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色仁波切離台訊息&菩提伽耶行程 台北雪謙頂果‧欽哲法王伏藏法會暨年度供燈 台中竹巴隨求滿願佛母灌頂施身祛疾淨障聖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12:16:22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12:15:38   编辑部 报导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3-2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二)2003321

在还未听法之前,在座的每一个人,还是必须透由思惟道次第的内涵,来调整自己的动机,让内心能够生起菩提心,来听闻今天的这一堂课。

昨天的那一堂课我们有谈到,在《般若经》以及《十地经》当中,有详细的叙述到了缘起空性的内涵。月称菩萨他在讲述缘起空性道理时,他是依照着龙树菩萨所阐释的中观正见,来为我们作讲述的。佛陀他所讲的经,可以分为了义经跟不了义经。并不是佛陀他在经中讲到这部经是了义经,它就能够成为了义经;也不是说他有谈到这一部经,它是不了义经,它就是真正的不了义经。因为佛陀所宣说的任何法门,都是依照着众生的根性而宣说的。所以在经论当中,佛陀有谈到三转的善辨法轮是了义经;一部分的经典当中,有谈到三转的善辨法轮,是不了义经。所以从这当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佛陀对於同样的一部经典,因为所叙述的众生不同的缘故,所以他会透由不同的方式,在某一部经当中,会讲说是了义经,在某一部经当中,他会讲是不了义经。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辨别了义以及不了义的话,并不是透由佛陀他所宣说的法就能够辨别的,我们必须要透由正理来思惟。对於佛陀他所宣说的了义经,比如以《般若经》而言,透由正理去观察之後,要是《般若经》的内容,是没有违反正理的话,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承许,能够了解到《般若经》所诠释的内涵,跟实际上的万事万法所存在的方式是相同的。因为它透由种种的正理去决择,是没有任何的过患,没有任何的过失,所以我们想要辨别了义经跟不了义经,必须要透由正理才有办法辨别出来。

昨天我们是上到第127页的第三行,在《入中论》有谈到,「如彼通达甚深法,依於经教及正理,如是龙猛诸论中,随所安立今当说」,这个偈颂的内涵就是谈到,登上六地的菩萨,他能够通达了知最甚深的缘起性空的内涵,而六地菩萨他们所了知的空性内涵,实际上龙树菩萨也能够清楚的辨别。因为龙树菩萨,他能够透由种种的方式,了解《般若经》或者是《十地经》的内容都是最究竟,而且最圆满的。并且在他已经了解之後,在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观论典,也就是中观理聚六论当中,他引了种种经论的内涵,就是引了佛陀所说的经典,以及种种的正理,来证成缘起性空最究竟的法门。「显示诸法真实义,极为明了」,以相当清楚的方式来解释真实义的道理。因此月称菩萨,他就是依着龙树菩萨论中所说的真实义,来为我们解释空性的道理。

我们都知道月称菩萨,他为什麽要依靠着龙树菩萨来阐释中观正见,是有它的原因的。在这个之前,必须要先了解到,在佛教当中有两大车轨,这两大车轨分别就是无着菩萨以及龙树菩萨。无着菩萨,他是唯识派的开派师,龙树菩萨是中观派的开派师。是不是一般的人,或者是一般的圣者、善知识,都能够成为开派师,或者是两大车轨呢?并不是!想要成为开派师,必须要具备有以下的这些条件。第一个,他是由佛陀亲口授记的,并且他是要以人身为所依的菩萨,就是他必须投生在人道当中,而且他是一位圣者菩萨。所以不管是唯识的开派师,也就是无着菩萨,或者是中观的开派师,也就是龙树菩萨,实际上他们都具备了这种种的因缘条件。一方面他们是佛陀亲口授记的,一方面他们是投生在人道当中的圣者菩萨。

之前我们有谈到,如果想要成为两大车轨,第一个条件是「必须是佛陀亲口授记的」。佛陀他是如何的授记龙树菩萨的呢?接下来的这一段文就有谈到,云何得知龙猛菩萨无倒解释了义经义耶?答:由教证知,如《楞伽经》云:在佛陀亲口所说的《楞伽经》就有谈到,「南方碑达国,有吉祥苾刍,其名呼曰龙,能破有无边,於世弘我教,善说无上乘,证得欢喜地,往生极乐国。」第一句就是授记龙树菩萨他所投生的地方,他是投生在印度南方的碑达城。投生之後,龙树菩萨出家时,他的名字称之为吉祥苾刍。「其名呼曰龙」为什麽他会称之为龙树?因为在佛陀涅盘之後,大乘的佛法慢慢的衰败,而小乘的佛法却慢慢的兴盛。龙树菩萨就是在那个时代,为了要振兴大乘的佛法,特地到龙宫去迎请《般若经》,来弘扬大乘法。因为这样的公案的缘故,所以我们又称这位菩萨为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边,於世弘我教」,龙树菩萨在宣说大乘法时,能够断除有边以及无边,就是以断除有、无二边的中道方式,来弘扬大乘教法。「善说无上乘,证得欢喜地,往生极乐国」,证得欢喜地,这一句就是谈到了龙树菩萨的证量,他是能够证得菩萨的欢喜地,并且在涅盘之後,能够往生极乐国。此说龙猛菩萨能离有无二边,解释了义大乘。在这段经文,它最主要强调的内容,就是谈到,龙树菩萨他能够以断除有边,以及无边的二种方式,来解释了义的内涵,并且在此同时,透由这种方式来弘扬大乘的佛法。

