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妙音禪樂共修營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灌頂八關齋通啟 歲末護國息災瑪哈嘎拉大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四课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26 17:58:00
學習次第 : 进阶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四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学习《量理宝藏论》中的相属。相属品当中,现在讲证成义理相属中的第二个科判——遣除彼不定。

子二(遣除彼不定)分三:一、无观待因;二、有害因;三、彼二因之必要。

丑一(无观待因)分二:一、真实无观待因;二、遣诤。

寅一、真实无观待因:

我们昨天在前面说了:凡是存在的东西,必定是毁灭的,就像瓶子一样,声音也是如此。讲这个推理的时候,有些人认为:这种推理不一定正确,因为三相不齐全,或者具有不定的因、不成的因,等等。

首先我们说,这是无观待因来成立的。在因明当中,无观待因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推理。我们以前学习中观及其他论典的时候,经常遇到以无观待因来进行论证,或者以有害因来进行论证。所以,我们遇到这种推理的时候,也应该搞清楚,什麽是无观待因。其实,如果懂得了无观待因,那就能了知一切万法无常,无常的道理很容易明白。无常的道理,虽然佛陀在佛经中讲得非常明显,但是,佛陀佛经中的道理,有什麽样的理证来进行论证呢?这个时候,通过无观待因,自相续当中可以生起一切万法无常的定解。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无观待因来了知万法无常,这有非常大的作用。

这里,颂词当中这样讲的:

已生之法决定灭,无需其余之灭因。

我们可以立这样的论式:凡是存在的万法,它决定会灭,因为不需要其他的灭因。

如果现有存在的万法当中,个别是灭的,个别是不灭的,那不灭的现象也会有,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不管是我们眼睛看见的东西也好,或者心里所想的东西,或者说轮涅所摄的,尤其是我们现在的显相当中,即使有胜过涅盘的法,它也是如幻如梦的,也是显而无自性的。因此,轮涅所摄的一切万法全部是灭。只要存在,一定是灭的。

为什麽一定灭呢?因为它不需要其他的因。如果需要其他的因,恐怕很有可能:灭因没有遇到它,或者灭因接触到它之前,它一直存在;或者灭因没有碰上它,它永远都存在下去。但是,万法并不是这样;决定是,只要它存在就会灭的。就像我们向空中射箭,不管怎麽样,箭会落下来。它落下的原因是什麽呢?通过射箭者及弓的力量,只要它一上去,那就不用其他的东西使它掉下来,它自己马上要堕下来的。同样的道理,一切万法,不管柱子、瓶子等,只要产生,只要存在,它的本体就是刹那性的,就是灭亡性的,不需要其他任何东西把它摧毁之後才灭亡。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白,不需要其他的因来摧毁。

当然,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一些辩论。我们刚才说:一切万法一定会是灭的,因为不需要观待其他的灭因之故。有人认为,这种推理不正确。理由呢?有些说不成立,有些说不一定。下面遣除诤论。

寅二(遣诤)分三:一、遣此因不成之过;二、遣此因不定之过;三、遣太过。

卯一、遣此因不成之过:

谓灭观待他因故,此无观待不成立。

对方说:灭法实际上观待其他的因。当然,有个别的法不需要观待其他的因,像天空中的云、闪电,还有瀑布等。世间当中,这些快速灭亡的东西,它们刹那生起的瞬间,自己都会灭亡的。它们应该不需要其他的灭因,因为起现之後就马上灭了。但是,有一部分不一定是自己灭的,它们必须依靠其他的法来进行摧毁。比如说,树木是依靠火的焚烧才灭亡的。又比如瓶子,首先陶师做,做完了以後,中间有一段安住的过程,最後,因铁锤或其他东西的摧毁才灭亡。还有犁牛,它也有开始的出生和中间的存在阶段,後来屠夫才把它杀了。等等。所以,有些法有产生、存在和最後灭亡的过程。当它没有遇到灭因之前,它一直是存在的。这就是世间当中,从来没有学过无常观念的人的看法。

