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欽心要◆斷法空行笑聲儀軌講解 寧瑪巴法教法洲佛學會共修『蓮師薈供』 占卜瑜珈士再度來台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九课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26 16:28:40
學習次第 : 进阶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九课

蒋阳洛德旺波尊者着

索达吉堪布译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量理宝藏论》第九品当中,正在讲以量成立世尊成为量士夫,现在讲说自宗合理,其中讲建立无有我执之光明无终。

卯二、建立无有我执之光明无终:

前面已经给大家作了介绍,到了最後的时候我们的分别心会有终结,就是有完结的时候;因为分别念通过无我的智慧斩断之後,再也不会产生。所以,轮回虽然是无始的,但是对个别众生来讲却是有终的。於是有人心想:那麽,我们光明的心的本性是不是也有中断呢?比如,当我获得涅盘的时候,我心的相续会不会也以此而中断?有没有这种情况呢?下面进行回答,就是说没有这种情况。

生起明心因已齐,无障碍故决定起。

众生心的本体,不管是显宗还是密宗,都共同承认为是空性光明无离无合的一种本性。这种本性,从凡夫到佛果都不会灭尽,也就是说这种光明的心没有灭尽的时候。当然,这里的光明是指如来藏心的本体。它就像有些论典中依靠四种理由来建立的,远离能取所取的唯识宗的明心那样。这种明清的心永远也是不会灭尽的,原因:一个是它的因具足,任何一个法,因缘具足果就会无欺产生。第二个原因它没有障碍,因为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智慧与远离能取所取的明清的心没有任何相违之处。没有相违的话,它一直会延续到佛果。因此,在获得佛果的时候,它就不会像众生不清净的分别念那样——中断,这种明清的心不会终止、间断。不间断的理由,显宗当中,《释量论》与《宝性论》两部论典有广说;密宗里面,外续部和内续部的有关密续里面阐述得更清楚。

总而言之,我们的分别心最终全部都会灭尽的。因为,贪心等是烦恼障,三轮执着的法属於所知障,而在获得无我智慧的时候,随着证悟的升高,相续中所有能取所取的分别心全部都会灭尽。远离能取所取的心的光明虽然不是分别念的境界,但是这种光明的现分就像《定解宝灯论》里面所讲的那样,永远也是不会灭的。到佛果的时候,佛的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也是以这样的明清心而显现的。但是,这种明清心无法以分别念来进行推断、揣测,也就是说它是无法衡量的。

总之,因缘具足的缘故,无有障碍的缘故,心性的本性不会灭尽,它会连续不断地存在,乃至现前佛果的时候也会存在。这个道理大家应该搞清楚。

下面讲前面所推出来的因是周遍的。

子二、建立周遍:

我们过去、现在、未来的心一定会变成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的智慧。怎麽会呢?因为,这跟任何其他事物都是不相同的。其他的事物,所依也不稳固、修行也没办法串习、它的本体也不可能达到无限的境界,其他任何事物都没有这些功能和特点,而我们心的本体具有这些功能和特点。因此,下面所讲到的这些理论是周遍的。怎麽周遍呢?

串习畏等生明受。

也就是说,心的所依是稳固的,下面还会讲;因为我们从凡夫一直到佛之间,相续中所积累的资粮、功德,一直以蒸蒸日上的方式存在,这说明我们的所依是稳固的。再加上长期修行,心的相续从资粮道到加行道、加行道到一地、一地到十地一直有所增上,也就是说越来越修行,相续会越来越有所改变。这一点,《释量论》也说了,如果我们的相续一点都没有改变,那就应该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学习任何一种知识,会越学越笨;或者到了一定的时候,再也无法上去。可是并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从小到现在越来越学习,自相续所积累的智慧也越来越多,功德也越来越增上。这一点,凭我们自己的体会也能感觉得到。

