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今年六月的朝聖,想去的人先可以報名 薩迦派傳承 100年度-文殊菩薩開智慧點燈祈福秘密壇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入中论 3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11:35:56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11:34:59   编辑部 报导

入中论 2002-3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三)2002102

「从此由得彼心故」,这个偈颂以下就是讲到,初地的菩萨他具有什麽样的功德,所以「从此」的「此」就是讲到了初地。「由得彼心故」也就是登上了初地的菩萨,他能够获得胜义的菩提心,所以「彼心」就是胜义的菩提心。登上初地的菩萨,因为在他的心相续当中,有胜义菩提心的缘故,「唯以菩萨名称说」他所获得的菩萨名号是胜义的菩萨,也就是圣者菩萨。在之前加行道,我们称这种凡夫为菩萨,但是不能够称之为圣者菩萨,或者是胜义的菩萨。只要这位菩萨的心相续当中,能够生起胜义的菩提心,在生起胜义菩提心的当下,这位菩萨就能够称之为胜义的菩萨,所以第二句讲到「唯以菩萨名称说」。

接下来看到下一个偈颂,「生於如来家族中,断除一切三种结,此菩萨持胜欢喜,亦能震动百世界。」菩萨在初地能够得到什麽样的功德?第一句有讲到「生於如来家族中」,也就是登上初地的菩萨,他的大乘的佛性,也就是大乘的种性已定。因为他的大乘佛性已定的关系,在未成佛之前是绝对不会退转,所以他是生在如来的家族中。也就是登上初地的菩萨,因为他的大乘种性已定的关系,在未成佛之前是绝对不会退转的。

第二句讲到「断除一切三种结」,登上初地的菩萨,他是在见道的状态中,因此在见道时,他必须断除三种的见所断。所谓的见所断,就是在见道所必须断除的烦恼。在「见所断」可以将烦恼总摄在三者当中,第一种就是「遍计」的萨迦耶见,萨迦耶见又可以分为遍计以及俱生,见所断所要断除的萨迦耶见,是遍计的萨迦耶见。之外还有「疑」以及「戒禁取」。所以在见道的菩萨,他们所要断的见所断,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是遍计的萨迦耶见,第二是疑,第三是戒禁取。这是见所断,也就是见道当中必须断除的烦恼,最主要的可以总摄在这三者当中,所以「断除一切三种结」。也就是因为他得到见道的关系,能够透由见道的力量,来断除萨迦耶见,以及疑,以及戒禁取。

我们都知道,在获得解脱的过程,必须要断除各式各样的烦恼。在这个地方,为什麽要特别强调这三种烦恼,而不强调其他的烦恼呢?是有它特别的原因在。因为这三种烦恼,是得到解脱最主要的障碍;也就是萨迦耶见、疑心以及戒禁取,这是一个行者,在获得解脱果位之前,最主要的三种障碍。这三种烦恼我们看到第一,也就是萨迦耶见。所谓的「萨迦耶见」就是在心相续当中,会因为我执的关系,没有办法生起希求解脱之心,所以「解脱」就是要断除「我执」的断功德。如果内心的萨迦耶见,也就是我执的心太强烈的话,对於断功德就没有办法生起希求之心,所以它是获得解脱的第一种障碍。

接下来看到的是「戒禁取」,虽然能够对断、证的功德生起希求,但是在修学的过程,要是修学的方式有错误,也没有办法得到圆满的果位,这是第二个障碍戒禁取。也就是在修学的同时,要是修学的次第有错误,是没有办法得到解脱的。

接下来第三我们看到的是「疑」,在修学的同时,要是内心生起过度的疑心,也就是怀疑现在所学的道次第是否正确,也会因为这样的关系,而没有办法得到解脱。所以要得到解脱的果位之前,必须要先断除萨迦耶见、戒禁取见以及疑见这三种见解,才有办法得到解脱的果位。

接下来看到第三句「此菩萨持胜欢喜」,一位初地的菩萨,因为在他的心相续当中,能够生起胜义的菩提心,也就是现证空性的智慧的关系,所以他会感到非常的欢喜,所以第三句讲到「此菩萨持胜欢喜」。第四句「亦能震动百世界」,因为登上初地的菩萨,他能够拥有各式各样神通的缘故,因为这样的关系,能够震动千百万的世界,所以在第四句有讲到「亦能震动百世界」。

登上初地的菩萨,他能够获得十种的百功德。什麽叫做十种的百功德呢?我们有提到第一个功德「亦能震动百世界」,因为他拥有各式各样的神通,能够让一百个世界,都呈现出震动的状态。另外一种功德,他能够变化出一百种菩萨身,也可以到一百个佛陀的净土,听各式各样的佛陀宣说佛法,他能够获得一百种三摩地的功德。所以有十种的百功德,在初地的时候会呈现出来,我们所介绍的是其中的一种「亦能震动百世界」。

