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佛消災超薦祈福法會(更新) 大圓滿生起次第講經.煙供.放天馬 仁認大仁波切 四臂觀音灌頂 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课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26 17:11:01
學習次第 : 进阶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继续学习《量理宝藏论》,现在讲依靠前面的量来遣除增益。

戊二(依此遣除增益之理)分二:一、如何决定;二、遣除诤论。

己一、如何决定:

依量之力引定解,定解违品乃增益。

彼之法相弃真理,分别他边有二类,

分别倒识及怀疑。

这个颂词应该这样来理解:

依靠定解怎麽样遣除增益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什麽是定解?所谓定解,就是依靠、凭藉量的力量,遣除怀疑而引生出来的智慧。也就是说,依靠正量的途径遣除对事物的怀疑,这样的一种智慧就叫做定解。按照《量理宝藏论自释》,定解分正量的定解和颠倒的定解。正量的定解是指对无有欺惑的意义断除怀疑的智慧;颠倒的定解是对欺惑的意义遣除怀疑而获得的智慧。在有些人的相续中暂时也有颠倒的定解,比如外道认为前世後世不存在,实际上这是欺惑性的,但是他们却认为这是一种真理。如果後来在自相续中生起了正量定解,这种颠倒的定解就会被推翻,如:一旦你学了真正的佛教,相续中生起了万法无常的定解,则可将原来执某法为常有的执着推翻。如此,定解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我们这里什麽是定解,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也就是说依靠正量来遣除怀疑,这种智慧叫做定解。《定解宝灯论》中的定解,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就是遣除晦暗、遣除疑惑。定解的违品就是增益,或者说增益是定解的违品。

什麽叫做增益呢?大家都知道,本来存在的法而认为不存在,本来不存在的法而认为存在,这就是增益。也就是说,不符合实际道理的一种见解,这样的一种邪见就叫做增益。

那麽,增益的法相是什麽呢?彼之法相弃真理,也就是说增益的法相是抛弃真理。本来我们大家都知道,一切有为法全部是无常的,可是在有增益的人的相续中,却认为有为法不是无常的而是常有的;一切有漏法本来是痛苦的本性,却反而认为有快乐的性质等等,这样的心识就叫做增益。这种增益,依靠智慧或定解完全可以推翻。在我们众生的相续中,经常会产生增益和定解。从广义上讲,增益就是一种非常不正确的无明见解,定解就是一种非常正确的智慧。我们大家应该清楚,智慧可以摧毁无明,定解也照样摧毁增益,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明白。另外,增益还分别他边。它的法相一个是弃真理,一个是分别他边。本来不是自己的真相反而执着为是自己的真相,这就是将此分别为其他的边。比如认为万法实有存在,前世後世不存在,等等。有时候堕入常的边,有时候堕入断的边。总而言之,所有千千万万的邪见增益可以包括在常见和断见之中。

这样的增益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分别颠倒识,还有一个是分别怀疑。归纳起来,增益全部是在分别念中分的。因为无分别,大家也清楚,它是没有决定性的,因此它也不可能去执着,它没有实执。这两种增益,依靠智慧和定解可以遣除。颠倒增益,世间的邪见都属於颠倒增益。怀疑呢,我们也清楚,就是觉得因果存不存在啊?前世後世存不存在?等等,这样的心态全部属於怀疑增益之中。

为什麽无分别没有呢?因为增益可以依靠定解的智慧来遣除,当相续中产生一个与它相违的智慧的时候,增益就可以遣除。比如我原来认为柱子是常有的,後来依靠善知识的教言,自己也看了一些无常方面的书,最後就知道噢,万法都是无常的,柱子也不例外。当我的相续中生起柱子是无常的观念的时候,就完全遣除了我原来执着柱子为常有的增益恶念。那无分别为什麽没有增益的分别呢?因为要遣除无分别的颠倒识,那必须要断掉它的因。比如当我看见毛发、二月,以及将海螺看成黄色的时候,分别念完全通达,不可能天上有两个月亮,不可能天空中有毛发等,这从道理上完全明白;但却不能遣除无分别念的增益。所以在这里,无分别念的增益不安立的原因也是这样的,因为这里完全是讲分别念的违品,也就是说定解的违品就是增益。