有些世间人,他们始终都这样认为:我去年过这一条河,明年还会过这一条河。”“我去年来的时候,就是这一条路。”“我去年也来了,当时也过这座桥;那明年也……”他们一直把相续——相同的相续,执着为一体。世间当中,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观念。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

他们认为:灭因没有出现之前,有些事物是不会灭的。因此,你们说不观待而灭亡,这种推理不正确。

可能我们也觉得:哎,的确是这样!他们的话有点道理。有些法虽然很快灭了,但是有些法,它的灭因没有出现之前,一直是存在的。那这样,是不是有些人一下子就灭了,而有些人要遇到违缘的时候才会灭亡?会不会这样呢?有这样的疑问。

下面,萨迦班智达进行回答:

所毁灭事有实法,灭法无实此二者,

皆牵涉灭之名义,然二者悉无需因。

下面,作者对他们进行回答。

你们刚才所说的灭法,应该有两种。哪两种呢?一个是所毁灭的法,比如说瓶子、树木,或者我刚才所讲的犁牛,等等。这些法是即将要毁灭的法,就是所毁灭的有实法是一种。还有一种,瓶子已经摧毁完了,犁牛已经死完了,柴已经变成灰了,火已经没有了,这些是已经不存在的灭法,这是第二种。总之,所谓的灭法有两种,所毁灭的灭法和已经毁灭的灭法。这两种灭法都涉及灭法的名和意义,都有灭法的名称。世间的人们都经常这样称谓:所毁灭的柱子、所毁灭的树木等。还没有灭完的有实法也有一种灭法的概念;然後,已经灭完的法:已经毁灭的柱子,已经杀完了的犁牛,等等,它们也有灭法的概念。灭法有两种。

如果我们用智慧来详细观察,其实,这两种灭法都不需要其他的因。不管是有实法的灭法也好,或者是无实法的灭法,这两者都不需要依靠其他的法来毁灭,都不需要灭因。

这个偈颂的推理,有时候说产生,有时候说灭。刚开始的时候,这个道理可能有点搞不明白,会有这种感觉。如果你反反复复多看几遍,心里面再再进行观察思维,就不会很困难。

刚才所毁灭的有实法的灭法,还有已经毁灭完了的无实法的灭法,它们怎麽都不需要其他毁灭的因呢?下面讲这个问题:

瓶灭无实不待因,有实自成何需因?

首先,瓶子的灭法如果是无实法,那无实法根本不需要观待其他的毁灭瓶子的因。比如说,瓶子的灭法需不需要其他的铁锤等呢?其他的灭因根本不需要。为什麽不需要?因为,你不是说瓶子的灭法是无实法的灭法嘛,如果是无实法的灭法,无实法跟石女的儿子、兔角、龟毛等没有任何差别,就是它们的本体;那它依靠另一个法能不能产生呢?不可能。瓶子的灭法如果是无实法,而且这种无实法是由其他的铁锤等来摧毁瓶子,然後才产生,那这是不可能的。为什麽呢?我们前面已经讲了,无实法实际上没有本体,任何一个因不可能让它产生,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因也不能产生无实法。如果可以,那石女的儿子在因缘具足的时候,就可以起现了。等等,有许多过失。所以,如果你说这个灭法是无实法的灭法,那依靠任何一个因不可能产生的。总之,你们不能承认,这种灭法是无实法的灭法。

或者说,刚才的灭法是有实法的灭法。如果这样,那它要麽是自体的有实法,要麽是他体的有实法,除了这两者以外,有实法不可能容有。这样一来,刚才瓶子的灭法是不是瓶子自体呢?