接下来看下一个偈颂,「从地登地善上进,灭彼一切恶趣道,此异生地悉永除,如第八圣此亦尔。」第一句「从地登地善上进」,第一个「地」就是初地,第二个「地」就是二地,也就是从初地一直登上了二地,对这位初地的菩萨而言,并不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因为在他的心相续当中,能够生起「精进力」的缘故,所以从初地登上二地对他来说,并不是相当的困难。

接下来看到第二句「灭彼一切恶趣道」,这位菩萨登上初地之後,是永远不会再堕入到三恶道的。为什麽登上了初地的菩萨,不会再堕入恶趣道?五蕴的第一蕴是色蕴。恶趣道的色蕴,它是归类在见所断。对於见道的行者而言,在见道时必须要断除的部分,就是见所断。既然三恶趣的色蕴,是属於见所断,那对於初地的菩萨而言,因为他登上的是见道,所以在见道的过程,必须透由无我的智慧,来断除见所断。在断除见所断的过程,必须要断除三恶趣的种种色蕴,所以这样的菩萨,他是不会再堕入三恶道。一般而言,在经论当中有谈到,如果能够获得加行道的忍位,在加行道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是煖,第二个是顶,第三个是忍,第四个是世第一法。如果我们能够获得加行道的忍位,也就是第三个阶级的话,能够因此而获得不堕恶趣的把握,也就是来生不会堕入三恶道。这种诠释方式,跟登上初地的菩萨,有什麽样的不同呢?在获得加行道忍位的当下,不堕三恶趣是因为,堕入三恶趣的因缘条件不具足的关系,因此不会堕入到三恶道。但是对於初地的菩萨而言,为什麽他不会堕入到三恶道?因为他已经断除了堕入三恶道最主要的因缘。所以第一者是因缘不具足的状况,他不会堕入到恶趣;第二者,初地的菩萨,他已经断除了堕入恶趣最主要的因缘,也就是断除了遍计的我执的关系,所以他不会因此而堕入恶趣,这两者是有不同的。所以第二句就有讲到「灭彼一切恶趣道」。

    第三句「此异生地悉永除」,「异生地」就是凡夫地,在资粮道以及加行位的过程,这一位菩萨都还是凡夫,但是他只要能够登上初地,也就是证得了见道,他就成为了圣者,因此他能够脱离凡夫地。所以在第三句就有讲到「此异生地悉永除」。

接下来第四句「如第八圣此亦尔」,所谓的「第八圣者」是什麽样意思呢?在声闻中有讲到,四向以及四果的内涵。什麽是四向以及四果呢?在声闻中我们可以把声闻,分为几个阶级:第一「预流」,第二「一还」,第三「不还」,第四「阿罗汉」。每一个阶级又可以分为「向」以及「果」的部分。向就是回向的这个向,果就是果实的果。所以在预流当中又可以分为预流向以及预流果。第二个阶级是「一还」,在一还当中也可以分为一还向以及一还果。第三个层次是「不还」,不还当中也是分成不还向以及不还果。相同的「阿罗汉」,也是分为阿罗汉向以及阿罗汉果。所以有八位圣者,也就是预流向、果,一还向、果,不还向、果,以及阿罗汉向、果,总摄起来有八种不同的圣者。所以在这个地方,所谓的第八圣者,就是指着预流向的这种层次。

这个时候会有人问:预流向以及预流果,他们在获得的过程,应该是先获得预流向的果位,为什麽他能够称之为第八圣者呢?因为从头开始数,预流向是第一个,但是如果从阿罗汉果往前推,第一个预流向的这位圣者,就会变成第八圣者。所以从後面往前推,就变成阿罗汉果、阿罗汉向,不还果、不还向,一还果、一还向,到最後是预流果以及预流向。所以从阿罗汉果往前推,预流向是第八个层次,所以就将这位圣者,安立成第八圣者。就如同声闻乘当中有这样作分别的缘故,所以在大乘的同时,因为这位菩萨登到初地的状况,跟声闻乘是非常类似的,他有很多的功德跟声闻乘的功德是相同的,所以在这个地方给他安立上一个名称,称之为第八圣者。所以在第四句就有讲到「如第八圣此亦尔」。

以上这两个偈颂就有讲到,登上初地的菩萨庄严自身的功德,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就是「生於如来家族中」,这个偈颂有讲到四种的功德:第一、他是生在如来的家族;第二、他能够断除三种的见所断;第三、他会比以前感到更欢喜,因为他是现证空性的状态;第四、他能够震动百世界。所以在这个偈颂有谈到,这位初地的菩萨,他在庄严自身的功德上面,有四种的功德。接下来「从地登地善上进」,这个偈颂也有讲到三种的功德:第一个就是,从初地登上二地的过程,这位菩萨会显得格外的精进;第二个功德,他能够断除堕三恶道的这种状态;第三个功德,他是断除了凡夫位,而成为了圣者。所以第一个偈颂有讲到四种的功德,第二偈颂有讲到三种的功德,这些功德都是初地的菩萨,他庄严自身的功德。