在细微的过程中,无分别有没有增益呢?应该有。我们学习《释量论》的时候,也可以了解。那应该怎样认识呢?其实,无分别念的增益与自己的习气有一定关系。为什麽这麽讲呢?比如我们眼睛看见红色柱子,这是因为人有它的习气,眼识中有它的习气;而不同的众生,他有他的现量的一种执着,其他的众生也有它的一种习气,众生有各自的习气。又比如,男、女互相看见以後,由於自相续中的烦恼没有断除,加上亲近对境,於是就产生了非理作意,这样就可以生起贪心。在生贪心之前,他把对境作为所缘缘,他的眼识看见对方,在他的无分别念的眼识中应该有好看和不好看。如果没有这样,只是因为先看见对方(对境),随後就产生分别念,那这不合理。因为,如果现量没有看见好的东西,那後来的分别念中就不会产生好的执着。当然,这也是每一个众生的习气,无分别念的东西一定与习气有关系。比如说,一个人觉得这个人很好看,随後就对他产生贪心。而对犁牛或者猪狗等,当她看了这些动物以後,根本不会认为好看。这是因为她的眼识中没有好看的习气,所以她不会产生好的无分别的执着,这种缘取不会产生。

对六道众生来讲,不管是眼识所见的形色或者是耳识听到的声音等等,与这些对境密切相关的一种习气都是存在的。当习气成熟的时候,在无分别念面前,应该说有一种细微的增益。为什麽这样说呢?有些人可能这样讲,我看见一个人,他非常好看,而且这种好看在外境上存在,因为他长得实在太好看了。但是,这样的好看绝对不会存在。如果外境上真实存在,那麽我们所有人看见他,也应该生起贪心;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很多人根本不会生起贪心。或者说,我们人觉得好看的,天人不一定觉得好看,天人反而觉得这是非常丑陋的众生,他们会这样认为的。

世间的动物也是这样的,比如旁生,我们人看起来非常的难看,但是它们却互相生贪心,作不净行等等。既然如此,那麽它们自己的眼识首先看见对方没有呢?肯定看见了。看见对方的时候,是不是把对方看作很好看呢?肯定是。如果没有这样,对对方就不可能产生贪心。因为嗔恨心是对不悦意的对境产生的,贪心是对悦意的对境产生的。在它们的无分别念中,也的的确确觉得,眼识面前显现的形色或者耳识听到的声音等,都有一种好或者不好的自相。

那这种自相是不是真正名言的真相呢?我们不能说这是名言的真相。如果它是名言的真相,比如旁生里面非常难看的动物,它们觉得自己的夥伴非常好看,可是我们所有的人看了以後,不管怎麽样对它绝对不会产生贪心。同样的道理,色界、欲界中的天人看见我们世间最好看的人,在他们的眼目中,它们看欲界的众生就如我们看动物一样,绝对不会生起任何贪心。这说明,对境中好和坏都是没有的。但是对众生来讲,不管在分别念面前也好,或者是在细微的根识群体中,执着外境的习气都是存在的。

那这样,量和非量的概念是不是全部都混乱了呢?比如我们看见鲜花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是非常好看,可是你们却说它的本体上不存在;那我们看见月亮的时候,一个月亮和两个月亮是不是没有什麽差别呢?因为,反正在本体上不存在之故。那个时候,我们要懂得唯识宗的观点,因为越来越观察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外境全部都是没有的;但《量理宝藏论》中也讲了,也有习气稳固和不稳固的差别,大家应该想得起来吧。

关於增益,萨迦班智达在这里并没有分析无分别的增益,但是,无分别的增益有是应该有。如果在无分别中没有增益,那就不应该有这样的差别:比如我看见这是红色的东西,然後又看见不清净的东西,也看见清净的东西,但这些都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说修不净观的人,他看见人体是一种不清净的东西。这种不清净的东西,并不仅仅是依靠分别念来假立的,而是在他的眼识的群体中通过修行现量见到的。一般贪欲强烈的人把人体看成非常清净的东西,这也是因为:他的习气和烦恼结合起来,在他的眼识的群体中缘取了这样一个清净的东西。