如果是瓶子自体,即瓶子自体是灭法,那灭因自然而存在的,不需要其他的灭因,有实自成何需因?如果这个灭法是有实法,且与瓶子自体无二无别,那瓶子自体成立的时候,它的灭法也已经成立。那这样,除了瓶子以外的,其他的铁锤或者说其他的兵器等,就根本不需要,不需要其他的灭因。

如果你们认为是第二种,也就是说,是瓶子以外的,其他一种有实法的灭法:

他因所作彼不灭,

如果是其他的灭法,尽管它是依因所造,但瓶子自己的本体就永远不会灭亡。为什麽呢?这个灭法跟瓶子的本体是他体的缘故。虽然瓶子以外的他体已经灭了,但是,瓶子它自己的本体,却变成了恒常不变的东西。这样一来,那就有瓶子永远不灭的过失,对方也是不敢承认的。

是故成立灭无因。

我们通过这种观察方法,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瓶子不需要观待任何其他东西来进行摧毁,不需要观待其他灭因。不需要任何灭因,它自己会灭亡的。

前面的推法概略如下:首先你们说,这个灭法,有实法也有灭法,无实法也有灭法,两种概念都是有的。但是,你们在这里所说的,到底是无实还是有实?如果说无实,那无实法不可能由因缘而产生,这种灭法不成立。如果说是有实,那有实法除了自体的有实和他体的有实以外,没有另外的存在。自体的灭法不需要观待其他的因,直接已经灭完了。他体的灭法是不能承认的。如果承认,虽然他体的灭法已经成立,但是瓶子自己的本体,就永远也不会灭了,有这个过失。

这种推理方法非常尖锐。依靠这种推理,我们对任何一个法进行观察的时候,完全能了知,一切万法的的确确无常,是毁灭的本体。

《释量论》当中,有树木和火的观察方式来进行分析。比如说,树木的灭法跟树木是一体还是他体?如果是一体,树木自然而然会灭的,因为跟灭法一体的缘故;如果灭法跟树木是他体,那虽然他体的灭法已经灭了,但有树木永远不灭的过失。所以也不合理的,也可以这样来推理。还有一种推理,树木的本体是无常还是常有?如果是无常,不用其他的灭因,它自己的本体是无常的缘故。如果是常有,那虽然遇到了其他灭因,像铁锤等,但是,瓶子的本体永远也不能灭,因为它是常有的缘故。

有些人可能这样认为,在《量理宝藏论自释》当中,也例举了这样的观点:如果用铁锤把瓶子摧毁成一片一片的碎片,这就是毁灭瓶子。比如灯火,它烧尽灯芯的同时,能遣除一些黑暗,一个灯火可以作两个事情。同样的道理,铁锤摧毁瓶子的同时,可以产生瓶子的碎片,一个铁锤可以作两件事情。

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这跟灯火的比喻完全是不相同的。虽然灯火对两个法起作用,一个是灯芯毁灭,一个是黑暗遣除,从反体的角度来说,两个灭法可以产生。但是,所谓摧毁瓶子,只不过是原来的整体不存在,这一点我们也可以承认。但是,所谓的灭法并不是这样的。瓶子的整体本来都是不成立的,你怎麽能说它有毁灭呢?不可能有的。按你们的观点,如果一个法把一个东西毁灭,然後另一个东西产生,这个叫做毁灭的话;那麽陶师也成了摧毁泥土者,而不会成为造瓦罐者。

世间很多人都认为:瓶子是依靠铁锤来打烂、摧毁的。但这是人们没有分清近取因和俱有缘之间的关系而导致的。瓶子毁灭的近取因,是刹那刹那毁灭的本性;我们面前的粗大部分,是依靠俱有缘——铁锤而变成碎片的。不管人们所说的,用火来烧木材也好,或屠夫把犁牛杀了等,这些都与俱有缘有关。本来,它们都是刹那刹那无常的本性,一刹那一刹那都是无常的,但我们面前的粗大现象——原来的形状,是以它的俱有缘来改变的。应该这样来理解。

