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竹巴三位仁波切寒冬送暖施食貧病善行 楊丹仁波切龍欽寧體三根本灌頂 歲末除障--- 釋迦牟尼佛四百供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7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12:46:49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12:45:23   编辑部 报导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7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七)2005

月称论师曾经在《入中论》有谈到:「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这个偈颂最主要的内涵,是谈到了如何破除「我」的部分。以偈颂的原文而言,「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贪等烦恼以及生老病死种种的过患,这一切的根本是来自於萨迦耶见。什麽样的心,它能够称之为萨迦耶见呢?先探讨萨迦耶见的所缘境,「由了知我是彼境」萨迦耶见的心,它的所缘是缘着「我」。它所缘的「我」,就是依由蕴体所安立的「我」,而这个「我」它是存在的;萨迦耶见它的所缘境,也就是这个「我」是存在的。但是当我们在缘着「我」时,我们内心所现起的形相,也就是所谓的影像,并没有办法现起如此真实的「我」。我们会认为,这个「我」它在显现时,我们会执着它是有自性,或者是有自方成立的。也就是因此,在错误的安立了「我」之後,我们也会以这种方式来安立所谓的「他」者;因此对於我们自己本身,会生起过度的贪,而对於他人会生起过度的瞋。由於种种烦恼的造作,会造下各式各样的业,透由业力的关系,我们必须要承受生老病死的苦,并且无间断的在轮回当中流转。因此在最後一句就有谈到「故瑜伽师先破我」,当我们了知萨迦耶见它的所缘境是缘着「我」之後,并且执着「我」它是有自方、有自主的这一幕的话,我们所要破除的「我」,就是有自方、有自主的这个「我」,唯有破除了这个「我」之後,才有办法断除一切的过失。

    之前所谈到的是「萨迦耶见」,萨迦耶见与补特伽罗我执之间,是有所谓的三句行。也就是如果这个意识,它本身是萨迦耶见的话,它就必须是补特伽罗我执;但是补特伽罗我执它并不一定是萨迦耶见。简单的来说,补特伽罗我执它的范围较广,而萨迦耶见它所包含的层面较窄,这个部分在《入中论善显密义疏》的下文,会为大家作介绍的。如果想要断除萨迦耶见,必须在这个之前先了解,萨迦耶见是如何的来执着外境?也就是因此,在昨天的课程,我们有先谈到,必须要先了解分别心是如何的来安立外境?了解了心是如何安立境之後,才有办法了解到,与这个正相违,也就是不由分别心去安立境,而以自主、自方成立的方式呈现的状态,是什麽样的状态?也就是如此,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在蕴之上,心是如何的来安立自我?甚至安立了补特伽罗?了解了这个内涵,我们反观内心会发现,虽然心是用这种方式在安立境,但是这种境,在我们内心现起的时候,似乎不是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它所呈现的方式,是一种相当自主、很真实的自我,从境界的那个方位而展现出来,而我们的所缘境,就是缘着这种境界。但是我们必须要先认识这一点,而认识这一点就是我们平常所谓的认识所破。

我们看到的是第二个科判,之前看到第141页的时候,「明应成中观派之实执」分为两个科判,第一个科判「明由分别增上安立之理」,第二个科判「明执彼违品之实执」。第一个科判在之前的课程,已经介绍完毕,接下来所进行的是第二个科判。首先看到第145页「明执彼违品之实执」。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卷五  

释第六胜义菩提心之二

丑二、明执彼违品之实执145

一切唯由名言增上安立为有,在之前的科判里面,可以发现到,一切的万法它的形成方式,唯由名言的力量,能够安立或者是假立为有。若执非如是有,即是执实有、胜义有、真有、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之俱生执。对之前所谈到的例子而言,可以知道「我」的安立方式,是透由心在蕴之上,藉由名言或者是分别的力量而增上,或者是安立出「我」的境界。但是一般的人,在执着境的当下,并没有办法现起这种境界,因此在这一段文就有谈到:「若执非如是有」如果在执着境的当下,不是以这种方式在执着,「即是执实有」那你所执着的是境之上的实有,或者是胜义有,或者是真有、自性有、自相有,或者是自体有,这种执着是俱生实执。

这边可以看到很多个名相,比如「实有」,实有就是我们平常所谈的谛实有。「胜义有」。「真有」就是真实有。这些名相它的内涵都是相同的,不管你执着谛实有、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相有,或者是自体有,在我们的内心,执着这些境的心,它都能够称之为是俱生的实执。此执所执之境,俱生的实执,它所执着的境界是不存在的,因为境本身并不是谛实有,也不是胜义有,因此俱生实执所执着的境是不存在的。即是假设实有之量。虽然俱生实执的境本身不存在,但是如果想要了解,「境」它是以什麽样的方式呈现的话,我们可以用假设的方式;如果它存在的话,应该是以这种方式呈现出来,所以「即是假设实有之量」,也就是「实有」虽然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要解释它的话,可以用这种方式来作解释。这就如同之前所谈到的,「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瑜伽师在观修空性的当下,所要破除的「我」,就是实执所执着的「实有我」,也就是这边所谈到的「假设实有之量」。

