是面对十方一切如母有情,希望这一切的有情,都能够脱离现在所承受的痛苦。但是要生起这种强烈感受之前,必须要对苦生起非常强烈的感受,也就是在轮回流转时,我们自身也必须承受种种的痛苦。所以在这之前,必须要先思惟,现今在轮回当中流转,承受的是什麽样的痛苦?对於自己所承受的痛苦生起出离。因此在悲心还未生起之前,必须要先生起出离心,如果没有出离心,是绝对没有办法生起悲心的。因此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这三者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三主要道。佛陀在讲法的过程,所有一切法门的心要,都是融合在《三主要道》当中,也就是出离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见。所以想要修学菩提心,必须要先生起悲心;在悲心还未生起之前,必须对於自身所面临的痛苦,生起绝大的感受;透由这样感受,将这样的心念转向他人的同时,悲心就能够生起。

既然我们想要修学悲心,在这个之前必须要对出离心有体会,所以在修学出离心的过程,必须透由思惟轮回的总苦以及轮回的别苦。在轮回的总苦以及别苦当中,所要修学的应该以修学轮回的总苦,为最主要的修学方式。所谓轮回的总苦,它是呈现出什麽样的面貌呢?就是现今在轮回的每一个众生,上至有顶天,下至无间地狱的每一个众生,在轮回当中所必须面临的痛苦,称之为轮回的总苦。

至於轮回的别苦,比如在地狱道,有地狱道的众生所要面临的炎热之苦;饿鬼道的众生,必须要面对的是饥渴之苦;人道的众生,必须要面对的是生、老、病、死种种的痛苦;至於天道的众生,必须要面对的是死相来临的痛苦。但是我们在修学的过程,必须要思惟到,现今在轮回流转的每一个众生,都必须要面对轮回的种种痛苦,只要在轮回当中流转,这些痛苦是绝对没有办法避免的,必须要思惟这一点。因为有时候,我们对於自身上的痛苦,比如肉体上的痛苦,或者是生病,或者是跟亲人分离,或者是在日常生活遇到自己不想要遇到的事情;甚至遇到自己的敌人,遇到伤害过我们的人。在遇到这样的境界,内心会有痛苦呈现出来,面对这样的痛苦时,会生起很相似出离心的想法。但是实际上这样的状态,能不能够称之为出离?是不能的。为什麽这样的状态,没有办法称之为出离呢?因为当我们远离了这些境界,甚至感受到轮回的安乐时,这时候出离的感受不但没有办法生起,而且在这个当下会生起强烈的贪着。所以既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不管你有宗教的信仰,或者是没有宗教的信仰;你承认业果、承认三宝,不承认业果、不承认三宝,这些都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既然不想要痛苦,必须要跳脱轮回才有办法解决自身的痛苦。但是实际上,我们会在轮回当中流转,最主要的关系并不是因为我们自身上的这些痛苦,而是对於轮回种种的安乐,种种的受用,会生起强烈的贪着,也就是因为这样的贪爱之心,没有办法跳脱生死轮回。

所以宗大师在经论当中有讲到,会在轮回当中流转,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有贪爱,对於轮回的种种享乐没有办法放下,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我们会在生死轮回当中流转。所以在面对有漏的痛苦,也就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的这些痛苦时,必须要先思惟,能够感受到的这些痛苦,它是从何而来?追根究底,仔细的去探讨会发现到,其实种种的痛苦,都是透由业以及烦恼所产生的。透由业以及烦恼的造作,我们必须在轮回当中不断的投生、不断的受蕴,在得到蕴体时,痛苦就是在这当中产生。

因此在三苦当中,必须要先了解行苦的内涵。在我们的身上,会有生老病死种种的痛苦呈现,这些痛苦它是透由什麽因缘造作出来的?是透由业以及烦恼所造作的。所以面对业以及烦恼束缚,我们应该对这样的境界,也就是对行苦生起出离。如果能够对自身所面对的行苦的状态生起出离,将这样的心念转向他人时,我们面对每一个众生都能够生起悲心。相反的,要是没有办法对这样的境界生起出离,那我们面对他人是绝对没有办法生起悲心的。甚至他人呈现出比较圆满的面貌,或者是他人有种种的声名、地位、权势,这时候不但没有办法对这样的众生生起悲心,甚至还会对这样的众生,生起所谓的嫉妒,或者是瞋心。

所以平常在修学的过程,应该多多思惟轮回的总苦,到最後我们会发现,不管是轮回的痛苦,或者是轮回的安乐,其实它的本质都是痛苦的。但是现今很多人在思惟的当下,不会有这样的概念,会觉得我们所面临到的这些安乐,或者是在自身上的这些痛苦,是仅仅透由外在的因缘而产生的。实际上仅仅透由外在的因缘,是没有办法满足我们想要得到的快乐,也没有办法解除我们想要避免的痛苦。其实这一切,不管是快乐或者是痛苦,都是有它的根源,它都是透由业以及烦恼的造作,或者是过去行善的果报。所以我们必须要先了解这样的因果关系,如果能够对这样的因果关系生起强烈的定解,这样来修学出离心或者是悲心,就能够产生相当大的力量。