这个道理,我们下面也会详细地分析。如果你通达这个道理,应该说,从理证就完全知道(不说教证),一切万法的确是无常的。自己也好,他众也好,所有里里外外的法,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

下面对这个问题再进行分析:

谓灭无实因所作,若尔自成无观待。

谓灭无实因所作。对方一直这样认为:刚才瓶子的灭法,是通过因缘来造成的。比如瓶子最後已经灭了,它是旁边的人用铁锤来摧毁的,那瓶子的灭法,实际上是依靠其他的因缘造成的。这个灭法本来是无实法,灭法的无实法是依靠因缘来造成的。

若尔自成无观待。如果对方这样认为,那对我们来讲,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为什麽呢?因为我们一直在说,不用观待其他的因,无观待而灭的。而你们刚才说,灭法依靠因缘而产生。既然依靠因缘而产生,那对我们的观点,应该有个更好的解释。也就是说,间接地,自然而然地成立了无观待因。

为什麽呢?有这样一个原因:

无实法由因所造,及因何者皆未作,

彼二意义实相同,如见无与无所见。

这个颂词比较好解释。怎麽会说对我们的无观待因是更好的证实呢?原因是这样的:因为,无实法用因缘来造和因缘什麽都没有造,这两个意思完全相同。比如,石女的儿子是依靠因缘而造的,以及因缘什麽东西都没有做,实际上这两个内容一样。就像我们世间当中,人们认为:我看见虚空,我什麽都没有看见,这两个内容完全是一样的。因为你说看见虚空,其实什麽东西都没有看见,这叫做看见虚空。什麽东西都没有看见,这就是看见虚空的一种标志。或者说,我心里什麽都没有观想,什麽都没有作意,无观想无作意,这两个完全相同。因此,灭法依靠因缘而产生的说法,已经间接成立了无观待因。为什麽呢?因为刚才前面已经讲了,无实法是依靠因缘而产生和因缘法什麽都没有产生,这两者完全相同。因此,你们这种说法根本不能成立你们自己的观点。

这以上:对方说我们的无观待因不成立。怎麽不成立呢?根本没有不成立的过失,无观待因是完全成立的,对对方作了回答。

下面讲遣除不定的过失。我们说,一切万法都是无常的,不观待故。有些人认为:这是不遍的,这是不一定的,有些还是需要观待的。所以,下面讲没有不定的过失。

卯二、遣此因不定之过:

谓聚齐全然如芽,此无观待不一定。

此等聚合皆变迁,观待之故非不定。

对方有些论师这样认为:你们刚才认为,一切万法都是毁灭的,因为不观待故,这种说法是不一定的。为什麽不一定呢?世间当中有许许多多,虽然因缘已经聚合,但是并没有产生新的事物,这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刚才讲,万法必定会毁灭,因为不观待故。对方给我们提出来的比喻却是,虽然因缘全部具足,但不一定产生。我们要论证的是,必定会毁灭,不观待而毁灭。然後他们说,不观待不会产生,比如:近取因的种子,还有俱有缘的地、水、火、风等全部已经集聚了,但是,不观待其他的因也不会长出苗芽。就是世间当中,这也完全成立,所以还是要观待。虽然所有因缘全部具足,但是,长出苗芽还有一定困难。因此,柱子虽然是存在的,但它不一定是毁灭的。对方从这方面来给我们论证。

此等聚合皆变迁,观待之故。刚才,地水火风等因缘虽然全部具足,但是还要观待变迁,观待时间。比如,种子已经在春天种下去了,所有因缘没有不齐全的,但是第二刹那的时候,并不能马上生出苗芽,这说明还需要观待时间。其实,这个观点我们也承认,但对方却以此说:你们的不观待不合理。然後我们说,以这种比喻来推翻不观待,实际上是不成立的。为什麽呢?虽然因缘全部都已经集聚,但是还要观待时间。没有到秋天,没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种子不会发芽的。这说明,还需要观待时间,我们也如此承许。因此,你们给我们举出来的例子,根本不能成立。观待之故非不定。所以,我们这种推理并非不定,我们的推理完全合理。