接下来看到下一个偈颂,「即住最初菩提心,较佛语生及独觉,由福力胜极增长」。这个偈颂就是讲到「胜他相续之功德」,前面两个偈颂是「庄严自身之功德」,这个偈颂之後,讲述的是「胜他相续之功德」。第一句「即住最初菩提心」,这地方的菩提心就是胜义的菩提心。所谓胜义菩提心,在《修次中篇》有讲述到,菩提心可以分为世俗的菩提心以及胜义的菩提心。至於「胜义」的菩提心就是现证空性的智慧,称之为胜义的菩提心。所以登上初地的菩萨,因为他的心相续当中,有胜义菩提心的缘故,所以他较「佛语生」以及「独觉」还要来得殊胜。所谓的「佛语生」,就是讲到了声闻,接下来是独觉。为什麽这位菩萨他会比声闻以及独觉的阿罗汉,都要来得殊胜呢?这边所谓的声闻跟独觉,是讲述到了声闻的阿罗汉,以及独觉的阿罗汉。为什麽登上初地的菩萨,他的功德会远远胜过於声闻以及独觉呢?因为他的心相续当中有菩提心的缘故,不仅有胜义的菩提心,在胜义的菩提心还未生起之前,他的心相续当中有世俗的菩提心。也就是因为有这两颗菩提心的缘故,由种性而言,他是胜过於小乘的行者,因为他是大乘的种性,所以以种性而言,他是远远超过於小乘的行者。但是以断功德而言,因为小乘的行者,他们都已经断除了内心的烦恼的缘故,所以在这一点之上,大乘的菩萨是没有办法跟他们相比的;但是以种性而言,因为他是大乘的种性的缘故,所以他是远远胜过於声闻以及独觉的阿罗汉。

经典当中有举一个例子,比如当国王生下小孩之後,这个小孩子就称之为王子。虽然说刚生下来的这位小孩,他什麽都不懂,但是因为他是国王的种性,也就是王子的关系,所以他的地位会远远超过於其他的大臣。虽然其他的大臣有很多的功德,他们懂得相当得多,但是因为他们不是国王的种姓的缘故,所以他们是没有办法跟这位王子相比。相反的,这位王子虽然什麽都不懂,但是因为他本身是国王的种性的缘故,所以他的地位是远远胜过於这些大臣。相同的,登上初地的菩萨,因为他本身的种性,是大乘种性的缘故,纵使他没有办法断除内心的烦恼,但是他的种性还是远远胜过於声闻以及独觉的。

    接下来又举另外一个例子,以前有一种大鸟,这种鸟牠的翅膀相当的有力,牠能够在天空飞翔非常久的时间,牠的双翅、也就是翅膀是相当的有力。不仅仅是这种大鸟牠的翅膀相当的有力,就连刚生出来的小鸟,在刚生下来牠的翅膀就会比其他的鸟类,还要来得有力。甚至还有一种传说,这只大鸟生下小鸟,牠要孵蛋,鸟孵出来之後,这只鸟跟其他的鸟就不相同,在孵出来牠的翅膀就是相当的有力,甚至能够飞翔在天空中,但是一般的鸟就不行。一般的鸟孵出来之後,要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才有办法让牠的翅膀坚硬,牠才有办法飞翔。所以从这个地方也可以看得出来,这只小鸟虽然刚生下来时,牠的体积非常的小,但是因为牠的翅膀相当的有力,能够飞翔在天空的缘故,所以以这种特性而言,牠也是胜过於其他的鸟类。就是用这两种譬喻,来譬喻初地的菩萨,从他的种性而言,是胜过於其他的二乘,也就是声闻以及缘觉乘。

    因此从这个偈颂就可以看得出来,登上初地的菩萨,从种性而言他是胜於小乘,也就是声闻以及独觉乘的行者。虽然他在智慧这一方面,没有办法胜於声闻以及独觉的阿罗汉,但是因为他的心相续,有胜义菩提心以及世俗菩提心的缘故,从种性而言,他是能够胜於二乘的。接下来看到第三句「由福力胜极增长」,因为这位菩萨他有胜义菩提心以及世俗菩提心的缘故,所以他能够积聚非常广大的福田,从这方面也是胜过於小乘的。接下来看到第21页。「彼至远行慧亦胜」,初地的菩萨,在还未登上七地之前,也就是远行地之前,他的智慧是没有办法胜过於二乘的。除了种性之外,智慧这一方面是没有办法胜於声闻以及独觉的。但是当这位菩萨登上了七地,也就是远行地,不仅种性能够胜过於二乘,智慧也能够胜於二乘,所以「彼至远行慧亦胜」。「亦」就是登上七地的菩萨,从种性而言,不仅胜过於二乘,从智慧这一方面而言,也是远远超过於二乘的,所以这当中就有讲到「远行慧亦胜」。