我们暂时来讲,量和非量之间的差别是有的。就像《入中论》里面所讲的那样,自己的六根识没有损害的情况下,它所缘取的对境安立为名言中的正量,这一点是没有错的,可以这样讲。但是我们再详细分析,不需要胜义量,在世俗量中,的的确确,不管是快乐也好、清净也好、常有也好,这些都是颠倒的分别念;再详细观察,最後显现的外境全部落到唯识宗的观点上;再详细观察,对大圆满里面光明的心现於一切的道理会进一步了解。这里所讲的大的分别念的增益,应该说比较好理解,大家也应该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

己二、遣除诤论:

有谓未悟骤然中,了悟尚未遣增益。

这是对方的观点,对方这样说:你们刚才说增益分颠倒增益和怀疑增益两种,其实这两种增益不包括的增益还存在,比如骤然比量所遣除的增益。所谓骤然比量,就是提前没有什麽准备,当突然发现一个东西的时候,因为以前学过因明,通过推理心里就马上想起这个地方有某种事物存在,於是便遣除了一些增益,产生了一种定解,这叫做骤然比量。比如说我到色达去,路上看见冒烟,於是心里马上想起:哦!这里有火。通过比量——突然的比量,马上知道那个地方有火。但对方认为,骤然比量决定火的时候,这是以前未了知的现在突然了达,尽管它已经了达并遣除了当时的违品,但是这种违品并不包括在前面的颠倒增益和怀疑增益之中。因为,所谓颠倒增益是指这个地方本来有火,但你却认为没有火;而怀疑增益,这个地方到底有火还是没有火?这样的增益叫做怀疑增益。可是你到色达去的路上,这里没有火的想法也没有,这里有没有火的想法也没有,什麽都没有想。只是你在路上看见以後,就产生这样一种定解:噢!这里不是没有火,而是有火。所以,我们的观点是合理的。

意思就是说,这种骤然比量的智慧所决定的定解,它所遣除的增益到底属於怀疑增益呢,还是属於颠倒增益?如果你说怀疑增益,这也不对,因为以前没有产生过怀疑;如果你说颠倒增益,但以前对这个地方并没有产生不存在火的执着。这两种心态都从未产生,那这种比量断除的增益到底包括在什麽范畴当中?对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下面作者进行回答:

比量非由显现取,乃是遣余彼对境,

执着同他无有火,是故许为颠倒识。

这很简单,实际上并不是对方所说那样。因为比量毕竟是一种遣余智慧,它绝对不可能像无分别的现量那样,以显现的方式来取对境。如果以显现的方式来取对境,那麽当时的骤然比量就已经成了现量了,但这是不可能的。既然说它是一种比量,那它一定是遣余的智慧,当骤然比量的智慧产生的时候,它会遣除增益。虽然他以前并没有对这个地方产生颠倒的增益,因为他以前没有认为这个地方不存在火,没有产生这样的增益;但在他的心态当中,好像这个地方跟没有火的地方完全一样,有这样一种心态。现在你突然以烟的推理推出这个地方有火,这说明你以前认为这个地方跟其他地方一样,执着它是没有火的地方。那这样,现在就遣除了它是没有火的地方的执着。这样以後,骤然比量遣除的执着就可以间接包括在颠倒增益之中。

应该是这样的,我们自己也可以想得出来。比如到色达去的路上,我突然看见烟,也就知道这个地方有火。虽然我刚开始去的时候,或者去的整个路上我也没有想到那里有火;但是,我的心态中大概有这样的,觉得这个地方与没有火的地方一样。当一看到烟的时候,哦!这个地方有火。那这样,产生这种定解的同时,原来好像与没有火的地方一样的执着就被遣除了。所以,这种执着应该间接包括在颠倒增益之中,因为原来认为没有火,现在却产生了有火的定解。因此,对我们自宗来讲,你们所发的太过不存在;也就是说,以骤然比量所得到的定解而遣除的增益,不包括在两种增益中的过失是没有的。

下面对定解和增益进行分析:

定解增益此二者,对境本体时间中,

观察一体及异体,三种辩论不害此。

定解增益耽境一,耽式相异故遣余。

下面,对方给我们提出一些问题,增益和定解两者应该进行分析,可以从对境、本体、时间三个方面来进行观察。意思是,从对境方面说,这两者是一体还是他体?从时间方面说,这两者是一体还是他体?从本体上面说,这两者是一体还是他体?对方与我们有三种辩论,也就是说作了三次分析。我们先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後再一一地分析:其实,这三种辩论对我们自宗来讲没有任何危害。

首先,有些论师给我们发出这样一种太过。你们所谓的定解和增益,它们的对境是一个对境呢,还是两个对境?也就是说,增益的对境和定解的对境是一个还是两个?是不是一个对境?如果你说它们的对境不是一个,那就像外面有光明,但房子里全是黑暗一样。现在有些地下室,白天的时候,外面亮亮的,但里面却漆黑一片。就像外面的光明不能遣除里面的黑暗一样,那所谓的定解就不应该遣除增益了,有这个过失。如果你说它们的对境是一个,那麽请问,这种对境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你说对境是真的,因为增益和定解的对境是一个,而且这一个对境是真的,那增益也成为无有错谬的了,而成为正确的意识。如果你说对境是假的,因为这两者只有一个对境,而且这个对境是假的,那定解也成了假的了。

既然对方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辩论,那我们怎麽回答呢?看起来这还是比较尖锐的,说一个对境也不行,说两个对境也不行。的的确确,会不会有这种过失呢?不会有过失。我们对他们回答的时候,可以这样说(颂词中比较明显):从耽着的对境的角度来讲,是一个对境。比如说柱子,一个人执着它是常有的,另一个人执着它是无常的。我们说,无常的执着叫定解,常有的执着叫增益。那它们两个的对境是不是柱子呢?从耽着境的角度来讲,它们耽着的对境都是柱子;所以从耽着境的角度来讲,增益和定解的对境是一个。如果是一个,那会不会有刚才对方给我们发出来的太过:要麽定解也变成假的了,要麽增益也变成真的了。没有这个过失。因为,从缘取的方式上来讲它们并不是一个对境。为什麽呢?一个人,他的缘取方式符合实际道理,如他把柱子执着为无常,这没有任何量的危害;而另一个人,他把柱子执着为常有,这不符合实际道理。所以从缘取方式方面,一个是正确的,一个不正确的;正确的智慧叫定解,不正确的智慧叫增益。所以说,从对境上观察的时候,自宗不会有这个过失。

