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輪金剛大法會搭車資訊 ★犛牛放生暨長壽九尊贖命法會 極密無上普巴金剛多瑪迴遮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入中论2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11:33:19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11:32:35   编辑部 报导

入中论 2002-2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二)2002101

……中观应成派的这种正见。在他所造的论着当中,最有名的几部论,不外乎是我们今天所要修学的《入中论》,以及解释《根本慧》。根本慧就是龙树菩萨所造的《根本慧》,也就是《中论》。接下来月称菩萨有作一本根本慧的释论,叫做《显句论》。在密教当中,他有着作一本叫做《胜乐金刚》的论着。在众多的论着当中,是以《入中论》、《显句论》以及《胜乐金刚》为主,所以他这一生的成就是相当、相当的高。

    过去文殊师利菩萨,也曾经为宗喀巴大师做这样的授记。在授记的过程,文殊师利菩萨有讲述到,月称菩萨他是从佛陀的净土,发愿来弘扬中观正见的大菩萨。他弘扬中观正见,是以南赡部洲为主,就是他发愿到南赡部洲,深入将中观应成派的正见,无误的为每一位众生来作宣导,所以这位菩萨的功德以及智慧是相当不可思议的。并且文殊师利菩萨也有跟宗大师讲到,月称菩萨他所宣说的中观正见,是绝对不会有错误的,因此他是一位证量的士夫。

    这地方有一个公案,我们都知道月称菩萨,他是非常有证量的成就者。他以前在那烂陀寺修学的时候,因为他是一位大班智达,所以他是相当精通经论的内容。但是在那个地方,每一个人都要轮流当管家,有一年轮到月称菩萨当管家。因为要供养僧众茶等等的,所以每个管家都要负责去挤牛奶,做这些事情。但是月称菩萨当管家之後,他跟其他的管家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都不管这些事情,把牛放在外面、放在一边,他也不去挤牛奶。所以当常住众跟他讲说:「耶!你要把牛奶拿过来」的时候,他就在墙壁上面画一只牛,然後对着墙壁上面的那一只牛挤牛奶。这个公案在月称菩萨,他自己造的《入中论》就有写出来,在我们这本的讲义当中,也有讲到这个公案。

因为这个中心的名字就叫做「慧炬佛学院」,这个地方为什麽会提到「慧炬」这个名称呢?其实「慧炬」它是一部经论的名字,这部论典是清辨菩萨所造的《慧炬论》。清辨论师他所造的这本《慧炬论》,就是我们之前为大家介绍的,龙树菩萨所造的《根本慧》有一部注解,就是清辨论师所造的《慧炬论》。《慧炬论》的内涵,就是在解释中观根本慧,也就是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论》是什麽意思,就是透由清辨论师他解释在《慧炬论》当中。刚开始龙树菩萨,他在造《中观论》的时候,也就是这边所谓的《根本慧》这部论着的时候,并没有非常仔细的分辨出,应成派以及自续派之间有何不同。不管是龙树菩萨,或者是龙树菩萨的心子圣天菩萨,他们两者都有讲述到中观的内涵,但是在讲述中观的过程,并没有清楚的把中观应成派以及中观自续派,有何不同的部分讲述出来。中观自续派又可以分为:经部行自续派以及瑜伽行自续派。所以不管是应成派,或者是经部行自续派、瑜伽行自续派,每一派他们都认为,龙树菩萨所造的《根本慧》是非常、非常的清楚,而且是每一部派的行者都认同的。因为之前龙树菩萨以及圣天菩萨,他们并没有非常清楚的在《根本慧》当中,把中观应成派以及自续派的差别,讲述出来的缘故,所以接下来佛护论师。

佛护论师造了一本《佛护论》,在《佛护论》当中,他就非常明显的将《根本慧》当中的涵意,解释成中观应成派的涵意;他要告诉大家《根本慧》的内涵,就是在讲述中观应成派的正见。接下来佛护论师提出这样的论点之後,清辨论师就提出反驳。因为清辨论师本身是自续派的论师,他对於佛护论师所提出来的论点并不赞许,所以他就提出了反驳。他认为《根本慧》最究竟的涵意,是自续派的正见。所以在清辨论师所造的《慧炬论》当中,就有提出这样的看法。所以在这个地方为什麽要提到「慧炬」这两个字,就是讲到清辨论师为了要反驳佛护论师所提出的论点,所以造了《慧炬论》。

因为清辨论师要反驳佛护论师所提出来的论点,造了《慧炬论》之後,接下来月称菩萨。月称菩萨为了要反驳清辨论师的论点,就造了《入中论》。所以《入中论》的内涵,是以中观应成派为主,并且在这当中有很多的见解,是以破斥清辨论师的见解为主。