在这一段,「即住最初菩提心」一直到「彼至远行慧亦胜」,这个偈颂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登上初地的菩萨,因为他的心相续有菩提心的缘故,从种性而言是可以胜於二乘,但是从智慧而言是没有办法胜於二乘的。这一点在《十地经》也有讲到,登上初地的菩萨,他的智慧是没有办法胜过於小乘的阿罗汉。所以我们必须要观察到,在自续派以下的派别,他们认为声闻以及独觉的圣者,是没有办法证得空性的。

佛教可以分为四个派别,有部、经部、唯识以及中观。中观又可以分应成跟自续,自续以下的派别,他们是承许声闻以及独觉的圣者,是没有办法证得空性的。他们认为这些圣者只有办法证得「独立自主的实有空」,也就是「人无我」的部分,没有办法证得「法无我」。因此他们会承许,行者要获得解脱的果位,只要能断除人我执,不必断除法我执,也就是所谓的不用证得空性。

如果用这种方式来承许,声闻以及独觉是没有办法证得空性的话,会有什麽样的过失呢?当中会产生一种过失,「初地的菩萨在种性而言,是可以胜於二乘,但是从智慧而言,是没有办法胜於二乘」的这一点,就没有办法成立了。因为对於初地的菩萨而言,他是有办法证得空性的,如果以自续派的角度,他们是承许「声闻以及独觉是没有办法证得空性,只有办法证得人无我」,这样来安立的话,其实初地的菩萨,他不仅种性能够胜过於二乘,智慧方面也能够胜於二乘。我们就是必须要了解经论的内涵,来看这个关键点,所以自续派以下的这种安立方式,是没有办法成立的。如果他安立了声闻以及独觉,在圣者的阶段只有办法证得人无我,而没有办法证得空性的话,对初地的菩萨来说,他在初地的当下,不仅是种性能够胜过於二乘,在智慧这一方面也能够胜於二乘,所以以这样方式来作表达,就违反经论的内涵。

虽然月称菩萨没有将这一点仔细的提出来,但是在月称菩萨所造的《入中论释论》,也就是他自己所造的释论当中,有非常明显的把这一点讲述出来,就是「小乘的圣者也好,大乘的圣者也好,这些圣者在进入圣者位,都是必须要证得空性的」。如果小乘的圣者不用证得空性的话,那经中的内涵就没有办法安立。

因此在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论》,也就是《根本慧》也有讲到,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断除「蕴」之上的实有执,也就是五蕴之上的实有执的话,是绝对没有办法断除我执的,在我执还未断除之前,我们是绝对没有办法跳脱生死轮回。所以想要跳脱生死轮回,必须要断除我执,在断除我执之前,必须要先断除蕴之上的实有执。所以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得出来,不管是声闻也好,独觉也好,这些阿罗汉他们都是脱离了生死轮回,就表示他们已经断除了我执,也断除了五蕴之上的实有执。所以在断除我执,或者是断除五蕴之上的实有执,必须要先了解,没有实相的这种道理;也就是必须要了解,必须要通达,甚至要现证空性的内涵。所以不管是小乘的行者,或者是大乘的圣者,都是必须要证得空性,从这一点也可以来作推论。

 

所以这个偈颂最主要的内涵,就是必须要了解到,声闻以及独觉的阿罗汉,或者是圣者,他们是有办法证得空性的,所以在这个偈颂当中,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关键点。「尔时施性最增胜,为彼菩提第一因」,这个时候就是讲到初地的功德。接下来所要为大家介绍的「十地」的功德,它是配合十种的波罗蜜来作宣说的。也就是初地到六地的过程是配合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襌定度、智慧度,这是初地到六地,所获得的殊胜功德。在七地、八地、九地、十地,是加上了方便度、力度、愿度以及智慧度。所以在六度之外,加上了方便度以及力度、愿度、智慧度,来阐释十地菩萨,在获得这种状态的过程,会得到什麽殊胜的功德?所以是配合着六度,以及六度之上的四度来作宣说。

接下来对初地的菩萨而言,他能够在初地的过程,得到殊胜的「布施度」的功德。这种布施度的功德,是在资粮道或者是加行道所没有办法获得的,这种殊胜的布施功德,是只有在初地才有办法首次的获得。如果我们进入了二地,就能够获得殊胜的「持戒度」的功德;不仅能够获得持戒度的功德,在之前初地所拥有的布施度的功德,也能够获得。但是在初地的时候,是没有办法获得持戒度的殊胜功德,也就是他只有殊胜的布施度的功德,但是没有持戒度的功德。至於初地之前,比如像加行道,或者是资粮道的行者,他们本身是有修学布施,但是没有办法获得殊胜的布施度的功德,这种功德只有在初地,也就是登上了初地的菩萨,才有办法获得。以下就是为大家介绍,初地的菩萨在修学的过程,所获得的殊胜布施度的功德。