对方找出一个藉口,既然你们已经说要观待时间,那就很好:

谓所作亦观待时。

对方说:对!你们已经说要观待时间,种子为什麽不能马上发芽呢?要观待时间。同样的道理,瓶子不一定刹那刹那无常,它必须观待时间。比如说这个瓶子寿命有一百天,由工厂制造出来以後,从第一天开始一直到一百天,一百天之前还没有时间,到了一百天的时候,就像种子要到春天才发芽一样,瓶子才可以毁灭。因此,一切万法——瓶子、柱子等所作的法,它们的毁灭必须观待时间。就像你们前面讲的,种子不能马上发芽,要观待春天的到来一样。这样一来,无观待之故的推理就有不遍的过失。有些可能不观待而灭,但是有些,像世间当中的瓶子等,它们必须到了灭因出现才会灭的,或者说,到了时间才会灭的,不到时间是不会灭的。对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下面,我们给他们再进行回答。这个回答,实际上是不观待因当中的,最主要、最尖锐、最锋利的一个理证,大家也不能忘。平时我们很多人的相续当中,就像我们刚才所讲那样:一个人活在世间的时候,是不会灭的,只有到了灭因出现的时候才会毁灭。任何一个东西都有形成、存在、毁灭的过程。我们要把这样的邪知邪见彻底摧毁,必须要运用这种推理。在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中,对这种推理有非常广的论述。当然,我已经十多年没有闻思这部论典了,可能记得不是很清楚。但记得在《经庄严论》里面,理证是非常广的。我们在座的各位应该记得清楚吧。在《量理宝藏论自释》里面,也用了一点点,用得不多。还有《中观庄严论释》,不观待因也讲得比较清楚。

  下面,我们进行回答:

若观待时所作变,则成毁灭无观待,

不变如前无损住。

这是很好的一种推理。这种推理在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智者入门论》当中,也以其他的比喻宣说过。

我们对对方这样回答。如果观待时间,那请问:所作的毁灭时间还没有出现之前,它会不会灭?或者说,你们认为这个瓶子可以住留一百天,到了最後一天它才毁灭,在这之前,它一直存在,因为时间还没有成熟的缘故。如果你们这样认为,那我问你:这个瓶子从形成的那一天开始,到最後毁灭的第一百天之间,它自己的本体有没有毁灭,有没有变化?

如果你说,从第一天到最後的一百天(或九十九天)之间,这个瓶子的本体没有变化,那这有很大的过失。《中观庄严论释》当中也讲过这个推理。有什麽样的过失呢?那到了九十九天的时候,这个瓶子还应该住九十九天。就像第一天的瓶子能住九十九天一样,到了最後九十九天时候,这个瓶子还可以留住九十九天。为什麽呢?因为,第九十九天的瓶子与还可以留住九十九天的瓶子是一体之故;或者说,第九十九天的瓶子与第一天的瓶子是无二无别的缘故。所以,你们不能这样承认,因为你们承认瓶子的寿命只有一百天的时间;否则,瓶子的寿命变成了两百天,或者两个九十九天。

我们可以进一步问,两个九十九天的最後那个瓶子,跟第一天瓶子的本体是一体还是他体,或者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如果是没有变化的一体,那一直这样推下去,瓶子永远也不会有毁灭的时候。这是一个太过。

还有一种太过,这个瓶子永远不可能住到九十九天;或者最後一天的瓶子,在第一天或这一个刹那间马上会毁灭的。因为第一天的瓶子与九十九天的瓶子无二无别的缘故。

当然,我们这里是以天数来算的。其实,我们也可以缩短为小时,或者一刹那一刹那。

这样进行推理,瓶子乃至一切万法,要麽永远恒常,要麽永远不能安住,有这种过失。

世间上的人们都这样认为:的的确确,任何一个法,它从产生、存在一直到毁灭之前,它是不变的东西,一直是存在的。但这种说法完全不合理。如果合理,那这种法会在一刹那间马上毁灭,如此,我们的不观待因就很顺利地成立了。如果你说永远恒常,那世间当中哪里有这样的常法?谁也举不出来这样的例子。