因此,如此所依稳固、长期修学,自相续的功德会越来越增上,因为经过了长期串习的缘故。这一点以我们平时的串习也可以知道:比如说有些人心里面经常串习恐怖,结果就会出现恐怖的境相;或者说经常引发强烈的贪心,有时候贪心的对境就会出现。这说明我们的心随着修炼会有所改变。当然,这两个比喻并不是从最究竟的方面来比喻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心随着串习力会有所改变,是从这个角度来安立的。这样一来就会知道,我们的心随着串习、随着修行会越来越有进步。

壬二、建立法相:

明清的心真正到了最究竟的时候,它的法相到底是什麽样呢?这里说:

无二取故成无谬。

前面也讲了,瑜伽现量不可能有能取所取。能取所取的分别念全部没有,而且存在心性的本来光明,所以这种心是无有错谬、无有分别的,它能无误衡量对境。因此,它是正量。所以,佛陀和菩萨的智慧应该以这样的理论来建立:它能照见一切对境而且符合实际事实,与事实没有任何相违的缘故,诸佛圣者的所见成为正量,因为它没有错谬、没有分别。如果有分别,分别的心和心所是三界的本性,那就不符合实际真相,会有这种情况。这是建立法相。

希望你们把这个科判跟前面的内容结合起来继续宣讲、思考。因为时间关系,我在这里进行详细推断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今天就讲得稍微略一点。

壬三(遣于成立义之诤)分二:一、遣断圆满不合理之诤;二、遣智圆满不合理之诤。

癸一、遣断圆满不合理之诤:

别人认为佛陀断除一切障碍不合理,是这方面的辩论:

有谓不能不知晓,不稳故无断解脱。

有些外道认为:从凡夫到佛之间智慧越来越增上,最後获得佛陀的一切种智并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为什麽不合理呢?首先,他们认为不能断除障碍,所有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不能断除。为什麽呢?因为这些障碍是心的本性。他们认为,所知障和烦恼障是分别念,分别念跟诸障碍无二无别;如果断了诸障碍,那众生就没有心了,因此不能断除。其次,即使能够断除,但凡夫众生具有愚痴烦恼,因此也不知晓断除诸障碍的极其殊胜的方便。第三个原因,即使已经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但是到一定的时候也会恢复;原来断完了的,已经获得阿罗汉果位或者其他圣者果位的众生,他们的烦恼习气会恢复,所以不稳固。

通过以上三个理由,他们认为,佛陀断除一切障碍的道理不成立。不能、不晓、不稳固的缘故,你们佛教所承认的,佛陀断除一切障碍的说法极不合理,对方是这样认为的。

我们可以对他们如是遮破:

非自性故有方便,及除因故解合理。

我们对上述几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其实这些在《释量论》中都讲得比较广。你们刚才说:不能、不晓、不稳固,我们说:能够、了知、稳固,可以反过来这样辩论。

第一个原因是能够断除。怎麽能够断除呢?因为,烦恼障和所知障根本不是心的自性。心的自性是光明,而烦恼障和所知障完全是众生的迷乱分别,它们是偶尔性的,并不是心的自性,就像虚空中的云雾一样。如同我们不能认为云雾与虚空一味一体一样,心的本体绝对不是烦恼障和所知障的自性。《释量论》说,心性即是光明。正因为客尘是忽然、偶尔性的,不是心的本性,因此能够断除。

第二个原因,你们说众生不知道断除障碍的方便,其实是知道方便。有些凡夫众生依靠佛陀与传承上师的教言,已经了知如何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首先要通达空性见解,通过修行之後就可以断除,也就是说以修行和见解的力量可以断除。所以,不了知方便的说法也是不合理的。