既然想要修学菩提心,就必须要了解到,如何才能够在我们的心相续生起殊胜的菩提心?在还未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须透由生起悲心以及慈心,才有办法生起菩提心。所以宗大师在经论当中有特别的强调,慈心以及悲心是生起菩提心的根本,一句话是有相当深厚的内涵。为什麽在这个地方特别要强调,慈心以及悲心是生起菩提心的根本?因为我们都知道所谓的菩提心,就是「为利他人愿成佛」的心;希望利益一切的如母有情,所以希望能够得到圆满佛果的心,我们称之为菩提心。在生起菩提心的当下,必须要具备两种条件:第一个就是要生起利他之心,第二个就是要生起希求自利之心。所以必须要先生起希求「利他」以及希求「自利」的两种发心,菩提心才有办法在我们的内心生起。

因此在《现观庄严论》就有讲到:「为利他发心,希求正等觉。」为什麽特别要强调这两句呢?其实这两句,已经包含了生起菩提心的种种内涵。之前有讲到,要生起菩提心必须要具备两种条件,第一就是生起利他之发心,也就是希求「利他」之发心;第二必须生起希求「自利」之发心,也就是希求「菩提」之发心。所以在第一句「为利他发心」,就是要讲述,在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须要先生起希求利他之发心。这样的发心还未生起之前,必须要透由悲心、慈心以及增上意乐作为根本。也就是在发心之前,必须要先了解,我希望一切的如母有情,都能够脱离痛苦;并且在脱离痛苦之後,他们想要获得的安乐,都有办法获得;但是他们想要离苦得乐的这一点,是必须透由我来成办的,这样的「增上意乐」是必须要先生起。所以在修学菩提心的过程,能够透由修学悲心、慈心以及增上意乐,这个时候希求利他之发心,就能够如此而生起。所谓的希求自利之发心,就是不仅是要利益他人,如果自利这一方面也要圆满的话,我也希望能够得到圆满的佛果;所以自利以及利他这两方面都要圆满的话,如果没有得到圆满的佛果位,是绝对没有办法成办的;所以希望获得「菩提」的发心,在这个当下必须生起。所以透由修学悲心、慈心以及增上意乐,而生起希求「利他」之发心,这种希求利他之发心,它会成为菩提心非常重要的因缘。而菩提心本身是「心王」,希求菩提之发心,就会成为它的助伴,也就是「心所」。这两颗发心跟菩提心之间的关系,希求利他之发心,它是成为菩提心的因;希求自利之发心,也就是希求菩提之发心,它会成为菩提心的助伴;也就是透由这两颗发心,我们才有办法在内心生起菩提心。

    因此我们就知道,悲心它是生起菩提心非常重要的因素。所谓的悲心,就是希望他人远离痛苦的心,称之为悲心。如果我们想要修学悲心,在宗大师所造的《三主要道》,有非常详细的把悲心的部分描写出来。在《三主要道》就有提到:「四大瀑流冲激难遮止,业力绳索紧密所系缚,堕入我执铁网罟洞中,无明大闇周遍所蒙蔽。无边生死大海生复生,常遭三

苦迫害恒无间,陷此境地一切如母众,情况思已策发殊胜心。」这一段的内容,有讲到悲心的内涵,「四大瀑流冲激难遮止」要是我们卷入了大瀑流,会呈现出没有办法自主的状态。所以第一句「四大瀑流冲激难遮止」的「四大瀑流」可以分为因、果两方面来作探讨,也就是因的四大瀑流以及果的四大瀑流。果的四大瀑流,有讲到生、老、病、死的四大瀑流,也就是在轮回流转时,一定会面临到这些问题。虽然有一些众生在投生时,并不会呈现出像人道的「生苦」,但是他在轮回投生的阶段,被业以及烦恼束缚的同时,必须在轮回不断的投生。虽然在投生的那一刹那,比如像天道的众生,虽然没有人道众生所必须面临的「生苦」,但是透由业以及烦恼,在天道投生的那一刹那之後,就必须要面对种种的痛苦,因此这些众生也是有「生苦」。在投生之後,虽然有一些众生,不用面对非常强烈的「老苦」,甚至「病苦」,但是在投生的那一刹那开始,一刹那、一刹那之间,就是在慢慢的衰老,虽然他的心续当中没有种种的病苦,但是他是被烦恼所束缚住的,所以也是没有办法自主。因此在轮回流转的每一个众生,都是必须要面对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因此四大瀑流「果」的四大瀑流,就有讲到生、老、病、死的苦。为什麽轮回流转的众生,会面临这样的痛苦呢?这之前就必须要谈到「因」的四大瀑流,也就是透由「因」的四大瀑流,才会成办「果」的四大瀑流。至於因的四大瀑流就有讲到,我们是被贪、有、见、无明的四大瀑流所束缚住。也就是因为有「贪、有、见、无明」这四大瀑流的关系,所以在自身上才会有生、老、病、死种种的痛苦。