之前我们有谈到佛陀他所宣说的《楞伽经》,「楞伽」这两个字是地名,据说这个地方就是现今的斯里兰卡,佛陀因为在斯里兰卡讲述了这本经的缘故,所以这本经就称之为《楞伽经》。在《楞伽经》它有授记龙树菩萨是投生在印度的南方,是投生在碑达城的这个城市当中。龙树菩萨修学的地方,是印度的那烂陀寺。经过长时的修学,到最後他是在印度南方弘扬大乘法。在龙树菩萨弘法的地方,有一个湖,因为龙树菩萨在当地弘扬大乘法的缘故,所以他们将这座湖,取名称之为龙树湖。而在龙树菩萨众多的心子当中,圣天菩萨是龙树菩萨最主要的心子之一。

接下来《金光明经》说:此菩萨是佛世离车子一切世间乐见童子後身。「离车子」这三个字,是从梵音直接翻译过来的,这是一个小孩子的名字,他叫做「离刹去」,在这个地方是直接将它的音翻译成「离车子」。这段文它是强调,「此菩萨」就是指着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佛陀那个时代,有一个小孩,他的名叫做离车子,龙树菩萨就是佛陀在世时,这个小孩子的後世。所以这段文就谈到,「此菩萨是佛世离车子一切世间乐见童子後身」。

《大云经》云:「我灭度後,满四百年,此童子转身为苾刍,其名曰龙,广宏我教法。後於极净光世界成佛,号智生光。」佛陀不仅在《楞伽经》以及《金光明经》有为龙树菩萨授记,在《大云经》也有谈到,在我灭度之後的四百年,这一位童子,也就是离车子的这一位童子,他会转身为一位比丘,这个时候他的名字就称之为龙树。龙树菩萨,他能够广泛的弘扬我的教法,并且在某一世他能够成佛,这个时候他的佛号就称之为智生光。故此菩萨,定能无倒解释经义。因为佛陀他在众多的经论当中,都有为龙树菩萨授记的缘故,所以透由这些授记的内涵,我们可以了解到,龙树菩萨他能够以非常正确的方式,来解释中观正见。

之前我们所引的这些经典,它都是显教的经典,不仅在显教的经典当中,有为龙树菩萨授记,在密续的经典当中,也有为龙树菩萨授记。接下来就是谈到,曼殊室利根本教,这一本经典是密续的经典,在这本经典也有谈到,说诞生年代与名号同。就是在这当中,龙树菩萨所诞生的时间,以及他的名号,跟《大云经》所谈到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并且在这本密续当中,又有特别提到,说住世六百岁。也就是龙树菩萨,他住世六百年之久。

《大法鼓经》说:「一切世间乐见离车子童子,於大师灭度後,人寿八十岁、教法衰微时,转身为名含大师德号之苾刍,广宏圣教,满百岁後往生极乐世界。」并且在《大法鼓经》的这一段文,也是在为龙树菩萨授记的。觉贤上座与阿底峡尊者,此亦是授记龙猛菩萨。盖以乐见离车子与龙猛菩萨,是一相续故。首先我们先将这「一体故」就是旁边有打2的符号,这翻成「一相续故」,就是上面有作修正,实际上翻成「一相续」跟原文搭配起来是比较恰当的,所以先把它改成是「一相续故」。这段文就是谈到,佛陀他亲口在《大法鼓经》里面有谈到,龙树菩萨是以什麽样的面貌出现的,但是有人会觉得《大法鼓经》的这一段文,跟之前《大云经》的这一段文,在文字上似乎是有一些相违的。但是觉贤上座,也就是过去的一位大成就者,以及阿底峡尊者,他们都有谈到,实际上《大法鼓经》的这一段文,也是在为龙树菩萨授记,但是他所授记的对象,是跟龙树菩萨相续相同的一个众生,并不是为佛陀灭度後四百年所生的龙树菩萨授记;而是为在这个之前,与龙树菩萨心相续相同的这位众生授记。藉此代表,这一段文也能够间接的为龙树菩萨授记,所以後文就有作解释,「盖以乐见离车子与龙猛菩萨,是一相续故」,因为他们的相续是一体,就是他们的相续是相同的缘故,所以在为离车子授记,实际上也是间接的在为龙树菩萨授记。