第三个原因是稳固,你们说不稳固,这种道理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是以断除种子的方式而断掉障碍的根本,就像种子已经烧坏了,它永远也不可能再恢复一样。水银通过处理之後,它再也不会变成毒;同样的道理,通过无我的智慧,自相续中的障碍从根本上、从种子习气上已经断掉的话,那它再也不可能恢复。自古以来,不管是阿罗汉,还是不退转果位的菩萨或者佛陀,他们从来没有变成过凡夫人,这是事实。所以,已经开悟、证悟的人,最後又退失到凡夫地的情况是没有的。就像讲阿罗汉果位的时候一样,虽然小乘自宗的观点认为,有些阿罗汉有暂时退失,但大乘并不这样承认。获得佛果以後,原来的种子、习气又复苏,再流转轮回当中,这种情况绝对没有。因为自相续当中,流转三界轮回的根本烦恼和业的相续,已经被无我的智慧火烧完了。既然已经烧完,那怎麽还会开花、结果呢?绝对不可能有。如果有,那就违越了因果规律;因此这种情况也不合理。只不过你们外道对因果规律不太了解而导致如此邪见而已。这个问题应该这样来安立。所以,从断除障碍的角度来讲,佛教自宗所承认的解脱以及所获得的佛果合情合理。

癸二(遣智圆满不合理之诤)分二:一、遣因修道不合理之诤;二、遣果遍知不合理之诤。

子一、遣因修道不合理之诤:

谓以跳水熔金喻,成立串习非容许。

这是个别外道这样认为的。他们说,你们佛教徒认为经过漫长时间修习,凡夫的心变成菩萨的心,最後获得佛陀的智慧,已经变成无量无边的广大智慧,这种情况不太合理,因为世间上的任何一个东西都不可能达到无限的境界。

他们用了三种比喻。首先是跳跃的比喻,他们说:比如有些运动员跳高、跳远,到一定限度的时候,就再也不能无限度地跳了。国际上所有运动员,没有一个人一直跳跳跳,一直训练,最後飞到虚空中去了,跳到了天边,没有这样的情况。虽然有这样的情况,刚开始这个人不会跳,慢慢慢慢通过训练确实有一点进步;但是到一定的时候,他再也不可能有进步了。从这个比喻也可以知道,你们的佛陀有无边的智慧不合理。

第二个比喻是水的比喻。比如说用火来烧水最後水开始沸腾,但无论怎麽样水也不可能变成火的本性,水再怎麽样热,它的温度再高,它的本体也不可能变成火的本性。同样的道理,你们说我们的心通过修炼,最後变成佛陀二无我不可思议的智慧本性,这也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麽水也应该变成火的本性;但这种事实是没有的。

第三个比喻是纯金熔化的比喻。比如说一些金属物或纯金通过火来熔化,熔化之後一旦离开火又会变成固体,又会凝固,不可能永远处於液体状态。同样的道理,虽然通过对治力精进修持已经断除了这些障碍,也增长了智慧,但是你一旦离开对治,佛的智慧就很有可能变成凡夫人的心。

通过三种比喻可以说明,你们佛教所承认的佛陀具有不可思议的智慧不合理。对方以这三个比喻来进行辩论,其实这些比喻在《释量论》中都有。

下面我们进行回答:

观待勤奋不稳固,复生起故不堪喻。

你们这种比喻不合理。要用比喻的话,应该用相合的;完全不相合,用这样的比喻,那就不合理。佛陀具有不可思议、无法衡量的智慧是成立的,没有任何理由不成立。你们在这里所用的这些比喻,完全都是不合理的。怎麽不合理呢?首先是跳跃的比喻不合理。当然我们也知道,运动员到一定限度的时候再也不能跳得更好,其实其原因是这样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不能跳很高,其原因是,按医学来讲人的身体中有涎分等沉重的元素、因素。通过锻练、训练,这些沉重的元素、因素越来越少,那个时候你的身体就能跳得越来越高。但是,当你身体中的沉重障碍全部遣除完了以後,你身体的跳跃就到了最高的限度了,你的所依——身体再怎麽样修炼,也没办法提高成绩,因为你原来的障碍已经遣除完了。从此之後,自身能力就会退回到原有的力量,而不可能接连不断地增上。所以身体并不是无有限度的比喻。而我们的心识从凡夫到佛果之间,心的慈心、光明和智慧会越来越有进展、越来越有上进,一直到与所知万法相应的不可思议的智慧展现。