接下来这个偈颂,「尔时施性最增胜,为彼菩提第一因」。「尔时」就是登上了初地的时候,是以修学布施为主,这是成办菩提的第一种因缘条件。接下来我们翻过来看到下面这个偈颂,「虽施身肉仍殷重,此因能比不现见。」登上初地的菩萨,他既然能够在初地的过程,得到殊胜的布施度的功德,他是透由什麽样的方式来修学?我们怎麽知道,这位菩萨他有获得殊胜布施度的功德呢?从这个偈颂就可以看得出来。也就是不要说外在的种种受用,就连他自己的身体,或者是自己的肉体,如果有人跟他乞讨,他的内心不会呈现出恐惧的状态。而且他在布施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手脚时,会以非常殷重,而且非常恭敬的方式,将自己的身体布施给对方,就如同是我们自己,将最好的东西呈现给上师一般。也就是他的内心,不但不会呈现出恐惧、害怕的这种状态,而且在布施时,是非常的殷重、非常的恭敬。

接下来「此因能比不现见」,这一句就有讲到,布施度的功德,是内心的功德。因为所谓的布施,就是讲到内心的舍心,所以内心有什麽样的功德,我们是没有办法用肉眼看见。虽然内心布施的功德,我们没有办法用肉眼看见,但是能从他外在的行为,看出他内心布施度的功德,到达什麽样的境界。所以第二句就有讲到「此因能比不现见」,透由这样的因缘条件,可以观察得出来,这位菩萨他的心相续当中,布施度的功德,是到达什麽样的境界。先上到这个地方,休息十分钟。

接下来看到下一个偈颂,也就是「彼诸众生皆求乐」,从这个偈颂之後,就是要讲布施度的功德。一般而言我们都知道,菩萨在行菩萨行的过程,最主要修学的是以修学六度为主。在发心之後,所要行的菩萨行相当的多,但是这麽多的菩萨行,它都能够总摄在六度当中。而且在六度,刚开始所要修学的是布施度,所以这个偈颂就是讲到,为什麽在六度当中,我们刚开始要修学以布施度为主。

是什麽样的原因?「彼诸众生皆求乐」也就是在轮回的每一个众生,都希望能够获得安乐。「若无资具乐非有」但是想要获得的安乐,最基本的条件都是从种种的资具,也就是种种的受用所产生的。如果这些资具以及受用没有办法产生,我们想要获得的快乐,是没有办法获得的,所以「若无资具乐非有」。

「知受用具从施出」既然每一个人都想要获得安乐,而且获得安乐的基本条件,就是种种的受用。我们必须要了解到,受用是从何而来?推论到最後,发现到受用它是透由布施而产生的,因此佛陀在宣说六度的过程,先宣说布施度。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就要了解到,种种的受用是透由布施而产生,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的受用圆满的话,就应该要修学布施;相反的「吝啬」会让我们的受用越来越匮乏。所以想要有受用,希望自己的受用圆满,要是自己相当吝啬的话,其实这之间是相违的一种观点。也就是没有办法透由吝啬,来让我们的受用圆满,如果你想要让受用圆满的话,就是必须要修学布施。所以在经论当中也有讲述到,布施它是受用圆满的根源,透由布施能够让种种受用,呈现出圆满的面貌;相反的吝啬,它是让我们的受用,呈现出匮乏的这种状态。

接下来的这些偈颂就讲到,既然我们要修学布施,那修学布施的这种人,会呈现出什麽样的状态?「悲心下劣心粗犷,专求自利为胜者,彼等所求诸受用,灭苦之因皆施生。」这当中就有讲到三种人,第一种人「悲心下劣」,他的心相续当中,比较没有办法生起悲心的这种人。第二种人「心粗犷」,不仅没有办法生起悲心,甚至他在平常会有想要伤害他人的心产生,这是第二种人。第三种「专求自利为胜者」,他平常所想的都是自己的安乐,希望自己能够过得非常高兴,甚至过得非常幸福,但是对於他人,他不会做这种顾虑。所以这个地方就有讲到三种人:第一种「悲心下劣」,第二种「心粗犷」,第三种「专求自利为胜者」。「彼等所求诸受用」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人,不管是悲心下劣,或者是心粗犷,或者他只是想到自己的苦乐问题,任何的一种人,只要他想要获得这种受用,都必须透由布施才有办法产生。所以接下来就有讲到「彼等所求诸受用」,前面所说的这三种人,他们想要获得的受用,「灭苦之因皆施生」灭除饥饿以及寒冷种种的痛苦,所获得的这些受用,都是必须透由布施才有办法产生。

