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五)蓮師持明總集薈供 『慈悲.智慧.圓滿』宗喀巴大師 國家心靈藝術 秋竹仁波切清明懷恩超度.阿彌陀佛灌頂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入中论 4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11:38:07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11:37:16   编辑部 报导

入中论 2002-4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四)2002103

看到第26页,第26页的这个偈颂就是讲到,布施又可以分为出世间的布施,以及世间的布施。「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罗蜜,由於三轮生执着,名世间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又可以分为出世以及非出世,这两种有什麽样的差别呢?在布施的同时,布施者,以及受施者,以及布施的东西这三者,如果能够用「三轮俱无」,也就是三轮皆空的方式来行布施的话,这种布施称之为出世间的布施波罗蜜。在行布施时,要是能够透由现证空性的智慧来作摄持;也就是透由现证空性的智慧来作摄持时,我们行布施的话,这种布施,称之为出世的布施波罗蜜。「由於三轮生执着,名世间波罗蜜多」,如果我们在布施的过程,对於布施者,以及受施者,以及布施的东西这三者,没有办法了解它们真实的本性,也就是在内心没有办法现证空性的内涵,而行布施的话,这种布施称之为世间的布施。所以在第四句,就有讲到「名世间波罗蜜多」。

接下来下一个偈颂就是讲到,初地的菩萨,他有什麽样的功德?我们将初地菩萨的功德,总摄在这个偈颂当中。「极喜犹如水晶月,安住佛子意空中,所依光明获端严,破诸重闇得尊胜。」所谓的「极喜」就是初地的菩萨,在第一地我们称之为欢喜地,或者是极喜地。所以登上初地的菩萨,就犹如同在虚空的月亮一般。是透由什麽样的方式,来譬喻初地的菩萨呢?是透由三种不同的方式,用月亮的譬喻,来譬喻登上初地的菩萨。

在譬喻的过程,第一句「安住佛子意空中」,就如同月亮它是高高的住在虚空一般,证得初地的菩萨,他是安住在佛子的意空当中的。第二句「所依光明获端严」,这当中的「光明」,就是智慧的光明。因为这一位菩萨的心相续当中,有智慧光明的缘故,就如同月亮它能够使虚空皎洁庄严一般,这是第二点。第三句「破诸重闇得尊胜」,所谓的「尊胜」就是「能胜逆品」的意思。这一位菩萨的心相续当中,因为有种种的智慧,种种功德的缘故,他能够破除内心的无明,就如同月光能够破除黑暗一般。所以在这个偈颂,就是透由这种譬喻方式,来譬喻登上初地的菩萨,也就是在欢喜地的菩萨,是具有种种功德的。

接下来是看到第二品,在第二品讲述的是二地的功德,也就是讲到离垢地的功德。「彼戒圆满德净故,梦中亦离犯戒垢。身语意行咸清净,十善业道皆能集。」在二地的菩萨,最主要圆满的功德,是持戒度的功德,所以在第一句有讲到「彼戒圆满德净故」,他的「戒」是相当、相当的圆满。我们怎麽看得出在二地的菩萨,他持戒是相当圆满的呢?在第二句就可以看得出来,「梦中亦离犯戒垢」不要说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连晚上在睡觉时,在他的梦境,都不会犯下种种的恶业,所以「梦中亦离犯戒垢」他是远离犯戒的污垢。

远离了犯戒的污垢之後,他会得到什麽样的功德呢?「身语意行咸清净」不管是身,或者是语,或者是意,也就是三门,它是远离了逆品的污垢所染,所以他的身语意都是非常的清净、非常的圆满。因此「十善业道皆能集」,十善业就是身的三善业,语的四善业,以及意的三善业;身语意的十善业,因为持戒都非常清净圆满的关系,所以「十善业道皆能集」。