你们用一个有限度的事物来比喻无限度的事物,这完全是不合理的,所以第一个比喻不成立。因为你们的比喻,身体的跳跃观待勤奋,一旦离开勤奋,或者身体上面的沉重物全部去除以後,就再也不可能有进步了,这就是事物的必然规律。

你们刚才所举的水的比喻也不合理,因为它的所依不稳固。水,我们大家都知道,用火来烧开的时候它的温度很高,但慢慢再烧,它也不可能变成火的本性,要麽继续沸腾,要麽变成没有,也就是烧干;因为它的所依不稳固,它是水的微尘组成的。而我们的心识并不是这样,通过修炼以後,原来的悲心和慈心可以变成无我智慧的本性,或者说我们心识的慈悲和智慧的本体逐渐逐渐可以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慈心和善心可以变成佛的本性,这在《释量论》中也讲了。为什麽说众生的慈悲心是心的一种光明成分呢?《释量论》讲,这是因为每一个众生都具有善心,比如说非常粗暴的众生,像猛兽,它们的相续中也有对自己儿女或孩子的慈悲之心。当然,如果用贪心、嗔心来比喻,老虎等猛兽的相续中也有贪心、嗔心,那与这个理由好像就比较相同。但是,他这里讲慈心和悲心的原因,是因为慈心和悲心与无我智慧不相违,这在《释量论》中也讲了。

当无我智慧越来越增上的时候,慈心和悲心也会跟着它而增盛;而贪心、嗔心以及嫉妒等烦恼分别念与无我智慧完全是对立、直接相违的,它们会逐渐减弱乃至毁灭。因此说,我们现在的慈悲心会变成无分别的慈悲心,并且越来越增上,到佛地的时候,慈心的光明和智慧的光明更会以增上的方式而存在。而贪心、嗔心与无我智慧完全是相违的,就像水和火一样;这样一来,在佛的智慧面前,不管是有缘的方式也好,无缘的方式也好,贪嗔等烦恼分别念都不会存在,其原因也在这里。刚才第二个比喻,水不能变成火的本性,是因为它的所依不稳固;而慈悲心变成佛陀无我智慧的本性,是因为心的所依是稳固的。不管众生转生到地狱中也好,或者是转生到旁生中,乃至一地到十地,全部都是依靠光明如来藏的本体稳固而产生的。所以你们第二个比喻也不合理。

第三个是金子的比喻不合理。当然金液离开火的时候,它就会变成固体,这是对的。可是我们这里是以断根本的方式已经悟入了法的本性、实相,所以永远也不会退转。因为,虽然以前处在迷乱当中,但将迷乱的现象全部驱开而悟入真正的真相之後,就已经获得了一种殊胜的果位,所以最後退回到凡夫的现象绝对是没有的。你们刚才所讲的,虽然金子已经熔化,但当火离开以後它又会变成固体,这跟我们现在所分析的事物完全不相同,所以你们这一比喻不合理。

因此,你们用三个比喻来说明佛陀的遍知智慧不成立,这种说法不合理。反过来说,我们自宗的观点:佛陀的智慧完全是依靠勤奋的力量、依靠串习、依靠所依稳固,最後断除所有的种子而现前的,所以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的智慧完全成立。因此,具有这两种智慧的佛陀是成立的。应该以这种方式来回答。这是因修道方面的辩论。

子二、遣果遍知不合理之诤:

谓由修习空性悲,变成彼性虽可能,

然诸所知无有边,建立遍知实困难。

意思就是说,对方也是这样讲的,他们说:你们刚才所说的空性智慧的功德和悲心的方便法,这两者通过串习,最後自己的心真的大悲和智慧无二无别,成了佛陀的智慧;通过你们上面的分析,我们觉得这是有可能的。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们不能理解,为什麽不能理解呢?你们佛教说佛陀是遍知,能通晓一切万法。但通晓一切万法是不可能的,为什麽呢?因为,如果一切万法有边际,那通晓它也是可以的。但是世间上的万事万物没有边际,那佛陀的智慧怎麽通晓一切万法的边呢?所以这一点是不合理的,有一定的困难。对方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回答的时候,用两个方面来进行回答。首先是:

主要之义不欺惑,乃是遍知如众聚。

我们对他们进行回答的时候,应该从两方面来考虑,这是一个方面的回答。其实,自古以来佛陀能不能成为遍知的辩论都是有的;如果我们佛教徒真正能按照两大理自在——法称论师和陈那论师的观点来进行分析,那麽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回答。在古代,在具有邪见的人面前,以古代的文化和佛教的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就可以进行回答;有些现代人也有各种分别念,也产生种种邪见,在他们面前,以佛教的逻辑推理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就可以进行回答。这是完全可以答复的。所以说只怕我们佛教徒不懂佛教的真理,如果懂了,那麽回答对方的问题就绝对不会有任何困难。但是现在有些佛教徒,平时也没有深入研究佛教,一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不知道怎麽说,或者只凭自己的分别念来进行回答,恐怕这是靠不住的。因为现在世间的有些智者,他们的相似智慧应该说还是比较尖锐;所以,凭我们自己的力量来对他们进行回答,很多问题确实有一定困难。但是,如果我们会用前辈因明论师的教理,那就没有困难。

对他们怎麽回答呢?回答的方式有两种,也就是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建立佛陀就是遍知。一方面,佛陀彻知一切必要之义,以这种道理可以论证佛陀就是遍知、量士夫。另一方面,以彻知一切万法的意义的推理可以了知佛陀就是遍知。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的意思是什麽呢?也就是说,你要知道佛陀是遍知,不一定需要以了知无边无际的万法来成立,但是应该了知的一定要了知,对一个人最重要的希求,要满他的愿,所以对最重要、最主要的问题必须要精通。如果精通了这个学问,那就可以叫做遍知。比如说世间当中,这个人叫智者,因为他是专门研究物理学的学者,所以人们称之为智者。可是,这位物理学学者对天文、地理会不会精通呢?不一定精通,但是人们却称他为智者。以这个比喻可以说明佛陀就是遍知,因为他了知一切众生最需要的事情的缘故,所以称为遍知。这个时候有些人可能会怀疑:主要了知的事情佛陀倒是知道,但是万法是不是不知道?这不用怀疑,下面会给你回答的。

世间中,沉溺在三界轮回里面的可怜众生,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麽呢?就是赶快、迅速离开三界轮回的痛苦。对每一个众生来讲,这是迫不急待、极其需要的一件大事。比如说监狱中有一位非常痛苦的众生,对他来讲,其他的事情:监狱里面所有建筑物的分析,监狱里面的其他知识,这些并不是很重要,他只想从这里面解脱出来。对这样的人来讲,了知解脱的方法可不可以叫遍知呢?可以叫遍知。按照《释量论》的观点,佛陀是遍知的唯一理由就是佛陀无误宣说了四谛法门。这个四谛法门,世间任何一位学者和智者都根本不能通晓它的奥义。因此我们要知道:众生要离开痛苦,首先必须要知道痛苦,进而了知痛苦的来源就是集谛——业和烦恼。那麽,这样的根或种子是依靠什麽样的法来断除呢?依靠道谛。依靠道谛来断的话,最後就会出现灭谛的果。所以,四谛对希求解脱的众生非常重要。

佛经中有个比喻,一个人的心脏中了箭,对这位元病人来讲需不需要分析:箭的品质是什麽样?从什麽地方射来的?它的长短是多少厘米?这些并不是很重要。应该把箭拔出来并进行医治,让他的痛苦早日解除,这一点才很重要。同样的道理,我们这些众生现在已经中了烦恼、痛苦的箭,从这些烦恼、痛苦中马上获得解脱,这才是非常关键而且极其需要的一件大事。所以说,佛陀为众生宣说了四谛法门,宣说了缘起空性,这就是成为遍知的最好理由。