接下来看到下一个偈颂,「此复由行布施时,速得值遇真圣者,於是永断三有流,当趣证於寂灭果。」以上所述的这三种人,也就是悲心下劣、心粗犷、专求自利的这三种人,虽然他们在行布施的过程,并没有什麽特殊的想法,但是因为他在行布施的同时,就有所谓布施的对象。也就是他在行布施的过程,种种的对象,都会在他面前产生。在众多的人当中,也就是在他布施的对象中,有一些人可能就是圣者的示现。如果他布施的对象是一位圣者的话,那这位圣者可能会在他布施的同时,对他讲述法的内涵,他能够由此而得到解脱的果位。所以布施时,虽然刚开始他没有这种想法,但是到最後因为种种的因缘条件聚合,它可以成为获得解脱的主要因缘。所以在这个当中就有讲到「速得值遇真圣者,於是永断三有流」,透由圣者的讲法,能够让他断除三有的流,也就是得到解脱的果位,「当趣证於寂灭果」。

下一个偈颂,「发誓利益众生者,由施不久得欢喜」,这个地方就有讲到另外一种人,也就是之前的悲心下劣,以及心粗犷,以及专求自利的这些人,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我们是以发誓利益所有的众生而行布施的话,这个时候他所得到的殊胜功德,会比之前的这三种人,在行布施的过程还要来得大。因为他所发的誓愿,是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众生,所以他行布施并不是以自利为主,而是因由悲心的策动,是以利他为主的这种心来行布施。因为他是以利他为主的心来行布施,所以他所得到的利益,会比之前所得到的利益,还要来得殊胜;而且他得到的这种利益,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果报就呈现出来。因此下一句就有讲到「由施不久得欢喜」,在布施的当下,他就能够在内心生起非常欢喜的心。因为他在这个之前,是以利他为动机的缘故,所以他在行布施的同时,当他在做这种行为时,他就能够获得非常欢喜的感受,所以这是现前就能够得到欢喜的状态。之前我们是讲到,在现前他没有办法得到安乐,但是以长远的角度而言,会因为布施的因缘,而得到解脱的果位,这是比较长远的角度。以现前的角度而言,如果在行布施的同时,是以利他为出发点的话,在行布施的当下,我们内心就能够生起一种欢喜。所以这种布施方式,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得到欢喜的感受。因此第二句,就有讲到「由施不久得欢喜」。

接下来下一句,「由前悲性非悲性,故唯布施为要行」,所以不管是一位具有悲心的行者,或者是不具悲心的行者,他们在行布施的同时,都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果报,但是他们获得这种果报,是有时间的快慢分别。具有悲心的行者,他在行布施的当下,就能够获得这种欢喜。另外一种,也就是不具悲心的行者,虽然他行布施,在当下没有办法获得这种圆满的果报,但是以究竟长远的角度而言,也能够透由这种因缘,得到解脱的果位。所以不管是具有悲心的行者,或者是不具有悲心的行者,因为我们都想要获得圆满果报的缘故,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要修学布施。所以在第二句就有讲到「故唯布施为要行」。

接下来看到下一个偈颂,「且如佛子闻求施,思惟彼声所生乐,圣者入灭无彼乐,何况菩萨施一切。」「佛子」就是这位菩萨。他要是听闻,也就是听到有人在向他乞讨,在向他求施的话,他光是听到这种声音,然後思惟布施的胜利,他内心就会产生非常快乐的感受。这个时候他还没有行外在的布施行为,但是只要有人跟他乞讨,或者是求施的话,他光是听到这个声音,然後思惟布施的胜利,内心所生的快乐,就是远远胜过於圣者,他们入定之後所得的安乐。所以这边的圣者,就是声闻以及独觉的阿罗汉。因为声闻以及独觉的阿罗汉,他们能够断除轮回的种种痛苦,也就是因为断除了轮回的苦,而能够得到寂静的安乐。他们虽然能够断除轮回的苦,获得这种寂静乐,但是跟菩萨他们听闻这种声音之後,所生起的安乐是绝对没有办法相比的。所以「思惟彼声所生乐,圣者入灭无彼乐」,圣者他们获得的这种寂静乐的状态,是没有办法跟之前,这位菩萨在听到这种声音时,所生的安乐能够相比。「何况菩萨施一切」,所以光听到这种声音,在他的心相续当中,都能够产生出这种快乐的感受的话,更何况是他将自己的一切都布施给对方;在布施的同时,他的内心是处於更快乐的状态。所以第四句就有讲到「何况菩萨施一切」。

在这个偈颂当中,我们所讲述到的「菩萨」,是获得初地的菩萨,也就是入地的菩萨,他们在行布施的过程,所获得的安乐是远远胜过於,声闻以及独觉的阿罗汉,沈浸在寂静乐的状态。而且这位菩萨,他在行布施的同时,只有快乐的成份,而绝对不会有痛苦的成份。不管他布施的是自己所拥有的这一切,或者是自己的身体,在布施的当下,他的心理状态是呈现出非常欢喜的状态。