    接下来第二个偈颂,「如是十种善业道,此地增胜最清净,彼如秋月恒清洁,寂静光饰而端严。」我们看到前面两句「如是十种善业道,此地增胜最清净」,登上二地的菩萨,他最主要圆满的功德,是殊胜的持戒波罗蜜的功德。之前在初地的时候,我们有讲到,登上初地的菩萨,他所要圆满的功德,是以布施度的功德为主。布施度的功德圆满之後,在登上二地时,他所要圆满的功德,就是透由行十善业的方式,能够让他的持戒功德圆满。因此在第一句就有讲到「如是十种善业道,此地」,此地就是讲到了二地,在二地的菩萨,他所要获得的功德就是「增胜最清净」的持戒功德。

接下来第三句「彼如秋月恒清洁」,把持戒的方式譬喻成秋天的月亮一般。因为持戒这一句话、这个名辞,在梵语是代表「清凉」的意思,也就是我们能够透由持戒的方式,来断除犯戒时所生的炽热,而会有清凉的感受。所以在这个地方,就是用秋天的月亮,来譬喻持戒的功德。持戒之後,人会呈现出清凉,而且非常自在的状态。

「寂静光饰而端严」,比如一位持清净戒的比丘,他的外貌是相当庄严的,在这个地方讲到了持戒,不管是性罪,或者是遮罪。「遮罪」的部分,比如比丘会受比丘戒、持守比丘戒,接下来受所谓的菩萨戒等等,这部分是属於「遮罪」;也就是受了戒律之後,必须去持守这种律仪。至於像十恶业的部分,是属於「性罪」,不管是否有受戒,只要犯了这种行为,都是造下恶业,这种恶行称之为性罪;所以性罪最主要的内涵,就是讲到了十恶业。至於「遮罪」的部分,比如有受别解脱戒,或者是菩萨戒,在受了戒律之後,必须好好的去持守;如果没有办法持守,这时候所犯的罪就是遮罪。如果能够好好持戒,不仅能够断性罪,也能够断除遮罪;所以能够断除犯戒时所生的炽热感,在内心会有清凉的感受,这都是持戒的功德。

接下来下一个偈颂,「若彼净戒执有我,则彼尸罗不清净,故彼恒於三轮中,二边心行皆远离。」如果在持戒的过程,持守清净的戒律,能够透由持戒断除性罪以及遮罪。如果在持戒的同时,也能够观修无自性的内涵,这样的戒律才是真正的清净戒。「若彼净戒执有我」,在持戒的同时,对於持戒者本身,以及持戒的对象,以及所持守的律仪,要是执着它是自性有的本质,这个时候所持的戒,不能够称之为清净戒。「若彼净戒执有我」当中,就已经包含了持戒者,以及持戒时必须持戒的对象,以及他所持的戒律,对於这三者,我们要是执着它是自性成立的话,「则彼尸罗不清净」在持戒的同时,虽然不会被性罪以及遮罪的种种污垢所染,但是这种持戒方式,并不是最究竟、最圆满的。「故彼恒於三轮中,二边心行皆远离」,所以在持戒的同时,必须要观想持戒者本身,或者是持戒的对象,以及所持守的戒律,都是自性空的内涵。透由观修这种内涵来持戒,这样的戒律才是最清净、最圆满的。

    最後一句「二边心行皆远离」,登上二地的菩萨,因为在他的心相续当中,有现证自性空的智慧,透由这种智慧来摄持,要是他能够持守清净戒的话,这种持戒方式是最清净、最圆满的。所谓的「二边心」,就是远离了显现世俗相之心,远离了这种心之後来持戒,这样的持戒才是圆满殊胜。

    下一个偈颂,「失坏戒足诸众生,於恶趣受布施果,生物总根受用尽,其後资财不得生。」第一句「失坏戒足诸众生」,在生为人的同时,如果只行布施,没有持戒的话,会有什麽样的过患呢?「於恶趣受布施果」,这个时候,布施还是会有它的果报呈现出来,但是这种布施的果报,也就是受用圆满的这一点,是没有办法在善趣呈现出来的。它所呈现的面貌,必须投生在恶道,比如投生在饿鬼道,或者是投生在畜生道;虽然是投生在三恶道,但是种种的受用,还是相当的圆满。