《大法鼓经》说彼苾刍位登七地,然不能成与前众经决定相违。如有经,四大天王证预流果,亦有经中说已成佛。如是等类,经中非一。之前《大法鼓经》的这一段文有谈到,龙树菩萨他是登上七地的菩萨。有一些人会认为,既然佛陀在《大法鼓经》有谈到龙树菩萨,他是登上七地的菩萨的话,那之前在《楞伽经》又有谈到,他是能够证得欢喜地的菩萨。所谓的「欢喜地」就是十地的初地。因此这两段文,字面上的意思有一些人认为是相违的。所以在这段,就有特别谈到「然不能成与前众经决定相违」,不能说在《大法鼓经》里,说龙树菩萨是登上七地的菩萨,就因此认为这与之前的观点是相违的。为什麽他们不是相违的呢?「如有经说四大天王证预流果,亦有经中说已成佛」,接下来就做了一个譬喻,比如在某一些的经典有谈到,四大天王他们是证得预流果的圣者,但是有一些经论也有谈到,四大天王他们是已经证得佛果位的圣者。以字面上的意思来说,虽然是相违的,但是佛陀为什麽要以这种方式来宣说?也是因为众生根器不同的缘故。为了要调伏不同根器的众生,佛陀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宣说佛法。所以字面上的意思,虽然是相违的,但是实际上他所要表达的内涵,并不是相违。所以「如是等类,经中非一」,所以在经典当中,佛陀会以各式各样的方式来宣说法的内涵。所以在字面上,虽然看起来是有相违,但是实际上佛陀他最究竟的密意,是绝对不会相违的。

辛二、可说深义法器128

接下来看到第二个科判「可说深义法器」,这个科判它最主要谈到的内容就是,在宣说空性的甚深大法时,是要对哪一类的众生,才适合说空性的大法呢?了义诸论,唯应为夙植通达空性种子者,不可为余人说。首先第一句就有谈到「了义诸论」。所谓的了义诸论,就是阐释空性的这些论着,是应该为「心相续已经有空性种子这一类的人」而宣说的,而并不是对随随便便的人讲述空性的大法。如果你跟一个条件不具足的人,宣说空性的法门,不仅对他没有任何的帮助,可能还会有伤害。会有什麽样的伤害呢?以彼闻空性诸论,转於空性起邪执心,当获重大非义也。如果听闻者本身的条件不够的话,他在听闻空性甚深之法的当下,「转於空性起邪执心」他会对空性的法,生起颠倒而且邪恶的执着,「当获重大非义也」因此在听闻的当下,不仅对他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会有伤害。获重大非义者,会有何种的伤害呢?或有因不善巧故,谤毁空性而堕恶趣。有一些人他在听闻空性之法,会认为空性是不存在的,所以他会诽谤空性之法,而因此堕入了恶趣。有一类的人,虽然他对空性法能够生起好乐,但是在听闻的当下,却误解了空性的法门。或有误解空性深义,颠倒妄执诸法全无、或全非有。有一些人认为,既然是空性的话,就表示一切的万事万法都是不存在,不管是全无、或者是全非有,实际上「全无」跟「全非有」是同样的内涵。他会认为,既然是空性,那一切的万事万法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在他的心相续当中,会生起种种颠倒的执着。所以接下来就谈到,初生邪见,谤一切因果等法。既然他的心相续有种种的邪见,他就会诽谤一切的因果。次着不舍,展转增长。如果他心相续的邪见没有办法断除,这样的邪见会不断的展转增上。

接下来就有谈到《中论》的一个偈颂,如云:「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这个偈颂当中,首先看到第一句「不能正观空」,当你在阅读空正见,或者是在听闻空性的甚深大法时,要是你认为所谓的自性空,就是必须要断除一切的万事万法,也就是一切的万事万法,是不存在的这种空的话,实际上你是属於钝根者。对於一位钝根者而言,听闻空性的大法,不仅没有办法帮助他,反而会伤害他。接下来就做两个譬喻,「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首先看到第四句话「不善捉毒蛇」,如果想要去抓一条毒蛇,要是不用善巧的方式去抓牠,你不仅没有办法抓到毒蛇,有可能还会被毒蛇咬一口。「如不善咒术」相同的,如果不善长用咒术,不仅没有办法用咒术来伤害他人,有可能会被自己所修的咒语而伤害。就是藉由这两种譬喻来譬喻到,对於一位钝根的行者而言,修学空性的法,不仅对他没有帮助,有可能还会因此而伤害了他。

《显句论》释此云:「要不堕於损减世俗边,不违害如影像之业果。先看到第一句,「要不堕於损减世俗边」这当中「损减世俗边」就是所谓的断边。在修学空性之法的当下,你要能够不堕於断边。「不违害如影像之业果」你不能够认为,诸法它是无自性,它是空性的,就因此而破坏了业果,说业果是不存在。因为业果,它如同是镜中的影像。所谓镜中的影像,就是我们所缘的方式,跟它存在的方式是不相同的。所以当我们在缘着万事万法,会生起有自性的这种感受,但是实际上诸法并没有任何的自性。就比如在照镜子时,我们会在镜子的那个方位,看到一个影像,甚至在第一刹那,会认为这个影像跟我的脸之间,是没有任何的差别。但是仔细的检查,会发现到,影像它本身并没有任何脸的本质,但是你还是能够看到影像。所以透由影像的例子来譬喻到,在缘着万事万法的当下,也是如同看到影像一般。虽然影像它的本质是虚妄的,但是影像它是存在的,所以业果以及一切的万事万法,它的本质也是虚妄的,但是这一切都是存在的。所以你不能够说,因为诸法无自性而就破坏了缘起业果的内涵。所以这当中刚开始就是谈到「要不堕断边」。接下来,要不堕於增益胜义边,「增益胜义边」就是常边,不仅不能够堕於断边,也不能够堕入常边。知唯无自性,乃能有业果。」所谓的堕入常边,是什麽样的状态呢?有一些人会认为,既然诸法它是存在的,那它存在的方式,就应该是如同我们内心所显现的一般,它应该呈现出有自性、有自方的这一分。如果你认为诸法它是有自性、有自方的话,实际上在此同时,你就是堕入了常边。所以你必须要了解到,诸法是无自性的,并且在无自性之上,才有办法建立业果的道理。如果你能够在无自性之上建立业果,了解业果它的本质是无自性的话,透由这种方式,才能够远离常、断二边。若与此相违,说为堕常断二边。如果没有办法了解无自性,以及业果的这两者是不相违的,认为这两者是相违的话,实际上在此同时,你已经堕入了常边以及断边。