之後有谈到「业力绳索紧密所系缚,堕入我执铁网罟洞中」,在这个之前讲到,因果当中的「因」的四大瀑流,分别是贪、有、见、无明。在这四种因缘条件当中,我们会在轮回流转,最主要的因素是「见」以及「无明」。也就是因为内心有无明的关系,纵使想要获得快乐,却不知道该如何去成办快乐的因;也因为内心有我执、有无明的关系,纵使不想要去面对痛苦,却不知道该如何去避免痛苦的因。所以在轮回的众生,每一个人都是相当的愚痴。为什麽会愚痴?就是因为内心有无明的缘故。所以讲到「业力绳索紧密所系缚,堕入我执铁网罟洞中,无明大闇周遍所蒙蔽」,因为心相续当中有无明的缘故,所以没有任何的光明能够产生,我们是被非常昏闇的状态所蒙蔽住。

「无边生死大海生复生」在轮回流转的方式,它是没有开始,对於某一些人来说,甚至是没有尽头的。为什麽在轮回流转是没有开始的呢?因为我们都知道,没有办法画一条界线,然後跟你说,是在这条界线之後,你才在轮回当中流转;在这一条界线之前,你不曾在轮回当中流转,是没有办法这样来作讲述的。既然没有办法画一条界线,跟你说你是在这条界线之後才开始流转的,就可以发现到,其实我们是在无始劫前,就已经在轮回当中流转,而且在轮回流转的次数是非常、非常的多。

一般而言,轮回它是有尽头的,它虽然是没有开端,但是它是有尽头的。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的轮回有尽头,必须透由思惟轮回的苦,然後生起出离;透由这样的方式,才有办法跳脱生死轮回,我们的轮回才会有尽头。而不是说,在轮回中流转的当下,去承受种种的痛苦,等这个痛苦承受完之後,轮回就会有尽头呈现,并不是这样的方式。如果想要让自己的轮回有尽头,不想再承受轮回的苦,就必须透由思惟轮回的过患,以及轮回的苦,而生起出离,这一点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去努力的;如果没有办法努力,轮回是不会有尽头的。

在经论当中有讲到,在现今的社会,在现今的时代当中,听闻者以及讲说者,显得格外的稀少。因为我们都知道,要听闻法的内涵,必须要透由佛陀,甚至其他的讲法者来讲述法的内涵。纵使有佛陀讲法,但听闻的人却非常稀少;想要去听闻,但是讲法者也是显得格外的稀少。也就是因为讲法者跟听法者,这两者非常稀少的缘故,所以想要透由法的内涵,思惟轮回的苦,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方面讲法者、听法者相当的稀少,一方面我们要获得暇满人身是相当的困难。所以在获得暇满人身的当下,要是没有办法好好思惟轮回的苦,而对於轮回的苦生起厌离的话,想要跳脱生死轮回,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想要跳脱生死轮回,必须要了解法的内涵;在还未了解法的内涵之前,必须要去听闻法的内涵;在听闻之後,透由思惟,将法的内涵实践在内心当中。如果这些条件没有办法具备,纵使轮回它是有尽头的,但是对我们而言,轮回它是绝对不会有尽头的。既然轮回它是无始又没有尽头,「常遭三苦迫害恒无间」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就会被三苦所逼迫,也就是所谓的苦苦、坏苦以及行苦。只要没有跳脱生死轮回,在流转的当下,我们就是被苦苦、坏苦以及行苦所逼迫。

「陷此境地一切如母众」,在轮回流转的每一位众生、每一位有情,在过去生当中,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并且在做我母亲的当下,他对於我的恩德,就如同今生的母亲一般,是非常、非常的大,因此「陷此境地一切如母众,情况思已策发殊胜心」,我们必须要思惟,在轮回流转的每一个众生,他在过去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并且对我的恩都相当的大,但是在轮回当中流转,他是被三苦所逼迫的,透由这样的思惟方式,在我们的内心才有办法生起悲心。因此最後一句就有讲到「情况思已策发殊胜心」。

在这两个偈颂当中,有一句已经包含了修学菩提心的殊胜教授,也就是修学七因果教授。为什麽在这个偈颂当中,它能够包含七因果教授呢?可以看到这一句「陷此境地一切如母众」,必须要了解到,一切的众生在过去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之前有讲到「无边生死大海生复生」,我们知道在轮回流转的次数,不是用一般的数目字可以形容出来的。因为在轮回不断的流转,在轮回流转的次数,或者是投生在轮回的次数,其实它是呈现出「无数」的状态。因此这样的众生,是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情境「我没有投生过」,是绝对没有办法做出这样的猜测的。比如以人道而言,我们投生在人道的次数,是无限次,甚至投生在人道的某一个地方,也是呈现出无限次。在这个地方所呈现出来的众生,在过去生中,我们都已经投生过。既然在轮回投生的次数,它呈现的是无限的状态,在过去生投生的当下,很多的众生都已经做过我的母亲,透由这样的方式来修学「知母」的部分。