就比如以畜生道的龙王而言,在龙王的头上,有各种的宝饰来作庄严,虽然龙王他的本身的受用是相当的圆满,但是因为他之前没有办法持戒的缘故,所以他是必须投生在三恶道。所以想要让布施的果报,它是呈现在善趣,必须透由持戒才有办法成办。如果只有修学布施,没有持戒的话,这种布施的果报,是会在恶趣成熟,所以「於恶趣受布施果」。

「生物总根受用尽,其後资财不得生」,如果这个布施的果报,我们想要让它在善趣呈现出来,就必须要透由持戒才有办法成办。不仅是布施,比如像忍辱,或者是智慧,也都是必须透由持戒,种种的果报才有办法在善道成办出来。就比如现今我们在学佛的过程,有一些人的脑筋特别好,也特别的用心,但是如果他在修学时,没有办法好好的持戒,在来生他是没有办法生在善道的;就比如他有可能是生在畜生道,但是他的脑筋还是特别的好,会呈现出这种面貌。所以我们在修学时,不管是布施、忍辱,或者是修学智慧,种种的果报想要让它呈现出比较圆满的面貌,必须透由持戒才有办法形成。

这个偈颂的第三句以及第四句的内容,最主要就是讲到我们在修学时,只有行布施而没有办法持戒,会有什麽样的过患呢?「生物总根受用尽,其後资财不得生」,因为只有修布施,没有持戒时,我们生的地方是生在三恶道;生在三恶道的同时,是能够享用过去布施所得到的,受用圆满的部分。但是因为没有办法再行布施的缘故,这种圆满的受用,最後还是会竭尽,所以「生物总根受用尽」。

就比如以龙王而言,虽然龙王相当的富有,种种的受用是相当的圆满,但是因为他非常吝啬,也就是不能够再行布施的缘故,再过几生他的受用就会越来越匮乏。所以如果想要让种种的受用更圆满,我们要想办法生在善道,一方面生在善道时,可以享受过去布施所得到的果报;生在善道时,我们也可以再行布施。想要生在善道,唯一的条件,唯一的因缘,就是要持戒。所以「其後资财不得生」,如果没有办法持戒而投生在恶趣,当过去所造的福报享用完毕之後,接下来种种的资财受用,是没有办法产生的,这是没有办法再行布施的过患。

这当中就有举一个譬喻,比如在买卖的过程中,要是我们拥有一笔钱,将这笔钱存在银行里,它会有利息产生。要是这一笔资金、这笔钱用尽的话,资金是没有办法产生,也就是没有利息。所以必须透由持戒,想办法生在善道,我们才有办法再行布施。

 

接下来下一个偈颂,「若得自在住顺处,设此不能自摄持,堕落险处从他转,後以何因从彼出。」第一句「若得自在住顺处」,比如我们在获得暇满人身时,处在非常自在的状态,而且现今所处的地方,是远离了八种的无暇,而住於闲暇之处,所以讲到「若得自在住顺处」。「设此不能自摄持」,得到了暇满的人身之後,修学法的种种顺缘都已经具备,也有自主能力的同时,要是没有办法好好的持戒,想办法不堕恶趣的悬崖的话,要是不小心堕入三恶道,这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情。

所以第三句就有讲到「堕落险处从他转」,也就是在获得暇满的人身时,要是没有办法透由持戒,脱离三恶趣的深险悬崖的话,「後以何因从彼出」如果不小心堕入到三恶道,因为在三恶道时,是没有办法持戒的,所以要再想从三恶道跳脱出来,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最後就有讲到「後以何因从彼出」,这个「彼」就是,如果想要再从三恶道跳脱出来,因为没有办法持戒的关系,所以要从那样的状况跳脱是相当不容易的。