因此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观察,我们就会完全明白,一切万法就像佛陀在佛经中所说的那样: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昨天,我们刚刚讲了一些佛陀的教言。的确是这样,一切万法正因为是因缘而产生的缘故,它的产生就是灭亡,没有安住的阶段。只不过我们有一种相续相同的染污,有了这样的染污,就不知道每一个法刹那刹那都在改变。

第二品当中,在讲到有关现量的时候也讲过,凡夫人有一种毛病,不要说刹那刹那的无常,一般来讲,就是一年一年的改变好像也看不出来。比如这里好多道友,实际上一两年中肯定有很大的改变,但是我们看不出来:啊!这个人去年也是这样,今年也是这样,好像没有老。所以,不要说刹那刹那的东西,就是三百六十天当中的改变,我们凡夫的眼睛也不一定看得准。有时候,虽然过了十几年,但还反而觉得:啊!这个人是不是已经年轻了,有这种毛病。但这是不可能的,就像河水不可能倒流一样。所以我们凡夫人,真正的真相,眼睛看也看不清楚,心里更想不清楚。本来没有毛病的,反而认为这个也有毛病,那个也有毛病;而真的有毛病的,自己倒看不出来:啊!这个挺好,那个也很好。全部是颠倒的分别念,这就是凡夫人具有的一种特徵。因此,我们为什麽经常说,自己的意识不可靠,包括眼耳鼻舌身,全部不可靠,原因就是这样的。佛陀为什麽在《三摩地王经》中一直这样强调,其原因就在这里。所以,一切万法一定是无常变化的。

下面,颂词当中是这样讲的:

谓聚无变之一体,是故此因不成立。

对方进一步说,由於田地、种子等因缘在第一刹那具足,然後一直到生果之前的最後刹那,一个法一成不变,一直不灭。所以你们前面讲的,不观待而马上毁灭的说法不成立。

对方的这种说法,以刚才的推理来进行论证,很容易推翻。

聚合犹如後萌生,一体之故初应成。

这种观点不合理。就像聚合以後到最後末尾的刹那一样,这两者之间如果是一体,那麽最开始的时候,也应该发出苗芽。为什麽这麽讲呢?比如说,种子与地水火风大概在春天三月份的时候集聚,过了一个月以後,就开始出现苗芽。如果你们承认,在这个期间一直不改变,那有很大的过失,就与我们刚才推出的过失一模一样。这样一来,在种下庄稼、播下种子的三月,也应该马上发出苗芽。本来是过了一个月以後才发出苗芽的,但你承认前後聚合之间的因缘的本体是一体,本体没有改变,那就成立在播种的时候长出苗芽。比如一个人怀孕,胎儿住胎九个月,如果你说胎儿在这个时间当中不会改变,那刚怀孕那天怀着的,应该是九个月後生下的孩子,并且,在那一天也应该生出来。为什麽呢?因为本体是一体之故。以这种推理方式来进行论证,可以打破对方的观点。

好!今天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劄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關文章: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七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六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第五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三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十九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十八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七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六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五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四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三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二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九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八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七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六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五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四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三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二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上一篇(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 回目錄 下一篇(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释迦牟尼佛纪念点灯法会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雪歌仁波切 讲授 张福成老师 译
四共加行
第七世噶玛聂多嘉措仁波切- Yahoo!奇摩
◎梦参老和尚演音集-udn部落格 . 叶.柏.晏 -YehPoiAN-! - 森林办公室

赞助网站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相關網站
法鼓佛修研習院
正心寺院--網絡同修交友正心佛堂網上禮佛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