既然他们都已经做过我的母亲,在做我母亲的当下,就如同现今这位母亲,在扶养我们的过程中,他对於我们的恩德都是相当的大。要透由这样的方式来修学知母、念恩,对於一般人来说,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在这个之前,必须要先了解投生轮回的方式,是以无限的方式来投生的,如果你对这一点没有办法产生定解,是没有办法生起知母以及念恩的部分。可以换个方式来作思惟,也就是我们要念他人的恩,并不一定他要做过我的母亲,纵使他没有做我的母亲,他对於我的恩也是相当的大。在人道当中,想要获得食、衣、住、行、声名种种的安乐,都是必须透由他人,我们才有办法获得。比如想要吃一顿饭,这一顿饭它是从哪里来的?想要喝一口水,这一杯水它又是从哪里来的?不管是这一顿饭,或者是这一杯水,我们要获得这样的安乐,都是透由其他的众生,才有办法获得的。

先不要以出世间的角度来思惟这个问题,就以现今而言,我们想要获得的安乐,有哪一点不是透由其他的众生来获得的?有一些人会有这种想法,「这一切都是我自己辛苦赚来的」,也就是这是我自己赚来的钱,透由钱可以去买东西,来满足我自己的慾望。但是你拥有的钱,是从哪里来的?你去买东西,这些东西它又是从哪里来的?所以不管是钱,或者是想要买的东西,想要获得的东西,都是必须透由其他的众生,才有办法获得。比如你到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纵使你有再多的钱,没有东西的话,你有钱也没有用。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到,你想要获得的这一切的安乐,不管是食物,或者是衣物,甚至是种种的交通工具,甚至是你想要获得的名声、地位、权势,都是透由其他的众生,才有办法获得的。所以纵使在这个当下他不是我们的母亲,但对於我们的恩也是相当大的。

如果以出世间的角度,也就是思惟法的内涵,这些众生对於我们的恩德就更大了。比如想要修学断十恶业的律仪,也就是行善而言,必须面对其他的众生才有办法行善。比如想要断杀生,必须要面对这样的境界,在面对这样境界时,我们才有办法断杀生、断偷盗。所以你想要行善,必须要有行善的境界,也就是其他的众生。

对於想要修学大乘佛法的行者而言,修学慈悲心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在修学慈悲心的过程中,比如以悲心而言,透由怎麽样的修学方式,才有办法在内心生起悲心?也是要缘着他人的痛苦,才有办法生起悲心。也就是必须要缘着,在轮回受苦的众生,希望他们能够脱离痛苦,才有办法在我们的内心生起悲心。因此一切的如母有情,都会成为我们观修慈心,或者是悲心,非常重要的所缘境。所以这些众生在做我母亲的当下,对於我的恩是相当的大,纵使没有做过我的母亲,他对於我的恩也是相当、相当的大。所以不管是世间人,或者是出世间想要修学佛法的人,甚至想要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必须透由这样的方式,来思惟众生对我们的恩。先休息十分钟。

以上是介绍了修学菩提心的教授,七因果教授的「知母」以及「念恩」这个部分,接下来看到的是「报恩」。既然一切的如母有情,在做我母亲的当下,对我的恩都是相当的大。纵使他没有做过我的母亲,他对我的恩也是相当大的话,现今这一位母亲,这一位众生他是处於什麽样的状态?他是在轮回当中流转,并且在承受种种的痛苦。就比如我们现今的母亲,要是她瞎了双眼,她的心也是属於不正常的状态;如果她已经一步一步的走向悬崖的旁边,而我们见死不救,这样的行为,以世间人的角度而言,大家都没有办法接受的。所以一切的如母有情,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只不过是有现今以及过去的分别。但是这样的一位众生,他失去了智慧之眼,想要获得快乐,却没有办法成办快乐的因;想要避免痛苦,却没有办法避免痛苦的因,因为他失去了智慧之眼,没有办法分辨是非、好坏,而且他的心相续当中是被烦恼所束缚,因此没有办法自主。在这个当下,透由造业的关系,他是一步一步的走向三恶道的悬崖。所以这样的众生,快堕入三恶道时,要是我们有能力帮助他,而不去帮助他的话,这样的作法,对於一个修学佛法的人而言,是相当不应该的。