下一个偈颂「是故胜者说施後,随即宣说尸罗教。尸罗田中长功德,受用果利永无竭。」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佛陀他在六度当中,先说了布施度;在说了布施度之後,随即宣说了持戒度的种种功德。「尸罗田中长功德,受用果利永无竭」,这当中就做了一个譬喻,譬喻说如果能够透由持戒,持戒它本身就如同是肥沃的土地一般。如果想在肥沃的土地之上,种植什麽样的植物,或者是水果的话,这些果树以及植物,它都能够快速的生长。所以如果能够透由持戒,然後在持戒的田中,种下布施或者是忍辱,或者是精进的种种功德的话,它所感得的果报,是绝对不会有竭尽的一天,所以「尸罗田中长功德,受用果利永无竭」。相反的在修学的同时,要是没有办法持戒的话,纵使有再多的功德,比如像布施,或者是忍辱、精进的种种功德,但是那也是短暂的一生而已。在来生,因为没有办法持戒的缘故,会投生在三恶道;投生在三恶道时,因为没有办法行善的缘故,所以过去生所造的种种善业的果报,要是用尽了,就必须忍受无量无边的苦,所以在修学的过程,持戒就变得格外的重要。

现今我们在修学的过程,因为有一些人他不了解法的内涵,所以会觉得所谓的善行就是只有布施,或者是作课诵等等,所以他非常的注重外表的这种善行;但是对於真正的持戒的部分,却相当的轻忽,如果有这种想法,是相当错误的。因为之前谈到戒有两种,第一是断性罪的这种戒,第二种是断遮罪的这种戒。就如同戒它可以分为断性罪的戒,跟断遮罪的这两种戒的缘故,所以我们所必须断除的恶行,它也可以分为性罪以及遮罪这两种。

性罪跟遮罪这两点之间,有什麽样的不同呢?所谓的性罪就是,不管有没有受戒律,有没有受律仪,只要犯了这种行为都会造作恶业的,我们称之为性罪。就比如在家居士,并没有受持什麽样的律仪,如果去行杀生,虽然没有戒律,但是在行杀生的同时,这种行为还是恶行,所以在行的过程,还是会造下恶业,这种恶行称之为性罪。遮罪就是我们必须要持守戒律,不管是别解脱戒,或者是菩萨戒这些戒律,如果在持守的当下违反的话,所犯的罪就是遮罪。所以性罪跟遮罪这两者之间是有一点不同的。

所以在修学佛法的过程,虽然供养、布施,或者是作课诵,这些行为它是善行没有错,它也相当好;但是在这个之上,要是没有以持戒作为基础的话,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情。因为之前有谈到,要是没有办法持戒的话,之前所造的善业,它是会感果没有错,但是它感果是在什麽样的状况中感果呢?是在三恶道,种种的果报才有办法呈现出来。也就是因为没有持戒的缘故,必须堕入到三恶道,但是之前所行的善业果报还是会形成。但是形成之後,因为已经在三恶道流转,所以在流转的当下,是没有办法再持戒的。没有办法持戒的同时,相对的也是没有办法再行善,因此之前行善的续流,就会呈现出中断的现象。所以平常在修学时,不仅仅是要行布施、供养,或者是种种的善行,在这个之上持戒是相当重要的。

或许有些人会有这种概念,会觉得我在来生是不会堕入到三恶道的,因为我在这一生修学佛法的同时,我有行布施,也有供养,甚至时常去听课等等的;这一些虽然都是善行,但是不能够透由这些善行,让我们不堕入三恶道。如果你在来生,不想要堕入到三恶道,最主要的因缘就是要透由持戒。所以在之前有讲述到,持戒它就犹如功德田一般,在持戒之上,我们将布施以及忍辱、精进种种的功德,种在这个功德田之上,种种的功德才有办法圆满。

所以在修行的过程,必须以持戒为根本,在这个根本之上去行善,众多的善行才有办法步步的增上、步步的增长。所以我们的导师,他在宣说佛法的过程,曾经有讲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第一句「诸恶莫作」,在行善的过程,要是没有办法透由持戒来行善的话,其实所行的善业,并不能够呈现出圆满的面貌。因为在行善时所造的善业,它是会被性罪以及遮罪,种种的污垢所染污,所以所造的善业并不能够呈现出圆满的面貌。所以在行善时,要是会造恶的话,在造恶的当下,就应该透由种种的方式,将恶业忏悔乾净。这个不仅是在今生,或者是在来生,都会有相当的帮助。以来生的角度而言,因为在今生有持戒的缘故,在来生能够得到殊胜的暇满人身,甚至人天的果位等等。也就是因为持戒的这一点,对於修学佛法的行者而言,是相当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入中论》有特别强调,持戒的功德以及不持戒的过患。先上到这个地方,休息十分钟。