至於之前所提到的清辨论师,他本身也是一位相当有成就的大德,他也是印度八十位成就者之一。在印度有八十位大成就者,清辨论师是这八十位大成就者之一。他本身对於显教、密教,都相当的通达,而且他是身为王子,所以他的权势地位都是非常、非常的高。因为他提出这样的论点之後,就是把《根本慧》最深的内涵,解释成自续派的内涵之後,接下来月称菩萨才会提出这样的论点。为了要破斥清辨论师所提出的论点,之後才会造《入中论》,所以就等於月称菩萨在破斥佛法中心一样。

其实对於清辨论师这样的大成就者,他本身持的是什麽样的见解?以凡夫而言,我们是没有办法了知的。宗大师他也有讲说,这些论师他们的成就都相当高,他所持的见解为何?并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够了解。他为什麽会提出中观自续派这种见解呢?可能是为了要调伏众生的缘故,所以他本身持的见解,或许是中观应成派的见解,但是为了要调伏众生,他不得不说出中观自续派的这种主张。所以对於这样的大成就者,所提出来的主张,我们一般人是不能够随意批评的。

这个地方有讲到一个公案,就是佛护论师以及清辨论师,他们之间辩论的公案。因为佛护论师持的是中观应成派的见解,清辨论师持的是中观自续派的见解,所以他们会互相作辩论。佛护论师会提出中观应成派的看法,相同的清辨论师他也会提出中观自续派的看法,他们之间会做许多的辩论,我们将这个辩论列入中观的课程当中,这个课程是相当、相当的困难。我以前在学这一门课程的时候,我的上师有这样告诉我。我的这位上师他叫做萧伯堪仁波切,这位上师已经往生了,之前达赖喇嘛法王所得到的《根本慧》的传承,是从我的上师那个地方得到的。我的上师就跟我说,他以前在他上师的面前,也就是东波仁波切的上师。他说他在他的上师面前学这门课的时候,刚开始因为他的上师会跟他讲说,清辨论师会提出什麽样的观点,清辨论师提出这样的看法之後,佛护论师会用什麽样的方式来破斥他。所以在他的内心就觉得清辨论师好像不怎麽样,然後佛护论师是非常了不起的大成就者,因为清辨论师所提出来的所有见解,都会被佛护论师所破斥,所以他就觉得清辨论师好像也不怎麽样。所以他就有一种感觉,对於这个内容他学了很多次,但是怎麽学都是觉得不了解、不清楚。有一天,他的上师又在帮他上这门课的时候,就跟他讲清辨论师有什麽样的功德,他不是一般普通的人,他有什麽样的教证功德,然後说了很多这一方面的公案。我的上师在这个当下,就对清辨论师生起强大的信心,也是因为这样的关系,他之後再去阅读论中的内涵,就忽然了悟了。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是造者殊胜的部分,对於月称菩萨所造的论着当中,最主要的就是以《入中论》以及《入中论自释》,也就是月称菩萨他造一本《入中论》的解释,这几本书是相当的有名。接下来就是《显句论》,当中的内涵是相当的深奥。在印度当地,不管是《入中论》,或者是《显句论》,都是受到一般的人所公认,觉得这两本论着是相当有成就的。所以在印度有一些大师,他们也会这样说,在天空最明显的就是太阳以及月亮,在地面最显着的两本论着,一本就是《显句论》,另外一本也叫做《显聚论》,但是它的「聚」就是会聚的这个聚,第一个「句」是句子的句,所以这个《显句论》跟这个《显聚论》,是在地面最有名的两部着作。

接下来就正式进入正文,在正文刚开始有一个梵文,讲述《入中论》的全文。因为梵文表达的意思,是讲到「玛噶玛哇阿哇达拉拉嘛」的这个字。「玛噶玛哇」就是「中观」的意思,「阿哇达拉」就是「入」的意思,所以梵文的意思,翻译成藏文,就是讲到了《入中论》,这就是这一本论它的全名。

接下来看到这一本论着,它叫做《入中论》。《入中论》的这个「中」,它是代表「中观」的意思。「中观」的部分,又可以分为所诠的中观以及能诠的中观。「所诠」的中观,就是讲到了空正见的部分,所谓的「空正见」就是断除了常、断二边的状态,称之为空性。也就是它本身的本质是不堕入常边以及不堕入断边的,也就是离开了常、断二边的这种法门,称之为空性。这种法门,从根、道、果的方式来作解释,「根」的部分就是空性的内涵;「道」的部分,就是证得空性的正见,称之为道;「果」的部分,就是透由这种修学方式,能够得到一切种智的这种境界,称之为果。所以「根」的部分就是讲到了空性的内涵,「道」的部分讲到的是空正见,「果」的部分就是透由修学空正见之後所得到的果位,这部分都是所诠的中观。