然後是第二个辩论,有些论师从定解和增益的本体上来进行观察,他们问:这两者的本体是无二无别的一体呢,还是他体?如果你说定解和增益的本体就像火和火的热性一样,是一体;那麽,定解作为能遣,增益作为所遣,它们两者之间能遣所遣的关系就不可能有。因为,既然它们两个是一个本体,那就像光明的灯自己对自己不能遣除一样,这两者不可能有能遣所遣的关系,有这个过失。如果你说这两者完全是他体,那也不合理。因为这相当於两个人的相续一样,增益是一个人的相续,定解又是一个人的相续,那就不可能一者遣除另一者。这样一来,一个人虽然已经产生了定解,就像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一样,他已完全通达了一切万法的真理;但是,另外一个增益的本体却无法遣除,如当时的提婆达多等很多世间愚昧无知的众生的相续一样。所以,如果这两个是他体,那能遣所遣的作用就无法实现。对方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对他们进行回答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说:从本体的角度或者从一个相续的角度来讲,增益和定解是一个本体。比如我的相续当中,先对柱子有常有的增益邪念,後来依靠上师的智慧和引导,我发现柱子不是常有的,而是无常的,产生了这样一种定解。这样的增益和定解,对我这个补特伽罗的心态来讲,从我心的本体的角度来讲,确实是一个心的本体,只不过阶段不同而已。当然,这是从一个相续的角度来讲的,并不是指一个刹那,刹那性的东西不可能一会儿有增益,一会儿有定解。从相续的角度来讲,可以说它们是一个本体;但是,它们各自的反体完全是不相同的,就像我们昨天讲的自反体一样,增益的自反体并不是定解的自反体。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续(本体)上的不同反体。所以你们刚才所讲的,一体和他体的过失都没有。这是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然後是第三个问题。对方这样说:增益和定解是在同一个时间中产生呢,还是在不同的时间中产生?如果你说同一个时间产生,那也不合理;因为,在一个人的相续中就产生了两种分别念了。如认为这个柱子是无常的,这是无常的定解;又认为这个柱子是常有的,这是常有的增益。那这两种分别念能不能同一时间在我的心相续中产生呢?绝对不可能。佛陀在有关经典中说,众生不可能有两种相续。这样以後,两种分别念就不可能同时在相续中产生。如果你说不同时,定解和增益不同时,那也不合理。(好像《中观庄严论》中也有这样的辩论,我觉得很熟悉。)这就像昨天的黑暗和今天的光明一样。或者说今天中午的太阳光明,它能不能遣除昨天晚上的黑暗呢?不能,因为它们两者是不同时产生的缘故。这样以後,虽然你的相续中已经产生了定解,但是它并不能遣除黑暗,因为它们两个非同时的缘故。非同时怎麽能有能遣所遣呢,怎麽能起作用呢?不可能的。对方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怎麽回答呢?这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基本上相同。从时间的角度来讲,同一个时间不可能产生;如果不是同一个时间,那可不可以有能遣所遣呢?这是可以的。一个人的相续中,种种原因先产生增益,比如说花色的绳子认为是毒蛇等,这样的增益先产生;後来通过其他正确的因缘,原来的颠倒增益遣除了,在此之後它的相续不再产生,从而引生了定解。先是增益,後产生定解,在学习因明的过程中,或者说在名言中,这就被称之为能遣所遣。真正的能遣所遣,就像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一样,一方得胜利,另一方便灭绝,这在相续中是没有的。

今天上午,萨达姆被绞死了。美国可能很高兴,但表面上他们并没有这麽说。不过他死的时候,也祈祷,还念《古兰经》,他的脸色和态度还是非常平常,也没有发抖,也没有害怕。大约上午11点钟被绞死,也很可怜!他以前在杜贾尔村屠杀案中屠杀了148人,我那天想,他可能要死吧!因为他杀人的数目是148(要死吧)!前一段时间,国际上一直评论他到底会不会被判死刑!後来我想,他杀的人数是148,那可能会死吧。当然,与其他也有关系,但是最主要的可能是这个问题。

就像布希和萨达姆之间的关系一样,一个战胜,一个灭绝。在我们的相续中,这种情况是没有的。噢!今天增益失败了,它已经死了,定解胜利了。在一个人的相续中,这是没有的。当然我们前面也分析过,遣除增益有两种。一种是断除种子,相续中增益的种子全部毁灭,如果得到圣者一地菩萨的智慧,那凡夫地实执种子的增益就全部会灭绝,有这种情况。可是,凡夫人有没有这样一种智慧产生呢?这是没有的。但是,暂时在相续中制止增益分别念,这是能办到的。比如说我,不管怎麽样,我现在通过学习因明以後,在即生中,不可能认为这个柱子是常有的。那麽,这可不可以说我相续中的增益已经除去而定解已经产生了呢?可以这麽说。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当增益在自相续中被制止的时候,人们可以称它为遣除增益。真正的能遣所遣,刚才我们讲的比喻一样,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大家应该清楚,以前也在这方面作过一些分析。

好,讲到这里吧!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劄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關文章: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七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六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第五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三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十九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十八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七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六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五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四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三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二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九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八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七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六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五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四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三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二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上一篇(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 回目錄 下一篇(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顶果仁波切
上密院台北市佛学会-新浪部落-尊贵上师~炯尚仁波切
助印准提丛书—观世音菩萨六字真言
心经除魔及六臂黑玛哈嘎啦、黑文殊、阎魔天除障
佛陀圣地—蓝毗尼园 普贤祈愿大法会 日期:2008/11/27- 12/7

赞助网站
大同大學教育網
寧瑪巴大乘佛學會
慧炬機構
本機構創辦人周宣德老居士為宣揚中國佛教文化。

台灣會議中心
台北生技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