现今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能够得到暇满的人身,并且在获得暇满人身的同时,能够遇到陀佛圆满的教法;而且在众多的教法当中,所修学的是大乘法;而且在修学大乘法的同时,能够听闻到菩提心如此殊胜的教授;在听闻的当下,就必须透由修学悲心以及慈心的内涵,在我们的内心生起菩提心。如果在听闻殊胜的法门之後,而不去修学,这对於我们自己本身而言,是相当的可惜,也是相当的浪费。所以我们现今的状况,跟这些在轮回当中流转的众生相比之下,我们的状况似乎是比他们好得太多;所以这个时候就必须透由这样的思惟方式,而生起「我想要报答他们恩」的心。因为他们在过去生都曾经帮助过我,所以现今我有能力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也应该尽一分心力来帮助他们。在帮助他们的过程当中,不外乎是希望他们能够获得安乐,远离痛苦;而且希望他们获得的快乐,不只是一般世间的快乐,而是能够得到究竟的解脱以及圆满的佛果,得到永恒的快乐。这个部分就是讲述到,知母、念恩以及报恩的这三点。

接下来讲述到的是「悦意慈」。所谓的悦意慈,并不用作特别的观修,也就是透由之前知母、念恩、报恩这三种心,如果能够在内心生起,悦意慈在这个同时就有办法生起。所谓的悦意慈,它是呈现出什麽样的状态呢?就是不管你看到任何的众生,在看到这一个众生的当下,都会有想要帮助他,不想要伤害他的心。也就是不管是看到自己的亲人,或者是敌人,或者是不认识的这些人,在看到他的当下,都会生起想要帮助他的心,非常想要爱护他、珍惜他的心,这就是悦意慈。就比如现今的母亲,在看到自己的儿子,都会有一种非常疼爱这个儿子的心,这就是在七因果教授当中所谓的悦意慈。这个部分就是结束了七因果教授的知母、念恩、报恩以及悦意慈。

接下来必须要观修「悲心」,我们必须要了解到,在轮回的众生,就如同在《三主要道》所讲的「四大瀑流冲激难遮止」,都是被生、老、病、死,以及业、烦恼所束缚的。因此在被烦恼所束缚,众生想要获得的安乐,没有办法获得;想要避免的痛苦,也是没有办法避免。因此面对这些众生时,必须要生起希望他们都能够远离痛苦,以及痛苦的因的悲心。所以在这个当下,就能够透由修学「悲心」而生起「慈心」,也就是希望他人脱离痛苦的「悲心」,以及希望他人能够获得安乐的「慈心」,就在这个同时能够生起。

在生起慈心以及悲心之後,必须要想办法在内心生起「增上意乐」。因为之前,纵使内心有慈心和悲心,我们都希望他人能够离苦得乐,但是有这样的心念,是否就能够让他人离苦得乐呢?是没有办法的。既然希望他人能够离苦得乐,他人离苦得乐的这一点,就必须透由「我」来成办。所以之前的慈心以及悲心,是希望他人能够获得离苦得乐的境界;之後的增上意乐,不仅希望他人能够获得离苦得乐,而且他人离苦得乐的这件事,是必须要由我来承担的。所以之後增上意乐的力量,又比之前的慈心以及悲心的力量还要来得强。所以在这个当下,必须要生起这样的增上意乐。

但是在生起增上意乐之後,必须要仔细的思惟,虽然在内心都有想要利益他人的心,都希望他人能够脱离痛苦,并且「我」也希望能够来成办。但是仔细的想一想,我们自己本身并没有这样的能力,因为我们也是在轮回当中流转的众生,甚至我们根本就没有把握,来生能够不堕入三恶道,因此我们自己的状况也是非常的糟糕。不要说是自己本身,就连跳脱生死轮回的声闻阿罗汉以及独觉的阿罗汉,纵使他们已经能够跳脱生死轮回,但是他们利众的层面,也是相当的稀少,也就是他们没有办法利益到广大的众生。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思惟,如果想要成办一切众生的苦乐问题,必须要得到什麽样的果位?我才有办法成办,才有办法圆满。这个时候会发现到,唯有得到殊胜的圆满佛果,我才能够成办一切众生的苦乐问题,而在内心生起想要获得「菩提」之发心,这也就是所谓的菩提心。

对於想要修学菩提心的行者而言,必须透由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在内心生起菩提心,而不是仅仅透由念诵归依发心偈,就能够生起菩提心的。所以如果想要修学菩提心,必须透由修学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悲心以及增上意乐,这样的思惟方式,才有办法生起「为利他人愿成佛」的菩提心。

因此不管是自利,或者是利他,也就是自利以及利他,这两部分要圆满,必须要得到殊胜圆满的佛果位。所以不要说是要圆满利他,如果想要让自利也呈现出圆满的面貌,没有得到佛果位是绝对没有办法成办的。因为不管是声闻,或者是独觉,为什麽他们没有办法成办广大的利众事业?也就是他们自利这方面,没有办法圆满的缘故;在断功德或者是证功德,这一方面没有办法圆满,所以他们只能够利益到少部分的众生。因为他们在修学的过程,没有办法透由修学大乘的佛法而断除所知障;因为没有办法断除所知障,所以没有办法现证万事万法的内涵;也就是因为自利这方面没有办法圆满的缘故,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利益广大的众生。所以不要说是利他要圆满,就连自利想要圆满的话,也必须获得这样的佛果位。对於这个问题,必须要仔细的思惟,因为在经论当中有讲到,如果只是为「利他」而希望得到圆满的佛果,而没有想到「自利」的部分;或许有一些人会觉得「自利」,我得到解脱的果位就足够了,会以此而满足。他会觉得为了利益他人,我希望能够得到佛果位;但是自利的部分,只要得到「解脱」的果位就足够了,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不要说是利他,就连自利你想要圆满,也必须要得到这样的佛果位。