接下来,於所破上所加胜义简别,有二种胜义,此派亦同。在所破之上,所加的胜义,有两种不同的内涵,这个内涵就如同之前,在中观自续派所谈到胜义时,我们将胜义分成两种不同的内涵,在中观应成派解释的方式也是如此。在中观自续派所解释的这一段文,在《入中论善显密义疏》的第137页有谈到,以中观应成派的角度而言,当谈到胜义这个名相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能够来解释胜义。第一种方式就是谈到了,一法的形成,并不需要藉由名言的力量去安立,它就能够以自方存在的方式而呈现出来的话,这可以称之为胜义。另外一种解释的方式就是,证得空性的理智,它能够称之为胜义。因此以第二种的角度而言,如果将「证得空性的理智」安立为胜义的话,这种胜义是存在的。不仅仅这种胜义本身是存在的,它的所缘境,不管是空性,或者是胜义谛,或者是灭谛,这些境界也是存在的。因此不管在中观自续派,或者是在中观应成派,谈到胜义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方式。第一种解释方式是所破的胜义,这种胜义是不存在的。第二种解释的方式,是谈到了证得空性的理智,这当中包含了闻思修三种的理智,这种理智是存在的,而且它的所缘境也是存在的。

中观自续派虽於所知不许实有等三,以中观自续派的角度而言,在所知当中,「所知」就是所存在的法当中,是不承许实有等三。也就是我们将之前实有、胜义有、真有、自性有、自相有以及自体有,分为前三者以及後三者的话,中观自续派的论师是不承许实有、胜义有以及真实有的。因此「於所知不许实有等三」,在有的法类当中,是不承许实有等三种法。他们认为实有、胜义有以及真实有,皆是空性的所破,因此它是不存在的。然自性等三,则许名言中有。後三者,也就是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这三者,在名言当中是可以安立的,也就是它是存在的。此於暂时未能通达最微细之真实义者,实为引导证彼之大善方便也。以中观自续的角度而言,虽然他们所阐释的空性,并不是最究竟的空性内涵,但是这对於暂时没有办法通达最微细的空性内涵的这些人而言,「实为引导证彼之大善方便也」,这是引导他们到达,甚至最後通达最微细、最究竟的空性内涵,最好的善巧方便。也就是说,你在安立自方不成立时,如果你没有办法安立「境」的话,那宁可退而求其次,把「境」安立成是自方成立的。不能够以过去西藏的论师们,他们在安立诸法无自性、无自方,或者是无自相时,又认为这一切是藉由名言所没有办法安立,因此它是不存在的,这样的话会有许多的过失。如果刚开始,你真的没有办法体会,一切的万法皆是由分别心所安立的道理的话,那宁可用中观自续派的见,认为境虽然是没有实有、胜义有、真实有的特性,但是它本身是有自性、有自相、有自体,甚至有自方的。不然透由修学了空正见的法,而否定了业果,或者是前後世的存在,这对修学佛法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因此如果一开始,没有办法直接的深入中观应成所谈论的正见,就如同中观自续派的论师他们所提出来的论点,我们可以将中观应成派所认为的所破,分为两个部分,而前三者是可以否定,而後三者是可以暂时保留的。

在前年的课程里面,有稍微的为大家介绍,中观自续派以及中观应成派的论师,在谈到所破,会有粗细的不同,但是你们对於这个部分可能都已经忘记了。简单的再为大家作介绍,以中观自续派的论师,他们所提出来的所破,是如何的来安立的呢?他们会谈到,境界的形成,是必须要透由「心」的力量去显现、去安立之後,才有办法形成出来。就比如以补特伽罗,或者以人而言,人之所以能够形成,必须透由心的力量在施设处,也就是安立补特伽罗的境界之上,透由心的力量才有办法安立出补特伽罗,以及种种的外境。心安立境的方式,甚至心安立境的这一点,中观自续派的论师也是承许的,但是他所承许的方式,跟中观应成派的论师所承许的方式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在於中观自续派的论师,他认为心所安立的境,它本身是存在的,甚至它是必须以「自方成立」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就是境界的形成,并不是仅仅透由「心」的力量去安立,它就能够形成;而是境本身是存在,但是它存在的方式,也必须透由心去安立。简单的来说就是心以及境,这两者必须要互相的配合,境才有办法呈现。但是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他并不承许境是有自方成立,他认为境的呈现,完全都是透由心的力量去安立的,也就是在境界本身而言,它并没有任何的力量。而自续派的论师他会认为,心跟境各占了一半的力量,是这两者组合起来之後,心才有办法安立境。但是应成会认为,以境的形成而言,心它是占了百分之百的力量,透由心的力量它能够安立诸法,这是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点。但是对於应成所提出来的论点,自续派的论师是没有办法认同的。他会认为,如果心在安立境的当下,所有的力量都是来自於心的话,就如同心在安立绳子为蛇,或者是安立能够装水的东西为瓶子,在五蕴之上安立补特伽罗,如果所有的力量都是来自於心的话,就如同绳子之上是没有办法安立蛇一般,我们也没有办法安立所谓的瓶子,或者是补特伽罗。甚至就如同绳子之上,蛇是不存在的,那瓶子跟补特伽罗也应该是不存在的,因为心安立境界的方式是完全相同,所以他们产生的结果也应该是相同的才对。