至於「能诠」的中观,就是龙树菩萨他所造的《根本慧》,也就是《中论》。我们都知道,龙树菩萨有着作中观的理聚六论,这是他最主要的论着。在中观理聚六论当中,第一部是《中观根本慧论》,第二部是《回诤论》,第三部是《七十空性论》,第四部是《六十正理论》,第五部是《细研磨论》,第六部论是《宝鬘论》。

在理聚六论当中,最主要的根本都是来自於《根本慧》,也就是《中论》的意思。为什麽这一部论着,会称之为《根本慧》?或称之为《中论》呢?因为在这本论着,最主要的内涵,就是讲到了「空性」的内涵,也就是它的所诠是以空性为主。既然它的所诠是以空性为主,那诠释这种法门的论着,就称之为《中论》,也就是《中观论》的意思,所以是能诠的部分。所谓能诠跟所诠,「所诠」就是这部论着所讲的内容,称之为所诠;「能诠」就是讲述内容的法门,称之为能诠,所以《中论》就是能诠的部分。《入中论》的「中」,就是讲到了《根本慧》,也就是月称菩萨,他在造这本《入中论》时,希望透由这样的一部论典,来解释《根本慧》的内容,透由这种方式来进入。所以《入中论》的「中」,就是龙树菩萨所造的《根本慧》。

在这里必须要先了解,《入中论》的「中」是代表《根本慧》的意思。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能入」以及「所入」,能入就是《入中论》,所入就是《根本慧》。怎麽透由了解《入中论》,来通达《根本慧》的内涵呢?如果有人透由修学《入中论》之後,他能够通达《根本慧》的内涵,表示这个人真的是有进入了《中观》,除此之外是没有办法进入《中观》的。

这边就分成了「能入」以及「所入」,也就是能入的《入中论》以及所入的《根本慧》。能入的《入中论》,它是怎麽进入《根本慧》的呢?它是透由两种方式来进入《根本慧》的,所以又分为甚深以及广行的这两个部分。第一个它就是透由甚深门而进入了《根本慧》,第二个部分是透由广行门而进入了《根本慧》。所谓的「甚深」就是讲述到了空性的内涵,「广行」就是讲述到了方便品,也就是方便跟智慧这两品;甚深的部分是讲述到了空性,广行的部分是讲述到了方便。

我们先看到「甚深」的部分,也就是《入中论》在进入《根本慧》的过程,透由甚深门它是如何进入《根本慧》的呢?这个地方就有讲述到,《根本慧》最主要的密意,是要阐述中观应成的不共见解。也就是中观应成派的见解,以及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见解是不相同的,要把这一点先主张、先澄清出来。并且在澄清的过程,最主要破斥的对象是以唯识宗为主。也就是说中观应成派,在提出他的见解的过程,最主要要破斥的对象,是以唯识宗所提出来的主张为主,透由这种方式来进入《根本慧》。这是透由甚深门,来进入《根本慧》的最主要因素,第一个它必须要阐释中观应成派的不共见解,第二个在阐释的过程,它最主要破斥的对象,是以唯识宗为主。

接下来我们是介绍「广行」,也就是透由广行门,要如何来进入《根本慧》?这个地方就有讲述到,在《根本慧》当中,是有讲述到广行的部分,也就是广行的道次第。但是因为在《根本慧》当中,广行的道次第并不是讲得非常详细的缘故,所以龙树菩萨之後又在《宝鬘论》以及《集论》等着作当中,详细的讲述广行道次第的部分。今天我们所要修学的《入中论》就有作这样的补充,也就是在《根本慧》当中,虽然对於广行的道次第没有讲述得非常详细,但是月称菩萨在《入中论》,非常详细的把深见以及广行的这两部分都讲解出来。在讲说的过程,他是如何的来说广行的道次第的呢?透由三种方式,第一个是讲述到了「凡夫位」的三法,第二个是讲述到了「圣者位」的十地,第三个是讲述到了「果地」的内涵。在《入中论》的归敬颂,就是讲述到了「凡夫位」的三法,这个之後会为大家作介绍。在归敬颂的部分,是以讲述凡夫位的三法为主,接下来在第一品到第十品,最主要的内涵就是讲述到了「圣者位」的十地,也就是初地一直到十地。透由这种修学方式,会得到什麽样的果位呢?接下来就是讲到了「果地」的部分。所以在《入中论》当中,就是透由这种阐述方式,将广行的道次第宣说出来,这是《根本慧》没有详细讲述的部分,在《入中论》详细的将它讲述出来,就是透由这种方式来进入《根本慧》的。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入中论》的部分,科判可以分四,第一就是「释题义」,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必须要先了解何谓《入中论》?它所入的这个「中」为何?这就是解释题义。第二个科判就是讲述到了「释礼敬」,译师将《入中论》从印度文翻译成藏文的过程,必须要礼敬文殊师利菩萨,这就是「释礼敬」的部分。接下来第三个部分,看到的是「释论义」,也就是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入中论》的正文。在正文的部分,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个先看到的是归敬颂这个部分,也就是「造论方便先申礼供」,透由这种方式来礼敬诸佛菩萨。