所以在这个当下,必须要生起希求「二利」之心,也就是成办菩提心最主要的因素。成办菩提心最主要的因素,必须透由希求二利之心,也就是在之前修学七因果教授时,在增上意乐之後,必须要生起希求「利他」之心,也就是「为利一切有情,我希望能够得到圆满的佛果」。不仅仅要为利他人我希望得到圆满的佛果,就连「自利」这方面想要圆满,也必须要得到这样的佛果位,所以必须生起希求「菩提」之心,透由这两种心念,才有办法成办菩提心。这样的修学方式就如同《现观庄严论》有谈到的,必须透由这两种心,才有办法成办菩提心。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了「菩提心」的部分。接下来所要介绍的,是有关「空正见」的部分。所谓的空正见,就是了知空性的智慧,称之为空正见。这样的智慧,它所面对的境界,也就是空性。在一般的经论当中,将空性归类成二十种,甚至可以总摄在十六种当中;十六种空性,又可以总摄在「补特伽罗无我」或者是「法无我」当中。所以必须要了解,什麽称之为人无我,或者是补特伽罗无我?什麽称之为法无我?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人无我或者是补特伽罗无我,它是建立在「补特伽罗」以及「我」之上的;法无我,它是建立在「蕴」之上的,这个地方尤其是要强调「补特伽罗」跟「蕴」之间的关系。「蕴」是成为「补特伽罗」的所依,「补特伽罗」是在「蕴」之上所安立的一种法,就是透由这种方式,来了解补特伽罗无我跟法无我的内涵。

在了解空性法门之前,必须要先了解,为什麽要听闻空性这样的甚深法?是怎麽样的原因,我们一定要坐在这个地方,听闻这种法门?在还没有听闻这种法门之前,必须要仔细的思惟这个问题。要是没有办法了解空性的内涵,对於我自己本身有什麽样的过患?有什麽样的损失?如果能够了解空性的内涵,对於我自己本身有什麽帮助?这一点必须要仔细的思惟。因为有很多的人在听闻的过程,会觉得「空性」它是一门很新鲜的学问,要是能够了解这门学问,似乎相当的不错;要是能够了解这门学问,我会变得相当的有知识、相当的有学问;或者是了解之後,可以为他人介绍这种法门,我可以变成其他人的老师。如果以这样的想法,而来听闻空性的内涵,实际上刚开始的动机就已经错了。

必须要先了解,为什麽要来听闻这种法?如果没有了解空性的内涵,对我自己有什麽样的过失?如果能够对这一点产生定解,才会对这种法门生起强大的信心。这种法门要是没有办法了解,对我自己是有相当大的损失,透由这种方式来听闻才是正确的。因为现今有很多的人,在学习空性法门的过程,会觉得这只是一门很新鲜的学问,要是能够了解,对我自己似乎有一些帮助;但是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在开始就已经错误了。

因为现今有很多人,在修学空性法门的当下,会有一些错误的观念。觉得这种法门在修学之後,可以透由这种方式,跟其他人辩论;或者是可以懂比其他人多的学问;甚至在了解了这种学问之後,可以当老师来教导他人,要是有这种想法是相当错误的;但是现今这种想法,是会在很多人的心相续当中生起。所以在还未听闻空性法门之前,必须要先思惟,为什麽要来听闻这种法门?所以《入中论》就有讲到,我们所面对的生、老、病、死种种的痛苦,它都是透由业以及烦恼而形成的。而且追根究底我们会发现到,业以及烦恼的造作,是透由萨迦耶见,也就是「无明」而生起的。既然每一个人都不想要痛苦,就必须要断除痛苦的因,也就是断除业以及烦恼;在断除业以及烦恼时,必须要了解,成办业以及烦恼,或者是形成业以及烦恼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萨迦耶见,也就是无明;所以必须要先了解「无明」,它是颠倒的心识。既然想要破除、想要断除颠倒的心识,必须要先了解,心识它所执着的境界是不存在的,也就是透由这种方式,来修学空性的法门,才能够断除内心的无明,然後断除内心的萨迦耶见。透由空性的内涵,能够跟他人辩论,或者是能够了解经论某一部分的内涵,这只是学习的支分,最重要的是要断除内心的我执,所以才来听闻空性的法门。如果我们没有这种想法,只是觉得这个学问相当新鲜,我可以透由了解之後跟他人宣说,或者是跟他人辩论,这样的想法跟世间商人的想法是没有什麽两样的。