又说:「妄计诸行非有是为邪见」,又谈到如果你认为「诸行」,就是透由因缘所生的法,比如以因果或者是缘起来说,如果你在修学空正见的同时,认为缘起因果是不存在的,实际上这样的见解,是一种邪见。故无与非有,言虽异而无之行相则无差别。所以不管说「无」,或者说「非有」,虽然你讲述的当下,「无」跟「非有」也是透由两种不同的名词来形容它,但是实际上,不管是「无」或者是「非有」,它在内心所显现的行相是完全相同,是没有任何差异的。所以在修学空正见时,不能够就因此而说,缘起它是「无」,或者缘起是「非有」。不管说缘起是「无」也好,或者说缘起是「非有」也好,实际上「无」以及「非有」,在我们的内心所显现出来的行相,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四百论》云:接下来在月称菩萨所造的《四百论》有谈到,「一堕於恶趣,正见证寂灭。」释云,并且在《释论》又有解释到:「不善士夫闻无我法,由生谤毁及起邪执,应堕恶趣。」如果一个修学空正见的行者,他要是不善巧所谓缘起性空的内涵的话,在此同时他有可能会产生两种的过失:第一就是诽谤空性,第二就是对空性生起邪恶的执着。不管你是诽谤空性,或者是生起执着,都会因此而堕於恶趣。说彼二种俱堕恶趣。起邪执者,谓执空性为非有义,之前我们谈到「由生谤毁及起邪执」,这当中「起邪执」是什麽样的意思呢?「谓执空性为非有义」也就是很多的人,他认为所谓的空性,或者是所谓的无自性,就是完全没有的空,完全没有的无,他会认为既然是空性的话,一切的法都是不存在的。这样的观念,在现今很多人修学空正见的当下,都会产生这种错误的观念,这种观念就是我们这边所谓的邪执。由是若无简择最微细义之慧力,妄矜为有,因此要是你没有办法分辨「无自性」以及「无」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你认为所谓的无自性,就是完全没有的无,就表示你并不具有智慧来分辨所谓的「无自性」跟「无」之间的差别。在没有办法分辨的当下「妄矜为有」,你认为你自己已经具有这种智慧,而觉得一切的万事万法它都是不存在的。於不适自机之甚深义文,强作胜解,必当引生重大非义。你不具有智慧的当下,如果强迫自己来修学这种法门的话,在修学的同时,不仅对你没有任何的帮助,而且还会造成种种的伤害。故於此处应极慎之。所以刚开始,或者是在修学空正见时,对於这一点我们必须要特别的小心。

问:「何种机可说空性,何种人不应说空性,此既难决定,为以何方便能了知耶?」之前有谈到,如果对一位不具条件的人,说了甚深空性大法的话,对他不仅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会有伤害。这个时候,就有人问到:那我们应该对何种的众生,对哪一种的所化机,来宣说甚深空性之法呢?

答:「由外相状即能了知。」透由他外在所显现出来的行相,就大略的能够了解。颂曰:「若异生位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喜,由喜引生泪流注,周身毛孔自动竖;彼身已有佛慧种,是可宣说真性器,当为彼说胜义谛,其胜义相如下说。」接下来宗大师对这一段文作了解释,诸异生初发业时,无倒听闻空性言教。「异生」就是凡夫。凡夫在刚开始修学空正见时,「初发业」就是刚开始修学,或者是对一位初学者而言,「无倒听闻空性言教」。若彼闻已於此言教,内心数数引发欢喜,如果一个人他刚开始,在听闻空性之法时,他在听闻的当下,如果内心能够感到非常的欢喜,甚至因由欢喜的力量,而让他流泪或者是让他的毛孔直竖,由此欢喜流泪、毛竖。则知此人有正觉慧无分别智种,即通达空性之种子。这个人如果他在听闻空性之法时,能够感到非常的欢喜,甚至因为内心欢喜的力量,而让他痛哭流涕,或者是毛孔直竖的话,就表示这个人他的心相续,有深厚的习气,他是有资格来听闻空正见。此人即是阿遮利耶可为宣说真实义之法器,当为此人宣说真胜义谛。胜义谛行相下当广说。如果在宣说空性大法时,有这样的众生的话,就表示这一位众生,他的心相续有深厚的习气,因此对於讲法者,也就是上师而言,他必须要对这位众生,以正确的方式来宣说胜义谛,也就是空性的内涵。所谓的胜义谛它是什麽样的内涵呢?「胜义谛行相下当广说」,对於胜义谛的内涵,在以下的正文,会广泛的讲述到。