这可不可以称为遍知呢?可以称为遍知。这里说主要之义不欺惑,乃是遍知如众聚。众聚指众人聚足,或者说人全部来了。人全部来了,这需不需要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来呢?不需要,只要应该来的全部来了就可以这样说。或者为了治病而配中药,我们很多中药医师会知道,中药全部齐全了,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中药全部都齐全呢?不一定。但医生却说:这个病人来了,药全部具足了。你把药全部带走,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药他全部要背走呢?不可能。但是人们平时说话的时候却说,你把药全部带走,这种说法倒是有的。同样的道理,因为佛陀了知四谛法门,所以可以称之为遍知——知道一切万法。可见,佛陀称为遍知的一个理由就是佛陀通晓一切必要之事。必要之事是什麽呢?就是众生最需要解决的事情,也就是解脱。

解脱大事唯一佛陀能解决,其他任何凡夫众生都不能解决,世间中虽然有很多智者、学者、理论家和文学家,但是他们有没有力量、智慧或者说办法,让众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呢?这样的人一个也没有,他们自己在临死的时候也非常可怜。你们看一看科学家的传记就会知道。有时候,我不想看他们前面的贡献,只想看他们临死的痛苦。因为,不管他们在世间中获得了什麽样的奖,获得了什麽样的荣誉,但是当他们离开人世的时候,完全比不上我们山谷里面一般的老修行人。这些老修行人虽然在世间法方面没有他们那麽精通,但是他们临死的时候却知道自己的心怎麽样转为道用。

下面以偈颂的方式总结前面所讲的意义。

了达一切必要义,诸智者称一切智。

如果我们了达了一切所需要的意义,那麽诸智者就称之为遍知。萨迦班智达在《智者入门》中也说了,智者有两种,一种智者是了知一切万法的学者,一种智者是对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知识精通无碍。

悉皆云集而听闻,黄牛虽无非过失。

世间也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们今天听法的行列中,所有的听法者都来了吗?我们说来了,全部来了。但是,这里面犁牛、小狗、小猴子没有参加,有没有过失呢?没有。那你刚才不是说所有的听法者都来了吗?听法者里面犁牛也可以听法,猴子也可以听法,以种下善根。犁牛不来的原因,所以我们今天上不成课,没有这种原因。我们平时,今天人全部来了没有?我们昨天开会的时候,现在人全部到了没有?人全部到了。没有到啊!美国人还没有到,非洲人还没有到,没有这种说法。所有人全部到了,有些人没有到也可以。所有的闻法者全部到了没有?闻法者里面犁牛也有,大象也有,它们没有到,所以现在上不成课,没有这种说法。因此我们平时的语言中,遍知指的是在某一范围中对最主要知识精通无碍的人。人们并没有说这不能叫遍知,因为他还有其他的知识不知道,没有这种说法。

於是,我们有些人认为:这样的话,是不是有些事情佛陀不知道?因为这里只讲精通四谛法门就可以叫遍知,那其他的知识佛陀是不是不知道?是不是用这种方式来搪塞,是不是这样呢?绝对不是。实际上,佛陀能知晓一切万法。

下面用推理来说明佛陀知晓一切万法。

抑或凭藉比量者,成立彼为一切智。

或者通过比量成立佛陀为一切智智。当然,现量知道佛陀的智慧无量无边谁也没办法,阿罗汉观察佛的智慧也无能为力;菩萨呢,即使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去观察佛的智慧到底是不是遍知,他们也没办法。这如同小人的智慧没办法衡量大智者的度量一样,世间中这是绝对不可能容有的。但是,我们通过比量完全可以了知佛陀就是遍知。为什麽呢?因为佛陀对世间任何一个非常细微、非常深奥的道理,就像空性、五道十地以及业因果的关系等,都能无误了知。既然这麽细微的道理都能了知,那麽比较粗大的或者比较容易的事情就决定会知道。