接下来下一个偈颂,「诸异生及佛语生,自证菩提与佛子。增上生及决定胜,其因除戒定无余。」所谓的「异生」就是凡夫,「佛语生」是声闻,「自证菩提」是独觉。为什麽要将独觉称之为「自证菩提」呢?因为独觉也是透由修学佛陀所宣说的法门,才有办法证得菩提。但是为什麽我们只称声闻叫做「佛语生」,不称独觉为「佛语生」呢?这是有它的原因在。虽然独觉他在修学的过程,是必须透由佛陀讲经说法之後,才有办法证得种种的功德,但是他在最後一生,也就是他要获得菩提之前,在最後一生的时候,是不用透由其他的上师说法,就能够现证菩提。这边所谓的「菩提」,就是独觉他必须要证得的菩提,也就是小乘的菩提。所以在最後一生,他是不用透由其他上师的说法,即能够证得小乘菩提的缘故,所以我们称独觉为「自证菩提」。为什麽声闻没有这种办法呢?因为声闻以及独觉这两者当中,独觉的智慧是远远超过於声闻的,所以声闻不仅仅在平常修学的同时,必须透由其他的上师说法,才有办法生起种种的教证功德,就连最後一生,也是必须透由其他的上师说法,才有办法证得小乘的菩提,所以我们会称独觉为「自证菩提」。

    接下来「自证菩提与佛子」,所谓的「佛子」就是菩萨的意思。「增上生及决定胜」在获得增上生以及决定胜的众多因缘当中,持戒是最为重要,如果没有持戒,增上生以及决定胜种种圆满的果位,是没有办法获得的。因此在最後有讲到,「增上生及决定胜,其因除戒定无余」。

    接下来下一个偈颂,「犹如大海与死屍,亦如吉祥与黑耳。如是持戒诸大士,不乐与犯戒杂居。」比如在大海有一副死屍,这一副死屍,它是不会长久停留在大海中,它会被海浪冲到海岸边。据说生在海洋的龙王,他们非常爱乾净,所以看到死屍这种不净物,会觉得非常讨厌,所以他不希望死屍在海洋中停留太久,因此海浪会将屍体,冲到海岸边。

    第二句「亦如吉祥与黑耳」,「黑耳」就是不吉祥的意思。有吉祥在的地方,不吉祥是不会存在的,如果这个地方它是呈现出不吉祥的状态,那吉祥是没有办法产生的。「如是持戒诸大士,不乐与犯戒杂居」,因此在吉祥之地,不吉祥这种状态,是没有办法产生的关系,如果这位上师,他是一位持戒的大师的话,他是绝对不会欢喜跟犯戒的人,甚至破戒的人居住在一起。所以这当中就有讲到,「如是持戒诸大士,不乐与犯戒杂居」。

    接下来这个偈颂,「由谁於谁断何事,若彼三轮有可得,名世间波罗蜜多,三者皆空乃出世。」持戒波罗蜜,又可以分为出世以及世间这两种。我们之前有讲到,三轮皆空的内涵,在持戒的同时,持戒者,也就是「由谁」的这个「谁」是代表持戒者的意思。「由谁於谁」在持戒的过程,持戒的对象为何?第二个就讲到「於谁」。第三讲到了「断何事」,也就是持戒者,他在面对这种境界,他是持守什麽样的戒律?所以不管是持戒者本身,或者是持戒的对象,或者是他持守的这一条戒,「若彼三轮有可得」如果执着这三者都是自性有的,我们所持的这种戒律,称之为世间持戒波罗蜜,所以「名世间波罗蜜多」。「三者皆空乃出世」,相反的如果对於这三者,也就是持戒者,以及持戒的对象,以及所持的这个戒律,如果能够了知,甚至现证三者皆是自性空的内涵,透由这种心识来摄持的持戒,是称之为出世间的持戒波罗蜜多。