在《入中论》的归敬颂当中,他所要礼敬的对象,既不是世间的大自在天王,也不是其他论着平常所礼敬的诸佛菩萨。在《入中论》所要归敬的对象,是以「悲心」为它的归敬对象。之前的这个悲心,在下午的这一堂课,也就是《修次中篇》的课有讲到,悲心是大乘的根本,所以在《入中论》就是以大悲心作为归敬的对象。

看到正文,「声闻中佛能王生」。「声闻」就是小乘的行者声闻,「中佛」就是缘觉。声闻、缘觉能王生,「能王」就是释迦世尊,也就是佛的意思。一般而言「能仁」跟「能王」两个意思是不相同的,「能仁」其实声闻、缘觉以及诸佛,都能够有能仁的称号,但是在这三者当中,只有佛才有「能王」的名号。所以不管是声闻,或者是缘觉,他们是从诸佛所产生的,所以第一句有讲述到「声闻中佛能王生」。

第二句「诸佛复从菩萨生」,这样的能王,也就是诸佛,他是怎麽样产生的呢?诸佛是从菩萨而产生的,也就是刚开始进入大乘,必须要先发起菩提心;透由发起菩提心之後,行菩萨行;因为行菩萨行的关系,才能够得到圆满的佛果位,因此诸佛是从菩萨而产生的。第二句就有讲到「诸佛复从菩萨生」。

接下来,既然诸佛是从菩萨而产生,那菩萨又是从什麽样的法而产生的呢?就是之前为大家介绍的凡夫位的三法,所以「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这样的菩萨,他是必须透由修学凡夫地的三法,也就是大悲心、无二慧以及菩提心才能够产生。在归敬颂当中,有为大家介绍凡夫地的三法,凡夫位的三法就是讲述到了大悲心、无二慧以及菩提心。菩萨就是透由修学了大悲心、无二慧以及菩提心之後产生的。

所以在此可以看得出来,菩萨是透由大悲心,以及无二慧,以及菩提心所产生的。在这三种因缘当中,又以大悲心为根本。在《修次中篇》有讲到,要成就一切种智的众多因缘当中,是以大悲心为根本。所以大悲心它又变成无二慧以及菩提心的根源,所以就讲到第二个偈颂,「悲性於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悲心就如同我们想要得到的果实,就是透由这个果实来譬喻佛果位。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果实,在刚开始的时候,需要有种子;在种子成长的过程,需要有水的灌溉;接下来透由水的灌溉,希望种子能够不断的成长,到最後果实能够成熟。就如同此一般,透由这样的悲心,它就如同种子一般,这就是「初」的部分。刚开始「初」的部分,悲心是相当的重要,它就犹如同「种子」一般。在生起悲心之後,在成长的过程,悲心它又如同「水」一般,透由水的灌溉,种子才有办法成长,这个是「中」的部分。「後」的部分有讲到,悲心在最後也可以透由它的力量,让果实成熟。所以悲心不管是在初、中、後,任何的阶段,都是相当的重要,刚开始的时候,它如同种子一般;接下来在成长的过程,它就犹如同水一般;接下来在最後成长的过程,它就犹如同成熟的果实一般。所以不管是在刚开始,或者是在中间的阶段,或者是在最後的阶段,任何的阶段,如果你想要修学大乘的佛法,悲心都是相当重要的部分。所以在这个地方,是透由三种的譬喻来譬喻悲心,也就是透由种子、水以及成熟的果实,这三点来譬喻大悲心。所譬喻的内容只有一者,但是所譬喻的方式,它是透由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譬喻大悲心。(在这个地方先休息十分钟)