此等相状要由无倒听闻空性言教,「此等相状」就是之前,因为听闻空性的大法,而内心感到欢喜,甚至会流泪而毛孔直竖,这些相状要由无倒听闻空性言教,及听已了解之所引生。能够清楚的听到无误的空性之法,而且在听到之後,能够了解这两者因缘聚合时,才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若闻而未解,或了解而无彼相状,虽暂不知是否为甚深法器,如果在听闻空性之法,但是在听闻的当下,并没有办法了解,或者是虽然了解,但是没有之前所谈到的这些相状,暂时是没有办法了知你是否能够成为具量的法器。虽暂不知是否「为」甚深法器,这边加一个「为」,念起来会比较顺一点。也就是你在听闻空性之法时,虽然没有办法了解,或者是虽然了解,但没有办法现出种种相状的话,以暂时的角度而言,是没有办法了知,你是否能够成为听甚深大法的法器。然若能不违善知识之教诫,亦是堪新植通达空性功能之法器也。在听闻的当下,虽然没有办法了解,你是否是具器的弟子,但是在听闻时,要是你能够「不违善知识之教诫」,如果能够不堕入断边,所谓的不堕入断边,就是当上师在讲空性或者是无自性的时候,不要认为所谓的空性或者是无自性,它就是完全没有的空,或者是完全不存在的这种无。如果你不堕入断边,并且能够照着善知识,也就是上师他所说的法,如理的来作思惟的话,纵使过去的心相续并没有深厚的习气,但是藉由这种方式来听闻,在此同时你就能够在心相续种下相当良好的习气。透由习气不断的累积,不断的串习,将来就有机会能真正的了解空性大法。因此不管过去是否有留下这种习气,现今有机会听闻空性法时,就应该要好好的听闻。并且在听闻的当下,必须要先了解,不管是空性,或者是无自性,它并不是完全不存在的这种空法。如果能够以这种方式来作听闻的话,实际上在此同时,就能够在你的心里留下很好的习气。先上到这个地方,休息十五分钟。

之前在第二个科判,它最主要强调的内容就是,在修学空正见时,必须要能够分别「无自性」跟「无」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不能够认为所谓的空性,或者所谓的无自性,它就是完全没有的空,或者是完全不存在的无。必须要能够分辨,在无自性之上,因果缘起是能够建立的,也就是诸法它是无自性时,我们必须在这个之上,安立所谓的因果以及缘起。如果能够分辨「无自性」跟「无」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表示你是能够听闻空性之法的弟子。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先了解「无自性」,就是它没有任何的自方成立,也不是独立的。它为什麽是无自性?因为一法它在建立时,是必须要观待他者,它是要观待因缘才有办法安立;既然它是要观待,就表示它不是独立的,也就是它没有任何的自性,也没有任何的自方成立,因此没有自性并不代表,这一法它就不存在。所以刚开始你必须要有这种认知,如果有这种认知,并且好好的来修学空性之法,在此同时你的心相续,就能够生起种种的功德。会生起什麽样的功德呢?我们可以看到第130页,第三个科判「说後引发功德」,也就是一位具量的师长,对於具有条件的弟子们宣说空性之法,在此同时弟子们是能够获得种种殊胜的功德。

辛三、说後引发功德130

为堪闻者宣说空性,非空无果。颂曰:「彼器随生诸功德,常能正受住净戒,勤行布施修悲心,并修安忍为度生。善根回向大菩提,复能恭敬诸菩萨。」这当中就有讲到种种的功德。第一个,他能够持守清净的戒律。第二个,他能够广行布施。第三个功德,他会恒常的修学大悲心。第四个,他会时常修学忍辱。第五个,他为了度一切的有情众生,会将所有的善根都回向大菩提。第六个功德,他会时常的恭敬诸佛菩萨。

彼闻空性见,非但不於空性起颠倒执,引生无义,且能随行所闻,引生功德。一位具有条件的弟子,他在听闻空性之後,不但不会对空性生起颠倒的执着,并且能够在听闻空性义理之後,生起众多的功德。谓彼法器,闻空性见如获宝藏,这一位弟子他在听闻空正见时,就如同是获得宝藏一般,会感到非常的欢喜,非常的高兴。为令空见於余生中不退失故,常能正受安住净戒。这个时候他会想到,既然有这个机会来修学空正见,而且这种法门是如此的殊胜,如此的甚深,来生也希望能够有机会来修学。所以他会希望,来生能够得到增上生的人天果位,并且希望能够有再一次的机会,来修学此殊胜的正见。我们都知道,如果想要获得增上生的人天果位,它最主要的条件就是必须要持守净戒。因此彼作是念:我若犯戒,必以此而堕恶趣,致空见为之间断,故能受戒守护不犯。这个时候他会想到,如果我造了恶业,要是犯戒的话,来生会因此而堕入恶趣,导致没有办法投生在增上生,也就是人天果位,再继续的修学空正见,这个时候空正见就会呈现出中断的现象。为了让空正见不呈现出中断的现象,所以我必须要好好的持戒,希望来生还能够再次的获得暇满人身,希望能有再一次的机会,来修学此殊胜的大法。