接下来看到下一个偈颂,「由割自身布施苦,观他地狱等重苦,了知自苦极轻微,为断他苦勤精进。」没有办法登地,也就是没有办法入地的菩萨,他们在行布施的同时,是会有痛苦产生的。之前的偈颂是讲到,登地的菩萨在行布施的过程,不但不会有痛苦,而且内心是处於非常快乐的状态。就比如我们的导师释迦世尊,以前在有学位的时候,他布施自己的身体给老虎等等,他在布施的过程,他的状态是登地的菩萨,所以在布施的过程,是绝对不会有痛苦的。而且在布施的同时,不仅自己不会有痛苦,而且他也不会觉得相当的可惜。

就比如我们拥有一样非常珍贵的东西,我们将这样珍贵的东西,布施给他人时,虽然我们的身体不会感到非常的痛苦,但是我们的内心会觉得相当的可惜,而生起婉惜的心。但是对一位初地的菩萨而言,他不仅不会有痛苦,而且在布施的过程,连这种婉惜、可惜的心,也都不会生起,所以更不用说是外在的痛苦。所以就如同在砍树枝一样,我们将这一颗树的树枝砍下来时,对於这一颗树本身而言,它是不会有痛苦产生的。所以初地的菩萨在布施,也就是登地的菩萨,在布施自己的身体给他人的时候,也是如同此一般,是不会有痛苦的。

  「由割自身布施苦」的这个偈颂有讲到,在凡夫地的菩萨,他们在布施自己的身体,给其他众生时,虽然会产生痛苦,但是「观他地狱等重苦」,这个地方就必须要观察到,其他的众生,现在有很多人都投生在地狱道,他们所承受的痛苦为何?不仅仅是其他的众生,以自己本身而言,因为我们自己在轮回不断的流转,所以在过去生,也曾经多次的投生在地狱道,忍受各式各样无量无边的痛苦;所以不管是以自己的角度,或者是他人的角度,我们在过去生,也多次投生在地狱道,而必须承受各式各样的苦。而以现今的角度而言,也有很多的众生,他们是在三恶道中承受各式各样的苦;而且这些众生,在承受苦的当下,对於他们自己本身而言,是不会有什麽帮助的,因为这是他们自己过去所造的恶业,所感得的果报。

但是跟这位菩萨现今所面临的痛苦是不相同的,这个时候他就觉得,虽然我在布施的过程,身体会呈现出疼痛的状态,但是我为什麽要布施?是因为我希望能够得到圆满的佛果位,希望自利以及利他,这两方面都圆满的缘故,所以这个苦是有目的、是有代价的。而三恶道的有情,尤其是地狱道的有情众生,他们在受苦的过程,这种苦是没有办法让他们带来真正的安乐,也是没有真正的目的可言。所以这样对比之下,就会发现自己的痛苦是非常、非常的渺小,而且透由这种方式,能够成办许多殊胜的果位,所以「了知自苦极轻微,为断他苦勤精进」,自己的痛苦是相当的轻微,因此而更加精进努力的来行布施。

  我们都知道导师释迦世尊,在还未获得圆满的佛果位之前,他将自己的身体布施给一只老虎。为什麽要将身体布施给这只老虎呢?因为他看到这只老虎相当的虚弱,而且这只老虎又生了很多的小老虎,因为没有办法到远方去觅食,这时牠快要将自己的小孩子吃掉了。老虎只吃肉,牠不会吃素的东西,如果将其他的众生杀了,然後给这只老虎吃的话,我们会造下杀生的恶业。这个时候释迦世尊就想到:我获得的这个人身,以它的本质而言,它是无我的内涵,它不仅是无我,而且它是一分一秒都在改变、都在坏灭。并且我得到了这样的身体,从外表看起来是相当的庄严,但是实际上它是没有什麽样的内涵;而且在这个之上,必须要承受各式各样的痛苦,所以我应该将这样的身体布施给他人、利益他人。因为在过去生,我也曾经获得这样的身体,而且是多次的获得这种殊胜的人身,但是在获得人身的当下,我并没有办法成办利益他人的事业。所以既然我再次的获得人身,而且人身它的本质是无我,并且它是一分一秒都在改变的,我希望能够透由这个人身,去行利众的事业;佛陀生起这样的动机,而将他的身体布施给老虎。佛陀他内心想到,要是我获得这样殊胜的人身,没有办法行布施,没有办法行菩萨行的话,那我不能够称之为智者;为了要行菩萨行的缘故,我必须将获得的人身,布施给他人,也就是以这种方式,用这种动机来行布施度。

    今天的课就到这边告一个段落,接下来如果你们有问题,我们是进行问答。其实在《入中论》的第一品,以及第二品,以及第三品,它们所讲述的内涵,是以道次第为主。比如在第一品是讲到布施,第二品、第三品,分别讲到持戒、忍辱,所以在前面几品所讲的内涵,跟道次第的内涵是有关系的。真正困难的部分,是从第六品开始才会变得比较困难。至於前面的这几品,它的内容并不是相当的困难,而且在修学的同时,是跟道次第有绝对性的关系的。如果你们有问题的话,可以将纸条传到前面来。