第二个偈颂有讲到,为什麽在造《入中论》的过程,要礼赞大悲心?因为在其他的经论当中,最主要的礼敬的对象是以诸佛菩萨为主,而《入中论》是以礼敬大悲心为主,所以要讲述到,为什麽在这个地方要礼敬大悲心。之前我们也有谈到,不管是声闻或者是缘觉,他是透由能王而生的,能王又是透由菩萨所生,菩萨他就是透由大悲心,以及无二慧,以及菩提心所产生,在这三种原因当中,又以大悲心为主,因此在《入中论》的归敬颂,是以礼赞大悲心为主。接下来看第三个偈颂,在归敬颂当中,既然是以礼敬大悲心为主,那大悲心它的本质爲何?大悲心又分成几类?悲心它的所缘境为何?面对所缘境,它所显现的行相又为何?在第三个偈颂有讲述出来。

接下来到第三个偈颂,「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着法,如水车转无自在,缘生兴悲我敬礼。」这个偈颂有讲到「悲心」的本质。悲心的本质,就如同《修次中篇》有讲到,悲心它的所缘就是缘着三界的众生,而且这些众生是受着无量无边的痛苦,所以正在受着无量无边痛苦的三界众生,就成为悲心的所缘。为什麽这些众生会在轮回流转呢?是什麽样的现象,什麽样的原因?让这些众生,让这些有情,在生死的苦海当中流转?接下来就有讲到,「最初说我而执我」,在生死轮回当中流转,必须承受各式各样的苦,这样的苦是从何而来?这样的苦,是透由业以及烦恼所形成的;在业以及烦恼这两者当中,又以烦恼为主。我们去寻找烦恼的根本为何?烦恼的根本是在於萨迦耶见,也就是无明。所以会有苦谛的产生,是因为集谛,也就是业以及烦恼的造作,苦谛才会形成。在业以及烦恼当中,又以烦恼为主,烦恼当中又以无明为根本。所以第一句就有讲到「最初说我而执我」,也就是因为每一个众生的心相续当中,「我执」都非常强烈的缘故,所以会生起非常强烈的「我」的感受。也就是因为这种感受,我们会觉得这个东西是「我」的,或者这间是「我」的房子等等的心识,会由此而生起。所以第一句就有讲到「最初说我而执我」,因为每一个众生的内心都有无明的缘故,所以会执着「我」的这种状态。

第二句「次言我所则着法」,也是因为我执的关系,我们会去执着这个是「我的」,这个是「他的」等等的分别。也就是因为我执的关系,我们会造下种种的恶业。因为我执的缘故,我们会作分别,比如这个是「我的」东西,或者这一间是「我的」房子,这一位是「我的」朋友,这一位是「我的」敌人,所以在这个当下,我们的内心会起了非常强烈的分别。在分别的同时,会生起各种的贪、瞋,也是因为这样的因素,而造下种种的恶业。这样的流转方式,它就如同水车转「如水车转无自在」。

在这个地方做了一个譬喻,「水车」在古时候要取水,必须拿着桶子,到有井的地方去取水,这边所谓的水车就是代表这个意思。比如现今在印度,还有很多地方,并不是非常发达的缘故,他们要取水还是必须要到井的旁边,拿着桶子去取水。透由这样的譬喻,来譬喻众生在生死的轮回流转的状态,就如同在井当中取水一般。这边提出六种的譬喻,来譬喻众生在轮回流转,是透由什麽样的方式来流转的。

第一个譬喻讲到,比如我们要到井中去取水,必须在桶子上面绑一条绳子,所以这个桶子是被绳子所束缚的。就如同这个桶子,它是被绳子所束缚一般,我们每一个众生是被业以及烦恼所束缚住。

接下来要去井中取水,必须要有人,如果没有人,这个水是没有办法提起来的,所以它是必须被人所推动。就如同这个水桶,在取水的过程,它是必须由人所推动的;我们为什麽会造下种种的业以及烦恼,是因为被「意识」所推动的。所以第二个就讲到,我们是被「识」所推动的。

被「识」所推动之後,再加上被「业」以及「烦恼」所束缚的关系,所以上至有顶天,下至无间地狱不断的流转。比如我们拿了一条绳子,绑在水桶上面,有一个人他要去盛水,这个时候里面的桶子就是上上下下。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轮回流转时,上至有顶天,下至无间地狱,是分秒都在这个状态流转的。