    接下来最後一个偈颂,「佛子月放离垢光,非诸有摄有中祥,犹如秋季月光明,能除众生意热恼。」这个偈颂就是总摄了第二地的所有功德。第一句「佛子月放离垢光」,这当中的「佛子」就是住於第二地的佛子,也就是住於二地的菩萨,他就如同月亮放光一般「月放离垢光」。「非诸有摄有中祥」这当中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看到的是「非诸有摄」,所谓的「有」它是代表轮回的意思。也就是这一位登上二地的菩萨,他在轮回当中,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并不是被轮回所束缚住,因为他并不是透由业以及烦恼的这种不自主的状态轮回的。为什麽他会在轮回中呈现出来?因为他的内心,具有悲心以及愿力的缘故,所以他在轮回当中会呈现出来。也就是因为他在修学时,有持清净戒的缘故,所以虽然在轮回中流转,但是他是享有轮回的种种受用。不管是自己的身体,或者是外在的受用,甚至诸多的眷属都是相当圆满的。所以「非诸有摄」他不是被业以及烦恼所束缚住,所以他不会被轮回的种种痛苦所束缚。「有中祥」并且他在轮回当中,会呈现出非常安详的状态,因为他之前有持戒的关系,所以不管是种种的受用,种种的眷属都会呈现出圆满的面貌。而且他希望能够利益轮回中,无量无边的众生的缘故,所以他可能会投生成为转轮圣王,来成办利众的事业。

「犹如秋季月光明,能除众生意热恼」,这当中又用秋天的月光,来比喻登上二地的菩萨。登上二地的菩萨,他犹如同秋天的月光一般,为什麽要特别强调秋天的月光呢?因为在夏天,气候非常乾燥,天空会有很多的灰尘,纵使晚上有月亮呈现出来,但是我们没有办法非常清楚的看到月光。在夏季会下雨,当雨後天晴了之後,月光就会显得格外的光明,因此就用秋天的月光来比喻,登上二地的菩萨。如同秋季月光般的智慧光明,是能够消除众生内心炽热的烦恼,因此「犹如秋季月光明,能除众生意热恼」。

以上已经结束了第二品,接下来是进入第三品,在第三地取名称之为发光地。第一地称之为欢喜地,第二地是离垢地,接下来是进行第三地,也就是发光地。看第一个偈颂,「火光尽焚所知薪,故此三地名发光,入此地时善逝子,放赤金光如日出。」因为在三地的菩萨,必须要获得殊胜忍辱度的功德,他透由修学忍辱,所以内心瞋的成份会变得非常低。如果在内心生起瞋念,会将过去所造的所有善业,都摧尽的缘故,所以透由修学忍辱,就能够将瞋心的力量降到最低,所以第一句就有讲到「火光尽焚所知薪」,所谓的「所知薪」就是了知所有诸法的障碍。为什麽没有办法了知所有的诸法呢?就是因为有这种障碍的缘故,所以没有办法现证诸法的内涵。虽然在三地的菩萨,他是没有办法燃烧起这种光火,但是他已经有这样的徵兆,也就是他已经快要发起这样的光芒。所以虽然没有办法烧尽所知薪,但是在这个当下,已经有发光的徵兆,所以我们称第三地的菩萨为发光地菩萨。所以「火光尽焚所知薪,故此三地名发光」,所以在第三地为什麽要取名发光地呢?就是有这样的关系。「入此地时善逝子」,进入此地的菩萨,把他形容成「放赤金光如日出」,这个时候他会展现出,放出金光的状态,就犹如同早上太阳刚刚生起的状况。

    接下来第二个偈颂,「设有非处起瞋恚,将此身肉并骨节,分分割截经久时,於彼割者忍更增。」这当中就有讲到,三地菩萨的忍辱功德。「非处」就是在三地的这位菩萨,他对每一个众生,都有相当大的恩德,所以我们不应该对这样的菩萨起瞋心。但是因为众生非常愚痴的关系,这位菩萨虽然对我们有种种的恩德,但是我们还是会对这位菩萨生起瞋心。