此言犯戒,不限先受,净戒违品诸自性罪,皆是犯戒也。所谓的「犯戒」,是不是说你应该要先去受戒,在受戒之後没有办法持守,这才称之为犯戒呢?这并不一定。如果你有机会去持守戒律,也就是你有机会去受戒的话,应该把握这个机会。以出家众而言,可以受沙弥戒,或者是比丘戒;以在家居士而言,可以受在家五戒。有机会受戒,可以去受戒。但是有一些人,他要是没有受戒,应该怎麽办呢?「净戒违品诸自性罪,皆是犯戒也」,他虽然没有去受戒,但是他可以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也就是行十善业。如果连十善业,都没有办法作,也就是他没有办法持守断十恶业的律仪的话,在此当下他也称之为是犯戒。所以犯戒并不是说,应该要先去受戒,然後才会有所谓的犯戒的现象产生。要是你的所作所为,违反了断十恶业的律仪,实际上这种行为都可以称之为犯戒。

又作是念:我纵能严持净戒生诸善趣,倘生贫家,缺乏饮食衣服医药资生之具,恒须追求,则听闻空见及修习空义皆将间断。接下来这个人会想到,纵使我能够持守清净的戒律,而投生在善道。要是投生在善道,是投生在贫家,而缺乏种种的饮食、衣服,甚至医药等资具的话,那必须花很多的时间在食、衣、住、行之上。如果将时间,都花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之上的话,「则听闻空见及修习空义皆将间断」,可能就会没有时间来听闻空正见,或者是修学空正见。相同的,心相续当中的这种法门,也会产生中断的现象。遂於前说上下福田尽力供施。为了让来生的受用能够圆满,所以就如同第一品所讲到的,对上应该要尽心尽力的去供养,对下也应该要广行布施。复作是念:此空性见要以如上所说大悲摄持,方能引生佛果,故恒修大悲心而为根本。这个人在修学空正见时,会想到我必须要时常的观修大悲心的内涵,也就是不忍他人受苦的这种心。因为空正见要是没有大悲心作为摄持,它没有办法藉此而成就圆满的佛果。既然想让所修的这一切,都能够成为成佛之因的话,在修学空正见的当下,也应该要尽心尽力的去修学大悲心。透由大悲心的摄持,空正见的力量才有办法成办佛果,「故恒修大悲心而为根本」,这个时候,他会花很长的时间来修学大乘的根本,也就是大悲心。

复作是念:接下来他又会想到,由瞋恚力能堕恶趣,能坏善根,如果在修学空正见的同时,要是在内心生起强大的瞋心,会藉此让来生堕入恶趣。不仅会有如此的过患,「能坏善根」透由瞋恨心的力量,能够摧毁过去所造的一切善业。能令颜色极不可爱,缘此令诸圣者不生欢喜,故当修安忍。不仅如此,如果内心生起强烈的瞋恨,不管是在现今,或者是在来世,容貌会因此而显得格外的丑陋。因为这样的因缘,会让圣者没有办法生起欢喜心,因此他也会时常的修学安忍,也就是忍辱。又见持戒等善根,若不数数回向一切种智,则非成佛之因,并且在行持戒种种善行时,要是没有办法将一切的善根,回向无上菩提的话,实际上所做的这一切,都没有办法成为成佛之因。亦不能恒感身及资财无量妙果。相同的,如果没有办法将一切的善根回向於无上菩提的话,不管是身,或者是资财,都会有用尽的一天。故持所有戒等善根,为度众生出生死故,回向菩提。因此之前,他不仅会持戒、布施,修学悲心以及修学忍辱,并且会将所修学的一切善根,回向无上菩提,为的就是希望能够救度一切的有情众生,脱离生死的苦海。又见二乘等不能如诸菩萨宣说甚深缘起,故於诸菩萨所起极敬重心。这时他会发现到,虽然声闻以及缘觉也有办法证得空性,但是他们所证得的空性,以及菩萨们所证得的空性并不相同。菩萨能够藉由无量种的正因来证得无自性,也就是空性的内涵。小乘的行者,不管是声闻,或者是缘觉,他们虽然能够证得空性,但是大部分都是透由某一种的正因,就是仅少数的几种正因,以及佛陀所宣说的教理内涵来证得空性的。既然他们是透由这种方式来证得空性的话,就表示他们没有办法像菩萨一样,来宣说甚深缘起的内涵。「故於诸菩萨所起极敬重心」,因此在想到诸佛菩萨功德的同时,他能够藉此而对三宝以及诸佛菩萨生起强大的信心。