  第四个譬喻就是讲到,当我们将这个桶子放下去的时候,是非常的省力,也就是它不用出力,直接就可以把桶子丢下去;但是这个桶子装满水之後,如果要将装满水的桶子提起来,就会格外的费力。就如同是众生在轮回流转的时候,要掉入地狱道,也就是要掉入三恶道,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想要从三恶道爬上来,再投生在善道,就显得格外的困难。因为我们都知道,投生在善道,必须行善,所以行善对於我们而言,是相当困难的事情;相反的堕入到三恶道,却是格外的容易。所以往下是非常的迅速,但是再起来的时候,却是格外的费力,这是第四个譬喻。

  接下来第五个譬喻。在提水的过程不会去分头尾,也就是在提水的过程,这样的动作是不断的在进行,我们不会去分头尾。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众生造了各式各样的业。为什麽会造业呢?因为每个人的心续都有烦恼的缘故,在烦恼生起的同时,就会造下各式各样不同的业。也就是因为业以及烦恼的关系,我们必须承受各式各样的痛苦,而且在承受痛苦的当下,还是不断的在生烦恼,不断的在造业。所以不管是业、是烦恼、是痛苦,它们之间是没有次第的,就如同在提水的过程,没有头尾一般,业、烦恼、痛苦,它们之间是没有什麽次第的。这是第五个譬喻。

  接下来看到第六个譬喻。我们将桶子放到井底,将桶子装满了水在提起的过程,它是摇摇晃晃的,会到处的触碰井边。我们在轮回流转的过程,也是互相的在触碰。触碰的是什麽?我们所触碰的是三苦,也就是偶而会有苦苦,偶而会有坏苦,有时候会有行苦的状态,我们是被这三苦所逼迫着。也就是透由这种方式,来譬喻轮回当中的每一个众生,都是这样在轮回的。

  因此在第三句有讲到「如水车转无自在」,「转」的意思,就如同是在轮回流转的众生,是不断的在生死的苦海当中流转,并且在流转的当下,是被业以及烦恼所束缚的关系,我们是呈现不自在、不自主的状态,所以第三句讲到「如水车转无自在」。「缘生兴悲我敬礼」第四句讲到悲心的本质。什麽样的心称之为悲心?悲心的所缘境,必须缘的是受苦的众生,也就是在轮回受三苦所逼迫的有情众生,是悲心的所缘境。缘着这样的所缘境,在内心应该现起什麽样的行相呢?希望众生都能够脱离痛苦的心,我们称之为悲心,也就是不忍他人受苦的心。一般所讲的悲心,也就是缘众生的悲心,它的所缘境,它所缘的是在三界受苦的一切众生;希望一切众生、一切有情,都能够脱离痛苦的心,我们称之为悲心。这样的心在分类的过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缘「众生」之悲心,第二是缘「法」之悲心,第三是缘「无缘」之悲心。

  我们看到下一个偈颂,下一个偈颂有讲到,「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性空。」这两句,就是描述缘「法」之悲心,以及缘「无缘」之悲心。在轮回流转的每一个众生,就如同水中月一般,如果水它在摇动,水中的月影也会呈现出摇动的状态。所以在轮回流转的每一个众生,都犹如同水中月一样,它是一分一秒都在改变的,它是不会呈现出恒常的状态。所以被业以及烦恼所束缚的每一个众生,他是分秒不断的在转变,而且是不断的在流转,就犹如同水中月一般。这一句就有讲到,缘「法」之悲心。

  接下来「见其摇动与性空」,「摇动」就是讲到缘「法」之悲心。「性空」就是讲到,在水中显现出来的月影,我们在看的当下会觉得,好像有月亮在那个地方,实际上它的本质并不是月亮。所以就如同此一般,在轮回当中的每一个众生,他在看万事万法的同时,都觉得这种法门,它是以「自性成立」的方式呈现出来,但是它的本质并不是自性成立,而是「自性空」的,所以最後一句就有讲到,缘「无缘」之悲心。为什麽众生会在轮回当中流转?因为他们看到这些法,这些法的本质是无自性的,但是每一个众生都会执着这种法门它是有自性的关系,在这个之上会造下种种的恶业,透由恶业的关系,会在轮回当中不断的流转。所以前面的这个偈颂就有讲到,缘「众生」之悲心,所谓的缘众生之悲心,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大悲心。

这样的「大悲心」在分类的同时,它也可以分成缘「法」之悲心,以及缘「无缘」之悲心。所谓缘「法」的悲心,就是他所缘的不仅是一切的如母有情,而且这些有情是以刹那、刹那改变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样的悲心称之为缘法的悲心。所以缘法的悲心,它的所缘境是刹那生灭的有情,不仅仅是有情,而且这样的有情,它是以刹那生灭,也就是无常的状态呈现出来的悲心,称之为缘法之悲心。缘「无缘」的悲心就是,这样的有情,他不仅是刹那、刹那改变,而且他的本质是「自性空」。也就是缘「无缘」的悲心,它的所缘境是缘着「自性空之有情」;缘「法」之悲心,它是缘着「刹那生灭之有情」;第一个缘「众生」之悲心,就是缘着「一般普通的众生」,这三个所缘境是不相同的。