如同昨天在《入中论》有讲到,听闻空性的听闻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有什麽?在听闻空性这种甚深法的当下,要感觉到内心非常的欢喜;甚至在听闻之後,因为内心欢喜的力量,会流下眼泪,甚至是寒毛直竖的状态。但是现今要具备这种条件,对我们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如果没有办法具备这种条件,至少必须要先了解,为什麽我要来听闻这样的法门?这种甚深法对我,是有什麽样的重要性?到最後会发现到,其实痛苦的根本、痛苦的来源,都是来自於无明。不想要承受痛苦,必须要断除无明,在断除无明之前,必须透由了解空性的内涵,才有办法断除它。必须透由这种方式来听闻空性的内涵,这样的动机、这样的念头才是正确的。如果只是觉得,它是非常新鲜的学问,而来听闻它,甚至只是想要把这个内容介绍给他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所以刚开始在听闻空性法之前,必须要先了解,为什麽我要来听闻这种法门?

之後必须要了解,因为「我执」或者是「无明」,它是颠倒的心识,它执着境界的方式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心识,是必须透由智慧才有办法断除,所以必须要先生起证得空性,也就是证得无我的智慧。透由这种方式来了解,所有的烦恼它都是生之於无明,为什麽会有「无明」的产生?所谓无明就是内心的「我执」,其实这种我执,在每一个人的心相续当中都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生起「我」的念头,而且这样的念头在生起的当下,它的力量是非常的强烈。也就是「我」想要快乐,「我」不想要痛苦,或者是「我」想要做什麽事情的这个「我」的念头,它是非常的强烈。不要说在日常生活,就连在睡梦当中,这种念头也会时常的展现出来,「我」想要快乐,或者「我」会恐惧的心,它是不断的生起。因为有「我执」的缘故,我们会分所谓的你、我,或者我跟他的分别;也就是有这种分别的关系,对於「我所」拥有的这一切,会生起贪,对於他人所拥有的一切,会生起瞋,所以一切的烦恼、一切的过失,都是来自於我执。

其实「我」它是存在的,但是「我」存在的方式,跟我们内心所执着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我」它的本质是存在的没有错,但是我们的内心在执着「我」的境界,所执着的方式,跟它所存在的方式,是不相同的。所以要了解无我的内涵,或者是要了解空性的内涵,必须要先了解「我」的本质。也就是「我」的本质是什麽?我们内心在执着「我」的过程,是什麽样的执着方式?就是透由这种方式,来修学无我的内涵。

所以我们必须要先了解「无我」的内涵,但实际上讲到无我,必须要先了解到「我」的状态。「我」是不是真的不存在的?执着「我」的心念,是不是颠倒的心念?它是不是颠倒识?到最後我们会发现,所谓的「我」它是存在的。所以《入中论》有讲到,一个要修学空性的瑜伽师,他所要破除的「我」,并不是一般的「我」。因为如果「我」不存在,那证得空性的「我」也就没有办法成立,所以「我」是存在的。既然「我」是存在的,为什麽又会提到「无我」的内涵呢?也就是这位瑜伽师,他所要破除的「我」,并不是一般的「我」,无我当中的这个「我」,跟一般的「我」之间是有相当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内心执着境的同时,执着境的这个「我」它是存在的,但是执着的方式是不存在的,所以所要破除的这个「我」,就是内心「心执着境」的状态。如果在阐述无我内涵的过程,觉得「我」是不存在的,就是堕入了断边;如果觉得「我」是存在的,但是存在的方式,就如同心所执着境的那种方式存在的话,这又会堕入常边。所以在讲述无我的内涵,必须要了解所谓的「无我」,它是断除了常、断二边之後,所安立的法。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法,它是远离了常、断二边的缘故,所以在修学的过程,会觉得相当的困难。

所以想要修学「无我」法门之前,必须要先了解「所破」。也就是在证得无我的当下,我们所要空的这个「我」,它是呈现出什麽样的状态?所以认识所破的这一点,就变得格外重要。所谓的「我」,跟内心所执着的这个「我」之间,是有什麽不同?其实这种心念,在我们内心会时常的生起,也就是对於没有办法证得空性,对於没有办法证得无我内涵的人,在内心生起名言「我」──也就是一般的「我」,跟自方成立的「我」的这种心念,它是混杂在一起的。也就是执着「我」的心念,跟执着「自方成立」的「我」的心念,它是执着在一起,它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去仔细的分别,心在执着境界的过程,心是透由什麽样的方式来执着境的?这样的境界,在内心现起的当下,它所现起的面貌是什麽样的面貌?必须透由这种方式来认识所破。所以认识所破的过程,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心」对「境」的同时,心是呈现出什麽样的状态?如果能够了解到,心对境的同时,这种执着境的方式是错误的,是不存在的话,我们才有办法破除它,才有办法证得无我的内涵。