得空见诸大乘人,由生清净正见,於修广大行品起极敬重,此是最应称赞之处。因此大乘的行者,要是能够透由这种方式,来修学清净的中观正见,不仅能够对中观正见生起强大的信心,并且会对修学广行道次第,也生起强大的敬重心。也就是在修学空正见的时候,他会去广行布施,或者是修学忍辱,或者是持戒,或者是修学悲心等等的广大行。「此是最应称赞之处」这些都是透由修学空性之後,所生起来的种种功德。《菩提心释》云:「由知诸法空,复能说业果,此为最甚奇,此乃极希有。」在《菩提心释论》也有谈到,如果能够在无自性的空之上,也就是在空性之上安立业果的话,实际上这样的人是相当稀有的,而且他能够藉此而获得最大的利益。是故必须永离二种非器,所以在修学的当下,必须要尽量的远离两种的过失。是哪两种过失呢?或不信解而生诽谤,或似信解而以正理破除一切因果等法。这两种过失,就是之前所谈到的,第一、既然一切的万事万法它是存在的,怎麽会讲到所谓的空性?或者是无自性?他会因为没有办法对空性生起好乐,就诽谤空性之法,这是第一种的过失。「或似信解而以正理破除一切因果等法」,第二种过失,有一些人看似对於空性会生起种种的好乐,但是在修学空性时,会以种种的正理来破除因果的法门,他会认为既然是无自性,怎麽能够安立因果?但是实际上这两种都是过失。

即依无自性之空见,了达一切能作所作诸法极为应理也。因此在听闻空性之甚深大法时,必须要远离这两种过失,并且要在无自性之上,能够安立一切能作、所作,也就是安立一切缘起以及因果的内涵。因为所谓的无自性,就表示它不是独立的,既然不是独立的,就表示要安立它,或者这一法要呈现出来时,是必须要观待他者,甚至它是必须要观待种种的因缘。如果因缘和合,这一法它能够形成,如果因缘没有办法和合的话,这一法是没有办法形成的。既然一法的形成,是必须要观待缘起,缘起必须要观待因果的话,就表示它并不是独立,它也没有任何的自性可言。所以必须在无自性之上,才有办法建立一切能作、所作,也就是缘起因果的内涵,这种方式是相当合理的。

若非如是,自谓已得正见,而於持戒等一切业果建立,见如兔角之花纹,谓彼等行是对未知了义者,已知了义即不须彼。如果在无自性之上,没有办法安立缘起因果的内涵,还认为,自己已经获得了中观正见,并且在阐释无自性的内涵时,破了一切世俗之法;认为一切的世俗法,也就是万事万法,它就犹如同兔角,或者是兔角的花纹一般,不管是兔角,或者是兔角的花纹,这都是不存在的。这个时候他会谈到,佛陀虽然在经典里,也有谈到世俗法的内涵,但是这一切都是对未了知空性的人而讲述的;对於能够通达空正见,也就是通达空性的行者而言,是不需要这些世俗法的。此乃妄执,一切皆是分别所作,一切分别皆是着实之相执故。这个时候他就会谈到,这些世俗法都是不存在的。为什麽是不存在的呢?不管是想要去持戒,或者是想要观修悲心,想要修学忍辱,实际上这些心念,它都是一种分别。既然是分别的话,他就会认为,既然这些心它都是分别心,它都是一种执着,所以必须要断除这种执着。也就是因为要断除执着的缘故,所以是不需要持戒,也不需要修学大悲,更不需要修学忍辱,所以「一切分别皆是着实之相执故」。他会认为一切的分别心,都是一种执着,为了要断除这种的执着,他会认为不管是持戒,或者是大悲,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

便同支那堪布,摧毁一切善根也。所以如果有一个人,他所提出来的中观正见,是以这种方式来作讲释的话,实际上他所提出来的正见,就跟过去中国支那堪布,他所提出来的这种见解是相同的。他们在阐释无自性的内涵时,摧毁了一切的善业以及恶业的分别,会认为并没有所谓的善、恶、好、坏之分。他们有举了几个例子,比如说支那堪布他会提到,不管是白云,或者是黑云,它都是能够遮蔽阳光的,所以在此之上,根本就不用去分所谓的黑白,或者是好坏。并且他会认为,不管是白狗或者是黑狗,今天白狗咬人,或者黑狗咬人,实际上牠都是已经咬了人,为什麽要去分辨白跟黑?不仅如此,如果有一个人被金縺绑住,实际上他是被绑住了;被铁縺绑住,也是被绑住,既然都是被绑住,为什麽要在这个之上去分别,所谓的金跟铁的不同?他们会举出种种相似的譬喻,来譬喻你是不用分别好坏跟善恶的,这一切都是我们的分别,如果去做这种分别,你是在执着外境;所以他们会认为,并没有所谓的好坏跟善恶可言。