佛陀在讲经说法或者在讲事实真相的时候,他所讲的完全符合实际道理,而且他的语言没有任何前後矛盾,所以我们称他所说的道理是正确的,是自己现量所见的。比如说一个人讲他故乡的一些事情,他讲得非常清楚:我的家里面有什麽,我的故乡如何,这是因为他有现量的境界以後才能讲得出来。我们通过他的语言也可以推断,他已经现量照见。有这个比喻。

以前有些论师认为佛陀就是遍知,为什麽呢?因为他对如是甚深的《般若经》都能宣讲,何况我们名言中的迷乱现象。通过这种推理也可以知道佛陀就是遍知。

或者说,我们尚且能现量见到日光下极其细微的微尘,那心专注的时候,前面的瓶子、柱子等就应该完全能照见,没有任何问题。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会知道佛陀决定是一切智智。

刚才也讲了,一切智智有两种,一种是了知一切必要之事的智智,一种是了知一切所知的智智。佛陀具此二者,世间的学者只有前者。比如说精通天文地理的智者,因为他们了知天文地理,所以在名言中我们称之为智者。但是佛陀并不是这样的,他既知道一切必要之事,也就是说佛陀知道众生最需要的;又知道一切万法。因此,我们通过推理可以建立佛陀遍知一切,在这个世间中任何一个人的智慧也无法与之相比。

如果我们学习过《释量论·成量品》,并看了一些佛陀所宣讲的很深奥的因果道理、空性道理和缘起道理,那我们就会知道佛陀真的有这样殊胜的特点。以前我们讲《中论》的时候,大家在这方面都对佛陀产生了信心:不说圣者,以我们凡夫的眼光来比量推断,既然佛陀所说的缘起空性的理论如是深奥,那佛陀的尽所有智了知世间的所有知识就没有任何困难。以前,目犍连他们经常测试佛陀到底是不是遍知,在佛陀面前作各种各样的实验,最後他们也特别害怕。这个公案以前给大家讲过,这里不讲。

现在世间中的有些人认为佛陀就是遍知,因为他在科学仪器没有之前,对身上的八万四千虫已经说得清清楚楚,因此佛陀就是遍知。但这只是一个相似理由,并不是很完整。其实这一点非常简单,因为佛陀在有关医学续部、密宗续部中,对众生的身体结构、心识和身上面的虫类,还有世间中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物都有说明。实际上,对佛陀的尽所有智来讲,这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完全能了知。

有些人讲,那这样,为什麽佛陀不讲造飞机或者造火车呢?这麽重要的事在佛经中为什麽没有?如果这些事在佛经中没有记载,那佛陀就不是遍知。他们也说一些相似的理由。其实,这是不一定的,因为这些没有任何意义。怎麽样杀猪,杀猪的时候猪怎麽吼,或者是蚂蚁洞里面有多少蚂蚁,蚂蚁洞到底怎麽造,等等,这些都没有任何实义。但是,世间中的迷乱众生却认为,造飞机多麽了不起,造火车多麽了不起,造原子弹多麽了不起!爱因斯坦真的很伟大啊!很多人都这样想。但实际上,最关键的是什麽呢?就是三界轮回的众生普遍被三种痛苦折磨着,如何让他们出离这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困难的。所以,佛陀给我们宣说了最重要的缘起法门。每一个迷乱众生的分别念中,都有自己觉得非常关键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以佛的智慧来讲这些都没有任何意义。世间中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还一一去做、一一去说,这实在没有意义,所以佛陀并不是不知道。