并且「将此身肉并骨节,分分割截经久时」,如果我们将这位菩萨,身体上的肉,或者是骨头,一一的割下来,而且是花非常长久的时间,「分分割截经久时,於彼割者忍更增」,但是对於这位菩萨而言,也就是登上三地的这位菩萨而言,他面对这种境界,他的忍辱会修得比从前更好。因为在这个当下,他会如此的来作观想,他会觉得我面前的这位众生,他是为了要成办我的忍辱度的关系,所以他是我的善知识,所以他会对这位众生格外的尊敬、格外的敬重。他会认为,这个是我成办布施度的最好助缘,所以面对着这样的众生,他的忍辱会格外的精进,所以最後一句就有讲到,「於彼割者忍更增」。

这个地方有讲到一个公案,也就是我们的导师释迦世尊,以前在有学位的过程,也就是在行菩萨行时,他是怎麽来行菩萨行的呢?导师释迦世尊,他在成道的时候,刚开始是对五位贤士宣说四谛法门。当中有一位贤士名字叫做「古西郭的那雅」,这位上师,佛陀只对他宣说一次四谛法轮,他就见地了。其他的四位行者,佛陀分别为他们讲述了三次的四谛行相之後,他们才依照次第的见地。为什麽他们能够得到这种殊胜的因缘?为什麽佛陀在刚成道的时候,就会为他们说法,然後他们就能够因此而见地呢?这不是因为,他们过去生跟佛陀建立非常良好的关系,而是他们过去生,曾经伤害过佛陀。

在某一生,佛陀转生成慈氏王。这个时候,他已经是登上三地的菩萨,这位慈氏王他本身非常有功德。当这位慈氏王在观修三摩地时,所有的村民都会呈现出非常安详的状态。不要说人与人之间不会有纷诤,就连动物跟动物之间,也都不会有任何的纷诤产生。所以慈氏王变得非常有名,但是有很多的非人,就会因此而嫉妒慈氏王。这时候有五位饿鬼,他们非常的嫉妒慈氏王,他们是以吃肉、喝血过生活。这五位饿鬼就来到慈氏王的国家,来到这个国家时他们发现到:耶!奇怪!这个国家所有的生畜,为什麽都是放在外面没有人管的。他们就问了一个路人,这个路人跟他讲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国王,也就是慈氏王,他非常的有功德,所以在他观修三摩地时,不要说是人与人之间不会有纷诤,就连动物跟动物之间,牠们所相处的方式,都是非常自然、非常安详的。这五位饿鬼,看到这种现象,感到非常的惊讶,但是他们还是要去找慈氏王。

他们来到慈氏王的面前,就跟慈氏王说:因为我们是饿鬼的关系,所以我们需要吃肉,需要喝血,希望你能够布施。慈氏王就说:耶!你需要什麽东西呀!你们需要我布施什麽?饿鬼就跟他说:我跟你说,我是希望吃肉,我想要喝血的,所以麻烦你布施你的身体,也就是布施你的肉,以及布施你的血给我们。这时候,慈氏王他就拿了一根树枝,在自己的身上划了很多条线,想办法让身体的血液能够流出来,他就将身上的血,布施给这五位饿鬼。在布施的同时,还一边问这些饿鬼说:耶!你们喝饱了没?你们会不会因此而感到满足?也就是因为这种状态,慈氏王发了很多的愿,他就发了一个愿说:因为今生这五个饿鬼,喝了我的血的关系,所以在未来,要是我有机会成道的话,希望先度这五个人,在这个当下就发了这个愿。

为什麽在这五个人当中,「古西郭的那雅」的这位上师,他会先见地的呢?这也是有它的原因在的。这位上师,也有一世是身为国王。这位国王因为瞋心非常强烈的缘故,所以不管是王子,或者是宫女,他们都不敢在国王身边,停留太久的时间。有一天他们就趁着国王入睡的时候,偷偷的跑出去。他们在山中遇到一位修行人,就在这位修行人的面前去请法。国王醒来之後,发现王子以及宫女都不在皇宫。他就问了人说:耶!王子和宫女他们跑到哪里去了?这个时候,就有人禀报国王说:王子和宫女他们到外面,去跟一位上师求法。这位国王非常的生气,他觉得说:耶!怎麽可以做这种事情?