这个地方,有谈到一个人就是支那堪布,这是中国当地的一位,算是对於中观正见,他自认为相当有内涵的一个人。关於这一点的分辨,达赖喇嘛法王在讲经时都会特别的谈到,平常说支那堪布他所提出来的论点是错误的,实际上支那堪布他可以分为两种的派别。因为当时,就是西藏的藏王还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城称之为静虑城,静虑城当中,弘法者就是以支那堪布为主。如果支那堪布他所提出来的论点是颠倒,而且错误的话,国王的权力相当大,应该不会让支那堪布在当地弘法。也就是因为支那堪布他在当地弘法的缘故,就表示他们所阐释的论点,应该不是如此的颠倒、如此的错误。静命论师他到了西藏之後,破了支那堪布所提出来的论点,将支那堪布赶出西藏的公案,在这当中的支那堪布,可以分为两派,就是一派他们所提出来的论点是正确的,一派他们所提出的论点是不正确的。静命论师破了支那堪布的论点,这当中的论点是比较不正确的这一部分。也就是支那堪布他本身所提出来的论点可能是正确的,但是追随他的弟子在修学时,可能没有办法清楚的了解这些论点的缘故,所以就是以颠倒错误的方式,来阐释支那堪布的论点。所以静命论师到了西藏之後,就是破除了这些论点,并且将这些追随者赶出了西藏。

接下来看到下一段,或有妄说,之後又有一类的人,他们阐释到:就乱识前暂许取舍。若於分别仍分是否实执二类,「就乱识前暂许取舍」他会认为一切的万事万法,它是存在的,但是它存在的方式是因为错乱的心,而显现出来的境界。简单的来说,在还未通达空性之前,因为心是错乱的缘故,所以透由错乱的心,它会显现出种种的外境,所以他认为只要能够通达空正见,就能够断除错乱识。你的眼前是不会显现出这一切的,你所看到的这一切,实际上都是因为没有办法证得空性,你的心是错乱的缘故,所以透由错乱心的力量,而显现出的外境。「若於分别仍分是否实执二类」,并且他会认为,所谓的分别心能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执,一类是非实执,他会在分别心上作如此的分别。跟之前支那堪布,所提出来的论点是不相同的,他们认为一切的分别心都是实执;但是接下来的这些人,他们是谈到,分别心可以分为「实执」以及「非实执」这两大类。则说破自性之正理能破一切境,便成诳语。如果在分别心之上,细分为实执以及非实执这两大类的话,你怎麽能够说,破自性的正理,它能够破除一切的外境?一边说分别心能够分为两大类,一边又说破自性的正理它能够破除外境,实际上这已经有相违了。若不分二类,则见行二种分别,应互相违害势同水火。假如在分别心之上,不去区分「实执」以及「非实执」这两类的话,「则见行二种分别,应互相违害」,如果不作细分,在修学「见」时,就没有办法修学「行」的部分;相反的,在修学广行时,就没有办法修学深见的部分,因为这两者是完全相违的。因为所谓的「空正见」就是断除实执的正见,如果断除实执,在分别心之上不作如此的区分,在修学甚深的空正见时,就没有办法行广行的菩萨行,所以这两者势必会形成如同水火般的相违状态。其安立取舍处之乱识,与能安立者,并所安立法,皆应无处安立。如此的来外境的乱识,也就是错乱的心;以及能够安立外境的人;或者是这个人以及心所安立的法;也就是心,以及人,以及法,这三者都没有办法安立。所以不管在分别心之上,是否有分为实执以及非实执这两大类,实际上你所提出来的论点,跟之前支那堪布所提出来的论点,虽然是不同;但是你们所谈到的内涵,都是不合理的。

辛四、劝法器人听闻132

接下来看第四个科判「劝法器人听闻」。「善巧深广诸士夫,渐次当得极喜地,求彼者应闻此道。」如上所说甚深广大之理,若有士夫能善巧者,之前所谈到的「甚深」,就是甚深空性,「广大」就是广大的缘起。如果有一个人,他能够以善巧的方式,了知甚深的空性以及广大的缘起的内涵,则於异生位中,不久即能修集甚深广大福智资粮,这一位行者,他在凡夫位时,就能够快速的累积广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资粮。「异生」就是凡夫的意思。如果一个人他能够以善巧的方式了解甚深空性,以及广大缘起的内涵,在凡夫位时,他就能够快速的累积广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资粮。渐次当得极喜地。因此能够慢慢的登上初地,也就是成为一位圣者。这当中的极喜地,就是登上了初地而成为圣者。故凡欲求极喜地者,应听闻此甚深道也。此即劝令听闻。因此想要登上初地,也就是登上极喜地的话,在此同时应该要听闻此甚深之道。藉由听闻甚深之道,不仅能够获得广大的智慧资粮,在此同时透由修学广大行,也能够累积福德资粮。所以在福德资粮以及智慧资粮圆满时,就能够快速的登上初地,也就是极喜地。今天这堂课就上到这个地方。










相關文章: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入中论
入中论2
入中论 3
入中论 4
入中论5
入中论 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3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4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5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3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4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5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7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8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9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0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1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3
入中论颂
入中论自释 卷一
入中论自释 卷二
入中论自释 卷三
入中论自释 卷四
入中论自释 卷五
入中论 1
入中论 2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一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二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三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四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卷五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六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七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八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九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一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二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三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四
入中论日光疏(下)
入中论日光疏(上)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一﹞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二﹞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三﹞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四﹞

上一篇(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回目錄 下一篇(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3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法海点滴 道次第 中华民国阿底峡佛学会
◎悲泪化现度母
大方广佛华严经-正释经义
不愿面对的真相
菩提道次第安乐道论

赞助网站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維基百科-藏傳佛教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佛教藝術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