在之前我们也有谈到所谓的无所有见,或者是不作意见,之所以会有这种见解形成,可以为大家作简单的介绍。谈到无所有见,提出这样论点的人,他们会认为一切的「分别心」都是执着着有自相的心。这样的论点,在过去的印度,没有任何宗派的论师们,会谈到这样的论点。以过去印度的四部宗义而言,有一些的宗义师,他是认为谛实是不存在的,有一派的宗义师认为谛实是存在的。以唯识的宗义师而言,他会认为万法当中,一部分的法是有谛实,一部分的法是没有谛实;而以有部跟经部的论师们,他们会认为一切的法皆是有谛实的,如果没有谛实就没有办法安立诸法。但是不管是承许有谛实也好,无谛实也好,最主要会有这样的差别,就是在於佛教的四部宗义,都必须要认同的是,「名言」所安立的法是存在的。也就是他们要稳固自己的见解,所以会在这个之上,去分辨有无谛实的内涵。甚至他们会提出,如果没有谛实的话,是没有办法安立业果跟三宝,甚至前後世,所以他们会认为谛实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为什麽有很多的宗义师,在阐释正见的当下,会特别的强调有、无谛实的内涵。他们会觉得「名言」所安立的法是必须要保存的,因此过去在印度的大成就者,没有一个人他们是认为,万事万法是不存在的。对於这样的特点,宗大师也曾经在《菩提道次第广论》有谈述到。

这个公案是发生在西藏的前弘期,莲花生大师进入了西藏,而那个时候莲花生大师所传的法,最主要是以大圆满的法为主。由於传法者也就是莲花生大师,他本身的证量相当的足够,所以透由自己修行的经验,来为弟子们介绍大圆满的法门。由於弟子根器不足的缘故,所以没有办法完全的领悟莲花生大师,所传下来如此殊胜的教法,甚至会误解莲花生大师的意思。以显教的角度而言,在现证空性的当下,是没有办法现起世俗任何的影像。在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论》也有谈到,「正显息灭诸戏论,故我礼敬圆满佛,所说寂静微妙法」,也就是在现证空性时,一切的世俗谛,也就是非空性的法,是没有办法在我们的意识,甚至没有办法在我们内心显现出来。但是有很多的弟子,由於不具器,甚至没有办法如实的体会,莲花生大师所传大圆满的密意,因此会认为,上师所认为的观点,就是认为外境是不存在的。但是实际上外境不存在,是在现证空性的当下外境没有办法显现,而来阐释外境不存在,但是一般的众生是没有办法体会的。

也就是因此在当时,有一位支那和尚,他来到西藏,并且很坚持这种看法,而提出了无所有见。他认为只要是分别心,「心」它本身一定会执着自相,不管这一颗心,它是善、是恶,是好、是坏,只要是执着境界的心,都会让我们因此而在轮回当中流转,我们一定会被善恶种种的分别心所束缚。并且他在阐释这个观点时,也举了许多的譬喻。之前是谈到了,不管是善的分别心,或者是恶的分别心,只要是心一定会束缚着我们,并且举了一个简单的譬喻。就比如用黄金所作的链子,跟铁所作的链子,只要是链子它绑在你的身上,你就是会被它束缚着。甚至他认为,不管是黑狗,或者是白狗,只要是狗咬到你一口,你都会觉得痛。甚至在天空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云彩,有白云,也有乌云,只要是云它都能够挡住阳光。所以他认为「分别心」不管是好、是坏,善或是恶,其实它都会影响我们,而让我们被束缚着,没有办法跳脱。甚至在谈到这个观点时,他也举了《般若经》当中,许多佛陀曾经讲过的话,当中有八十句都曾经叙述到,分别心本身就是执着自相的心。