他就把这位传法者,也就是这位修行人抓了过来。把他抓过来时,国王就问他说:你平常是在观修什麽的?你是以修行什麽为主?这位修行人就禀报国王说:我平常是以修学忍辱为主。国王就说:既然你平常是以修学忍辱为主,我看你能不能够忍辱?这个时候,国王边说边拿出一把利刀,就往这位修行人的手上砍了一刀,将他的手砍下来。一边砍一边问这位修行者说:你有没有办法修忍辱?这位修行者就回答他说:我有办法修忍辱。接下来国王又将他的另外一只手也砍下来,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接下来分别又把他的左脚跟右脚一一的砍下来,也都问他说:耶!你还有没有办法修忍辱?这位修行者,还是回答他说:我能够。

所以这位修行人在这个当下,不仅没有对国王生起瞋心,并且还发了一个大愿。他发愿说:今天这位国王,他一边拿刀砍我手脚,一边问我这样的问题,我以後要是有机会成道的话,希望在我的内心生起光明的智慧,也就是透由这种光明的智慧宝刀,能够断除他内心的烦恼。也就是透由我的讲法,希望这个智慧的宝刀,能够将他内心的烦恼一一的斩除。

所以佛陀他刚开始在讲四谛法轮的时候,就会讲到,是不是能够了解苦的内涵?是不是能够断除集谛的业以及烦恼?也就是透由这种讲法的方式,在第一讲四谛法轮时,这位上师就能够现证见地的内涵。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因缘条件,所以佛陀在成道时,才会先对这五位上师,尤其是这五位上师当中的一位,他能够透由听闻第一次的四谛法轮,就能够见地了。所以这当中可以看得出来,忍辱的功德是非常、非常的大。

接下来下一个偈颂,「已见无我诸菩萨,能所何时何相割,彼见诸法如影像,由此亦能善安忍。」第一句「已见无我诸菩萨」,登上三地的这位菩萨,他已经现证空性的缘故,这当中的「无我」就是他已经现证了无我的内涵,也就是现证了空性的内涵。对於一位现证空性的菩萨而言「能所何时何相割」,「能所」就是伤害他的这个人。伤害他的这个人,是在什麽样的时间,用什麽的方式来伤害他的呢?

他面对这种境界,也就是面对伤害他的这个人,或者是伤害他的那个人用什麽样的方式来伤害他,他面对这种境界时,「彼见诸法如影像」他看到的这一切的影像,就如同是在镜子所看到的影像一般,他知道这一切的本质都是不真实。所以在他面对这种境界时,他的内心不会生起瞋心。就如同在电视看到的影像,我们会知道这当中所有的影像都是幻影,所以「彼见诸法如影像」。「由此亦能善安忍」他在修忍辱时,虽然他是处在後得智的状态。现证空性,是在根本定才会现证空性。但是接下来他在後得智时,因为之前在根本定他能够现证空性的缘故,所以虽然他在修学忍辱的过程,是处於後得智,但是之前现证空性的力量,还是能够留存在他的内心,因此他看见外界的万事万法,就如同幻影一般,因此他面对这种境界的时候,是格外的能够修学忍辱。所以在第四句就有讲到「由此亦能善安忍」。今天就上到这个地方。










相關文章: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入中论
入中论2
入中论 3
入中论5
入中论 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3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4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5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3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4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5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7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8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9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0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1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3
入中论颂
入中论自释 卷一
入中论自释 卷二
入中论自释 卷三
入中论自释 卷四
入中论自释 卷五
入中论 1
入中论 2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一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二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三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四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卷五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六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七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八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九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一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二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三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四
入中论日光疏(下)
入中论日光疏(上)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一﹞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二﹞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三﹞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四﹞

上一篇(入中论 3 ) 回目錄 下一篇(入中论5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2008/12/28
了义大手印祈请文--殊立手印佛学中心
60天单骑入西藏《转山》
◎Gangkar Tradit贡噶传承-金刚持地Dorje Chang
黑财神

赞助网站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佛教世界
華文佛教網絡資源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大同大學教育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