在这一段就是讲到悲心的本质,以及悲心它又可以分为,缘「众生」之悲心,以及缘「法」之悲心,以及缘着「无缘」之悲心。这三者最主要的差别,可以先看到缘「法」之悲心,缘法的悲心,它的所缘是以缘着「刹那生灭」的有情为主;接下来缘着「无缘」之悲心,它的所缘是以缘着「自性空」之有情为主;缘着「众生」的悲心,它的所缘不是刹那的有情,也不是自性空的有情,也就是去除了刹那以及自性空之外,它的所缘就是非常简单的「一般」的有情,在这个有情之上,我们不去做任何的差别。其实这个专有名辞在经论当中,它是讲到,缘着「法」的悲心,它是以缘着「无常所差别」之有情,它用的这个辞是用「差别」的意思。但是我们在这边,因为希望每一个听的人,都能够了解这个意思,所以这边所谓的无常,就把它改成「刹那生灭」,这个差别我们就不做特别的描述。所以缘着「法」的悲心,它的所缘是以缘着刹那生灭的有情为主;缘着「无缘」的悲心,它的所缘是以缘着自性本空的有情为主,也就是自性空的有情;缘着众生的悲心,就是缘着一般的众生,在这个上面,我们不以刹那生灭以及自性空的道理来讲述。

什麽样的状态,才有办法生起缘「法」之悲心呢?也就是在悲心生起的同时,悲心它是被证得无常的智慧所摄持,这样的悲心,可以称之为缘法之悲心。也就是在内心,悲心生起的当下,「悲心」它是被证得无常的智慧所摄持住,可以称这种悲心,为缘法之悲心。相同的缘着「无缘」的悲心,也就是在内心,生起悲心的当下,「悲心」它是被证得自性空的智慧所摄持,称之为缘无缘的悲心。

为什麽会生起缘法之悲心,以及生起缘无缘之悲心呢?它是一分一秒都在改变的无常法,因为众生不了解的缘故,会将无常的法则,执着为常态法。所以当我们面对这种众生时,会觉得众生都是非常愚痴、非常颠倒的,而对这样的有情众生生起悲心。相同的缘着无缘的悲心,在轮回当中的每一个有情,在面对境界的当下,境界都是自性空的,但是众生都会执着境界是自性有,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众生在内心会生起各式各样的烦恼而造业,透由这种观修的方式而生起的悲心,就是缘着无缘之悲心。所以在这一段就有讲到,悲心又可以分为缘众生,以及缘法,以及缘无缘的三种悲心。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入中论》的归敬颂的内涵,接下来是进入《入中论》的正文。「佛子此心於众生,为度彼故随悲转,由普贤愿善回向,安住极喜此名初。」这个地方就有讲到,圣者位的十地。之前在归敬颂,讲述的是凡夫位的三法,接下来在第一品到第十品,所要讲的内涵是圣者位的十地。在第一品是讲到了「初地」,初地的菩萨他有什麽样的功德,可以看到第一句「佛子此心於众生」,这边的「佛子」就是初地菩萨的意思。这位初地菩萨,因为在他的心相续当中,有缘着众生的悲心,以及缘着法的悲心,以及缘着无缘的悲心的关系,他对於每一个众生都能够生起强烈的慈悲心,因此「佛子此心於众生」,「此心」就是之前在归敬颂所谈的悲心。「为度彼故随悲转」因为他想要度脱每一个众生、每一个有情的关系,所以他是被悲心所转的。

接下来「由普贤愿善回向」,普贤菩萨他所发的愿相当的多,都是利众的一些大愿,这些愿都集中在《普贤行愿品》这本论着当中。诸佛菩萨所发的愿相当的多,可以有千百万之多,而且每种愿都不相同,我们每一个众生去思考,都会觉得这些愿是不可能成办的。所以他们所发的愿是相当的广大,这些愿都总摄在《普贤行愿品》这本论着当中,所以《普贤行愿品》又称为愿王。也就是菩萨们所发的愿总摄起来,都可以总摄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所以第三句就有讲到「由普贤愿善回向」,也就是透由这种方式来作回向。