因此在西藏当地,相当盛行无所有见的见解。之後西藏的国王,为了破除这种邪见,而从印度迎请了莲花戒大师来到了西藏。在刚开始是静命论师来到了西藏,但是在修学佛法的过程里,外在的魔障相当深厚的缘故,所以迎请了莲花生大师;在这个之後,为了要破除无所有见,而再次的迎请了莲花戒大师。莲花戒大师,他来到西藏之後,透由正知正见而破除了支那和尚所谈论的无所有见。并且他是透由辩论的方式,来破斥支那和尚所谈到的见解。在他还没有辩论之前,莲花戒大师就要试试看,支那和尚是不是能够承许种种的正因?甚至承许经论内涵的人?他就做了实验,在他还没有跟支那和尚辩论之前,他就拿了一条念珠,在他的手上不停的旋转。实际上他所有表达的内涵,就是你知道为什麽我们会在轮回当中流转?流转的根本是什麽?当他做出这个动作的时候,对方远远的看到这个动作,就拿起法衣的两端,并且往上竖立起来。他竖立的动作就是代表,我们之所以会流转,就是因为业以及烦恼造作的缘故。当莲花戒大师看到这一幕,他也能够了解到,对方实际上是了解正理,甚至是可以承许正理的人,因此他跟支那和尚做了种种的辩论,最後透由正理而击败了支那和尚,并且把支那和尚赶出了西藏。在当时,有一种传说,支那和尚在逃离西藏的时候,由於他的一支鞋子留在西藏的缘故,所以就成为一个相当不好的缘起。之後有许多西藏的论师,在阐释正见的当下,都会或多或少的将所谓的无所有见,或者是无作意见的内涵阐释出来。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内涵,以印度的宗义师而言,他们是绝对不会认同的。现今有很多的人,尤其是外国人,他们在修学空性内涵时,都会认为无所有见是相当好的法门,也乐於去修学,但是实际上这种修学方式是相当错误的。

在谈到了无所有见时,如同之前所谈到的,这些论师会认为,「分别心」本身是执着外境是有自相的执着。由於这样的关系,他会认为「境」完全是不存在的,就如同是用心的力量,安立绳子为蛇一般,这个心本身是颠倒的,境本身是不存在的。但是对於这样的内涵,龙树菩萨在造《中论》时,龙树菩萨所阐释的中观正见,被之後的论师们,分别的依中观自续派以及应成派的方式,来做不同的解释。以自续派的角度而言,他会认为,如果一法它的自性、它的自相是不存在的话,就没有办法在这个之上安立四谛、业果以及三宝的道理,而对於中观应成派的论师,提出种种问难。他认为一法必须要有自性,如果自性不成立,四谛、业果、三宝也不成立。当自续派的论师提出了这样的论点之後,应成派的论师,甚至龙树菩萨会回答说:如果一法是有谛实、有自性的话,那才没有办法安立四谛、业果以及三宝。如果有谛实、有自性就代表,这一法是不需要观待,不需要依赖他者就有办法独立形成;如果是这样,那就没有办法建立缘起,没有缘起反而没有办法安立四谛以及业果的道理。因此对於自续派的论师们,他们所提出来的问难,龙树菩萨以及中观应成派的诸大论师,他们反提出问难说:对於你所提出来的问难,不仅没有办法违害到我,反而是会违害到你们自己所提出来的论点。从这样一问一答的过程里面,可以发现到,不管是龙树菩萨,或者是应成派的论师,他们在回答的当下,并没有回答说:四谛,或者是业果,甚至一切的万事万法就是不存在的;他们是存在的,存在的方式是必须要透由观待以及依赖的方式,透由缘起的方式才有办法存在。因此承许诸法的这一点,以应成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明显的。会有很多的人认为,应成派的论点是龙树菩萨的论点,但是在阐释龙树菩萨论点的当下,又会认为龙树菩萨认为外境,也就是一切的万法都是不存在的,实际上在这之间是会有很多的相违点。










相關文章: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入中论
入中论2
入中论 3
入中论 4
入中论5
入中论 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3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4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5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3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4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5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8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9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0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1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3
入中论颂
入中论自释 卷一
入中论自释 卷二
入中论自释 卷三
入中论自释 卷四
入中论自释 卷五
入中论 1
入中论 2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一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二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三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四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卷五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六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七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八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九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一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二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三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四
入中论日光疏(下)
入中论日光疏(上)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一﹞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二﹞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三﹞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四﹞

上一篇(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 回目錄 下一篇(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果硕普利协会- Yahoo!奇摩部落格
生命管理第九项修练改变您生命价值
戒行及金刚乘十四根本堕 -朗钦加布仁波切
◎菩萨慈悲利他之探讨 .慈悲利他菩提耕耘—佛教线上. 佛法矫正当代台湾企业弊端之研究
莲师极密圣地『贝玛贵』建寺计划

赞助网站
法鼓佛修研習院
藏傳佛教寧瑪白玉派札瑪寺全球資訊網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相關網站
佛教世界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