上面这些问题大家也应该详细考虑,考虑以後就会知道,佛陀慈悲的开示就是为了让众生获得解脱的方便方法。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特别关键的事,如怎麽样吃饭、怎麽样炒菜等等,这些都不重要。对厨师来讲,他可能会觉得:既然佛陀是遍知,那麽豆腐和白菜炒在一起到底胃口如何,这个问题佛陀为什麽不给我开示?对厨师来讲,可能诸如此类的问题比较关键。对挤牛奶的牧民来讲,他们可能会认为:为什麽佛陀不告诉我们挤牛奶的方法?对制造飞机的人来讲,他们可能会认为:为什麽佛陀不告诉我们怎麽造飞机?可能会这样想。其实,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事情。虽然每一个众生的迷乱分别念都非常多,但是这些并不是很重要,最关键的就是要讲四谛法门,所以佛陀成立为遍知。

下面是暂停偈:

纵经劫间有所说,然於镜内顿时现,

如是所知无止境,佛智刹那即彻知。

世间中,纵然一个劫也说不完或者漫长的时间也无法宣说清楚的有些事物,通过圆光镜的缘起却可以顿时显现。比如说四大洲、须弥山,还有未来、过去、现在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用语言来说,可能说之不尽,需要花很长时间。可是在藏传佛教当中,当然不仅仅是藏传佛教,印度也有圆光镜。关於圆光镜,我以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但没有出版。圆光镜非常奇妙,通过修行人念咒,通过镜子的缘起力,在圆光镜中就会显现过去、现在、未来的很多事情,各种各样的境相在镜子里面都可以显现。当然,比较特殊的眼睛才能看得见,一般的我们有些人的眼睛不一定看得见。镜子中,三世——未来、过去和现在所讲到的堆积如山的道理,以缘起表示的方式可以顿时现前,这是非常奇妙的,是一般人想像不了的事情。

同样的道理,在佛陀的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面前,未来、过去的事情以及现在各种各样细微、粗大事物的境相都会顿时现前,互相不会遮障,这是不可思议的一种境界。所以法称论师说:如来遍知不可思。我们凡夫人怎麽样想,也是无法了知。我们也可以看到,佛经对未来的龙猛菩萨、无着菩萨是如何授记的,以及佛法的毁灭、兴盛还有未来劫的情况都说得很清楚。原因是什麽呢?在佛陀的智慧中,未来、过去、现在的一切境相都会顿时显现,这就是原因。这是我们凡夫人怎麽想也想不清楚的事,因为我们凡夫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不可思议啊!这是在刹那间顿时显现的,并不是佛陀经过很长时间思维,一直冥思苦想,最後才稍微知道有种模模糊糊的外境,不是这样。一刹那间,所有世间各种瞬息万变的事实完全呈现,这就是佛陀不可思议智慧的功德和威力。

当然,如果我们多学习一些有关佛陀智慧和功德方面的大乘经典就会知道,佛陀跟任何凡夫和菩萨的的确确不相同。包括在《随念三宝经》的讲义当中,也讲了遍知佛陀的一些功德。我相信,各位对佛陀应该都有深信不疑的定解。有了这样的信心之後,我们才成为一名真正的佛教徒。

好!学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劄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關文章: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八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第七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十一品 观他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七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第六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六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第五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第五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量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五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第四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八品 观法相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四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第三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七品 观相违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第三十课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六品 观相属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九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八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七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第二十六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五品 观所诠能诠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五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四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三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二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二十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十九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第十八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四品 观建立遣余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七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六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五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第十四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三品 观总别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三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二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第十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二品 观识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九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八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七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六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五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四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三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二节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第一课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思考题答案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 第一品 观境

上一篇(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 回目錄 下一篇(量理宝藏论 第九品 观现)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宗喀巴大师基础课程宝性论
《大藏经》概要教授
苏富比国际收藏家
药师佛祈请文? 药师佛实修法门教授﹝1﹞ 日期2008/10/1 03.37
尊贵的安阳仁波切即将抵达台湾弘法- yam天空部落

赞助网站
醒吾學院台北教育網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美國菩提學會
我們的仁波切
寧瑪巴大乘佛學會

回首页