第四句「安住极喜此名初」,初地它的名字称之为欢喜地。为什麽「初地」称之为欢喜地呢?因为我们都知道,证得初地的菩萨,在证得初地的当下,他是必须现证空性的。在现证空性时,他的内心会觉得非常的欢喜。因为在这之前,在加行道的世间第一法,或者是在资粮位的状态,他是没有办法现证空性的。在加行道当中,又可以分为煖、顶、忍、世间第一法。在这个之前,不管是在资粮道,或者是加行道,这些菩萨是没有办法现证空性的。所以在登上初地,能够现证空性的缘故,所以他的内心会觉得非常的欢喜,所以称初地为欢喜地。在第四句就会讲到,初地的菩萨他们是安住在欢喜地的。因为在这个同时,他们能够现证空性,在现证空性的当下,他们每个人的心都会特别的欢喜,因此称初地为欢喜地。

之前我们有介绍《普贤行愿品》,这本《普贤行愿品》中文也有,所以平常有时间,也可以透由念诵《普贤行愿品》来作回向。之前有提到《普贤行愿品》这本论着,它总摄了初地到十地所有菩萨所发的愿,所以它又可以称之为愿王。所以平常有时候,可以多多的持诵,这对我们是相当有帮助的。如果平常没有时间,在《普贤行愿品》有两个偈颂,这两个偈颂是非常的重要。如果平常能够作供养,或者是礼敬诸佛之後,都可以将这样的善根,透由念诵这两个偈颂来作回向。

所有十方诸佛菩萨他们所发的愿,都已经总摄在《普贤行愿品》当中。《普贤行愿品》所有的愿,都总摄在这两个偈颂当中。这两个偈颂,最主要就是讲到,弥勒菩萨以及普贤菩萨。为什麽在众多的菩萨当中,要特别的强调弥勒菩萨以及普贤菩萨呢?因为弥勒菩萨以及普贤菩萨,他们两位菩萨所发的愿都能够成办。像我们虽然会发各式各样的愿,但是能够成办的愿却不多。但是弥勒菩萨以及普贤菩萨,却有办法自主,也就是他们发的愿都是能够成办的。因为我们不会发愿的关系,所以就应该想到,不管是弥勒菩萨或者普贤菩萨,他们所发的任何愿,我也希望能够发这样的愿。

所以以前在讲课的过程,有一些上师他们就会讲到这个公案。在西藏当地有很多的人,他们在固定的时间,都会到拉萨去朝圣,也就是朝弥勒大佛。在朝圣的过程,就有很多的人会不断的发愿,然後念很多的偈颂。就有一位老婆婆,她也是发各式各样的愿,但是她自己懂不懂这个意思呢?这个倒是不清楚,但是她是念得非常顺,也就是她在之前背了很多的偈颂,她就一边绕佛,一边发愿,然後一边念偈颂。在老婆婆的身边有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因为不会念诵偈颂,什麽都不懂的关系,所以他看到老婆婆在发愿,他就觉得:哇!这个老婆婆真的是很了不起,她能够发这麽多的愿。所以他就想:因为我不会发愿的关系,所以她所发的愿就算我一份好了。我虽然不会发愿,但是因为她会发愿的关系,所以她所发的愿跟我发的愿是一模一样的,他就是透由这种方式来发愿。我们也是如此,因为自己不会发愿的关系,所以必须透由弥勒菩萨或者是普贤菩萨,他们所发的愿来作回向,希望我所发的愿,跟弥勒菩萨以及普贤菩萨他们所发的愿是一模一样的,以这样的方式来发愿作回向。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










相關文章: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入中论
入中论 3
入中论 4
入中论5
入中论 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3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4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5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3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4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5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6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7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8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9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0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1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2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 2005-13
入中论颂
入中论自释 卷一
入中论自释 卷二
入中论自释 卷三
入中论自释 卷四
入中论自释 卷五
入中论 1
入中论 2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一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二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三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四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卷五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六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七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八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九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一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二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三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四
入中论日光疏(下)
入中论日光疏(上)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一﹞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二﹞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三﹞
入中论略讲 至第五菩提心﹝四﹞

上一篇(入中论) 回目錄 下一篇(入中论 3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2009年放生活动-文殊师利佛学会的部落格 2009/3/6
护持【嘉拉寺】希望学校及闭关中心
具信四众佛友道监
密勒日巴大师
台湾导盲犬协会

赞助网站
Phowa.com.香港
台灣民俗風情 - 台灣旅遊在線
超自然力的應許消災祈福. ‧媽祖Wikipedia, ‧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及媽祖廟北港朝天宮, ‧媽祖信仰在台灣
台灣農特產品整合行銷推廣協會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