    第一个问题:「所谓的了义经是需要具备有阐释空性的内涵,以及随言取义方称了义,请仁波切略为说明随言取义」。答:「随言取义」就是能够按照辞面上的意思来作解释的方式,称之为随言取义。这个上面他也有提出来,并举例说明。这边仁波切他举的例子就是讲到,比如在《般若十万颂》有讲到「无色声香味」的这种言辞。以中观自续派的角度而言,他们是承许《般若十万颂》的内涵是了义经。为什麽是了义经呢?也就是它虽然在某个部分,会讲「无色」的这种言辞,但是在《十万颂》会安立上「此世间名辞」,也就是我们在安立的过程,是以世间的名辞来作安立,「并非胜义」。所谓的无色,就是无胜义的颜色,也就是它的本质,是胜义空的本质;既然它的本质是胜义空的本质,它是能够随言取义的。所谓「无色」它的内涵就是没有胜义的颜色,色它的本质是胜义空的本质,所以是能够随言取义的。

《心经》也有讲到「无色声香味触法」。但是《心经》当中,并没有阐述到,这种方式是非胜义的阐述方式。所以《心经》,所谓的无色声香味触法的阐述方式,是没有办法随言取义的。如果按照它字面上的意思,也就是「无色」这种方式来解释色法的话,会落入断边。所以在《心经》「无色」的字眼,是没有办法称之为了义经,它是没有办法随言取义的;如果随言取义的话,会落入断边。但是在《十万颂》的「无色」,因为它在某部分会特别的强调,「无色」是胜义无的意思。因为它特别强调的缘故,所以在《十万颂》的无色,是随言取义的;也就是能够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来作解释,能够安立它,所以《十万颂》的无色,跟《心经》的无色,是不相同的。《十万颂》的无色是了义经,《心经》的无色是不了义经,相差就是在此。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第二个问题:请问证得空性的行者,在行住坐卧,跟一般的人会有什麽不同?会有什麽样的证量产生?简单的意思大概就是这样。仁波切回答:他所看到的一切,也就是他能够看到的境界,跟我们一般人所看到的境界是不相同的。对一位证得空性的行者而言,他所看到的一切,就如同幻相一般。所谓的「幻相」,我们举一个例子,就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在电视中看到很多的人影,但是我们会觉得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也就是这个人他不是真的人,我们在电视虽然能够看到人的影像,但是在看到的当下,我们知道这一个人不是真正的人。或者是在照镜子时,可以从镜子的那个方位,看到一个人的影像。但是我们也都知道,这个镜子所显现出来的人影,并不是真正的人影;他只是一种人的影像,或者是人的幻相而已。所以证得空性的行者,他们在看万事万法时,就如同是看到电视中的人影,或者是看到镜子当中所反射出来的这一切。所以他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呈现出幻相的状态。

昨天也有讲到「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性空」,所谓的「动水月」就是月亮在有水的容器中,它会反射出月亮的影像。但是在水中会不会有月亮呈现出来?是不会的。但是我们的内心在执取的当下,甚至有一些人觉得,耶!这个月影它是非常真实的。但是实际上,不管是天空的月亮,或者是水面的月影,我们在观察时,必须要以同样的方式来作观察。就比如水中的月影,它为什麽会呈现出来?因为众多的因缘积聚的当下,我们用心去安立它时,这个月影就能够呈现出来。一方面是月光照到水上面,另一方面它是唯心所安立的状态,所以它本身是没有真实的一面。相同的,在看天空的月亮也是如此,为什麽会看到天空的月亮,这种状态的呈现,也是透由我们的心去安立的,而在月亮它本身的那一方,是没有办法呈现出独立自主的状态。所以不管是看到水面的月影,或者是看到天空的月亮,在看到的同时,我们都是以同样的方式来作安立的。所以不管是天空的月亮,或者是水面的月影,观察方式是相同的;它都是透由心而安立,在它的那个方位,是没有真实的月亮可以呈现出来的。今天就上到这个地方,接下来我们进行的是回向。

 










相關文章: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入中论
入中论2
入中论 4
入中论5
入中论 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3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4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5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3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4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5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7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8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9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0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1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3
入中论颂
入中论自释 卷一
入中论自释 卷二
入中论自释 卷三
入中论自释 卷四
入中论自释 卷五
入中论 1
入中论 2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一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二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三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四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卷五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六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七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八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九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一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二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三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四
入中论日光疏(下)
入中论日光疏(上)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一﹞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二﹞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三﹞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四﹞

上一篇(入中论2) 回目錄 下一篇(入中论 4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天法忿怒莲师金刚盔甲
中时部落格 / 都是雨天惹的祸?!——《好一个吵架天》的情绪链
佛顶尊胜佛母
大圆满《普贤上师言教》仪轨内容
黑财神

赞助网站
我們的仁波切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全球宗教資訊網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相關網站
自由電子新聞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