就比如要去抓小偷,在还没有抓小偷之前,必须要先知道,这个小偷他长得是什麽样子?他穿的衣服是什麽颜色?他是有什麽样的行为?等等。也就是必须要透由了解小偷,他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相,我们才有办法抓到真正的小偷。所以要了解无我的内涵,了解空性的内涵,在这个之前就必须要了解所破。也就是透由了解所破之後,才有办法破除所破,而证得空性,证得无我。所以想要了解空性的内涵,就必须要了解心对境的同时,心是怎麽执着境界的,所以认识所破的这一点,对於我们而言就变得格外的重要。但是因为我自己对於空性的内涵不是相当的了解,再加上实践的功夫不够的缘故,纵使我把这个内涵讲出来给,对於你们似乎不会有太大的帮助。而且我自己因为修学的证量不够的关系,纵使能够把这个内涵讲出来,其实在我的内心是没有什麽感觉的。

总而言之,如果想要了解无我的法门,心对境的这种状态,我们须要先了解。所谓的「我」,或者是所谓的「补特伽罗」,以它的本质而言,它是安立在蕴体之上,也就是安立在五蕴之上。对於有形体的众生而言,它是具有五蕴,但是对没有形体的众生而言,它仅仅拥有四蕴。不管是拥有五蕴,或者是有四蕴,「补特伽罗」它就是安立在「蕴」之上的,这是补特伽罗所呈现出来的面貌,也就是它的本质。所以在定义补特伽罗的过程,我们有讲述到,在五蕴的任何一个蕴体之上,要是安立了「我」的这个名词,在安立的当下,补特伽罗它是能够呈现出来的,所以这就是补特伽罗的本质。但是我们的内心,在执着境界的过程,是没有办法现起这种面貌,因为我们都没有办法觉得,这个补特伽罗是我们安立上去的;我们会觉得,在蕴的那个方位,似乎有一个真实的「我」会呈现出来,而不会觉得这个「我」是透由「心」将它安立在蕴体之上,这样的念头是很难生起的。内心的「我执」生起的当下,会觉得在蕴体的那个方位,是有真实的「我」可以呈现出来,这个就是我们的心在对境,以及境它的本质,所呈现出来的不同面貌。

因为空正见的部分相当困难,再加上时间的关系,没有办法非常详细的为你们作介绍。在平常修学的过程,应该以修学菩提心以及空正见为主。至於菩提心的内涵,就如同之前有谈述到的,可以透由这种方式来思惟,在内心生起菩提心的觉受。接下来空正见的部分,在修学空正见的过程,也就是了解空性的内涵时,必须要格外的小心。因为在思惟这种法的当下,要是不仔细思惟,是很容易堕入两边,所以必须透由正理来作决择。不管是菩提心,或者是空正见,这两种法门都是修学佛道的行者,所必须要重视的法门。

如果你们在修学的同时,还想再进一步的了解无我的内涵,就必须要透由修学佛法才有办法了解。因为外道,纵使他们有很多的论典,但是在他们的论典当中,是没有办法详细阐释无我的内涵。因为外道的这些行者,他们认为「我」是存在的,也就是自方成立的「我」是存在的。他们为什麽会提出这种观念?因为在内心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就是如此,在内心所呈现出来的这一切,他们会认为这一切都是存在的。而很多的佛教徒,他也会讲述无我的内涵,但实际上这都只是嘴巴说一说罢了。外道会提出这种见解,会提出这种看法,并不是奇怪的事情,因为他们是照着内心观察境界的方式,所提出来的见解。但是不管怎麽说,如果想要了解无我的内涵,必须透由修学佛法才有办法了解,因此佛法它是断除轮回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如果你想要跳脱生死轮回,就必须透由修学佛法,才有办法断除。因此平常在日常生活,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在这个上面,并且在修学的同时,也应该要时常发愿,希望「世尊的圆满教法都能够长住世间」。为什麽世尊的圆满教法要长住世间?我们都知道,一切众生的安乐是来自於佛法,因此这种法门,这种殊胜的宗教,要是能够长久住世,是能够利益到很多的人;不仅世尊的教法能够长久住世,我们修学过程种种的障碍,也都希望能够净除,可以透由这种方式来作回向。

 

 

 










相關文章: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入中论2
入中论 3
入中论 4
入中论5
入中论 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3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4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5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3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4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5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7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8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9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0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1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3
入中论颂
入中论自释 卷一
入中论自释 卷二
入中论自释 卷三
入中论自释 卷四
入中论自释 卷五
入中论 1
入中论 2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一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二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三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四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卷五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六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七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八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九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一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二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三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四
入中论日光疏(下)
入中论日光疏(上)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一﹞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二﹞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三﹞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回目錄 下一篇(入中论2)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功德宝藏˙喜雨---大圆满见地 日期2008/9/30 08.58
社团法人云林县身心障碍者重建协会- Yahoo!奇摩部落格
法光佛研所佛学课程简介
俱舍论《阿毘达磨俱舍论》
直贡噶举不共护法—阿企佛母

赞助网站
台灣農特產品整合行銷推廣協會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FPMT護持大乘法派聯合會
利他無我
尊貴夏巴曲傑仁波切 / 資料來源 : 喇嘛網
台灣會議中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